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汉语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而今,它面临着众多问题。针对问题,在教学中应做到: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加强教师意识自觉;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对比环境共促共进;展示资料深层浸染,最终实现语言与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同步共进。
一、语言与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而中华文化,也就是指中华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原旨、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语言是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文化承载着语言。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布朗所说:“语言,作为传承同一文化民族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和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另一方面,语言依托于文化,也就是“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由此可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华民族的文化主要是汉民族的文化,因此,传承中华文化的语言便基本由汉语完成。籍借汉语,中华文化得到继承和传扬。如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等,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它们藉由口耳相授、典籍传播流传千古,使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浸染着民族精神,领悟着生存底蕴,不断发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在我国的学校中,如何统筹语言与文化、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不断发展其内涵,并与其它文化相连、与现今时代共生呢?其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语言教学,即汉语教学。
“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汉语教学也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及文化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汉语,实现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感受及领悟汉语语言中所承载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汉语教学包括两类:即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里所讲的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即我们熟知并且遵从一向的习惯称之为“语文教学”,也就是针对我国学生包括“语”(语言)和“文”(文字、文学、文化)两个方面的教学。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以及一部分我国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教学。
当今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的碰撞融合、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化进程,也要求汉语教学有新的发展。汉语教学即要完成使我国下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汉语教学还要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并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学习中华文化,促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繁荣。
二、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不同步之因素分析
(一)教师文化修养的制约
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对待文化的态度成为影响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原因。
1.文化素质低
教师本人的文化修养不高,这成为制约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最重要方面。在汉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自身的文言水平就很低,或者说,自身从未考证过文言原著典籍,造成了对文本的曲解。就像解释基本的“学而时习之”,由于代代相传,大多解释为“学习一定要注意时常复习”,而实际上,通过对文字本源的探究以及典籍的再阅读,孔子告诉我们的是“学习了之后,要在一定的时机内,自身去主动实践”。对于这种基本问题的不清。不仅使中华文化的传播走入歧途,也使得一些文化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变相遗漏和改造。
2.文化自觉意识弱
教师是否有主动传承文化的自觉,是造成汉语教学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汉语教学里的问题是,教师并没有将自身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自觉,仅仅将汉语教学局限在语言本身的教学,缺乏进一步延伸其内涵底蕴的自觉。如教师在教授汉字时,仅仅是字形的讲授,使学生力图做到书写正确,如“好”字,教师只要求学生看到是由“女”“子”组成,并没有自觉意识将为什么由“女”“子”组成好,以及这里面“女”“子”究竟是指男女,还是指母子。
(二)学生学习意识的制约
学生的学习意识弱也是造成文化缺失的一个因素。
1.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承接问题
(1)知识负担重。由于教学的知识性要求的长期存在,并且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最主要要求,也就使得学生无心也无意去挖掘语文中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强调的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只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熟悉字与字的组合,并没有去理解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如:古代文人大多喜欢用典。而典故中虽是寥寥几字却拥有深刻的文化积淀。在学习古诗文时,很多学生就不明白什么是“柳岸、灞桥”。不理解这些词中所包含的离别之意,也就不能了解为什么送别的诗词中大量出现“柳”这个意象。
(2)轻视影响深。我国的语文教学自每个学生进入课堂起就开始进行,可以说每个学生只要上学就在接受语文教育,这样高的频度,反而使学生产生了轻视之心。上课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就谈不上欣赏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距离现实远。中华民族所倡导的精神大多都讲究“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精神与现实的功利要求相距甚远,大多数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只是因为语文教育是考试必须,只是作为增加分数的一门必须去学习的课程,语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受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很多学生觉得古文言言辞晦涩、意义不明。例如屈原的《离骚》,学生读起来都觉得十分拗口。大量的生僻字连在一起,学生很多都不能理解字面意义。更不用说感受屈原的民族情怀与精神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问题
(1)汉语知识少。第二语言学习者虽然在发展阶段处于成年或接近成年,但对于汉语的学习是远远比不上母语学习的学生。也就是说,尽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已接近成熟,但其汉语学习的基础弱。并且缺乏语言环境的练习。并没有像母语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有很好的口语基础。因此,向其传播中华文化的时候首先面临的问题时,基本语言的学习需求明显大于文化需求。如,在对外汉语汉字课中,很多学生是首次接受汉字,在学习“月”字时,教师希望能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因此讲了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尽管教师运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讲解,但学生基本无法理解。而且由于语言知识的限制,在转化为英语之后,很多传说之中包含的精神内涵被抛弃了。
(2)文化差异大。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自全世界,其文化背景与我国相差很大,这也就使得一些在中华文化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意向,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理解不同,有些甚至有十分大的反差。举例来说,在中华文化中,与“红”有关的意向往往含有褒义,如:红火、红利、当红等。第二语言学习者就不能理解。他们会觉得有“红”有“火”,都燃烧干净破产了,怎么能算是生意做得好。
(3)学习周期短。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也就是希望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汉语,能够识别一些汉字,可以用中文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般来说,学习者系统学习时间为两年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周期里要学会一种语言,就不免更侧重汉语使用而减少了一些文化的传播,如:在汉字课、看图说话等课程中,一般不涉及文化内容。教师在教授“扣”时。基本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可以写对,有些学生甚至连偏旁、部首的类属概念也没有,也就不知道“扌”与手字有关,而“口”与“扣”的读音相连。
三、对策与建议
在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缺失。这不仅不利于中华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更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地位。因此,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文化内涵,增强教学的文化底蕴。1.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汉语教学要加强其中的文化因素。最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母语学习者的文化自豪感,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好奇心,使学生有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
2.加强教师意识自觉
教师有意识地传播文化,也是中华文化通过汉语教学得到生发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文化传播者的身份自觉,能够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文化故事、文化意义的阐释,用一些有趣的信息吸引学生,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去了解中华文化。
3.利用课堂潜移默化
在汉语教学中,如在汉字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六书”的知识,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汉字,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能够渗透着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一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如“中”、“和”的精神实质。
4.对比环境共促共进
从中华文化的不同之处出发,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特殊内涵,如中华文化中的农耕色彩非常重,十分重视“土”“水”的角色。通过一些关于水、土词语的联想介绍,向“土生土长”、“上善若水”、“乐山乐水”等,使学习者更加了解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意识,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
5.展示资料深层浸染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企业发展
一、中华文化特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形成了以血缘宗族、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等级观念深入各个阶层,权力意识远大于权利意识;价值观方面,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形成了“内儒外法、济之以道”的国家统治思想和个人修养原则,强调内在中庸修身,外在尊重权威,并要求顺应自然天道;集体生活时则注重礼法道德的约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化了集体互助、和谐包容等优秀文化品质,为中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中华文化以更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为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提供了文化支撑。
二、文化分析
本文采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分析,具体如下:
(一)权力距离
中国长期保持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等级制深入社会各阶层和民族文化内涵中,君臣父子尊卑间的不对等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较大的权力距离,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个体权利意识,这一方面有利于集中控制,另一方面却不利于分工和效率。
(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取向
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作为基本单位构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促使人们注重人际交往和集体协作,这使得中华文明的集体主义倾向远大于个人主义,这一方面体现了团队合作的偏向性,利于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搭便车和不重个人绩效的风险和弊端。
(三)男性化与女性化取向
中华文化一方面表现出掌控权力、追求工作成就的男性化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注重培养人际关系、关注生活质量等女性化特征;中庸之道使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独有的中性化取向,但在现代中国企业中更偏向于男性化。
(四)不确定性的规避
中华文明强调以“和”为贵,使人们在选择异于其他人时会降低安全性感受;同时,中华文化蕴含的包容性提升了国人对环境的适应力,因而不确定性较低。这促进了稳定,却也可能压制创新。
(五)长短期取向变量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华文化的统治地位,影响着社会关系和管理决策,引导其重视长远目标,因而中华文明注重长远规划,并以之为集体愿景长期奋斗。
三、中华文化影响下的企业发展
(一)中华文化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中华文化的社会关系网、集体主义取向及和谐包容的文明内涵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组织文化,也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实施。具体而言:
首先,在集体主义取向引导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实施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重视员工关系,强化团队管理而非仅管理个人;在以个体差异确定个人绩效的同时也需奖励团队协作以提升效率;在强调奉献精神之外也需关注员工福利。
其次,中国企业通常注重团队合作以避免分工带来的职能分散,以奉献精神激励员工多做贡献,但却忽略了因不注重个人绩效激励而可能引发的员工积极性下降、团队低效等问题,出于对不确定性的规避也可能导致个体创新意识流于从众心态之下。因而,企业发展既应当发挥文化优势,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每个成员的能力、潜力并将其配置到团队中合适的位置;讲信修睦,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同时,树立个体差异化管理理念,以统一公平而又尊重差异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标准,促进员工和团队组织的同步发展。
最后,企业在塑造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时,不仅需要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以公开透明的内部晋升和外部竞争为基础提升效率,还需要重视员工福利及其精神追求的满足,以保证公平和稳定。
(二)中华文化视角下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
第一,中华文化中较大的权力距离使中国企业大多采用直线型的权力结构,当往往陷入层级过长内耗严重的困境。因而企业发展需要适当分权以降低权力距离,采用扁平化结构,以任务目标分工于工作团队,以职能完成情况为标准进行控制,构建一个纵向压缩权力距离,横向强化职能控制的组织体系,在保持模糊层级控制的基础上,以分权分利提升绩效。
第二,中华文化注重长期规划,企业发展根植于环境和文化中,以其目标为导向进行战略规划和市场选择,然而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瓶颈在于无法将长期规划转换为短期计划以增加其可行性。因此,企业需要依照各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权变的进行人事管理和任务目标管理。
第三,中华文化中对不确定性的规避一方面让企业能够稳健的执行发展规划,降低风险,另一方也压制的创新和可能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让中国企业能适应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在当前改革开放,各民族文化大交流的潮流中,中国企业应凭借其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改善全球供应链格局,凭借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参与到全球竞争中,适应世界市场的竞争规则并宣传中国的文化价值。
第四,中华文明中,法家强调规范制度而理学强调伦理,这也将成为建立维护新的市场秩序的精神支柱。未来中国企业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在市场规则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谨守市场道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健康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余建年.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01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 × )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 × )
点拨: 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 × )
点拨: 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点拨: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点拨: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 × )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 )
点拨: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
点拨: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点拨: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 )
点拨: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 × )
点拨: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 × )
点拨: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 × )
点拨: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后天培养。
( × )
点拨: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得开物质载体。
( × )
点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通过物质载体。
5、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 )
点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 × )
点拨: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点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
点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4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 × )
点拨: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
点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 × )
点拨: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
点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难以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永久不变。
5、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
点拨: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6、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
点拨: 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 × )
点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5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点拨: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点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 )
点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 )
点拨: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
6、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
点拨: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 )
点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点拨: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传承;挑战
中华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血脉。我们应当以民族文化为精神依托,将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但是,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认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正确面对新时期中华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挑战,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他们的文化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很多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已经逐步渗入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美国在争霸全球思想的引导下,企图将美国文化全球化,使美国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国,实施文化霸权主义。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潮流为发达国家文化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具体说来,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渗透。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干涉中国内政,还通过人权问题对我国实施政治渗透。第二,经济渗透。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通过贸易限制等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会通过经济制裁等方式,将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渗透和推广,企图破坏一些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崛起与发展。第三,文化渗透。这种渗透方式是一种不太明显的方式,但却是西方国家有意识的行为。西方国家会利用文化产品制作和推广,向其他国家渗透自身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甚至包括一些生活方式和人文理念等,使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播和渗透。长此以往,西方国家会逐步挤占本国文化的地位,甚至将本国文化吞噬。
但是,全球化在给我国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我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家庭教育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文化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应当从儿童抓起,家庭是儿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思想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家长应当重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中华文化意识,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例如,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应当通过身体力行,让孩子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注意餐桌上的礼节和待客之道等,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
2.学校教育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学校应当开设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学校应将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心理,让他们用正确的衡量标准去辨别是是非非,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在中学和大学阶段,也应当开设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让学生继续学习和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形成相应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体系。另外,学校应当大力宣传中华文化,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从而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例如,要通过向教师行礼和举止文明等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使他们都能够自觉地行礼,并能够及时制止不文明的举止和行为。当所有的学生都将这些规定视为习惯时,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会让规定变为习惯,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社会教育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也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在社会教育方面,第一,要注重影响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德育的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已然来临,网络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必须要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拓宽文化传播的范围,使中华文化得到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机遇。第二,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活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大力推广普通话,并防止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第三,要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资产的立法保护,并将我国文化与文化相融合,推动我国文化在新时期获得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为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继承和发扬,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内容与样式,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利用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美术设计;中国元素;创新性;文化传承;艺术魅力
一、中国元素的特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文化事业的推进,中国元素越来越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凝结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风俗特色。中国元素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丰富而多样、文化底蕴深厚,广受世界人民喜爱,现代美术设计越来越需要融入中国元素来增强其文化、情感和创意的表现力。
二、中国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的运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在色彩运用上大胆而精彩,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色彩体系,如对中国文化影响最甚的五色观,用青、赤、黄、白、黑五色来勾勒自然的五行哲学观,不同流派对色彩的理解也各异,如道家的色彩观念、儒家的色彩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善于通过不同的色彩结合不同手法,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如红色在灯笼、中国结等传统饰物中代表着喜庆、吉祥、热闹的民俗场景和美好愿景,而运用在革命文化中则代表着使命、忠诚和责任;白色通常代表着肃穆、庄重,如在民间丧葬主题中的运用,而在京剧脸谱中用于表现人物的奸邪;黑色在美术作品中往往突出严肃、稳重、冷酷的特点,而在道教中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玄妙清静之意,被誉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色彩源头;黄色在清代服饰中用于表现尊贵的帝王身份,代表着皇权和威严,在明清两朝是皇帝的专用色,不得被民间使用,而黄色也是佛教中的常用之色。在现代美术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的色彩能够勾勒和强调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的风格突出,让创意的表达更加自然、准确。最有代表性的当属2008年的奥运吉祥物福娃,五个吉祥物分别运用了红、黄、蓝、绿、黑五种色彩,结合五种中国特有的动物形象,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自然地融合进奥运文化当中,传达了热情、健康、激情、繁荣、欢乐的情感内涵,向全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
(二)几何结构与图案。中国传统作品尤以书法、国画、器物为代表,善于运用几何元素和纹饰来传达作品内涵。线条的运用是中国书画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凭借其粗细、韵律、节奏、疏密、对称、纵横等手法形成了“笔墨精致、形神兼备”的艺术语言,将独特的审美意趣包容其中。而在雕铸器物作品中,纹饰的演化则饱经历史洗礼,烙下了千姿百态的时代特色,其精神内涵和符号价值主要体现在抽象描摹和象征意义,融合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最有代表性的龙纹、祥云、牡丹等图案。中国的京剧脸谱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图案元素,是中国特有的性格化的造型艺术。将中国传统线条和图案等元素融入现代美术设计中,极大地开阔了作品的创意空间,突破了作品的审美局限,能够让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富有姿态,其情感和内涵的表达更加充实和隽永,既延伸了中华文化,又增强了作品的审美趣味,拉近与受众间的情感距离,有利于形成创新性、传承性和功能性强的艺术语言。2008年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在设计上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渊源共生,和谐与共”内涵的祥云纹饰,在造型上形似卷轴,表达了来自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上千年世界文化流通的重要性。
(三)表现手法。形式多样的中国元素在表现手法上也独居格局,强调“气韵”和“形神兼备”。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手法多样,如在京剧脸谱中就体现了对比、反衬、烘托、象征、虚实等多种手法,在现代美术设计中融入这些手法,能让作品的形象更加坚挺,精神更加突出,具有更广阔的创新性和趣味性。2016年被热议的春晚吉祥物“康康”就是中国元素与现代美术结合的代表,该作品搭载现代科技,以大师韩美林笔下作品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渲染、虚实等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猴”的活泼和机灵,让观众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三、中国元素与现代美术设计的融合
将中国元素融合进现代美术设计中,不仅可以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作品的创意性得到拓展,赋予其更加深厚的底蕴内涵,更有利于中华文化向世界范围的传播。因此,在运用中国元素进行现代美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批判性的视角将更富有传承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以运用,而摒弃传统文化中不健康、不利于传承的内容。切忌在不理解元素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堆砌滥用,否则将破坏作品的表现力,不利于作品精神特质和创意的传播表达。
参考文献:
[1]何继业.分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4,(10):107.
[2]张旻.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J].中国包装工业,2015,(Z2):44.
[关键词] 中医翻译;传播文化
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但在软实力上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繁荣文化软实力,加强软力量的积累与传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其是否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当今时代,只有使我国优秀的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广泛传播,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取得很大进步,但与我国目前的大国地位和形象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文化战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传播中医药文化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融道、儒、佛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系统整体的养生防病思想、独特的保健治疗方式等等传统文化的元素,是朴素唯物论与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集中体现,反映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特色。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又具有巨大的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因此,中医药既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又是科学技术的硬实力,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在中医翻译中突出文化因素
向世界推介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走出去”,中医翻译是第一道关,发挥着重要桥梁的作用。中医翻译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它远远不只是语言转换这么简单。表面上看,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传递的是文化。中医与西医相比,有着其巨大的特殊性,中医是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宏观的医学体系。中医文章里的词语不仅能够传递出信息,而且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意义。
1、在中医翻译中突出文化因素,首先要注意翻译的策略。传统的中医翻译为了照顾西方读者,尽可能地借用西医中原有的词汇和概念来解释传统中医理念,导致翻译过程中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甚至会引起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也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因此,作为中医翻译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迎合西方的思维定势和阅读习惯,不能一味的“比照西医”,牵强地以西医概念解释中医,而应在翻译中保留中医的原有概念,强调中医药特色,采取一种有别于西医的、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华夏特色和东方特质,让使移入语读者真正进入中医的世界来准确完整地感受和理解中医文化。
2、其次,中医翻译工作者应深刻领会中医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其文化内涵,包括中医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人文精神、医德伦理等。要让西方人理解中医,首先必须让他们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
中医药学深深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气质、品格和特征。其天人相应的自然观,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从时间、空间的整体系统把握疾病的方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此,中医翻译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强调中医药文化的以人为本、致中和及道法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调和、扶正劫邪、阴阳平衡的理念以及“救民济世”的传统医德。只有让移入语读者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等,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中医,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规范导向、同化功能,加强深层次身份认同,进一步促进西方人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切实增强中医文化的影响力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不衰的为数不多的载体之一,是具有内在创新动力且实践性很强的鲜活的文化。中医药以其特有的医疗保健作用成为中国真正对西方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世界崇尚天然、回归自然潮流的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理念也将会进一步深入人心。作为中医翻译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调整翻译策略,彰显中医药文化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粹,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精神,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12月。
[2]赵海滨,《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4-5.
[3]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4]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内容之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造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话语和实践指南。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践行,使之固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武侠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中国式侠客出神入化的武功和行侠仗义的个性,来讲授中国的传统文化,用这种留学生喜欢的方式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上汉语,喜欢上中华文化,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一、武侠文化的内容
武侠武侠,有武有侠。
武,就是武术,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一词来源于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由于人类生存区域空间的争夺战争,从而形成了空手的搏击方法(拳术)和器械搏击(武术器械)的技术演变。中国武术流派众多,常见的有少林,武当,南拳,太极拳,潭腿,八卦拳,峨眉拳等。五千年的积累,各门各派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格斗技巧。但是,和西方以击倒对手为最终目标的格斗哲学不同,中国的武术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天人合一,在习武的过程中,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到最后了解自己,并超越自己。
侠,是指仗着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侮者的人或行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于侠,轻于武。一个侠客,侠义为先,武艺为次。例如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世人公认的大侠是陈近南。行侠仗义,武功高强,是侠客的典型代表。江湖上流传着"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这样的赞誉。相对而言,主角韦小宝就要渺小的多。韦小宝油嘴滑舌,武艺不精,出身妓院的他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个猥琐小人,和大侠这个称号毫无关系。但是,他凭借着对皇帝的忠,对朋友的义,靠着不出卖,不背叛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了金庸笔下最独特的一个侠客--小人之侠!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侠客精神的重视!
追根溯源的话,中国的武侠精神应该来自墨家的"兼爱"精神,他们倡导牺牲自己,福利他人的做法。战国时期就有了侠客这一社会阶层的出现。《五蠹》中记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说明当时侠客的社会功能和知识分子相近,都为社会鸣不平,推动社会进步。
到了汉代,武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史记》中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是对武侠精神的概括,更说明了中国人重侠的情结!
现代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使得个人恩怨和社会矛盾都能合理的解决。但是武侠精神依旧存在,只是内涵变化了一下。现代武侠精神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标准。
二、武侠文化传播意义
1.武侠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国的武侠文化包含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在中国古代,武师们尤其受到儒家文化"仁"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武德。其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善友好,不恃强凌弱的美好品德。金庸先生笔下的很多侠客都有着这些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例如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种救世的情怀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可谓儒家之侠;又如杨过,身怀绝技,却不欺凌弱小,到最后隐居山谷去追求个人的幸福,这是道家之侠;再如萧峰,慈悲为怀,为了宋辽和平,自己甘愿一死,这是佛家之侠。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多留学生认为的武术,就是以击倒对手为目的的一种单纯的格斗技术。如果通过对外汉语教师的正确讲解,就可以使得留学生了解武术的本来面目,并且理解、吸收其中的中华文化,这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
2.武侠文化的激励效果。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三大功夫巨星,把中国的功夫片带到了西方,让外国人了解了一些中国功夫。随着《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取得成功,"功夫热"在世界范围持续升温,外国人的好奇心又被点燃,他们对中国充满了兴趣。如果把对外汉语和武侠文化结合起来,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人们崇拜偶像的心理,去激励留学生学习中国武侠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3.武侠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国家的形象。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一些不负责任的国家却大肆宣传中国。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更需要了解中国。中华武侠文化主张的是谦和,礼让,以武会友的原则。其深厚的内涵清晰的展现了中华民族"中庸"的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内敛,不张扬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喜欢穷兵黩武的扩张,而喜欢和平友好往来。因此,武侠文化这种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可以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日本文化传播模式;“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52-02
2014年,中国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阶段,摆脱最初进入新世纪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可以勇敢的正视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对中国保持的政治经济一片热议声中,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东方大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跨文化传播。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
在《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显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万亿元。文化产业从20世纪初产生到现在发展、乃至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这是最具有潜力的行业。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高达18071亿元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8%,说明文化产业已经朝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文化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具有巨大神奇魅力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空前提高,以文化交流、文化外宣、文化外交和文化外贸为主要形式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带有东方古老魅力和传统中国家庭价值观的电视作品例如《甄嬛传》、《媳妇的美好时代》也纷纷翻译成英文向西方世界传输;还有鄢醒、金锋等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积极与维克多·平丘克基金会合作、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和比赛;本土作家莫言又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日本等西方大国开始对中国元素例如大熊猫、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充满兴趣,同时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文学、美术、摄影、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以及民族民间工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大量地进入国际市场。由此可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
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介将人类重新部落化,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沟通无碍、文化与文化间的交流平等顺畅。自2011年初,尽管中国的GDP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可是中国软实力中重要的文化传播实力是否能与硬实力指标相匹配?不得不说,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全世界的新闻信息中有八成被西方媒体垄断,美国电影占全世界总放映时间的半壁江山,虽然汉语的使用人口占全球最多,但世界上八成以上的出版物是由英语,西方世界依旧把持着对于国际社会文化传播的绝对话语权。2012年,依据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29%和日本的38%。
2013年11月,人民日报评论员张铁在今年最热门的美国电影《地心引力》上映时发表时评《域外听风:“天宫”真是太空拯救者吗?》,提到了迷失太空的女英雄终于发动了救生舱飞向中国的空间站“天宫”,里面还有著名的“神舟”救生舱等电影桥段。不管阿方索·卡隆这位墨西哥导演如何辩驳,这仍是一部公认的好莱坞电影:整部电影都是女英雄穿梭于危机四伏的太空,即使最后“神舟”把她带回地面,但《地心引力》的核心仍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式价值观,只不过有中国元素的点缀并在中国上映,就让这部投资8000万美元的电影能在全球卖到2亿美元的票房。美国《时代》周刊在谈及此事时,数次强调了“神舟”救生舱操作面板和俄罗斯救生舱的相似性。也许在西方人的潜意识中,仍不愿相信中国可以拥有如此强大的航天技术。因此,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
三、中华文化借鉴日本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
人们常说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由于不同的近代化进程、价值和社会体系、政治制度等使得中日两国如今仍处于“虽近实远”的状态。但从整个宏观的人类文明发展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应该无国界之分、无偏见之嫌。
在亚洲地区,日本的文化产业走在了最前列,尤其近十年来取得相当大的进步:文化产业产值增加了11倍,占GDP比重增加了7.5倍,2011年文化产值已经超过1.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15%。不论是传统文化产业还是创意文化产业,不论是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还是资金投入和法律保障,日本文化传播发展的机制都在日渐成熟和完善,这对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
(一)思想内涵上:传播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时,日本国民努力从日本传统文化中寻求元素以建构日本国家、国民精神信仰体系。例如,日本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重建封建城堡、创建户外乡村建筑博物馆,既彰显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又增加国内外游客对日本文化特征的认识。还有对外传播“樱花”、“茶道”、“武士道”等充满日本文化符号的大和精神,从而建构一个“文化日本”的认知、观念和形象,希望世界能够重新认识日本的价值观,即“日本社会重视传统培育的重温情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调和。”其中正是这种“温情的培养”和“崇尚人与自然调和”被世界所广泛接受。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史,经历了儒家、道家、法家、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融合,挖掘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还是“仁”的精神。“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儒家讲究“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也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和善良的人;“人”也并非特指某个人、某地域或者某类型的人,而是指广泛意义上的全部人类。“仁”的精神包含着强烈的普世价值,是可以被西方世界所认同和接受的理念。因为西方世界的耶稣基督所提倡全人类的爱与美,或是日本民族崇尚人与自然的调和精神,都与中华传统文化“仁”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也正因如此,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才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才有了未来传播发展的无限可能,才能在东西方传播思想上互通有无、融会贯通。
(二)政策支持上:提倡“文化立国”、“读书立国”
近十年来,世界报协公布的全世界发行量排名前五位的报纸几乎全都是日本的报纸,世界发行量排名第一的日本报纸《读卖新闻》每天的发行量竟高达1400万份。自1995年开始,“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上发表了《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其中明确提出了日本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38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亿2000万,但日本人读书在全世界来看都处于高水平: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定期订报;52%的日本人除读报外,还读一本周刊杂志、一本月刊杂志;在2010年,日本已拥有出版社4500余家。它正以每天出版100多种的速度保持着书之大国的地位。
当今,中国仍保持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尽管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辅以提倡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然而我们应该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文化立国”,往细处挖掘便是提倡“读书立国”的政策上来。尽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可能会担心“读书立国”还能否站得住脚,因为书本可能会消失,毕竟连纸质都可能消亡。尽管人们的阅读习惯开始改变,比如使用苹果的iPad、亚马逊的Kindle、手机阅读也开始出现,然而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并非水火不相容。新的阅读模式,带来的是进一步的市场细分。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科技如何发展,政策也要随之而变化,因为传播文化的关键在于文化理解和文化沟通。
(三)把握未来传播的趋势:关注受众,内容为王
从日本经验来看,日本对外传播时会考虑受众的心理和兴趣爱好,这也是日本动漫和游戏文化产业非常发达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时也应该考虑西方受众的不同特性,一方面以受众为中心,了解受众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内容;另一方面,善用好翻译语言来使西方受众更乐于、易于接受中华文化的内容。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第二位获得代表世界文学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自他的小说《个人的体验》于1968年被译成英文以来,已被陆续译介到十多个国家,当瑞典文译本《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在瑞典出版发行时,这个热爱和平、热衷福利事业的北欧国家的读书界新闻界一片沸腾,各个主要报纸不惜以整版篇幅介绍这位日本作家和他的作品。可见译者对于文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这一点从“莫言获奖”亦可佐证。
莫言是公认的被介绍到国外译本最多、影响最广的中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百年余来,用非西方语言的写作者获奖寥寥,翻译成为通往诺奖之路的一道厚墙。葛浩文说,“阻挡中国文学进入西方主流阅读的障碍除了中文的翻译困难外,还有一道隐形的门槛,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心理与叙述模式的差异。”而他的翻译方式是“用中文读,用英文写”,这样既可以直接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原意,也可以适应外国读者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比如在葛浩文翻译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时,作为一个西方人,他觉得作品的结局太过悲观,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于是和莫言沟通最终说服了他,于是小说的英文版本呈现了另一个结尾。这样翻译究竟孰对孰错,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定论。关键是葛浩文的翻译满足了西方受众的需求,符合西方人的阅读方式,莫言今天才能获世界级的文学大奖。不能否认,一个作家遇到好翻译的好作品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但没有好翻译的好作品却必定无法攀上世界文学的高峰。
四、传播“中国梦”的世界愿景
台湾作家、媒体人陈文茜曾说过:“看穿争议,不被时代绑架,不为政治力左右,深入人性,才是文化的本质。”中华文化就应该走这样的中国特色道路。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这个“中国梦”中,不仅仅有中国的符号和元素传播到西方世界,也要有中国的价值观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要有符合中国人诉求的世界梦想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态度。
参考文献:
[1] 晏友琼.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J].求是,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