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

第1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粗大脐带;双位点结扎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31-01

脐带是胎儿通过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有丰富的华通胶,具有保护血管和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而有些新生儿脐带较一般新生儿的粗大(俗称“水脐”)含华通胶较多,在脐轮上0.5cm处结扎脐带,气门芯或丝线易滑脱出血,且由于有丰富的华通胶,脐带粗壮,气门芯或丝带不能直接结扎血管,使结扎处至脐根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或常使脐带液化,有渗液,致使残脐长时间不能干燥,而影响正常脱落。残脐护理不到位还易发生脐部感染甚至败血症,而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1],若处置不当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采用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1月由同1名护士结扎脐带的新生儿共120例根据分娩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新生儿健康无异常胎龄36~42周,平均孕39周,新生儿体质量2300~5400g;平均体质量3850g,产妇年龄19~38岁,平均28.5岁,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结扎脐带初步断脐的方法同观察组,之后用1把套有2个带尾线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根3~4mm处夹住脐带,用剪刀在止血钳外上约0.8cm处剪断脐带,消毒后将气门芯牵拉到脐根部1mm处以不压住脐根周围皮肤为宜[2]移除止血钳后,气门芯不能紧挨脐根处,又自动回落在止血钳夹过的位置[3]。

1.2.2 观察组用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法:胎儿娩出后先用2把止血钳在距脐根10~15cm处夹住脐带,用剪刀在2把止血钳中点初步断脐,用1把套有2个带尾线气门芯(每个气门芯宽约3mm)的止血钳轻扣在距脐根部0.8~1cm处,在套气门芯的止血钳外上0.5~1cm剪短残脐,把1个气门芯滑入脐带根部1mm处,轻轻旋转,以不伤及脐带根部皮肤为宜,把另1个气门芯滑入此止血钳扣痕处,再放松止血钳,结扎完毕,用纱布挤尽残端血后,将纱布包绕在脐根周围保护皮肤,用10浓碘充分消毒残脐断面。

1.2.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新生儿分娩后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的例数、脐带气门芯滑脱的例数及第15~20天脐窝完全愈合的例数。残脐干燥的标准是脐残端干燥、质硬,为黄褐色或浅棕褐色[4,5]。出生后最初24小时脐带气门芯无滑脱出血。脐窝完全愈合:残脐脱落或二次修剪后的残面由脐轮周围向内聚生长的皮肤逐渐愈完全长好形成清洁干燥皮肤完整的小窝即脐窝[6~8]。。

1.2.4 统计学方法研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各观察指标的比较见下表 (例%)

由上表可见,两组新生儿分娩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的例数及第15~20天脐窝完全愈合例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的优点。

3.1.1 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结扎粗大脐带时,一个气门芯结扎的位点距脐根1mm处,挨近脐根处,脐根部的华通胶最少,为脐带的最细部位,在此结扎气门芯不易滑脱,能直接结扎血管,且止血钳扣合后能迅速将血挤回到新生儿体内,使残端全部失去血液循环,加速残脐干燥、脱落;另一个气门芯结扎的位点距第一个气门芯0.5~1cm,止血钳扣合时在脐根处形成了双面凹形压痕,移除止血钳后套扎的气门芯刚好落在该压痕上,起到了加强固定的作用,即使在新生儿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不至于造成两个气门芯同时滑脱的现象,适用于脐带本身粗大的新生儿。

3.1.2 本研究两组新生儿因为气门芯结扎脐带的位点不同,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也明显不同,对照组脐带的干燥率为78.3%,脐窝完全愈合率为73.3%,脐带气门芯滑脱为1.7%。而观察组脐带的干燥率为91.7%脐窝完全愈合率为9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本研究对照组有1例因呛奶,出现脐带气门芯滑脱,虽经积极抢救后该新生儿脱离危险。对该项统计学数据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如果处理不及时,轻则出现失血性休克,重则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对粗大脐带实施双位点气门芯结扎法是可行的。

3.2 双位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方法的操作要点

3.2.1 此操作要求注意两个气门芯结扎位点的间距为0.5~1cm,过长不利于脐带的干燥、脱落,过短起不到双重固定的作用。

3.2.2 防脐带扎断由于粗大脐带含华通胶较多,容易扎断,故还应注意扣合止血钳时的力度及速度,尽量做到轻、稳、准,扣合止血钳时注意只需轻轻扣住止血钳的1个齿即可,如用力过重,则易将脐带从根处扎断,导致脐带结扎失败。本组研究无扎断现象。

3.3 加强健康宣教:住院期间,我们还应对产妇和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及家属掌握护理新生儿脐带的常规知识,消除家属的害怕心理。这样,有助于促进新生儿脐带尽早脱落。

参考文献

[1] 罗小翠,蒋红梅,王贤华,等.新生儿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10(6):19~21

[2] 李阳,黄群,何红燕.新生儿脐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7):18~21

[3] 曾乐荣.2种新生儿期待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当代护士,2005,(6):41~42

[4] 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879

[5] 杨凌艳,黄玲,付玲.三种方法处理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5,20(18):38~39

[6] 叶晓燕,于翠香,杨小月.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剪脐术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11(3):176~177

[7] 任建国,于静梅.新生儿脐带处理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7):654

第2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新生儿窒息、休克、细菌感染、喂养不当等引起的肠道炎症,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平片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严重者甚至坏死、穿孔,随着对该病的认识的加深和护理,死亡率有所下降,我科从2008年----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8年----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NEC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胎龄

2 临床观察要点

2.1一般观察 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血压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及外周皮肤花纹及肢端冰冷、体温不升、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等。

2.2密切观察呕吐的情况 呕吐物的颜色、为鲜红色、咖啡样色、白色粘液、胆汁,呕吐量增多还是减少。

2.3注意腹胀的变化 观察腹胀的程度,如腹胀如鼓、稍腹胀、腹壁张力是增高还是腹软,严重者腹壁可出现红斑及板结。腹部可触诊有压痛感、腹壁肌张力高有念发感。胃肠减压对腹胀减轻的作用。

2.4大便的改变 观察的颜色,如大便果酱色、墨绿色、无鲜红色。大便的次数等。

3 护理要点

3.1一般护理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体温护理等按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常规。

3.2胃肠减压 主要目的改善肠壁血液供应,减轻腹胀,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保证引流管通畅,各连接处准确,装置密闭,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注意观察引流颜色,如咖啡色、鲜红色、胆汁等,引流液的量,是进行性的胃内容增多还是逐渐减少。每日膈1-2小时捏挤引流管避免出现阻塞和扭曲,每24小时更换引流瓶一次,每周更换胃管一次。

3.3预防感染 接触婴儿时要洗手干净,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的板一次,做好保护性隔离,拒接床边探视。

3.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因禁食而使口腔干燥,容易引起口腔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或50%的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

3.5皮肤护理 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儿的颈部、腋窝、会阴、,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预防红臀的发生。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2℃--24℃之间,湿度在55%-65%之间。

3.6液体疗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于禁食,呕吐等引起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及贫血,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禁食期间营养的补充,一般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心衰。应用高静脉营养时,要经常观察局部穿刺部位的情况,防止药液渗出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变化。有无四肢肌张力降低、抽搐、等低钾、低钙、低镁的表现。

3.7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出量包括呕吐物、排泄物、大小便量、胃肠减压量,入量包括静脉输入量、母乳、或牛奶等。

3.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必须严格禁食,轻者禁食7天,重者禁食7-14天。临床症状消失、无呕吐、无腹胀、大便隐血阴性、x线腹部平片肠道恢复可进食,其原则是从少到多,一般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没有吸吮力或吸吮弱进行鼻饲母乳,喂奶量根据情况进行调节,残奶量为喂奶量的1/3时,停喂奶一次。没有母乳的进行奶粉喂养,按容积1:4计算配成全奶。喂食后注意观察呕吐、腹胀、便血情况等。

3.9神阙贴敷药治疗,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是一种於症,神阙穴为经脉之中枢,可通过经血上下、内外、五脏六腑,药物敷脐后可通过血运行而达到病所,使人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进而调整脏腑的功能。[2]贴敷部位为脐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贴敷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发红、肿胀等。

参考文献:

第3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经验

硬肿症是我们儿科临床对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它多发于寒冷季节,但由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或诱发亦可见于夏季。早产儿尤其更为多见。我区属高寒地区,故此病在我区的发生率较高,四季均有。现将我院儿科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收治新生儿硬肿症27例的临床护理经验与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我科收治新生儿硬肿症27例,其中:汉族21例、哈族6例;男婴22例、女婴5例;早产儿18例,正常分娩9例;发病季节:春季5例,夏季4例,秋季6例,冬季12例;均在生后1-4d内发病,发病部位以下肢皮肤硬肿有24例;呈凹陷性水肿1例;硬肿累及全身全并肺炎、败血症2例。治愈25例,死亡2例。住院天数:最短7d,最长23d,平均住院天数15d。

2护理要点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冷凉,皮下脂肪变硬,患儿一般情况差,反应低下,体温不升,呼吸浅慢,尿量减少或酸中毒等表现,硬肿起先于下肢臀部,后延及躯干部、上肢、面颊,重者累及全身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因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2.1复温逐渐复温是重要的措施,轻症患儿可用绒毯、棉被包裹,处置热水袋(热水瓶)放在室温26℃-28℃记中自然复温,保温时要随时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重症放置温箱内复温,箱温自26℃开始,以每小时升高箱温1℃,在4-6h逐渐调至30℃-32℃,在12-24h内使体温恢复正常,亦可因地制宜采用其他保暖和复温方法。

2.2供给充足的热量和液量不能吸吮时,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入量不足或呕吐严重时,暂不喂乳而由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静脉滴注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为8-10滴,有的药物需要慢点时遵医嘱,静脉输入的液体,可加温至35℃左右,可输血或血浆,每次20-30L,一般3-5次,以增强小儿的抗病能力。

2.3吸氧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此病小儿因属新生儿,呼吸功能发育不够完善,易引起发绀缺氧,呼吸表浅,病情好转可间歇给氧,湿化瓶可用温水,以减少氧的刺激。

2.4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及清洁制度,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房,新生儿的皮肤细嫩,表皮取得联系及时处理。易脱落,防御机能不够完善,因此内衣、尿布要柔软、干燥、避免刺激,用后要用温水清洗,防止臀红和尿布疹,做好脐部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擦洗,涂以龙胆紫等,防止脐部感染。

2.5日常观察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应观察小儿体温变化,有无发热精神状况,有无烦燥、哭声强弱、呼吸有无气促或不整,食乳量、有无呕吐、皮肤颜色、硬肿程度范围、面色、入量、大小便、睡眠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2.6做好产前保健,尽力避免早产,胎儿娩出后立即做好保暖工作,在婴儿室要加强护理观察及控制感染,新生儿出院后向家长交待育婴知识,注意保暖,特别是寒冷季节,对未成熟儿更应注意。

3讨论

第4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方法:选取140对母婴,依照床号奇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家长角色适应、健康知识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可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母婴健康,且可提升产科护理效益。

关键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53-01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护士不仅要规范完成产妇与新生儿的围产期护理工作,还要为家属及产妇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与疾病预防工作,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产后母婴健康指导、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教育工作,还可帮助产妇及配偶尽快适应父母角色,对家庭、社会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在产科护理中运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等改善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的护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40对母婴,依照床号奇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对母婴,产妇均初次分娩,无精神障碍与其他重大疾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9±5.4)岁;顺产44例,剖宫产2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1例,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7例。对照组70对母婴,产妇均初次分娩,无精神障碍与其他重大疾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4±3.6)岁;顺产46例,剖宫产2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0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7例。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予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责任护士“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在产妇床旁进行新生儿抚触、沐浴、换尿片及预防接种等操作,并在规范完成每一项操作的同时,为产妇分步讲解操作要点及技巧[2],并在反复示范之后知道产妇及家属共同学习直至掌握新生儿护理工作。帮助产妇正确喂养新生儿,直至产妇完全掌握正确喂养方法;讲解护理、抚触的重要性,引导产妇正确护理及完成新生儿抚触;帮助家属及产妇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和换尿片的工作。通俗易懂地讲解产后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工作要点,着重讲明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引导产妇平衡营养供给、正确产后活动、定期产后复查及正确避孕。讲明新生儿出生后各种疫苗的作用及接种阶段、接种方法,鼓励新生儿预防接种[3]。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士每日集中将新生儿抱至专用婴儿沐浴间完成脐带消毒、抚触、沐浴,并集中在治疗室接受预防接种。需要健康教育时向产妇及家属集体讲解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问题及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发放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营养支持手册[4]。

1.3 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评价及健康知识掌握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专业程度、健康知识及护理技能讲解情况、实际护理效果、日常沟通交流共5项目,单项20分,满100分,总分≥80视为护理满意;健康知识掌握分产妇健康与新生儿健康两大模块,单个模块50分,满100分,总分≥80分即为健康知识掌握[5]。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抚触、沐浴、喂乳、臀部护理等各项目实际操作规范程度考察是否掌握。掌握健康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良好,愿意接触新生儿,便视为角色适应良好。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女性产后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不仅需要经历对母亲角色的适应过程,还需要学习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沐浴、臀部护理、自身产后健康护理,这个阶段学习和适应内容繁杂,因而需要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护理模式辅助保证产后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

本次研究采用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护士与产妇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将传统护理模式中相对分离和独立的产妇、婴儿护理工作合并起来,新生儿脐部护理、抚触、沐浴等护理工作均在产妇床旁开展,产妇可无障碍接触新生儿各项护理工作,不仅增进了母婴感情、促进产妇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护士还在各项规范的护理工作中增进了与产妇的沟通、交流、指导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了产妇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护权[6],同时也让护士与产妇关系、家庭内部关系更加趋于和谐化。

在母亲床旁完成护理操作,每时每刻都在为产妇示范新生儿护理方法,并可在实际护理操作的同时,为产妇及家属分步讲解并加以指导,产妇和家属也可现场参与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并及时得到护士的纠正和指导,充分调动了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产妇、家属更好地掌握育儿技能及产妇健康护理技能。另外,在床旁护理的模式之下,产妇更易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工作,对各类健康知识掌握效果更佳[7]。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更好地学习自我产后护理与新生儿护理技巧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身为母亲的幸福、骄傲与责任,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母亲角色,并很快消除产后抑郁、焦虑等情绪,亲子互动效果更好,母亲更有信心和成就感,并及早将自我关注变成新生儿护理为中心的关注模式。本次研究中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掌握有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丰富、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能力及卓越的沟通技巧,如此方能更好地服务于产妇与新生儿,完成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技能指导、产后心理干预、母婴感情培养于一体的繁杂的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中开展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以家庭为中心、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以促进家庭和谐与母婴健康为最终目标,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全面优化产后护理工作、改善护士职业形象、拉近护患距离、和谐家庭关系、增进母婴情感,提升产科护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晴,顾幼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2-634

[2] 冯瑜,李云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26-27

[3] 杨晓玲,张颖.母婴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7):196-197

[4] 舒红琴.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45

[5] 徐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25-27

第5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0-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主要以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要病理改变[1]。临床病理变化以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智力、听力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2]。为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损害,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尤为重要。以我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为出生8-30天,其中早产儿10例,ABO溶血2例。治疗前查总胆红素131-324μmol/L,经皮胆红素15-23mg/dL。

1.2 治疗仪器 采用南京金陵自动调温床厂生产的单面光照治疗仪,采用蓝光灯管,18W/支,4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蓝光治疗前准备工作

2.1.1 清洁光疗暖箱,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定时更换灯管,使用照射300小时后更换新灯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亮度,并使箱温升至患儿适宜温度,相对适度55%-65%,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33-50厘米。

2.1.2 清洁皮肤(洗浴后不宜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将患儿卧于箱中(黑色罩遮盖双眼,避免蓝光损害视网膜,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测量体温,记录入箱时间。

2.2 方法 用间歇光疗法,光照8-12小时/日,连续进行3-4天。每次进行蓝光治疗前测量经皮胆红素,治疗48小时后复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增加蓝光照射治疗时间。

2.3 观察指标及临床护理

2.3.1 体温 在蓝光治疗期间,患儿体温应当控制在36.7℃-37.3℃之间。每1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调节箱温。发热是蓝光照射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当患儿体温超过38.5℃,即应停止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调节光疗箱温度、湿度或物理降温,待体温处于36.7℃-37.3℃之间后再行治疗。

2.3.2 防止脱水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处于一个较封闭的环境。由于哭闹、出汗,不显性失水增加约40%[3]。而且由于治疗过程中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分解,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稀便,使水分丧失增加。因此,在治疗期间宜增加喂奶、喂水次数,以补充患儿水分。若进食不佳者,则应给予静脉输液,以保证内环境的稳定。

2.3.3 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引起新生儿窒息。喂患儿时采取45°角,喂奶的速度不宜过快,进食后给予头部稍抬高,行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过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新生儿发生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

2.3.4 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护理人员应当在接触患儿前要洗手,戴口罩。密切观察新生儿臀部、脐部皮肤情况,注意护理,防止感染。保持室间洁净及光疗箱内清洁,并做常规消毒。

2.3.5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儿表现 注意患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及黄疸程度的变化,观察大小便颜色与性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等,监测血清胆红素,出现异常改变应及时通知主管医师,以便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2.3.6 加强蓝光治疗的宣传 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再加上对蓝光照射治疗方法认识的缺乏,个别患儿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治疗。因此,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加大对新生儿黄疸的知识的普及,使家长明确其病因,蓝光照射治疗的基本概念、作用,以解除家长的顾虑,取得信任,使患儿尽早进行蓝光治疗。

2.3.7 口服药物代谢酶类药物,促进胆红素的代谢,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促进黄疸的消退。如苯巴比妥及双歧杆菌制剂。

2.4 治疗后护理 经皮胆红素14mg/dL以下可停止治疗。防止患儿受凉。检查患儿皮肤并记录光疗结束时间,对蓝光箱进行消毒。

3 结 果

观察全部56例患儿,54例好转出院,2例转院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4 讨 论

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由于其简单易行,安全,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4]。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既能提高蓝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又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治疗过程中要保护患儿皮肤防止感染,保持室内和箱内温度和湿度,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总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9-140.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使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251.

[3] 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9-100.

第6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2010年12月我科收治1例新生儿黄疸病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病历资料

患儿,男,12天。因生后皮肤黄染12天,于2010年12月21日入我院。查体:T 36.7℃,P 130次/分,R 32次/分。神清,颈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腹软,四肢肌张力高。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246.4μmol/L,直接胆红素10.5μmol/L,间接胆红素235.9μmol/L,谷丙转氨酶15U/L;血常规:白细胞7.33×10【sup】9【/sup】/L,血红蛋白107g/L,血小板263×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7.2%。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持续蓝光照射12小时等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患儿于8天后康复出院。

护理要点

光疗前的准备:①心理护理: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因患儿是接受蓝光治疗,家属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烫伤、疗效、有无后遗症等,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以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②光疗箱的准备:检查灯管是否全亮,注意及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光疗箱要预热,并以软棉布铺于箱内,待箱内温度在30~32℃时才放患儿入内。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开始时间,灯管连续使用1000小时需要换新灯管。

光疗时的护理:

⑴光疗前新生儿的护理:光照前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哺乳及大小便情况,将患儿喂饱,清洁皮肤。严禁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患儿应放于箱内,剪短指甲或保护性手套,防止抓伤皮肤,全身,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灯管与患儿正面皮肤距离为35~40cm,以提高疗效。光疗时应使患儿四肢尽量舒展,尿布面积要小,每隔2小时给患儿翻身1次,使其背部皮肤轮流照射。

⑵光疗中新生儿的护理:用黑布遮盖双眼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如患儿呕吐、泪水、出汗、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光疗。光疗下箱内温度应保持在30~32℃,每4小时测体温1次,保持体温在36~37℃,>38℃做降温处理。喂养也可在光疗时进行,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闹、易出汗,显性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所以,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全日总量的15%~20%。患儿黄疸期间常出现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喂奶后要保持侧卧防止误吸。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对于特别好动,哭闹,烦躁的患儿可遵医嘱肌注苯巴比妥,既可减轻黄疸,又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对于特别瘦小的婴儿,骶骨部可因长时间压迫或摩擦而引起皮肤受损,我们应及时的为患儿翻身按摩。加强巡视,防止眼罩脱落或尿布松散,注意输液部位皮肤局部情况。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施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感染。

⑶光疗后新生儿的护理:光疗结束后应温水擦浴,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继续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及时给患儿穿好衣服,摘去眼罩时用消毒小毛巾覆盖眼部3~5分钟,以帮助眼睛适应光亮。注意患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皮肤,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和臀红的出现。停用蓝光箱后,做好终末消毒,箱内、外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结束时间。

严密观察

生命体征观察:体温、心率、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大小便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出院指导

①使家长了解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疸加重延长。②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③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热、呕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讨 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或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临床应用舒适护理降低了新生儿光疗时不愉,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薇,王青.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12).

第7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脐带绕颈;临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68-01

脐带是进行母婴血液交换和营养传输的重要通道,但是,在分娩中常常出现脐带绕颈现象,这会导致产程延长甚至停滞,而且由于脐带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脐带绕颈是引起围产儿窒息、死亡和新生儿智力低下甚至脑瘫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脐带绕颈产妇分娩期的观察和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脐带绕颈对母婴的伤害,确保产妇的正常分娩和新生儿的健康。笔者现结合我院产科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的新生儿脐带绕颈378例,探讨脐带绕颈临产期内的观察和护理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产科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的接收的分娩1527例,其中脐带绕颈378例,发生率为24.77%。其中绕颈1周、2周、3周分别为338例、29例、11例。经B超检查确认为脐带绕颈的358例。根据脐带绕颈的具体情况,分娩方式上,剖宫产58例,剖宫产率为14.89%,自然生产320例,占85.11%。分娩结果为,脐带绕颈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88例,占23.19%,窒息7例,占1.78%。

1.2产程观察和护理

1.2.1临产后胎心监护观察和护理

脐带绕颈生产过程中,随着胎儿头部的下降,脐带也逐渐拉紧,进而使脐血管内的血流变缓或者受阻。因此,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持续的胎心监护,发现可变性减速或者早期减速时,应立即采取给氧措施,同时帮助产妇改变。一般情况下,抬臀可缓解脐带牵拉过紧,解除其对胎儿的窘迫;翻身转动利于松动脐带;左侧15度卧位,可以松解下腔静脉压力,从而增加胎盘灌注量,改善胎盘循环[1]。此外,还可以用40ml 50%的葡萄糖加1.0gVC进行静脉缓慢推注。然后进行20min持续观察,当胎心监护转为正常状态时,鼓励产妇自然分娩。

如果产妇脐带持续受压且难以缓解,则可能出现重度可变性减速,(临床研究表明,围产儿死亡和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可变性减速病例中。[2])且并发胎心基线变异消失或者重度晚期减速,胎心持续性过缓或者过速,此时和吸氧已不能有效改善状况,胎儿处于急性严重缺氧状态[3]。这时,要尽快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使婴儿尽快脱离母体。分娩方式选择上,首选阴道分娩,若阴道试产受阻,应立即进行剖宫产,同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1.2.2胎儿先露下降的观察和护理

助产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胎儿先露下降情况和胎缩情况,在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初期,如果胎心率正常,但胎儿先露下降迟缓或者受阻,要鼓励产妇采取坐位,或者进行下蹲,利用重力原则加速胎儿头部下降。

1.2.3分娩时护理

胎儿头部分娩出之后,助产士要用手指检查胎儿颈部是否有脐带缠绕,若有,要确定脐带绕颈的周数和松紧度。如果脐带绕颈仅一周且较松,则可以用手牵引脐带。,从胎儿头顶或者前后肩处推下脐带。脐带绕颈2周及2周以上,或者缠绕程度过紧时,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分娩,此时,待胎儿头部分娩出后,要迅速用止血钳夹住脐带,随后剪断脐带[4]。然后迅速松解脐带,协助产妇分娩。注意在此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伤害婴儿头部和颈部。

1.2.4脐带绕颈产妇的心理护理。

对脐带绕颈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一般要进行专门的一对一全程护理指导工作。及时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产程进展和产程监控情况。对产妇进行及时的感情沟通和交流,必要时可以让其家属参与其中,以缓解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地信心。这样有利于帮助产妇分娩,保证母婴健康。

2.结果

本组378例脐带绕颈案例中,经过临产期对胎心监护、胎儿先露、分娩护理、脐带绕颈产妇心理等一系列的观察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在分娩方式上,剖宫产58例,剖宫产率为14.89%,自然生产320例,占85.11%。分娩结果为,脐带绕颈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88例,占23.19%,窒息7例,占1.78%。有效地控制了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和窒息率,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比例。

表1 本组案例中脐带绕颈分娩情况{%(n)}

3.讨论

3.1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影响

脐带是宫内胎儿与母体直接相连的纽带。脐带绕颈时,临产前脐带受压不明显,因此对胎儿的危害较小。临产后,脐带受压明显加大,引起脐带―胎盘―胎儿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胎儿缺氧缺血。另外,产程中用机械牵拉作用影响胎儿下降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产程延长甚至停滞,产妇宫缩还会引起脐带拉紧,容易导致胎儿缺氧,增加胎儿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胎心率变慢且不规则,进而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因此,要做好产妇的产前诊断工作,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者,通过临产期的及时观察和精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胎儿窘迫率,促进自然分娩。

3.2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

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的可以结合胎心监护、B超和脐血流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其中,B超和胎心监护最为有效,且两者均无创伤性,是动态观察宫内胎儿的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组案例中,经过明确的产前脐带绕颈诊断和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有效地控制了胎儿窘迫的发生率(23.19%),同时也利于产妇的自然分娩(85.11%)。

做好临产前脐带绕颈检查,在临产期内进行科学、严密的产程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 [M ] 第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

[2]陈晓菲, 陈瑶. 脐带绕颈头位分娩的产程观察及护理[J].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 (18):89-90

第8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新生儿度过第一个冬天,年轻父母首先要考虑让宝宝住在采光条件好、阳光充足、朝向较好的房间,室内温床宜保持在摄氏20℃左右,这样,宝宝换尿布就不太容易着凉。如果室温太低的话,可考虑开空调调节温度。

2.听说新生儿是很怕冷的,要不要给新生儿穿得多一点?盖得厚一点?包得紧一点?

由于新生儿产热脂肪的分布与成人不同,体温调节功能还较差,因此,一般新生儿的体温是随外环境的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外环境的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对新生的宝宝来说最重要。如果天气特别寒冷的话,室温太低,新生儿易得硬肿症;如果室温适宜,但宝宝穿着或盖得太热的话,易得脱水热,这两种情况都十分危险。

那么,年轻父母怎样才能知道宝宝是冷还是热呢?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只要用手测试一下宝宝的鼻尖。如果宝宝的鼻尖不冷,那就证明宝宝不会感觉太冷,这样的温度还合适。

新生婴儿应穿着适当、盖得适当,不要用“蜡烛包”禁锢宝宝的手脚,要让宝宝在适宜的温度中活动自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冬季,一定要给宝宝提供足够的热卡,也就是说让宝宝吃饱喝足因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保证有足够的热卡供应。

3.新生儿穿多少衣服才合适?

我们不主张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如果室温维持在摄氏25℃的话,宝宝只需穿两套衣服就够了,一套内衣裤再加上外套;如果室温低于摄氏25℃的话,外套可穿厚一点。

建议年轻父母不要给宝宝穿棉花做的、腰部系松紧带的棉衣、棉裤,因为新生儿很容易出汗,反而容易感冒;如果棉衣太小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压迫新生儿的胸部,影响宝宝的呼吸和运动。有的年轻父母还让宝宝穿着棉袄睡觉,这会造成宝宝睡眠姿势不良。另外,最好也不要给宝宝穿毛衣、毛裤,一方面穿着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羊毛、腈伦等纤维容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

宝宝的穿着,以不出汗为宜。保持一定的室温,尽量让宝宝少穿衣服,活动自如。如果开空调室内空气太干燥的话,可考虑添加超声雾化加温器,或在厨房里长时间烧一壶水,以增加空气中湿度。

4.如何预防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综合症,一般多见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特别寒冷的地区,如果保暖设施不够完备的话,有感染的或患病的宝宝易得新生儿硬肿症。因此,新生儿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北方地区,刚出生的宝宝可在妈妈的怀抱里取暖。

5.要不要每天给宝宝洗澡,洗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给新生儿洗澡,室温最好在摄氏25℃以上,水温宜在摄氏40℃左右。

如果没有空调设备而达还不到这个温度的话,可放置一个浴罩,先在浴盆里灌热水,不要放冷水,待水温自然下降,浴罩里则弥漫着足够的蒸气之后,再给宝宝洗澡。

有条件的话,最好每天给宝宝洗澡;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两天洗一次也没有关系。请注意:如果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话,最好不要每天给宝宝洗澡。

6.在冬季,新生儿最容易得哪些冬季疾病?如何预防?

新生儿都拥有天然的免疫力,能抵抗不少冬季疾病。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最容易患的是感冒,因此年轻父母预防感冒要从自己做起,以免将病毒传给宝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室内每天通风两次,通风时空气要对流,以20分钟为宜,但要注意不要把宝宝放在通风口。

此外,注意不要让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支接触、探望宝宝,必要时,可用醋在室内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7.可不可以让新生儿接触冷空气和晒太阳?

我国许多地区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旧俗:新生儿不能出门。其实在许多国家,宝宝出生后两三天父母就带着他出门和晒太阳了。因此,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年轻父母也可带未满月的宝宝到户外活动活动,如散步等,接触一下冷空气和晒晒太阳会使宝宝长得更结实。

8.如何护理低体重儿或早产儿?

护理要点是:A.保持适宜的室温。室温对低体重儿或早产儿尤为重要,年轻父母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调节温度。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体重在2-2.5公斤之间,室温最好维持在摄氏20℃以上。如何没有空调设备的话,在北方,土坑是很好的保暖设施。其他的地区宝宝则可用热水袋取暖,但热水袋只能使局部保暖,要多放几个在宝宝的身体周围,热水袋一定要用布包裹起来,不要紧贴宝宝的皮肤,水温在摄氏50度左右,防止烫伤。

第9篇: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效果; 脑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severe high blood bilirubin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ldren with brain function.Method:33 children with severe high blood bilirubi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August 2016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children were examined by eeg amplitude integration,weeks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blood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the examina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ll the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platelet count, blood glucose and hemoglobin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of art; Severe high blood bilirubin; Clinical effect; Brain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Zhuha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Zhuhai 51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7.038

本研究拟以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脑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2例;日龄1~18 d,平均(10.26±1.59)d;早产儿15例,足月儿18例。病例纳入标准:(1)患儿严重贫血、黄疸;(2)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3)产前检查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且出生时脐带血红蛋白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患儿入院后即采集血液标本送检。采用脑功能检测仪对两组患儿的脑电图指标进行监测,以P3-P4导联为信号才几点,以国际10-20标准电极安放系统为依据。双顶部电极距离75 mm,参考电极位置为头顶中央向前25 mm额中线上,输出速度为6 cm/h,单位为μV。在患儿自然安静状态下进行脑电图监测,监测时间为4 h,换血后检测4 h。

所有患儿均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换血前4 h告知家属禁止喂食,说明换血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将新生儿置开放抢救台,分别在患儿的桡动脉、肱动脉、足背、手背静脉留置针,接通三通管,同步实施静脉端输血、动脉端抽血,抽血速度为3~5 mL/5min,逐渐增加至10~20 mL/5min,在2~3 h内完成,每次出入量差值需控制在2 mL内。治疗后,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1-6]。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对比分析 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指标、血红蛋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33例患儿治疗后,呼吸暂停1例,肿胀1例,肢体苍白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

3 讨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是监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功能的简化形式,其信号来自于双顶骨电极,通过放大,频率滤过,振幅压缩和整合,以6 cm/h的速度输出在记录纸上,是近年来推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神经功能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它可以较好地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判断远期神经发育预后等[7-14]。

目前临床上,换血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案。在换血治疗血管选择上,脐静脉切开术仅可通过单一通路交替输血,常造成新生儿并发肠道缺血性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5-17]。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具有简单易行、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且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同时,可有效避免脐动脉插管并发症。但必须在治疗前后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实施密切监测,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的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指标、血红蛋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可改善患儿的脑电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等脑功能指标,本结果与相关研究获得的部分结果存在相似性[18-20]。从此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玉玲,靳秀花.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4):37-38.

[2]李艳艳.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158-158.

[3]康宏.高海拔地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31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11.

[4]侯国强,王莉,常霞,等.改良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3):204-206.

[5]卢伟能,周艳霞,荣箫,等.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2):919-922.

[6]王红洲,叶萍,贺锐.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5):617-619.

[7]宁辉,林立,胡雪花,等.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44-45.

[8]曲颖波,张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0):3648-3650.

[9]李炎,温伟珍.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J].吉林医学,2013,34(31):6472-6474.

[10]王成虎,郭艳莉,张新华,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2):968-970.

[11]裴玉芳,张连军,张红,等.外周动静脉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附25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13,33(1):82-83.

[12]刘长靖,覃靖.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Q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9-120.

[13]王盘妹,王金秀,莫革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34-2535.

[14]张国宪,彭丽娜,王青利,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33-34.

[15]余卫红,黄会菊,黄海缨,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救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25-26.

[16]董聪,李怡秋,周传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剖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12(11):108-109.

[17]李,张小敏,崔妮,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8-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