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学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leve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schools and students

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

智能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能力。包括语文、数学、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劳动等二级指标。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挑战的必备素质,是他们将来获得谋生手殷和发

第2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优化方法 创设情境 提高成效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感知能力、发展动态,虚心接受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见、建议,对有益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整合,并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利用,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发展实际、需求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成效。

一、培养学习情感,激发学习动力,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管理、运用,从报刊杂志、现代媒介上学习前沿教学理论,新型教学方法、成功教学经验,不断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全力营造“亲师信道”的乐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现阶段高中学生的好奇心重、猎奇心强,对什么事情都想搞清楚,弄明了。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培养情感,催生动力入手,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针对学生喜欢上网聊天的实际,笔者因势利导,开放网络让学生尽情聊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信息的方式和合法途径。在学校网站上组织题为“冲浪、游戏、聊天与获取信息”的调查。通过“座谈、了解、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网络有了新的认识,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把一些理论知识具体化、实际化,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如,笔者在教学《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公式或函数解决,当学生看到用自己利用excel软件,轻松求出一组数据时,都感到非常兴奋,在教学《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组织学生设计校报和宣传板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用生动形象展示学科魅力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共同探究、同步发展。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授人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受用终身。因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创造,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才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把自我体验,探究讨论,观察思考、信息收集等多种方法汇集一起,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系统性,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组织学生打字速度、设计作品等形式多样的比展。

三、拓宽教学渠道,拓展教学空间,使学用相长成为追求方向

第3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学生素质

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大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在加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就必须渗透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从而确保素质教育实施目标顺利实现。

一、探讨大学体育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在加强大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竞技水平的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是心理素质水平,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之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升级与转型。

二、浅谈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加强大学体育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素质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以加强大学体育提高学生素质呢?以下笔者就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一)转变大学体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体育学习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体育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体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并加强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能力,全面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二)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强大学体育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渗透,主要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摈弃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校实际,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师无法展示清楚的动作通过慢放一一将运动要领展示出来,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来,从而更好的将素质教育应用于教学之中,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素质教育倡导将学生作为主体。因而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一改传统抑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新课改理念和生本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注重学生特产的发展,使其认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乐于学习各项体育教育教学内容。

(四)着力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传统大学体育教学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体育能力低下。基于此,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精心选配教学内容,在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在注重体育理论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所学的体育内容,努力找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连接点,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五)不断完善学生的体育成绩考评体系

当前,很多大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考试成绩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不断深入,这种考评表侄女的弊端正不断显现出来,尤其对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打击较大,极易出现评价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而缺乏公平性。基于此,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不断完善学生的体育成绩考评体系,努力为学生打造正面反馈平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运动快乐,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素质水平以及体制状况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机制,例如利用制定学生学习进度表,通过进度表体现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同时将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理念植根于学生心中。

(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团队

由于教师素质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所以,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且要具备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体育技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除此之外,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作,师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积极拓宽教师接受培训的渠道,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要特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选派更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高校体育教学达到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加强大学体育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素质水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紧跟时展的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转变大学体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体育学习,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强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体育成绩考评体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团队,不断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水平,从而确保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曾吉,黄勇前,鄢明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1).

第4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摘要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逐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能够使体育教学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有效利用开发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学生提高个人素质的一大重要课题,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也就成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学校完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学校体育不能脱离素质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育提高素质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适应社会的整体的发展,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完善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除了具有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为学生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心地去锻炼身体。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如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来活跃课堂气氛。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作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动作失调。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提出的是对完善体育教学管理,适应教学要求的一些简单的措施:

第一,教学课堂要规范。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第二,从学生个人行为出发,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第三,有效快速处理学生不良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第四,正确运用奖惩。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你终于成功了、你真棒、你前途不错,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第五,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业务,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关系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大事。因此,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第六,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由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成效都是人们在长期磨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难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难中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长期、系统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就等于多了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手段,这将极大地提升人格魅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也使学校体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延伸。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何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整合的必要性,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四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第一,完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第二,完善体育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你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第三,增强意志品质、培养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总是与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的,不能克服困难,便不能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同时体育运动中又充满了竞争,每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人都想在竞争中获胜,于是竞争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得到了培养。为以后走向激烈竞争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体育教学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承载多种文化元素的综合文化,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完成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应该更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对体育文化的学习,提高体育课程的综合价值。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觉积极的从事体育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德、智、美诸育及文化修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教育需要进行积极的配合并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

首先,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能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但在部分地区、少数学校,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也是存在的。如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用少数尖子才能达到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必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弄得大多数学生见了体育就望而生畏。这种偏离素质教育轨道的作法必须得到纠正。

其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是当前体育应试教育现象又一特征。在一些学校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被《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内容所左右。年年都要用大部分的时间进行重复练习,反复测验;练了测,测了练,繁锁的操作,枯燥的练习充塞着体育课堂,更有甚者。在这种环境里学生关注的是考分,身心受到的是摧残,本来是生动、活泼、学生所喜爱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厌烦和生畏的课堂。《达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本意是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制裁,提高体育地位,为育人服务的,结果执行起来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在应试教育驱使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体育不会有好感情的,更不能产生兴趣,终生体育,全面育人将成一句空话。

再次,学校体育教学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作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亟待需要的是升华阶段。素质教育的出台,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这里包含着方向性的东西,也内含着具体操作的内容。把学校体育转向素质教育轨道是时代的需要,培养人才的需要。

总而言之,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学校完善的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如何改革旧的组织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能力,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应是学校管理改革的重点。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第5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质 养成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探索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据笔者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90%以上的企、事业用人第一位要求并非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包含劳动观念、责任感、诚信、合作精神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培训得来的,其表现的优劣是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法宝。

技工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办学,要为用人单位培养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职业素质是可以训练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的树立、常规思维方式的建立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三种形式进行教育,达到训练养成的效果。

如何构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笔者认为,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论坛―活动―训练”为重点的多体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来实现。

一、开设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课程

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大政治思想理论课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讲授方法的改革力度,对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业素质课程可贯穿于各个学期,分步骤、有重心地实施。针对学院所处区域和生源情况,结合市场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要求,笔者学院组织编写了《素质教育读本》。本书紧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技校生必备的素质,分法律常识、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择业教育和行为规范五个部分编写。每一个部分又由主题介绍、聆听箴言、理论导航、典型案例、阅读分析和学习园地六个模块组成。入学第一学期由班主任老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每周进行课程讲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道德法治等素质培育系统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法治观,形成遵纪守法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二、坚持养成教育制度,培养学生行为素养

升旗仪式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学院坚持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举行一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实施例会制度,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可强化计划的落实,解决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每周的劳动课,通过全校性参与的卫生大扫除,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素养。

三、通过“三自教育”发挥学生自我能动性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即“三自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校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是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笔者学院探索和实施这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三自教育”活动以班为单位参加,活动设保卫、校园卫生、学生宿舍管理、图书阅览室、科室内务、校园巡查等岗位。分组进行校园环境打扫,检查规范行为秩序等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在每周“三自教育”班级活动结束时,由各小组的指导老师根据该周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表现、团结协助、工作效果,工作总结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举办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论坛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论坛,对意识形态的树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观念有着极大的作用。聘请企业界知名人士以及专家、学者,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就业择业观念,从业所需具备的职业素等热点问题,定期为学生举办职业素质主题讲座和素质养成教育论坛。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和自己,正视现实,树立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观念。

针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解读专业领域中相关专业知识,聘请业内专家、技能精英、社会成功人士等举办专业技能论坛、科技论坛、企业家论坛。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和前景,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修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意识。

针对当前国内外最新时事动态、社会热点和社会思潮,聘请权威专家举办思潮论坛,对时事动态、社会热点进行详细讲解。正确地分析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技工院校学生存在的不良情绪、逆反心理问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聘请心理专家组织进行健康论坛,答疑解惑、疏导治疗。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

五、开展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开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系列活动,包括思想素质系列活动、科技文化素质系列活动、职业道德素养系列活动、身心健康素质系列活动、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系列活动。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开展演讲、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如:举办学生文化艺术节、运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和文化学术交流;与企事业单位、武警部队、社区居委会进行联谊活动。以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队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质服务的意识和方法,逐步增长才干。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社会认知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六、校企合作进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训练

1.技能训练中心训练

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实施各种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科技发明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并做好技能训练活动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

2.素质拓展训练中心训练

第6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障碍 加强方法

当前,全国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试教育即为一种应付考试的教育,只重视与升学相关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是一种单纯的淘汰、选拔的教育。其危害是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不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既违背了教育的方针政策,又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积极提倡实施,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体育还存在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

1.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仍很薄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反差,即理论上唱高调,而实践中却走低谷。

2.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放羊课”或“半放羊课”,教学的方法、手段不能适应体育教学的要求,针对考核项目联系的现象比较普遍。

3.一些体育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研究教材教法,不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而是凭借已有的感觉去上课,影响了实现素质教育的质量和进程。

4.学校用于体育教育的投资少,或投资较多但只起到对上级检查的目的,真正起作用的却很少,这也是影响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1.体育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体育课是课程计划的必修课,有教师的指导,时间的保证,有大纲和课本,它能保证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要求的实施,所以,体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并辅以课外活动、运动竞赛,来共同实现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2.体育课模式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体育课堂教学已经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情绪情感教学模式、体质教学模式等。虽然不同模式的构成因素、特点不同,但是都是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因此,不论何种教学模式,都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这一总目标,否则会被淘汰。

3.发展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面向全体学生并非搞平均主义,也不是在低水平上可保持达标,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的要求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有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目标。

三、在体育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法

1.提高认识。

教师首先要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能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刻苦拼搏的精神。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技能,有助于提高劳动技能,缓解心理的紧张、压抑和烦恼,协调人际关系等;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和劳动素质,让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

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体育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摆正学校体育的位置。

2.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一切为升学服务、为比赛服务的观念中转变成为指导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上来;从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为评价标准的质量关转变到以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发展上来,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因为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在加强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要积极参与进修和继续教育,并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来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

4.加强场地、器材建设。

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按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发面向全体学生、趣味性强、适合锻炼身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场地。

5.注意普及与提高。

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课间操和课外活动质量,来增强锻炼身体的实效,发动学生参加比赛,并参与比赛的组织、宣传和裁判工作,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更应把握时机,力争尽快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家宏.江苏中学体育教师基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0.5.

[2]樊西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思考咸阳师专学报,2001.1.

第7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理念 优化方法 引领成长 提升质效

教师要树立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改进转变教学策略、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与学生建立一种“协力同心、轻松愉悦、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师信道、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一、融洽关系。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一是培养学生体育情感。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面向全体同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要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素养、体育魅力培养学生学习、锻炼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锻炼,催生学生的体育情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领会动作要领。笔者在教学中,将新理论、新思想、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不但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而且了解相关的运动、健康知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个性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二是创新体育教学策略。随着时代的进步,课改的深入,体育教育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整合教学内容、搭建教学平台、拓宽教学渠道,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学习前沿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生理、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体育技能,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全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在教会学生体育技能、运动技巧的同时,让学生科学地煅练身体,学有所长、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能力、思想素质,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三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同学,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对话、对接、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增进师生之间了解、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虚心地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把建议有机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使教学活动工作更加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与需求。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身体机能、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技术,了解相关的体育常识,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模式,优化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一是注重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和身心发展需要。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用体育理论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如教学“武术运动”内容时,笔者从网站上下载了介绍中华武术起源、流派、代表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系统地讲解,增强学生对武术运动的了解,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引领学生成长。

二是注重运用电教传媒。电教传媒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拓展信息容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力消耗较大、教学过程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如笔者在教学“排球运动”内容时,我精心选取了一些排球比赛的精彩录像为学生进行了播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催生了情感,而且对排球的训练要点具有了感性认识,提高教学生动程度,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教师的演示过程是瞬间动作,学生一时无法理解、掌握,影响了训练成效。笔者在运用多媒体对动作进行“定格、慢进”演示,把连贯动作分解成动作要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然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了体育教学质效。

三是注重合作探究学习。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煅练中增进学生情感。在集体活动中检验学习、煅练成果,在学习、运动过程中增进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学生体育教学中活动加深了解、密切协作、增进友谊。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如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相互“追逐”的游戏中获得身体变向的脚步动作,再让学生结合篮球运球追逐,在目标的统领下合作学习,分别达成自己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验成功的乐趣,使每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收获成功、体会成长。

三、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

一是拓宽体育教学渠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蕴含的竞争因素、人文素养,不断拓宽教学渠道。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对抗练习,邀请赛、运动会等活动,将一些训练活动设计成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竞争中提高训练成效,激发学生运动意识,提供学生参与机会,用体育的内力增强运动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如笔者在教学“体操运动”的内容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笔者将学生分为多个训练小组,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在每一组采取推荐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成果评比,通过竞争性模式,提升了学生参与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第8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探究;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提高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好的国家,国民修养好,文明有礼,民族素质差的国家,国民修养差,愚昧无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宏伟工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历史使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扩展知识面,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学校应从各个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结合技校学生实际特点,对学生分阶段、有重点进行德育教育

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许多问题。这一现象造成了技校学生素质普遍差的状况。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学生分阶段、有重点进行德育教育。

1.以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为主要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通过校规校纪学习、军训等加强学生纪律观念,利用国庆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大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以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活动

部份技校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哥们义气重,是非观念不强,通过法制报告会、法制知识讲座、现身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3.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为主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懂得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技校学生70%来自城市,这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养成了霸道、自私的性格,懒惰,没有责任心。而30%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卫生习惯差,酗酒现象严重等。要让学生明白,在我们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习惯要么造就我们,要么毁掉我们。一个人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驾驭好习惯。好习惯难以养成,但是容易保持下去;坏习惯容易养成,但难以摒弃,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决定性格的往往就是习惯。所以,要教育学生应该支配习惯,善于用好习惯去克服坏习惯,而绝不能为坏习惯所左右。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4.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代和社会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学们担负着建设伟大祖国的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刻苦学习,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舞台

针对学生活跃的个性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校所设专业和学生实际,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各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既活跃了校园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素质。学校可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演讲比赛、钢笔字比赛、书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作文竞赛、电脑中英文录入比赛、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根据专业,严格按教学计划开齐上足课程。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增设音乐、书法、家电维修、英语口语、写作等选修课程,学生按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学习,让学生在学好自己本专业课的基础上,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心理健康课和生理健康课。技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6~18岁,这个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针对这一特定时期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和问题对学生进行自我保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增强体质,怎样面对挫折,如何对待恋爱婚姻,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教育。通过学习礼仪,让学生知礼懂礼,并让学生明白,礼仪是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每个人只要置身于社会,无论做什么事情,从政还是经商,日常工作还是出入各种场合,均离不开礼仪。礼仪虽是生活小节,但它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魅力,还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精神风貌、个人学识及文化素养。在起始年级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通用礼仪、校园礼仪等,在高年级开设求职礼仪、公共礼仪等。

第9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2-001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

音乐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蕴含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它通过艺术手段抒发人们真实的情感,表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感。

音乐世界包罗万象,优秀作品沁人心扉。一首好的歌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最简单、最明了的途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用丰富的、鲜活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巧妙地把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之中。

一部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可以说激励了几代人,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结构严谨、气势磅礴、音调雄壮、感情深厚。它表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前仆后继的精神面貌和伟大气魄。欣赏当中,学生们掌声不断,感触很深,他们不仅理解了音乐,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黄河的伟大与壮观使他们震撼,抗战的艰难和残酷让他们感慨万千,日寇的侵略罪行令他们愤怒,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让他们引以为自豪。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多么的巨大。是音乐打动了他们,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道德水准得到提高,精神面貌得以振奋,音乐的“教化”作用是巨大无形的,它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二、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

从生理学角度看,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的。左大脑半球“语言脑”主要担负着语言、阅读、书写、运算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大脑半球主要担负着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信息处理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右大脑半球如果能够经常得到锻炼,他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就能经常得以不断的强化、提高。音乐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右大脑半球的潜在功能,提高智能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打好基础。

三、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作用

音乐以优美的音色、明快的节奏、委婉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构成美的形象,通过听、唱等艺术实践活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音乐的特点是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了解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曲式、风格等在音乐形象中的表现,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正确理解音乐,由此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多去接触优秀的、民族的、高雅的音乐作品,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质。通过对音乐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正确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全,情操的完善,使学生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发展。

四、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保健身体的作用。音乐会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清新流畅的音乐可以解除疾病、有益于身体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身心健康。悦耳的音乐可以使人身心和谐、情绪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在歌唱练习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有按摩、保健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五、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交往素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