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提升计算机网络知识水平和项目操作实践能力,是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体系知识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的前提下,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十分必要。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 计算机网络 实践教学
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通常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讲解TCP/IP 协议、OSI 七层模型、各种网络的功能和网络的应用与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知识。
一、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背景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知识为背景,任务为主线,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引导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任务项目案例和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各章节的任务要点构建成课程知识网络,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创新
学习情境的构建: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包括黑板构图分析、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方式传播给学生,已达到使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协作情境的构建:以任务为主线,教师把课程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的小项目,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会话情境的构建: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同学们可以选择团队学习、求助教师、个体寻求解决方法等方式完成实践练习。
意义建构情境的构建:通过多次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的拓展新的知识。
三、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系列具体项目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巧妙地穿插在每个项目当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寻求自主学习的方法。
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我们以综合布线项目施工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5个部分。
教师讲解常用网络布线工程施工案例、施工材料及常用技术,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样板工程,切实掌握从设计到验收所涉及的必要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达到教学目标并填写教学实践表单。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项目教学法实践操作教学流程分为实验准备、示范教学、模拟现场、庖丁解牛4个步骤:
(1)实验准备。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标,将学生分组,选择实验工具与材料。
(2)示范教学。实践指导教师逐一演示操作步骤,讲解操作要领和操作用途,指出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强调重点,提示安全操作事项。
(3)模拟现场。分组按实验指导书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巡视,为存在问题的小组提供帮助并作解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动手练习。
(4)庖丁解牛。指导教师给出应用练习题,要求学生快速、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
建立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
模拟现场就是让学生体验现实中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真实工作环境,工作中要求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对工作要求、工作规程、标准规章、工程现场相关指标进行评分,针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及职业专业性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训练项目要真实环境布置:
教师给出一套经典建筑楼房计算机网络施工图纸(包括楼房说明),要求包括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测试、验收各个部分。现场提供6 类、5 类UTP、水晶头、管线桥架、大对数电缆、LIU、交换机、各种机柜配线架、光纤熔接机、室外光纤、FLUCK 测试设备(DTS1200)、各种常用工具及模块等工程设备及材料。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综合布线系统采用AutoCAD 或Visio 软件绘出布线各类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根据施工、管线图纸,运用工具对楼层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安装,水平链路管线铺设,工作区安装,运用FLUCK 测试设备抽样测试安装好的线路,做好验收记录。
四、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应参与动手操作,体验实践过程。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选择实用、精炼的项目任务
2.团队任务要妥善安排
3. 教师的指导很重要。
4. 实践任务要总结、拓展和延伸
关键词:深度信念网络;多任务学习;人脸识别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65-04
Abstract:Aiming at improving face recognition r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multi-task learning mechanism, constructing multi-task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in output layer of deep belief network. Related tasks using multiple parallel processing enables the classifier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put terminal,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lassifier. And through multiple related tasks weight competition ,the impact of over-fitting classifier is reduc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ep belief network learning classifier constructed multi-task, with respect to single-task learning, the multi-task learning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Key words:deep belief network; multi-task learning; face recognition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系统,如图片自动归档系统、身份验证系统等。人脸识别也成为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神经网络其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它通过无监督的预训练和有监督的微调获得较好的网络权值,逐层地对特征进行抽取,进而获得较好特征。文献[1]利用了DBN优异的特征表示能力,在图像识别问题中得到了较好的识别率。
多任务学习是一种打破传统研究观念的研究方法,利用在多个相关任务并行处理过程中权值共享可以提高系统的泛化能力特性,进而可以解决因样本相对不足而造成的分类器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在神经网络中引入多任务学习机制,可以利用多个相关任务的权值共享来减弱过拟合对神经网络的影响。文献[2]将深度信念网络与多任务学习结合用于表情识别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人脸方法也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提高了图像识别的精度,文献[4,5]将多任务学习应用在图像分类中,文献[6,7]将多任务学习与神经网络结合应用于分类问题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针对如何提高人脸识别率的问题,本文利用深度信念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并在DBN输出层构建有监督多任务学习分类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提高了人脸识别的精度。
1 深度信念网络与多任务学习
1.1 RBM受限玻尔兹曼机
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RBM)为两层随机网络结构,RBM的两层分别为可视层(v层)与隐含层(h层),可视层与隐含层之间的连接为全连接,隐含层与可视层层内均无连接,v层偏置为b, h层偏置为c,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Roux等人证明了只要h层节点足够多,RBM能够拟合任意离散分布[8]。RBM网络结构中隐含层为二值变量,可视层为二值变量或者[0 1]之间的数值。假设隐含层有m个节点,可视层有n个节点,对于一组状态(v, h),RBM系统具备的能量定义为:
公式中参数vi表示可视层第i个节点状态,参数hj则表示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状态。[θ]为RBM结构参数,即[θ]={Wij,bi ,cj }。当[θ]确定时,得到RBM结构基于(v,h)状态的概率p为:
Z([θ])为归一化项。由RBM网络层间全连接层内无连接结构特性可知,当可视层节点值给定时各隐含层节点之间激活概率相互独立,由网络的对称性可知,当隐含层节点值给定时,RBM网络的可视层节点之间激活概率相互独立。第i个可视层节点的激活概率p(vi=1|h,[θ])可由公式得出,第j个隐含层节点的激活概率p(hj=1|h,[θ])可由公式得出。
公式(4)和(5)中sigmoid(x)为激活函数,其公式为sigmoid(x)=1/1+e-x。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RBM对于观测数据v的概率分布如公式(6)。
为确定该分布,需要调节参数[θ]即调节W,b,c。可以利用对比散度(Contrastive Divergence, CD)算法对训练样本M进行训练,训练RBM模型的过程中采用训练公式(7)-(2)进行训练。其中[v(0)=M],[α] 为学习速率。
大量实验证明RBM网络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机制,堆叠多个RBM组成网络能够在大部分分类和特征学习中提取更加抽象的特征,经过无监督的预训练与有监督的全局微调后可以得到较优化网络模型。
1.2 DBN深度信念网络
自Hinton[9]等人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深度信念网络以来,DBN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BN作为一种概率生成模型在特征提取及分类问题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经典深度信念网络由若干层受限玻尔兹曼机及输出层组合而成,以包含两个RBM的DBN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其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在深度信念网络中,RBM层训练属于无监督训练过程,其利用对比散度方法进行逐层贪婪预训练,每一层的训练结果作为下一层的输入,顶层为有监督训练模型。本文利用经典DBN网络进行实验,在预训练完成后再实现对DBN网络整体的权值进行微调。
实验中输入为多维图像像素数据,输入数据与第一层隐含层构成RBM网络进行训练,训练过程采用CD算法进行逐层训练。当第一层训练完成后,将产生的参数W0作为固定参数输入第二层RBM中进行训练,依此顺序进行逐层训练直至训练出顶层RBM网络参数完成预训练,并将所得参数输入到下一层进行有监督的训练并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整体网络权值进行微调,进而增加整体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和各层间联系程度。
1.3 多任务学习
多任务学习最早由Caruana提出[10],多任务学习打破传统任务分而治之的思想,对多个相关任务进行并行训练能够考虑到相关任务之间的联系,提高输入相关信息的获取量,进而可以解决因样本相对不足而造成的分类器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多个相关任务之间的权值共享进而提高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多个任务的权值进行竞争能够有效抑制模型的过拟合程度,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多任务学习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文在输入端输入多个任务训练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整体数据中包含多任务信息而非分别输入三个任务信息,并通过在深度信念网络的输出层构建多任务分类器使训练过程中分类器能够充分利用多个相关任务所包含的信息,进而来提高人脸的识别的精度。其结构如图4所示。
2 实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的数据集为CMU人脸数据集。因数据集中存在极少几张图片损坏,用数据集中同种类别替代。最终数据集中包含640张人脸图像,图像信息包括人脸信息,人脸的方向(直,向上,向左,向右),人眼信息(是否佩戴墨镜)。本次实验使用数据集中128*120分辨率的图像。任务1为识别人脸,构造任务2为识别人脸方向,任务3为人眼是否佩戴墨镜。取数据集中480张为训练集,160张为测试集进行测试,数据集部分图像如图5所示。
3 结束语
深度信念网络能够有效提取图像特征,并通过输出层进行有效的分类,对深度信念网络做进一步研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DBN网络中应用多任务学习构建多任务分类器,能够在样本相对不多的情况下使分类器同时关注多个相关任务即在训练过程中多个相关任务权值共享,进而使分类器从输入端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量,同时可以利用多个相关任务权值竞争减少过拟合对分类器的影响,进而提高对人脸的识别率。
参考文献:
[1] Liu P, Han S, Meng Z, et al.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via a boosted deep belief network[C].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4: 1805-1812.
[2] Xia R, Liu Y. Leveraging valence and activation information via multi-task learning for categorical emotion recognition[C].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5: 5301-5305.
[3] 周茜.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D]. 西北大学, 2013.
[4] 刘成, 彭进业.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自然图像分类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7): 2773-2775.
[5] Ding C, Xu C, Tao D. Multi-task pose-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J].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5, 24(3): 980-993.
[6] Huang Z, Li J, Siniscalchi S M, et al. Rapid Adaptation for Deep Neural Networks through Multi-Task Learning[C]. Six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15.
[7] Ye Q, Munro P W. Improving a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Ensemble with Multi-task Learning[C]. Neural Networks, 2006. IJCNN'06.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EEE, 2006: 5164-5170.
[8] Le Roux N, Bengio Y. Representational power of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 and deep belief networks[J]. Neural computation, 2008, 20(6): 1631-164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本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认识
1.1本科教学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本”是草木之根的意思,根在草木整个生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草木成长的内因。显然,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人成长的“本”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一个人的认识和思维方法问题。映射到教学中,也就是要落实两点:①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因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其所有能力的基础,是本质能力。②如何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模式。因为系统化思维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形成(来源)和本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方法,以及逐步建立其持续创新的科学研究能力。具体而言,按照认知科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前者要培养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学习方法,实现认识论在学习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即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图1是该方法的直观视图。对于后者,就是要培养基于联系的系统化思维方法,实现知识点到知识线,知识线到知识面,知识面到知识体的融会贯通,最终实现持续创新。图2是其直观视图。两者的关系可以通过图3直观表述,也就是说,前者是局部微观的“本”,后者是整体宏观的“本”。
针对本科教学,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是,从人的生理角度讲,大学本科阶段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能力形成的重要和主要阶段。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改变起来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生产特殊产品的本科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关键的作用。
1.2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质和内涵
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显然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特例,因此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应该是本科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或者说,它就是本科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直接投影。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学习方法投影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挖掘“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应用模式,建立面向模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更进一步,实现系统化思维模式教学思想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直接投影,建立面向“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系统化思维教学的教学体系。最终,解决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图4直观表述了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本质和内涵。
2思考
2.1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学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等)。教材要素体现的是教学的静态属性,教学过程要素体现的是教学的动态属性,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师要素和学生要素的互动作用。通过互动作用,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个要素中,教师要素是本质要素,它直接驱动教学过程要素,或者直接决定教材要素、并由教材(间接)驱动教学过程要素。如图5所示。
2.2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依据教学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基于上述认识,作者认为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教材体系设计缺乏多维性和认知性
教材体系的多维性是指教材内容、教材习题、自学内容和实验教材的一体化设计关系。考虑到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学时少之间的矛盾,主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延伸或拓展性的内容可以放到相应习题、自学内容和实验中。目前,已有的一些教材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比如,国外的教材对习题设计考虑比较多,而对实验考虑相对较少。国内教材比较强调实验,但实验的设计与教材的关系相对松散。教材体系的认知性是指教材一体化设计必须建立在面向系统化思维培养的基点上,强调人类认知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一体化设计的逻辑体系必须符合认知规律特性。目前,教材设计的多维逻辑松散性没有形成围绕系统化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和目标定位,弱化了系统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材内容设计缺乏现代教学理论支持
主教材内容的设计没有考虑元认知能力培养问题,太多地注重知识的逻辑组织,而忽略了面向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内容的逻辑组织。也就是说,没有重视技术和原理背后的思维教学,强调了静态型知识,而弱化了动态型知识。由此,也就自然地影响了系统化思维的培养。
(3) 教材写作风格缺乏演绎与归纳的统一
演绎和归纳是人类认知的两种基本方法,演绎一般对应于间接经验的获取,归纳一般对应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对于知识的学习,人类大部分是基于教材和书本获得,即
基于演绎的间接获取。然而,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概念的理解和消化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果采用归纳式介绍,再引入演绎式体系,则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采用问题驱动的抛锚式教学策略为先,然后引入演绎式的支架式教学策略,要比单纯的演绎式策略好。目前,大部分教材都采用演绎式写作结构,由于教材直接驱动了教学过程,因此,受制于教材的问题,一般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其实现就存在演绎与归纳的不统一问题。该问题直接导致了较差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教材(部分)及其面向“本”的教学特性分析如表1所示。
(4) 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演绎能力弱化
教材是静态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设计实现了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教学设计与教材的关系是一个M:N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即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个教师对一本教材的个性化演绎能力。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其创造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何针对教材的内容,不断构建和创造面向学生自身主动建构其知识的各种环境,包括案例选择、交互问题、表述思路、拓展延伸话题、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结等等。从而帮助学生的主动建构。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的与教材同步提供PPT的做法是一个严重制约教师创造性的障碍,这也间接地弱化了系统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教师自身教学理论基础的匮乏,导致其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运用的弱化,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5) 实验教学缺乏开放性
目前,尽管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但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即所谓的应用型、技能型实验,缺乏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和教学。正是由于我们准备得太充分,学生不要花费太多力气就能按图索骥地完成实验,失去了对实验过程中的思维的训练,从而导致了目前教学达不到面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本”的目标。
2.3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应有的策略和方法
(1) 建立面向系统化思维教学的基本理念
基本教学理念体现了对本科教学的认识程度,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它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体系的建立。尽管基本教学理念是抽象的,但它可以通过教材、教学设计等具体表现出来。根据上述认识,应该建立面向系统化思维教学的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教学体系。比如,对于各种协议的教学,不仅仅是解析其原理,更重要的是解析其产生的原因,即为什么会诞生这种协议?该协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说,要理解协议的动态性(面向思维)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理解协议的静态性(面向工作原理)的知识。同时,对于协议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使用和剖析,而是要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协议设计机制的改造和分析。再者,应该将多个协议联合起来,从多个协议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机制中寻找和挖掘一些设计模式,并且从某种协议的发展历程中领会其进化的本质。从而,由此可以学会人类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达到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的目标。
(2) 建立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基本教学理念,在战术层面上应该建立基于模式及其建构的教学模式。所谓模式,在此是指知识应用模式。知识应用模式是一种隐性知识,相对于一般的显性知识而言,它一般存在于个体的意识里。按照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知识应用模式在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策略中,对于该知识的教学一般由个体自身领会。教学的层次是局限于知识及其关系平面,如图6所示。针对本科教学,应该重点突出隐性知识的教学,使教学层次覆盖两个平面。比如,树型管理结构与DNS问题、组播(树)问题,IP连接端口和实际主机地址之间的映射问题(NAT、虚拟主机),路由协议与P2P结构问题,等等。
(3) 采用多维体系设计方法
基于面向系统化思维教学的基本理念,实现教材的多维体系设计。也就是说,教材内容、自学内容、习题以及实验教材的体系设计应该统一在基本理念基础上,多个维度形成逻辑上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多个维度的逻辑并列。比如,针对网络的发展,教材内容给出从单机局域网或广域网互联网Overlay网络的思维变迁及相关原理,自学内容给出典型网络的细节内容及其思维本质,习题部分可以拓展教材内容(比如IP地址与二进制)、以及建立面向模式的思维方法(比如连接与非连接),实验部分除安排基
本实验外,给出一些开放型实验(比如给出应用场景,要求设计方案并分析)。
(4) 采用抛锚法和支架法并重的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时刻注意问题驱动方法的设计,围绕着一个知识或概念,可以从一个问题或情景开始,然后,再给出另一个相似问题,并从这些问题中抽象出概念和方法、原理,最后解析概念和方法、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其他相似问题,实现从具体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的认识思维过程的教学。比如,对于IP地址的理解,可以从互联网的本质,即网络互联时如何标识一个连接端点这一问题着手,得出IP地址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再解析针对不同的网络规模,地址分类问题。接着将地址匮乏问题引入,由此介绍子网概念、子网掩码概念、NAT概念等。使学生理解概念和具体问题解决的关系,以便充分理解概念。而不是直接按演绎式方法,直接告诉学生IP地址的构成和分类,让学生死记它。更进一步,通过开放实验,给出一个应用场景,让学生设计和运用子网和子网掩码概念,巩固概念的理解。
(5) 增加开放性实验
面向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应该大大加强。也就是说,要强调针对具体问题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实验应有的结论和现象,知道如何去验证该结论。然后,再通过实验去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并注意观察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在将实验拓展,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实验过程。
(6) 深层应用网络教学
针对教师要素问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师本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能力不可能达到同一种水平和要求。另一方面,受重科研轻教学思路的影响,教师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因此,通过网络教学手段,建立网络虚拟教学研究中心,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共享名家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是一种比较可行比较经济的方法。更进一步,将各名家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动态教学设计,建立面向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动态增长型知识库,可以有效地弥补现实条件的制约带来的问题。
3总结
本文针对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论述了其内涵和本质,剖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应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的核心在于强调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对“本”的内涵的演绎,也就是说,面向学生的未来,如何“传道”,而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尽管本文主要针对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但其论述的思想和方法,对其他本科课程的教学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军. 计算机语言课程中的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分析及创新能力培养[J]. 东南大学学报(社哲版•高等教育研究),2001,(02):18-22.
[2] 沈军等. 教学模式与模式教学[J]. 东南大学学报”(社哲版•高等教育研究),2002,(02):22-26.
[3] Larry L. Peterson, Bruce S. Davic著. 叶新铭,贾波等译. 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Andrew S. Tanenbaum著. 潘爱民译.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那么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说网络人际关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媒介,从而在超文本和多媒体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基于网络才能够实现和建立的。因此在我看来,网络人际关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网络人?H关系的特点
说起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异同,同样都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网络人际关新的建立也是通过先认知对方,然后依靠情感的带动建立网络交往。按照其规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都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交往的个体都是用网名的方式出现,利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不暴露自身隐私的前提下和对方进行交往,这些都使得交往过程有很大的虚拟性。
(2)约束力差。由于网络环境交往,彼此不见面,关于身份、性格都无法面对面判断,那么就可以跨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仅靠语言表达来诠释想展现的性格,造成网络中与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完整性,让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网络关系不稳定。
(3)平等性。网络交往中由于没有身份以及阶层的标准,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仅凭情感来选择亲疏远近,克服了现实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门第、空间、地位等一系列影响交往的外界差异,获取更加广泛的交友体验,让交往变得纯粹而又平等。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如今网络已覆盖全球,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达7.31亿人,这样巨大的数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它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将遥远两端的人瞬间联系在一起,构建地球村,从而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而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往往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让生活和朋友圈变得狭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无需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和真实姓名却因为爱好相同或者个性相似,甚至是在论坛或者qq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朋友。但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在我们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很难与其结成朋友。因此网络让我们即建立了人际关系,又享受了单纯的安全感。
(二)网络可以增强交往的信心
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元,处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无需察言观色,就可以真实而又信任的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弥补了现实中不敢接触陌生人的现状,这是网络的距离感带给我们的好处,在网络中表达一些平时不会用的活泼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与他人接触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步调,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教学管理;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7―01― 15
作者简介:段淑珍(1960―),女,汉族,山东省蓬莱县,大专助理馆员, 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学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素 质迫在眉捷。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 课题。面对教学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加强继续教育是目前提高教学管理人员 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现代化技术管理知识应用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结构不完善。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现有的教学管理人员学历较低,有的过去不 在教学管理岗位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缺乏应对教学改革的 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管理水平落后、知识透支,服务意识不甚到位等问题都应 引起我 们的足够认识,这就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理念、单一 的知识结构,陈旧的管理方式必将制约管理效益的提高。通过继续教育转变观念,优化管理 者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是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现有知识日趋老化。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国家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面向21 世纪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高等院校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教学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是促进 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系统工程中只 起微不足道的作用,这种管理工作人员不需要相关专业知识,所从事的只是事务性工作。在 这种思想影响下,大多数教学管人员不思进取,不去研究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对网络信息 时代给教学管理人员带来的压力估计不足,认识不够,部分有较高学历的人员认为自己所学 知识已能应付日常工作,不能正视当今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对自己的挑战,久而久之使自己 落伍。如不努力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相关知识,必将被时代淘汰。
3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能力不足。
自动化管理已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推动教 学方式的改变。但目前绝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只能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缺乏利用网络 技术能力及软件开发能力,还有一些部门现代化设备投入不足,教学网络系统不够完善,根 本谈不上教学管理现代化,如不及时充电,接受继续教育,就跟不上用科学化、规范化和现 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的时代步伐。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对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 确保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继续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素质,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必须不断接受职业道德方面的继续教育,以增强事业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对广大师生的服务意识,切实增强校、院之间和院系之间的协作 ,不断开拓视野,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创新工作,也就是说要通过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不断 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树立为教职工、学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思想。
2文化知识教育。
(1)教育学以及相关知识教育。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只有懂得了教育教学规律,摸清了教职 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具备了现代管理知识,才能把原来靠模仿或经验进行的工作上升到理 性的高度,使之符合教育规律,提高工作效率。
(2)先进技术知识教育。
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时代,其重要特征是“高效率”,如何借助计算机等新技术手 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应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量也成倍增长,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管 理水平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共享化也使教学管理工作进入了网络化 时代。因此,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已是每个教学管理人员当前的迫切任务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提高日常教学管理 的质量和效率,使教学管理尽早进入科学和现代化。为此,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提 高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水平,并进一步利用数据库等方面的资源开发教学管理软件,真 正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
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为搞好继续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教学管理人员所受的教育程度不 同,自身条件不一样,所以接受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拓宽途径,有效提高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学科知识、创新理念、科研能力等必备素质。
1自我成才。
培养自学能力,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在职人员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实 施继续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学管理人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努 力拼搏,结合自身实际,加强自主学习,并虚心向周围同志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为教学 管理多做贡献。
2进修和学历提高培训。
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各种进修班和培训班,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学习;鼓励和 支持他们通过函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3参观学习并组织学术活动。
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一些有创新,重实效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和接触,互通信 息,取长补短。另外也可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 教学管理经验,开拓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4注重研究。
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探索高校教学管理规律,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 理论依据,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
总之,网络环境下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我们将通过继 续教育,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 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殷丽文教务干事做好院级教学管理工作的五要素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5, (02)
关键词:成人教育;互动;问题解决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46-03
成人学员是在生理、心理上已经达到成熟状态,并且担负了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人。他们有复杂的身份、多重角色、不同的需求,作为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参与者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基于成人学员的这些特点,他们的学习也呈现出以下与普通学员不同的特征。
一、成人学员的基本特征
(一)基于经验
成人教育的教学应选择基于学员经验的方式。青年学生的自身经验不多,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一种不重视经验的学习。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教师的辅导、书本的内容。而成人学员是带着丰富的经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他们有各自的学习背景、方式、动机、需要、兴趣,这种个性化的情况要求成人教育使用适合个性的教学策略。对他们来说,最丰富的学习资源就是本身的生活、工作经验。因此,需要采用与经验有关的方式,如小组讨论法、问题解决式、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
(二)基于问题
成人教育的教学应选择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对青年学生来说,教育是一种为未来生活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对于成人学员来说,教育是一种提升能力以应对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的过程。青年学生学习时常带着学习书本知识的倾向;成人学员则常常有把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愿望。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机,是使用知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成人学员只有当其意识到某种知识对他们生活有用时,才有学习的动机。单纯的教材内容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只有当新的知识、技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现给成人学员时,才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基于业余
成人教育的教学应选择能利用业余时间的教学方式。青年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因而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能够得到保证。而成人学员多数都是在职的,且不少已成家立业。他们是学员的同时更有劳动者、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多重角色。老人、孩子、工作、应酬等都占用着他们的时间,消耗着他们的精力,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取工作,舍学习,造成上课的出勤率极低、课堂教学气氛不浓的困境。因此,成人教学需要利用网络支持服务系统来满足学员不同时段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基于个体
成人教育的教学应选择能使之感受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青年学生的学习环境是教室、图书馆,而成人学员由于生活、工作的原因只能独自面对书本、电脑,没有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他人分享,也得不到来自班集体的支持与鼓励,使他们在学习中极易感到孤独和寂寞。辅导教师应为学员安排多形式、多方位的学习辅导,通过实时和非实时的互动、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交流形式,让他们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及时得到所需要的支持,感受到团队学习的氛围。
二、基于成人网络教学的“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成人教育需要在导学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基于网络互动的“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导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员意识到学习的需要、明确学习目标与时间管理、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网上教学必须以互动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宗旨,指导学员与教师之间互动、与同伴之间互动、与教学资源之间互动,从而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在顺畅的互动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员感受到是有支持的学习,才能有信心克服学习困难,达到学习目标。
(一)以互动为核心
1.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互动。(1)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网上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并且每一个目标都要有相应的评估策略。在网上教学中,要帮助学员达到学习目标,教师不仅要给予学员明确的总体目标,而且要给予每一模块的学习目标以及每周学习章节的分解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设计“问题解决式”的教学任务,建立起有一定氛围的学习环境,跟踪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2)指导督促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网上学员学习时间安排可以是自由的、零碎的。学习内容相同,时间安排不同,学习方式亦不同,因此,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学员预先安排时间,最好能通过技术平台对每一位学员的网上学习时间进行统计,针对没有达到学习时间的学生,教师可以发信息给予善意的提醒,也可以由学习小组组长协助教师对没有完成小组讨论的学员进行提醒。
2.学员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利用学生最常用的工具。通过调查发现,QQ是学员们利用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工具。它能够即时传送信息、即时交谈、即时发送文件和网址。QQ群支持多人交流的服务,在群内除了聊天,还有空间服务。QQ群这些功能能够很好地协助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实现和学员之间的合作交流。
3.学员与教学资源的互动。(1)网上学习资料采用对话式互动的撰写方式。对话式互动的撰写方式,能让学员感到有一位优秀的教师循循善诱地给自己授课,能起到加强吸引力的作用。比如,可以用这样的句子表达:“为了了解……让我们先思考……”;“该课题是新问题吗”;“该问题学习的困难在哪里呢”;“通过前面已学的知识能解决吗”。对话式互动撰写方式,一般要求撰写者以“我”、“我们”的口吻与学员进行探讨式的交流,这与教科书描述式的撰写方式是根本不同的,是网上教学弥补面授教学不足的关键举措。(2)辅导内容提供章节导航。网上学习资料的标题不要简单地用第几章作为标识,要同时提供章节摘要,让学员打开前就能对学习的内容有总体的了解,这样能让学员产生学习兴趣。章节导航先从学员身边的问题导人,促使学生有产生思考的互动愿望。
(二)以“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实施
“问题解决式”学习,不是指“学习些什么”,而是指“如何去学”,如何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品质。“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可以有以下教学流程设计:
1.问题的提出。提出的问题要有思想性、启发性和科学性,目的是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能激发全体学员主动参与。问题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实际;二是学科本身。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对于解决问题者的新颖性,使得问题解决者没有现成的答案,因而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2.问题的探讨。探讨的问题要有主体性和目的性,以探索课程知识,培养思考能力为目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谈话法、点拨法、讨论法和探索法等。可以采用实际工作、现实生活的经验分析、产生联想,得出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有些课程可以利用实物、图片、视频帮助启发、点拨,让学员更方便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3.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过程要主动,解决结果要达到教学目标。要顺利地进行“问题解决式”学习,其前提是利用已经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者要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具有的实际生活经验、能收集的可供帮助的资料,与能方便联系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
4.结论的应用与发展。问题解决的结论出来之后还要引导学员进一步探讨其应用性,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能力从而发展智力。这是一个教学内容得以提升的阶段,既巩固和应用新知,又解决实际的问题,还要在实践中对新知的理解上升到一个高度,这一步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和实践实现。
三、“基础会计”课程“问题解决式”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学习“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二)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搞清楚账户的结构;理解账户期初、期末余额与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各项指标之间的推算。
2.通过讨论理解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搞清楚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的不同性质;理解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会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3.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与练习后能掌握书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并熟悉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策略
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笔者设计了以下八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员深入探究。
问题一:单位让你管理一项资产,要求做好资产的收发并随时能告知该项资产的最新数据,你该如何做?
问题二:要管理企业的资产我们要设置多少账户呢?
问题三:我们在管理好自己的资产同时是否也要记录好自己的负债、所有者权益以明确自己的责任?这两类要素又是如何进一步分类的呢?
问题四:为什么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一个恒等式,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又能成立,两者矛盾吗?
问题五:收入、费用两要素又包含哪些账户呢?
问题六:账户左右两边是否应该做出规定:哪一边记增加、哪一边记减少呢?
问题七:什么是复式记账呢?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有何优势?
问题八:如何进行复式记账?
(四)活动步骤
网上教学活动由活动准备、布置学习任务、学习讨论、提交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总结讨论结果、自主测试、作业评价、公布学习动态等八个环节来完成。
1.活动准备。在课程开课的第一堂面授课上就要将全班学员分成若干个讨论组,一般由七至八人组成一组,请有一定责任心的、学习积极性高的学员担任组长,并将这门课的教学总体设计告知每位学员。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一开课就做到以下两点:(1)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建立一个独立的QQ讨论群。教师会定时将讨论题、学习内容通过QQ群、网络BBS平台同时发出,因为QQ是学员们使用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工具,即使离线状态下也能收到信息。(2)要求每个小组的组长在BBS课程论坛上发帖,版主置顶建立各小组的讨论专区。BBS课程论坛置顶的专区如下:第一层是教师的欢迎词及全班学生分组情况表;第二层是任务区;第三层到第六层是一至四组学员的讨论专区(假设全班学生分四组,如组数更多就往后顺延);第七层学员讨论结果评价区;第八层是自主测试区;第九层是作业评价区;第十层是学习动态区。
2.布置学习任务。通过QQ群、BBS提出任务要求,一般是三天一个问题,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小组协作完成讨论。比如,可以这样发帖:“请学员们思考一下:如果单位让你管理一项资产,要求做好资产的收发并随时通知该项资产的最新数据,你该如何做?问题结果务必于本月20日之前在你的小组QQ群中回复。”
3.学习讨论。教师首先在QQ群、BBS上讨论题,然后发出提示信息告知学员:相应讨论题可以查看的教材××页、可以浏览网上××文档、可以听××章节网络课程。要求学员通过网页浏览、教材阅读、互助讨论、自我经验启发等方式探究答案。比如,可以这样发信息:“友情提醒:该讨论题可以参考教材第三章第二小节,还可以在江苏电大‘基础会计’课程网页上直播课堂找到相关内容,另外,网上教学辅导栏目也有教师给出了讲解,但我更期待您从独特的视角给出更智慧的诠释。”
4.提交小组讨论结果。学员通过QQ群将任务答案发给小组长,小组长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上,将小组答案总结上传在BBS论坛里自己小组的讨论专区上。教师可以这样发信息督促小组长:“本次讨论时间已到,请务必于今晚之前将小组讨论内容汇总上传至讨论区,谢谢您的支持。”
5.教师总结讨论结果。教师及时在BBS论坛里对每个小组讨论答案进行点评并给出准确的答案,并鼓励、点拨学员进一步讨论结论的应用与发展。
6.自主测试。设计一组与讨论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上传到自我测试专区(同时发到QQ群)。让学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学员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环节,能让学员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135-01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检验学科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学科,而是一门集医学、理学、工学及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独立应用性学科。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的进步,本学科发展迅速,对隶属于每一个医院内的检验科技术人员来说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样的一个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不断涌入的新形势,临床检验科传统的知识及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了迎接本学科迅速发展的挑战,我们临床检验科针对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检验科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收到良好效果。
1 检验科技术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知识水平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临床检验科作为医院内的一个医技科室未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之前,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体系,一般由医疗、护理系人员改行或以短训方式,甚至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直接参加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虽然在本学科兴起了一些专业训练课程,但多为大、中专学历。我科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人才梯队仍以中专学历占主体,高达90%,10%的大专学历也是医疗体系人员改行或在职工人经夜大学习而来的。虽然在当时我国的特定环境下已完全能够满足本学科的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本学科发展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自动化分析仪器和新的分析技术涌入本学科,临床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传统的知识及知识水平结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造成了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先进技术设备和分析技术与落后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巨大矛盾。这种检验科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现状,使先进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只能简单地替代部分手工操作,使先进技术的高效率不能充分发挥,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2 解决措施
根据检验科技术人员人才梯队状况,针对其所掌握的传统的医学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特点,我科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在职继续教育的措施。
2.1 促进知识结构合理化
由于本学科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众多,在继续教育内容安排上囊括了相关医学知识、英语、自动化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因此,检验科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应当在重点进行医疗知识系统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动化分析技术、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等的培训学习。
2.2 以在职学历教育为主
本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为了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通过在职继续教育获得一定成就感,科室要求所有40岁以下人员限期通过自学达到本科学历,同时为自学者创造条件,且在获得学士学位后重奖。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的培养。工作中不以学历论高低,促使大家既要重视学历,更加重视工作能力和效率。
2.3 以在职技术培训为辅
在检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注意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在这方面科内应当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采取多种多样方式,可以采用请(老师)进来,也可以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外出学习)。
2.4 鼓励创新、提高效率
在鼓励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同时,强调获得学历和学位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求全科工作人员不断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完善工作流程,紧紧围绕如何使实验室先进的分析仪器充分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这个中心工作展开学习和探索,使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
3 效果
3.1 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
通过多年的努力,检验科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学科梯队更加完善,为先进技术的引进奠定了基础。
3.2 先进技术不断引进
随着语言障碍的消除,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速度加快,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验室信息网络等管理方式的应用使科室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电化学发光、实时荧光定量、生物芯片、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及特种药物分析等项目的开展和应用,使科室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得到加强,服务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
3.3 创新意识加强
通过不断的在职继续教育,全体技术人员在掌握了医疗知识的同时,也基本精通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结合医疗工作,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使工作效率不断得以提高。
4 未来展望
关键词:认知法;多媒体网络;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中国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然而哑巴、聋子英语依旧存在于高校中,为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近年来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英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 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2004年颁布了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模式强调以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再受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的局限,朝自主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去发展。全国四家出版社在教育部的委托下均开发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英语课件,为大学英语教改提供了物资保证和技术支持。
一、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暴露的问题
不可否认大学英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后确实提升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在囿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学英语,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暴露了一些弊端:
弊端一:缺乏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为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无暇创造语境启发学生自主性思考;老师坐在电脑操作台上缺乏肢体语言,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学生只是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也不用去看老师如何,这种师生互动的缺失很大程度削减了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
弊端二:一味追求课堂信息量。不可否认多媒体网络具有超强的信息功能,课堂上电子教案里涵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老师也愿意将这些内容全部展示并传递给学生,但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吸收是有限的,学生们顾此失彼,一堂课疲于记笔记看幻灯,从而淡化了重点、难点,更谈不上对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
弊端三:过于松散的自主学习。新教学大纲特别倡导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的有选择的、自主的学习。它不是随便的,放任自流的无管制、无约束的行为。而在有的课堂自主学习已经演化为漫无目的,随便点击教学资源的行为,这明显有悖于改革的初衷。
二、认知法的产生和特点
在心理学、语言学与教育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提出了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合法。
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指出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慧活动,这种智慧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认识结构之上。皮亚杰提出了“刺激—个体同化于认知结构—反应”的公式,即人类认知都是受到认知结构的支配。认知法的语言学基础是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理论。乔姆斯基认为人脑里有天生的语言机制,学习语言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掌握规则,通过规则创造性地转换生成新的句子。所以认知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的支撑。
认知法一直强调学习者有意识、有智慧的理解、领悟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突出学习主体有意识的自主学习,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积极创造性的使用语言,而不是单纯的背诵模仿。2、注重语法规则,认知法认为外语学习是在一定的语言规则即语法之上形成的活动,是有章可循的,所以认知法重视语法规则的学习。3、给学生犯错误的空间,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消化自身的错误,帮助他们分析梳理其中的问题,要给他们“假设——验证——提高”的过程。4、要以学习者即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学习。5、广泛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具增强学习者的口、耳、眼等多维度,多感官的输入,大大刺激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度。
三、认知法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尝试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认知法始终强调学习者应根据自身的特殊性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创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力,给他们学习,体会,提高,收获的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体潜能。比如在讲到西方“感恩节”和“西餐文化”等课程时,我会尝试要求学生去做值日,就是让他们在课本的基础上自己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收集,整理,比较,最后做成多媒体课件上交,我会对交上来的课件作业进行打分,对内容好的,创意新的进行课堂展示,给出评价。这样做使学生有了很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性和参与热情也提高了。
2、强化课前预习
认知法强调学生理解创造性的自主学习,这无疑与课堂上老师大部分的授课相冲突,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分配老师的授课和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就显得尤为关键。我在教学环节上尝试强化课前预习,把部分以前需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我会把制作好的PPT,如课文背景,语言要点,难句讲解等上传到班级Q群,供学生下载,以便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定期在班级Q群上进行跟踪指导。
课堂上,我会对布置的预习内容进行提问,而后组织学生对文章脉络,整体思路,中心思想等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讨,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语言点。通过这种尝试,我感觉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的讨论。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的自学能力有所改善。
3、教师应加大考核力度
认知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上的教学环节应多以提问讨论为主,但这不等于老师对学生的自学内容和自学方式听之任之。有的基础差,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可能在课下不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课上的讨论思考也表现的消极被动,所以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度。我尝试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给学生每次课堂回答及书面作业都打分,从中取最好的十次进行核算作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50%,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他们认真准备课前自学环节和课上讨论环节,力争在平时成绩上多积分。这种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又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掌控,还能让学生清楚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产生成就感,更好的提高认知度。
在IT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网络技术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在这种信息多角度、多维度的输入环境中,运用认知法,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学习,发挥他们的潜能则是我们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探讨的问题。(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外语教研室)
天津体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21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聂清浦.认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3(89):71-75.
[4]王革英.论认知法与英语教学改革间的契合[J].教研与教法,2004(30):46-47.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逻辑;紧张;基本视角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91-03
社会学自诞生伊始,便一方面秉承着现代性的承诺,宣称通过与传统决裂,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必将超越孤立个体的情感冲动、价值视野和非理,从而把握住人类社会实践的规律,进而阐明某种有秩序的社会构造的内在机理。但另一方面,它又面临着令人沮丧的事实:曾经普遍渗透于社会、文化和宗教等互赖、共存维度上的“神圣范畴”与“终极价值”,并没有因为理性的觉醒与祛魅的执着而被彻底驱逐,相反意义缺失与道德焦虑一如既往甚至尤甚于前。或许这将注定社会学的宿命就是不得不在既回应现代性驱迫又直面传统性考问的夹缝中确立、彰显其学科存在的合法性。而断裂中的延续、区隔中的统合、对立中的转关兴许本身就是社会学学科演化的基本轨迹。而本文力图探析的正是社会学到底嵌入且穿行于哪些紧张关系之中?它整个的演进、生发又贯穿着怎样的理论逻辑?基于这一逻辑,其考量与审度社会与人的基本视角又是什么?
一、紧张与穿行:社会学的理论逻辑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曾说:“社会学起源于现代性的来临――即起源于传统社会的分解和现代社会的巩固与发展过程中。”[1]他认为“现代性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2]。由此,亦可断言,社会学是对因现代性来临而引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知识回应。而从现代性指向与传统性习惯既疏离、断裂又承续、勾连的复调关系中所引申出来的个人自由与集体规约、科学说明与价值体悟、普遍客观与特殊主观、静止闭合与流变开放等维度上的矛盾冲突,便既是现代社会问题引发的基本根源,亦构成了社会学理论逻辑延展所嵌入的基本紧张,且不同社会学理论体系之间的分殊对立以及各个社会学家言说自身内在的摇摆抵牾(包括其为了应对挑战而不断进行的调适修正、更张整合)都正是其反复穿行于这种紧张态势中的一种折射。以下便是其紧张关系的两个基本层面:
(一)启蒙与反启蒙的紧张
克里斯・希林在其《社会学何为》一书中曾说:“社会学乃至现代社会科学兴起之时的思想背景,是由中世纪之后数百年间的种种变迁,以至启蒙运动与反启蒙运动中对于这些变迁的种种回应所塑造的。”[3]事实上,当理性的觉知使得“共同体”、“普遍善”、“终极追问”、“神圣范畴”及与此紧密相关的、道德崇奉都黯然失色,自我超越且“道德自足”的创造性“个体”被大大强调,对群体价值纽带与集体情感的关注让位于对理智及其指导下的自由个体的社会行动与“理性”、“科学”的组织协调的“研究”时,自认为已经完成启蒙过程的人宣称能为“世俗空间”确立一套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理性秩序。这是典型的“启蒙”取向与姿态。其间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个人高于社会、理智高于情感与信仰、个体行动自由高于群体秩序规制、普遍规律高于特殊意义、科学研究高于价值判断的强烈倾向。而在另一方面,反启蒙取向则对个体权利自由伸张、群体纽带断裂以及理性对“生活世界”的侵蚀甚至殖民化所带来的道德后果感到忧虑与绝望。他们拒绝“断头台博士”[4]的理性宣教,并将出于功利的目的及带来现世幸福的承诺而对人进行的管制或征用称为“庸俗的生命之敌”[5],且坚持认为社会或群体的特性不可化约为个体的习性,行动意义的最终来源绝不是行动个体的主观赋予。总之,“它关注共同体,关注社会秩序与人的意义当中无关乎理性的维度”[6]。并坚信在前理性、前契约的意义上,社会有着一种能超越构成它的个体的总体属性,即在一个更加整体论的情境下,整体大于构成它的部分之和[7]。而这种共存、互赖基础上的集体存在方式本质上具有某种“突生性”与“超灵性”[8],因此无法将其简单还原为个人功利抉择与理性实践的简单叠加,而必须将社会重新植入到集体意识与共通知识的意义网络中才能得到理解与阐释。综上可见,社会学从其发展初始便深深嵌入在启蒙与反启蒙深刻紧张之中。由此,它一方面因为启蒙的追问,力图驱散道德的迷雾,而视行动为工具性的、去道德的合理性实践,那秩序当然就是“行为主义”[9]的且基于理性关系而言的一个“科学范畴”;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因为反启蒙的召引,而力图复归群体纽带的维系,于是视行动为“规范性”[10]的、充满道德意涵的价值实践,那与此相应的秩序所指必然就是意志主义的且基于共享意义而言的一个“道德范畴”。至于具体的社会学理论则常常将其各自取向分别定位于“启蒙”与“反启蒙”所构成的两极连续谱之间的某个点上,且基于学者背景及社会格局的演化而显示出某种穿行摇摆态势。
(二)实证与非实证的紧张
当社会学伴随着现代性来临而诞生时便注定其会将“科学”作为自己学科合法性的基石,而其创始人亦信誓旦旦地承诺实证主义乃是其有别于哲学与宗教研究的根本方法论取向,即认定任何真正的社会学都必须采取一种所谓“科学的”自我意识,且以经验观察为基础,并以经验取向驱逐任何“哲学的”或“形而上的”问题意识[11]。它从一种近似于纯粹“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宣称“不仅研究者的承诺不会影响他或她的数据,且一般性概括也完全基于客观的证据”[12],而其社会理论的形成路径正是通过观察而概括或者说通过归纳而建构。总之,所谓“实证主义”倾向就是将“理论化约为事实”。它设定:“科学在其他领域中的认识论假设和标准完全适合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而“在一门排斥了‘哲学’问题,且相应地,经验观察也就完全不成问题的科学中,具有理论性或一般性的问题只有在与这样的经验观察相联系时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13]。同时它还认为社会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的进步源于对经验世界不同侧面的专注,因此拒绝理论、理念等更一般、非经验的结构性分歧与冲突污染其学科视域。但同实证主义完全剔除非经验的涵义且致力于纯粹观察的表达形式,并以定量化、数学语言化标榜其科学性相对的是反实证主义的取向[14]。它坚持认为,“由于内在意义的无限变化性和相对不可把握性――即由于人文研究课题的‘非物理的’或至少‘非经验的’方面――预测和说明所要求的普通范畴和客观论证是不可能达成的。”[15]同时还论证说无论在经验还是理论的方面,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都导致了社会学想象力的枯竭(即不仅使经验探究领域陷入贫困的境地,而且还使理论传统本身存留下来的那一部分也枯竭了)[16],且最终限制了理论知觉的深度,使得其分析难以获得一种充分的自我理解,进而引起理论体认的自我混乱[17]。
事实上,社会学自其发源便始终嵌入在实证与非实证的深刻紧张之中,而其理论演化的整个过程皆刻写着此二者纠缠互构、消长进退的痕迹。或许社会学本身就是矛盾的化身,因此将无法企图达成其彻底的平衡与融通,但为此展开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亚历山大的后实证主义所开辟的所谓“多维度理论的道路”[18]便不失为一种启示。它力图调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实验逻辑与唯心主义、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理论逻辑之间的内在冲突,主张走出科学与人文、经验与理论、一般与特殊等二元对立,希望基于研究对象的性质,正视社会科学连续体各层面上的显著分殊与差异[19],“真正地反思科学活动的复杂性”,开放地包容科学思想中各种成分间既彼此依赖又分别自主基础上的关联与对话[20]。他还进一步声称:“如果社会科学的本性要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如果其真正的潜能要获得充分完全的实现,那么,在给予从经验中进行归纳时所依循的方法论规则以一种高度的重视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地创立一种能够说明发自更一般原则的反方向运动的‘理论的方法论’。”[21]
二、考量与审度: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置于上述逻辑紧张格局中的社会学,其学科审视的基本视角是什么呢?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在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一书中提出社会学的基本视角包括:社会在人、人在社会及社会如戏。在他看来,这三个基本视角既综合透视了社会外在场域与个体内在惯习之间基于实践过程与互动游戏融通互构的紧张、流变关系,又从宏观文化及制度结构与微观的角色扮演之间“矛盾转关”的角度全面阐发了社会何以组织起来并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具体来看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社会在人
在伯格看来,抽象、宏阔的社会最终必须具体化为个人的角色扮演及角色关系。我们看不见概念化的社会却可以看见实在的个人基于不同社会地位而展示的特定角色表演。他认为,角色代表着制度秩序,即个人并非全然基于自我偏好扮演其角色,或者说角色本质上就是社会共享意义的外在彰显,“演员”行动看似非常个别与随意,但实际上他或者她已经承载了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期待与结构性安排。当其顺应这种“脚本”的安排时,角色可能意识不到约制的存在,而只有当角色表演越出了脚本的预设与定位时,他们才会因为其“越轨”行为而受到群体规范的惩罚与矫正。但必须承认,这一制度秩序最终作用的持续有效发挥并非完全基于强制,因为“角色”地位的意义是群体共享的,它经由群体内一系列互动实践早已渐进地内化入了各个具体行动者的自我觉知之中,也即是说“我们的指望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想要服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角色与地位”[22]。行动者的“角色意识”是外在规制与内在合法性认同贯通共谋的结果。而一切社会规则体系(包括道德、伦理、法制、习俗等)正是依托于这一机制而有序运行的。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首先看到个人意识、实践与行动的基底作用,因为它是社会得以组织化、结构化的前提。
(二)人在社会
在伯格的视域中,社会是制度的聚合物,每个个体按其社会分层而制度性地嵌入在不同的资源结构及文化结构中,而这种结构性设置本质上亦是一种社会控制体系。其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化了的游戏规则,早在我们上场游戏前就已经“固化”,其所提供的程序将行动者的行为模式化,令其被迫沿着让社会满意的渠道前行[23]。具体而言,当现代性来临,现实社会经由所谓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等嬗变转型时,社会控制系统便穿透血缘、地缘隔膜、打破初级群体与“差序格局”的限制,依托社会分工基础上的职业关联、科层分化及民族国家的政治统合而渗透到了个人生活的所有侧面。其发挥作用的基本路径是:通过个人社会化历程中一系列组织化、仪式化的惩罚与规训过程(或许包括讥讽、闲话,羞辱、放逐,强制精神治疗等[24]),依托参与者的具体实践,将社会取向的制度化意义转化为个人取向的情境性意义,也就是各个行动者通过符号表征的持续交互作用渐进达成威廉・托马斯所说的“情景定义”。而这种互动共谋基础上的定义足以对制度何以如此进行阐释与证明[25],它不仅外在地界定与规划了个体的社会地位,也内在地模塑与制约着个体行为方式及人际互动模式。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在看到个人主体意志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结构对个人的约制、形塑作用,或许实然运行的社会样态总是制度化与合法化贯通,群体秩序与个人选择互构的结果。
(三)社会如戏
对伯格而言,社会分层格局、社会等级序列与社会角色预期等型构成了我们每个人实践行动及人际互动的“结构”,但我们并非完全无法“逃离”此结构的规制以获取所谓“自由”。他认为即使人与人之间基于社会互动凸显出了诸种符号性差异,比如身份、地位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财富、声望等,但这种符号标识与个人存在之间的关系仍旧随着社会实践的进程在不断流变重构着。暂时拥有不同社会资源的人围绕着资源操控权进行着持续的博弈,而互动规则的合法性争夺则贯穿其发展始终。没有确定不一、不可磋商的“剧本”,当然也就不存在一成不变、不可再构的角色,参与社会互动的各方常常既在常规之中又竭力越出惯例之外,总是基于不同的形势与时机与自己先定的所谓“社会角色”若即若离,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彰显其自我存在的价值及意义,此正如伯格所言:“个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特性。”而只有非本真的存在才会在匿名的人中失去自我,并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拱手出让给社会建构的抽象概念[26]。也即是说,整个社会并非闭合僵死的刚性“结构“,其运行恰如一场互动游戏,其间充满了践行的情境性与新意义浮现的机变性,而游戏的创造性、狂欢感及与过往的断裂感令参与者兴奋且跃跃欲试。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在看到社会结构规训下个体不自由的同时,更要看到社会游戏层面上个体意义创造的自由,揭示其交互关联、博弈进退的流变路径与演化模式。
综上所述,社会学兴起于两次大革命之后的现代性语境,在这一特定场域中:理性觉醒与民主科学成为时代主旋律,“祛魅”的冲动激扬四射,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崇奉、价值归属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鄙弃。但旧的困扰并未因反思与批判的勃兴而消失,而新的矛盾却随着现代性的来临而日益凸显。社会学正是嵌入在现代取向与传统偏好、启蒙与反启蒙、理性与非理性、实证与反实证、经验与非经验等复合关系中,以一种在矛盾与紧张中不断穿行的体认方式去理解及应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变迁,去洞悉理性人型构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可能性路径,去把握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与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的。这是社会学实现其学科地位合法性确认必须做出的知识回应,也是其基本的社会承载的体现。总之,只有以矛盾紧张、循行转关的逻辑才能理解社会学思想的演化格局,明白其特定的学科视野与问题论域以自证其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也才可能有效回应“社会学何为?”这一基本追问。
――――――――――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
〔2〕郭忠华.现代性・解放政治・生活政治:吉登斯的思想地图[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
〔3〕〔4〕〔5〕〔6〕克里斯・希林.社会学何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8,10,10.
〔7〕〔8〕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