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化学品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品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品的认识

第1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你们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家长学校校长聘任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和所有家长,对严国忠同志能接受我校家长学校校长一职表示衷心地感谢。

原家长学校校长徐成海同志曾担任我校家长学校校长三年多,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付出了很多辛苦,组织了很多很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在此也对徐成海同志多年来的热心相助表示感谢,愿徐校长还能一如既往关心教育,关心天林小学的发展和未来。

严国忠同志曾任天林局贮木场场长,现任木材销售处处长,为林业局的发展及木材销售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深得领导的信任,赢得群众的口碑。

天林小学是一所建校时间比较长,历史和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标准规范的小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1人,教职工84人。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家长的热心帮助支持下,全校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秉承“办管理优良、队伍优秀、环境优美、质量优异的学校”的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走在了前列。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和孩子一起听课,一起评课,一起参与讨论学校、班级教育教学情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意见反馈表的形式,了解和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促使家长与孩子一起共同学习、交流、发展。

老师们、同学们,家庭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环境,成为健康理想的学习型家庭,*今后,我校家长学校工作会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让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让家长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向家长学校严国忠校长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也向学校法制副校长于永波同志表示谢意。愿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优化育人网络,共同培育一代新人。

第2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食品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任务驱动

在现代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培养是关键的一环,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生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高中、中职平分升学转为高中剩余学生读中职,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传统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虽有一定独到的作用,但其也存在很多弊端:知识体系理论较多;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学用不一致明显;理论要求过高,对技能训练较少;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普遍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各校的教师都在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其特点是:

(1)任务驱动。教师以任务为中心,围绕实际问题的解决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和新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紧紧围绕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3)做中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精神。

(6)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是指导者、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自己完成任务。知识点由教师提出,即“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应用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任务设计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

1.任务选择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具有直观性。传统的食品应用化学的实验多数是性质验证性实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增设了凉粉的制作、卵磷脂的应用、影响肉馅嫩度的因素、果蔬变色的控制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以高度兴奋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任务的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在一般的实验课教材中,每一实验项目大体由以下几项组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及结论。实验过程则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过程,然后学生按照步骤操作,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将这几项分解成一个个“任务”,在顺序上加以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并能对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分析。

(二)教师引导

任务下达时,教师应首先明确任务内容及其要求,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对于学生感觉有难度、不能独立完成的内容,教师要重点指导,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

学生刚开始接触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不适应,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此时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学生先从淀粉的性质入手分析,了解淀粉具有哪些性质,可能发生什么反应,再结合实验内容找出应该利用淀粉的哪些性质才能完成本任务,然后逐渐让学生自行完成。一般通过2~3个循环,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此过程。

(三)任务实施

完成了任务的知识准备工作,进而就可以进入任务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药品、仪器和设备,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意本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衔接。要重点指导学生对所发生的现象变化进行细心观察、仔细辨认和认真记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较简单的任务,可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学生的个人能力;较复杂的任务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人际协调能力。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所做实验写出完整的报告。在报告中要对实验现象加以讨论,对不符合理论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及解决办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四)检验与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一种反思。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与差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和评价别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点评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评时教师可以指出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食品应用化学实验课上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别增加了部分食品成分功能性的利用的实验,如凉粉的制作,蛋白质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的利用,干果香气的形成等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实验,设计了一个个学生喜欢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得以顺利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1,(08):77-78.

[2]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4): 57-59.

第3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深海探珠;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的国际迁徙和劳动力的国内流动已成为21世纪不可避免的潮流,这向当前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课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作出了深刻的探索,形成了以“深海探珠”为核心内容的职教思想,这为本学院成功建设国家骨干和省示范院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专家学者们已共同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今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方向;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素质的人才。高职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水平,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它集中表现在开放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上。笔者总结多年高职教育实践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上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主持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地区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中山市教育教育规划课题《中山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关于“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进行深化和完善,以此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一、国内外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精品课程建设结合的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正成为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关注的课题。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及与他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在国内,199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最近,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这里面包括了教育国际化的内容,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叶传项提出了“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辛镜敏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薛光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家化;王红悦、阳征对开放式办学内涵进行了探析;吴忠魁提出了国际化是时代对教育的选择;顾明远、孟繁华提出了国际教育新理念;钱颖一从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要求上作了论述;等等。这些论述都是从本科教育及本科以上高层次教育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以及如何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于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没有涉及,国内少数学者如万金保、李春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探讨,这些也不免脱离本科教育的思维定势。2010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这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国外,早在1966年美国就制定了《国际教育法》,之后《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又强调教育国际化,明确提出采用“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而日本在1987年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日本著名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提出衡量大学实现国际化的标准是“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德国、英国、法国等也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国际教育。莫里斯・哈拉雷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出发,提出“课程国际化”;韩国成立专门的“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浪潮。这些也为我国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综观研究现状,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及相关高等教育政策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就人才模式而研究模式,较少思考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一致的课程建设。国外的研究及相关高等教育政策又重在课程选择上,却没有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从我国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来看,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7年来已累计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2467门,各个省也评选出众多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也已经成为引导教学改革与建设方向的旗帜,引导学校重视教学内涵建设与教学品质的提升,引导广大教师投入教学建设,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精品课程以本科学校的基础学科为主,虽然近几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高职精品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一些实用操作上,但很难展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课程建设结合的一致性,形成不相关的“两张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实践“深海探珠”职教思想出发,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较好地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精品课程建设的不相容问题。

二、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探索实践的主要命题

笔者以“深海探珠”职教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合作”为主线,坚持“从企业中来再到企业中去”的思路,将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融合起来;依托《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从实际出发构筑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的实践平台、创新平台、网络教育平台、职业文化和国际交流平台策略体系;发挥《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实施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为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不断推动学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作贡献,重点解决以下命题:

1.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预期价值的命题

笔者从珠三角经济全球化对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需求出发,深化与学院所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外资外贸企业对课程的共建,坚持“精品课程、国际化导向,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的理念,把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纳入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中来,把“深海探珠”职教思想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能够填补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研究空白,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实践上,笔者认为通过把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融入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和以《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完善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炼和总结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结合的有效性,对本地区高职院校适应珠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需要有着非常重大的实际价值。

2.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总体目标的命题

笔者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总体目标就是,促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需要。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社会需求调查研究中突出地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给予了关注,特别了解并认识到了中山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问题的深层原因和巨大影响。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认识人才需求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有个正确认识:要深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拓宽经济管理类的国际劳务就业,推进经管类教材的国际化,建立珠三角经管类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实施经管类学生跨国交流,加大经管类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加快本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3.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选取内容的命题

主要是指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与实践主要研究解决的内容:一是提升《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互动性。二是定位《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课程目标。要以国际化经济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计《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培养目标,这是教育的前提。三是构建《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内容。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体系,这是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中心内容。这也是探索与实践中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内容和创新点。四是造就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有《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师资,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五是建设国际化人才能力持续成长的实践岗位平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国际化岗位实践技能培养,这是保障经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充足技能供给的重要环节。

4.设计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的技术路线

笔者从审视近几年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入手,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结合高职高专精品建设实际与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定位,按照“深海探珠”职教思想的要求,精心建设,精细运作,全面建设《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多层梯队、多元团队、多方合作保障《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发展,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对接、合作、共赢”。探索与实践应该采用的技术路线是:①沉入国际化电商企业;②完成经济管理的岗位任务;③搜集《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资源;④分析原有《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现状;⑤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⑦《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评估与改进。探索与实践应该采用的实施步骤是:国际化教育思想的学习辅导――经济管理岗位工作――课程建设引领――突出重点培育――建立机制推进――累积资源建库――课程运行验证――修改持续提升。

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的设计实施

笔者对本人主持的广东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已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大胆推介和运用,对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当前笔者通过调研、与企业专家研讨、教学团队论证,完成了《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初步完成《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大纲的修订、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页及试题库的制作思路;同时,本课程团队进一步加强了与本地区相关的镇区国际化企业的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特别是,学院创建了国际学院班,并每年招生在校学生近100人,制定了国际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国际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及我国香港、澳门部分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办学的平台。以上这些为《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设计载体。主要应处理好三个问题:

1.创新设计《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一是要针对国际化企业需求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国际化教学内容。二是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国际化行业企业需求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三是要有“国际化合作育人,情境化实践导学”的开放式国际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四是要构建国际化实战真实的学习情境,实施科学的情境教学。五是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施项目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效果。六是要灵活运用国际化案例教学。七是要结合国际市场区域优势,整合国际化企业资源。针对现阶段的经济国际化现状,加强与区域国际化企业的联系。八是要立体式多媒教学。九是要借助全国各类商务大赛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性教学。

2.深化贯通《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一是引用国际化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通过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分析,深刻理解国际化商务和商务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做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相结合。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主动国际化学习意识。其二是国际化经营管理的真实和模拟系统实训。教师在实验室指导。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掌握各个平台的经济管理技术和流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其三是学生在国际化企业实习,联系国际化企业,让学生能一对一地实习(一个学生或两个学生对应一个企业)。国际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引导学生承担,教师只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完成国际化企业业务的项目教学,有助于他们了解国际化企业的经济管理的需求,并提高其独立运营和管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全面管理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现代国际化商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四是鼓励学生网上开店,让学生熟练掌握网络开店流程,熟悉国际化网络商务环境,通过国际化贯通管理,融合各种商务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誉,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国际化商务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国际化自主创业能力。

3.省略.2010-03-01.

[2] 冯新广.开放办学是美国社区学院的活力之源[J].国际教育交流,2010,(18).

[3] 朱运利,虞未章.教育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训基地的“概念重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EB/OL].省略/zong-he-293/2006-03-23.

[6] 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EB/0L].http://WWW.省略/zong-he-293/2006-03-23.

[7] 吴雪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DB/0L].省略/2006-03-23.

[8] 薛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特点[J].上海教育,2006,7B,26-28.

第4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教学、实训、科研的重要基地,危险化学品是必不可少的实训教学用品,危险化学品包括强酸、强碱、易燃易爆和剧等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强、易中毒等特点,若缺乏一定的使用安全知识操作或使用不当,易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这些特点和情况使得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及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实验室,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虽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不够科学完善,制度不够细化,使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1.2 缺乏安全意识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繁多、性质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其不具备一定的常识,尤其是文科类生源学生,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缺乏基础性的认识,使得其在实训过程中对于危险品的安全使用意识淡薄,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认识不够全面,安全使用和储存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导致经常有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

1.3 危险化学品购买、存放、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没有按需购买,危险化学品存量较大或者购买前根本不清楚库存量就盲目购买。同时,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没有专人负责,教师和学生随意放置和使用,未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领用量过大,用不完的就直接摆放在实训室,未及时归还入库保存,或者不明确使用之后的废液如何处理,经常有随意将废液倒入水池的现象存在,这些都导致危险化学品对实训室及师生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有毒气体使用时未配备相应的通风橱或通风系统防护设施,未使用防毒面罩等防护装备;对于强酸强碱易腐蚀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未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装备;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或者与其他危险试剂混放,未设置专门的储存柜等。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为使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管理守则”、“实验工作人员管理细则”、 “实验员管理考核办法”、“实验室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细则”、“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与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一定要严格贯彻执行。

每学期针对清查暴露出的危险化学试剂管理松散失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将实训试剂全部统计、归类,建立独立封闭的试剂室,实行专人管理制度和试剂进出库等级制度,确保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

2.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师生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实验室应经常开展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或讲座。同时,学校应对大一新生开展实训室安全知识相关教育。在学生上第一节实训课时,教师与实训室负责人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明确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规范,对于以后的实训课程,在每次授课前均应对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给予相应的说明②,尤其对于危险性化学试剂,应重点强调并多次提醒,增强学生使用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按需购买,适量贮存。对于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要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由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教学的需用量向实验室管理负责人申报,再由院(系)负责人审批,对于需经公安局审批并备案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申请批准、备案,严格按程序执行。

危险化学品购回后,应交库房储存,统一管理。按管理类别和化学性质分类设库,专人管理,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严格领用的库房管理程序。领用危险化学品,应注意做好信息记录,包括领用数量、日期、领用人、用途、用量、归还时间等信息。危险化学品的库存品种、数量、地点以及库管人员的情况应报当地公安部门备案。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做相应的处理,严格控制废液直接倒入水池,在实训室配备相应试剂废弃物回收瓶,根据危险化学品试剂的性质分类存放,并定期回收至相应的机构进行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尽力避免实训室环境的污染及危险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安全防护,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第5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逐步提升辖区内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制度,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坚决杜绝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为辖区经济建设提供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生产持续“三个零增长”再作贡献。

二、工作重点

在进一步巩固危险化学品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去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确保今年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目标的落实,其主要任务如下:

(一)按照省局印发《关于规范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推行危化企业“分级监管、分类监管”模式。本辖区企业按风险程度定性划分A、B、C、D四类企业监管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分别实施不同频次的监督检查,并将B、C、D类企业列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对象,其中A类企业为无储存危化经营单位,B类企业为重大危险源单位和区重点监控单位,C类企业为区级隐患挂牌督办对象,D类企业为市级隐患挂牌督办对象。各单位要根据实际等级,制订检查整改工作计划,开展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长效管理。各单位要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召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等。完善并实施重大危险源“两牌一箱”(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及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资料箱)、事故警示牌、安全隐患整改告示牌和化学品事故专项报告等四项制度。

(三)推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书面报告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报送制度。各单位要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分别按季、半年、年度向街道安监站报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报表(附件2)。每季度末报送危化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附件3)。街道安监站、有关社区、各专业市场要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认真整改排查出来的隐患。

(四)进一步深化安全标准化活动,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标准化活动企业参与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标准化达标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

(五)积极开展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了解行业整体安全生产状况,为实施危险化品使用行政许可做好准备。

(六)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储存等经营活动。各社区、单位要加强仓库、出租房等场所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等情况的排查,并对未持有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件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上报区安监局对其依法查处。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的,要规范设置“两牌一箱”,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做好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申报登记建档工作。来源于:

三、工作安排

1、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及时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2、对企业法人、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反“三违”宣传活动。

3、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工作,每季度末向街道安监站上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附件3),B、C、D类企业要制订企业年度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隐患排查计划,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机构,加强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街道将不定期进行检查或抽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对排查到的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要严格按照治理目标、经费、机构、时间和安全措施“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治。

5、建立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6、符合挂设事故隐患告示牌条件的、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的,要按规定挂设事故隐患整改告示牌和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并落实整改或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带有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必须建立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开展每年两次以上的安全检查制度并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力量作用,有针对性指导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解决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来源于: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组织。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消除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要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年”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各单位要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系统性开展一次“查身边隐患”、“杜绝三违”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职责分工要明确,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切实落实整改。

第6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规,进一步摸清全办事处易制毒化学品相关单位底数,全面掌握我办事处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使用情况,努力提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水平,为我办事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这次普查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普查活动领导小组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综治办),龚春雷任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相关单位的配合下,负责这次普查活动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并将普查开展情况及成效及时向办事处党委、行政报告。

三、普查内容

1、摸清所有可能涉及到易制毒化学品的相关单位的

底数,及时发现漏管的单位;

2、查明各相关单位所涉及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品种、数量、主要来源、库存等情况;

3、检查企业自身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状况。

四、普查方法

活动期间,综治办、仙来警务室在当地党委、行政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组织调查人员采取实地察看、调阅有关注册资料、向企业负责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等方法,对辖区所有厂矿、企事业单位逐一进行摸排,同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完整、准确地填写《易制毒化学品相关单位调查登记表》,该表一式两份,统一装订成册留作台帐备查,一份统一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周密部署。此次普查登记活动将为办事处下一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制定今后的工作规划提供依据。各地、各单位思想认识上要重视,组织安排上要周密,工作措施上要务求实效,要全面摸清生产、经销、运输、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和单位的底数,依法开展清理整顿,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仙来警务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可能被利用进行制毒犯罪活动的小型制药厂、化工厂、农药厂、兽药厂、有可疑人员出入的仓库及隐蔽场所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摧毁一批制毒窝点。同时,对品和精神药物经营、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认真学习,明确重点。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售和运输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明确工作重点和方法步聚,同时深入各相关单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其协调配合的主动性。

第7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52-01

试论如何加强危化品管理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人类在创造财富、享受成果的同时,总是会遇到愈来愈复杂的危险和事故的威胁。化学品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已为人们所知的化学品已达 500- 700 万种,危险化学品作为特殊的商品,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又隐藏着非常严重的事故危害。如果我们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1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由危险化学品的固有特性决定的

由于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等危险特性,从它的生产到使用、储存、运输和经营等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一类是可燃性物质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烟云,遇到火源引起火灾或爆炸,另一类是大量有毒物质的突然泄漏,在大范围内造成死亡、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和社会性,所表现的技术复杂性已经超过了事故本身,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使人们痛苦地认识到,现代工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工厂内部,而且相邻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都遭到巨大的危害。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避免其可能带来的对生命、财产、健康及环境的伤害。

1.2 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需要

目前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00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将推动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在抓安全工作时一定要在认真上下功夫,在落实中动真格,不管企业如何改革我们都要以大局为重,以人为本。这样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才会有保障,社会才能稳定,企业才会有效益,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壮大。

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现代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应用,生产过程日趋规模化、复杂化和自动化,同时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安全监督与管理则相对落后,这就引发了现代工业文明与风险的矛盾。如:近几年的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化学品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以及化学品的环境污染事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不断发生,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如: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注册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等。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全国 8 个地市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初步建立起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网络,这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建议主要采取的措施

3.1 安全技术措施

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作业场所的危害,防止操作人员在正常作业时受到危险化学品的侵害。如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安全设计、维修以及有计划的安全检查等,在企业中最常用的有三种: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就是降低危害程度,千方百计达到人们可接受的程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生产。

3.2 组织管理措施

作为炼油石化生产企业,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一般的安全管理措施外,危险化学品的组织管理措施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分析设备、材料性质、生产工艺、作业条件、生产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问题。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000)》标准,就是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危害识别。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控制重大危险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将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害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复杂性,特别是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向当地主管部门如实登记和上报。

3.2.2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机制和安全教育

首先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遇事安然。第一: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等造成的。因此,消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从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做起。第二:健全完善强化安全责任机制。企业从上到下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量化、细化、具体化。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2.3 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救援工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应急演练计划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防灾、消灾意识,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应急演练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有效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组织措施。以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通过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使重大危险源岗位人员熟悉应急处理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责任关怀

一、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一)危险化学品的界定危险化学品是化学品的一种,顾名思义是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者混着物,这种化学元素、化合物或者混合物可能是天然形成的,可能是人类制造的化学物质。本文所论述的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危险化学品[1]。(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制度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同时也是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维度来说,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必须要以环境法的立法原则为基本理念,以化学品的管理制度为基本原则,以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特点为基础,以调整危险化学品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为目的,以立法形式为具体表现。(三)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机构1.政府管理部门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机构,除了涉及到环保部门和安监部门外,还应包括负责工业危险化学品制造的工信部、涉及农业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农业部,涉及医疗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卫生部,以及涉及危险化学品交易的商务部、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交通运输部、涉及危险化学品进出口的质检总局和海关等。2.行业协会我国的行业协会在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上一直举足轻重,逐渐形成了环保理念、健康理念、安全理念三位一体的责任关怀体系,共有四十多家行业协会发挥着作用。为完善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促进我国化学化工行业健康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二、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随着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实践的发展,我国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以环境基本法为统领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共同构成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的根本依据来自于宪法中的污染防治基本原则[2]。同时,我国还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公约,与国内法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二)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1.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级别低我国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具体立法级别相对较低,用以统领危险化学品立法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仅仅是一部行政法规,这种立法级别不利于危险化学品管理权威的树立,不符合我国危险化学品产业的地位和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的现状。2.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标准内容要求不协调目前我国的危险化学品观测标准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是在观测标准配套的相关制度上还略显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是检测方法上的不足,落后的、单一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检测实践的要求。同时我国目前的检测标准中还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地方,这其中有法律法规难以协调统一的原因,给实际的检测活动制造了很多的困难。3.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公开制度不足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公众参与度不够高,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信息公开管理制度的不足,没有透明公开的信息,就没有民主合理的决策。我国危险化学品的科学管理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收集平台,信息披露机制以及信息评估的手段。

三、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提高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立法级别前文述及立法级别较低的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立法协调性较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立法级别,即制定国家级的GHS法律法规。(二)健全环境标准与监测制度我国应该健全危险化学品风险鉴别与评价的体系,确定危险化学品审查的标准和污染物排放的限制与控制,与国际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相接轨,做好环境风险的鉴定和评价,制定完善相关原则和标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环境标准与监测制度提高到国家立法的高度,制定危险化学品使用环境标准与监测条例。(三)完善公众知情监督制度目前我国对于污染物登记的规定散见于《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但规定的范围明显过窄,应在《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排污申报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特定污染物排污和转移的数据库。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公众知情监督制度,这一制度应当包括但是不限于重大项目公众听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有毒化学品数据库公开制度等,保障危险化学品管理和民主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毛,李广民.化工企业事故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21.

第9篇:化学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管理;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16-02

由于实践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生物类、化学类专业需广泛地使用各类化学品。但因多种原因,许多学校在化学品的管理使用方面采用传统的手工统计等方式,因此存在管理分散、保障条件不足、监管缺乏、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导致库存积压、药品变质经常发生,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当前高职教育要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历史条件下,实训(验)室的管理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为避免因化学品管理不善引起的安全事故,更有必要对化学品进行规范的科学管理。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化学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其他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对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方面有一些看法。

一、合法

各高职院校化学品的管理使用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1995)、《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99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等有关规定。

二、安全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保障,化学品的安全也是学校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相关部门都应重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1.宣传培训,统一认识。我校和其他多个学校在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方面的经验是:对化学品管理人员通过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在岗操作技能学习及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培训等形式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1]。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场所的安全系数的评估与检查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2.健全制度,落实职责。管理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践教学中的化学品的管理必须健全采购、保管、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各方面的制度,科学、严密、规范地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危险化学品采购申报制度”、“化学品保管制度”、“化学品领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使化学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3.落实职责,措施到位。我校和其他多个学校对化学品的管理经验是:存放化学品的位置应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电源、热源、生活区、办公区,且应到公安部门备案;库房应按国家标准配制,其门窗须为金属结构,试剂柜也应符合相关的规定;管理人员应当政治可靠、工作认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身体健康;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必须做到“四个专用”(即专用场地、专用库房、专用存放室柜、专用管理人员)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本账、双把锁、双人领、双人使用)等[1,2,3]。

三、规范

对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地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将化学品的危险降至最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统一入库。由于高职院校科研任务相对较轻,原则上同一学校内的所有化学药品都应在同一地点统一存放管理,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了解本学校化学药品的现状,避免重复购置,使有限的经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且也可减少一些药品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失效引起浪费。实践教学场所可允许长期存放一些最常规使用的药品。

2.存放规范。我校药品在库房中首先要分成无机类和有机类。无机类通常按照卤素及其盐类、硝酸盐、硫及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含单质磷)、硫氰化物及氰化物、金属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其他几个大类,无机酸宜分开单独成一类。存放时还应考虑化学品的禁忌关系、危险程度。有机物通常按照烷烃、烯烃、醇、醛、酮、酸、酯、醚及相应的盐分类存放,指示剂一般按其指示类别存放,染色剂通常按其名称中颜色顺序分类存放,生物试剂如糖类、氨基酸一般按其功能团或繁简顺序分类存放[4]。

3.规范使用。有研究人员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引入到化学品的管理中。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即利用化学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也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研究者指出要对化学品从存放、分装、配制、使用、处理等方面进行绿色管理[6]。

四、创新

研究人员探索了对化学品采用超市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管理方式,究其核心就是借助网络手段采用化学品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目前有一些学校进行了这些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7,8]。由于软件开发的成本不高,笔者建议各校可根据本校的情况开发出适应本校校情的软件,该软件至少应包含以下功能:

1.该软件应包含管理模块、教师应用模块,使用人员须认证通过后使用。

2.采购申请。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学初即通过该软件填写本学期药品购置计划,该计划在管理人员处自动合并汇总,并自动与库存比较,由此生成本学期的购置计划。管理人员也可通过该软件对未及时填报计划的教师进行提示。

3.入库登记。管理人员将新购置的药品按编号、品名(别名)、型号、规格、批号、数量、单价、生产日期、购进日期、保质期、存放位置、生产单位、供货商、使用状况等登记入系统(原实践教学场所的以上物品均可如此登记)。

4.教师使用。任课教师如需使用药品,应在系统中填报申请表,打印出来由实训(验)室管理人员经主管领导签字到库房领取,系统应能对历次领用情况进行记载和自动比较。

该软件也应适用于仪器、器材、材料。

总之,对高职院校实训(验)室化学品的管理应当合法、安全、规范,而且应当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妙贤.农业院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4,24(5):175-177.

[2]周舟.高校教学物资仓库(化学药品)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9):189.

[3]蓝建京.高校化学与生物双专业实验室的药品管理[J].科教文汇,2012,(2):185-186.

[4]卢晓翠,罗海吉.科学管理实验室药品试剂[J].基础医学教育,2001,3(2):139.

[5]闵恩泽,傅军.绿色化学的进展[J].岩矿测试,1999,18(2):81-86.

[6]何邦平,陈杰,钟如意,刘小宇,朱梅,杨峰,徐建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13-114.

[7]薛叙明,张启蒙,汤戌龙,李军.高职院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科学管理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5-88.

[8]曾建强,陆海南,黄海儒,黄晓红.高校化学药品超市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