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绿色设计的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设计的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设计的流程

第1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模式;流程;专业

1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建筑思想传入国内,到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以及最新版(2014年版)绿建标准(GB/T50378—2014)的颁布实施,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伴随着研究绿色建筑并进行实践的越来越多,对现有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发展不那么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和反思绿色建筑现有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试图对绿色建筑设计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为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2国内现有绿色建筑设计模式浅谈

当前,我国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最后向项目业主提交建筑图纸,进行跟踪服务、施工监理和验收。大多数设计单位的主体设计团队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5个专业。其中,建筑专业要控制项目设计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前期的策划、设计阶段,而结构、设备专业在前期设计工作中较少介入,其工作重点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本专业的最佳方案,在各专业出现冲突、矛盾时协商解决办法。现有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是以上述传统的设计流程及专业配合方式为基础,加入绿色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团队)来与主体设计团队合作,指导各个专业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及申报工作。在具体操作中,绿色设计专家(咨询团队)除了完成评估申报的一系列文件外,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评价标准及项目情况,构建达到预定星级的技术条款目录,并反馈给设计单位,要求各个设计专业进行“符合性”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绿色设计专家处于主导地位,而传统的设计团队则依赖于绿色专家进行相关设计。

3对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的反思

我国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呢?因为拿到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文件,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模拟,远远超出现在中国常规设计的水平,一般的设计人员不具备这个能力,而且由于中国惯有的设计低收费,已经超负荷工作的设计人员对完成这些工作缺乏基本的主动性。所以造成,绿色设计专家(咨询团队)指导设计单位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及申报工作的现状。在《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刍议》①一文中,作者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反思:现有的评价体系是否能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价值内涵?现有的设计模式能否使绿色建筑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反思。绿色建筑本是一种价值倾向,是以可持续的态度应对当前建筑的发展。国内现有的评价标准是以符合条款多少的方式来决定建筑的的绿色程度,这在某些状况下是有失偏颇的。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考虑地域、场地、造型、技术、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优秀的设计案例因为与某些控制性条款相违背而得不到绿色认证的状况。(2)对现有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的反思。在“绿色建筑咨询”的设计模式下,设计单位并没有深入理解绿色建筑的价值内涵,只是机械地听命于绿色建筑专家,各个设计专业对自己的职能和努力方向不清晰。对绿色建筑咨询团队的依赖,大大降低了他们对绿色建筑的热情和学习绿色建筑的自主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极为不利。

4绿色建筑设计新模式探索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绿色建筑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思,并在实践中探索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思路。笔者试图以一个普通的设计单位为出发点,依托原有的设计流程,明确各专业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职能,并进行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一个简洁明快的设计模式,以期使大多数设计单位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动权。

4.1发挥现有设计流程的功用

前文已经对国内现有的设计流程及专业配合方式进行了说明,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科学合理且符合国情的工作模式。在探索绿色建筑设计新模式的道路上,无需对现有设计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而是要充分发挥其功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补充。

4.2各设计专业职能明确

设计单位各专业工种要加强绿色建筑的相关规范、知识、技能的提升,掌握相关软件及操作方法,明确各专业在绿色建筑设计各环节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在不改动现有设计体系的条件下,去除“绿色专家”这一角色,而将其职责收入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个具体专业中。这是新设计模式探索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能只是口头功夫,需要各设计专业付出艰辛的努力。各专业的职责可参考表1所示。

4.3新模式探索

在结合现有的设计流程及各专业职能明确的基础之上,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模式进行探索,此模式主要包括设计流程和专业配合两个方面(图1),二者之间是循环往复、彼此促进的关系。

4.3.1设计流程

本文提出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是在传统流程的基础上,加入绿色设计的环节,并将其统一在一个流程中。首先要确定绿色设计目标(绿色星级标准),建筑专业根据前期策划和业主诉求来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评估,评估结果和预定的绿色设计目标相比较,一般会出现某些差值(室内环境舒适度、节能减排程度等),此时引入设备专业,根据此差值大小来决定水、电、暖加强程度的强弱。经过这第一轮建筑专业与设备专业的协调、反馈,进行方案的调整,得到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进行第二轮的协调、反馈,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再次与设定的绿色设计目标进行比对,若能达到要求,便进行施工图设计,使方案落地;若仍未达到要求,则需要进行下一轮或更多轮的方案优化调整(大型项目往往如此)。此流程与传统流程相比,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反馈次数明显增多,而这也体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价值内涵。

4.3.2专业配合

由上述的设计流程可知,建筑专业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依然起着主导的作用,但结构、设备等专业的工程师能够介入策划、方案等表1-专业职能表专业建筑结构设备水暖电职能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场地条件等因素,优化总平布置、平立剖设计;加强对各种材料的掌握;研究建筑的形式、细部构造等被动式节能;.....加强对建筑专业、设备专业的支持;加强对幕墙结构、钢结构、薄膜结构等新型结构的掌握.....优化竖向设计;雨水、废水利用;中水利用;水循环系统;.....被动式采暖和制冷技术;充分利用高温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生物沼气等;.....根据照度计算确定最优光源;高效节能的供配电系统;.....图1-新模式探索(作者自绘)设计前期阶段,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设备专业的重要性被明显加强。此流程下的项目团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人各司其职,不需借助绿色咨询团队就能很好的掌控绿色设计的全过程。

5结语

本文提出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是否科学合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证明。希望设计单位摆脱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的现状,当每一个建筑师、结构师、设备师都在做因地制宜的“绿色”努力时,绿色建筑设计便不再“特殊化”,而变成一种“常态”的设计。

作者:尚立国 摆茹月 单位: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焦舰.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刍议[J].城市空间设计,2015,(4):18-19.

[2]马末妍.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3]付晓惠.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第2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策划;方法

引言

建筑策划特指在建筑学领域内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不仅依赖于建筑师的经验和规范,而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研究目标进行客观的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采用方法和途径。具体的表现形式是量身定做形成可为总体规划立项之后的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和逻辑的设计依据的任务书[1]。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2]。绿色建筑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对普通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策划也在建筑策划体系上应运而生。但与普通建筑策划相比,绿色建筑策划也有其独特性。

1绿色建筑策划实施的时间节点

建筑策划是为编制合理的建筑设计任务书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在时间节点上建筑策划始于总体规划阶段,终于建筑方案完成之前。是介于总体规划立项和建筑设计之间的一个环节,起到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图1),为了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需要设计师在项目前期阶段就尽早参与项目的整体策划[3]。从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具体评价条文来看,绿色建筑始于选址,从理论上讲,绿色建筑的策划也应始于项目选址之前,但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讲,绿色建筑策划对于选址的确定显然是乏力的,即使有些地区的用地指标中已经包含了绿色建筑等级要求[4],但是对于基地的基本情况也只能被动式接受。理论上绿色建筑策划开始时时间节点也只能始于方案之前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绿色建筑策划的目标之一是指导绿色建筑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对建筑绿色性能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特别是建筑形体、朝向和平面布局对建筑性能影响显著,相关研究表明40%的节能潜力来自于方案设计阶段[6]。绿色建筑策划的时间节点对于绿色建筑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绿色建筑的策划应尽量早,如果建筑方案已经形成,绿色建筑策划产生的作用大打折扣。

2绿色建筑策划的工作范围和流程

随着建筑策划的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策划逐渐走向多学科融合[7]。从工作流程和策划阶段的内容来看,建筑策划衔接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图1),策划阶段侧重于项目定位、设计方案等较大尺度的内容,策划的步骤倾向于由上而下,由大而小,几乎不设计具体的某项技术措施。但绿色建筑策划阶段各专业配合的更紧密(图2),并且各专业从细节入手,按照绿色建筑条文要求,确定技术措施,最后汇总而成确定绿色建筑的星级等大目标。策划的步骤倾向于由下而上,由小到大。并且技术措施的确定对于策划和方案阶段至关重要,据美国能源署的一项针对67栋绿色建筑的调研结果表明,在绿色建筑303项技术中,有57%的技术措施需要在方案阶段落实[8],这些技术措施都需要在绿色建筑策划中得到具体体现。建筑策划的工作流程也是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既定目标给出“如何建设”的方法。由此顺承,相关国家设计规范[9]也给出了由上而下的绿色建筑策划的流程(图3)。现有的绿色建筑策划流程采用由上而下策划步骤,首先确定了绿色建筑的等级和总体目标,然后根据绿色建筑的等级和总体目标的需求进一步确定节能、节水等分项目标,进而确定绿色建筑各项技术措施,然后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总体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由上而下的策划步骤,在未分析各项技术措施适宜性的前提下确定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是不客观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涉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暖通空调、给排水和建筑电气等专业,计有28项控制项和108项得分项的技术措施[10]。先确定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后确定技术措施与根据建筑技术措施的适宜性选择后根据总体得分情况再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具有较大的区别。前者偏主观,很“官僚”,后者客观,注重技术措施的适宜性。正如无包治百病的良药,绿色建筑技术也各具有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同一个技术在不同项目中采用可能具有“绿色”和“非绿色”的特性,绿色建筑技术适宜性选择也就成为绿色建筑的关键[11]。换言之,绿色建筑策划阶段首先要对单项技术进行适宜性的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是否适宜于本项目。根据选用适宜的各单项技术应用效果、范围和规模,最终确定绿色建筑等级和总体目标,也就是本文所提出的自下而上的绿色建筑策划流程更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图4)。与之相比,自上而下的策划流程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时得到的总体结论可能会掩盖某项技术的技术经济不合理性,与绿色建筑理想相悖。先确定等级和总体目标而后进行分项技术的确定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当然,绿色建筑策划在设计过程中是个动态的过程,美国建筑策划先驱威廉•佩纳研究指出,对于建筑师的日常工作,设计团队每天都要进行策划研究[12]。建筑策划和建筑设计在一段时间内是交互的,策划和设计不断遇到和提出新问题,并逐步解决和落实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绿色建筑策划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绿色建筑策划面向工种不止建筑专业,还要直接面对建筑结构、建筑水暖电、建筑物理等专业,所研究的对象也具体到针对每项具体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和落实。

3绿色建筑策划内容和实施

如果说建筑策划通过以理性精细的方式形成详细设计任务书,那么绿色建筑策划的目的确定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相应等级要求,并细化到各专业分项适宜的实施。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绿色建筑强调在全寿命周期条件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技术的适宜性。由于我国各地区气候、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建设绿色建筑应注重地域性特点[13],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条件和与建筑类型,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性的技术,综合评判后确定合理的等级和目标。而不应抱着先入为主的思想主观确定为高星级或者低星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筑策划的前期外部条件着重关注社会、人文和地域等外部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强调相关社会因素对建筑性格的决定作用[1]。绿色建筑策划关注的重点在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如地理、气候与水文等)、建设环境(能源、资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条件(是否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确定符合项目特征的节能率、节水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绿地率及室内外环境质量等分项目标[9]。并进一步确定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等指标值,确定被动技术优先原则下的绿色建筑方案,采用适宜、集成的技术体系,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产品。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积,而是需要规划、景观、建筑、结构、机电、建筑环境各专业之间综合考虑,整体协调落实后才能得以实现。国家和各地地方标准对于建筑策划的内容编排采用了不同方式,文献[9、14、15]采用了按照各分项实施目标编排方式,各内容对应与各专业多有穿插。文献[16]采用了按照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和电气等专业划分编排方式,便于设计阶段各项内容的便于沟通和落实,值得借鉴。图5给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内容鱼骨图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策划内容各实施的先后的关系,限于篇幅,未列出各技术策略。

4结论与展望

第3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物联网;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18-02

1过程工业对绿色供应链的需求

1.1过程工业生产特点

过程工业(process industry)是进行物资转化的所有工业过程的总称,包含大部分重工业,如化学、能源、冶金、建材、石油炼制、核能、生物技术以及医药等工业,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防力量起着关键作用。与离散生产制造过程相比,过程工业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大批量连续性生产。这是过程工业的主要特点。即物料流和工作流连续稳定,生产装置内各工序间衔接紧凑、严密,工艺流程相对稳定不变,也没有缓冲单元。相应地,新开工成本高、时间长,一般不允许轻易停工。第二,优化目标较多。离散生产制造企业以缩短供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主要优化目标。而过程工业企业优化目标则较多,通常以安全、稳定、均衡、长周期、高负荷、高质量、高收率、低物耗能耗和小污染为目标,寻求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第三,自动化水平高。过程工业对自动化的依赖性比较强,计算机控制的应用较早,基础自动化水平比离散制造业高。但是,过程工业管理中“自动化孤岛”现象严重,下层的自控系统和上层的管理决策信息系统严重脱节。第四,新产品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过程工业往往需要经过试验研究,由研究院和设计院提品工艺、流程,同时经常需要新建生产线,投资大,周期长。第五,环保问题严重。过程工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一般都有废弃物生成和排放,且许多生产过程和物料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剧毒等特点,因此安全保障问题和故障诊断在过程工业中显得相当重要。第六,生产高能耗。过程工业生产过程能耗较高,我国许多化工、冶金等产品的平均单位能耗比国外高出一半到一倍多。同时,高能耗本身带来高污染并和低效益紧密联系。

1.2过程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如上节所述,过程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首先,过程工业污染比较严重。据估计,在美国约75 %的固体废物来自过程工业。其次,部分过程工业资源利用率低,综合利用差,废弃物潜在的资源利用价值常常高于目标产品。如我国特有的矿产资源钒钛磁铁矿的铁利用率仅为4.9 %,而化工行业生产1吨铬盐会产生近3吨毒性废渣。然后,过程工业能耗高,中国某些过程工业的能耗是美国、日本的2~4倍,煤的开采和燃烧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更是量大面广,不仅流失大量可用资源,也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环境等。[1-2]

2绿色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绿色供应链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强调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运作和管理,涉及供应商、制造厂、销售商和用户等多个环节,同时在追求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负作用)最小的同时追求降低供应链成本,因此绿色供应链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Beamon,B.M.(1999)指出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在于: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系统不仅包含传统供应链的内容,另外增加了从最终顾客逆向的产品和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流程,以及从顾客、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到供应商的逆向再循环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3]

在国内,但斌(2000)较早研究绿色供应链,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4]杨浩军(2012)探讨了鲜活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运行目标、运作模式与运作机制等内容[5]。这些研究成果为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模型的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体系如下图所示。包括技术支持层、传统供应链层和绿色供应链层等三个层次。供应链的核心为重化工和精细化工类企业,其上游是为其提供原辅料和各种动力供应的供应商,其下游是分销、零售以及最终消费者环节。因此,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信息感知和传递的方式,对上述相互合作的相关企业进行资源集成和业务集成,实现高效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从而达到供应链全过程绿色、环境友好的目标。

以下详细介绍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3.1技术支持层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基本特征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物联网体系结构自下向上分为:感知、接入、互联、服务管理和应用等。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无缝整合,状态即时沟通,动作即时协作,从而构建统一的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提供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服务模式。因此,以物品状态信息作为流动主体的物联网技术,正是构建面向过程工业的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关键所在。

面向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系统的物联网技术由物联网感知技术、互联网接入技术以及专业管理和服务系统所组成。首先,将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GPS等感知、捕获、测量设备部署在过程工业供应链全过程中原辅料供应、生产流程、污染处理、再制造、分销配送、终端客户等各个环节,实时对物体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态/ 动态的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其次,通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如GSM网、TD-SCDMA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Fi)、卫星网等基础设施的接入,将来自感知层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供应链管理和大规模应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可信的基础设施平台。然后,通过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内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使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够对采购业务流程、生产业务流程、仓储业务流程、运输业务流程、回收业务流程、再利用业务流程以及污染处理业务流程等供应链全程进行实时的追踪和监控,即时掌握物流活动状态,并对状态进行实时响应,智能应对,辅助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2核心业务层

在核心业务层中,过程工业核心企业(重化工和精细化工类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无缝连接,实现快速、高效的向终端客户提供恰当的产品,并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在传统过程工业供应链管理中,通常以正向物流方向为主,即重点关注从供应商到制造企业,分销商,直至将最终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通常认为将最终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一活动是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终结,而较少考虑回收和再利用这一逆向过程。

3.3绿色运作层

该层是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的核心内容,也是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比传统过程工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和突破。与传统供应链管理不同,在绿色供应链中,强调污染物的有害处理、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再制造等内容,以其达到绿色、环境优化的目的。在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过程中,计划环节、制造环节、再利用环节是其重点。过程工业要实现绿色供应链的运作,首先要在整个供应链中采取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将其作为一个整体,面向闭环供应链运作模式,设计新程序,从而杜绝任何形式的污染和浪费。其次绿色供应链的制造是一个包括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加工、物流设计、包装设计以及产品拆卸等过程的大制造概念。最后,在绿色供应链的再利用环节包括回收物流和再利用两部分。通过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回路,从而实现供应链全程的环境友好。

4结论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过程工业企业提升其竞争力和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过程工业企业可以降低环境风险,节约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环境绩效。本文将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之中,构建了完整的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框架体系,并对其实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绿色供应链的实现和实施更为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李萍,周章玉,华贲.过程工业供应链流结构及其管理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21(1):88-92.

[2]钟玉泽,张旭,欧钦英.过程工业与清洁生产的实施[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6):55-56.

[3]B.M.Beamon.Design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2(4):332-342.

[4]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1232-1234.

[5]杨浩军.鲜活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模式与机制构建[J].物流科技,2012(11):27-31.

第4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研究与开发环节,环境成本管理}绿色设计;环境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99-01

1 研究背景

自然环境作为现代经济环境的支持系统,在给人类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接受着废弃物的回归。然而,地球接受垃圾、污染物排放、自然净化、恢复机能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地球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的情况已经存在,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耗竭、空气和水污染、臭氧层变薄、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等等。纵观全球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可以说当前已经出现了人不敷出的景象。当前环境问题已经突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在我国,企业对环境成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进行污染治理支出方面,企业并没有重视与环境相关的成本的源头控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开始重视企业环境成本的源头管理;由于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罚将会越来越重;居民提高了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要求,对居住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也越发关心,引发了企业环境相关的诉讼费用,也刺激企业投入更多成本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设置,使企业必须加大环境成本投人,研究和开发绿色产品。总之,企业要想降低环境成本支出,必须重视产品研究与开发环节的环境成本管理,即环境成本的源头管理。

2 文献综述

在环境成本源头管理方面,国内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黄种杰于1999年认为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因此实施环境成本管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系统的观点实现。王跃堂、赵子夜于2002年针对目前企业对环境成本事后处理的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研究,介绍了国外流行的事前规划法。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体现了环境成本的事前预防意识,要求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在过程中减少环境成本的产生。肖序于2002年在《环境成本论》一书中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作了相关的论述,其中包括了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容,其主要从生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和污染处理等几个方面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借鉴了一些日本公司的案例,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四川大学的徐玖平、蒋洪强在2006年在分析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成本的现实、超前两层次控制模式,对超前控制模式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3 研究与开发环节及环境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

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环节是指产品在进行生产之前对产品整个生产经营流程进行设计的环节。研究与开发环节的环境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投入前要综合考虑整个生产经营流程,要对这些未来可能的环境支出进行管理。包括研究与开发费用、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销售以及污・染治理。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环节,企业要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产品,提出各项可行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方案、生产方案、销售方案以及污染治理方案,然后对各项方案进行价值评价,筛选出环境成本支出最少的方案来实行,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贯穿于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研究与开发环节是产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否能在研究与开发环节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生产经营流程。关系着产品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从研究与开发环节,就需要进行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估,开发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生产经营流程,我们称之为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就是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进行规划的深化应用,其要求是在产品设计时就要充分估计产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各个环节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投入适当的成本将这些影响消灭或降低在发生之前。这就是研究与开发环节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4 绿色设计的环境成本管理及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在研究与开发环节,企业首先应转变生产经营流程的设计理念。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无视产品生产、销售以及使用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等对环境的影响。而笔者认为,在研究与开发环节设计生产经营流程时,既要考虑人的需求、产品质量、技术可行性、经济有效性,又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并把产品的生态环境特性作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绿色设计在研究与开发环节纳入环境保护的预防思想,因此它与传统的设计有所不同,二者的区别包括:(1)成本关注的重点不同,传统设计对成本的关注仅限于生产制造成本,而绿色设计关注的是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其范围要比传统成本更广;(2)从对环境的响应方式来看,传统设计是对环境的被动型响应,而绿色设计则是积极主动的环境响应,因此前者仅考虑产品生产、使用后污染的治理问题,而绿色设计要考虑产品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预防,力图将污染消灭在产生的源头;(3)从两者的目标来看,传统设计只考虑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考虑环境效益,而绿色设计追求的是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可见,绿色设计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追求产品对环境污染的最小化,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主动的环境响应。这种污染预防的设计方式,其环境成本显然要比传统设计先污染、后治理的要少。

第5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绿色施工;前期策划;实施方式

前 言

伴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近两年来,绿色施工得到快速地发展。然而,一些项目在绿色施工施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混乱、执行不力、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前期策划不周全造成的。因此,合理的前期策划是绿色施工顺推进行的关键。

1 策划特点

1)全面动员项目人员,依照前期策划,各取所长,互相配合完成绿色施工前期策划。

2)会同有关事业单位、甲方、设计单位参与研究预期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讨论施工方案可行性,制定绿色施工方案。

3)建立绿色施工监督管理制度,明确有关人员责任,并做到对施工现场实时监控,确保绿色施工方案真实有效。

4)安排绿色施工主要负责人前往各地学习先进绿色施工工艺、策划方案,并提出符合本项目的施工建议。

5)邀请业内绿色施工方面的权威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学习有关专家的指导意见。

2 策划流程与策划要点

2.1 前期策划流程设计

明确工程概况搜集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施工目标明确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制定绿色施工施工方案会同各方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最终施工方案开始施工总结推广

2.2 前期策划实施方式

2.2.1 根据工程概况,分析周围环境,明确绿色施工区域及相关要求。

2.2.2 搜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全面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明确绿色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2.2.3 制定绿色施工总体施工目标,提出预期经济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并杜绝事故发生,同时根据施工目标制定绿色施工考核指标。

2.2.4 明确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制定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划分。

2.2.5 制定绿色施工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编制: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问题检查及整改制度、资料归档制度、应急方案、奖罚制度等。

(1)环境保护制度应当涉及施工现场噪声、污染、节能与能源利用、大气污染、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方面,明确各个部分环境保护范围与目标,实现对相应具体目标的有效管控。

(2)培训制度应当实现对相关人员的施工培训、交底,同时安排人员学习行业优秀做法。

(3)分析评价指标,确定环境保护指标,资源保护规定,现场优选管理措施,材料、水、地、能源利用评价指标,实现量化评价指标。

(4)制定监督与问题整改制度,实现实时监督与问题反馈,从而达到绿色施工有效推进。

(5)完善资料归档制度,利于改进相关工艺与日后推广。

(6)针对意外发生时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作好必要的物质、设备、材料、资金等资源准备,制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7)针对绿色施工工作,单独设置奖罚办法,以鼓励各参加人员的积极性,对影响施工的行为也进行严厉的处罚,确保绿色施工能落到实处。

2.2.6 根据绿色施工目标及管理制度,制定各部分具体的绿色施工方案。包括具体的施工工艺,机械、材料、劳动力安排。

2.2.7 根据已编制的管理制度及施工方案,邀请有关政府部门、甲方、监理、相关专家,公司项目负责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会谈,研究方案可行性,项目将积极听取各方提出的建议,完善、修改绿色施工施工方案。

2.2.8 根据各方的意见最终确定施工工艺及相应的预算安排。

2.2.9 安排人材机入场,开始实施绿色施工。

2.2.10 施工进入一定阶段后开始对绿色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以获得社会认可,提升企业形象。

3 效果评测

绿色施工前期策划是对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中的主要一步,是确保相关效益的前期基础。通过相关施工过程,达到以下效益:

经济效益:提高相关材料、机械、能源利用率;循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及水资源;使用太阳能,节约用电。

环境效益:减少施工现场垃圾、废气、废水排放,降低噪音污染、化学光污染及粉尘污染。

社会效益:通过实行绿色施工,获得有关单位、媒体及居民积极评价,提升企业形象。

4 结语

绿色施工前期策划,是在施工现场现有基础上推行的系统活动,其具有目的清楚、流程明确的特点。通过对施工方案及预期目制作前期筹划,一方面可以顺利推进绿色施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施工效果。总而言之,精心的策划是绿色施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齐宝库;王欢;刘霞;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业绿色施工必要性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2年第4期.

[2] 金志强;浅谈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

第6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产 价值链管理 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两方面问题:一是环境污染;二是资源短缺。目前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使我国付出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的沉重代价,实践证明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必须用一种新的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即绿色生产方式来取代。

绿色生产的内涵

绿色生产方式又称可循环生产方式或生态型生产方式,与社会绿色消费方式相对应。笔者认为,绿色生产的含义是:绿色生产是建立在企业生产活动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基础上,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消费者消费行为绿色分析及绿色产品研发、原材料绿色采购、工艺流程设计、生产设备采用及加工、产品绿色包装、绿色物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节约而建立的各种关系,是一种新型清洁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有如下特点:在利益上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在消费上与绿色消费相配套;再生产流程上注意原材料节约和对环境保护;在生产管理上更加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显然这种生产方式是和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相适应。

绿色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观念。传统观念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消费者及内部职工利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洁材料,高耗能机器设备,在安全措施不到位情况下让工人加班加点工作;生产过程中产生三废不处理;为了增加销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色素等,这些观念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绿色生产。2006年8月,沃尔玛对浙江义乌市的70家企业执行的绿色认证,通过的仅为两家,绝大部分被亮了黄灯。

消费方式。由于我国人均收入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量和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意大利94%、德国82%、美国77%的消费者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和环保问题;挑剔成癖的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和空气都以“绿色”为选择标准。而我国40%城市居民倾向选购绿色商品,这种消费方式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绿色生产。

成本因素。绿色生产不仅在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原材料要调整,而且在劳资标准、后勤管理、消防设施、环保等方面也要推出绿色标准,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生产成本和制度成本。

技术障碍。由于企业控制总成本,在要素选择时偏向低成本要素,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对高投入技术要素重视不够,因此很多生产企业还是采用高能耗高污染设备。

制度因素。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法》、《政府采购法》等政策法规中对绿色生产有原则性规定,但具体操作规程和执行上还存在问题。例如2005年我国对企业执行《环境保护法》检查中电力企业有70%被提出警告。

企业绿色生产对策分析

(一)更新企业观念

企业面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要求,要转变更新观念,从原来的企业利益最大化要转变到企业社会消费者利益均衡化,因此企业要把原来外部化的“三废”污染内部化,对消费者安全健康关注化、对内部员工关怀人性化,这样企业才能有动力采取绿色生产方式,才能得到消费者尊敬、员工认可、社会尊重。企业和社会都能和谐发展。

(二)构建企业生产价值链以降低成本

通过对生产环节分析,笔者认为企业绿色生产价值链包括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分析及绿色产品研发、原材料绿色采购、工艺流程设计、生产设备采用及加工、产品绿色包装、绿色物流。

1. 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以设计绿色产品。此过程包括分析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基础、绿色产品创意、形成概念、设计模型。绿色设计是绿色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阶段就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无污染、资源低耗和回收性好、对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包括:产品的集约化,复杂的产品结构将导致生产工艺、产品运输及管理上的复杂化,还将造成生产、时间和材料上更多的浪费,因此在设计时,尽量简化那些仅仅起装饰作用的部件,尽量使用多功能部件来简化产品结构,做到既节省原材料,又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产品的柔性,产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零件易于装配,在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零部件设计的可拆卸性,多种拼装和可组合性,综合各种因素,无需增加任何成本,这样便于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多样化需求,便于运输和回收利用;循环再利用,回收再利用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产品报废后能回收再利用,其核心内容要做到原材料的循环使用和零部件的再利用。设计人员在产品开发和设计阶段综合考虑零部件及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回收价值分析、回收处理方法、回收结构工艺性和回收再制造系统模式等问题,以达到材料资源充分有效利用、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绿色设计目的。

2. 绿色采购。根据价值链流程要求,选择无毒、无害、可降解、生物生态、可回收循环、环保、节能材料,并把供应商纳入自己绿色管理体系,给供应商在技术上、资金上予以支持,使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能完全满足自己可持续性绿色生产需求。

3.设计科学工艺方法。工艺设计应尽量避免一些会产生危害作用和产生危害物质的方法,尽量避免“三废”排放并且能及时得到处理,尽量避免采用那些零件再生使用时材料难处理的工艺方法。

4.选取绿色生产设备采用及实施绿色加工。我国在现阶段,许多产品的生产基本上仍沿用以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生产方式,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和先进制造技术采用程度的不高,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使废品率提高,而且还会带来环境的污染。要加大技术投入,改进原设备或引入先进设备,使加工过程中原材料能减量使用,减少三废排放、减少噪音产生、减少对工人健康危害,达到绿色生产要求。

5.绿色包装管理。减少包装材料;重复使用包装;使用再生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包装;可降解包装;实施包装设计图案绿色化和安全警示。

6.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企业在物流过程中引入环境标准,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减少资源的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之,通过构建企业生产价值链,使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尽量降低。

(三)绿色生产管理

制定生产标准,加强生产环境管理。在ISO9000标准基础上,依据ISO14001标准要求,在调查和评估基础上建立既适应国内外环境管理要求,又符合本公司特点的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

(四)绿色人事管理

1.培养员工绿色意识。企业在绿色化过程中培养员工绿色意识,使他们在生产管理和经营中自觉采用先进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使用, 降低水电纸张的耗费。

2.关注员工的人身安全。在特殊的工作环境里为工人配备专用检查仪;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关注员工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有毒有害粉尘、气体、液体、固体、噪音对员工身体健康的伤害。通过设置意见箱和建立定期见面制度保证了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畅通;消防安全设施齐备并能在必要时发挥其功能,还要改善员工生活为他们建立图书室、体育设施和生活保障制度等。

综上所述,每个企业要结合自己产业特点制订适合自己的绿色生产策略,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现状

1.实验教学方式传统.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按照课本的知识框架进行讲解.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效果比较差,而且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特别是针对于课本提及较少的绿色化学思想,教师基本会简略讲解,不作重点解释,这就造成学生不予重视的学习心理.大部分教学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经验,不懂绿色化学的基本常识和三废的处理办法.这种传统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2.绿色化学器材设备不全.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化学实验器材的购置比较少,缺乏微型化学、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化学设备比较老化保守,对于化学用品的浪费比较严重.例如,对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处理装置比较少,没有专门的尾气吸收装置.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实验过后留下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浪费了化学材料的同时,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

3.教材关于绿色化学知识比较少.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没有设立专门章节进行绿色化学的讲解,主要是对化学元素、实验材料和操作流程的说明.在非金属元素章节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绿色化学思想的,可以将铜和硫酸反应制硫酸铜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优劣.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积极地进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改进实验方法,重新进行流程设计.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策略

1.设计并配备绿色化学实验装置,药品利用绿色化.例如,在利用甘蔗制取蔗糖时,可以减小糖水的浓度,选取少量的甘蔗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减少实验素材的使用,自然可以减少化学污染,节约化学成本.再者,可以通过改善实验设备,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如使用微型的点滴管、蒸馏管等,对实验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改进.例如,“SO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就可以改善实验装置,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放大实验效果,使学生能够充分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成果.这种绿色环保的操作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而且保护了师生的身体健康.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增大绿色化学教学比例,将传统化学与绿色化学进行对比讲解和实验.通过对比和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传统化学教学与绿色化学教学的差别.渗透绿色化学思想,还是要从化学课程本身抓起,改变传统的化学课程,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增加讲解、宣传绿色化学知识的机会,提倡用有机绿色化学材料代替传统化学材料,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绿色化学思想方法,学会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做好尾气吸收处理装置,可以用U型管连接碱溶液吸收酸性气体尾气.采取实验封闭式体系,在实验过程中,减少对室外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对废液进行二次处理,节约化学成本,这些实验过程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第8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问题,并且影响到了日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雾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煤矿机械具有体积大以及耗能高的缺点。这些缺点对水质、大气以及土壤的污染极大,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绿色设计是根据煤矿的生命周期完成的,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使用以及回收。

一、煤矿机械绿色设计的概述

绿色设计是当代较为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是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运用资源保护的原理,包括设计、生产、使用以及回收。系统性的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利用一定的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煤矿机械绿色设计,就是从材料的选择,到产品的设计、使用以及回收中,利用环保、合理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煤矿机械材料的选择

煤矿机械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选择可再生材料、可回收材料或者是环境兼容性好、可降解的材料。尽量避免煤矿机械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轻环境负担。材料对环境的负担情况为材料与环境的兼容性提供了数据资料,因此,应该对煤矿机械的生命周期中各种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材料的环境协调性。煤矿机械材料的生命周期包括了从原材料到成品材料的资源循环流程、从成品材料到制成品的材料循环流程以及从产品使用到报废后的物资循环流程3个过程。针对煤矿机械的生命周期,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利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煤矿机械绿色设计的内容

1.煤矿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

煤矿机械产品的可拆卸设计是实现可回收策略的必要条件,主要是在不影响产品其余部件的正常运用下,对煤矿机械产品的部件进行有规律拆卸。可拆卸设计主要包括拆卸产品设计、拆卸工艺设计和拆卸系统设计,工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在煤矿机械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就考虑到产品损坏之后的部件拆卸问题,使没有损坏的部件继续发挥作用,损坏的部件进行回收,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煤矿机械体积大的局限性,使其用料较多,加工复杂,所以应该遵循可拆卸原则对产品进行可拆卸设计,使煤矿机械的部件容易拆卸、易于分离,从而减少拆卸工作量和部件的复杂性,对产品结构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

2.煤矿机械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为了使零部件及材料资源获得有效的利用,需要对产品进行回收设计。产品的零部件以及材料的回收价值以及可能性是进行产品绿色设计的基础,影响着煤矿机械产品的污染量。煤矿机械产品的可回收设计包括,材料的可回收性、工艺方法的可回收设计以及可回收产品结构工艺性及回收的经济性。对煤矿机械的可回收设计,是绿色设计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在煤矿机械的绿色设计中进行可回收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煤矿机械产品使用的安全保护设计

安全保护设计是煤矿机械产品的保障,其原因在于产品的工作环境主要是井下,危险系数较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的使用量逐渐提升,使煤矿的开采量也在增加。煤矿的过度开采,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造成了很多事故,人员伤亡率也在提高。造成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煤矿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在煤矿机械设计中,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煤矿机械的安全系数。

4.煤矿机械绿色设计方法

煤矿机械的绿色设计方法是提高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使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绿色设计需要考虑煤矿机械的生命周期,将现代化的设计方式与产品的模块进行融合,进行系统化与集成化的设计,从而减少煤矿机械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可利用率,建设绿色煤矿。

四、实现绿色煤矿机械加工的主要途径

1.网络化绿色煤矿机械加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煤矿机械进行网络化管理,通过局域网络建立控制中心,使每个加工中心都能够聚集起来,有利于煤矿机械产品加工过程的监控,从而提高绿色设计的便利性。不仅如此,网络化的管理,还能够与工程设计系统与信息系统等子系统连接起来,便于信息资料的搜集,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因此,作为机械制造重要基础的绿色机械加工需要大力推进网络化。

2.信息化绿色煤矿机械加工

信息化是煤矿机械绿色加工的有效方式。对煤矿机械的绿色设计追求整体化、最优化的目标,也就是从全局出发,不仅计算企业的利润也需要考虑社会付出的代价,从而规划综合性的成本。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为了做出合理的加工方案,需要综合分析不同的材料、零部件、设备等加工因素,从而实现加工时间少、生产效益高、环境污染小、综合成本低的目标。为实现整体最优化加工,可以经相关资料的煤矿机械加工数据进行搜集,并建立数据库,然后运用先进的技术对煤矿机械绿色加工方法进行决策,从而使设计与生产共同发展。

第9篇:绿色设计的流程范文

1.1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目的

和传统的建筑设计相对比,绿色建筑设计满足的层次需求比较多,这就让对绿色建筑的投资起点较高,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投资者所青睐。但是就其生命周期成本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对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也就是说对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所降低的费用以及提高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之所以要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就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的生态功能和最小的使用周期费用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建筑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宗旨。

1.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基本准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所体现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可以让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促进的,但我们也知道,绿色建筑具有更广泛的主体需求,其层次性更强。与绿色建筑设计综合评价的目的相结合,经济型和适用性的统一,让主要的指标进一步的突出且指标之间要有可比性是评价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

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2.1系统工程理论

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层级评价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是:横向的交叉和纵向的从属关系,经过对评价因素进行分类、分层后建立一个完备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选出综合性最好的方案。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让当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又不让未来人们的满足受到威胁的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进行适当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性评价重视的是建设多元化的需求,一如既往的对多因素的综合效益进行重视,实现人、自然、建筑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思想的体现。

2.3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

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的主旨是把绿色建筑看成一个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以全寿命作为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物质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作为这个系统在技术经济上的指标。在绿色建筑体系中,它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有建筑投资和维护成本。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意义,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为:评估目标的确立、相关评价要素的收集并进行数据化、分析指标与综合评价、下结论与改进建议等阶段。由于需求维度的目标比较多,所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比较适合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

3基于综合性能分析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以总额和性能分析为背景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把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深度作为基础,可以把建设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开始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对地域、环境、资源等性能的综合考虑,利用评价标准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同时辅以高科技软件分析建筑的主要性能,让绿色建筑的科学性、客观性进一步的提升。

3.1绿色建筑地域性空间组织模式设计优化

对绿色建筑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传统的建筑设计为基础然后加上如地理、气象、技术、文化和环境等相关的参数,对自然生长的规律进行依赖是绿色建筑地域空间组织模式设计的优化原则,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地域元素,对人在绿色建筑中的感受重视起来,对设计优化主要表现在:优化设计技术、视觉形式、空间关系等,并与地域建筑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地方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研究、调查、转换等,以便于设计模式得以控制,绿色建筑的效果得以优化。与此同时,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是由人、地质、大气环境、土壤等元素组成的。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进行考虑,确保绿色建筑能对地域风格和价值系统进行整体的体现,并以地理环境的变化为基础,让地域环境系统和谐相处的优化目标得以实现。

3.2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优化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准则,然后对现有的绿色建筑过程的设计进行优化:首先,对设计团队进行优化,由于组成绿色建筑设计团队的人员非常复杂,绿色建筑项目设计团队应该基于绿色建筑的目标,对配设计团队进行员工的配置,落实责任。第二,对决策设计进行优化,设置特殊的绿色设计团队然后进行绿色建筑启动仪式,如开展绿色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对绿色建筑的现场技术、设备、交通等进行深度的分析,不能止于表面,一定要深入本质的进行研讨、分析;第三,优化初步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优化的过的主要表现有: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研讨会、规定绿色建筑设计的总要求、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的审查指标等等。第四、优化扩充设计,优化扩充设计的过程表现在:开展绿色技术深化实施研讨会、对绿色建筑进行扩充设计、对扩充绿色设计图纸进行审查、设计图纸模拟(综合建筑能耗、室内的通风、采光情况);第五,优化设计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流程是:对绿色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深化、绿色建筑设计图纸完工、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要是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应该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模拟的校对、审核、会签)、施工图设计完工。

3.3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优化

当前,对建筑环境进行整体性能评价的系统主要包含的指标有:水、材料、能源、空气质量和其它指标该,但内容的评价系统、操作模式、结构、结果的表达和绿色建筑的决策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很难满足设计师在优化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分析绿色建筑环境的时候使用Ecotect软件,通过总结可以对绿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获取,让每一项综合评价指标独立于彼此,可以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应,根据绿色建筑功能的要求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相关系数法、专家评分法等几个常用的定权方法,对权重的评价指标进行确定,通过采用Ecotect仿真程序对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通过TOPSIS算法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让获得的评价指标达到最佳和EcotectTOPSIS决策模型。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