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

第1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教育有效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成因

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育的实施者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评价等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成人学生学习目的的达成,最大化地满足不同成人学生的多样需求。保证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与学生需求的匹配,但在成人教育实践中却发现,这种有效性的达成并非易事。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熟悉劳动法、经济法,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基础。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该专业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用性强的同时兼顾了专业性,总体学习门槛较低,对各种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平衡,适合各种学习背景的成年受教育者学习。选择该专业入手研究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对于研究成果的迁移也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实践中,一直以来存在着学生需求与教学效果不匹配的矛盾。一方面,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形成的。学习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不善于记忆性学习与复杂概念的理解,而且不管是个人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还是工作经历均呈现出一种复杂多样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人教育中,教学目标却主要是以知识本身是否得到掌握衡量成人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而忽视了在课堂中成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注和需要,教学目标是传授知识,教学内容必然是以理论为主,固守教材。课堂在教师的完全操控下朝着教师预定的目标运行,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目标。这种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矛盾,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和程式化,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于获得保障。

目前,随着全日制高等院校逐年扩招,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需求逐年萎缩,招生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混张文凭的低层次需求。文献综述发现,成人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受到着教育改革研究者的关注,各类问题成因都有着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对于相关问题的对策分析,却也常常进入知易行难的困境,虽然言之成理,但却难于落实。因此,寻找新的问题解决框架,才是目前解决成人教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解读

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学科提出的概念,一种常见的知识管理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无论组织还是个人,当其对知识进行管理活动时,都必然要经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学家Ikujiro Nonaka将组织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转化模式划分为四大类活动,默化(Socialization)、外化 (Externaliza

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 (Internalization),由此建立了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创造性的清晰描述了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其中,默化活动是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活动来说,默化主要指对于通过各类观察、模仿和实践活动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以及在获取隐性知识之后的消化整合。外化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是对隐性知识加以符号化表述的过程。整合是指从显性知识碎片转化为系统化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化是指从外部获取并经过整合的显性知识,经历个人的重新消化,成为真正的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四种知识转化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知识学习、知识转化、知识共享和新知识创造的完整过程。

从知识管理SECI模型的视角审视成人教育教学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其实不难看出从学生需求说,成人教育教学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两者的核心知识转化活动是有所不同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核心在于整合活动,即通过对外部外显知识的获取、收集和整理,从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成人教育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构建本身并无太大兴趣,其需求的核心,往往在于知识的内化活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理解进而提升个人能力的过程。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

(一)建设基于职业认同的初始场(Originating Ba)。在初始场,个人之间基于情感上的认同,因而得以排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障碍,彼此交互表露其感觉、情绪、 经验与心态。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建立学生的认同感,包括对教师的认同感、对同学的认同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专业的认同感。而在这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认同感是学生认同感的基础,只要建立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认同感,教师认同感可以通过强调自身的专业背景与工作经验初步建立并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强化。

(二)建设平等开放的互动场(Interacting Ba)。在互动场中,师生以开放态度,彼此充分对话,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以便创造新知识及价值。建设互动场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学员与自己是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的权力在互动场中应该来自于专业背景和个人魅力,而非制度性权力。

(三)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场(Cyber Ba)。当今社会早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稀缺性已不复存在,但挖掘信息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来说,快速挖掘整理与掌握陌生领域知识的能力变得比单纯的记忆书本知识更重要。因此,今天的成人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电子资料库,实现立体化网络化的知识整合。

(四)建设立足实践的练习场(Exercising Ba)。在练习场,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多渠道知识转化为个人理解进而提升个人能力,其中的关键在于设计贴近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题目。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创业策划、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观摩或实际演练等方式不断的练习,而非只坐着听教师讲授分析性的教材,能应用实际生活上或进行模拟的显性知识,并持续将这些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第2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4-02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许多高校先后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目前,大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处于摸索调整阶段。本文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进行研究,以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一个新兴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03年开始招生。累计本科毕业生398人。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8人;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已形成了一支数量较大、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作为我校新增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实验基地建设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建立3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已投入72万元建成人力资源综合实训室。现有心理实验分为企业现有人员能力测评和招聘人员能力测评两大模块。另外,还通过奥派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心理测评软件在人力资源综合实训室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模拟训练。和它相对应,本专业校内实训课程包括人才测评与业绩评估实训、培训与开发实训、薪酬设计与管理实训、工作分析实训、管理沟通实训、专业综合实训、ERP沙盘实训、统计学实训。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训室建设及管理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和环境,人力资源综合实训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益处。然而,我校人力资源实训室的一些仪器设备和软件配置不够合理,有些仪器设备和软件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实训内容须进一步整合和拓展,更充分利用实训室。

2.校外实习基地匮乏。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例如工作分析方法与技术、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等课程,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检验知识与技能,学生所学知识很难真正转变成自己的能力。因此,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特别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校外实习基地,即使是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如何让实习基地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没有从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1.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注重应用和实际操作的专业,其应用性决定了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岗位技能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它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够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领导和本专业教师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为了弥补校外实习的不足,要加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和必要的软件,让学生不走出校门也能亲身感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方案设计、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中,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实训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实训室要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和相应的实训指导书,在实训内容上,应以人才测评、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薪酬体系设计等为重点。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切实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必须建立足够的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实践,也有利于实习企业接受学生,在指导学生的工作上积累经验。在选择实习单位时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只有这样,学生去了才会有经验可学习,有问题可研究;二是要做到互利互惠,双方受益,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性。学校可利用有限的实习经费借助基地单位的支持完成教学任务,基地单位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实习和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技术和咨询活动,解决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进行员工培训、企业薪酬体系设计、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等,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保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教师的科研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既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工作方法的指导者。因此,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可以由校行政部门与企业协商,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挂职担任相应的职务,参与企业招聘、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各个环节的实际运作。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研究及咨询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外校、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一些具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可以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部长来实训室作为兼职指导教师,让他们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状况,给学生进行讲解,现身说法。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部部长等作为学生实习指导的导师,对学生实践性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对这些导师可采用聘用制,给他们发聘书并支付报酬。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客座教授。扩大兼职教师数量。构建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罗少婷,张仕华.开放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2]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教论坛,2006,(6).

[3]祝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8,(7).

[4]曾建权.推进职业技术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5).

第3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对淮阳一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20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实习生在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导致实习生满足不了基础教育需求,并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扎实有效地向深层次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与健康课程脱节的问题日趋严重.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近年来,淮阳一高以其突出的课程改革业绩和影响,先后被周口市教育局、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基础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本文以淮阳一高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20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从淮阳一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情况和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找出现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不足,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供借鉴.

1淮阳一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概况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的,新课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学案导学、教案教学、巩固案巩固教学效果”这一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1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模式

淮阳一高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采用“三案五环”课堂模式,“三案”指“学案”“教案”“巩固案(练案或考案)”.“学案”是利用每天大课间30分钟时间,教师根据课前授课内容,提前设计辅助练习方案,在大课间组织实施练习.学案的设计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线.“教案”是在学案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教案的设计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线.“巩固案”是在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掌握的基础上,针对性布置练习内容进行巩固,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达到学生主动锻炼的效果.巩固案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积极性为主线.复习“五环”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提升,五个环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反思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能够将技术动作与学生的积极探索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并且课内和课外互动、相互促进,促进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一体化.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来增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1.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

淮阳一高是民办公质的私立学校,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学校扎实的课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走在了周口课改的前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1.2.1学生积极、自信,体育成绩达标率明显提升

淮阳一高的学生多来自城市周边乡镇,他们当中留守少年又占了很大一部分.与城市中学的学生相比,学生心理上自卑、敏感、脆弱,营养不均衡、身体素质差、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和管理难度非常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依据该校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成绩提升快.2013年、2014年中招考试的体育成绩达标率已连续2年跻身于全县首位.

1.2.2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兴趣爱好广泛,体育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挑选专业体育教师,成立了武术特长班、篮球特长班、乒乓球特长班、跆拳道特长班.每周为特长班的学生培训、指导两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体育锻炼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同样带动了学校的课外文化生活,学生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每年自编自导组织元旦晚会、师生联谊会和形式多样的各类体育比赛,丰富了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意识.

1.2.3教师的职业素养显著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促使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升.课改实施后,任课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传统的体育教学素养外,还应当具备更丰富的知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新课改实施以来,该校每年举办“体育教师课堂基本功大赛”,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体育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自2012年以来,该校已完成“花样跳绳”“九式太极拳”“军体操”等12项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先后被周口市教育局、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城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示范单位”“基础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2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淮阳一高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实习期间,认真实习,学习新课改,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工作积极主动,极大地锻炼了体育教学工作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认可和爱戴,但是在实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校20名实习指导教师进行集体座谈,收集、整理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基础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认识不足;第二,教学理念跟不上基础教育改革;第三,知识结构不完善,无法满足课改需要;第四,教学基本技能不扎实.

2.1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是实习一个多月里,指导教师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实习生主要表现有:不愿意深入基层从事基础教学,嫌弃中学教学条件差、压力大,他们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考研和考公务员之中;对待中学生没有耐心.究其原因,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新专业的不断扩充,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才选择报考了师范专业,而自己对专业不了解、不热爱,大学学习期间更是充满了困惑、茫然,学校也忽视了对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2.2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近年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日渐成熟,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力度上都远远落后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学生对新课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文字上,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和实施过程知之甚少.在实习阶段的表现有:实习的听、评课阶段,找不到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不会去评价课堂教学的优劣.在试讲阶段,普遍习惯旧的教学理念,往往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与中学现行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在正式实习任课阶段,讲课生疏,课堂设计方案凌乱,面对复杂的教学过程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应付,容易遗忘知识点.经过一个多月的基础教育实习,学生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有了一定认识、课堂教学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经验不足,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普遍感觉独立教学比较吃力.

2.3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基础教育的需要

实习中普遍存在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对中学教材内容、教材体系不熟悉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第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小、器材少、人数多的情况不适应;第二,对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不清楚,课堂上遗漏知识点,教学重点不突出;第三,不能主动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即使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动作,不知道如何纠错.第四,实习生遇到体差生,难以把握教学尺度,教学效果不佳.

2.4教学基本技能不扎实

实习中,较普遍存在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教学基本技能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转换教师角色所花费时间较长.主要表现有:第一,教学示范能力差.动作示范不规范,示范次数、时机不恰当.第二,教师的教态拘谨、不大方,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交流、缺少师生互动.第三,教师口令缺少抑扬顿挫;教学术语表述不清、语言条理性差、缺乏层次性;讲解语速过快导致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困难.

3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

应用型人才指能将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于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基础教育的实习反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单单的几门课程就能完成的,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对基础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应该制定一个连续的、立体的培养体系.在入学初,各个院系组织新生进行专业教育,除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要求等内容外,还要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对教师职业价值、职业道德的理解.在后续教学中和日常管理中,也要注重既教书又育人,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和渗透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定期参加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持续的、立体的氛围熏陶和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

3.2更新教育观念,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

高等院校应该是先进教学理念传播场所,但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教学理念滞后于基础教育,这也反映出了高等教育改革落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高校教师不但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还要更好地深入基础教育教学的前沿,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的紧密对接.比如,组织高校师生观摩学习中小学教学改革.深入中小学课堂,听取平时授课,关注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了解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进展.参加中小学教学研讨会.选派高校教师到中学顶岗锻炼.邀请基础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定期举办基础教育学术讲座等.实现与基础教育教学的前沿、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紧密接轨.

3.3以基础教育需求为基础,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授课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反映出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学习培训,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对中学教学改革了解,对中学教学内容的分析,对中学教材体系、教法的研究,让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基础教育的要求,能够胜任新课程标准下的基础教育教学.高校教师在教学授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中小学所开设的本专业内容进行调查,并写出教材分析报告,确立授课内容,然后才能实施授课.这样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实施,与基础教育一一对接,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基础教育相吻合,培养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问题.

3.4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顶岗实习和分期实习相结合,提高教育实习效率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实习中表现出来的教学基本技能不扎实这一情况,也反映出学生实习机会少、实习时间短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和训练,如,口令哨音、教师动作示范、教师口语、教师基本教态,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规范教学基本功.让师范生考取适当的教师基本技能证书,定期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帮助学生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坚持在每学期、每学年定期开展学习、巩固、提高和考核,对于这些技能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毕业实习.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习主要集中在第七学期,学生在这学期面临着考研、考公务员和就业问题,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尽管在实习后发现自身教学能力不足,但是临近毕业,就业压力大、提供给学生自我完善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再提高,导致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教育实习可以分期进行,可以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两个时间段来实施,这样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第七学期的压力,而且学生也有时间再次“回炉”提高教学技能.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实习过程中,可以采用顶岗实习和分期实习相结合,根据不同需求的学生,灵活安排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实习任务.

作者:安宏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正民.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2]许艳,刘隆华.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措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9):47-49.

[3]饶玮,夏泽胜.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8):53-55.

第4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1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体育专业逐步得到重视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明确指出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1].随着这一要求逐步推广与实践,体育专业也改变了“副课”的地位,开始得到学生及学校的重视.学校开始重视体育对学生健康的价值,通过开设足够的体育专业,帮助学生在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与运动技能,进而逐渐形成长期锻炼的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新课标还规定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自身的体育爱好,更好地完成体育专业设立的目标.

1.2未能与其他课程很好地融合

虽然体育专业目前已经专业化、规范化,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接受相当一部分的理论课程,以更好地了解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及应用.即便是在体育专业中,学生还是需要接受一定的人文学习,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我国长期“重文轻武”的教学方式,导致体育专业缺失足够专业的体育教师.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课程与体育专业课程的配合.人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无法配合体育专业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文化课不重要”的概念.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3体育专业人才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重视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就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而言,体育专业人才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如此会导致一些人才放弃学习体育专业,而改其他专业.这在无形中会让体育专业错失掉一大批人才.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各学校的体育师资均呈现饱和状态,体育专业人才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2].虽然健身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行业,但大部分体育专业人才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同时伴随着社会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专业化,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3].以健身教练为例,除了日常的健身客户需求,还有针对客户一对一的服务课程.如何平衡日常课程与一对一课程的时间,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满足大众化的健身要求和单一客户的具体要求,都是健身教练工作的重要内容.

2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2.1忽视对体育专业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我国提起体育专业,大多数人会想到体育专业学生在某个体育项目中非常擅长,如长跑、跳远、跨栏等,很少会将之与身体素质、体育精神联系在一起.在体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也过于注重学生的生物方面的效能,而学生对于运动的理解也是非常片面的[4].以足球为例,大多数人对足球的理解是用脚来控球,传球,然后射门得分即可.但除了个人对于足球的控制能力,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防守与进攻的策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对方防守的漏洞、守门员的不足,都是足球中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通常在一个球队内,并不会过分注重一个球员的个人素质,而是注重提升整个球队的应变能力、防守和进攻的能力.英国足球总会认为,足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会踢球的全面发展的人.显然我国对于体育专业的理解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尽管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体院专业的重要性,但要想改变人们对体育专业固有的偏见和看法,在真正意义上重视体育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提升,将体育专业作为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更重视体育的竞技性

体育是一项竞技性的运动,因此在体育比赛中就一定会分出名次.虽然我们都清楚体育精神是为了提升身体素质,使之更高、更快、更强,但人们还是会过多关注获得冠军的体育运动员.如此必然会导致体育专业中出现“重物轻人”的现象,专业教育的内容也会以更多的体育训练为主,而忽视对专业人才的人格塑造与培养,这将限制住体育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5].如在奥运会中,人们对于国家金牌数量和比赛冠军往往给予过多的关注,对于有能力拿到冠军却失利的运动员往往会发出严重的苛责.在2008年奥运会上,刘翔因为脚伤退赛,责备声铺天盖地袭来,甚至传出“刘翔假退赛”的阴谋论.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世界冠军,教练郎平就说:“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能因为女排赢了才关注女排精神.”体育训练是非常辛苦并且枯燥乏味的,体育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足够好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及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应对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才能稳定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今后工作的要求.如果仅仅局限在体育项目的训练上,很容易局限住自身发展,逐步失去进步的空间.

2.3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大环境的缺陷

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一直将“体育”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过多重视对体育动作的教授,照本宣科地讲述体育动作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社会适应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的教育.这一体育专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现今都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体育专业教育理论系统,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体育专业人才均不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只侧重对体育成绩、技术和动作的训练[6].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这样的体育专业人才也将很快被淘汰.如当前热门的健身行业,健身教练不仅要了解动作的规范度和解析度,还要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出相关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从多方面帮助客户达到预定的健身目的.如减肥的客户可以指定难度系数低且能够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动作,日常饮食要控制糖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于增肌的客户要根据其肌肉的整体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日常饮食注重蛋白质的摄入.这些都属于体育专业教学内容,但这些是不能通过简单的动作训练与讲解而学习到的.

2.4体育专业的人才来源过于局限性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中,当学生文化课的分数不够时,可以通过一些体育特长类加分.而为了应对体育考试,学生不得不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训练和巩固.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文化基础.同时由于体育专业对于文化课程的分数要求并不高,使人误认为体育专业生不需要足够的文化知识,误导学生忽视文化课程.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就对体育专业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四肢发达的人,大多头脑简单.对于他们在其他方面并没有更多的期待,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其他知识,发展自身其他爱好的积极性.

2.5学校、教师及学生“偏专业”的思想严重

在体育专业中,学校很少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过多重视在赛事中所获得的成绩.加上我国教育尚未对体育专业教学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社会上对于体育专业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都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学校“偏专业”的思想[7].学校作为推动体育专业人才全面培养中的主要力量,都不重视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将大大阻碍体育专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体育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是来自体育专业,自身就是受到传统体育教育“重物轻人”思想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教师很难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按照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去教导学生.如此阻碍了体育专业教育的完善和全面化.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当前教育体系的不足,但由于自身能力不够,无法更好地改善这一情况,以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重视.有调查发现,大多数体育专业人才都能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及自身文化知识的不足[8].但由于自身文化基础较差,即便他们想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程度,也没有足够的有效办法提升.加上日常学习中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体育专业的训练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文化学习与其他爱好的培养上.而长期对于文化课的轻视,让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惧怕”看书与考试.所以,仅凭学生自己是很难实现全面发展的.

3优化提升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3.1改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9]”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10].高校要改变以往对体育专业的认识,改变对体院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理念,认识到“博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文思想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影响,才能推动并逐步完善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领导必须了解,赛事成绩和名次虽然代表学校和学生自身的荣誉,但不能作为学生一生的目标.了解并实践真正的体育精神,才应该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所追求的目标.

3.2加大人文科学与体育专业学科的融合

当前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以生物学科为主,旨在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及相关的肌肉变化的理解,而忽视了文化课程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人文科学中包括思想教育、文明礼貌及必要的社会知识,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的含义和意义.在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训练,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11].如在学习健美操或体操等课程中,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必要的动作,还要培养出良好的气质、姿态和举止.人文科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内心精神与素质的培养,是“内修”.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让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逐步向全面化、高素质的方向转变.

3.3合理设置体育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学生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放在体育专业的训练中,就很难再拿出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的文化课程.因此,高校要合理设置体育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的占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中的学习中.由于体育专业课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学习和训练,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将其与文化课程分开上[12].如周一、周三和周五为体育专业课程,周二和周四专门安排文化课.如此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吸收体育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所学的知识,也保证了两类课程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

3.4重视学生对文化和体育理论知识的运用

科学安排体育专业和文化知识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完全吸收与实践.除了常规的测试外,教师还要注重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体育专业教师和文化课程教师要多沟通,让课程能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状态[13],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化课程的重要性,感受到文化课与体育专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如学生在学习某项体育动作时,文化课程的教师能够就该项体育项目和动作的由来进行讲解,让学生领会体育运动背后的故事,继而加深对体育动作的了解与体会,达到提高体育运动效果的目的.

第5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教育实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对于教育投资的加大,教育实习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相关教育实习方式也日渐趋近于多样化。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和老师对教育实习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在进行教育实习时,由于缺少系统的教育实习培训,学生教育实习效果往往都会非常差,无法达到原本预期的效果。这种现象的出现和体育教育专业师生们的态度、认识、方法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1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1调研对象与方法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老师进行采访,了解该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就业大致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一些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进行采访。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可以了解国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教育实习状况,更好的了解全国大势。

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现状

统计,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对将来的工作是很有用处的有20人,占总数的25.6%;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下达任务的有53人,占总数67.9%;有5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们占总数的6.5%。有57.7%的实习生在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感受到不适应,有34.5%的实习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后慢慢适应了新的工作状态,而7.7%的实习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适应。对于教育实习结束后的收获,有64.1%的实习生表示自己在这次教育实习之后从内到外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日常与学校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他们逐渐适应了教师的生活。在具体实习工作当中,他们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教学当中,获得了很好的提升。然而23%的实习生则认为这次教育实习虽然有一些收获,但总体来说收获一般。12.8%的实习生则认为,这次教育实习毫无收获,只是纯粹的浪费时间而已。

2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和学生对教育实习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仅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对未来是很有帮助的,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教育实习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从这点完全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对于教育实习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他们不了解教育实习给他们带来的帮助,从而也就对其不加重视了。

2.2学生教育实习培训不足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很多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时之初是处于茫然状态,毫无目的的进行教育实习工作。这样的教育实习方式,效果可想而知。

2.3实习学生的适应能力太差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足足有一半以上的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时出现了不适应教育实习环境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现今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出身,从小娇生惯养,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和经验的缘故。另外,这也间接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很少得到充足的实践机会,从而无法养成较强的适应能力。

2.4教育实习效果不佳

虽然有七成以上的教育实习学生表示自己在这次教育实习过程中成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到一起,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失败的,这也影响到了他们将来从事体育教育行业的信心。归根结底,这都是校方和指导老师们指导宣传督导工作做得不足的缘故。国家设立体育教育专业就是为了将来培养体育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如果因为校方和指导老师工作的不到位而导致该专业学生未来偏离了该行业,那么对于国家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3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对策

3.1教育实习学校和实习生教育实习观念转变

现今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的不佳,归根结底还是处在学校和实习生对于教育实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的缘故。针对这一点,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校领导、指导老师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教育实习的观念。其次,要多举办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实习能力的讲座或活动。作为毕业生的指导老师,在教育实习开展之前,指导老师要组织自己负责的学生一起进行会议。在会议上将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学生们,让其在正式教育实习之前就对教育实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在学校教育实习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为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3.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实习观念的转变

在校方和指导老师对教育实习的观念做出转变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们也要及时的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首先,要深入了解毕业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未来意义的深远性。要在心底里打起对其的重视,并将其实践到行动上。第二,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从入学之初就要学着养成毕业危机意识,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才是未来成功教育实习最有效的保障。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要多注意实践,积极参与学校中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院内社团的各项活动。同时,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寻找机会到校外进行兼职,提前一步接触了解社会。

3.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在现今社会,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必然要具备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三种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保障,也是未来得以发展的前提。针对于此,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全方位的能力。第一,在教学活动中教授实际操作技能;第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学校应当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些短期的教育实习和见习的机会,为其最终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于正式教育实习的实习时间方面,学校也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使其在正式毕业之前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积累和更多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增加多种教育实习模式,高校毕业生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实习时,不仅可以去初中或高中做体育教师,他们还可以去其他的一些教育机构如教育局、体育培训班等地方进行教育实习,这样一方面开拓自己眼界的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第四,加强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判力度。很多学生对于教育实习的不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校方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判机制的缘故。对此学校要表露出对教育实习足够的重视程度,可以专门设立教育实习评判制度。

3.4加强与教育实习单位的沟通交流

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教育实习,这期间对于学生的教育责任就由学校转到了实习单位方面。在此学校应当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和交流,由实习单位制定出一系列教育实习学生培养制度,如教育实习学生职业礼仪的培训等等。另外在学生教育实习时若出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实习单位应当主动与校方进行联系,以确保学生教育实习的正常有效的进行。

第6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体育教育专业育人质量总体不容乐观,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又有限,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就进一步加大,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则更为严重,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处理好就业问题已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1.研究方法

1.1文献综述法

为了寻找本文研究问题所产生的根源,笔者查阅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和就业信息资料,国内知名学者对国外体育教育专业在各自的历史时期所遇到的同样问题,以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不同需求方面的专著和调查材料。

1.2问卷调查法

发出调查问卷200份。问卷调查的对象选自部分江西省外体育院(系),以及江西省8所全日制本(专)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学体育教育工作的教师、教练,还有部分刚经历过教育实习、即将走上社会的本(专)科毕业生,以及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部分人士。最终,收回问卷158份,回收率79%。

1.3社会调查访谈法

研究过程中,对多名工作在高校体育教育第一线的正、副教授,地方中学的特级和高级教师,地方体育局和体育总会的有关人士,以及部分与体育相关的单位、社区、学校的部分人士进行了访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当前体育学院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1966年“”开始到1972年的7年时间里,国内大学没有招生。从“”结束到改革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在数量、办学规模、资金设备的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扩充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时,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形成了“供小于求”的局面;另外,专业比较单一,大多数招生院校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为主,只有国内个别体育学院开设诸如“运动训练”、“生物科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不存在竞争问题。而现在的情况与以前大不相同,一是因“运动”造成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缺口,经多年的培养已经填补,基本形成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的梯队;二是近几年高校的扩大招生,形成了毕业生数量的积累,从供需双方关系看已经是“供大于求”了。

通过对近几年全国毕业生人数的调查可知:现在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相互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应该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去适应工作,以长远的目光选择就业岗位,从而决定自己的去向。

2.2影响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2.2.1国家体制变革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带来的负作用

国家相关体制变革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通过精简组织机构、合理划分权责、适度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等举措提高了行政组织部门的管理效率。但人事制度变革的直接结果使行政机构的用人数量减少,同时也使就业机会减少。

2.2.2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偏于陈旧

体育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较低是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级教育部门和众多的体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工作上不断耕耘,2002年和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认真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学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缺少层次性、教学效果的评价过于形式化等现象依然存在。

2.2.3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体育发展状况不一,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参差不齐,存在地域性差异,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居民较之西部欠发达地区更注重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另外,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现状结合性较低,这一点在社会体育教育专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社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要求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我国社会体育工作机制尚不成熟,群众体育发展缓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很难在此范围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2.2.4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就业问题上,部分毕业生对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往往存在一系列问题。毕业之初,部分毕业生不能充分认识就业的严酷形势,其主观能动性尚显不足。这也是其他专业学生就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较之其他普通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又有许多自身特点,在择业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参加运动、与社会接触较多等原因,个性活泼好动,沟通能力较强。在校期间,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与社会高收入、高层次人群接触较多,在其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工作的期望值估计过高。学生多选择大中城市作为工作所在地,而不愿去乡镇。一般大中城市对体育教育专业对口去向的需求相对趋于饱和,新人难以再进入;与此对比,广大乡镇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毕业生却将自身定位过高,或出于对待遇、环境等因素的考虑而否定在乡镇就业的方案。山东体育学院对其毕业生就业观念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多倾向于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50.65%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将体育事业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将国家、党政机关作为第一选择的也占14.47%,而选择商业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率相对要低。总体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的主要途径是依赖父母、社会关系、学校帮助,就业期望值还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创业精神,多元择业的意识不强。

3.建议

体育院校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学科与术科、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学院的专业结构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变化相应较少,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在抓紧体育学院学科结构调整的同时,更需要增加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潮流的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达到一专多能。学院应该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进一步加强与实习点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完备的实习效果评价体系。比如回学校或在实习学校进行示范课并评分,且将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体育院校应使学生充分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降低学生对“好工作”、“高薪”、“大城市”的期望值,积极鼓励学生到中小型城市中适合自己专业的单位去工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多举办一些有关就业指导的培训班,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掌握应聘工作的基本技巧。

参考文献:

[1]叶成万.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

[2]郑建岳,杨永明.浙江省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

[3]王西军,李春兰.浅谈就业指导工作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J].就业调查,2006.

[4]夏思永.高等体育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2,(5).

第7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英语 现状 对策

论文摘要:体育英语的专业设置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文章从体育英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现状并探究其解决对策,希望对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各类体育赛事在我国成功举办,体育英语专业的设置也随之兴起。但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从体育英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其解决对策。

一体育英语专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外交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的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世界瞩目。我们注意到,这些国际性体育赛事需要很多既懂体育比赛规则又懂英语的组织管理人员、译员、联络员等各种工作人员,体育外语人才的缺乏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造就既懂体育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是摆在众多体育院校面前的一大机遇。体育院校要在竞争中长远发展就必须立足社会需求,改革创新,开办特色专业,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招收我国首批全日制体育英语专业本科生。随后,全国多个院校陆续开设相关专业。体育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英语专业,处于管理科学、体育科学、教育科学与英语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点上,专业结构集管理、体育、教育与英语等为一体,具有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肩负着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的双重使命。体育英语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科学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体育外事、涉外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营销和对外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情报工作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体育英语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1)大众传媒主持人,主要是体育英语节目主持人;(2)体育经纪人;(3)翻译( 随队翻译、口译员);(4)公务员,主要是体育机构,例如体育组织工作人员;(5)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6)其他职业, 如教师、导游和经商人员等。

二体育英语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任何开设英语专业的体育院校来说,体育英语都是一门全新、极具挑战性又不可或缺的课程。由于其融合体育和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也存在着众多不成熟的地方,阻碍了体育英语专业的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生源不足,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院校认识的偏见,加上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生源不足。此外伴随着扩招之风,学生入学门槛降低,学校可以通过入学特招政策降低录取标准来招收学生。由于“体育院校大多属于第二批次招生单位,在招收英语专业之前,体育院校学生录取分数线较一般高等院校低30%左右,学生进校时的英语成绩在高考满分150分的情况下,平均得分为40~50 分。”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体育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水平差的现象。同时由于受中学时代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加上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导致英语水平基础差的学生更是忽略英语的学习。

(二)办学定位上对体育和英语的关系表述不明。所谓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学校在国家教育系统中所处的恰当位置,即指学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发展的可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目标及发展方向。一个专业的办学定位更是如此。办学定位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基础,也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目前体育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存在着与传统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重合过多的现象,未能突出专业特色。体育英语专业的兴起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因此其办学定位不能像普通外语院校那样定位于培养教师、科研人员和普通英语人才,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涉外体育人才。

(三)体育英语体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实施者,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院校中,由于专业师资的匮乏导致体育英语的师资来源多元化。目前师资主要来源于原各项体育赛事和训练活动的翻译人员、国内各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体育院校原有的公共英语教师。这些教师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体育英语专业化的训练,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够深刻,必然会影响到专业教学。同时也会降低体育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更不利于英语基础水平不高学生的学习。

(四)课堂教学模式缺乏专业针对性。教学模式是整个体育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体育英语的教学模式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局限于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形式和完成机械的句型操练,很大程度上忽视其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体育英语运用的实际情境中,学生的应用水平很低。体育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其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训练技能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体育英语本身即为体育进行服务的,如果无法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就失去了体育英语学习的意义。

三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对策探析

体育英语专业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致力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寻找问题的解决对策是目前体育英语专业办学的当务之急,更是体育英语专业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一)着力解决生源不足现状,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制约体育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体育院校学生生源不足,英语基础水平不一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策略:首先,针对生源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来扩大学校知名度;其次,学校针对受众心理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进行宣传,以吸引优秀生源;此外还可以在学生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地区建立生源基地,选拔英语水平好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差这一现状加大英语基础教学,可以适当加大课时量,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因材施教。

(二)办学定位上明确体育和英语的关系,突出专业特色。体育和英语两个专业领域在体育院校的合二为一,在其办学定位上应该明确二者关系,突出特色。如果将两者并重,那么就很难达到它们作为各自专业学习所达到的水平,最终培养的人才可能就是英语水平不高,对体育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的人。在体育英语这个新兴专业中,体育和英语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应该是最为突出的特色。立足英语,融合体育,加强体育英语特色课程建设,整合体育和英语两大学科的教学资源,可以尝试将体育系、运动系等部分术科课程设置为英语专业的观摩实践课,亦可根据本地区的优势体育项目来设置体育英语特色课程,与本地区的运动训练基地签订教育实习基地协议,亦可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培养满足社会职业要求的应用型体育英语专门人才。

(三)提高体育英语师资的专业水平。体育英语专业师资的专业水平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体育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提高英语教师的体育素养,鼓励英语教师选择体育项目作为其研究领域,以此深化对体育运动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成为精通体育的专家。(2)积极引进和调配高水平的师资来充实教学队伍,为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深造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不断提高体育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3)积极鼓励教师撰写与体育英语相关的论文以提高教师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4)可以派遣英语专业的教师到运动项目基地或其他运动系部学习,获取实际的经验,促进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四)采用多元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体育英语的教学模式不应再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那样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应有所改进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体育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应尽可能多地调动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生动的现实场景,使学生在逼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如开展分层教学、小组教学和合作教学,充分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另外,体育英语作为专门用途的英语,应用性很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各地市体育局,各兄弟院校以及各省市的体育训练队和知名俱乐部等参观学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实践中应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体育英语专业的开设对体育院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仔细研究,认真把握体育英语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生源质量,明确办学定位,凸显专业特色,配置优秀师资和采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相信体育英语专业会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鸿雁.浅析体育英语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科技成果纵横,2011.01

3.陈姗,杨梅.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教学计划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第8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师;非专业;专业;成长路径

新课程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增长,更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体育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事关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当下农村学校中有很多非专业的体育教师,亟需专业化的成长,来正确、专业地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一、非专业体育教师出现的背景及现状

非专业体育教师是指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培训、也没有体育专业毕业证书的体育教师。

(1)非专业体育教师出现的原因。虽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体育专业毕业生投身教育事业,但仍然满足不了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这就使得非专业的许多老师兼职或者直接转教体育。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当然是体育专业教师的缺少,但深层的原因有很多,笔者看来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生源的短缺,很多人不愿意从事体育专业的教学工作;二是体育院校愿意从事教育事业的毕业生又难以拿到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想做而不能做;三是现在教师也需要招聘上岗,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宁愿学校缺专任体育老师也不想招聘。学校追求升学率就像政府部门追求GDP,体育学科不能直接提高学校的“GDP”, 学校宁可多要一些语数外重点学科的教师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2)非专业体育教师教学状态。非专业的体育教师诚然有一部分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但是喜欢体育不代表能教好体育。光有一腔热情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真正对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做好服务的。因为学校的体育工作繁多,体育教师不只要上好自己的体育课,还要组织并管理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还有学校举行的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以及一些教师或者学生的单项比赛项目,比如篮球赛、排球赛、拔河比赛等等。体育教师缺少,造成一部分非专业体育教师被迫做了体育教师。因为学校对这些非考试科目不够重视,再加之并不是体育专业,不知如何上好体育课,所以大多数非专业的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是应付的,更谈不上目标明确、组织有序了。有的教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是让学生先围绕操场跑三圈,然后应付性地做一下热身活动,就把从体育器材室借来的一些篮球、排球等器材随便一放,任由学生自己“发挥”去了。

二、非专业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

知识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变化,需要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才能适应育才需要。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本身起点就比专业的体育教师低,更需要不断地成长,甚至需要专业的飞跃才能成为合格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笔者认真梳理了体育教师面临的教育现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促成非专业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校内帮扶,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给非专业体育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校内教师之间的帮扶。学校可以建立帮扶机制,实施“青蓝工程”,以学校的骨干教师与非专业教师形成一对一的结对子模式,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考评细则、监督机制,让骨干教师每周上好示范课,然后让骨干教师指导好“学生”上好模仿课。“学生”对于“师傅”的课每周学习不少于3节,“师傅”对于“学生”的指导每周不少于3节。重点指导非专业教师把握上课的基本流程,掌握基本的上课模式以及如何突出每节课训练的重点内容。学校在实行这种制度的时候要有奖励机制,以此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非专业体育教师尽快“上路”。

(2)形成内在驱动,以理论学习和吃透教材促提升。要想真正提高非专业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还得从内部驱动,即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寻找提高的途径。内在驱动的途径很多,可以在职称评定上加以倾斜,评优评先上有所侧重,福利待遇上有所偏向等等。以此来促使非专业教师们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研究新课标,以自己本身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尽快提高课堂的正规化、专业化。学校还可以多订阅一些体育类的报刊,耳濡目染地促进非专业体育教师的专业提升。

(3)提供外出观摩机会,以丰富的积淀促发展。苏轼有言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外出培训进修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高效率的途径。外出学习的方式很多,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新课标知识的解读,有先进教学经验的交流,有优秀课堂实践的观摩……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很重视教师的外出培训,每一学期,尤其是寒暑假都会有计划地安排各学科的很多教师培训。学校在体育培训上可以有侧重地安排这些教师外出培训。让他们开阔视野,学习更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以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促进专业发展。

(4)参加活动竞赛,以实战激励促深化。有过切身体会的教师知道,参加一次专业的竞赛会使自己业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教学基本功大赛,考核的项目很多,有即兴演讲、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教学设计又有若干条具体的要求。参加一次这种大赛,教师就要全方位地进行准备,要事先查找大量的资料,学量的知识,甚至事先要实战演练,这本身就是一种促进。这种活动还有很多,比如优质课评比、微课堂评比、课件制作评比、优秀教案评比等等。这些活动竞赛加速了非专业教师成长的步伐,教师们对于比赛项目的精雕细琢对于专业的成长又是一种深化。

非专业体育教师出现的这种现象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既然出现了就得需要直面对待,以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以正确的方式引领它,以正确的手段促进它。非专业体育教师的成长就是学生体育健康价值观的完善,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参考文献:

第9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育;人才;人才分类;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3020305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00929

作者简介:张玉宝(1977—),男,甘肃靖远人,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师教育。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Anyang 455000,China.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但相关人员对该概念没有进行科学界定,以至于在体育界出现了将“一专多能人才”“通才”“应用型人才”“通才+专才”等人才类型等同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理解偏差,甚至理解错误,从而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一致的结果,进而严重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今,我国各级各类体育院校执行该方案已达7年,在这7年中,是否我们的体育院校都在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否各校在培养方案中制定出了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是否体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特点。能否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内涵的理解、对其分类的认识,以及对其培养途径的正确把握。笔者以文献资料分析为基础,对复合型人才的相关理论及定义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及实现途径。

1 复合型人才含义的理解

科学哲学的研究显示:对复合型人才的科学界定是对复合型人才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逻辑起点,如果这一逻辑起点出现了偏差或错误,那么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所提出的任何理论的根基都不会牢固[1]。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学者目前对复合型人才定义的理解较为一致,即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2个(或2个以上,但一般是2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2]。也有研究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掌握2个或2个以上专业知识体系及相应能力、素养,能够在具有学科交叉、专业交合、岗位交替特点的职业从事较复杂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3]。分析发现,复合型的实质是打破学科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复合、多种专业之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等。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于2003年6月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较以前我国所提倡的“专才”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该文件并没有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定义作出解释。2006年我国学者蔡宝忠在其著作中对“复合型体育教师”作出解释,该著作指出“复合型体育教师,是指在知识方面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质的知识群组成,在智能结构方面由跨学科和多种能力聚合而成”,具体讲就是体育教师要具备主辅修专业的经历,涉猎与主辅修专业有关的知识和“边缘”知识。表现在工作中是体育教师既能教体育专业课,又能胜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既能教技术课,又能教理论课;既能教体操课,又能教武术课或田径课[4]。

由此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2个条件是:首先,2个(或2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其次,必须掌握这2个(或2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人才只有具备了以上这2个基本条件才能称其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但是在现实中,体育科学研究或体育教育实践中的部分工作者是否对其内涵有足够的了解,是否会产生一些理解的偏差都有待于思考。

2 关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理解偏差

2.1 复合型人才等同于“一专多能”型人才或“T”型人才

黄汉升教授认为,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也称“T”型人才[5],其“T”型人才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原来培养目标的定位——“I”(纵向)型人才(即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领域的某个方面具有专长的人)。黄教授的“T”型人才指在横向(基础)上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又在纵向(本专业)上具有一定深度的人才。“T”型人才相比“I”(纵向)型人才而言,是“通才+专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这个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找到新的突破口,为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但其并没有说明是否掌握2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从本质上讲,“T”型人才仍然只是“一专多能”人才,是基础知识较宽、能力较强的专门性人才,而不是复合型人才。

2.2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同于应用型人才

一般说来,应用型人才是相对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一类人才,它主要是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6]。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应用能力强,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第一线的生产或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7]。还有学者将应用型人才分为3个层次:基础层次是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中级层次是知识应用型人才、高级层次是创造应用型人才[8],而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指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因此,其强调的是跨专业,是多个专业的复合,既要求掌握自己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所跨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强调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其要求比应用型人才更高,但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有可能进行相互转化。

2.3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等同于通才

有研究者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即所谓的“通才”[9]。也有学者称,无论“通才”,还是“完整型”或“复合型”,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只是词句有所变更[10]。其实,这些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都显得有些模糊,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从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要掌握2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些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可称之为“复合型结构”。复合型人才能够对具有学科交叉、专业交合、岗位交替特点的工作应付自如,而通才是指具有宽厚的基础、宽泛的专业和广博知识面,并对较大范围内的工作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人才。通才在学习阶段主要接受某一领域宽泛的基础教育,表现为通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多元化和基础性特点,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可称之为“多元型结构”。这些人才对某一领域内的多种工作都有较大的适应性,具有向多方向发展的“势能”,一些人则成为许多专业和领域的“集大成者”[11];所以复合型人才与通才在本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

2.4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泛化理解

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理解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或多能一专的人才、通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体育人才、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等这些人才的集合,即说不清复合型人才究竟是什么,只是感觉比原来提出的专门人才、体育教师之类的培养目标更全面、更好听、更流行。这主要与教育部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定义及内涵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有一定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发展比较全面,知识阅历和活动领域比较宽泛的人才,这样的认识仅反映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的宽广程度,并不能表现复合型人才的本质特点,且不能将复合型人才与面面俱到,但浅尝辄止的“万金油”相区别[12]。

3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从教育部2003年提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到现在已经7年时间,那么是不是在这7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都在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不是我国的多数院校都具备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力呢。下面对部分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进行分析,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体现了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特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和以上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中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基本定位在“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上,但是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现,要以其课程的设置及有效实施才有完成的可能性。通过分析以上8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及为实现该培养目标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可以发现:这些院校基本上都以教育部《课程方案》为依据,设置相应的课程。各校具体的课程则因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略有区别;但所有的课程基本都是按照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限制选修、任意选修的分类形式来进行设置,而且通过对比发现,各校所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一般必修课程都大同小异,只有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体现着各校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以上所有的高校都没有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成体系的第二学科课程体系,所以以上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不可能是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从而也就说明其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是有一定偏差的。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与2003年方案的最大区别在于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可选性有了一定的变化(提高),另外,部分学校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设置了教育类课程,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示范性的特点;但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基本与2003年以前的教学计划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是不是通过任意选修课和限制选修课的调整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就由以前的“专才”变为了现在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呢,这样的理解显然是存在缺陷的。如今的这种培养方式究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这些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人才或“多能一专”的人才。

4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

4.1 复合型人才的分类

根据其他学科研究者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分类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一般分为3类:第1类,跨一级学科复合型人才。如中国人民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文史哲试验班,把分属文学、哲学、历史学3大门类的专业合而为一,培养文史哲复合型人才。第2类,跨二级学科复合型人才。如华南理工大学从1994年起创办的“3+2”国际贸易班,从在校工科各专业3年级选拔部分基础扎实、外语好和能力强的学生到工商管理学院学习2年国际贸易,将他们培养成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和贸易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第3类,以1个专业为主,兼有多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3]。以上2人的研究都是基于我们前面的定义,都是对复合型人才分类的探讨;但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定义,第3类其实质属于一专多能型人才,以一个专业为主,兼有多门学科知识的人普遍存在,所以严格来说,只有前2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定义;但是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标准得知,我国将所有学科共分为5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 000个三级学科。这样就可以以学科的分类为依据,将复合型人才分为3种:跨一级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跨二级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和跨三级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或许也有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既有体育学,又有教育学,其专业类型中就已经跨了一级学科。这就需要作一个特殊的界定,即体育教育属于一个专业,把该专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理解,这样体育教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就逐渐明晰。

4.2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有以下几种组合:第1种,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57个一级学科下的任意三级学科的组合;第2种,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的组合;第3种,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学下属的其他二级专业的组合。

进行这样的分类是因为根据国家的二级学科分类标准,体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主要有体育史、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包括运动解剖学等)、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科学等其他学科共计13个学科。体育教育只属于其中的一个学科,所以它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组合,成为以体育教育为主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另外,我国的体育学专业并没有按照二级学科分类,目前主要的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专业等,这样,体育教育专业也可以和这些不同的专业组成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其详细分类如图1所示。

图 1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及组合示意

图1只列出了体育教育专业的3种分类思路和由这3类所派生出的部分组合,它们的可能组合还有很多;但是,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际组合又是有限的,而且其实现的可能性更是有限的,所以各级各类体育院系要根据各自学校的自身优势,根据区域社会对不同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有实际可行性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组合模式,切不可盲目地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而实际却不是复合型人才。

5 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现途径

5.1 改善学分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主要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以读满规定的年限和学习时数,经考试合格才可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4]。在学年学分制中,同一专业的学生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要学习的课程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学生自己选择课程的自由很小,它适合于大规模培养规格统一的人才,其缺点是对于不同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适合于培养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才[15]。完全学分制诞生于19世纪美国的教育改革,它是以学分为课程教学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课程和选择修业年限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校自由地选课,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生就可以毕业,一般没有严格的修学年限的限制,它允许学生因个人能力、智力、学习内容、家庭经济等因素而提前或推迟毕业。我国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实行了完全学分制,如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等。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改革目前我国的学分管理制度,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5.2 实行主辅修制

主辅修制是按因材施教原则实行的选课制度,要求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其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应分属不同专业大类[16]。主辅修制因其专业覆盖面广,手续简便实用,与学分制管理相配套,适应了社会和个人对复合知识的需求,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成为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17]。高春娟等人指出:西安交通大学从1992年开始在高年级本科生中有组织地开展“辅修专业”的培养,实行主辅修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成才环境。该校每个辅修专业设有8~9门该专业的主干课程,约360学时,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全天,学生选学辅修专业课程获得的学分可替代任意选修课应得的学分。学习了辅修专业的课程,并全部达到规定学分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学生所选修的辅修专业应该与自己的主修专业是跨学科大类的不同专业[18]。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若要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可以在学生学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前提下,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辅修专业,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作用,扩展了专业范围和知识结构,为将来就业创造优势。

5.3 实行双学位制度

王兴华指出,清华大学从1985年开始试行双学位(第二学位)制,允许部分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同时跨专业攻读另一个学士学位,毕业时可同时获得2个学士学位[19]。高春娟等人也指出,为了使学生有更宽广的知识面和更扎实的辅修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西安交通大学从1997年开始进行了跨大类的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培养工作,在原有辅修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基础上,完善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成辅修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成双学位培养方案。双学位工作是在有条件的辅修专业班级中挑选少数优秀学生进行。为保证双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参加双学位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第二专业2门主干课程的同等考试,完成辅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答辩,方可获得双学位[18]。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选择双学位学习模式,以便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5.4 实行联合学位制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2001年秋开始设置联合学位,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将2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有机结合,学生用5年时间同时完成2个学位的学习[20]。这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5年的时间里,并行地学习2个专业方面的课程,在不同的阶段,以其中一个为主,而且允许攻读联合学位的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改变自已辅助学位的方向或退出对联合学位的选择,转而攻读普通学士学位,从而其学制也由原来的5年变为4年。这种联合学位制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也可以进行试行。目前,我国高校经过合并调整后,很多都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备设置联合学位的条件,即使不是综合性大学,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学科中设置一些组合模式。这样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可以获得双学士,从而真正扩大就业范围,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上的跨专业、跨学科组合的交叉知识体系。

5.5 实行跨校选课,联合办学

我国各省市及部分地区,往往有多所高校,每所高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学科。如果每所学校将该校最好的学习资源向其他高校开放,不仅可发挥高校整体优势和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非常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国内许多知名高校都进行了此方面的探索,以期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欧洲已经建成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高校实行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培养平台;上海市西南片高校实行联合办学,成立了联合办学机构,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21]。体育教育专业要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的,各校除充分利用好本校的优势资源外,也应该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的优势资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建立跨校选课系统及相应的学分转化系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我国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造成各级各类学校对其理解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与通才、一专多能人才、应用型体育人才等相混淆。所以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界定。

2)目前,我国各级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不能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而且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设置之间一致性不高。

3)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可以分为3类,即跨一级学科、跨二级学科、跨二级专业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3种类型。

4)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联合学位制和联合办学等途径实现。

6.2 建议

1)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定义进行界定,并作好科学的分类。

2)各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用某一种模式进行尝试,待某一种模式成熟后逐渐向多模式的方向发展。

3)在进行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不可忽略一专多能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且两者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冉景亮,吴绍琪.复合型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70(6):2325.

[2] 马春玲.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3133.

[3] 李现平.对复合型人才的几点认识[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6,10(4):4245.

[4] 蔡宝忠.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9.

[5] 黄汉升,季克异,林顺英.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5.

[6] 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

[7] 金国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

[8] 刘健,王春,李奎山.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5,136(8):126128.

[9] 张惠红,冯天佑.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4748.

[10] 蔡宝忠.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0.

[11] 李现平.对复合型人才的几点认识[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6,10(4):4245.

[12] 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4:135136.

[13] 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4] 段丽珍.关于师范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思考[J].许昌师专学报,1999,18(4):9.

[15] 吴春胤,孙凌洁,刘继红.浅谈高校完全学分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2):175177.

[16] 解树青,王光义.对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探索与实践[J].滨州师专学报,2002,18(1):85.

[17] 金更欢,黄朝文.面向21世纪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4):9193.

[18] 高春娟,张陵,朱少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8889.

[19] 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