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训练;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在当前“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内的高校普遍的加大对于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力度,并且在整个社会上对于运动以及健康的热情也正处于日渐高涨的背景当中,这无疑在无形当中加大了体育训练学科的学生的就业可能性。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在体育教育的体系方面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体育教育学在发展方面差异较大,另外由于很多高校只是单纯的重视理论上的学习,忽视了训练的强度;另外与之相反,一些高校单纯的重视体育锻炼但是对于理论的学习却比较疏忽,最终导致学生在整体素质以及综合实践能力都比较差,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的需要通过对于个体教育学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从而更多的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才更好的满足高校教育以及社会的相关需求。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本内容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最早提出于2003年的新学科,截至目前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其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虽然其发展实践较短但是其却结合了体育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而且其本身更加的适合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可以想象其未来的发展势必是充满活力的。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与其他二级学科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体育教育训练学本身更加注重发扬体育的精神以及体育训练。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目本身不但对于传统体育教学学科当中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沿袭和发展,而且对于发扬体育精神和加强体育训练的科学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我们在进行一项研究的时候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研究来说每一个研究的对象都是相对具体的,而整个研究的研究意识形态是可以多种多样而且数目也是相对容易产生变化的,只不过要求研究的特点以及属性能够尽可能的满足实际研究的基本需求,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整体的研究成效和研究的效率为基础,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对于客观的基本条件进行充分的考量,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试验可行性的调查以及研究,并且在充分的满足相关的基础之上形成研究对象。具体到体育运动训练学上面来说,我们对于该课程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为运动训练学以及体育教学的相关方法以及理论的科学。
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本性质
我们在前期对于整个学科性质的设定,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整个学科体系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及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产生影响,而学科的性质则是整个学科建设过程当中的最基本属性。我们在体育训练学提出的初期,是将其定义为结合了基本的体育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的一门科学,通过对于其进行延展我们可以解释成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的科学,其中主要包含了三个关键词也就是“教育”、“体育”以及“训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运行训练学科为结合了运动训练以及教育学和体育学的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科学。这其中的教育学,主要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其主要解释的教育的基本规律。伴随着教育学的研究不断的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的转向综合性的方向来进行发展,而教育学本身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学正在逐步的朝着综合性的方向来进行发展。而如今的教育学通过吸收自然科学中各个学科方向的优秀研究成果,将其各个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规律性研究归纳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此外,教育学还时时跟随时展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使得整个教育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高,实用性越来越强,综合性越来越明显;体育学则是通过对体育项目发展、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体育教育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学更加注重体育项目的推广,体育科学体系的完善,体育学科结构的优化等方面。综合体育学与教育学两门学科,体育教育的学科性质更加侧重于教育学的一个小的分支,通过运动项目、活动等其他方式来达到对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主要方式是教学,通过体育项目的专业性教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进而达到对运动项目具体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强化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是将体育学、教育学和人体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于体育训练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进行系统性强化训练,以此达到培养的目标。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是将具有社会学性质的体育教育科学和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人体运动学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在当前,体育教育训练学在国内发展的实践还相对比较短而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个专业的本身比较的注重实践的教学,但是对于学生训觉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视。我们通过对于实际的相关体育训练来满足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个社会中具有很强的适应力,非常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在社会人才市场中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许多院校纷纷效仿体育院校,体育院校开设这种专业用来培养体育教育类学科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些文史类院校和工科类院校却开设此类专业就显得不太正常了,这样以来就造成了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开设院校过于饱和;其次,由于开设院校良莠不齐,进而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最终造成的培养结果也参差不齐,许多院校本身不具备相关的师资力量,体育设施的建设条件也严重不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为了实现院校的综合性发展要求,推广其扩招政策,对相关专业的宣传大夸其词,进而造成学生的培养水平严重不满足最终的培养目标;还有,不论本科、专科等院校性质,各类院校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面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在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一些举措必须要实施:首先,国家教育部应该加强不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审核力度,根据相关院校的教学性质、培养方案等进行审查,检查相关院校的体育专业师资力量、相关体育专业的体育设施建设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只有在满足所有硬件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够开设此类专业,教育部还要定期进行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检测,对那些不满足要求的院校进行责令修改或者停止招生处理;其次,体育教育训练学对训练实践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相关专业的开设院校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活动需求,根据不同院校的师资力量要求和优势运动项目进行推广和研究,进而实现对区域体育项目进行技术上的优化,进而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最后,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的发展要时刻跟随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学理论学习和体育学的运动实践,加上对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体育运动项目推动体育运动更好更快地进行发展。
4、结语
随着国家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体育运动将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高校、社会对体育老师的需求将会日趋增多,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一种体育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与社会的需要非常吻合,但是整个学科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努力,不断加快学科的优化和完善,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士心.静力性练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长,2011,(7).
[2]李芳,郑丽敏.健美操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实验比较研究[J].武汉体院学报,2011,(9).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10.
[4]丛林,朱静文.静力练习在田径中的应用[J].田径,2012,(9).
[5]毕胜彪.论静力性练习力量训练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4).
[6]王培亮.浅析力量训练的运动负荷控制[J].理论科学,2009(8).
关键词:武术 传承 文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44
“武术”一词在古代极少使用,多被不同时期如技击、武艺、手搏等相应异称所指代,彼时多指兵技巧、骑射、徒手搏斗技艺,至明清,武术流派林立,拳种迭起,武术逐渐成为一种体育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载体,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但传承之路却不是一帆风顺。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带来的各种诱惑,强调“循序渐进”的中国武术很难得到大众的青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武术成为表演赛项目,正式登上了奥运大舞台,可以说武术文化传承的契机出现了,这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一些障碍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
1 学校教育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
学校教育在中华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环节出了问题。一方面,武术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内容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可是一直以来由于师资不足、教材不完善等种种原因,武术在学校教育开展得还不是很普遍。只有体育院校和少数的一些综合性院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这无疑束缚了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形”在“神”不在的现象日渐突出。正如赵进所指出的,按照竞技武术技术要求编写的武术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武术的普及教育,按照西方学校教模式开展的学校武术教学是否有利于武术在学校的传播,这些制约因素正使学校武术教育被形式化。这种形式化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形”而忽略“神”,即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武术技术、动作的教学,而缺少对文化底蕴的探究与传授,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是单一的武术技能,无法使武术教育向更高层次转化。卢元镇教授认为:“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我们称它为‘文化丛体’,是因为它以多个触角与哲学、军事、教育、医学、养生、竞技、娱乐、休闲、民俗等相关联,具有跨领域、跨学科、跨人群的性质,它不仅仅属于体育。”单从体育的角度来教授武术知识未免太过狭隘了,武术的精髓也不能很好的体现,武术本身也会成为一个“死物”失去原有的活力。
2 现代文明冲击、就业市场惨淡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面对强调“循序渐进”的中国武术时,很难保持热情。产业化的节奏使得任何事物的发展似乎都得贴上“产业化”的标签,武术也不例外。武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导致散打比赛、竞技武术繁荣的背后是裸的利益博弈,竞技武术套路中技击特点逐渐消失,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被剥夺、被过滤、被屏蔽、被遗弃。继续这样的道路,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用经济来衡量的,有些是无价的,就如同武术文化一样。作为体育学科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不容乐观。吴保占2013年在《搏击(武术科学)》上指出,通过对四川省四所师范院校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和其它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一样,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由于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其综合素质和其它专业方向的毕业生相比较差,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武术教学质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也往往容易被快节奏的世界所牵引,对需要长时间、内化的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在学习上兴趣不浓,报考专业时主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方向的人很少。从这两方面看,武术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输入少,产出少”最终会导致武术文化一点点流失。
3 “文化自觉”思想不强
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不仅是对自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还包括对他者文化的认识,对异族文化的认识往往为本民族的文化自觉认识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参照系,如此,不仅会为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注入新鲜的文化思想,带来新的文化模式,而且还有可能会促成新的文化精神的诞生,最终达到推动本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武术要想在文化传承方面获得较大突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其传播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性。一方面,武术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自觉”应包涵着对民族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功能的深刻认识,包涵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包涵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从本源上思考武术究竟是什么,它的文化包涵什么,它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它能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武术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其发展的轨迹以及成为推动文化传承推手中的一员。当然,文化学习也是一个长久而漫长的过程。对于一种思想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还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多汲取他民族文化的精髓,为本民族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传方.“非遗”视野下的武术文化传承断想――以拳种为视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1):47-51.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
[3]赵进.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式微的社会学分析:基于中、日、韩的跨文化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20-24.
[4]卢元镇.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J].搏击・武术科学,2010,7(3):1-2.
[5]吴保占.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2):8-10.
1.1“三集中”模式
“三集中”办学模式是借鉴前苏联体育训练模式而形成的。特点就是将一部分具有体育天赋的苗子集中到一起进行“学习、训练、生活”的统一管理。这种办学模式的出现为我国现代体育运动培养了大批的体育人才,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比赛成绩。这种办学模式对国家培养运动员有着其特定优势,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体教结合”模式
(1)联办方式。选择教育体育条件好中小学作为依托,兴办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业余训练。在当地体育、教育部门共同领导、共同管理下,实行体育部门主管、教育部门协办、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协办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训练和管理。(2)横向联合方式。体育运动学校和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协商,通过互惠互利,共同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各中学和中职学校建立自己的业余训练队,体育运动学校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拔和重点训练。通过横向联合,使体育、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使我国的举国体制从人才培养上得到完善和优化。(3)纵向延伸方式。中小学建立训练网点或招生选材基地,早期发现运动苗子,选送到体育运动学校进行训练,向上与高等体育院校或高校的运动队形成输送关系,学生可以接受高层次的系统教育和训练,实现人才的阶梯培养,形成低、中、高三个层次衔接的培养方式。(4)一校多元方式。以体育中专为主,设立多种教学、训练形式,破除自成一体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多元化办学。在校内以中专班教学训练为主,设立体育中学,接受本地域在具备运动潜能和优势的初中生,一边进行训练,一边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建立教学机构与训练机构的合作运行方式。
1.3“校企结合”模式
“校企结合”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和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健身、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节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和参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4“训、科、医、管”一体化模式
“一体化”训练模式以训练为主体、教练为主导、科研为先导、医务为督导、领队为领导的科学化训练保障管理系统,改变传统训练理念中忽视主动恢复,训练、科研、医务和管理各自为战的现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科研、医疗、技术进行辅佐,全面提升运动训练效果,提升教育训练成效的过程,训练、科研、医疗、技术、教育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1.5“一条龙”办学模式
“一条龙”模式原指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的“一条龙”训练模式,主要是我国竞技体育三级训练体系的绵密连接和自成体系,构成了对运动员的初级、中等、高级等各层次进行训练的完整体系。在办学模式概念的演化过程中,“一条龙”办学模式主要是指办学层次和办学体系的全面、完整性,能够满足学生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等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学生在“一条龙”办学模式下能够顺畅地完成学历教育过程。
1.6“训练中心”模式
“训练中心”模式是指省属体育运动学校通过和省级的运动训练中心或者运动训练基地联合办学,甚至直接进驻省级训练中心,借助训练中心的资源开展训练和教育活动的办学形式,其典型代表就是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其直接进驻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在训练中心完成运动员的训文化教育的过程。
1.7“社会化、产业化”模式
“社会化、产业化”模式是指中等体育教育机构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教学、训练的办学思路下,积极探索办学新方向,通过积极的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办学过程积极走向社会,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教学形式、训练过程、资源利用等办学过程中主动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谋求发展的一种方式。
2整体分析及评述
2.1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目前,中等体育教育机构主要归政府体育部门管理,由各省、市体育局主管,个别省市归文体局、文教局或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海南)管理,各省主要由体育局对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体育职业技术学校、青少年体校进行直接管理。调查的83所调查对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省、市体育局,只有杭州陈经纶体育运动学校属于体育局和董事会共同管理。内部组织结构仿照普通中等学校设置,74.1%级别为处级编制,25.9%为科级编制。一般设有学校校委会(包含校领导)、办公室、教务科、人事科、财务科、后勤中心,训练科或竞赛科承担训练竞赛任务,还有个别学校设有董事会管理机构。中等教育机构师生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占29.6%;在500~1000人的占64.2%;在1000人以上的占6.2%。
2.2运行机制98%的调查对象由上级省、市体育局主管,教育机构不具有人事权、财务权,另有23%的调查对象公章不对外,使用限于本地体育系统,甚至有7所没有独立法人代表。涉及体育业务由上级体育局管理,其它业务由主管体育局部门委托其它厅局办理,如职称评审由文化厅或者教育厅管理。运动员文化教育由教育部门进行宏观管理,主管体育局组织协调,决定权在体育局。
2.2.1管理部门关系
70.6%的调查对象认为与上级体育局等主管部门的关系融洽;有46.8%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与政府其他厅局的业务办理中感到不顺畅;有82.4%的教育机构管理者感到与上级体育局机关中的训练和竞赛部门关系密切,与局机关人事、财务、后勤等处室关系融洽;有40.3%的管理者认为与教务科、监察室、法规办、科研办等部门关系一般。
2.2.2输入
中等体育教育机构招收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面向全国单独招收计划内招生,学制三年,中专学历。因个别项目的差异,也招收小学毕业生或者初中未毕业学生进行训练、学习培训,此种新式人数较少。约有55.8%的教育机构与其他高职或者高校联办高职,给在校学生提供高职学习培训,帮助他们完成高职学历。
2.2.3输出
在校学生取得中专学历后,经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考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输出途径主要有:继续上高职、大专,约占40.4%;进入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进行大专学历培训,约占32.5%;退役就业占24.1%;进入省市集训队或者国家队继续进行训练,约占1.3%;另有1.7%的学生去向未知。
2.3经费来源
中等体育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约占87.3%,另有13.7%的调查对象能够获的其它方面的资金支持,有社会投资、后勤收益、其它收益等几个主要部分。调查显示74.1%的教育机构管理者认为办学经费不足;19.4%的认为严重不足,影响到了正常的基本办学规模;只有6.5%的管理者认为经费充足。
2.4竞训成绩
训练和竞赛工作是中等体育教育机构存在的主要目的,从访谈和问卷调查中了解到训练和竞赛工作在办学过程中得到高度重视,被调查者都将训练、竞赛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强调的就是“金牌”,要“成绩”,甚至为了“集训”、“备战”,直接停止其它任何工作,包括文化教育课程的学习。调查了解到,因为临近比赛而停止文化课学习的事情时常发生;55.7%的被调查者对目前训练竞赛成绩较为满意;23.9%的被调查者认为还不够好;约20%的对成绩不满意。
2.5文化学习
中等体育教育机构的学生文化课学习主要有三种形式:(1)九年义务: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2)中专:学制三年主要以高中课程为主开设语文、数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田径、体操等课程。(3)高职或者高中联合办学的中学,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高中课程,完成高职学历或高中学历。文化课学习主要是半天训练,半天文化课,临近比赛时全天训练,文化课学习暂停。此种形式较多,占调查对象的60%;集中学习,在比赛间隙集中授课学习,此种形式较少,约占16%;部分学校白天训练,在晚上文化课学习或者每周两个下午进行学习,其它时间训练,约占34%。整体情况看,各省市文化教育的差异较大,文化课学习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受重视。
3办学模式的对比评价
3.1“三集中”办学模式
学校整体安排偏重于集中训练,保证训练时间,管理效率高,成才率较高,根植于举国体制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因领导体系是体育管理部门,在解决运动员输出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困难;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多数办学经费不充足;办学注重运动成绩,文化教育重视不够,使学生难以全面发展,就业困难。
3.2“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学生文化课学习得到一定保证,招生和输出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这种体制还不完善,有些只是形式上的结合,多头管理,易造成最终无人管理结果,学训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运动项目进学校后,体育教师不适应训练工作,效果不佳,还存在一些参与“体教结合”的学校场地设施缺乏,训练效果难以保证。
3.3“校企结合”办学模式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办学经费有保障,学生文化教育质量较好,学生的学历教育衔接较好,出路宽泛,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项目设置过少,招生规模较小,办学成本较大。
3.4“训、科、医、管”一体化模式较好解决运动员在训期间的训练、医疗、管理等问题,训练过程有科研参与,办学流程较顺畅,资源利用率较高,招生较好;参与其中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目标差异,经常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运动员文化教育组织情况不好。
3.5“一条龙”模式
在教育机构形成的初中—中专—大专—本科的教育模式,给运动员的学历教育带来了极大地方便,运动员可以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招生和就业较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学历“一条龙”衔接不够紧密,市场出现断裂,大多是就事论事,一次性解决单个问题,没有形成畅销的衔接机制,办学经费保障不足。
3.6“训练中心”模式
办学过程中,训练为中心和重心,训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经费充足。在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整体管理体制运行顺畅,招生较好;训练中心的管理体制先天不足,纯粹为竞赛任务而存在,运动员文化学习、就业存在较大困难,难于适应社会生存。
3.7“社会化、产业化”模式
办学主体与上级主管部门关系融洽,管理体制顺畅,政府拨款的办学经费虽不足,但依靠创收等其它资金来源渠道,可以保障办学资金,招生和就业程度较好,但运动员文化教育组织存在松散状况;办学的初衷是完成教育和训练任务,因为创收等方式影响到了办学的初衷,商业化气息较浓,个别教育机构甚至与办学的目的背道而驰,纯粹以经济利益为办学目的,违背了教育机构存在的初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目前,中等体育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不顺畅,上下级管理不顺畅,多头管理,没有统一规划等成为影响其办学的体制原因。经费保障对办学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并逐渐成为决定因素。省级区域内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也是影响其办学模式的重要因素。(2)研究中所提出的7种办学模式,是在“三集中”、“体教结合”、“校企合作”这三种主要模式下衍生出来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是中等体育教育机构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体育发展趋势而进行的改革探索。这7种办学模式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分别适应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等不同的情况。(3)评价办学效益的主要指标是人才输出、竞技体育成绩,因此导致在办学过程中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就业等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体制问题。在竞训成绩的“指挥棒”下在训在读的学生、运动员只能放弃其他努力,千军万马去挤竞技成绩的“独木桥”。(4)部分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涉及文化、教育、体育领域的厅局进行了合并,产生了新的体育管理格局,直接影响到了中等体育教育机构办学模式。例如海南省设立—海南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号称“四厅一局”,对中等体育教育机构的办学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4.2建议
在该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课程设置”两个主要的概念,因此,为了对研究有一个明晰、科学的认识,文章首先对着两个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念界定。首先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际上最初称为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2007年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阐述如下,即: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2012年,教育部为了更好的明确该专业的专业性质,将其改为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且在同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重新界定了社会体育指导与专利专业的培养目标,紧接着,在接下来进行的全国各大本专科高校在2012年下半年的招生中,也相应的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而且各个高校还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人才培养目标也各自进行了完善,使得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办学特征。其次是课程设置。课程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最基本的一个单元,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与此相对应的,课程设置也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关键性内容,是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和专业建设工作的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优化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个关键点。其中,合理的课程结构,实际上指的就是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应科学合理,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应科学、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应合理等等。而合理的课程内容,指的则是课程的内容安排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要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以及学科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只有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是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
2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状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的体系结构层面来说,基本是一致的,普遍是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教育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大多都是围绕着《专业目录》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而课程也普遍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任意必修课四大类为主。其中,专业教育是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不同的学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本上都是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课程,加上体育技术类课程,再加上方向课程”这三个部分来构成的,也有个别院校并没有设置方向课程。如果从培养方向的层面来研究和区分,有的院校侧重于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有的院校侧重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却均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实际上仍然是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的简单增加或是减少,仍然没有突破体育教育的课程构成模式。
3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存的问题
概况来说,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
在2012年,教育部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之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目标也重新界定为:培养具备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教育部关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实际上所规定的只是专业的一个大方向,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还分别对此专业的培养领域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设定,虽然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彰显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多元化,但是也突出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这一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有效分析。
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中,由于对需求分析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所开展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层面上,而却很少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至于所设置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际,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3)专业方向的设置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部分高师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晰的方向划分,而即使部分学校进行了明晰的专业划分,但是其中部分方向的设定也常常存在于社会体育职业教育不存在紧密联系的问题,例如:社会人文方向或是运动科学方向,设置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方向等等,存在明显的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相混淆的问题。
4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针对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特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1)应重视专业方向的科学定位。
要确保专业方向定位的科学性,要注意与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其就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考察和分析学生的就业渠道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通过考察和分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可知,体育教育方向、运动科学方向等不属于该专业的范畴,应剔除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2)应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
也就是说,在开展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工作时,应在注意满足社会体育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平衡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和学生双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准确把握社会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3)应重视以专业方向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的强化。
池丹丹,女,河北唐山人,讲师,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自动化,工作单位为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郭悦杰,女,河北唐山人,讲师,毕业于河师范北大学,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工作单位为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
摘要:在两到三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基础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那么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想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其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重点讨论了在高职基础课程中渗透隐形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基础课程;隐性职业素养;实施体系
在“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要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位目标,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任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内涵的重要任务,在高职的教育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技能占据重要的位置,学生为了谋求一份待遇优厚的职业,拼命地掌握技能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作为 “人才”当中“人”的重要性,“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应当具备上岗操作的显形职业技能,也应当具备较高隐形职业素养。只有当一个人完全的具有了这两方面素养才可以较为顺畅的行走其职业历程,而基础学科对于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在基础课程中进行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应当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师资的配置、教材的整合和教学教法的转变等几个方面建立。
一、 基础课程培养高职生隐形职业素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应以就业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指导下,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分类标准作为基础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只有全面的认识到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当蕴含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并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观念中树立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学科如:思想政治课、计算机课、体育课、英语课等,这些基础课程是高职生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思想上要树立将隐形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的观念,要有一定的课时和教学资源予以保障。
二、 基础课程培养高职生隐形职业素养的师资应当根据进行优化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认为专业突出也就意味着职业技能突出,但是想要让学生在职场上走的更加长远,仅仅具有优秀的职业技能是不行的,一个人的发展一定是全面而均衡的。基础课教师的资源优化决定着学生基础职业素质即隐形职业素养的高低,优化基础课师资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树立职业分类,加强基础课教师对课程本身对于培养学生隐形职业素养的意义和认识,使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在培养高职生隐形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学生的奉献精神,这些将对学生形成长期的、深远的影响,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 基础课程培养高职生隐形职业素养的教材选择要体现培养目标
高职基础课教材的选择应当围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选择,专业不同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课内容在就业上还是具有一定区别的,要体现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材中关注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且服务于专业课教学,融入该行业的行业内容和隐形职业素养内容,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融入隐形职业素养培养的有关内容,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和职业特点。
四、 基础课程培养高职生隐形职业素养的教学教法应与职业特征相匹配
基础课程培养高职生隐形职业素养的教学教法的改变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如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电视、广播、录音、录像报纸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与现实时事相结合,通过以上手段建立与社会的联系,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更有实践的感觉。二是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实现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避免满堂灌和说教,应当使用引导教学,使学生主动思考,利用教材进行情景教学,实现在教学中的互动,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或者建立小阶段目标,使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基础课程进行与职业素养培养有关的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使基础课程的课堂变成开放的,与社会接轨的课堂。三是实现评价方法的合理化,以往基础课的评价方法基本上都是试卷或统考的形式,但是想要引导学生的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考核形式上应当引入过程性考核。不仅仅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全面的发展,应当形成动态的考核办法,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将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教育,这就迎合了隐形职业素养培养的规律。
在基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建立职业引导意识,采用结合实际的教法和内容,体现学做合一,知行统一,让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性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并进行强化。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的建立首先要遵循职业之上原则,即遵守职业规范,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是一个需要职业院校从教育理念上进行变革的系统工程。(作者单位:1,3. 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2.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础学科对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共性研究”(课题编号:SZ13214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元锡.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王蔚.大学生专业学习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J].高教研究.2006.5.
关键词:学生 篮球 裁判员 裁判能力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喜爱的体育项目。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国内比赛增多,篮球运动员技术逐渐提高,篮球商业化越发普遍,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我们国家对一些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需求量更大。为了适应篮球这项运动的开展就需要不断培养不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但是我国没有成立专门培养篮球裁判员的技术院校,目前只是靠着协会组织和自学成才。据了解,大学体育生学习篮球的裁判技能,属于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
一、培养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篮球强烈的喜爱是学好篮球裁判技能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裁判员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甚至步入社会中的需要,从而刺激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动力。
二、改变教学观念
社会不断发展,体育专业学生的裁判水平越来越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社会的需求和提高学生就业率,不能只是单一地加强篮球水平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篮球裁判知识。篮球教学中技战术的学习和裁判知识的学习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因为通过对裁判法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篮球技术动作和战术意图,这样,在学习篮球技战术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领悟裁判的知识。
三、运用鼓励法,使学生本身产生学习裁判规则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篮球裁判法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学习篮球裁判法的优势。在从事篮球裁判工作时,每个人的裁判水平参差不齐,就是这种参差不齐成了衡量他们水平的标准。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法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回馈,这样就会逐渐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篮球裁判法的动力。
1.培养基本功通常会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初级:通过书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裁判规则和裁判法熟记于心,临场观察裁判员的动作与跑位,建立一种动作的表象,不断学习和练习。
提高: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通过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也就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不断循环。
巩固:不论是在学校中还是社会上担任关于裁判员方面的工作,一定要提高在比赛场上判罚的确定性,哨子声音长短的把握,这些都是当好一名裁判员的基本功。执裁前要注意调整好心态,执赛过程中排除杂念,赛后及时总结失误,吸取经验教训。
2.基本功培养应注意的问题。由于篮球裁判是一项很依赖实践性的工作,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可以用录像法把学生上课执裁过程记录下来,方便学生和教师在课后观察、改正不足之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二是学生观察录像看到自己的表现,更具有针对性。因此,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更直观地反映信息反馈的深度,有助于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裁判基本功水平。
3.教学课外为学生创造篮球裁判任务。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篮球裁判的实践,更多的还是要在课外为学生寻求亲身实践的机会,学生在掌握篮球裁判的理论知识之后需要不断地去实践,才能发现自身不足,积累经验。作为一名篮球裁判工作者,要想稳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更多地去亲身经历,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对裁判规则的熟练运用加以巩固,临场及时作出正确的判罚,进而提高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所以教学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裁判任务是提高学生裁判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篮球课上教学时,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安排每位学生裁判实习的机会有限,不能使所有学生起到巩固技能的作用,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员,在临场执裁的场次数量上和大量的经验上面都很重要,因此,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课外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临场执裁的机会。
四、小结
1.篮球裁判基本功的培养应该加强心理教育,激励和提高学生对篮球裁判基本功的学习兴趣。
2.篮球裁判员必须以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熟练掌握篮球裁判规则和篮球裁判法,为篮球裁判员基本功的学习做好铺垫。
3.动机=动力+方向。激发学生对篮球裁判技能学习的动力,了解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有热情地去学习,在篮球裁判教学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篮球裁判的基础要做到经常练、反复练、认真练,按规定做好实践,严格要求自己,循序渐进,使学生篮球裁判水平做到从初级到巩固的完美过度。
5.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培养,只有更多地去亲身经历,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对裁判规则的熟练运用加以巩固,临场及时作出正确的判罚,进而不断提高裁判员的执裁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霖.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2]朱学翠.关于少儿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张向荣.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基本功培养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论文,2008.
作者简介:
李岩(1989-),男,河北献县人,东北大学体育教学专业硕士,学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校 教育模式 构建
[作者简介]谢荣(1980- ),女,河南南阳人,南华工商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广东 广州 5105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2-02
工学结合即高校要求学生把在校学习与到企业进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工学相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把国际教育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的职教特色相结合,使得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工学结合下高校教育模式构建的现状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只强调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很少去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不仅不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还使得学生更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根据大脑的性能来构建的。但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并不是完美的,还存在一些弊端:
1.实践教学形式化。许多高职院校都采用了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但是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形式化,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本身对待学习就处于形式化的状态。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有一个毕业证就容易找工作,一切都不用担忧了。因此,他们在平时的考试当中作弊,以此拿到所谓的“好成绩”,对待实习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认为只要熬过实习阶段,拿个实习证明便可。许多实习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工作状态,还是爱玩的心态。第二,现在许多高校招生只注重数量而忘却了质量,不管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和实习,只要学生能达到学校所设下的绩点要求便给予毕业,这种只注重形式的教学模式就算构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也无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实践教学,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依旧很偏向理论教学,学校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实践的时间,短期的实践并不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与实践结合后的产物。
二、工学结合下高校教育模式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应该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自身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以培养出具有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为主线。为此,学校对毕业生的要求应当是: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适度对毕业生进行基础知识理论传授、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高素质。为此,各大高校应在工学结合下积极探讨教育模式相关构建对策:
1.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实施多元化教学。为了实现高校新型的教育模式的构建,各大高校必须要坚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将传统的形式化教学转化为多元化教学。首先,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实践教学打下重要基础;其次,教师要转变“单纯传授考试知识,学生埋头死记”的传授方法,扩大其教学知识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再次,各大高校要对毕业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完成所修学分绩点标准的基础上,也要对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相关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由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转变,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从制度上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同样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由于专业不同,具体的实现形式也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由于职能性较高的专业是靠技术娴熟来取胜的,因此,必须靠顶岗实习、实战演练来培训学生。而对于职能性不高的专业课,则要依靠各种各样的形式与载体来进行培训,逐渐掌握每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来配合好教育方案,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能够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价值、伦理法治等知识的传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模式建设进程。
2.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构建符合专业、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为背景,各大高校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作能力,加大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占比重,以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完善、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并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拟设相关的职业岗位,顺应时展潮流,加深学生对不同职业岗位的了解,从而更快地抉择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要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有效划分学生的学习重点,如在大一、大二学年,课程设置可适当向理论教学倾斜,为学生的技能培养奠定理论基础,到大三、大四学年,课程设置要着重于学生的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创造时机让学生与社会提前零距离接轨,从而以时代人才需求为标准更高地要求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进程,确保学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共同发展。
3.深化校企间的强强联合,注重实践教学进程。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战演练两个方面都应成为衡量高校发展质量的元素。从我国各大高校发展现状来看,高校普遍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表现相对比较突出,为了改变此现状,各大高校要积极深化校企联合,注重实践教学进程,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首先,各大高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一个优良的技能训练基地,企业起协助作用,充分利用校园这一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培养毕业生较高的职业素养。其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根据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调整训练进程,确保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跟上学习进度。再次,花费一定的资金专门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教学和开讲座,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企业魅力,了解企业所需人才,从而明确方向,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训练基地。与此同时,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摆正自身学习的态度。学生应努力配合老师,遇到问题积极请教,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构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时代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恰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工学结合培养出来的人才之所以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因为学生不仅是有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知识分子,还是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的高端人才。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飞快,这样的态势就决定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如果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马上应用到社会,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那么这样的人才就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的。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人才不仅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引领时代的进步。21世纪的经济是知识经济,拥有更多的知识、人才,就有更多的力量。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培养人才,不断积蓄力量才能爆发,才能不落后于世界各国,也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工学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个国家得到长远发展的有利途径。各个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采用“工学结合”这个教育模式来培养出具有高端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辜川毅.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有效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1).
[2]姚芬.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育工作特点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当今市场化、经济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具有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能,还要有宽泛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与积累。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对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的严峻形势,高职教育往往把知识作为经济建设的工具传递给学生,单纯强调“就业导向”培养目标而忽视素质教育,造成了“高职”不能“高质”现象的产生,为此高职院校开始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学生素质的基本情况
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体现于人的思想品质、气质修养、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高职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地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高职学生素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高职学生的道德观问题
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尽管增设了素质教育课程的门类和课时,但效果仍不理想,课堂上大部分都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互不干扰。很多高职学生甚至认为“只求索取,少讲奉献或不讲奉献”才是聪明之举,“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已经渗入,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也正在不断减弱。
2.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问题
部分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娱乐、社会生活也在变化,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甚至有的人生价值观也在逐渐向功利方向转变,注重名利,淡薄集体观念,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
3.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高职学生带来的就业负担也越来越大。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拉大,生活与学习的挫折在增加,使部分高职学生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无形中让他们的心理处于了亚健康状态。
4. 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问题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通过高考和单独招生两种渠道招录,无论是高考还是单独招生,其生源的文化成绩在其所在行列中处于中低档次,其文化素养也就不言而喻。据一些媒体反映,现在不少高职学生连一些基本国粹和中华文化的精髓都不了解,何谈人文素质,何以提高,何谈有感情、有责任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献身呢?
二、高职学生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代高职学生受社会经济改革中的消极影响特别大,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行业及个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他们口中的话柄和“榜样”,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几乎成了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受高新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大量消极的、不健康的精神垃圾通过网络涌现出来,使不少高职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是无法自拔。
2. 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专业技能培养放在了第一位,把素质教育放在了次要地位,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把专业成绩的好坏当成了最重要的依据。而素质教育工作主要依靠互不干扰式的灌输,其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很难适应现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工作者也没有将素质教育真正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没有形成教书育人的良好局面。甚至有的师资队伍建设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 家庭教育的影响
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现代家庭对子女有时过于溺爱,使其呈现出重物质追求、轻传统道德的教育引导。加之一些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还有部分家庭夫妻感情的破裂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心理和性格,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提高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高职院校要培养“四有”新人,要求在面对新形势、新需求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思想品德、专业文化、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有以下措施:
1. 以人为本,增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引导人,使高职学生主动认识社会、自觉适应社会。既要重视高职学生的内在需要,又要考虑高职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开展自我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高尚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实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2. 注重实践,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在校学生的社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思想认识片面单纯,思想易走极端。因此,应该重视和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引导高职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高职学生深入农村、企业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
3. 拓宽渠道,发挥素质教育的潜在性
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会场,还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渗透性的教育作用。教师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各种载体,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使高职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融合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俞克新,李飞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17).
Abstract: Counselors are the backbone o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lif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is the direct organizers and perpetrators of the day-to-day management, and is a mentor in life and career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effect of college instructors with student effects directly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so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methods for college instructors is essenti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communication of tutors with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关键词: 辅导员;沟通;大学生
Key words: mentor;communication;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57-02
————————————
作者简介:于曦(1984-),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海维芳(1987-),女,回族,河南平顶山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1 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积极沟通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辅导员的职能不同于授课老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其是直接与大学生接触交流的骨干力量,所以做好与大学生的沟通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的。一般来说,沟通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好的沟通、有技巧的沟通、建立在平等愉快基础上的沟通能够使学生敢于大胆陈述心声,能够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另外做好沟通还能够有效的帮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精神指导模范。
2 沟通的原则
在长达几年的与学生频繁接触交流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一定要考虑几个具体的原则,比如平等尊重原则、真诚温暖原则、理解支持原则、适度保密原则、助人自助原则等,坚持这些原则有助于与大学生长期保持较为良好的沟通地位,有助于展开学生工作。在于学生交流沟通时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使学生放下戒心,真心真意的融入到愉快的交流之中,并且还能在学生中树立一个榜样,帮助学生确立目标。
3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障碍
3.1 人为障碍 人为障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辅导员,另一方面来自学生。辅导员的思想、能力、信誉等因素都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失去沟通的作用,甚至会造成学生自此以后不再相信沟通。来自学生一方面的障碍主要集中在地位、理解、偏见等方面,由于大学前的教育模式留在大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大学生不同的社会背景、个性特点等,都会给沟通带来障碍。另外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网络飞速发展等因素,也造成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是依然会带来一定“代沟”现象。
3.2 物理障碍 物理障碍是指人们沟通的环境存在的障碍,物理沟通障碍一般分为沟通渠道障碍和距离障碍。目前大学中,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主要沟通渠道仅限于面对面沟通,很少借助电话、网络等方式,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运用网络的沟通模式将会大大提高沟通效率。一般大学,一名辅导员大约要带300-500名学生,所以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从客观上来说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因此网络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3.3 语义障碍 语义障碍是指沟通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符号、肢体动作等局限性形成的障碍。相对于大学环境来说,语言和符号在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过程中产生的障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都有较高的语言文化功底,但是对于肢体形态等“体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会产生误解,造成共同障碍。体态语言主要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体态姿势等。
4 沟通障碍造成的后果
如果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利将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通常最为常见的不良后果为师生之间的不和谐、辅导员决出失误、管理效率低下、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等,每一种状况的出现都会给大学教育和管理带来不便。在日常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沟通,辅导员可以向学生最大限度的传递有价值的、准确度额信息,同时也可以从学生方面得到大量有用信息。但是如果沟通不利,将会造成师生彼此之间的不和谐,进而会影响辅导员对学生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策。另外不沟通或者沟通效果不高会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学校得不到学生的真实信息就无法针对性的作出管理决定,由于无法作出准确的管理制度和策略,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5 提高沟通水平的方法
5.1 “以生为本”、“关系平等”的沟通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法制观念宣传力度的增大,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平等、民主的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已经从当初中学那种师生关系中解脱出来。他们从内心里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平等对待,他们对自身的需求、能力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渴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发展。他们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更加喜欢自主的去观察发现、体验比较和思考,他们不满足辅导员像中学时的那种强加式说服。现代的大学生很难被强制性的说服,所以这就更加要求辅导员确立“以生为本”建立一个平等尊重的关系。
5.2 注重体态语言和个人信誉 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助于拉近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沟通障碍。所以在日常的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精神状态是十分必要的。体态语言所产生的障碍主要是辅导员的精神状态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共同产生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平时的工作沟通交流中始终保持合理的体态语言和外在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不但能够解决个人的问题,还能重新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
5.3 优化组合多种谈话技巧和沟通渠道 适当的谈话技巧和沟通艺术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掌握一定的技巧是必要的。针对现在的大学生,辅导员需具备的沟通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打破僵局的技巧、善于倾听的技巧、适当发问的技巧、澄清事实的技巧、及时反映的技巧和结束谈话的技巧等。另外传统的面对面沟通的渠道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引入网络等多渠道的沟通成为必要,尤其是网络。目前的大学生基本离不开网络,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也多以网络形式,网络的虚拟性质可以使他们去除心理戒备,所以采用网络形式的沟通定会大大提高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康.试论管理沟通的障碍与对策[J].管理与文化,2005,(12).
[2]李文静.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