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全面认识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弘扬创新文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创新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探索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龙江精神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中形成并在特定文化驱动下而不断演绎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美国硅谷的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及温州的区域创新能力无一不与其区域文化密切相关,“新教徒精神”“温州精神”这些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我省自建国以来,形成了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龙江精神”,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体系
创新文化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现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二、创新文化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包容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价值导向。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离开主体就谈不上任何创新,在自主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最艰巨的是人的观念 创新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与人的内在心理及外在行为紧密关联,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是社会与文化持续进步的最永恒的动力之一,自主创新不会是盲目的,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过程中自始至终均受到创新文化的指导。
三、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创新文化新内涵及现实意义
龙江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龙江人豪放、大气、坚忍、自强、诚实、热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这些都是龙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面对多变的环境,特别是在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我省创新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类似“硅谷精神”、“温州精神”、“新教徒精神”及富有鲜明区域和时代特色的创新精神。硅谷模式的成功就在于硅谷创业人发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求的是“冒险求变,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开创从前没有的事业。温州人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敢于离土又离乡、四海为家、到处闯荡的优秀品质。此外,龙江精神更应赋予其开放的思维、合作的意识和信用观念的建立。
这些新内涵将对构建适应创新型龙江建设的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四、创新文化建设建议
(一)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以科学研究为背景的创新活动必然会面临失败的考验,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历经无数失败才会达到成功彼岸。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未全面形成如硅谷的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而科技体制的设定对科研项目的失败容忍度也极其有限,科研活动、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活动其风险非常高,有些难题甚至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有结果,因而更应在科技体制的设计上体现对高技术研究活动失败的容忍,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风险承担机制,使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真正形成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
(二)完善科技创新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 ,同时还要对科技文化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更新,提升政策本身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另外就是要针对科技创新文化和传播的内容进行政策措施的配套,便于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更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制度环境,学校方面就是需要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做好创新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创新文化必修课程。
(三)加大创新文化宣传
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开展文化宣传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出台的有关创新文化的方针政策,并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做到创新文化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创新文化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大学要加强创新文化教育工程,在落实国家和部门有关创新文化政策的同时,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并对违背创新文化的事件进行查处。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陈立福(1979-),男,河北沧州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何纯芳(1965-),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151)、长沙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CN12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2-03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学生本身原因。许多学生目前还停留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上,尚没有主观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学习的知识只注重巩固理解,而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来消化吸收。据统计,有近87%的学生把课余学习时间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学校的科技活动影响力不够大,没有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据调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且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学生加大动员力度,往往挑选比较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比赛,不注重大学生总体科技创新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良性发展机制。
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挫折,需要他们去解决和接受挑战,将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格。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也为日后进一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和很多不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调动所有知识并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展示和锻炼,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些年,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等。在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他们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了出色的创新人才。
三、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由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可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还很不乐观,社会和国家对这种能力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因而有必要探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1.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要加大
据调查发现,在制约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六大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到3%,其余都是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缺乏开拓精神、不能自觉创造科技创新机会等。大部分大学生或是不知道有科技创新活动,觉得很陌生;或是觉得太难,离自己太遥远,没信心参加。因而学校、院系要发挥宣传和动员作用,积极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并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通报奖励,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举办优秀学生论文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后续保障工作要到位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支持措施和对教师的激励考核上。
(1)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多个创新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较好地得到实现。因此,为了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他们申报各级创新性项目,学校组织评审并相应批准觉得可行的项目,尚有问题的项目可继续修改。在完成这种项目的过程中将锻炼他们的文献综述能力、[5]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使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建立并利用好一些科技创新团体。这些团体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校在这些活动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扩大科技创新交流广度和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另外,为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或比赛提供资金支持。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校级或院级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要求及相应的奖励制度。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相关课时和要求,并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周设定几节课的创新课程编入课表,以便使学生有时间保证。对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可调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知识的层次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况实行有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安排。
(3)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学生要求。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时要针对教师种类(如理论科研型、工程实践型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明确指导老师的资格、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指导老师给予合理的创新工作量和创新指导奖励,可使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得到认可、激励。
(4)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讲座,并及时通知学生。每年举行数次院士、专家、教授及企业家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的勇气,激发积极思考的动力。设立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营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3.校企联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可联合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学校花费的科技创新资金由企业全额或部分出资,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可以为企业冠名,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锻炼科技创新能力,以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目的。
4.建立并利用好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发掘和培养骨干学生,发挥优秀创新人才的旗帜作用。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进行分组重点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期提高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品牌效应,赢得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高,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院里举办的“华自杯”长沙理工大学校园电子设计大赛等。我院学子数次在这些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型大学生。学院还于2005年建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创新训练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单一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辅导转化为集中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每年吸引近300名大学生进入中心展开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此外,学院目前已经与多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16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电力公司为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些资源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尚有较大欠缺,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动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后续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要做好;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就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较为可行的有效措施。最后根据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下一步还需深入思考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建设,2007,(4):74-75.
[2]夏婷.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47-49.
[3]张春华,孟令辉,徐慧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能力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7-8.
【关键词】创新 知识创新 知识创造
一、创新
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误解了创新的含义,以为只有重新发明才叫创新,而执著地不断改进原有产品不叫创新。创新只有两层含义:一、从无到有;二、新的排列组合。从无到有是指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它发明出来了,比如爱迪生发明出电灯,这就是创新。新的排列组合是指发明家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已有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组合在了一起,出现了新的使用价值。比如MP3手表,手表是已有的事物,MP3也是已有的事物,有心的发明家把两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组合在了一起,产生新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创新。由此可见,虽然天才般的发明创造的确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意义非凡,但如果我们能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努力使之臻于完善,也是莫大功绩。
2.创新的意义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要充分认识科学创新的时代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市场竞争也逐步加剧,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纵观全局衡量自己,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二、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获得新知识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将新产生的知识传播,转化,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与服务。知识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
从知识流的角度来说,可以将科技活动看成是简单的由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开发三个阶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线性链接过程。“创新”的思路如果被纳入进科技活动,再将其引入经济的领域,赋予它经济的内涵,那么就能称之为“科技创新”了。国内外有不少学者都是通过这一角度提出科技创新的。
知识创新,即横向拓展“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知识创新为知识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知识创新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知识内容,而且在内容外延上也覆盖了知识领域和经济学领域。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技术创新也将在知识经济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三、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1.两者紧密联系
创新是基于较大范围的市场及非市场的知识流,创新贯穿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需要各个环节及参与主体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也可能会需要他们再继续创造相对应的新知识。每个参与主体都在释放和获取知识,与此同时还在进行着知识的配置,最后会形成一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现在各种产品、产业、市场和制度当中。这也就是广泛被学术界称之为“组织的学习过程”。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它贯穿在整个的创新过程中并且是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把知识创造从创新的过程当中单独分离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知识创新和其他各类创新活动分离开来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缺乏基本的科学基础,而且也阻碍了人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创新的科学含义,不利于掌握和了解创新的根本内在规律,也不利于创新活动正常、健康的发展。
知识创造即新知识的获取,因此创新过程其本质就是学习。当然,这里所指的学习绝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吸收外界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指一个能动地可以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不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建构全新知识的过程。而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是组织的学习。所谓组织的学习,是指把分散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单独个体上的个人的,分散的,并且可能会因为个人的流动随时流失的,以及相当数量模糊的知识(也可以称为缄默的知识)逐渐组织化、群体化、明晰化、结构化,最终形成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创新绝对是个高度集体性的活动,“任何单个的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创新”。可见,创新就必须开放,不开放就无法创新。创新则是多种知识集成在一起的结果,没有集成也很难有创新。
2.两者相互区别
创新与知识创新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创新是指在经济系统中引入某种“新组合”,比如可以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一些概念都理解成某种经济行为,但是知识创新却是知识在市场上的实现过程。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单纯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是有着严格的区分:从内涵上来讲,创新指的是运用旧的知识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指的则是将所有形态的知识全部经济化;从目的上来讲,创新是为了追求新的发现,探索出新的规律,积累到更多的知识,而知识创新则是为了在市场上能够实现新思想、新知识的价值;从主体上来讲,创新的主体既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组织;而知识创新的主体却是“产”、“学”、“研”等,在这当中,“产”又是“核心的主体”,“学”、“研”则是“协同的主体”,因而体现出的是主导多维性;从形态上来讲,创新仅仅是指创造知识自身的活动,而知识创新却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具有某种经济学上的意义;从最终目的来看,创新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而知识创新的成果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生产力,是成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http:///view/15381.htm
[2]刘劲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的再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3]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关键词 科技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114-02
Promot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Advancing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Wang Zhengping, Zhao Kun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Security conditions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ctivity, propo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asures of promoting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rough competition.
Key word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ng activities; creative talents; innovation platfor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共同面临的课题。什么是创新人才,目前还没有统一说法,但综合各方观点,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极强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勇于尝试,喜欢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这些特征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而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科技竞赛具有实践性、探索性、自主性、团队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实践表明,科技竞赛在推动课外科技活动建设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3]。近几年来,随着学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作品的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性不强,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1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很好的体现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天赋较好的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他们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的平台开展实验,实现自己的创新作品。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虽然对创新活动充满了兴趣,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入手,以至于出现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科技创新”作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但这种脱离实际、自娱自乐的科技创新活动最终收效甚微,同时也有悖于科技创新教育的方向。
科技创新活动的继承性和借鉴性没有充分利用和体现 牛顿说:“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借鉴前人经验的重要作用,而目前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基本是学生自拟,由专家统一评审通过后进入实施阶段,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但同时也发现,有时学生为了能申请到项目,对自身水平和可能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开始时往往将题目拟得过大,结果造成无法按规定时间完成全部内容的局面,最终只能匆匆应付结题。而下一届学生又是重新开始自己的题目,对上一届学生的创新作品不了解、不借鉴和不利用,以至于出现“重复性”的创新,浪费时间和精力。
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性不高 使得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没有完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学业负担较重。由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品从开题到最后的结题答辩在时间安排上也有要求,有时可能和正常的教学环节相冲突,使得一些学生无法做到学业和创新活动的兼顾,从而放弃了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说明这些学生不优秀,或者以此就判定他们不具备创新意识,不能取得成果[4]。目前很多科技创新活动只是正常教学活动之外的行为,并没有硬性的学分要求,因此当学业和创新活动发生冲突时,学生往往选择的是放弃创新活动,这无可厚非,但这确实就有可能造成很多具备潜质的创新作品半途夭折。如果能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使得科技创新活动和正常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既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又能拿到学分,从而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 竞赛对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作用
竞赛在项目设置上都是较强工程背景 在竞赛活动中,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序,只有一定的竞赛规则,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将理论知识与竞赛项目相结合,通过综合分析、创新思维,最终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通过竞赛来检验自己的成果。
如由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的“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其中有一项竞赛“1 kg级遥控电动模型飞机载重空投”,就是规定飞行器重量不超过1 kg情况下,比拼飞行器的搭载质量和投放准确度。这就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工艺、机械设计等方面知识,通过科学的、创新性的思维去设计并加工出质量轻、搭载质量大的飞行器。而这个竞赛项目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思想对我国航空工业飞行器结构方面的设计及制造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竞赛的项目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一般来讲,竞赛所设置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做大范围调整和改变,只有当某个项目进行得趋于完善时,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这也就保证了依托竞赛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一定连续性和继承性,在一届学生没有完成或完善的情况,下一届学生可以在此基础继续进行,通过借鉴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去补充和完善。这样一是可以防止“重复性”创新,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二是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得科技创新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协作精神 竞赛项目的设置很多都要求以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这就使得参赛队员明确地意识到要想取得好成绩,从准备、训练到比赛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到分工明确、有效沟通、团结协作。因此,依托竞赛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样要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在这里既要有独立的科学探索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敢于担当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优秀的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
3 以竞赛推动科技创新活动
以竞赛为契机,积极推动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大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必备条件,创新实验需具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工工具、加工材料、工作台及设计平台等软硬件条件保障,而这些条件均需要资金支持,并且创新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也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学院科技活动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就是通过积极组建团队,参与航空航天类的赛事,以比赛促发展,以比赛促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认真筹备,积极申请经费和场地条件开展创新实验室——新概念飞行器学生创新平台的建设,并依托此平台辐射全校师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除主推的飞行器类竞赛科技活动外,实时推进其他类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活动中心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协调创新平台的使用,鼓励指导教师的参与,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了软硬件的保障。
依托竞赛推动实践教学建设 实验选修课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学分要求。针对科技创新活动与正常教学活动脱节情况,依托竞赛内容,结合相关专业特点,适当地开设实验选修课,在丰富实践教学课程的同时也缓解了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学环节冲突的矛盾。这样学生既进行了科技创新活动,又满足了正常教学的学分要求,拉近了学生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距离,让创新理念深入学生心中。
例如,借鉴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赛事内容,开设“多功能飞行器设计与实现”这门实验选修课,并参照赛事规则提出课程建设目标要求,将竞赛要求搬到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航空航天的魅力,感受到飞行器设计的魅力。
依托重要赛事带动校级赛事,多层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的竞赛有三个层次:国家级比赛,特别是政府部门主导的学科赛事,引领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方向;由省行政部门组织的省级赛事,实际上是国家级比赛的补充,与国赛穿插举办;校级赛事或立项,是科技创新入门的重要途径。如学校推出一系列的“世纪杯”科技作品竞赛、飞行器创新大赛等,这些赛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了“崇尚科学、提倡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园氛围。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提出以“挑战杯”为竞赛龙头,以“中航工业杯”和“全国航空航天锦标赛”为依托,积极开展自己特色的各项赛事,设置多样化的专业竞赛项目,降低参赛门槛,提高竞赛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4 结束语
科技竞赛推动了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5-6]。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赛事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特别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航模队为基底搭建的学生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有近百名学生参加了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各类赛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极大地提升了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平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参考文献
[1]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北大学学报,2011(增刊):7-9.
[2]张峰,李涛.依托科技竞赛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67-68.
[3]郑伟,陈昊.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8(27):346.
[4]季宜敬,杨瑾,王洪洲.建设创新实验室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34-13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9702
1 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而对林业科技创新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以及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
2.1 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科技创新的主体;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投入;③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渠道。这些动力来源能够对科技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在于林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能够向社会提供出一些有形的、无形的产品或者是环境产品。而对于那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林业则需要为社会提供非经济性的产品,所以,在社会交换中林业经营者难以获得科技投入所带来的补偿,这就使得经营者的科技创新所具有的动力源有所丧失,基于此,国家通常都会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补偿那些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加大在这方面的经济投入,使得国家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以及供给者,因而这就会造成林业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变得较为单一。
2.2 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限定
在实际应用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时,通常这些创新成果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定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势上森林的实际分布状态也会有所不同,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林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从某种程度上对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而将预约的工业技术跟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后,林业科技成果在市场需求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定。
2.3 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要想有效实现森林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的目的,务必要先购买并积极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研发更多新的林业产品,培育出更多的森林资源,才能够有效的对科技方面所投入的进行有效的补偿。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有些经营者由于难以从市场上获得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补偿,进行林业经营时需要依靠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扶持,因而其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就较差。在应用林业科技成果过程中,还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①森林采伐制度;②资源管理体制;③林权问题。
3 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状况
3.1 缺乏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
有些林业经营者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普遍会将营林业当作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挖坑栽树”就可以了,不但老百姓存在这样的观念,甚至一些林业企业的决策者以及管理者都存在着不够重视营林科技投入的问题,因而这些思想观念作为林业经营的主导观念,直接降低了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大大降低了科技的贡献率,而正是这些不足,使得林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3.2 林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跟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都较低,而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的水平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由于林业的科技创新是一种较为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扶持,缺少相对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3 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从事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是一些高等的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不是企业,因而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以及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时出现脱节的问题,使得林业科技在创新方面出现供求错位的问题,而这些不合理的科技经费更是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主要投入者,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就更少,此种传统的体制也就使得林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较低,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会变少,这使得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据有关研究预测,我国在农业方面获得的科技奖项的转化率只占了总获奖率的一半,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远低于其70%的转换率,并且我国林业科技成果方面的转化率远远低于农业成果的转换率,只占了34%,林业技术的储备不够充足,缺乏有效的林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在高效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较少,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较少,这些都对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以及转化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林业方面所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则更低,并且现阶段所实施的法规、政策以及经济市场等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4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为了使得我国的林业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务必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加大对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就我国实际国情而言,我国的林地面积小,林业资源也十分的有限,并且对于林木以及林地的浪费也十分严重,因而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使得林业的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而长期以来,我国营林者对于林业科技所具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林业科技人员的数量也较少,导致科技的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投入较多的资金用来经营林业,所以,务必要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加大科技的投入,从而使得林业科技的整体贡献率有所提高。
4.2 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以及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动力机制,此机制的核心就在于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得企业能够从被动创新转化为主动创新,究其根本在于市场所具有的竞争力以及需求的不同,并且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通常而言,具有较强依附性的一些国有企业在主动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动力不足,跟那些依附性较弱或者没有依附性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相比要差很多。与此同时,林业发展的最为关键措施在于能够建立起员工激励制以及分配制,在区域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利益分配和激励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为林业创新人才提供更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从而更好避免人才的流失,为后续对人才进行教育以及培训奠定基础。
4.3 优化林业科技资源配置
我国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及科技创新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最为重要一个因素就在于没有合理的配置好林业科技资源,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务必要建立起具有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并将高等院校作为科研基础以及应用研究基地,同时加大林业科技总体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林业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实现林业科技创新资金在政府、企业中发挥作用,使其在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活动中进行合理配置。
4.4 加强林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就我国现阶段的实情而言,我国“数字林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在林业调查以及监测绿化动态中成功的运用了遥感技术,并且合理的应用到了卫星图像辅助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输出数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②按照森林火灾跟气象条件之间所对应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了国内首个预报森林火灾等级的标准。③为了有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合理地运用了GPS、GIS以及RS技术,有效地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使得森林资源的管理迈向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4.5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力度
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体系就是科技推广体系,在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时务必要借助这一科技推广系统,因而如果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势必会导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的应用水平,使得林业科技的创新效益有所提升,务必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以及应用力度。
5 结语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推动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健全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体系,对现阶段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参照,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将林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实现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朋光.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能力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3):166.
[关键词] 科技投入;瑞士;生态文明建设;贵州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15-3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duc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in Guizhou, the problems of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uizhou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witzerland has a relatively successful approach 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witzerland has been carried out, providing some meaning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atecomer catch-up strategy of Guizhou.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Switzerland;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zhou
2014年6月5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贵州目前从各项统计数据看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贵州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贵州目前进行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并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东方瑞士”。以上的后发赶超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是适合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如何将以上的建设目标落实将是贵州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铺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凸显出来,特别是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科技创新扩大人类知识的外延、延展人类探索的领域、更高效的创造财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做好科技创新有一个前提――即有充足、高效的科技投入。科技投入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投资,其回报率远远超出经济学意义上投资的回报率。科技投入是贵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紧迫、重要的任务,且没有理论与实践来指导,只好自己趟出一条科技投入之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瑞士科技投入的成功做法,可以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投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目前没有一个精确、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界定。学者多认为科技投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投入包括所有用于科技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狭义的科技投入指的是资金投入[1]。本文中的科技投入是指狭义的科技投入。
2 科技投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特别是生态化的科技创新。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显示,“科学技术开始只是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外生因素,在新增长理论中,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终极因素”。其次,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能源,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再次,贵州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污染方面需要生态科技创新。
2.1 瑞士的科技投入
瑞士位于欧洲内陆,有约700万人口,陆地面积41 293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匮乏。但是,瑞士科技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多次被评为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瑞士成功的科技投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1.1 瑞士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很早就认识到科技创新将是决定瑞士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支撑科技创新的科技投入是必要保障。瑞士科技创新的思想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对于“世界的本源”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扬理性的大旗,从精神枷锁中解放自我。而理性是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和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式等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科学作为理性的象征在启蒙运动中是反对宗教迫害的重要武器。当时生活在现瑞士版图内的人们和后来迁入瑞士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深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对于理性、科学和科学创新等已经渗透到其文化基因中,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2]。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能量人们不再怀疑,人们把科学素养作为一种必备的个人修养,科学当成一种信仰,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类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财富的增加,知识边界的扩展无不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瑞士人亲身经历了以上的变化,对科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和重要基础,有些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信仰。通过对瑞士科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底蕴追溯,不难发现瑞士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较为深远的思想渊源和厚重文化底蕴。这也是瑞士能较好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实现较快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持较好生态环境的软实力。也就理解为什么瑞士会吸引大量优秀的一流学者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1.2 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投入的人均量居位于世界前列。而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或地区科技投入的指标是其中的R&D投入。瑞士的R&D投入绝对量一直逐年增加。“1996年瑞士R&D经费为100亿瑞士法郎,2000年瑞士的R&D经费为107亿瑞士法郎,2004年瑞士的R&D经费为131亿瑞士法郎,2008年瑞士的R&D经费为163亿瑞士法郎。”瑞士人均R&D经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士的科技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一直位于前列。“1996年,瑞士R&D/GDP为2.65%,2000年,瑞士R&D/GDP为2.53%,2004年,瑞士R&D/GDP为2.9%,2008年,瑞士R&D/GDP为2.99%。”
2.1.3 瑞士的R&D经费来源多样,企业资金是R&D经费的来源的主体,政府资金是R&D经费重要来源。2008年,瑞士的R&D经费来源于企业的占总资金68.2%,R&D经费来源于政府的占总资金22.8%,R&D经费来源于其他资金的占总资金9%。瑞士拥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企业,企业资金是R&D经费主体很正常,瑞士政府对一些公共科技产品资助、基础研究的资助是R&D经费另一重要来源,瑞士的民间科技投入和非营利组织科技投入是瑞士R&D经费的补充[3]。
2.1.4 瑞士科技投入的执行主体多样化,但是以企业和高校为主。2008年瑞士企业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73.5%,政府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0.5%,教育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24.2%,非营利部门执行的科学研究占R&D经费的1.6%。从瑞士科技投入执行主体来看,企业是最重要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企业知道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所以,企业执行的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效率也最高。瑞士教育部门的科研在追求学术性、真理性的同时,也将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使科学研究在求真的同时,也为人类更好的生活服务。
2.1.5 瑞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不同。2004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8.7%,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3.32%,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37.98%;2008年瑞士的基础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26.8%,应用研究费用占R&D经费的31.9%,试验发展费用占R&D经费的41.3%。从瑞士的基础研究投入,可以看出其所占的份额较大,这是瑞士具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石。
2.1.6 瑞士积极营造最佳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到瑞士来从事科技创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瑞士拥有世界上按人口比率最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很多是旅居瑞士的科学家在瑞士从事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时获得的。
3 瑞士科技投入对于贵州科技投入的启示
从瑞士的科技投入看,不管是在思想上、文化底蕴上,还是具体的科技投入来源、科技投入的结构、科技投入执行主体吸引与发挥作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瑞士的科技投入促进了瑞士的科技创新,进而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支撑。瑞士在科技投入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做法,对贵州的科技投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能说发达国家瑞士的科技投入跟贵州科技投入没有关联,这其中的关联还需要详细研究。贵州适当的借鉴瑞士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尽快地实现欠发达地区在科技投入上的跨越式发展,促进贵州的科技创新,为贵州最终的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1 在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对贵州现在和将来发展有决策权的精英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持久性
做好科技投入不仅仅是贵州当前发展所需,还是贵州长远生态发展所必需。对科技投入应该持之以恒,长久发展下去就会真正体会到科技投入对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威力,展示出科技创新能力是贵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持久、强劲动力。贵州现在是欠发达地区,既要赶超发展,又要加快转型,是高难度的跨越性发展,要实现以上的目标,目前只能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上下功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较为轻松地实现以上的目标,但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做好科技投入将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唯一路径。
3.2 贵州当前要加大科技投入的量,拓宽贵州科技投入的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样化
科技投入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贵州R&D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为0.57%、2011年只有0.64%,2012年只有0.61%。这样的科技投入强度不要说支持赶超型发展了,就是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也不充足。从长远看科技投入的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例至少达到2.5%左右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经费需求,支撑赶超型的发展。首先,要强化政府的科技投入。贵州是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科技基础薄弱,政府在此时负有重要的责任。其次,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理性的进行科技投入。从瑞士看企业R&D的投入一般都占全社会R&D投入的70%左右。贵州省企业的科技投入绝对量在增加,但投入的强度是不足的,离70%左右的投入强度差很远。为此,只有积极地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在所有的科技研发执行主体中更具有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和洞察力,因此,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最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投入回报见效快,效率高。鉴于贵州的企业现状,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研发能力较弱,在现阶段应先将科技投入用于该地区最需要的高科技项目的技术引进,边引进边吸收边改进,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以后,再独立地进行高科技的研发。同时根据科技投入的风险性,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科技投入的前期评估,规避风险,最后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军资本市场。
3.3 贵州省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主体,引进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
依据瑞士的经验,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执行主体,还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来贵州创业,不仅可以缓解科技投入的不足,也可以缓解科技投入执行主体不足的问题。
3.4 贵州的科技投入要保持合理的配置结构
依据瑞士的经验,基础研究多是政府资金,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实验发展阶段以企业资金为主。贵州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政府资金为主,试验发展阶段以企业的资金为主。随着贵州的发展,政府资金要慢慢让位于企业资金,专注基础研究领域和公共科技需求领域。
3.5 树立艰苦奋斗作风,踏实做好贵州科技投入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要把贵州建设好,贵州自身的力量是内因,要依靠自身力量去实现,将科技投入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黄昊.上海浦东新区科技投入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投入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1(7):10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的英文“innovate”其注解为“makechange”(改革),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常规戒律,发现某种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新兴事物及新的思想活动。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激发广大民众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金陵科技学院树立“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提升了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光电等一系列热门专业,是21世纪及未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热门学科之一,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培养过程别注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未来的工作中大胆进行科技技术创新,担当起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金陵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以人为本;立足于南京软件名城的需求视野,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培养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及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以南京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
2016年,学校关于本科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修订工作以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为指导,提出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加强了对教学环节中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要求把实践环节体现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校企联合和校企共建实验室,树立牢固的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电子信息类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如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科技创新的思想和应用型大学发展方向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学校花费了大量时间加强了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任务的承担者,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金陵科技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加入了学生的新兴的血液,可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而且新思想的加入,可以碰撞产生很多新的火花。一部分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提出独特的创新见解;另外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动手能力和科研兴趣都得以提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学校还一直开展大学生导师指导制,每年经过严格的选拨工作,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加入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队伍中。根据大学生人数配置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导师,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理解力、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通过科技讲座培养学生兴趣。大学生是现代科技创新的承担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也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我校发展思路中进一步明确了办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去。学校每年一定数量的科普宣传、教授面对面、专业认知实习、科技创新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活跃校内创新文化氛围,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求本科生每学期参与2次以上的科技创新讲座,本项目结合实例讲解或者分享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分享科技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对项目开展、论文写作和专利申请等内容进行指导。在讲座举行后,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和老师或者项目负责人继续保持联系并交流,在大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大胆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3.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和。组成由以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团队,参加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比赛和技能竞赛。每年学校组成都有一定数目的学生获得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指导项目资助,在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互联网+创新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中美创客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竞赛和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大力注重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转换为创业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开展进行过程中,进行论文指导和专利讲座,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含软件著作权),在国家级期刊,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创业,了解学生学习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三、经验和不足
在近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地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大一的学生重在积累和科研创新工作的启蒙,大二学生重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和科研创新工作练习,大三和大四学生可以结合专业兴趣开展一定的比赛来锻炼自己,大四学生可以面向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关键技术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和技术把关。当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观念的问题,现在高校和老师甚至是学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还不够重视,总感觉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学习。二是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忙,大二大三学业学习时间比较多,没办法持续投入科技创新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转到卓越班学习后,抽不出时间进行工作,耽误项目的进展。大四学生要实习、考研和找工作,也抽不出时间来进行科技创新工作。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科研类高校,实验设施相对缺乏,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不足,希望未来可以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园。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几项重要措施,总结了学校在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对未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2]陈小虎,雍海龙,黄洋.新兴大学与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36-142.
[3]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4]王强,高婷婷,曹永成.应用技术大学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6,(5):21.
[5]包永强,梁瑞宇.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6,(4):163-164.
[6]黄景飞,刘忠.应用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51-52.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科技创新 实践与思考
1 医学专业教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
医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和书记亲自牵头负责,这是在学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校-学院-创新基地三级体系中的学院体系。小组成员由各专业老师担任。专业老师大多为博士或副教授以上的老师。医学课程任务重,时间紧,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将在医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的初期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必须先由课堂教学进行培养。自入学之日起,老师们便会有意识地介绍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学科的研究背景,医学研究特点。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2 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
老师要对学生和学生团队投入相当的精力和热情。导师制要尽早启动。我院从2011年起招收药学专业本科生,药学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实行导师制。我们的工作经验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从选题到执行实验,到最后完成阶段,教师的帮助和指导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会学生检索文献,结合实际选定课题,教会他们组织团队,指导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每一步的工作都需要老师来掌舵,既不能代其行事,主宰学生思维,也不能缺乏引导和推动。老师就这样手把手地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
3 课题的选取是关键
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我能力、专业课程、老师研究方向、跨专业性等各方面进行选取。课题既要结合实际,同时也要结合老师的研究方向。这不仅方便教师的指导,还可尽早参加到科研工作中,学习更多科研方法。课题立项选题要是能在老师指导下尽可能跨学科协同创新,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关注点,运用多角度、多种类知识,也会使选题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 开放实验室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平台
很多同学申请参加开放实验室,这为同学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室设备,材料,时间安排等原因,研究有一定限制。基于此,学校提出要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由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指导管理、编制规划、指定管理制度和出台思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同学们既积累了研究数据,也锻炼了自身能力。
5 学生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
老带新,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科研团队应形成梯队。团队能集中智慧,学习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这都是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品质。我们以老带新,逐步培养了一支较稳定的大学生科技活动队伍。队伍中,既有知识相对成熟的研究生,也有对专业知识较为了解的高年级学生,同时还包含正在接触专业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梯队一旦形成,就既能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也能保证科研的效率。
6 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激励包括对老师和对学生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学院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为参加项目的学生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并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成果认定、保研、推优等;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学院要认定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协调机构,包括教学、科研、实验室、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经费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条件。
鉴于科技创新工作在我校的蓬勃发展,为了促进我院的科技创新的更大进步,现有如下思考:
(1)科技创新机制和模式需进一步推进。我们虽然做了初步尝试,但怎样改善组织和管理的随意性和经验性,逐步形成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的科技创新模式仍需进一步摸索。现有校-院-基地三级模式和专门领导小组的建立,有利于机制的完善,也在安全奖励,学分认证、安全研究、积分奖励、奖励、评估、经费投入、实验室开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如何将这项工作真正转化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涵和外延真正结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实现科技创新的大众化转型。科技创新的目的是培养尽可能多的同学的科创意识,而不是极少数同学的游戏。我们要培养的能力,应具有普遍性,而不是仅仅只是为了应付竞赛和比赛而催生的。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将结合,形成团队,也是为了将科技创新的阵营扩大。只有真正实现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结合,才有可能出精品。
(3)要进一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首创和原创精神。科技创新的最重要赛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有3个关键词,即“挑战”、“大学生”、“课外”。要适当区分“课内”、“课外”,区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原创性和首创精神是引导他们在“第二课堂”不断发展的基础。我院有所突破,但尚显不足,学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