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绘图的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绘图 教学 训练
近些年来学生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了使体育教学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更具吸引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符合中专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的特点,把体育绘图的基础知识与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教学和训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体育绘图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体育科学和美术绘图相结合的产物,它依据绘图的部分理论,结合体育运动的规律和本质特点,用可视的形象图示语言简练、清晰、准确地记录人体技术动作过程和结构形态、以使教学、训练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更为直观、更加形象,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训练的效果和技术研究的水平。
一体育绘图及其在教学及训练中的作用
1体育绘图的内容、特点及特征
体育动作简图是记录运动人体形态最简便的方法。用单条线画的人体简图,结构简单,线条清晰,形体美观而逼真。用它记写动作,不仅速度快清楚明了,且能帮助记忆,经久不忘。同时,一个形态逼真的简图跃然于纸面,还能惟妙惟肖地表现运动人体特有的神韵,又不失艺术的魅力。体育场地器械、体育教学组织图则具有直观、清晰、明了、使用方便的特点。总之,体育绘图具有简单、快速、形象和直观性强、概括性强的特点体育绘图是根据体育运动中人体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体育的各种组织形式和需要,运用简单、形象的绘图方法绘制用于体育训练、教学和研究的各种简明直观的人体动作简图和组织形式图示。体育绘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绘画或者说明运用绘画类的方法研究、描述体育领域中不同的形态、事物,是跨专业综合性的交叉科学。体育绘图主要有:单线图、双线图、块面图、轮廓图等。任何科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做指导,为体育绘图的理论构有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理论依据的科学有:体育运动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符号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美学和美术绘画技法等。
2体育绘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配合讲解图解在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很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以体育技术挂图或画在小黑板上的图示配合讲解,可以比单纯的讲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通过图示来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能使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美有更具体、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加快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
3在训练中的运用
在体育训练中,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的组合动作很难准确地把握完整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时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亲身演示,手把手教学,很多动作都具有快速连贯的特点,而且示范往往受到授课者年龄、体能以及教学场地、天气条件、运动技术水平以及动作难度的影响与限制。而应用绘图,结合讲解就可弥补较示范中的众多不足,直观准确的表达了动作结构要领,事半功倍。
4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主要手段
目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较先进,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但多媒体教学需要有专门的教学设备和场所,并且耗资较大,不可能像体育绘图那样简单易行。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马上呈现所要解决问题的图像。尤其是参加比赛时,教练想要将比赛的技术要领、战略方针直观的短时间内告诉运动员,就用绘图来表现更是方便、及时、准确、易懂。这对比赛来说意义深远。
5了解体育绘图,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整记写体育动作
体育项目非常广泛,有的运动项目经过学习便会终生难忘,但长时间不练习,动作又会生疏。比如游泳、滑轮等。还有一些运动项目学会后很容易忘记,但像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套路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忘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把动作记写下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训练效果。
6利用体育绘图,编写体育术科课教案
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体育绘图技能可以被充分运用,比如组织教学图、场地器材在教学和训练中的使用与安排、大型团体操的队形编排。有了体育绘图都避免过多地时间花在写教案上,还能使教案更美观,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学生理解。
二体育绘图对我们的深远意义
1体育绘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体育绘图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工具盒手段,而且还是对学生开辟的一块艺术领域,对素质教育也是重要的推进方法之一。绘图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美术的熏陶,拓展知识面外,还由于体育本身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独特的美育功能。使学生在绘图过程中能感觉到运动的线条美,形态美,跃动美,韵律美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因此,体育绘图兼具体育,美育的功能。
体育绘图在体育课教学及训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老师教练必须具备较强的体育绘图的能力和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只要具备这两点,一堂体育训练课基本就可以上好了。长期坚持应用这种教学训练手段,有助于中专学生掌握识图的方法,且能帮助记忆,经久不忘。为其以后终身进行体育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雷永时,体育绘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世岩,体育绘图[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生物课堂教学的形式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信息,锻炼其多种能力,并树立一定的思想价值观。然而,生物课堂教学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取得最多知识,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之近年来,我们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教师的不懈追求。其实,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完全退出课堂的,应该在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的同时,继承一些传统的好的教学方法,并抓住教学的基本,提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这里,我们结合教学实践与高中生物考试的情况,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加以思考。
一、充分用好教材里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一个章节内容的开始处,基本上都有一幅或一些优美的插图,或是名人名言之类的内容,这是为激发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如“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节内容引用的是瞿中和编写的《细胞生物学》中的一句名言“我确信哪怕最简单的一个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在蚱蜢绿叶的画面上,采用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在花草生机盎然的图片上配上文字“鲜花吐蕊,绿叶葱茏,抑或花瓣凋落,枯叶飘零,展示着个体的生命历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只要用好这些插图,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发挥多媒体诱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随着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正式进入各学科的课堂,这着实给课堂增添了兴趣性。生物要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生动性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愉快地获得知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新时期的生物课堂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并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提问、实验演示外,也可在课堂上用一些多媒体制作生物结构和生物现象的演示动画,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更可贵的是可以表现微观的客观事物和各种生物现象,这都是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媲美的。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和丰富的感性材料,很好地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如在教学《细胞的分裂》一节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教师无论如何也讲不清楚,如果用电脑模拟其分裂的过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其分裂过程,则比任何讲解都强。
三、课堂上让学生做好动手做实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在生物的发展是靠实验证实生物观点的存在的。然而,从现在的教育情况分析,多数课堂上对实验部分的知识都是从理论上完成,并没有将实验落到实处。于是生物实验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着高考试题中实验试题的出现,不得不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实验部分的知识,加之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该教育的影响,教师还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实验的价值所在,从而学生对实验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在高考中就出现失误。从近年的一些中学生在与其他国家学生的活动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都是很差的。如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大赛,我国学生虽然取得非常的成绩,但实验成绩差于理论成绩,与其他国家中学生有明显差距。前些年,国家教委在《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调查》中指出,许多学生理化生实验能力不强,且某些学生的实验设备非常好,学生的升学率高,但学生动手能力是不强的,可见实验教学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例如,教师在教学“微生物的培养”一节的知识时,可能通过学生做大肠杆菌的实验让学生培养微生物,然后在显微镜下观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对微生物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四、绘画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在生物教材中往往大量呈现各种生物图解,在试题中图形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题型,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辨析生物图解,提高辨图的解题能力,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破的瓶颈。如在教学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一节时,我们利用光合作用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绘图,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有一定效果的,且让知识直观些,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绘图教学法,大概思路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相关知识―绘制图形。在教学中,师生一起绘制出来的生物图形,很好地降低了知识难度。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尝试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让学生根据知识要点自主地构建图形,先由概念文段演变为图形,再把图形由浅变深,由深结合多个知识点而变广,这样经过一步步的拓展,使学生通过图形建构把所学知识点联系和贯通起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系统,加深学生对生物图解的理解,提高学生辨图和解答图形题的能力。
五、课堂教学和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好奇心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今天考题的一个特点,从而看出学生只是理论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为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今天考查的热点。所以要学好生物这门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让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其实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可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些相关生物学研究课题,以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接近真正的科学探究,从中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如何考虑从什么途径解决问题,以此渐渐地形成探究的态度和思维的品质,习得探究的方法与技能。
一、生物课堂教育改革实践
1.生物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
利用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这一特点,把生活中的花草、种子、土壤搬进教室,让学生感受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学生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了,学起来津津有味,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
很多知识点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平铺直叙进行讲解,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可适当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多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小常识化难为简,了解其中的生物学道理。例如:在探讨“气体的扩散作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知识点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清水慢慢变红的过程,继而在课堂上演示糖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类比法:将细胞膜比作蚊帐,对人体有益的空气能够进来,而对人体有害的“蚊子”却不能进来,使学生理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类比与推理结合法:讨论“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时,提示学生将细胞看作汽车,那么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电机,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通俗地理解课本知识。直观教学法:课堂上利用板图将生物结构呈现给学生,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
3.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归纳整合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合作探讨、畅所欲言
例如,在“开花和结果”课堂教学中,通过观看“开花”的录像片段和图片、欣赏描写花的诗句、观察“花的结构’等活动,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及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生物实验教育改革实践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如七年级学生的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向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然而对于如何观察却不知所措。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而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细胞,材料必须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则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即制成玻片标本。进而通过对本实验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归纳和总结(擦、滴、撕、展、盖、染),使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进行实验尝试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耐心进行指导。“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是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因而非常积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需提示学生: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要用双手进行,转动转换器不能搬着物镜进行等。观察到细胞后,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的外形特点,观察显微镜下的多种细胞结构,并指导学生正确绘图,培养绘图技能。最后,督促学生总结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归纳整合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物教学的课程改革应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改革两方面,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平时参与活动和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多鼓励、多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坚持发展自己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谢春燕,张虎.关于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122.
关键词:美术;手绘线条图像;生物;教学;运用
手绘线条图像是美术类的一种绘画方式,也常常用于美术教学,但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命活动过程等,用手绘图像更能使学生理解知识,使教学的气氛更加活跃,生动有趣。本人在两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就如何运用手绘图像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手绘线条图像使生物课堂“活”起来
生物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许多稀有的动物、植物和演示实验,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用挂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在上课前就会看看教师带来的挂图,当教师在教学中展示挂图时,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教师如果边讲边画,逐渐深入地表现生物的变化过程,就能够使学生对该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运用绘画的方式就可以避免在上课前暴露未讲授的知识,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的《植物的生殖》中讲到有性生殖时,植物开花结实,随着教师一步步地画出成熟植株的开花、授粉并结出果实的过程,学生便很快掌握有性生殖的知识。
二、手绘线条图像使生物知识通俗易懂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知识,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手绘线条图像能使知识通俗易懂,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引导学生在记忆中去理解。
例如,在生物学中讲到“枝条是芽发育而成的”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枝条的发育过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芽发育成枝条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在绘画的同时,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三、手绘线条图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初中生物知识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如果把握得恰到好处,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果没有把握好,一堂课就会变得枯燥、变得死气沉沉。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每一分、每一秒都全神贯注地听我们讲课,这就要教师注意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去捕捉学生的兴奋点。
例如,在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的第二节中讲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时,教师可以把书上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的示意图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在黑板上演示,当画出大树的树干时,让学生想象生物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会怎么发展?最后得出结论: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时教师根据学生得到的结论继续画出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这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掌握变态发育的概念。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以上三点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在运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时候,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可以让生物课堂更加丰富,还能为生物课堂教学增添色彩,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一个优秀的教师仅仅具备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运用不同的辅助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生动有趣,才能使学生对该门学科产生学习的欲望。在生物课堂上使用手绘线条图像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如果在手绘线条图像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年轻的教师,更要积极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师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关键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研究;制图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67-02
1 问题提出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势在必行。园林专业应用而生,尤其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并茁壮成长,市场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
据调查目前很多从事园林行业的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很多对于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掌握不是很好,而各类职业院校的园林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1)园林辅助设计软件较单一。目前国内在园林行业中使用是最为广泛的软件主要有AutoCAD、3D MAX、PHotoshop,用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绘制园林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施工图,应用美国Autodesk公司的3D MAX进行园林效果图的制作,用美国Adobe公司的pHotoshop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效果图后期处理。但是为了更能有效的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提高绘图效率,可以使用一些更易掌握和适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软件。
(2)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相对较为独立。不能将几个软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教学。
(3)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专业方面的知识的传授等。
2 研究对象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2005级园艺专业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以往教材、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根据课程改革教学目标,针对园大专园艺专业开设园林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进行教学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市场调查及分析
通过对淮安市几家园林公司进行访问调查和网上调查了解到目前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偏重于制图人员和施工人员,那么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目标应满足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高技术专门人才。
3.2 课程安排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教材和合理安排课程。分析园林行业工作任务,明确岗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选择合适的教材,合理安排课程。园林绘图软件较多,有Auto CAD、CorelRAW、3dsMAX、pHotoshop、Illustrator/SketchU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在我们的教学研究中主要选择了Auto CAD、CorelRAW、3dsMAX和pHotoshop,在课程设计时分为四部分,每部分教学设计成基本操作和若干个项目实训两大块。课程课时的安排, Auto CAD(40学时)――CorelRAW(40学时)――3dsMAX(60学时)――Photoshop(40学时)。
3.3 教学内容安排
利用Auto CAD、corelRAW、Photoshop和3dsMAX等绘图软件绘制园林规划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绿化种植图、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图、施工图和景观示意图等图纸。通过分析各软件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Auto CAD主要学习园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图的绘制;corelRAW主要学习园林平面图和功能分析图的绘制;3dsMAX主要学习三维效果图的绘制;pHotoshop是最为优秀的平面图像处理软件之一,主要学习图像处理技术。在软件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各软件的相互配合使用。
3.4 教学方法的探索
如何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园林方面专业人才。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学习软件而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一项工程的整套图纸,能识别图纸,会对图纸进行分析。而课程本身的一些特点和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1)首先在具体各个软件基本操作方法的学习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的案例绘制展开教学,将案例逐步细化,逐层分解成园林各个构成要素(如植物、建筑、山水地形、园林小品等),然后以各个构成要素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展开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在CAD基本绘图操作命令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绘制园林植物的平立面图,来加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在软件应用学习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会基本绘图命令的操作,但在实际绘制园林设计图时却无从下手。在项目绘图实训操作中以任务驱动,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应用为前提,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能动学习。以某个典型的实例为先导,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如何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如在CorelDRAW绘图实训学习中,其中一个项目以某园林设计平面效果图为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构图,明确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老师进行巡回指导,最终完成整个项目。最后老师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绘图步骤方法及相关的一些制图标准规范等。
(3)体验教学法的尝试。在3dsMAX项目实训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情境再现体验教学法,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园林绿地现场,如可以带领学生到本市某一园林绿地现场观察,然后分组测量,手工绘图并记录数据,感受现场空间环境的尺度。然后进行图形分析并绘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树立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赛活动体验教学法的探索,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与专业内容有关的竞赛活动,如设计一小游园,给出设计要求,学生会主动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用不同的计算机软件将设计方案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将学生最终的设计方案图纸打印输出,在校园展出,进行评比,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并很快能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4结果分析
彻底打破传统的“教条”,通过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适应市场的需求,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专业其他课程息息相关,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将园林设计方案展现出来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参与研究的人员所学专业不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园林行业作业规范和标准化规范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指导。另外作为专业老师应该多下企业进行锻炼学习,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5 结语
通过教学改革试验,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学生学为主,老师教为辅,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程改革不管应用什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同时注意职业素质教育不可少,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光营,郭春华,陈小娟.CorelDRAW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19(1):131~132.
[2] 赵 耘.两种制图软件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6):58~60.
[3] 严 军,杨毅强.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张 华.园林Auto CAD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黑板画 肾单位
生物学教学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画,依然有着它的生命力,除了农村中学设备不够以外,发达地区也有其胜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的运用,让很多学生下课找教师备份电子教案。这种复习记忆方式,不利于知识整体编码,知识是破碎的。多数学生依然不能及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而使用黑板画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边听讲课,边跟着画下来。教师讲解的语言和绘图的动作以及学生个人的体验,都随着课堂笔记记录在笔记本上。复习时回忆的往往是整体的、鲜活的知识构架。
黑板画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既要准备讲授语言,又要鼓励学生跟着绘制;还要边讲边画,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设计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一节的教学,通过使用黑板画对肾单位的结构进行教学,展示黑板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在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后,学生知道了人体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与通过呼吸运动获得的氧气相结合,从而释放能量为人体利用。人体的代谢过程就像一个生产工厂,消耗原料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也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怎样排出体外是本节课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之后安排了人体废物排出相关知识,起到一个延伸和完善的作用。学生在说出泌尿系统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能够概述出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基本观点。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水的重要概念。因此是一个教学的重点。由于在小学科学课中没有相应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感觉陌生,所以也是一个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知识目标为j描述肾脏的结构特点;k概述肾单位组成与尿液生成。能力目标为模仿绘制肾单位的结构简图。情感目标为体验肾单位结构与生成尿液功能相适应是统一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与尿液的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回顾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知识,并归纳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 - 形成尿液
输尿管 - 输送尿液
膀胱 - 贮存尿液
尿道 - 排出尿液
复习肾脏的位置和结构。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教师用PPT展示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肾脏分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盂三部分。
采用黑板画教学时讲述肾单位:
(1)强调教学重点难点和黑板画在记忆中的重要性。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当肾功能减退或者丧失,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体内堆积,会产生很多的症状,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所以我们都要了解自己的肾脏,关注自己的肾脏。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所以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势在必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只要能记住所绘制的简图就能记住它的功能,而且复习时能把整体的知识回忆起来。
(2)告诉学生黑板画绘制方法简单易行,人人皆可完成。
对绘图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可以不断提示学生,教学黑板画是简笔画,不是美术绘画,只要会写字的人都可以画好,这样的语言来坚定这部分学生拿起笔跟着教师一起绘图的决心。
(3)交代基本几何图形在笔记本上的大小和位置。
由于学生开始画的时候,没有经验,无从下手。教师根据课前在笔记本上尝试绘制时的大小来具体要求学生起稿时的位置及大小。提示学生:这并非美术绘图,无需美观和复杂,要求简洁、准确和科学[1]。
第一步,用简单几何图形,将要画的物体的位置、比例和大小固定下来。画肾小球:交代在笔记本中间占2行,画一个近似圆,边画边解释:这个圆代表的是肾小球;接着在圆的左右正上方占2行分别画出两条斜线,并解释左边的斜线代表入球小动脉,右边的代表出球小动脉;交代在肾小球下方占9行画出一个直立的"S"型,介绍这个代表肾小管。如图1所示。
图1 肾单位的简单图形
第二步,用曲线连接各关键点,勾勒出物体的外形。将这个"S"型描成双线;包围着圆画个横着的"C"型,并将其描成双线,边画边解释这个代表肾小囊。如图2所示。
图2 初步形成的基本图形
第三步,擦去辅助线,进行修饰整理;擦除多余的连线使肾小管连通肾小囊。进一步解释肾小囊是连通肾小球的一个腔,用于储存肾小球滤过下来的液体,二者统称为肾小体。将两条斜线描成双线,边画边解释入球小动脉相对出球小动脉较粗。在圆内画数条相互交错的曲线,边画边解释这些曲线代表毛细血管,进一步阐述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其内无气体交换,故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着动脉血。
第四步,结合重点内容,注明各部位名称和功能。在图上标注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及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名称。如图3所示。
图3 肾单位示意图
(4)指导学生绘图的同时配合语言强调重要概念。
绘图毕竟不是主要目的,记住理解重要概念才是教学的关键。在本节的教学中,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及肾小管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如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肾小球这一生物学概念时,可讲授这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缠绕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在运用黑板画的基础上配合这样的讲授能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讲到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时,可讲授这是由于肾小球内血液的部分成分(水分、葡萄糖和无机盐)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了原尿;讲到肾小管时,可讲授因原尿中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原尿到肾小管内需要肾小管这样一个很长的管道把大部分的水分、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回去,最后排出体外的就是尿液。形象生动的语言配合黑板画图形的同时出现,有助于学生感悟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
师生共同总结肾单位的结构:
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的生物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画图,能更深刻地理解肾单位的结构,以便于记忆。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滤过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运用黑板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黑板画的科学性。黑板画虽是简化图,不要求逼真,但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各部分结构比例要切合实际,是略图但也要画得完整。使用彩色粉笔时要与原来的色彩相仿,不能有明显失真[3]。
(2)备课时认真准备黑板画。黑板画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故备课时应多练习、多尝试,做到课上运用自如。
(3) 画黑板画时注意站立位置。为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看清,避免遮挡学生的视线,教师画每一笔黑板画应时刻注意站立位置。
黑板画是为突出或放大教学重点内容,教师边讲授边画的一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理解重点知识的内涵。但是,上课时要求教师,连讲带画加指导,要求教师策划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胡超然,龙跃飞.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简笔画[J].生物学杂志,1991(4):40~42.
关键词:高校;生物学;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42—01
一、在日常实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过于单纯的验证理论
目前,生物学中的实验课上,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的,试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都是由导师事先讲解之后来完成的。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失去了实验课中该有的探索知识的欲望,调动不起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的机会。实验的过程是已知的过程,就算是在其中有些不符合常规的问题出现,学生也不会去做研究和思考。
(二)学生技能方面培养的欠缺
因为在生物实验课进行过程中,需要的试剂种类繁多,准备工作都是事先由教师来准备好,学生对于各种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一无所知。在实验课中,由教师先将实验过程演示一遍,之后学生再跟着演练,对于实验的过程缺少了理解和思考,对于实验的全过程缺乏自己的想法和个人见解。
(三)有限的课时无法满足实验的要求
生物学科中的实验器材设计精密,价格昂贵,在数量上相对较少,设备资源的紧张使学生不能全部都亲身去感受实验,或者实验的时间过少。有些关于微生物实验细菌的生理变化实验,因为课时的限制,教师便不作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很多实验方面根本不懂如何操作,学生本来应该学习到的知识,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只是简单了解而已。
二、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几点提议
(一)优化实验的内容
改变以往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随后参与,重复实验的过程,多进行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将同种实验方法不同材料的实验进行整合,避免重复。
(二)提升学生自身的实验能力
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时候,除了要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自身动手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试剂、器材、各种材料的选取,以及仪器的检查与维护等事宜,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现,每个步骤的流程都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清楚,以便更好的理解实验。
(三)改进教学方式
生物学实验课程需要学生充分的参与带实验中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主动性。实验课程上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共同研究分析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最后由导师进行补充说明,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由原来以导师为主的教课方式换为以学生主动进行实验为主,学到验证的知识以外,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上,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避免独立的实验课与理论脱节,完善理论和实验的教学体系。
(四)增强实验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实验结果能够验证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是基本,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充分运用多门类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的全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案,分析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使生物实验更加直观、生动、详细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实验的过程。教材中的图片转化为形象的演示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又教师绘图不当的的缺憾。例如很多微观的生物的动态变化,肉眼无法识别,通过影像能够明了的展示给学生,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再者,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容量增多,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结语
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实际试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生物实验课程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探索需要我们更加深入、持久的进行下去,跟随时代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将生物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形势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分子与细胞模块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38-01
“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学课必修内容的第一个模块。本模块以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纽带,讲述了细胞的物质组成及变化特点,让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与模块2、3相比,该模块从微观的细胞解读生命,宏观可以感知,“微观”的生命本质,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抽象,涉及的内容相对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分子与细胞”,把细胞讲“活”,把课堂讲“活”,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深挖教材,寻找“活”的入手点
细胞微小,但却是有生命的。在授课时,挖掘细胞的生命体现,使学生认识到: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使得学生在惊奇的刺激下,自觉产生学习兴趣。这些素材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编排顺序,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找寻,去挖掘。
在讲《绪论》时,细胞学说提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句话,很多同学都能脱口而出,可是怎样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却是一个难点。结合初中内容,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衣藻、绿眼虫等这些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既承接了初中的知识又能让学生感悟细胞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加深同学们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理解。
高中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教学需要教师站在“整体把握”的角度,从模块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模块内容。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再上《绪论》的时候,我引导同学们看目录,从整体把握细胞:同学们发现都是以“细胞的”的形式来表达的,大致可分为“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物质代谢”“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的信息传递”“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有的同学看完之后,发出“细胞”的一生的感叹。再次体验细胞是“活”的。
在“细胞”结构章末总结时渗透。如同客观世界一样,细胞有自身内部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如: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结构与功能的核心,它与其他结构一起,使细胞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从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细胞识别和免疫反应等功能。生物膜系统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将细胞分隔为各个小的空间。既能够分工也可以相互合作完成了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分泌,承担起生物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糖蛋白的识别作用,溶酶体的消化作用,线粒体的动力工厂、叶绿体养料制造车间的体现,都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
2 例子、图片增多,贴近生“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确立生物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课程植根与学生生活的“土壤”,具体体现在:
模块教学中,图片较以前增加。仅北师大版《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标名的就有106幅。所选用的插图都非常精美,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图文结合得非常恰当,更为重要的是图片紧贴生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构成生命的元素”中“患佝偻病的儿童”显示儿童缺钙的危害;“桃树的黄叶病”体现了果树缺铁的影响;“水是生命活动的第一要素”中“水母的含水量高达97%”体现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新鲜与枯萎的花朵”直观体现水对植物细胞形态的影响。这些图片均来自于生活,同学们能有切身感受。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将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模块教学中,实例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如根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得到的启发,在“选学”内容中安排用各种人造纤维造成人工膜,对海水淡化的处理,制成的人工肾,血液透析膜等内容,在“开阔视野”小专栏中安排溶酶体与硅肺―― 工业上的职业病形成成因。涉及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对图片的理解,提醒同学们对“开阔视野”、“选学”内容的关注,把图片、实例与生活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教学方法。
3 教学方式灵活,“活”动多起来
绘制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由于多媒体的采用,使的教师动手绘图的机会大大减少。在平时的授课时,教师尽可能在黑板上勾勒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简笔画示意图,学生临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刺激,记忆更加深刻牢固。同时要强调注意突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特征,结构名称对照,使学生明白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理。
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少。生物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开展好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后续模块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安排的实验、探究等活动占了全部必修模块的近一半的内容此外,在本模块的过程中,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完成教材中实验,而且尽量不要将探究性实验演变为验证性实验。
教学方法多样。对于微观的细胞,基础理论理解起来抽象。因此,在基础理论模块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法、讨论法及比喻法等教学方法,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事物具体化,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最好素材。“探讨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高中生物新课程各模块内容中的每节都用“问题探讨”来创设学习情境,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自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和问题,让学生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课后“练习”和“自我检测”中, 也设有大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目的是要构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创设一种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情境,加上教师的延伸和补充,能使学生把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杨华.高中生物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多媒体 生物教学 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037-01
一、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作用
1.多媒体教学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对引起学生注意、增大信息量、简化板书、加快教学进度等都有较大的帮助。
2.多媒体直观形象,有助于理解吸收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或事物变得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对于《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这一节内容,总体上来看,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且文字繁多,那我们如何保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理解和加深记忆,那就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中如何让学生了解分化的过程,我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播放一段动画,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再给予讲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多媒体教学缓解了无法开展实验的难题
一方面在我们广大的偏远农村,学校没有能力开展生物实验,比如高中课本中在讲到酶的时候提到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由于实验设备昂贵使得很多学校无法开展这个实验而严重影响了生物教学的质量。有了计算机多媒体的介入,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实验过程利用计算机制作出此实验的模拟过程图,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生物教学中研究最多的是动物和植物,而到了冬季,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很多的动物或者冬眠,或者迁徙,使得有条件做实验的学校,也很难找到实验材料,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实验的录像以及实验的结果,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来观看、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需要克服的问题
1.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绘图、板书、画图表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过快地变换屏幕内容,将使学生丢失教学信息,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有的课件制作者为了使课件操作简便,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放映”。这种课件很难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灵活调度,导致教学信息一晃而过,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2.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实验和实践
众所周知,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实验演示,以及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可以加深对生物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录像和模拟代替实验,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因此对能够完成的生物学实验应坚持以真实实验为主,让学生感受实验的乐趣,在实践、观察、质疑中受到启迪,引发思考,得到提高,以利于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养成。
3.以课件为中心,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力求简化操作过程,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放在使用机器上,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适时调整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避免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出现信息一晃而过的现象。在制作课件时,要结合课件的每一个画面设置合适的显示时间,还应使有些画面易于重复“放映”,便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多媒体介入教学,为生物教学开创了新的天地。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诸方面的影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总之,电教媒体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形神兼备、静动结合的优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