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元素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一)莫言作品中的l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二)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 特有的礼仪性,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升华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底蕴的最好方式,也是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东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3):123-124.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分析研究;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N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引言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美好前景。但是,在我们追求旅游业最大程度的发展时,总也有一些行为只顾目前利益,引起民俗旅游资源严重被破坏,给民俗文化旅游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一)雷州的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海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
2.旅游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景观。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气候为特殊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有天然的红土地、大片的阔叶林、绵长的海岸线、洁白的沙滩。如乌石天然海港、南渡河独特风景区、附城的红树林等。(2)人文资源景观。“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用雷州话演唱的民歌雷州戏剧,白斩狗、108座佛教寺庙、雷州大粽、南珠、端午奇俗、被称为“南方兵马俑”的石狗群等,让这座千年古城披上神秘的面纱。
3.雷州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发展。(1)大力建造雷文化系列博物馆群。古往今来,与雷州有联系的名人很多,筹建博物馆群的时机已经成熟,但纵观雷州市的博物馆,少得可怜,这与建设文化大市还很不相称。应确立筹建系列特色博物馆的计划和思路,建设各式各样的博物馆群。目前雷州市政府筹建雷祖祠雷文化主题公园,雷州博物馆已经建成并于2009年开馆。(2)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宣传雷文化艺术成果,增进雷州百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众的凝聚力;有利于破陋俗、树新风;有利于群众文化事业在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有利于新民俗文化和应用性民族文化的发展。(3)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一是政府牵头,文化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二是在207国道雷州路段、市区雷州大道、西湖大道等繁华路段伫立雷州著名旅游景点的大型摄影宣传牌,引发进入雷州的客人视觉冲击力。三是在宾馆、饭店、酒楼的厅、房悬挂具有雷文化特色的油画、国画、版画、书法杰作。四是充分发挥市区文化广场、农村文化楼宣传作用。促使雷文化艺术精品走出画室、书斋、小舞台,方便群众欣赏,让市民喜爱。
4.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从某个层面上讲,雷州地区经济水平还须上一个台阶,当地人民大多处于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之中,这样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在发展的时候急于求成,不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导致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构架支离破碎。(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协调好,就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情况频频发生。资源合理开发意识的缺乏,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长远来看,难以树立民俗文化旅游品牌。(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如今,雷州政府对旅游业也逐渐重视起来,各地人民想方设法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对雷州地区来说,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其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政府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政策支持下,当地人民不断模仿已经发展得比较有基础的民俗文化项目,导致民俗活动逐渐趋向雷同、同化,风格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一步步失去独有的特色。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的建议
1.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追求数量的同时,要求质量。保证具有当地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传承,提高品位,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民俗风情资源内涵,要做到原汁原味,展现纯真、文明以及民族气节的风情韵味,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在民俗旅游产品中注入新元素。
2.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为民俗文化旅游更好发展出谋划策。经过调查发现,雷州地区旅游行业从业人士中70﹪为中专学历以下,这样的组织架构明显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雷州地区应该在各高校、大中专、职校、各级旅游院校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基地,通过教育及岗位培训提高该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当地旅游局应该充分规划,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公众场所广泛宣传民俗旅游产品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雷州电视台、湛江日报、各商场大屏幕等。
4.坚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科学发展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站在经济发展前沿,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以原地踏步。在雷州地区,应该增强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合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观念。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
三、结语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雷州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依赖于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又可以和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组合起来,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旅游产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规划还缺科学性。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好民俗文化旅游,是当地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R].1993.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9-01
一、实施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脚印,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是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现实生活与身心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家乡――福建霞浦,被誉为“海滨邹鲁”、“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滩涂摄影胜地”,有着1730多年的悠久历史,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了鲜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有的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工艺美术等等,构成了一个别具风情的霞浦,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对于幼儿来说,本土的民俗文化也伴随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因此,将本土的民俗文化纳入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合理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落实《纲要》、《指南》精神的同时,选择了《霞浦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尝试将本土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民间的、传统的活动真正走入幼儿的生活,让乡土乡情,浸润幼儿纯真的心灵。
二、本土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1.依据《纲要》、《指南》选择教育内容
开展幼儿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要依据时代的要求、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指南》的幼儿培养目标而进行选择。霞浦本土民俗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有些民俗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良莠不齐,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就成为了首要的工作。我们以弘扬本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从本园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教师的经验以及周边资源等来选择课程内容。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文献,走访民间艺人,发放亲子问卷等形式,研究霞浦特有的历史名人、节日风俗、特色饮食、工艺美术,充分挖掘了家、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搜集出了“霞浦剪纸”、“糖塔艺术”、“竹编工艺”、“方言童谣”、“地方小吃”等这些可用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不断开发更多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优秀的、精粹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再将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和加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园本化的课程,使其以更规范化和高效化的形式应用与幼儿园的教学中。
2.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形成课程框架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在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就应该建立起具有层次性的课程框架,体现出知识体系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差异,使之更富有操作性。
小班阶段的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已掌握了一定的口语,喜欢听儿歌、故事,能安静地听懂别人的讲述,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我们选择了“地方小吃”及“民间童谣”作为教学内容,以语言领域教学为主,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激发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初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阶段的幼儿,理解力增强,喜欢探究发现,社会性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运用社会行为规范并初步评价自我。因此,我们选择了“历史名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社会领域教学为主,以游戏活动为依托,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学会积极友好地与人相处。
大班阶段的幼儿,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小肌肉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多种技能,且比较协调,会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较复杂的创造。我们选择“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民间美术技能,尝试运用各种民间美术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体验创造与表现的快乐。
三、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以教学活动为基本点,构建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课程
我们将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课程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教育,既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又贯穿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体现了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尊重,对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补充和诠释。经过梳理,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作为教学的主线:
“舌尖上的霞浦”――特色饮食。霞浦美味小吃,多种多样,汤圆、煎包、扁食、米粉……不一而足。我们将传统节日与美食相结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端午节的枕头粽等,结合地方童谣,对幼儿渗透艺术、语言教育。让幼儿说小吃、唱小吃、做小吃、评选美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感受民俗文化别样的韵味。
“足尖上的霞浦”――历史名胜。霞浦风光,杨家溪、大京城堡、外浒沙滩,令人神往。家园协作,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让幼儿用相机、画笔,描绘心中的霞浦风光,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设置教育情境,让幼儿在自主的创意游戏活动中,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演、或唱、或讲、或做、或画。
“指尖上的霞浦”――民间技艺。霞浦民间手工艺,糖塔、根雕、剪纸、竹编、畲族刺绣,无一不是手上功夫的展示。我们通过让幼儿参与民间美术创作,让幼儿运用灵动的指尖,对艺术形象进行夸张、稚拙的表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的独特性,使他们在感受、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民俗文化特殊的美。
2.以环境渲染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民俗文化品牌产业传播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文化符号。民俗文化资源就是与之相关的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以及对民俗文化的一种类别数量的统称。在现代信息化的今天,可通过文化经营,在流通、传承、积累和提升中实现其经济价值。素有“天下之中”的驻马店市,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中国四大传奇中的两大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均发源于此。传说中的开天地和伏羲画卦之地也可以在这里找到遗迹。从汉代流传至今的重阳登高、尊老敬贤之俗,在上蔡延续至今。虽然驻马店拥有如此多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开发与发展却令人堪忧。
一、驻马店民俗文化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驻马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面临诸多问题。民俗文化缺少全面、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而且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对国家扶持的依赖心理强,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对民俗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运作问题研究不够、方向不明确;民俗文化产业缺少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已有民俗文化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包装不够精美、缺乏品牌宣传等等①,这些都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1、认识不足,导致开发存在误区
驻马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让其具有天生的产业优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无疑有最具资本活力的潜质。但是如果仅仅是让这一资源止于生活化的展示,而不加以整合和开发,这种优势也会慢慢消失殆尽,而且极容易被别人利用,甚至属于原产地的民俗也会被别的区域争取走。例如,驻马店的泌阳有一座山,民间自古流传“之乡”之美誉,也是关于神话的发祥地,围绕而衍生的故事也不胜枚举,最原生态的是存在磨、墓、村、井、百神庙等,与神话有关的村名、地名及遗迹;从历史角度看,从唐代开始,泌阳就有祭祀的历史富,流传至今年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这两个角度讲,泌阳占据了文化的天时地利,但是,“中国之乡”的称号却被相邻的桐柏县抢先争去,无缘“中国之乡”。这一个案例显示出民俗文化资源“产地权”的重要性。
对待民俗文化开发和保护上存在的另一误区为“涸泽而渔”,这是一种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效果的市场行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既是对民俗文化的践踏,也是文化开发的鼠目寸光。比如,文物古迹的“新包装”,改头换面本末倒置,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民间的舞蹈、曲艺、风俗习惯被简单化,庸俗化、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导致失去了原有的神韵。驻马店的西平县合水镇在历史上原本是一个有许多庙宇的小镇,譬如关公庙、火神庙、添喜庙、二郎神庙等等,而且口头上还流传着“桥上桥,庙上庙,石二连坑铁瓦庙,还有二柏架葡萄,还有一棵椿包枣。”这些生活化的民谣展示了当年的景象,但观念的缺少扭曲和市场的冲击导致古迹的不复存在。
2、观念滞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驻马店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管理创新意识,管理模式落后。驻马店市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沿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对文化建设采取单一管理模式,由政府包揽,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致使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还停留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阶段,没有培育出能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民俗文化产业和品牌,这与驻马店市的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是不相适应的。
在管理机制中,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驻马店大部分民俗文化产业资金不足、规模较小。开发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足仍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的瓶颈。所以有必要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引入多渠道民营资本投资方式、投资机制,从而建立市场化的新型民俗文化投融资体制,为驻马店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3、忽视市场,无有强势品牌突破口
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缺乏市场创新意识,现有民俗文化产业产品附加值低、民俗文化产品大部分为初级文化产品,既无高技术含量又没有把文化内涵做深,而且宣传包装过于简单,甚至没有包装。更没有品牌和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在驻马店民俗文化中,树立品牌,确定民俗文化产业重点,是关键一步。驻马店市的一级民俗文化品牌可以包括:“梁祝文化”、“文化”、“嫘祖文化”、“重阳文化”;而分析利弊,着力培育哪一个品牌应作为突破口是重中之重。其次二级民俗文化品牌可以包括:上蔡的“蔡国文化”、汝南的“南海禅寺宗教文化”、平舆的“车舆文化”、西平的“冶铁铸剑文化”、作为后续开发重点,二级品牌形成替补,这样就形成一个“梯队”式的开发模式,无疑能够培植出强势的驻马店民俗文化品牌。
二、品牌塑造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品牌学研究理论认为:“品牌能够制造果树效应、光环效应,强势品牌能够产生巨大良性的推动作用,使得相关产品、行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迅速脱颖而出,独占鳌头。”②
1、学术奠基,注重品牌理论研究
民俗文化要取得长足发展,一定程度需要理论的研究支撑,依托学会平台,定期坚持学术研讨活动开展,是活跃宣传一种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把繁杂的民俗文化进行清晰梳理;二是能够就一些学术问题进行攻关,同时反过来可以出一批学术成果;三是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同仁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团体;四是能够为驻马店民俗文化培养人才,有了人才方能兴业。
在理论基础工作中,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不能为理论而理论,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民俗文化的内核进行发掘,并进行系统的整理,从而提炼出驻马店民俗文化独有创意点,在驻马店九县一区的广袤土地上的实际考察是发展驻马店民俗文化的基础。田野考察除了借助民俗文化团体,另一方面就是联合高校,共同进行理论工作的建设,当前,民俗研究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繁荣文化的大好时机,打好民俗文化理论基础,多发表出版论文专著,再让民俗文化成为驻马店新的经济增长点。
2、分析市场,做好品牌长远规划
品牌战略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对当前的驻马店民俗文化资源和市场进行系统调研与总结,并分析其市场潜力,然后进行分类培植,重点发展。
首先是分析品牌战略下的市场架构问题。第一是市场需求要素分析,精确分析市场需求,找出市场中名俗文化的分类与特色,并确定其差异,然后根据一手资料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差异化、区别化一定程度上是形成品牌的基础。第二是供给要素。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内容和产品上,需要什么样的供给和如何开发供给是关键所在。第三是产业链要素。“民俗文化产业价值链应该分为六块,包括资源、创作、生产、包装集成、流通、展示。产业链纵向不断延伸链条,产业链不断拉长、细分和开放,加入一些新的市场主体和价值创造者;横向不断深化分工和扩展协作伙伴,稳固和提升每一个环节的价值形成能力,逐渐催生出更加相互依赖、紧密协作的价值网络。”③
其次做好受众的基本分析,然后对这些人群进行相应的定位。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特性,具有丰富、通俗、稚拙、民族、地域等特点,它是在消费一种自然、淳朴、单纯、原始的东西,与现代文明有明显区别,所以必须确定好这类人群的职业、年龄、人群、生活习惯等,这也是我们制定品牌战略的重要元素。
第三做好成本的核算问题。民俗文化的消费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以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看,应该是属于可消费可不消费的地位,它不同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的消遣和爱好,但是品牌战略又需要把民俗文化打造成高端,这就形成一对矛盾,这就是以雅俗共赏下端生产模式为主还是以高端的礼品上游消费为主,这其中的尺度和抉择关系到成本的核算,而成本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民俗文化的市场之路的存活。例如,河南西平的“棠溪宝剑”,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剑之一,与龙泉、干将莫邪齐名,但是现在只能是平淡经营,更无一定的国际品牌,这一悠久的民俗工艺在现代社会处于尴尬境地(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比对日本的武士刀的制作与品牌推广),从通俗与高雅角度讲,应该把“棠溪宝剑”定位高雅之列,以高成本打造。有高就有低,高低兼顾,协调发展,只有把这两者平衡好才能创造出具有生态性的民俗文化品牌。
3、围绕品牌,做足民俗文化的品牌营销工作
文化的营销传播需要有自身的识别体系,这既是品牌的要求也是民俗文化区别于其它的特性,一方面把民俗文化从大文化中剥离出来,形成原生态的还原,使得每一种民俗文化都能够变得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传播的共性特征,就是民俗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策略、展示等。在视觉传播中,由于文化市场上的商品非常丰富,个性突出的视觉识别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也就是所谓的建立良好的CI识别系统。
其次是整合性营销传播体系的建立。第一,媒体的优势组合,宣传旗帜做好。在宣传中确立自身民俗文化的“符号”特征,以“符号”(标志)为基础,运用平面传媒、影视媒体、故事软文等广泛传播,等区域知名度上升之后,向周边地区辐射,然后走向全国。第二,学术公关宣传。品牌的塑造除了基本的媒介宣传,还应注重学术的传播,所以说民俗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文化节、展销会、研讨会等,有效传播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第三,与时俱进,注重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网站建设是打开文化门窗的开始,建立“天中民俗文化网”势在必行,再如大数据时代传播,微信、微博营销等等,都应该加以利用,因网制宜,为品牌战略做好铺垫。
4、管理取胜,品牌管理的实施
第一是要品牌管理运营与品牌保护促进,用一种前沿的观点,明确未来文化发展的阵地与市场是未来经济的重要领域,所以要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把握民俗文化品牌管理的基本特性,在知识产权、品牌运作、市场应对等各方面做到民俗文化原生态、品牌化导向。
第二是从大产业链角度进行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力度。民俗文化品牌需要有一条产业链的建设和支持。一般来说传承发掘、注入创意、形成产品、锻造品牌是一个系统生态链的基本过程,然而环环相扣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第三是品牌原生态维护。要让民俗文化原生态发展,而且有一个品牌文化的支撑,这需要长久的品牌质量管理。对于地方来说,民俗文化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更是一个区域,一方人民的精神寄托和自豪感的展现,只有持续不断地维护一个品牌,才能让这个品牌走得更长远。
最后,驻马店虽然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然而从产业角度和品牌角度来看,与其它省市相比还是比较薄弱,面对当前激烈的地域文化竞争(从央视的省市地域广告可见一斑),系统的、有步骤的品牌战略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打造一个有知名度的、有生机的民俗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循此思路驻马店必将成为河南民俗文化品牌的重镇。
注释:
①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关于驻马店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N].驻马店日报,2008-12-24(5)
贵州省铜仁第一小学 王国花
摘 要
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生活之中,是儿童的文化背景。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社会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学前教育课程的独特性而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内部特征。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课程 儿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自上而下”模式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的,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改革受到普遍质疑,脱离了我国儿童文化背景的改革是不可取的。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西方和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中,这种背弃本土文化、远离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缺失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斯波代克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的文化根上去思考、去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源,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起着陶冶和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民俗文化是儿童的文化背景,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丰富而广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值此多元文化社会时代,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社会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同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民俗文化、学前教育课程的特征而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内部本质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儿童生活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儿童生活世界和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进行有机融合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包括:第一,必须对民俗文化进行适当地选择,筛选掉无益的、有害的民俗文化。第二,有益的优秀民俗文化必须符合儿童发展需求,能促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优化和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第三,在选择当地优秀民俗文化的前提下,还应考虑与其他民族或地区优秀民俗文化的整合,以培育儿童的多元文化能力。第四,必须遵循儿童生活世界的要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机组织,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与儿童生活世界相通和共容,促进儿童知识迁移的形成。第五,努力追求实现儿童生活世界与课程文化之间的融合。第六,追求民俗文化与儿童课程的共存、共生、共荣。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部本质特征
(一)生活性
生活是“专指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的特殊生命活动。这也是人之自我生成活动,人只有在生活中才可能生成。”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动,生活造就了人,人创造了生活,因此,生活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是人存在的证明,是人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人的生活“是以人自己所选定的目的与价值为指向的活动。”只有生活才能实现人各种各样的目标、价值和意义,建构人自身。生活中的人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实体,生活活动是人沉浸于世界之中的活动,人只有在生活活动中才能直面自己,懂得人存在的本质。生活是人自身不断生长、发展的动力,人是在生活中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人的改变与生活的改变是同一的,因此,要改变和发展人就要改变生活。历史以其确证无疑的事实证明,教育是改变生活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方式。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一种生活性课程,具有普遍的生活性特征,其生活性主要表现在:1.课程目标为了生活。来源于生活世界里的民俗文化,具有最为显著的生活实用价值,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现教育即生活、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过程与目的,在立足于儿童生活的基础上,优化与提升儿童生活、追求儿童生活幸福。2.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民俗文化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生活属性,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其外在生活方式是意识内涵物化的表现,“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生活的表达和生活本身,就是“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复合体”,所以,以民俗文化建构学前教育课程,其课程资源来自生活,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3.课程实施成为生活。“我相信——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生活并植根生活。儿童是从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经验中吸纳一切知识感觉,课程必然依此来安排周围世界,通过有选择的对感性世界及其经验进行组织,使课程成为优化了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真正领悟生活,完成儿童自身的生成、发展与不断完善。4.课程评价优化生活。课程评价既是生活本身,也是一个引导儿童获得发展的过程,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儿童通过彼此观念的碰撞,加深对生活和彼此的理解,既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实施课程、引导儿童、优化生活,也有利于儿童认识、理解和感悟生活。
(二)传承性
民俗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生活文化,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转变迁,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说民俗文化是一种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传承性是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本质特征。雅斯贝尔斯说:“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教育承担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课程必然也担负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传承性表现在:
1.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传承。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丰富的知识,是人类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优化的生活性知识、境遇性知识,生动的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是对民俗文化中优秀知识文化的继承。
2.对民众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精神、信念等的传承。实施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让儿童认同民俗文化,认同民众的生活方式、行为等,培育儿童的民族情感,养成儿童的民族精神。因为学前儿童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儿童文化根性必须从学前期抓起。
3.对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教养经验的传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众在长期对儿童的教养过程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教养经验,虽然其中也存在很多不适合时展需要,甚至有悖时代精神和医学常理的,但还是有着大量优秀的教养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4.对课程研究优秀成果的传承。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也必然包括对课程研究成果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与时俱进地面对幼儿园课程变革的现实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十[J].幼儿教育,2007(12):6.
[2] 朱家雄.从一位国际著名学前教育专家的反思说起——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一[J].幼儿教育,2007(1):5.
[3]靳玉乐,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6):43.
[4]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5.
[5]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6.
[6] 7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4.
[8] 陈勤建.中国民俗[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30-31.
[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07.
[10] 叶涛,吴存浩著.民俗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80.
[11](美)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名篇之我的教育信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1 中国画创作意境与滇西赶摆的宗教特点
中国画创作首要解决的是意境问题,而中国画创作中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以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被灿烂地发挥的一种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是一种以韵味为上的阴柔之美。对滇西傣族赶摆民俗活动的宗教特点进行研究,正是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要积极探索和表现的本质与意境。人类早期的节庆活动是和原始宗教活动合二为一的。傣族信仰佛教,关于“摆”的活动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赶摆是佛事活动的一种,意为敬佛或是对佛有所供献。但凡笃信佛教的傣族,都认为赶摆是供佛的最大功德,带有祭献和忏悔的意思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有借此通向佛国天堂之意。运用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对赶摆这种佛事活动进行描绘,表现傣族人民对佛的敬仰,对佛事活动的重视,折射出傣族人民的人文精神、风俗习惯和信仰。在中国画创作时,表现傣族人民的这种心情和期盼,把傣族赶摆这一活动寄托的美好愿望用具体的形象创作出来,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滇西傣族民俗活动相结合,表现出赶摆民俗活动所包含的本质与内涵,创作出具有宗教色彩??美情趣的中国画作品。
2 中国画创作的内容与滇西赶摆的区域特点
滇西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所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滇西赶摆作为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有着其鲜明的区域特点、地方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它的宗教信仰反映出来的。滇西傣族节日名目繁多,大都叫做“摆”,如、广母赛、晃露盛会、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广母赛,滇西傣族寨子里的男女老幼都要到河边搬运沙子,然后由老年妇女在佛寺院里精心堆沙塔,人们用竹子编制一些祭物,制作彩纸塔帽,人们以此祈求丰收,过上甜美的日子。开门节,也叫摆干朵,此时正是秋收季节,农忙已过,解除“关门节”以来的禁忌,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举行婚礼。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也随之结束,这期间善男信女们身穿民族盛装,敲锣打鼓,为此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个寨子的男女老少手持各类贡品,如:彩马、彩象、佛伞、佛幡、钱树、鲜花、食物等,随着锣鼓声涌向友邻村寨的寺院参拜礼佛,以此对斋戒期间心存的一些杂念、过错和不端的行为进行反省、忏悔、总结,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未来。赶摆活动的发生、发展、演变正是在这样的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是傣族佛事活动的一种,受傣族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显示出浓烈的区域性特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只是从赶摆的形式上,如傣族人民的穿着打扮、贡品、赶摆细节等方面考虑,更要从滇西赶摆的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出发,使构建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主题创作带动中国画创作的新模式得以实现。
3 中国画创作和滇西赶摆的民俗文化特点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滇西赶摆这个题材有它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钟敬文先生说过:“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①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云南地处边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再加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因此许多极为原始的,极为古朴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在各个民族中保留。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文化活动正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传承下来的,无论哪种形式的赶摆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民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并通过它的稳定性表现出来,传承至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在傣族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面貌,所以它具有民俗文化中的多元性特征和复合性特征。它是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它不断地发展,把每个阶段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才呈现出今天这样的面貌。
滇西赶摆创作是把赶摆这一佛事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创作课堂,通过对赶摆一系列活动进行取舍、重组和再创造展现出来。它不仅是傣族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始再现,还是经过用心提炼,注入情感后创作得来的。以民俗题材为主题的民俗绘画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之所以选择中国工笔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题材,是因为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己的民俗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的结合无疑会呈现一种新的面貌,这正是高校中国画民俗题材创作要追求的,这种特征则是通过民俗文化和中国画的稳定性体现出来。中国画理论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画家绘画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集中体现。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却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至今。如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绘画美学的基础。谢赫的“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宗炳的“畅神论”, 在创作思想上,要求画家要体现自然内在的精神运动,而不是自然影物的机械摹似。诸如此类画论在当时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下来,这正说明中国画传承上的稳定性特征。这些理论在滇西赶摆创作中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画家有着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现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正是借鉴和吸取了这些作品的精华,才展现出今天特有的面貌。正因为中国绘画与民俗文化有着如此相近的特点,这就使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中国特色民俗艺术相结合的想法成为了可能。把这些综合因素利用起来,才能丰富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实践。
总之,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碰撞的产物。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即满足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丰富了中国画创作题材,满足美术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有意义的条件。
【摘要】随着受众人群越来越广,装饰艺术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大众艺术,因此,在创作装饰艺术的过程中,大众的想法、信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必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对美学追求的普遍观念直接影响装饰艺术的发展道路,在充分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充分、准确无误地抓住民俗的普遍心理,从而以此为基点,为装饰艺术的发展道路以及创作形式开创新的方式以及路径,对此,本文将进行详尽的探讨,从而找到民俗艺术与装饰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民俗文化;装饰艺术;创作理念;传统文化;素材;来源
曾有人这样描述过:与纯正的艺术相比,我们所讲的装饰艺术显得功利性极强,对于周围的环境有着更加强烈的依赖性,从而也更加看重某一阶段大众的意念,以其为准则,但并不排斥大众的普遍信仰,相对较为乐观、积极,有着与纯艺术不能并提的唯美特性。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适应性强应该是装饰艺术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其他艺术相比,可以说装饰艺术是周围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大众心理意念、普遍文化特点的附属品。如果说装饰艺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大众艺术的典型,那么装饰艺术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定当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包括某一时期大众的文化心理以及不同程度的审美水平。
何为民俗,即人类一定阶段的生活习惯折射到社会生活中的认同感,所谓的民俗必定包含民族长期定居生活而产生的统一的文化认知水平和对整个民族的看法以及行为习惯的凝结。这种民俗文化一方面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特性,例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信仰以及民风习俗等,另一方面,它也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大众的审美水平,民族对艺术的追求等,这些文化特色同属于装饰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一、传统民俗文化中所包含的装饰艺术真谛
传统观念认为,我们如今生活的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就如同真理的相对性,这些思想均来源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而充当十分重要的辩证元素的如生死、爱憎、美丑、水火等从装饰艺术的形式中完全能够找到痕迹,因此,不难看出,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辩证元素是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重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历代人们的追求,因此“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逐渐得到盛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以及心灵上的愉悦已经成为人们又一层次的精神享受,实现物我合一、内外相容的创作理念已经成为装饰艺术所追求的创作水平。
二、从民俗文化中寻求当今装饰艺术创作的源泉素材
民俗文化如果从符号角度来分的话,可以将其分为语言类以及非语言类,所谓的语言类即以话语形式有所表现的语言集合,包括较为宽松的口头语言以及生活中积累的俗语等,最为典型当属神话传说以及各类比喻性故事,而非语言类,即除话语之外的其他象形语言,从听觉到视觉元素不等,包括各类图案、声音等,像春节贴的对联,吃的饺子,放的鞭炮。元宵节点燃的蜡烛以及各类灯。端午节流传的粽子,较为兴盛的赛龙舟;等等。这些已经逐渐成为装饰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在当今的装饰艺术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模糊而又深刻的影子。
(一)劳动最光荣:人民群众创造了最伟大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广大劳动群众作为中国最多的人口,其总是持有客观的态度以及持久的耐力,凝结自身全部的能量以及意志力去战胜所有的痛苦与磨难,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的长久不息以及意志的坚定不移,人们总是喜欢挑战自己,逐渐突破既定的生活瓶颈,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出无尽的民俗习语,如“双鱼闹连”这类与莲花有关的俗语,蕴含着人们用知识总结实际情感的真谛,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生命力量。
(二)追求幸福已成永恒:朴实的人民群众以其乐观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对幸福一如既往的进行追求,对于生活,他们希望庄稼能五谷丰收,对于子女,他们希望能儿孙满堂,这种祈福幸福以及较为宽阔的胸怀使其成为民俗文化中的主体。邻近素材包括:对于吉祥境界的追求: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对于成功的渴望素材:天赐父母官、三阳开泰、吉林春燕等,这些不同的追求都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渴望摆脱眼前生活,祈求天赐幸福的美好愿望,从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人生如同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每一分钟我们都要用心对待。
(三)追求高尚人格:传统的中国民俗文化中,不乏其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精神寄托,这种形式的追求使劳动人民较容易陷入自己对美好生活以及高尚人格的向往之中,在其所要寄托的那个空间中难以自拔,从而进行激励他人或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以及净化自己浮躁的心灵,从此可以用在装饰艺术中的素材包括:岁寒三友、四君子、冰雪松柏、国色天香等,从劳动人民身上探究艺术的气息,从而为装饰艺术的发展注入更加富有灵魂以及精神层面的东西。
三、从传统民俗文化角度寻找装饰艺术的发展路径
装饰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各个方面都较为讲究,也更加关注作品的外在形式以及画面形象,而作为形式语言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则顺理成章成为装饰艺术创作与发展路径的重要来源。
(一)典型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各类艺术想象的表达并不直接是视觉角度的传递,更多的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心理特征,当作者想要表达视觉中的某一形象时,需要借助各类手法,或夸张或比喻或拟人,从而对各类形象进行局部或全局创新以及重组,给人一种全新的意境。
(二)实现象征性表达: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各类艺术的造型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多是借助各类表达方式对其进行充分表达,例如,松树、鹤代表长寿,而荷花则是廉政、清高的代表,龙凤是指较为般配、吉祥等,不同的时代都有其所代表的形象产物,在整个装饰艺术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运用象征性的手法进行表达则将事物的典型特征以更加突出的特点进行表达,并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完美表达性素材: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人们对任何事物都在追求完美,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完美,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十分普遍,房屋窗户对称布局,各类装饰品谨慎选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完美的追求。在装饰艺术中,我们从中可以寻找到的素材种类多样。在众多创作中,作者青睐于将各类元素集中排放于一个画面中,给人一种更加活泼、丰富的深刻印象。
(四)色彩选择:不同时代,不同民风,人们对于色彩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身的情感倾向。例如,生活中,红色代表一种炽热的心情,对未来充满信心,以激情、蓬勃的态度迎接未来美好的生活。而绿色则代表青春,展现活力,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心灵的活跃。因此,作者在进行装饰艺术创作过程中,适当结合自身的情感倾向融入适当的颜色,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意境,为整个创作过程融入不一样的活力。
四、总结
经过对中国民俗文化一系列的探究,我们可以寻找到装饰艺术众多素材的来源,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大众对美学的追求,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等,在详尽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装饰艺术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表达的形式,从而可以站在民俗文化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装饰艺术的创作,感受艺术的精华,从而为装饰艺术创作融入别样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绘.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与特征[J]. 艺术百家,2006(04) .
[2] 詹秦川,文婷.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03) .
[3] 赵德利.民俗审美论纲[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4] 张道一.国风有形[J]. 美术之友,2003(04) .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