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体育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64-0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课程同大学的其它课程一样,是在有限的条件和时间内进行与完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每一门课程追求的目标,作为承载绝大多数大学生体育教育任务的大学体育课程,它通过体育课来传授,要解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不懂不会”到“学懂学会”再到“会用能用”的认知过程。普通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身体锻炼需要,体育知识技能的运用,更要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能有效的,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1 目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模式总结起来有几种:三基型、并列型、阶段型、综合型、俱乐部型。俱乐部型的课程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但对教学条件的要求较高,目前高校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并列型、阶段型、综合型在实践中体现了学生的兴趣和意识的培养。阶段型课程模式的优点是实现差异化教学,既兼顾学生的爱好,又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能有效提高体育差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兴趣专项作准备。这种模式考虑到学生特长的发展,含有终身体育教育的因素。所以它是当前普通高校普遍采用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目前阶段型课程模式大多采用的是两段型,不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当中,还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学生的兴趣转移,且项目的教学深度不足。
表1 不同课程模式的比较
2 “1+2+1”三阶段式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构成
“1+2+1”是依据目前大学四年的学制,在这四年期间学生要分别完成一学期的基础课程,两学期的主项必修课程,一学期的技能拓展选修课程。这三类课程按基础课程、主项选修课程、技能拓展选修课程的顺序以分阶段的形式逐渐深入。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可将这四学期的课程集中安排在大一、大二这两学年内完成,也可按以“三自主”的形式分散在四年的大学学制中完成。
3 “1+2+1”三阶段式大学体育课程的课程设置
3.1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大学体育课程,适应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普及体育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项运动项目的健身方法与技能,并发展学生体质。根据目前中学阶段的体育状况与学生的体质状况本课程可安排基础体操,太极拳,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应将学生的体质锻炼的内容放在首位。
3.2主项必修课程
本课程由学生依据本人的兴趣,在学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程中,自主选择一项来完成体育学习。主要以发展学生兴趣,学习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质,帮助学生发展特长,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具备一定的体育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男女生比例、师资状况、场地器材状况,使课程的设置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满足学生兴趣选择,所开设的课程门类要齐全,一般应涵盖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两小球(乒乓球、羽毛球),速度、远度竞赛项目(田径、定向越野、游泳),武术技击运动(套路武术、太极拳、散打武术、跆拳道),舞美健身运动(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瑜伽),养生保健(体育保健与康复、养生功),新兴、时尚运动(网球、桌球、电子竞技、轮滑等)
3.3技能拓展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学生可以随着自身体育意识的加强与兴趣的深入与转移,能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在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后,可以有两个方向的选择,一是继续以前的学习,此时的课程将会深入到自己主项较高层次的学习,拓展自己这主项方面的能力与造诣。二是,学生有满足自己兴趣的转移或培养自己具有更广泛体育兴趣的愿望,此时将可以进入到副项的学习当中,在副项知识结构中,打破现有的课程知识结构,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传统观念,创新性的整合课程内容,将体育鉴赏、体育文化修养、体育理论基础等目前公共体育课程末涉及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选修菜单里。在技能拓展选修课程的选课模式上,与学生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打破固定时段的选修方式,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力争分设更多的项目,结合课程项目的特点,将教学时间分散在不同时间段内,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生活需求来选择修读的时间与项目。
4 “1+2+1”三阶段式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势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73―04
在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所一流大学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是21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队。现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思路归纳并总结,希望对别的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我国近几年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国内几所一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2.对比分析法。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国内一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北京大学体育课的特色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变革中,北大体育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指导性文件,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在此背景下,北大体育教育率先提出了“完全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1.价值取向的个性化。
北大提出的“完全开放式”模式,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自觉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良好的体现。课程时间设置也是开放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体育课的时间。
2.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共性原本存在于个性之中。北大体育课程总体体现高等学校体育所要求的五个领域目标,这种共性目标的实施并不影响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其目标实现通过开展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得到全面发展。
3.开设小型化、课题化课程。
小型化和课题化课程是专门以某一个专题来解决特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北大开设了全校任选课,基本上是以小型化、课题化课程开设的,比如足球比赛指导与欣赏、网球运动与欣赏、体育综合素质训练等。小型化、课题化课程的开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更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4.体育协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体育协会是北大体育课程开放特征的重要体现,它完全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自觉参加,没有任何强制性。它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清华大学体育课改的创新
清华大学的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自主分层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新课程模式构建的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1.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是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发展。一方面坚持取消陈旧过时、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不认同、健身效益差和有悖于终身体育观)的课程和内容。设置那些内容新颖、符合实际、学生欢迎、又利于终身体育观确立的课程,同时能够展现清华大学师资优势、场地器材优势、教育理念的优势和体育传统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成功部分,特别是要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
2.处理好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尚处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即使是清华大学,学生入学时的体育水平也相差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体育基础打得并不扎实,更需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体育的基础性发展。为此,清华大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A、B、C三种类型的基础课。在实现个性化需求方面,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广泛地开设了40多个项目,活动内容也出现多样化、分层化。从体育模式构建来看,仍需要把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竞技和亚竞技的关系。
亚竞技是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开展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中,降低竞技技术的难度,降低运动负荷的难度,并进一步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愉悦身心,促进身体锻炼意识的形成,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体育课程中,包括“正规竞技”和“亚竞技”两大系列,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4.处理好运动实践与保健体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保健理论课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共开设16课时,列入必修的范围;三四年级开设单列的保健选修,供学生选择。但是在处理好运动实践和保健理论教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仍然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特征,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课程的预定目标。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有效地指导其他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过分强调体育课内教学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只通过每周一次课的体育教学来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提高运动技术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标的达成度并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无序性,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
对大学体育课程总体来讲,缺乏递进性和发展性,但对于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某一单项来讲,却具有很强的阶梯性。目前,多数学校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还按行政班方式授课,即使少数学校已采用了体育俱乐部形式授课,但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未能将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化、阶梯化,来引导鼓励学生在自己特长项目中得到递进和发展,使学生大学期间在1―2个运动项目中较系统地学习。最后两年下来,学的还是体育的初级技术,既满足不了学生对丰富运动文化的追求,也降低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地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整体优化。
(三)“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探索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据调查访问得知,有些学校已进行了一些实 验和尝试,但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片面追求在教师辅导下的课外锻炼,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锻炼的实施办法;场地条件制约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没有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管理办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只是限于几个项目和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师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教学质量不高等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谈体育课程改革是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各级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应努力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改革指导思想
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体育,对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课程的整合,构建具有地区、学校和教师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找到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定位,顺应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师生发展的需要。
(四)整体设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只有从整体上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处理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避免大、中、小学教学内容重复,才能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的整体连贯。
(五)开发体育校本文化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着手编写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应用,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健身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
(六)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逐渐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学的中心将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融洽、信任的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帮助,成为教学研究型的育人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七)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类资源,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加大校际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使体育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努力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八)制定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对体育课程评价应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等多种维度实施综合评价,内容形式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实现评价内容的整体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发展化,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 体育行为 受众心理
学导式教学法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杰克姆.S.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教学法,由导学(提供素材与拟解决的问题)―自学自练(探究性实践活动)―精讲解疑(详细讲解学习内容与学生探究性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学生组织教学练习(理论的应用,验证性的体育实践活动)―学生自评(自我与相互评价学习效果)五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关系,发掘人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体育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本文通过对实施学导式教学的310名学生进行受众心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受众心理,发现学导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南农业大学2006级、2007级,羽毛球选项课(共8个班级)31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求设计了《学导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学习动机、学生体育需求以及学导式教学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压力、注意力、接受心理、从众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并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6.13%。利用“windows98-excel”在计算机上对问卷结果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分析
当问及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144学时)是否必要。统计结果显示,有142人占总调查人数47.65%的大学生选择必要,有96人占总调查人数32.21%的大学生选择无所谓,有60人占总调查人数20.13%的大学生选择没必要的。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还很不够。学生对体育课程五大基本目标的选择,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分别有95.30%、92.62%的大学生选择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只有32.89%的大学生选择社会适应目标,说明大学生意识到了体育课程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意识到体育课程对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社会化意义。究其原因,其一,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认为专业课程才是其以后发展的依靠占据主要地位。其二,学校体育执法不严,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对其处理不严格,影响不大。其三,大学生把体育课程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运动实践课,没有上升到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层次。因此,进一步科学引导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还任重而道远。
2.大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分析
虽然普通高校把体育课程设定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大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是有所不同的。从对被调查人员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有97.65%的学生是为了强身健体,83.56%的学生是为了提高技能水平,43.29%的学生是为了调节学习压力放松身心,34.23%的学生是为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21.14%的学生是为了拿学分。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是积极的,与体育课程基本目标的认知基本一致,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上体育课存在抵触情绪,来上体育课是因为它是必修课,如果不上体育课他们就不能毕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课程内容枯燥,以动作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体育课还是采用三段式教学法,学生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技术教学。师生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互动,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阶段中学生的受众心理分析
学导式教学的导学阶段,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大量素材与案例,提出拟解决的问题,提示学生探究素材案例与拟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问及学生对教师提供的素材与案例的关注程度时,调查结果统计表明(见表2),有15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2.68%对十分关注,8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8.86%关注,5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1.41%一般关注,2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05%选择不关注。同时,在问及对教师提供的素材案例与拟解决问题的理解接受程度时27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2.61%理解接受并进行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导学过程很感兴趣,对教师提供的素材有强烈的好奇心理,能够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学生自学、自练阶段心理分析
学生自学、自练阶段是学导式教学的第二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学生自学、自练阶段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和已有的体育知识对拟解决的问题教学尝试性的验证活动。学生对自学、自练态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97.32%的学生乐意主动、积极进行自学、自练活动,只有2.68%的学生不愿意进行自学、自练活动。统计数据说明,学生在主观上愿意积极去探究知识,亲身体验与验证获取知识的过程和途径,这与当代大学生乐于探究未知的个性是相一致的。另外,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明,有91.61%认为自学、自练活动对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效果显著,6.04%认为效果一般,有2.35%认为效果不好。说明学生能够接受学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自学、自练活动能提高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上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调查结果表明,有72.15%的学生觉得已有的体育知识和能力结合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完全能够完成自学、自练活动,探究拟解决的问题,在学习时没有感觉有压力,有22.48%的学生觉得还不完全能够完成自学、自练活动,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压力,有5.37%的学生觉得根本不能完成自学、自练活动,在学习时压力较大。说明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的掌握极为不均衡,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与案例要尽可能地丰富,接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5.精讲阶段学生受众心理分析
精讲阶段是学导式教学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老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拟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自学、自练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学总结与分析,对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辅之于播放影像视频资料,指出学生在自学、自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正完善,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知识。问卷统计结果表明,46.64%的学生认为与老师的精讲比较,自学、自练的方法基本上达到了教学要求,39.93%的学生认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通过老师的精讲指导下才能达到教学要求,13.42%的学生认为达到了教学要求。在问及老师在精讲阶段,学生是否愿意对自学、自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体会参与讨论时,有95.64%的学生十分愿意,4.36%的学生不愿意。而且,97.32%的学生认为通过老师的精讲,自己的学习和练习能够获得较大的提高。统计数据说明,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能够进行自学、自练活动,能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同时,他们希望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产生良好的双边互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探究未知的知识。
6.学生组织教学练习阶段心理分析
学生组织教学练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组织教学练习,把所学的知识验证拟解决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目的。调查问卷统计表明,有18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0.40%的学生感觉组织练习时,不能很流畅地把教学内容、动作要领讲解清楚,有26.17 %的学生感觉基本上教学内容、动作要领讲解清楚,只有13.42%的学生感觉能很流畅地教学内容、动作要领讲解清楚。而且,有225人占调查总人数75.50 %的学生认为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压力很大,把握不了练习的重点,练习的方法单一,组织练习时有困难,有60人占调查总人数20.13%的学生认为压力不很大,基本上能把握练习的重点,练习方法较单一,只有13人占调查总人数4.36%的学生认为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没什么压力,能把握练习的重点,练习方法丰富,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学生在本阶段的心理变化较大,在这一阶段学生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角色的互换给学生带来了心理的变化,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对拟解决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学生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拟解决的问题时,学生所表现出知识的运用能力还不是很好。我们应当加强在这一方面的培养。
7.学生自评阶段心理分析
学生自评阶段是学导式教学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评价,了解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经验,发现不足之处。92.95%的学生感觉自我评价时能心理很放松,能很好地梳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经验,找出自身的不足,96.98%的学生觉得通过学导式教学有利于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得了成就感,97.32%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地与教师产生互动,实现了教与学的平等,98.32%的学生认为学导式教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说明,学生在自我评价阶段的心理较为平静,能够很好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进行及时的自我评价,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学导式教学法各教学阶段学生的受众心理不一样,在导学阶段学生表现出十分好奇与关注的心理,在自学、自练和学生组织教学阶段,学生因为已有的体育知识和体育能力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大部分学生心理存在一定的压力,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体育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待加强。
(2)学导式教学法与大学生乐于探究知识的个性发展相适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师生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学生通过角色心理互换,体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在验证所学的知识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发掘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导式教学法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探究性和验证性的实践活动,完成拟解决的问题任务,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学生的组织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议
(1)在导学阶段,教师要提供尽量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为引导学生探究未知和解决拟解决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教师在准备本单元教学时,要广泛收集资料,精心准备素材,认真设置拟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在学生自学、自练阶段,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及时提醒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
(3)在精讲阶段,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控制信息传播的强度,刺激学生原有的认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容易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而不产生抵制情绪。
(4)在学生组织练习阶段,教师要充分配合学生安排,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心理换位,使学生与教师互相了解对方心理,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已有体育知识和能力,为今后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5)在学生自评阶段,教师要认真总结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并且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简单扼要的点评。同时,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参与下一单元教学的设计,充分融合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素珍.师范大学直升班学导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113-115.
[2]景志刚.试论导学式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34-35.
[3]魏建辉,陈彦,李世远.篮球学导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80-83.
[4] 徐霞.篮球课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5):75-76.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西昌学院 体育课程 “野外生活生存训练”
【中图分类号】G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76-02
一、前 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荒野等条件,开发野外生活生存教学与训练。“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它不仅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为此,西昌学院应根据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本学院所处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开辟和设置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多样性的新兴的、丰富多彩的、回归自然的体育课程,以此推动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使其走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前列。
二、开设“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的必要性
1.“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明确指导下,“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这一新型的体育课程模式给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活力。“野外生活生存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把原有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老面孔”――篮、排、足、田径、等几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还有长期“军事化”的、竞技性的、呆板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等拓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这是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喜欢追求新型的、刺激的、时尚的运动项目。“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包含了野营、野炊、负重行走、攀岩、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觅食、寻找水源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这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追求。因此,“野外生活生存训练”不仅符合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而且完善和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体系。
2.“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课仍然局限于几个传统项目技术的传授和校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和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不大,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难以实现《指导纲要》确定的体育课程目标。“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体育课程新体系,明显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固有的模式,以别开生面的开放性思维,以整体化课程改革的思路把体育的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锻炼、运动训练、校外(社会、野外)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范畴。它不仅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它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树立了大课程观的思想,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因此,“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
三、开设“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的有利因素
西昌学院座落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航天城――西昌市富有“川南胜境”美誉的泸山脚下,“高原明珠”之称的邛海之滨。这里风景得天独厚,气候四季如春,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点。所以,我们应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民族特色,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开设“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有非常优越的条件。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长的溺爱,成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造成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更多缺乏的是对社会的了解、与人的沟通、遇到困难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个性心理品质。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培养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野外生活生存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野外是一个变化多端复杂的环境,有很多事情是事先预料不到的,如何面对并学会处理这些意外,不仅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需要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野外与现实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有很大的区别。通过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如何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在自然环境中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同时更能体会到离开家庭和学校在自然环境中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他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综合素质
自然是伟大的,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想征服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家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那么自然也就变得渺小,不惧了。通过这种野外生活生存的训练,学生就能切身体会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同时在不断征服自然,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冷静果断、坚韧不拔、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满足大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人生追求。
3.有利于拓展体育课程的空间和时间
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引起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所以体育课的排课相当困难,教师上课也感到头痛。“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的开设,将会使体育课程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扩展,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体育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同时,也为今后体育课程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体育协会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46-02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成为了社会生产一线,更是艰苦行业中管理、服务、生产的生力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面向的就业岗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但目前的大学生体质状况有所下降,在日常的体育课、军训或实习实训过程中因体力不支晕厥,甚至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教育模式及多年来升学的重压,使大学生容易忽视体育锻炼,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身体素质甚至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坚强意志和提高从业能力、就业本领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要求,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职业素养。
为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任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从迎合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特色人手,设置一系列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项目,组建专业体育协会,把提高身体素质与提高专业认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相融合,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为了使研究工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广泛性,笔者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一)个案研究法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研究笔者所在院校不同类别的专业,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面向和岗位群,研究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过程。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摸清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抓住影响力较大的主要专业群进行企业用人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与分析,总结高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发展与专业素养、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岗位特点。确定体育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项目改革、行动导向教学的思路,构建与专业能力、就业岗位密切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比较研究法
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实践,探索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与就业岗位对体育课程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多视角、多层面分析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脱离专业、应用性不强、教学理念落后、发展滞后等问题,为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依据。对高职院校在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创新独到之处进行深刻分析与研究,研究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和成功案例,提出具有广泛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具有本地区高职教育特色,同时又能为其他地区高职院校提供借鉴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路,形成和完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三)联合实验法
采用联合实验法,与本地区高职院校联合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证研究,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反复研究与实践,总结提炼有效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寻求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提出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和建议,探索一条经济可行的高职体育课程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途径,破解因加强体育技能训练而带来的教学资源缺乏的难题,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作用。
三、结果与分析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根据纲要的精神,可提出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体育协会教学模式。
(一)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协会
体育协会教学模式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俱乐部为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模式。大部分体育协会像艺术协会、书画协会、戏剧协会、摄影协会等文娱类协会那样,都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仅仅是在娱乐、休闲、趣味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样的体育协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以工学为主的学校而言更是不足。因此,还应以专业面向岗位的特点、岗位对体能的需要为特征,组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体育协会,例如定向运动协会、攀岩协会、登山协会、体操协会、太空舞协会、瑜伽协会、街舞与武术协会等与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的专业体育协会,尽可能满足不同兴趣、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体育协会的需要,使学生专业体育协会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普及、专业素质培养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以协会为纽带促进学生的体育运动
教学计划中每周2节体育课已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更无力谈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加强组织和引导工作,将专业体能的训练渗透到日常活动中。体育协会可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和突出学生专业特色两方面着手,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或竞赛,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工种对体育的特殊要求,通过体育竞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训练。这些体育活动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自愿参加、喜欢并愿意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的活动。就像世界杯足球赛、NBA职业篮球赛、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受到公众狂热追捧一样,体育协会开展的各项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的竞赛活动同样需要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通过各专业体育协会开展的活动,既可提高与专业相关的体能训练,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岗位能力锻炼、终身体育教育为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
(三)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体育竞赛为载体加强专业宣传
通过专业体育协会的校内外竞赛、趣味运动、体育知识竞赛、专业体育表演晚
会、作品展示等系列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将面向的工作岗位和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如登山协会通过经常性地开设与专业工作岗位相结合的爬杆、撑竿跳、攀岩、街舞、俯卧撑等训练与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电力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能力要求;定向运动协会通过定向越野运动、登山、野外行军、中长跑等活动,使水利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认识并锻炼意识、增强意志;体操协会、太空舞协会等开设器械健身、队列训练、武术、健身操、瑜伽、有氧操、形体训练等运动与表演,使机电类、计算机类、管理类的学生锻炼身体素质,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通过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体育竞赛和专业体育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大部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兴趣,起到较好的专业宣传作用。
来自各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其面向的工作岗位群是不同的,但是,多少会受到行业的吸引和文化的熏陶,相当部分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会在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内工作。对学生而言,利用专业体育协会的平台与有相同专业兴趣的同学在一起,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潜移默化,通过协会之间的联赛或专业体育运动会的各种赛事,了解一些行业知识,了解本校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和职业岗位特征,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四)以体育协会为平台开展职业技能训练
体育协会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其新颖独特的运动模式吸引了众多的学生,特别是街舞、轮滑、武术等介于艺术与体育之间的运动更是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这充分体现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魅力所在,也进一步说明了目前高职学生好动而精力充沛、时尚而追求个性的特点,这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精神展现。在目前高职各专业课程教学普遍走入困境的状况下,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寻求专业能力培养与体育健身之间的结合点,无疑给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带来生机。
各体育协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运动项目,把体育锻炼的内容和专业、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未来从事职业的需要。例如,架线与爬竿、测量与定向越野、施工与登山、生产线操作与太空舞、前台接待与健美操等有着密切关系,加入专业元素的体育训练将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符合目前任务驱动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的改革理念。
【关键词】航海院校 体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02-02
1.航海专业的特点与要求
航海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地点基本上都是在船上,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因此其职业具有涉水性,动荡性,孤寂性等特点。,从而对员工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例如他们必须具备很强的跳水,潜水,游泳能力,抗眩晕能力,抗孤寂,耐寂寞的能力。所以航海体育必须针对航海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系统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能有一个健壮的体格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2.航海体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现有的本科航海院校有12所,据调查显示,只有3所院校设有航海特色的体育课程,分别是集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但他们也都是以游泳课为主要课程。其余9所高校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是公共选修课。可见大部分学校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欠缺合理性,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因此航海专业的体育课程并没受到过多的关注,这将会影响到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从业。
经调查发现,高校航海体育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体育课程所传授内容与职业所需脱节,实用性不高;
重竞技项目,轻心理训练;
传授职业健康方面知识较少
课时分配不合理
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3.航海体育课程有待改革
由于航海业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航海体育课要有针对性,航海体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自《STCW78/95公约》的实行和一些高新技术在航海领域的应用以来,国内外的航海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航海体育课程要跟上时代潮流,突破传统授课模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提高学生将来的职业素养为第一要义,全面切实地改革现有的航海体育课程。
3.1 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于航海专业的学生经后工作环境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决定了航海体育课程在内容上要多样化、综合化,争取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可以结合航海专业岗位对学生体能要求来设置体育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有效地了解并掌握一些航船上最基本的体育技能。例如游泳、潜水、水球,沙滩排球等,同时也应开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生活技能的项目,如滚轮,浪木,爬绳,爬杆等。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很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达标,有的学生甚至对体育课没有丝毫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体育教学出现了偏差。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以点带面地讲解知识,迅速讲解完后让学生们实践操作,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走边教边练的套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能知识,从而提高效率。另外,在教授技能知识的同时,要积极传播体育文化精神,把体育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去,因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体育。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地爱上体育。
3.3 学时,学制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学时数都普遍偏少,一星期也就两节体育课,有的院校到大三大四就没有了体育课,这对于航海类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达到航海体育的培养目标, 必须首先在体育课程学时上得以保证。而且目前大部分院校的体育课程是以选修课进行考核,老师的管理不严,这样也就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在课堂上掉以轻心,抱着考核时只求过关的态度应付差事。因此笔者认为,航海类体育课程必须纳入必修课的范畴,让学生们提前做好认真对待体育课的心理准备。
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的航海事业也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对航海人才的要求也会更高。转变观念,更换思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目前航海体育课程设置上的种种不足是当务之急,倡导以学生为核心的体育教学应当成为全体航航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坚持以体现体育课程现代化、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优化航海体育课程体系为基本原则,锐意创新,大胆改革,把每一位航海学生培养成一名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的优秀航海人。当然,航海体育课程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正确的教学目标,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考核制度,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航海专业的学生才能在学校里有所学,在岗位上有所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玩
一、课程目标
本堂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发挥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体育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在快乐玩耍中找回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放飞心灵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游戏知识。
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社会、环境、营养、安全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在考量学生兴趣爱好、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每一位学生个体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
1.以“玩”为主题的体育项目的选择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玩”是课堂的主题,如何选择体育项目,兼顾到所有学生的运动需求,是课程开展前期需要准备的。第一步,学生投票选出本堂体育课的活动项目;第二步,学生民主选出课堂的小指导老师;第三步,由小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前热身运动;第四步,讲述课程开展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第五步,开启本堂体育课程。
2.项目进展的具体安排和指导
课程具体开展过程中,课堂完全交接给学生来自由主导,教师需要在一旁进行观察和记录,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指导。教师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第一,课题选择是否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感受;第二,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具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三,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是否存在异样,是否需要进行及时纠正引导。
3.项目结束后的学生自我总结
课程结束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发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是否感觉满意;第二,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对“玩”的具体体会是怎样的;第三,学生对今后此类课程的开展有何想法。
三、课程总结
学生自主进行以“玩”为主题的体育课程,其实质是在锻炼学生的自我主导能力。小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对课程的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完整翔实的学生活动状况记录、有针对性的项目改进措施,对于“玩”课程在今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经验资源,开发利用
体育课程经验资源是课程资源内容之一,是指体育教育系统中教师、学生等人员所具有的个人或群体经历的总和,它包括教师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经验两方面。本文通过对新疆高校体育课程经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新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1研究对象
新疆10所高校,即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喀什师范学院、昌吉学院、伊犁师范学院的有关专家、体育教师、大学生近2000人。
2研究方法
采用:1)文献资料法;2)访谈法;3)数理统计法;4)问卷调查法:向10所高校各发放三套问卷,分别为专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调查问卷、大学生调查问卷。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师经验资源现状分析
体育教师的经验是起主导作用的经验资源,他们的经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支配着课程活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容易受到所受教育以及交往经验的影响,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会唤醒他们自己的这些经验,形成新的教学经验或强化着原有的教学经验。
3.1.1以往教育经历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影响较为深刻。根据统计,新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培养,他们从接触体育活动到成为体育教育的专门人才往往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有的还攻读了研究生学位。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或职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学的体育课程或相关知识教育,所经历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及本人的学习方式等往往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以及对体育事业的各种观念。这些独特的教育经历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影响较为深刻,并较为成功的培养了现在的大学体育师资,体现了大学体育教育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影响。
3.1.2高校体育教师重视与学生的交往。体育教学任务往往需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得以完成。学校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主体的交互作用。在这过程中由于年龄的差异和体育专业知识的优势造成教师是优势群体,学生是弱势群体。当前的体育课程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体育教师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修正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行为,并在头脑中总结与学生的交往经验。从表1统计数据表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并在教学过程中切实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表1 高校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情况 %
体育教学中,经求学生意见的情况
体育课外,经常与学生交流的情况
经求
有时征求
没有征求
经常交流
有时交流
从没有交流
39.2
46.5
14.3
43
关键词 大学生 养生锻炼 课程体系
一、大学体育课程安排实际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为每学期16周,每周1次课(2学时),即每学年共计上32次课,64学时。由于受到法定节假日、雨雪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学生实际上体育课每学年平均在24次左右,每学期平均12次课,总计24学时。
二、目前大学生健康基本状况
学生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知识常识非常匮乏。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1]。天津市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近视和肥胖仍是主要的健康问题[2]。而针对此问题我们重新设置了课程结构和模式,由5次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作者认为仅仅靠单纯的实践课的锻炼不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育技能和锻炼习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作者还认为若要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认识能力,端正体育教育目标,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启迪学生自觉,指导和支持学生自主体育,实现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常识。
三、本次研究主要内容
(一)通过对本校一、二年级不同专业9个班级(其中女生一年级2个班)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特点。
(二)通过(男生班)一学期试点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证明新课程体系模式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结果(纵向)分析
1.试点班(3个班,83人)生理健康原始状况与一学期后的生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依次是精神失常、气机紊乱、脏腑失调。我们还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好转。
2.对照班生理健康原始状况与一学期后的生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对照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精神失常。通过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3.试验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大学生男生身体素质成绩1000米和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均不及格,总体评价只有69.516分。通过对比明显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体向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他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
4.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班大学生男生身体素质成绩1000米和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均不及格。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体向上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其他身体素质也无明显提高。
(二)女生(新生2个班,不同专业)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与趋势的分析
新生原始生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对照组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伤精耗血,脏腑失调,精神失常较为严重。通过对比表中各项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五、总结
为建立更好满足目前大学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不良健康状况的体育课程体系模式。作者通过一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践对比,从大学生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8项)和3项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本校一、二年级不同专业9个班级(其中女生一年级2个班)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特点发现:
(一)对照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精神失常。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同时,对照组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伤精耗血、脏腑失调、精神失常较为严重。通过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对照组不论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二)实验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和对照组的情况相似,依次是精神失常、气机紊乱、腑失调。
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和基本身体素质得出,通过一学期时间的养生锻炼体系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各项身体状况都有好转,且变化明显。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证明实验班(养生锻炼)课程体系模式优于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实验班课程体系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