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第1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保健;社区综合干预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25-03

青少年在整个人生阶段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生理上,青少年迅速长高,体力、知识和能力增强,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孩子,逐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意识;在心理上,面临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自身的自尊感水平略有下降,但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高,评价系统并不牢固,因此自尊心还不稳定[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已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4]。医学的进步使青少年生理上的病症得以改善,人们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上[5-6]。因此,采取何种方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保护和辅导,是众多心理、医护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应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而社区综合措施干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采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社区内青少年提供有效与规范的心理保健服务,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现在将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10日于本市某初中选取一年级学生进行一般健康问卷(GHQ)初筛、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一步筛选,选择其中被评定有心理问题(GHQ > 5分,SDS、SAS其中之一粗分 > 40分)的72例学生作为社区综合性干预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平均年龄(13.49±0.79)岁。

1.2 方法

对筛选出的72例初中生干预措施的制订遵循“综合、有效、针对”原则,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开展专题讲座 分析青少年目前在心理与行为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思考对策并制作成教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初中生及其家长、在校教师进行讲授。题目如“抵制不良诱惑”、“反抗期的‘软着陆’”、“另眼看世界”等。注意讲座的形式应尽量生动,语言尽量通俗,辅以个案或历史故事,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2.2 深入社区、现场宣传教育 制作精美海报,以宣传展板形式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现场派发传单,扩大心理干预措施在社区内的知名度。

1.2.3 对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教师有时在教育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通过健康教育方式让教师认识到过往的忽略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可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性。

1.2.4 家庭辅导 采取家访、家庭咨询和家长会等活动与学生家庭建立积极的干预关系,并对一些具有不良教养方式的家庭进行干预,增强家长对综合干预措施的信心和支持度。

1.2.5 学生个体心理辅导 根据具体情况,由社区的专业心理医生对干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通过心理咨询、沙盘游戏等方式开展。个体心理辅导通常以5、6次为1个疗程,每次时间为40~60 min。

1.3 效果判断

采用GHQ、SDS和SAS作为评定工具,在综合性干预前及干预后均进行测评;干预前后对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GHQ-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表明一般健康状况越差。SAS与SDS均有20个条目,分4级评分,信度、效度良好。以我国常规的上限为界,标准分 > 53分,表明有焦虑或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n(%)]

注:与干预前比较,*P < 0.05

2.2 干预前后GHQ评分比较

干预后学生一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GHQ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综合干预前后GHQ各因子分级总分比较(x±s,分)

2.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社区综合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2.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

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在此两方面均有所改善。见表4。

表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n(%)]

3 讨论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问题。所谓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7]。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人们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潜能,建议人们给予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以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的关注,以令其自我发展。龚建华等[8]认为,家庭环境对个人的身心发育会产生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父母教养方式等。

在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已不仅在医院中展开。以社区作为平台的综合干预手段由于其综合、有效、全面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发展。社区综合治疗的核心不仅只关注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还对个体周围的环境,如学校、家庭、所在社区进行综合性的干预,以期通过改变环境与个体本身的认知,持续的对具有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帮助,使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了综合干预措施之后,GHQ、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后,老师对接受干预的初中生进行了评定,发现其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上都有所改善。笔者考虑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后,能将重心与注意力放在学习生活上,学习成绩提高;②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中有针对在校老师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其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刘敏贵等[9]在深圳对儿童开展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社区综合性干预措施后有所提高,说明综合性干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可以增加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帮助其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十分有效,值得在今后进行推广。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综合性干预是一项长久的措施,应该持之以恒地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萃,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2010,48(3):159-162.

[3] 秦红,赵鹏.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3-1834.

[4] 陶恭亮,张伟波,刘虹.运用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11-12.

[5] 张文.某大学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09, 11(11):1989-1990.

[6] 李香梅.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116-117.

[7] 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8] 龚建华,张馨尹,杨衡文,等.深圳市4~5 岁儿童行为问题及有关家庭因素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4):303-305.

第2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障碍;社会工作

一、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障碍

(1)人际交往障碍。在二胎政策尚未开放之时,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和长辈宠溺的环境中长大。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沉浸在以“我”为核心的世界里,习惯了索取,却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使当今青少年在班级、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只知道维护个人利益而漠视集体利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归属需求,可得出: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需要与周围的人交往以获得亲情、友情、爱情。而如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封闭起来,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2)情绪障碍。学者吴锡改认为情绪障碍引起情感发生强烈冲突而出现低落、消沉、绝望、激怒等反常情绪表现等。青少年个性尚在发展,三观还未稳定,思想不成熟,看问题比较理想化,这样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不及时排解这种负面情绪,长时间会变得烦躁、精神敏感、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精神颓靡不振等情绪波动大的反常行为。

(3)行为障碍。随着社会上不良风气以及危险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网络、、暴力等,这些危险因素无疑滋生青少年行为障碍,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众传媒的发达,给青少年带来健康的社会信息,使他们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的社会信息,严重影响着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现在:说谎、搞鬼、报复、多动症、强迫症、注意力不集中、痴迷网络、抽烟、饮酒、斗殴等脱离社会行为准则的行为。

二、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青春期的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巨大的转变。有些青少年因对生理上的变化如体型和外貌的不满意,而导致心理上的波动起伏,产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适应障碍。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健全,同时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但又缺乏社会经历,处理问题能力弱,社会认知能力低,面对困难和挫折无法解决时,容易采取极端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心理障碍。

(2)家庭原因。家庭对青少年的身体成长、人格形成、社会认知、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关系和谐、父母与子女能有效沟通,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反之,则会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从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内心脆弱敏感,对周围人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擅长人际交往。甚至父母之间的吵架会影响青少年今后的爱情观、婚姻观。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并且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比较来给他们增加压力。孩子的内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们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难以控制,就会产生敌对父母的行为,甚至会出现行为。

(3)学校原因。在当今这个“成绩”当道的社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质的培养。有些教师甚至戴有“有色眼镜”,以学生成绩为指标,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看待,对成绩好的同学关注,对“差生”置之不理。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失去学习乐趣,同时对学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间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偏差,近墨者黑,最终导致校园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

(4)社会原因。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旧制度已经解体,而新制度尚不健全,这使得我国的制度处于一个“真空”阶段。随着经济的发达,家庭条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对独生子女经济上的放纵,使得青少年的资金过于丰厚,形成用物质基础满足精神需求,一旦经济难以满足时,他们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反常行为。如今,社会上的媒体宣传、网络文化和社会舆论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网站、视频、网络用语侵蚀着青少年心灵,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视频会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发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对策

(1)个人层面的对策。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职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帮助有需要解决问题的个人和集体。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接纳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向他们表达同理心,让其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运用优势视角,相信每个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碍的能力,积极发现青少年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其摆脱错误的行为,完善自己。社会工作者要加强青少年正确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大多数问题是由于他们对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

(2)家庭、学校层面的对策。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时,还要考虑整个家庭结构,促进父母与子女双方找到一种新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鼓励父母多关心、爱护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校应该建立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中心,对于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及时做出治疗对策,以及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者应该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合作,运用更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去治疗及预防青少年心理发生障碍。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应该多宣传心理障碍的危害,组织学校进行心理教育讲座。

(3)社区层面的对策。社区是青少年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社区居委会组织家庭亲子活动,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家长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另外,还可以举办社区青少年游戏活动,既可以缓解青少年学习压力,又可以促进青少年与朋辈群体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者带领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如去养老院、福利院献爱心,植树绿化社区环境等活动,让在实践中学会爱与尊重,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树立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者调动社区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社区环境。(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锡改。论青少年心理障碍[J]中华教育期刊1995年第6期刊。

第3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原因 策略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教育日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方面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整体优化效果。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孩子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而忽略了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致使学生在发展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诸如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的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决定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班主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从原因和策略两方面谈谈认识。

一、分析原因

1.生理、心理原因。

(1)医学研究证明,现代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不足,造成兴奋与抑制失调及身心功能失调。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导致心理上的波动起伏,常呈现周期性的大幅度变化并难以预测,而且他们的情感周期没有规律,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

(2)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心理上的独立性渐趋成熟。但因社会阅历不足,他们的愿望与现实会产生矛盾,容易造成主、客观脱节。同时,青少年学生的神经系统大多为不均衡型与弱型。不均衡型神经活动表现为两极化,忽强忽弱。而弱型则表现为抑郁和内向。这两种类型的神经系统都较脆弱,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不能应激适应,造成心理障碍。

(3)青少年学生个性倾向还未完全定型,人生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道德观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思想幼稚,容易把一切都理想化,对人生道路的挫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遇挫折,就易产生心理障碍。

2.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人生长发育的温床,又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家庭的“印记”。据我所知,农村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子女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实,家长的文化水平,家长的个人修养,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法,都易造成青少年学生不良的性格倾向。

(2)学校教育失衡。有部分教师对青少年学生或偏爱,或歧视,或处事不公,或谴责过多过重,不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心,这些都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

(3)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低级庸俗生活方式的耳濡目染,流氓团伙的吸引,以及各种有害思潮的影响,还有各种不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压力,都会引发心理障碍。

二、寻找教育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足够的水源。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加强现代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及规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正确地帮助和辅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果班主任没有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那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纸上谈兵。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与个性的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注定是学生品质形成的榜样和心理保健医生。班主任的情绪、情感、个性和意志品质对学生起着强烈的感染作用。一个公正、民主、乐观的班主任,易于培养具有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待人诚实、坦率的学生,反之,一个作风专制的班主任,容易造成学生紧张、焦虑、冷淡的性格。

2.发挥班会家长会的主阵地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最知心的朋友,班会又是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知”是“行”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心理世界永远是混沌的,行为往往是盲目的,一遇到心理困扰便显得无所适从。

据调查,目前农村孩子的父母,绝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常,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又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

3.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营造良好的班风。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良好的班风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班级中学生学习紧张有序,同学团结友爱,老师待人和蔼,到处充满着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的气氛,那么,学生就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就会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就会感到快乐安全,个别学生暴躁好斗、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等不健康心理就能得到抑制和改变。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深层原因是教师的学生观,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天生怠惰、不愿学习,并且不愿意服从教导,那么,教师就会强制学生接受教育,认为对学生的管理越严格越好,因此,他所选择的必然是专制的办法,他与学生建立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是平等民主的。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是有学习愿望的,也是有学习潜能的,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的责任在于给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总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对学生的因势利导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班主任要相信学生。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囚犯外出修路时捡到一沓钱,马上交给警察,警察用轻蔑的眼光看着他,戏谑道:“别来这一套,偷,你还来不及呢。”当夜,囚犯越狱而去。在逃亡的火车上,他万念俱灰,呆呆地靠在车窗旁,这时,一位姑娘走过来,发现门扣坏了,轻声地对他说:“先生,请帮我修修门好吗?”囚犯一愣,望着姑娘信任、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到了下一站,囚犯下车去警察局自首了。在这个故事中,囚犯的不同抉择,不是因为警察与姑娘身份不同,而是因为他们的态度不同。警察的不信任使囚犯感到了绝望和被遗弃,而姑娘的信任又让他升腾起尊严感、自豪感,产生一种自爱、自律的强大力量。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班主任的信任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必须相信学生,尤其要相信那些有缺陷的学生,不戴“有色眼镜”看他们,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和力量。

第三,班主任要热爱学生。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它需要班主任从情感上热爱学生,从生活学习的细微之处关爱学生,尤其是身处逆境的孩子,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热情温暖他们,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相信班主任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细无声”的“滋润”,会使其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从而促进其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第四,班主任要示范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熟记于心的校训。教师要做人的楷模,就应当在方方面面、处处事事做出表率。每学期开学,我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用整洁芳香的教室迎接学生的到来。其实,班主任亲自打扫教室应该很平常,劳动量不大,身体也能承受,但其效果与影响力远胜于劳动本身。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一面,这种身体力行的示范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一种目标的定格,也是一种在起初就开宗明义地面对班级、面对学生的承诺:师生是平等的,地是可以扫干净的。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

总之,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为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4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

1 引言

2017 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一起来聊聊抑郁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主题定位“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截至2019 年,全球超过3 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中国患者近9500 万人。其中,中学生群体抑郁症患者有2000 多万人占23.8%,并且以每年近500 万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发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1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在社会、学校、家庭、成长的多重重压下,容易在认知、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受到影响,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孤僻,多疑,缺乏专注力,学习成绩下降,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自觉没有人生价值,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多的研究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在逐年降低。为此,如何正确分析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从而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和引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三观往往还没有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应该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关注下获得科学、高效的心理干预,消除自身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改变现状,更好地融入社会。

2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的优势

2.1 社会职能优势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特认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药房,它存储着治愈各类情绪失常病人的“药物”。王波也认为,阅读是强心健脑的验方良药[2 ]。可见,公共图书馆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在缓解精神压力、帮助中学生进行正面情绪管理、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青少年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与领悟,可有效缓解对抑郁的负面情绪。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单位,也被称为社会大学,向公众提供平等免费的教育机会和终身教育机会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关注当下青少年抑郁的现状,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更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彰显人文关怀。

2.2 宽松环境优势

与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系统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全体社会大众。因此,公共图书馆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宣传和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的平台。医院虽然病例居多,但医生更注重临床治疗,面对医院的恐惧感和面对医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并不利于患者心理干预的开展。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良莠不齐,大多数人找不到缓解内心苦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受传统观念的限制,一部分人也不愿意进入心理咨询机构接受治疗。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普遍具有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只要身处图书馆,静下心来,它的镇静及安抚作用就能显现出来[3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不愿意与他人倾诉与接触,而公共图书馆足够大的空间可以为他们提供独处的空间和环境。同时,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人提供无门槛的平等服务,这种包容的环境、轻松愉悦的体验可以很好地缓解青少年抑郁患者的心理压力。

2.3 馆藏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除了纸质文献,还有录音带、CD、影音光盘等影像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电子资源如电子书刊和数据库等,这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了全面的资源保障。公共图书馆是免费的,青少年没有经济收入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不需要承受经济压力。公共图书馆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家庭、医院及心理咨询工作室望尘莫及的。青少年只要到公共图书馆,通过“书刊”这种特殊的药物,或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或加入某种阅读小组,在阅读交流中感悟自身的心理变化和心智成长,这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相比,患者一是不易产生抵触心理,二是融入感更强、干预效果更好。

3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的设想

阅读疗法是通过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使患者通过独立阅读或者在专业指导下阅读,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对缓解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认知能力、应对生活环境、减轻心理困扰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很好的效果。

3.1 营造优雅的阅读环境

首先,在图书馆开辟一个阅览室或者一块空旷安静的室外平台,布置鲜花、绿植、茶饮、舒缓的背景音乐,打造一个雅致舒适的阅览环境。对于心烦、焦虑、孤独、自卑等需要心理治疗的青少年来说,置身美丽优雅、整洁清新的环境中,会使他们的精神、心理得以放松,解除紧张焦虑,提高参与兴趣,较快融入环境中来。

3.2 健康的文献配方

图书馆员可在活动现场的书架摆放最权威的经典之作,并附有详细的出版信息及推荐理由。例如,宗教类的《道德经》《佛经》《圣经》《荒漠甘泉》《积极思考的力量》等,小说类的《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或者抑郁症患者写的书,如《看见红色感觉蓝色:愤怒与抑郁之联系》《抑郁症完全指南》《我的抑郁症》《不要恐惧抑郁症》《躁狂抑郁多才俊》,等等[4 ]。宗教类书籍可以启迪人们在遇到困苦、遭受重创、处于绝望中时,要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等待和盼望,以此获得精神力量,给心灵荒漠注入甘泉,给绷紧的神经放松减压。而心理学家及抑郁症患者写的书籍,探讨影响人们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迫切渴望得知别的抑郁症患者怎样面对抑郁症,是引发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的作品。例如,《生命的重建》虽然全书无一处提及“抑郁症”三个字,但句句写到了灵魂深处,找到了病灶的起点,给患者以智慧、希望、信心和力量,能引起患者的强烈共鸣[5 ],这样的书疗愈作用非常大。

3.3 图书馆员引导阅读

一切准备就绪后,通过一曲轻松的音乐、一个诙谐的笑话、一段开怀的视频,缓和相互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时和善可亲的图书馆员出场,对青少年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做自我介绍。随后介绍书架上书籍的相关内容,并挑选读物,带领大家一同阅读或分段、分角色朗读。图书馆员会根据青少年内心的委屈、愤怒、恐惧、忧思等情绪淤积,有的放矢地推荐有强大情绪宣泄功能的文学作品,让在场的青少年把积聚郁结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释放所有导致抑郁的负面情绪,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平静。亦可通过组织阅读心理学家撰写的关于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专著,用理性思维和辩证法建立积极的认知系统。通过分享书中的内容,引导参与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坦诚交流,解开心结。在开展团体阅读服务时,图书馆员要多观察多留意青少年阅读后的情绪、心理变化,确保他们不偏离预设的治疗方向。

3.4 倾诉干预疗法

轻松愉快的分享交流之后,图书馆员对青少年的理解尊重,加上和蔼的态度和积极的指导,很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接下来倾诉干预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青少年在抑郁症初期,常常会感到迷茫、无助,对自己莫名的情绪不知该怎么办,还想了解什么是抑郁症、为什么会患抑郁症以及得了抑郁症后该怎么办,这是他们的疑惑、担忧与恐惧。例如,升学压力导致与父母关系恶化,成绩下降在同学中产生自卑心理,同学朋友间发生口角关系僵化等都会给他们造成困扰,从而产生不良的认知结构和非理性信念,导致对自我的看法严重歪曲,自我评价过低,对生活事件通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面临多重危机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适当的宣泄,与懂他们、理解他们的人交流,给他们一个大的输出口来倾诉烦恼。这时候图书馆员可以找个安静不被打扰的角落,安静、认真地听他们倾诉心中的苦闷。青春期青少年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图书馆员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生理变化后,再通过自身经历去辨别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把情绪和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引导他们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放下对人对己的偏见。

3.5 实践干预疗法

实践干预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青少年已有的行为习惯来改善他们与周围群体的人际关系,达到打通情绪障碍,提高社会应对能力的目的。人际交往的淡薄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会很不适应,容易给他们带来很多心理阴影和人际交往的挫败感。因此,实践干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沟通交际能力,认识并合理处理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困难,达到治疗抑郁患者的目的。公共图书馆每天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读者服务,这本身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实践方式。图书馆可以利用公共平台的优势,组织青少年参加志愿者行动,为读者检索文献、为读者找书、为读者解答疑问,为视障读者、残疾读者、老年读者服务,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归还图书、整理文献。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员要鼓励他们与读者进行交流,在服务与交流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增强自尊。这样的实践干预疗法对那些由于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畏惧社交的青少年起到很大的心理缓解作用。

4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已经非常普及,有的心理医生在开具药方的同时还会为患者开具“书方”。意大利还成立了许多“诗药”有限公司,以治疗抑郁症。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也不够深入。医院对抑郁症患者不够重视,主要是许多急难重症患者几乎占用了医生的全部精力,而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很少,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往往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指导,这就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提供了可能。但在目前条件下,公共图书馆要很好开展这一工作,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4.1 建立跨界融合的精英团队

公共图书馆要开展抑郁症心理干预活动,这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首先,要组建专业团队,将图书馆员、教育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等相关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合力培训一批跨界融合的专业化团队。图书馆员自身更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一般抑郁症患者的普遍问题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特殊性,掌握与之沟通的基本技巧和引导方法。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专业基本知识,以阅读为主线,把各个学科的相关部分集合在一起,运用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原理推动读者的心理发展,达到治疗心理疾病或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6 ]。从事抑郁症心理干预的馆员,至少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学士以上学位,再接受图书馆学、文学的训练,同时具备在图书馆使用阅读干预治疗的实践经验,才有资质参与抑郁症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治疗。例如,2017 年,南京图书馆在“图书馆亲子阅读的深度推广研究及策略”课题研究中,开展“走进孩子的‘视’界―――‘绘’读书”亲子阅读活动,其活动的组织者就是由具有文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图书馆学等经验的馆员、心理咨询师构成[6 ]。

4.2 建立长期跟踪服务

首先,公共图书馆在实施抑郁症青少年心理干预治疗时,不能寄希望于仅仅依据一次活动就出现好的效果,而应加强后续跟踪服务与研究。活动次数太少,实践效果就不显著。应该选择青少年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作为关注焦点,持续跟踪服务,假以时日,可有效减轻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程度。也可以在实践中做个案跟踪,通过深入访谈、模拟描述等方式做长效研究[6 ]。其次,公共图书馆开展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单靠一两家图书馆会有些孤掌难鸣,可联合区域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共同探索,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在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后,还应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干预方案,为更多的抑郁症读者提供更成熟的服务。效果评估是图书馆抑郁症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也是其应用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是下一个循环调整阅读内容的依据。可以借鉴阅读疗法疗效评估中的心理测量表、问卷调查和跟踪记录等评估表格。也可以设立活动观察员,在活动现场观察、跟踪活动对象的表现。南京图书馆组织的“走进孩子的‘视界’―――‘绘’读书”活动“诗画同行”活动,就是采用现场设置观察员的方法来进行效果评估的。观察员通过观察儿童现场的表现及绘画作品,一方面,及时将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反馈给家长;另一方面,将他们的绘画作品作为儿童的自我评估记录,用于现场的效果评估以及下一个循环调整阅读内容的依据[6 ]。

4.3 建立健全特殊资源文献

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要有对症的文献,就像对症下药一样。图书馆应根据抑郁症群体的特性建设相应的特殊馆藏,这些“药”书既要能触及患者灵魂,打开问题的症结,又要能使患者感动,精神愉悦,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既要能使人汲取力量,振奋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又要能让人放下执念,教人宽容。所以,图书馆员在采购文献时应从这些方面去精挑细选,给抑郁症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药”书。除了纸质图书,还应该拓展电子书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及时整合电子书目,增强电子书检索功能,同时,允许用户下载电子书并长期保存,还应该提供有声读物、数字资源、积极健康的影视作品,等等。另外,公共图书馆还有必要对有青少年抑郁症读者的家长进行抑郁症知识普及,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陪伴,懂得营造轻松的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快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第5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因此,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教育场所。但如果家庭结构失调、破裂,家长不良言行的污染,教育不当等都可导致家庭教育缺陷,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家长都应该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好子女。要探讨家庭教育的新途径,研究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使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都跟上时展,把子女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青少年时期大体上相当于中学时期。11岁到15岁是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15岁到18岁是青年期,相当于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由于生理的发育,成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出现了如下特点:

一、自我意识增长;

二、思维有了发展;

三、情绪强烈奔放,好交往,重友情;

四、强烈的模仿性理想而不稳定,易于变化。

因此青少年随着心理发展的日趋成熟,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家长必须了解这个阶段,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家际,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应该注意理解他们的内心情绪,让他们保存一些没有害处的个人“秘密”,了解、尊重、鼓励他们交往朋友;必须注意到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年龄和经历的差距,天然地存在所谓的“代 ”,增加尊重与理解。

青少年的健康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身体健康,即生理上没有疾病,这是人们比较注意的;

二是心理健康,指既没有某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又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果说健全的身体是搞好学习,做好工作的物质基础,那么健康的心理则是搞好学习,做好工作,以适应环境需要的精神力量。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心理疾病和病态心理,因此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若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着种种,消极情绪,同样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大。家庭是青少年性格形成的主要。因为青少年性格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个人的性格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特别是以一定的精神类型为前提的青少年的性格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是在与周围的人,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青少年性格的形成主要制约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的教育作用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具有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与改造环境的能力。青少年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但他们也具有相应的各种能力,他们既需各环境的刺激和帮助,又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生理上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既独立又有依赖性,青少年行为的可塑性,决定了环境育人的必要性,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决定创设良好环境的迫切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是儿童生要的生存基础与发展基础。家庭环境具有能够防止青少年受社会压力的作用和具有向青少年传达社会要求的社会化作用。

家庭情绪气氛是指家庭成果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家庭的情绪气氛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种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将直接影响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中不同的情绪气氛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的性格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青少年在家里感到愉快、安全,就显得快乐,情绪稳定有独立性、主动性等。因此,家庭的愉快程度是决定青少年犯罪率的关键因素,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发展。

父母养育态度是指父母与青少年接触的方式也就是教养的方式。父母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化个体,必须采用一套有效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态度是家庭心理环境的核心部分,应引起重视。

1.保护过度。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这种教育方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也显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他们无法形成社会所希望的性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实施违法犯罪。

2.放任不管。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与孤僻冷漠、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例如现在家庭“空巢”现象严重,父母外出打工,未成年子女由祖父辈监护,他们之间交流沟通较少,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

3.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是指父母不能与子女平等交流,往往用武力高压的手段制服不听话的子女,动辄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首先,它会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甚至会有极端之举。其次,在这种家庭成长的青少年,常常会感到家庭冷酷无情,于是选择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别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4.期望过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有时子女即使尽最大努力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孩子就易产生心理压力、产生逃避和逆反心理。当这些压力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误入歧途。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父母的素质包括各方面的素质,这里就父母的性格及价值观等对青少年性格影响作些阐述。父母的性格决定父母教养态度。教研究中,通过对母亲和孩子两个方面所实施的性格检查,在多项性格特征的项目中,可以看到相关关系的有:易变性、支配性和攻击性三种特性,这三种性格倾向的母亲,其中易变性和攻击性的不良性格特征必会给人不良的影响,所以父母本身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性格,掌握自己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性格去影响青少年。父母职业由于类别上的不同,使得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都受到一定的差异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即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标准,对什么是好孩子的衡量标准也不相同。总之每一个父母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塑造和影响青少年。

现代家庭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家庭结构的状况对青少年的情思,社交能力和性格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结构不全的家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大。

1.家庭残缺。残缺家庭是指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残缺家庭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不良影

响,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这一切严重地阻碍了孩子健康成长。残缺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与社会化的教育,很容易在内心世界形成一种暴力倾向,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残缺家庭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应有的关心,他们很可能在社会上去寻找朋友的慰藉,于是他们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团伙猎取的对象,受到诱惑与利用。心情忧郁、精神空虚,很可能沉溺于黄色书刊、录像以及网络中,甚至吸毒、酗酒、性放纵等。2. 单亲及组合家庭比例日益增长, 部分家庭存在隔代教育的现象。据统计, 近三年来特殊家庭以3%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在家庭里接受教育的类型基本有四种: 双亲教育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单亲教育家庭、寄养教育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性格孤僻、内向, 缺少自信, 自卑感强。组合家庭由于家庭情况比较复杂, 如果家长不能很顺利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这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悲观、偏激心理。隔代教育由于祖父母在带孩子时担心出差错, 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孩子, 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影响孩子优秀品质的形成; 同时祖父母文化比较低, 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 遏止了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非正常教育的家庭, 包括隔代教育、离异单亲及寄养家庭的状况导致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 使孩子缺乏生活的向心力, 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表现在学习上往往显得信心不足, 动力不够。而且当问题出现时容易偏激, 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家庭成员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在我们家庭中人仅一代人参与教育,而是两代人共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便得整个家庭充满敬老爱幼,和谐一致的气氛,使得青少年生活充满温暖和情爱,使青少年的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家庭生活是一个小的社会生活,家庭中以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等组成的家族关系规定了每个成员的位置,即在家庭中是处于一定的支配地位,家庭关系程度不同地约束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地位,并给青少年带来影响。

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家庭的各个因素影响着青少年的性格,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长辈的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起着作用。因此家庭就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终生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1.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有资料表明,大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使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溺爱、放任、打骂和要求过高等方式对青少年的教育都是有害的,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科学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形成、塑造一个人未来的思想、性格和品德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而这个时期的教育,迄今为止在品格,增强家庭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

第6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摘要: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某民办高等学校的482名新生进行测量,探讨心理弹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弹性总表及个人能力与资源、与抚养者关系和对人文环境的认同与归属三个维度均显著相关。结论: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弹性能较好地预测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85-02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是基于个体自身制定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Shin& Johnson,1978)。生活满意度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会影响个体未来的行为、心理状态及心理社会系统,提高生活满意度能全面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心理弹性也是积极心理学中研究的一个热点,心理弹性是人类适应系统的一种重要的素质,指个体虽然面临困境及危机,但仍能够成功应对创伤经历(Luthar,Cicchetti & Becker,2000)。心理弹性涉及个体应对压力、逆境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及所拥有的外在资源,通过保护性因素调节或减少压力、逆境等危险因子,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目前在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开始关注心理弹性的保护作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鉴于心理弹性的复杂性,其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过程仍然不清晰。

民办高校学生相比于公办院校学生,面临更多挑战,承受着学业、经济、认同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目前已有研究揭示心理弹性不同因子对儿童及公办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因此揭示心理弹性不同因子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考察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弹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研究对象为一所普通民办高等学校新生,共482人,其中男生192人,女生290人,平均年龄18岁。

2.工具。心理弹性量表:本研究使用Ungar(2011)等人开发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The Child and Youth Resilience Measure,CYRM)。本研究所用版本包括28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本研究内部一致性为0.81。

生活满意度量表:采用Diener等人(1985)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为7点里克特量表,包括5个题目。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二、结果

1.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描述统计。心理弹性量表总的平均分为108.72,标准差为7.30。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为22.89分,标准差为3.88。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2.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弹性总表及个人能力与资源(r=0.45**)、与抚养者关系(r=0.50**)和对人文环境的认同与归属(r=0.47**)三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

3.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取

α=0.05,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除社会技能因子外,其余因子均进入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生活满意度27.5%的变异量。通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社会技能与其他变量均高度相关,因此未进入回归方程。

三、讨论

1.民办高校新生的生活满意度概况分析。民办高校新生生活满意度为中等水平,可能与民办高校学生的低自尊有关。现阶段我国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还不完善,民办高校学生高考成绩普遍较差,人们对其认可度较低,导致其自尊较低,从而引起他们的自尊程度相对较低,生活满意度也因此较低。其次,民办高校学生要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更高额的学费、更重的认同压力和更大的就业压力,而个体知觉到较大压力时便不能很好地处理压力情境带来的问题,因此生活满意度水平低下。

2.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分析。相P分析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高心理弹性的个体拥有更丰富的心理资源,生活满意度更高。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弹性的三个维度能较好预测生活满意度。

文化认同最先进入回归方程,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力最高。严标宾等研究发现,文化常模影响生活满意度,即个体按照社会规范行事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民办高校学生来源于五湖四海,受到地源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及个体对两种文化的认同感程度不同。他们对来源地文化及大学校园文化、班级、社团的认同及归属感越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

与抚养者关系维度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效的家庭支持、亲密的亲子关系能够提高生活满意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是个体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个体与家庭的关系是个体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指标。与抚养者关系越密切,越能使子女体验到更多关爱,形成对生活、对自我的积极认知。

在个人能力与资源维度中,同伴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对于在中国“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常把亲近他人作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成长中需要对同伴强烈的依赖,因此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支持会增加其生活满意度。社会技能能够产生适应性,促进有效沟通,这些技能将个人与环境进行连接,使个人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个人技能能够在个人面临困境时,有效、准确地处理情绪,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主动实施,找寻途径获取、利用资源,将会减少压力,促进问题解决,进而导致个体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四、结论

研究结果强调了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对于生活满意度均有重要影响作用。从改善客观环境方面来说,一方面通过改善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学校应促进学生与家长间的亲子互动,而从个体主观层面需要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因素的感知与认同。

参考文献:

[1]蔡石泉,大学生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J].心理科学,2007,30(6):1337-1341.

[3]Luthar,S. S.,Cicchetti,D.,& Becker,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C562.

[4]Shin,D C & Johnson,D 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78,5:475-492.

第7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心理教育环境

农村学校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并不是就应该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而是应该尽全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证明。不少国家在学校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我国只有部分省、市的少数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其效果是显著的,但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较为闭塞的农村学校却仍是我行我素。究其原因,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追求高分、高升学率,已成为不少学校办学的思想基础。当前,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所有教师都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有极大的影响。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就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战略高度认识,可以说,是否重视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且能反映一所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眼光。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建立“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以身立教,还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及时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建设学校内部心理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校园墙壁、名花异草、板报、绿色草坪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如:我校在校园四周的墙壁上、楼道墙壁上张贴上校训、学风、名言警句、古诗、交通安全知识广告栏等,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用。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我校举办多次活动,如:演讲比赛、跳绳比赛、秋季运动会、书法书画比赛、各学科知识竞赛等,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断发展,找到自我,树立自信心。

四、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外,还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别差异,以及个别学生当中已经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就是为扫除个别学生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障碍而设立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地矫治和疏导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做好“助人自助”的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创设表达内心世界的安全环境,以接纳、平等、信任的心态对咨询者以情相待,为咨询者排忧解难,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正。咨询室老师经过多次的交流咨询,解决学生的逃学问题、厌学倾向、因家庭原因造成的学习成绩下滑问题、上课时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搞小动作等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设立“心灵天空”咨询信箱,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学生的个别咨询,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通过聆听、分析、疏导、建议等方式和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诱导,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五、多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

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要求每位班主任每月一节班队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初制订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组织评选“最佳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报告”、“最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等手段,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2.渗透到团队活动中

要求学校团队活动结合心理辅导。在举行纪念革命烈士的活动中,学习革命先辈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意识;在开展少先队大队干部轮换选举的活动中,进行“对待落选的心理调适”、“干部轮换与人际关系”的专题心理辅导,让干部们积极参与,培养竞争意识,从“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等方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3.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主要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努力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心理教育:(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2)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3)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4)以方法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5)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教学中是否渗透心理教育”已列入我校课堂教学的评比原则中。

4.渗透到家庭教育中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促使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位置,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要真正为青少年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就应该彻底放弃功利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顺乎人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家长不要老把眼睛盯在孩子的成绩上,要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老师要深入学习儿童心理学,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学校除了完成教书这一任务外,还要多在育人上下工夫,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类似挫折教育、失败教育、愉快教育、公德教育等比较普遍的教育内容。只有使青少年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疾病,使孩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在求知中体验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附表格]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县各中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县近郊的5所中学,其中高中一所,职高一所,初中三所,随机选取每个学校每个年段的班级各一个,合计15个班级共699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一学生108人,初二学生121人,初三学生169人,高一学生119人,高二学生113人,高三学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实际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问卷35份,实得有效问卷664份,有效率为回收总卷数95.0。 2、调查工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共有100个题项,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个题项后有“是”和“否”两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8个内容量表得分累积起来,就是总得分。分量表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程度强不强、焦虑范围广不广;而总得分则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该测验以整个量表在65分以上,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作为指标来考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学生的总分超过了65分,说明该生的总焦虑水平较高,范围较广,有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8个内容量表中,任何一项标准分达到8分以上时,表明该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需有针对性地辅导程度。 3、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的初步结果 1、**县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有正常的焦虑水平。从表一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中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准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属于低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在65分以上,属于高焦虑水平;35分到65分之间的,属于中等焦虑水平),另外,在各个内容量表的得分上,学习焦虑得分最高(M=8.02),处在异常焦虑水平(焦虑倾向标准分在8分以下,属于焦虑正常,超过8分,属于异常焦虑)。从表1也可得知,单项高分(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为:学习焦虑(57.8,384人)、身体症状(22.3,148人)、过敏倾向(19.4,130)、自责倾向(17.5,116人)、对人焦虑(9.5,61人)、恐怖倾向(6.5,43人)、冲动倾向(4.4,29人)、孤独倾向(2.3,15人)。 表1664名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 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身体恐怖冲动总焦虑 焦虑焦虑倾向倾向倾向症状倾向倾向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标准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检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调查的664名学生中,41.41的学生(275人)分数在35分以下,说明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分数在35分-65分之间的学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测学生的56.93,这部分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分数在65分以上的学生11人,占被测学生数的1.66,处于高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这些总焦虑倾向较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特别的个别辅导计划,要重点辅导。 2、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余六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个说明女生的总体焦虑程度要高于男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附表格]第2页

生。 表2不同性别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男生(n=309)女生(n=355)T值P值 MSDMSD 学习焦虑7.422.998.552.61-5.1670.000 对人焦虑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独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责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过敏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体症状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冲动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总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说明:在这里n表示被调查的个体数目;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T值是两个数字相比的一个比值;P值表示显著性,如果P值小于0.05,那么说明相比的两个数字存在差异,下同。 3、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比较得知,初中生在这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初中生。具体比较可见表3 表3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初中生(n=378)高中生(n=284)T值P值 MSDMSD 学习焦虑8.432.777.492.874.2650.000 对人焦虑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独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责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过敏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体症状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冲动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总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时,对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焦虑方面,初三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高一、高二的学生要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初一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初三学生要高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量表上,初三的学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初一学生要高于高一学生。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初三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多发期。 4、不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表4不同学校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职(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SDMSDMSDMSDMSD 学习焦虑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对人焦虑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独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责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过敏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体症状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冲动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总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对数据的统计后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可见表4。 对五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五个学校在学习焦虑(F=4.98,P<0.01=、对人焦虑(F=6.98,P<0.001=、自责倾向(F=7.94,P<0.001=、恐怖倾向(F=3.65,P<0.01=以及总量表(F=4.72,P<0.01=上存在差异。经过事后比较发现:在学习焦虑上,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对人焦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学生,而职高的学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职高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恐怖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的学生;而在总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53位畲族学生的问卷(占了所有被调查学生的8),并对畲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可见表5。 表3不同民族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汉族(n=611)畲族(n=53)T值P值 MSDMSD 学习焦虑8.002.648.252.64-0.5900.556 对人焦虑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独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责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过敏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体症状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冲动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总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从上表可以得知,汉族学生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方面存在差距,汉族学生在该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畲族的学生。这说明汉族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惧感要强于畲族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畲族学生的样本不足所引起的无差异的假象,这个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县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1.41处于低焦虑水平,而有56.93处于中等焦虑水平,而有1.66处于异常焦虑状态,由此可见**县中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存在中等焦虑倾向的学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需要通过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帮助,若焦虑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对于处于异常焦虑倾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群体,总体焦虑倾向较强、焦虑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识的萌生比男生约早一年的时间,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早,更明显,他们变得易害羞、难为情,而且青春期的发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对胜利的变化和月经的来临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所以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特别是在与人交往时尤为突出,于是产生了对人焦虑。 男生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个可能与男生的性格有关,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赋予男生的形象是生来就刚强,为此在感情上不轻易外露自己,长此以往心中苦闷无处诉说,产生孤独感,而女生较男生更喜欢找人倾诉,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冲动倾向方面,可能与男生更多地表现出攻击、多动和违纪等外向行为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心理辅导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在各个年级中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主要因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已基本上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发展原因,初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渐形成并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着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责等。 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遭遇的学习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模式的确立,并由此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发展。 4、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总体上,云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其他几个学校较好。这个可能是因为**中学和其他几个学校相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调查的汉族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上存在差异,汉族学生要高于畲族学生。这个可能是由于当前的家长给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护型的,使他们缺乏性格上的各种锻炼,依赖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差,所以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帮助就感到不安和没有着落。恐怖倾向的产生大多与家庭的过分保护有直接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社会环境。就学校因素来说,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标准,只顾考试课程而随意增加超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试科目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展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在冲动、自责、过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对学习、对考试的一种焦虑反应,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困扰,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岁)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中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上海等地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从这是开始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有计划的延伸到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这个对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9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积极心理学;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幸福的学科,打破了关注问题心理的传统研究视角,提倡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力量。其中,个体层面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特征及其积极成因,特别是研究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即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术语最先由孟万金等人明确提出,它是指与消极心理相反的、与积极行为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幸福感、满意感、最佳状态、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感恩与宽容等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潜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并巩固。[1]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合理的归因、良性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等各方面影响心理健康。[2]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品质还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而青少年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面临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竞争激烈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生活挑战。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家庭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青少年自出生以来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心理氛围等因素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3]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不管自己的言行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会使孩子受到教育,孩子是否具有智慧、勇气、宽容与感恩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均与家庭教育是否科学合理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我们发现积极主动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在青少年心理品质形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因此,本文试阐述家庭教育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与困境,并对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思考。

一、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与困境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及影响。[4]从古到今,家庭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影响甚远。

(一)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虽然零散未成系统,但是其核心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学会待人。待人教育以儒家孝悌为基础,从如何对待父母推及到如何对待他人,重视教育后代谨慎做人,谦让待人,与人为善,和睦相处。[5]由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备真诚、善良、爱等优良心理品质的中国人。其次,传统家庭教育重视志向教育和勤奋好学教育,注重引导子女勤学、立志,培养了子女强烈的求知力、意志力以及执着、坚持等积极心理品质。另外,传统家庭教育在丰富的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如强调言传身教、启蒙教育、注重环境塑造等,这些方法很好地促进了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随着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向体系化、科学化、开放化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力地推动了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深化。如王雁和赵静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关,亲子关系中的消极拒绝型、溺爱型与不一致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小学生多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预测因素。[6]张小菊和赵敬对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以及总体水平均呈正相关,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如偏爱与人际、超越维度呈正相关,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某些维度呈负相关。[7]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实证研究也提出母亲的教养是孩子乐观解释风格的重要影响源。[8]另一方面,家长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学习的途径也越来越开放。社会通过培训讲座、家长学校、媒体杂志等将国外教育理论引进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对于青少年积极健康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开始密切关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爱的教育、赏识教育等方面,不少青少年的思维、观察力、创造力、信念与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境

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情况趋向乐观,但是由于我国家庭教育理论起步较晚,大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仍处于封闭陈旧状态,对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识薄弱,使得培养中面临着一些困境:第一,重智育轻心育。家长过分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心理素质、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不仅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时放弃、退缩,易形成孩子的消极心理。同时,这也会使孩子禁受不住外界环境的诱惑而表现出一些违反道德和社会的行为,如有些孩子意志力不坚定走上了犯罪道路。第二,偏专制型教养轻民主型教养。民主型教养是理想的教养方式,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效能等良好品质。而专制型教养的家长强制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粗暴地批评指责孩子的“越权行为”,扼制了孩子的创造力、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导致孩子做事消极没主见或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第三,重言传轻身教。家长们习惯于从观念上教育孩子的成才成人,擅长于不断地“唠叨”教育,而忽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示范作用,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交流受阻,孩子接受的教育观念和内容充满矛盾和冲突,令孩子无所适从。这些困境使得家庭教育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遇到了不小的问题,令儿童心理品质的培养容易走向误区,最终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将来的生活工作。

二、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措施

长久以来,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息息相关。积极的家庭教育往往能成为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而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文化则能为家庭教育在此领域的践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框架。因此将家庭教育和积极心理理论有机结合,将能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在积极品质培养和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一)积极教养方式:积极体验与示范

众多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影响颇为深远。有研究指出,父母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最大的是积极教养方式,通过积极教养,父母能够更多地给予子女情感上的温暖,认知上的理解,行为上的支持和成长目标上的正确引导。[9]而积极教养方式是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要求家长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1.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10]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具体包括积极评价与积极关注、让孩子学会积极归因两个方面。第一,积极评价与积极关注,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爱。一方面,家长应该更多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同时用爱、关心、奖励等方式积极评价与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安全、快乐等积极情绪。孩子经常体验积极情绪,整个心态就会积极向上,在接受“爱”的过程中也就逐渐学会“爱”他人。[11]另一方面,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表现出一些缺点和不足,当孩子遇到生活和学业上的困境时,家长不应夸大他们的不足,更不能过度概括,而应多关注其表现中的优势。这样孩子即使遇到问题,不仅不会受到消极打击,还会更愿意迎难而上,体验困境中的快乐,锻炼成长所需的乐观和毅力。第二,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学会积极归因。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发展尚不稳定,在面临挫折和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往往能增强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念与希望,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合理归因,形成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当孩子遇到困难而失败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可控不稳定的因素,指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这样孩子才会直面困难,形成解决问题的勇气。当孩子收获成功的喜悦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2.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习惯是由观察和模仿习得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与其朝夕相处的父母对其产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最为强烈。父母的性格特点、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日常行为习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首先,父母自己应该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拒绝消极指责、惩罚孩子。其次,在待人接物及日常行为上,父母更应以身作则,向孩子呈现积极向上的一面,并应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引导孩子自发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最后,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多学习积极教养方式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做好孩子的榜样。

(二)积极家庭文化:积极参与与传承

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12]家长们如能有效运用积极的家庭文化氛围感染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那就为家庭积极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

1.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家庭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机制,通过亲子双方的积极参与,它不仅能成为增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契机,也是发现和发掘孩子积极心理潜能的一项重要途径。一方面,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筹划一些固定的家庭活动,如家庭内的义务劳动和分工活动,家庭外的定期社区公益活动,以及与家庭外的其他成员、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等的社会交往活动。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适时地安排感恩实践、亲子角色互换等不固定的家庭活动。[13]这些家庭活动可充分营造家庭的积极文化氛围,可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与经历,培养其意志力等诸多良好品质。

2.叙述传统家庭故事

家庭故事是一条家庭价值观传递和家庭角色教导的重要途径。家长充分运用好家庭故事,将有利于孩子对美德、勇气以及家庭责任感的传承。家庭故事包括家庭的荣耀、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孩子的成长小故事等。这些故事组成了家庭的精神架构,父母可以选择轻松愉悦的时候和孩子们分享。重温家庭荣耀和开心事,能增进孩子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形成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另外,家庭成员独特的生活经历不一定都是积极的,父母应该对该类故事进行小加工,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和述说过去的经历,提炼出家庭故事中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精神。

(三)积极家庭系统:和谐夫妻与亲子互动

积极心理学主要强调从增进幸福感来研究家庭,建立积极的家庭系统能增进青少年的幸福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激发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积极家庭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亲子互动。

1.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

夫妻间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这是家庭和谐健康发展的核心所在。诸多研究表明,夫妻间稳定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中国很多传统家庭中,夫妻对孩子的爱远远胜过了对伴侣的爱,这样的重心偏移往往激发了夫妻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和情绪的爆发对孩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是凌驾于家庭中所有关系之上的,夫妻间的默契合作和情感关爱能使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以温暖之心待人。

2.积极的亲子互动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进行有效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教育往往是通过积极的亲子互动机制来实现的,包括亲子游戏、亲子沟通等。一方面,父母可以设置丰富有趣的亲子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领导力;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亲子沟通方式,尊重孩子的感受,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多用积极的语言评价、激励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以良好的品质应对各种生活事件。

三、几点思考

首先,积极中的“度”。关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我们提倡各种积极教育理念,但是积极也要注意适时适量,积极并不代表只给孩子呈现积极面,避开所有消极面,也不能一味地盲目积极评价、鼓励孩子,否则只能是把孩子保护在一个虚幻的城堡里,经不起外界的风浪。其次,形成中的“实践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来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只会是空中楼阁。教育者不管要培养何种心理品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基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实践,这样的培养才会水到渠成。再次,培养中的“特殊性”。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但是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有其特殊意义。因为青少年处于人格尚未稳定的过渡时期,而他们又面临着自身、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所以此时家庭作为青少年坚实的特殊后盾,其教育力量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教育中也要采用一些适合该群体的特殊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周炎根,仲云香.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2).

[3]吴锦骠,郭德峰.家庭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殷颢文,贾林祥.从积极心理学看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变革[J].教育导刊,2013(2).

[5]闫旭蕾,杨萍.家庭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王雁,赵静.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2).

[7]张小菊,赵敬.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2).

[8]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洪兰译.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9]郑林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的预测[J].心理科学,2009(5):1267-1269.

[10]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1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