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息新闻是指凭借电视媒介传播的关于事实的基本概况的新闻,其特点是时新性强,报道时间较短,内容较少,表现手法单一,通常只交代新闻的基本要素(五个W);它的表现形式是电视新闻中的“整点新闻”和报道突发事件的“临时插播新闻”,它的目的在于在最短时间内将国内外重大新闻传播出去。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台湾华视的《午间新闻》和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苏联》临时新闻报道都是消息新闻。
本文要讨论的是消息新闻的画面。一、由电影默片说起大凡看过卓别林电影的人,莫不为他那夸张的表演捧腹大笑。不过与现在的电影不同,当年这种电影没有声音----概因当时录音技术还未形成。为什么不发声的电影还会令人发笑呢?这是因为默片虽然没有声音,但它只需利用画面,就可以向人们说故事,“情节性电影都是以画面作为主要的语言构成叙述主线”(黄匡宇,《理论电视新新闻学》)。电影之所以有情节表现能力,是因为编导者利用了生活中的蒙太奇思维,运用蒙太奇手法,把观众的精神和理智纳入自己的艺术创造之中,及时地提供观众想看的视听形象,引导观众思路,形成画面与画面的承接关系,即制造蒙太奇效应的结果。就如卓别林电影《快乐的一天》中塞车的一段剧情,镜头在卓别林、交通警察和行人等不同的人物角色上切换,尽管这些镜头不一定事实上连贯,但结果是组成了大家都能理解的连续过程。这说明,电影画面能够呈现连贯状态,即使没有声音的条件下,也具备叙述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的能力,因此我们说其具有情节的完整性。
下面我们作一个对比,看看消息新闻的画面在没有声音的同等条件下,是否也具有与电影一样的完整的叙述能力。二、消息新闻的画面情节具有不完整性消息新闻的画面具有情节不完整性,是由以下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消息新闻的画面在没有声音(即现场收音和录音解说)的条件下,不具备完整叙述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的能力。所谓完整叙述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真实、全面地反映事实的能力。单有画面,仅仅具有了真实性,然而缺空了全面性。
为什么缺了声音,画面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呢?当摄像记者扛者摄象机,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拍下现场情况的一组镜头,再结合记者的转化为声音的文字一并播出,才构成一次典型的消息新闻传播。画面是最原始的事实材料,是对新闻最基本的叙述;声音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主观的报道,是对新闻发展性叙述。事实重要还是报道重要?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重要,因为消息新闻具有的视听兼备的双通道特性,决定了其画面和声音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画面必须通过声音才可被赋予逻辑性,才能“画之有理”;声音只有通过画面才具有电视佐证性,在电视上才能“言之有物”。没有声音的画面是一团泥,没有画面的声音只是一台鸡肋似的“收音机”。
下面就画面不可缺声音的观点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消息新闻画面解说词(从高空向下拍摄)白天,跑道上有一架失事飞机的残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一架机号为B-2141LMD-82型客机,11月13日下午在执行沈阳经北京至乌鲁木齐的CJ-6901航班任务过程中,于北京时间14时56分在乌鲁木齐机场降落时失事,现已证实有死亡……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1993年11月14日《新闻联播》请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解说词(声音),画面还能不能表达完整的新闻事实?
能不能告之受众新闻的基本要素?答案是明显否定的。因此,缺了声音的画面,不能完全反映事实,不具备完整叙述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的能力。
第二,消息新闻的画面在没有声音的条件下,不能够呈现连贯状态。呈现连贯状态意思是如实地反映事物发展由产生到发展再到结束的全过程。但事实上,不管是电视还是电影,几乎没有用一个镜头从头拍到尾的情况,所以这里的连贯是指情节方面的连贯----消息新闻的画面到底可不可以“说故事”呢?
时间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时间在本文里的所指,是一条新闻播出所耗费的实际时间。为了增加传播的信息量,增加传播的时间是一个办法,然而,不少人愿意为一出电影花费两三个小时,却没有人愿意为一条新闻花费等量的时间;于是,加大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是很有效的措施。如此一来,消息新闻相比之下就短命得多了:一件事情发生了,实际过程是一小时,电影画面可用一小时叙述,在消息新闻画面中只允许用一分钟;在这种条件下,消息新闻画面只能把事情的经过的重要节点(如发生、过程中的质变以及结果,或者当事人所在空间的转移)抽出,在短时间内概括地表现出来。同样是一分钟,文字解说将近300字,基本上可以新闻要素阐述清楚,但电视画面却出不了几个镜头。而知觉的规律是:感知一幅画面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全景需8秒。中近景需5秒,特写需2秒,要在一分钟内要用画面传递全部的信息是困难的,有学者曾对500条50秒至1分钟内长度的消息新闻进行定量分析,每条新闻平均仅6.2个镜头,因此一分钟内只能选择六、七个最典型的、最富有概括性的画面。也因此,消息新闻画面形成不了完整的情节,不能够呈现连贯状态。
香港亚洲电视台的《亚视新闻》在报道“愤怒的台湾民众在中央党委门外示威抗议”时,在一段30秒的消息新闻画面中,只有三个镜头:示威人群人头攒动、愤怒的民众追打中常委委员和警察开动水炮驱散人群。高度概括了新闻事实最重要的三个点:1、许多人不满在台湾选举中的表现;2、民众将这种不满发泄在高层人士身上;3,动用国家机器压制民意。但作为事件发展的其他情况,由于重要性以及视觉冲击力等方面不及以上三镜头,在“短时间内出精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被大胆地省略掉了。
三、结语通过电影和电视消息新闻的对比,我们发现在各自的领域中画面与声音的关系是不一样的,电影声音可有可无,但电视消息新闻的声音是万万不可缺少的。缺乏声音的消息新闻是不完整的。
关键词:新闻摄影;图像;形象性
一、新闻摄影的主题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形象性问题
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首先,传递及时准确新闻信息;
其次,真实记录新闻现场的形象;
第三,具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强调图像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摄影
记者挖掘新闻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新闻报道与摄影的匹配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摄影与文字报道结合强化传播力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客观性原则
首先,不忽略事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任何细节。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事实的意义的报道方法。深度报道应对新闻事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还原和再现,既要关注那些对新闻当事者有正面积极影响的事件细节,也不回避那些对当事人有负面影响,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细节,力求做到全面呈现事态。
其次,不夸大事件中的负面细节。深度报道对事件细节的关注是基于事实的关注,是对事实现象的还原,应该以记者现场观察采访中感官(眼耳口鼻、四肢)接收到的信息为准。为保证事实细节的陈述既准确,又尽可能详尽,记者的现场观察应做到细致、敏锐。
再次,不主观猜测、不下结论。记者不应空泛地分析解释,更不能主观猜测,甚至为事件定性。
(黄黎新/《新闻爱好者》)
虚假新闻屡禁不绝的原因
一是假新闻制造者基于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制造舆论。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人通过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来谋取经济利益。这些人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宣传、销售产品进而牟利的目的,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还有一些人把制造虚假新闻作为宣泄的渠道。
二是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近年来,社会类新闻稿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一些记者在私利的诱惑下,渐渐不再满足于靠辛勤发掘新闻线索、排除种种困难采访写作新闻稿件获取利益,转向制造新闻事件、捏造新闻事实等相对“轻松容易”的方式。
三是媒体管理层的混乱和姑息。有些传媒的管理者对假新闻的态度日渐宽容,从原先的“零容忍”演变为“能容忍”。为了追求眼球,新闻工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被忽略了,新闻采访的一些最基本要素被搁置了,只要能制造影响力,吸引关注,即便没有核实准确,即便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利因素,也会铤而走险,让假新闻出笼。
四是假新闻借网络大行其道。
五是社会公众消费心理的畸误。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只要假新闻涉及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人们便盲信盲从,在有意无意中逐渐习惯被娱乐,有时候还会出现“假新闻比真新闻更吸引人”的畸形现象。
(胡军、谭抒茗/《新闻实践》)
新媒体与国际传播力
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国交流与沟通。在当前环境下,在国际关系调整和新一轮传媒变革浪潮中,我们要把握一个核心,重视两个层面,实现三个跨越。
把握一个核心,就是要服务于国家需要。国家利益是建设新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的精神内核、总指挥方针和基本原则。新媒体传播体系必须服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项传播需求。
重视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战略,另一个是企业战略。建设新媒体国际传播体系是国家宣传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宣传体系的发展和建设,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上重视传媒行业的改造和进步,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对新媒体发展做出指导和扶持,打造标杆性的国际传媒航母。
实现三个跨越,就是在技术、文化、观念上的跨越。我们必须尽快赶上国际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和国际顶尖新媒体技术的无缝式对接,跨越因技术落后而传播不畅的鸿沟。国际传播要打破不同地域文化、语言、价值观的阻碍,进行有效的对外信息传播,需要在传播业务、文化产品上跨越文化理解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历史背景、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对同样事实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的传播体系建设要考虑这种评价标准的差异,并实现这种差异的跨越。
(赵子忠/《光明日报》)
时政类论坛需科学调控
对于时政类论坛中的非理性、极端化情绪蔓延,需要加强网络调控。互联网应发挥其是非“辩论会”和“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在新闻写作者面前永远都是一个生动丰富的大千世界。而变动于其中的万事万物,又都是以“个别”出现在我们的报道中的。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它们都是变动着的“这一个”或“那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断或一个侧面。有时甚至从中摘取的是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一鳞半爪”,而绝非是“这一个”或“那一个”的全貌展现。这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苛求每篇新闻都做到“六要素”齐全,比如那些只有数十、百十字的快讯、简讯,以及有些纯粹是告之以事,起个信息传播作用的动态新闻,根本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六要素”齐全。这就是只求必需的要素齐备而不是齐全。而这种全与不全、齐与不齐,又是以把事实讲清楚,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为前提、为准绳的。写新闻是这样,制作标题更是这样。
在新闻六要素中,何事、何人、何时、何地四个要素从不同方面表述新闻事实存在、发生的自然状态,是新闻事实的基本构成,是属于新闻事实感性层面的硬件要素,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所观察、感知,并加以证实和证伪的现象事实,是新闻及标题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无事便无文,也无题,“何事”便是制题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时在特殊的语境条件,只需“何事”这个要素交代清楚了,受众一看便能明白地知其然,也可说是要素齐备了。也就是说,“何事”要素单独成题也是可能的。
“20米路面整体沉陷”(2009年8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新闻刊发在该报本市热线新闻版上,这则题只有“何事”一个要素,便向人们讲清楚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独木难成林”,只有“何事”而无“何人”、“何地”、“何时”中一到多个要素的配合,也是难以成题的。反之。少了“何事”亦难成题。
(肩)明星受追捧。记者被挤至楼上,叫喊引关注――
(主)“冰冰,上边!看上边!”
(副)范冰冰听到喊声,跟楼上记者挥手打招呼(2009年6月30日某报)
这是一个文图并茂的娱乐新闻,题也作得很大器,肩主副俱全。但读者看图读题后,也很难让人弄明白:究竟因为何事,让记者与明星们如此欢乐、火爆。原来题中少了“何事”要素的明确交待。其实。只需在肩题的起首加上“国际影城开业庆典”,谜团也就自然消失了。
(主)体校生射杀队友军体中心回应
(副)是意外还是故意尚无定论记录事发过程的现场监控录象已被警方调取(2009年8月2日某报)
这是刊登在一家对开大报的《国内各地》新闻版上六栏标题的头条新闻。这条标题有两点不足,一是要素不齐,事发何处应明确交待,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是头条新闻;另一是标题结构有瑕疵:第一,现题的主题,从所标示的内容看,只能说是起了一个肩题的作用。即肩题就语法上说,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语义不完整,只能与主题搭配出现,是从属于主题或引出主题的“先行官”。这则题的“主题”,符合上述要求。实际只起了个引出下题的作用。第二,从标题结构规范看,主题也叫主标,是新闻标题的主要题目,一般地说,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都应由它来表达,它必须能够完整地表述一个明确意思和概念。从现标题看,副题所标示的内容倒是该由主题来承担的,由此这则题就题改题,也应作点调整:
(肩)体校生射杀队友,长春军体中心首度回应――
(主)是意外还是故意无定论警方已调取现场录象
此改题,虽不能算什么好,但该突出的内容突出来了,该有的要素有了。
当然,制题者除了某种考虑,需要淡化回应内容,那就另当别论。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不管它的大小和重要程度,都包含着“五个W+H”这六个基本要素。但具体到每一条新闻及其标题而言,并不是这六个要素都是新闻价值的承担者和具体体现者,其中或者只体现在一两或者两三个要素上面。这就是说,在为特定的某篇新闻制作标题时,一定要把那些最能体现其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紧紧地抠住,写进标题并作突出处理,如安排在最重要最显眼的位置上,或者加重阐释的分量等等。无“事”不成题,“何事”要素居于中心地位:但“事在人为”。“何人”要素不可小视。要制作好新闻标题非常重要的一环,常常就在于对“何事”或“何人”要素在体现新闻价值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把握,与正确表述上。
“56民族高校师生举办专题文艺晚会”(2008年12月19日北京某报)
这条题是一则简明新闻的标题。传递的新闻事实也非常简单,可以说就只有一句话:首都高校56民族师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近日举行。可拟题者却把简单的事弄复杂了:这则单行双语式题,让人读不懂,而歧义频生:“56民族高校师生”,可以解读为:全国56所民族高校师生:也可解读为:全国高校56个民族师生。新闻事实表述不清。其实只如实标出:《首都高校56民族师生,举办专题文艺晚会》,就明白无误了嘛!
有的新闻确实只讲了一件事,一个新闻事实,但这件事的不同部位,在新闻价值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不一样的。如前面提到的“体校生射杀队友”那条新闻,“长春市军体中心就此事首次作出回应”。固然有一定新闻价值,但与回应内容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应该突出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事在人为”,何人要素,常常是标题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价值的直接承载者,是不能残缺的。
“巡特瞀楼里偷东西
没出大门被抓获”(某报)
乍看标题,些许你会认为,偷东西的是警察。标题的前句,不是明明白白地说:巡特警在楼里偷东西嘛!细读全文方知:原来由于“小偷”这个何人要素被淡出标题,抓小偷的巡特警却成“小偷”了。这则新闻说的是:一个大胆的小偷袁某,居然把贼手伸到巡特警办公大楼里去偷东西,但是没有出大门。就被失主逮个
正着。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突出体现在“何人”――一个名副其实的惯偷,“何地”――作案地点专抓小偷的巡特警办公楼这两个要素上,标题只须明确标出,其意味也可谓深长了。如果新闻中作案人,不是惯偷,而是偶有过失的顺手牵羊之人,其新闻价值也就逊色多了。故此题似应改为:“小偷巡特警楼行窃没出大门便被抓获”,此题的歧义也随之而消失。
(肩)他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背母打工为母治病,事迹感人广为流传,受到省委书记徐光春的高度赞扬
(主)“当代孝子”孝感天下(某报)
这是一则重要的人物新闻的后续报道,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事迹突出、影响巨大值得效法的道德楷模。按说,重大的典型人物报道,“何人”这个要素便是新闻价值的聚焦点,题中必须明确交待。但不知何故,此题中只用“他”、“当代孝子”等模糊语言一带而过。其实,只需将肩题中的“他”换成“张尚昀”即可。
“何人”要素具有范围上的广泛性、表达上的选择性。
所谓“广泛性”,即它不单特指人,也可指物(即是行为的承担者或执行者,如《乌鸦群中有白仔》、《(明日报)不再有明日》);也可指国家、机关、团体、企业、工作单位、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性别(男士、女士)、民族(汉族、维族)、职业(工人、农民、教师)、职务(局长、所长)、年龄(80后、90后)、特定的人群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也常会出错,如:
(肩)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要求重视孩子早期教育
(主)3岁前幼儿每年接受4次育儿指导(某报)
这则题“何人”要素是一个特定的群体,由于表达残缺,结果便成了“3岁前幼儿”必须每年接受4次育儿指导的逻辑混乱。原题只需交待清楚“何人”这个要素,歧义便消除:
(肩)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要求重视孩子早期教育
(主)3岁前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必须接受4次育儿指导
所谓表达上的“选择性”,即对何人要素在标题中的表达或详或略,或浓墨重彩或简单笼统点到为止,这就要看受众对其熟悉的程度、本身的知名度以及其所承载的新闻价值而定。
如果标题中的何人是一位名人或者为受众感兴趣的公众人物或单位所做出的新鲜事,那么他(她)的名字、或地名等就能提升新闻价值,就应显赫地标出他(她)的真名实姓。
“省大学生作文竞赛孙晋芳夺魁”(南京晚报),这是报道江苏省大学生作文竞赛举行授奖大会消息的标题,由于何人这个要素显赫地标出了孙晋芳的大名,就远比同日《我省大学生作文竞赛授奖大会在宁举行》这类公告式题,引人得多。
“何人”如果是新闻价值的创造者或主要承载者,有时仅有名有姓还不够,还得有鼻子有眼――或标明身份、职业、或标上群众赠予的称谓等。
“9秒58 1博尔特夺冠再破人类极限”(2009年8月1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此题上方一行小字有似平面媒体新闻的电头。明确交待了“何地”――田径世锦赛柏林现场,要素齐备,整题有气势。但有两点不足,一是“再破人类极限”已完全包含有“夺冠”之意了,重复。另一是“何人”似应更多点“泼墨”。可改为:“9秒58!百米飞人博尔特再破人类极限”。与原题相比,只增加两个字,这既有助于更好地阐明新闻事实,又增添了整题的气势。
如果标题中的何人是受众的陌生人,新闻报道的价值,不体现在他(她)的标与不标上,而在于他(她)所做的事。何人要素可隐去真名实姓或简略或有趣或用特殊的指代标出:也可只作简单的笼统的点到为止,让读者略有所知。这对受众来说是减少标题内容不含信息的陌生感,并使标题做到简短有力,易读易理解。
“派出所副所长徐涛酒后殴打和林县盛乐百亭园两名保安”(日某报)。这是刊发在一家县级市都市报上的百十字消息,标题却长达24字。题中“徐涛”、“和林县盛乐百亭园”等都是不担负承传信息的文字,“派出所副所长”、“打保安”,是信息的传载者。此题似可压缩为:“派出所副所长酒后殴保安”。
至于,何时、何地、如何、何因,这些要素在标题中的重要程度,往往略逊于何事和何人要素,可视表事达意的需要,作适当的标示。有些新闻如生活服务类新闻,还必须特别标明:
(主)商品质量差请您去投诉
(副)时间:明天地点:市少年宫(文汇报)
重大的公共事件、灾难性的突发新闻,以及必须突出新闻价值中“接近性”因素的报道,对何地要素以及如何等要素,受众也有急于了解的需要。应注意标明。
关键词:E-Learning;教育传播;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E-learning Environment
Song Qingge
(Xingtai College,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mode of education,draw in a new model of education for E-learning.
Keywords:E-Learning;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Model.
一、什么是E-Learning
E-Learning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方式和教育本质。
E-Learning不是一种技术,技术只是传送内容的手段,E-Learning是以网络技术作为载体,承载并传送知识,其本身强调的是学习本身以及这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变革,这才是E-Learning的真谛。
二、教育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个传播系统,该系统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基本要素所形成的不同的组合方式与联系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不同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以教育者为主导构成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具有较好的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具有较好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
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这一模式揭示了教育传播中,教师根据某种需要(如社会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需要等)选择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并通过媒体(这里的媒体包括教师的语言符号和体态等非语言符号)将教育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受通过教育媒体传来的信息并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育信息与媒体,达到优化传播过程,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
三、E-Learning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模式
(一)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生地位
由于E-Learning是一种网络化学习,它的学习方式跟传统教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从学生角度来说,网络学习对学习者最根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有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两种能力就要求学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学习,所以在E-Learning环境下学生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占了主导地位。
(二)E-Learning环境下的教师地位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单向、独自的权威式垄断的地位,即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或知识传授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者,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潜能受到压制。而在E-Learning学习环境下,由于学生要求主动学习,所以教师就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教学的指导者,通过赋予求知者探究与理解的权利,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共同营造一种探究式的教育过程与氛围。
(三)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
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四)E-Learning环境下的媒介
E-Learning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因此互联网是它唯一的学习媒介,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师生也主要通过网络沟通。
(五)E-Learning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模式
作为教育传播模式中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媒介、信息在E-Learning环境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所以传播模式较传统相比也有了不同。如图2所示:
图1 传统教育传播基本模式 图2E-Learning教育传播模式
在新的传播模式中,传播教学信息的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同时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或指导,并且他们都同时接受“网络媒介”的反馈。
总之,由于教育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在E-Learning环境下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然要求新的教育传播模式与之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关键词]“阳光高校”
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知情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70-05
新闻发言人制度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前,全面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促进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高等学校走出象牙塔并迅速地融入社会的中心,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期待和“阳光高校”的实践热情日趋高涨,对事关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他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他们希望知情、出力,企盼公平、公正。在此语境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日渐进入公众视野。
一、“阳光高校”与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契合性
(一)“阳光高校”内涵阐释
在一个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为时代标签的现代社会,公开的原则几乎被推及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阳光高校”这一概念的提出便是势所必然,并逐步成为我国高校建设所追求的一种模式。“阳光高校”,意指作为社会公共教育机构的高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其办学行为应如同冬日里的阳光一般,能够给公众以透明清新、温暖亲切的感觉。透明,决定了高校必须在“阳光”下办学,使公众充分享有对高校办学信息的获取权、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参与权和对高校行使教育公权力的监督权;温暖,决定了高校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力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教育为民的本质。“阳光高校”的最大特点在于办学信息的可获取性,即把高校的办学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众目睽睽”之下,消除不必要的所谓“信息保密”。作为一种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理念,“阳光高校”意味着高校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是没有鸿沟的,彼此开放互动,高校通过切实推进信息公开,主动释放办学信息,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吸纳民智,真正落实“问需于民、问智于民、问计于民”,提升高校决策的质量和公信度,为高校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点”。而且,“阳光高校”也是制约高校教育公权力腐败与滥用的有效路径。建立“阳光高校”,把高校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才能提高高校工作透明度,防范和杜绝高校在基建、采购、招生等领域滋生腐败。
(二)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界定
高校新闻发言人,指的是高校任命或指定的新闻人员。其职责就是就高校重要的办学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约见记者或举行新闻会,向新闻界发表有关信息和意见,有关新闻或阐述学校的立场观点,并代表学校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指以高校为传播主体,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为传播客体,通过新闻发言人、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办学信息和重要新闻来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有效沟通的一种制度。作为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窗口,高校新闻发言人是学校最权威的一级信息人,是学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有效载体。
(三)“阳光高校”与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逻辑关联
“阳光高校”是民主法治时代基于高校的“公共性”,即办学资金来源的公共性和高等教育产品与服务的公共性而萌发的一种办学理念,是对高校公权力和办学行为进行民主监督的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民主理念,“阳光高校”与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着重要的逻辑关联:“阳光高校”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的现实动因;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阳光高校”的一种必要制度设计,是打造“阳光高校”的重要路径,将促使高校在高等教育服务中做出更为开放透明的、更有社会回应性的、更具社会责任感的行为。“高校新闻发言人作为学校最权威的信息人,可以第一时间向外界宣传学校发展规划、招生政策、人才培养、就业等基本情况,然后通过校外新闻媒体向社会传达这些信息。这样借助媒体的力量,学校就可以很好地把自己的形象展现给社会。”正因如此,有学者明确指出,“高校新闻制度有利于建立‘阳光’高校”,可以充分展现“阳光高校”自信、民主、开放、廉洁、务实、负责的姿态。
二、我国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的理性审视
早在2000年,武汉大学就率先实行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了使社会及时、准确地了解武汉大学的学术动态、教学及科研等有关方面的信息,该校自2000年3月14日起,每隔一周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举行新闻会,由该校新闻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在此之后,全国各地一些高校纷纷效仿,每年定期组织召开新闻会。2006年10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教育部认为该制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惑释疑,澄清事实以消除偏见和隔阂,避免误解和谣传,提高工作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树立学校良好形象。与此同时,40位来自各地高校的有关人员,接受了中国教育协会举办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我国高校新闻发言人群体由此浮出水面④。此后,北大、清华、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并推行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年来,一些省份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推行工作开始迈出了大步子,如江苏省的大部分高校都已设立新闻发言人并配备了新闻助理⑤。2010年,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会,推出10所在汉高校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办主任还指出,湖北110多所高校将全部设立新闻发言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打造“阳光高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高校的新闻制度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从“阳光高校”的视阈进行考察,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还存在如下明显的不足。
(一)制度规范的缺失
规范化的高校新闻必须依托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当前我国各地虽然纷纷开始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实践,力图将新闻发言人作为高校信息公开的窗口,保证信息释放的及时性和权威性,但是,由于国家及地方层面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的普遍缺失,导致制度施行的实际效果难以有效保证。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尚未对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运行的基本要素,如高校新闻的人员机构、核心内容、基本程序、主要方式等做出明确的规范,尚未建立规程化、准则化的高校新闻、重大主题宣传、重点活动报道、突发事件、舆情收集反馈、失实信息澄清等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制度体系,致使高校新闻欠缺步入规范运行轨道的制度之基。
(二)话语权的垄断
高校新闻应当追求信息的客观、真实和准确。由于制度规范的缺失,现实中我国高校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呈现出形式化、随意化、非规范化的特点,信息系统性不强、涉及面不广、深入性不足,新闻内容零散、信息质量不高。有些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说白话”,的新闻信息内容不全面、不具体,搞“缩水”,让公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些高校实施所谓“屏蔽阴暗信息、规避敏感问题”的新闻,对敏感、棘手或阴暗的话题实行信息屏蔽,如近年来高校学术、招生、基建、就业、后勤等领域层出不穷的“负面事件”;对公众真正关心的话题较少涉及,如高校庞大的固定资产构成及使用情况,巨额贷款的使用及还本付息情况,应收学费总额和欠费金额,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生均教育成本等;致使高校信息沦为“美丽的花瓶”,成为单向度的“独白”,形式重于内容,话语权基本掌控在高校手中,无法保证高校新闻做到“坚持新闻真实性,把握事物客观性、注重信息准确性、讲究工作时效性、保证评判公正性”。
(三)互动与反馈的梗阻
公众信息反馈既是高校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回应,也是高校信息传播能够连续运行的基石,更是考量信息传播效应的重要根据。这种回应“总是存在的,即使是沉默,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回应。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是一个有回路的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新闻发言人是高校信息传播系统的重要环节,担当着体察公众诉求、塑造高校形象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因此,新闻发言人不能仅仅重视向媒体信息,还应当积极关注公众回应。就当前我国高校的新闻行为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只倾向于单向地对公众信息,而缺少和公众的互动反馈与双向交流,难以达到传受协同的效果。一些高校对于媒体的,可能影响校园安定和社会稳定的不实报道,不能及时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对于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所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调查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对于社会热点信息,不能及时回应公众舆论、新闻媒体的采访诉求并及时组织新闻。例如,2006年12月7日,北京某高校召开新闻会,向媒体隆重推出该校年仅21岁的“少女总裁”吴莹莹。该校对吴莹莹的宣传本意是要树立正面典型,不想事与愿违,新闻一经刊发,公众对于她的质疑随即蔓延开来,称其“专利技术含量低”、“学术头衔能买到”、“背景和学历混乱”等,该校也因此成了众矢之的…虚假炒作、道德缺失、学术造假……。当“吴莹莹事件”的负面新闻扑面而来时,高调推出吴莹莹的学校却沉默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非议,该校并没有立即采取有效行动,以主动的姿态与媒体和公众沟通,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结果直接导致了学校美誉度的受损。
(四)面对突发事件的习惯性“失语”
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面对公众的质疑缺乏应有的诚恳回应,保持沉默、回避媒体已经成为一些高校条件反射式的“自觉行为”。笔者搜索全国已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高校,发现这些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鲜有新闻发言人出面新闻,“发言人不发言”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但在传播手段多样化的今天,这种紧要关头的“失语”必然丧失引导舆论的主动权,造成谣言在公众中肆意传播、在网络中“漫天飞舞”,并致高校一些突发性事件演变升级为,这既增加了平息事态的难度,还严重损害了高校形象。如2010年河北某大学在“李刚事件”中的集体“失语”便是典型例证。如果说一开始肇事犯罪者李启铭“我爸是李刚”的狂嚣让人心痛的话,那么其后校方的“失语”则如一场秋雪,寒意破骨,直刺心灵。因为此时此刻,谁都可以沉默,唯校方不可沉默,难怪乎公众发出“‘学校沉默’比‘我爸李刚’更让人寒心”的慨叹!
三、“阳光高校”视阈下我国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构理路
打造“阳光高校”是信息公开时代高校的必然选择。“阳光高校”与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契合性要求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理性地认识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价值意义,明确制度建构的基本理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推进制度实践。以“阳光高校”的视角观之,我国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构应围绕如下核心问题展开:
(一)重塑制度理念:通过制度践行实现公众知情权
以提升办学透明度为核心,进而实现“阳光高校”的范式建构依附于社会公众一项重要权利的实现——对高校办学活动的知情权。这项权利是“阳光高校”建设的基石,如果公众对高校信息的获取权与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那么“阳光高校”将成为一句空话。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设立,表明了高校的角色由宣传控制者转变为信息提供者,为营造一个实现公众知情权的自由空间创设了平台。因此,通过制度践行实现公众知情权应是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构的基本理念,能否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是评判这一制度优劣的根本准则。
(二)完善制度体系:保障高校新闻的规范有序
应当看到,2010年教育部以第29号令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及其后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是规范和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的重要推手。在这两个法律文本中。明确指出“高校要通过新闻会等方式公开办学信息”,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高校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高校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权威性。”同时《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为提升高校新闻的透明度提供了可操作的框架。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即由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导性意见,如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要求、组织领导等,再由高校根据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或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着力构建如下的基本制度:高校新闻制度、重大主题宣传制度、重点活动报道制度、突发事件制度、舆情收集反馈制度、失实信息澄清制度等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制度。
此外,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还需明确规范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运行的如下基本要素:(1)高校新闻的人员和机构。高校应当授权确定新闻发言人,配备新闻发言人助理,明确新闻职能处室。新闻发言人根据学校主要负责人授权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外新闻,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其言论代表学校立场。(2)高校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发言人要紧紧抓住“阳光高校”应主动向社会公众释放的重要办学信息进行新闻,如: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进展、新成就;涉及广大师生、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建议或向社会公众通报的重大决定的制定与出台;舆论已经或可能广泛关注的校园重大活动、公共事务、社会热点;在学校公报、公告等形式之外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的情况等。(3)高校新闻的基本程序。日常新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为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新闻方案、内容及对外宣传口径一般由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审定。内容涉及其他单位或部门的,应事先进行沟通,并共同确认。需要批准的,应当报请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同意。(4)高校新闻的主要方式。现实中高校新闻发言人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新闻渠道信息,如:定期举行的新闻会,由新闻发言人新闻信息,并接受记者的提问;举行记者招待会,重大信息;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等新兴媒体,登载有关信息或请新闻发言人举行在线互动访谈信息,实时回答网民问题;此外,还可采取向社会媒体新闻通稿、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举行背景吹风会、发表声明等方式信息。
(三)坚守制度之魂:秉承严谨态度提供可靠的信息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与发展之魂。为此,高校新闻发言人应坚守制度之魂,秉承严谨态度提供可靠的信息。新闻之前,发言人应对即将的新闻内容进行全面核实,鉴别验证发言内容及其所涉事件的真实性,尤其要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追根溯源,防止夸大事实、故意隐瞒新闻背景,甚至虚假事实的情况出现。高校新闻发言人应通过对信息的充分验证和有效过滤,保证真实、可靠、有信誉的信息。高校新闻发言人应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不规避不屏蔽公众真正关心的话题和所谓“阴暗”、“敏感”信息,破除校方话语权的垄断,切实尊重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展现“阳光高校”的应有形象。
(四)疏通制度梗阻:加强高校新闻的互动反馈
高校新闻发言人应当加强舆情分析、建立反馈机制以彰显“阳光高校”的互动回应性。新闻发言人在新闻之前需要做好应对准备,对学校内外的各种群体成员进行“心理模拟”,预测公众舆论可能的走向,避免陷入被动之境。新闻后的信息交流是一个多向反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闻发言人应该积极动用各种有效资源,快速地把与新闻相关的信息汇集在一起,获知会受关注的情况。其间,高校可以利用座谈会、网上调查、报道数量统计、报道质量评估等渠道,加强舆情跟踪和分析,并及时采取对策,有针对性地回应不同立场的媒体和受众。在新闻后出现负面舆论的情况下,高校应即刻启动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一方面,解答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澄清模棱两可的传闻,缓解已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敢于承认校方的过失,以积极、坦诚、友善、负责任的态度与媒体沟通,争取把舆论的焦点引导到有利于高校的轨道上来。在加强高校新闻的互动反馈性方面,黄石理工学院于2008年颁行的《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细则》颇有值得称道和借鉴之处。该细则的第14条明确指出,“院新闻工作办公室建立新闻后的评估制度,通过分析报道和反响,跟踪研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五)提升制度魅力:善用时机展示新闻发言人风采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新闻发言人则是此项制度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也是制度运行的关键性力量。要想真正提升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魅力,成为打造“阳光高校”的重要平台,高校新闻发言人应当善于把握和创造发言时机,充分展示新闻发言人的独特风采。特别是要改变过去面对突发事件的习惯性“失语”,通过“快说”,第一时间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通过“敢说”,表现高校直面问题的态度,争取公众理解;通过“会说”,掌控处置节奏,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高校新闻发言人要有“打主动仗、下先手棋”的传播思维,要让高校的声音成为焦点议题的“一传手”而非“二传手”。为此,高校新闻发言人应保持“在任何时候都能面对媒体”的姿态,要经常性地处于倚马可待的状态之中,善于抓住巧妙的时机新闻,善于运用精当的语言传递信息,使高校新闻发言人的新闻成为型塑“阳光高校”的最佳契初。
一、“自然权利”――自由主义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汇或权利概念,新闻自由是在20世纪中后期明确提出来的。而在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之链上,洛克的历史地位已为学界所公认。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法国的自由思想时指出,法国革命时的“自由思想正是从英国输入法国的,洛克是这种自由思想的始祖”。洛克也因为其自由主义思想始祖的地位而载入史册。
洛克在其政治哲学著作《政府论》中的自由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把自由放到至高的地位。自由在洛克看来具有至上的价值,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在政治社会中,自由都是不容侵犯的。洛克认为,自由权是人们享有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是自然权利中最本质的内容,是人类追求的首要价值,保护和扩大自由是法律的目的。自由权利的提出为日后悄然崛起的新闻业注入活力,同时也为其艰难的步履增添了前进的勇气。自二十世纪新闻自由被鲜明地提出以来,世界新闻传播界为新闻自由的振臂高呼、摇旗呐喊一直在进行中。二是强调自由必须以守法为前提。洛克认为,人虽然生而享有自由的天然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很不稳定,必须以国家的名誉制定法律,把自然的自由变为社会的自由,把自然权利变为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权利。
透过新闻自由发展的阶段可以看到,新闻媒介、公民和政府三方共同需要新闻自由,但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现实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危害新闻自由,因此,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才能使新闻自由得以实现。那么,洛克这个观点对之后新闻自由立法做了理论支撑。伴随新闻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新闻自由概念的含混和不规范操作引发了诸多争论和弊端,为避免扼杀新闻自由和滥用自由两者间的恶性循环,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新闻自由的立法问题。
二、“交流”――人际间的传播
传播学中所使用的“传播”一词,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现代英语“communication”新的含义,主要是在17世纪兴起的。洛克成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交流”一词的首创者,他用这个词来描绘人们思想的共享。这是他的创新。洛克宣告,“语词”必须“服从交流的目的……这是话语和语言的目的”。在这里,他发明了“交流”一词,这是表达许多词义的一个新词。他的“交流”思想即使并非总是后继者的源泉,至少也成为许多后继者观念的典范。在他之后,贝克莱、休谟、梅斯梅尔、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对交流的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发展。
洛克的“交流”的观念融入了传播思想的历史中,经过300多年的发展,传播学的主要类型多达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在这些传播类型中,无不渗透着“交流”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是所有传播发生的主要条件和目的。在传播学空前繁荣的今天,每当我们准备思考或谈论“交流”这个观念时,我们总会想起并提到洛克,因为他是“交流”一词的首创者。
三、语言符号――人类传播的工具
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从广义上讲,语言、姿势、表情、服饰、表演和舞蹈等都可以被视为传播的媒介,因为是一种媒介都通过一条信道或各种信道传送符码。
从17世纪哲学的发展与转向来看,哲学之所以越来越关注语言问题,是因为任何思想都要用语言来表达,能否让语言有效地服务于认识论,是洛克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时期,对语言作出系统分析的哲学家当首推洛克。
1.语言――“知识的外壳”
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中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依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思想的外壳――语言的探讨。洛克把语言问题提高到了哲学高度,并与认识论的研究自觉地结合起来,为哲学认识论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洛克看来,语词代表赋予其意义的观念,而不是世界上的事物。他认为知识受到含混的、无意义的语言形式的妨碍,这些词语给深入研究和高层思辨带来错误。可见,洛克认识到含糊混淆的语言是知识一大障碍。
在今天的信息传播中,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要素,在整个社会传播系统中起着工具、桥梁的作用。尤其是大众传播时代,包括声音、语言和文字在内的语言符号体系,是传播媒介――报刊、电视、书籍、网络等的实质形式。通过语言符号,大众传播的信息才能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达到社会信息的共享,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2.“伟大的渠道”――语言的功能
语言功能观在语言研究中非常重要,在传播学中的意义同样重大,因为我们可将语言基本上当做一种表达真假陈述的方法,即所指功能;或是作为一种用于传播思想的工具、传达信息的手段,即语言的观念功能。这两个功能在新闻报道、科学写作、法庭作证等方面非常重要。
语言不是诱惑的艺术,而是传送观念的手段。洛克强调,语言的认知功能比诗意功能和寒暄功能重要。成功的传送是洛克衡量语言功能的标准。“一个人说话时,他可能会让人听懂;说话的目的是让那些作为符号的声音把他的观念说清楚,让听话人听懂他的意思。”这个观点把语词当做意义的容器,就像身体是灵魂的容器一样,它使传播成为一个运输精神货物的渠道。实际上,洛克把语言叫做“伟大的渠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洛克时代,他已经认识到语言的功能,认为语言是使人类这种自然的社会动物之间的交流变得便利的一种工具。
人类传播学伴随着人类社会学、哲学的浩瀚江海而诞生、发展,而在这历史长河中,传播思想却从源头闪耀星光直至传播学空前繁荣的今天。其中,洛克的哲学思想不仅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中蕴含的极具价值的原初形态的传播思想,给后世传播学者创立和发展传播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和思想启发,在世界传播思想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和重要影响。
关键词:品牌;APP界面设计;视觉
0 前言
APP即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在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界面可以明确的传达其主旨,其次要尽可能强化界面吸引用户的特点,这要求设计师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结合多种风格的界面设计理念,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与用户的需求完美融合,考虑到现阶段用户对手机APP界面品牌个性需求强烈,所以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手机APP界面视觉设计
手机APP界面视觉设计即通过细化设计中的色彩、图标、风格等要素的视觉化设计,避免视觉传达过程中出现错误信息并营造出符合设计师意图的视觉风格的APP界面设计过程,通过手机APP界面设计可以使手机的视听元素可视性得到增强,使用户对APP体验更加丰富,用户可以通过APP界面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功能和文化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1]可见手机APP界面视觉设计并不使简单的美术绘画,其是基于准确的信息传达,所以需要对用户特征、APP功能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定位,并通过视觉设计使APP与用户需求达到最理想的契合。
2 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概念及重要性
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即手机APP界面在视觉上表现出APP品牌的个性,使其具有品牌带来的感召力的设计形式,换言之,运营商需要通过视觉设计为APP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差别,加深用户对APP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使其成为APP的忠实消费群。[2]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需要品牌形象的需求,使用户的APP应用体验具有鲜明的特征,也可以满足经营者需要品牌资产的需求,使品牌的鲜明度、吸引力显著提升,进而达到提升运作效率、为运营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无形资产的效果,所以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是现代APP运营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基本要素研究
3.1 图标(Icon)要素的品牌化设计
图标一直是可视性非常强的设计要素,为用户熟悉APP、辨析APP提供了直接的途径,所以在图标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在坚持其原有的简洁、抽象、易懂特性的基础上,使其品牌化、个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以此强化其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设计师在进行图标的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图标设计重在易识别而非形式美,而且用户对图标的认知会形成某种较固定的习惯,随意地更改图标的形象或理念会严重影响用户对图标的判断。例如,用信封代表短消息已经被现代手机用户默认,这要求设计师在选择图标外形时慎重。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图标的过程中要保证其设计的形象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兼容,为扩大APP的应用范围奠定基础,例如用“话筒代表电话通信应用”“具体的日期代表日历应用等”。另外,设计师在图标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风格、元素等具有一致性,均为图标所传达的信息、塑造的氛围服务。除此之外,在图标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APP用户的认知和操作习惯,准确的定义图标隐喻对象和语义,以此明确APP界面的国际化品牌定位,将趣味性、个性化的设计细节融入图标中,使用户在受到APP图标的视觉冲击下可以形成使用兴趣,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应结合APP品牌个性进行个性强化和文化内涵塑造,使用户在被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个性传播。现阶段设计师为强化APP界面图标的品牌化特征,会延续CP端的品牌元素,例如“站酷zcool”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将正副形图标结合应用,直角和细小圆角统一运用,将品牌色彩定位为黄色,并对黑色进行了延续和运用,在版式伤以卡片式和扁平化设计风格有机结合,使图标在时尚感浓烈的同时极具生活气息。
3.2 版式要素的品牌化设计
APP界面的版式设计要结合目标用户的审美特点和APP运营商的个性定位进行,既保证APP界面的适用性又使其美观程度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版式要素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图标、色彩等视觉要素的布局组合可以最理想的传达APP的信息,需要结合扁平化设计特点,在强调用户操作和体验的同时,提升界面的品质和层次。现阶段版式设计的布局形式多样,如骨骼型、满版型、中轴型、曲线型、重心型等均非常常见,但在手机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受其功能性、可交互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版式选择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目标用户、使用场景、功能特性等因素。例如在品牌化设计以浏览引导为主的信息展示型APP界面的过程中,通常会应用上下分割型、中轴型等具有一个明确主线的版式,以此对用户进行潜在的引导提示;在功能操作型界面版式设计中,通常采用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等版式,以此使操作项和注册流程等可以清晰地向用户呈现。版式要素品牌化设计,可以使APP整体操作流程更加规范顺畅,强化用户对APP品牌定位的认知。
3.3 色彩要素的品牌化设计
用户在首次接触APP界面时,受到色彩的视觉冲击最为强烈,所以在进行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证颜色与APP的文化内涵相一致,又要保证APP界面使用的所有颜色可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为用户带来具有个性化的视觉体验。在APP界面色彩要素品牌化视觉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到色彩的运用于用户审美情趣的相符程度直接关系到用户对APP的印象,为避免用户产生界面混乱的认知,应保证使用的色彩在4、5种以下,选用的颜色应保证背景亮度弱于活动对象,引导用户视觉定位;应用的色彩与用户的认知习惯基本一致,如红色代表错误、黄色代表警告等;使用的背景色和前景色避免冲突,如白色和柠檬黄在结合应用时,会削弱APP界面的视觉冲击力;色彩塑造的氛围与计划向用户传达的信息一致,如绿色代表生命、希望等。
3.4 风格的品牌化设计
视觉设计风格即事物独特的气质,其对设计师的审美素养、应用能力、洞察力等具有较强的依赖,现阶段在APP设计中应用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种是具有活泼、大气风格的波普风格;一种是为用户提供联想空间的抽象风格;一种是将动画和漫画合理应用的动漫风格。APP界面风格的品牌化设计,通常会强化用户对APP的体验和印象,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APP的整体基调和APP的目标人群向用户进行传达,例如微信APP在设计的过程中,将黑、绿和白色三种颜色结合应用,可以塑造出成人的稳重、信赖风格,与其“一种生活方式”的目标定位相一致;而QQ将浅蓝、浅灰和白色进行灵活的搭配应用,可以创作出活泼、有趣、新奇的年轻人喜爱的风格,与其“乐在沟通”的设计定位相符,可见APP设计风格的品牌化建立在设计定位的品牌化、个性化基础上,是品牌化的APP定位视觉展示的过程。
4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应用与实例
4.1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应用体现及效果
APP界面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主要通过图标、色彩、布局、风格等要素的灵活应用实现,笔者为对APP界面品牌化设计的主要体现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凤凰新闻手机APP为例,对其视觉设计品牌化进行说明。首先,在列表界面方面,考虑到列表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展示新闻信息,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页面的布局和色彩的运用,将原有的图标信息中增加了应用企业标准色彩的新闻分类,并将凤凰新闻的标识和信息以红白颜色的配合应用进行了强化,使凤凰新闻的品牌信息在界面的导航栏得到突出的现示,在此种品牌化设计中,如果用户点击界面上的下拉箭头,APP会直接现示用户关注过的新闻频道,为用户提供极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其次,在详情界面方面,设计师为了使新闻信息的突出性得到强化,对界面的查看、收藏、分享等图标进行了新的设计,以此提升APP界面设计的友好性;在此过程中,设计师有意保留了界面导航中凤凰新闻的形式,以此强化用户在浏览信息过程中对其品牌化的认知。再次,在登录界面方面,设计师结合青年用户的特点,将界面的具体版式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在美观性、操作性等方面得到了强化,而且有意识地将凤凰新闻的品牌标识作为用户未登录状态的头像,以此强化了视觉设计的品牌化特征。然后,在订阅界面方面,设计师,利用重复布局形式对导航栏的订阅推荐列表版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将原有的“增添订阅”图标用凤凰新闻的品牌标识替代,这不仅使页面的视觉效果更加清晰自然,提升了APP界面与用户的亲切度,而且使APP的视觉品牌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除此之外,凤凰新闻APP在评论界面、加载界面等也进行了视觉设计品牌化,结合其整体设计可以发现,APP的操作流程、界面友好度以及品牌化视觉冲击均得到了强化,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在潜意识中对APP不断加深印象,这对提升用户对APP的忠实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4.2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应用实例
以移动端彩票APP为例,现阶段大部分此类APP智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不能满足品牌化视觉体验的要求,所以易迅彩票运营商提出了移动端趣味新体验的设计定位,将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品牌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中,其确定了三种设计方案,首先,结合易迅彩票近80%用户为20-39岁的青年男性的市场,进行可卡通形象包装,使界面的视觉活跃度提升,确定了针对青年男性用户的性感活泼的兔女郎形象,并结合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特点,设计了不同性格和风格的兔女郎形象;其次,为提升易迅彩票APP的趣味性和情感体验性,使其与用户的黏性提升,结合目标用户主要包括专业球迷型彩民和想了解足球彩票的彩民,将草皮、足球、球鞋等具有代表性的足球场景融入设计,使品牌化特征得到强化;另外,易迅材料APP在双色球选号界面将娱乐化的虚拟元素融入,使用户的操作自主性和趣味性明显提升,极大地提升了该APP在移动端彩票市场的影响力。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现象的出现,是设计师满足用户需求的具体体现,其需要通过图标、版式、色彩、风格等要素集中体现,通过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可以提升用户对APP的应用兴趣,提升其应用范围和频率,所以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已经成为APP界面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强化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琳.品牌传播新媒介――品牌APP界面设计研究与探索[D].东华大学,2014.
[关键词]冰桶挑战赛;网络营销;病毒式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014-02
1 引 言
冰桶挑战赛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来自百度百科
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ALS冰桶挑战赛”在全美科技界大佬、职业运动员中风靡,也传播到了中国,引发各界人士的热情参与。
这一项慈善活动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2个月的时间里像计算机病毒一样席卷整个网络,引发各路媒体的疯狂报道,各界人士主动热情参与呢?
在这一个夏天,一个活动就让全世界的网民了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这一种俗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如果能够把这种模式移植到品牌推广上,那将会是一次多么成功的营销活动。作为一个营销人员又能从中学习到哪些有用的成功经验呢?
2 “冰桶挑战赛”与病毒式营销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病毒式营销的成功案例,所谓“病毒式营销”,并非真的以传播病毒的方式开展营销,而是通过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营销信息被快速复制传向数以万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来自百度百科
通常,一个有效的病毒性营销战略有六项基本要素,虽然一个病毒性营销战略不一定要包含所有要素,但是,包含的要素越多,营销效果可能越好。
这六个基本要素是:
(1)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2)提供无须努力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3)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很大规模扩散;
(4)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
(5)利用现有的通信网路;
(6)利用别人的资源。
3 “冰桶挑战赛”的成功因素
3.1 以“慈善”为名
“慈善”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理由,也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冰桶挑战”能够迅速在网络传播,正是因为慈善这个理由让这些名人无法拒绝,而大量知名人士的参与对该项活动的推广是有些巨大贡献的,里边有科技界的大佬,体育界的明星,娱乐界的明星等,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被牵扯进来。当这些名人被点名时,他们除了做出回应,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就连奥巴马做出捐钱不浇水的举动都会有人指责的时候,我想先浇水后捐钱已经成为这些名人的唯一选择。
3.2 规则简单,广泛参与
关有名人的参与还不够,大众的参与才是关键。“冰桶挑战”规则简单,对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等素质没有很高的要求。在炎炎夏日,往头上浇一桶冰水,对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提前做好热身运动就行。实在有点担心的,还可以学习NBA明星“大鲨鱼”奥尼尔,在他在大光头上滴上那么一滴,也不会有人大声指责你犯规的。
保持简单明了是一条众所周知的设计原则,这条原则表明简单的设计往往比复杂的设计效果要好。“冰桶挑战”很好地诠释这一点,在百度百科上搜索“冰桶挑战”的规则,只用了不到140个字就解释清楚了,140个字不就是一条微博的内容吗。一桶冰水,很简单。拿出手机拍个视频,也不是什么难事。相对于我们之前看到的慈善晚会、慈善拍卖、慈善比赛等要简单许多,大众也可以很轻松的参与。
大众的广泛参与加上“100美元”的低门槛,这项活动成功地对“长尾理论”进行了诠释。相对于其他的慈善活动,如“慈善晚会、慈善拍卖、慈善比赛”等,因为场地、规模、时间、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制约,参与的人数不可能太多,即便参与的人平均捐款数额较大,但总额有限。而“长尾”的应用,打破了这些局限,让参与者人数无限增加,自然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3 名人效应
当微软的比尔・盖茨参与进来的时候,谁都可以大致想象到后边将会发生些什么,于是互联网就疯狂了。被点名的浇水,没被点名的开始“求被点名”,实在没人点名的,也可以自己向头上浇一桶水。媒体也主动报道,如果谁的主页上没有“冰桶挑战”的新闻就变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多好的宣传呀,还不用给广告费。
名人的参与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那就是产生了示范效应并增加可信度,网络上的消息参差不齐,真实的虚假的消息混杂在一起,这让善良的网民们无所适从,即使有心捐款,也担心受骗上当。在这次的“冰桶挑战”中,科技大佬、好莱坞艺人、NBA球星……他们身先士卒地动员,让事件增加了十足的可信度。在流行潮中,“消息传播者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增加信任度的关键。
这里正好有一个反面的例子,那就是“红十字会与郭美美事件”。从目前警方的最新消息看来,红会是被冤枉的,但因为在“危机公关”中的失败,红会的信用已经基本破产,网民们已经不再信任它了。
3.4 大众的热情参与
有了名人的示范,大众的参与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当你和社群朋友进行互动时,“有不有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人们都喜欢娱乐,以及追求各种感官刺激的体验,而“冰桶挑战”被冰水淋湿的画面,正足以满足人们的感官乐趣。
3.5 现有通信手段的充分运用
在美国,“冰桶挑战”大多通过Twitter和Facebook进行。在中国,那就是各大微博了。所谓的点名,不就是在内容后加上@×××。而输入#冰桶挑战#就可以搜索相关的话题,这些新出现的传播方式让一个话题可以迅速推广开来。“冰桶挑战”的规则设定与微博的传播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倒冰水的方式,让大众看到平日衣着光鲜的名人们被浇冰水时的“狼狈”一刻,满足了娱乐时代大众对名人的围观和窥奇欲望,在与众乐乐中,慈善一改往日的温情脉脉与煽情催泪,令人耳目一新。
4 结 论
综上所述,“冰桶挑战”很好地诠释了病毒式营销的成功6要素,也给网络营销人员建立了一个成功的示范。从“冰桶挑战”的成功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1)话题选择要巧妙,要将企业的宣传目标与某个话题或者某种情感要素进行连接。并尽量要选择主流的、符合大众价值观的内容,这才有利于话题的传播。如果话题选择错误,比如某个社交网站一手炮制的“95后女生用身体换旅行”事件,虽然在短时间内红遍网络,但也马上就被证实是谣言,相关产品也被勒令下架,最终落个惨淡收场。
(2)规则设定要简单,参与门槛要低。网络时代强调快捷方便,过于复杂的事,参与的人数就会受到影响。要学会使用互联网所带来的长尾效应,“长尾”能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但却具有聚沙成塔的行为结果。
(3)要善于利用媒体,制造话题、制造新闻热点,媒体会主动参与,也有利于进一步的传播。
(4)利用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网,让用户自行传播,降低推广成本。
想要再一次复制“冰桶挑战”是不太可能了,但作为营销人员可以从这一次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到营销的内涵,并设计出属于自己的营销方案。
参考文献:
[1] 程梦申.新媒体营销的新贵――解读网络病毒式营销[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 张瑞娟.浅谈病毒式营销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