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讲诚信的企业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讲诚信的企业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讲诚信的企业案例

第1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诚信本是为人之根本,本文试图中职生失信的原因,求其解决之道,以更好地践行诚信。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笔者曾针对在校在读的三个年级四个班级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开展了“中职生诚信度调查”,其中反馈的中职生诚信度情况堪忧。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诚信价值观是知行脱节的。在“您觉得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是否一定要诚信?”的问题中有97.62%的同学选择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心底都清晰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但遗憾的是在“您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吗?”的问题中有76.52%的同学选择了“基本是,特殊情况下会不诚信”。这至少说明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诚信”这种信仰的不纯粹,在行动上不能保证一定做到诚信。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失信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除了大部分学者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影响,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偏重技能训练等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以下两点:

 

1、对诚信价值观认知模糊。在“您认为抄袭作业是否属于诚信行为?”的问题中竟有63.48%的同学选择了“否”。在“很多学生对征文抄袭、考试作弊等不以为然,您的看法是?”的问题中只有18.26%的同学选择了“这是品质问题,绝对不可以”。

 

笔者认为诚信就是诚实、 守信。诚于内,信于外。对于中职生而言,就是要在学习时做到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生活中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

 

2、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厌烦。在“您厌烦老师讲诚信的大道理吗?”的问题中有3.5%选择了“非常厌烦”,32.17%的同学选择了“厌烦”。

 

可见当前,中职学校的教育方法基本上都还是说教式和灌输式,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主体参与,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行为的培养,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同时,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进一步厌恶这种思想的传承。

 

三、无痕德育的界定

 

笔者认为无痕德育是一种理想境界。强调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

 

科任老师的身份就能最好地在会计学科教学中实践诚信无痕德育,真正实现“鸟儿已经飞过,天空不留痕迹”。

 

四、会计课堂教学中无痕德育对策分析

 

1、经济案例渗透诚信无痕德育。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的经济案例除了分析本身课堂相关知识点之外,也可以对案例中的人或事做适当的价值评定。在会计范畴内,大多经济案例的出现都与其中的一方或多方存在不诚信的言行有关。

 

如在讲授会计法律制度的时候,增加案例“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般纳税人,在未发生存货购入业务的情况下,从其他企业买入空白增值税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购入商品,买价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170万元。财务部门以该发票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纳税申报时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税款”教师在对上述行为违反了什么会计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示“案例的行为同时违反了什么社会道德规范?如果是你是会计人员,你会这样处理吗?”,这样很自然就引发学生对诚信本身的思考。

 

教师只要在阐明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同时引申后面两个问题,带来的效果迥异。前者是单纯地课堂教学,后者则是真正地把德育无痕地渗透到课堂教学。

 

2、时政热点浸润诚信无痕德育。笔者认为科任老师秉承教育首先是育人,让学生先成人的理念,可以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利用上课前三分钟请同学分享时政热点,并请主讲同学谈谈看法。这种分享看似浪费了课堂的时间,也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浸润诚信无痕德育的方法。

 

如在笔者的教学班级中就一直坚持课前热点三分钟。其中学生的分享甚至令笔者震撼。如学生在分享手机实名制的热点时,准确到位地阐明了其中利弊,充分赞同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的运营商应采取措施,通过抽检、举报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和治理“伪实名卡”。而且,学生由此引申对“网名实名制”提出了畅想,以致学生开玩笑地说“以后不能撒撒小谎”了。这表明了学生更好地接受了这种外在的约束,也渐渐明白诚信被提到了一种高度,其实这种看似远离课本的教学正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教育。

 

3、情景融入体验诚信无痕德育。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创设了特定情景,让学生在其中感悟诚信是什么,如何做到诚信等。

 

如笔者设立了“诚信图书馆”。笔者设置的图书馆的所有藏书都没有设定管理人员的,借书、还书全靠同学自觉、诚信。至今书籍不曾被据为所有,不曾被刻意损毁。当然还有诚信超市等等。

 

4、偶发事件深化诚信无痕德育。一次,在笔者讲授企业战略布局的时候介绍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没开始进行企业简介,有学生就脱口而出“我知道,是2015年度广东省优秀诚信企业!”“对!”笔者知道时机又到了,顺势就设问,那是一家怎么样优秀诚信的企业啊?学生侃侃而谈,原来他关注了以“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诚信价值”为主题的2015诚信广东峰会暨宣贯国家标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大会,对获选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肯定学生的知识面广的同时,谢谢了同学的分享然后继续课程教学,一切是自然而流畅。

 

五、结语

 

德育无处不在,却又难以独立。本文尝试通过经济案例、时政热点、情景融入、偶发事件等活动的设定,使德育在活动中无痕彰显,相信只要这种活动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向上的,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条件,让学生经历其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积极的趋势,使班级及学生个体得到更好的学识和诚信素养的同步发展。

第2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我们 险要求员工对客户诚信,就是要求在展业时,在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时讲诚信。大家都知道,保险条款的制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客户不一定都能正确理解,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在展业时必须诚实告知,不能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称让客户“付学费”。我曾听一位朋友说过,他希望给他的爱车购买全保的保障,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替他办理了投保手续。一个春暖花开的早上,他兴高采烈的带着妻子、儿子驾车到郊外春游。一路上他们说说笑笑,非常开心,然而不幸发生了。由于不熟悉路况,这位朋友撞上了路边的一棵树,他本人受了轻伤,而他年幼的儿子满脸是血,不知道伤得怎么样?在赶去医院的路上,他想起他曾购买的这份保险,他很庆幸当时他买了全保的保险,这样,他多少可以从保险公司那儿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想到这儿,他心里有了一些安慰。而后他向保险公司报案时,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却告诉他,他和他儿子受伤的医疗费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不能获得赔偿。为什么?他一下蒙了,“我不是给车子买了全保吗?”在理赔人员的提醒下,这时他才发现,那位业务员替他办理的险种当中居然没有购买司乘人员保险。他不仅为此在经济上受损,更严重的是他认为这位业务员利用他对保险知识的缺乏欺骗了他,他说他不再相信保险公司。听到这,我相信每一位保险业的同仁都会和我一样感到痛心,为现实中个别保险从业人员的不负责任行为而使整个行业遭遇的信用危机感到痛心。要明白,当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客户群的时候,与客户的交易不是一次性的博弈,而是让客户由于购买了保险产品而获得一种长久的关怀和保障。

董事长在《业务员展业手册》上写下了“诚信、勤奋、专业”的题词,这是对我们每一位 业务员的基本要求,在展业时,我们不仅要讲诚信,更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真正地为客户化解风险。我们 的一位业务经理 就是这样,以她的真诚和丰富的保险专业知识打动客户。7月的一个上午,赵经理接到一个客户某公司唐总的电话,说自己公司的财产保险快到期了,但是他们准备向其它保险公司投保……挂了电话,赵经理静静地站在办公室,自言自语地说:“一定是我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一定是的!”想了一会儿,她决定再次去到客户的公司了解清楚。正当赵经理和唐总在商议着保险事宜时,突然窗外一个响雷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紧接着一阵狂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这时传真机也传来了关于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唐总客气地对赵经理说:“小赵,你先回去吃饭吧,关于保险的事,下次再说。我还要布置防汛工作。”说完就走了。赵经理紧跟其后说:“虽然我们在业务上暂时没有合作成功,但为客户提供防灾防损工作是我们保险人的天职,我十几年的保险工作经验或许能为你们公司的防灾防损工作提供一些帮助。饭等忙完了再吃。”然后她就跟着唐总一起认真地检查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凭着丰富的保险专业知识,她提出不少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唐总非常感动,说:“我们还不是你们的客户,你就能这样帮助我们,如果我们真正成了你们的客户,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保障和服务。我相信,在 投保准没错。”最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这是我们的员工在实践中贯彻 的“化险为夷,补天爱人”的企业精神的真实体现。赵经理以她的诚信、专业、勤奋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使公司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正是每一位

第3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一)为学生分析诚信为是会计行业的“生命”?主要从二来说明: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也会的形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市场,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赶不上国际,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放弃短期利益;为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利益而放弃利益。

        (二)会计诚信的案例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当置身于错综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应如何会计原则,书本并地告诉该怎么做,也不着标准答,一切都需要职业判断,很容易让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在会计诚信的培养,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师社会地将报纸、杂志一、网站所报道的新闻和案例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多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信息,有性地指定和学生阅读某些财会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书本上的知识,也许五年十年之后就要更新,而时代的发言人,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毫无疑问是与时展同步的,点,是的会计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的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地传媒来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地知识面,才能地职业判断力,地诚实守。

        (三)聘请企事业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第4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

当前国内高校会计类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不系统、不规范、效果不显著的状况,主要是课堂教学、校园文化、道德实践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诚信教育体系,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科学构建以诚信教育课程渗透为主导、以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为主体、以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为主线的“四主”教育模式,将有效促进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诚信教育课程渗透为主导

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现行利用课堂途径采取的措施对培养学生诚信教育观念发挥的作用不够。高校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会计人才,也是国家会计队伍预备人员的培训基地。诚信对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是否诚信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前提条件。事实上,诚信已成为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因此,加强对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当前国内高校课堂教学中会计诚信教育通常都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之中,没有专门的教材和案例分析,使得具有特殊性的会计诚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显得过于简单,案例不够鲜活;在教学方法上常以教师讲授为主,显得单调死板,学生兴趣不浓。高校要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会计专业大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向上、勤奋工作、团结一致,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以下方式渗透诚信教育:一是出版发行《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概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案例选编》等自编教材,并纳入会计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计划,设置相应的学分;二是采取课堂讲解、案例剖析、课堂讨论、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三是将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中;四是教师要善于将财会专业知识讲授与会计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在课程讲解中引导学生正确思辨会计诚信,强化会计法规及职业道德观念。

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为主题

当前大学校园中,学生在科研学术道德建设、学生助学贷款还款、学生诚信考试和学生求职就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教育质量,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让诚信教育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始终,让守诚信的思想和观念融入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校园诚信文化氛围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诚信行为的养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十分缺乏针对性较强的诚信文化教育活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展诚信文化活动。可以分校院班三个层次,举办以诚信文化为主题的党团支部生活、主题班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以及相声、小品、话剧、书法、绘画和征文活动,开展“学生助学贷款还款诚信承诺”和“求职就业承诺”签名活动,使会计专业大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操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观。二是全力营造诚信文化氛围。校园的诚信文化氛围对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影响。既要传播正能量,表彰诚信行为,打造诚信典型,谴责造假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的诚信道德,使学生在良好的诚信氛围中受到触动。也可以在会计专业学生考试时全面推行“无人监考”,让学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律参加考试,让他们在经历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升华。三是努力做好诚信舆论宣传。要利用好标语、校报、海报、横幅、简报、展板等纸介媒体,诚信教育专题网页、网站等网络媒体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宣传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边的诚信典型,营造浓郁的诚信氛围,让诚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为主体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校外道德实践活动结合不紧密,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认知与道德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校外道德实践活动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的养成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内化学生的诚信认知与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至关重要。高校应重视会计专业大学生校外道德实践活动,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做精一批诚信教育基地。注重校企地三方合作,共同签订和建立一批以银行、证券机构、企业为主的诚信教育基地,让学生结合实际工作深刻理解会计工作涉及的诚信问题,让学生在教育见习、专业实习、生产实践等各种社会实践环节中,将会计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动,在实践行动中践行诚信教育。二是做好一批诚信教育典型。坚持“用身边的人影响学生,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的原则,树立一批“诚实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正面诚信教育典型,让会计专业大学生学有榜样,多吸收正能量,达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同时,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反面的典型案例,提醒大学生规范会计行为,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三是做强一批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邀请一批专家学者言传身教。学校可经常邀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企业高级会计师等行业专家到校学生中座谈、交流和举办讲座等,引导会计专业大学生树立会计诚信意识并自觉化为行动。另一方面,组织会计专业大学生旁听检察院、法院有关经济案件的审理,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反思来加强对诚信行为的理解。会计专业大学生唯有亲身参与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且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提高,才能深刻理解与体会到会计诚信的内涵,从而自觉地按照会计诚信原则从事会计实践活动。

四、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为主线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缺乏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学生的日常表现没有与学生诚信行为有机结合,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脱钩。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教育质量,使其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形成自律,必须要有刚性措施,即建立一套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目前我们面对的都是“90后”“95后”,“网络”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无时不网。大学校园人际关系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中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会计专业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学生工作部设立学生信用评估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工作。二是建立诚信行为记实登记表并实行公示制度。将每个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全面、及时、准确记录,详细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并将该表装入学生档案。大力表彰讲诚信的集体和个人,严厉批评不诚信的恶劣行为,提高诚信档案的影响力,从而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可以将信用评估结果与评优评奖和就业挂钩。一方面,学生入党、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各类各级奖学金或助学金评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均要看在校期间信用状况,优先评定讲诚信的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另一方面,把个人诚信档案当作学生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并在毕业求职时提供给用人单位。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和焦点。只有科学构建“四主”诚信教育模式,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章雁,姚静.高校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2]谢爱萍,游明忠.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多维诚信教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3]何军峰,黄红球.试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张筱璐.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4).

第5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诚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尤其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各类物流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就目前看,国家物流和信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刚起步,多数企业小、多、散、弱,定价标准混乱,同时存在地区性的恶性竞争局面,这使得物流企业诚信状况堪忧。如由于进入物流行业门槛较低,诚信体系还不完善,货运公司替货主代收货款而导致卷款潜逃的类似事件时常发生。物流是国民经济商业流通领域的主要环节,需求的扩大和诚信的缺失带来的巨大反差,使得物流成为商贸流通以及相关环节的严重瓶颈,对我国国民经济向着更快更好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有鉴于以此,如何解决物流企业诚信问题呢?

一、着力培养企业家诚信理念

企业家是企业的舵手,企业家的诚信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诚信水平。一方面企业家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起着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 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应当率先垂范。尤其是物流企业,物流应当是经济运行的剂和加速剂,是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三利润源”,而绝不应该成为合作伙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专业优秀的物流企业和企业家都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物流诚信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塑造起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公众形象,承担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企业员工诚信教育

企业的诚信还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有关,员工是企业的最具有活力的因素,企业诚信这块无形资产的创造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要使员工明白诚信的道理:“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只有诚信才能铸就企业的成功之路”。 要通过案例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员工的诚信经营水平,使员工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形成团队的是非观和荣辱观。

三、树立企业健康的诚信观

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企业失信,从主观看,主要是部分企业不健康、不全面的诚信观念,导致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等意识和行为,丧失诚,丧失信,丧失对信任的追求。

首先加强宣传诚信理念、倡导诚信价值观。既要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诚信美德,也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的诚信理念如对信任的追逐等。

其次要树立诚信是企业的基石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依靠诚信而获得成功的会越来越普遍,不讲诚信而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沉重,这是总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事实证明“言而无信,行之不远”,只有诚信才能最终通向成功。

再次在现代社会中,要强调树立企业契约诚信意识,重视用契约保护自身权益,也尊重其他经济人和共同体的权益、尊重“游戏规则”。在融入全球化的中国,如果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契约诚信意识,要维系企业诚信秩序和市场秩序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要强调树立诚信信息商品化的观念,依靠市场化的信息传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发挥道德和市场对诚信的约束作用,遏制不诚信,弘扬诚信,构建高信任度的和谐小康社会。

四、完善市场制度

当前企业的诚信缺失与市场制度的不健全相连,强化市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秩序,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利益导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是当前解决诚信问题的治本之策。完善而合理的制度可以有效遏制各种无诚无信的欺诈作弊行为,并为“谁诚信谁得利”提供保证,从而铲除非诚信、反诚信现象赖以滋生的社会经济土壤,为企业诚信创造基础和前提。

五、加强企业自身诚信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诚信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从客户开发、合同签订、货物发运直到货款回收,企业在所有这些环节上都有可能出现信用风险,为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制度,进行全程信用管理。二认真制定诚信经营的准则,使企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社会义务,从而全面的发展自己。第三企业内部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诚信经营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如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并根据督查情况,进行有效奖惩。

其次,要实行诚信风险管理工作专门化,在企业内部增设专门承担诚信管理的职责的部门。诚信管理部门是企业筛选客户、“去伪存真”并与诚信客户保持长期联系的纽带。诚信管理部门也可以对发生信用关系的对方进行资信调查和评估,可以谋划债权保障措施以及从事应收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以降低对方诚信缺失而引起的风险,提高效率。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那么也可以称诚信管理是第四利润源。因此物流企业应当重视自身的诚信管理机构的建设。

六、构建企业诚信制度市场约束平台

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的理论根据是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原理。信息不对称,带来“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1失信,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传播,以实现行为层与反馈层的统一。同时企业自我约束和现有的企业外在约束力量由于种种原因相当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所以必须构建新的外部约束力量――企业诚信市场约束平台。

这一平台,要使市场约束制度化、可操作化主要建立在契约诚信、借贷诚信、货币工具诚信以及对这些诚信信息的简化上,如简化为企业信用标识等,再通过标识使人们较容易产生信任。这是现代诚信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由专门的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主体,以市场运作方式构建起对这些诚信的信息的传播,通过对信任的影响实现对企业诚信的外部约束,并进而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信问题。所以现代企业诚信建设问题,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关键是维护企业系统的信息传输畅通、不失真的问题。就是通过信息传播,扶持信息的弱势方,约束信息的强势方,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失信。

七、重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市场自愿交易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防止失信行为的有效方法是矫正这种不对称性。因此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信息弱势进行保护,对信息强势进行自律,如物流企业对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价格、服务程序等的自我行业约束。并可以对行业中的企业进行诚信评估,使诚信信息和不诚信信息都能得到传播,与之有关的市场主体可以得到较完整的对称信息。如2008-3-5重庆市物流协会2008年年会,组织开展了物流企业诚信“十佳”评比活动,把讲诚信、树新风、创品牌活动推进了一大步。同时提升全行业的诚信自律水平,建立物流信用档案和物流信用激励惩戒制度,推进物流信用建设向纵深发展2

八、建立起企业法人代表诚信制度

企业中的法人代表是企业的领头羊,因此要首先规范好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于法人代表造成的失信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建立企业法人代表诚信制度,在一个企业建立开始就给每一个法人代表一个诚信记录,使信息得以传播,使失信法人代表不再有第二次机会从事企业高级管理工作。

这样通过推动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诚信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自律维权同业诚信体系,以企业法人代表为管理的企业法人代表诚信制度,以诚信服务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市场服务诚信体系建立起企业诚信制度的多维立体体系。总之,要解决物流企业诚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多角度考察,建立起多维立体网络的企业诚信体系。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第6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 设问 启发式教学 法学教学 作用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从事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民法教学工作。从第一次踏上讲台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民法课堂变得生动和更有吸引力。为此,我虚心地向老教师们求教,多次深入课堂听课,经常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学到了许多,也了解了学生们的需要。同时,在课堂中,我不断地进行实践,逐渐体会或者领悟出一些适合自身特点和课程特点的授课方式。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启发式教学。要做好启发式教学,结合案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和有技巧的设问,用问题引起学生们思考,在问题的解答中理解相关知识点、运用相关知识点,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学生们欢迎。下面,我通过在课堂上运用过的两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来谈一下设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一

在讲物权法时,对于担保物权,需要给学生们介绍一下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使之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担保物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这是学习和理解担保物权的前提。学生们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学的知识就是死的。因此,我将这一部分内容列进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如果我按照教材对担保物权的功能进行一一列举,势必陷入理论的说教,学生们就会不感兴趣,收不到好的效果。于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启发式教学,反复修改了教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问,课堂效果非常好。下面我结合教案来谈谈我的做法。

首先,我通过这样一段话引入这一话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其中物权法中的所有权制度明确了物的归属,这就为物的交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所有权制度明确了某物归某人所有,这就为该人处分该物提供了权利依据。我们还了解到,在商品经济社会,虽然要明确物的归属,但这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赚取利润,使财产增值,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钱放在自己家里,是不会生蛋的;只有通过物的流转、通过交易,才能使我的钱下金蛋,使我的财产增值。因此,交易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那么,要交易,必然得与特定的人发生交易关系,交易关系在民法上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合同关系,债的关系,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接下来,我设问“债权人和债务人,你更喜欢充当哪个角色?”学生们的回答各不一样,有的说愿意做债权人,有的说愿意做债务人,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在杨白劳的时代,当然大家是想做债权人;但是在文明社会,债权人是很不好当的,债权人从成为债权人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忧虑之中。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买卖合同,来分析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为什么会一直处于忧虑之中,债权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于是,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案例:甲公司销售棉花,乙公司是一家棉纺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需要棉花。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棉花的购销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先向乙公司提供棉花10吨,每吨1万元,乙公司验收后2个月内付款。后来,甲公司如约向乙公司提供棉花10吨。甲公司如约履行后,就成为了乙公司的债权人,对乙公司享有10万元货款的债权。

案例介绍到这里,我适时提问:“甲公司作为债权人,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学生们回答是担心债务人乙公司不付款。

我又问:“为什么担心呢?”这一次学生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会儿,有人在小声地议论着,我就让他们站起来回答。然后,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只能请求对方为给付,而不能直接支配对方的财产,债权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乙的履行。正是因为债权的能否实现不完全取决于债权人本人,自己无法控制其结果,所以债权人才会担心。如果债权的实现能像物权的实现一样,仅依债权人自己的行为就能实现债权,那他就不会担心了。”很多学生点了点头,说明他们理解了这一点。

接下来,我问:“如果乙公司后来拒不付款,那么甲公司该怎么办呢?他能不能跑到乙公司把乙公司的财产搬走抵债呢?”有了上个问题做辅垫,学生们几乎都回答不可以,因为那是侵权行为;他只能到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后,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我又问:“那么是不是只要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公司的债权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甲公司就高枕无忧了呢?”这一次,学生们没有立即回答,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大胆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我进行了总结:“当然不是,即使甲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甲公司的心还是不能放下来。其一,如果乙公司同时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且所有债权人的债权总额超出了乙公司的财产总额,此时,所有的债权不可能同时实现,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根据破产的理论,因为债权的平等性,所有的债权人的债权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破产时,就要按照各债权的比例来进行清偿。此时,甲公司的债权并不能够全部得以实现。乙公司清算后,就不存在了,甲未实现的债权也就永远不能实现了,他当然不可能高枕无忧了。其二,债务人的财产处于不断地流动中,债权确立之时,可能债务人的财产充足,但债权需要实现之时,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严重恶化,财产出现不足,而且债权不具有追及性,不能追及到财产所在,来实现债权。这种情形也会使得债权人愁上加愁。”

总结完,我接着说:“上面这些都是作为债权人最最担心的地方。那么这些担心,会不会使人们在交易时有所顾虑,从而降低交易的信心呢?”学生们又一次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会。”

我进一步问:“那么法律能不能提供一些途径,消除债权人的这种担心,从而增加人们交易的信心,促进交易的成功呢?”这一次,我没有等学生们回答,说:“当然能,这就是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制度。通过债的保全和债的担保制度,就能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担保债务人债务的履行,从而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其中债的保全制度,你们到下学期将会学到,在这里,我就不再提了。我们来说说债的担保制度。所谓债的担保制度,就是担保债权到期能够实现,担保债务到期能够履行的制度。它可以进一步分为‘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人的担保指的是保证,金钱担保指的是定金,物的担保就是担保物权担保,它就是为了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确立的一种物权制度。下面,我们就看看,担保物权是如何实现担保债权人债权的。在上例中,甲乙在签订合同时,甲为了防止乙到期不支付货款,要求乙以其一套生产设备设定抵押权,并且进行登记。这时,如果乙企业到期不支付货款,甲企业就可以与乙企业协商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拍卖或者变卖该套生产设备,用换得的价款来实现自己的债权。此时,只要该套生产设备价值足够,甲企业上述担忧便可一一排除。首先,抵押权是物权,具有直接支配性,如果到期乙企业不能清偿债务,甲企业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拍卖该套生产设备,不必借助于乙企业的行为。其次,如果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因为甲企业的债权是有抵押权担保的债权,优先于一般债权,甲企业的债权可以就抵押物的变价优先实现;即使是在乙企业被宣告破产时,甲企业也享有别除权,可以将该生产设备从破产财产中提出,单独实现抵押权。再次,乙企业将该生产设备转让,根据物权的追及效力,甲企业仍可以追及至物之所在,来实现抵押权。”

最后,我进行了全部内容的总结:“这就是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它在于为交易提供担保,从而促进交易的完成;同时对债务人而言,在不丧失担保物所有权的前提下,获得了一定期间内的融资。”课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发现学生们都理解了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及其适用的具体情形。

这是我在教学中运用得很不错的一个教学案例,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有针对性地设问,引起学生们思考,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引导学生们在具体事务中理解抽象的理论问题,效果是非常好的。

案例二

在讲债法时,对于债的保全部分,为了使学生们在刚接触到这一事物时,对于其含义、作用、适用情形和种类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我还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案例,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达到目的。

我先给学生们设定了一个案例:甲向乙借了20万元,约定了偿还时间。可是快到偿还时间时,甲对还钱的事,闭口不提,却把自己的彩电等值钱的家电低价卖给自己的哥哥,并且将自己的房屋赠与自己的妹妹,同时甲还免除了丙(其表弟)欠自己的5万元债务;丁欠甲10万元的债务,已届清偿期,甲也不主张自己的权利。对于甲这种为了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的行为,乙感到很受伤,找甲理论。甲说:“我虽然欠你钱,但这些东西是我的,我爱怎么卖就怎么卖,别人欠我的钱,我想不要就不要,这是我和他们之间的事,你无权干涉!”

案情讲到这里,我先问了学生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甲的行为讲诚信吗?”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回答不讲诚信,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债的保全这种对债务人行为干涉的行为不是不合理的。正是因为债务人的行为不诚信在先,所以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进行干涉,是合情合理的。

学生们的回答是不诚信。我点了点头,又问:“甲的行为会不会危害到债权人乙债权的实现呢,为什么?”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甲的行为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危害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因此,法律有必要在此时赋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从而干涉这种行为。学生们的回答是会,并讲了理由。我进行了总结:“因为债务人自负债之时,其所有的财产就变成了债务履行的一般担保,是为责任财产。责任财产的多少是债务人清偿能力大小的体现。案例中,甲的行为必将导致其财产的不当减少,财产的不当减少必然造成其清偿能力的下降,该下降必然会威胁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在前两个问题做了辅垫后,我顺势提出第三个问题:“此情此境下,法律应不应该构造出一种制度,使债权人在此情此景下有所作为,确保自己债权能够得到实现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应该。我的目的达到了,通过上述三个问题,学生们认识到,债权人此时对债务人与第三人行为的干涉,是有法理依据的。

我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构造出一种制度,使债权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权利获得救济,显然对于债权人而言,是不公平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此情此景下,债权人可以行使两项权利,确保自己债权的实现。第一,他可以通过行使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甲对丁的债权,以使甲的财产增加,使自己的债权的实现有一定的财产保证。第二,他还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撤销甲故意把自己的彩电等家电低价转让,将自己的房屋赠与他人的行为、免除自已的债务人的债务的行为,以收回甲的这些财产,使乙自己对甲所享有的债权的实现有一定的财产保证。这两种权利的行使,就属于债的保全制度。即当债权人的不当财产处分行为危害到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法律便构造出债的保全制度,通过赋予债权人两项权利,确保其债权的实现。”

最后,我对整个案例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个案例要求大家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第一,是债的保全的概念,即债权人为确保其债权的实现,而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的一种手段;第二,债的保全包括两种权利;第三,债的保全是债对第三人发生的效力,这是债的相对性的一种例外。”让学生们理解这三个知识点,是我结合案例设问的目的。通过具体的设问,我达到了这个目的。

第7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致力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具备较强外销业务、报关货代、跟单报检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具有“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经营”的职业素养和成长潜力,能够在涉外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与管理、市场调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外向型企业,如外贸企业、生产型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企业。其毕业后的初步就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报关员、货代员、单证员等,今后的职业升迁岗位为外贸业务主管、经理等。

为紧扣国际贸易“一专多岗”的人才需求特质,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基础素能和核心素能两个教学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中每个板块均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素能目标设计,《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属于核心素能模块。

一、《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定位

《国际货运实务》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同时也是国际货代员资格考试的“双证”融通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熟悉并理解我国对国际货运的管理;2、掌握国际货运业务运作流程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与海关、商检、税务、外管、银行、保险等有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2、能熟练掌握各类业务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流程;3、能熟悉各种业务单证,并能正确填写、处理、递交;4、能具有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能吃苦;2、讲诚信;3、善沟通;4、会经营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应本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按照“课程、证书、岗位”三位一体的模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邀请国际货代业务专家对国际商务专业所覆盖的业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国际货代业务员岗位为核心,以国际货运实际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业务流程引导教学进行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二、《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均选自课程标准,内容的选取立足于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操作实务、基本业务技能。

以上教学内容应根据货代一线操作实践分成若干工作情境,每一情境设计明确的工作任务,如在国际航空货运业务情境中明确办理国际航空进出口业务、填制国际航空货运单据工作任务。每个情境的授课与实训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工作任务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和技能,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围绕这一任务传授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能力、技能,授课的效果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效果来评价,提高授课内容的操作性,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这门课的教学重点是相关货运单证的缮制、各种费用的计算、业务流程的操作,难点在于业务流程的操作和业务纠纷的处理。难点的解决办法是先把单证的流转各个击破,然后再模拟整个进出口流程操作,同时通过典型、适用的案例分析学会纠纷处理。

三、《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高专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可塑性较强,喜欢表现。因此课程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习题训练法等。

以“海运出口货运业务”教学单元为例。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货运出口业务运作流程;

2.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与货代揽货相关的业务技能;2)能熟练掌握在线订舱、在线货运跟踪技能;3)能熟悉各种相关业务单证,并能正确填写、处理、递交;4)能具有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

3.素质目标:1)能吃苦;2)讲诚信;3)善沟通。

主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相关图片展示:海运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流程图和相关单证展示。

2.先导案例-一个典型海运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1)建立货运委托关系。包括开发客户(方式与渠道)、接受货主询价、查找指定航线船期、运价、计算海运运费、业务洽谈与签单;2)预订舱位与确认订舱,包括网上订舱、D/R十联单的缮制与流转;3)做箱:提箱、装箱与还箱操作,EIR、CLP的缮制与流转;4)报关:申报-缴税-配合查验-放行(互动式教学);5)提单确认与签单及提单、核销单等讲解的发放(强调B/L的缮制要点);6)海上货物运输的跟踪(在线)。教师应先进行操作示范、讲解和知识归纳,之后再提供新案例,指导学生完成上述6个工作任务。最后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掌握整个出口业务操作流程。

在授课过程中应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增大课堂信息量的同时,使得理论、实践教学直观易懂。同时应利用校园网络、仿真模拟软件等进行仿真训练,让学生体会货代业务的真实操作过程,进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飞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

四、《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施保障

以上课程设计的实施需要一支凝聚力强、团队协作精神好、教学整体素质高(具有赴相关企业挂职工作经历)的教学团队保障。课程组教师应通过定期教研活动、互听课、外出培训、挂职等共同提高团队教学水平。同时,所在学院应拥有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且开放度高,共享性好,学生能够经常性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应配备多媒体教室和先进的投影设备,使得任课教师有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搭建交互式学习中心平台,平台上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所有网上资源对外开放,无条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应有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并有专人维护和管理。

课程组教师还应和校外货代业务专家共同制定《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集。同专业同层次统一授课计划。同时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规划教材《国际货运实务》为核心教材,全国国际货代员执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国际货运理论与实务》为指导教材。在单元、情境、任务的编排,知识点、案例等的设计上,均充分体现出切合实际并服务考证。

五、《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各占50%,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岗位要求设置,结果性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国际货代员考证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中各工作任务都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比例计入过程性评价。

六、本课程特色与努力方向

本课程的特色体现在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首先,开放性体现在本课程的双元建设主体,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货代业务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其次,职业性体现在课程培养定位于国际货代员职业人和以国际货代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最后,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内容以国际货代员工作过程与任务和以国际货代员职业素能为本位。

《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要努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教学内容,完善工作任务设置,充实网上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组织效率;要通过与往届从事货代工作的学生就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进行不断交流,力求在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案例教学内容应在现有基础上,覆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调研,把企业鲜活的案例融合到教学中,使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娟,万守付,胡凌.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设计[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2期.

[2]刘轶,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时代经贸,2012年第13期.

[3]刘春月,高职院校《国际货运》课程教学设计[J].经济师,2010年第10期.

[4]杨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年05期.

第8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危害性;解决会计诚信

1会计诚信的含义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更是每个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2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有些会计主体虽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形同虚设,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能,致使人为会计造假行为不可避免。

现阶段我国社会审计机构的规模和质量还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现行体制下社会审计委托关系存在实质性缺陷。在我国很多时候经营管理者是被审计人的同时又是审计委托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被审计人有权决定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被审计人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这就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住客户而产生偏离客观公正方向。

2.3屈从外部压力,会计人员被动做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虽然《会计法》从法律上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保护,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一般是不会主动造假的。

2.4少数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会计业务素质差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财会人员不讲诚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及时和正确的反映经济活动,乱用会计科目,甚至故意伪造、变造、毁损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以达到贪污、挪用公款等不可告人的目的,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也有部分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的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的经济业务,凭想象和感觉处理会计业务,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失范。

2.5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或相反)来操纵利润。

二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3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3.1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近几年来,造假账、造假报表、虚列资产和权益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一些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不诚信行为,不但影响了国家税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局面,破坏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

3.2侵害会计资料使用者利益

企业、投资人、债权人,他们投资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对外所公布的有关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失真,严重扭曲了公司实际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不能保障,消减其投资热情,最终损害国家利益。

3.3有损会计队伍的自身形象

有些会计人员不能够坚持准则,不遵守职业道德,甚至协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有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资料,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理念;会计从业人员不讲诚信,其最终结果,轻者调离会计岗位,重者将按法律规定受到法律的制裁,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的良好形象。

4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对策

4.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关部门应转变职能,明确产权归属,建立股份制为主的多元化产权体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建设诚信会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上市公司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强化股东大会的作用,使得股东大会真正代表投资者利益。只有单位负责人认识到自己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不存在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做假账的现象。

4.2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跨级造假行为

针对目前我国关于会计诚信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的问题,建议立法者应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为规范,对敢以身试法者应着力打击,进行经济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建立相应的民事诉讼和赔偿制度,使得违法者真正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4.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两点措施应得到规范,一是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及相关法律课程,组织专门师资力量,加大会计诚信教育的教材开发。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大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开发,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专题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将会计诚信教育制度化,将其渗透到各个可能的教育系统,还要充分考虑到会计诚信教育的专业性,逐步培养成一套科学的会计诚信教育和培训的方法。

5结束语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行业,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诚信,是诚信给了会计健康的生命,失去了诚信,会计工作就无异于消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不做假账,处理好“外部法律法规与内部会计控制”,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的关系。社会需要诚信,而会计人员也只有用诚信这种职业道德武装起来,才会给会计工作注入“真实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陈碧,王中学,赖斌。重塑会计诚信。财会。2010年。

2、张磊。会计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财政金融。2010年第1038期。

第9篇:讲诚信的企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课堂教学; 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87-01

笔者却发现农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农村部分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仍然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向学生灌输教条式的思想品德知识,脱离生活、远离实际,加上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胆子小,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有效性差,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那么,在农村初中,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就我们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有很多概念、观点学生也要掌握。如: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规范;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为此,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实践证明知识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效果就越好。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1、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知识的重、难点。

2、将知识目标融入生活,注重基本观点与生活的结合。

3、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对知识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实现知识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强化自主探究,实现知识内化。课堂师生双边互动和生生多边活动,适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3)紧扣知识目标即学即练。

二、改进教学方法,畅通学生学习渠道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间传授教材内容的桥梁,再好的教育素材,再重要的知识内容,没有好的教法驾驭,课堂教学难以取得实效。在工作实践中,笔者运用“四导”(导读、导思、导议、导练),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导读”是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和导读提纲指导学生读课本。方式先是通读,对本节课堂所学内容整体把握初步了解;再是细读,对所学知识找出对应目标和对应的有关知识内容;最后是精读,重点读本节课所要求掌握的重点、难点部分,以便使知识得以升华。在读书过程中,要求学生划出疑点,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矢。认真地阅读,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读自学能力。

“导思”是教师在课堂中多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来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所列举的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导思特别要求教师要启迪学生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完全开放式的、留有V阔的发挥余地和思考空间的发散性思维,不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导议”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一些模棱两可、两难选择的问题。讨论的方式可以全班议、小组议、同桌议、好朋友议等等,不拘形式,让不同见解的学生多发表意见。比如在讲《合理发泄情绪》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哭可以发泄情绪”展开讨论:哭好不好?有什么好?有什么不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各抒己见,在议论中相互感染,相互认识,共同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传授了知识。

“导练”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化为他的思想行为进行训练,使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练的题目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

特别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就可以安排在课外开展,让学生从身边生活、报纸、电视、课外书籍等收集资料或有趣的见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收集问题、体会问题、解决问题。如讲到《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到村里收集乡亲赌博的情况,并列举参与赌博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真实事例,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介绍,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克服了农村学生胆子小、害羞的缺点,还促进了他们关心国家、社会和家乡的情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设计要突出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