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法治教育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教育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治教育的感悟

第1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一、教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勤于研究学习

如果要做一个合格的教者,应该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否则,就会像我一样感到力不从心,教学中感到迷茫,无计可施。作为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我们随时面临这三变:一是教材变得快。二是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变得快。三是检测形式、内容、难度在变。就这三变我觉得应对措施有以下四点:一是抓住课标解读不放松。课标是施教者的灵魂,是指挥棒,无论教材体系如何改变,只要吃透、吃准了课标,就不会偏离学科的方向。二是加强教材研究和增加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厚度、深度、广度,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三是着力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力求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彻底改变单纯的说教,尽可能在课堂开展一些务实的讨论、辩论等活动。四是及时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料,包括鲜活事例、时政热点、焦点,教材中提供材料必定有限而且有些滞后,学生也不很熟悉,如果单纯依靠教材,教学起来学生感到吃力。

二、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项能力

(1)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去解读、整理、提炼教材。(这也就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是什么)

(2)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我在教学中感觉最难受的就是学生思考的习惯、思辨能力极差。如果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辨,学生就很难从内心深处自觉的形成清晰认知、意识、观念。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引导,采用情景分析、访谈、讨论、项目研究等方法,把社会现实和学生自我成长结合起来,加以主动探索和研究,在快乐学习中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这恰恰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为什么)

(3)学生的践行能力。我们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把学科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动、而学生践行能力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也是考点之一。为了解决此问题,尽可能选取典型事例、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仿着做),这样,学生的践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学生怎么办,这也是我们这学科最终落脚点)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教学信息资源的能力。乡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视野不开阔,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差许多,学生能自觉去获取教学资源和相关的教学信息的习惯很差,所以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一起参与,让学生慢慢的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教学信息资源的能力。

(5)有效提升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开卷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思考、探究、合作、创新,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打基础。所以,法制与道德课的老师必须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把开卷考试的方法和要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有应对考试的方法和能力。

第2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1 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科学思维和科学思想――知识模块“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的学习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知识模块,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有意的设计实验流程,使学生体会打破思维定势,创新思维的难能可贵和重要性.

在引导学生对比磁现象和电现象的相似点后

师:电和磁的相似使我们自然的猜想:电和磁是有联系的,同学们初中学过磁现象和电现象,到底有联系吗?谁发现的?

生:有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师:对,奥斯特实验简单来说就是:通电导线使小磁针发生转动,同学们桌子上有电池、导线,可以获得电流,注意:为了得到大电流我们是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正负极,所以每次通电时间要短,还有小磁针,同学们分组重做一下奥斯特实验吧.(注:此处教师故意不指出实验操作要点,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和体验)

学生分组实验,尝试小磁针和导线的各种放置方法,有的小组观察到了小磁针明显转动现象,更多的小组失败了.

结束后,师(提问实验成功的小组):实验成功现象明显的关键是什么?

生:导线南北放置,小磁针要放到导线的正下方.

师:同学们按这个操作要点重新实验.

每个小组都很成功且快速地完成了实验.

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会奇怪:这么简单的实验,奥斯特之前为什么就没人发现呢?同学现在阅读课本“电流的磁效应”一部分内容,回顾奥斯特实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思考下列问题:

(1)当时的物理学家对电和磁的关系怎么看?

(2)奥斯特坚信电和磁存在联系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起初奥斯特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1):当时的著名物理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

师:引导学生体会质疑权威,敢于提出自己创新观点的难能可贵.

学生回答问题(2):随着对摩擦生热以及热机做功等现象认识的深化,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渐形成.

师:引导学生体会接受新思想的重要性,感受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着的物理观点.

学生回答问题(3):奥斯特实验研究并非一帆风顺,他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实验均以失败告终.

师:在奥斯特实验前人们见到的力都是“纵向力”,这种思维定势给实验研究带来了很大障碍,奥斯特的发现是人类遇到的第一个“横向作用”,这在当时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见起初奥斯特的失败在于受到“纵向力”思维定势的影响,成功就在于他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巧妙地设计学生实验,在合适的地方介绍当时的物理背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印象深刻、不生硬,这正体现了物理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2 挖掘开发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本节课“磁场”知识模块谈到导线间的力的作用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也有作用力”,因为本节课整体内容较简单较少,可以把这句话涉及的内容展开来讲,再加入磁场对运动电荷是否有作用力的判断,设计合适的教学流程,是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好契机!

逻辑推理前的知识准备:(1)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出:磁体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2)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实验表明: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电流也有力的作用.

师给出逻辑推理题目:根据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用逻辑推理一下:电流和电流之间有没有相互作用力?

生回答(经过思考后自信地说):有,因为电流能产生磁场,磁场又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所以电流-电流间一定通过磁场相互作用.

师:非常有道理我们用实验检验一下.

实验验证: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学生非常惊奇于逻辑推理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相符.

进一步推理:师: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力吗?

生回答(有过一次经验,这次驾轻就熟了):会,因为电流本质上就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就一定对运动电荷有作用.

师:太好了,我们再用实验检验一下逻辑推理的成果.

实验验证:洛伦兹力演示器演示电子在磁场中受力偏转.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体验到了逻辑推理的神奇,兴致高涨.

3 布置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这节课在开头“磁现象”知识模块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古代磁现象方面的成就.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上交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论文、演讲稿、幻灯片…….教师选出优秀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查阅成果.学生们热情很高,作业也很精彩,其中一位同学在展示完自己的幻灯片后,竟然感叹:我国古代有这么多科技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全班热烈鼓掌!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体验爱国情感,真实而深刻,这正是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好时机.

第3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沐舒坦;雾化吸入;肺部感染;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19-02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部分老年患者的长期慢性疾病,这类患者往往一般情况不良,肺活量、耐力低下,抵抗力差,活动少,长期坐卧,加上身体不适,食欲减退,营养缺乏,更加重了免疫力、抵抗力的损害,且呼吸肌薄弱使咳嗽能力减弱,导致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而坠积肺部,因而易并发肺部感染.传统的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抗炎排痰对肺部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痰中钠\镁离子浓度及痰液的酸性可影响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同时不能增加呼吸道纤毛运动,对痰液的排除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副作用大,特别是对年老体弱患者,长时间应用易引起不良反应。沐舒坦作为一种新药,一种粘液溶解剂,不但能降低痰液的粘度,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还能使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升高,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且付作用小,临床上及相关资料未见不良反应报道,所以,更适合免疫力弱的老年患者。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肺部感染,效果也比较好,但静脉滴注到达肺部的途径长,起效相对要慢,且途中药物会少量分布到其它组织,到达肺部的浓度也会降低,所以需要量大,治疗时间要长,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且静脉穿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上也不是很满意.我院从2003元月-2012年元月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2岁,起病时间为5天内,均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两肺闻及痰鸣音或湿性罗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可见点片状阴影,末梢血白细胞计数(4.5―6.5)×109/l。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原发病均无差异,有可比性。

2 方法

两组病例均在使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下,以及翻身、拍背、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多饮水等基础护理下,实验组用30mg加生理盐水稀释成40ml液体,注入超声雾化器内,嘱病人用口含住口含嘴,深慢呼吸,直接将药液吸入肺部支气管、细小支气管内,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对照组用沐舒坦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摇匀静脉滴注,输此药前后输其它液体时都要用生理盐水冲静输液器内的药液,避免发生药物配伍禁忌,每日两次。两组都每5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痰量少,色白稀薄,肺部痰鸣音或湿性罗音减少,为显效;痰量中等,色白稀薄,肺部痰鸣音或湿性罗音减少,为有效;上述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4 结果(见表1)

两组经x2检验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5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大部分年龄大,各器官功能弱,抵抗力差,咳嗽能力弱,加上活动少,长期坐卧,更易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一旦并发肺部感染,不仅要积极抗炎、营养支持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还要积极化痰促进痰液排出,否则痰液滞留肺内,不但感染不能控制,还影响气体交换,加重病情,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化痰排痰抗炎是治疗肺部感染的关键措施。

6 小结

沐舒坦又称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呼吸道祛痰药物,具有促进粘液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并可使受损的呼吸道纤毛运动加强,提高纤毛自主排痰能力,维护呼吸道的自体排痰作用。还能选择性抑制气管内皮细胞对钠离子的吸收,加强气管表面的含水量,降低痰液的粘稠度,并且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中性粘多糖,加强与水的结合,发挥祛痰作用[1]。同时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及黏液的粘着力,改善气管黏膜纤毛的输送,改善肺的顺应性,使痰液易于咳出,改善呼吸状况[2]。化痰的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抑制炎性介质、松弛呼吸道平滑肌,促进肺泡表面物质合成等作用,且沐舒坦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3]。

超声雾化沐舒坦是通过超声雾化器使药液产生雾粒,直径约4um,可进入中小气道,有效颗粒密度高,直接作用于呼吸道使病变部位药物浓度提高,且速度快,从而发挥速效高效的作用,同时不受痰液的成分的影响,且避免了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易被老年人接受,且对肺部感染疗效显著,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肺部感染最好的治疗手段之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梅,徐华,向红霞等.氨溴索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家庭护士,2008:5(6):1429.

第4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一、初中法治教育的背景

近年来,社会出现许多因缺少法律意识和知识,青少年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道路,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关注青少年的法律建设,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开展进行普法教育,必须给以高度重视。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的最佳场所,如何有效的开展法治教育,是学校和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中学的法治教育通过对青少年讲解基本的法律概论,让其了解并掌握接受法律的知识,规范自身社会行为,成为遵纪守法、自觉护法的社会主义文明法制下的好公民。

二、初中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整体上来说还不够成熟,对是非的分辨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导致产生一些极端行为的产生。社会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守法环境,一些制度存在诸多漏洞,让青少年产生投机心理,最终做出违法行为,走向犯罪的道路。

现在党和国家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大对法治建设的投入力度,普法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出台更多的法律条文,这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一)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在这当中,教师要将教材法制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划分侧重点,借助教学工具,将其形象贴切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相关知识,渗入到思想意识中,潜移默化去影响规范自身,形成思想觉悟,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实现法治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如针对教材课本中列举出的法制教育方面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讲解,必要时可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绎,发挥创造,提出自身对事件的看法,做出总结。或安排学生写出相应的案例读后感,对案例进行剖析,自我思考,加深印象。

(二)改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是传授法律知识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法律素养,为学生传授相关法治知识时更有说服力,讲解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有丰富的教学技巧储备。法制教育涉及到的相关条文非常枯燥,繁多,一味单纯地进行语言阐述解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疲劳,产生厌烦的情绪,法治教育走进课堂就没有思想基础。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向学生展示法律知识,带动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接受相关教学内容,实现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创设法律情境,组建班级法庭,让学生对某些法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享感悟,得出结论,并在相互间辩解和探讨中,深刻理解法律条文,提高法律意?R,自觉履行规范自身言行的义务。

(三)时时刻刻注重法治教育的渗透

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入手,注重坚持。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从预防着手,从小事做起,从遵守基本课堂秩序入手,不迟到早退……让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远离罪恶。鼓励学生间互相监督,相互纠正,共同进步。树立法制宣传标语,创立法制板报、墙报等形式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成立法律学习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设立相应的激励措施。课外鼓励学生积极收集法律知识和案例进行同学间的互相探讨等。

(四)扩展法制教育

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开阔学习范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活动开展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法律,理解法律,有所启发。例如组织参观社会法制宣传展览和讲座,欣赏法制教育影片,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将法治意识更好的融入到自身生活中,切实履行相关法律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初中生增强法律意识,规范行为,预防犯罪

目前我国犯罪人群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人群在其中占有众多比例。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现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薄弱,法律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缺少正确及时的引导,自身是非辨别能力差,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规范自身行为,健全思想认识,预防犯罪。

(二)有助于学生正确法制观念和意识的形成

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影响行为,行为产生结果。注重校园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思想意识。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受身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思维上容易偏激、易怒,面对问题不能冷静对待,片面性的思考问题,盲目的做出判断,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学校是教育学生,传播法律知识的重要场地。利用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相关教育,能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现象,明确利害关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健全心智,形成正确的思想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5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昨天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培训会议,老师根据单元主题、每课的课程标准、课时划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主题详细地讲解了一遍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我感觉受益匪浅。

小学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二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个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 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教材中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面对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在这次学习中,据老师介绍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赋予老师跟孩子之间更多的互动。

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的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联系本地儿童的实际情况,提高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基底,使教育更加精彩。

第6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一、改变教学观念,关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政治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指教师已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按照新课程理念,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确立角色身份,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要尊重学生,鼓舞和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注意结合身边生活的实际,在课堂上分配好时间、把握好分寸,尽量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课;强调学生以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积极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对学情的分析,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要注重对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且还要要求他们努力引领班级学生共同进步,以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而对一些学习后进生则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一定要给予赞誉和肯定,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恰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很抽象,知识点不容易理解,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会觉得很难懂,也很乏味,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就更谈不上掌握知识了。所以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激情比才能重要,教师要以一种饱满的激情调动学生情绪,包括笑、语调、艺术性语言等。充满激情的课堂会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增加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如在玩游戏时,尽量让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参与,消除学生不自信的心理。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分配好学生的角色,尽量让学生都有事可做、有平台去展示,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政治教师还要及时收集最新的时政热点,将这些信息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在课堂和练习的讲解中予以渗透。如在九年级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一些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学生了解我们日渐强盛的国家,最大的原因是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还有从盛大的开幕式中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利用“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让学生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和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利用“三鹿奶粉事件”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探讨监管部门监管的缺失和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等,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社会各部门责任意识增强的必要性,以培养学生作为公民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精神。

三、巧用教学媒体,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传统教学方法较单一,内容较匮乏,这些不足可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带来的丰富强大的现代信息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视频、漫画、音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较大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

如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一课时,我先从现实生活的状况入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展示漫画“哭泣的地球”、世界人口对比图等资料,以及材料“大自然的报复”,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视频,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人口太多、环境恶化的形势,明确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创设教育情境,体验感悟生活

第7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公民意识;对话;素材;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有一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课改工作的“关键”因素。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中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主阵地。笔者结合课改后新教材的几年教学实践,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价值

1.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公民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角色,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承载者。公民意识是个人对这一基本角色权利与义务自觉认识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和发展,也决定着该社会的现实和未来能否繁荣和昌盛。

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真正将公民培养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人们并没有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于公民的塑造,培养公民意识、观念与精神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

2.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少专家认为,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公民意识问题。一个公民意识缺乏,道德情感缺乏,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关心他人,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青少年时期特别是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公民逐渐成长为成年公民的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尤其是权益与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有序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成长为合格成年公民的关键时期。要成为一个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成年公民应该具备基本的公民素质,公民意识正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高中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培养,能有效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培养新世纪合格公民。

目前我国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公民角色意识不强、公德意识薄弱、民主参与意识弱、对纪律法制认识水平低等现状,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3.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注意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学科与公民意识教育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传授公民知识,陶冶公民德行,或是增进公民参与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程方面。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是五育之统帅,“思想”是其灵魂所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十分必要。

二、“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主要包括民主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国际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指培养公民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价值、知识和技能,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社会公民。

三、巧用方法挖掘教育资源,找到公民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政治教师应立足课本,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借用巧妙方法,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天然肥沃土壤。

1. 在情境和对话中明辨是非

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情境,进行问题的对话,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充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悟,使学生在你来我往的课堂答辩中弄清同题,明辨是与非。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在情感体验中升华思想品质,从而达到公民意识提高的目标。

如教授《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关于“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师设置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存在哪些不良习惯或陋习?学生很踊跃回答:“随地吐痰、乱抛果壳纸屑,乱穿马路、乘车拥挤不排队、讲粗口……”

师:这些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较普遍,对此,该如何解决?

生:教育加处罚。

师:是个好方法,政府也在逐步推广。道理大家很明白,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包括我们的同学没做好?

生:因为很多人认为这是小事。

师:据我所知,美国珍珠港的垃圾桶上面都写着一行中国字:“请把垃圾丢在此”;泰国的皇宫也是国际性的旅游重点地点,在其厕所上面写着一行中国字:“便后请冲厕”;在巴黎圣母院也写了一行中国字:“请勿大声喧哗”。不分场合乱讲话、不冲厕所、乱丢垃圾等这些在同学们眼里的小事,在那里还是小事吗?

这时,课堂上静悄悄的,显然,学生的情感被触动了。

教师引导:这些小事已经形成了一个大事――中国人的脸已经被这些小动作丢到全世界去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更不能把国家的脸都丢了。很显然,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维护公共卫生,公共安宁,维护我们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师:很好。请谨记“事虽小,勿擅为”。

这些生活化的亲切对话,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活课不是在说大话,讲大道理,而是真实的。我们就在这自然的问题对话引领情境中,培养了学生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道德修养。

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对话能否说出真实的想法是关键。这个“真实”从何而来?笔者认为,“真实’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当然这个信任是相互的);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心灵和你拉得很近,就容易达到问题对话引领的目标。

2. 在活动和素材中自觉感悟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既符合教材内容,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活动素材,尤其是对现实问题的“撞击”的素材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这些素材进行多元的解读,同时启发学生把理解和体验外化,用个性化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自己的情感在活动和素材中自觉感悟。

如在讲《经济生活》关于“公司经营”的时候,笔者通过“海尔的奇迹”“三鹿的耻辱”等素材,引导学生明白做一个有诚信的经营者的重要性,并通过“一顶帽子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的可贵。另外,还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考勤、考试、交作业而引起的后果等细节中,体验诚信对于一个公司、一个人的重要性,进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以“诚信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思想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纪录片。这些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其内容本身已渗透性地安排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模块和章节之中,公民意识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技巧和水平体现出来。通过课堂活动和素材的挖掘,引导学生感悟情理法、进行理性思维,能心甘情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正确公民意识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公民意识,这其实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

3. 在练习和拓展中强化提升

练习,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也能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起到辅助的作用。这里说的练习指的是那些既具有一般练习题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和深化教学观点的功能,又具有通过练习能提高道德认识、觉悟的训练内容。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练习,把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去,既拓宽了知识面,也强化和提升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第8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以学生实际,面向学生需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学生从社会网络吸引到校园网络平台上来,用新媒林的传播媒介来推进“中国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锻炼身体,在校园内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推动思想引领,重点突出主题教育活动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为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依法治国与青年使命”、“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广泛开展“为青春点赞”系列活动,通过群众性创先争优,选树一批优秀个人及青年组织,用正面典型激励大学生。在校园内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整体联动的活动工作格局,提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二)以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提高学生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深化“保护母亲河”、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志愿服务、公益性等传统品牌项目,积极宣传及推广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和服务项目,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弘扬文明志愿的正能量。同时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文明志愿队伍、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深化志愿服务统筹推进机制,在网络上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努力发挥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登记、培训和激励等日常管理制度,及志愿服务骨干培训,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三)大力加强社团组织建设,提升学生组织的活力

以加强社团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制定“五型社团组织”星级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规范型、活力型社团组织创建达标竞赛活动,大力创建优秀社团,并将此作为各项评先评优的基础考量指标,推动各个社团组织全面推动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申办领办制度,加强对社团组织的保障支持力度,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四)打造大学生思想教育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增强学生的吸引力

第9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团体心理辅导 基本要求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初中生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已经成了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2016年新学年,思想品德教材改名道德与法治,进一步提出了探索“活动型”教学模式和“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要求。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健康心理品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2.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充分发展,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出现认识偏差和人格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由于心理认识偏差导致的管理难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单独心理疏导和引导,为了防微杜渐,还需要开展各种心理团体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优化心理品质,培养阳光少年。

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可能性

二者使命相同,都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就追求与学校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在体验式活动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目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团体心理辅导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关内容有天然的亲近感和亲密性。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要求。

1.要掌握比较丰富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操作技巧

单纯依靠原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难以开展和胜任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必须比较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进修,并努力争取获得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岗证、资格证。

2.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初中生身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个人成长、情趣陶冶、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生命价值、意志品质、学习管理、人际沟通、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等方面的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还要根据初中生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或活动。每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绝不做无准备的辅导活动。在讲授《人不能选择父母》这一课时,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护蛋行动》。我首先通过告家长书、家长群等途径提前和家长沟通,讲清楚活动的内容和规则,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督促孩子。还要得到班主任的支持,选好组长。活动感悟可以写在周记中,交给语文老师或班主任阅读,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践。

1.认识自我和自我意识方面

在《我的自画像》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画自画像》,可以是头像画、半身画、全身画,可以是单色画、多色画,可以画各种动植物。学生的自画像丰富多彩,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和班级分享,学生对自己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学生懂得了认识自我的意义和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我还尝试设计了《寻找镜中的我》、《价值拍卖》、《我的苹果树》等活动。为了鼓励那些长处和优点不是很明显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闪光点,我设计了《我想表扬你》的活动。通过寻找班级里每天的点滴正能量和进步表现,很多原来不起眼的学生,经常登上了班会课上的每周之星,得到了奖励和表扬,增强了自信心,使其悦纳自己。

2.竞争与合作方面

在《学会与人合作》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搭躺椅》。每个小组12-13人,凳子摆成圆形,学生坐在凳子上,用手搭住前面同学的肩膀,然后躺下,再把凳子移开,形成了一个相互倚靠的圆形。也可以和体育老师合作,在操场开展《十人十一足》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懂得了如何与人合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团结之风。在活动感悟中,很多同学写道:“要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生活上相互关心。”

3.锻炼意识品质方面

在《磨砺坚强意志》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举手游戏》。每个人两只手臂放在胸前平举,身体不许晃动,坚持10分钟,看谁坚持到最后。活动过程中我也参与进来。虽不断鼓励和引导,但仍有学生在坚持了几分钟后选择了放弃,十分钟后,还有几位同学在坚持。最后,有一位平时不起眼的学生坚持了15分钟,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扬和鼓励。有学生在活动感悟中写道:“原来以为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没到3分钟我就想放弃,因为手已经酸痛,没有一点力气了,但老师和同桌的鼓励让我一直坚持下去。虽然我没能实现十分钟的目标,但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懂得了把小事情做好就很了不起。”

4.开展集体适应环境方面

在《众人划将开大船》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辅导活动《啄木鸟》。这是一个快乐的游戏,充满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通过在失败中不断激发“再来一遍,可以做得更好”的主动性,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学生在活动感悟中写道:“虫子的传递需要团队配合,只有双方配合完成才能成功,要懂得坚持,懂得合作。”《个人与集体》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个性名片》。活动中,五分钟内,学生在自己的胸卡上设计一个个性鲜明的名片,不少于五条个人信息。学生在组内交流,交流结束后,教师从每组找一名同学交流。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之间有了比较大致的了解。课后,把所有个性名片展示在教室内。这样大家的了解更深,增进了同学友谊。

5.孝敬父母方面

在《孝敬父母长辈》教学中,我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感恩父母》。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填写一份《我所了解的父母》,填写完后,学生组内分享,选择3到5学生在班级分享。活动反映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不是很了解,提醒学生要更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关心父母,爱父母,感恩父母要从了解沟通开始。

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平台。通过这个平成教学任务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两个任务,从而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敏毅,鞠瑞利.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案例[M].希望出版社,2010.

[2]杨敏毅,周嘉,张静.中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60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