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第1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绿色农产品;Hadoop模型;精准营销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63-02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让农民尤其山区农民跟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营养观念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倡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影响其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像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发展农业,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现如今,人们对山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山区,辛辛苦苦丰收的生鲜农产品滞销现象频发,农民“丰产”却难“丰收”现象,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波动、产销信息不对称现象层出不穷,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途径的改善。

一、河北省邯郸涉县山区绿色农产品现状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河北省邯郸市,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之一。涉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由于特殊的山区环境的影响,核桃、花椒、柿饼、小杂粮、品种多样的农家干菜、笨鸡蛋和经过加工的核桃油、花椒油等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不断出口韩国、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经营、销售一条龙的管理和精准的决策,产品的质量不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所需的品种和产品数量不能均衡,对消费者市场不能准确分析,因此,大部分山区农民的产品滞留家中,并未有效地提高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样本推断总体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直接面对山区农业客体的全部数据,集成各方面的原始数据,反映事物的全貌,通过数据的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可视化分析,利用Hadoop大数据平台,给出山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和预警系统的精准决策。

二、大数据推动山区绿色农产品监测预警全面变革

农业数据主要集中在农业环境与资源、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管理等领域,山区农产品的1亩山田在一年产生的数据平均约为15G(环境和土壤类传感器检测每10min采集一次数据、市场监测数据、销售信息、市场反馈信息、统计监测及农情视频数据等),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将全面揭示信息流的流量、流向,并对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过程进行模拟,针对关键节点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动态预警和精准调控。其形成的信息流贯穿于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监测和分析的内容更加细化。我们不但要抓大,抓住主打绿色产品核桃、花椒、柿子等大宗山区农产品,也不能放小,小杂粮、酸枣、农家干菜、笨鸡蛋等小宗产品也不容忽视,防止“过山车”似的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

2.数据获取技术的快捷性。农业物联网、无线网络传输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监测数据的海量爆发,在山区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基于温度、光照、湿度、降雨量、土壤养分含量、pH等的传感器以及植物生长监测仪,能够实时监测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状况。GPS定位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实时监控农产品的流通全程。移动终端可以实时采集农产品的价格信息、消费信息,引导产销对接,维护市场稳定。

3.增强数据分析智能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能力,个性化推荐算法,智能模型库、算法库将成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向。未来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从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轨迹。

三、建立大数据环境下山区农产品的营销数据库

1.搭建平台。现在最流行的开源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Hadoop,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分布式存储和分析的系统。Hadoop模型中,HDFS提供存储,Map/Reduce提供分析,两者为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建于Hadoop软件中。将数据拆分任务拆分到大量的独立机器上执行。此外还有Hive,Pig,Mathout,Zookeeper,Flume,Sqoop,HBase等,都是操作系统上的一些软件或应用。

第2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1.1优质化营销策略

优质化营销策略又称为高品质营销策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更重视吃好,对农产品品质在安全、营养、绿色、保健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把好质量关,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重要策略。南通园得乐米业有限公司就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园得乐与一些种植大户签订协议,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施肥用药,从源头上管控大米的品质,最终能够进入园得乐加工流水线上的稻谷,含水量都在13.5%至14%之间,且色泽鲜亮。园得乐旗下的两个大米品牌“苏中绿洲”和“苏通梦缘”先后获得“南通名牌产品”、“江苏名牌产品”的荣誉称号,公司虽没有设置专门的销售部门,但产品销路却宽广。

1.2品牌化营销策略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加大,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品牌的竞争,名牌成为开启市场的钥匙,谁拥有名牌产品,谁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江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采用无公害、绿色培育技术,创出了“景瑞”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公司生产20多个品种的绿色蔬菜,产品销往上海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连锁饭店、宾馆酒店、高校以及机关单位,虽然蔬菜的价格比一般的要高出一倍,但仍然供不应求。

1.3规模化营销策略

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筐苹果不好卖,十筐苹果就好卖,一百筐苹果更好卖的现象,这就给人们一个启示:农产品规模化营销的重要。南通通州区东社镇新街硕丰葡萄专业合作社,起初发展500亩葡萄时,不少人担心产品卖不掉,结果并不是卖不掉,而是供不应求,于是又扩大了500亩,现在发展成了千亩葡萄生产基地,一到销售旺季,前来批发、团购的车辆络绎不绝,社员们足不出户就能把产品卖出去。

1.4加工化营销策略

一般的农产品通过加工,不但能增加其价值,而且能销得更快更好。南通通州区二甲镇的增福花生剥壳专业合作社,带动518户农户进行花生剥壳加工,有自动剥壳机866台,年加工花生米30000吨,产值超过两亿元,产品直销苏、浙、皖、沪、鲁等大中城市;骑岸镇的爱民草绳加工专业合作社,把大量廉价的被多数农民视为累赘的稻草,加工成草绳后销往上海、浙江、福建等地,不仅减少了过去因燃烧稻草造成的污染,而且直接为种植水稻的农户每亩增收30元左右。

1.5订单化营销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等销售主体签订产销合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指导农民按规定种植品种、按标准生产产品、按时间数量交货,从而保证了农产品有一个稳定的生产和销售的渠道和空间。南通十总镇柏树墩荷兰豆营销专业合作社,与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订立了长期的产销合同,带动1311户成员种植荷兰豆1298亩,为农民增收近400万元,实现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三赢。

1.6社区化营销策略

在城市中,星罗棋布的社区蕴藏着巨大无比的潜力。农产品直接进入社区,投入少,见效快,资金回笼迅速。因此,“社区营销”被视为一种全新的分销方式,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南通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与企业合作在社区开设平价农产品直营店,店内销售基地直供的蔬菜,并由物流中心补货,保证了菜品新鲜。直营店主营蔬菜、水果、肉制品、水产品、粮油、干货、调味品等九大类400多个品种,市民能一站式购满“菜篮子”。直营店的蔬菜平均价格比农贸市场低10-20%,个别品种甚至低40%以上,居民得到了价格实惠。截至2014年8月,南通市区设立的直营店已达12家。

1.7外向化营销策略

发展外向型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南通市农业、商务部门以及检验检疫局帮助企业开拓出口市场,每年组织人员参加国际知名农交会、农洽会、展览会和广交会,指导企业申办各种国际认证,打破农产品国外技术壁垒。南通农产品外销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去年全市出口农产品值4.5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出口总值达4.62亿美元,排名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除销往日美、欧盟、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外,还销往南美、非洲以及俄罗斯、韩国等新兴市场。

1.8网络化营销策略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信息传递,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近年来,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工作,利用系统资源平台,大力开展联合合作,通过指导县市区社搭建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引导农产品营销主体开展电子商务、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等方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辟了农产品营销的新途径。2013年底,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在淘宝网开设通农物流商城店,2014年8月8日,通农物流与中国电信合作建设的通农物流自有商城网站又开始运营,形成了淘宝商城与自有商城双运营模式,为广大市民提供新鲜的农产品与快捷的配送服务。

1.9体验营销策略

农产品体验营销是将农业、生态、休闲和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美食、采摘、观光等体验活动,让消费者在品尝美味的劳动成果的同时,加深对农产品的印象和好感,进而拉动农产品的销售。南通久发绿色休闲农庄经过不断地扩建发展,从一个荒草丛生的零边拾地,建设成为四季花开,风景怡人的旅游休闲景点。农庄通过时令瓜果采摘、特色风味小吃以及提供多功能的商务旅游等吸引游客。这种体验营销的新型营销模式不但帮助企业在农业、旅游方面占据了优势,而且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几点启示

2.1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营销策略实施的主体

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施农产品营销策略的主体,这些主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克服了农民单家独户走向市场面临的诸多难题,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变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为合作经营,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各地应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户以各种形式入股,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维护和代表农民利益,扩大营销规模,提高交易效率,从而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发展。

2.2政府是农产品营销策略

实施的推进者政府应引导农业向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带;应为农产品营销提供基础建设资金,基础建设包括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保证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法律法规的制定,强化监督机制,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为;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制定和落实财政、税收和信贷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专业化队伍;帮助农产品企业开拓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防范出口风险。

2.3标准化管理是农产品营销策略得以实施的质量保证

第3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现状;品牌营销

一、我国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品牌效应无处不在,大多是工业品,农产品方面的品牌却寥寥无几。这一现状的出现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农产品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够重视农产品管理和宣传,农产品品牌营销意识淡薄。首先从我国国内市场来分析,农产品零售经济行为大多是在城市交易市场,长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和生产个体传统的生产方式影响着农产品生产者,他们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意识,且缺乏整体规范管理农产品销售理念。生产者品牌营销意识的淡薄不仅影响着我国国内农产品的销售,也增加了让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困难。经济的大量流失,让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显得十分薄弱。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大量生产优质蔬菜,蔬菜生产链条也是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部分,山东省的蔬菜无论是质量还是安全问题都深受消费者信赖,因此山东省的蔬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但是,调查大都市的超市后发现,在蔬菜区域很难看见贴有山东省品牌标志的蔬菜,大多数蔬菜都是在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山东省的蔬菜销售链条也与国际接轨,很大部分向日本等国家出售,但是在国外的市场上依然存在中国山东品牌标识踪影难寻的问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销售环节上常常扮演提供初级产品的角色,其他国家将我国农产品贴上他们的商标,然后再去进行销售。其次我国对农产品的宣传意识也是非常淡薄的,如影视银屏、广告牌上的广告大多是化妆品、汽车等,对农产品的宣传营销仍采取传统的方式,把重点放在地域特色上,而忽视了当地品牌形象打造的重要性。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在选择农产品时很少考虑品牌问题,注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环保性,这种现象在市场或超市都是极其普遍的。但是对于一些进行了再加工、深加工的农产品在选择时消费者常常会展现出一种品牌效应,如饮料、乳制品等,大多数会选择知名品牌消费。不少消费者并不认为农产品是商品,在他们看来,只有被工厂加工生产后的才能被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商品”。

二、如何解决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

1.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要使我国农产品能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生产者还是产品消费者都应该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让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政府、企业、农民共同为打造成功农产品品牌目标而奋斗。首先关于政府方面,增强打造我国农产品品牌意识,学习先进经验,与科技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在农村经济中的实施。第二,企业农产品经济运营模式应适应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环境,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是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是在鼓励农产品营销者加强品牌意识,注重企业的规范管理。

2.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

我国农产品只有打造品牌形象才能更快走向国际,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下来。打造农产品名牌,首先得注重农产品资源质量,增加其附加值。第二,农产品生产流程和环节应按照科学环保的标准来开展一系列实施措施,在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下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其他环节进行监督。第三,学习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打造经验,质量与外观都吸引着消费者,对产品的生产、分级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按照严格的机制实施,他们的农产品都符合国际市场标准,且在原基础上不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其农产品品牌服务,提升了产品档次,成功将本国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如日本的农产品在价格上通常都高于一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十分有利的竞争优势,其成功的原因是日本的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等任何一个细节都以严格的高标准来进行农产品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生产和管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应加大对标准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和涉及范围,并结合理论积极投入农产品实际生产环节中去,提高企业、农民的标准化意识。第二,在农业化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方面,应加强其进度,使生产者和销售者能尽快按照标准化体系去实施生产和销售。第三,完善农产品生产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机制,并将管理条例切实运用到现实生产活动中去,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

3.依靠科技支持,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科技上,农业也不例外。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领先,在农业市场中就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与科技紧密结合是十分迫切且关键的举措,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1)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力度。明确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总体方向;建立科学布局、结构完善、队伍精干的农业科研与开发体系;对农业科研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2)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应完善农业科技在互联网上的宣传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力度。

(3)注重高新技术的推广,将高新技术切实运用到传统农业的生产中去,注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产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未达到高水平阶段,所以在对农业实施高新技术时应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先进政策。

三、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1.农产品品牌营销渠道策略

(1)创办农产品超市。可以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居民区附近创办农产品超市,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每件农产品都贴上品牌相关信息,消费者在选择时能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且能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商品信息,养成理性购买的习惯。久而久之,消费者会长期选择自己热衷的产品,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口碑会对农产品品牌起到宣传的作用,为我国农产品形成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直销专卖店。对深加工的农产品以专卖店的形式来实施销售不仅避免了假冒伪劣产品情况的出现,还在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基础之上推动了一股关于消费的新潮流:逛农产品专卖店。专卖店注重农产品的质量,且在包装、数量等方面也十分具有创新性,与同类产品相比会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权威质量检测机构的认证和相关证件在专卖店都是对消费者公开的,既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权益的保护,也能让消费者去考证专卖店的信誉度和产品质量。

(3)定制营销。第一种是指“订单农业”。主要是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加工企业或批发商的要求进行生产,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加工企业或批发商。第二种是指农产品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生产或产品搭配送货上门的销售方式。“鲜奶”和“鲜菜”送货上门是这种营销模式的代表。

(4)网络营销。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完成交易,在网页上陈列了产品的价格等相关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农产品生产者能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结构,适应市场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互联网平台为许多大酒店采购部提供了交流平台,建立了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信息的及时反馈)的整体营销机制。

2.农产品品牌营销价格定位策略

成功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需要转变传统营销理念,在营销过程中质量是品牌的保障,包装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在价格的定位上应比市场上没有形成品牌的农产品要高。价格受商品价值的影响,高价位体现的是商品本身价值。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饮食的品牌品味。所以在农产品营销时可以在包装、商标上进行创新设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外观去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产生消费。

3.农产品品牌营销促销宣传策略

一个品牌能否快速打入市场,与广告的宣传力度紧密相关。农产品广告宣传时应突出绿色、环保、健康三大主题,以绿色营销理念作为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这符合消费者对农产品心理需求,抓住了消费者心理才能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绿色营销观念在市场营销策略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是从包装上体现“绿色“理念,在包装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其次,在商标的选择上也注重”绿色“理念,商标设计选择绿色象征生命与活力,消费者容易产生消费欲望。在品牌命名等方面农产品生产者也重视与绿色主题的贴近。这一系列市场营销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人们的品牌意识,在商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品牌农产品的安全、健康、环保。下面举一些绿色营销的案例:

山东省东营市部分生产经营者在商品包装上直接标识了“可食用商标”,如豆腐皮等。在水果产品的外包装上贴有“福”、“喜”等受消费者喜爱的艺术图案。一些瓜型蔬菜如南瓜等农产品则把商标写在幼果上,商标不会随着蔬菜的成长而消失,商品在销售时仍具有商标标识,这一举措是不会给瓜果的安全、健康带来任何隐患。这些例子都是“绿色”营销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目前,对农产品的宣传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停留在只传递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信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进行宣传,随着人们环保、节约意识的不断提高,珍惜资源、呵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告应抓住消费者心理,让人们在接受广告内容时,还达到了绿色教育的目的。

4.农产品品牌保护与维护策略

要成功打造一个知名农产品品牌,不仅要考虑成本、营销策略等问题,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法律的保障作用,我国是一个法制性国家,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法律的制约。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生产者渐渐产生了品牌意识,不过大多数人在营销和生产上注重品牌、商标的宣传,对品牌权益的保护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就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伪劣名牌产品的出现,破坏市场正常秩序。所以只有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才能尽可能避免抢注商标等现象的出现,才能更好的维护企业品牌的形象和利益,才能让名牌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长期持续发展,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四、结语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要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企业、农民三者都需提高品牌意识,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人力物力投入;企业改变营销观念,制定标准化机制,规模化管理;农民努力学习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绿色”营销理念。农产品品牌打造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保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应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等个体或集体合法权益。我国农业经济实力的提高,会带动其他相关经济的发展,从而整体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黄金火.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

[2]曾坤生.网络时代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03).

第4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饥饿营销;特色农产品;区域

[DOI]10.13939/ki.zgsc.2015.01.066

饥饿营销已经在数码、房地产、餐饮、汽车等行业成功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产品物流运输服务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量”就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适时地将饥饿营销策略应用到区域特色农产品中去,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本文主要基于饥饿营销的相关理论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策略的可行性、具体策略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新的思路。

1 区域特色农产品饥饿营销的概念

1.1 饥饿营销

现有关饥饿营销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几个学者给出了饥饿营销的定义。

(1)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1]

(2)饥饿营销就是有意激发消费者的强烈购买欲望而同时不给予满足或者将满足的时机拖延滞后,从而引发消费者更为强烈的购买动机,形成供不应求的抢购现象,从而达到稳定商品价格、获取较高收益、维护品牌形象等目的的营销手段。[2]

(3)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3]

可见,饥饿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控制产品的供给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通过高于同类产品的售价获得较高利润的营销方式。它的目的是通过供求关系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此获得稳定的收益以及提升品牌的影响力。饥饿营销的特征主要包括引起共鸣、限量供应、延时销售、售价较高等。

1.2 区域特色农产品饥饿营销

区域特色农产品是指一个地区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生物资源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生产具有典型特色的农产品。[4]区域特色农产品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首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使得其他地方无法模仿和复制;其次,具有明显的竞争性特征,这种具有竞争性优势的农产品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具有明显的认知性特征,这种认知性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饥饿营销是指通过控制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范围、种植数量、供给时间、供给范围等来调控农产品的供给量,并通过对农产品区域性、特色性的宣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以较高价格销售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方式。

2 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以消费者的心理诉求为基础,以饥饿营销成功实施的条件为依据,对区域特色农产品是否适合实施饥饿营销策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2.1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性分析

饥饿营销成功实施的核心条件是所售产品必须具有优质性。只有质量品质较高的产品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也才能通过供给量的控制引起消费者的“饥饿”。区域特色农产品一般都属于“三品一标”范围内的农产品,它在区域范围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而且消费者的各种心理诉求促使其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特色农产品。所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以及消费者对其需求的扩大,促使其可以运用饥饿营销策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成消费者快速购买。

2.2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稀缺性分析

饥饿营销成功实施的关键条件是所售产品必须具有稀缺性,而且产品类型具有大众性,能够被大部分消费者所接受。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稀缺性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稀缺性、时间上的稀缺性以及区域上的稀缺性。数量上的稀缺性是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时间上的稀缺性是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供给时间段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长期需求;区域上的稀缺性是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范围不能满足区域外消费者的需求。虽然,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价格要比同类农产品的价格稍高,但是也能够被大部分消费者所接受。区域特色农产品所具有的稀缺性以及大众性使其也能够运用饥饿营销策略进行销售。

2.3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分析

饥饿营销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是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尤其是对产品“限时”“限量”的供应情况进行宣传,以此吸引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区域特色农产品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美誉度和忠诚度,而在区域范围外则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这种口碑式的宣传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区域特色农产品。除此之外,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对特色农产品的好奇,也是对区域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的主要诉求点。

2.4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服务支撑分析

饥饿营销成功实施的补充条件是需要相关的服务支撑。饥饿营销的服务支撑主要包括品牌支撑、培训支撑、人才支撑、物流配送服务支撑、广告宣传支撑、信息服务支撑、区域保护支撑等。为了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各区域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支撑体系,完全能够达到实施饥饿营销所需的服务支撑标准。

3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饥饿营销策略

3.1 产品策略

在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产品策略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使消费者能够从所购的区域特色农产品中获得满足感,实现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效用;其次,要设计适合区域特色农产品特征的包装,包括颜色、大小、容量、方便取放、包装结实等;再次,要使区域特色农产品具有统一且容易识别的标识,主要包括产品识别、品牌识别、地理标识识别、防伪识别、渠道识别、包装识别、认证识别等;最后,要控制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供给量,控制供给量的主要目的一是以量少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二是以量少保证农产品的供不应求。

3.2 价格策略

在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价格策略时,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定价要高于同类农产品的价格。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高价是饥饿营销的一部分,价高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满足其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价格组合策略要灵活。不同的消费者虽然对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购买欲望很大,但是因其购买力的不同导致最后可能只有一部分目标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区域特色农产品可以根据重量或者数量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包装组合和产品组合,然后根据组合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价格。灵活的价格策略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要求,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不失价格优势。

3.3 促销策略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农产品品质宣传、农产品品牌宣传、农产品销售宣传等。农产品品质宣传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功能、用途、特色之处等;农产品品牌宣传主要包括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品牌价值、品牌地位以及品牌归属感等;农产品销售宣传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上市时间、销售渠道、销售控制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附加值引导,使消费者在购买区域特色农产品时能够得到某种额外利益。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特点设置具有收藏价值、实用价值、文化价值等高附加值的小礼品,以提高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最后,区域特色农产品还应该做好线上的宣传造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移动网络以及各种微平台进行宣传和互动。

3.4 渠道策略

饥饿营销的销售策略主要是订单式销售、预订式销售等,其渠道长度相对较短,可以实现“企业―订单―消费者”的销售方式。区域特色农产品在实施饥饿营销策略时,除了传统渠道建设外,应该更加注重网络渠道的建设,并采用与网络销售渠道相结合的订单式销售、预订式销售以及预付式销售等销售方式。网络销售渠道不仅是解决区域性限制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减少销售中间环节的主要途径。

4 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的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区域特色农产品要严格质量把控,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施肥、施药,最后保证农产品上市时能够符合“三品一标”所要求的安全标准;在销售过程中,特色农产品必须是优质的一级品,残次品不能出现在饥饿营销的销售过程中。在运输过程中,特色农产品必须进行保鲜、防压、防撞、防碰等保护性处理,以免损害农产品。

4.2 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的供给量控制

特色农产品,不管是“真饥饿”,还是“假饥饿”,在实施饥饿营销时都应该注意:一是供给量的控制。不管供给量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都应该将最优质的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而且不管供给量能不能满足消费者,都必须留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农产品。二是订单管理。宁可少订单,也不能出现无货可配的情况。

4.3 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的保护控制

区域特色农产品饥饿营销的主要诉求点是区域和特色,而特色往往又依托品牌来体现,因此,实施饥饿营销必须从区域和品牌两个方面进行保护。区域保护是指区域特色农产品在实施饥饿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非本区域内的同类农产品进入本区域,并冒充本区域特色农产品现象的出现。品牌保护是指区域特色农产品在实施饥饿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农产品品牌的保护,防止其他非本区域内的同类农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

4.4 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饥饿营销的服务控制

区域特色农产品饥饿营销的成功实施必须要有相关的服务进行支持,主要包括:实施饥饿销售的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支持,相应的宣传资金和储运资金的支持,需求信息的调研和网络技术的支持,运输中的仓储和物流支持等。饥饿营销的成功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所以区域特色农产品在实施饥饿营销时,要根据自身农产品的产品品质、人力资源、销售渠道、促销能力等量力而行,而不应该盲目进行。

总之,区域特色农产品实施成功的饥饿营销,不仅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同,引起消费者共鸣,而且还能促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区域特色农产品都适合运用饥饿营销进行销售,这就要求企业或者农户在运用饥饿营销之前,必须对自身条件有清楚的认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会促进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反而会给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燕.饥饿式营销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下):70-71.

[2]王然燃.“饥饿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13-14.

第5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我国有机农产品 营销现状 营销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77-02

一、有机农产品营销前沿观点分析

近几年,随着有机农产品的逐渐兴起,我国学者从消费行为、营销渠道、营销策略和新型网络营销四个方面对我国的有机农产品营销进行多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消费行为方面:方平、周宝吉(2011)对南宁市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进行抽样调查,认为消费者月收入、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对有机农产品评定系统的信任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营销渠道方面:卿硕(2013)通过对影响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渠道结构和渠道模式两个方面对不同渠道模式的探讨,认为最有效的绿色农产品渠道是自营与自销,其次是特许加盟,再次是以绿色农产品生产者为核心的其他渠道,最后是以中间商为核心的渠道。

在营销策略方面:孙建(2012)通过对中国有机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前景及企业营销对策的研究,提出了塑造产品特色、走品牌化经营的道路、发展生态旅游等营销方式。

在新型网络营销方面:刘铁民、周静(2012)构建了一种以目标消费者为核心,虚拟与实体结合,以网络为基础,整合多种营销模式,最终以形成忠诚消费者群为目标而展开的新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于浩淼(2013)通过对绿色农产品适合于特定客户的销售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云营销”引入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中。曹玮(2014)将实体与网络背景相结合,提出了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下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

除了对国内有机农产品营销市场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国外有机农产品营销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沈立(2014)分析了美国博尔德地区的绿色企业盖亚(Gaiam)、法莫卡(Pharmaca)的整体医药店、瑞贝卡(Rebecca's)草本药剂师店等绿色营销理念和方式,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进程中要继承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发展思路,并为绿色营销提供了另一种理念支持。刘路星、吴声怡(2015)通过比较欧洲、日本、美国的不同形式的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异同,分析提出扩大出口、多元化营销渠道、加强监管和增强有机农产品的认可度等对策建议。

二、我国现有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简述

为了解当前居民购买有机农产品的渠道,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相关调查,受访者可选择一项或几项自己购买有机农产品的渠道,在收回的203份有效问卷中可见农超对接式为当今有机农产品销售的一种主要方式。

有机农产品营销的模式并非仅此一种,笔者对当前我国现有有机农产品营销的主要模式予以介绍:

1.体验式营销。体验式营销是指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以南京继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长期开展“农家乐”活动,让顾客在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亲自采摘、垂钓等活动,增加了顾客对于其产品的了解和信任。

2.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或以因特网为基础的营销,可以定义为运用因特网和相关的数字技术来实现营销目标和支持现代营销概念。海客乐有机食品积极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和销售,并利用其网站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为其答疑解惑,与消费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3.连锁经营关系营销。连锁经营关系营销即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对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感知不断研究,并将其制度化,以更好地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营销模式。如衡阳市一园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寻找加盟商的方式在全国开始连锁店,并在线上线下进行产品的展示和展览,从而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并大大提高了销量。

4.农超对接。关于“农超对接”模式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概念,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两种:胡定寰,杨伟民(2010)认为农超对接即超市直接向生产者采购农产品,或者生产者直接将其生产的农产品销售给超市的产销对接方式;花永剑(2010)则认为“农超对接”模式是指农户和超市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直接向超市供应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该模式目前的应用范围较广,以锦菜园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直接送往超市专柜进行销售,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其成本,大大提高了其产品的性价比。

5.会员制。会员制是一种人与人或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沟通的媒介,它是由某个组织发起并在该组织的管理运作下,吸引客户自愿加入。北京正谷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在线订购会员等形式发展会员,为会员提供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杂粮等优质产品的配送到家服务。

除上述五种主要营销模式之外,传统营销模式如面对面直销以及新兴模式如博览会展销等方式也广泛应用于我国有机农产品营销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当前我国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

三、我国有机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营销方式众多,但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基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将传统营销理论中以企业为核心的4P理论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有机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Product&Consumer:产品定位模糊,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监管机制。首先,由于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尤其需要准确的顾客群定位,所以应把目标人群锁定在高收入人群,进行针对性和特色销售。其次,我国有机农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如肉禽水产等较少,产业结构不合理。最后,目前我国可从事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机构较少、标准差异大,而且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造成有机农产品质量参次不齐,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2.Price&Cost:购买成本偏高,消费者难以接受。除了绿色无污染等产品特征之外,高价位也是有机农产品的显著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市场上零售的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与普通农产品相比要高出30%以上,这样的价格是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的。

造成我国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和流通成本偏高。一方面,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严格的生产标准,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而且与普通农产品相比有机农产品生长周期长、产量小,这样自然会使单位产量产品成本更高。另一方面,作为高端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在包装、储存、宣传等流通环节成本也比一般农产品要高,这些环节的费用同样会加到销售价格中,进一步抬高有机农产品价格。

3.Place&Convenience:销售渠道不成熟,缺乏针对性营销渠道。有机农产品的目标市场之一是中高收入的消费人群,这些消费者大多是商业人士、高级知识分子等高端人群,通常也是新型营销渠道的最先接受者,所以创新销售渠道,进行针对性营销尤为关键。笔者在调查有机农产品的购买途径时发现,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专柜、品牌专营店以及网上购买这五种销售渠道中,75.37%的受访者主要通过超市专柜购买有机农产品,而网络营销仅占14.78%。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成为市场营销的主力军,然而我国有机农产品营销还主要局限于传统渠道中,这不仅会降低目标消费人群的购买积极性和消费便利度,还会进一步增加有机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成本。由此可见,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亟待变革。

4.Promotion&Communication:消费者认知信任程度低,企业促销宣传手段落后。由于有机农产品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广大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不是很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仅有5.42%的受访者非常了解有机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及认证标准,基本了解和不了解的受访者分别占39.9%和54.68%。此外,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程度在逐渐下降,调查结果显示“无法识别是否是真正的有机农产品”成为阻碍其购买有机农产品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有机农产品市场信任危机日益加深。

造成这种信任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企业产品宣传不到位。我国有机农产品目前属于产品开发的初级阶段,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特点及功效不甚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别有用心的企业利用当前有机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加剧了消费者的不信任程度,严重影响正常企业的发展。

四、我国有机农产品营销对策及建议

1.完善有机农产品认证体系及市场监管机制,提升消费者信任度。政府一方面要统一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认证机构,相关部门集中进行管理,改善当前认证标准不一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要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实行严格市场准入规则,为有机农产品市场营造一个严格透明的宏观环境,提升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

2.努力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有机农产品虽然因其本身的高品质使得产品价格偏高,但仍然可以从多方面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首先,随着有机产业的深入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认可度提升,有机农产品价格也会随之逐渐降低。其次,在生产环节有机农产品企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实行集约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此外,还可以增加有机农产品生产种类,分担生产附加成本。最后,在流通环节可以构建大型有机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储藏和物流成本;或者建立有机农产品直销体系,由生产企业或第三方物流直接配送到家,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成本,降低销售价格。

3.明确目标市场,进行针对化宣传与营销。作为高端农产品的代表,当前有机农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有以下三种:中高收入消费人群、学生家长以及节假日礼品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应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段与营销策略。对于中高收入消费人群,有机农产品企业可以在高档小区附近开设品牌专营店;对于学生家长这个群体,可以在学校等教育机构附近开设专营店;对于节假日礼品市场,可以打破传统宣传策略,创新宣传方式,增加销量。

4.创新有机农产品营销渠道,增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能力。面对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乏力、消费者对产品不信任度加深的现状,打破以农贸市场、超市专柜和品牌专营店为主的传统方式,创新有机农产品营销渠道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可以发展以下两种新型营销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的O2O营销模式以及有机农产品体验式营销

参考文献:

[1] 方平,周保吉,刘茜,陆受义,苏翔.超市业态下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实证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1,10:1298-1302.

[2] 孙建.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前景及营销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刘铁民,周静.网络环境下我国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2,06:89-92

[4] 于浩淼.“云营销”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90-11192

第6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一)砀山酥梨绿色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砀山酥梨已有2500多年的栽种历史,但大面积栽种是在1949年我国解放之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果农的积极性很高,酥梨产量增加较快。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砀山县政府也重点进行建设绿色酥梨产业,90年代中期获得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砀山酥梨种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砀山县政府以酥梨的绿色营销为中心,目前种植绿色酥梨面积达到50万亩,绿色酥梨产量在100万吨左右。

(二)绿色酥梨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砀山县园艺场占地1万亩的“砀园”牌绿色酥梨和果园场占地1万亩的“翡翠”牌绿色酥梨,这都是砀山县实施酥梨绿色营销带来的有利于农产品发展的良好成果。园艺场和果园场是砀山县最大的绿色酥梨生产基地,其中果园场“翡翠”牌绿色酥梨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大奖,并在2002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农业部在2004年把果园场评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为砀山酥梨的绿色营销起到很好示范作用,更为绿色砀山酥梨品牌打造加不少分,目前砀山酥梨品牌价值在全国梨品牌价值中排名第一。

(三)砀山酥梨绿色营销体系尚不健全

尽管砀山酥梨绿色营销有较大进展,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对绿色营销的认知不够深刻,绿色营销体系尚不健全。绿色砀山酥梨的研发、生产、加工、定价、销售等各环节的衔接与绿色标准的制定与落实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砀山酥梨的生产、加工中绿色标准执行力度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不能完全到位。

二、砀山酥梨绿色营销SWOT分析

(一)砀山酥梨绿色营销的优势

1.交通便利

砀山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是四省即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的七县即安徽萧县、江苏丰县、山东单县、河南虞城、夏邑和永城交界之县。横跨亚欧的陇海铁路线、310国道和S101省道贯穿全境;京九和京沪铁路线、105以及206国道近在咫尺。郑徐高铁客运专线,济祁高速公路十字交汇,构成了砀山县便利的交通格局。便捷的交通,有利于砀山绿色酥梨的外运销售,从而提高砀山绿色酥梨的经济效益。

2.产业基础良好

砀山,素有“中国梨都”之称,是著名的“酥梨之乡”。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多为沙质壤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冬春光热资源利用率最佳地区之一,非常适宜栽培酥梨等果树。砀山四十多公里的黄河故道孕育了百万亩的连片果园,堪称世界之最。在2010年梨花节开幕式上,世界吉尼斯工作人员经过认证,授予砀山县《世界梨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证书。据砀山县农网资料,2009年砀山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一家企业水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6家企业水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2家企业的26个水果产品获无公害认证;5万亩砀山酥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50万亩水果基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600亩水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注册水果商标19个,制订了地方技术标准6个。这些成就为砀山酥梨绿色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3.品牌价值较高

“砀山酥梨”品牌成功入选“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3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砀山酥梨”品牌价值达33.48亿元,居全国第二十八位,梨水果品牌价值第一位。21世纪是品牌竞天下的世纪,拥有一个好的品牌就等于拥有了市场,就会带来好的效益。

(二)砀山酥梨绿色营销的劣势

1.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虽然绿色酥梨属于安全、无污染、优质健康的绿色食品,但是从外观来看和非绿色砀山酥梨没有什么明显区别,而且绿色酥梨的价格相对其他梨偏高,一些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擅自给非绿色砀山酥梨贴上绿色砀山酥梨标签,以次充好,破坏了绿色砀山酥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另外,为了生产优质绿色酥梨,梨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原料等也要有保证,但这在砀山有时得不到保证,如2008年的砀山梨灾,就是因为原料掺假,导致全县90%的梨树出现炭疽病,损失高达9亿元左右。让人不安的是在此情况下,砀山县的几家水果罐头厂,竟然以低价收购这样的不良水果,进行生产加工销售。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以及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

2.酥梨贮藏加工业相对落后

砀山酥梨含有糖份、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头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十分喜爱的辅助药剂。砀山酥梨上市时间较为集中,由于砀山酥梨皮薄,且酥梨成熟时节气温偏高,如不注意贮藏加工,很容易腐烂变质,使绿色优质水果变得一文不值。笔者两年前的梨花节期间曾到砀山进行过实地调查,发现有不少果农主要是利用梨窖贮藏,梨窖容量小,温度控制难,果品的存取也不太方便,贮藏方式原始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砀山县的果品加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有几十家果品加工业,主要加工品为罐头、果汁、梨膏、梨糖等,深加工产品还不多见。据有关资料,全球梨的加工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主要生产梨罐头,其次为梨浓缩汁、梨酱、梨酒、梨醋,还有少量的梨保健饮料、梨夹心饼、蜜饯及梨丁等。可见砀山酥梨的加工品种还可进一步多样化,扩大酥梨加工量,提高酥梨附加值,增加果农与加工企业收益。

3.绿色营销人才缺乏

发达国家的绿色消费水平之所以高,原因之一是他们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相对而言我国绿色营销起步较晚,绿色消费的意识不强。在营销方面缺乏相应的人才,尤其是绿色营销人才缺口较大,真正了解绿色营销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绿色营销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酥梨绿色营销专业性不强,系统性较差。

(三)砀山酥梨绿色营销的机遇

1.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大环境

生态文明为绿色营销的实施大开绿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绿色营销来实现。现在国家提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会加大对绿色营销的投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同时,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也提出“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战略,要实现生态强省战略目标,就必须进行绿色营销。在此背景下,砀山酥梨积极开展绿色营销,肯定是机会多,效益好。

2.国家对绿色农产品的高度重视

绿色安全健康逐渐成为人们选择食品首要标准,绿色消费行为取代传统消费行为成为社会的潮流。为顺应这一潮流,国家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工作,“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简称。砀山酥梨属于农产品,是众多水果中的一种,目前与我国其他水果类似,消费者以鲜食为主。对于鲜食水果,消费者尤为注意其绿色程度,对于农药残留等十分排斥。如果砀山酥梨通过绿色营销,提供让消费者100%放心的绿色酥梨,一会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二会得到政府的奖励,三会使果农收入增加。

3.消费者的绿色需求逐步提高

进入21世纪,全球各国开始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害,生态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顺应时代的发展,绿色营销成为主流,人们购买绿色产品的次数开始增多。绿色需求与消费,会使砀山酥梨经营者产生很强的绿色营销动力。

(四)砀山酥梨绿色营销的威胁

1.环境压力大

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是压在我国环境头上的“三座大山”。尤其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增多,使环境受到很大污染。砀山县机动车辆和砖窑厂较多,尾气、烟雾、灰尘等影响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对酥梨的成长不利。寒潮带来的低温、大风、霜冻等气象灾害也会导致绿色酥梨产业损失严重。在酥梨的生长过程中,果农对农药使用的习惯一时不易改变,酥梨的农药残留还时有发生,这是绿色酥梨生产的大忌。

2.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的竞争

砀山酥梨大部分作为鲜果销售,少部分加工销售。在鲜果中70%销往南方市场,只有30%的产量销往北方市场,而果汁的销售正好和鲜果相反。鲜果销售出现如此大的比重差额,主要是北方其他区域梨产品的竞争使然。在河北,本地出产的鸭梨很具有竞争力,河北鸭梨又叫“真定御梨”,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三大果霸”之一,相对而言其在北方市场更具有地理上的优势,鸭梨和砀山酥梨有相似的特点和作用,这样就使砀山酥梨在北方市场的销售份额受到挤压。另外,新疆香梨、山东丰水梨和陕西贡梨等在市场也给砀山酥梨带来很强的竞争压力。

3.冒牌“砀山酥梨”扰乱市场

真正的砀山酥梨皮薄汁多核小,果肉酥脆,鲜甜可口,非常受消费者欢迎。一些不法经营者模仿砀山酥梨的包装,打着砀山酥梨的品牌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以假乱真。冒牌“砀山酥梨”的出现,严重损害了砀山酥梨品牌形象,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扰乱了砀山酥梨的销售市场。

三、砀山酥梨绿色营销策略

(一)加大绿色宣传力度,增强绿色营销观念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各级政府、果农、加工与销售商都应具备绿色营销观念,积极利用各种方式进行绿色营销宣传活动,大力培育绿色酥梨生产、加工与销售观念,营造一个利于砀山酥梨绿色营销的外部环境。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与砀山酥梨经营企业合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脑网络等不同广告媒体,加强对生产经营者进行绿色营销意义与绿色营销知识等宣传教育,形成政府重视支持酥梨绿色营销,果农与加工销售企业积极开展绿色营销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进行绿色营销培训,开展绿色砀山酥梨生产、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知识的系统讲解传授。再次要通过宣传,刺激消费者对绿色砀山酥梨的需求,产生对绿色砀山酥梨的购买欲望,进而对砀山酥梨的绿色营销产生拉动作用。

(二)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真正绿色酥梨

进行绿色营销的关键是要开发和生产出对环境无污染、对消费者健康有益的真正绿色砀山酥梨。标准化生产,是绿色砀山酥梨质量的有效保证。目前砀山县沿黄河故道两岸创建水果标准园十三个,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园艺场建立砀山酥梨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现已建成基地面积1000亩,带动果农1000多户实行标准化生产,辐射面积2万余亩。但砀山酥梨约有50万亩,仍有大量砀山酥梨栽培区需要进行标准化。首先要完善砀山酥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设施,包括路、渠、桥、井、电等。其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酥梨生产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酥梨检测、酥梨准出和质量追溯等,为生产出绿色酥梨打下良好基础。再次要大力推广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保证砀山酥梨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使砀山酥梨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水果。第四要改变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大力推广生态栽培管理技术,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形成良性生产。

(三)找准绿色定位,赢得竞争优势

砀山酥梨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梨品种,尽管质量很好,名气很大,但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上,如不讲究营销策略,不能准确定位,也很难取得竞争优势。所以在进行砀山酥梨的绿色营销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区域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开发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绿色酥梨。首先可按照地区差异定位,我国绿色市场发展不平衡,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绿色果品的市场空间巨大,是砀山绿色酥梨的主要目标市场,而其他中小城市则作为次要市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销售。其次可按收入差距定位,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能力,高收入家庭,主要消费对象是高档水果,而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则多为大众化水果。所以,绿色砀山酥梨的销售应该定位准确,对于质量最好的AA级绿色酥梨或有机酥梨应定高价,销售给高收入者;质量优良的A级绿色酥梨定中等价格,主要销售给中等收入者;而将无公害的健康绿色酥梨定较低价格,销售给收入相对较低的普通消费者。这样既有利于酥梨的销售,又能保证果农的较好收入。

(四)加强渠道管理,杜绝“冒牌”酥梨

得渠道者得天下,销售渠道是命脉,是生存和发展之本。良好的渠道策略,不仅可以保证市场开拓的成功,也是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绿色砀山酥梨分销渠道管理,杜绝“冒牌”绿色砀山酥梨在市场横行的现象,一可采取直接分销策略,设立专卖店或者在大型超市设立品牌专柜,且在每一个酥梨上贴上绿色砀山酥梨的品牌标志,既方便消费者的选购,又可宣传品牌,让“冒牌”酥梨无可乘之机。二可选用网络分销模式,在进行网络销售时,要重点做好绿色物流工作,网络销售可首先在大中城市进行,与专卖店、超市专柜等联合进行,这样既快捷方便,又节省成本。三可采用直复营销策略,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泛信息传播,吸引需求者主动上门选购绿色砀山酥梨或电话购买等。同时为维护绿色砀山酥梨品牌形象,要有专人对市场进行监督,发现“冒牌”现象,坚决严惩。

(五)政府助力,推进绿色营销开展

第7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蔬菜绿色营销策略

我国是一个蔬菜大国,蔬菜人均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及消费国。蔬菜也是我国除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极具活力,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蔬菜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一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但在质量上和总体效益上,仍旧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面对着全球范围兴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蔬菜产业将何以应对?从市场营销学角度来讲,全面推行绿色营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绿色营销的内涵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人类生存健康的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也由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必将成为本世纪的市场营销主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以环境保护观念为其经营指导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目标市场内进行的包括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推广、服务提供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对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及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这种绿色消费需求促成了绿色营销的产生。

绿色营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绿色营销着眼于考察企业营销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突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自身利益与满足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综合了传统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等多种营销观念。

统一性、多向性。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良好推行有赖于国际社会、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企业自身的行动和国际合作、国家政策、消费者行为以及自然条件紧密关联,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绿色营销复杂而艰巨。

标准明确一致性。绿色营销有一套具体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遵循,绿色标准及绿色标志认证的技术参数尽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其内核和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求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置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

由于其内容和特性,绿色营销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象本文所涉及的蔬菜绿色营销便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蔬菜绿色营销市场环境

蔬菜市场总体行情。我国蔬菜产量连年高速递增,而消费总量却增势平缓,国内市场总体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买方市场已然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蔬菜价格逐年下调。200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约为5.4亿吨,比2001年增长12.5%(比2002年略增);近几年家庭居民蔬菜消费总量稳定在14000万吨(数据不包括餐饮及食品服务业中的蔬菜消费量)水平左右。然而,虽然大路菜需求缩减,但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蔬菜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具有绝对的国际比较优势,出口量增长迅速。截止2003年11月底,海关统计我国累计出口蔬菜493万吨,同比增长16.96%,出口创汇金额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出口量约占世界蔬菜贸易量的4%。但近年来,国际绿色壁垒的强化对我国的蔬菜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蔬菜消费需求特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趋向绿色化、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安全卫生性,讲究营养健康,人们口味向绿色自然化回归,也追求多样性。因此,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蔬菜、特色蔬菜、野生天然型蔬菜日益流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蔬菜消费方式上也趋向高效便捷,超市净菜走俏。在消费倾向上,品牌消费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广大传统消费阶层的观念转变,及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旺盛的成熟的绿色蔬菜消费需求还有待培育。

蔬菜产业状况。我国蔬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但是仍属于数量型增长,在质量和效益上却跟不上,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总体处于较低层次,不符合发展生态型大农业要求。由于引导不力、技术支持不到位及菜农素质不高等原因,我国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品种单一,质量上也不高;而且,蔬菜生产分散,加工处理和流通环节跟不上,市场组织化弱,产业化不高,不能创造高附加值。

政策环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进行相关制度改革。2002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使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农业部随后出台《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确定包括蔬菜在内的几种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要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相关的环保法规也正在不断健全。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办法》,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绿色食品标志,确定了具体的绿色食品标准,从事绿色食品的认证和质量管理工作。

总之,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几条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绿色产品策略

首先,在蔬菜种植上坚持绿色环保型、科技型,努力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一定要禁止使用剧毒农药,而代之以生物农药、高效无残留或低残留农药;化肥要尽量少施,提倡施有机肥料。另外要大力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反季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等,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

其次,积极发展蔬菜净菜加工、冷冻保鲜,创造高附加值。原始的蔬菜初级产品是不适应现代大市场要求的,绿色蔬菜要提高竞争力,实现高效益,关键就在这里。

第三,积极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实行商标和包装绿色化。强化蔬菜产品的品牌观念,运用各种手段树立品牌,而且要突出绿色环保。在商标设计时,品牌命名、商标设计要突显出绿色标志,注重激发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联想,使其对产品产生信赖和向往,树立起绿色蔬菜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例如,在冬瓜、南瓜、西葫芦等瓜型蔬菜上把商标图案刻在幼果上,或用纸塑贴皮,形成天然图案,或者贴可食商标、生物商标。在包装上要重视包装及其残留物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生物分降解、可再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使之无污染。

绿色价格策略

有人曾经提出“环境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的观念,我觉得这在绿色营销定价上面具有积极意义。蔬菜供应商用于环保上的支出应该计入成本,根据成本定价理论,绿色蔬菜的价格必然要高于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对环境资源占用、损害的多,当然应该在价格上予以更多的扣除,这是说的通的。所以,绿色蔬菜价格应高于普通蔬菜,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根据成本控制理论,绿色蔬菜也应该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水平范围内,控制好成本,以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来追求更大的利润,并将成本降低带来的利益适度让渡给消费者以获取其更多的支持。

绿色渠道策略

蔬菜绿色营销要求物流渠道高效环保。绿色蔬菜要及时与市场接轨,减少不必要的聚散,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蔬菜的流通渠道要尽量集中统一,减少中间环节,及时有效沟通产销,而且要有利于环境保护。首先,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冷链储运以保质保鲜。其次,构建发达的营销中介力量,及时有效组织产销。传统的蔬菜流通三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不尽符合绿色营销功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的。可以仿照发达国家建立专业营销协会,使产销高度组织化。另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在营销渠道上的特殊优势,例如现在有的地方开发的农业信息网、蔬菜网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营销渠道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潮流。再次,加快推动农贸市场超市化,使生鲜超市承担更多的渠道任务。生鲜超市较之传统农贸市场,在集中统一蔬菜流通渠道,组织产销,促进蔬菜产业化,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绿色营销的要求。

绿色促销策略

即在传递产品信息、刺激消费的同时,对公众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采用各种促销手段,一方面宣传绿色蔬菜的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公众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使人们树立主动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消费者也会因此主动接受绿色蔬菜。这样,有利于实现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这正是绿色营销的宗旨。

绿色服务策略

第8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的农产品供求短缺时代已经过去,农产品市场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但随之又出现了销售渠道不畅,销售价格偏低,局部地区的农产品短期大量积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分析农产品市场营销现存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的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2农产品营销的现状

农产品供求市场发展状况,是研究其营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农产品市场发育的还很不成熟,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

2.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多种类型,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类禽蛋市场和鲜活水果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我国农产品贸易市场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改进的转变,初始流通规模、市场硬件设施的明显改善、商品等级的增加以及市场运行质量的提高。

2.2农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于城乡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并通过国家和国家构建了农产品的主要动脉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自营、专业化的家庭和联盟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城市和农村活跃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使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对接,改变生产和营销的尴尬局面,有效缓解农产品的难题。

3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市场营销观念淡薄

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一直是计划经济产品,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大多数不太关心市场需求。

3.2信息闭塞和滞后

农民居住分散,规模小,文化素质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农民自身素质低下,面临着各种信息的主观判断,往往得到过时或虚假的信息。

3.3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

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盲目地随大流,什么赚钱种什么,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品牌意识淡薄,产品包装不受重视,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市场渗透效果较差。

3.4不注重使用差异定价策略,好坏一个价

许多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不分等级,或只粗略地划分等级,差价较小。例如,果农在销售苹果时,不注重苹果大小、形状、颜色差异,只要每一包装箱的分量相同,即可对外出售。由于农民组织性差和自身素质、能力的局限性加上买方市场的营销环境,农民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3.5农产品生产流通渠道不畅,缺乏必要的促销力度

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存在,农产品生产者与买方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流通渠道不畅。对农产品的宣传不够,宣传不到位,认为不需要太多投入,许多农业经营者还是跟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产品观念,等别人上门收购。

4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4.1加强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培养农民的现代营销理念

不断加强对农民朋友的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增强其对农产品营销的认识,转变固有的传统营销观念,逐步树立现代营销的新理念[1]。目前,许多农民已经从各方面努力适应市场的需要。然而,在市场营销中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多数农民不能选择最有利的市场进行农业营销,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因此,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营销观念的创新,从传统的生产和营销理念,快速转移到市场需求,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为此,引导农民先研究好市场,从“以需定产”做起,逐步发展到创造市场需求和协调公共关系,以实现种得对路、卖得走俏、销得旺盛的农产品生产格局。

4.2完善农产品行业协会功能

农业产品工业协会是指根据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不同层次的要求,由生产经营组织或龙头企业依托著名的农产品或主导农产品形成的生产经营组织。其职能是协调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渠道和推广,维护行业秩序,保护协会会员的利益,解决贸易纠纷。从世界来看,许多国家都有全国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如美国柑橘协会“新奇士”,包揽柑橘种植的科研项目、市场开发、产品宣传、品牌推广、信息等工作。我国许多地方相继进行了有益的试探,建立了一些地方性的行业协会。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能将本行业农户真正组织起来的全国性农产品协会和专业组织。

4.3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变传统的价格为主的竞争手段为非价格为主的差异化策略,是农产品营销制胜的主要战略。对农产品来说,首先应确保向消费者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农产品;其次是追求区域的差异化,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和地理特色;最后是追求品牌差异化策略,通过设计独特、环保的包装和注册特色商标,打造名优品牌,以赢得客户和消费者青睐。如黑龙江省发挥“黑土地”区域优势,全力发展绿色食品,陆续培植出“完达山”、“北大荒”、“响水”、“九三”、“松北王”和“七河源”等多个名优品牌,形成以乳制品、中药、绿色大米、大豆油、绿色大豆等一系列具有“大农业”特色的农产品,被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和喜爱。

4.4重视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战略首先要求农产品的高质量,质量来自于农产品的营养、品位、健康和安全,这是农产品对消费者最核心的利益[2]。一些当地传统特色的农产品,如果可以在包装,品牌营销更小心,价格可以升级。如安徽巢湖农民的芹菜,在市场上只卖几毛钱,经过简单清洁、包装和获得安徽省著名农产品品牌后,在上海和其他城市,每公斤卖十元以上。因此,打造名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4.5实施扩张策略,实现规模经营

我国要坚持注重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统一规划,科学地确定“拳头产品”,动员家家户户一起种植或养殖,就能实现规模化生产[3]。有了规模生产,就拥有了农产品集中收购的市场吸引力,规模化经营格局随之而形成。坚持以品牌为核心,不论上游的种植养殖,中游的农产品加工还是下游的销售、出口,都实行规模化运营,并以种养加规模作为吸收加盟的条件。通过农业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节约经营费用,农民即可获得规模经济[4]。总之,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发展时期。但关键在于重视和行动。如果农民再学习一些,政府再实干一些,农业组织再活跃一些,营销理念再先进一些,营销环境再优越一些,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就能更快更好一些。相信经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配合协作,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战略就一定能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09):29-33.

【2】王意日格乐吐.“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品牌研究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6(16):42.

【3】丁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及完善途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158-160.

第9篇: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范文

Abstract: Selenium i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of human life, 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anti-aging and anti-cancer. In recent years, the selenium-rich agricultural product has become the new trend of consumption due to its distinctive image and safe quality and welcomed by consumers. In 2011, The Fifth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Qinghai Province firstly found more than 840 square kilometers of selenium-rich soil in Haidong region of Qingha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in the selenium-rich regions, such as Pingan county, Xiaoxia town, Ledu county, Qutan, Yurun, Putai, Luhua town in Haidong Region, the average content of selenium is 0.44mg/kg, 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soil background value, and reaches the level of the enough selenium or medium selenium-rich. The sale of Haidong selenium-rich region is large, and the strata is thick, but i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ate depth of selenium content, eas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hich provides favorable resources for improv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plateau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s the excellent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in Qinghai Province.

关键词: 硒;富硒农产品;营销;竞争力

Key words: selenium;selenium-rich agricultural product;marketing;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163-03

――――――――――――

作者简介:张肇(1985-),男,青海平安人,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MBA专业,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营销。

1 实施青海富硒农产品营销的现实意义

青海是个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要使得青海高原富硒农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让海东地区富硒农产品在全国甚至世界众多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迎合广大消费者倾向,大力发展以富硒农产品为龙头的新型产业升级转型,并且努力打好营销这张王牌。这不仅关系到青海富硒产业链的发展与壮大,而且关系到产业链上游从事农业生产群众的切实利益,更关系到我省积极提升和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城镇化差距的早期目标。

首先,开展绿色富硒农产品营销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健康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其次,开展绿色富硒农产品营销有利于青海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开展绿色富硒农产品营销是提升青海省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外省成功的经验,在研究青海独具特色的地域位置及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深入分析富硒农产品相关特点并努力实现成功的营销策略,支持培养与打造龙头企业与拳头产品,扩大青海省富硒品牌知名度,对扩展海内外市场、发展县域经济与结构转型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2 青海省富硒农产品营销发展前景

随着未来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用于高端富硒农产品的收入/支出比将大大提高和促进富硒农产品的消费能力及水准,未来一段时间内,富硒农产品将成为部分城市高端消费群体的必需品,走上人们的餐桌。在西北地区我国首次发现平安-乐都如此大面积的富硒资源区。对于该地区富硒农产品的开发,不仅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品味,更是为青海当地农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促进青海省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3 青海富硒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3.1 富硒农产品营销组织化程度低 青海农业最基本的经营现状是小生产对大市场。

因此制约农产品营销的最大问题就是组织化程度太低。由于我国农产品都是随意性种植、分散经营,而且种植不确定品质、质量和数量,因此与销售区就无法建立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也无法占据市场的稳定份额,因此,这种无组织化的生产经营很难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另外,政府引导和产业政策力度支持也有待提升。

3.2 富硒农产品营销品牌意识差 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卫生质量以及营养、安全等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也树立了很强的品牌意识。但是由于目前青海省农业区中都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无法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做到有效的监控,因此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营养、无污染、品牌化的要求。

3.3 富硒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不健全 首先,市场体系的建设和改造的步伐落后于市场化的进程。目前青海省大多数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不具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基础和条件,主要表现在设施陈旧、结算手段落后、信息以及质量体系建设不完善、销售终端主要是小地摊、大贸易等;其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非市场化运作造成市场定位不准确。目前多数发达地区的市场均定位为公共设施,并且通过招标形式委托市场管理公司对公共设施进行管理,而这些设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而青海省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乃至管理主体各不相同,多数都是属于当地村、镇以及街道办事处的企业,并且许多市场还处于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极端,不仅对市场的功能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位,更是缺乏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革;最后,市场的管理秩序混乱不规范。大多数市场经营管理的场地和设施都以出租的物业管理为主,并且管理的规则不健全,当前的管理仍旧处于人治而不是法治的管理,提供的也是重收费而轻管理的服务。

3.4 富硒农产品营销的科技含量低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由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接受新技术和新事物,因此新技术、新成果很难普及到日常的生产中,因此生产以及成果距离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相差甚远,目前青海省的农产品种植随意性大,不容易统一指挥调度,因此就很难进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分级以及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轨道。

4 提高青海富硒农产品营销竞争力的措施

4.1 市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一个地区的市场的规范程度以及能否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最关键取决于市场的管理和市场的秩序,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的当属日本,日本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并且实行严格的监管使得整个市场有序的运行。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第一,根据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市场管理规则以完善市场法规,为确保市场有效的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市场规则也是实现公开、公平竞争的有力依据,从而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二,坚决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市场有序高效的运行;第三,打破部门和地区垄断制度确保形成容易的市场;第四,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及认证和管理体系。同时,制定配套适用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执法队伍,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管理、市场流通、标志使用和包装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监管,通过依法管理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快速发展。

4.2 “走出去”战略 虽然我国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但是出口的都是普通的农产品。目前国际市场对于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但是各国都设有技术贸易壁垒,因此对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只有有效的图片技术贸易壁垒才能更好的把我国的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无公害农产品就可以有效的做到这一点,利用无公害农产品的总量以及质量优势可以满足国际消费的需要。

4.3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支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充实工作体系和支撑体系,建立长效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和扶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发展,实施“企业为核心,政府来服务”的长效发展模式。要依托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青海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进行扶持,由此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只有依托政府强大的革新力,才能从根本上对青海农产品在流通领域进行整合改造。

4.4 优质名牌策略 青海省海东地区要把高附加值的富硒农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培植起来,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运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给大家树立无公害农产品安全优质的品牌意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化,尽快的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4.5 生产规模化策略 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进行集中连片认定,会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并且降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4.6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做好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认证贯彻实施有关农产品产地的法律法规,做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发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模式代替高投入、高耗能以及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做到环境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4.7 科技推动策略 加大修订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力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对农民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和管理的培训与指导力学科学管理,加强使用产地环境污染的控制技术和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技术的开发和储备。

提高青海富硒农产品营销竞争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就需要把握“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以富硒种植、养殖产业为依托,富硒精深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口,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出口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河湟百里农业长廊高原生态富硒产业带,使富硒产业成为青海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型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菲律普・科特勒,王永贵等译.营销管理(第十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2]Marketing Management, Ninth Edition, Philip Kotl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菲利普・科特勒 加里.阿姆斯特朗著,俞利军译.营销导论.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6]威廉姆G.齐克芒德 桑蕾译.有效的市场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7]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中国市场营销网,http://.cn/index.asp.

[9]蒋侃.质量风险认知和零售价格差异分析――以农产品为例[J].

[10]靳明,李爱喜.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与博弈分析[J].财贸经济,2009.

[11]张秀芳,史建民,崔卫杰.中国绿色农产品价格定位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

[12]李东升,高彦彬.差别定价在鲜货农产品定价中的应用 [J].江苏商论2010.

[13]张辰利.河北堪泰园农产品营销模式启示[J].营销月刊,2010.

[14]吴飞.基于当前农业政策的农业投资机会分析[J].现代商业,2009.

[15]胡建中.我国农户极家庭农业长期投资行为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8.

[16]宋玉智.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看中国农业投资机会[J].农业经济,2010.

[17]卓建国.农产品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J].乡镇经济,2009(12).

[18]崔丽辉.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原产地效应分析[J].中国商贸,2010,(20).

[19]骆涛林,牛春香等.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