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经典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传统产业;产业链;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10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会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带来的资源储备压力,也能在极大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转变传统产业的原有增长方式,把文化内涵和创意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流通和产品消费,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的高层次方向发展。因此,自2009年以来,在国家各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推动下,各地陆续出台了符合当地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努力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机理,并对西安市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过程,并由此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启示。
一、文献回顾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学者们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时,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Piore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使传统产业构建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而保持竞争力优势[1];Lawrence等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渗透性将创意渗透到工业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创意设计,以高附加值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2];Richards把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旅游业中,认为这种结合产生的新产业模式的好处在于游客具有体验型,有助于个人效用的满足和经济发展[3];Christopherson认为手工业的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有关,且对两者的就业有相互促进关系[4];Banks在研究英国产业发展时发现手工业发展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5]。
国内学者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问题。有部分学者主要讨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关系,如金元浦指出文化创意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6];王艳等通过对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关系的研究,认为新经济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资源整合优化,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7];孙学文认为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急需 “上档次”,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与其他相关传统产业相融合渗透,以文化创意产业去提高传统企业文化、引导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品内涵、提升传统产业经营策略等[8]。更多的学者则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李运以宽窄巷子为例讨论文化历史街区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9];谢涤湘等以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如何通过挖掘工业遗产,延伸提升工业生产价值问题[10];荆爱珍等以河北省部分企业为例,分析了将文化创意融合于传统产品创新企业生产产生的效果,并提出两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11];郎富平等以浙江达利丝绸工业旅游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过程[12];李荣菊等通过对某动漫公司成功案例的分析,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可以促进产业升级[13]。
现有文献较少从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二者如何互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从两种产业的特点出发,结合西安市的区域特征,运用价值链理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机理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厘清两者在发展中的协同发展关系,总结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
改造的机理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经突破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传统产品形态、产业形态、传播与流通形态和消费形态,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对传统产业原有价值链某些环节进行内容挖掘、技术融合和重组融合,升级优化其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传统农业经过创意改进设计,演化成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传统工业经过加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材料,改变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出新型产品,如汽车款式的变化、布匹花色的复古典雅等。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不仅增加了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也使产业结构趋于柔性化[14]。传统商业经过创意性改造,成为现代化购物商城,并与饮食、娱乐相融合,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亮点。第二,文化创意产业还可以将传统产业价值链分解,打破原有价值链各环节,提取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通过建立新的价值通道,形成新的价值链。如将城市旧工业厂址建成工业博物馆、创意设计坊和体验坊,重现工业发展史和生产工艺流程;在传统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作坊(伏茶作坊,炼油作坊),让城市市民通过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业生产的特点、增加农业知识等。
(一)内容创意――改变传统的文化元素设计
任何一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都是其产业文化内涵积累演化的历史。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要物化、固化的载体,并通过物化与媒介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传播与价值消费,才能实现传统产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就是用创意去解读传统产业的文化,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和现代表达,根据现代人的喜好和需求等特点,改变传统产业产品的文化元素设计,实现传统产业蜕变式发展。
如在照金镇建设中,将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与“红色文化”融合,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增加观光文化、休闲农业、度假文化、养生文化内容,将农业活动与极具文化创意产业的旅游结合起来,综合二者优势协调发展。既满足了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愿望,实现了城市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能够改善产业生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因此,为传统产业附加更多的文化色彩,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产品差别化,创造经济效益,而且通过文化元素创意设计融合产业链其他环节,吸引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过产业关联优化产业环境,整合产业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生产制造――改变传统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
生产制造是将设计、构想或理念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是内容创意的具体落实过程。它可以通过改变传统产品形态或产业形态和延伸产业链等途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文化创意就是将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产品创意性研发设计,为产品融入丰富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内涵,在原有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元素,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和效用的前提下改变其价值,用不同创意表现形式与创新意识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改变传统产品形态,使产品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充实,拓展消费可能与市场空间,进而使改变产业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同时,文化要素通过与科技的嫁接融合,将会催生企业内部科技创新,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开发新的产品,赋予消费者感官上的震撼和功能上的享受,优化产业产品架构。
文化创意植入传统产业之中,使产业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进而传统产业形态发生变化。如传统工厂的旧址经过文化创意的改造可以变为博物馆展览业,传统的作坊式商业经过文化创意的改造可以变为符合现代商业模式且带有文化底蕴的商业综合体,传统农业经过文化创意内涵的挖掘植入,形成新的乡村旅游业态,延伸了原有产业的产业链。可见,文化创意元素和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逐步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三)营销与传播――改变传统的传播与流通形态
文化创意的成果之一是新媒体和跨媒体营销渠道的不断涌现,并通过新的营销渠道提升和加强传统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度。因为与传统媒体营销渠道相比,新媒体营销渠道具有充分利用人们休闲时间,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信息传播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如随着微信交流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微信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创新性地采用各种方式进入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跨媒体营销。跨媒体营销以其多种媒体的互联互补,形成了媒体平台的集聚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受众的视听等层面,媒体之间的视听优势互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集聚经济效应明显。如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医疗,都是将传统的销售渠道与新媒体相结合,以文字、图片动态变化向分散的消费者传递相关信息。
文化创意的成果之二是广告创意提升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质量。广告创意通过文字和图形的引入,唤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和兴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内涵的想象和幻想,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实现产品或品牌被消费者选择的最大可能。因此,广告创意已超越了传统的广告,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和诱导购买,而是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洞察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意向和关注,带动消费者行动。
(四)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形态
文化创意产业因其独特的创意元素和文化元素赋予产品新概念和新价值,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产生高增值性,并从3个方面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形态。
第一,通过增加精神消费需求比例,改变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当人们的物质消费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转向精神层面的消费,文化消费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人均GDP在3 000~5 000美元之间,文化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快;人均GDP大于5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爆发式增长。如2014年西安市的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达到10 394美元,文化创意产业已具备了高增长的产业发展基础。西安市的文化消费群体大、消费意愿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正在由“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模式转变,传统的物质消费习惯逐渐向精神层面的消费习惯转变,精神消费比例逐步超过物质消费比例,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
第二,体验式消费日渐兴起。根植于传统产业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养殖文化、工业文明等,往往由于历史久远或生产条件约束,无法以“活的”、趣味性的手段展示,仅能以一些静态或直观的产品表现,使得消费者无法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以想象、感受和理解相关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体验式消费,通过参与整个消费环节,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5个方面体验相关文化,实现精神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产生消费的“情感共鸣”,使大众消费需求发生质变。因此,只要实现生产供给符合消费者体验消费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可以达到提升传统产业的效应。
第三,消费偏好反馈效应不断增强。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市场已演化为买方市场,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消费者对传统产业产品文化消费偏好增强,强化了其对传统产业生产的反馈效应。如消费者喜欢由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融合的产品,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微电影、微课堂、手游等新型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倒逼”传统企业深度挖掘产业链中的文化资源,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向更多的方向和行业发展等。
三、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传统产业
升级改造的案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虽不长远,却出现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案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本文选取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每个案例的成功,都有其独特的资源、条件和改造机理,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传统商业的升级――三桥老街
三桥老街位于西安市城西,自古以来就是商贸核心地带,一直保持较传统的商业服务功能,市井民俗文化丰富,集市型商业氛围浓郁。随着周围空间的拓展规划和现代商业的发展,昔日热闹繁华的三桥老街日渐衰落。
2014年,陕西旅游集团与沣东新城合作,基于三桥老街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以三桥老街为核心,以“老西安”为文化主题,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融入丝绸之路文化意象,开始对三桥老街进行改造,并定位为“西城往事三桥老街”。目的是建立一个园林型休闲古城镇,以包含历史事件、人文情感的典型建筑还原老西安的城市记忆。借用商业规律和商业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商业文化与文化商业。用文化创意产业改造传统商业,使商业和文化相互交融,提高在商业运作中的文化含量。
重新定位后的三桥老街采用集餐饮、娱乐、休闲、商务、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型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具有2 000年历史的三桥老街机理,萃取明清、民国、解放初期老西安最典型的文化符号和特征,基于现代服务业,打造古典与现代混搭、文化内涵与古今民俗相容,“讲老西安故事”,重现三桥历史上“长安西大门”和“西北第一大镇”的商埠繁华胜景。
今天的三桥老街已经聚集了4家世界500强企业,多家中外大型商业巨头。既有展示西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的西城往事项目,还有表现澳门人文特色和欧陆古典气息的澳门施美兰广场,还有彰显现代建筑和现代时尚的保利国际广场、大明宫沣东国际、沣东CBD广场、搜宝中心、瑞典宜家家居等。2015年8月27日宜家家居开业当天进店人数逾4.5万人。三桥新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画面再一次重现了千年前三桥商埠重镇的繁荣景象。
(二)传统工业的改造――“大华・1935”
大华纱厂始建于1935年,是近代西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工厂,承载了西安纺织工业的历史,展现了近代民族工业在西安地区从无到有、从形成到兴盛的整个过程。1936年,更名为长安大华纺织厂,1954年公私合营,后改名为陕西省第十一棉纺织厂,因为经营不善于2008年宣布政策性破产。
2010年,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公司创造性推出“大华・1935”项目,主要对西安大华纱厂原生产厂区进行改造,把历史文化、工业遗产、旅游商贸等资源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将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融合现代的灯光设计技术,重新发掘大华纱厂的文化元素,在创意中让老纱厂的历史更清晰,使游客在怀旧的空间里体验近代工业遗存的独特魅力。
“大华・1935”的博物馆、餐饮区、小剧场和购物区等建筑,均是在大华纱厂原有建筑基础上修葺而成,并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实验室、社交、自媒体、论坛、创客、定制等概念输入其中,制造一处跨界融合的体验地带。在这里,消费者可以通过具有工业文化气息的建筑、厚重历史感的Logo、各种主题产品,以及小剧场的表演享受属于大华纱厂独有的文化盛宴。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运用大华纱厂大量珍贵的历史实物和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透过大华纱厂70年的兴衰变迁,展现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近代民族工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让消费者了解西安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产生对大华纱厂文化和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的怀旧情感。该博物馆是西安第一个工业遗产博物馆,其旧址已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同时,游客通过现场体验织布、服装剪裁制作等传统纺织项目,走近纺织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体验曾经的纺织工人生活,感受那个已经远离的时代,以及现代交互科技所制造的活力与激情。“大华・1935”不仅为西安市众多近代工业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有益实践,同时,为旧工厂改造活化为跨界商业综合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三)历史街区的升级――书院门仿古街
书院门仿古街是西安为数不多遗留下来的古街道,既有明清民居的特色,也有关中书院――明清时期西北第一高等学府。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变迁,街道两旁的店铺不见踪迹,房屋街容十分陈旧,书院门已变成一个年久失修的古旧街区。2003年12月,书院门核心区开始大规模重新改造――这就是西安市第一条历史文化步行街――书院门仿古街。
书院门古文化街堪称西安的“雅集”,建筑风格与物品陈列充溢着文化气息。为重塑历史街区,仿古街采用陕西传统民居形式,以街巷、低层小院作为住宅的主要空间组织模式。许多传统的院落为西安市书画名家所设计,以加强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大量的街心商亭,经营着各类旅游商品。步行街中有古玩城、古玩街等,使文化街把有限的地域面积扩容,也产生了更多商业价值。书院门仿古街既是商业区,也是一个传统居民区,文化、生活、艺术在这里浑然天成。在这里,有街头地摊,有高雅之堂,有名人字画,有文房四宝。仿明清的关中民居建筑中,也有能工巧匠现场制笔、剪纸、皮影等民俗文化的展示。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新融合现代时尚元素,因此,仿古街之旅可谓是一次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深度体验之旅。这种融合在展现西安十三朝历史文明的同时,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西安市井文化生活。传统的老街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将城市的历史、生活与商业融为一体,使得老街区在文化与商业的互动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像书院门这样植入文化空间的做法,是西安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再造中的一类,属于历史街区更新模式,是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街区改造的成功典范。和钟鼓楼一起被视作代表西安城市精神和生活样态的历史文化街区书院门,在创意改造后已变身为西安的“城市标记”。
【关键词】课程基地;教学改革;学习革命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11-05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南京,210024)处长。
2011年4月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原创性地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此后的初中、小学相继开启了课程基地建设,随即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经过5年的实践,“十三五”全省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课程基地从没听说、不知道到认识了、参与了、实践了、见效了,终于成为前所未有、影响未来的基础教育的重大创见。
一、课程基地开辟了基础教育新疆界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的教育创新之举,是新型的教育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为改变教学形式创造了鲜明的教学环境,围绕提升科学素养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基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了学习场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开辟了基础教育的新疆界。
1.教学变革,找到了做中学习的支撑点。
弘扬学科实践精神。根据教育的特点和时代需求,以基地提炼学科宣言或精神标杆,并营造学科气场。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中学联系学校实际,提炼和确定了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的基本理念,即一是社会责任,以顾炎武高度社会责任意识为基点,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二是文化自信,通过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三是学行合一,以顾炎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实践与学习紧密结合的精神增强师生学行结合的意识;四是工匠精神,以顾炎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载体,培养师生治学和实践的精品意识。这些注重以生带学、重视实践的理念既有必要,又科学可行。
建立改革教学方式的载体平台。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江苏省锡山高中则是把天堂搬到了离学生最近的地方。为建设好人文课程基地,全校每间教室创设了单独的班级书房,配备工具书,摆上学生自己从书店里选来的近五百种图书,定期更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的阅读支持;同时在原图书馆改建了典藏馆、国学馆、西学馆、百年语文教材展览馆、实验剧场、演讲厅、辩论厅、浅阅读区等多个功能馆;依托冯其庸学术馆的学术支持开出“国学”课程、引进“哈佛演讲与辩论”等课程,还自主开发出了“经典话剧体验”“新诗吟诵”“问・答”“倾听”等多种活动体验式课程,在丰富课程类型的同时,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精神成长。长有以来,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关键就在于缺少应有的载体和平台。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整个社区作为基本的课程空间,通过课程基地建设,将附近的本地文化资源都收纳为学生学习的资源,为学生的社区学习、社区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教师发展,找到了专业创造的发力点。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课程建设上着力较多,但比较而言,在学科建设、专业创造上相对不够,而课程基地建设,通过教师专业团队,则对学科开发提供重要的空间。南京市十三中2011年成功申报“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后,从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专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彼此支撑,互相渗透,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文化。通过理念构建,使课程建设转型升级。学校围绕学科课程基地建设,开展了一场“技术化课改”的新尝试,旨在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突出多元和创生;研究核心内容建模,突出思维和实验;创立新型学习平台,突出探究和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突出实用和研发;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突出研究和协同;探寻创新教育路径,突出实践和创新。为了突出课程基地建设的专业性、专家性、专门性,学校改变教研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把教研组、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实现教师职业生活的集体转身。学校成立了35人组成的课程专家组具体指导基地建设。教师们边实践、边反思,提高了对教学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构建了富有职业理想的专业生活。这种对教学实践“小思考”“小探索”,因势利导使“个人见识”放大成为“小众共识”,最终成为“团队常识”,成为学科组的教学财富,学校先后已出版了11期《基地建设简讯》和两本专著。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强制的“外铄”转为自觉地“内发”,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和学科的尊严感。课程基地建设,特别是学科方向的细分,更促使教师专业开发上下工夫、见能力。据统计,“十三五”仅高中课程基地围绕语文就生发出如儒经典、诗歌、数字化语文等23个语文类多方向的课程基地。
3.质态优化,找到了学科文化的创新点。
课程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让环境来改变师生学习方式”。学科物化形态的硬件建设,成为改变中小学传统行业业态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科质态的“形象工程”。江苏省常州中学生物课程基地的硬件建设包括“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选择性学习课程资源以及五室二馆一园等校内实践基地和若干校外实践基地场所”。具体包括一个数字化学习网站和细胞实验室、分子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生态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模型制作体验馆、农业体验馆、遗传实验园等。添置了系列显微镜(数码、倒置、相衬、荧光)、凝胶成像分析仪、PCR仪、电泳图谱观察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化学元素分析仪(进口)等高端科研仪器。校外实践基地包括红梅公园、市污水处理厂、中华恐龙园、常州制药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三勤生态园等。校内外有机结合,形成学科文化建设的创新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前三年,就新建学科专用场、馆等893个,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专业化的学科质态,日益改革着基础教育的业态环境。
4.学力提升,找到了主动学习的兴趣点。
课程基地的建设使教育成为一个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江苏省泰州中学学生说:从小学数学都是在黑板上,是平面的,在实验室里就感到数学是立体的,在脑里建成一个三维空间;数学家的哲学思维启发我们多方面思考问题,使我们学习更有信心;做一题目是一个原理,摆弄一个东西可能是几个原理,领悟一分胜过高考几分;高考数学200分,很有压力,感到枯燥,但自从去了数学体验中心,感到数学很有兴趣,如九连环等;现在体会到,学数学不是死记定理,而是要寻求规律,等等。
江苏省锡山高中的“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则秉承着“设计是现代技术的修辞学”的理念,引入高校的建筑、服装、工业设计相关专业,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建设了创造工坊、创客空间、机器人设计室、电影工坊、工业设计室、服装设计中心等场馆。借鉴科技孵化器流程,采用项目制课程实施模式,学生手脑并用,学思结合,让想像落地,把奇思妙想创制成手中作品。课程基地涌现出了一批小创客,谢超、彭昌禹等学生先后荣获科技创新类比赛全国一等奖,谢超的成果《基于航位推算法定位与深度优先遍历的未知环境遍历系统》荣获全省高中唯一的“江苏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创新培源奖”。学生的话语,学生的行动。每个课程基地的实践都充分说明,课程基地激活了学生学习。
5.建设视野,找到了开放共享的生长点。
一是学校之间的开放。“共享平台”是建设任务的核心概念之一。“基地”本身就包含辐射的功能,既有校内学科之间的辐射,还有学校之间的辐射,从全省的建设实践看,几乎所有已建和在建的课程基地,都已建设了供学生共享学习的网络化平台。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任何一个学校的学生都可能借助于共享平台,共享其他学校的学习资源,加入到其他学校的特定主题的学习当中。全省278个高中课程基地向全省学生开放,当代环境下课程社会化的实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二是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在基于社区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方面,课程基地建设的探索异常丰富,大体已经形成几种模式:一为从社区环境中选择建设内容,组织学生探索、弘扬地方文化,参与地方建设,改善社区环境;二为在社区环境中拓展学习资源,扩大“课堂”的空间范围;三为在社区环境中增加教学指导的力量,让“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定义。
三是学校与高校和专门机构的协同。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协同设计课程方案,共同培养高中学生,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地方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江苏普通高中的课程基地建设为高中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培养,打开了一个重要的通道。从实践情况看,高中需要培养人才,高校需要发现人才,相互协同已经成为双方之间的共同需求。省淮阴中学可谓高中、高校“双高”合作的典型。
6.全面推进,找到了上下联动的切入点。
课程基地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上行下效”“以点带面”,省里通过顶层设计、明确要求、组织答辩、加强指导、经费支持、检查督导等,具体指导全省课程基地的建设,各市县具体部署落实,学校则具体实施,建成了“省级主导,市县主推,学校主干”的“三主”特色网络。省教育厅明确,从2016年起,要在全省形成校、县、市、省的课程基地建设的四级网络。省天一中学等都在积极规划,全面构建学校课程基地的整体建设。
二、课程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全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至今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有近一半的高中学校有了确定的课程基地项目,各地各校也在主动、积极、科学地总结和探索课程基地建设的做法、经验,但是课程基地毕竟是个新生事物,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差异在认识,均衡不够。
经过“十二五”课程基地建设,大家从不知道、不了解,到现在的普遍推开,各地各校发展态势不一,表现为三类,一是部分学校在建设课程基地过程中尝到甜头,并在建设中不断研究、探索、创生和丰富课程基地,做到主动发展,不断开创课程基地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新天地。有的学校甚至提出来,不需要省里的经费支持,学校主动建设,只要省教育厅能给学校自主建设的课程基地参加省验收认可的机会。二是相当一批学校都做起来了,但还不够深入,项目建设还需要继续深化、丰富、拓展、提升、出效。三是极少数学校,对项目不够理解,项目进展较慢,甚至个别学校就是为了“名”和“利”而争取,而从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知识呈现方式考虑较少,他们总觉得还是围绕高考做题,可能更利于提高学生高考的升学率。
2.水平差异在能力,深入不够。
总体上讲,各校还需要进一步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规定的课程基地的六大建设内容去深化。一是硬件建设表现力不够。如何紧扣课程,将所建学科特质,既能物化、物态、物型的表现出来,又切合孩子成长需求的特性,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做深、做透,还远远不够。不少课程基地的硬件建设,观赏性多于实践性,知识性多于体验性,陈列性多于互动性。有的几乎等于普通的展览馆,缺少应有的教学实施场景和场境。而体验、互动、探究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特点和优势。二是深入教学的改革深度不够。课程基地建设既应重视实验室、演示厅等硬件建设,又应重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运行机制等软件建设,在实施建设中应软硬并重,避免重硬轻软。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如何真正发挥课程基地在教学改革中的推进促进作用还不够,在队伍建设上,不仅学科开发的教师少,而且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的技术教师也较少。三是在资源开发中缺少系统性。如在课程资源上,往往等同于编资料和写教材,对学科链的系统开发和建设还不够。
3.特色体现在“基地”,使用不够。
课程基地的建设,与以往教学改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基地”,就是搭建改变课程实施、改革学生学习、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平台。从所建的中小学课程基地看,所有项目学校都是十分重视基地与课程的结合,发挥其载体、杠杆的作用,总体上看,不同学段的课程基地深度开发也体现了学段特点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日益体现出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层次学校中,以高中课程基地影响最大开发最深,初中课程基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最明显,小学课程基地的文化特色最为明显。但也有一些学校,对基地的使用不够,尤其是学科课程基地如何切入教学进度,高强度利用还不够。
4.效果差距在探索,研究不够。
课程基地是江苏教育的原创,前无古人,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很多,通过理论创新进一步指导现实实践,通过实践总结进一步丰富理论。几年来,从小学到高中,许多学校都结合项目的论证、申报、答辩、实施、总结,加强了对课程基地的理论研究、理性思考,一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奖,但从总体上看,普遍的研究还不够,深度的研究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亟需构建有效的共享交流、专业指导机制,整体提升学校项目建设的深度。以课程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系列措施持续改变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整体生态与教育文化还不够。
三、不断推进课程基地的深度发展
课程基地建设诞生至今才是个6岁的幼儿,未来的路仍然很漫长,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不断持续、科学、有效地推进。
1.在思想认识上,要坚持不断提升。
课程基地建设不是为了项目而项目,更不是做个样子、摆花架子、落个名分,而是要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世界教育发展的前沿理论、地方教育创新的实施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瓶颈突破,对课程基地建设的再认识、再提高。从政府到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从家长到教师,如果有的地方、有的学校依然不能够从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中改变过来,学校建设课程基地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此,从学校看,要从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开始,真正认识到课程基地不仅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促进学生实践动手、系统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建设学科文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成长的内驱动力。
2.在学科开发上,要追求学科的专业深度。
课程基地经过五六年的实践,已经形成稳定生长之势,未来发展要依托课程基地,在深度建设上下功夫。要充分借鉴职业教育的专业装备和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经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基地的创新发展。一是要更新观念自我突破。跳出教师只要上好课就是一个好教师的狭隘观念、课程建设就是编制校本课程甚至就是编印教学资料的单一做法、学科教学只关注本学科教学的传统理念,加强教师“诗”外功夫,加强教师的学科开发能力。二是要加强知识建模能力的提高。养成从整个学科系统的全局视角,从课程实施的各种形式,从课程内容的各个节点,全面加强课程实施全流程、全方位的建模和建构。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下的课程基地深化建设。如围绕效果,就可着力于课程基地从哪些方面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哪些方面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从哪些方面开创学校学科建设,从哪些方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哪些方面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从哪些方面拓展基地的引领等,步步生发。
为加强学科课程基地的深度发展,2016年,省教育厅依托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建立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中心主要负责项目业务指导,依靠相关单位开展日常工作,具体包括:组织开展对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的专业指导、深度推进、交流研讨、科研服务、宣传推广和政策建议等工作;受省教育厅委托开展项目评审、检查视导等工作;通过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深入推进全省课程基地的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规范管理,为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通过指导中心的指导,引领课程基地走向深处,走到实处。
3.在使用见效上,要突出长期的对比分析。
使用是课程基地建设最直接要求,也是效益体现的重要标志。凡是建成的课程基地都要将使用摆到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课程基地的优势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印证。课程基地建设的效果如何就体现在使用上,让课程基地成为“作坊”“学场”,这既是课程基地的特点,也是课程基地区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重要特征,更是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平台和路径。要通过使用进一步完善、丰富、拓展、创新课程基地内容。要对基地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研究,积累原始数据,进行大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如有多少课程在基地进行的,有多大比例的教学在基地实施的,有多少学生在基地学习的,有多少活动在基地进行的,有多少项目在基地完成的,有多少数据在基地得到的,有多少理念在基地激发的,有多少案例在基地生成的。在锡山高中,每一个课程基地,都有体系化的课程内容,锡山高中提出基地建设的刚性要求就是要实现100%的学生进入基地学习,30%以上的时间进入基地学习。
4.在合作交流上,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通共享。
课程基地的建设靠单打独拼是不行的,必须要加强相互的学习、交流、借鉴。一是加强现场交流学习。学校之间多考察,探索提升的新路径、方法。二是加强联通共享。南京市十三中建成江苏省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网、江苏省东台中学建成江苏省化学课程基地,使语文类、化学类课程基地建设有了“网上家园”,为学科基地的共享交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新的互动平台和载体。省教科院基教所经常在“教学新时空”上围绕某个学科课程基地进行全省同类学科直播,发挥整体推动的作用。三是加强分科推进。2016年省教育厅决定组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按照学科相近原则组建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设立语文、数学、外语、人文、自然科学、技术、生命与健康、艺术、文化等9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每个学科联盟设立2-3个牵头学校,参与并指导成员学校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活动,协调组织本学科联盟课程基地教学交流研讨,受省教育厅委托参与课程基地的管理及相关工作。通过学科联盟的建立和盟主学校的牵头组织,不断深化和共享课程基地的建设。
5.在开放建设上,要广泛集聚社会文化资源。
要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学校成为地方课程文化资源的洼地,这是项目建设的初衷,也是打破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不求人”“怕求人”的重要手段。首先,将体现地方文化的课程基地建设建成展示地方文化的标志工程。昆山中学建立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这个学校内部的工作决定,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学校当初的想象。项目先是得到昆山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将其列为2015年昆山教育的实事工程;继而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财政局、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顾炎武故居、苏州市名人馆等部门或单位也表示鼎力相助;苏州市教育局等单位对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都予以高度重视。课程基地的两位顾问,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和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十分认同,许先生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周先生说顾炎武诸多思想具有永恒价值,值得弘扬和普及,顾炎武应该成为昆山的第一张文化名片。其次,要充分利用地方乡土资源,围绕课程需求和学校特色,将本地的收藏家的藏品集聚到学校,建设各类微型博物馆、收藏馆,以丰富学校的课程和文化,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第三,发挥校友力量集聚文化资源。学校所需要的学科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可以发挥校友的人脉优势广泛收集,甚至建立专题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江苏省南菁中学依靠校友沈鹏、顾明远建立起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江苏省阜宁中学依靠校友朱训建立朱训地质科普馆,这些成功的做法都给人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