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第1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桩西采油厂 质量效益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全面推进市场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生存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市场竞争能力。油田企业若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出路。为此,结合桩西采油厂实际情况,围绕技术创新对采油厂效益发展的支撑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制约采油厂效益发展的影响因素

“十二五”以来,采油厂虽然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但油田稳产难度加大、技术接替储备不足等瓶颈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源接替不足,稳产难度加大。受油田勘探开发投入大幅压缩影响,探井工作量减少,近两年储采平衡系数仅为0.88,不能很好满足稳产形势需求。新区产能规模下降,“十二五”前三年年均建产能仅4.1万吨,较“十一五”低5.3万吨,而且新区以低渗透油藏为主,储量品位变差。受油藏类型、产量构成、投入结构以及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老区开发管理难度加大。老区调整阵地逐步转向低渗、稠油和复杂断块,自然递减呈上升趋势。低产低效区块比例较高,稳产难度加大,制约了采油厂长远发展。

二是技术瓶颈问题仍亟待突破。目前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开发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制约油田开发的瓶颈问题较多,边底水油藏尚无有效的封堵技术,低效低产水平井逐年增多,治理难度大;低渗单元开发低速、低效状况并未改变;复杂岩性油藏砂体分散,井网完善程度差,低能量高泥质油井防砂降产幅度大。

三是精细管理水平不能满足油田效益发展需要。精细开发和效益管理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需创新管理模式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潜能和创新潜力,适应目前开发难度增加、经营成本压力不断增大的现状,满足油田持续发展需要。

二、实现采油厂质量效益发展的途径

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在油田企业中,技术创新的核心分为三个部分,即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

针对制约采油厂效益发展的影响因素,我认为要提高提高采油厂发展质量效益需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发展方式,树立质量效益意识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没有观念的更新、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跨越。要实现采油厂质量效益发展,必须树立质量效益意识,要打破思维定势,转变已经习以为常的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是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效益安排投资,把提升质量效益作为想办法定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既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又有利于今后可持续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开发模式,推动油藏、工艺和地面的有机结合,技术、管理和投入的有机结合,落实方案设计一体化运行,进一步提高方案设计水平,增强方案针对性,提高开发综合效益。以推进一体化为有效载体加强优化工作,实现产量结构、措施结构和工作量结构的最佳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专家平台、院厂结合平台以及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工作质量。

2.强化科技创新,为采油厂质量效益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破解制约提高质量效益的各项难题,必须多在创新上做文章。围绕开发技术瓶颈,加强技术立项攻关,构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强化新技术配套和成熟技术规模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助推器”作用。

在复杂岩性油藏,突出“适度防砂”理念,注重氮气泡沫负压混排质量,最大程度地释放产能;在特低渗透油藏,优化压裂规模,推广水平井分段压裂和斜直井分层压裂试验,提高单井产能及经济效益;在稠油油藏,开展水平井均匀注汽工艺研究,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和热采开发效果。在边底水油藏,建立层间轮采区块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指导分层采油选井及分层开采时机等技术参数,探索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3.推进管理创新,为采油厂质量效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提高质量效益,还须创新管理,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推动管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一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努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创新,提升发展潜力。从推进勘探与开发、油藏与工程、开发与经营“三个一体化”方面加强基础管理体系建设。使各项管理由粗放向集约、由定性向定量、由外延向内涵、由传统向现生根本性转变。加强作业管理,进一步提高作业运行质量,完善系统节点管理,将经济技术指标和工作量指标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

4.深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采油厂质量效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要推进人才梯队建设系统化,构建起逐级递升的人才培养提升链。培训工作要与推进勘探与开发结合、油藏与工程结合、开发与经营结合相适应,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交叉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借助院厂结合和对外合作平台,通过技术交流,完善专家、专业、技能操作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梯队。强化人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级技术人才的带动作用,把团队建设成为锻炼、培养人才的平台。配套完善激励管理机制,努力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各类创新人才构筑干事创业平台,形成了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第2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就是企业的中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企业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推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处在了比较关键的发展时期,既肩负着为国家发展要多做贡献的使命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何加强和创新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创新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工作的创新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重要意义 内容

一、创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有着重要意义

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能够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着有针对性以及创新性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这些都对企业新局面的开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前提

一个企业只有稳定了才能慢慢赢得发展,企业稳定的前提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职工的思想,使职工团结起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为了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努力。

(三)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职工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外在对职工思想的一种影响,它不仅能够使职工规范他们的行为,进而影响他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通过正确思想的引导,激发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也不断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员工融入企业中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主战场。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重难点和相对薄弱的环节,我们应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来引导员丁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来想办法。对于企业中要进行的调整和相关的发展战略的实施要广泛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引导他们来积极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真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二)贴近员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性

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关键,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维护和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是国有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当前我们根据职工做工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企业额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大多数企业围绕着一定的主题,采用这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自身的不断建设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发展。

(三)相关机制的创新,增强了这项工作的内部驱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创新关键是在于相关制度上的创新,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起一套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切实可行的一套制度体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到与企业发展规划相同步,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的相关领导体制。现在的国有企业政治工作与工会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部分企业还完善了相关机制办法,真正推动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化和长效化。

(四)在文化上的引领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力

第3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融合;协同;高职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湖南省制定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要精准对接。湖南省制定的《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要支持各类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从政策层面来看,激励高职学校与中小微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院校开展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任务,而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1]。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中小微企业等对象开展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加强双创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双创实践基地建设重视不够。一是对双创实践教育重视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以理论性课程教学为主,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实践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实践教育平台供给不足。由于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忽视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二是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不够。忽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多数创业学生未历经从学习者、到创业实践者、再到创业者的发展过程,创业成效和创业成功率不高。由于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不够,导致忽视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三是对实践基地的功能重视不够。高职院校存在重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轻双创实践基地建设,重创业项目孵化轻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等情况。对双创实践基地的功能还存在定位不准,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双创实践基地建设发展不均衡。一是数量发展上不均衡。高职院校在建设双创实践基地的数量上不均衡,整体上仍存在基地数量不够、实践岗位偏少的情况,现有可提供的创业实践岗位数还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发展需求。二是服务能力上不均衡。部分创业实践基地是直接通过在有关实训室、实训基地、企业挂牌的方式创建的,没有建立双创实践基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这种挂牌的双创实践基地既不能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也不能服务于企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三是支持力度上不均衡。校级层面对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还缺乏系统性规划,部分实践基地由二级学院或系部自行建设或挂牌,学校支持和扶持的力度不均衡,双创实践基地的作用发挥有较大差异,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不均衡。

(三)高职院校忽视与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发展。一是高职院校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识不强。高职院校对接中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较为积极,普遍认为与中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更好地提升学校知名度、影响力,提升专业建设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二是教师学生参与中小微企业创新研究不够。目前在与中小微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主要为高职学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较少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岗位,师生主动根据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研究不足。三是创新成果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不足。从专利转化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师生目前研发的多数现有专利等技术服务成果呈现实用性不强、转化率低的特点,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创新过程中没有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协同创新。

二、高职院校加强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创新发展需求大、产业涵盖面广、可供的创业实践岗位多。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基础加强双创实践基地建设,对双创人才培养、对科技成果利用、对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共同设立双创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业实践岗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真实创业环境,使学生在创业实践岗位中充分吸取创业经验,全面培育创新创业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二)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措施激励师生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协同创新,能增强师生开展创新研究的针对性,提高师生创新的积极性,使其创新成果紧贴中小微企业的产业发展,提高创新成果的实用性,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解决师生创新研究成果脱离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能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三)能服务企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创新不足的问题。而双创实践基地为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搭建了新平台,能实现双向发力,促进高职院校、企业、教师、学生等主体融合,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践情境,既满足师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能解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推进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选择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提出的区域创新理论,即三螺旋理论,主要强调大学、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关系,强调三个组织靠功能互补来相互作用,形成创新动力。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地逐渐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官产学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式,即大学主导型、产业(企业)推动型、政府引导型。借鉴以上三种模式,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可分为以下情形:

(一)高校主导型双创实践基地。《湖南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中指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在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相互提供支持,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等机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该文件指出的有关促进措施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优势专业、核心专业,组建技术服务创新团队,依托校内机构,吸引中小微企业共建共管双创实践基地,鼓励师生利用专业优势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高职院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主动寻找和对接中小微企业需求,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合作,在中小微企业中设立双创实践基地。

(二)企业推动型双创实践基地。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服务创新等问题主动对接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可通过采取项目委托、项目合作等方式实施,企业给予技术、资金、场地、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支持。中小微企业还可以在企业内部或者在高职院校设立创业实践岗,将企业运营中的服务、生产、销售等部分环节委托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明确企业指导教师。中小微企业推动建立双创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或者拓展创业合伙人。

(三)政府引导型双创实践基地。政府应作为双创实践基地的积极推动者,依托省、市、县(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者各类园区建设,利用场地、资金、财税、人事等积极的政策推动基地内或园区内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为推动双方的协同创新提供各类支持[2]。政府可建立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扶持机制,明确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建设类型、建设要求,着力推动技术服务成果转移。

四、高职院校推进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双创实践基地对推进校企在创新领域的产教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双创实践基地需要围绕创新创业领域开展。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基地建设要发挥各子系统各主体的作用,要解决主体能融合,创新能协同,扶持能到位等问题。

(一)主体融合是基础。中小微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是双创实践基地高效运行的主体,承担着实践创新创业的基本任务。推动双创实践基地建设,要以人才链与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基础,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通过各类措施激励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到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师生开发的创新创业成果来推动校企双方融合。只有中小微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四主体实现有效融合,才能给双创实践基地的运行不断增添活力。

(二)协同创新是关键。协同创新是建设双创实践基地的关键,缺乏协同创新的双创实践基地无法实现基地的功能。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要融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以高质量的创新服务成效服务企业发展。高职院校和中小微企业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协同创新的方式、创新成果的利用等内容,为师生开展协同创新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师生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政策支持是保障。大力推动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是进一步发展双创教育的新路子,双创实践基地的运转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保障。政府部门要通过实施政策支持,在如何促进主体融合、如何推进协同创新、如何有效管理评价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激励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创建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发展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J].湖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2):25-30.

第4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一、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分析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只有不断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可待续发展,进而确保国有企业发展充满活力。具体而言,以辽宁省阜新市新环水处理运营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在国有企业各项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为平台,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和普通职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并强化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想基础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改革,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践行“两学一做”要求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贯彻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两学一做活动开展的内容要求,通过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职工观念的更新,通过学习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改革共识,进而更好的推进企业改革。

(三)推进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营造良好污水处理企业文化氛围的必要条件,只有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国有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从而为污水处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思想政治工作在污水处理企业的日常运转过程中发挥着纽带联接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整体文化凝聚力。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为进一步激发企业职工潜力和促进企业人才培养提供环境和人才的双重保障。

二、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有些国企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致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和边缘化,建议国有企业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污水处理企业管理层要具有长远眼光,对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面认识,注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凝聚企业建设发展活力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当前多元思想文化冲击,国有企业同样需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激发职工的活力和创造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创新思维和理念,寻找出符合时展需要的工作方式,才能确保企业发展与时俱进。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国有企业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具体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不断转变工作观念,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企业文化等内容,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还要不断深入污水处理企业基层,真实了解职工的实际需求,从职工的切身需求出发,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路径,才能为有效地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要以实现对职工的教育为目的,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通过双向互动的新方法让职工们在相互沟通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推进全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

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全员参与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泛的工程,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紧密联系,单纯依靠几个人开展工作是难以确保工作实效的,所以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参与,围绕党委的统一领导,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选拔政治责任心强、业务工作精、思想作风正的职工组形成专职政工人员和职工骨干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促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进而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人力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新环水处理运营有限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国有企业改革程度不断深化,加之国有企业员工思想状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进而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提高对污水处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才能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更好发挥思政工作的作用,从而促进污水处理企业可待续发展。

作者:陶慧亮 单位:阜新市新环水处理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耀斌.如何划分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阶段[J].北社会科学,2011(5).

[2]苗靖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

第5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转型背景;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概况;理念;研究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不断向以科技和知识为主体的现代形态转化。创新发展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也必须实行管理创新模式,以适应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况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紧跟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企业管理的创新模式要摆脱只依靠国内经济发展带动企业发展的单一方式,逐步走上国际经济的新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概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实现企业从封闭模式到开放模式转型的创新,以及如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下实现管理模式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在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针对深层管理体制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从而完成社会转型阶段的企业创新。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理念分析

从形式上看,企业管理创新只是属于创新技术的范围内,但资源配置的创新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创新模式对于企业的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资源配置的创新是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表现。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们的需求也有所改变,企业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产品的工艺和理念创新为基础,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工艺的提升是创新改革的重要措施,而产品理念必须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协调不符合社会要求产品的同时,研究制作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产品。只有通过改变技术和服务,实现企业的全面改造,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做铺垫,使产品更受社会欢迎,从而促进企业迅速转型。

与此同时,企业管理的创新主要包括企业流程、文化、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多方面非技术创新。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来说,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均为重要内容,只有双管齐下,进行双核心理念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型。企业实施流程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涵的集中体现,其创新转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创新的根本要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作用,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求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将企业发展与制度优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时,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部门职能,从而集中组织力量,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对企业的文化、战略、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战略创新与时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理念。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转型的环境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势必会较为陈旧,在运行实施过程中定会产生与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不协调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企业管理的弊病,从而完成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实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率,这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效率是企业发展的原则保障,只有提高效率才能保证企业的产品的升级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通过创新模式的研究工作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决心,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实现,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创新。由此可见,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能够促进企业的战略发展,只有实现创新模式的转变,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才能使企业与国际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革新。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

受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影响,如何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成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制度、组织、历程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管理制度,深入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财产损失和浪费严重,从而影响经营效益的提高。建立内部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就是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因此,企业必须推动全面规范,构建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重视强化制度执行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要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水平的有效提高,必须加强对制度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对那些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抵制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从而形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三)实行竞争体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竞争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有效途径。竞争机制的制定是对优秀员工成绩的鼓励,也是对后进员工的警示和督促,有利于员工时刻保持着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促使员工以积极上进、开拓进取的良好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完善的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促进管理模式创新的顺利进行。

(四)重视人才培养,实现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在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在管理模式改革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是企业进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只有充分发挥知识资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全面升级,从而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许冬兵.社会转型模式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39.

[2]张德光.企业管理创新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6-60.

[3]毛雪梦.企业管理理念创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3-31.

第6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环境;企业统计管理;管理方式创新

新经济源自于美国,该词于21世纪被广泛应用,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统计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企业统计管理人员应全面分析各方面问题,管理方式应与时俱进,这时的企业统计管理反思显得十分重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模式亦持续延伸,新经济环境下应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对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一、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统计管理概述

新经济环境下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知识净化经济形态逐渐形成,现已是新时代全新概念。新经济强调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的重要性,而此种经济模式与企业统计管理工作息息相关,企业能源统计管理人员应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并全方位分析企业统计管理问题,总结新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挑战。统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可为管理人员提供大量反馈信息,从而有效防范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创新体系强调总体概念,企业统计与创新经济应互相适应,确立企业发展新思路,提出适宜的应对策略,注重统计观念、制度、管理体制、理论实践的深层次改革。

二、企业能源统计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一)企业领导者不注重能源统计管理

我国许多企业领导者并不注重能源统计管理,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仅注重财务数据及其指标分析。有领导者仅将统计看作简单的填表及计算,仅认为其为财务数据分析及企业管理的基础内容,并不注重此项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企业职能部门设计不科学,统计工作被逐渐削弱,从而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企业统计服务主体错位

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为独立市场主体,统计工作强调为自身发展服务。而我国诸多企业的统计工作限制较大,统计职能亦仅是报告形式,并不能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统计的重要性,企业统计工作均未从实际情况出发,企业中的各项能源数据均未深层分析,导致企业统计分析结果误差大,根本不能为企业各项重大决策作支撑。

(三)企业统计方法单一化

我国许多企业中采用的统计方法非常单一,这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新经济环境下的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而此项技术亦为统计工作提供了便利。许多企业中的统计工作仅是对内部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各项深层次数据并未全面分析,市场化信息亦未能合理比较,统计工作动态评价与市场预测工作不能有序开展,而这根本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管理发展需求。

(四)企业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统计人员自身素质与企业统计水平息息相关,我国许多企业中的统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偏低,各项统计工作均是简单重复,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意识低,从而导致统计工作质量及效率偏低,而这使得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偏低。

三、企业能源统计管理措施

(一)加强统计方法创新

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强调统计工作重要性,此项工作的开展要从各方面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从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式,确保统计信息及时有效。企业应不断完善统计体系,其应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企业能源统计管理方式应深层次分析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引用信息技术,建设科学合理的统计信息数据库,从而增强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确保企业统计信息充分利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能源统计管理者对统计服务内涵的认识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全面掌握统计内容及其工作,要深层次分析企业能源各项劳动成果与资金情况,对其进行严格的统计核算,使其充分反映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新经济环境下应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确保统计工作深层次反映市场需求与企业实际情况,从而基于此提出适应的生产经营决策,使得能源统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确保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统计内容调整

企业应积极调整统计内容,确保各项信息有效性。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市场经济,统计工作应注重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各方面统计分析,并全方位分析各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统计工作务必基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并构建相应的信息网络,为企业提供准确无误的反馈信息,确保各信息来源准确真实。此种信息网络建设应强调企业能源统计理念的创新,不断优化能源统计内容及结构,确保其全面地反映企业发展真实情况,而这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结束语

企业统计部门应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要强调传统统计管理理念创新,积极引用新型统计手段,以促进企业能源统计部门不断完善。再以市场需求与各项反馈信息调整企业可持续发展,但尽管我国新经济环境下各大企业发展飞速,其间能源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对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现实意义。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应基于企业实际发展,并全面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措施,本文简析了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统计管理,探讨了企业能源统计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用于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措施,为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潘小松.浅谈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2]李建红.谈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

[3]装丽凤.对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的研究[J]中国经贸,2013(10).

[4]金先婕.浅谈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3(15).

第7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机制创新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 3 文献标志码:A

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当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管理机制创新改革,如何研究出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机制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当前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实行粗放式管理,管理不够细化;国有企业管理者缺乏专业背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有些国有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管理组织,出现问题无法追究明确的责任;国有企业科研力量逐渐下降,无法进行有效的产品创新,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审查工作开展不到位,企业用人机制、晋升和激励体制不完善,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低,影响了企业发展。

(二)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适合市场发展的要求。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国有企业的自身价值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有企业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更好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规范企业发展模式,为企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消费市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要不断的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自身科技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适应市场不断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当前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更好的开拓市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科学的组织企业生产活动,提高产品市场比重。

(三)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机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收益。

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因此,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能够节约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减少产品采购和分配的流程,生产过程更易于管理,对于降低产品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快了企业信息上传下达的速度,提高了企业生产运营效率。

二、如何进行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机制的研究

(一)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要坚持管理思维创新原则。

国有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的人才发展模式,重视人才培养和投入。同时,推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营造良好起企业创新氛围,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要坚持管理制度创新原则。

由于国有企业发展时间较长,体系制度比较庞大,不易进行改变,因此,很多国有企业一直都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一定要进行内部体制创新,加强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提高内部员工的凝聚力,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要重视市场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已成为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检查标准,因此,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一定要以市场发展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企业生产发展策略,制定产品的价格和销售策略,积极拓展市场,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比重。

同时,加强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逐渐应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转变传统的企业营销策略,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企业营销,既节省了产品成本,又提高了企业营销的效率和市场影响。

(四)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要重视技术和人才。

人才资源是企业取得发展的支撑,国有企业要树立“人本理念”,重视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多劳多得,将个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研开发,具有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因此,企业要加强产品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发展。

(五)不断开拓新的企业管理机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创新也要注入中国特色。建立“以人为本”人才发展观念,坚持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避免与发达国家企业间的正面竞争。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

三、结论

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国有企业要从市场和人才发展入手,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收益,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3班)

参考文献:

第8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重构 企业文化 创新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凝聚力量,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项目之一。它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它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运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危机造成的市场疲软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世界经济也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这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如何依靠企业创新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成为了很多企业管理层的焦点所在。但他们却往往忽略了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进而阻碍了企业创新的脚步。接下来,本文就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分析重构企业文化环境如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企业、行业的发展,乃至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与发展目标定位,给企业人员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导,对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它通过文化意识的引导作用来完成企业自我体系的构建。

其次,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人文环境。一个企业的人文环境决定了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效能以及企业工作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范围和前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出积极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进而为企业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促进员工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与价值。

最后,随着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文化环境会渐渐不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如果不思革新,传统企业文化环境可能会降低企业员工创造企业价值的积极性,直接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重构企业文化环境是时代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应当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二、重构企业文化环境推动企业创新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创新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中站稳脚跟都要依靠企业创新。而作为企业价值理念与发展定位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要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就不得不适应创新需求,进行企业文化环境的重构。企业创新推动了企业文化环境的重构,反之,重构企业文化环境也对企业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在重构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创新意识被提到新的高度。在很多的企业文化中,创新都是企业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传统企业理念中,更加重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与其他部门的团结,很多企业的创新都仅仅只是一个词汇。但随着企业文化环境的重构,创新意识深化,创新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成为了贯穿于整个企业工作环境的指导精神。只有企业中所有的人都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努力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新成果,才能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

其次,重构企业文化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环境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中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社会主导价值理念的东西剔除,将更适应于企业成长的新理念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企业创新。对整个企业的创新而言,重构企业文化环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创新的先声,更好地体现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再者,重构企业文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与企业文化环境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若处于不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员工之间相互使绊子,企业的发展尚且难以保证,更何况是创新。团结向上,创造企业利益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熏染下的企业人文环境会让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注重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最后,重构企业文化环境带动了企业管理经营的革新。要想构建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就必须要对管理层及员工进行新思想理念的灌输,这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开放,促使企业人员接受新的管理经营、工作理念。企业管理经营的革新,直接带动整个企业的革新,促使员工创新。企业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革新,是难以顺利开展的。

三、结束语

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世界经济下滑的环境中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要想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企业创新是重中之重。企业文化环境对于企业的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很多企业尚未意识到有些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创新需求了,进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重构企业文化环境让企业有了新的发展生机,对企业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促使企业从重构企业文化环境开始进行企业创新,这才是应对市场疲软等问题的正确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万里.浅析新环境下推动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10

[2]易永胜,潘峻.高新企业文化环境及价值观念[J].企业文化,2002

第9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价值观念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式和新挑战,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促进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求。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为企业发展服务,建立相互符合的企业文化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既有相同点,又有所区别。两者之间以“人”作为交汇点。作用于人,影响于人,共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被企业人所认同并共同遵循的文化认知体系。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与方式方法。

2.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企业人为中心的特殊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等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影响着企业中的人,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磁场。它以感情的、文化为手段,满足企业人的心理需求,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如何打造企业文化

1.企业要保持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确保企业人的核心利益,并以此为中心立场.真正做到为企业人着想。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内部能够上下有序又和谐相处。广泛宣传正能量。

2.企业要发展自身,在提升自身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自身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和自身企业形象的建设,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人。创建更加优秀的企业文化。

3.企业人本身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身修养,为提升企业的企业文化水平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企业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的一种企业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实行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组织聘用、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对优秀企业人进行有效激励等过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企业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四、如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企业要主动面向市场,主动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大力招纳管理型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水平。

2.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扩大社会影响力。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意识,加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摒弃旧思想,树立新模式。

五、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

1.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点。企业文化和人力管理资源体系有相同的落脚点――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企业人,企业人是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和共同点。

2.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点。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价值观层面上影响人、促进人、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从而促进企业获得良好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通过具体的措施来规定人,用具体的措施作用于人。两者之间有不同的着力点。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是企业的硬件设施。一内一外,贡献不同。

3.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企业文化旨在营造一种和谐共通的企业气氛,在文化层面上影响人。一个优秀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更新和提高。相反的,一个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果能够招纳更多的优秀企业人,许多的优秀企业人的聚集就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优秀企业文化,宣传正能量,带动企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可以看出这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现阶段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1.企业文化落后

部分企业在新形式下不懂变通,因循守旧,抱着旧的思想和旧的企业文化在新形势下生存。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困难,甚至停滞不前。造成经济损失。

2.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现偏差,创新意识缺乏

人是企业发展的血液,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是企业发展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想保持企业的鲜活发展,就必须在人力在资源管理体系上进行创新。然而,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与人力资源体系的态度却不甚重视,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经营创新。

3.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之间没有连接

绝大部分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知道创新,甚至不知道将自身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不知道从企业文化中吸取营养,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一揭两层皮”。导致企业发展滞后。

七、如何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结合

1.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人的影响力,促进形成和睦的企业氛围,从而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提高。

2.找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结合点,牢固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企业人入手,结合实际,打造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现实情况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体系。

3.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于企业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教育。从而促进两者的融合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