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8-03
在现代大学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的凝炼与传承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高校有各自特点的大学精神的挖掘,及与大学精神相关的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术建设等方面的完善和发展,使高校内部更具凝聚力,对外能更好发挥社会思想、文化的领航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精神培育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大学精神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展现新的面貌。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现代意义的大学自诞生以来,追求真理成为大学的基本任务。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发展科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是大学的天职。大学精神也随着大学的发展提炼出来,追求真理即是其必有的内涵之一。对大学精神的探究与描述很多,对其内涵的表述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差异主要是因分析和研究的角度造成的。对大学精神共性的认识主要包括:批判精神、兼容并包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①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是一所现代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②大学精神实质上是大学人的精神,是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而追求真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精神。③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学校师生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是一所大学的支柱和灵魂,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④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学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相对恒定的对大学精神的表述是一所大学对自身历史、传统、科学文化成就的提炼,能持续激励一代代的师生为保持、实现本校大学精神的要义而努力。
二、大学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由大学精神的内涵与表现的表述,可以用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灵魂来说明其重要性。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精炼结果,也是高校始终奋斗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以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为使命,并以此为归宿。这是因为,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本义和目标,真理本身必然要求思想自由、不受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并能兼容并包各家学说,取长补短以实现对真理认识的进步,同时这种自由不是一家之自由,不同思想均有自由发展的需求与权利,只有如此,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也才能真正繁荣。而支撑自由创新求是的,是人文思想,是哲学的指导,是科学的精神。所以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独立、自由、创新、人文、科学等精神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支持的,譬如只有自由的思想而无科学精神支撑,创新只能是空谈。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大学精神的实现过程中各要素作用的发挥与整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高校创造一种体现和实现大学精神的环境,并最终实现大学精神之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本旨。因此大学精神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动力和追求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承大学精神为基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大学的目的是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需要用大学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需要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和大学生共同努力造就,三个方面人员在造就有本校特点的大学精神的过程,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培育环境、建设制度保证、提炼和保持大学精神的过程。在培育、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应重点研究:
1.教师教学与学术研究过程的自由、民主、创新精神需要维护和激励。大学要确立学术大师的核心地位无疑是一个广被认可的观点。而大师的出现不是预设的模子套出来的,而是自由思想、民主精神、创新追求等人文、学术环境下经过数十年培育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得来的。这样的环境不仅培育大师,更使教师群体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在学术上能摆脱既有窠臼的束缚,创新的步伐会加速前进。同时,年青一代教师在学术上的进步既要老一辈教授、专家的提携,更需要他们的鼓励,在学术上的评价标准应更开放,避免某些所谓“学霸”对其他学者尤其年青学者的学术观点的打压。这种从精神上的解放和制度上的保障对大学里的教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支撑。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建立和维护这样的制度、营造和维护这样的环境是彰扬大学精神的基本责任。
2.大学人文课程需要拓展。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人文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人文课程的建设上,但在课程建设上人文精神的表达仍做得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或理工类专业。譬如理工类的专业课程,每门课所涉及的科技理论都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可能是顺利的,也可能是艰难的;理论的创始人和后继者在理论的创新上可能是顿悟,更多的是孜孜不倦求索的结果,其中都蕴含着大学精神所应有的内容,非常值得挖掘和向大学生传授。这些都应作为学科发展的历史向学生讲授。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发展历史,就不能理解科技发展所需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就不能把握本专业当前发展的水平,也就谈不上理工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表达。这是其一。其二,理工科院校或专业教育的人文类必修课程内容单调、数量有限,郭齐勇以为用经典为核心课程以实现文化传承,笔者深以为然,此诚宜成为大学精神新的内涵之一。其三,校史课程绝少,即使有也是昙花一现或难以为继,如武汉大学开设校史选修课,虽受学生欢迎,却因授课人是校行政人员而不给课时费,授课老师也从8人降为1人。校史是记载、表述、宣传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基本载体,大学生从校史了解本校的历史、发展、特色及体现大学精髓的大学精神是最便捷最好的方式。但一般高校是通过校史报告、校史展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但这种校史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仅是一种学生活动。对校史不了解,大学生难以培养强烈的爱校思想,即使是名校,它的学生引以自豪的多是因学校的地位赋予自己的出身。而学习校史最好的方式就是课程学习,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向学生介绍学校历史上的方方面面。所以,要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提高校史课程的地位,使学生知史爱校,承担起传承与发展本校大学精神的责任。
3.大学校园文化需要繁荣。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广泛的内涵,自由精神、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校园的各种流行等都可以归在校园文化里,大学精神也通过校园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得以体现。大学生获得大学精神的传承更多的是从大学里的文化环境里感受和内化而来,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创造和培养这样的环境,使崇尚科学、学术气氛浓郁、思想活跃、富于激情、团结奉献等等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科研活动、观点辩论、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得以宣传,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深化对大学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创造和培养这样的环境上下工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以本校大学精神为指导,研究校园文化演变规律,创造和维系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环境;研究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校园文化需求,发挥高校各类人员在大学精神建设方面应尽的责任,繁荣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精神能够真正深入师生心中,最终实现建设和谐大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祖望.论大学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9.
[2]李志仁.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11.
[3]卢勃.论大学精神的承传与表达[J].高教论坛,2006,(3):39-41.
[4]王飞,程斌.大学精神文化浅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30-31.
[5]周瑞法.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18-21.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精神却是永恒的。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科技认识的细致化和结构化,这种细致化和结构化就是在思维内在形成的兼备优良传统的科学精神,同时它们又体现在对科技活动起着引导和支撑作用的科技政策中。通过对科学精神和科技政策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主旨。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技政策
英国学者梅森曾说过,“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1]。” 科学起源的这两个传统使其兼备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文精神逐渐窒息,科学的技术理性却过度膨胀,使得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如何控制这种异化,如何保证科学能在正常规律下发展,就少不了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了。在伴随着政策不断出台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兼顾精神的传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幅百花争艳的局面。从早期R.K.默顿的己被普遍引用和评论的观点:“科学的精神特的质是指用以约束科学家的有感彩的一套规则、规定、惯例、信念、价值观和基本假定的综合体。”开始不同的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看法各有千秋,然而笔者认为,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求真精神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是科学的求真精神。
2.理性精神崇尚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3.实证精神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最高检验标准。
4.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可以促进科学进步。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
5.创新精神科学的生命就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创新精神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6.协作精神 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已不容置疑地成为科学事业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保证。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贯穿科学的内在动力。无论是针对科技的学习、建立科学体制、形成科学方法以及发展科学思想都离不开科学精神。它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意识,是需要具备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是科学活动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二、科技政策的内涵
政策是行为规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下的产物。政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其他行为规范不能取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它已经不再仅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往往是对全球、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几乎是所有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政治、法律等等问题,都会有科技问题掺杂其中,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几乎所有的科技活动都被纳入国家或政府的规划之下,因而国家或政府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科技的发展,制定了各项科技战略、科技规划和立法,这三项措施构成了对现代社会科技活动的强大的外部控制[2]。这就使得科技政策在各种政策当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科技政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也并非与其他领域的政策相隔绝,而是与许多领域的政策有交叉重叠之处,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当今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探讨的。
三、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
在政策过程的两大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引,因此说科学精神就是科技政策的灵魂。我们以科技政策的制定这一阶段来说明。
科学精神有引导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任何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东西都会对具体的政策造成影响,也会出现相应的政策失灵现象。在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当中,在国家层面就要坚持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任何科技政策的失误都会对科技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或破坏。
从政策制定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引,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由于缺失了科学精神的指引也往往会出现执行的偏差,造成科技政策失灵的现象。而恰恰是少了科学精神的约束,往往在政策的后制定阶段就会导致监督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就会出现一些失灵的表现.
四、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是在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国内国外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被运用,把这些精神或思想内化在他们的主观取向中,并在他们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载体,科学精神是“本”,而科技政策是“末”。科学精神给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活动指出目标和方向,倘若本末倒置,科学精神就会成为诠释科技政策的附庸存在,科技政策亦会变成没有根基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技政策失去了科学精神作为指导,就会陷入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非理性化、非规范化的泥潭,而在非理性化的科技政策指导下的科技活动就必然表现为有悖科技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盲目活动[3]。
五、小结
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不断地完善整个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是科技发展政策能够不断地发挥它对科技研究的催化。在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与对策时,我们必须沿着科学精神对整个科技发展的启示,它的启示就是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同时,又要不断地去追求和弘扬科学精神,那使这些精神能够真正的贯彻到科技发展过程中,使得科技变得更加的开放与包容,也是科技发展变得更加的纯洁与高尚。
作者简介:
1.殷常涛,郑州大学学院2008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2.马姗,郑州大学学院2010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3.谈新敏,教授,郑州大学学院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教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F.梅森. 周熙良等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李侠等.浅谈科技政策失灵现象[J].科学学研究,2001.
[3]王志强.中国科技政策思想: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研究领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0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衰退甚至缺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家创新动力激励不足、创新能力及其发挥的空间受到极大的约束、创新权力的缺失。本文着重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路径选择,使创新精神外在化。
熊比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创新的发起者与实施者就是企业家。按照熊比特创新理论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但是,现代企业中两权分离导致的股东与经营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及相应的委托问题,
又为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充分发挥设置了制度,导致创新各要素的供给不足。
二、企业家创新精神障碍分析
(一)创新动力不足。首先,利润驱动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剂。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来看,企业家的创新职能要想变成一种活动现实,仅仅精神激励是不够的,物质激励要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企业家薪酬体系和结构看,当前我国企业家的薪酬普遍过低,而且以短期激励为主。据《1998: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经营者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12.6%,中等收入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员工平均收入的2~4倍。据美国薪酬顾问道尔・贝・林调查,美国股份公司总裁的收入1992年是其雇员的142倍,到1997年高达185倍。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结构大部分采用货币工资制和年薪制,但货币工资制的激励作用微乎其微,而年薪制又比较容易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所以,目前的薪酬内容、结构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创新动力不足。
其次,企业家的“成功综合症”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家在创新成功后的惰性。美国学者Michael L.Tushman等人认为,成功企业对创新有一种“成功综合症”,即成功之后是失败,创新之后出现惰性,包括结构惰性和文化惰性。成功的创新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随着企业的成长,他们会形成一些为应付其工作复杂性而增设的结构、流程和系统。这些结构和系统相互缠结在一起,使计划中的变革实施起来更加困难,成本更高,花费时间更多。与结构上的惰性完全不同,比这种惰性意义更为广泛的是伴随组织成长和成功而来的文化上的惰性。一个企业过去越是成功,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对过去长期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价值观、群体网络,以及传奇和英雄人物的认同就越是习惯,越是根深蒂固,越会助长文化上的惰性和组织的自满。
(二)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家激励与“成功综合症”导致的创新动力的缺失,必然影响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合理,董事会不能建立与经营者的充分信任。在此情况下,必然形成董事会授权不足,经营者创新资源匮乏的现象,进而制约企业家或经营者的创新能力空间。机会意识是主要的创新能力之一,企业家有很强的机会意识,重视寻找和利用外部机会,重视从顾客和市场营销人员身上获得市场信息,重视从技术专家方面获取技术信息,以便从中受到创新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企业家善于对捕捉到的创新机会进行风险估算,而对诸多创新选择,往往能在情况不完全明朗时做出决策,不至于失去创新的时机。但是,随着企业的成长,由于企业家自身的有限理性,以及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单个企业家甚至单个组织的创新能力未必就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时网络型的创新主体至关重要。
(三)创新权力不足。创新权力,即企业家创新决策的权力与组织实施权力,包括与创新决策和实施相关的其他权力。企业家拥有权力的范围和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家创新内容与方式的选择,也就是决定企业家今后的创新行为。企业家的创新权力不仅受到来自国家的经济体制、政策和法规对企业经营行为的限制,而且受到来自公司治理内部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对企业家创新活动的限制。如果上述限制太多,也就是说,创新权力越小,企业家的创新空间越狭窄,他的手脚就被束缚得越严重。反之,如果企业家拥有的创新权力越大,同时激发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且,由于权力的增大会增加董事会对企业家监管的难度,从而加大了股东的风险,加大了监督的成本。
三、创新环境的构建
一、新时代重塑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性
1.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如今网络普及化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整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企业需要有对价值系统的全局观,如果忽视这个全局观,忽视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仅仅是专注于产品的话,被时代淘汰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所以说企业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来适应这个时代。
2.产业的重新整合
网络的兴起,让一大批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等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取代了很多传统行业,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很多传统的行业,比如制造业,也都在思考着,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利用新时代的特征,把自己的制造能力分散在更加广阔的制造业从业者手中,而不是集中在企业手里,从而使产业重新整合。
3.要素的重新分布
网络的飞速发展,让地球成为了“地球村”,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全球要素已经重新分布,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在自己假设的环境中发展。而国内企业想要立足国际市场,就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与世界各国的高手同台竞技,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企业应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唯一生路。
4.群体智慧的崛起
网络时代的交往和信息的水平以及自由流动的特征,已经让传统的命令式、金子塔式管理没有了立足之地。传统的管理方式下,企业再谈创新和创意的似乎成为了一个笑话。在这自由和平等的时代,我们正倾向为员工赋权,让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更符合未来企业发展的潮流。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家目前存在诚信原则缺失、生活作风腐化、社会责任感较低等诸多个人问题,其所经营的企业将低劣质产品投向市场,这些问题都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这种局势下,企业家应该进一步意识到,重塑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对外部市场的占有等一系列因素对企业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家精神的一般内涵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所说的企业家更指的是具体的个人,而企业家精神,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企业家概念,也就是企业家们的共性所在。一般意义上来讲,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和宽容精神等方面。
1.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能够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遇,能够运用一般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能够找到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办法。主要体现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一个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质量标准、一个新的产品市场等等。
2.冒险精神
我们认为,一个普通企业经营者,他要想获得成功,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就是冒险精神。甚至有人说,对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来讲,不敢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缩小、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新市场的开辟和领土、生产品种的增加和淘汰、产品价格的提高或降低。
3.创业精神
所谓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就是指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敬业敬职、勤俭节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积极进取、克服因循规守旧的心理、企业家的顽强奋斗、敬业敬职的职业道德、勤俭节省的精神风貌。
4.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指企业家具有宽容心,愿意与人友好相处,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尊重同行和下属、尊重人才、善于使用人才、敢于起用人才、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尤其是批评自己的意见、发扬民主精神,避免独断专行。
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重塑的关键是社会责任感
企业家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对于企业家来说,承担社会责任与组织企业从事营利活动,二者并不矛盾。真正的企业家不仅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企业家一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定是依法经营者、一定重视环境资源保护、一定尊重和公正对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网络时代让信息的和接收都更加迅速,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很难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发展、甚至存亡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说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重塑的关键是社会责任感,这直接关系到市场的稳定,社会的安定。一个对社会没有责任感的企业,我们很难想象它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是有益的。
我们说,企业家精神是具有时代性的,时代赋予企业家精神不同的内涵,新时代更引人注目的就是企业家精神中内含的社会责任感,而并非企业家谋取财富的能力。真正的企业家不仅仅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还具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市场伦理自觉与社会责任精神,这才是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许正.大变革时代的未来航向[J].商界评论,2014(5).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呼唤创造性教学
创新大致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从社会意义上考察,创新是指人发现或创造出能为社会、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第二,从个体意义上来考察,创新就是指个体以一种探究的态度发现或创造出相对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而言的新知识和新事物、新方法。个体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精神,需要一种乐于创造、爱创造、勇于创造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愈强,就愈追求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并用其解决问题,愈易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创新精神决定创新的成败。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主动积极的创新精神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靠创造性教学。“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主要的弊端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标准评判学生,它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抑下去,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造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与核心内容。
二、把握创造性教学的基本要素
所谓创造性教学,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创造性教学要把握住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一是牢固树立创造性教学的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漠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能性,认为一般的学生、教师与课堂教学与创新是无缘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一个学科知识的传递和学习的过程,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在课外一些特殊活动中进行。然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通过有效的教育,人的创新潜能是可以开发的。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活动都在课堂中进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真正是课堂教学的内涵。
二是灵活运用创造性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模式要求在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大量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1.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2.辨别能够达到这些教学目标的问题,也就是思考借助哪些问题可以达到这些预定的教学目标。3.澄清与问题有关的事实与前提,也就是思考问题的背后有什么事实和包含什么样的观念,学生已有的经验中是否有了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4.从这种分析和评判出发,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材料供他们探究。5.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进行探究。6.从对问题的理解出发去解决预设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创造性教学的前提就是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从问题的一步步开展中进行学习,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多方探求的意识与能力。
三是善于创设创新性教学氛围。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的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更多是学生在自己的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上,要善于保持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学习,调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他们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接受挑战的习惯,从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三、创造性教学的“破”与“立”
创造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独立钻研,是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它遵守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突出学生的教学功能,依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精神。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教学的关键在于以下的“五破”。
一破:破“求同型”。老师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应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老师。
二破:破“权威性”。不以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以标准的结论暗示学生。
三破:破“程式化”。跳出程式化的框框,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变教学“刻板式”为教学“多变式”,克服“园丁式”的教学倾向。
1.内涵“企业家”概念起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的观点,后以弗兰克·奈特为代表的学者将企业家共同具有的某些特征统称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在英文表达上常常互用。企业家精神内涵综合可表述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勇于承担风险与不断创新的心态、观念、思维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2.特征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独有的、显着的、共同的精神特征,该特征使其与其他群体区别开,其主要特征是:(1)创新。对企业家创新的认识始于熊彼特,他把企业家界定为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这个观点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在继承熊彼特思想基础上,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特征,其本质就是“做不同的事”。(2)冒险。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是成为企业家的重要条件。理查德·坎蒂隆和奈特两位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风险紧密相连。很多着名企业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凭着企业领导者冒险精神发展起来的,如IBM、海尔等。(3)合作。合作是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方式。艾伯特·赫希曼认为,企业家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尽管企业表面上表现为企业家一个人在管理,但企业家在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上,采用的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4)敬业。马克斯·韦伯提出,企业家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事业,生存不是他们经营事业的原因,获得财富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志,强烈的事业心是企业家发展企业的不竭动力。(5)执着。英特尔总裁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名言表明,在目前信息指数级爆炸的时代,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无论经营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家都必须积极面对。(6)诚信。无数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配置社会资源效率最佳的经济运行方式,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强大的法律制度和信用保障。任何商业活动缺乏诚信,都会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和很高的交易成本,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真正的企业家十分重视商业活动中的信用问题,并将遵守法律制度与信用关系当成自己应遵守的责任,在公开自由竞争和不能有欺瞒和诈欺的商业规则下,运用资源开展商业活动。
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建立在企业家精神内涵、特征分析和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先进经验基础上,以及国内目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更精确要求,基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1.客观认识学生个性发展企业家精神首要是创新精神,个性化特质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产生的基础性条件。个性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其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品质常常与创新素质密切相关。由于在目前的工商管理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轻视个性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差异、特色。工商管理教育不仅要在学生自主意识、自由探索热情等方面给予鼓励和保护,而且要关注知识视野的拓宽、持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不断探索问题意识的引导,从而使更多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质。2.立体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围绕企业家精神,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立体设计。对专业和基础课程建设,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素养类课程,并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范围,以形成宽厚而合理的知识架构,同时还应因学生兴趣不同实行分方向培养,如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系即提供了创业管理方向、生产运营方向和商务管理方向。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能力导向为中心,根据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特点,打破现有课程的狭隘框框界限,基于“能力导向型”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不同系列课程的架构和组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不断审视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3.强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过于理论化,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学生不能将书本上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亲验性”的教与学的方法,对目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目前,国外比较倡导的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试教学模式是根据将认知过程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该方式基本特点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与实际相似的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感知、从而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在思维、判断、技能方面得到主动性的成长。4.培养创新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关键问题。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教师来匹配。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的教师基本特征主要有:具有较强的进取、敬业和开拓精神,以及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才能;具有善于启发学生求异、创造的能力;能掌握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知识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为培养适应工商管理教育特点的教师,需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充实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新老师。5.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模仿,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学生思维、行为等出现极强趋同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因此,新的评价体系必须在两方面做出重大改变:一是用过程评价代替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特点在于,对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成为评价的核心方面,而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更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量、知识授受对与错的评判,这种评价极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是用多元评价标准代替单一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从课堂讨论、专题宣讲、课程主题设计评价、知识竞赛、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方面综合考察,最终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实质性评价。具有颠覆性的多元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大学文化;高校创业教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6-0104-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创业教育问题产生并引发社会关注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而众多学者对大学文化的关注与研究也是源于本世纪初。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表面上看不相干,但追究其根源,我们发现两者存在着同一精神实质,即对创新精神的永恒追求。
大学文化的内涵,研究者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先后出现了“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观点。蔡劲松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人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1]26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2]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亚太地区东京会议将创业教育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培养能够在特定时期自主创业的个人。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理念。[3]
尽管我国的创业活动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放在国际视野下观察,中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一直名列前茅。[4]但我国创业教育相比国外起步较晚,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更是近年之事。国家开始把宏观经济层面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大学生人力资本快速积累联系在一起,通过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有效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创新,难以实现我国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向知识型创业转变;没有创新,难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认为,资源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便宜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知识劳动者”,[5]才有可能承担起“创新驱动”的重任。“知识劳动者”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在《明日的里程碑》提出。他认为,与工业时期的产业工人截然不同,对知识及其处理是“知识劳动者”的日常工作和活动。而大学文化,一直以来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较高文化品位和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其所蕴含的精神更符合创业教育所追求的永恒创新精神。大学文化通过精神的引领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强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创业教育。因此从大学文化视角研究创业教育,对于拓宽创业教育视野,增强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文化的核心动力:创业教育的本质所向
(一)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永恒动力
众多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经过大学长期实践的积淀,其一经形成直接指导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被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时,就产生一种力量激励着大学生去追求。大学精神文化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等。无论是牛津大学的“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还是北京大学的“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清华大学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些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表述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都围绕着严谨、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体现了大学的办学传统、价值取向与大学人的精神尺度。[1]29尽管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追求,但其最为核心的动力始终没有改变,即对创新精神的永恒追求。哈佛大学经过查尔斯・埃利奥(Charles Eliot)、康南特(Conant)、博克(Boke)等几代人对创新的追求,将教育重心由宗教学科转移到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从本科转移到研究院;将普通课程改革创立核心课程等,由最初的一所培养牧师的不起眼学院,成为世界优秀的高等学府。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贯穿其整个发展历史。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大学精神就是熔炉里的熔浆,每一位从熔炉里走出去的人,浑身上下都会散发着熔炉与熔浆的气息。这种气息是他们的创新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智慧与博怀的集中体现,伴随大学人的一生。[6]我们研究发现,很多世界知名大学在其办学理念和实践上都存在共同之处,既坚守传统、弘扬特色,又与时俱进、勇于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追求着创新。创新精神是不同时代、不同大学人的永恒追求。
朱春楠 范军 :大学文化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二)创新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诉求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抓大放小”阶段,政府基本退出竞争性生产领域,由此产生了大量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为稳定社会秩序,国家第一次开始鼓励和扶持个体自主创业。这种创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下海”以及后来风靡全国的“招商引资”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基本与创新无关,或是倒买倒卖,或是位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提供出来的大都不是知识密集的产品或服务。[7]234-237进入90年代末,由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很难推动经济持续繁荣,政府开始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向知识型创业转移,通过知识劳动者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大学生科研助理、下基层、三支一扶等举措,但收效甚微,直至近年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服务于创新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8] 这表明:政府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品质,推动大学生成长为知识型创业的主体;只有创新,才能开展知识型创业;只有知识型创业,创新才能注入到经济发动机之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大学生也必须是大学生知识劳动者成为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体,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高校必须提供给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承担起创新重任。
(三)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创业教育的共同品质
既然大学精神文化和创业教育追求同一精神品质即创新精神,那么大学文化应该能够为创业教育营造一种环境,使这种创新精神虽然源于不同之处,但却同归一处,即对大学生产生促动作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劳动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hmBawerk)认为,大学生应当从事“知识劳动”,并获得以人力资本收入(知识劳动)而不是以物质资本收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报酬。[9]由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于大学环境之中,其核心思想孕育在大学文化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大学文化的精神引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媒体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传播,这些传播媒体是大学精神重要载体,它赋予大学生意识和精神自觉,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具有共识性的思想观念。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被动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创业意识在学生中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认同和接受,对创业教育还没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可以实现创业教育目的。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使学生长期置身于大学文化熏陶和感染中,通过意识渗透、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精神文化所呈现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不止于认知层面的表现,而是内化于人的认知和共同理想;大学精神文化根基一旦扎实,将以其惯性影响同化沐浴其中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创业教育的支撑源泉
(一)依托大学物质文化调整课程和调动教师力量,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
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有机组成,精神文化占据核心、统领地位,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大学物质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和课程和学科专业,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园网等。[10]大学物质文化尽管是大学文化的表层,却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集中体现着大学文化内涵。因此在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影响作用的同时,也要有效利用大学物质文化的作用,为高校创业教育争取更大空间。
大学物质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和学科建设,同时教师队伍是大学物质文化的决定性力量。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还没有实现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有效联结与互动。而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求其必须建立在专业课程基础上,没有专业基础的创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至少我们清楚,经过专业知识训练更有利于新概念的产生。叔本华把认知过程分为“理解”和“判断”两个过程。理解和判断能力建立在知识存量和结构的基础上,与新概念的产生概率和速度息息相关。我们经常误以为创新精神本身足以导致新观念,但缺乏必要知识基础的创新经常被发现只是“重新发明了轮子”。[11]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所说,“一对夫妇在美国某市郊开了一家熟食店,他们的确是冒了一点风险。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以前被重复了多次的老套而已。”[12]由此可见,专业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学生掌握的知识需要教师有效传递,师资队伍是推动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师资队伍至少我们要明晰几个事情:一是师资队伍中既要有掌握创业知识的理论专家,又要有创业实践能力的企业家;二是我国的师资队伍明显存在缺少创业实践体验的问题。有创业经历的教师很少,其对创业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等方面缺少敏锐的洞察力;三是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即通过创业模仿去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正如美国著名教授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 Etzkowitz)所言:“将大学当作企业家――一个在一些学者眼中略带贬义的想法――正在逐步成为一种正面的学术特征。”[13]因此要以大学物质文化为依托,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助推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借助大学制度文化的合理约束和科学管理,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等。[2]93它一方面约束着大学的办学行为,同时又为大学的生存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30对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创业教育,大学同时要配合以制度文化进行推动,以其适应时代的需求。知名学者徐小洲提出:“创业教育得以孕育、产生和发展,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追求使然。”[14]大学制度文化一方面约束创业教育行为,同时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助力。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学生管理方面。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形式、方法、载体等方面改变以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党团支部、班级和寝室为基本组织形态,辅之以其他学生自律性组织和社团组织,以党员、班级团干部为骨干,形成有序、顺畅的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创业环境。二是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仪器设备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要对创业师生开放,确保学校创业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三是在实践环节方面。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仅限于参观和模拟等环节,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业人才,关键是在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等为载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见习平台,帮助大学体验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达成既定行动目标的有效技术,表现为控制自然与社会的技术,而不是表现为能够依据内在德性或外在行为规则进行伦理活动。[15]美国著名教授库拉特科(kuratko)特别强调创业的实践。他认为,创业要有能力组建一支有效的冒险团队、设计创业计划等基本技能。因此,通过制度文化为高校创业教育争取更宽广舞台。
四、结语
尽管大学文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助推器,但是这种推动却依赖于社会和制度结构。如果大学文化对于创业教育不能有效发挥推动作用,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无法提供适应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知识劳动者,创业教育的职能只能由社会,确切地说主要是由企业来承担,这意味着大量知识劳动者个体可能由于教育的失误而错过创造力养成的最佳学习窗口。同时,这种状况的持续可能导致的最严重后果,[7]234-237 或将使中国错过最佳的调整机遇。
参考文献
[1]蔡劲松,等. 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孙雷.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张玉利,李政. 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34.
[4]高建,等.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R].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5]Ferdin,P.& Drucker. Landmarks of Tomorrow[M]. New York: Harper,1957: 93.
[6]先勇. 大学的故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2.
[7]曹扬,邹云龙.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8]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R],2010.
[9]德鲁克,P. 社会的管理[M]. 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1.
[10]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11]邹云龙,等. 大学生知识型创业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1(5):253-255.
[12]德鲁克,P.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 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9.
[13]埃兹科维茨,H.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 王孙禺,袁本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6.
关键词: 科普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 应用价值
科普的实质在于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并由此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中课程不只为升学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将高中物理教学与科普教育有机整合,充分认识科普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科普知识正好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武器。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是新信息刺激的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引入科普知识教学,如在讲述“激光”时,介绍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激光窃听器:“它发出一束人眼察觉不到的激光,射到被窃听房内物体或汽车玻璃上,当房内或车内有人谈论军事秘密时,其物体或玻璃将随声波振动,而与此同时在反射回窃听器的激光中也含上了引起振动的声波信息,最后将反射激光束进行调解,便监听到了密谈的内容。”学生较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完成,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科技素养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目的的延续,即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的仍然侧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尽管高中物理教育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仍属于基础教育,因此提升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仍然是高中物理课程肩负的主要责任。高中物理课程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开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新课程理念的新大纲不再把学科的完整性、严密性作为一种知识――特殊知识呈现,镶嵌在特定的社会发展的背景上,鲜活的事例对学生掌握知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功利色彩的影响,教师在讲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学史时往往一带而过,即使是书中已附有的,也不愿稍有提及,而是把注意力完全锁定在习题教学上,认为那才是“正事”,忽略了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字里行间中所蕴涵的深邃的东西。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物理学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而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物理学史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种科学方法超越于一般的物理习题的钥匙方法,这种科学精神实际上也就体现着一种价值取向,这些对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构建健康高尚价格有着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磁场这一章中,有这样的阅读材料:“地磁场改变宇宙射线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对宇宙射线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就此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对此多作些介绍,让学生充分感觉STS(科学、技术、社会)意识,体现科学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缩短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适时地引入科普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观念。此形式的教学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提高科学素质融为一体,可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培养创新精神
《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叶澜主编)指出,创新精神是指主动超越现实条件并以创造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作为追求的个性心理品质。创新精神的含义不是“创新”与“精神”的简单相加,而是“创新”与“精神”丰富内涵的整合、辐射与概括。概而言之,创新精神是指人在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的过程中或者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智能心理与非智能心理因素的优化整合,并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和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它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时代的特征,更需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因为这一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需要的是数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世界各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是创造新精神的重要群体,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关键的、核心的方面。广泛开展科普活动能够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因为科普活动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反映最新的科学成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唤醒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之际,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宇宙的物质探测方面的科学问题”的科普话动,让他们实际参与,使他们对物质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好奇心,主动地去探究这些科学问题,进一步培养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
总之,结合科普知识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不但有利于深化物理课程改革和完成物理课程目标,而且有利于高中生提高科技素质,增强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2005年中国科普报告[M].2005:1-12.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加强创造教育,并将之注入素质教育的机体与机制之中,以便培养出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特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自从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9世纪初提出把数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教科书正本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便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趋势。这一方面为教育走向规范化、有序化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地命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陷入呆板和单一,不意之中抑制了教育机能的创造因素和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
人们大约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坐在同一教室里的学生,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其实是不大相同的。他们各有各的特长、素质、基储能力、兴趣、追求等。面对如此纷纭万状的知识接受者,一律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统一的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评鉴尺度,其结果是难免要抑制个性、削平特长、束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热情。
创造教育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教人发现真理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教人发现真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启发、诱导、激励人们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个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与特长,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缔建灿烂的事业和建构辉煌的人生。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是具有创造学内涵和创造新精神的教育,它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而且也是实现教育效益的最佳境界和培养顶尖人才的最佳手段。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却往往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究其原因,主要是凝固化和不大统一的教材、教法、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和限制,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尽管在传统教育中容易被忽视,但它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它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能所开出的鲜艳花朵,而且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终果实。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所创造,而只有通过创造,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社会效益。欧文?泰勒之所以把创造力的形态和质态概括为表达式创造、生产创造、发明创造、革新创造和深奥创造等五个层次,也主要是从这一点着眼的。至于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更深邃、更明睿了,他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生活工具主义之教》)他甚至发表《创造宣言》,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因此,我们必须有一种意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那就是增强创造新意识,加强创造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天才。并切切实实通过教育功能逐步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般来说,由于创造教育注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加强提娶加工信息的能力和从多种设想方案中进行选择与决策的能力。所以,就避免了传统教育所施行的只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单纯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和唯一肯定的标准答案的缺陷。由于创造教育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把学习过程变成思维、探求、启悟和实践过程,把单纯的接受知识变成同时也“生产知识”,这样以来就避免了传统教育所实行的只让学生进行集中思维,只提供结论性的东西,只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等缺陷。由于创造教育强调教学的差异性和变动与发展,强调诱导、启悟和富于个性特色的独立思维,强调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展示,强调对学生进行高标准的单项突破和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了传统教育的那种在强调教学统一性、规范性、模仿继承性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低标准的全面平推,漠视社会的现实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只求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地消极适应当今社会的缺陷。
其实,创造教育的特点和功能,还远远不止于此。它的真正魅力,更在于它所秉具的探索性、开放性、发散性、未来性、选择性、判断性、决策性、实践性、差异性、应变性、发展性、主动性和进取性等,为培养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精神素质。具有了如此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精神素质的人,乃是大可以进行海阔天空、纵横驰骋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同时也大可成就出典超范、独具风彩和闪射时代光华事业的。特别是由创造教育所衍生出来的智力激励法、差别变换法、仿生创造法、性格设计法、心理联觉法、造型变异法、色彩构思法、竟象造型法、组合变换法等极富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法,更为改革开放的时代所需要,也更为造就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和广阔的舞台。
我们必须认识到时代、生活、改革、发展对教育人才所提出的新考验和新要求,我们更应当认识到在这些新考验和新要求中占据重要位置和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