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量子力学知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

第1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经典理论 量子力学 联系

中图分类号:O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43-02

量子力学于20世纪早期建立以来,经过飞速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物理学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量子力学是现代量子理论的核心,它的发展不仅关乎人类的物质文明,还使人们对量子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展[1]。

但是,量子力学并不是一个完备的理论,其体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微观与宏观,即经典理论与量子力学的联系。为解决这些迷惑,历史上相关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实验与理论。该文旨在以量子力学发展史上提出的几个实验为例,对其进行简单分析,以展示经典理论与量子力学的联系。

1 问题的提出

1935年3月,爱因斯坦等人在EPR论文中提出了“量子纠缠态”的概念,所谓的“量子纠缠态”是以两个及以上粒子为对象的。在某种意义上,“量子纠缠态”可以理解为是把迭加态应用于两个及以上的粒子。若存在两个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粒子,那这两个粒子一定是相互关联的,用量子力学的知识去理解,只要人们不去探测,那么每个粒子的状态都不能够确定。但是,假如同时使这两个粒子保持某一时刻的状态不变,也就是说,使两个粒子的迭加态在一瞬间坍缩,粒子1这时会保持一个状态不再发生变化,根据守恒定律,粒子2将会处于一个与粒子1状态相对应的状态。如果二者相距非常遥远,又不存在超距作用的话,是不可能在一瞬间实现两个粒子的相互通信的。但超距作用与当今很多理论是相悖的,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佯谬,即“EPR佯谬”。

同年,薛定谔提出了一个实验,后人称之为“薛定谔的猫”。设想把一只猫关在盒子里,盒中有一个不受猫直接干扰的装置,这套装置是由其中的原子衰变进行触发,若原子衰变,装置会被触发,猫会立即死去。于是,量子力学中的原子核衰变间接决定了经典理论中猫的生死。由量子力学可知,原子核应该处于一种迭加态,这种迭加态是由“衰变”和“不衰变”两个状态形成的,那么猫应该也是处在一种迭加态,这种迭加态应该是由“死”与“生”两个状态形成的,猫的生死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是依赖于观察者的观测。显然,这与常理是相悖的[2]。

这两个佯谬的根源是相同的,都是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之间的关系。

2 近代研究进展

2.1 验证量子纠缠的存在

华裔物理学家Yanhua Shih[3]曾做过一个被称为“幽灵成像”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及现象大致可以描述为:假设存在一个纠缠光源,这个光源可以发出两种互为纠缠的光子,通过偏振器使两种光子相互分离,令第一束光子通过一个狭缝,第二束不处理,然后观察两束光的投影,结果发现第二束光的投影形状与第一束光通过的狭缝形状完全相同。

人们发现,如果仅仅使用经典理论,实验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必须应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幽灵成像”的现象。这个实验也恰好验证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

2.2 量子世界中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Ohm于19世纪早期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基于观察材料的电学传输性质得到的经验定律,其内容是: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自身电阻成反比,即 (U指导体两端电压;R指导体电阻;I指通过导体的电流)。

18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经典方法在宏观领域是正确的,但是在微观领域将会被打破。Landauer公式给出了纳米线电阻的计算方法,即(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N为横波模式数量);而在宏观中,(为材料的密度;l为样品的长度;s为样品的横截面积)。由此发现,在宏观领域,样品的电阻是随着样品的长度增加而增加的,而在微观领域,样品的电阻与样品的长度没有关系。

Weber[4]等人制备了原子尺度的纳米线并进行观察,实验发现,在微观领域,欧姆定律也是满足的。Ferry[5]认为样品的电阻是由多种机理所导致的,而他最后得到的结果正是由于多种机理的相互叠加。经过分析,他认为欧姆定律何时开始生效取决于纳米线中电子耗散的力度,力度越大说明开始生效时的尺度越小。但这也同时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思考:低温条件下,欧姆定律是仍然成立的,也就是说经典理论仍然成立,但往往是希望在低温下研究比较纯粹的量子效应。低温条件下欧姆定律的成立要求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来使得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分离开。

2.3 生活中的量子力学――光合作用与量子力学

Scholes等[6]从两种不同的海藻中提取出了一种名为捕光色素复合体的化学物质,并在其正常的生活条件下,通过二维电子光谱术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首先使用了飞秒激光脉冲模拟太阳光来激发这些蛋白,发现了会长时间存在的量子状态。也就是说,这些蛋白吸收的光能能够在同一时刻存在于不同地点,而这实际上是一种量子迭加态。由此可见,量子力学与光合作用是有很大联系的。

3 结语

从近几年来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虽然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的联系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当代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各种精妙的实验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一个个谜团,使得微观领域的单个量子的测量与控制成为可能,并且积极研究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将生活与量子力学逐渐的联系起来。对于“经典理论与量子力学的联系”这一专题还需要进行不断研究,使量子力学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昌璞.量子力学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物理,2001,30(5):310-316.

[2] 孙昌璞.经典与量子边界上的“薛定谔猫”[J].科学,2001(3):2,7-11.

[3] Shih Y. The Physics of Ghost Imaging[J].2008.

[4] Weber B, Mahapatra S, Ryu H, et al. Ohm's law survives to the atomic scale[J].Science,2012,335(6064):64-67.

第2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量子力学是当代科学发展中最成功、也是最神秘的理论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以独特的形式体系与特有的算法规则,对原子物理学、化学、固体物理学等学科中的许多物理效应和物理现象作出了说明与预言,已经成为科学家认识与描述微观现象的一种普遍有效的概念与语言工具,同时也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其神秘之处在于,与其形式体系的这种普遍应用的有效性恰好相反,量子物理学家在表述、传播和交流他们对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意义的理解时,至今仍未达成共识。量子物理学家在理解和解释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分歧,不是关于原子世界是否具有本体论地位的分歧,而是能否仍然像经典物理学理论那样,把量子理论理解成是对客观存在的原子世界的正确描述之间的分歧。

在量子力学诞生的早期岁月里,这些分歧的产生主要源于对量子理论中的波函数的统计性质的理解。因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把量子力学理解成是一种完备的理论,把量子统计理解成是不同于经典统计的观点,在根本意义上,带来了量子力学描述中的统计决定性特征。而理论描述的统计决定性与物理学家长期信奉的因果决定论的实在论研究传统相冲突。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那些在经典物理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许多传统物理学家而言,对量子力学的这种理解是难以容忍的。这些物理学家仍然坚持以经典实在观为前提,希望重建对原子对象的因果决定论的描述。这种观点认为,现有的量子力学只是临时的现象学的理论,是不完备的,将来总会被一个拥有确定值的能够解决量子悖论的新理论所取代。量子哲学家普遍地把这种实在论称之为定域实在论,或者称为非语境论的实在论。从EPR悖论到贝尔定理的提出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发展的。这种观点把量子论中的统计决定论与经典实在论之间的矛盾,理解成是量子论与传统实在论之间的矛盾。

但是,自从1982年阿斯佩克特等到人完成的一系列实验,没有支持定域隐变量理论的预言,而是给出了与量子力学的预言相一致的实验结果以来,量子论与传统实在论之间的矛盾焦点,由对量子理论中的统计决定性特征的质疑,转向了对更加基本的量子测量过程中的“波包塌缩”现象的理解。因为量子测量问题是量子理论中最深层次的概念问题。冯诺意曼在本体论意义上引入量子态的概念来表征量子实在的作法,直接导致了至今难以解决的量子测量难题。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量子测量理论都是试图站在传统实在论的立场上,对量子测量过程作出新的解释。玻姆的本体论解释在承认量子力学的统计性特征,把量子世界看成是由客观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量子纠缠所支配的世界的前提下,通过假设非定域的隐变量的存在,寻找对量子测量过程的因果性解释。量子哲学家把这种实在论称为非定域的实在论。[1] 多世界解释在承认现有的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和基本特征是完全正确的前提下,通过多元本体论的假设来对具有整体性特征的量子测量过程作出整体论的解释。量子哲学家把这种实在论称为非分离的实在论。[1]

量子测量现象的非定域性和非分离性所反映的是量子测量过程的整体性特征。问题是,相对于科学哲学研究而言,如果把量子测量系统理解成是一个包括观察者在内的整体,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系统之间作出任何形式的分割。而观察者与被观察系统之间的分界线的消失,将会使我们在不考虑观察者的情况下,对物理实在进行客观描述的梦想彻底地破灭。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我们认为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是正确而完备的理论,那么,就能够用量子力学的术语描述包括观察者在内的整个测量过程。这时,观察者成为整个测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了测量中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仍然渴望像以可分离性假设为基础的经典测量那样,在以整体性假设为基础的量子测量系统中,也能够得到确定而纯客观的测量结果,那么,他们必须要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的量子系统之间作出某种分割,观察者才有可能站在整个测量系统之外进行观察。然而,在量子测量的具体实践中,这个重要的“阿基米德点”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因为对量子测量系统进行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分割,都必然会导致像“薛定谔猫”那样的悖论。这样,关于量子论与实在论之间的矛盾事实上转化为,在承认量子力学的统计性特征的前提下,如何解决量子测量的整体性与传统实在论之间的矛盾。

以玻尔为代表的传统量子物理学家在创立了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之后,并不追求从量子测量现象到量子本体论的超越中提供一种本体论的理解。而是在认识论和现象学的意义上做文章。玻尔认为,观察的“客观性”概念的含义,在原子物理学的领域内已经发生了语义上的变化。在这里,客观性不再是指对客体在观察之前的内在特性的揭示,而是具有了“在主体间性的意义上是有效的”这一新的含义。这种把“客观性”理解成是“主体间性”的观点,在认识论意义上,所隐藏的直接后果是,使“客观性”概念失去了与“主观性”概念相对立的基本含义,从而使量子力学成为支持科学的反实在论解释的一个重要的立论依据。与此相反,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多世界解释,试图以多元本体论的假设为前提,恢复对客观性概念的传统理解;玻姆的本体论解释则是以粒子轨道与真实波的二元论假设为代价,把测量过程中的整体性特征归结为是量子势的性质。这两种解释虽然在理解量子测量现象时坚持了传统实在论的立场。但是,这些立场的坚持是以在量子力学中增加某些额外的假设为代价的。这正是为什么近几十年来,反思与研究量子力学与量子测量的概念基础问题,成为不计其数的论著和论文所讨论的中心论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到目前为止,在量子物理学家的心目中,微观客体的非定域性特征和量子测量的非分离性特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站在科学哲学的立场上,像当初接受量子统计性一样,也接受量子力学描述的微观系统的这种整体性特征。那么,量子测量过程中被测量的系统与测量仪器(包括观察者在内)之间的整体性关系将会意味着,在微观领域内,我们所得到的知识,事实上,总是与观察者密切相关的知识。这个结论显然与长期以来我们所坚持的真理符合论的客观标准不相容。因此,接受量子力学的整体性特征,就意味着放弃真理符合论的标准,需要对传统实在论的核心概念——理论和真理的性质与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这样,现在的问题就变成是,能否在接受量子力学的统计性和整体性特征的前提下,阐述一种新的实在论观点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科学实在论将永远不可能得到辩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与理论的整体性特征相协调的实在论是一种什么样的实在论呢?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所在。

2.认识论教益:隐喻思考与模型化方法的突现

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公认的传统实在论的观点是建立在宏观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镜像实在论。在宏观科学的研究领域内,观察者总是能够站在整个测量系统之外,客观地获得测量信息。在有效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通常可以忽略不计。测量结果为理论命题的真假提供了直接的评判标准,使命题和概念拥有字面表达的意义(literal meaning)或非隐喻的意义和指称。因此,镜像实在论是以观察命题的真理符合论为前提的。

真理符合论的最实质性的内容是,坚持命题与概念同实际的事实相符合。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把这种观点视为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价值基础。

维特根斯坦在其著名的《逻辑哲学导论》一书中,把真理的这种符合论观点表述为:就像唱片是声音的画像并具有声音的某些结构一样,命题所描述是事实的画像,并具有与事实一致的结构。因为用语言来思考和说话,就是用语言来对事实作逻辑的模写,它类似于画家用线条、色彩、图案来描绘世界上的事物。所以,用语言描述的图象与世界的实际图象之间具有同构性。1933年,塔尔斯基对这种真理观进行了定义。在当前科学哲学的文献中,人们习惯于用“雪是白的”这一命题为例,把塔尔斯基对真理的定义形象地表述为:“雪是白的”是真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普特南把塔尔斯基对真理的这种定义概括为“去掉引号的真理论”。塔尔斯基认为,要想使“‘雪是白的’是真的”,这个句子本身成真,当且仅当,“雪是白的”这个事实是真实的,即我们能够得到“雪是白的”这一经验事实。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隐含着两层与常识相一致的符合关系:第一层的相符合关系是,语言表达的命题与实际事实相符合;第二层的相符合关系是,观察得到的事实与真实世界相符合。在日常生活中,像“雪是白的”这样的经验事实是非常直观的,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有可能看到“雪确实是白色的”这个实际存在的事实。因此,人们对它的客观性不会产生任何怀疑,能够作为“‘雪是白的’是真的”这个句子的成真条件。

然而,量子力学揭示出的微观测量系统中的整体性特征,既限制了我们对这种理想知识的追求,也向传统的客观真理标准的价值观提出了挑战。这是因为,在量子测量的过程中,对命题的这种理想的描述方式和对对象的如此单纯的观察活动,已经不再可能。以玻尔为代表的许多物理学家虽然在量子力学诞生的早期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他们在抛弃了真理符合论之后,却走向了认识论的反实在论;冯诺意曼的测量理论以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要求在观察者与测量仪器之间进行分割的做法,直接导致了量子测量中的“观察者悖论”;现存的非分离与非定域的实在论解释,也是以真理符合论为基础,在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中增加了某些难以令人接受的额外假设,来解决量子测量难题。从哲学意义上看,这种借助于额外假设来使量子力学与实在论相一致的作法并没有唯一性。它不过是借助于各种哲学的想象力来解决量子测量难题而已。

由此可见,量子测量难题的产生,实际上是以真理符合论为基础的传统实在论的观点,来理解量子测量过程的整体性特征所导致的。现在,如果我们像放弃经典的绝对时空观,接受相对论一样,也放弃真理符合论的实在论,接受现有的量子力学。那么,在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以成功的量子力学带给我们的认识论教益为出发点,对理论、概念和真理的性质与意义作出新的阐述。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我们对微观世界的内在结构的认知,不可能像对宏观世界的认知那样,使观察者能够站在整个测量语境的外面来进行。

这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样,不同的盲人从大象的不同部位开始摸起,最初,他们所得到的对大象的认识是不相同的,因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触摸活动都只能说出大象的某一个部分。只有当他们摸完了整个大象时,他们才有可能对大象的形状作出客观的描述。然而,虽然他们对大象的描述始终是从自己的视角为起点的,并建立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触摸活动总是以真实的大象为本体的。在微观领域内,量子世界如同是一头大象,物理学家如同是一群盲人,有所区别的是,物理学家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可能是直接的触摸活动,而只能借助于自己设计的测量仪器与对象进行相互作用来进行。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包括观察者在内的测量语境成为联系微观世界与理论描述之间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纽带。

如果把这种量子力学的这种整体性思想延伸外推到一般的科学哲学研究中,那么,可以认为,科学家所阐述的理论事实上是一个产生信念的系统。科学家借助于模型化的理论,把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模拟出来。理论模型所描述出的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整体性的相似关系。这种相似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一,在特定的语境中,模型与被模拟的世界在现象学意义上的初级相似。这种相似是指,在这个层次上,我们只是能够通过某些关系把现象描述出来,但是,对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给不出明确的说明;其二,在特定的语境中,模型与被模拟的世界在认识论意义上的高级相似。这种相似是指,理论模型达到了与真实世界的内在结构与关系之间的相似。所以,现象学意义上的相似最后会被成熟理论所描述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相似所包容或修正。

这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似关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逻辑或先验的基础之上。这样,虽然科学家在建构理论模型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但是,在根本的意义上,他们的建构活动是以最终达到使理论描述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结构与关系相似为目的的。因此,测量语境的存在成为科学家建构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制约前提。建构理论模型的活动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活动。建构活动中的虚构性将会在与公认的实验事实的比较中不断地得到矫正,直至达到与真实世界完全一致为止。或者说,在一定的语境中,当从理论模型作出的预言在经验意义上不断地得到了证实的时候,类比的相似性程度将随之不断地得以提高;当科学共同体能够依据理论模型所描述的可能世界的结构来理解真实世界时,相似性关系将逐渐地趋向模型与世界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在这种理解方式中,真理是物理模型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相似关系的一种极限,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完善与发展理论的一个最终结果。这样,在科学研究中,真理成为科学研究追求的一个最终目标,而不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或者说,把真理理解成是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成熟的物理模型与世界结构之间达成的一致性关系。对真理的这种理解,使过去追求的客观真理变成了与语境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超出理论成真的语境范围,真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价值。这样,与玻尔把理论的客观性理解成是主体间性的观点所不同,本文是通过改变对真理意义的理解方式,挽救了理论的客观性。

如果把科学活动理解成是对世界的模拟活动,那么,在理论的建构活动中,科学理论的概念与术语所描述出的可能世界,只在一定的语境中与真实世界具有相似性。所以,相对于不可能被观察到的真实世界而言,科学的话语(scientific discourses)将不再具有按字面所理解的意义,而是只具有隐喻的意义。只有当理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趋向于一致性关系时,对某些概念的隐喻性理解才有可能变成字面语言的理解。所以,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研究对象越远离日常经验,科学话语中的隐喻成份就越多。这也许是为什么在量子理论产生的早期年代,物理学家在理解微观现象时,不可能在微观对象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作出任何选择的原因所在。实际上,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念只是在现象学意义上的一种典型的隐喻概念,它们并不拥有概念的字面意义,而只具有隐喻的意义。因此,它们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基本结构的实际描述。正如惠勒的“延迟实验”所揭示的那样,物理学家不可能选择用其中的一类图象来解释另一类图象。只有当关于微观世界的内在结构在可能世界的模型中得到全部模拟时,原来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才被一个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量子态概念所取代。

如果科学语言只具有隐喻的意义,科学理论所描述的是可能世界,那么,物理学家对测量现象的描述,也只是一种隐喻描述,而不是非隐喻的按照字义所理解的描述。这种描述既依赖于观察者的背景知识,也依赖于当时的技术发展的水平。就像格式塔心理学所阐述的那样,同样的图形、同一个对象,不同的观察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测量与观察不再是纯粹地揭示对象属性的一种再现活动,而是观察者与对象发生相互作用之后,受到测量语境约束的一种生成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就现象本身而言,至少包含有两类信息:一是来自对象自身的信息;二是包括观察者在内的测量系统内部发生相互作用时新生成的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看,微观粒子在测量过程中表现出的波——粒二象性只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相似,而不是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现象还不等于是证据,把现象作为一种证据表述出来,还要受到物理学家的背景知识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甚至受到已接受的可能世界的基本理念的制约。按照对理论、真理和测量的这种理解方式,由“波包塌缩”现象所反映的问题,就变成了提醒物理学家有必要对过去所忽视的物理测量过程的各个细节,对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环节,进行更细致的理论研究的一个信号,成为进一步推动物理学发展的一个技术性的物理学问题,而不再是观念性的与实在论相矛盾的哲学问题。

玻姆的量子论是试图用非隐喻的字面语言对真实的量子世界进行描述,而现有的量子力学在它的产生初期则是用隐喻的语言对量子世界的一种模拟描述。正是由于理论模型具有的相似性,才使得薛定谔的波动力学与海森堡等人的矩阵力学能够得出完全相同的结果,并最终证明两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在量子力学的语境中,不论是波动图象,还是粒子图象都只是理论与世界之间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初级相似。在以后的发展中,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可能世界的预言与真实世界的实验现象相一致的事实说明,当冯诺意曼在希尔伯特空间以量子态为基本概念建立了量子力学的公理化体系之后,这些现象学意义上的相似已经上升到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相似,说明量子力学描述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在微观领域内是一致的。这时,以波——粒二象性为基础的隐喻图象被整体论的世界图象所取代。这也许正是物理学家可以在抛开哲学争论的前提下,只注重量子物理学的技术性发展的一个原因所在。而相比之下,玻姆的理论不过是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非隐喻的字面图象和传统哲学观念的一种理想产物。

在对理论、概念和真理的意义的这种理解方式中,理论与世界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不是建立在命题与概念的层次上,而是以测量语境为本体,建立在物理模型与真实世界之间从现象学意义上的初级相似到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相似的基础之上的。测量语境的本体性,成为我们在认识论意义上承认科学理论是一个信念系统的同时,拒绝后现代主义者把理论理解成是可以随意解读的社会文本的极端观点的根本保证。所以,真理的意义不是取决于词、概念和命题与世界之间的直接符合,而是在于理论整体与世界整体之间在逼真意义上的一致性。由于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这种一致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社会技术条件的动态关系。因此,以一致性为基础的真理是依赖于语境的真理,它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和可变的概念,而不是静止的和不变的概念。这显然是对“把科学研究的目的理解为是追求真理”这句话的最好解答。

3.从思维方式的变革到语境实在论的基本原理

当我们把对理论、真理和意义的这种理解方式应用于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时,也可以在测量语境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实在论的解释。所不同的是,这种实在论不再是把科学理论理解成是提供关于世界的某种镜象图景的、以强调语言与命题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的那种实在论,而是把科学理论理解成是通过先对世界的模拟,然后,与真实世界趋于一致的、依赖于测量语境的实在论。不同的理论模型和测量语境可以提供对世界的不同描述。但是,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或实验,我们可以判断哪一个模型能够更好地与世界相一致。在这里,理论模型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似关系,而不再是相符合的关系;测量结果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境遇性关系,而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再现关系。我们把这种与量子力学的整体性特征相一致的量子实在论称为“语境实在论”。用语境实在论的观点取代传统实在论的观点,必然带来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以整体性的语境论的思维观取代传统思维观。这种思维方式的逆转主要通过下列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在本体论意义上,用普遍的本体论的关系论(global-ontological relationalism)的观点取代传统的本体论的原子论(ontological atomism)的观点。承认关系属性或倾向性属性的存在,承认概率的实在性,承认世界中的实体、属性与关系之间的整体性。传统的原子本体论总是把世界理解成是由可以进行任意分割的部分所组成,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牛顿力学是这种本体论的一个典型范例;关系本体论则把世界理解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量子力学是这种本体论的一个典型范例。与原子本体论中认为实体可以独立地拥有自身的属性所不同,在关系本体论中,实体及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这里存在着两层关系:一层是实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属性;另一层是实体固有属性表现的外在关系条件。前者具有潜存性,后者为潜存性向现实性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在认识论意义上,用理论模型的隐喻论的观点取论模型的镜象论的观点。传统的模型镜象论观点把理论理解成是命题的集合,命题与概念的指称和意义是由对象决定的,它们的集合构成了对对象的完备描述;而模型隐喻论的观点虽然也认为理论能够以命题的形式表示出来,但是,理论不是命题的集合,而是包含有模仿世界的内在机理的模型集合。理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的相符合关系,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论描述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以相似为基础的一致性关系。理论系统的模型与真实系统之间的相似程度决定理论的逼真性。这样,真理不再是命题与世界之间的符合,而是成为理论的逼真性的一种极限情况。或者说,当理论所描述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相一致的时候,理论的真理才能出现。这是对基本的认识论概念的倒转:传统的逼真性理论是用命题或命题集合的真理作为基本单元,来衡量理论距真理的距离,即理论的逼真度;而现在正好反过来,是通过对逼真性概念的理解来达到对真理的理解。

第三,在方法论意义上,用语义学方法取代传统的认识论方法。在传统的认识论方法中,是用命题的真理或图象与世界之间的逼真度的术语来表达科学实在论的一般论点。然而,这种方法使我们从开始就需要清楚地辨别对一些解释性描述的理解。例如,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我们为什么能够说,一个理论比与它相竞争的另一个理论更逼近真理或更远离真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和可辩护的回答方式,那么,逼真性概念要么是空洞的;要么就是不一致的。结果,对理论的逼真性的论证反而成为对“认识的谬误(epistemic fallacy)”的证明,并在某程度上支持了认识论的怀疑论观点。但是,如果我们在语义学的语境中,通过对逼真性概念的分析与辩护,然后,衍生出理论的真理,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方式将不会陷入如此的认识论困境。并且从认识论的怀疑论也不会推论出语义学的怀疑论。

第四,在经验的意义上,用现象生成论的测量观取代现象再现论的测量观。所谓现象再现论的测量观是指,把物理测量结果理解成是对对象固有属性的一种再现,测量仪器的使用不会对对象属性的揭示产生实质性的干扰,它扮演着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工具角色。理论术语能够对这些观察证据进行精确的表述。观察证据的这种纯粹客观性成为建构与判别理论的逻辑起点;而现象生成论的测量观则认为,测量是对世界的一种透视,测量结果是在对象与测量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的。测量结果所表达的经验事实,不是纯粹对世界状态的反映,因为经验事实存在于我们的信念系统之中,而不是独立于观察者的意识或论述之外与世界的纯粹符合,只是在特定的测量语境中的一种相对表现,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测量语境构成了对象属性有可能被认识的必要条件。

所以,理论的逼真度与科学进步之间的联系,应该在经验的意义上来确立。科学进步的记录并不是真命题的积累,而是从模型系统与真实系统之间的相似性出发,用逼真度的概念衡量科学研究纲领接近真理的程度。在这里,相似性不是一个命题,也不是两个世界之间的一种固定不变的关系,而是依赖于语境的一个程度性的概念。它的内容将会随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深入的理解而发生变化。所以,科学进步不是真命题积累的问题,而是理论的成功预言与经验事实的函数。

第五,在语义学的意义上,用整体论或依赖于语境的隐喻语言范式取代非隐喻的字面真理范式(literal-truth paradigm)。从17世纪开始,非隐喻的字面真理的范式就已经被科学家广泛地接受为是理想的语言。其动机是期望把理论模型的言语和论证,建立在优美而简洁的数学和几何的基础之上。当时的理性论者和经验论者把科学语言当成是理想的合乎理性的语言,或者说,把科学的经验和知识看成是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典范。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知识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根据表征知识的命题方式来讨论的,科学语言与概念的意义由它所表征的世界来确定,它们不仅在本质上具有固有的字义,而且语言本身的字面意义就是使用词语的标准。语言的意义不仅与语言的用法无关,而被认为是客观地对应于世界的各个方面。科学的话语总是关于自然界的现象、内在结构和原因的话语。

然而,在整体论的隐喻语言范式中,理论所讨论的是由科学共同体提出的关于世界的因果结构的信念,知识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相似关系来讨论的。在这里,两个世界之间的相似程度的提高是它们共有属性的函数。在隐喻的意义上,语言与概念的意义是极其模糊的和语境化的,隐喻的表达通常并不直接对应于世界中的实体或事件:即,按照字面的意义理解隐喻的陈述常常是错误的。例如,在理解量子测量现象时,实验已经证明,或者强调使用粒子语言,或者强调波动语言都是失败的。这也是玻尔的互补性原理在量子力学的时期岁月里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高明之处。从本文的观点来看,关于微观世界的粒子图象或波动图象只不过是传统思维惯性的一种最显著的表现而已。事实上,这两种图象都只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图象,而不代表微观世界的真实图象。隐喻与其它非字面的言词是依赖于语境的。正如后期维特根斯所言,语言与概念的意义依赖于活动,使用一个符号的充分必要条件必须包括对活动的描述。

在这种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语境实在论的主要观点,总结为下列六个基本原理:

本体论原理: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物理学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由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过程因果性地引起的。这些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过程是独立于人心而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

方法论原理:对一个真实过程的理论模型的建构,是对不可能被观察到的真实世界的机理和结构的模拟。对于真实世界而言,它在现象学意义上的表现与它的内在结构或机理在定性的意义上具有一致性。即,理论模型具有经验的适当性。

认识论原理:理论描述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只具有的相似性,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是它们具有的共同特性的函数。这些共性是在实验与测量语境中找到的。

语义学原理: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论模型与真实系统之间的相似关系决定理论的逼真性。在理想的情况下,真理是理论描述的可能世界逼近真实世界的一种极限。

价值论原理:科学理论的建构在最终意义上总要受到实验证据的制约,科学理论的发展总是向着越来越接近真实世界机理的方向发展的。

伦理学原理: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关于人类行为的评价标准应该建立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上。

4.科学进步的语境生成论模式

探讨科学进步的模式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不同的学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逻辑实证主义者继承了自培根以来的哲学传统,认为科学的发展在于对经验证实的真命题的积累。理论所包括的真命题越多,它就越逼近真理。波普尔把理论逼近真理的这种性质称为“逼真性”,逼真性的程度称为“逼真度”。他认为,理论是真内容与假内容的统一,理论的逼真度等于理论中的真内容与假内容之差。而真内容由理论中那些得到经验确认的真命题所组成。真命题越多,理论的逼真度就越高。在所有这些观点中,逼真性的主要特性是用命题与事实的符合作为近似真理的基本单元。换言之,是用命题真理的术语来理解理论的逼真性。在这里“符合”没有程度上的差别;逼真性与真理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种“符合”或“与事实相符”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关系:其一,句子的主语与谓词之间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其二,事态(the state of affairs)与主语之间的指称关系;其三,谓词表达与被选择的事态之间的指称关系;其四,说话者所选择的对象与事态之间的相适合关系。[1]

然而,这种以真命题的多少来衡量理论的逼真度的方法,似乎没有办法回答诸如下面的那些问题:如果一个理论最后被证明是与事实不相符,那么,这个理论怎么可能接近真理呢?比如说,在当前的情况下,量子场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它在未来一定会被加以修改,那么,我们能够说,量子场论不如牛顿力学与事实更相符吗?此外,“符合事实”这个概念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某个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我们又怎能说,它与事实符合的更好或更糟呢?也许有些在表面上曾经显示出具有某种逼真性的理论,实际上,它却在根本意义上就是错的。例如,化学中的“燃素说”、物理学中的“地心说”,等等,这些理论都曾经在科学家的实际工作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它们都是错误的假说。另一方面,这种方法还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前后相继的理论中使用的同一个概念,却具有不同的内涵这样的问题。例如,经典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不同于相对论力学中的质量概念;量子力学的中微观粒子概念也比经典物理学中的粒子概念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库恩在阐述他的科学进步的范式论模式时,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走向了彻底的相对主义。

如果我们用强调理论描述的物理模型与世界之间的相似性比较,取论中包含的真命题的比较来理解理论的逼真性,那么,上述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在特定的语境中,并存着的相互竞争的理论,分别描绘出几个相互竞争的可能世界,这些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相似程度决定理论的逼真性。逼真度越高的理论,将会越客观、越接近于真理。真理是理论的逼真度等于1时的一种极限情况。例如,牛顿力学比伽里略的力学更接近真理的真正理由是,因为牛顿物理学所描绘的世界模型比伽里略物理学所描绘的世界模型与真实世界更相似。而不应该把这个结论替换成是,在每一个方法中通过真命题的计数来使它们与精确地说明真实世界的真命题的总数进行比较后作出的选择。前后相继的理论中所使用的共同概念的意义也是依赖于可能世界的。不同层次的可能世界虽然赋予同一个概念以不同的内涵。但是,由于更深层的可能世界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内在结构,所以,对为什么同一个概念会有不同内涵的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把由理论描绘的可能世界逼近真实世界的过程,以及前后相继的理论之间的更替关系总结为:

前语境阶段——语境确立阶段——语境扩张阶段——语境转换阶段

——新的语境确立阶段……

在科学进步的这个模式中,前语境阶段是指,当科学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时,面对不可能被旧理论所解释的有限数量的实验证据和存在的重要问题,科学家首先是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积极地猜测,提出可能与证据相一致的相互竞争的理论或假说。这些理论或假说分别描绘出了相互竞争的各种可能世界的图象。这个时期,科学家在建构理论时,通过模型与现象的比较来约束他们的想象。或者说,他们的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一种意向性的想象,而不是完全随意的想象。这种意向性的信息直接来自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对象本身。科学家在相互竞争的理论中作出选择时,依赖于两个主要的归纳根据:其一,相信任何一个理论模型的建构都是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模拟真实世界的结构和机理;其二,依据模型所产生的信念能够作为成为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的基础,这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为了探索世界,和检验模型与它所表征的世界之间的类似程度。在特定领域内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一个理论的信念所设计的实验越新颖,在得到应用之后,越能够证明理论的成功性。同时,理论的调整总是向着与新的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方向进行的。而新的实验结果是由自然界中某种未知的因果机理引起的。

然而,说明的成功(explanatory success)只是理论逼近真理的一个象征或一个结果,或者说,说明的成功只是理论逼近真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凡是逼真的理论都必定能够对实验现象作出成功的说明。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拥有成功说明的理论都是逼真的理论。在理论的说明中,理论的逼真性与不断增加的成功之间的联系应该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不是一个语义学问题。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从产生到成熟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其一,对现象的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得到了在经验上恰当的模型。例如,在量子力学之前,玻尔等人提出的各种原子模型;第二个阶段是建立一个理论的说明模型。例如,现有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体系。第三个阶段是为成功的说明模型寻找一种可理解的机理,或者说,对说明模型提供语义学的基础。相对于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而言,现象——模型——机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原子物理学家在理解量子力学的内在机理的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时,产生了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的原因所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模型是指物理模型而不是仅仅指数学模型。物理模型除了包括数学模型之外,还包括理解世界的构成机理的模型。物理模型是为数学模型提供一个语义学基础。例如,分子运动论模型是解释压强公式的语义学基础;场的观点是理解引力理论的语义学基础。所以,物理学中的模型是指真实物理系统的替代物,它既具有解释的作用,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系统翻译为一个可理解的论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理学模型是指一个模型簇。由这些模型簇所描绘的可能世界的结构与真实世界的结构之间的相似关系,在选择理论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能够使理论在科学实践中被不断地修改和扩展以适应新的现象,而不是静止的和孤立的;另一方面,它使相互竞争的理论之间的选择在科学实践的规则与活动之内自然地得到了求解。这时,被淘汰掉的理论并非必须要被证伪(尽管证伪也是因素之一),而是如同生物进化那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这里,把逼真度作为选择理论的标准,与要么强调经验证实,要么强调经验证伪的标准不同,它永远是动态的和依赖于研究语境的概念。它既有助于把淘汰掉的理论中的某些合理化因素进行再语境化,也能够确保科学描述和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与独立于人心的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物理联结,从而坚持了存在着一个不可能被观察到的独立于人心的世界的本体论的实在论观点。大体上,衡量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结构或机理的相似程度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共有属性(或共同特征)来进行。如果用S(A ,B)表示两个世界之间的基本特征的相似关系,用 A∩B表示共有属性,A – B和 B - A表示它们之间的差异,那么,在定性的意义上,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定性地表示为:[1]

S(A ,B)= C1F(A∩B)- C2F(A - B)- C3F(B - A)

这个公式说明,两个世界之间的相似关系是它们的共性与差异的函数。当C1远远大于C2和C3时,两个系统之间的共性将比差异处于更重要的支配地位。其中,三个系数C1、C2和C3 的值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经验的意义上来研究相似关系。在经验的意义上,如果相互竞争的理论中的某个理论的描述和说明模型能够完全依据当前的实验结果和本体论概念被加以校准,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理论是似真的(plausible)。理论越拟真,它就越逼真。

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当一个理论的说明与理解模型能够完全经得起经验的考验时,科学共同体将认为理论描绘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达到了某种一致性。这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语境确立的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库恩的常规科学时期或范式形成时期。这时,科学家不仅拥有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语言,而且拥有对真实世界的共同图象。他们相信,理论描绘的可能世界代表了真实世界的内在机理;理论描绘的图象就是不可观察的真实世界的图象。为了进一步探索真实世界的精细结构,科学家常常会根据现有理论提供的信念和约定,设计新的实验规划,预言新的实验现象,特别是运用成熟理论中的理论实体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语境阶段。但是,这个相对稳定的语境边界是非常不确定的。

当科学家把成熟理论所揭示的世界机理作为一个范式和信念的基础,延伸推广到解释其它相关领域的现象时,科学的发展进入到语境的扩张阶段。其中,既包括理论研究的信念与方法的扩张,也包括以它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技术与实验的扩张。例如,在牛顿理论确立之后,不论是物理学还是化学家,他们都用牛顿力学的基本思想解释他们所面临的其它领域内的新的实验现象,并且成功地制造出了许多测量仪器;同样,现代技术的崛起和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等学科的产生都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成功应用的结果。所以,语境扩张的过程实际上是已有语境膨胀的过程。当科学共同体在语境扩张的过程中,遇到了与理论信念相矛盾的而且是他们料想不到的实验事实时,他们才有可能开始对理论的信念产生怀疑,这时,理论的应用边界,或者说,语境扩张的边界逐渐地变得明确起来,科学的发展开始进入语境转换阶段。在这个阶段,旧语境的扩张受到了限制,新的语境处于形成与培育当中。新的理论竞争也就随之开始了。随着新理论竞争的开始,科学共同体的信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直到一个全新的语境形成为止。

当新的语境确立之后,不仅科学家确立了新的信念,而且他们对问题的求解值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时,原来前语境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偏见,在新语境中得到了纠正。在前语境中是真理的理论,在后语境中失去了它的真理性。后语境的形成是伴随着新理论的确立而完成的。由于新语境比旧语境揭示出了更深层次的世界结构或机理。所以,它在理论信念、方法和技术层次的扩张与渗透力将会比旧语境更强、更彻底。这也就是,为什么量子力学的产生所带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革命会比牛顿力学更深刻、更广泛的原因所在。但是,前后语境之间的界线是连续的。这时,就像新理论是对旧理论的一种超越一样,新语境也是对旧语境的一种超越。由于语境的变迁和运动是不断地向着揭示世界的真实机理的方向发展的。因此,在语境中生成的理论也使得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向着不断地逼近真理的方向进行。本文把科学发展的这种模式称为“语境生成论模式”。

这里包括两个层次的生成,其一,理论的形成与完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其二,科学进步也是在语境的变更中完成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语境化并不意味着使科学进步成为无规则的游戏。把理论系统放置于特定的语境当中,强调了系统的开放性和连续性。在这个意义上,语境论的事实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运用语境论的隐喻思考与模型化方法,不仅能够使科学进步过程中的微观的逻辑结构与宏观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使基本的内在逻辑的东西在历史的发展中内化到新的语境当中,从而使得语境在自然更替的同时,一方面,完成了理论知识的积累与继承的任务;另一方面,揭示出更深层次的世界机理。所以,语境生成论的科学进步模式既不会像库恩的范式论那样,走向相对主义,也不会像普特南那样,走向多元真理论。科学进步的语境生成论模式,既能够包容相对主义的某些合理成份,又能够坚持实在论的立场。

5.结语

从量子力学的认识论教益中抽象出的语境实在论的观点,是一种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并且有可能把许多观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实在论观点。它不仅能够赋予量子力学以实在论的解释,而且为解决科学实在论面临的许多责难,理清上世纪末围绕“索卡尔事件”所发生的一场震惊西方学坛的科学大战,[1] 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思路。法因曾经在《掷骰子游戏:爱因斯坦与量子论》一书中断言“实在论已经死了”。[2] 然而,我们通过对量子力学与实在论的分析,在放弃了传统的真理符合论之后,运用隐喻思考与模型化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则是,“实在论还活着,而且活的很好”。

[1] D.Bohm and B.J.Hiley, The Unpided Universe: An 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ondon (1993).

[1] Jeffrey Alan Barrett, The Quantum Mechanics of Minds and Worl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 Jerrold L. Aronson, Rom Harré & Eileen Cornell Way, Realism Rescued: How Scientific progress of possible, Gerald Duckworth & Co.Ltd (1994): 136-137.

[1] Jerrold L. Aronson, Rom Harré & Eileen Cornell Way, Realism Rescued: How Scientific progress of possible, Gerald Duckworth & Co.Ltd (1994): 133.

第3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传统的原子物理学教科书大多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按照人类认识原子世界的具体过程,从“光谱”这一概念入手组织教学。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以光谱实验事实为主线,以玻尔的旧量子论为重点,用半经典半量子论的方法讲授课程。但是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学生并不容易掌握,而且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掌握这些不易理解最终又要被量子论修正的理论,看起来确实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传统的教学内容有些陈旧并且不易理解,也不能及时反映现代物理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因此必须用新观点和新思想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全新的角度构建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原子物理学的教学中,可直接用量子力学的理论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原子中电子的运动都遵循着量子力学的理论,而传统教学中以学生不好理解的旧量子论为基础,再用量子力学修正的做法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可以直接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来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规律[1],而将旧量子论仅仅作为一种铺垫。实际教学中,可以先简明扼要地介绍旧量子论的核心内容,而不必过多讲授轨道的概念。可以删除椭圆轨道理论和碱金属原子的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等内容。这样就实现了原子物理学课程知识体系现代化的第一步,用最新的量子力学理论成果讲述原子中电子的行为。量子力学理论是从特有的波函数、哈密顿算符以及薛定谔方程等形式化的理论,以高度浓缩的数学形式借鉴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实际讲授中可以薛定谔方程为主线,由薛定谔方程引入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建立二阶偏微分方程,从而定量描述微观粒子客体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势能表达,建立各种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并求解,向学生阐述这些解的物理意义,并与实验事实相对照,从而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进而把握原子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要突出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统计解释。传统教学内容总是先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和观点看“粒子”和“波”这两个概念,指出二者之间的相互排斥性,然后再引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并强调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客体区别于宏观客体的一种属性。这种讲法常常会使学生产生困惑,觉得微观客体很不可思议,超过了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范围。因此在讲授时可以直接给出对德布罗意波的正确解释,阐明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并非指粒子和波一样弥漫到整个空间,它本质上是粒子位置分布的一种概率波。为了更好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还应当在教学中穿插关于物理学前沿知识的专题,介绍近代物理学中和原子物理相关的最新发展和高新技术。在讲授某些概念和原理时,可适当介绍最新应用成果和科技前沿。例如在讲授原子的能级和激发时,可以详细介绍激光产生的原理、特性以及应用等;在讲到隧道效应时,可以介绍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发展;在讲授X射线的吸收和透射时,可以介绍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的CT技术。增设这些前沿内容,一方面是为了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使内容变得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当今科学与技术、生活的高度融合,开扩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伴随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并且随着新的实验发现、新模型新理论的建立而不断深入[2]。从历史上看,原子物理学的每次重大突破,都经历着非常复杂曲折的过程,同时闪耀着物理学家创新精神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内容,抓住典型的历史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体会创新精神的可贵性,并学习科学家们为了探求客观世界真理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

二、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入门,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有必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必须引入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有益的补充[3,4]。在原子物理学课程的教学中,近代物理实验应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重要的理论和结论都是由实验直接引出的。因此要特别重视近代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近代物理实验,如夫兰克—赫兹实验、塞曼效应等。在实验演示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认识微观世界的途径。同时,在现有的实验条件允许时,可以让学生先动手做实验,然后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从理论上给予解释,从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重现当年物理学家们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科学实验与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可以指导学生撰写与课程相关的小论文,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学生的总评成绩。论文的题目可以围绕原子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应用,由学生自己选题、搜索资料并独立撰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创造情境条件

第4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想实验科学素养

利用科学发展史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利用科学史中的有关思想实验史料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思想实验,有些老师往往只重视了思想实验的知识功能,对于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则较少进行挖掘,特别是它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1什么是思想实验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可知,思想实验 (thought experiment)是一种按照实验程序设计的并在思维中进行的特殊论证方法。它既不同于真实实验,也有别于形式逻辑的推理。是按照假想的实验手段和步骤,进行思维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果。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伽利略、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大师都曾经借助思想实验延伸其理论的触角。

从科学思想实验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思想实验主要特点。

1.1 可操作性。思想实验不是实际进行的实验,但是它是按照实验的格式展开的,是可操作的。

1.2 严密的逻辑性。思想实验的操作过程,既是想象自由展开的过程,又是逻辑运动的过程。在这中间,逻辑起着主导作用,它引导、控制着想象,保证想象既是丰富的.又不是胡思乱想。

1.3 高度的创造性。科学家做思想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因此其探索是前无先例的,带有高度的创造性。

2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概念的含义也将不断变化。本文采用以下观点。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人们在科学实践中获得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程度和实际操作本领。

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把握事物本质的策略与熟练程度。

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习惯是长期积累和科学行为的定型。

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精神是指人所具有的科学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中以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科学的原则、信念和标准组成的科学价值观为核心。科学态度则指个体在科学价值观的支配下,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论和行为倾向。

我国在制定中学"科学"标准时,认为科学素养还应该涉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这些都是科学素养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3利用思想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途径

思想实验可以对所研究的过程设想出真实实验暂时不可能或原则上不可能达到的实验条件,进行逻辑论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现了物理学研究事物的方式与方法,而且也蕴含着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时所伴随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都是值得挖掘与充分利用的。

3.1 挖掘科学史中思想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伽利略是第一位思想实验大师,他重视实验对理论的检验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劣、实验条件的简陋以及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思想实验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并依此获得许多重要的发现与结论。

重力作用下的落体运动在伽利略的力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他在关于落体运动的讨论中仍然运用了他早先提出的"落体佯谬",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定律提出诘难,然后逐步显示出他的研究的全部丰富内容,在这个思想实验中,他已把早先所说的密度相同而大小不同的物体改变成重量不同的物体。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如果让两块石头(其中之一的重量十倍于另一块的重量)同时从比如说100腕尺高处落下,那么这两块石头下落的速率便会不同,那较重的石块落到地面时,另一块石头只不过下落了10腕尺。"

"如果我们取天然速率不同的两个物体,显而易见,如果把那两个物体连接在一起,速率较大的那个物体将会因受到速率较小物体的影响其速率要减慢一些,而速率较小的物体将因受到速率较大的物体的影响其速率要快一些。……但是,如果这是对的话,并假定一块大石头以8的速率运动,而一块较小的石块以4的速率运动,那么把二者连在一起,这两块石头将以小于8的速率运动;但两块连在一起的石头当然比先前以8的速率运动的更重。可见,较重的物体反而比较轻的物体运动的慢,而这个效应同你的设想是相反的。"

这个佯谬不仅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破绽和逻辑混乱,同时也表明了,运用这种思想实验的推理法,比起永远可能被人挑剔的真实实验,有时会更有说服力的一个包含着错误的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说明了重力作用下的落体运动规律,而且体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如认真观察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然后进行论证。更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对于前人的观点不是盲目的接受,而是具有怀疑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实事求是地面对科学并勇于坚持。这些都是科学素养的范畴,因此,从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吸取营养,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3.2利用物理学方法中的思想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如果所设想的条件是完全理想化的,如绝对真空、绝对光滑等,在这种条件下所进行的论证称为理想实验法,它是思想实验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一部分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很多。如牛顿运动定律等。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伽利略与牛顿。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了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但是他所谓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实验,而是理想化实验。地球上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但是认识基本的力学规律,又要从观念上排除这种摩擦力,这就需要全新的概念体系来支撑将做得实验,包括设计、实施和解释实验结果,只有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才可能与数学处理相配套。伽利略的研究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直观分解、数学演绎、实验证明。牛顿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完善,牛顿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归纳-演绎"法,并且认为演绎的结果必须重新诉诸实验确证。牛顿运动定律就是这些过程的直接结果。

牛顿运动定律不仅内容上说明了自然界的重要定律,他的研究方法、研究思想同样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以观察和实验中了解到的资料作为出发点,把自然现象合理简化并建立起恰当的物理模型;运用思想实验,即在绝对简化理想条件下,运用思维中的逻辑演绎推理导出某种科学结论,再去接受科学实践的检验的过程。

从这个研究的过程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还涉及一种比较完善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这对后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发现过程本身也暗含了牛顿对于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这些都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应该给予充分利用。

3.3利用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部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强调科学与社会,技术的联系,必须看到,现代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学生对于现代物理学有些初步的认识。如中学物理课本加入了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一些量子力学的简单介绍。但是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上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不能完全直接靠实验证实或证伪的领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其中都包含有丰富思想实验的部分。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霍夫斯塔斯曾说过:"我相信任何一个喜欢自然的人都应该学习量子力学,并不是他的数学而是他的思想"。进入21世纪,无论是中学生或者是全体公民都应该不同程度的知道一点什么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量子力学有什么作用,已经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很必要的。

使学生能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初步认识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能使学生增长见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进行思想实验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4.1 处理好思想实验与真实实验的关系

思想实验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但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以实践为基础.按照实验的格式操作展开,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且为实践所证实了的。

思想实验和真实实验又是紧密联系和互补的。科学中的理论、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中的假设、争论也有赖于真实实验的验证。

有时两者往往密不可分地穿插在一起,真实实验为思想实验提供经验材料,思想实验对经验材料进行理性加工,并为真实实验提供理论指导。从伽利略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的活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4.2不能忽略物理学史中被证实为错误的思想实验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再多的科学实验都不能完全证实一个理论,这是归纳法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一个否定例证就足以证伪一个理论。在物理学的思想实验中,有的已被否定,但不能因此就贬低它的作用,那些被证伪的思想实验往往是一个新理论产生的重要基石,如伽利略在给出著名的"落体佯谬"的最初说法时,他所说的是同样材料而不同大小的物体,并非指所有的物体,其前提是错误的,结论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他的过程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他后来得出普遍的结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些过程都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的。

4.3 思想实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科学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思想实验能够成为一种不替代的科学方法,是由于思想实验以其科学思维的严密性、精确性补充了真实实验的不足。比如,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某些实验条件,或者某些条件在任何时代都不能被满足,比如,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所需要的无摩擦力的平面。但是,这些条件在逻辑上是可以实现的,这样,人们可以避开实际的技术困难。在思维中把这些条件制作出来,或者对现在条件进行理想化抽象,在想象中实现这些条件。进而在头脑中展开类似于真实实验的"仿真"过程,推断被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

必须看到,思想实验中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进行积极的科学文化教育,而且思想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将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

[2]杨仲耆 申先甲.物理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潘传增等.简明物理学史教程[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杜,1999.

[4]李艳平、申先甲.物理学史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查有梁等.物理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第5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教学实践

人类正被数据淹没,却饥渴于知识。面临浩瀚无际而被污染的数据,人们呼唤从数据中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技术。而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和模式的高级操作过程,所以数据挖掘也可以说是一个模式识别的过程,因此模式识别领域的许多技术经过一定的改进便可以在数据挖掘中起重要的作用。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CI)方法是传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扩展,它是模式识别技术发展的新阶段[1]。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经典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创立了一个世纪的量子力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诞生的量子信息学,已成为量子信息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2]。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作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设。

由于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跨越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机械、通讯、生理学、进化理论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内的深奥科学,因此量子计算智能导论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的安排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尤其作为研究生课程如何使得学生在掌握深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与工具,从而提高动手能力,这是每个研究生专业课任课老师的核心探索所在,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前沿,以该学科的前沿领域为教学指引,进而更好的培养研究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1教材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为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材的选择即是老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选择教材,期望该教材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可读性好,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等特点。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为全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而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来自学校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在物理,数学,工程优化和进化理论基础有限的两难困境,所以首先选择了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英文原版书作为教材之一,Michael Nielsen等人所著的《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3],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学领域的主要思想与技术。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高速进展与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得初学者感到困惑而不易对其主要技术与结论有综合性的认识,而该书特色在于对量子机制和计算机科学给予了指导性介绍,使得那些没有物理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学生对此也易于接受,为学生提供了详实的关于量子计算的物理原理和基本概念;另外考虑到这门课程面向研究生,无论将来他们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技术和工具,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和科研问题,因此我们还选择了另外一门书,由李士勇教授所著的《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4],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着重讲解了量子优化算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启发大家在量子计算机没有走出实验室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式计算机构造具有量子特性的快速算法。当然考虑到全校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我们也推荐了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等编著,200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第三版)》[5],该书是蔡自兴为主讲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人工智能的配套教材,该本书中系统全面的讲解了高级知识推理、分布式人工智能与艾真体、计算智能、进化计算、群智能优化、自然计算、免疫计算以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等近年的热点智能方法,从而辅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到计算智能,使得学生全面认识学科的发展和传承性,为今后学习量子计算智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从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重点讲解量子计算基础和基本的量子算法;并从量子优化算法拓展开来。该门课程我们安排了4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量子力学基础(2学时);第2章,量子计算基础(4学时);第3章,基本量子算法(4学时);第4章,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改进(4学时);第5章,量子遗传算法(8学时);第6章,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8学时);第7章,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8学时);第8章,量子遗传算法在模糊神经控制中的应用(8学时)。

3教学方法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选课的同学来自全校,各个的专业背景不同,但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是一样的,就是从课程中掌握一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但是工程技术的掌握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

理论型教学指的是发展完善的量子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内容包括:量子位、量子线路、量子Fourier 变换、量子搜索算法和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等。而其中量子位、量子线路以及量子算法都是以量子相对论为基础的,这也是量子计算的本质原理,而较之我们熟悉的数字式计算机和计算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在教学中由浅入深,通过PPT授课,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讲授方式。下面给出了一个我们在教学中的实例:将量子计算问题形象化。具体内容如下。

让我们想象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我们要找一条穿过复杂迷宫的路。每次我们沿着一条路走,很快就会碰到新的岔路。即使知道出去的路,还是容易迷路。换句话说,有一个著名的走迷宫算法就是右手法则――顺着右手边的墙走,直到出去(包括绕过绝路)。这条路也许并不很短,但是至少您不会反复走相同的过道。以计算机术语表述,这条规则也可以称作递归树下行。现在让我们想象另外一种解决方案。站在迷宫入口,释放足够数量的着色气体,以同时充满迷宫的每条过道。让一位合作者站在出口处。当她看到一缕着色气体出来时,就向那些气体粒子询问它们走过的路径。她询问的第一个粒子走过的路径最有可能是穿过迷宫的所有可能路径中最短的一条。当然,气体颗粒绝不会给我们讲述它们的旅行。但是 量子算法以一种同我们的方案非常类似的方式运作。即,量子算法先把整个问题空间填满,然后只需费心去问问正确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的绝路排除在答案空间以外)。这样以来,一个枯燥晦涩的量子算法就被很形象的解释,因此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也加深了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型教学指的是正在发展中的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热点问题。其内容包括:量子遗传算法,混沌量子免疫算法,量子蚁群算法,量子粒子群算法,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和这些算法在实际工程优化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属于本学科的前沿,但也是热点问题,因此这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忽略理论推导,重点强调实际操作,在PPT课件中增加仿真实例的讲解;并在课下布置相应的上机操作习题,配合上机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前沿,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

为了体现该门课的教学特点,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采取考试与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部分我们采取闭卷考试,占总考评分数的40%;实践部分采取上机技术报告考核,内容为上机实践课程布置的大作业,给出详实的算法流程图和仿真结果与分析,占总考评分数的40%;出勤率占总考评分数的20%。

3.2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科研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研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正如温总理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当学生将课本内容遗忘后,遗留下来的东西即是他们所具备的科研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宗旨也是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掌握各种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原理和流程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实现量子智能算法在实际科研任务中的优化问题求解。在上机实践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该智能算法的流程而且重点关注学生对

自己科研任务的建模,学会系统分析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理论分析。上机实践验收中,我们不但考察其结果展示,更增加了上机实践的技术报告,用来分析模型建立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科研问题的分析素养和建模素养。在技术报告中,我们要求学生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建模模型,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和选择这一解决方案的依据。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更佳关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4结语

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是我们作为高校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通,要点讲清,这也是我们多年教学中一直关注的关键点。我们在教学中反对“灌输式”,强调“启发式”,以实际应用先导教学是非常可取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学科,且面向研究生开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通过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希望这些教学中的点滴供同行们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焦李成,刘芳,缑水平,等. 智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新华. 跟踪国际学术前沿迎接量子信息时代:《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评介[J]. 科技导报,2010,28(6):122.

[3]Michael A. Nielsen ,Isaac L.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士勇,李盼池. 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蔡自兴,徐光v.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Exploration o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LI Yangyang, SHANG Ronghua, JIAO Liche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第6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科学活动观;结构化学;课程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结构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它从微观视角阐明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性能和应用,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原子与分子体系中的应用和原子、分子与晶体结构的实验表征两大部分。后者又可根据被表征物质的形态及理论基础的不同,划分为谱学和晶体学两个不同体系[1]。

由于“结构化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抽象、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扎实的数理功底;同时由于“结构化学”通常不作为考研基础科目,因此许多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缺乏足够重视,大量采用灌输式教学或简化教学内容。这样看似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课程内容的教学,但实际上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制约着课程目标的达成。

(1)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教师将结构化学知识作为一种结果和定论传授给学生,从表面上看,学生能够机械记忆基本知识,能进行简单的运用和拓展。但由于没有经历和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无法从本质上、整体上理解结构化学的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

(2)学生关于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能力非常欠缺。由于结构化学涉及许多微观物质的结构和抽象的概念,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支撑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学生难以理解理论与计算化学的核心观念并运用理论与计算化学的核心方法。

(3)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足。由于结构化学本身具备较高的难度,学生容易产生抵触、焦虑等一系列不良情绪。仅仅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他们将无法体验和感受在知识形成中的愉悦感和合作、会话、交流的过程,进而难以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被尊重、被接纳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结构化学”教学的问题,有必要探索、建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改革“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由于科学知识从本源来讲恰恰是在科学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将“结构化学”的教学活动和科学活动做适当的融合,通过深入探索化学科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形式,研究科学活动与“结构化学”教学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以科学活动为中心的“结构化学”课程教学途径,不失为一种恰如其分的改革视角。

二、科学活动观——“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的新理念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动态的和生成性的观点看,科学作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的观点引起了人们高度反思。有人认为科学的本质是获得知识的活动,例如,保加利亚学者T. H. 伏尔科夫曾提到,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2]。我国学者刘大椿曾将科学更多地看成是活动的过程,指出科学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形式,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成果;虽离不开独特的物质手段,但本质上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3]。这种以动态的角度认识科学本质的思想,能够使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更加丰富、深刻和全面。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决定着科学教育实践价值取向。以科学活动观指导“结构化学”课程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结构化学”乃至整个化学一级学科的知识框架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子模拟研究的初步技能,有着显著的优势。

(1)科学活动观视角下的“结构化学”教学是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服务的。学生获得的系统性的、基础性的结构化学知识大多是结构化学已有的成果,是科学家多年来积累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的经验、概念、理论、技能和方法。将知识的获得过程还原于科学活动,符合结构化学教学活动和科学活动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本质共同性,有利于学生建立并巩固系统的结构化学知识体系。

(2)科学活动观视角下的“结构化学”教学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带来了良机。体验结构化学研究过程、掌握结构化学研究方法,对学生走入结构化学研究、形成理论与计算化学的研究能力并进而发展对整个化学一级学科的研究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以科学活动为背景的学习中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习得科学研究方法,感受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在获得结构化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与提高科研能力。

(3)科学活动观视角下的“结构化学”教学给予学生体验科研情感的平台。科学活动创造了真实的结构化学科研情境,而科学情感等隐性目标都是在情境中通过感悟获得的。学生在对结构化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热情、发扬团队精神,这就有效解决了因知识灌输式教学而带来的学生情感体验不足的问题。

三、“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

1.以挑战性问题为学习驱动,构建“结构化学”学习活动

基于挑战性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为了设计合理的科学活动、有效实施“结构化学”教学而设计的。所谓的挑战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探索意义和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维特点进行选择,以此作为科学活动的一个驱动性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采用合理的结构化学研究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研究报告。

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平动、振动、转动、原子与分子轨道理论中的应用”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自主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挑战性问题为驱动的自主研究性学习。

例如,教师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类氢原子结构的球谐波函数和径向波函数的图像理解有难度,不清楚图像的来源和图像节点的性质。为此,教师向学生介绍matlab软件,并提出挑战性问题:如何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语言作图,帮助理解原子与分子轨道图像。并根据这个问题,分别提出了一套由简入深的系列问题:(1)利用matlab 软件将谐振子振动波函数数字图形化,并与教材上的图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例说明表层理解信息(naming something)和深层理解信息(knowing something)的区别。(2)利用matlab软件将粒子围绕球面转动的球谐波函数Y及其|Y|2数字图形化。(3)利用matlab软件将类氢原子的径向函数、径向分布函数、原子轨道(径向函数R与球谐函数Y之积)数字图形化并讨论其节点问题。(4)利用matlab软件将氢分子离子的分子轨道(分子轨道理论框架下的单电子波函数近似解)数字图形化并讨论其节点与成键与反键性质。(5)设计一个程序将矩阵对角化,为共轭体系的休克尔经验分子轨道理论的近似解提供一套矩阵算法(HC=SCE在休克尔近似下变为HC=CE),并重点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核心在于变分原理——将不可能完成的精确求解多体薛定谔方程的任务转化为近似求解体系能量函数(尝试波函数的线性组合系数为变量)的条件极值问题。

该系列挑战性问题由若干不同难度的小问题组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逐渐提高,既防止问题太宽泛而无从下手,又逐渐向学生发出挑战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另外,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固定,解答结果也不唯一。它允许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将分子模拟技术融入理论课程之中,通过体验编写程序的过程,获得结构化学研究的思路,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把握和调配,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熟悉软件、编写程序、运行程序、优化程序,逐渐解决了每一个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比如对球谐函数图像的认识,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每一个函数对应的图像,而是充分理解其本质,将原理融入图像的绘制过程,整体把握“数-形”关系,在理解的层面上深刻记忆图像的性质和形状。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了结构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将结构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分子模拟实践相结合,体验了以科研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过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有学生通过自己绘制一维谐振子振动波函数示意图,发现了教材附图中的一处印刷错误[4]。

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前人的研究结果,并在科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对已有认识形成批判而发展的。例如,原子结构理论模型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在继承、借鉴、批判前人研究成果,并在孜孜不倦地分析与探索过程中逐步建立的。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科学活动。如果仅仅是读书、聆听教师的讲授,思维往往会被局限,实证意识往往会变得淡漠;相反,学生通过审慎地思考、缜密地分析、严谨的践行,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不能唯书唯上,还需自己亲历躬行。

2.以知识框架图为学习工具,建立“结构化学”学科网络

要具备良好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学习与研究能力,必须具备系统化的结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整体上、宏观上驾驭整个学科体系。学生需要将自己在科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与提升,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结构化学”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做得很不够,不是忽视知识的系统化处理过程,就是将教师自我头脑中已经构建好的体系直接传递给学生,供学生直接借鉴、吸取,而缺乏探索和整理的过程,缺失个性。

在“结构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状况绘制知识框架图(Schema),以图形而非文字的形式将结构化学知识加以梳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结构化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根据具体的内容绘制相应的知识框架图,不仅仅要全面涵盖该内容内所有的知识点,同时要呈现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表明知识的结构属性和形成方式,使知识逐渐从“点”向“线、面”过渡。学生在绘制知识框架图的时候,不需要根据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设计,也没有固定的思路,更希望学生能够呈现出自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一章为例,学生绘制了该章的知识框架图,展现出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所包括五方面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结构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科学的结构化学知识体系,形成全面的关于结构化学基本学科逻辑结构和基本学习与研究思路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反思科学研究活动过程和结果,总结开展科学学习与研究的视角和途径,探索有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盲点和解决策略,最终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学科体系框架,并在具体知识基础上形成化学观念。

3.以多种形式呈现学习结果,提升能力同时以评促学

所谓“研而不发则囿”,在科学活动中,通过书面报告(论文)和口头汇报(学术报告)等形式,科学生动地、多样化地展示科学活动成果,是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在实践中解决了挑战性问题,绘制了知识框架图之后,需要完成关于学习与研究过程与结果的书面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与结果通过口头汇报的形式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这样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研究过程,让同学学习与借鉴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同时也能够接受教师与同学的批评指正,认识到自己的研究不足之处,为今后开展深入的结构化学学习与研究工作启迪思维、创设条件、打好基础。

利用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等形式表达学习和研究过程与结果,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研究素养的同时,也有助于从过程的角度、从个性化的角度、从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并落实过程评价、全员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过多地局限于知识点的掌握,却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更难以评价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素养。利用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则有效地弥补了单一评价方式的不足之处,最终达到以评促学的根本目的。这种以多个评价者从多个角度对学习者进行评价的机制,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而并非简单的学习结果,有效促进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

通过“活动-提炼-总结”方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科学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相互合作的乐趣以及自己的想法被他人肯定和接纳时的成功愉悦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对自我的肯定,对他人的赞许,以及对学习、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态度。同时,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分子模拟研究乃至从事化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万坚等. “结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A]//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4-267.

[2] 夏禹龙. 科学学基础[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5.

第7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 结构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结构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的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微观结构与其性能关系的科学。本课程是基础化学的后续和深化,具有知识面广、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等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数理知识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努力摆脱宏观现象的传统概念的束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现象,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便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如何提高结构化学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1 关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1.1教材的选择

鉴于各个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在结构化学课程教材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本校专业实际的特点,我们选择了由周公度、段连运编著的《结构化学基础》作为教材。本书更加注重介绍结构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反映结构化学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作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全书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强,层次分明,讲解清晰,便于教学。本教材共编10章,约60万字,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础知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各类物质的结构化学、化学键理论、晶体化学、研究结构的实验方法等内容。但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教师只能对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章节进行讲解和辅导。根据我校实际和专业设置,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往年教学实践的体会,我们主要讲解第1、2、3、5、6、7、8章,其余章节由同学们自学完成。

1.2教师应精通专业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结构化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难深刻理解并掌握结构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教师应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学科,时刻学习,做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同时教师要备课充分,思路清晰,对知识的重、难点分析讲解透彻,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为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处理课堂教学。首先,充满激情、幽默生动、严谨标准的教学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类比式教学等等。比如“物质波”和“机械波”的异同,“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联系等采用类比的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再者,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展示实物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4教学中重视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研,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有关结构化学方面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新文献融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中渗入化学史教育,像普朗克、薛定谔、德布罗意、R.B.伍德沃德等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对真理的追求及其奋斗历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1.5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存在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优点,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丰富结构化学课堂教学的形式,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直观、真实的语言材料,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Pauling的杂化轨道及价键理论、分子对称性及点群、等径圆球密堆积结构、晶体结构周期性与点阵等内容都比较抽象,采用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可将这些抽象、微观、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易于学生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

教师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把实验教学渗透到结构化学教学中,使其不再是纯粹的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实验,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磁化率的测定,偶极距的测定,在X射线粉末衍射仪上测定晶体的结构等等。

2 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

2.1加强自主学习

结构化学课程是化学学生本科阶段初次接触的理论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物理学及量子力学等基本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结构化学时感觉很费力,致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提前预习,上课注意听讲,不懂就学,不懂就问,学会分析和归纳总结,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成,从心理上不再害怕结构化学。

2.2抓住重点,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本科阶段的结构化学课程主要包括三种理论(量子理论、化学键理论和点阵理论),三种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点阵结构),三个基础(量子力学基础、对称性基础和晶体学基础)。在学习结构化学过程中一定不要过于深究其数学推导过程,需要分清主次,明确重点,做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本末倒置,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体现学习达到学深、学透的效果。

2.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当今社会,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各种信息以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呈现,使结构化学抽象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多样化。因此,学生除了学习教材外,要善于合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但激发了其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们对课堂的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2.4多阅读相关科技文献,了解最新发展动态

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科技文献产生,学生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可以了解国内外结构化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成果、跟踪国内外某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所以学生要多搜集和阅读一些前沿的科技文献资料,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深化以及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的提高。这样他们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5 学会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产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2.6 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外,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撰写科研专题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通过授课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模式,避免教学方法上和学习方法的单一化,不断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201421)。

参考文献

[1] 潘道皑,赵成大,郑载兴.物质结构(第2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第8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史;前景展望

1 前言

计算机由机械技术向电子技术以及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的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已经拥有了60年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5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将在不久的未来经历第六个发展阶段。

2 计算机发展历史

(1)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用阴极射线管或汞延尺线作主存储器,外存主要使用纸带、卡片等,程序设计主要使用机器指令或符号指令,应用邻域主要是科学计算。

(2)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主存储器均采用磁蕊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外存储器,程序设计使用了更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从科学计算扩展到了事务处理,工程设计等各个方面。

(3)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年)

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芯存储器的主存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发展时期,使计算机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4)大规模集成电路(1972年-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微处理器自1971年诞生以来几乎每隔二至三年就要更新换代,以高档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高档微型计算机系统已达到和超过了传统超极小型计算机水平,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亿次。由于微型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其性能价格比占有很大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计算机。

其特点是可以实现分布式联想记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和动物的学习功能。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

3 计算机发展前景展望

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并行处理和智能化。计算发展如此之快,计算机界据此总结出了“ 摩尔法则”,该法则认为每 18个月左右计算机性能就会提高一倍。因此,在未来,第六代计算机发展方向如下:

(1)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分子计算机的运行是吸收分子晶体上以电荷形式存在的信息,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排列。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转换开关为酶,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生物分子组成的计算机具备能在生化环境下,甚至在生物有机体中运行,并能以其它分子形式与外部环境交换。因此它将在医疗诊治、遗传追踪和仿生工程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分子芯片体积可比现在的芯片大大减小,而效率大大提高, 分子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 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 100 万倍。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贮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 1 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分子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分子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分子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分子活体相联。

(2)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利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数据运算、传输和存储。在光子计算机中,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的数据,这远胜于电子计算机中通过电子“0”和“1” 状态变化进行的二进制运算, 可以对复杂度高、计算量大的任务实现快速的并行处理。光子计算机将使运算速度在目前基础上呈指数上升。

(3)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量子计算机中的数据用量子位存储。由于量子叠加效应,一个量子位可以是0或1,也可以既存储0又存储1。因此, 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2个数据,同样数量的存储位,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比通常计算机大许多。同时量子计算机能够实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计算机的 PentiumⅢ晶片快10亿倍。

(4)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纳米管元件尺寸在几到几十纳米范围, 质地坚固,有着极强的导电性, 能代替硅芯片制造计算机。“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纳米等于10-9米, 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现在纳米技术正从微电子机械系统起步,把传感器、电动机和各种处理器都放在一个硅芯片上而构成一个系统。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纳米计算机不仅几乎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 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5)生物计算机[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学家对人脑、神经元和感受器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精力,以期研制出可以模拟人脑思维、低耗、高教的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用蛋白质制造的电脑芯片,存储量可以达到普通电脑的10亿倍。生物电脑元件的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的速度也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100万倍。

第9篇: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理论力学;公式推导;工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69-02

一、引言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这门课程研究的内容是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它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属于古典力学范畴。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一般工程中所遇到的大量动力学问题,用古典力学来解决,既方便又能够保证足够的精确性。力学是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与“数、理、化、天、地、生”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物理学是研究一切自然现象的科学,而研究物质运动是力学的定义。因此,力学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已是很长一个时期了。理论力学与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在力学界称为四大力学。理论力学是牛顿力学,即所谓经典力学,现代力学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力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1]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把力学分成基础力学和应用力学。上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突出基础力学教育的教育体系。同时期,欧美建立了强调应用力学教育的教育体系。我国力学教育在解放后的十年间,受苏联力学教育体系的影响比较大,多数高等学校使用的理论力学教材都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70年代末,欧美的理论力学教材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界。直到80年代,理论力学还以120学时作为四年制机械类等专业课程的设置原则。

1980年5月,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工科力学教材编审委员扩大会,通过了教育部委托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提出的120学时机械类专业试用的“理论力学教学大纲”。二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理论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院为机械类设置的理论力学课程只有70学时,而教学基本要求与20年前的差别不大。由于学时急剧减少,迫使教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信息量,强化知识点,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能够比较牢固地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知识。建设理论力学精品课程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理论力学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但对许多理工科学校的学生来讲,学习理论力学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普遍反映“课堂能听懂,一做作业就无从下手”,甚至有人将之称为“头疼力学、烦人力学”。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很多学生对于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等总是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理论力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前后章节的关系环环相扣。前面章节没学好,后面章节自然就学不好,越到后面越是紧密联系前面章节的知识点。再者,理论力学的定理、公式往往是“非构造性”的,不能用简单代公式的方法来计算,而是必须要有分析的过程,没有清晰的概念就无从下手[2]。可以说,对理论力学问题的求解非常锻炼人的宏观把握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理论力学教学方法及内容进行改革。基于此,工程案例教学方法应用而生。

二、工程案例教学

伴随着扩招,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显得参差不齐。上同一门课,有些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课堂不能满足需求,显得“吃不饱”;另外有些学生又不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进度,学习比较吃力。因此,理论力学课堂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学生学习新知识,第一印象――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感性认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有兴趣把相关的内容学习好,甚至于通过自学来满足自身对知识的渴望。而通过工程案例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大量工程案例的引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对课堂外知识的渴求。工程案例的教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工程案例的整理及提炼。和力学相关的案例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怎样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就显得比较关键。好的工程案例既能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工程背景,又能提炼工程当中的力学原理,达到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的效果。因此,工程案例的收集整理就很有必要了。比如理论力学当中的力矩问题,就可以用常见的吊车起吊重物来举例说明:某事故现场,吊车起吊出事的卡车,结果卡车没吊上来,吊车反而由于起吊位置选择的不合适而翻倒了。这个实例可以很好的说明力矩,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也能快速的将力矩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又比如裂纹和断裂,这两个概念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只有比较专业的课程才会谈到与裂纹有关的断裂问题。裂纹和断裂也可以通过生活当中的实例来说明:乘坐公交车应该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生活经历,而公交车的安全锤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裂纹和断裂。公交车上的红色安全锤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让乘客逃生用的。当公交车出现紧急情况时,乘客只需要用安全锤敲击钢化玻璃的四个角。由于安全锤锤头很尖,接触面积小,手握安全锤大约用两千克的力就可以砸开玻璃的边角。对钢化玻璃而言,一点点的开裂就意味着玻璃内部的应力分布受到了破坏,从而在瞬间产生无数蜘蛛网状裂纹,此时只需用锤子轻轻的再砸几下就能将整面玻璃砸开。用这个实例不但可以讲清楚裂纹和断裂,还可以阐明应力和应力集中,可以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相连。

2.工程案例的讲授。有了好的工程案例,还需要有好的教师在合适的章节恰如其分的引入。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毋庸讳言,力学尤其是基础力学,上课教师的数量偏少,质量也略显不足。针对很多二本院校,基础力学的上课学生比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这也使得很多教师没法精心研究工程案例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另外,有些高校的基础力学教师并非“科班”出身,这也使得教师自身对有些课程的理解还不是特别深刻,当然也就不能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三、工程案例教学的实践

从工程实践以及日常生活当中整理提炼了大量典型的工程案例,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了验证工程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选择机电一体化及车辆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对比。机电一体化4个班进行工程案例教学,而车辆工程3个班采用常规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平时的课堂问答到期末考试都反映出,工程案例教学要优于常规教学。采用工程案例教学的机电一体化班最高分比车辆班高出10分,最低分高出15分,平均分高出12分。

四、结语

基础力学特别是理论力学课程的工程案例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学生通过案例教学的学习可以快速地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从而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训练学生从工程实践中抽象力学模型继而求解优化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从该意义上来说,工程案例教学的作用可以说丝毫不亚于数学建模的功效[4]。再者,工程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比如讲到桁架部分,通过桁架桥梁的案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桁架充满兴趣,就会在课堂外富有兴趣的动手制木制桁架,还会通过传感器等来测量桁架中的杆件是否为二力杆等。这样一来,学生对桁架的理解就会相当深刻。另外,工程案例教学还可以促进计算机软件如MATLAB、ANSYS等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工程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学习阶段开始就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程实际。最后,工程案例教学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素材,使原本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一下变得丰富有趣起来[5]。

工程案例教学使得师生都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初目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闵磊.《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119.

[2]杨卫.案例式教学:固体力学的前沿应用[J].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7:3-5.

[3]陈红明.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6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