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心理学基本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1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历史正义,以其终极的正义性担保历史与逻辑各自的特性。历史正义逻辑使历史为历史、逻辑为逻辑。在敞明日本历史的正义逻辑中,面对沉沦的终极信仰抹去的逻辑间隔力的逻辑,自然推出天皇与神平等立约的结论。神在日本历史中降格为所承诺对象的对象。终极信仰,不再是永久持有终极性的历史信仰而是在过去富有终极性的“历史的信仰”。终极信仰在过去的终极性,确证现在历史的终极性。终极信仰承诺的普遍性,不是由其终极性来承诺而是由承诺的承受者双方给与自身。它在日本历史中具现为现世的天皇信仰。日本历史的信仰逻辑,典型地体现着历史信仰的亚逻辑境遇。



一、原初天皇信仰中的事实性与价值性

天空中普照大地的太阳,本是人类的而不只是日本人的光源。日本历史在信仰逻辑上,以天皇是天照大神这个太阳神的子孙形式代替太阳本身、代替终极信仰,天皇信仰即日本历史的信仰逻辑。日本历史不同于其他东方国家的地方在于:它在天空中看到太阳而不只是乌云,它发现大地万物的秩序源于太阳的朗照。与西方的差别在于:日本以两性一体的现人神天皇代替太阳神而不是作为神的光芒的承受者谦逊地活动于大地,敬仰太阳的运行承受太阳光芒的天皇成为日本历史光源的中心。现世的非终极性在者的终极化,致使超世的终极信仰的隐退。隐去的终极信仰,以虚拟的天皇信仰承诺日本历史的终极正义性。

最初的天皇,乃是传达神意于人间的巫师。伊势神宫称作天火明命信仰原型的天照,就是指伟大的太阳之巫。他们以人的面目把神的话语转达给世人,自身是一个中间性存在者。他们同现在的天皇一样,对世俗世界没有实权。即使在天照大神被确定为最高神前,日本的民族神话也没有信仰绝对神的传统。诸部族所信仰的神,已经内含继承天照神系统的天皇信仰所有的两性一体本质。约十五万——四万年前,从欧亚大陆渡来的东日流的阿苏边族,信仰自然中只有一个神。它化灵百千万、司掌万物生死,形成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明暗为神眼,空气风为神息,雷电为神怒,地震、海啸、洪水为神罚,喷火是神在活动,寒暖表明神的起居。此族还崇拜日月星火水木土雨兽鸟鱼菌等百多种神。神的事实化、世界化,必然是神的多神化。以事实性在者为神栖居的场所,世界因此神化。多神的事实性取消其绝对价值性。多神为价值性与事实性的统一体。

阿苏边族之后,渡来东日流的津保化族(绳文人),一样信仰多神教。天上的一切为石化神,地上的一切为保野利神,水中的一切为我古神。这三个神生存世界万物。它们不是具体的神像神体,而是森罗万象的象征。世界的逻辑本源,是事实性的多而不是价值性的一,又有抽象的象征性涵义。这是后世日本人选择天皇这个两性一体神为历史信仰的宗教基础。

距今约4800~4600年前,耶靡堆族建成耶靡堆国(耶马台国),把荒霸吐神置于整个王国之上,称为全能的国神。此神在终极意义上给出世间万物,以天地水构成自然界,以生育死构成人类的生存现象。时间在过去、现在、未来中流走。荒霸吐神合并阿苏边族、津保化族族神,改为荒霸吐石化、保野利、我古神。神的世界化,促使荒霸吐人给与天地水这些事实性在者以神性。自然巨石,是神的栖居地。从北海道到本洲,到处留下以石为神的遗迹。神与自然间没有间隔。荒霸吐神社的灵窗上装饰的天神三轮印,指万物轮回;六角星印,象征天上一切。三点三波印,指水的三大力量,它是创造万物的生命体,使气化水、水化冰、冰化雪、雪化雨、雨化云,浸透于天地。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四季、冰界。荒霸吐人,赋与事实性的水以价值性的涵义。倭国王九代开化天皇,禁止信仰祖传神的荒霸吐神,把更有神性的天照大神立为最高神。不过,天照大神信仰,继承了多年形成的事实性与价值性合一的信仰传统。

二、两性一体的天皇信仰

荒霸吐族人,以其血肉为自己的族神作证;皇族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为天照大神的神性作证。天皇是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子孙而有神格性,天皇在事实上的终极有限性表明天皇的人格性。皇族通过肉体生命的血缘流传,保证天皇对神格性的永无休止的占有。现世的在事实上有限的人格性与超现世的在价值上无限的神格性,构成天皇的两性。天皇是人格性与神格性的一体、事实性与价值性的一体。不死的天皇的两性一体,即天皇信仰。

两性一体的天皇神格性,起源于天皇万世一系的历史传说。神以虚拟的血缘流传把神性传达给天皇,现在的天皇接续过去的天皇在流俗时间中传承神性。然而,天照大神在日本神话系谱中只是一个中间神格,在历史信仰中的绝对化没有抹去其中间性的神格本质。之前存在创造它的神。也就是说,在终极意义上,天照大神的神格性,是一种受造者非创造者的神格性。这种非终极意义上的神格性本身,内含着非神格的人格性。在血缘上继承了天照大神神格性的天皇,同时继承了它的非神格的人格性。天皇在时间中,以终极有限的事实性在者实践天照大神的神格性。因此,天皇人格性,既不同绝对神的神格相对应,也不是人的精神的人格性。它是天皇神格性的事实性存在方式,天皇实践自己神格性的现世方式。正因为天皇不断超越自己的有限人格性、代表天皇信仰在历史中现世,价值上才有天皇神格的不朽。

天照大神的中间性,决定其子孙天皇的人格性与神格性的中间性。在终极意义上,天皇神格与天皇人格是不完备的。只有绝对永恒无限万能的神本身,才有绝对永恒无限万能的神格性。这种完全的神格性,来自神本身而不是神在流俗时间中的源初血缘授受。它向所有有限相对的事实性在者显现,而不以任何个别的事实性在者为其存在方式。神在此岸世界中没有替身。天皇神格性这种事实性相对有限的不完整神性,不是价值上绝对无限的完全神性。相反,只有没有神化的人才有人的真正本质,只有以绝对永恒无限的神为信仰对象的人,才是本真的人性所有者。如果一个有限相对的事实性在者禀有神性,这不但破坏了神的完备性而且损伤了人的自足性。人格性源于信仰神的神性。天皇人格性,是天皇神格性的在场形式,是对不可言说的神格性的言说。与生俱来的神格性本质,致使天皇人格性在终极意义上的不完全性。这种人格,只可能是一种集体的象征大众存在没有个性的国家人格。两性一体的天皇,即现世的神与非现世的人统一的现人神。

现人神,是日本天皇代代相续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事实上超越有限个别天皇为日本历史给出终极合理性的两性一体的天皇即天皇信仰。每个天皇为自己生存的历史作出现世的终极承诺,天皇承诺日本历史的终极合理性。作出终极承诺的日本天皇,已经不是在事实上有限的个别事实性在者,而是现世临在的天皇信仰。天皇以天皇信仰为历史信仰,临在于现世的日本历史。天皇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天照大神的神性,明证天皇信仰的现世临在。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它表现诸神神格性的程度。生存延续中的个人与他人相关联。把每个日本人关联一体指向共同的家园。个人要么是公家、要么是武家、要么是商家。个人必须以天皇信仰为自己的家园。以天皇信仰为历史信仰,就是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为历史信仰。(这就是为什么亚洲人民认为现在的日本人应当承担他们的前辈的行为的责任的原因。)

三、天皇神格化

两性一体的天皇信仰这种信仰逻辑,依然是日本历史逻辑的产物。日本历史在终极意义上取消终极信仰,完成了天皇与神间的自由过渡;它们立约以天皇代替诸神。天皇的现人神本质,出场在这种代替中,天皇的人格性与神格性的终极边界消失了。这不就是一体的人格性与神格性么?

从历史信仰逻辑中产生的天皇的神格化,为日本的历史正义逻辑中天皇与神、皇族史与日本史、日本史与世界史、历史与逻辑间自由替代的正义性给出终极承诺。历史学中倡导历史事实的神化,政治学中主张现世国家的神化,社会学中捍卫现世生活的神化(以事实为本源的世界生成论、血缘流传与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性),最终是天皇神格化在不同界域中的不同形式。难怪“记纪”作者要把自己祖先的事迹神化,难怪丰臣秀吉有迁都北京的梦想,更难怪日本产生了花道、茶道等把现世生活神化的学问。

天皇的神格化,还暗含有人的神化逻辑。通观日本历史,历代天皇不用说最后是神,而且在各种宗教教派中也不乏教祖神化的文献事实。一个神化的人死去,必然有另一个神化的人生起,因为信徒决不可能生活在没有现人神临照的日子里。天皇这个全民不可超越的神格,是全民的神性依归。在日本全民与神本身之间,由天皇这个中间者间隔着。他们不以绝对神本身为依归而是投奔事实性的世界。任何事实性的家园,都不是终极的依归;非终极的依归就意味着被流放。日本国歌,正是上述历史信仰逻辑最真实的写照。

初代天皇,把从诸神接过来的神性展示在皇族的血缘承续中;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是天皇占有神格性、实现神格化的方式。随着对天皇神格性的占有,它也将神格化,因为神格化的肉体生命才能达成对天皇的神格性占有。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化,即血缘传承的神化(对于个人是家的神化,对于全民是日本国的神化)。神化的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组成神化的现世生活。现世生活除了生存延续肉体生命外,再也没有其他目的。现世生活宗教化。

为了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化,当然离不开经济活动。不,一切经济活动的最高价值指向,一切财富的增长积累的最终价值目的,都是为着生存延续肉体生命。对天皇神格性的信仰,转化为对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圣性的信仰,对生存延续肉体生命的经济活动的无限价值性的信仰。日本在政商资本主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中促成的个人的觉醒,最终未怀疑天皇信仰。这是近代日本不同于西方的根本原因,更是日本经济奇迹般成功的终极动因。现代日本人勤奋的工作精神,如同从前的日本人勇敢向天皇信仰献出自己的肉体生命一样,只是改变了献身方式。以生存延续的肉体生命献身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的神性,这就是日本人。四、天皇人格化

日本历史连绵至今,因为有天皇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神格性的努力。自然的肉体生命生存延续,成了日本历史追求的潜在目标。日本历史的普遍价值在于:它昭示出神性的本真价值,这除了天皇的神格性外,还在于日本历史为这种昭示提出了现实的可能性——天皇人格性。天皇在日本历史中的现世临在,正是天皇人格性的临在,是天皇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为方式的临在。天皇人格化为永久在场的事实性在者。皇族在日本历史中的永存,终极承诺天皇的永久在场。天皇的现世临在,又是代表神这个终极信仰本身为日本历史给出终极的合理性,那么,它就是神的现世临在;天皇的人格化,就是神的人格化。神,不再是高高在天空中的太阳而是大地上生起沉落的太阳。神栖居在自然万物中(多神教的逻辑必然性),栖居在现世日常生活中(外来宗教现世化的命运),栖居在历史事实的轮回演变中(事实性历史学的价值根据)。日本国,因为神的栖居而神国化。

天皇的人格化(神的人格化),显示出天皇的事实性本质。天皇人格在终极上的事实有限性,使任何现世物不具有永恒意义。富有永恒性的东西,是能够延传天皇神格性的人格性在者。

日本历史,就是天皇信仰为了保持神格性不断更新人格性事物的过程。无限的天皇神格,要求有限天皇人格的无限现世,由此形成日本文化传统的开放性与日本文化开放的传统性原则。吸收外来文化,是开放性原则的固有需要。它以守护天皇的神格性为目的。日本历史的终极价值原则,是天皇信仰中的两性一体原则。对天皇的信仰就是信仰神,信仰天皇的人格性与神格性。天皇是神的现世在者,天皇的人格化即神的人格化,天皇巡行即神临在。以神本身为主题的宗教的现世化,仅仅是天皇人格化在现世中的对应形式。任何文化到日本的手段性命运,恰是日本文化传统开放性本质所致。天皇是人,天皇的神格化即人的神格化,人的现世生活宗教化,现世生活有绝对的神性意义。它是终极合理正义的宗教生活。现世化后的外来文化,构成日本文化开放的传统。通过文化传统开放性原则,日本历史先在地将世界史纳入自己的文化传统中;通过文化开放的传统性原则,日本历史同化所有的外来文化融合在自己的价值传统中。

五、天皇信仰中的日本人(天皇信仰的历史形式)

两性一体的天皇信仰,是日本历史的终极信仰。其历史形式,为人神同一信仰。首先是现人神天皇对日本全民的象征,其次是日本人的半人半神性本质。日本人所信仰的神,不是唯一神本身而是把自己同神间隔开来的天皇。日本人始终属于人类中的一个亚类,生存在这种历史逻辑中的日本人不再是个体性的存在者。天皇这个日本人的原型,是其虚拟独立性(日本人间在事实上的独立性)的最后给与者。无论流浪到哪里,日本人都没有忘记属于作为太阳神子孙的类。他们在信仰天皇信仰中,由于神性背景的远去而选择自己的日本人共性。天皇这个超越了每个日本人而没有超越人的人,是在终极意义上没有终极性的神的子民。

日本人,是一个半人半神的民族,其人性与神性没有完全展开。人的神化与神的人化,一同形成日本历史逻辑的信仰逻辑。天皇的神格,表明天皇相对于所有人的绝对性、无限性、永恒性、万能性,对天皇的信仰即对自己不是天皇而只是信仰天皇的日本人的信仰。受这种信仰的潜在指使,日本人抛弃了以事实性在者为神的其他东方民族(脱亚论)。天皇信仰的现世性,天皇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神性的人格性,注定天皇的事实性存在。把自己托付给有限事实世界而不是终极信仰世界,日本人信仰了不该信仰的东西。面对西方终极的基督教唯神论,天皇信仰呈现出多神的本质。事实性在者的提升,最终导致被提升者的沉沦。事实的有限性,使对传承天皇神格性的有限事实多样化。日本人的神学,在终极意义上不是超越现世的神学而是以现世为神性的神学。

在人神同一的历史信仰外,天皇信仰逻辑还预设历史与宗教的同一性信仰。日本历史,是神通过天皇实现神性的历史。凡是现世的就是宗教的、终极合理的。日本宗教的现世本质,即日本历史的现世宗教性。这在不同时代体现为祭政一体的政教分离制度,历朝历代的天皇,只为现世历史给出终极的正义性而不参与现世历史的具体进程,现世历史由现世的非神化的人来治理。耶靡台国的几内五王制度、公家社会的太政官制、武家社会的幕府将军制、商家社会的内阁总理制,无不根据祭政一体、政教分离的历史逻辑。祭政一体,指现世历史政制的终极正义性在根源上与日本宗教同一;政教分离,指现世历史以其历史性展开天皇信仰。

六、日本为什么没有形而上学与神学

“日本没有哲学”,这不但是说日本历史中没有像德国观念论那样的一个个哲学思想体系,而且意味着日本历史的信仰逻辑对终极哲学——形而上学诞生的阻止。近代虽有称为哲学家的西田几多郎,但西田哲学具有排除形上间隔逻辑的特征。形上哲学,开始于现象与实在的绝对间隔,是超越现象追问实在的学问,是延搁存在者后关于存在自身的言说。西田哲学把实在限定为知、情、意统一的纯粹经验、直觉意识、纯活动,这背离形而上学所阐明的知、情、意相互间隔的逻辑哲学,只能对实在展开现象性的描述。实在拒绝进入西田哲学,有关于场所的逻辑——对象的物质界、被见的意识界成为有的场所与相对无的场所的内容、绝对无的场所是关于无间隔逻辑的澄明。“无见者而见”。对象、意识在无中的呈现,是对象、意识的自我呈现;事实限定事实自身,个体限定个体自身,现在限定现在自身,世界限定世界自身。以事实为绝对个体、以现在为永远的现在,这是西田场所逻辑的自然推论。因为,无间隔逻辑中事实与绝对个体、现在与永远之间本无间隔。在永远的现在中,你我同时出场,神人相互替代。天皇象征无,因为天皇象征无间隔逻辑。从间隔逻辑产生的本真形而上学所追问的事实的绝对性现在的永恒性母题,在无间隔逻辑中构成无需追问的绝对前提。西田的无间隔逻辑哲学中,没有形而上学的终极对象。

天皇这个非终极的事实性在者的临在,取消了任何信仰天皇的日本人对存在的纯粹信仰。在天皇面前,最多只有关于现象世界的哲学而不可能有关于存在本身的形而上学,最多只有关于天皇的现世宗教而不可能有关于唯神的神学(日本神道教,未建成在逻辑上统一的教义体系的原因)。个人在信仰天皇信仰中,丧失了超越现象的能力。天皇信仰以其人格性的事实性临在,永远抹去了追问一切存在图式的可能性。天皇信仰的神格性,就完美表现于人格性的事实性世界中;绝对抽象纯粹的天皇信仰,任何时候都以象征的方式出现在日本艺术中。日本艺术,既不是绝对精神完化自己的工具,也不再现具象事物,而是在具象中抽象出神的神性,在人格性的具象中表现神格性。日本艺术,象征日本人的历史信仰而不是人类的神性信仰,这使日本艺术步上反艺术——艺术是人类生命情感的象征性形式——的道路。

日本艺术情感的非人类性与日本宗教的非人类性,典型表现出东方文化所倡导的亚人类情怀。现世宗教以信仰天皇的神格性为最高理想,以事实的人格性带出天皇的神格性。两性一体的天皇信仰,即现世宗教的全部教义。不用说提出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的神道教是现世宗教,连外来佛教、基督教也难逃现世化的命运。宗教精神的现世化,为着现世生活、现世国家的宗教化。天皇人格这种天皇神格的现世形式与天皇这种神的现世形式的日本历史信仰逻辑,创造了以现世人伦为价值取向的日本佛教。现世国家、现世天皇及世俗生活本身是绝对真理的源泉,对个别的绝对者的信仰代替了对普遍的绝对法本身的信仰,以正直为内容的人间伦理道德法度成为衡量人与神的亲和尺度(中村元《东洋人的思维方式》。日本佛教,缺少逻辑思辨能力,强调真俗一贯、即事而真、在家佛教,这与日本宗教所奉行的人神合一、在神圣全体中消没自我的思想依据于相同的“无间隔”逻辑。利己心,是对神最大的不敬,因为由利己心产生的自我在人与神间树起了间隔。

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以观念的方式超越现象界,西方神学信仰神本身。绝对精神在观念中的神化与绝对神在信仰中的神化,是形而上学与神学的内在要求。两性一体的天皇信仰,反对绝对精神的神化、绝对神本身的神化。只要日本历史不放弃天皇信仰,只要天皇是现人神,日本人的成就,只可能是事实性的、战争的、经济的、艺术的、宗教的,而不是本真的形而上学与神学。因为,天皇的现世临在,从观念上取消形而上学超越现象追问绝对精神的可能性,这种形象的现世天皇预定日本艺术所象征的情感的现世性。

七、权利的神化

日本历史信仰逻辑,封闭了通向纯粹存在与纯粹神性的道路,那么,折回现世权利使之非现世为形上化、神化的权利,便是它的必然取向。天皇的神化,源于对人的神化的普遍认定。神化后的天皇加上不可能本真神化的人,构成天皇的现人神本质。为了保证神性不沉沦于现世天皇中,日本历史信仰逻辑,承诺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代替精神生命的生存延续、以血缘流传的虚拟无限性(血缘流传的事实性)代替神的永恒性。神在天空中对历史的临在,转化为在过去对历史的临在。血缘流传,以持续的事实性为本质。事实在时间中的非间断性,使肉体生命在血缘流传中承接下去。事实性的权利,最终以形而上学的方式确证血缘流传的无限性、神的永恒性。权利的事实性,因为事实性为了事实性而神化。

从天皇的神化中有人的神化,从人的神化中有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化,从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化中有事实性在者的神化、权利的神化。权利,就是最富有事实性的事实性在者。天皇在流俗时间中延传天皇信仰的权利的普遍性,为一切天皇权利给出明证。普遍终极的权利,指出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普遍终极性。不同时代的历史逻辑,只不过是实践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普遍性历史形式,也是天皇在时间中展开神性的不同方式。天皇根据自己的事实性人格性承诺的终极权利,承诺血缘流传的可能性。最有事实性的人格,即天皇人格。天皇人格事实化的权利,即天皇强权、天皇法权、天皇产权。这些权利的普遍价值指向,使之区别于古代中国皇帝的垄断私权。换言之,天皇的神格性、天皇权利的普遍性,保证天皇人格、天皇权利的公有本质。天皇权利与天皇人格一样,仅仅是实现天皇权利的终极性、天皇神格化的手段。天皇的神格性,在日本历史信仰逻辑中是完成终极神性的手段。相反,皇帝的垄断私权,既无终极性的价值根源又无超越于私权外的普遍价值指向。

权利的神化,是天皇神格性的政治学形式,权利的事实指向是天皇人格性的政治学形式。天皇人格,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传承天皇神格背后的神的神性。天皇权利,以具体的公有的天皇强权、天皇法权、天皇产权为手段,在现世社会中展开承诺天皇权利的终极性的天皇人格。这些权利的公有本质,植根于日本历史的正义逻辑。在终极意义上,是天皇私有天皇信仰同时是日本全民对这种私有权的公有。因为,天皇象征日本全民(这种象征天皇制,不仅是战后的日本国体,而且是日本历史自古遵循的历史逻辑。战后的象征天皇制,是日本历史逻辑最准确的形式。天皇,在日本绝不同于皇帝在中国。他倒有些罗马教皇的特质。他是现世权利的正义性的终极给与者而不是现世权利的承受者。中国皇帝既给与又承受。立法人同是执法人,法的正义性外在于法本身内在于代表事实性强权的皇帝意志)。

日本历史正义逻辑,在天皇与日本全民间实现的自由化身在所有权形态上,表现为天皇私有制的全民公有本质。它在终极意义上对正义的监护对象间的间隔的取消,取消了作为所有权不同形式的公有权与私有权的间隔。由天皇人格对天皇神格的绝对私有所表达出的全民对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手段性的私有权,恰恰是一种普遍公有权——全民公有对自己的生存延续的私有权。个人对肉体生命手段性的私有权的神圣性,对应于天皇人格对天皇神格的神圣私有权,谁也无权剥夺个人献身日本历史正义逻辑的权利。剥夺者与被剥夺者的权利,只是日本历史正义逻辑显示自己正义性的权利。

日本历史信仰逻辑所带来的天皇现世临在信仰,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为出场方式,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性,来自肉体生命对天皇神格的手段性或天皇神格对于肉体生命的献身的神圣向导。这在事实世界中即血缘神性。既然日本历史正义逻辑规定日本历史的所有权形态为全民公有的天皇私有制,既然日本历史信仰逻辑承诺日本历史逻辑的正义性,那么,由历史信仰逻辑所承诺的血缘神性,就必须构成历史正义逻辑在所有权形态上的承诺内容。这种内容的逻辑原则,为血缘神性天皇私有制或血缘神性全民公有制。天皇,由于是天神的子孙而有生存延续诸神神性的私有权,日本全民因为信仰天皇信仰的血缘神性而有对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神圣私有权。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历史逻辑可以称作家的逻辑。血缘抹去家人间的间隔,这是世俗社会中的日本历史正义逻辑。日本家族(千根千枝将家族分为西欧近代家族、中国的宗族、日本家族三种形式),以父子继承关系为基础。其延续在社会的最低层面体现出天皇血缘流传诸神神性的信仰方式。家庭的生存延续,是对日本国、日本天皇生存延续神性的最低承诺。日本历史逻辑所内含的家的逻辑内容,为日本选择直系家族的结构给出必然性。家长在家人中的地位,相当于天皇在皇族中的地位。父子间继承权的合法性,源于天皇继承诸神神性的终极正义性。财产继承只是血缘传承的副现象。兄弟间相对于家长共在,相当于日本人间面对天皇共在。按照家的逻辑,家人的个人性,受制于家的存在,家就是那种维系家人感情的场所、力量,使家人具有共同的血缘渊源、血缘神性。在共时性意义上,共同的血缘流传,不再使家人间存在任何间隔,没有间隔的家人呈现出和的哲学,个人追求无心、清明心、诚的内在修养,是家人间背靠的日本历史正义逻辑的当然要求;在历时性意义上,家父长继承制保证血缘流传非间断的神圣性、家长对于家人持存的唯一性。这对应于日本历史以过去为现在之源的时间逻辑。家人与家人之间、小家族与大家族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无不在各自的界域面对共同的历史信仰共在。

注:

“1890年10月,井上哲次郎结束了大约七年的留学生涯回国,就任东京帝大文科大学教授。他依靠文相芳川显正写成对教育敕语的解说,作为《敕语衍义》(1891年9月)刊行。在这本书里,他教导说:敕语的主旨是“修练孝悌忠信之德行、培养共同爱国之义心”,这“最适合于统一民心”(《增订敕语衍义》被收入《教育敕语相关资料》第一集,页460)。他在正文中,——解释敕语的语句,从中可见的逻辑是所谓的家族国家论。

我日本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家族制,国既是家的扩大,家乃是国的缩小。正如在家中家长为家之主一样,在国中国君乃国之主。家长对于家而言、国君对于国而言,其关系没有相异之处。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在家要服从家长,在国要以其服从家长之心来服从国君,即将孝扩充便应当直接构成忠的内容。忠、孝,其名异其实一矣(页513)。

他不但这样类比地把君臣关系理解为家长与子弟的自然关系,而且依据有机体论做了补充。

盖君主譬如人之大脑、臣民如人之四肢百体。若四肢百体中有不随心意而动的时候,这正如人半身不遂、全身也就无法为此而发挥作用(页511)。

第2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课程;新模式

基本乐理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理论课,是系统传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与视唱练耳、和声、作曲、曲式分析等课程密不可分,对学生系统的音乐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在基本乐理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环节的联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对象的区分,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音乐乐理的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的学习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力求达到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一是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乐理知识传授获得最好的效果。二是需要解决如何去激发学生喜欢学习,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因此,就如何创新基本乐理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注重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知识包括记谱法、节奏节拍、乐音体系、调及调的五度循环、音程、和弦、调式及调式变音、转调和移调、旋律等方面。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辨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学习乐理就好比打地基,基础打得越深就越牢固,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比如学习变化音级之前,必须搞懂什么是基本音级;要学习调式中的和弦,必须先掌握有关调式和和弦的知识,否则无法学习。基础知识越牢固,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顺利,否则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再如“不稳定音程与和弦的解决”、“调、调式、调性等概念的区别”、“如何判别旋律的调性”等都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学起来吃力的问题,那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问题,避免不积极的教学因素,就只有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断巩固“新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本乐理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结合

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它主要给音乐学习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知识的科目。视唱练耳课也一直作为音乐基础课而存在着,包括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个环节。在听觉分析、听写环节中注重音响的听觉辨认,这种对音响效果的听辨,又离不开基本乐理的理论指导。

笔者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中,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其目的是使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在基本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乐音体系章节有音的分组这个内容,在基本乐理课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各音的音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会做题是基本乐理教学的初步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将键盘图与音名一一对应起来,让音名与在五线谱上的记谱位置一一对应起来,在结合视唱练耳听写环节中的旋律音程听写,让学生将音名、五线谱的记谱位置、音色三者联系起来。旋律音程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在基本乐理教学中,音的分组中融入音色这个内容,无疑给视唱练耳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视唱练耳课中,听写环节中少不了音程的具体音听写。对于听觉能力较好地学生来讲,可以借助基本乐理课中学到的音程的名称或者说是音程的性质来检查自己所写的具体音准确与否。对于听觉能力一般的或者听觉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可以借助老师在听写环节中所讲到的方法,先写出和声音程的低音,然后借助音程的性质,结合基本乐理课的内容,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冠音的唱名。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基本乐理基础要好,而且对音程这部分内容应该相当熟练。否则,在有限的听写遍数内完成上面的工作是很难的。

总之,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它们二者的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理性上感性上全面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三、基本乐理教学对象应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音乐类学生乐理基础知识不均衡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类学生在进校之前,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有的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有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的只是参加了考前辅导,因此,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明显不同。基本乐理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应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对于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对于基本乐理课上的概念以及定义,在语言的组织上要精练,用词要准确,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第二,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完音程后再去学习三和弦和七和弦。学懂了和弦,后面调式的内容就有一定的基础了。第三,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律学、中古调式等等就可以按照学生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办法,因为这些内容完全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来安排授课内容。作曲系、音乐学系等专业就可以当作重点来讲授;表演系的学生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当作了解性内容了。

参考文献:

[1]莫祎. 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J]. 大舞台 2010 年 03 期

[2]童忠良,胡丽玲编著.乐理大全.[M].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佩琦(1991.12~),女,汉,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专业:声乐表演。

第3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演化历史;物理概念;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58-02

勿庸置疑,对于高年级本科生有必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热点内容和发展动态,这对于他们将来无论从事研究类工作还是工程类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该课程属于进展类课程,如何开好该类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以电子信息类本科生为例,笔者在2007年首次在我校开设了《信号处理新技术概论》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涵盖了当前信号处理的热点,之所以加上“简介”这个词是因为每一部分所包括的内容都非常丰富,而在讲课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本课程大纲修订时,参与讨论的老师们一致认为讲这门课程的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广,应该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例如神经网络部分我们介绍典型的BP神经网络。笔者第一次上课时对学生做了一下调查,主要了解一下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认识,以及通过学习该课程他们最想得到什么。综合绝大多数同学的答案,希望学到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实践性、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到的知识。由此看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性很强,很多同学希望将所学的内容亲自实践一下。笔者认为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之以渔”,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使学生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中。本着这一基本思路,笔者认为讲好这门课程,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演化理论和方法的再现,讲清楚其产生的来龙去脉

隋允康教授在文献[1]中指出,演示学科历史,构建具有创新性的逻辑体系。回复到科技成果发现时的逻辑,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模拟。我们介绍这本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时,首先介绍清楚理论与方法产生的主线,穿插介绍历史细节,让学生把握整体的思路。例如在现代滤波器部分,课程大纲主要包括维纳滤波与自适应滤波两部分内容。由经典滤波器至现代滤波器的主线发展是非常清楚的,经典滤波器只适合处理噪声与信号的频谱可分离的情况。如果不能分离,经典滤波器的方法无能为力,据此引出现代滤波器的概念。在介绍维纳滤波器时,穿插简介维纳的历史以及他在信号处理、控制论、数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维纳滤波只适合平稳随机信号的情形,如果信号的统计特性是时变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自适应滤波。滤波器的参数随统计特性的改变而改变,此时引入反馈机制,通过算法来调整滤波器的权值。有了前面的铺垫,引出维纳滤波器的模型就维纳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不复杂,有了随机信号分析的基础就够了,维纳滤波模型不过是随机信号所学知识的一个具体应用而已。这样使得同学们前面所学过的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等课程联系起来,这部分内容并不难。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跨学科进行学习,思路会更宽阔。

二、在讲解过程中注重数学公式的物理概念讲解

这门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例如高等数学、线性大数、计算方法、泛函分析等。有些课程在本科阶段并未开设,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时频分析部分的小波分析内容,被公认为是这门课程的难点。同时,受到课时与专业特点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去给学生补充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果硬性地让学生去记一些公式,这样容易增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有些必要的定理和公式是需要介绍的。我们重视数学公式的物理概念讲解,采用类比的方法,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概念的数学表达式看起来较为复杂,但将其与高等数学中质心的概念类比,进而将时宽与带宽的概念同二阶矩的概念进行类比,基于物理学中的基于密度求质心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概念。

三、理论联系实际,将实例和理论技术相结合

本课程尽可能不涉及复杂的数学理论,重点讲清楚信号处理新技术产生的来龙去脉,在课堂上采用理论方法同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实例相结合,这样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本课程讲义中,笔者设计了网络聊天软件在网络状况不好时的回声问题、飞行员同地面通话的回声消除问题、心电信号的噪声消除问题等,通过提出采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让他们思考现代信号处理同经典信号处理的区别。这样本课程内容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介绍小波分析内容时,引入小波变换图像压缩前后对比的实例。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在此引用胡国容《数字视频压缩及其标准》中的一段话:“如果不用压缩技术而用现有媒质和信道传播实用的视频图像序列,纵有‘倒拔杨柳’的力气和‘还看今朝’的气魄也要发出‘蜀道难’的叹惜”。事实证明,这些实例学生比较感兴趣,他们也期望知道和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原理和方法,迫不及待的去做实验验证。笔者在介绍每一部分具体内容是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我们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实验,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样让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深刻领会和把握所学内容,不至于这些新内容在他们头脑中只是昙花一现。

四、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丰富多彩的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课程属于进展类课程,进展类课程还需要实验吗?有的专家认为该课程只要介绍一下新技术和新方法,让学生懂得有这种技术和方法就够了,真正用到时再去深入学习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适当地做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实验,一方面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这样做学生对所做实验比较有兴趣,同时收获较大。由于本课程课时较少,我们的实验都属于课外实验,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课程中不涉及复杂的理论推导。设计多种类型的实验,供他们选做,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应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自适应滤波部分,我们设计了回声消除、心电信号噪声消除的实例,人工神经网络部分我们设计了手写字符识别、简单的车牌识别等神经网络进行噪声消除的题目;小波变换部分我们设计基于matlab的图像消噪、图像压缩等题目;混沌部分我们设计一个让学生发现混沌现象并利用混沌特征进行保密通信的实例。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让他们初步体会到现代信号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及其魅力所在。当然设计这样的实验是我们的初步尝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尚志教授的《数学实验》课程设计的内容,得到了不少启发。在他的课程里面,实验内容事先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比如他让学生做一次祖冲之,去发现圆周率,体会一下前人的创新过程。类似的,在笔者所教的这门课程中,我能否让学生也做一次维纳、洛仑兹呢,去体会一下维纳滤波、混沌等内容的发现过程?笔者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我们下一个努力方向是如何设计这类问题尽可能模拟前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一次前人创新的过程。这样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他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不过我们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有些内容很难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我们尽可能地去模拟前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任务。

信号处理新技术概论课程是对信号与系统、经典信号处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高年级本科生开设进展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类课程的一般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广,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演示理论与方法的产生过程,尽可能重现前人创新的整个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模拟这一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的实验,让他们学有所获,从中真正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无疑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隋允康.重视演示创新过程,重在实施能力培养——改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初探,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李尚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3):34-35.

[3]李尚志.让抽象变得自然——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6,(7):11-13.

[4]胡国容.数字视频压缩及其标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第4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叔本华作为西方哲学的一抹亮色,为人类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创了先河,在唯心主义的道路上给人们增添了一份悲观的色彩。他对人生的诠释基于欲望、痛苦与无聊,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的方法。当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学业与就业3个方面,许多人苦于这三个方面的某些问题而有了心理上的压力,从而有心理健康问题。而事实上大学生的烦恼、痛苦与无趣是可以从叔本华的人生论的角度来阐释的,本文旨在基于叔本华的人生论的启示下,分析当今大学生的困难与烦恼,寻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点。

关键词:叔本华;大学生;人生论;心理健康

一、叔本华的人生论简述

叔本华的人生论是悲观的,主要是归咎于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我的生存意志冲动,生存意志就是一种欲望,而欲望本身就是不满足或匮乏感。故人生中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残暴,欺诈,施虐,造成的痛苦与无趣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既然人们生存的意志与欲望并存,欲望是痛苦的来源,那么人生的本质与痛苦不可分割。

叔本华的思想固然悲观,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他虽然认为人生的欲望与苦难有必然联系并是永恒的命题,但劝说我们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追求;虽认为自杀是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却反对自杀, 认为自杀不是否定意志,而是对意志的肯定。

叔本华曾说:“意志是没有一切目的,无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我们的生活需要意志。而意志又归于欲求,欲求意味着痛苦,所以我们的人生充满着悲观与苦难,人活在世上,想要获得的东西太多,欲望渐渐蒙蔽了双眼,更蒙蔽了心灵,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因此,人生注定是痛苦的。

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的肯定或存在导致了人生的痛苦。那么要解脱痛苦,唯一的途径就是彻底否定生存意志。他写道:“纯粹没有意志的认识,总是唯一纯粹的幸福,在它之前既不会有痛苦,也不会有需要,在它之后也肯定不会有后悔、痛苦、虚无和麻烦。”

叔本华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多次发现他提到了自杀这一概念,尽管人生道路从本质上看是悲剧性的,痛苦是无休止的,唯一结束这痛苦或悲剧或百无聊赖的方法唯有自杀。但叔本华却又反对自杀,认为自杀仅仅只是对个体的毁灭,而人类的痛苦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自杀而有所减轻。更重要的是,自杀不但不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相反更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他曾说:“再没有生命还比真正取消意志的个别现象——自杀——更有别于生命意志之否定的了。”自杀者选择放弃生命,不过是对压在他头上的命运不满意而已,所以他选择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反抗欲求与苦难强加于自身的阻碍,但往往事与愿违,生命意志并没有因为生命的消逝而取消,相反,它还是旺盛地存在世上。这样看来,自杀者的一些自杀行为不但无益于痛苦的减轻,反而越发加深了个体的痛苦。因此,自杀者理应放弃轻生的念头,正视出现在生命中的苦痛,在无止境的痛苦中肯定生命意志本身,并且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快乐,而不是以毁灭自己的方式向意志屈服。

二、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叔本华人生论的关联

由于计划生育的限定,现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更何况近年来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孩子们都是娇生惯养,在大学出现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尤其是95后的大学生普遍有的通病,作为家里唯一的掌上明珠,考上大学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从小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七大姑姨的捧在手心里,一下子突然出来独自生活难免可能会不适应。尽管大学生活大部分时候与高中的住宿生活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第一次远离家乡,甚至与父母相距1、2000km,难免会让人产生心理负担。大学生,依然处于青春期末期,而孩子依旧是具有叛逆与特立独行的心理,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可能还稍显脆弱,为心理疾病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如今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物质条件渐丰,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物欲横流的时代遮住了精神锃亮的双眼。大学生产生的欲望有生活上的、学业上的与就业上的,并渐渐迷失在这种种欲望之中。这种现象应引起广泛重视,因为大学作为孩子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理应承担了为社会人心理筑基的重担,因此如果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岌岌可危,那么社会应该广泛重视这一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生人群中,生活不规律的现象比比皆是,情绪波动大,郁闷,不耐烦已经成为了口头禅,在欲望的追求中慢慢地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难以达到身和心都健康。

具体数来,生活上包括了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当代大学生当惯了掌上明珠,因此有很多生活技能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如洗衣、做饭、缝纫等),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扰。很多大学生把自己的宿舍也弄的乌烟瘴气一团糟,不会打扫卫生,让宿舍得不到清洁,这样的氛围不仅让大学生感到沉重与压抑,甚至也会造成很多生理疾病。宿舍可以说是大学生生活的缩影,在宿舍生活中,还有与室友相处之道。很多宿舍就因为各人的生活技能的能力水平高低不同,从而引发了宿舍内部的争执,不仅如此,友情、爱情、亲情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尽管在前12年,在中小学教育的熏陶下,大学生已然对人际交往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离开了父母庇护的温床,再加上一些紧张与不适,难免会对人际交往这方面可能会有恐惧或疏离的心理。大学生恋爱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纯粹的和沉醉于物质下的迷惘使得痛苦和无奈滋生,让大学生们烦恼不已,这样的烦恼也为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色彩。

有关学业上和就业上的欲望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但须知尽管三方面的问题为大学生的生活增色,但这些问题却依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危害。而今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人心不古,大学生们期望变成现实充实的人——即游刃有余地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可能包括拥有自己的伴侣),成为学霸,找到许多兼职,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拥有良好的升职空间,大学生的欲望使得他们为之痛苦地努力。他们放弃一时间的享乐去达到自己的欲望目标,却又因达不到欲望目标而心生罅隙,这也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吻合了。

再者,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这说明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足以令人重视。据调查显示,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容乐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大学大学生跳楼、上吊等新闻,表明如今许多大学生无法合理排解心中压力。近几年,有人做过关于大学生对自杀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认为这是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自己不会;大约20%的学生认为能够理解这种冲动,但自己不会;只有约5%的学生认为在重压下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自己或许也会。可见,大学生虽在接受高等教育,有相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却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度不高,遇到较大的挫折或者打击时,心理承受能力弱,只想着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脱,并没有了解生命和生命意志存在的真正含义。

大学生自杀现象如此普遍,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遇事不善于自省,缺乏自我感悟而只会想到采取极端行为来摆脱痛苦,但他们并不清楚,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叔本华看来,死亡只是一个骗人的假象,他是为个体摆脱一时痛苦的避风港,但是生命意志还是以其最基本的形式,永远保有生命,他从生命意志层面来对自杀的阐释中,处处都表露着对自杀行为的谴责和反对,所以,叔本华告诉我们,要实现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只有采取另外两种方式——禁欲和艺术,走上解脱之路,基于此,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调节自我,实现在自我生命中的身心和谐,同时,也应该学会正视痛苦,在痛苦中肯定生命意志本身,在苦难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而不是毁灭自己给意志看。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来,大学生当下的选择无非就只有两种——享乐与痛苦地努力。而这里我们引入贴现率的概念,即未来的收获折算到现今究竟能够有多少价值。贴现率越高,证明未来越值钱。如果心目中的贴现率越高,那么现在痛苦的努力就越有价值。这样或许也能够说是在苦难中寻找了快乐。但自杀的诱因显然不是痛苦这么简单,但归根结底本源是痛苦,正是这份痛苦使得大学生失去了求生的欲望,转而成为赴死的欲望,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对生存意志的违背。

三、  启发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乎是我们应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或许也并不是大学生可以解决的,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大学生主要应该着眼于当下自己拥有的美好的事物,并把自己努力的过程看的重要些。尽管努力后的结果或许不尽人意,但为了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目标,这样的努力过程可以说是十分快乐的。只要我们用不同的态度去认识叔本华的观点,那我们会有不同的感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或事值得我们珍惜、留恋,让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有所期待。人生是痛苦的,是因为我们有所欲望,正是这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是这个欲望得到满足了但下个欲望又油然而生了,这样就让人感到痛苦。但是,正因为这个永远得到不满足的欲望激发了人类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人的创造力,让我们的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这个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使人去实现一个个无法满足的理想、目标,使我们的生命力体现在这个不断的追求中生生不息,永远充满活力与激情,来达到生命的价值与可贵。面对痛苦,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的是勇敢的面对、直视它最后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它。

叔本华的理论尽管为我们带来了悲观的看法,却又爆发出了积极的一面。从这个方面来说,其实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对自身生活的态度与看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要点在于使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让大学生的心理积极向上,并多鼓励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校园,面对阳光,享受生活,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就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了。

参考文献:

[1]邓晶晶,何婷,伍贤娜.对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简析[J].赤子(上中旬),2015(17):50.

[2]李江平,柯丹,陈秘.基于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下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反思[J].才智,2017(21):190-191+207.

第5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 普通本科院校里的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今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这一群体更加值得关注。本文客观分析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并从做好学生辅导员工作角度提出了对策。

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与特点,从中学到大学开始适应各种转变,这使得他们在高校中成为另一特殊的群体。普通本科院校里的高职生源结构多样,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思想状况复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析他们的思想心理特点才能发挥学生的自身特长和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名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笔者一直从事高职学生辅导员工作,经过这四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我发现以下心理特点是高职学生当中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1.1 学习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高职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因素的激励作用比较小,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没有激情。他们大多是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或普通高中的“困难学生”,因为考分低而不得不进入高职,专业的选择也不是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出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或者是录取时调剂而成的。他们对为什么学、为什么读书等问题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主要表现在:有的无理想,无抱负和期望,没有上进的愿望;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对于学习成绩,没有荣辱感,不及格也不觉得丢面子,没有学习的压力;有的对学习态度冷漠、厌倦、缺乏兴趣;有的不愿在学习上多花一分工夫,不愿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的在学习上怕难怕苦,一遇到难题就退却。

1.2 自我定位偏差。就我校来说,近几年招考录取分数偏高,有些专业甚至高于“三本”分数线。这些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重新审视自己,喜欢沉浸在中学阶段的自身成绩中。把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归结为考试失利,总是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悲感情怀。因此,他们总认为自己只要使点小聪明,考试前自己稍微努把力就会及格,平时不用刻苦学,满足于一知半解,一遇到学习上的拦路虎就知难而退。

1.3 自我约束能力差,盲目接受一些新事物。高职学生大多在中学时就自我约束力较差,不良习惯相对较多。在大学,犹如进入了一个轻松的世界,没有父母的管束和唠叨,也没有老师会时时刻刻管制着。现今大学校园崇尚开放和自由,各种行为和理念一并涌进来,对于这些刚刚进入大学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开始尝试和接触各种网络游戏,沾染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大肆挥霍金钱购买时尚手机和漂亮衣服,学别人谈恋爱等其他无益的活动。

2 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针对高职学生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

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灵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就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在学生时期甚至人的一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

面对高职学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在他们对自己前途无望时,要加强理想和前途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高职学生只要学好理论知识,重视技能学习,有一技之长,就会有广阔的社会前景。相对本科学生,高职生也有特长之处,如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2.2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深对学生特性的认识。针对高职学生的自卑落后心理,辅导员要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用“以心换心”的理念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首先要了解和尊重学生,把握学生工作的规律性,把学生放在首位。从多方面信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解决他们思想上的负担。比如对于贫困和特困学生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 转贴于

学生中的意见有对有误,建议有妥与不妥,对于这些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和肯定。承认他们提出的正确和合理的意见,就需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志趣、习性,理解每个人的不同表现。学生通过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错误认识是堵不住,压不服的。运用强制和灌输的方法讲大道理,不符合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更不能以理服人。

2.3 指导学生正确估价自己。学生过高或过低估价自己,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估价过高,会出现孤傲、自大心理;过低估价自己,则会出现怯懦和自卑心理。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要考虑考虑环境的利弊的各种因素。要善于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后每个人都进入到一个起跑线上,要抛掉过去的一切,调整状态迎接新的开始,避免因为这两种心理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2.4 以身示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高职生大多年龄偏小,他们大都存在着自卑、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偏差,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相当不稳定,可塑性很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自身的品质、工作态度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首先应加强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修养,身教重于言传。

参考文献

[1] 阚汀芳等.心理卫生——人生助长的引擎[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0)

[2] 汪秉权,李小松.从个性心理特点入手解析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3] 周志军.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

[4] 白涛,刘才刚.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5,10

第6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 辅导员 校本培训 行动学习

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做好辅导员队伍培训,尤其是定期的校本培训,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任务。然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辅导员校本培训机制遇到发展瓶颈,培训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笔者以江苏省某高校的校本培训为例展开调查,以期了解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现状及问题,并在行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提高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的研究。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盐城工学院的专职辅导员,调查方式分两步:一是问卷调查,二是根据问卷结果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92.50%。在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下的占48.64%,工作3到8年的占43.24%,工作8年以上的占8.12%。深度访谈对象在有效问卷的37人中选取工作3年以下、工作3到8年、工作8年以上辅导员各3位。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对盐城工学院辅导员校本培训工作的现状调查显示,91.89%的辅导员认为“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非常必要”或“必要”,可见绝大部分辅导员认同校本培训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校本培训工作呈现出力度加大、层次提高、涵盖面拓宽等特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培训质量的提升,距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一)培训缺乏针对性。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多选题“当前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有81.08%的辅导员认为当前校本培训“针对性不够明确”。在对参与调查的辅导员进行深度访谈的过程中,辅导员们认为,目前学校采取不分层次的“大一统”培训,其内容看似丰富,实际上却是拼盘式机械组合,有时甚至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效果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受访对象提到现有的校本培训不能对辅导员的职业需求M行充分的分析,对辅导员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研究不够,对促进学生工作开展的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介绍较少,因而大部分培训停留在泛泛的层面,缺乏针对性,很难适应变化发展的工作实践。

(二)培训缺乏团队性。

86.49%的调查对象在多选题中选择“当前校本培训”时存在“学员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培训给辅导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会太少,而他们希望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拧成一股绳,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体。例如新任辅导员尚处于适应期,不能很好地定位自身现状和未来规划,非常需要来自老前辈的经验指点;老前辈则对于年轻人的新理念、新方法非常感兴趣,而这些都需要在群策群力、和谐互助的团队中才能实现。辅导员们希望集体进行专题研讨,无论是课题成果还是工作经验的交流,都有利于辅导员工作扬长避短,大大促进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培训缺乏实用性。

目前,校本培训模式多采用开大会、听报告、办沙龙等形式。在参与本次调查的辅导员中,有94.59%的辅导员认为当前校本培训“实用性不强”;尤其是工作三年以下的辅导员,每一位都勾选了此选项,可见当前的培训形式在年轻辅导员当中的认可度较低。受访者认为,当前“满堂灌”为主的培训形式重在传授知识和经验,虽然有助于辅导员的理论深化和经验学习,但是缺乏灵活性和参与度,吸引力较小,导致某些辅导员对于日常培训缺乏兴趣而不乐于参加,培训效果通常达不到预期。

(四)培训缺乏长效性。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辅导员中,78.38%的辅导员认为当前校本培训“培训效果很难持久”。辅导员校本培训多为分散式的短期培训,因为培训缺乏系统性,同时也因为培训形式和内容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即使当下取得一定的培训效果,其效果往往也很难持久。很多受访辅导员表示,刚刚参加完培训时感到有所收获,扩充知识储备,提升工作干劲,但是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一长,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理论便渐渐模糊,热情渐渐消减,培训效果随之消退,很多事务都回归原样。

二、行动学习理论对于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的意义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管理学家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提出,其基本公式为:L=P+Q,其中L(Learning)代表学习,P(Programmed Knowledge)代表结构化的相关专业知识,Q(Questioning Insight)代表提出深刻问题的能力。结构化的知识是对已经历过的事情的系统记录,是脑中已成型的知识,提出深刻问题的能力则是面对未知世界提出新鲜、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简而言之,行动学习就是在行动中学习。它以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导向,由工作人员组成学习团队,在行动学习理论的指导、实践导师的引导和团队成员的配合下学习,通过前期学习、经验反思和团队交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实施方案。

行动学习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是基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个人和团队共同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付之于辅导员培训的实践中,对辅导员个人发展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7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第8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护生

一、护理心理学存在的现状

护理心理学基础着重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为整个护理学提供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技术,因此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由单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护理学得以迅猛发展,护理心理学已成为现代护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课程体系。它能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形成生理与心理相统一的整体认识观,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并能从生理与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疾病与解释疾病、治疗疾病,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心理学课程未受到足够重视

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相比,护理心理学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被护生冠以“副科”的地位。在相当多的医学院校中,护理心理学虽被设为必修课,但是因为一般设为随堂考试,又不是重要课程,护生一般不认真学习,有些老师也认为护理心理学并非重要课程,学不学对护生影响不大,护生不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比较随意。

2.护理心理学课程理论基础多、内容枯燥

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了心理理论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偏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 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以及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护生很难理解,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护生来说理论流派不但难以记忆,而且与护生的实际需要关联较少,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3.课时设置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实践

护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实践,护理心理学课程学习下来,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课程考完试就丢了,护生只在内心有一个心理护理的概念,但是在临床上护生很难进行实际的心理护理,这样护理心理学的学习的意义就很有限。

三、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路径

1.适当增多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学时,改变考核方式

学习成绩的考核评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指挥棒,它怎样指挥,学生就向那个方面努力。改变考核方式可以引导护生对护理心理学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模拟临床心理护理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进一步使学生学习到如何进行心理护理,如何改进自己,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心理学教学考核改革,提高护理心理学教学效率。

2.利用网络资源中的金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存放在网络上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给学生介绍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站和网址,要让护生在护理心理学的学习中充分利用这样一种优质资源。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余还可以自己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而且上面有很多的名家讲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护生学习一些扩展的知识。

3.运用案例分析

运用案例分析让抽象的知识和原理生动易懂,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教育或教学情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比如在心理护理和病人心理阶段,可以给学生找一些案例,让护生分析病人是因为什么样的心理产生这样的行为,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病人,如果有,作为他的护士的话应该怎么做能够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促进病人康复。

4.角色扮演法

譬如可以用心理剧的形式,老师给出一种病房或医院的情境,并讲明表演要求,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的角色,演绎在病房和医院的发生的事情,通过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护生的认识,感受和评价所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这种方法能够让护生体验到真正的心理护理应该为病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增强观赏性和互动性,激发了护生对医院工作的体验,使学生更加了解什么是护理心理。

参考文献:

[1] 黄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

[2].肖体慧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1,(6).

[3].刘海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9).

[4].杨仲雄.高等教育功能的历史性转变[J].职教论坛, 1999,(1)

[5].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策略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4):54-57.

[6].曹枫林.护理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第9篇: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

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