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民营企业履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企业履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营企业履职报告

第1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紧紧围绕“桃浦科技智慧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桃浦镇人大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分批次带着课题下基层、进社区、访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代表们参观“桃浦科技智慧城展示馆”,实地察看金光村整治拆违、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沪嘉高速公路沿线(桃浦段)等,先后就拆违腾地、土地储备、停车场关闭、物流企业调整等事项,提出有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或书面意见,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借助桃浦镇“青年论坛”,在青年代表中开展桃浦地区转型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出谋献策,有效推进了区域转型发展的前期工作。

在推进转型发展中,桃浦镇人大积极加强与地区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老总中的人大代表的沟通和服务,开展专题讲课,召开老总座谈会,提供政策咨询等,让他们知情知晓自身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位置,从而找准位置领先一步,谋划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镇属集体企业金环工业公司先期及时在浙江海盐置地100多亩,开辟海盐产业园区;金光村、春光村、祁连村先后在青浦、嘉定等地置地购置产业,谋求异地发展村级经济;三维制药厂、和黄药业等国有企业也纷纷服从大局,实施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将企业的生产环节迁移到奉贤、金山、昆山等地,按照市政规划要求将原址全面移交成为普陀区的储备土地,同时将总部中心留在桃浦,有力的支持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

桃浦地区人才辈出。近几年相继涌现出“接地气”的全国先进人物,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兆顺、全国“中华孝亲敬老楷模”陈德骅及“全国十佳最美基层干部”梁慧丽等。桃浦镇人大大张旗鼓地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同时挖掘本区域代表中先进人物,有第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邬宪伟代表、2012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周俊杰代表等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并开展“向履职优秀人大代表学习”的专题实践活动。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履职经验的交流,在全镇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也提振了代表们为桃浦转型发展、为桃浦人民“当好家、履好职、圆好梦”的决心和信心。先进典型是桃浦人民的精神财富,弘扬先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凸现了桃浦人民的精神风貌,为地区转型发展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2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根据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以及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规范,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企业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强调人和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者同时也受内部控制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言语和行为传递信息,影响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企业内部控制应随着环境变化而持续改进。

内部控制可以概括为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的总称。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有效防范各种舞弊活动,帮助企业达成其目标,并将风险降低至合理范围内。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有关挪用、侵占或诈骗企业财产的新闻屡见不鲜,企业资产和股东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甚至给企业造成灾难性损失导致经营陷入困境。一位内部控制权威人士曾经说过“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起的”,这一观点从众多企业管理失败的案例得到了验证。2004年中航油的巨额亏损,2007年中石化1.95亿元巨额受贿案,2011年北京国美电器销售人员侵占消费者赠品及现金券被央视暴光,云南“绿大地”上市公司虚增资产、虚报收入及利润等问题导致董事长何学葵被捕等诸多案例,给我国很多企业敲响了内部控制的警钟。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控制环境差许多民营企业虽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实行了总经理负责制,但实际上由于民营企业一般是从小规模经营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老板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也是公司的董事长,一般都亲自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事实上的总经理,造成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没有差别,混为一体,这种治理结构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先天不足,少了一道屏障。而董事长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权威性较高,集决策、用钱、用人等方面的权力于一身,使得监事会等权利牵制监督机构成为摆设。另外,大多数民营企业老板对内部控制知之甚少,他们认为内部控制是形式上的东西,是做给别人看的;有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规范、不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存在缺乏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

(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高。目前一些民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的拓展,由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地风险评估机制,片面追求做大做强,反而使企业原有的主业丧失、管理上漏洞百出、最后出现了“老板四处救火”等一系列的问题,使企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例如,著名的乳酸菌饮料太子奶,初期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曾夺取1998年度中央电视台日用消费品标王。2005年1月,太子奶荣获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可是接下来,太子奶开始了疯狂地跑马圈地。先后在湖南、北京、湖北、江苏、四川建了五大生产基地,同时向其他领域扩张,经营涉及到了乳制品、食品、调味品、童装、日化用品、酿酒、旅游休闲、餐饮、零售、传媒、房地产等等。这种不管风险,贪大求全的做法,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断链,掣肘了太子奶品牌发展。

(三)员工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不顺畅许多民营企业都带有家族企业的性质,企业创建初期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主要依靠的是关键岗位由老板家族成员或亲戚担用,来控制市场风险。在企业做大做强之后,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考核机制不健全,这部分特殊身份的员工享着特权且长期未轮岗,不服从企业的管理,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这种现象导致员工职责不清,使得企业的控制环境如分工与授权、信息沟通与交流、考核与激励都不能公平公正地顺利进行,缺乏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无法保障企业内部的信息准确传递、及时的沟通,达不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四)控制活动缺乏科学依据,执行力差 不少民营企业是由个体经营户逐步扩大规模发展起来的。创建初期为节约成本费用,尽量减少招聘员工,有的一个员工要兼职好几个岗位,缺乏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对不相容的岗位没有牵制制度,造成关键岗位员工舞弊情况时有发生。另外,许多民营企业没有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或者根本就没有实行过预算控制,其经营目标主要凭老板的判断;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来,经常是发现管理中出现了某个问题,相应地出台一个制度来规范,这样的制度本身就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甚至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或重叠的现象,导致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不高,执行力差,年度目标总是不能完成。

(五)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许多民营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的建设,将内部审计工作看作是财务检查范畴,直接由财务部门领导或由财务人员兼任,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这种实际上完全没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内部审计,事实上不能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三、民营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1)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民营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分权和制衡机制,防止个人的独断专行。董事会应制订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企业管理层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按照每一层级的权限和既定的程序实行逐级决策审批。企业监事会要切实履行监督的职能,确保管理层制订制度的落实执行。

(2)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实行层级管理。民营企业管理层应该选择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经营活动和明确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组织结构,选择组织结构时应该考虑:一是整个组织结构有能力提供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信息流。二是界定主要经理们的职责和他们对这些职责的理解,并与掌管业务活动的下级主管人员沟通。三是报告的层级关系是否适当,能否向经理们提供适合他们的职责和授权的信息。四是在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方面,主管人员具备与职务相匹配所必需的经验和知识,并配备足够的熟练员工执行组织的各项活动。

(3)培养正直的企业文化,制订员工守则。民营企业要确定企业管理层的“高层基调”和组织的愿景,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企业管理层应制定详尽的员工守则,作为对员工的指导和要求,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树立企业高级管理层成为“言行一致”楷模的形象,并在员工守则及其他正式场合强调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4)正确引导,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机制。民营企业要建立对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些人力资源政策应当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员工在某一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比较熟悉企业在这一岗位上的内部控制漏洞,实施舞弊的可能性更大,因而对关键岗位员工应建立并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对掌握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要建立限制性规定等。民营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养。

(二)实施有效控制活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源头治理”与“过程控制”为核心,强调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具体为: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是一种内在的制衡机制,也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活动之一。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某些岗位如果由一个人担任,就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将这些职务分别由不同的员工来操作,可以达到相互牵制并留下轨迹的目的,能够防止人为的错误及对舞弊行为的掩盖。民营企业应对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以下五种职务或岗位进行有效分离:一是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分离;二是业务经办与财务记录分离;三是资产保管与会计记录分离;四是交易授权与资产保管分离;五是会计职能中不兼容业务的分离。

(2)授权批准控制。民营企业管理层应对各岗位职责设置有效履职的权限,即在办理各项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批准控制也是最重要的控制活动之一。授权审批的形式有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常规授权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应在工作流程中予以明确。民营企业管理层要建立明确实用的授权审批体系,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明确每一层级的管理部门被委派的权限与责任,以及他们与组织中其他人的关系。民营企业应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使管理层在合理的范围内委派或限制权力,并规定不管如何授权,高层管理者始终保持自己的最终责任。

(3)全面预算控制。民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对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来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要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和审定,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人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预算一经审定,在预算范围内就是一项经批准授权。

(4)会计系统控制。很多民营企业由个体门店起家,做大之后企业的管理就必须从会计系统控制着手,首先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建立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其次要按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对按会计制度分门别类地记账到相关科目,并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合理规范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按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最后应明确会计凭证的规范装订和保管责任。

(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建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业务范围,确保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点,更要有重点地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使更多的控制集中到关键点和薄弱环节。此外,企业还应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理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三)民营企业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与制度化民营企业管理层应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充实完善成一系列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应当包括:一是以文字描述支撑制度文件;二是工作流程图或对流程的文字描述;三是相关凭证、表单、文件的样式汇总。通过绘制清晰的工作流程图,可以让每个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办事程序、涉及的部门、人员和规章制度,还能将好的工作经验固化下来,通过流程图还比较容易发现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和风险点,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

(四)加强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内部审计与内部考核相结合的内控保障制度民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的要求之一是风险减缓,准确评估企业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充分分析相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结合企业的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措施,以风险的重要性为基础来确定控制措施的强度,并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提出合理建议,改善风险管理及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增加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是内部审计的一种责任。民营企业要设置内部审计工作机构,从定位上体现审计工作的战略性,从体制上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使审计工作定期规范地开展。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它们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始终,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严格的内部考核制度,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为确保控制责任到位,企业要根据控制要求确定绩效考评目标,制定考核指标体系,选择考核评价标准,制订奖惩措施,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据。

四、结论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需根据其所处的行业与企业规模、文化及管理理念设定,因此每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都是独特的。无论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得如何完善,也不适合照搬到另一个企业去执行;但是COSO提供的框架适用于所有企业。本文仅根据COSO的框架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些原则。

参考文献:

第3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一、审计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而生

加强内部审计是建立现代公司制企业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维护投资人和经理层合法权益的需要。企业在初创阶段,生产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投资人往往亲自掌控企业全面管理,凭借个人管理经验,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控制企业风险。随着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企业规模的扩张,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集团内部各所属单位之间、投资人与经理层之间、董事会的决策方针与经理层短期目标之间的矛盾等等均会不断显现出来。尤其是集团各所属单位的经营活动是否按照集团确定目标有效进行?集团政策是否真正执行?管理流程是否最优?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财务报告是否准确无误?资产管理是否安全完整?都是企业投资人和经理层最关心的核心重点。

二、内部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

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社会审计,是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独立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设置的审计部门和专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经营活动、投资项目、资产管理、干部履职、内部控制等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的行为。其目的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肃财经制度,改善经营管理,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集团内部审计应担负的职责

(一)抓好财务收支审计,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财务收支审计是审计部门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通过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认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通过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确认企业经营活动是否正常、有序进行。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产占用,进而维护企业所有者权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抓好年度预算审计,监控经济运行偏差

预算是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一种数量表现,是以货币或现金流量的形式,对企业未来某特定目标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机制。年度预算方案既是集团整体利益目标下的资源分配与责任定位,更是集团管理的整体“作战方案”,也是激励与约束的核心。预算审计是一种再控制、再管理监督活动,要在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调整、预算的评估分析等主要节点上发挥作用。一是预算编制审计。严格按照集团确定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稳步增长,立足未来,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的预算编制原则,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总公司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讨论,并将结果与各总公司沟通,根据沟通后结果再进行复审,最后确定本年度各总公司年度财务预算,经董事长审定后正式下达年度预算批复意见;二是预算执行审计。每季度对各公司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审计,重点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与批准的预算是否相符,通过上年同期预算执行情况和年度预算对比分析,找出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出现偏差的原因,与各公司制订措施,促进各项预算指标健全安全有效的贯彻执行;三是预算调整审计。因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重大原因需调整预算的,必须按照预算调整程序报集团审批,审计重点监督调整幅度是否恰当、预算调控是否适度、发现问题是否解决及时,确保预算调整合规有效,更加符合集团经营实际。

(三)抓好年度决算审计,提供绩效考核依据

年度决算审计根据年初确定的预算指标、经营收入、利润成果等要求,对各所属单位上报的决算情况进行审核。在核实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审计是否利用应收款类帐户隐亏增盈、利用存货账户隐亏增盈、利用固定资产帐户隐亏增盈、利用待摊费用帐户隐亏增盈等问题,确认经营成果是否真实,防止为了免受经济处罚或骗取奖金、荣誉等而弄虚作假、隐瞒亏损、虚盈实亏。年终各公司经营成果经审计确认后,报集团董事会做为绩效兑现依据。

(四)抓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鉴证任期管理绩效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集团审计人员按照董事长授权,对集团离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受托管理资产的运用及其效果所负责任进行的审查、评价和活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集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其审计结果既可作为董事会、人事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又可作为划分责任的依据。离任审计主要内容,一是对其经济责任履行、职权使用的合规性审查。通过查阅有关合同、协议、制度文件等明确离任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范围、职责履行程序规定、主管的业务领域和被授权限,审查测试离任领导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有无不作为或违反职责、程序等)、被授权限的使用状况(有无滥用授权胡乱作为、越权行为等),审查其对重大决策或重大事项的审批等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经济绩效的评估。通过查阅有关任职初期经济指标、计划方案和预算指标等资料,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审查其任职前后所主管的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化和实物管理、市场规模、业务内容的增减变化和资金的流入流出,评价其任职期间主管领域经济效益的优劣;三是延伸审计(视需要而定)。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线索,及时上报集团董事会,根据决定进行延伸审计。

(五)抓好专项审计调查,提供领导决策依据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或集团董事会安排,做好各种专项审计调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谋支持。一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运行态势分析报告;二是做好各类尽职调查,对重大经营决策、对外投资项目等进行风险评估,以防止决策失误;三是反映经济活动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四是对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剖析不足,为企业拓展提供借鉴。

四、集团审计业务规划

(一)要努力提高内审人员专业素质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宽、政策性强,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如财务会计、经济、法律、工程、金融、税收、统计及计算机等知识。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在人员配备上也应该多元化,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技能化、职业道德标准化的专业内部审计队伍。

(二)要拓宽审计领域

内部审计不应局限于财务审计,要向内控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扩展。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开展经营审计,评价经营活动的效果、效益、投资回报等;开展管理审计,评价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有关人员任期经营目标的达成和绩效进行确认。

(三)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内部审计要贯穿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企业进行全维度的监督和评价。一是对企业的投资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资金计划、财务预算等进行事前审计,确认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对各项计划的分解、实施、等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偏差。三是对经营活动的结果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

(四)要实行内部审计规范化

相比较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主要是为管理服务,为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内部审计必须制订一套标准规范,包括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后续跟踪等。依据国家审计法规和审计准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和指导审计工作进行,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提高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

第4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管理着近2000人的企业,忙碌是他的工作常态。但不管多忙,徐永法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位人大代表,不忘记履行代表职责,不忘记传达群众的声音。

“全靠老徐紧急呼吁”

2006年12月23日,平湖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在杭浦高速黄姑连接线,道路到处坑坑洼洼,公交车底盘稍有不慎就会搁住,已到了无法通行的地步,严重影响了学生上学、职工上班。老百姓们说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两个多月了,市长电话也打过了、新闻媒体也曝光过了,依然迟迟得不到解决。这引起了徐永法代表的高度关注。

杭浦高速黄姑互通连接线公路北至平壤公路,南至东西大道,全长5.43公里,是黄姑镇南北方向主干道,路段沿线区域内涉及4个行政村、42家企业,日车流量达5000―7000辆,有2750多工人每天通过这条路上班,几百名学生也要通过这条路上学。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徐永法亲身开车体验路况,并到沿线企业、单位、农户足足走访调查了两天。 “这段路高高低低,小坑连大坑,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成了‘’,开车一直摇摇晃晃,像在跳舞。临时搭建的便桥,有的桥板已经出现裂痕,驾驶员在上面开车心中可够慌的。”一段路晃晃悠悠开下来,路况的糟糕让徐永法直摇头。

一位司机向徐永法反映道:“路面严重凹凸不平,坑深大多有一尺多,开车经过这里一不小心就会中‘埋伏’,就算是通过,车子底盘常受到磨损,车子损坏十分严重,真是苦不堪言。” 黄姑中学的一名老师谈到这段路时,感慨万千:“这段路给我们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并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特别是2007年1月23日,由于连续阴雨,道路积水严重,这一天沿线公交车被迫停止运营,学生上学成了难事。学校方面只能调整教学时间,并采取包车绕道走和动员家长接送的办法,才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题。”在路边的企业里,职工们也是怨声载道:“这条路上几乎天天都发生车辆翻倒、人员摔伤、交通堵塞等事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出行和生活。”

据调查证实,此路段仅2006年1月大概就发生了24次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出警60余次,警员达到了240人次,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断命路”。

为了把真实情况客观反映出来,徐永法还特地拿照相机把沿线路况拍摄下来。问他为什么要拍照,他说:“因为这条路影响人们通行时间比较长,向市长电话、媒体反映过了,都没能得到及时解决,所以要用照片说明实际情况,争取有关部门尽早解决。”

很快,徐永法带着这些照片和附有10多名人大代表共同签名的《关于杭浦高速黄姑连接线施工期间保障沿线车辆通行的紧急呼吁》,提交到了平湖市人大常委会。《紧急呼吁》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很强的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加班加点,确保春节前完成中基工程;要求平整施工路段,清除各类障碍物,对便桥加固,保证有足够的路面通行,减少车辆堵塞现象;要求在施工路段设置好各类警示标志和夜间警示灯,消除事故隐患。

徐永法说,之所以别出心裁用《紧急呼吁》,是因为心里很着急,春节即将来临,沿线车流量、人员出行量将达到高峰,道路整治刻不容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争取引起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让沿线群众过一个安全、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2007年1月23日,平湖市人大常委会收到这个《紧急呼吁》,立即交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1月26日,市交通部门和杭浦高速公路总指挥部派人到现场视察,徐永法的意见基本得到了采纳,杭浦高速黄姑连接线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中间还重新筑了一条5米宽的路,给过往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老百姓拍手称快,异口同声地说:“全靠老徐紧急呼吁”。

“不能让老百姓提心吊胆过日子”

2007年5月21日,位于嘉兴港区化工园区的盛合化工厂,危险化学品原料外泄引起爆炸。“危险企业像定时炸弹,如果无人监督、排除隐患,我们只有听天由命、提心吊胆过日子了!”事故的发生,使周边的老百姓无比恐惧,忧心忡忡。

徐永法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对嘉兴港区内危险化工企业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形势作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研。调查发现,在嘉兴港区17家危险化工企业中,生产、使用、经营着20多种危险化学品项目。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也很欠缺。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徐永法深感责任重大:“我必须及时传递老百姓的呼声和需求,促使政府加强对危险化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促使企业严格落实各种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刻不容缓!”

2008年元月,在嘉兴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他郑重提交了关于要求嘉兴港区(乍浦)内的化工企业建立应急处理事故方案的建议。这一建议立刻引起了嘉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高度关注,交由嘉兴市政府及嘉兴港区管委会办理。

嘉兴港区管委会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建立和完善港区内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经费500多万元,配备应急防毒面具、呼吸器和防护服等救援装备;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形成以企业应急求援力量为基础,政府应急求援队伍为中坚的应急求援队伍体系;同时,加快港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建设。

“没有数据就没有说服力”

徐永法在提议案、建议时特别喜欢用数据,他说:“你要反映一个事物,就得去调查摸底,调查以后就有数字出来了。没有数据就没有说服力。”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几年来,对于每一个问题,徐永法总是从全面的调查研究开始,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才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因为是完全靠事实和数据说话,徐永法提出的议案、建议,总是很有针对性。

2004年8月,徐永法为深入了解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工作,接连几天到黄姑镇赵家桥村开展调查。他先是访问村干部,摸清整个村的人口、户数等基本状况;然后,走访村民,了解老百姓对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建议;之后,他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就这项工作“算账”,在认真分析基础设施投入、工资成本、资金来源等情况后,徐永法提出了建立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5月,针对政府关注的农村“两违”整治和河道污染治理问题,徐永法深入黄姑镇周家圩村进行调研。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召开村干部和村民组长座谈会,徐永法全面掌握了该村的实际情况。当时周家圩村997户中有违章违法建房户507户,占到一半多,“两违”户数大得惊人,如何加强管理是一大难题。而养殖污染方面,该村有养鸭大户7户,共计养鸭60000只,没有对鸭粪实行达标排放;养猪大户18户,共养猪3000头,猪粪排放标准化管理较差,而散养猪户的猪粪有70%直排河内;997户中已安装卫生洁具的有797户,但有359户未按标准化建造三隔式化粪池,粪便直排河内。通过“解剖麻雀”,徐永法对全市开展农村“两违”整治和河道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三点主要建议,即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村镇两级管理网络、制定有效的村规民约以及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引导。

由于勤于调研、善于调研,徐永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有关农村卫生工作和中小学生日常饮水问题等建议,为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5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一、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联络组工作

街道党委将政协联络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倾注更多的精力支持政协联络组工作。联络组对照关于印发《2015年度镇街道政协联络组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的通知,认真制定年初工作计划,经街道党委审定后,认真落实;完善委员考核制度,提升委员履职水平,积极参加区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不无故缺席,不迟到早退;组织委员撰写提案2件,社情民意信息5件,外宣报道12件,完成《政协报》订阅任务,协助完成《人文历史资料》收集工作。

二、强化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全年将举办2-3次学习讲座。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研读原著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和区政协全委会精神,增强政治理论修养,提高思想和政策水平。采取发放学习材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时事政治、科技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委员整体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为更好地覆行政协职能打下基础。

2、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本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联络组工作的实际,积极探索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三、围绕中心,认真履行协商议政职能

1、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委员们的基础作用,联络组将围绕全街道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建设,组织委员重点对红色旅游、七化建卫生队棚户区改造、建设街自主改造、胜利街9号楼排危、社区阵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居民养老保险、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开展视察,将组织2次专题调研活动。

2、认真开展政治协商,将围绕街道重大项目建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全体委员通过开展调查、视察、座谈等活动,将围绕长江经济带、长江湿地新城、旧城改造等项目开展调研,就完善基础设施、塑造城市形象等提出建议。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联动机制,开展街道协商、社区(村)协商、企事业单位协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党委和办事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计划年内活动不少于3次。

3、全面强化民主监督。关注就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民生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监督,提高监督效果。年内继续开展以优化服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评议活动。

四、发挥联络组优势,促进全面发展

1、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提供招商信息。广泛开展联谊活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资金、项目和技术,为街道招商引资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2、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和信息渠道畅通快捷的优势,围绕全街道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视察、提案、座谈、走访等形式,积极、准确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设重点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切实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要心系群众,真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引导和鼓励委员开展扶危济困、捐资助教等社会公益活动,年内至少进行一次为困难户、孤老户捐款活动,关注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

4、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和宣传报道工作。将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收集整理撰写成社情民意信息,并对街道联络组的特色亮点、工作经验及委员的先进事迹等,向市政协、《人民政协报》、《政协报》等投稿,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将不折不扣完成区政协下达街道的目标任务。

五、加强联络组自身建设,推进工作与时俱进

1、强化委员队伍建设。将组织委员认真学习政协《章程》,遵守《委员守则》等规章和制度,增强委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继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书写一份调查报告或提案、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委员做好联络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进一步加强联络组制度建设。结合新形势和联络组工作特点,积极推进联络组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活动制度、委员管理制度、委员意见建议的办理和反馈制度等。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6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

房地产档案形成于房地产管理活动,是房地产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1]。档案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一向重要的管理工作,具有独特的凭证价值、参考利用价值与法律作用。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比较薄弱,而且关于档案的分类以及如何分卷也少有成套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档案真实的记录着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和企业的发展史,而档案的管理有仅有效保护好企业的发展历史,而且可以服务于企业的未来指导[2]。然而,房地产企业的档案范围涉及较广,项目档案不成套,而且资料更改频繁(主要是设计图),造成档案材料收集归档难[3]。因此,面对量的资料时时,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档案材料,事关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构成及其特点

房地产企业档案属于专业档案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房地产档案是房地产生产经营的必备基础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建设,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1.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范围

一般意义讲,房地产档案是泛指以“房地产”作为基本特征的,与房地产有关的所有档案。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和竣工文件。

1、企业行政管理档案包括:企业在组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政资料,如工作计划、总结,公司的机构建立(含内设结构)变更,人动,合同管理以及编辑的出版物、编印的简报或期刊等。

2、企业经营管理类文件,主要指资产审计、法务、运营等部门形成归档资料。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包括中、长期发展规划)、方针目标管理以及相关制度和规范;公司资产管理,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公司审计工作的文件材料以及商务合同正本及与合同有关的补充材料,有关的资信调查等文件材料。

3、项目管理类文件,主要指与从事项目开发有关的文件,如研发策划、前期配套、工程管理、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相关房地产项目负责机构生成的。

4,其他的,包括会计类档案和党群工作类档案文件等。

1.2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有其一般档案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首先,从上述档案范围的概括不难发现,归档资料来源广、涉及的内容繁杂,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产生的文件,而且还包括工程项目与外界联系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其次,房地产企业档案专业性较强,它记载着房产信息归属和沿革,需要严谨的、规范的、技术性的专业要求,使房地产档案成为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再次,房地产档案涉及房屋开发管理使用的人和单位,还有与之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作为所有权归属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房地产档案按照严格的操作,各程序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以保证其不容质疑的真实性地位。最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外界产生的关系是通过各类合同建立起来的,因此,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以合同为主体构成。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有研究表明,规模大的企业档案管理优于规模小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优于短的企业[4]。

2.1 文书档案收集不完整

档案材料不完整是房地产企业档案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管理类文件归档不完整,如重要的议会记录不完整,归案不及时造成遗漏,还有一些重要活动无相关记录视频或相片;(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档案材料收集难,涉及部门和单位多,项目档案不成套。如立项审批文件往往由计划部门提出,环境评价报告以及验收报告由环保部门提出等。(三)、有的文件有正本而无底稿或有底稿而无正本,有些文件只有批复而无请示或有请示而无批复。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或部门,各类档案管理较好,收集得相对比较完整。然而,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无章可循。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人员没有认真落实“三参加”制度(即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活动,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设备开箱)。对于一些小型或刚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其档案管理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这类小型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有的是半路出家临时安排,形成“兼而不管”或“管而不会”的恶性循环。另外,部门领导或经办人员对档案材料“过于重视”,或为了“保密”而不愿移交,这直接影响了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归档意识不强,如部门人员调动时,对积存文件不办移交,以至造成材料的散失。

3 解决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分类归档制度,保障档案完整性

分类归档是档案管理人员或领导依据事物的属性及其认识,对事物进行特定的区分、集中和归类。对房地产企业档案整理工作来说,可以按照档案文件的来源作为基本原则的,作为一个基本的档案分类结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内部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是行政人员兼管档案的管理,这类人员的流动性大,这需要档案分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保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变迁时,档案工作能够很快、顺利地传承下去。

企业在建立归档制度时,归档分类方法不宜随便更改,因为分类方法决定着归档文件整理、流水方式、编排和排架等基本保管状态,这也方便文件检索。如果分类方法改变了,牵一发动全身,扰乱了整个档案保存和查询,尤其对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分类的不稳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值得借鉴的是,对主要职能部门产生的档案归档可以作为一级分类进行收集,如人力行政部门产生的人事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法务部门产生的法律文件,财务部门产生的财务档案。

3.2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我们应该以《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范,结合本房地产企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制定企业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方式和工作原则,明确分类方法与归档职责,规定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要求等基本要求。另外,建立和完善包括立卷归档制度、保管制度、统计制度、保密制度、提供利用制度等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编印成册加以落实执行。可以明确表明,加强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不仅在档案本身属性,凭证和参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企业入市决策、企业定位决策、企业定价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鉴于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广泛性、复杂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管理类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基本构成,为档案的完整收集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因此房地产企业档案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统筹规划和全面落实。不仅需要企业职工的认真履职和支持,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资金、技术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杨芳.当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J].城建档案,2009,12:46-47

[2] 邹洁.浅谈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6):136-138

第7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的调研报【1】 积极推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维护广大职工基本权益的现实需求,对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各机关、企业、事业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广大职工对带薪年休假的真实要求,运城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此次共调研不同类型的单位275家,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11家、国有企业48家、民办非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16家,涉及职工17706人,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2220份。在调查的275家单位中,有80%以上的职工知道国家带薪年休假制度,不清楚的人较少;有60%的单位目前能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40%的单位不执行或执行得不好。从单位性质来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效益好的私营企业落实得比较好。从休假形式来看,机关事业单位一般采用一次性或分段休假;企业的年休假则相对灵活,一般采用企业生产淡季或停产检修期间集中休假、分段休假、农忙季节或红白事假抵消休假等方式。从参与问卷调查的2220人的身份来看,职工对带薪年休假普遍持期待和欢迎的态度;部分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怕休假多了影响工作和正常生产,不自觉或不愿意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275家调研单位中将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相关条款列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必备内容的有131家;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作为职代会专题议案的有61家;对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应享受300%工资报酬的寥寥无几。

二、原因分析

(一)宣传力度不大、领导重视不够,导致职工休假权益受到侵害。自带薪年休假条例出台后,由于种种原因,相关部门对该项制度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导致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知晓率不尽如人意。在调研了解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该项制度不了解,有的略微了解但不透彻,对于不执行该项制度将会承担的法律责任更不清楚;一些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没有站在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的高度,认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不落实职工的带薪年休假权利。据不完全统计,近四成单位的职工享受不到国家带薪年休假制度,该休未休应享受300%工资报酬也成为“纸上福利”。如不少企事业单位以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生存困难为由,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不愿增加用工成本,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有的企业实行计件工资,件数越多、工资越高,不少职工为了拿到高工资而主动放弃休假权;有的企业以岗定责,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把年休假作为制度规范给予安排,职工也怕“下岗”或岗位被替代,所以不敢要求休假;还有些企业用职工的病假和事假抵消年休假的办法,变相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个别党政事业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长期加班加点,使得带薪年休假制度很难落实。

(二)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导致休假权被打折。由于职工维权意识淡薄,加之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异常激烈,职工有岗已属不易,即便知道用人单位的做法违规,往往也默不作声。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的职工需要努力工作来养家,为了提高收入,宁愿选择牺牲年休假;在机关事业单位中,部分单位领导不带头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一般职工又害怕提出休假领导会对自己产生看法而影响升职,故主动放弃休假权;有些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时就被明确告知不能休年休假,为了得到工作,只好答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其带薪休假权利形同虚设;而对于多数农民工来说,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流动性很大,打工就是为了养家,只要能挣到钱,很少有人关注和享受休假权,这部分人对年休假既无概念又无要求,成为空白、盲点。

(三)不同类型的单位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导致落实年休假制度困难重重。在调研中,该市总发现,不同单位面临的执行难、落实难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一是个别党政单位因忙不休。调研中发现,多数党政单位领导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年休假,但对下属人员享受年休假给予支持;而有些工作任务繁重的单位则是越忙越需要休息,可就是不能休,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二是事业单位缺人难休。比如医疗机构专家少,医院还靠这支队伍支撑门面,增加收入;护士岗位更是工作量大,倒班、加班是常事,工作超负荷,很难安排年休假。三是不少民企强势禁休。职工带薪年休假是权利而不是福利,但是相当比例的民营企业由于劳资双方在权利与地位上处于不平等状态,劳动者明显属于弱势群体。在权衡“饭碗”与“权益”时,劳动者只能通过牺牲“权益”来保证“饭碗”。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仅靠劳动者自己维权是不够的。

(四)基层工会话语权有限,导致推动作用不明显。《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六条明确指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可见,维护职工带薪年休假权利是工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在调研中,该市总发现各级工会组织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实上,党政机关单位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较好,不仅能督促单位执行制度,而且还能协助单位按照本单位实际,做好职工带薪年休假的统筹工作。而企事业单位工会在推动制度落实上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不少企事业单位不是从制度和监督层面上去落实带薪年休假而是寄希望于老板和领导的开明和施舍。这固然与现阶段企事业单位工会话语权有限有关,但也暴露了一些基层工会组织不会作为、不敢作为的缺位现象。

(五)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偏小,导致职工带薪年休假不能依法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但是在实践中监管工作的执行还有很多障碍。有的企业内部规定职工不能要求带薪年休假。当劳动者不提出异议时,行政监管机关很难发现企业的违法行为,即便发现但由于处罚措施不够严厉,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宁愿先违法再赔偿。条例对用人单位不落实带薪年休假的法律责任规定模糊,在司法执行中难度较大,对用人单位缺乏威慑力,导致监管缺位。

三、相关对策与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用制度来保证休假权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对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宣传力度,人社、工会、宣传等部门要将宣传带薪年休假制度纳入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维护职工休假权利、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职工的宣传,使职工了解关于带薪年休假的政策与法规,意识到带薪年休假是职工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应积极争取而不是轻言放弃。调研中发现,带薪年休假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大多数是缺少制度的制约。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省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下发文件规定: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公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要将本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相关条款列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必备内容,严格执行,确保职工享受休假权,从源头上依法保障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并通过职代会的方式公布于众,约束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各级人社部门要将企业执行年休假情况纳入企业劳动保障年检内容,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履行规定或约定义务,让劳动者享受休假权。

(二)不断创新方法,增强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要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全面实施,可创新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单位和职工实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不能实行“一刀切”。特殊岗位、特殊工种的职工可采取灵活多样的休假方式,可以集中休也可以划整为零休,在工作间隙随时休;用人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制订年休假实施细则,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出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带薪年休假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带薪年休假制度得以实施;探索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以及和谐企业纳入优先实施范围,制订指导意见,加强督办检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督促年休假制度的落实。各级工会组织要明确责任,加强对职工的普法教育,增强职工行使权利的意识,帮助职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层工会组织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教育工会干部敢于履职、善于履职,切实维护好职工的权利,当好职工的“娘家人”。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制订本单位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积极调解劳资双方在落实带薪年休假过程中的劳动争议,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将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评优评先条件,在开展评选先进模范企业时,严格审核年休假的落实情况,对不执行年休假的单位和企业,一票否决。各级工会组织有权监督各类企业和单位认真执行条例。如果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受到侵害,职工有权向当地人社部门投诉,也可向当地工会反映,申请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的调研报【2】 根据《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省人社厅的通知》(广安人社发〔2017〕179号)精神,我局组织人员对本县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等制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调研情况

(一)制度落实的现状。根据文件精神,我局通过问卷调查、召开企业和职工代表座谈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了解本县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的基本情况。通过反馈的信息,显示大部分企业都会主动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大多数都保障了员工的年假福利,只有一小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未落实。

在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企业中,制药业因规模较大、资金较雄厚,带薪年休假制度得到了落实;而少数企业由于职工数量少、资金紧张、对制度了解不透彻等原因,未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二)企业落实年休假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通过大众意见确定带薪年休假的落实方向。二是制定年度计划。召开管理人员商讨会,讨论并制定当年的休假制度计划。三是落实相关安排。安排人员落实年休假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主要困难和原因。一是员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带薪年休假的实施存在着落实不全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员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忧于管理者权威,害怕提出带薪年休假要求后被解雇或影响晋升,故主动放弃这项本属于自己的权利。二是双方利益关系不平衡。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现状无论对于劳动者自身还是企业而言,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理性考虑。“薪水打折”是阻碍带薪年休假的一大原因。据了解,目前我县大多数企业员工的薪酬都与绩效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休假情况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个人的薪酬水平。近的来看,休假当月的薪水和奖金会减少;远的来看,本季度或本年度的绩效评估会受影响,从而造成经济上更大的损失。因此很多人宁愿放弃休假而选择继续上班,而企业也有相应的顾虑:职工休假势必造成岗位空缺,要填补空缺显然需要增加人工成本,因而不愿意实施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三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冲突。带薪年休假的实施,会对企业内部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上级的休假情况直接影响着下级的休假情况。在放弃年休假的人群中,职务级别同请假人数成反比,职务越高者请假的越少。随着企业中工作职责的划分越来越明确,企业内部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一个岗位出现空缺便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企业管理者一般不会轻易允许员工的带薪年休假。

(四)下步打算。一是加强企业劳动管理,妥善安排企业职工年休假。大力督促我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规定,加强企业劳动管理,落实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通过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制定本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计划,保障职工带薪年休假权利。用人单位应当鼓励职工个人依法安排个人带薪年休假,支持职工与法定节假日相结合,实行弹性休假安排。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额,职工依法享受相应的工资报酬。二是加强监督检查,保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将带薪年休假情况纳入企业劳动保障年检内容,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年休假制度的监督检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力度,依法处理违法行为,确保年休假制度的贯彻落实。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我局将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三是加强对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重要性和相关规定,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休假意识和促进职工年休假制度落实的社会氛围。结合“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活动”,对企业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强政策指导和管理服务,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处理好正常工作和依法休假的关系,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 国有企业探亲假制度调研情况

(一)制度落实的现状。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通过对探亲假制度的调查发现,我县范围内的国有企业的休假制度中基本都已有探亲假一项,但在实际执行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空有探亲假之名,却无探亲假之实。

国有企业对国家政策了解透彻,因此基本都将探亲假纳入了休假制度,但部分国企虽然有着探亲假的名目,却无人执行,使得探亲假制度形同虚设。

(二)国企落实探亲假制度的主要措施。一是宣传相关政策。宣读《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二是制定休假计划。将探亲假纳入休假制度后,还要制定每年的休假计划,使探亲假得到落实。三是鼓励员工使用探亲假。对符合探亲假制度规定的员工,采取鼓励措施,商定休假时间后,安排其进行休假。

第8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依据《xxxxx年产业单位专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重点的要求,现将现场工作的方法整理汇总,供现场审计人员参考使用。

一、基本情况

1.审计重点:组织架构、资质情况、经营范围等综合情况。

审计方法:查看组织架构图、资质及营业执照等资料,对照有无违规经营或不符合国网文件规定经营范围的情况,组织架构是否完整,职责是否清晰。

2.审计重点:截止2020年底企业资产规模和构成、负债规模和结构,评价被审单位的运营和偿债能力;2020年度盈利能力指标、债务风险质变、经营增长指标等绩效指标及各类人均指标等。

审计方法:结合2020年报审计结果,测算相关运营和偿债能力指标,例如: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率。盈利能力指标:例如:毛利率、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经营增长指标:例如: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人均指标:劳动生产率。通过指标分析企业运营等情况。

二、重大政策决策部署落实方面

1.审计重点:检查各单位改革改制任务是否按期完成,“瘦身健体”是否到位,处置方案是否合规合法;处置措施是否根据批复意见组织实施,处置方式是否恰当,处置价格是否公允;处置涉及的工商登记以及股权、资产变更手续是否完备,处置结果有无遗留风险因素和后续事项等。

审计方法:对照改革改制任务清单,结合国家工商公示系统、NC账目系统、相关文件程序规定等,检查处置方案、措施、方式、价格、变更手续、结果等是否合规,有无风险。

2.审计重点:落实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中,组织是否有序有效、措施是否合理到位,有无清理不及时、虚报瞒报拖欠数据等情况。

审计方法:对照企业应付款项明细及工商公示系统确定民营企业范围,结合企业相关物资、施工等资料,确定是否属拖欠行为。

三、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

1.审计重点:是否按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控机制,在资产、资金、资本运作、重大资金使用、融资担保管理、核心业务管理、经营风险管控、内部监督制约等方面制度是否完善,落实是否到位,管控措施是否有效。

审计方法:内控机制是否建立,各种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完备,对照制度重点检查人、财、物三个方面,落实是否到位,管控措施是否有效。

2.审计重点:“三重一大”应决策事项是否履行决策程序或决策程序是否合规。

审计方法:检查办公会记录或会议纪要等资料,对照三重一大事项范围及相关文件要求,检查决策程序是否合规。

四、财务管理方面

审计重点:1.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到位,有无对公款项支付个人、赔青款项未支付到人、非本单位职工从事财务核算工作等情况;有无坐支现金和公款私存、违规提供担保、从非金融机构高息借款等情况;备用金管理是否符合标准,有无建立备用金台账等。

2.银行账户管理是否规范,有无管控外账户,有无低效闲置账户未及时清理、超标准开立或同行开立多个账户等情况。

3.往来款项、应收账款是否及时清理,有无保证金长期未收回、迁建工程款未及时结算回收等情况。

4.资金使用监管措施是否落实、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违规占用、借用、挪用资金行为;担保、抵押、质押等方面有无资金不规范运作引发经营风险情况;网上银行日常支付管理有无资金安全风险。

5.收入、成本、费用管理是否落实国网公司通用制度和省公司制度要求;各项成本费用、收入来源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准确合规;内外部业务收入是否分开核算,有无乱提、乱摊成本费用行为,能否真实反映不同业务盈亏情况;各项收入与成本费用是否匹配,有无利用会计核算行为调节利润情况。

6.检查企业“三公经费”(公务接待、公车运行、公务出国(境)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以及领导干部履职待遇和各类业务支出,检查有无奢靡之风、损失浪费、虚列成本等行为。

审计方法:1.资金方面。(1)询问公司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2)监盘保险柜,对保险柜内保管现金、有价证券、单位个人物品等进行检查。(3)实地观察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私章、银行密钥保管情况,检查是否符合国网印鉴、密钥管理规定,网上银行日常支付管理有无资金安全风险。(4)取得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检查是否按照国网规定编制和审批。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未达账项,有无违规占用、借用、挪用资金行为,是否存在担保、抵押、质押等情况。(5)取得公司银行账户开销户资料,检查是否经过严格审批,有无管控外账户,有无低效闲置账户未及时清理、超标准开立或同行开立多个账户等情况。(6)检查大额资金收付凭证,是否按照国网收付规定,是否存在对公款项支付给个人、赔青款项未支付到人情况。

2.往来款项管理方面。(1)取得期初、期末往来款明细表。(2)取得期末账龄分析表,检查是否存在大额款项长期未清理情况,有无保证金长期未收回、迁建工程款未及时结算回收等情况。(4)检查和主业往来情况,是否存在长期、大额占用主业资金未支付资金利息,未予清理偿还情况。

3.资产方面。(1)取得企业房屋、土地、车辆产权证,检查是否存在未办理产权或产权证产期未办理过户手续情况。(2)实地检查公司房屋、土地、车辆,检查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或违规占用主业资产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闲置、毁损情况,是否存在被其他单位占用情况。(3)检查公司是否存在租赁主业资产,如有是否签订租赁合同和足额支付租赁费用,支付的租赁费用是否公允。(4)检查主业资产否存在租赁公司资产,如有是否签订租赁合同和足额支付租赁费用,支付的租赁费用是否公允。(5)实地检查公司物资库存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账实不符、闲置、毁损、报废情况未及时处理。

4.成本费用方面。(1)检查收入、成本、费用管理是否落实国网公司通用制度和省公司制度要求,各项成本费用、收入来源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准确合规,有无乱提、乱摊成本费用行为,能否真实反映不同业务盈亏情况;各项收入与成本费用是否匹配,有无利用会计核算行为调节利润情况。(2)检查企业“三公经费”(公务接待、公车运行、公务出国(境)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以及领导干部履职待遇和各类业务支出,检查有无超标准报销、虚列成本等情况。(3)检查公司施工材料采购是否采用集中采购方式确定,是否严格履行材料出入库审批程序,材料款支付是否严格按照合同预留保证金,材料款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4)检查劳务分包单位是否采用集中采购方式确定,劳务分包费用是否严格按照分包合同结算,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履行劳务人员考勤、劳务成果检查等程序。(5)检查施工机械租赁单位是否采用集中采购方式确定,施工机械租赁费用是否严格按照租赁合同结算,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履行施工机械租赁使用成果验收等程序。(6)检查车辆费用,检查维修是否采用公开招标定点维修,维修是否完整履行事前、事后审批程序。抽查大额车辆费用报销有无具体车辆明细表,是否存在重复、虚假报销情况。(7)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垫付主业费用情况。(8)检查法律诉讼、赔偿事项,检查是否存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严格情况,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审计重点:检查劳动用工总体情况,分清各类用工的人员身份、用工性质、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社会保险制度,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用工管控机制。

审计方法:取得公司的劳资报表年报、职工花名册、工资表,借工手续,落实各类职工身份信息(全民工、集体工):(1)关注年报人员身份信息与花名册是否相符;(2)结合考勤、借工手续,关注集体工服务于主业、主业支援多经人员,是否办理借工手续,是否办理借用人员的人工成本结算手续;(3)将工资表、绩效奖明细与花名册核对,是否存在劳务派遣工等外聘人员;(4)抽查部分用工合同,尤其针对花名册中审计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关注合同签订是否规范、续签是否及时;(5)查账落实公司各项社会保险是否足额缴纳,结合其他人资项目的审计,分析单位用工管控机制的不足。

2.审计重点: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考核结果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等级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分析评价薪酬分配制度是否科学合理。

审计方法:取得公司2020年度职工处分台账、绩效考核资料、绩效奖的计算过程,结合绩效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评价是否人资部门统一实施,而非各部门自行评价;(2)当年受处分人员的评级是否合规;(3)绩效奖的计算系数,是否与评级等级相挂钩,是否拉开分配档次,是否存在吃大锅饭现象;(4)年度绩效奖总额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是否不低于50%。

3.审计重点:人员及考勤管理是否规范,有无个别人

员长期不在岗未处理、外包人员管控不严、财务和管理岗位使用外包人员等情况。

审计方法:(1)查看工资表,针对职工长期未发放绩效奖或长期工资偏低的职工,结合花名册、考勤表,落实是否存在长期不在岗职工,如果为历史遗留的内退职工,需提供内退手续,如无内退手续,即可认定为长期不在岗职工;(2)取得公司岗位设置明细情况,结合劳动用工的审计情况,交叉核对,是否存在财务和管理岗位使用外包人员等情况,如有,其考勤管理是否完善。

4.审计重点:疗养及报销管理是否规范,有无事前审批不规范、培训等费用报销依据不充分等情况。

审计方法:取得疗养机构的中标通知书、2019年、2020年、2021年疗养人员名单,(1)关注其是否按照中标通知书中的优惠率结算费用;(2)是否存在主业人员、内退人员、当年受处分人员参加疗养的情况,是否存在连续两年参加疗养的情况;(3)查阅培训费的列支凭证,关注是否有培训通知、事前审批手续,培训期间是否报销生活补助;(4)

职工家属医疗费,取得公司的职工家属医疗费报销汇总表、职工家属档案资料,结合制度规定,检查其家属报销年龄是否合规、是否有政府机关出具的无生活来源的证明、报销的药物是否为治疗性的药物;(5)食堂经费,取得食材供应商的招标资料,关注是否在中标范围内选择供应商,是否按照中标通知书中的优惠率结算费用,是否采购干果等非食材商品,是否每次采购均办理、而非定期办理验收领用手续。

六、工程管理方面、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方面

审计重点:1.检查被审单位承揽业务情况,经济合同、账面收支、资金收付“三位一体”,分析评价被审单位内外部收入比例、业务构成、市场份额、竞争能力。

2.检查被审单位转分包情况,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的装备水平、施工能力、分包比例、企业经营发展能力,按照分包业务类型,逐类检查分包单位的经营资质、资格、选择方式、合同价格、结算依据、结算价款、盈亏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等;检查有无违规使用框架外分包商、无任何资质的“空壳”公司承接工程、无资信备案分包商承揽工程等现象,分析评价分包业务管理的合规、合法、效益情况等。

3.检查施工、赔偿等费用列支依据是否充分;项目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分包费用报销业务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善,有无弄虚作假行为。

4.物资、服务采购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应招未招、围标串标、应废标未废标、评标专家抽取不规范、不按照招标文件的评价标准打分等情况。

5.采购物资的类别是否违反公司集中采购要求,采取的物资招标采购方式是否符合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供货厂家是否从审定的合格供应商中选择,采购价格是否为社会公允的市场价格;采购物资是否建立质量检测措施,委托检验是否选择有鉴定资格的单位。

6.物资收发、结存管理是否落实相关规定,是否存在物资账实不符情况;库存物资管理是否完善,是否进行定期盘点,盘盈盘亏物资是否按规定及时处理等。

7.合同订立、履行是否规范,有无合同订立依据不充分、签订不及时、内容不规范、履行不到位等情况。

审计方法:1.工程项目管理。(1)审计期间承揽工程项目明细表:①抽查审计期间承揽项目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工程期限、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质保金比例是否恰当、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2)审计期间劳务分包合同明细表:①抽查劳务分包商是否入围合格供应商范围,关注入围分包商投标范围;②劳务分包商选定是否经二次竞谈;③查看劳务分包商是否具有相应资质;④抽查审计期间劳务分包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工程期限、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3)审计劳务分包费用结算情况:①抽查劳务分包结算资料是否齐全、结算资料是否存在与中标价、合同约定价相矛盾的情况;②抽查劳务分包人员考勤明细是否存在虚假列支(是否存在同一人员同时出现在不同工程项目);③是否存在多结算劳务分包费用现象;④计算分析劳务分包比例,分析是否存在转包现象。(4)审计机械费结算情况:①分析机械使用费结算是否合理(工程施工是否需要使用大型机械);②选取机械设备供应商是否履行招投表程序、合同签订是否规范;③机械费结算单价是否合理;④机械费用结算是否提供结算明细表

(5)审计赔青费用:①赔青款是否按照国家标准赔偿;②赔青费用是否签订赔偿合同;③赔青款是否直接打给应赔付人员账户、是否存在代领现象。(6)审计工程项目存档资料:工程项目结束后是否及时归档、归档资料是否齐全

2.工程物资管理方面。(1)查阅公司物资管理制度,取得公司合同台账、审计期间物资采购计划、供应商信用评价登记台账等,关注其大额物资采购:①查看物资采购招标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围标、串标现象、招标过程是否规范);②抽查物资供应商是否入围合格供应商范围,关注入围供应商投标范围;③物资供应商选定是否经二次竞谈;④抽查审计期间物资采购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2)查看物资采购出入库单据,与相关工程资料进行交叉核对,核实工程物资使用是否真实,物资结存管理是否规范;(3)落实库存物资管理是否完善,是否进行定期盘点,根据被审单位盘点情况,审计人员进行现场抽盘,查看是否存在物资账实不符情况;(4)抽查废旧物资,关注其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处置车辆、房屋等资产是否有评估报告。

3.零星采购方面。(1)抽查零星采购是否履行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非招标采购程序;(2)抽查采购程序是否规范(评审小组人数是否为3人及以上的单数、询价单位是否是3家及以上、单一来源采购是否符合相应条件)

(3)查看零星采购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工程期限、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4)查看零星采购结算依据是否充分。

八、关联交易方面

审计重点:被审单位与主办单位之间的关联交易是否真实,关联交易管理是否依法合规、公平合理,有无产业单位无偿占用主业房屋、低价承租主业单位资产、多结算工程费用等情况。

审计方法: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同时索取公司办公用房屋、仓库等的房权证,如无房权证,结合公司的固定资产卡片,查看其账面房屋坐落地等信息,落实房屋是否为主业所有;结合汽油费消耗明细、车辆维修清单,与公司车辆核对,是否存在占用主业车辆情况,如有,关注其费用结算是否不低于“折旧+税金+合理利润”。

九、落实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方面

第9篇:民营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控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34-02

当前,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但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和货币稳健政策等要素调控措施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必须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尤显重要。

一、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在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职责权限和分工负责原则的前提下,在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方法、程序和措施的总称。按其控制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其总体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4月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是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确立的中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还能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发展尤显必要,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合法经营。二是相互监督牵制,保证记录准确。三是加强实物控制,保护财产安全。四是提高经营效率,确保目标实现。

二、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还不容乐观。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特点,相对大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和较好的经营弹性。然而也不同程度存在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就内部控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中小企业管理者由于自身所限,往往认为凭个人直接控制和直接观察就能评价经营成果,不必依靠现代管理技术来监督经营全过程。同时看重眼前成本、不设内控机构是小企业的普遍状况,也表明其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2.组织结构不完善。在经营权和所有权未分离的状况下,有些中小企业形式上虽也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到位,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是一套人马,一年开一次会,董事会在形式上过过堂,顾不上什么授权和监管,更谈不上内部控制。

3.配套机制不健全。众多中小企业内控很简单、不配套,个别企业甚至没有书面的内控制度。还有一些企业人治痕迹明显,甚至在生产经营中不受制度约束。常见报端不少企业董事长、经理贪污、挪用巨额公款,根源还是在于内部有效监督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4.分工制度不明确。中小企业由于人员少,往往不能按照内部控制做到详细分工,一般一个人都要兼好几项工作,例如出纳与会计、记账与核账、总账和明细账、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职务也均由一人承担,工勤考核与工资造表、发放由同一部门甚至一人经手等。

5.考核赏罚不分明。有的企业虽然也设有一些奖惩制度,但制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总体而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正确处理以下三对关系:

1.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控制是规范和约束,是对舞弊的否定和对损失的扼制。军中无法,必将自败;企业无规,必将自乱。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非同小可。但控制毕竟是对人而言的,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和权力的限制,力的反作用定律在这里也一样存在。可见,处理好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是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一要主动把自己置于被控制的地位,以身作则,不受人以柄;二要瞄准目标,把握重点,不搞烦琐哲学;三要捕捉关键信息,以事实为据,以理服人;四要根据发展形势不断调整思路,使内部控制与企业发展变化相适应。

2.控点与控面的关系。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而且要对经营管理重要方面、关键环节实行重点控制。由于考虑控制成本等因素,特别要通过点的控制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是资金。对中小企业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二是成本费用。对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三是权力使用。对各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包括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的管理权限和控制方法,防止滥用权力和推责卸过。

3.控制与创新的关系。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绝不能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但控制只是为企业发展导航,其自身没有资产再生的功能;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因此,不仅要实施内部控制,更要促进企业创新。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控制,对企业创新工程要给予足够支持,同时在支持中不断创新内部控制,防止打破常规的创新过程中产生差错和舞弊行为。

四、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建议

要从控制环境、控制制度、控制程序和关键环节等四方面入手,全面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1.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一是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如果管理者不愿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经营目标重视管理,不愿设立内部控制或不能遵守建立的内控制度,控制环境将受到致命的影响。二是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为每个职能部门划分责任权限,制定办法合理授权和分配责任,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权责对等。三是择优选用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内控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要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素质,定期考评,奖优罚劣。四是灵活运用各种控制方法。包括计划控制、目标控制、预算控制、定额控制、进度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五是加强内控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道德修养。

2.健全一批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严密的内控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基础。一是健全内部牵制制度。分工具体业务时,要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对关键岗位采取工作轮换制,如会计人员的委派制和轮岗制,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履职时间,通过轮换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出制度和管理的缺陷。二是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结合企业实际,严格按《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设立会计控制的程序和岗位、稽核监督的办法。三是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实践证明,很多中小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在于缺少内部稽核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四是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的作用是相对独立地监督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既定方针计划执行,对内部经营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健全的内审制度对内审人员独立地行使职权发挥作用尤显重要。

3.完善一套合理的内部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程序是为保证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政策和流程。可运用于某种交易(如购货付款),也可运用于控制环境和会计系统的特定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一是交易授权。保证交易是相关人员在其授权范围授权产生的。二是职责划分。对某交易涉及的各项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使每个人的工作能自动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例如,出纳不得兼管稽核、银行票据与单位财务印鉴不能一人保管、仓库材料明细账要设专人稽核或另设记账员记账等,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差错或舞弊行为。三是凭证与记录控制。对各种外来票据及自制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在会计核算中对差错更正、余额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作出规定;对重要凭证执行预先编号制度。四是保护资产与记录安全。采用实物防护措施,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资产和重要记录。五是独立稽核。通过对资金收付、产品销售、现金管理、记账凭证、税收申报、物资采购等各项交易均由另外的人来验证,以确保财产物资安全和经营活动正常。

4.盯住一些关键的内部控制环节。一是组织规划环节。包括: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等不相容职务的分设;以及各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先授后用,不同部门间可平等地相互监督检查等。二是授权批准环节。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明确每类授权的批准程序,建立检查制度,保证授权后所处理工作的质量。三是预算控制环节。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预算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四是实物控制环节。限制接近,严格控制对现金、存货等实物资产与重要记录的接触;定期开展财产核查,保证实有量与记录量一致。五是内部审计环节。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要帮助营造良好的“软控制”环境,成为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的顾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

[2]郑敦火.浅谈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2007,(2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