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科技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然而,医疗单位的现状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卫生资源的2%。由于国家拨款较少,相当一部分开支需要从医疗收入中解决。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 80%在城市,20%在农村,农村缺医少药,因病致贫情况日趋严重,城市卫生资源过剩,供过于求,导致医疗机构之间无序竞争。三是公有制单位压力增加。当前,卫生战线已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由于非公有制医疗单位机构精简高效,人员精干高酬,运作灵活简便,在社会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诱惑力,患者分流的情况日趋严重,致使一些公有制单位特别是基层卫生院门庭冷落,入不敷出。四是社会压力不堪重负,越是早期成立的医院压力越大。例如有一所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的医院,全院职工260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占1/5,而且每年都有30余名老同志进入退休行列,而这些同志的工资都比较高,造成了每4名在职人员养活1名离退休人员的局面,再加上医院办社会(如幼儿园、公交班车、房屋补贴、采暖津贴等)的负担,都要从医院的收入中解决,必然使医院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了。五是医药分家的趋势已迫在眉睫,这对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60%以上的医院,自然形成极大的压力。如果不增加国家投入而单靠提高检查、诊断费用,不仅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而且必然会引起社会更为强烈的不满。
面对上述问题,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使医疗单位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除了增加政府对医疗单位的投资外,必须在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产权制度的彻底改革,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监督体系的完善落实上加大力度,才能使医疗单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持续发展,有序提高,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一、对卫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1、在存量经营性资产的持续优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有些医疗单位往往对本院现有的卫生资产不很重视,而热衷于以巨额资金引进高精尖设备,结果把尚能用的房屋、设备空闲起来,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这种情况在县级以下的卫生院常可见到。为了把存量经营性资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当像温州先发展“小狗经济”,后实现“蛟龙经济”那样,珍惜每一项微小的收入并使其积少成多,为单位创造可观的效益。桦甸市某医院自购进全自动可检验百余项的血液检验设备以后,就把从前用的可检30余项的半自动生化仪丢进仓库不再使用。今年初新班子上任后,组织小分队用这台仪器下乡巡回为农民体检。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收入,还使单位富余人员有事干。蛟河市一个镇卫生院,过去服务人口较多,卫生院房屋也刚好够用。现因周围煤矿煤源采尽,工人相继转移别处,患源减少,医院房舍大量空闲,致使资源白白浪费。后来通过公开招标,把空闲房屋租给一养殖专业户,生产蘑菇,不但收入颇丰,还安排了部分下岗职工。实践证明,现有的空闲房舍、空闲设备和富余人员,都属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存量资源。对于这些看似无用的资源,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思维,大胆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就能使存量资源继续发挥作用,变废为宝,走出困境,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效益。
2、在增量经营性资源的良性运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不少单位热衷于购置新设备,但在新设备、新人才的引进上,缺乏统筹安排和综合考虑,结果忽视了增量资源的良性运作。有个林区医院,本来骨伤患者是当地最易出现的,但院领导只引进了骨科的先进设备,却没有高明的骨科医生,也很少派出人员进修骨科技术,结果还常出现器械无人会用,来了重伤患者照例向大城市转,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伤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期。鉴于此,医院的领导班子应该善于把现实需要和远景发展结合起来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医疗设备由低到高循序增加,人才引进宁缺勿滥,既不盲目引进,浪费资源,又不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既能适应周围患者的治疗需要,又能使先进技术在本院开花结果。使医院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医务人员工作有抓手,学习有方向,赶超有目标,医疗资源的良性运作就会在不断发展中获取新的效益。
3、在规模整合效益的挖掘上实现新的突破。
为了实现规模整合效益的突破,应当鼓励和支持城市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联合趋势。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城市医疗资源的潜力,使城市医院的技术人才有了在广阔天地发挥作用的条件,而且可以使农村广大患者盼望专家下乡的愿望得到实现,在效益上也可收到互利双赢的结果。这种规摸整合,对城市医院不需增加投资即可使挖掘出的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作用,使患源不再枯渴。对农村医院,不必派出人员进修,也不需花钱添置设备,就可很快形成合力,提高技术,解决患者流失、门可罗雀的局面。这种城乡一体化的规模经营,只要领导重视,观念更新,运作得当,布局合理,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解决多年来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4、在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单位之间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之上,才能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取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支持,并受到全社会的好评。因此,各医院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医疗项目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针对社会发展与患者的需求采取相应的举措。有一所医院论规模在全市处于中下等,论技术也没什么特长,但院领导班子根据社会人群当前对自身健康高度重视的新情况,专门成立体检中心,按老年、中年、青年、少儿不同年龄段,设立检查项目,并对体检结果提出综合评价与指导意见,很快就在全市产生轰动效应。可见,把握机遇,开发新项目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关健所在。
5、在以诚信为根的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
近年来,医疗单位的医德医风虽然有很大的改观,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尚未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以医谋私、以药养医的歪风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对此,必须把“诚信在卫生,满意在医院”的活动坚持不懈地抓深抓细抓出实效,在形成正确舆论,健全监督机制,提高队伍素质,狠刹不正之风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采取有力措施,使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风险意识.铸就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
二、精简机构,健全制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由于现行医疗机构都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机制上有所变化,但管理体制并没多大变动。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机构的改革,要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开透明,和舟共济,监督到位,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于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单位,因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全和职工利益的保障,必须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与规范,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坚决防止暗箱操作,人为压低卫生资源转让价格,隐瞒转移资产或违规融资转嫁金融风险,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为了使医疗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进行,还必须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制度.主要是:
1、决策公开制度。对单位的近期与远期规划等重要决策的实施,主要人事的变动和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都应向全体职工公开,彻底杜绝暗箱操作。
2、专家论证制度。专家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深的专业修养,对单位重大事宜进行论证,可以体现前瞻性,提高成功机率,避免出现差错。
3、广泛征求意见制度。这是党的群众路线传统在改革开放中的应有体现。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医院的发展具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坚强稳固的基础。
4、重大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有时领导班子做出的决策,从本单位的需要出发是可行的,但如果违背国家法律规定,则是不可行的,这就要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整体。
5、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制度。重大决策在执行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就需要针对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正确决策贯彻始终,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6、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这是提高领导班子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制度。有了这种制度的约束,领导者就可以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自觉克服只图虚荣、不重实效的作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大家好!今天,我院在此召开科技创新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表彰医院2011-2012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共商医院科技发展大计。在此,我谨代表市医院领导班子向此次受表彰的科技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促进医院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科技功臣,向辛勤工作的广大医务人员和全院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医院科技工作讲几点意见,请大家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1年以来我院科技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2011年以来,是我院医疗技术发展和科技工作进步的重要时期。我院高举“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旗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医疗、科研、教学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医院科研整体水平、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现代化医院迈进。
(一)专科建设硕果累累。坚持专科化发展思路,采取了重点科室、重点投入、重点扶植,同时兼顾一般学科的政策。通过不断地促进优势学科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扶强顾弱”,积极培育有较大潜力的学科,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学科的共同发展。新组建了肿瘤科、呼吸科、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普外二科、普内科等新专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成立独立病区,并在保留原有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对儿科、妇产科、影像中心、功能科、检验科等学科、亚专业学组进行了调整或裂变,最大限度地创造专科发展空间。目前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总数已达到50个,设有28个病区,已基本具备三级医院专业科室设置要求。
(二)学会建设成绩斐然。2011年以来,市骨科学会、普外科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内科学会、老年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病理学会等市级医学分会相继成立并挂靠我院,我院相关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主任委员。学会成立后,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全市医学同仁的学术交流和科研课题的选择申报,奠定了我院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的学术中心地位,扩大了我院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度和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呈现新气象。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始终牢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注重培养临床医师的技术创新能力入手,强调对年轻医生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年轻职工尽早成才。对中青年技术骨干,注重高层次能力培养,鼓励职工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和学术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访问、讲学、手术,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积极培养医疗科研结合型人才。2011年来,我院共选派67人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进修学习,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426人次,举办学习班、培训班100余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力争与国内技术前沿保持着良好的互动,许多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学成回来后为临床、科研带来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一批基础扎实、技术精湛、思路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医院多次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累计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的论文近百篇,在国家和省级医学会议交流论文160多篇,科技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呈不断上升趋势。
(四)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近年来,我院临床医技各科室在持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的同时,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念,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以科技提高医疗质量,以创新促进特色的形成。医务人员以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技术难点为目标,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攻克疑难病症,应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医学难题。许多科室创新动力一直保持高昂势头,每年开展和引进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多达60多项,一些高难度手术现已成熟开展,其中95%以上填补我市空白。一项项医学新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来亳医就诊,其中疑难病比例及我市周边县市病人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我院各项医疗业务指标始终排在全市第一,在全省地市级医院排名已进入中上水平,不少临床医技科室在周边县市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市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龙头,由市内一流医院跨入省内先进行列,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地位已进一步凸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我院还没有省级重点学科,部分学科技术特色不明显;技术全面、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还不突出,缺少省级知名专家,个别科室还缺乏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临床开展应用型新技术的步伐尚需加快;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不多,研究课题起点还不够高,学科间的科研协作、联合攻关,仍需进一步加强等。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的科技工作任务
刚才,会议表彰了63项创新技术,这是我院2011年以来创新进程的缩影和代表,里面凝结着广大医务人员的智慧和心血。许多科室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都做出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历历数来,林林总总,这些源源不断的创新,正是我院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也必将是我院今后跻身于省内医院先进行列、实现亳医新辉煌的不竭动力!今后一个时期,我院科技创新工作要在巩固提高现有水平基础上,立足建设名医、名科、名院,大力培植和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使我院达到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先进设备、一流的学科人才、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我院在全市、皖西北、全省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
一是树“名医”。建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和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多渠道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增加医疗人力资源中医学硕士以上人员的比例,逐步形成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体系。以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为主体,通过病人、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评选,择优选拔确定一批“名医”。进一步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创造公平、宽松的学术环境,培养造就出更多的知名医生及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全院范围内形成尊重“名医”、重视“名医”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绩效工资的实施,真正做到收入分配向重要学科和一流人才倾斜,建设一支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问题的创新团队,为我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效益、创造品牌。
二是建“名科”。对重点学科、特色科室的建设与发展予以重点扶持和投入,在人才配备上实行重点倾斜,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在设备、仪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在新技术引进、新业务开展及科研上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名科”。为“名科”选准主攻方向,把握科室定位,找准目标,坚持重点扶持、重点突破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专科。对“名科”的发展要注重跟踪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广泛了解和掌握前沿医学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始终保持我院某些领域和学科的优势。同时,以名科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具有技术优势、竞争优势、群体优势的学科群。
三是创“名院”。在培养名医,建设名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争创医院品牌。第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时期要积极完善南院功能,保障新院一期工程顺利建设,从而满足我市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要。第二是加强医院软件建设,要在医院管理、环境建设、服务态度等方面加强竞争,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是加强与省内外知名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消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第四是创造条件,加强协作,组成科技开发攻关协作体系,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形成医院科技发展的新格局。
三、在推进亳医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当前,我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医院新院一期工程刚刚奠基开工。未来几年,对我们亳医来说,是加快发展、攻坚克难、决胜未来的战略机遇期。在亳医新的征途中,我们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内涵建设,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投身于医院的发展建设中来。我们要努力做到:
一是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工作方式。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知识,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要始终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学习充实自己,让目标激励自己,让创新发展自己。
二是牢固树立全员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科技创新的大氛围。在科技创新上,提倡做强、做精,力争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更优,突出专科特色,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
关键词:科技资源;科技投入指南;原则
Abstract: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S&T) inpu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ollocating regional S&T resources, maximizing S&T output, and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S&T progress.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mon characters in both the guide and the programming to S&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m,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factors in framing the guide to regional S&T inputs, by exemplification of Beijing.
Keyword: S&T resources; the guide to S&T inputs; principles
0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力成为了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积极探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并已全面启动制定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突出战略重点,强调科技前瞻,强化制度创新,体现区域特色,注重开放环境,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对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部分省市也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前瞻性地制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指南。例如,2004年北京市为改进科技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科技跨跃式发展,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制定了《北京年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
在世界经济科技已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和途径的背景下,研究各省市如何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科学制定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提高区域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设计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以编制北京科技投入指南为例证,分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技体制环境下,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以供国家及其它省市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规划科技发展领域、编制科技投入指南时参考。
1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
科技规划是一项代表国家或地区施政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途径、措施、步骤作出具体规定和设计。我国制定科技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56年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之后又制定过《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科技投入指南是根据国家或地方科技中长期规划而编制的科技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指南一般综合考虑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因素,以科技先行为原则,集中国家人力、财力和物力,对重点科技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重点扶持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科技规划与科技投入指南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时代性。二者都是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及基本特点,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科技工作进行政策性指导。二是科学性。二者都是依据大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运用现代科技规划方法,构建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及科技发展重点领域;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部署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三是可操作性。二者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计划来实现的。四是预测性。二者都是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资源配置方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为制定科技计划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科技投入指南与科技规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导向目标不同。科技规划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远景安排方案体系,它围绕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的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科技投入指南的主要目标是集中人财物力,对当前需要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优先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又能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的科技领域与相关技术,统筹重大建设项目及布局、资金来源等。二是操作性不同。科技规划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侧重于政策指导性,是制定区域年度科技投入指南、规划科技重点领域的根本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属于科技发展战略的中微观层面,计划年限一般短于科技规划,其操作性和针对性要高于科技规划。三是文本格式不同。科技规划一般按照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与具体措施等为次序,安排文本结构与内容;科技投入指南一般以重点研究领域为主纲,按照“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技术方向——每个重点技术方向具体内容”的层次特征进行编制,针对重点领域设置业务处室和专项计划,将相关行业、技术综合起来考虑,在一个领域内涵盖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
2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是一定时期内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资源配置的依据,科技投入指南制定科学与否,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科研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制定科技投入指南应遵循以下一般性原则。
2.1 遵循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原则
科技投入指南不是脱离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独立体系,而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总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上,科技投入指南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的指导,从多角度、多层次促进国家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在选择重点领域及其重点内容时,要遵循国际中长期科技规划,充分考虑与国家项目的衔接,有效利用国家现有科技资源和条件,借势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发挥区位比较优势的原则
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各个方面。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分析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研究开发经费有限。因此,发展区域科技事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和有效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充分重视和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原则,防止在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产业选择上的趋同和重复建设。
编制科技投入指南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指的是,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和重点行业,有目的地退出或放弃不具比较优势的行业,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和创造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持优势产业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区域科技比较优势原则主要体现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供给,即依据本区域现有科技要素的绝对数量与特点、本区域科技要素和现有科技水平在周边地区、整个国家所处的位置,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降低科技成本,促进科技进步,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利用。需求,即依据本区域当前的产业格局、区域分布和竞争力,选择本地优势产业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求较大的技术领域、能对本地优势产业发展产生基础性和推动意义性的技术领域,为未来新一轮经济竞争提供动力,储备后劲。
2.3 技术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新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其关键要素的科技投入供给的动力机制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导向”,而是由“市场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二元集成机制。在这种二元机制作用下,一方面,“市场需求导向”提供了新经济的资源配置新模式,形成和巩固了新经济发展需求刺激和创造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构成了科技产业化的内在逻辑,使“市场需求导向”得以持续。因此,编制科技投入指南一方面应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引导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向,供市场主体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应通过编制科技投入指南对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科技领域,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如,城市化战略专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都是存在市场失灵或市场机制难以做好的领域,因此,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2.4 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其来源不外乎是从国外购买,即技术引进;或者自主创造,即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和国外引进,既可以是相互代替,也可以相互补充。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既是提升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的一项重要原则。
技术引进是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战略技术过分依赖国外引进,将会导致自主创新的动力与需求不足,抑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新挑战,区位科技发展战略要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转变:一方面要强调参与重大国际合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和鼓励原创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观念、体制和管理创新,要加强宏观层次上的统筹规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避免重复引进。因此,在科技投入指南中,应突出自主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生产力要素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培育高素质科技产业人才,全面提高地方科技生产力的综合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
2.5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合理配置的原则
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类研究的战略重点,一般存在两种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模式和“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已经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优先发展基础研究,依靠基础研究的突破去带动新一轮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新突破,以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譬如美国。后者是指,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那么该国或地区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一般是,采取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此促进发展研究,同时实行有限目标,适量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后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提高,再相应增加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目前,从我国现有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来看,科技发展整体战略一般适应于后一模式。
但在我国多数省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指南制定中,存在过分重视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省市科技发展政策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系统的重要支撑子系统,这一倾向既不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也不利于区域科技的持续发展。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言:“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和市场开发是水跟鱼,鱼跟鱼市场的关系。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人类的应用科学,也就没有相应的开发研究,这个规律不会变”。因此,在编制区域科技投入指南时,应注意三类研究的协同发展,尤其应对与基础研究相关的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支持和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努力才能见效的关键技术予以充分重视。
3 北京科技投入指南的编制特点
2004年4月北京市科委编制了《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以下简称《北京指南》),提出了2005-2008年北京市的七大科技发展领域,即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以及重点扶植的30个细分领域,并将在此基础上,形成2005年北京市重点支持的项目(课题)。
《北京指南》充分遵循和体现了上述编制科技投入指南的一般原则:一是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纲要和远景规划,体现了北京区域科技发展服从和统一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充分结合北京科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具体区位特征,坚持发挥北京比较优势的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领域选择原则;三是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协同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四是遵循科技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科技发展相结合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符合未来几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总之,《北京指南》符合北京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突出了北京的区位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合理配置北京科技资源
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北京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北京地区的R&D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央在京单位,依靠中央在京科技优势明显。以科技经费支出为例,2003年中央在京单位科技经费支出360.3亿元,占全市科技经费的73.17%,其中在京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科研院所科技经费支出的48.6%,在京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市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支出的10.3%。二是国际在京科技资源。根据2002年国家科技统计数据,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9个;在京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数量达到44个;国内跨国公司设立的40个较具规模的研发机构中,北京市有18个,占比接近50%,远高出国内其他地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研发也呈现日益全球化的趋势。更大程度地凝聚、利用好北京雄厚的科技战略资源,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走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是加快北京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北京指南》提出的信息领域及其软件、信息通信和微电子三大子领域的发展策略,紧密结合和利用了北京的信息技术发展资源优势。
3.2 符合北京城市定位
北京“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北京的发展定位是,“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中关村开发战略,在加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显著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建首善之区,创一流城市,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现代化”。这一城市发展定位与已往五年规划中的发展定位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北京的战略资源优势和北京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的现实产业基础优势。《北京指南》在信息、新材料、医疗卫生、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选择及其重点扶持项目上,充分体现和利用了这一城市定位。
3.3 利用北京奥运机遇
针对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口号。“科技奥运”理念给北京科技发展战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以下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攻关难题: 1)交通运输。北京市政府提出解决奥运会交通运输问题的原则是,低能量消耗、低环境污染、高运输速度。这要求北京市改善交通条件,开发并实施一批新的科技项目。如,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等。2)环境保护。改善能源结构、治理城市水系、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绿化面积等是改善生态环境、举办绿色奥运的必要措施,由此需要开展对清洁高效能源技术、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质改善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奥运场馆设施建设。奥运村、奥运场馆和相关建筑中的关键技术水平是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建设舒适、安全、环保的奥运场馆设施,北京市需要加大对对低成本能源使用结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新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4)信息通讯。为了满足奥运会对通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先进、安全、稳定的信息通讯服务,北京市需要对奥运会通讯、信息处理、广播电视、软件、信息基础建设、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开发。
《北京指南》在七大重点领域选择上始终贯彻了“科技奥运”理念,并重点扶植上述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发挥科技直接服务奥运建设的作用,利用奥运科技手段推动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首都人民生活质量。
3.4 发展首都安全技术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和世界各国对反恐和应付新威胁的需求的关切,无疑会影响到未来世界科技研发方向。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已增加了对国防研发的预算支持。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承担国家安全保卫重任。因此,在《北京指南》中,从保卫首都安全,防止恐怖活动,做好奥运安全保卫工作等方面,增加了相关研究重点领域,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例如,提出发展新型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新型高效安全防范体系和生物技术等;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中专辟“城市安全”子领域,提出发展“减灾防灾与突发事件的监测与处理”和“社会安全保障”等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 申全升编著,《科技规划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关键词】企业医院 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 课题管理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强,安全、高效、便捷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成为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加强医院科技创新管理,强化科技兴院意识,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对推动医院整体实力的发展进步,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医院科技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理念
科研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领导重视是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全院科技水平的关键。“以人为本、科技兴院”,“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以特色带专科,以专科带全院”的科技发展理念成为
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识。
近年来我院制定了《医院科技创新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和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规定》、《关于科技论文投稿和奖励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加强和鼓励科技创新的文件。在企业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不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科技兴院意识。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
2.1 医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医院人才引进和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科技人才从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积极鼓励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在职攻读高一级医学学历,凡按期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给予报销学习费用。
2.2 “人才为本、科技兴院”一直是院领导班子的用人策略和管理理念。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我院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送出进修、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短期学术交流、外请专家来院指导、手术、坐诊、会诊、讲座等多途径、多渠道培养急需人才。
2.3 制定了《关于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若干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规范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
3 认真论证学科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科学性和合理性是衡量医院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规划和发展一个学科,必须选择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为此,我院制定了《总医院学科发展五年规划》,设计了《学科发展简明申报表》,督促各科室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制定学科或专业发展规划,汇总到科教科后,由院部组织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科学性论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医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使全院学科能够形成合力,在重点学科的带动下,围绕重点方向形成特色学科群,促进医院重点学科始终保持领先,特色学科不断创优突破,一般学科能够快速跟进。
4 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
我院的骨科(三个病区)、心血管内科被授予淮北市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市级重点专科;微创外科被授予淮北市第三周期特色专科,并积极筹备和申报“颈腰痛特色专科”和“糖尿病诊疗特色专科”,“风湿病诊疗特色专科”,创办了“淮北市创伤与关节置换研究所”,使我院的专科建设提高了一个台阶。
5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加强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提高竞争意识,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我院先后形成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颈腰痛专科、糖尿病治疗专科、风湿病检测和治疗专科、断肢(指、趾)再植、肝病治疗、血液透析中心、重度复合伤救治以及骨科、心血管内科等市级重点专科,以及微创外科等特色科室,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带科室、以科室带全院”的良好发展格局。
6 改进医院学术活动管理机制
以往我院的学术讲座,一般都是以院内科室主任讲座为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培训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和轮转医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务人员的学术更新和技术更新。面对互联网信息时代,我们依托和联合“好医生”医学教育网、“双卫网”等国内外知名医学网站,购买和下载部分最新国内外医学学术课件、视频讲座资料,采取直播教学和分散观看(根据专业不同,刻成教学光盘发至科室组织学习)等形式让本院医务人员能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科技进展,有效地促进了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7 抓好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只是科研计划研究的第一步,在整个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还应包括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环节。笔者认为影响科研进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负责人指导思想、工作任务的繁忙、科研经费的不足、课题负责人的变动等因素,致使科研课题有可能流产而后停滞。作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十分理解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的繁忙程度,尽力作好科技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平时多联系、关键时刻多提醒、逾期未完成多督促,协助他们处理好日常医疗和科研工作关系。要及时跟进加强沟通与协作,既要加强管理,又要牢固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对发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为临床一线专家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8 强化前瞻意识,组织好科研成果的申报和转化
高级别的科技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建设实现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前瞻意识,对医院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水平评价,注意把握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具备这“三性”的科研项目,应及时进行成果鉴定和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科技管理部门应适时地把课题的研究、成果的鉴定、奖励的申报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院科技进步。
9 加强市场调研,找准发展定位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优势和劣势,因此,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才能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促进医院科技发展。为此,笔者联合医务处、院办公室等部门,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出院)病人前
10位疾病谱及其按年度医疗费用占比情况进行了调查,最终总结出我院未来5年内的经营和科技发展定位:以创伤救治与康复研究为龙头,以特色专科和微创外科为发展优势,做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逐步形成以特色带专科、以重点带全院,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一批重点专科,培养一代优秀的人才队伍梯队,5年内在软硬件等方面要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参 考 文 献
[1]刘东会,徐海涛.加强学科建设,实现医院跨越发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6):720-721.
[2]方伟岗.科研与学科建设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2,15(4):206-207.
[3]赵杭丽,章成伟.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0,13(1):50-52.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科学进步是一种悲喜交集的福音。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比喻。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一个世纪里创造出比历史上其他所有时期所创造的总和还多的财富,就是因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每每传来佳音。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五光十色的舒适生活。然而,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重性,这就是所谓的「祸兮,福之福兮,祸之所伏。
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人类发展高科技的时候,相对的,也带来了对环境、生物和地球带来重大的影响,例如: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地球因为人类的工业活动,大气中废气增多,温室效应和酸雨的问题日益严重,造成河湖中生物的死亡、建筑物腐蚀和全球暖化等生态问题;另外,器官移植虽然救活了许多人,但社会却付出极大的医疗成本,也出现许多不好的现象,像是买卖器官、克隆技术等……而未来人类该如何在科技发展和人类福祉当中取得一个平衡点,是人类现在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总之,科学是艰巨的、诚实的劳动,它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求实精神;科学是探索未来、创造未来的,它培养人们宏伟的胸襟,宽阔的眼界,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科学是同谬误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培养人们不畏艰险、不怕挫折、锲而不舍,一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和?I卫真理的大无畏勇气;科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同一切投把取巧、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行径格格不入,它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人们的献身精神。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以前的油灯变成电灯……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用电话加快通讯,用汽车、摩托车加快了生活的节奏,用电饭堡、煤气做美味可口的饭菜……
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
能源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汇智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政府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网络信息中心
驾驶人培训及考试领域北斗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媒体平台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电子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江苏瑞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电信运营商业务办理最佳解决方案奖 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
智慧校园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水务信息化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开天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智慧教育综合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西安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睿芸翰林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领域最佳解决方案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药监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制造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机盛科软件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智能一体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奖 安徽甲科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金融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鼎盛(厦门)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自然语言智能问答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微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化商品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领域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深圳市易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万泉宝瑞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通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上海隆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办公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中宏立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互联网营销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考试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ATA
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医疗器械可追溯信息化监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益源信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统一通讯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九州讯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业语音服务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太谷雨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医疗信息化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天坦呵呵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医疗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终端管理领域最佳应用奖 北京睿芸翰林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供水行业管理领域最佳解决方案奖 潍坊东方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电讯盈科企业方案
教育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大连泛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 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移动CRM最佳应用奖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最佳应用奖 长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一、医院人才资源现状
(一)人才资源的数量与结构
从我院目前专业技术队伍现状来看,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在我院现有的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没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最高学历大专;主治医师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8.7%;大专学历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6.1%。以上数字分析来看,人才的匮乏,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从长远利益来讲,很难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最终会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加强人才的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医院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开发培养中的问题
1、人才总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
2、人才断层现象较突出,没有本科学历人员,正规专科学历人员只有6人,整体学历偏低。
3、人才开发、培养能力差。
4、人才资源专业结构不合理。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科技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我院科技人才的作用。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培养与引进并重,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优化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我院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工作目标:
1、扩大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
高学历人才基础素质好,理论功夫扎实,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能实现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院正在新建住院楼,为了配合住院楼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门诊楼的规模扩大,本年度我院计划引进本科临床专业人员1名,专科护士3人。
2、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
1)我院本年度要出台优惠政策,舍得花本钱,继续鼓励专科技术人员向本科学历深造;
2)对专业技术有欠缺的,采取外出进修,技术帮带等办法;
3)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减少一些人员充足科室的人员,分配到住院部,增加住院部医师及护士的人数,达到正规医院住院部的规模。
4)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我院将在本年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断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