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邮电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1.(略)
2.(略)
3.企业内部激励、竞争机制是通过职工与企业双方互相选择来实现,在这种竞争上岗的过程中,使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得以实现,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企业内部这种竞争机制的形成要比商品交换全凭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竟争规律的竞争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在企业内部,职工对岗位的选择,并不是单纯着眼于经济因素,还受到不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理想、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等等,如果只讲物质激励也不一定能获得合理的劳动力配置,这一点在当前研究激励办法时,往往被忽视。那种一讲激励就讲钱的作法,往往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
4.邮电劳动力市场不单纯是劳动力交流的场所或服务机构,而是一种配置、调节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达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相对最佳结合的一种机制。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除应建立劳动力交流的服务机构外,更重要的是把对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作为一个完整的机制来研究,它涉及职工岗位的选定,取得报酬,培训待岗和转岗,直到退休的全过程;涉及到企业选择职工上岗,工资的给付,提供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条件,福利待遇等环节;涉及到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等。
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传统计划体制惯性很大,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很不平衡,劳动者择业仍然受到身份、所有制的限制,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用人,富余人员还不能引入社会安置,而且还要接收一定数量的统配人员;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仍受行政控制,新的企业工资增长决定机制尚未形成;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不统一,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企业走向市场和劳动力流动的要求;在市场秩序方面,市场规则不健全,缺乏维护市场秩序的手段;在宏观调控方面,没有完全形成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的调控方式;在社会服务方面,覆盖范围窄,服务方式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尽管邮电劳动力市场是目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于深化邮电企业内部改革还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是加强劳动管理、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抖合理配里的重要手段。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作用,就是合理配置劳动力,就是运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通过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在传统管理体制下,邮电企业劳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是:一是企业用人过多,机构重置,人浮于事的现象在不少企业存在;二是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企业内有的岗位人员缺,有的岗位人员富余;三是企业内人员流向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导向机制;四是用工制度单一,固定工仍是邮电企业主要用工形式,1986年起虽然在新招收的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但在传统管理体制下,劳动合同制这种用工形式改革的实际效果,距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初衷相去甚远;五是邮电企业内部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未打破,给平等竟争、合理配置劳动力带来困难;六是部分职工素质不高,难以适应通信生产发展的需要;七是企业内劳动力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职工与企业间的劳动关系,未能有效地运用劳动合同予以明确,有的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缺乏对劳动合同的履行进行有效的检查、考核,使劳动合同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加强邮电劳动力管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利于邮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可以逐步解决现行劳动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使邮电企业劳动力管理随着邮电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不断提高邮电企业经济效益和适应邮电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条件。
2.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是深化邮电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的主线。
以来,邮电劳动工资制度进行了不少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邮电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劳动力管理方面,改革了招工办法,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在新招收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在企业内部推行优化劳动组合等;在工资管理方面,推行了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改革了邮电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了以岗位劳动评价为依据的邮电岗位技能工资制,各企业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具体情况,改革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形式,推行把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成果紧密挂起钩来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分配形式;在劳动保险方面,推行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行业统筹,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实行了职工养老保险个人交费制度。邮电劳动工资制度的这些改革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邮电的发展。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是劳动工资制度的各项改革,在实施中总是感到各项制度改革缺乏配套,造成孤军深入,使改革难以深化,甚至使改革的实际结果偏离改革的初衷。就拿工资制度改革为例:从1993年7月起,全国邮电企业改革了基本工资制度,推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邮电企业根据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四要素,对企业内不同岗位劳动进行了评价,并以劳动评价结果反映的企业内不同岗位的劳动差距为依据,拉开了不同岗位的工资差距,强化了按劳分配的基础工作,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但是,在岗位技能工资制推行一年来,也反映出不少间题,这些问题有方案本身不完善的问题,也有运行机制及企业内部条件不配套的问题。岗位技能工资要正常运行并发挥激励作用,除方案本身要逐步完善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必须搞好配套改革,企业必须首先搞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必须严格进行定编定岗,进行双向选择合理配置劳动力,以劳动合同的形式明确职工在岗位劳动中的权责利,并严格地对劳动合同的履行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依据。如果企业内不抓好这些配套改革,有再好的基本工资制度,无论怎样套来套去,都难以发挥工资的激励职能,企业工资改革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因此,要深化邮电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必须要以培育和发展邮电企业劳动力市场为主线,把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3.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明确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明确,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除明确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求培育发展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深化邮电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新型邮电劳动体制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将起到重要作用。
4.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是为进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作准备的需要。
由于长期执行计划经济的影响,邮电劳动工资工作受旧体制影响较深,对于市场经济对劳动工资工作带来的影响,对一些新问题的认识,无论从思想观念上,理论学习上,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还存在逐步认识、探索的问题。在社会劳动力市场未健全起来之前,在邮电企业内部按照市场机制要求,进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不断加深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和认识,积累解决间题的经验和方法,对于实现企业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接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转变职工思想观念。
运用市场规律在邮电企业内部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企业内各类人员的利益进行调整,直接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合理配置劳动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待岗、在岗、转岗、企业内部退养。教育职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的首要工作是做好职工宣传教育工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教育广大职工转变传统旧观念,正确认识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认真宣传、组织学习劳动法,使广大邮电职工自觉投身到改革中去。
2.搞好双向选择工作,合理劳动组合。
职工与企业按照竟争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是市场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上,职工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有权根据自己的能力、素质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工作,企业作为用人主体,有权根据企业内生产经营情况和不同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择扰选择职工在岗位上劳动,以达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年来,邮电企业在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中,对于开展双向选择、优化劳动组合做了大量工作,创造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主要作法:一是制定定员定额标准,对企业内部岗位及编制进行认真核定;二是制定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及各岗位对职工素质的要求,并将各岗位所需人数张榜公布;三是由职工选择岗位,企业择优选择职工上岗。一般采取企业领导选择科、站长,科、站长选择班组(支局)长,班组支局长选择生产人员。对于一个岗位同时几个人选择的,还要进行公开答辩,公开招聘。这些作法对于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这些年的实践看,邮电企业双向选择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企业内双向选择多数是有条件的双向选择,即把双向选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在较大程度上弱化了双向选择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在邮电企业内,干部工人身份界线以及用工形式界限未真正打破,有些政策不配套,不仅不利于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和用工形式界限,而且还有强化这些界限的倾向,平等竞争的环境难以形成,给双向选择带来困难;二是企业内人员流向缺乏合理的导向机制,艰苦岗位、区乡支局人员难以稳定;三是企业难以消化待岗人员,由于企业未建立消化待岗人员的培训、转产安置以及三产业等机构或者这些机构功能不健全,往往形成待岗人员不着急,企业领导反而为消化待岗人员着急的局面。为避免待岗人员对企业造成的强大压力,企业往往把双向选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搞好双向选择工作,应认真总结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切实抓好双向选择工作。
3.运用劳动合同确定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劳动力市场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劳动者和企业必须用劳动合同对劳动关系予以明确。在邮电企业没有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前,要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在实现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必须对企业内部岗位实行合同化管理,运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岗位劳动合同,明确职工与企业在岗位劳动中双方的权、责、利,并建立对岗位劳动合同的管理、考核制度。职工履行岗位合同情况应作为评价职工贡献、决定晋升的主要依据,作为支付职工报酬的主要依据。职工也可以根据岗位劳动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4.健全服务机构,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在目前情况下,由于企业富余人员不能推向社会,必须由邮电企业自行消化,妥善安置富余人员是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的首要问题。这些年来各邮电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对于安置、消化富余人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劳动服务公司还应发挥对富余人员进行转岗培训和中介服务的作用,为企业输送生产急需人员,使劳动服务公司真正成为调节企业劳动力供求的蓄水池。富余人员的安置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对于年龄不大、文化素质较高的,应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转岗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办好各类技工学校的作用;二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差,不能正常顶岗位的,可采取内部退养;三是在兴办的三产业安置;四是允许停薪留职或自谋职业。妥善安置富余人员,是培育和发展邮电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1.1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个经济单位或市场的分析是局部均衡分析,此时的市场均衡是局部均衡。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分析是一般均衡分析,此时的市场均衡是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局部均衡分析,是通过对商品市场供求及决定因素的分析,讨论市场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要讨论市场一般均衡价格体系的决定。一般均衡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商品和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其一般均衡理论阐明了经济中各个市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般关系。
1.2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在商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购买商品。因此,对商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能直接得到效用,而只能是增加生产的能力,并由此来生产和出售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以获得利润。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间接需求,或者说是一种派生需求,这种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即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引致的。
在要素市场上交换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参与者购买或销售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土地、资本或劳动。在商品市场上,交换的是商品和服务。市场参与者角色颠倒过来,消费者购买、厂商出售商品和服务。
2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及其要素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其可观赏性,使得体育竞赛表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中坚市场或主导市场之一,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为切入点比较有代表性。
2.1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
2.1.1需求主体: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主体即其商品的消费者可以分为:
① 对观众来说:赛事本身的欣赏价值和现场体验。
② 对媒体来说:赛事的转播价值——参赛队伍、参赛球员、花边新闻、比赛过程及结果、赛场背后等等。
③对赞助企业:赛事作为其产品或服务的目标顾客的沟通平台——赛事特点、赛事影响力和覆盖面等。
④对整体体育界:同场竞技,彼此切磋的机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1.2供给主体:主要是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球类俱乐部等。
2.2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供求均衡:
体育赛事的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体育赛事商品的数量即其需求(图2:曲线D)。体育赛事的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体育赛事商品的数量即其供给(图2:曲线S)。曲线D与曲线S交于E点即供需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价格P*和均衡赛事场数Q*。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均衡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单个市场均衡,属于局部均衡。
2.3与体育竞赛市场相关的要素市场——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主体
体育赛事的生产要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比赛的场馆需要土地、比赛的举行需要运动员、裁判员等劳动力以及资金等要素。我们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分析其要素市场的均衡。
2.3.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球类俱乐部等
2.3.2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这里以运动员为主)
2.4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
运动员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工资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即劳动供给(图3:曲线S′)。体育赛事的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工资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运动员劳动量即其劳动力需求(图3:曲线D′)。曲线D′与曲线S′交于F点即供需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体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工资W*和均衡劳动量L*。体育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单个市场均衡也属于局部均衡。
2.5 将两个市场联系起来的一般均衡分析
由前面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及引致需求概念可知,体育赛事生产者要聘用运动员、教练员甚至比赛的裁判员其目的并不是直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这种对运动人才的需求是由体育赛事消费者包括观众、赞助商、媒体等对体育赛事的需要派生出来的,即是一种引致需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劳动力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两个市场,两个市场由体育赛事生产者对运动人才的需求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例如,某篮球俱乐部聘请姚明为其队员举办一场篮球商业比赛,因为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是稀缺资源,只有出高价才能聘到,即W*很高,对于俱乐部而言,由于购买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花费变高,即其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在图1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供给曲线S就会左移,与聘用其他篮球运动员举行篮球商业比赛相比这场比赛的票价P*就会更高。即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要素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商品市场上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同样一个篮球俱乐部迁移到一个绝大多数人喜欢棒球而厌恶篮球的地区进行经营,其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就会变小,需求曲线D左移,进而引致了俱乐部对篮球运动员的需求减少,在图2 中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曲线D′左移,最后导致均衡工资率W*也随之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体育市场体系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与体育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两个市场的均衡状态,推广到一般,体系中各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市场的均衡状态,还会影响到整个体育市场体系的均衡状态,进而影响到体育市场体系的发展。
3建立健全我国体育市场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健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体育市场体系,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体育单个市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满足人们多种类、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发展各类体育市场
3.1.1 加强和完善体育要素市场的建设
在完善体育要素市场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体育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培育,在加强体育基金会和体育彩票发行的同时,大胆将股份制引进现代体育企业,增强体育企业集资、融资能力,也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成立专门以资助体育、设施建设为主进行体育投资的公共专业体育银行。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打破体育劳动力的部门所有制,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劳动力市场。同时,大力发展体育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业,培育体育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房地产市场,使各种体育要素合理配置,提高体育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3.1.2开拓、发展体育专业市场
重点发展那些市场大、投资小、收益高的基础行业。围绕全民健身计划,坚持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结合奥运争光计划,立足体育竞赛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积极引导体育竞赛的经营活动,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建立各种体育竞赛中介服务机构和经纪人制度,并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娱乐市场为重点发展,带动体育训练服务、体育康复、咨询以及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广告等专业市场的发展。
3.2加强体育市场的主体、本体与客体建设
体育市场的主体是指负责体育市场商品生产、销售的体育实体,承担这一职责的主要是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加强这些协会的产业化进程,使其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成为自收自支的市场主体。
3.3培养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发展既需要一大批懂体育技术又懂体育经营的通用型人才,又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体育市场经营规范和运动规律的人才。一方面体育院校应重视体育经营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有关的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体育工作者进行选拔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还应注意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将各种懂经营、热爱体育事业的人才招聘到体育部门,为体育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作贡献。
3.4维护体育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和开放性
市场化要求我国体育市场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整体。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形成全国性的体育市场体系,使体育资源能畅通无阻地流动,从而提高市场的效率,扩大体育市场的规模。体育市场不仅要对内开放,也要对国外开放,使国际、国内体育市场接轨,合理引进外资和国外新的体育项目、管理经验为我服务。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和货币的交换。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交易的对象是人的劳动,但是,劳动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因此,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只能是对劳动力本身和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同样,劳动供给也在于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动本身。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再加上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本身表现出其特殊性。在目前劳动力供求相互匹配的过程中,会因为劳动力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匹配不到位,使得劳动力供求呈现着相应的特点。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相对高龄化。从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由21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现象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20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即大约2030年前后在14.4亿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 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十分平缓, 2016年达到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年龄结构来看, 45-59岁和60-64岁相对高龄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20年里将迅速增加,4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19227万增加到2010年26151万,再增加到峰值年(2025年)的32642万人,其后缓慢减少;60-64岁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4136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3万,到 2030年前后达到11000万以上。这期间相对高龄劳动力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远大于这一时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9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看,16-24岁求职人数较2006年有降低2%,25-34岁求职人数则增加2.9%,45岁以上求职人数增加0.9%,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幅趋缓。劳动力供给总量是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劳动参与率两者共同决定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上的预测表明,15-64岁年龄段人口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到2014年,届时总量会达到9.97亿;而15-60岁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到2011年就会停止,届时总量为9.27亿。因此,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但由于在校学生会有所增加、自动失业者的比例增加、女性就业结构和比重趋向合理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会在年龄构成上有所改善,在总量水平上有所下降(金玉秋,2005)。因此,从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不会一直持续增加,而是会到某个时点(2011年)后逐渐缩小,而且会因为劳动参与率下降使得整个规模下降得更快。
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
(一)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定义
所谓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就是指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运用市场调节手段,通过与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沟通,为用人单位和个人提供中介服务,或者给组织、个人提供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相关的咨询和外包服务的组织和机构。
(二)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作用
人力资源中介组织通过提供上述各种服务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较大范围内,人力资源中介组织通过对信息的比较、优选,向单位和个人提供配置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创新和产出能力。其次,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推动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发展。人力资源中介提供的专业服务可以减少组织的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竞争力。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人才需求和流动的高峰。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共接待流动人员4877万人次,帮助572万人实现就业或转换了工作岗位,为209.9万家单位提供了各类人才服务。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2766个,接待各类毕业生1252万人次。截止200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5449家,从业人员36233人,设立固定人才交流场所2490个。越来越多的人才需要市场化的配置以实现流动和就业。另外,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了社会机制的转型和企业转制,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流动范围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和高素质人才的流动都在加剧,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职业、职位之间的转变十分剧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大军将冲击市场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将成为劳动力市场求职的重要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将是劳动力市场的难点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看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巨大机遇,纷纷“抢滩中国”。首批通过资格认证的200多家中介组织已经以合资的形式在中国各大城市开办办事处和分支机构。这些组织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刺激了我国各类组织对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的需求。这种形势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急剧变革为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我国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分析
(一)我国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面临加入WTO后劳动力市场的急剧变革、国外人力资源中介的大规模“入侵”和激烈的市场争夺,人力资源中介市场的许多问题已经凸显,并带有普遍性质:
1.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信誉度低。
2.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意识差、职业胜任能力低。
3.中介市场早熟,管理无序,缺乏自律机制。
(二)变革和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必要性
现阶段,无论从政府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双方还是劳动力市场本身,都希望和要求有一个规范化、开放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中介组织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也折射出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源中介业的不满和变革现状的呼声。因此,加快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已经是一种必然,是满足劳动力市场各方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变革的现实要求。
1.加快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建设是适应劳动力市场急剧变革的现实需要
2.加快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建设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
3.人力资源中介业和中介组织的内部治理困境是改革和发展的内生要求
4.劳动力市场主体的渐趋成熟是人力资源中介组织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5.长期以来市场环境的“压抑”使人力资源中介组织面临大发展的机遇。
三、完善和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建议及对策
(一)发挥法律、政府作用,加强人才市场的立法与改制工作
中介服务将是我国未来现代服务业中新的增长热点,其中与人才获取、开发、管理、维护相关的管理活动已经超越了企业边界,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经济领域。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中介市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多元化、国际化和规范化应该是人力资源中介市场的标志性特征。
(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培育新型人力资源中介组织
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围绕国家“十一五”人才发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积极构建人才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切实履行行业协会“服务、自律、代表、协调”的职能,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全国人才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必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800)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800,China)
摘要:大学生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较高的失业率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造成失业的原因多样,研究显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成本高的问题。构建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是降低失业的重要手段,亦须从市场的角度寻找改善途径。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unemployment is widespread.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high unemployment rate shows the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and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The causes of unemployment are divers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can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the market of labor market in China has the problem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high market cost. To build efficient labor marke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ducing unemployment, and it must seek improvement ways from the market point.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Key words: labor market;frictional unemployment;structural un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45-03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项目《如何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CR140708)的资助。
作者简介:米君龙(1987-),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0 引言
失业率是反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主要指标,而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失业现象。一份来自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7.4%,这是自1990以来最慢的增长步伐。经济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对就业贡献最大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提高。2014年新增就业岗位1322万个,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而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至4.3%微小区间变动。因为统计方法的局限、未登记失业人员以及隐形失业的存在,上述失业率低估了我国的真实失业率。据经济学人信息部的估计,2014年中国的真实失业率高达6.3%。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在不断加剧的就业压力下,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大学生失业的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经济发展方式、高等教育扩招以及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等。但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1 失业理论与劳动力市场
失业理论认为,失业可分为: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由于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劳动力市场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的一般性失业,因而也称为总量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人力资源在市场中寻找匹配职位的过程。因为人力资源在搜寻匹配职位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属于暂时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中不可避免的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特定区域或行业劳动力市场中,因劳动力与岗位不匹配,出现的失业与岗位并存的现象。结构性失业的影响因素多样,例如:毕业生的同质化、人才培养与市场所需错位、过度教育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统称为自然失业,是弗里德曼认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均衡失业率。而在中国的失业现象中,因为市场发育不成熟以及体制制约等因素,使得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成为主要的失业类型,同时也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大学生群体,这两类失业类型尤为显著。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使用权转让和购买的场所,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与其他交易市场一样,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且是高效的。但劳动力市场又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受到众多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使其很难达到供给与需求的自动平衡。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子市场,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完成劳动使用权交易的主要场所,因而大学生实现就业实质上是基于该市场完成交易的过程。
2 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2.1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从市场的非经济因素出发,给出了相对合理的描述,即基于政治、社会以及经济因素的制约,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相互隔绝、自成系统的不同部分,并且阻止了劳动力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经典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将整个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大部分,并且他们在报酬率、职业稳定性、发展前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相比具有较高的报酬率、工作稳定,并且享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等。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明显的制度性分割特点,首先是所有制体制分割,尽管近年来,民营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且国家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但公有制企业依然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职业培训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具备足够的优势;其次是区域分割,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分割,具体分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形成的主要劳动市场和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县级、乡镇等组成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最集中的市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而相比之下,次级劳动力市场则出现了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特别是在吸纳较高层次人才方面。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造成摩擦性失业,特别是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例,主要原因为:首先,劳动力市场分割降低了主次市场之间的正常流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待遇性差异被称为“分割性收益”。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活动,毕业生就业则倾向于选择能提供较高投资回报的主要劳动市场就业,即对“分割性收益”的追逐,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则“分割性收益”消失;同时,毕业生一旦选择次级劳动市场就业,则被普遍认为是缺乏竞争力的体现。其次,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加了市场成本。我国现行的户籍、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选择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毕业生很难再次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相反,由主要劳动力市场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要在接受较低期望收益的同时承担更大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不仅仅体现在户籍、福利、社会保障方面,更为可观的是终身报酬,因而优质劳动力资源对低质劳动力资源的替代性较差,从而加大市场成本。再次,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主次市场间发展的不平衡。毕业生普遍偏好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增加了东部沿海城市、发达地区就业市场的竞争,但这些市场的人才容量是有限的,毕业生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导致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造成部分毕业生失业,而失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在次级劳动市场就业,因而同时造成次要劳动力市场萧条和毕业生的自愿失业现象。
2.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对市场的交易行为和运行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到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和需求企业必须通过特定的渠道搜寻对方的信息,通过信息传递,双方在掌握对方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匹配,最终达成劳动使用权的交易。但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由于双方对现实存在的事实不了解,或者了解程度不够,或者故意隐瞒或掩盖真实信息,造成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这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的地位是不对等的。第二、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第三、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根据麦克利兰经典的“冰山模型”,该理论认为劳动者的个体素质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分为海面以上的裸露部分和海面以下的隐藏部分,知识、技能作为劳动者的基本信息,相对容易观察和评价,但对劳动者优异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诸如: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隐藏信息,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也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条件。于此,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很难获取毕业生的全部信息,尤其是鉴别性素质,在实际的就业工作实践中,既是基础信息,因为部分毕业生的造假现象,加之校方的监管不严,也存在欺骗和隐瞒情况,此时用人单位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有时,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虚假招聘、只招不聘现象,虚假招聘是隐瞒劳动报酬、工作职位、晋升空间等信息;只招不聘则出于开发大学生市场,推销企业形象等目的,此时,毕业生则处在信息上的劣势地位。
通常,信息不对称按照发生时间和内容来看可分为两类:发生在签订合约之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和发生在签订合约之后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信息优势的一方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事前和时候分别隐藏信息或行动,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2.1 逆向选择由是指某一市场上,劣质产品排斥优质产品的现象,其是指是市场失败或无效率,阿克洛夫的经典旧车市场模型是逆向选择的经典分析。具体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根据前文分析:第一,用人单位无法获得毕业生的全部信息;第二,较差毕业生通过隐藏信息可以达到与优秀毕业生具备同等的竞争力;第三,在假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保留工资(即毕业生可接受的最低工资)正相关,使得较差毕业生在保留工资上具备相对优势,即在同等保留工资的条件上,较差毕业生更愿意受雇,进而弱化了优秀毕业生的竞争优势,甚至将其逐出市场,进而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2.2.2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为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的不利于另一方的活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首先,毕业生在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并未退出市场,在另外企业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时,毕业生因不用或很少承担违约成本,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其次,如若企业不能兑现承诺待遇,毕业生可能会在短期内离职,既浪费了招聘机会和资源,同时造成毕业生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
2.2.3 劳动力市场成本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主要包括企业成本和就业成本。企业成本即企业为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所有费用与支出的总和,具体包括:搜寻、招聘、订立合约、培训及监督成本。而就业成本则指大学生实现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费用的总和。根据威廉姆森的三维度理论:交易市场成本取决于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首先,精细的专业划分决定了毕业生专用性较高,按照经验不难看出,专业化程度越高的专业,毕业生越难找到相匹配的岗位,相应的毕业生所承担的就业成本也越高昂。其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伴随着其他偶然事件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高,同时,双方在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市场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毕业生找到匹配职位是一个频繁交易的过程,毕业生在就业前期,需要不断进行职位搜索;即使签订就业协议,因为违约成本较低,毕业生并未迅速退出就业市场,而是进行持续的搜寻,以期获得能提供更加优厚报酬的岗位,供求双方的频繁交易,增加了市场成本。大学生就业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因素,因而交易成本越高,摩擦性失业率也越大,市场成本越大使人才替代和流动阻力更大,所以容易产生人才和岗位的不匹配,造成结构性失业。
3 结论与建议
我国长期处于经济的繁荣期,伴随着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周期性失业不是主要的失业现象,但大学生群体一直保持较高的失业率,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其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市场成本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两种失业现象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就业市场影响因素。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问题,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均产生影响。市场成本决定着人才流动和替代,成本越高将导致较高的失业率,特别摩擦性失业率。
降低大学生失业率需要以下方面的措施改善就业市场方面的影响:首先、打破就业市场分割。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我国,需要经济和制度两个层面的努力。经济层面需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通过经济手段缩小或消除“分割性收益”,分流发达地区就业市场过分集中的劳动力资源,进而缓解其竞争压力。制度层面则需彻底扫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减小市场阻力,逐步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的就业机制。其次、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引入更多的非市场手段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干预,特别是政府和高校层面,双方需协力改善就业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制定科学毕业生鉴定方法,规范企业招聘管理等。再次、降低就业市场成本。降低市场成本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毕业生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作用最为关键。政府就业市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传统经济学认为:在信息不对称和公共物品提供不充分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市场失灵,就业市场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透视大学生就业市场[J]. 思想理论教育,2007(3).
[2]田静.基于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二维度的职业稳定性测度[J].决策参考,2015(2).
[3]曾之光,沈士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3(6).
[4]任国友.基于冰山理论的大学生安全素质三角形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
[5]胡永远,李少斌.“逆向选择”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J].人口与经济,2001(6).
(一)就业服务的职能初级且不完善,难以满足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著。(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参考文献]
一、“民工荒”——劳动力市场发展新挑战
人们一度认为现在中国劳动力就业领域的最大问题是总量问题,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高峰期,各个渠道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在激增,包括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下岗人员以及新生劳动力…。蔡昉认为,总量问题并不是主要矛盾,经过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继续发育,均衡是迟早的事情。
关键还在于结构上面,“民工荒”现象是最突出的反映。**年,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先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特别是珠三角,那一年加工制造类企业的工人缺口就高达200万人,引起了社会上极大反响。随后几年,“民工荒”愈演愈烈,范围蔓延至全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是对劳动力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一个成熟、理想的劳动力市场能够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市场中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到合理、效益比较好的部门、行业和环节中去,达到“人”和“事”的匹配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活力。而现在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已经很有力地证明了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影响到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时,劳动力市场没能及时、准确的传递这种信息,没能灵活有效地实现“人”的自由流动,最终市场运动造成了一个扭曲变形的现象——成千上万的空缺岗位与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形成了断裂。这就反映出在中国当前的人口类型之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对滞后。
1、体制障碍
户籍制度是妨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户籍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它仍然与就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相联系,起着“分割”的作用,使农民工总是不能取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身份和待遇。这种分割首先是体现在就业政策存在着差异。农民工从进城的那天起,就被称为是“外来民工”,各地政府在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行业、部门、数量实行种种限制,这些限制总是把外来劳动力排挤到低最低端的部门,去做城里人不愿意做的脏、苦、累的活。其次是在社会保障差异。目前在城镇已经基本构筑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的保障项目缺失却非常严重。而且目前社会保障的受保人群是以户籍来划分的,农民工本身的“农民身份”使他们不能完全享受到城镇的各种保障,当他们在城市里遇到各种工作生活的困境时很容易遭遇保障的空白。另外还有教育、培训机会差异。…
户籍制度的障碍以及它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说明的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打破传统的二元分割结构。相反,还促成了一种新的二元体制的形成——主要在国有部门发挥作用的计划性劳动力配置机制以及在非国有部门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这么两个相互分割的机制。所以,实际上在中国就形成了一个双二元劳动力市场。这些体制上的障碍的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得不承认,素质低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与整个产业升级的步伐相比,仍然偏低,这使他们不得不处于竞争劣势,他们可以转移的领域只会越来越窄,必然会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从目前的状况看,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大量集中在低技能、重体力的部门,这些部门由于工资低下、工作不稳定、劳动强度又大,劳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培训,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劳动力流向正规部门,加剧了部门分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3、就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一方面是农民工的就业观念落后,他们外出就业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依赖老乡之间的相互介绍,要不就是瞎猫碰死老鼠聚集到街边的临时零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还在发展起步阶段,缺乏专门针对外来劳动力的规范就业服务机构。当前劳动力中介市场中缺乏诚信、收费标准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并不能在劳动力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良好的桥梁,去年的“黑砖窑”事件、“凉山童工”事件中,黑中介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劳动力市场当中的不规范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力就业渠道不畅。
要形成一体化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必须清除障碍,使劳动力得到“真正彻底地解放”。
二、统筹城乡就业——对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展望
(一)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现在所处的形势,并不仅仅体现了各种弊端,其中还是蕴涵的不少的有利因素,这也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1、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劳动关系中存在着一个所谓“供求法则”,即劳动力供求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的谈判地位,以及他们双方在政府立法和政策决定中的相对影响力。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局势是有利于劳动者的,这是一个劳动力市场制度形成和完善的大好时机。这并不是无稽之谈,4年的“民工荒”,中国的劳资力量对比已经开始朝着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向发展,农民工有了较大的就业选择空间,企业主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逐渐改善各种雇佣条件…。
2、政府的良好的政策背景
随着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直接介入劳动力配置和工资决定,但是政府的社会职能特别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的职能必须加强,要通过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通过加快体制改革来扫清市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现在这个市场发育的关键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政府这个关于统筹城乡就业、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战略部署所体现出来的平等就业的理念可以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另外《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两部法律加上《劳动法》、《最低工资条例》成为了规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依据,从法律的高度为完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保障。
(二)统筹城乡就业,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1、户籍制度改革
我们国家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从“条件准入”到“统一居民户口”,也算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目前,全国已经有河北、辽宁、山东等12个省份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但从实际看来,户籍制度改革的地区性差异还蛮大的,特别是象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对于外地人口的准入条件还是非常苛刻的,仅仅只是为特殊人才的引进开绿灯,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蔡昉有一个边际理论,他认为是否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在什么时机进行,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如何,主要取决于改革主体——城市政府对于改革的成本和收益的衡量和判断。也就是说政府之所以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因为地方经济可以从中获得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益。但是随着改革力度提高,城市可能会出现过度的人口拥挤现象,政府财力不逮,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程度也会提高,这样的话,改革的边际成本就会提高,边际收益会降低,改革就不再是有利可图了。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本身就要支撑1600万左右人口的社保、就业、入学、住房等等负担。户口一旦放开的话,必定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户口变更问题,他要涉及到许多相关的配套政策的落实。很多专家就指出,如果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不能承载过多人口,新进城的人就有很多相关利益享受不到。因此户籍制度改革要想切实取得成效,不能靠户口一迁了之,而要着眼于搞好综合配套改革。
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我国这样的国情下,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城乡有别、地区有别的策略,逐步改变城乡失衡的状态,农村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城市要从完善的角度出发。就目前而言,根据农民工在事实上已经是城市居住者的特点,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着重是要建立起属于农民工的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其中,需要急迫解决的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因为农民从事高危行业工作的不在少数,而与农民工所处的高危环境极不相称的是他们人身保障的不完善。其实,**年,农民工就已经被纳入《工伤保险条例》的范围中,而且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截至**年底,我国已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被纳入工伤保险体系。这部分农民工总人数约5000万—6000万,但目前真正享有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只有2200多万,不足建立劳动关系农民工的一半,只是农民工总数的10%左右,也就是另外的90%的农民工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农民工本身的流动性、工作的暂时性外,最主要的还是非法用工现象,农民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工伤保险,这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这部分农民工就会无依无靠。即使走法律途径进行工伤索赔,漫长、繁琐、高成本的工伤鉴定和各种法律程序也会把他们拖垮。如何真正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从责任归属、简化程序等方面进行考虑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3、培育第三方组织。
一、两个确保
9月底,全国共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39万人,其中376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下岗职工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并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
9月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职工人数为10769万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为9056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数为3502万人,其中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为3270万人。第三季度,全国应发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94.03亿元,实发593.71亿元,基本做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下一步将继续把巩固两个确保放在突出位置,同有关部门一道,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已进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都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并代缴社会保险费;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再就业
第三季度,全国国有企业共有49万下岗职工出中心,其中25万人与原企业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占52.3%,比上半年增加3.1个百分点。1-9月共有77.3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15%,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9月底,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繁重。
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困难就业群体实行再就业援助,鼓励企业内部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二是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并通过发展劳务派遣、就业基地等组织形式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鼓励跨地区劳务协作,发展对外劳务输出。三是加强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培训,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行“一站式”就业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准确提供就业信息;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行工商登记、税务办理、劳动保障事务等“一条龙”服务;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四是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统筹安排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规范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五是采取措施控制失业,加强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对企业成规模裁员加强指导,规范程序。
三、失业保险
9月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068万人;当月有400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比上年同期增加126万人,增长46.3%.1-9月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比上年同期月平均领取人数增加129万人。预计年底失业人员总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加,但随着再就业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经过努力有望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增强失业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促进其再就业。
四、医疗保险
三季度,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推进。从已经启动地区的总体情况看,新制度运行平稳,基金收支平衡,保证了职工的基本医疗,社会反映良好。
下一阶段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探索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三是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完善细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五、第三季度8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上期结转有效数加本期新增数)。
1.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198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力近253万人,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约为0.78,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地域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差异较大,东部求人倍率为0.81,而中部和西部为0.74.
2.第三产业需求人数占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比重为70.8%,仍为劳动力需求主体。分区域看,东、中、西部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大体相当,需求比重约占70%左右。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依旧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三大主体行业,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的74.5%.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涨,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2.1和8.3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三大行业为主体的需求结构存在差异,东、中、西部三大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比重分别为79.5%、68%和60.5%.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成为劳动力市场上最为活跃的需求主体,并呈现增长势头。从去年一季度到本季度连续七个季度的数据显示,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一直保持在53%以上,并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5.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二者用人需求合计约占总需求量的70.6%,二者求职人数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