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情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评估;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杨永华(1989-),女,河南焦作人,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谢鸿全(1972-),男,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教授。(四川 绵阳 6210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80-0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课程评估作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也被国内众多高校所重视。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全校重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南科技大学于2013年开展了本科公共基础课程评估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次课程评估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总结,并结合对历年课程评估相关文献的调研,发现了课程评估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个建议,以期总结经验为高校开展课程评估工作提供更好的方案。
一、课程评估的内涵
课程评估是院校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与评估是推动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1]对课程评估内涵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是高校课程评估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了课程评估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然而,对课程评估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多数研究者的表述不尽相同,如王根顺教授早在2003年就提出:“高等学校课程评估,即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单元组成――课程的特征,根据理论和教学原则提供的规律认识,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手段努力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为实现该课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对课程及其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而进行的评判,给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2]笔者在对课程评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对课程评估的内涵有了全面的认识,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整理,表述为:课程评估是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多维度的评估方法,对列入课程计划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相关问题,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判断,并总结课程存在的问题,为课程的再建设提供建设性方案的过程。
二、课程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评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课程情况,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促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深入改革,从而全面提高高校的课程教学质量。西南科技大学此次全校范围的课程评估工作,取到了显著的成绩,对西南科技大学课程建设起到了重大影响,从中也体现出课程评估的重大意义。
1.课程评估有利于全面了解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课程评估,确保评估专家、学院领导以及课程主讲教师对课程建设中的师资条件、教材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作出科学性的诊断,使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各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成为合格课程,然后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优秀课程。把课程建设的重点引导到既有保障基础,又要发挥优势和形成特色的方向上去。[3]
2.课程评估有利于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课程评估有利于将传统的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理念”,“多样化理念”,“主体性理念”等全面落实到课程教学中。课程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态度等多方面,由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专家审核等多角度的进行评估,可以检测课程实施的诸多环节是否实践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为课程建设更好地落实先进教育理念提供了建设性的方案。只有课程建设符合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课程评估有利于促进校际间的教育工作经验交流
各高校对课程评估工作都高度重视,在宣传动员、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建立、评估专家遴选、课程评估组织实施计划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需要院系多个部门、人员的参与和配合,才能顺利开始课程评估工作,这就为各部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互相探讨沟通的机会,同时也为共同参与评价的各门课程提供了互相借鉴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各门课程的长处与短处,课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吸取对方的宝贵经验,明确课程仍需要改进的方面,形成良好的课程建设交流氛围。[4]同时通过课程评估,可以有效的让教师参与进来,积极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课程评估方案设计的原则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是衡量课程建设评估的标尺,课程评估只有依据教育教学规律的评价标准来实施,才能确保课程评估达到预期的评估目标。在课程评估工作中,课程评估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开辟了教育时代的先河,本文分析国内外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的研究现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为以BlackBoard教学平台为代表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的更好建设与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BlackBoard教学平台;综述;建设标准;在线课程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MOOCs、翻转课堂等新一代的网络教学平台也随之进入广大教育者的研究视野中来,高等教育走进了新的发展篇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学习管理系统也是当前高等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众多学习管理系统中,BlackBoard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深度融和是国外高等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典型代表,研究现状表明:BlackBoard平台是目前全球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在美国拥有着50%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已有上千所大学以及教育机构公司在使用该产品,尽管该平台并非开源免费,但却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整套完善优化的学习和在线评价方案,深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二、国内外BlackBoard建设标准现状分析
(一)国外BlackBoard建设标准
国外高校无论学校还是教师更多关注的是BlackBoard平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多数高校的已将BlackBoard平台融汇到师生日常教学中,网络教学已经师生的使用习惯,课程建设已经从资源共享的阶段过渡到教学融合阶段、由规范化制作发展到个性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多所国外大学也运用学习管理对该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测试探究其应用绩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BlackBoard平台建设,国外高校更多的从理念上的引领与规范,为教师网络教学创造借鉴与参考条件,并为教师提供软件、硬件等服务性支持。
(二)国内BlackBoard建设标准
国内的BlackBoard平台应用多数起始于2007年,作为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并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同步推进,多所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标准也应用到BlackBoard平台课程建设标准上来。一些高校为了促进本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参考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提出了BB平台课程的建设标准,如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
至今为止,各大学多门课程已正式投入并使用该平台进行教学与研究,然而在课程与平台个性化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通过后台分析也明显发现使用情况良莠不齐,其他高校在使用建设使用过程发生的诸多问题也在本校使用时表现出来。
问题所在:
⑴平台运行不稳定,平台时常瘫痪
BlackBoard平台是典型的商业平台,结合本校情况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平台入网接口,在课程任务截止期限时间段经常会出现上传失败,服务器读写困难的问题。
⑵课程建设简单缺乏设计与科学艺术性
为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课程建设人员提供丰富并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方法,但目前就本校建设情况来看,更多是的内容的堆砌而无相应的内容选择与界面设计。
⑶教育者、学习者的积极性不高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源远流长,更多从事教育专业的学者以渐渐习惯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对外来教育文化的冲击却一直带有懈怠与消极情绪所在。
解决策略:
⑴明确本校BlackBoard平台的课程建设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以评促建。
⑵合理建立课程资源以及时间分配体系,避免大批量用户同一时间段使用。
⑶强化师生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并可与本校以及其他高校之g进行交流汲取经验。
(三)分析与总结
BlackBoard平台课程在本质上属于网络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和精品开放课程项目促进国内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BlackBoard平台的建设标准可以借鉴国内高校的使用与建设经验,国外应用现状以通过项目推进的形式,规范课程的建设标准,通过样板课程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的引领,促进全校教师快速掌握BlackBoard平台课程的建设方法以及培养使用热情,然后逐步实现BlackBoard平台课程建设的个性化发展。
国内高校的BlackBoard平台的建设标准和相关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为大学BlackBoard平台课程提供了建设经验,而MOOCs、翻转课堂、微课的快速发展则为BlackBoard平台课程建设提供了发展与建设方向,因此,大学BlackBoard平台课程的建设标准,需要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而定,结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按照当前课程制作质量层次,确定建设指标。
同时在BlackBoard平台课程的建设初级阶段,课程概况、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学活动、教学任务为主。随着课程建设逐渐深入,逐步加大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比重。
一、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1.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程是专业的灵魂,精品课程水平高低是专业办学水平的最好体现。课程建设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层次、质量、品位和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由于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起步时间不长,对其内涵认识不深,体现在:未展现出最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远未形成成熟、高质量、原创性的精品课程体系;鲜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精品课程,而这却是高职课程教学所必须的;各级教育部门都在搞,但是低层次重复过多,特色不鲜明。
2.领军型人才缺乏,项目团队作战能力不强
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是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的主体。目前,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存在着纸上拼凑教师团队,地上只有孤军奋斗的尴尬局面,在申报阶段,为了满足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到处招兵买马,网罗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形成一个结构优化、战斗力强的教师团队,一旦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也就是这个教师团队解散之时。
3.精品课程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不少教育部门采取只给名分,不给建设资金、或较少投入,造成精品课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课改措施(包括教学手段、教材)无法实施,大多留于表面包装,中看不中用。
4.精品课程整合与利用不够,后续建设不力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精品课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共享渠道不畅,推介力度弱,在把握和处理精品课程建设和开发问题上,倾向于项目化,以完成开发建设为目标,项目后管理和评价薄弱,未形成常规化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后续建设工作缺乏应有的力度,只是到了阶段性检查时,精品课程负责人才紧急动员团队人员,采取突击行为,匆匆搜寻所需教学资料,赶制课件、编写教案和教材,而那些结题验收的课程,则永恒定格在结题时的状态。而且很多时候连本校教师也不了解,更谈不上利用。重申报、轻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普遍存在。
5.实践类精品课程数量极少
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比例一般都超过总学时的50%,但是却多数停留在理论课、至多理论含实践课类型的精品课程建设上,鲜见完全把实训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加以建设的案例,这与高职教学实际不符,明显落后于精品课程建设步伐。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实训条件、实训指导教师力量、成果体现方式、建设难度大等因素制约。此类课程亟待开发建设。
二、推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
深化“依托行业、对接产业、服务企业”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职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找准精品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源头。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相关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及职业资格的要求,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应定期召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讨会、专业指导工作会议等,组织、学习有关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文件,展开讨论,要深刻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投身到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去,自觉地肩负起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细化课程建设过程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有效合作、高效运作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是精品课程的最为重要一环。应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有具有学术造诣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理论型教师,更应吸引一定数量的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技术专家或技术能手,担任课程组成员,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指导,从而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组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这是高职教育特点所要求的;主讲教师应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并参与其技术服务。学校应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培养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通常是由一个团队进行,其日常工作一般采取课程建设负责制。责任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运作、自评等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学期中、学期末进行自查,定期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及时与系、学院领导汇报沟通工作情况。学院每学期结合教学检查对精品课程进行检查,在学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团队尽可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争取系部、学院的支持。
3.强化校企合作,凸显精品课程特色
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职业指向性,因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在框架构建和内容选择上应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突出职业性的特征。即,精品课程必须以某一职业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要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第二要重视精品课程的实践性。要整合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上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这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大有益处。以上两点决定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高职教学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之一。第三要兼顾高等性和适应性。通过高职课程学习要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的高素质社会成员;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与传统单工种的培训有本质区别,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其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
4.提高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率和建设质量
由于精品课程成果使用、带头示范作用情况不理想,所以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推广:第一要提高相关课程网站的利用率,加大推介力度,搭建精品课程建设指导网络平台,及时精品课程建设相关信息。推介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组织形式的推广,比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说课录像、教学进度安排、课堂设计教案、课件设计等。第二是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精品课程的奖励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成长,将课程建设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把其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在教师考核中进行适当加分,这样可以把精品课程的建设融入教师的日常授课中,使堂堂精品课成为教师授课的常态。第三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与示范,通过邀请有经验的精品课程负责人、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对申报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进行辅导、培训,提供技术帮助与支持,介绍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组织专门人员对口、帮扶相关课程建设团队,跟踪、及时解决教师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此外,用好有限的建设经费。严格执行院校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专项经费落到实处,落实到急需的一线教师身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教师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以持续的过程深化来完善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动态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具有开放性、成长性、先进性、创新性、长期性的特点。精品课程的结项并不等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终结,只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更新阶段的开始。结项以后的精品课程内容还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和岗位需求、科研发展水平继续建设,其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均要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加以更新和完善。
6.加大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一、三大举措保障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几年来,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我区遵循“整体推进、有效引领、创新机制、改进提升”的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活动,即以每年3月份和9月份的中小学视导为发现问题的契机,以每年10月份的教学工作会为有效引领的平台,以每年12月份的德育工作交流会为总结提升的载体,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一是政策保障,规范管理。几年来,我区围绕工作重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2009年,为充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我们出台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我们出台了《金水区中小学教学指导意见》和《金水区中小学教学常规》。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的监控,我们出台了《金水区杜绝不文明教学行为》《金水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金水区学校领导任课、听课制度》等文件,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2011年,为了使我区的课程建设能够稳步有效地推进,我们出台了《金水区关于加强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详细规定了课程建设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同时,我们还配套制定了《金水区品牌课程评选方案》和《金水区品牌社团评选方案》,以保证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二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为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平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扎实进行。首先,按照“分区合作、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原则,根据地域和学校特点成立了六大学区,实行了学区化管理制度。其次,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长轮岗、中层竞聘、教师交流等活动。然后,下移工作重心,整合各业务部门,成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最后,以推进百名“学科带头人”、百名“首席教师”、百名“教学新秀”为内容的“三百工程”为重点,确定全区教师梯队建设的目标和规划,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讨等多种途径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科学引领,有效实施。科学引领是保证课程建设有序、规范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聘请了省内教育名家、著名专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顾问团,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用专家的智慧引领文化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引导学校通过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逐步构建有自身特色的课程规划,并通过校长讲坛、金教论坛、协作区联席会议等形式组织多层次之间的交流,加强沟通,共享智慧。
二、持续推进,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一是做好学校课程建设的需求与评估。需求与评估是课程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要求学校首先要成立由校领导班子、教师、学生及教育专家等组成的学校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落实和相关制度的制定。同时,强调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劣势,找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课程建设的契合点;还要通过座谈、问卷、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教师的优势资源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制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是制定《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基于学校的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要求,在分析与研究课程建设的需求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实施原则、课程结构等内容。目前,各所学校都已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方案,并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如文化绿城双语小学,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依托“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实验项目,将“雅趣立根基,培养国际娃”作为学校育人目标,构建了一套
“稳固基础、互动共生、雅趣促行”的课程体系。
三是认真抓好落实课程目标的渠道与途径。课程实施方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中,必须通过教学行为来进行深入落实并不断反思与调整。如今,我们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施和探索。
首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我们要求各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开足开齐、上好上齐每一门课,并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每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不加重学生负担。同时,要通过课堂教学落实课程建设的基本思想和理念,要把落实好课堂教学常规作为课程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根据这些要求,各校要按照我区下发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有关道德课堂的建设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师资学校重视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师梯队建设,注重培养年轻教师,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具体做法是安排年轻教师与主讲教师同讲该门课,授课期间同时备课,共同研究课件、教案、习题,使之深刻体会该门课的特点与精髓,树立精品课的教学理念,形成精品课教学梯队;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效果明显。教师利用网上精品课程资源,互相学习、借鉴、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学、教、研相结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队伍在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等方面的组合都比较合理,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较强,这些都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为课程组成员提供更多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近年来,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中不断有教师获得学校资助的国内外进修或参加国内各类教学科研交流会议的机会。学校还注重优化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结构,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强化技能训练环节的指导工作。我校4门校级精品课程均聘请了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使我们的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精品课程教学手段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创新型教学方法理念,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型创新人才,一是构建设自主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营造互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信息量。学校多次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既展示了教师教学水平、也起到了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还通过教学教风建设、教学专项检查和教学研究活动,督查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鼓励教师采用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灵活多样的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配备了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专业计算机房以及相应的模拟实训软件系统。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推进多媒体、网络媒体的建设,要求在课程网络上建立友好界面的,美观大方的课程专题内容、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集、相关信息以及参考文献等等。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教师资源和优秀教材资源,并能够使用到优秀的课件,体验先进的教学方式,获取大量的学科前沿信息。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宽广,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精品课程管理,在对精品课程的管理
【关键词】学生主体;网络课程;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61-02
【作者简介】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5)商务管理系物业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国家注册物业管理师、国家服务外包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经营与管理等。
一、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情况,笔者组织了业内同行和学生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等江苏省内8所开始建设网络课程的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内容不仅包括网络课程建设情况、使用情况、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效果、自学能力的提高程度、教师应用网络课程情况等方面,同时也分析了高职学生对网络的喜爱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建设网络课程,但是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比重较小,大部分网络课程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另外,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网络课程教学兴趣不大,仅作为学校派下的任务去完成,以通过学校考核为目的。
二、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建设比例偏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江苏省内8所院校进行的调研,所有学校都建设有网络课程开发平台,但是超过6成的院校网络课程建设比例占课程总量不足30%,相比国外网络课程建设情况,比例偏低。对于版权保护,只有2所学校提示学习者修改资源时应告知学校,其他学校都未做相关提示,甚至有1所院校的资源未做任何技术处理,直接链接了大量的教师讲义供学习者下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作为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大力推动网络课程建设的同时,更应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的保护,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养成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
(二)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对以教案、授课PPT、录像等素材简单堆砌的网络课程不感兴趣。
(三)网络课程建设形式比较单一,交互式学习环境和终端技术还需进一步优化。从技术的角度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中Web2.0技术的应用情况还不普遍。
(四)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的考核方式、考核重点没有落到网络课程服务群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仅仅看几个“数字”,评价考核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五)部分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只是通过学校网站对外,过于重视前期开发而忽视后期利用,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路径探究
(一)MOOC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方式
网络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要以面向实际应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网络课程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建设的思路应以学生的特征、状态、学习喜好和方式等为依据,并且在网络课程建设的每个环节、每项内容中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方式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个性鲜明、特长突出,他们大多喜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愿意参与其中,而对于理论知识则缺乏兴趣,需要参与式教学的引领,这恰恰反映出MOOC时代新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方式。在学习特征方面,最主要体现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环境的网络化,以及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在学习方式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学习者进行资源利用、问题探究、交流协作的学习,并且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针对学习的这些特征,在网络课程建设时就要充分利用其优点,尽量规避缺点。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及路径构建
网络课程建设是融教师主导教学内容设计、学生主体学习内容设计以及网站展示方式设计于一体的过程,每一项设计都必须真正将“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始终。
1.网络课程建设理论依据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课程中内容提要、学习目标、辅助素材、测试评价等内容设置应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导航菜单来满足学生自主个性的学习需求。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定学习内容、自定测试与评价内容、自定学习进度。
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网络课程要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中心来提供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知识的重新建构,不断扩充教学资源库。
2.路径构建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感知―态度―行为”理论,围绕网络课程建设中学生“为什么参与、是否可以参与、参与什么”的问题,并结合前期调研,构建了学生参与式网络课程建设路径模型(见图1)。
图1 学生参与式网络课程建设路径
该路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引领下,形成由“学情分析”环节开始,至“网站学习效果考核”环节结束的闭路循环。学情分析是网络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基础,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偏好以及课程可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条件,确定网络课程的服务群体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依学情分析来确定,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这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活动设计”,即教师主导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主体参与活动设计。教师主导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教师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组织、问题的设计,主导教学过程、引导协作、纠正问题,最后总结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主体参与活动设计,则需要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或启发搜索资源、提出问题,并与同学、教师交流讨论,运用相关工具进行知识建构,提交作品或成果。这些设计都以网络课程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的特点,建设网站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如,与学生讨论商定网站菜单、网站导航风格,将需上传的素材交给学生,由学生上传并练习并反馈效果。这样的过程会让学生以“建设者”的角色自觉进入网站学习。网站利用情况的统计、学习效果的考核不再仅仅看点击率,而是通过学习过程的反馈、作业提交的情况和网站上互动的效果来检验网络课程建设效果,以及网络课程配合面对面教学模式,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DOI]10.13939/ki.zgsc.2015.45.015
1 引 言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是常州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介绍配送业务流程和物流中心管理技能的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物流配送中心作业及管理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进行物流中心业务操作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今后进入物流企业或工商企业从事物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1 专业课程定位不清晰
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一点在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明确反映。但到底什么是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物流管理人才与运输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流通管理、物资管理等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什么实质区别,这些对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具体、非常重要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给予清晰的回答,因此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定位就不明确。
2.2 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人才的培养最终是要落实到课程的学习上,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没有界定清晰的专业主干课程。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尽管都规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但这主要是基于自己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解,不同高校对主干课程规定有时大相径庭。
2.3 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刚性很大,难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程度脱节,课程过多偏重于理论解释和分析,缺乏对活生生的物流管理案例和实践的探讨。因此应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突出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是适应高技术的要求,掌握专业技能和实用的工程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予以保障。
2.4 教材内容滞后与课程资源不足
教材撰写“低、乱、重、虚”。“低”是指教材质量低。随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不断增加,教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编写教材的队伍也日益庞大,“鱼龙混杂”,尽管也编出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教材,但大部分教材质量低劣,编写者急功近利,在没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厚重积淀、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动手编写教材。“乱”是指教材编写混乱。“重”是指不同课程教材内容重复。“虚”是指教材远离实际。
物流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目前国内不少物流管理专业教材过分偏重于理论,内容过于抽象,脱离活生生的物流管理实际,不仅教师教学感到吃力,学生学起来、理解起来也感到困难重重。
2.5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团队力量薄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摒除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改变仅以黑板、粉笔为工具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一元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实施教学,使用多元多向传递信息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要有“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原因:从存量方面看,很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属于“匆忙上马”,在缺乏专业师资情况下开设的。这些高校为了抓住物流管理人才市场紧缺的机遇,缓解学校就业压力,从其他专业抽调师资组建物流管理专业,这就使得物流管理专业存在师资力量“先天不足”;从增量方面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师资供求缺口过大,导致不少高校希望借助于人才引进措施来加强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设想一时难以实现。
3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3.1 课程定位明确
明确课程建设理念,做好课程定位。课程建设理念指导课程建设工作的思路,课程定位指导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偏离专业的方向。《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基层物流配送岗位的操作管理技能与素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该课程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设计和分解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课程培养岗位包括采购员、验货员、保管员、理货员、拣货员、配货员、信息员、送货员、调度员及相应基层管理者等。
3.2 课程内容鲜明具体
该课程主要讲授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选址规划、系统规划、设施设备规划、区域设计、基本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和运营管理等章节。同时就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功能以及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和探讨。课程内容以其丰富、深入,体现了该课程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避免与其他物流专业课程内容重复。
3.3 改善与创设实践与实验教学条件
本课程目前开设有《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作为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程后续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将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实践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使学生熟悉物流运作,深刻理解一个物流中心的构成、功能和作用;达到对该课程具有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选用优秀新教材及课程资源动态更新与补充
该课程优先选用省部级规划教材和优秀新教材,利用网络搜集补充教材上不具备的物流行业最新动态及物流新技术,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目前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为教材,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逐期完善,具备与时代、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电子教案,不断更新与补充的视频资源库(目前已达128个),试题库10套,并做到试题不断补充与调整。案例库不断丰富中,目前已多达200有余,具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1份;课内实验任务书、指导书1份。
3.5 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团队梯队化
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地获取信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学生就学得快、记得牢,有兴趣、有享受。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使课堂教学从封闭型走向生活开放型,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熟知自然界现象;要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丰富知识、增加阅历、培养情操、健全人格;要进行开放式教学,使师生平等,关系融洽,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创新;要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猜想、能够变通、能够求异、能够创造;要提倡学生思考问题多、新、奇、活;要保护学生的奇特联想的热情;要驾驭课堂教学的技能,放得开,收得拢,开关闭合,运用自如。
(1)头脑风暴法:能够挖掘教学资源,培养创新型意识。“头脑风暴”的主体是学生,形式是各抒己见,互相脑力激荡。让学生交流代替教师讲授,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头脑风暴”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头脑风暴”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主题,充分思考,有赞同,有辩驳,相互激发,争相发表各自观点与主张,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活泼,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
(2)角色扮演法:从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思想的区别出发,采用角色扮演法,结合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设计物流中心作业流程与操作技能的基本框架,做好知识模块的组合,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
(3)模拟教学法:借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对物流中心的整体全面运营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运营仿真,输出仿真报告来进行实证分析 。
(4)案例教学法:选取京东、苏宁、海尔等物流中心的实际运作,并对案例进行点评与评析。引起学生讨论,关注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5)项目教学法:把该课程转化为若干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过程。例如,围绕给某一配送中心的布置这一任务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方案的制定并互相评价。
在将以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尝试参观教学法、竞赛教学法、新媒体教学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思考与学习,做到推陈出新,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与效果。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教学队伍由7名骨干教师组成,即1位教授、4位副教授、2位讲师;骨干教师分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的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师资配备完善,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这支教学队伍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师德口碑普遍好。
4 结 论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仔细研究并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深入研究课程建设的关键点,探明其程序和操 作方法。经过努力,我校的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也在课程建设中不断成长。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高校教师为之不断积累经验和实践总结,以探索出更适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课程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梅,胡彦蓉.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交叉类课程建设初探[J].物流科技,2015(8).
[2]段红莲.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改革[J].中国市场,2013(38).
关键词:课程建设;改革;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作者简介:冯秀(197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系,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4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74-02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成立于1958年,长期作为全国化工职业院校的牵头专业,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很高声誉。上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在全国化工职教界借鉴加拿大的CBE理论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本世纪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在示范性建设中,由机械系主任、本专业带头人、全国化工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潘传九老师带领团队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体化、三平台、两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1]从2011年开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和“三维”综合化培养思路对“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建设。[2]
本文主要阐述了“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标准制订及课程教材和资源库建设。
一、课程建设思路
根据本专业定位,并依据“一体化、三平台、两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架及文献[3]、[4],确定本课程建设思路如下:
1.课程建设团队组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是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而且课程中工作任务要符合企业的工作实际,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必须要有优秀的企业人员。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前提,这支队伍在学术、职称及年龄方面都需要有阶梯性,同时为“双师型”。
2.企业调研
课程团队成立后,利用团队的人力资源,小组成员先后到中石化金陵分公司、扬子石化芳烃厂、扬子检维修公司、南化检维修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表现的评价情况,明确了设备点检及管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这些为课程后续建设指明了方向。
3.企业、行业专家研讨会
在专家的指导下,以岗位工作为引导,经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工作领域;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
4.企业、行业专家论证会
由企业、行业专家对所制订课程标准、建设内容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
5.形成建设方案
根据反馈意见,对课程标准、建设内容进行修改,形成完整的可执行方案。
二、课程具体建设
1.师资队伍组建
为了满足课程建设要求,组建了本课程师资团队。本团队有10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0%,有1名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位全国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教职委副主任委员,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010年,本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这样师资强大的课程团队,为建设一门符合高职教育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流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课程标准制订
课程建设与实施依靠课程标准,同时,课程标准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制订好课程标准,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培养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本课程以设备点检员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以企业一线专家对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岗位分析为参考,制订了本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本文主要介绍课程概述、教学设施及教学方法,其余内容见文献[2]。
(1)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学院办学思想为指导,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贯彻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根本、技能实训为重点的教学方针。课程内容设置上,把握“一个核心,突出两个重点,构建三个体系”的原则,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素质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并实现三体系一体化。
本课程根据化工生产中点检员的真实工作岗位要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步扩展设置各项目任务。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练习查找资料,制订项目计划方案,经过具体实施环节完成课程各项任务,掌握化工机械检测仪器、检测设备的使用;掌握化工机械故障振动分析、温度分析、铁谱分析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从而提高在化工生产中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诊断的具体技能,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设施。本课程在我院勤业楼一楼化工装备实训中心进行,该中心为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具有开展本课程教学活动所需的软硬件,如图1所示。该实训中心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离心泵操作系统10台,换热器设备10台,控制室1间(里面可以容纳40学生左右),电脑10台(装有测振系统),并配备基本的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各10套,这些已经可以满足本课程教学要求。但还缺检测仪器,像泄漏检测仪和红外点温仪仅各有4套,机器听诊器和冲击脉冲计各有3套及智能化测振仪2套,每种仪器至少还缺6~8套。在这种教学设施下,只能把学生分批进行学习。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和所设项目的特点,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任务驱动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项目分别对任务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并写出各自的实施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互交流,再依据修改意见进行方案修改,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教师提供仪器及设备给学生,学生依据方案进行项目的具体操作,项目完成后,学生写出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2)小组讨论法。为了更好完成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4名学生,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合理分工、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3)角色扮演法。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如老师扮演巡检员,学生扮演点检员,全程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
4)案例教学法。设备故障诊断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因此在学习故障诊断基本思路和方法时,可采用实际故障案例开展教学。比如,以“某大型压缩机投产运转两年后发生强烈振动”为故障案例进行教学,首先应讲授设备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症状,然后让学生去分析案例中故障信号特征,据此诊断出案例中故障的种类。通过该案例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故障诊断思路和逻辑思维能力。
5)启发式教学。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从人体疾病诊断演变而来。常用的人体疾病诊断方法有量体温、抽血化验、听心跳、测脉搏、做心电图等,对应于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诊断就有温度诊断、油样诊断、振动诊断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知道项目怎么进行时,可通过人体疾病诊断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3.教材建设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在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目前社会上适合“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基本没有,教材的建设迫在眉睫。目前,该课程团队已经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化工设备点检员》高级工、技师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与企业人员合作编写工学结合项目化校本教材。教材内容按上述课程标准构建,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的整体设计及课程简介,第二部分由项目一组成,第三部分由项目二及项目三组成。每个项目中分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是根据岗位实际操作要求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单元后附上所需要的知识点,学生根据给出的问题自己学习、自己做,在做中学、学中做,项目做完,内容学完。
4.教学资源库建设
依照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所需的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案例库、网络课程等资源库,并依托学院的数字化公共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又增强了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从实际工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一个丰富优质的活动载体或平台。
三、课程建设特色
在学习领域内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为引导,以企业设备管理任务为项目,按设备点检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和考核,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并采用理论实践“五个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一体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空间场所一体化,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一体化。同时,在教学实施上体现了两种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即校内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结合,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且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四、结束语
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组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制订课程标准、建设项目化校本教材及数字资源库,不仅保证了本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还促进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及教师队伍的发展。同时,由于建设周期比较短,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及资源库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工程案例需要进一步收集和补充,校企合作还需要加强联系和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黄斌,潘传九.一体化 三平台 任务引领 工学交替——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28):10-11.
[2]冯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化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2-93.
[3]张春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122-123.
在为期五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来自于课程改革前沿的北京、上海等地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其中,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韩艳梅的《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与更新》,让我明白了编制学校课程计划的必要性和如何去编制一份学校课程计划;窦桂梅校长的
《清华附小“1+x”课程的构建》不仅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清华附
小,而且也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课程建设,我们能做些什
么?”上海黄浦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立
芬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北师大附二中校长曹保义的《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改革实验》、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郭金华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课程统整》、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的《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告诉我――课程建设,该怎么去做?这次培训,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头脑风暴”之旅,让我对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有了“拨开云雾看月明”的感觉,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
1.什么是“课程”
通过本次学习,我真正理解了“课程”的内涵,明白了课程绝不等同于课堂、等同于科目。课程不仅仅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而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正如胡培华校长所说“学校的全部生活就是课程。”广义上的课程应该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布局、办学思想,小到教师指导、勉励、批评学生的措辞,均属于课程。课程无论何时,无论在哪一所学校的教育中总是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浸润在课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为整合各科资
源,落实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个性化补充、拓展、延伸、丰富,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的义务和责任,也是课程领导力中的必要能力。
(1)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了国家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创造出了适合学生学习基础的教育,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不再被动地执行学校下达的教育教学指令,开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
(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走下“神坛”的第一步,学生开始明白“成长”不是空中楼阁,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都在影响着自己的身心发展,并不是课本、课堂才是教育,课程就在身边,教育就在身边。
(4)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个人专长的进一步挖掘成为可
能,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认可、对自身职业的眷恋和自信程度都明显高于其他教师,对学校凝聚力的形成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3.如何立足本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1)依托教材,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除了具有权威性、示范性和系统性外,还具有拓展和延伸的空间,具有研究和实践的空间,有着极大的资源蕴藏量。在基础教育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首先立足于课程发展,依托教材,选择适合本校传统和师资的优势资源进行。
(2)规范实施,促进个性发展
作为“三级课程”的校本课程,在开发和实施中,必须严格地执行《学校课程计划》,落实教学课时,制定教研制度,开展“校本课程教学研讨课”,并结合课题研究,加强教学常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管理,加强教学监控,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研究策略,实现校本教学的最优化。学校还应定期举行校本课程教师座谈会,总结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共同解决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与实施的问题。实施中,还应采用走访调查、信息交流、动手操作、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知识延伸、能力提高、个性发展。只有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出校本课程的功能。
(3)重构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微妙领域。”校园文化在学校工作中能有效地“凝聚人心、昭示方向、规范行为、铸就精神、达成目标、孕育特色、促进和谐、推动发展……”
二、区内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建设无统一、系统、全面的要求
我们现在的课程建设只是停留在规定上什么课,上多少节等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而将课程建设提高到“学校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的要求还差得远。
2.各校课程建设情况参差不齐
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走得好些,但区内基础薄弱学校就连完成最基本的课程设置都成问题。
3.各校领导、教师对课程建设认识差距大,对实施课程建设
不利
4.学校课程建设专业人员不多
三、对区内课程建设的建议
1.加大对学校领导和课程建设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2.贯彻“学校一切学习、生活都是课程”的理念,全区统一制定全面、系统的课程建设要求,将课程建设、实施情况纳入督导评估和目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