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学习能力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

第1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SIYB创业培训体系 高职学生 创业能力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经济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社会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学生的就业与失业日益成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处于高等教育较低端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其不仅要面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同学的就业竞争,同时还要面对社会对高学历的畸形追逐,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面愈发狭窄,就业难度愈发加大。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并不仅只是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努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别人创造就业机会已不再是梦想”的口号已经深深植入创业教育的内涵中。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院校变革职业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与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 的新就业模式中着重提出要加强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理念。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高等教育要推进创业教育”。这都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将是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突破。全面、有效、切实地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促使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标准,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内涵,也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创业能力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创业能力的概念

创业能力是指从事创业活动的人为了能从事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与行动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开发、自我实现、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知识与技能经过分类和概括、升华化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模式;是统一协调、合理运用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极难被其他人模仿的且独有的能力。创业能力可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类。思维能力是创业的基础,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意识、心理品质和思维模式;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是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二)创业能力的特征

1、创新性。创业的过程本身即为创新的过程,是一系列的、不间断的打破陈旧现状的过程,这就要求创业能力也具有创新特性。创新是创业成功的源泉与内在推动力,要求创业者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潜能,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冲破定势,打破常规的集中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寻求最佳答案,不断地超越现实和自我。而如果创业活动缺乏创新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即便事业取得暂时成功也可能难取得持续性的进步。

2、综合性。从创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可见,在创业实践中真正能体现其价值的是由上诉多种能力有机形成的综合能力。在构成创业能力的各种要素中,均有独立的功能与作用,均无法由其它要素所替代,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到其它要素对创业实践活动的作用,从而影响整体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效。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要求创业能力的各个要素必须相互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各要素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定结构,从整体上决定了创业能力的高低。

3、实践性。创业能力从大的范围来讲,是指人们在各行各业中创立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实践活动;从小的范围来讲,则是指人们创办小微企业的实践活动。创业能力只能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实现其社会价值与成效。而创业能力也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的具体情境中才能不断的完善与成熟。可以说,创业能力离不开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为创业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环境,创业能力也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所以创业能力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具有实际意义,其与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创业能力被打上深深且显著的实践性烙印。

二、传统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现阶段,虽然创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有十余年的推广与实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政府各方面的关注,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与创业教育基础的薄弱,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还是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课程教育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还是坚持以传统的课堂教育为主,在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例如:《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风险投资》等专业或选修课程,将创业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知识与能力,构建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结构。从完善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以实体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核心在于坚持以创业的实践过程,通过学院创业园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创业园内的创业实践活动,以此完善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创业技能。结合学生真实的创业实践,融合学生创业互助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实体化的创业运作与全面的创业服务咨询成为此种教育模式的关键。

(三)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依靠课堂创新教育与社会活动为支撑,以 “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基金”等为教育的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此种培养模式定位于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创新型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结合,对人的创新性要求高于创业实践活动本身。

综合以上几种主流形式的创业教育模式,都给发展中的我国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社会影响,但不难发现其均是从专业课程教育为出发进行设计,缺乏结合创业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没有考虑创业实践活动的阶段发展需求与特征。同时,培训过程也基本集中于专业培养期限内,对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活动缺乏后续支持与关注。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现今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限制创业教育继续发挥其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SIYB创业培训体系基本情况

SIYB创业培训体系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简称SIYB)系列创业培训的一部分,是当今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体系最完善,效果最突出的创业培训教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并在84个国家使用。SIYB创业培训体系是中国政府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及就业环境特色,为实现“能力创业,创业促就业”的目标在2000年与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地区就业促进项目(ILO/PEP)合作引入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劳动厚生省提供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10年的时间,全国共组织400余万名创业者参加SIYB创业培训,通过对创业者进行诚信教育和创业必备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创业带头人,培训后有近200万人成功创办了企业或实现了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平均达到54%,并新创造1000余万个就业岗位,这些都远高于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与社会影响力。

四、基于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重建

结合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自身设计与现阶段高职学生创业实践行为的特点,构建基于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4643模式”即四个发展阶段、六种创业能力、四个支持层面、三段式培训方式。(见下图)

图1 基于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4643模式”

(一)认清创业实践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在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企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创立阶段、巩固阶段、扩大阶段,而对应企业发展的4个阶段,相应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分别是: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EYB(完善你的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而言,也同样不能一概而括的用相同的方式与方法去指导其的创业活动,必须区分其处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不同时期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

(二)重点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六种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转变错误的创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今后从事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但是,创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学生学习并掌握多种创业能力。在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开设了不同对应的培训项目,而不同的培训项目又对应着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创业能力。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4个的培训项目要求创业者需要达到的六种创业能力要求是:领导能力、法律素质,人力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生产创新能力。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保证了其拥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其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轨迹并不可能偏离企业的发展规律,要选择最能影响创业实践活动程成效的核心创业能力进行有重点的培养。

(三)四个层面的支持

SIYB创业培训体系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取得骄人的成绩,无异于取得了三个层面的鼎力支持:政府、国际组织、社会,三者缺一不可。而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也必须得到对等的四个层面的支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同样也是三者缺一不可。政府应该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政策的落实, 同时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学生创业的门槛与风险,特别是资金上给予积极扶持,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校必须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其不仅要具备理论基础,还要具有相当的创业实践经验。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社会也要改变原先评价学生的标准,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社会氛围;同时,家庭的鼓励与支持也是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无私的后盾。正常情况下,家庭也是学生创业活动第一笔资金的重要来源。

(四)三段式培训方式

在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整体推行三段式培训方式,将整个创业培训过程分为理论学习阶段、咨询辅导阶段和后续扶持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主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经济法规教育;在咨询辅导阶段,由咨询委员会专家或培训机构教师对学员制定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分类指导和咨询,帮助学员确定有发展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修改和完善《创业计划书》;在后续辅导阶段,主要针对学员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服务。在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借鉴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三段式培训方式,将三段式的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移植于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中,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五、总结

创业教育仅仅走过了十余年的时间,但确实实在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风风火火的创业教育和不断投身创业实践活动的高职学生,作为政府、作为社会、作为学校都应该对创业教育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集众人之所长,让学生的创业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万媛媛.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3).

[2]谢云飞.高职高专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2010,(12).

第2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4.1%、10.2%、5.4%、3.3%、3.3%和2.7%。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0.4%,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23.1%和16.5%;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15.7%、47.9%和36.4%;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17.6%,非国有企业占82.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44.4%,股份有限公司占14.5%,集体企业占3%、私营企业占8.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6.5%,股份合作企业占5.2%。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学习,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其个人学习能力处于中上水平,目前其获取经营管理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来自于亲身实践以及总结与反思。

与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相比,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尤其在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收集外部资料、外出学习和参加会展等。企业在内部分享知识主要通过管理者向员工传授、经验交流等传统途径,而类似互联网交流、内部刊物等现代和规范的知识分享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所有制、规模的企业,其组织学习能力有显著不同。总体来说,民营、规模较大、员工学历较高、培训费用较多的企业,其组织学习能力相对较强。

总体上看,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明显强于组织学习能力,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个人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都对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有较大影响,其中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更大。

调查表明,企业应重视学习,企业经营者在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要有效地将个人学习能力逐渐转化为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重视员工素质提升,加大员工学习培训经费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应大力加强企业家成长与企业组织学习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学习的现状

本次调查涉及了企业学习的两个方面: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学习和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

一、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学习

本次调查从三个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的情况:一是个人学习能力;二是获取知识途径和读书情况;三是对“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熟悉程度。

本次调查依据学习型组织过程模型,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分为九个分项,分别为“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反思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传递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并对这九个学习分能力加权平均得出“个人综合学习能力”。本次调查将个人学习能力强弱分为七等,分别为非常弱、弱、较弱、一般、较强、强和非常强,依次用数字1~7表示。得分越高,说明个人学习能力越强。

1.企业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经营者对自身九项能力的评价得出,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的平均值为5.48,属于中等偏上,即学习能力较强的水平。其中反思能力(5.69)、发明能力(5.63)、获取知识能力(5.61)相对较强,选择能力(5.57)、执行能力(5.55)、推广能力(5.54)、发现能力(5.50)处于中间,传递知识能力(5.19)和知识管理能力(4.59)相对较弱(见表4)。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的九个分能力之间大多数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执行能力”与“推广能力”、“发明能力”与“获取知识能力”以及“选择能力”与“执行能力”三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企业经营者获取经营管理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亲身实践、总结与反思,同时对读书学习也较为重视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获取经营管理知识的有效途径按比例排列依次为:亲身实践(69.9%)、总结与反思(47.1%)、与人交流(30.2%)、参加培训(25.5%)、读书刊和看影像资料(21.1%)。这说明亲身实践和总结与反思是企业经营者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见表6)。

3.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比较熟悉

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经营者熟悉“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这两个名词。其中,很熟悉的占22.6%,较熟悉的占59.8%,不太熟悉的占17%,很不熟悉的只占0.6%。

二、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

本次调查从三个方面了解了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情况:一是组织学习能力;二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途径;三是企业内部分享知识的途径。

1.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总体上弱于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

本次调查依据学习型组织过程模型,将组织学习能力分为九个分项,分别为“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反思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传递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并对这九个学习分能力加权平均得出“组织综合学习能力”。本次调查将组织学习能力强弱分为七等,分别为非常弱、弱、较弱、一般、较强、强和非常强,得分越高,说明组织学习能力越强。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平均值为5.15,属于中等偏上,即学习能力较强的水平。其中,执行能力(5.34)、反思能力(5.33)、推广能力(5.30)相对较强,选择能力(5.29)、发明能力(5.19)、发现能力(5.18)、获取知识能力(5.15)处于中间,而知识管理能力(4.71)和传递知识能力(4.47)相对较弱(见表10)。

调查还发现,企业组织学习的九个分能力之间大多数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发现能力”与“发明能力”、“发现能力”与“获取知识能力”、“选择能力”与“推广能力”以及“执行能力”与“反思能力”四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收集外部资料、外出学习和参加会展

调查发现,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比较多,按比例排列依次为:收集外部资料信息(69.1%)、派人出去学习课程(63.1%)、参加相关会议及展览(62.3%)、外出考察(58.4%)、聘请外部人员来授课(45.3%)、读书刊和看影像资料

(43%)、通过合作联盟(22.9%)、聘请外部顾问(21.6%)、从外面招聘或挖人(21%)、聘请咨询公司做咨询(13.1%)、通过收购兼并(3.5%)。这说明,收集外部资料信息、派人出去学习课程和参加相关会议及展览,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3.企业内部分享知识主要采用传统的途径,更现代和规范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发现,企业在内部分享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比较多,按比例排列依次为:管理者向员工传授(75.8%)、将经验变成制度流程(55.8%)、开正式经验交流会(48.1%)、员工之间非正式交流(35.1%)、将经验形成课程用于培训(27%)、内部刊物交流(17.7%)、内部互联网交流(11.2%)。这说明,企业内部分享知识主要采用管理者向员工传授和经验交流等传统途径,而类似互联网交流和内部刊物等现代和规范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影响企业学习的因素

本次调查了解了影响企业整体组织学习能力的三类因素:

一是企业特征,包括企业所有制类型、规模、地区和行业;

二是企业员工素质和员工培训;

三是企业对竞争环境和发展目标的认识。

一、企业特征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在综合学习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以及获取知识能力方面都有显著差异,非国有企业强于国有企业。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九个学习分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上都有显著差异,大体趋势是企业规模越大,组织学习能力越强。

不同地区的企业在推广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上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东、中部地区的企业在推广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上强于西部的企业。

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获取知识能力和传递知识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其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的企业获取知识能力最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采掘业和住宿餐饮业的企业传递知识能力最强。

二、企业员工素质和员工培训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

1.企业拥有高学历员工有助于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越高,组织学习能力越强,这说明企业吸引高学历的人才有助于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调查还发现,员工中大学本科比例不足5%的企业占40.1%,在5%~20%之间的占42.2%,在20%~50%之间的占12.7%,超过50%的占5%。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八成的企业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不足20%,企业应该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以促进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

2.企业增加对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有助于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企业对职工的教育费用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越高,企业组织学习能力越强。

调查结果显示,**年职工教育费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7%,其中有43.7%的企业比重不足0.5%,38.9%的企业比重在0.5%~2%之间,12.9%的企业比重在2%~5%之间,只有4.6%的企业比重在5%以上。这表明企业加强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有利于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

3.企业对培训较为重视,但在采用现代培训方式和对培训的考核管理上还应加强

调查发现,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实践(5.11)总体来看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企业较为重视员工的培训(5.67)、在培训时比较会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5.56)、培训既包含技术也包含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5.35)、在培训中较为强调解决实际问题(5.18)。但是,企业将员工的培训成绩与其晋升奖励结合起来(4.79)以及采用现代化的电子化学习系统(4.11)有待提高。这说明,企业虽然较为重视培训,但在采用现代培训方式和对培训的考核管理上还有待改善和加强(见表16)。

三、企业对竞争环境和发展目标的认识

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企业的危机意识和企业的愿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

1.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感受明显

调查发现,企业感受到较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总体来看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企业感受最大的是外部竞争压力,认为竞争

压力大的比重接近八成,其次是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变化、顾客需求变化、技术环境变化。这说明,我国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感受较为强烈。

2.企业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

调查发现,企业的危机意识平均得分为5.79,属于较强的水平。其危机意识的四个方面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对未来发展的危机意识(5.99)、对外部挑战的危机意识(5.85)、对经营管理方面的危机意识(5.79)、对内部问题的危机意识(5.52)。这说明,相对而言,我国企业对未来发展和外部挑战方面的危机意识,比对经营管理和内部问题方面的危机意识强(见表18)。

企业学习对企业创新成效

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本次调查在了解了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现状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学习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一是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影响;二是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三是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

一、企业在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方面的现状

调查发现,企业综合创新成效平均为4.71,属于创新成效一般的水平。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平均为5.0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较强的为客户竞争优势(5.39)、运作竞争优势(5.05)和员工竞争优势(5.04),而财务竞争优势(4.69)相对较弱。

二、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为了解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时以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为自变量,以企业综合创新成效、综合竞争优势、财务方面竞争优势、运作方面竞争优势、客户方面竞争优势以及员工方面竞争优势等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对企业综合创新成效、综合竞争优势、财务、运作、客户和员工方面的竞争优势都有显著和正面的影响。其中,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对综合创新成效的影响最为显著,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对综合竞争优势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从竞争优势的各方面来看,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对四个方面的竞争优势解释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员工方面竞争优势、运作方面竞争优势、客户方面竞争优势、财务方面竞争优势。

三、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为了解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时以组织综合学习能力为自变量,以企业综合创新成效、综合竞争优势、财务方面竞争优势、运作方面竞争优势、客户方面竞争优势以及员工方面竞争优势等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对企业综合创新成效、综合竞争优势、财务、运作、客户和员工方面的竞争优势都有显著和正面的影响。其中,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对综合创新成效的影响最为显著,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对综合竞争优势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从竞争优势的各方面来看,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对四个方面的竞争优势解释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员工方面竞争优势、运作方面竞争优势、客户方面竞争优势、财务方面竞争优势。

四、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1.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明显比组织学习能力强,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调查分析发现,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强于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差值为0.33。在几个学习分能力方面,经营者个人和组织的差距从大到小依次为:传递知识能力(0.72)、获取知识能力(0.46)、发明能力(0.44)、反思能力(0.36)、发现能力(0.32)、选择能力(0.28)、推广能力(0.24)、执行能力(0.21)。只有在知识管理能力上,组织略大于经营者个人(0.12)。这表明,企业应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特别重视提升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而且经营者要善于将个人学习能力转化成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

调查分析还发现,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与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在同一学习分能力上相关系数最大(见表24)。这说明,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和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在同一学习的分项能力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调查分析时把整个样本按照企业组织综合学习能力与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分成“组织学习能力>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两组,得出两组间的企业创新成效、竞争优势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的显著性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的企业综合创新成效、企业综合竞争优势、财务竞争优势、运作竞争优势、客户竞争优势和员工竞争优势的差异都是显著的。

第3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习自主性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Holec(1981)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担负起自己学习责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确立学习目标、定义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的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五个方面”。随着语言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交际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被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温州医科大学自2008年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已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大重要模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经过短暂的一段时间后,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存在兴趣不高、态度不积极、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学习者个人因素,从而构建科学可行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使教师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提高其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及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为温州医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班(简称教改班)的学生。教改班采用以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支撑,课堂教学、面授辅导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11级(大一)和2010级(大二)各110名学生,两个年级研究对象均按相同比例选自临床、麻醉、药学和护理四个专业,并均有半年以上网络自主学习经验。

笔者基于Pintrich、庞维国、刘润清及高一红等人的相关问卷及量表,并结合我校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现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影响因素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学习频率、学习求助、学习内容管理、自我评估五个方面,后者涉及学习动机、目标设置、认知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几大重要个体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随机访谈和课堂观察,旨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获得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情感状态、学习策略运用等方面的原始资料,为提出更切实有效的建议方法建立事实依据。

根据自主学习能力五大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不高。如,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未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网络自主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我效能感较低;普遍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或即使设置了学习目标,也未能很好地付诸实践;学习过程中策略意识薄弱,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元认知能力欠缺,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也很少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

此外,对各因素和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动机、目标设置、认知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均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对两种动机类型――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深入研究显示,大一与大二学习者中,工具型动机均占主导地位,两个年级的融入型动机均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工具型动机与其相关性不大。

二、教学启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所得,笔者试探性地得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即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网络自主学习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融入型动机,并合理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

2.引导学生设置或倡导学生自我设置具体、可见的近期目标和有一定挑战性而切合个人实际的远期目标,并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加强英语认知策略培训。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认知策略,并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包括听、说、读、写、译及应试技巧的使用;利用网络平台上论坛、公告栏等实时和非实时交流的手段,经常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学生相互交流,自主答疑。认知策略的培训可通过策略意识培训,与学生签订英语学习计划合同以及具体英语认知策略培训循序渐进地进行。

4.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对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自我总结,不断调整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评估反思活动可以采取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自评和他评过程也将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估中,以提高学生进行及时反思调整的积极性。

该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双管齐下为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在课后有针对性地操练实践,逐渐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第4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创新能力

引言:在科学技术快速变更的现代社会,创新是所有企业共同面对的一个关键要素。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除了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之外,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摆脱过去贴牌生产、简单复制和模仿的生产策略。

一、相关文献阐述

创新与组织学习紧密相关。Chaveerug and Ussahawan

itchakit(2008)认为组织学习与创新相关,是企业赢得效率优势的关键因素。通过组织学习可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并实现出色的组织绩效[1]。Real, J. C., Leal, A.

& Roldan, J. L.(2006)指出组织学习可以帮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长久生存的困难。所以,组织管理者应该提供充足条件来保证有效组织学习能力的发展。此外,企业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Boxall and Gilbert(2007)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在组织学习中扮演着一个关键却又不被理解的角色[2]。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些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但是,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如何影响组织学习能力,进而如何提高组织创新能力仍然不是很清楚。

因此,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框架模型,来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与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文在前人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等文献的基础上,将三者综合起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不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学习能力都会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而且组织学习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与组织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提出一个理论模型图,如图1所示。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学习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动态过程,涉及对知识的获取、传播、解释和制度化。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组织学习成为企业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一个组织里,当知识被个人获取并传播到组织知识库而且引起一系列潜在行为变化时,这就是组织学习的过程。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基于知识的角度研究了组织学习过程。例如,Hult和Ferret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分别从团队导向、系统导向、学习导向及记忆导向等四个方面来衡量组织学习;Baker和Sinkula则以市场信息流动过程为基础,提出对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及开放心智去思考来衡量组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主要指企业通过影响和塑造员工技能、态度和行为使其完成工作并实现组织目标。Lopez et al.(2005)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应用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培育组织成员具备高水平学习的愿望和能力。Ngui et al.(2008)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内容,提出:假设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学习能力正相关。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新能力。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因此一个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而有效地进行研发,生产新产品进而扩展新市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寻找和吸引人才,激励和奖励员工,设计一个开放、共享的环境,培养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Hayton

(2005)认为人力资源策略是企业创建组织文化和加强组织创新的重要工具。Laursen and Foss (2003)发现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比如培训、知识共享、外部培训等可加强信息知识的交流并提升创新能力。Chen and Huang(2009)指出,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人员配备、员工参与、绩效评价系统和激励式补偿与公司管理和技术创新正相关。基于以上内容,提出:

假设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新能力正相关。

(三)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创新包括生成、接受和实施新的想法、流程、产品或服务。Chaveerug and Ussahawan

itchakit(2008)发现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创新紧密相关。Calantone et al. (2002)提出组织学习倾向于通过突破生产技术的瓶颈、把握市场趋势及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提高企业创新能力。Us

sahawanitchakit ( 2008 )提出组织学习的三个维度,包括共同愿景、开放的思想和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这些因素对组织创新方向存在直接影响[1]。Liao et al. (2008)发现更高的组织学习能力可以实现更好的组织绩效与技术创新。基于以上内容,提出:

假设3: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能力正相关。

(四)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为了实现企业生产过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该与生产工艺创新相协作。Ngui et al.(2008)发现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组织能力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包括吸收新技能的奖励措施、建立明确的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择的标准和提供脱产培训技能的机会。

Alberto et al.(2007)在一项研究中发现,领导风格和组织学习对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通过组织学习能力间接地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可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如组织学习、分享愿景、开放的心智等加强企业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基于以上内容,提出:

假设4:组织学习能力调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结论与实证研究建议

本文不仅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学习能力出发,研究了这两个构面因素对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而且还发现组织学习能力不仅作为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还可以调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与组织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有待于进一步实证检验的假设。本文提出的假设主要是通过理论文献研究推导所得,还需实证检验,后期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找出这些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第5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林院校;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75-03

作为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 J.H.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之后,发展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对元认知成分和它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两个方面的研究。外语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探讨了学习者元认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也有学者探究了元认知策略教学的效果并对此做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Oxford(1990)认为:“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语言而采用的管理步骤,包括选择注意、计划与安排、评价。”[1]国内外语界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外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也肯定了它的作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大方面:(1)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方面,文秋芳(1996年)首先谈到了元认知策略的调控作用,为我国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开创了先河;(2)有关听说读写译

等语言技能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研究,其中关于听力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尚欠缺深入研究;(3)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衡。”[2]元认知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基于元认知理论进行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3]。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提供计算机、网络等外在条件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能更合理地利用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所以,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用实证研究方法定量探讨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以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提供参考依据,并希望以此为依据寻找合适的学习策略培训模式和教学改革方案。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农林院校151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3岁,其中有111人来自农村,40人来自城市;其中男生74人, 女生77人。研究对象尽管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地域, 但都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

(二)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本研究共采用两个调查问卷收集数

据。(1)《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同时参考Oxford(1990)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表和文秋芳(2004)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4],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两者做了综合和修改。元认知策略(MS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卷共12个条目,分为三个要素:自我监控(SMO:Self-monitoring )、自我管理(SMA:Self-managing)和自我评估(SEV:Self-evaluating)。(2)《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主要参考徐锦芬(2004)对自主性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5],并做了局部修改和删减。自主学习能力(ALB: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问卷共包含23个条目,同样分为三个要素:评估学习效果(ELE:Evaluating Learning Effect)、监控学习过程(MLP:Monitoring Learning Process)和对教师的依赖程度(DDT:Degree of Depending on Teachers)。两个问卷都采用Likert5点计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分为5个等级,两个问卷的信度а系数分别为0.919和0.874。问卷由学生随堂匿名作答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296 份,收回有效问卷251份。

2.学习成绩。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其成绩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本研究采用它作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成绩,并根据他们的四级成绩高低不同,研究对象被分为高、中、低分三组,每组人数分别为:69、102、80。通过对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最小值分别为:500、434、365;最大值分别为:582、497、425;平均值分别为:523.72、459.39、399.62;标准差分别为:22.28517、17.18115、17.39210。

3.数据分析。所有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完成后运用

SPSS16.0 对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定量探讨了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变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二、结论

(一)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情况与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根据Oxford(1990)英语学习策略问卷的计分标准,从表1中不难看出元认知策略(MSs)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ALB)现状各维度的平均值(Mean)都大于2并且都在2.5―3.4范围内,这表明研究对象能有效利用元认知策略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对象在运用元认知策略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也能正确评估学习效果、监控学习过程,但

“对教师的依赖DDT”程度(Mean=3.1159)明显高于其他各项能力。其中“评估学习效果ELE”使用频率最低(Mean=2.7314),“对教师的依赖DDT”程度最高(Mean=3.1159),这也恰好证明研究对象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另外,“总策略Total MSs”和“总能力Total ALB”平均值分别为2.8091和2.8926, 频度都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高、低分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异同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异同,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分析研究对象中的高分组(HA:High-achieving)和低分组(LA:Low-achieving)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频率与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的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高分组(HA)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频率各维度的平均值(Mean)都高于低分组(LA)研究对象,且差异显著(P值Sig.都小于0.01), 说明高分组研究对象比低分组研究对象能更经常、更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即高分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两组研究对象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同样存在差异,其中高分组的“评估学习效果ELE”、“监控学习过程MLP”和“总能力Total ALB”平均值(Mean)都高于低分组,这说明高分组的学习者能更好地评估、监控和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相反,高分组学生对“对教师的依赖DDT” 程度平均值(Mean=3.0641)底于低分组(Mean=3.1600),这也恰好证明成绩越高的学习者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越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中“评估学习效果ELE”和“对教师的依赖DDT”有显著差异(Sig.值即P0.05),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研究对象在监控学习过程与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三)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的影响,以下运用相关分析研究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及二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如表3、4所示。

1.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表3显示元认知策略(MSs)与“评估学习效果ELE”、“监控学习过程MLP”和“总能力Total ALB”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Sig即P值都小于0.01, 说明了元认知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与“对教师的依赖DDT”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也恰好从反面证明了越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对象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越低,其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因此,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通过目标设置、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策略运用等来激发和调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自主学习起调控作用和关键的指导意义。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元认知策略是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

2.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研究结果发现除“对教师的依赖DDT”与“学习成绩AA(academic ach-ievement)”呈负相关外,其他维度的Sig即P值均小于0.05,即二者都与学习成绩AA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度依次为评估学习效果ELE>自我评估SEV>总策略Total MSs>自我监控SMO>总能力Total ALB>监控学习过程MLP。由此可见,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成绩的两个有力的预测变量,其中,“评估学习效果ELE”是“学习成绩AA”的最强有力的预测变量,其显著性相关系数约为0.400。该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学习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说明了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成绩越好。

通过以上定量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描述分析表明,研究对象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都处于中等水平,他们这两种能力都有待加强。(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较低分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较频繁。但两组的自主学习能力中仅“评估学习效果ELE”和“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DDT”有显著差异。(3)由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对教师的依赖程度与英语学业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且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学业成绩的两个有力的预测变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能够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双赢目的。元认知策略是一种成功的管理策略,这种自我管理策略对提高学习成绩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对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科学的元认知教学和学习策略培训,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观念,以有效地改进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Oxford,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丁向东,李丽霞.我国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15年回顾与 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2,(21).

[3]岳好平,施卓廷.大W英语自主学习元认知实证研究 [J].外语研究,2009,(4).

第6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国内公司与国外公司的交往日渐频繁。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员工个人都已深深地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外语的习得来看,企业员工外语习得的培养与企业需求并非完全对等,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并没有因为全社会对英语的重视而得到很好的解决。重理论轻实践,重证书轻能力的现象仍然占据着某些企业领导的用人观念,结果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许多员工拥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有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可是,这些员工除了认识几千单词、了解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初级的阅读能力外,其他的能力(例如:听、说、写、译)却差得惊人。因此,培养企业员工英语自主学习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学习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关自主学习的定义也大量涌现。HenryHolec最早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他在《自主性与外语教学》一书中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综合Holec(1981)、Dickinson(1993)等的看法,自主学习者在学习任务的计划、执行、监控和评估阶段分别有以下特点:能在了解自身需求和风格的基础上确立学习目标并指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能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能使用监控策略,对学习进程及时做反思改进。

二、培养企业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世界通用性语言,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只有拥有大量掌握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有主动权。这就需要企业内部拥有大量懂英语的高素质的人才,以便与世界经济接轨。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获得对外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目前国内众多企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企业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能迅速发展,就必须对企业人才进行英语学习能力的培训。它将有利于企业跨文化的沟通和经营成效的提高,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

现代教育的目标愈来愈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信息化时代,人们要处理大量信息,要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已不可能受用终身。

三、培养企业员工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指定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自己企业本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根据摸底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期英语学习目标。然后将这一目标逐渐细化,分为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依据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由员工自己将近期目标分为若干子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

2.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

众所周知,要进行自主学习就必须有适合自己的充分的学习资源。企业员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有效的学习资源。

(1)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如图书馆和资料室,进行资料查询,找出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2)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自主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员工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资源进行英语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的文字、声频或视频材料,在互联网环境下,主动、积极地进行人机交互式学习,并可以进入英语聊天室与真人就真实的环境进行相互学习,熟练语用技能。

(3)和身边的同事、朋友进行合作学习。我们提倡自主学习,但并不排除合作学习。相反,它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很有效的途径之一。学习者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加强合作意识,培养企业所需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员工集中进行英语培训

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体系出发,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本发展战略,以及员工自主学习的进度,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安排英语集中培训。

4.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并重视过程控制

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受训者参与互动、交流研讨的积极性。在培训的内容上,培训应聚焦企业实际所须,通过对受训者的培训,使企业员工增强英语的学习能力和英语的使用能力。

5.使用监控策略对员工的自主学习进程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效果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评估。

员工的学习进程是否符合计划的需要,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要靠适时监控来完成。它的目的在于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进程,以求符合个人和企业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就培训而言,在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培训效果及时评估。

第7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35-02

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nglish Course Requirements for Non-English Majors)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向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转变,还要把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大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

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学家就提倡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引进和研究,“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这一概念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更使人们认识到,“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学习者自主性应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目标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Brooles & Grundy 1988), “学习者自主性的核心即是选择的概念”(Cotterall,2000)。

关于自主学习,学者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进行了阐述。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王笃勤,2002)。 根据Benson & Voller(1997)的观点,自主学习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者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 2.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3.一种与生俱来的、却被单调而重复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4.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所行使的责任; 5.学习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权力。

(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把自主学习理论运用于英语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著名语言学家Cohen曾精辟地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因此,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英语学习主要靠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它是英语学习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既要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又要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积极加工,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然运用英语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较强的宏观管理能力。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对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始终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策略、成果等及时做出总结与反馈。Benson & Voller(1997)认为,“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

二、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是一种特殊技能的学习,英语学习策略与一般学习策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策略的恰当运用直接影响英语学习效果。因此,英语学习策略一般被认为是学习者为了取得较好的英语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过程等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即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活动有何计划、安排和目标;还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活动或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如词汇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

三、学习策略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策略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调查表明,善于英语自主学习的人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较明显,成绩较好。相反,那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盲目、随意和无计划的学习者,投入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处处感觉困难,逐渐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英语学习存在障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的意识和技能,以至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法应用。他们也不能根据自身特点,选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并随时予以必要的调整。文秋芳(1995)指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英语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她进而指出,任何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更有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也就是说,学习者获得和积累相关的策略及其使用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其是否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及独立运用英语的能力至关重要,即英语教学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英语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作为重要内容, 对他们实施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培养他们的策略意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学习策略。保证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使学生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学习策略的培训

OMalley &Chamot认为,大量的练习可以促使学习策略的程序化和内化。在外语环境下,越是成功的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就越多。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越强,自主学习的过程就越完整,效果就越好”(张殿玉,2005)。因此,学习策略的培训对于增强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把学习策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秋芳(2003)认为,学习策略不但是可以培训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使它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以是否讲授教学内容为依据,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标志。对学习策略进行有意识的培训还远未纳入到英语教学框架中来,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了学习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学习策略的培训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讲授学习策略方法,还可以分类具体指导,并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策略意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注重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学习策略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训练加以培养的。学习策略的培养需要学生分析自己的英语学习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去评估,从而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研究策略的习惯,善于从策略的角度思考英语教与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还要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情况不断加以调整。从而促进其英语自主学习。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者个人的特性或特征往往决定其自我负责和管理学习的能力。由于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其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也相应不同。因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会导致学习策略使用喜好的不同。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彻底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策略风格。

外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既要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又要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能力。而学习策略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学习策略的培训是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最终目的,换言之,学习策略的培训归根结底是为了内化自主学习能力。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习策略培训和最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Brookes A & P. Grundy. Individu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1998.

[2]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3]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4] Benson, P &P.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7.

[5] O’Malley J M &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 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MA: Heinle and Heinle, 1990.

[7] 张庆宗.外语学习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8] 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9] 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 外语教学,2005,(1).

[10]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第8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一、高职生教学忽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批涌现,高职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大专院校和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又使得在两者夹缝中生存的各中职学校的生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中职生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太差,升大学无望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往往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虽然在总体上,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以及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在中职生学科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没有看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积极采用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二、高职生教学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培训途径

相应的,在面向高职生的英语教学中,虽然近年来也提倡教法改革,但新的教学方法大多关注的也仅仅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词汇教学中,更是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培训途径。

有些教师在认识到英语词汇和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和难度以后,将大量的教学时间投入到英语词汇教学中。然而笔者发现,在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大多只按传统教学方法直接教授词汇,忽视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即使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些词汇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其内容也往往是随意、零碎而不系统的,难以真正产生实效。

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方法的指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找到学习的金钥匙,才是一个会学习的学习者。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策略和学习成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影响学习的速度和最终所能达到的语言水平;如果学习者能意识到并且能够对他们的学习策略自主地进行选择、使用和评价,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运用多种英语学习策略可以极大地促进词汇的习得。因此,进行适当的学习策略培训,会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控制,提高学习成绩;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而非教授一个一个的单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在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以及词汇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又存在一定的缺陷(详见本文第二章)。其中,其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确定了语言或词汇学习策略的概念,其中根据贾正传等人的定义可以获得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语言或词汇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正确地使用语言或词汇,在获取语言或词汇学习机会、巩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反应和采取的各种观念、理论、方法和技巧。

(2)基本形成了对语言或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其中Schmitt把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发现策略和巩固策略两大类,并把发现策略分为决定策略和社交策略,把巩固策略分为社交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3)大致了解了语言或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的目的、内容、类型、模式等,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包括:学习策略培训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训内容包括元认知策略和其他各种策略;培训类型可以分为单独培训和整体培训两大类,或隐性培训和显性培训两大类;培训模式有Pearson & Dole提出的具有明显的演绎法特征的五步培训模式,Oxford设计的包括七个步骤的策略培训模式,Cohen 推出的融入日常教学中的策略渗透式培训模式。

(4)大致了解了学习策略培训的作用,认为其基本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运用更多类型的学习策略并在更大范围里使用这些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作用明显。

同时,还应当看到,到目前为止,语言或词汇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大多以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研究还不很多见。

(2)以往的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多关注采用讲座或短期集中培训方式的策略培训,而往往忽略将策略培训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把策略内容设计为课程组成部分、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的策略培训。

第9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

实习支教自主学习能力实践途径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基础教育研究领域还是高等教育研究范畴,自主学习历来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科学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人们日益感受到在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局限与陈旧,认识到只有通过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不间断的自主学习,才能适应从事某一工作岗位或转岗、再就业的要求,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完善自身,实现人生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素质变得尤为重要。对高校来讲,如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怎样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讲,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必须改变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地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亦即自主学习来获得、掌握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每一个人都因该养成自学的习惯,没有自学习惯,一出校门就完了,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在人的一生中,进学校靠别人传授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犹如妈妈扶着孩子走路,在一生中极短的时间一样。学习也是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

二、实习支教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契机

自上世纪90年代,实习支教在忻州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展实施,开辟了实习与支教相结合、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相结合的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学实习,为相应号召,全国几十所高校也陆续探索以实习支教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新疆师范大学于2006年9月开始结合学校、学生和地方的实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中率先开展实习支教试点工作,为学生搭建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截至目前,已先后组织了十二批共计6014名学生和107名实习指导教师分别赴阿勒泰、和田、阿克苏、喀什和吐鲁番地区的22个县市的300余所中小学进行实习支教。通过近七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实习支教改变了学习场所以教室课堂为主,学习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学习方式以被动学习为主的传统学习模式,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发挥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地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也切实体会到由于新疆基层受援地区特殊的教育、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实习支教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尤其在自主学习语言、自主学习教学、自主学习生活、自主实践和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能力有提高明显,这正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必备能力。

三、实习支教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途径

为了保证实习支教效果,有效提高实习支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疆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实习支教岗前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培训、教师教育能力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等,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实习支教前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实习生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奠定自主学习的基础。实践证明,经过实习支教前期的岗前引导、中间的过程实践、后期的总结反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卓有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语言能力。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师范生来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障碍。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主要以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维吾尔语)为主,实习支教学生只有适当掌握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教学,才能保证实习支教的效果。因此,我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大二学期,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初级维语”公共课,授课时间共72课时,目的是使师范生在实习支教之前具备一定的维吾尔语基础,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和生活方面的语言需求。但从目前我校师范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来看,不尽如人意。据粗略统计,能到达课程教学目标的学生不到15%,究其原因有维吾尔语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较短、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动力等。但在实习支教过程中,由于存在语言障碍,实习生会面临师生无法交流、教学无法开展、沟通无法实现的状况,90%以上的支教学生会主动学习维吾尔语,他们或利用教材、或向当地老师甚至学生学习,从字母发音到单词背诵,从日常用语到专业名词,经过一学期的实习支教,大部分学生的维吾尔语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有的同学甚至迅速成长为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教师。

二是提高了自主学习教学的能力。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新疆经济欠发达,农村教师的数量、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一体化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少数民族教育基础薄弱,“双语”教学在经受历史遗留问题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困难,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师资数量缺乏、汉语水平低、汉语教学能力低的“一缺二低”现象。我校实习支教学生根据当地中小学的需要,积极承担多个班级、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支教学生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比如经常会出现一个同学既上中学的课程也上小学的课程、既上文科类课程也上理科类或艺术类课程的情况,大部分学生每周课时量超过15学时,很多学生还出现包班制(一位老师带一个班的全部课程,并担任该班的班主任)的情况。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教学需要,很多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课程需要二次学习、听课、查资料备课、写教案,经自己内化,再进行课堂教学,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不同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支教学生也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完善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可以说,实习支教解决了师范生在市区教育实习上讲台机会少的问题,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我学习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是提高了自主学习生活能力。我校实习支教学生绝大多数都在乡镇中学实习,这些学校的各项条件(尤其是基本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相差很大,不具备城市中的现代化生活条件,这对于支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打水、做饭、取暖、住宿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面对上述艰苦条件,在实习支教初期都不适应。但随着实习支教生活的不断深入,学生们逐渐地开始主动适应环境。许多学生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生活经历:第一次从井里打水、第一次生炉子、第一次买菜做饭等等。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后,他们的生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尤其南疆地区,春季多大风、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夏季高温干燥;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气温温差大;冬季降雪少而干冷。对不适应此类气候的实习支教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感染鼻炎、支气管炎、皮肤病等。这些都需实习支教学生予以克服。

四是提高了自主学习实践能力。我校实习支教学生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参与基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类活动。我校汉语言专业的部分支教学生负责当地学校的校园刊物的征稿、编辑、排版和印刷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美术专业的学生给学校办黑板报,开创性地为当地孩子举行儿童绘画展,让很多孩子萌发了想当画家的理想;音乐专业的学生结合“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主题节日编排各类节目,让学校的此类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化学专业的学生主动整理学校经久未用的实验室,第一次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和奥妙;双语较好的同学义务给当地老师辅导汉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汉语歌曲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字书写大赛、汉语讲故事比赛,等等,受到了当地学校的好评。我校部分有能力和教有余力的实习支教学生还兼任了受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团委、校长办公室的部分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使实习支教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五是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在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的关注甚少,对落后贫困地区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一学期的实习支教生活使大学生深入地了解了我区基层的经济社会条件,看到了基层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艰苦,增进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感情。从孩子上课那期盼的眼神中,读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从当地学校领导和孩子家长的关切中,感受到了基层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孩子为他们送行时的眼泪和哭泣声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对比中感受着幸福,自艰辛处学会了珍惜,于反省时学会了感恩。他们在当地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生活的亲切关怀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朴的关爱之情;在与少数民族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同志豁达开朗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乌鲁木齐“7·5”事件以后产生的心理阴影,也加深了维护民族团结意识。有的学生看到班里的孩子没有学习文具就自费给孩子们买铅笔和作业本等文具,有的看到学生午饭只吃馕饼就拿自己的午餐和学生分享,有的支教生看到孩子们汉语水平差就义务给他们补课。很多实习支教学生返校后,还动员自己身边的同学给实习支教学校的孩子捐衣捐物,还有同学利用微博发动社会的力量给孩子们寄去所需的学习用品。这种通过学生自己了解、自己感受、自己体会达到的自我教育目的是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难达到的。

四、问题和展望

新疆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独特的教育、文化、生活环境对实习支教学生无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并存,以实习支教为平台,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效果显而易见。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消极对待实习支教工作,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方法不到位、自主学习资源匮乏、自主学习力不从心、缺乏相应的指导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省部级教育部门、高师院校、实习支教指导教师、实习支教地区教育部门、实习学校多方积极配合,鼓励大学生无论是在语言、教学、课外活动、生活等方面都需要实习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同时高校要组织专家进一步研究实习支教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策略、机制,为全面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予以引导,为其后续就业、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