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

第1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一、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使得古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

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学文言文的例子,这样,学生学起来觉得熟悉,既温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

在联系中学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应注意把中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中学课本《山海经夸父逐日》对夸父的解释很简单: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但在《核舟记》中对虞山叔远甫刻的注释则为: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文选《夸父逐日》时,则应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中学己有的知识串起来,进一步说明父的用法,既要说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称后而的美称,又要说明此用法又常写作甫

有的篇目中学课本有,而大学教材没有入选。这时教师在讲授古汉语课程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中学学过的旧知。如《木兰诗尸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学教材对扑朔的解释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知识点古无轻唇音时,就可以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列举其他几种观点,相互比较,从而深化认识。据刘成德先生概括,对于扑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2)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3)扑腾,乱动的样子(北大中文系编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4)貌蓬松的样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尔雅》郝s行义疏指出,扑朔与扑檄、扶疏、朴簌同一语源。树木丛生的样子为扑檄,枝叶丛生的样子叫扶疏,鸟兽的羽毛丛生的样子为扑簌、扑朔。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从语境出发,从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这恐怕是中学教材采用这种解释的原因所在)。但从语源的角度看,显然,朱东润的解释是较妥当的。这样,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在讲授古汉语修辞方式时,也可以多联系中学文言文内容。上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的修辞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句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这才难以区分雄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联系下文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讨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讨论是在中学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又比如在讲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仗的知识时,不妨联系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课后练习。该课后练习五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是王勃骄文的一大特点。学习新知,与己有知识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对仗的基本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任务是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培养其阅读古籍的能力。作为师范院校,还应考虑如何运用这一工具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王力先生指出如果只熟读一些作品和掌握一些常用词,而没有关于古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那就不能融会贯通,概括全而,中学文言文的解释多属随文释义,多为语境义,显得零散,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时,一方而,要尽可能联系中学己学知识;另一方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性教学,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中学对字词的用法一般只要求掌握语境义,因此对通假字、古今字不作严格区分。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而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

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而。《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

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己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

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

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而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

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己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四、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

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能更好地把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衔接起来。

例如:中学课本对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的解释取,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可释为得、着。古汉语教材未选辛弃疾的这首词。但是在讲授古汉语的词类知识时,我们可以提出疑问,即古代汉语教材为什么没有涉及取的这类用法?这就关系到古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更涉及汉语语法史的相关内容。古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而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而语写成的文言,而这种文言中取是没有时态助词用法的。时态助词在汉语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补充汉语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建立语言发展的观点,既深化学生的认识,也使得古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对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对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了然于胸。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这也要求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学体系而无视中学文言文实际。据柳士镇先生统计,以2003年人教社中学课本为例,课内外合计,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古诗文总数约在250篇(首)以上。中学这么多的古诗文学习内容,理应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很好的铺垫。

因而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师对中学文言文有哪些篇目、中学生己经掌握哪些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将大大有助于古代汉语教学,才能真正把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将来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第2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从1958年之前,各高校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古代汉语课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定义。王力先生曾经说过: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自1958年的教育革新,广大教育学者开始对古代汉语教学的目的及具体内容做出了重新的定义,望能够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促使汉语教学成效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自此以后,古代汉语教学革新过程中对其他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在古汉语教学当中便有了实质性的内容,其是以常用词、古汉语通论、文选三者有效综合为基本准则,同时将其作为古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促使古汉语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化。培养广大学生具备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能可为今后的历史学、哲学、文学及文献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其中,历史学、文学、哲学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性展现,所以说,古代汉语教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古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古代汉语教学课堂应变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曾经出现很多次学习西方文化的现象,并且势头非常迅猛。曾经有人在对西方文化未进行正确科学分辨的基础上,随意模仿西方文化,弃中国传统文化于不顾。从节日习俗上来分析,在中国,很多人痴迷于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无论这些节日与中国国情的关系,随意拿来便进行模仿,致使传统文化遭到巨大的冷落,无人问津。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及迅猛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不断地回归,譬如:我国在2008年主办的奥运会开幕式当中,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优秀的四大发明、无数、中国吸取、皮影戏、古代音乐等,开场戏《击缶而歌》向全世界介绍了我国传统的贵宾迎接利礼仪,展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独特含义。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与以往的春节一样共同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这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学习汉语的巨大浪潮,随后,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相继创建起来,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目前的传统文化大环境当中,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将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行列。为此,高效教师要义不容辞的把古代汉语教学课堂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履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巨大义务与责任。

三、古代汉语教学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正确引导

在以往的古汉语教学当中,教师只是将古汉语课程作为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的一种工具,在目前的教学革新之后,教师需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下意识的引导学生。譬如,在论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综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去体会到古人为人处事、教育教人的高尚道德。对学生背诵古诗词上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同时可以综合中国传统节日,将传统文化思想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讲到:“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仁义礼智信、真善美的发现是通过我们对古汉语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挖掘出来的,所以,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非常关键。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古代汉语教师不可一如既往的采取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做到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教学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认真组织每一次的古汉语教学内容,重视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譬如: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将古文字、诗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真实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及加深学习印象,从而激发对古代汉语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第3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一、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

任何一种文化想要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长足的发展必定要经历产业化的道路。依照汉语言文学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处理。古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汉语言文学最为丰富的素材宝库,由古汉语所支撑的中国“国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但是,由于近代白话文的兴起,现代青少年对于深入学习研究古汉语和国学的耐心正逐步丧失。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应该与汉语支撑并由汉语表达的中国的价值观理念结合在一起,而不应该是由汉语描绘出的其他文化的内容。

由此可见,技术上的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在硬件上的要求。

二、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

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首先要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汉语逐渐成为一种被认可并被广泛接受的语言。在这点上对外汉语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必须建立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进行国际化。这就需要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

最后,汉语言文学要渗透到的是世界各国,不应该急功近利只盯住拥有文化话语权的欧美各国。诺贝尔文学奖不一定是一国文化获得国际认可的唯—途径,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国际广泛认可,汉语言文学完全可以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诺贝尔文学奖。

三、走产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脱离了产业化谈国际化和脱离了国际化谈产业化都是片面的,国际化与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走将产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才能够更好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第4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 多媒体课件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66-02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大学生阅读古文能力的工具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本课程由于内容多,任务重,且枯燥乏味,加之课时又少,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一些新的教学尝试,如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古汉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适应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要使设计出的课件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了解古汉语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应用于古汉语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古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1 古汉语课程的内容、特点及要求

古汉语课程的内容主要有文选和通论两大部分。文选部分主要讲授古代的典范文言作品;通论部分讲授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知识。这两部分的教学各有特点和要求:

(1)文选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古汉语方面的感性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非常繁杂和琐碎的,要读懂这些作品,要求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一些知识很容易就被漏掉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论部分的教学主要是给学生传授有关古汉语的理论基础知识,重点讲授古今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差异大的一些基础知识,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对于这些理论知识要求教师的讲授要突出重点且尽量全面系统,讲解清楚,使学生记忆牢靠,并会用来解决古书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一些辅的工具,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2 多媒体课件在古汉语不同教学内容中的设计与运用

根据古汉语课程的特点与要求,文选和通论的教学课件在设计与运用时,要有针对性地把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相关信息、知识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教学,最大程度地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 文选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课本部分教学注重课文字词的解释与语句的疏通,每张幻灯片使用的文字不宜过多,在设计课件时要求输入重点语句,逐字解释单个字词的意义后再翻译全句。幻灯片画面应简洁、明了,同时为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设计课件时可一些词义注释制作成图片,并应用超链接来补充资料,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文选教学的效果。

在讲解课文《段于鄢》时,对“及庄公即位”一句的疏通,要重点讲清楚“及”和“即”的本义和在本句中的意义,可以先把这些字从甲骨文一直到楷书的字形及词的本义、引申义和相关的知识制作成图片,再链接到课件中,上课时一点字词,这个字的字形结构和字的本义、引申义等意义的来龙去脉就通过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既方便、直观,又生动形象,而且信息量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的意义时,不再觉得枯燥,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在讲解文选时,可在课件中设计若干幻灯片,输入一些重点字词的形体结构及解释,随时点击应用,通过分析字形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在讲“既而大叔又命西鄙北鄙二于己”中“既”的本义时,可以利用插入的图片资料,把“既”和“即”对比起来分析:这两个字的字形结构相似,左边都有一个食器,右边是一个人跪坐形,不同的是“即”中的人,嘴张得大大的,正准备去吃饭,而“既”是吃完了,把头转向了一边,通过字形分析,可以看出两个字都是会意字,“即”的本义是“就食”,由此引申出“靠近、走近”,再引出本句的“走向(登上)”等意义,而“既”的本义是“食尽”,由此引申为“完、尽”等,再进一步引申作副词,即本句的意义“已经……”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更加清楚,也更牢靠,事半功倍,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古汉语教学中运用得好,能使文选的讲解不再枯燥和乏味。

2.2 通论课件的设计和应用

通论教学牵涉到许多概念和例句,一个概念如何引入,需要插入什么样的媒体,如何才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如《诗律》一节的课件设计。

(1)课件设计制作:收集律诗方面的作者信息及相关图片,诗文朗诵的mp3声音文件,补充资料等,根据教学内容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为一个超链接结构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结构如图1所示。

(2)教学过程中课件的运用。

教学开始,播放课件,出现课件结构简图,点击右下角“进入正文”按钮,进入到课件封面“诗律”,点击进入“教学内容”,即“主菜单”画面,全面显示本章节所要讲授的五个内容。在此画面中用鼠标点击“一”,出现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诗律”,同时,播放古筝弹奏的背景音乐,并显示对“诗律”的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讲解古诗的分类,弄清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划分及不同特点。

点击“返回”按钮,回到“主菜单”页面,点击菜单“二”,动画切出第二个标题:“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通过树状结构图显示近体诗的分类,并用几张幻灯片举例说明;显示并讲解近体诗的四个特点: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

回到“主菜单”,点击“三”,动画切出第三个问题:“近体诗的押韵”,介绍近体诗押韵的“韵书”及押韵的规定,再通过一些诗文图片举例说明押韵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了解到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以及用韵的标准等等。

点击主菜单“四”,进入第四个标题:“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切出平声仄声的内容以及平仄声在近体诗里的组合规则,弄清近体诗每一句的平仄组合格式,根据其组合规则组合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分别用鼠标点击每一种句式,就可显示整首律诗的平仄组合格式。如点击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句式”,即显示出以这种格式起头的律诗第一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再逐渐动画切出后面七句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同一画面中显示杜甫五言律诗《春望》举例说明,同时播放《春望》录音,让学生逐一标出每个诗句的平仄。进而举一反三地了解五言律诗的其他三种平仄格式,进一步弄清七言律诗及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

点击主菜单“五”,显示第五个标题“近体诗的对仗”。在画面上方动画切出近体诗对仗的基本要求,并举例说明。如,列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讲解近体诗相对的两句词性和句式结构要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再列举一些典型的诗句讲解近体诗对仗的分类。

至此,“诗律”一节的五个内容讲授结束,点击“退出”按钮,切出最后一张幻灯片,结束课程。

本节内容由于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原本繁杂枯燥的内容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教学过程生动形象,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而且丰富的画面和优美的背景音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 古代汉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中,设计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我从2005年开始在部分章节中使用课件进行教学,后来逐步发展为一个学期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性、动感性等方面的一些不足,能把古汉语很多枯燥而抽象的内容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传输出来,在课件中通过显示一些古代作家图片及古文字图像,通过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录音、相关影像视频的播放,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古人的生活环境,切身体验作家作品所传授出的大量信息,更好地使学生融入进古代汉语知识中去。通过这些直观、生动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清晰地展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教学之余,我还把古代汉语课件上传到自己建立的博客中,在师生间建立起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里面链接提供了很多古代汉语学习资料,对那些在课堂上来不及掌握和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进行补充,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地完成了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古汉语教学中设计和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高校古代汉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还可相应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多媒体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曾继平,徐兵.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3):105-107.

第5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一、联想类比当代仍然使用的成语

如今使用的熟语特别是成语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成语中保留有许多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成语有约定俗成、言简意赅等特点,学生有一定的成语基础知识,通过分析成语来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不失为一条捷径。如,“时不我待”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唯利是图、惟命是从”也是宾语前置,“相濡以沫”是状语后置。接触到一种文言特殊句式,就举一个包含类似语言现象的成语,通过比较点拨,易为学生所理解。

学习苏询《六国论》一课,讲到“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时,引用成语“三令五申”来比较。“二败而三胜”是数词作补语前置,数词“二”“三”做动词“败”和“胜”的补语,放在动词前,意为“败二胜三”(战败了两次,战胜了三次)。而“三令五申”中数词“三”“五”做动词“令”和“申”的补语,放在动词前,意为“令三申五”(命令了三次,告诫了五次)。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有“请其矢,盛以锦囊”一句,可以列举成语“持之以恒”“嗤之以鼻”等。“盛(之)以锦囊”省略了动词“盛”的宾语“之”,它还是状语后置结构,应为“以锦囊盛(之)”。而“持之以恒”应为“以恒持之”,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同理,“嗤之以鼻”应为“以鼻嗤之”,即“用鼻子发出轻蔑的笑声”。这样类比,学生就容易懂了。

二、联想类比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

课本中的现代文有一些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不同的句子,在教学中,可以援引这些例句来和文言特殊句式进行比照。

学习苏轼《赤壁赋》中的“渺渺兮予怀”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二句,讲谓语前置句时,从史铁生《我与地坛》等文章中找类似用法的句子来对照。《我与地坛》开头有一段描写:“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段话作者有意采用了主谓倒装语序,来突出地坛的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和荒芜衰败。

这样再让学生理解上述两个文言特殊例句,就会变得容易。上述两句都是谓语前置,为了突出强调谓语。“渺渺兮予怀”突出强调“我心绪渺远、想得很多”之阔远,“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突出强调“老百姓认为我吝啬是应该的”之程度。这种比较教学方法,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的陌生感和惧怕心理,调动学习兴趣。

三、联想类比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

常见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倒装、省略等,在流行歌曲歌词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例证。教师可先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从中找出符合文言特殊句式特点的句子备用。借助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来进行文言特殊句式的教学。

联想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和毛阿敏《历史的天空》中的“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这些谓语前置句,那么,上述《赤壁赋》中的“渺渺兮予怀”和《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也都是谓语前置句,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歌手林俊杰演唱的《冻结》中的一句歌词:你的项链在我身边发光在我胸前。其中“你的项链发光在我胸前”,应该理解为“你的项链在我胸前发光”,这样的句子就叫做状语后置。类比可知,《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秦军函陵,晋军南”,就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

教学中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流行歌曲的歌词,“寓教于乐”,增强文言特殊句式的教学效果。

四、联想类比中学英语的语法知识

中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不甚明了,弄不懂“主、谓、宾、定、状、补”很普遍,但是对英语语法知识掌握得较好。在文言特殊句式教学中,可以“洋为中用”,引进英语句型来与之类比也很有效。

以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句为例,学习《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时,先请学生在黑板上把“他们在花园里读书”一句翻译成英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型,划出句子成分。翻译成英语是:They(主语) are reading(谓语) in the garden(状语);直译成中文是:他们(主语)读书(谓语)在花园里(状语);再按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应调整为:他们(主语)在花园里(状语)读书(谓语)。通过比较,发现在英语中语序是“主语+谓语+状语”,在现代汉语中,语序是“主语+状语+谓语”,“状语”在“谓语”前。而英语中“主语+谓语+状语”的句型结构,和文言文中状语后置句型一样。

在此基础上,分析“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句式特点,就水到渠成了。将军(主语)战(谓语)河北(状语),臣(主语)战(谓语)河南(状语)。直译为:将军(主语)作战(谓语)在黄河以北(状语),我作战(谓语)在黄河以南(状语)。意译为:将军(主语)在黄河以北(状语)作战(谓语),我(主语) 在黄河以南(状语)作战(谓语)。

古汉语中语序是“主语+谓语+状语”,这与英语的句型结构一致,而现代汉语中语序是“主语+状语+谓语”。状语在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中在谓语的前后位置正好相反,按照现代汉语语法顺序看,它是倒置的。这种古汉语中状语位置在谓语后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就叫状语后置。

第6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上古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朕” 句法功能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见诸文献的有“我”“吾”“余”“予”“朕”“n”“台”等多种说法,其中“余”“予”“我”“朕”出现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其中的“朕”为天子自称,自此“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在上古汉语中,“朕”的句法功能究竟如何?“朕”的句法功能与“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

一、“朕”的句法功能

“朕”一般表示单数①,它的句法功能是经常用作定语,有时用作主语,分别可译为“我的”“我”。另外,据当代学者考察,“朕”也有作宾语②和谓语的确切用例。

(一)用作定语

“朕”经常用作定语。例如:

(1)己卯卜,王贞:鼓其取宋伯歪,鼓骨载朕事,宋伯歪从鼓?(合集20075)

(2)秦公曰“不显朕皇祖,受天命,^佑下国,十又二公,不坠在下”(《秦公钟》)

(3)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二)用作主语

“朕”用作主语的例子。例如:

(4)戊寅卜:朕出今夕?(合集22478)

(5)朕不敢有后。(《尚书・多士》)

(6)朕教汝于民彝,汝乃是不M,乃时惟不永哉!(《尚书・洛诰》)

(三)用作宾语

姚振武(2015)提到:喻遂生曾指出甲骨文残辞中有“朕”作宾语的疑似用例,另外,据钱宗武考察,今文《尚书》中“朕”作主语凡20见,作定语凡33见,此外也有“朕”作宾语的确切用例,凡2见。例如:

(7)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

(8)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尚书・盘庚下》)③

(四)用作谓语

据张玉金(2010)考察,“朕”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例如:

(9)越则非朕,负乱惟尔。(《逸周书・商誓》)

二、“朕”的句法功能与“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的建议,钦定第一人称代词中的“朕”为天子自称,自此,“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有其原因值得探究。但这篇文章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朕”的句法功能与秦始皇将“朕”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

上文提到,“朕”经常用作定语。实际上,“朕”的以上句法功能中,最常见的是用作定语(译为“我的”)。西周和春秋金文中,当时王或诸侯、大臣提到自己的先祖的时候,用于自称的作定语的代词经常用“朕”,即用“朕”来修饰令人尊崇、敬畏的祖先。如200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西周F盘铭文中④,360字的铭文就有5处提到“朕”:“朕皇高祖”(我光荣的高祖),1处“朕皇亚祖”(我光荣的祖父),1处“朕皇考”(我光荣的父亲),2处“朕皇祖考”(我光荣的先祖和先父)。这5处“朕+称谓”中,“朕”均用作定语。另外,《楚辞・离骚》中当屈原提到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也用“朕皇考”(“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等等。

君主帝王、诸侯、大臣等贵族或地位高贵的人,在提到让自己尊崇和敬畏的先祖的时候,经常使用“朕”自称,让人们觉得这个词本身有尊贵的意味,用人们觉得表示尊贵意味的第一人称代词作为皇帝专称并不奇怪。

当然,“朕”缘何成为秦始皇钦定的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撰述。

(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编号:ZJW14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夏先培(1986)、姚振武(2015)指出“朕”也有用于复数的例

子,但比例很小。

②陈梦家(1956)认为殷商时代第一人称代词“我、余、朕”三者

有“格位”和“数”的不同,其中“朕”主要作定语,有时也作主语,没有提到“朕”有用作宾语的用例。后来学界一度认为上古汉语中的“朕”不能作宾语。

③姚振武(2015)引钱宗武先生所言“朕”作宾语的确切用例“尔

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出处误为《尚书・盘庚上》。据我们考察,《尚书・盘庚上》中并无“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但《尚书・盘庚下》中有“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意为:你们反而问我“为什么要惊动众人而迁徙?”),故本文此处据此纠正为《尚书・盘庚下》。

④西周F盘被称为“中国第一盘”,系周宣王之臣F给先祖先父铸

造,盘底21行约360字记载F的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25-26.

[2]张玉金.古代汉语语法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96.

[4]夏先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朕”“我”“吾”关系初探[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135-141.

第7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商兑

中图分类号:H1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10-03

一、文献综述

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由全国著名专家编写,权威性强,发行量大,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但因该教材是集体编写,常偶有疏漏,虽亦有一些文章商榷,使其不断完善,但今天看来仍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根据对郭锡良等先生《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关于探讨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的文选注释的论文很多,主要有:王洪清《〈古代汉语〉注释析疑》;张延俊《郭锡良〈古代汉语〉部分注释的商榷》;冯瑜华、乔秋颖《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和引文部分勘误》;王慧《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商兑九则》;周宝宏《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部分注释补正》等。这些论文对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有理有据,很受启发。

本文在先哲时贤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合法,把郭本《古代汉语》(郭锡良编著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郭本《古代汉语》)的注释中偶疏的地方进行探讨并作了分类,即分为以下三类:一、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二、文选中有的词语注释有误;三、文选中有的注释字音错误。

所谓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本字”和“借字”仅有语音上的联系,即语音相同、相近,但毫无意义上的联系,常用“某,通某”的方式表述。所谓的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而在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的字形,它不但语音相同,而且有意义联系。常用“某,同某”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等表述方式。

二、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

在郭本《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中,由于对通假字和古今字了解的不够全面,容易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因此对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注释容易出错,把它们搞混。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有的古今字误注为通假字。

1.《齐桓公伐楚》: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国的第一个国君。大:通‘太’。”

我们认为:大,同“太”。

郭本《古代汉语》认为:“大,通‘太’”,我们认为是,大,同“太”。“大”和“太”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因为,“大”和“太”读音相近和而在意义方面又有密切联系。

首先,“大”和“太”读音相近,《说文解字》记载:“大,他达切;太,他盖切。”其次,它们的意义之间也有许多联系。《广韵》记载:“大,小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称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也。”,《广雅》:“太,大也。”;《形义》:“太与大本来为一个字,都是指大,慢慢地分化成为了两个字。”《古代汉语词典》对“大”的记载是“(dà),最。并举例句“《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对“太”的解释是“大。《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王力古汉语字典》注为:“大,同太”。由此可见,“大”和“太”的意义是一样的,这样,可以断定它们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正确的解释应该为“大,后来写作太。”

其次,这从发行的权威教材上也可得到证明。

(1)南京大学高小方等《古代汉语》对《齐桓公伐楚》中的“大”和“太”注为“古今字,大公――太公”。①

(2)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注为:“大公,读作太公,即姜尚,齐之始祖。”②

根据以上分析,“大”和“太”应为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

2.《燕昭王求士》:“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冯几:靠着机案。冯,通‘{’”。

我们认为:冯,同“凭”({)。

很显然,郭本《古代汉语》把它们看作是通假字了,其实这是一对古今字。“冯”字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凭”,同时“冯”表示“凭借、依靠”等意义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可见,“凭”是在“冯”的基础上加上“心”字而形成的,“凭”的古体是“{”。《说文解字》:“冯,马行疾也。”而后又引申出依靠、凭借的意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这里的“凭”就是依靠的意思。再看北大编《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冯,后写作‘凭’”,用术语“后写作某某”,这已表明“冯”与“凭”是古今字关系。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对《燕昭王求士》中的“冯”注为“冯几,靠着几案。冯,同‘{’,依靠。”③“{”是“凭”的繁体写法。

3.《论贵粟疏》:“千里[敖,冠盖相望”,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敖,通‘遨’”。

敖,通“遨”,我们认为应该为:敖,同“遨”。

《说文解字》:“敖,从出从放,本义为出游”。而在《说文解字》中:“敖,出游也。从出从放。”,但是没有“遨”的相关内容,因为“遨”的使用出现的时间比“敖”迟出来了很久,因此,给“敖”加上一个偏旁就成为了“遨”,它“出游”的这个意义也是从“敖”衍生出来的。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敖”只有一个义项,就是“遨游,游逛”,而这个义项是“敖”这个词众多义项中的第一个义项,所以说,“遨”是从“敖”的一个义项中分化出去的。北大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敖”为“游遨”义;注“遨”也为“游遨”义,说明“敖”与“遨”在这个义项上同义,二字意义相同而不仅仅是读音相同,这就说明“敖”与“遨”是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因此,“敖”和“遨”不是通假字,而应该是古今字,正确的解释应该为:“敖,出游,后来写为“遨”。

(二)有的通假字误注为古今字

《张骞传》:“骞为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力:坚强而有毅力。:后来多写作‘强’”。

我们认为应该是:,通“强”。

很显然这是把“”和“强”看作是古今字关系了,我们认为它们是通假字关系。“”和“强”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仅是语音相同而已。“”,小篆作 。《说文》“”“弓有力”。例如《战国策・韩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杜甫《前出塞》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其后来演变为“有力量”、“是有力量”的意义,例如李斯《谏逐客书》:“强公室,杜思门。”而这个“强”,小篆作 ,《说文》“蛴也。从虫弘声。”可见“”与“强”这两个字,一个本义与弓箭有关,一个本义与昆虫有关,二者在意义上并没有联系,所以,它们不是古今字,而是通假字。“”与“强”同属群纽,阳韵,为同音通假。“”与“强”二字在古代只是读音相近,意思上却毫无关联,因此,我们认为它们是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通“强”。

《王力古汉语字典》:“,通‘强’”。又注曰:“强,通‘’。”可见二字是互相通假的。《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从文献上看,二字是互通的。

三、文选中有的注释有误

郭本《古代汉语》除在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外,在一些词语解释上也偶有失误。

(一)词义解释欠准确

1.《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四极:天的四方极远之处。传说中天的四方有支撑着的柱子。”

我们认为“四极”应为“天的四方的擎天柱”更确切些。

《说文》:“ ,极,栋也。”《系传》:“今人为木床以跨驴背,以负载物,即古之极也。极,屋梁之栋也。”由此可知,“极”是“屋梁”的意思,例如张衡《西京赋》:“N游极于浮柱”,这就可以很自然的引申出“柱子”的意思。同时,“四极”在《汉语大词典》就被解释为“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因此,“四极”在本文中应该准确地被解释为“天的四方的擎天柱。”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将此注为:“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④

2.《孙膑》:“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斫大树白:把大树砍白了。指把树皮砍掉,露出白色”。

我们认为这句话应该解释为“砍到大树,刮去树皮,露出白色,在那上面写上字。

郭本《古代汉语》对“斫大树白”的注释有欠妥之处。在这句话中,有三个动作,即“斫大树”一个动作,“白而书之”两个动作,这三个动作是连贯的,即先砍到大树,而后刮去树皮露出白色,在树木白色的地方写上字。而教材怎么能将“斫大树白”断句注释呢?在此句中“白而书之”中的“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而绝不是连接状语忠心词,“白而书之”是不能断开的,否则,连词“而”的作用找不到着落。我们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注释,“砍到大树,刮去树皮,露出白色,在那上面写上字。”

(二)词性解说错误

1.《巫山・巫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或:副词,或者。这里表假设的情况”。

我们认为,“或”应该解释为“假设连词,如果”。

首先,在古汉语中,副词是没有表假设的情况的,所以在这句话中,“或”并不是副词,而是连词,表假设关系。其次,教材已经注出是假设关系,还将“或”译为“或者”,认为是选择连词,说不通。

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直接引用此例句说明“或”的连词用法,认为“或,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并将“或王命急宣”翻译为“如果皇帝有诏书急需下达”,译文通畅。

顺便说一下,有的文选注释在语法方面也有不足,例如:

2.《钴a潭西小丘记》:“……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姓唐的人家荒弃的土地,要出卖却卖不出去。”

我们认为这是承前省略主语的一个判断句,但是教材没有指出来,又把它当作陈述句来翻译了。

“唐氏之弃地”郭本《古代汉语》把它译为“姓唐的人家荒弃的土地”,这是不准确的,他既没有意识到这是主语的省略,又把判断句解释为陈述句。这句话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而不是陈述句。它的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此乃唐氏之弃地,柳宗元在这里借“唐氏之弃地”,隐喻自己是唐王朝的弃人,被朝廷谴弃到荒远的地方,自己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这种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往往不容易被看出,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句型。

四、文选中有的注音有误

郭本《古代汉语》有时对字音把握不准,出现明显失误。

1.《lZ传》:“苟能起,又不自艾。”郭本《古代汉语》注释为“艾(yì):停止、悔改。”

我们认为,“艾”的读音应该是:aì。

《现代汉语字典》注“艾”,停止,音为aì,“艾”如果是“停止”的意思,那么他应该读作aì,而不应误读为yì,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方兴未艾”的意思相同。文中的意思是说lZ摔倒后如果还能起来,它就又不能停止背东西,这很通畅。如果“艾”的意思是“悔改”,那么它应该读为yì,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怨自艾”用法一样,但在此句中,根据上下文“艾”应该读aì,“停止”的意思。

2.《[天都》:“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郭本《古代汉语》注释“徙(xí):移动。

我们认为,“徙”的确切读音应该是:xǐ。

《古代汉语词典》注为“徙,xǐ,迁移。《老子》十八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除此之外,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等权威的工具书中也是只有xǐ,这一个读音。

五、结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中有的注释进行了探讨,发现了一些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加以论述,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一、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二、文选中有的注释有误。三、文选中有的注音有误。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的论述比较充分。如“大”和“太”。我们查阅了《说文解字》、《广韵》、《说文解字注》、《广雅》、《古汉语常用词词典》以及《王力古汉语字典》进行论证,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有理有据。但因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古汉语的知识比较有限,所读著作较少,在某些问题的论述上还不够全面深入,有的例子典型性还不强,有的分析还不到位,这是我的不足之处。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广泛的阅读有关古代汉语的专著,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解决这次论文出现的问题。

注 释:

①高小方,等.古代汉语[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9.

②④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0,285.

③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778.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4,178,236,8,203,19,11,57,34.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5〕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陈亦民.汉文字干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7〕王念孙.广雅疏证[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张双棣,殷国光.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第8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隐喻;构词法;古代汉语词汇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简单地说,隐喻就是用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解释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隐喻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也有论述,如《周易・说卦・系辞》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陈癸在《文则》卷上丙云:“《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由此可见,隐喻自古就有,古汉语中也不乏隐喻。而隐喻对于构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隐喻构词法成为古代汉语构词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构词隐喻和词义隐喻

构词隐喻和词义隐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属于构词法范畴,后者属于语义学范畴。二者虽有联系,但绝不是同一概念。构词隐喻要求构词语素中至少有一个不表示本义,而表示比喻义,是隐喻要素中的喻体,这个语素我们成为喻体语素。词义隐喻的各语素都表示本义,也就是说,词义隐喻中没有喻体语素。词义隐喻知识一个词在其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表示比喻的义项,这个隐喻性的义项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得以体现出来。例如:“鹅黄”一词中的“鹅”是喻体语素,表比喻义,指“像鹅的细小绒毛一样”。从句法结构上就可以清楚看出哪一语素表本义,哪一语素表比喻义。所以,“鹅黄”为隐喻构词。又如“黑手”,它的本义指黑的手,后由于“黑色”在中国常常代表“反派”“黑暗”“危险”等意义,表贬义,所以引申为“暗中搞阴谋活动的人或势力”,从结构上看不出前后语素有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因此,“黑手”为词义隐喻。构词隐喻和词义隐喻就构造新词角度来说是大不相同的,构词隐喻产生新词,而词义隐喻则产生新义。

二、古汉语文献中的隐喻构词

前文已经提到,中国古代文论中已有对隐喻理论的阐述,而从古汉语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隐喻构词法在古汉语中已十分常见,如:

虫书 秦书八体之一,以字形如虫鸟,故名。《说文・叙》:“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篆,四曰虫书……”

冰心 比喻心地洁白如冰。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蚕食 像蚕食桑叶一样,比喻逐渐侵吞。《战国策・赵策一》:“秦蚕食韩氏之地。”《汉书・严安传》:“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

壁立 形容陡峭的山崖像墙壁一样耸立。张载《剑阁铭》:“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水经注・巨马水》:“层岩壁立,直上千霄。”

以上四例均为隐喻构词,其中,“虫书”一词见于《说文》,说明“虫书”作为秦书,早在秦朝就已经存在并广泛运用,由此可以断定,隐喻构词法在上古时期已经作为一种构词方法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词语在古代最初出现时仍是偏正短语,到后来才逐渐凝结为词,如“蚕食”“壁立”“鲸吞”等。但是,这些由隐喻表达方式构成的偏正短语依然是文本研究的对象。因此,本文所涉及的隐喻构词,既包括词,也包括短语。

三、古汉语隐喻构词法的结构类型

在对隐喻构词法的研究中,隐喻构词的结构类型一直众说纷纭。我们比较熟悉的隐喻学研究学者束定芳先生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简要地将词汇隐喻分为四类:(1)前一部分为修饰词,后一部分为中心词,后者与前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形体上的相似;(2)前一部分为修饰词,后一部分为中心词,两者之间的相似是性质、功用、活动上的相似;(3)两个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一种部分地相似;(4)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这一分类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不难看出,这种分类过于粗糙,相比之下,孙云、王桂华等的分类则更为系统和完善一些。他们将比喻构词分为三大类:(一)全喻型。(二)正喻型。(三)偏喻型。其中全喻型是词义隐喻的分类,这里我们不作分析。而正喻型和偏喻型的区别在于正喻型的词语“正”的部分表喻体,偏喻型的词语“偏”的部分表喻体。他们把偏正式比喻构词按照语法结构分类还是可取的。下面具体阐述一下古代汉语隐喻构词的结构类型。

1、暗喻造词。即喻体语素在前的偏正式隐喻构词。之所以成为暗喻造词,其原因有二:首先,几乎所有的暗喻都是隐喻。其次,隐喻构词中没有喻词,因此不能理解为明喻造词。而之前很多学者将这一类命名为明喻造词,是不合适的。根据后语素与前语素的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两小类:

(1)喻体+本体 这一小类没有太大的分歧,大部分学者在对隐喻构词分类时都分出这样一类。符合这种形式的隐喻构词大多为定中式隐喻构词,如:

花脸 饼金 冰心 火色 虎将 雷叹 鸟篆

(2)喻体+相似点 侯友兰曾说:“这种比喻词前一语素是喻体,没错,但后一语素并不是本体。也就是说,这类比喻词在词面上其实并未出现本体,只出现了喻体,后一语素并不是本体,而只是指明喻体和本体所相似的性状或行为动作,本体并未在词中出现,而一般在集体的上下文中出现。”颜红菊指出:“在状中式偏正复合词中,本体和喻体相似的动作行为或性状成为语义中心,本体是动作行为或性状的主体,是个变量,不能成为复合词的构词成分,喻体则通过具体事务曲折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性状的程度。”由此可见,符合这一分类的词语为状中式隐喻构词,如:

动词性:狐疑 鹤立 虎贲 鲸吞 蚕食 雀息 蛇行 尸居

形容词性:鹅黄 血红 雪白

2、借喻造词。即后语素为喻体,借喻本体,前一语素是修饰限定语义类的语义特征,表示“质料、领有者、地点”等等。史锡尧、贺水彬以及颜红菊等人都将喻体语素在后的隐喻构词称为“借喻造词”。其中,贺水彬指出:“本身不含比喻结构,两个语素并没有构成隐喻结构,只是后语素是一个由喻体转指的成分,属于‘借喻造词’。”而颜红菊认为,“借喻造词”应包含喻体在后的复合词,这类词的隐喻结构并不是“本体+喻体”,而是用喻体直接称代本体,喻体通过比喻意义的固定化,产生出新的语义类别……前一语素不是本体,而是限定语义类别的“质料”等语义特征。我们从字面上无法看出该类词语所指为何物,如:

地衣 河目 海口 海盖

3、倒喻造词。即喻体语素在后,本体语素在前的隐喻构词。这类词的隐喻结构为“本体+喻体”。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如前文所说,很多学者认为此类隐喻构词也属于借喻构词。然而,本文认为古汉语中确实存在“本体+喻体”这种隐喻结构,如:

谗箭 漂萍

这类词语多为动词喻构词,前一语素是动词性成分,后面的喻体语素作状语,我们根据字面可以断定这一类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或动作行为就是前一语素所代表的的事物或行为,那么,这就和前文的“借喻造词”有很大差别了。(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史锡尧.名词比喻造词.中国语文.1996(6).

[3] 颜红菊.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第9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在江苏卷中,文言文的第一题就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考查的形式也从前几年的选择错误的一项变成了直接解释三个实词的含义,这样无形之中对考生的要求就提高了。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常见实词的积累。可以以课本附录中的“文言文常用实词表”及课文注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即置于一个个的句子中,然后根据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能熟记苏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中出现的实词,以此为把手推断其他实词。

对试卷中出现的实词,除了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只有二者巧妙结合,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现将方法归纳如下:

一、依形推义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探求字的意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学生识别通假字。

二、语法分析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和语法功能,为学生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定语多由名词或形容词充当。

三、句式推断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或相同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反、相近或相同。

四、联想推断法。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学生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学生要善于根据已有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五、语境推断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学生要寻找的钥匙。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外部语境指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如,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在古汉语中,“多”有多个义项,根据语境来推断,此句中的“多”可以判定解释为“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