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研究生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汪小勤,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湖北省分会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理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化中的经济结构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人口、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农地制度、农村金融,中小企业、中小金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
二、主要学术背景及经历
1977―1980年,华中工学院政治理论课部师资班经济学专业毕业,1981年9月―1982年1月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进修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等课程,1985―1988年华中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系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1996年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2000年3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研究中心访问教授,2001年7月―2001年9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哲学研究所休假访问,2004年8月―2005年7月,美国富布莱特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访问学者,2009年9月2日获得国家汉办海外孔子学院院长候选人资格。
三、主要论文
1、《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问题》,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
2、《农业国工业化与发展经济学》,江汉论坛,1993年第3期。
3、《论结构变动与工业化》,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4、《论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及意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5、《解决失业:一个世纪课题》,中国改革,1998年第1期。
6、《农业技术进步路径与劳动力的利用》,经济纵横,1998年第1期。
7、《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述评》,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期。
8、《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9、《从“退耕还林”和“禁伐”政策的实施看对农民利益的补偿》,改革,2001年第3期。
10、《论我国城乡人口迁移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7期。
11、《浅谈我国农村金融的支农作用》,武汉金融,2001年第6期。
12、《农村“绿色板块”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的融资效应》,武汉金融,2002年第5期。
13、《比较优势与中西部发展战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4、《货币联盟理论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4期。
15、《教育与农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16、《振兴东北的产业选择》,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7月23日。
17、《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武汉金融,2004年第8期。
18、《区域传统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研究》,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6期。
19、《从香港和大陆税改看制度变迁的时空约束条件》,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8月4日。
20、《“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2007年第1期。
21、《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经济分析》,福建论坛,2007年第12期。
22、《基于农业公共投资视角的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5期。
23、《科学工业化理论历久弥新》,经济学消息报,2010年1月15日。
四、主要参研项目
1、1992年参与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研究”。
2、1998年主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业产业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1996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代号96BJL018。
4、2001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业产业组织、技术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关系研究”,代号01BJL003。
5、1999年参与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摘要: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人力资本领域,作为各投资回报基础的健康人力资本研究较少。但随着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衡量健康人力资本变量的数据的丰富,健康人力资本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健康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150-0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转型问题的出现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健康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引人注目。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确保了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实现。
伴随着衡量健康人力资本变量的数据逐渐丰富,以及统计和测度方法上的改进,健康人力资本逐渐成为经济学者们研究人力资本的新方向。健康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研究健康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作用,将健康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加以论证,估算健康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绩效;第二类,研究健康人力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的关系。
1 健康人力资本对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从微观角度看,健康的经济效应体现为对个人的影响。健康通过直接影响个人工作效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增长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一直是国外健康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摩根等(1962)从不同角度对健康投资对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的影响进行过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健康状况是影响劳动力参与、每年工作时数等的重要因素。基本结论是:越健康的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概率越大,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也越大,工资水平也越高,并且工作寿命也越长。而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的研究,我国也有了开创性研究。
张车伟(2003)利用中国贫困农村的数据,在运用工具变量法控制营养和健康变量内生性的前提下,主要选用身高、营养摄入、疾病等八种健康指标作为变量,比较分析它们对收入的影响。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都会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中,营养摄入和疾病的影响最为显著。但由于工具变量所要求的外生性很难保证,因此这种方法会在评估健康的真实效应时产生偏误。
魏众(2004)根据1993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资料,用健康因子作为健康变量测算了中国农村地区健康对农户非农就业及其工资的影响,并加入心理分析,尝试从微观层面揭示中国农村地区健康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劳动参与及非农就业机会,健康状况都有显著的影响。高梦滔(2005)基于微观面板数据,测算了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长期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疾病冲击对于农户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2 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从宏观角度看,健康的经济效应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健康投资提高了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教育的质量,间接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增长。正是由于健康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利用地区或国家水平的资料分析群体健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外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Grossman(1972)指出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状况及变动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Arora(2001)利用发达国家近200年来增长的历史数据做计量回归发现,长期经济增长有30%-40%可以用健康来解释。
上述这些研究大都针对其本国的情形或者分析比较国家间差异,而我们感兴趣的是,在中国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呈现出与上述类似的关系。对此,国内已有少量文献,且大都使用微观数据考察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罗凯(2006)、杨建芳等(2006)分别采用大量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在省级水平上考察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都表明,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在分析健康资本积累过程中,仍简单地套用对物质资本增量的处理方式,这样容易把研究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人力资本的数量方面而忽视结构问题。
余长林(2006)试图在构建增长模型时将人力资本结构和数量都考虑进去。在拓展MRW模型的基础上,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制约着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和数量(存量)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合理选择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最佳比例对促进经济增长效应具有重大意义。
3 健康人力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的关系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通过医疗保健、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就业迁移四种形式来完成,其中受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者人力资本拥有量的两个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在度量人力资本的时候,将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因素是研究的一般范式。
徐倩等(2004)试图将健康与教育两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加以对比,提出健康投资与教育投资从投资主体、外部效应、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方面存在异同与联系。杨建芳等(2006)则指出,通过影响教育以及其他人力资本形成因素,健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要求我们要综合考虑健康和教育相互之间的平衡和配合关系。他们还认为,在微观层面上,人们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健康,都是可以给他们带来收入的重要财产,在宏观层面上,教育和健康都会促进经济增长。
健康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另一途径就是通过影响教育的收益。早在1979年西奥多・舒尔茨就对这问题作过研究,提出健康状况的改善会刺激人们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这是因为,通过改善健康可延长平均预期寿命,从而延长职业生涯,使这些投资能在更长的时期内获得不断增长的未来收益,提高其回报率;而寿命的延长和更加充沛的精神和体力,再加上增加收入的可能性的加强,使劳动者愿意更多地投资于自身的教育培训,带来工作质量的提高。
因此,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和教育的投资回报率而增加个人的经济收入,同时收入的增加又会使人们可以用于健康的投资提高,从而使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另外,健康投资也意味着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不仅节省了收入中花费于治病的费用,而且缩短了不健康的生病时间,减少了时间的机会成本。
4 简要述评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经济增长、教育投资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这无疑对将来该领域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
4.1 研究指标多样化
健康水平很难找到比较合适的指标。传统的死亡率、发病率、平均寿命等指标虽简单清晰,但不能代表健康的全面水平,而健康自评又过于主观。直至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合适的指标代替健康水平得到广泛的应用。
4.2 关注农民健康人力资本研究
由于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农民的健康人力资本需求较多,国内学者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始于对农民的健康人力资本的研究。多项研究表明,健康投资对农民脱贫有重要作用。以我国农民为分析对象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研究,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3 重视健康人力资本对教育的贡献
实证表明健康对教育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教育人力资本又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现有文献对健康促进经济增长的这种间接效应的研究不多。健康投资对教育的贡献的评估研究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4 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工资收入、教育和营养等医疗非医疗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健康水平,同时,健康人力资本也会受到人们心理预期与效用偏好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投资,将成为今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
[2]魏众.健康对非农就业及其工资决定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4,(2).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理论;逆向选择;市场效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以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经济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的研究更加贴合实际,使经济学不再是构建在空洞假设的基础上。那么信息不对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影响,又应该如何避免,以及信息不对称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哪些争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1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最早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信息是完全充分的,因此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但赫伯特・西蒙和肯尼思・阿罗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设提出了质疑,指出在市场交易中任何决策都是不确定的,而不完全信息是造成经济行为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范慧芳提出了社会分工与知识专业化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本原因。夏广军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效应时,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市场的分割、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存在问题、信息传导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四类。欧扬夏子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研究中,利用设计的问卷调查,找出了促使研究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原因:信息资源的稀缺性、社会分工、信息搜寻成本差异和现今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不同学者对于信息不对称产生原因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其产生原因可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不同的经济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异较大;客观方面,经济个体获取信息的数量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
2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频频出现“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的现象,优秀的人才反而被排挤出市场;一些用人单位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选择隐藏或夸大信息,给予前来应聘者错误信息的误导,结果说实话的企业招不到优秀人才,不负责的企业反而录用了优秀人才,造成了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求职者跳槽违约现象增加。
信息不对称及其后果在保险市场上表现的尤其典型。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保险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保险市场出现“稀薄”现象,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将限制保险业的发展。
在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产生信用风险。萨秋荣分析了信贷市场参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指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行为会增大银行风险,导致资本外逃并且引发银行业危机。平新乔、杨慕云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更多考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信用贷款的利率比抵押贷款的利率低。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比较典型的3个市场外,还有很多学者对信息不对称在其他行业里的应用进行了相当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远不止这些,有待学者们进行更宽领域、更有价值的探索。
3 信息不对称的规避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市场低效的客观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十分必要。欧扬夏子在探讨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入了信息不对称理论,针对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研究生这四者之间,提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对策,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高校优化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路径;然后,研究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后,用人单位要改善人才甄选方法。
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因此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如何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对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汪慧玲、郭强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信息系统、加大监督力度和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措施,来确保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目前,信息不对称理论已经被应用到就业、保险、教育、银行与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领域里,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不同的市场本身,要明确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根源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对策。
4 信息不对称与非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伴随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使市场效率大大降低,纵使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但质疑的声音却从未消失。随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经济生活中不断得到应用,不少学者在对某些新兴市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不是必然的,在某些情况下,信息对称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保险市场是经济学家最早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研究的市场之一,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及其结果在该市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却不然。吉翔 等通过仿真研究认为,保险市场还存在着顺向选择,两者虽对立但却是共存的。李连友和罗帅在放松理论假设基础上,重新审视了保险市场的运行,他们强调保险市场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而在忽略这些假设的情况下进行实证研究,则发现保险市场将出现逆向选择、正向选择或不相关选择等现象。
黄琪主要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不对称不会降低市场效率的情况,认为信息的性质,非均衡市场中的交易优劣势以及复合信息是影响这些情况的因素。
5 结 语
近来,对信息不对称的研究逐步从理论分析转向实证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出现的非逆向选择现象向传统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挑战,诸多学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对非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非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其理论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诸多具体问题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重心应以以下两个方面为主,一方面应该构建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当前不同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着手点、研究方法各不相同,研究成果也没有系统的整合,因此未来应重视对整个分析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应用其研究成果。为完善信息不对称理论,非逆向选择理论的经济价值不容置疑。由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均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之上,所以经济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应修正这些假设条件使之与现实状况更贴合,进而才能更好地应用其理论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广军.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效应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7.
[2]范慧芳.酒店行业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形成原因及解决路径[J].市场论坛,2013(11).
[3]欧扬夏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就业困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辛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3).
[5]何惠珍.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6).
[6]萨秋荣.银行危机中的消费者、银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3).
[7]平新乔,杨慕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9(3).
[8]王静,张丹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9]汪慧玲,郭强.基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风险的博弈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1).
[10]吉翔,周建涛,博科.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J].保险研究,2009(9).
【关键词】资本存量 卡尔曼滤波 状态空间方程模型
一、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综述
将卡尔曼滤波方法应用到经济学研究的尝试较晚。例如Racicot,Fran?sois-?ric Théoret,Raymond(2010)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了以加拿大市场为例的利率和市盈率。钱宥妮(2005)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了估计,进一步以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的缺口作为解释变量对通货膨胀率进行了回归。张海波,谢德泳(2014)论述了将状态空间模型应用于面板数据,运用该算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分地区地研究了对应产出弹性及技术进步率,研究了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对其变化差异进行了分析,本文也参考了大量前人的研究内容。
二、有关数据估算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因此为了通过生产函数进行计算,首先需要对函数中的参数进行收集或有效地估算。下面将依次对其进行说明。
(一)劳动力数量L
关于我国各产业的劳动力总量,我们是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就业人数数据为准,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依据三次产业划分和全国的就业人员总数,本文将直接获取1978~2015年的劳动力数量数据。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对应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从其定义可知,GDP的值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货物、服务产品的价格水平,另一个是生产或提供的货物和服务产品的总量。而价格水平是随时处于波动之中的,也就是说不同时期按照现价核算出的GDP值就受到了波动的价格的影响,也就无法精确的表现实际生产情况的变动。所以才需要按照现价和不变价格两大类的核算方式。
由于在较长时间内,一国的产品价格将会有着持续的变化,所以在研究中就有必要剔除在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类似的资本存量K等各项指标间受到价格波动所影响的部分。因此,在本文中,上述指标均调整为了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数值。
(三)资本存量K
关于我国的资本存量,是不能通过现有统计数据直接计算得到的,但是有很多学者关注估计我国资本存量的估计,如徐现祥等(2007),单豪杰(2008)都对于这一问题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根据总结,大部分的研究都使用了永续盘存法进行估计,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各变量的含义分别为:It为当年投入的新增资本量,dt为折旧率。由上述公式可知,使用永续盘存方法进行资本存量的估计时,有三个要点:分别是初值K0的确定,当年投入的新增资本It和确定折旧率dt的确定。在我们的研究中主要参考单豪杰(2008)的做法,利用历年固定资产形成价格指数(1978年=1),名义固定资本形成额及对应的实际固定资本形成额,1978年的基期资本存量等指标,估算出了1978年起的历年不变价格资本存量值。
三、模型实证
完成了数据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将数据输入Eviews中,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和状态空间方程模型来计算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并使结果更有意义,我们参考曹吉云(2007)的思路,在文中他尝试了用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投入总数的比来替代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想法,并且经过实证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也用这一比例作为结构项。另外,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本文将对应的结构方程进一步简化为下面的形式,
四、相关结论
经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状态空间方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我国资本产出弹性的数值很好的符合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这种估计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对序列的观察发现,从2000年到2014年间,资本的产出弹性整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这样的现象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变化对于我国生产总值的影响在逐渐减小。由于有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也就表示我国的劳动产出弹性在近年来不断上升,这是符合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上升的趋势的。随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转型,传统的投资驱动已经难以为继,而继续提高全民教育质量,提升我国劳动产出弹性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实现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文斌,尹向飞.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南开经济研究.2009.
[2]章上峰等.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9
[3]高宇明.基于时变参数的中国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4]任韬,王文举.中国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及转移分析.统计研究.2014
一、滇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
滇中地区发展现状。滇中产业新区包括安宁、楚雄、禄丰、易门四县(市),规划总控制范围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2011年,新区总人口153.9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2%,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城镇化率45.2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是全省人口密集度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产业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滇中产业新区经济发展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500.8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7%,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为11.1:53.6:35.3,2011年第二产业增长15.1%,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36.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77.2亿元,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534.7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2倍。地方财政收入41.20亿元,增长23.11%,人均财政收入2676.52元,增长22.48%。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滇中产业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磷复肥基地,钛资源开发生产基础和云南省重要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2011年粗钢产量600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45%。磷复肥产量约占云南省的30%、全国的6.5%。目前,区域内集聚了昆钢、云钛、新立、贵研铂业、云天化、云南盐化、盘龙云海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矿山采选到冶炼及深加工钢产业链、从磷矿采选到高浓度磷复肥及合成氨生产的磷产业链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建材陶瓷、生物医药与食品产业群初具规模。2011年,滇中产业新区工业总产值约为9200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而全省平均水平为36.5%。
初步形成一批产业园区。滇中产业新区4大省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推进。安宁工业园已形成了钢铁、磷化工等特色产业组团,炼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建设;禄丰工业园区内形成了钛资源加工、建材等特色产业片区,"一园六片区"规划建设加速推进;楚雄工业园已形成庄甸医药产业区、富民轻工业片区、赵家湾生物产业区及桃园冶金化工区,规划的云甸产业区(37平方公里)加快建设,易门工业园初步形成了陶瓷建材、铂族稀贵金属回收加工、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片区。2011年,4大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约104平方公里,入园工业企业超过300户,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占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6.7%。
二、承接产业转移总体思路
(一)滇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
在滇中地区承接产业的方向上,一是做好利用外资规划推进滇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国外和省外投资,合理使用资金,有序推进各大项目进展;二是推动市场体制改革突破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障碍,坚持管理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三是加大地方政策法规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法规的制定上要尽量科学,在执行上更要加大落实力度;四是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提高滇中地区工业化水平,在面临中西部各省竞相争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时,滇中政府和企业都应审时度势,主动出击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五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滇中地区产业层次,利用好滇中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平台,积极引进相关产业及配套产业链;六是做大做强中心城镇培育承接产业转移的增长极,将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有机融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七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坚实的支撑,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将会促使产业链更加完整,从而使承接来的产业扎根壮大。
(二)滇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滇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经济性原则,引进的产业必须能切实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本地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在投入产出上要算一本明白账;二是适宜性原则;结合滇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吸收与本地区相关联和适合在本地发展的产业,避免水土不服的产业;三是大企业推动原则,重点引进产业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主,大企业具有很强的辐射拉动能力,大企业扎根下来会吸引一系列的配套企业聚集;四是注重生态环保目标导向原则,云南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典范,是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在做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守住蓝天白云;五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承接产业后注重产业升级,朝着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一)直接投资
纵观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其主要的形式就是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公司直接投资。直接投资作为一种资本扩张,其对企业的优势是能直接开拓市场,就地生产利用低价劳动成本和原材料,为企业谋取更大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当地企业受到技术溢出的影响,新的管理理念促使当地企业成长。逐渐地当地经济经历发展起飞阶段。当地的资本技术也逐步积累,从而为经济全方位的升级创造条件。
(二)企业内部一体化
市场上有很多产业转移是通过企业内部一体化来完成的。其形式是企业之间的股份购买、并购,控股企业会企业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企业的硬件装备水平到软实力公司管理等,为了全方位提高企业的质量。滇中地区的一些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其他地区的资本,对这些企业注入新生的力量,做大做强实业。通过存量激活挽救部分国有企业,这对滇中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三)企业虚拟一体化
这种形式的产业转移一般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这些产业普遍建立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欠发达地区可以承接产业链的下游产业。在产品的生产、制造、加工上吸引过来。滇中地区拥有大量优质的劳动力并且相比之下成本低廉,承接轻纺、鞋、帽加工等产业是首选。可以采取"东部的研发企业+滇中地区的生产企业"、"滇中地区生产+东部营销"的方式实现。
(四)产业转移园区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有效积累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03-02
进入21世纪,南北半球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仍在以发展中国家难以企及的速度向前进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利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本国的渗透并在该基础上进行创新,成了发展中国家创造后发优势的关键。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就必须有效加快自身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转化为我国的现实生产力。所以,人力资本才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那么,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呢?这个问题牵涉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于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形成诱致作用的理论分析。
一、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卢卡斯模型说明,经济增长是通过不断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推动的,在最有效增长路径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保持着适当的比例。所以从长期来看,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人力资本贡献比率正在逐渐增大。其中,技术进步成为其关键性因素,而现代技术进步的主要形式是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是决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
自第三次世界新技术革命开始以来,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正在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第三次科技革命孕育和发生的时期,其实也是知识经济孕育和产生的阶段。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 从人力资本角度看,知识经济的形成实际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发展,知识的价值在全面提升,由此也就导致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提升。三种经济形态的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减小。高技能型人力资本因为能很好适应市场对其提出的技术要求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而低技能型人力资本则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高、低技能型人力资本收入差距的拉大,加强了低技能型劳动力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欲望,他们会通过学习与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积极进入劳动力市场。而高技能劳动力也会通过干中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加强巩固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自己在劳动力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恰恰正是这两者对人力资本的不断投入,使得整个市场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升,从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人力资本价值不断提升。
二、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根本诱因
技术进步能够不断带来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是因为长期以来,人类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是沿着人力资本偏向型的方向展开的。
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经济发展史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物质资本驱动转向了人力资本驱动。阿布拉莫维茨指出:“在19世纪,技术进步主要是沿着使用物质资本的方向展开,而在20世纪,物质资本作用逐渐减弱,技术进步重要沿着人力资本方向展开;人力资本在21世纪中,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显得越来越明显。”
考察英格兰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随着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1760—1830年),物质资本占GDP的比重显著上升,而成人识字率却基本稳定,说明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驱动的。由于没有人力资本需求,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几乎为零,而劳动力只能通过实践的“干中学”来获得相应生产技能,儿童劳动参与率非常高,童工价值也非常高,结果在1750—1830年间,成人识字率几乎没有上升。那时,生产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很低,且这种技能通过传统方法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只有一些监工和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以能够进行相应的记录、阅读和计算,工厂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不具有任何技能的文盲完成的。
然而,到了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开始偏向于人的技能,生产就必须由具备一定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来完成了。从1760—1831年,物质资本投资率从6%上升到了11.7%,而在1856年到1913年,物质资本投资率一直稳定在11%左右,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反,男性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虽然直到19世纪80年代都基本没有改变,但是到了1900年左右,这一数字却几乎增长了200%,10岁儿童的入学率也从1870年的40%增长到了1900年的100%。 这说明,技术进步是显著人力资本偏向型的。
三、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投资诱因的经济学分析
由于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偏向性,只有具备相当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才能够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生产活动,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而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就会减少。劳动力市场上新的均衡结果必然是: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份额和工资水平上升,而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份额和工资水平下降,进而出现了“人力资本升水”。在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率形成了强烈的人力资本投资诱因,当劳动力市场上的诱因信号传递到了人力资本投资市场时,就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形成。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在固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情况下,个体在预期人力资本收益时是面向未来的,他必须对未来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做出估计,以估算出未来收入的折现值。而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技术进步是形成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相对工资差距的根本原因,所以技术进步(往往伴随着投资增加)就成了预示未来收入变化的信号,个体能够通过观察技术进步信号的出现,预测出未来可能产生的相对工资,进而做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即是否延长受教育年限。
丁伯根(1975)指出:人力资本水平不同的劳动力间的工资差距,是由技术(人力资本需求)与教育(人力资本供给)两种作用相反的因素决定的。当技术进步引致的人力资本需求大于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供给时,相对工资差距就会拉大;当技术进步引致的人力资本需求小于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人力资本供给时,相对工资差距就会缩小,即存在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供给之间的“竞赛”。
丁伯根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可以用下面的图形(图1)来分析技术进步形成人力资本投资诱因的过程。
其中:A1的坐标为(Nh/Nl)0 A2的坐标为(Nh/Nl)1
B1的坐标为(Wh/Wl)0 B2的坐标为(Wh/Wl)1
h表示高人力资本水平,l表示低人力资本水平。
假设有一个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中存在两组人力资本水平不同的劳动力,一组是高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和一组是低人力资本劳动力,而厂商对两组劳动力都有一定的需求。在这一劳动力市场中,均衡决定于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也就是s曲线与D1曲线的交点,均衡时人力资本的相对工资为(Wh/Wl)0 ,人力资本相对供应量为(Nh/Nl)0 。
当人力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到来的时候,厂商会多雇佣高技能劳动力,而少雇佣低技能劳动力,这会引起两组劳动力间相对工资差距拉大,使人力资本相对价格上升。在图中,技术进步使人力资本需求曲线外推至D2,这时均衡的相对人力资本价格为(Wh/Wl)1,人力资本量为(Nh/Nl)1。显然,相对工资(Wh/Wl)1>(Wh/Wl)0 ,这将诱使因需求减少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对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在具备了相应的人力资本后,重新就业于高技能劳动力组。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供给增加了(Nh/Nl)1-(Nh/Nl)0。人力资本供给增加,是在技术进步诱因的驱使下,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实现的。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和动力,而科技进步则是促使人力资本有效积累的重要催化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切实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将本国人力资本水平与外部国际环境要求相链接,才能获得保持国家持续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国家财富,国家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劳动力商品与人力资本[J].北京大学学报,2001,(6).
[2] Jacob Mincer.人力资本研究/张凤林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张凤林.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关键词:城镇化 诺瑟姆曲线 消费需求
消费、投资和出口一直以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增长。但是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额下降。国家为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是只靠投资来加快经济增长将会逐渐扭转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使供需不平衡,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些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国将经济增长的依托转移到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上。但是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从2000年到2010年,消费率从62.3%下降到48.2%,如何有效地拉动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向“消费驱动”的内生型增长方式转化(蒋南平、王向南,2011),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消费率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却在加速发展,199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0.5%,开始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到2011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已经达到51.3%,而且加快城镇化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的一个战略目标,所以研究城镇化对消费需求的效用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献综述
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孙虹乔、朱琛(2012)在阐述城镇化对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运用自抽样、OLS回归和SUR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且这一影响将随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同时,由城镇化引致的农村收入、教育及金融等方面的改善对农村居民消费也呈现为正向影响。胡日东、苏 芳(2007)以我国1978年至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又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结论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化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
部分学者对城镇化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观点存有疑问。刘志飞等(2004)把历年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比重的增加率和历年城镇化水平的增加率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在大多数年份小于或略等于后者,前者有时甚至为负,两者的相关程度极差,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上升的贡献几乎为零,尤其是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小城镇化模式抑制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高。王飞(2003)对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与城镇化率进行线性回归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城镇化率负相关。刘艺容(2007)对我国1978-2005年城市化率与消费率的变动关系的研究指出在城市化加速期,我国的城市化率迅速上升,而消费率则呈平缓下降。
由以上可知,目前有很多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文献大多都从整体出发研究城镇化与消费的关系,缺乏按“诺瑟姆曲线”将城镇化进行分段的研究;第二,没有将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引入作为影响消费率因素的研究。所以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出发来研究城镇化对消费需求的效应分析。
城镇化对消费需求效应的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西方消费理论,并结合研究目的,建立了所需要的消费函数:
sumr=β0+β1urnr+β2uengc+β3rengc+ u (1)
其中sumr表示最终居民消费率(%),且最终居民消费率=最终居民消费/国内生产总值×100%;urnr表示城镇化率(%),用以代表城镇化水平,且urnr=城镇人口/总人口×100%;uengc表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rengc表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u为误差项。
(一)格兰杰因果检验
因为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对滞后期数非常敏感,不同的滞后期数会有不同的结果,本文通过选择多种滞后期数,来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是否具有稳健性。由表1可知,对城镇化率(urnr)不是消费率(sumr)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在滞后1期时,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拒绝原假设;在滞后2期时,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uengc)不是消费率(sumr)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在滞后1期时,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在滞后2期时,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rengc)不是消费率(sumr)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在滞后1期时,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在滞后2期时,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总体来看,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率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二)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用Stata软件对(1)式进行OLS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sumr=155.8459-1.325866urnr
(0.15)
-0.2926522uengc-0.7496548rengc (2)
(0.13) (0.16)
F=117.56 R2=0.9216 Adj R2=0.9138
将城镇和农村的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作为控制变量,其它因素均作为误差项的条件下,城镇化率与消费率之间是一个负相关的关系,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会引起消费率下降1.33%。
根据“诺瑟姆曲线”理论,城镇化率为30%-70%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现在正处于这样的阶段,为了考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消费率影响的差异性,本文将城镇化按“诺瑟姆曲线”分段研究。令d_urnr=d*urnr,d=1,if urnr≥30.0%;d=0,if urnr
sumr=β0+β1urnr+β2uengc+β3rengc+β4d_urnr+u (3)
因为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城镇化率对消费率的影响,故只将(1)式、(3)式中城镇化率对消费率的回归结果描述如表3所示。
当城镇化率小于30.0%的时候,城镇化率对消费率的影响系数为β1,当城镇化率大于等于30.0%的时候,城镇化率对消费率的影响系数为β1+β4。由表3可以看出,城镇化率与消费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尽管在城镇化率大于等于30.0%的阶段,
|β1+β4|
(三)稳健性检验—似无相关回归
考虑到本文所研究的影响消费率的各因素之间有可能有相关性,为了使回归结果更加可靠、有效,运用似无相关回归(SUR)来对模型进一步估计。对比表3的左右两框可以看出,SUR和OLS估计及检验结果差异性很小,即OLS估计得出的结果与SUR估计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拟合优度都为92.48%,因此进一步加强了该结论的可靠性。
对urnr、d_urnr、uengc、rengc分别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均显示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是显著的,且进行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是联合显著的。
结论和建议
(一) 回归分析
上述实证研究证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消费率趋于下降,但是在“诺瑟姆曲线”的中期阶段相比初期阶段而言,消费率随着城镇化率上升而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但仍呈现下降的趋势。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在1979年通过对英、美等国家100-20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规律的总结,提出了“诺瑟姆曲线”公理: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的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它将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化率在30%以下;第二个阶段是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率在30%-70%;第三个阶段是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向缓慢甚至停滞。
根据钱纳里标准模型及东亚、南美等新兴国家的经验,消费率的变化轨迹呈平缓的U型曲线: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升级(荆合楚,2009),消费率呈下降状态;当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经济发展迈向发达阶段时,结构高级化后消费率趋于上升并逐步稳定。把“诺瑟姆S曲线”和消费率U型曲线耦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在城镇化加速期,消费率会逐渐下降至U型曲线的底部。
(二) 政策建议
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远远大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会将很大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根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目前城镇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只有57.7%,边际储蓄倾向高达42.3%,而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高达75.2%,边际储蓄倾向只有24.8%。高收入群体收入越高,越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拉动投资,越不利于消费。所以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注重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覆盖面小、不平等、保障标准低等缺陷。我国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待遇很低,在与城镇收入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的情况下,还要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有人将这部分储蓄称为预防性储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当期消费。因此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积、提高社会保障的标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城镇化需要重视的方面。
健全公共福利制度,推动城乡公共福利均等化。在改革进程中,我国工资水平从政府决定转向了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保护劳工的公共福利制度尚未健全。在劳动者收入单纯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没有形成补充市场的保障制度的情况下,没有自发机制来保证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农民拥有城镇户籍后,为他们提供相比较农村更加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制度,这样才能拉动他们敢于消费。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杰弗里·M·伍德里奇(Jiffrey M.Wooldridge)[M].费剑平.计量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荆合楚.投资率与消费率解析[J].前线,2009,6
5.刘艺容.我国城市化率与消费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7,23
6.马晓河.我国消费率偏低并持续下降的成因解析[J].前线,2010,1
7.孙虹乔,朱琛.中国城镇化与农村消费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5
8.胡日东,苏 芳.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5
9.彭学辉.城市化率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以日本和美国为例[D].同济大学,2005
10.蒋南平.王向南.朱琛.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启动—基于地级城市分城乡的数据[J].当代经济研究,2011,3
关键词 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
一、引言
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江西人民的“母亲湖”。主要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6个设市区以及周边的11个县市,本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方面都具有类似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水陆结合的自然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是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和谐构建鄱阳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大实践,必将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此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和策略,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产生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制约环鄱阳湖发展的因素
由于受经济、社会、政策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生态失衡、土地植被退化、污染状况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水生态失衡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千百年来,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鄱阳湖一直在变化中。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围垦、“五水”的泥沙淤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泊出现萎缩,河道淤积相当严重,水质量不断下降,湖区水资源、水生态面临严峻挑战。
2.土地植被退化
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36. 12×104 h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95. 5%,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湖库,致使出现了严重淤积现象,泥沙的淤积使湖库行蓄防洪能力降低,同时由于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水的顶托作用,使得在汛期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加大了防汛的压力,加剧了水患灾害,使鄱阳湖区土壤肥力退化、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日趋严重。
鄱阳湖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鄱阳湖区森林覆盖率较低,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鄱阳湖区现存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同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演替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鄱阳湖区周围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新,有的成了疏林地,有的演替为灌草丛,甚至有些地方由灌草丛进一步沦为荒山荒地。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2262km2,自岸向湖心,植被呈不规则的环带状分布,但近50多年来,因受人类和自然因素干扰,湿地植被带完整性遭破坏,湿地植被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生物量逐年下降。
3.污染状况加重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鄱阳湖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的污染物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人湖河道等,污染物主要来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汇集于鄱阳湖,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生生物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尤以赣江和信江、乐安河水系为甚,湖区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比较严重,目前鄱阳湖水质的无机总氮含量大于0.2毫克/升,磷酸态磷的浓度大于0.015毫克/升,鄱阳湖已具备富营养化条件。
4.生物多样性减少
鄱阳湖湿地,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一,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著名的“珍禽王国”,吸引了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越冬珍禽种类多,数量大,由于不断的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捕涝量上升等,鱼类资源趋向衰退;鄱阳湖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从20世纪60年代的119 种减少到80年代的101 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 种,一些物种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绝大多数水生经济植物趋于绝灭。
三、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举措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不只是环境的问题,而是环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种内涵的有机统一体,本质上体现了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把当前和子孙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在此基础上,突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多有利的条件。
1.做好区域一体化文章,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把鄱阳湖区域的治理和人民的利益一体化,健全经济和生态一体化的统一管理机制,对鄱阳湖的开发治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不仅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作用,构建区域性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还要鼓励鄱阳湖区域各市县的政务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卫生信息、旅游与交通信息等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强化环鄱阳湖区域的资源共享。
2.优化产业构建,探索市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创新鄱阳湖区域的发展机制,有效地探索市场一体化,以市场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和优化三大产业的布局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整体素质,同时和区域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相协调,明确分工,强化协作,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外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再者,要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规则,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市场运行规则,培育一体化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开展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推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最后,要强化商贸流通体系,构建区域内外的产权交易共同市场。
3.加快推进环鄱阳湖区域综合环境治理一体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的鄱阳湖经济生态区,首先,要围绕鄱阳湖区域周边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建设,树立大环保的观念,建立全面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再者,要实施人工控湖工程,调蓄长江及“五河”洪水,大力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治理,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功能、效益与优化管理;最后,要坚持从鄱阳湖区的湖区系统的角度,对湖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影响与控制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关注环境变化对湖区的影响,促进湖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其国.论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C].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6,1:10-17.
[2] 曹义虎.关于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水产科技, 2004,(1):2-7.
[3] 王万山.生态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走势探讨[J].生态经济,2001,(5).
[4] 张田生、张晓东.关于“建立环太湖经济区”的思考[J].唯实,2000,(10).
[5] 胡乐飞.立足两个基本认识、做好三篇文章,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理论导报,2008,(5).
[6]吴人坚.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J].生态经济,2001,(1).
作者简介:刘景伟女(1983-),籍贯:河北唐山,南昌大学经济于管理学院2007级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