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设计景观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

第1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关键词:现代设计理论;园林设计;应用

一直以来,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是设计从业者思索与探讨的关键问题。现代园林设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代主义和现代设计的了解,因此,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案例更应体现现代设计理论在其中的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的过程就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过程。我们只有对此过程充分理解,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到园林案例中,同时思考和指导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

1现代园林设计的相关概述

1.1现代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生态的协调

园林设计者要努力把生态理念落实在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上。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师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具有整体意识,小心谨慎地对待生物、环境,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设计中应最大限度的使用再生原料制造的材料,尽可能使场地材料实现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过程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文化特点。

1.2扩大功能需求

现代园林景观还应该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园林景观设计最终是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的室外场所。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景观设计师所追求的境界。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设计师应该把对舒适和适用的追求放在首位,设计不追求表面形式,不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例如南京市山西路广场就塑造了功能与形式结合的很好的园林空间,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各得其所、怡然自恰。

1.3丰富景观要素

现代主义园林相对传统园林,在设计形式与要素上都更为新颖和丰富,因此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园林设计师具有创新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设计中采用新颖的建筑或装饰材料来进行环境的营造,使设计达到特殊的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等特征。如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对光线具有反射、折射等特性的表现,在使用中能体现出传统园林素材不曾有的精美效果。

1.4重视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注重人的情感需求,在设计整体布局的时候,更多考虑到的是个人情感的寄托和感受。宋代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中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这句话本来体现了中国文人在绘画中对“理想自然山水”的追求,后来被挪植到园林营造中,成为中国园林修建的基本思想。和西方相比,中国现代园林的设计思路也应秉持传统园林的优势,不止于给人创造一个活动的空间,更应满足活动者对环境的各种需求。

1.5注重历史文脉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有这么一种说法,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资源的充分发掘与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密切相连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满足当地人们的活动需求。

2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以某校园的园林设计为例,具体分析现代设计理论在景观案例中的应用。

校园绿化同时有别于公园、居住区以及广场绿化。它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即是文化内涵。学校的文化主题应该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因此在做设计时绿化主题定为绿色摇篮。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表明这里的园林将以植物造景为主,同时绿色还象征着青春和活力;摇篮是新生命成长的地方,寓意着同学们在学校里能安心读书,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1设计构思

在设计时将校园的生态环境与功能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予以考虑,在满足这两点的基础上追求现代园林的时代性,简洁美以及形式美。为了使各功能区块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设计时采用基调树种,使色彩上达到统一;从造园立意上,通过不同景观的营造又使各个功能区都具备一个主题;通过道路、景观轴线、景观元素联系各个区块。各个功能区的设计与布置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求,将生态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功能学和园林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科学建园。

2.2景点设计

1)信息广场。在横穿的人行道上设置一条绿廊,在空间上将中心广场做一个空间上的分隔,同时也是空间的渗透,加强了广场的景深。广场以大草坪为主,至夏炎热,绿廊正起到遮荫的作用,下面的座椅也是人们休憩的好地方。纵贯的轴线上布置着校徽模纹、绿廊、喷泉和国旗台构成了景观序列,丰富了广场的内容。2)静谧书廊。亭廊花架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构成,体现了现代园林的特征,运用现代材料同样为这里增添不少时代感。这里的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出树木树人的意境。3)金叶碧水。在道路布局上就不能以直线和折线布置了,宜以曲线设置道路,即为自然式布置。我国传统园林中理水造园的手法非常丰富,我们就在此处将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进来,结合现代的手法设计此处景点。在大的部分设置一湖心岛,湖心岛上有一个荷花亭,岛以小桥与路面相通,并以网状栈桥伸向水面使得同学们有机会体验涉水的乐趣,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4)田园小居。植物配置以花卉和小乔木为主,其东侧、游泳池南和运动区以西种植高大棕榈,与学生生活区相分隔。色彩上以绿色为主,在儿童游乐区多设欢快的,亮的色调。如铺地以红黄搭配,植物多选无刺的和芳香的花卉。河堤从此处经过,因此设计中将园内水体和河堤水体相联系,构成一个水系,水体曲折,使人想起曲水流觞的典故。水体中设置礁石、汀步,使人可亲水,流水与石头撞击溅起的水花也是美的。由于场地的限制,水体不宽过 5m,保障交通顺畅。

第2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关键词】温泉渡假村;景观效果;设计;施工

1、温泉渡假村房地产环境景观的规划理念

对于一个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来讲,理念是灵魂,文化是特色,温泉度假产品是根本。建园理念需根据市场定位和需求特点来确定,强调“环境景观生态化、产品特色差异化、功能配套多样化、文化内涵主题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的五化特征”与可持久经济效益。

2、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2.1 设计理念

结合市场和经营,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温泉度假村的景观对一个度假村的重要性质犹如眼睛在人类中占据的作用。景观设计应在突出“温泉水文化”的主题下,充分考虑主体建筑风格、周围自然环境及游客人文要素,营造远离尘嚣、温馨和谐、修生养息、轻松自然的高端生态休闲景观环境。

2.2 设计原则

(1)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之灵魂,善于将“水”这自然与现代休闲时尚元素巧妙的融合,将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提升到雅、真、趣的至高层次,景观设计师们需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务实的工作作风。

(2)生态原则

崇尚“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突出温馨、柔和、典雅的特点。因地制宜,利用地形的变化,设计丰富的视线景观,运用传统借景手法,力求建筑与生态的相互呼应,营造景观序列感,创造舒适的休闲体验氛围。

(3)超前原则

以前瞻性的长远眼光,充分考虑项目今后的发展趋势,根据预测做出超前设计,避免今后的重复投入。

(4)成本原则

善于就地取材,着重选择和运用地方本土化自然、生态型低成本的建筑和装修材料,通过先进工艺和粗料精做的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休闲度假氛围,有效的控制成本,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3、主要景观节点的营造要素

结合参予过的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设计方案评审,简述主要景观节点营造要素:

(1)各入口广场

各入口广场是体现温泉度假村房地产主题景观的重要位置,是景观形象的代言人,是一个集合交流、休闲娱乐、观看演出的一个重要开放空间,通过形式多样的景观小品去体现温泉度假村的文化内函。主入口广场的设计不能拘谨,布局应避免“碎”,整体景观效果需有较强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力,体现丰富的空间层次,从而给游客带来兴奋感。

(2)表演舞台

温泉渡假村景区的表演舞台是表现地域文化内涵、注重游客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演出,主要分主题演出、街头即兴演出、节庆演出等。表演舞台应大胆创新、建筑风格独特、元素丰富多变,能赋予景观灵魂与生机,舞台周围应通过景观小品和植物软景的营造增加多层次的空间感。

(3)商业街游人集散区

该位置是游人的主要集散和休闲区域,此处景观节点也是体现主题内涵的重要位置,在此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景观小品来体现,如亭、廊、观景平台、雕塑等。采用自然布局的造园手法,通过艺术性强的景观小品和丰富的植物自然搭配群落去营造一种热烈与幽静的多种园林空间格局。

4、注重园林植物配置效果

(1)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科学搭配

首先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植物的配置、特别是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将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作用。

在主要节点景观线上宜多布置些大规格乔木,以提升景观品质,使得整体景观大气、有重量感并保证短期内的即时效果。

(2)注重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

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3)充分考虑植物的色彩因素及叶丛类型

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园林设计的季节交替关系,以及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在处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而在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配置方面,要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植物色彩。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色彩因素,从而营造出一种富有活力的景观效果。

(4)注重多层次植物景观的营造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在大中乔木的品种及规格确定后,在保证上层树冠飘逸的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球类等中层植物使整个软景的重心下沉,求得相对的稳定,营造出多层次、丰富饱满的植物景观效果。

5、施工单位专家在设计阶段参与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施工单位专家在设计阶段的参与对园林景观营造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设计的扩初和施工图阶段,建设单位可以邀请数名有经验的园林施工专家参与方案评审。“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因此对于有丰富经验的园林施工专家可以为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让成功的设计主题和构思通过合理的手法去加以体现。让设计与施工提前切入与沟通,施工专家的建议可以更好的推动设计作品的完成。施工专家根据其丰富的现场实战经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设计方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在设计阶段就能很好的解决大部分问题。

6、注重设计方与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对成功案例的学习考察

对于从事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而言学习是永无止境的,通过组织设计方与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对成功案例的考察,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并有效的沟通平台。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实地考察和学习,让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设计与定位有个很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并从成功案例中去学习经验,同时也提高和拓展了设计师和施工专业工程师的业务知识水平。通过考察参观开阔了眼界,对同类项目的成功产品进行学习和借鉴,从而有助于项目园林景观的建设。

7、加强项目实施阶段设计与施工的沟通交流

一个有创意成功的设计,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去完成,在项目实施阶段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是景观效果的有力保证。园林设计是贯穿于园林施工的一条主线,是施工的依据,而园林施工则是园林设计实施与实现的途径。

第3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业厂房;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12.3;F299.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058-02

在当今资源消耗巨大、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绿色、环保、节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社会追崇和认可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一场绿色革命、生态革命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绿色建筑”理念的口号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并逐渐渗透到各个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工业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更体现了通过绿色技术让工业建筑更美观、更舒适。

石林作为生态型经济县域,崇尚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秉承区域的生态、环保、集约、节能、可持续发展思路,结合地域特色,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始终,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厂房。

1 项目规划选址

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用地面积44 784.81 m2,总建筑面积80 592.05 m2,建筑层数为4~5层,建筑层高为3.6~7.9 m,建筑类别为二类多层建筑,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 °,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的钢结构模式。项目规划为标准厂房、仓储用房、配套服务用房。项目选址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生态工业集中区内,园区内以旅游商品加工、绿色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产业、新型建材业等绿色产业为主。项目区域现状原始地貌为山丘,用地北高南低。该用地区位条件较好,周边城市道路建设完善,交通便利。项目用地南侧隔路有石林人民的母亲河―巴江河顺流而下,巴江景观优美,水体清澈,空气清新,如图1所示。

2 规划生态设计

2.1 指导思想

为实现绿色节能建筑和建设生态型现代工业厂房的目标,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规划设计本着绿色低碳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开展,坚持简单高效发展、整体及环境优化以及健康舒适三大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以有效利用资源、资源可持续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健康安全建筑等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展建筑施工,从节能、低碳、生态等方面考虑,远瞻未来,在注重超前性与长效性的同时,兼顾开发与建设实际,积极打造低排放建筑。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采用钢结构大空间建筑形式,实现使用过程中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设计,加入当地民俗元素使项目具有鲜明的个性,造型新颖,打破生产厂房类建筑传统的呆板、单调的形体特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外,项目采用全方位绿化、智能化系统、选用绿色建材等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工业厂房。

2.2 总体规划

项目整体规划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在每个层面都有机融入绿色建筑理念。用地结合地形高差变化以及地块形状,建筑沿周边布局,在中部位置形成公共活动绿化场地,使环境自然生动。总图布局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到标准化厂房的实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建筑布局采用周边式和条式平面,依山就势布置,展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高低错落的空间变化,使得空间感变得自然丰富而有层次,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契合,进一步提高了空间质感。建筑布置充分考虑朝向采光,满足建筑日照通风要求。功能空间的配置打破传统的产、城分离模式,通过功能的分类整合形成产业立体化和功能一体化,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多功能复合和“产城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和规划。用地三面均为城市干道和园区道路,规划考虑主入口设于主干道,入口呈扇形展开。沿南北主轴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东、西两大片区,分别为四个加工区、一个配套服务区及一个中心景观活动区,如图2所示。

2.3 建筑结构设计

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建筑结构体系采用钢结构立体式的空间设计,并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易于加固、分割、变动改造的特点,建筑套型平面组合灵活多变,根据需求可以多开间合用,也可以纵向多层次合用。钢结构还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结构构件尺寸小、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实现大空间、采光和通风良好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具有其他结构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钢结构又是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符合产业化以及建筑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厂房形式从单层“加”高到四层至五层,立体式的厂房结构设计比起以往企业“各立门户”的建厂方式,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是“向天借地”、“产城”一体化集约发展的有效模式。

2.4 道路规划

项目道路规划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强调整体性与景观性的相融合,创造出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道路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移的空间变化,创造出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车行道路格局通过内外两个环状的路网构成车行交通的主体;外环依托周边三条城市主干道和园区道路,东侧紧临用地边界后退形成消防通道和外环系统。内环沿主入口进入,顺周边建筑的内侧,穿过建筑形成内环。人流则主要通过主入口步行轴线进入,人流沿“绿轴”可就近通达工作地,避免人车混行带来的干扰,保证了安全、宁静和舒适。道路的规划充分体现了的设计和使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达到了项目绿色生态的建设要求。

2.5 绿化景观规划

项目绿地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原有地形地貌,融合步行绿化空间、线形绿化流线、建筑立体多层次绿化三种形式,采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系统。景观规划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以十字相交的“绿轴”和“道路轴”为骨架,形成贯穿小区南北的步行视线通廊。在通廊方向安排绿地、雕塑及小品,保障六个出入口及活动场所对厂区内主要景点有通透的视线联系,再由一系列的空间变化及景观序列的推进,将厂区内部的绿化景观与外界紧密结合,使得景观规划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同时运用对景、借景手法将建筑、绿地、道路广场以及南侧巴江水系美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借鉴我国传统造园手法,通过不断变化的景观序列形成内外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致,创造出宜人的步行环境和步移景异的绿地景观。

3 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能源和绿色环保新型材料的运用是建设绿色新型工业厂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在规划设计时,根据项目区域自然环境等因素来建设。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为厂区提供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等,选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和新型装饰材料等以“无毒、无害、有益人体健康及无污染”为主的建设材料和产品,建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生态厂房。

3.1 采用新型墙材代替传统墙材

新型绿色建筑轻质墙材较之传统粘土砖具有自重轻、保暖性能好等优势,且具有环保、保温、隔热、隔音、防火及安装方便、经济、工期短等优点,能有效发挥绿色节能环保的作用。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型轻质墙材替代传统粘土砖,比砖砌墙体缩减了近一半的工期,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推进了项目的进程。同时,新型墙材的使用减轻了厂房整体的重量,使整个厂房看起来美观大方。

3.2 采用稀土铝合金电缆代替铜芯电缆

稀土铝合金电缆具备与铜电缆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相同的特点,在满足同等电气性能的前提下,使用铝合金电缆的重量是铜芯电缆的一半,其截面是传统铜芯电缆的1.1~1.25倍,价格比传统的铜芯电缆低15%~30%。其反弹性能比铜电缆低,柔韧性比铜电缆高,即使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时,也能保证连接稳定。此外还具有防燃烧、耐高温环保、耐腐蚀、能任意弯曲、抗晒、抗老化、寿命长等特点。石林标准厂房项目规划设计采用稀土铝合金电缆代替传统铜芯电缆,减轻了电缆的整体重量,使安装工作更轻松,降低安装成本和工程造价,减少设备和电缆的磨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铜资源的作用。

4 结 语

石林食品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将绿色建筑理念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生态规划设计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实现了项目生态化、高效化、低碳经济的目标,这是对现代工业厂房绿色发展模式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成功案例。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新方向。让建筑回归自然,将自然融入建筑,最大化地实现生态的可持续与能源利用的整合发展,这是“绿色建筑”的时代使命,也是工业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把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更好的融入现代工业厂房设计,不断探索适合现代工业建筑发展的“绿色”道路也将是今后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奎.刍议绿色生态建筑设计[J].科技资讯,2010,(17).

[2] 博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

[3] 白昕.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实践[J].中国房地产业,2012,(9).

第4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关键词]冰雪雕塑 景观设计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J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10-01

冰雪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文化艺术,它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也锻炼了北方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另外,冰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用冰雪来储藏食物、运输货物等,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生动、形象的冰雪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及艺术享受。另外,冰雪雕塑景观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审美需求,而且增加了当地的收入。因此,对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冰雪景观的起源

最早,人们主要利用冰雪做冰花、冰灯,以此来营造节日气氛。在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举办了以天然冰雪为元素的景观设计活动,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自此以后,这里成功创办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近年来,哈尔滨先后建立了多个冰雪广场,并设置了多处冰雪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成为哈尔滨重要的景观文化之一。

二、冰雪景观的设计理念

作为独特的景观文化,冰雪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倡导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的“绿色”设计理念。因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深入贯彻以上理念,设计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修养。冰雪景观设计以北方的冬季气候为依托,将冰、雪材质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出来,供游人欣赏、娱乐。其中,冰的取材主要源于江河,然后在人力作用下,使其成为冰砖。另外,由于天然雪比较蓬松、柔软,观赏时间短,需要选择人造雪为材料。冰雪景观的材料不仅天然无污染,而且消融后可以转换为液态水,属于可再生资源。可见,冰雪景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三、冰雪雕塑景观的载体

(一)天然冰雪雕塑景观

天然冰雪雕塑指不依靠人力,完全由自然环境生成的景观。吉林的雾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雾凇的主要成因是:当饱和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后,就会成为固态形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凝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看出,雾凇景观非常壮观、美丽。所以,天然冰雪雕塑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二)人工冰雪景观

常见的人工冰雪景有三种,分别是冰雪雕塑、冰雪建筑以及冰挂。其中,冰雪雕塑指的是设计师以冰雪为元素,在考虑材质特点、艺术审美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冰雪雕塑在设计过程中,以减法造型为主,由于修改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对设计师的天赋、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冰雪建筑以“冰砖”为材质,结合相关的施工图纸,完成建筑设计。该冰雪景观的特点是:白天观“形”,夜间观“灯”。冰挂主要以树枝、草绳为材料,然后将其搭建为洞穴、墙面样式,并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浇筑,被浇筑后的空间具有形态各异、变化莫测的特点。

四、冰雪雕塑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哈尔滨历届冰雪雕塑艺术展览中可以看出,设计师没有全面、真实地体现冰雪雕塑的设计理念,同时,大部分作品缺乏创新精神,甚至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第二,街道冰雪雕塑以简单的几何造型为主,造型不清楚,特别是在街道两旁的景观更缺乏新意,没有任何美感;第三,冰雪景观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以“大、高、最”为设计理念,毫无艺术性可言;第四,景区服务理念需要转变,冰雪雕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应该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观赏愿望,然而,当前冰雪雕塑景区中,很多冰雪雕塑精品都实行收费制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参与度;第五,景观场地过于分散,如果在短时间内游览完所有的冰雪雕塑,必然增加交通、人力等方面的成本,非常麻烦;第六,在绿色设计理念下,没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对废弃材料的二次使用等,另外,在冰雪雕塑拆除后,还应考虑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五、冰雪雕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哈尔滨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冰雪雕塑景观。因此,在冰雪雕塑景观的设计中,应合理规划,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与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冰雪文化景观的内涵。其次,打造多元化的冰雪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同时,冰雪景观文化不仅要着眼于为国外友人服务,更应该提高本地市民的参与度,从而打造全民参与的冰雪盛会。再次,为了提高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必须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设计队伍。最后,在冰雪雕塑景观设计中,要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根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从而不断推动冰雪雕塑景观的长远、稳定发展。

六、结语

冰雪雕塑景观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文化艺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冰雪雕塑的种类、设计理念、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冰雪雕塑景观发展的前景。总而言之,只有坚持绿色的设计理念,不断提高设计的质量,才能推动冰雪雕塑景观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与此同时,生动、形象的冰雪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及艺术享受。另外,冰雪雕塑景观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审美需求,而且增加了当地的收入。因此,对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冰雪景观的起源

最早,人们主要利用冰雪做冰花、冰灯,以此来营造节日气氛。在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举办了以天然冰雪为元素的景观设计活动,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自此以后,这里成功创办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近年来,哈尔滨先后建立了多个冰雪广场,并设置了多处冰雪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成为哈尔滨重要的景观文化之一。

二、冰雪景观的设计理念

作为独特的景观文化,冰雪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倡导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的“绿色”设计理念。因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深入贯彻以上理念,设计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修养。冰雪景观设计以北方的冬季气候为依托,将冰、雪材质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出来,供游人欣赏、娱乐。其中,冰的取材主要源于江河,然后在人力作用下,使其成为冰砖。另外,由于天然雪比较蓬松、柔软,观赏时间短,需要选择人造雪为材料。冰雪景观的材料不仅天然无污染,而且消融后可以转换为液态水,属于可再生资源。可见,冰雪景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三、冰雪雕塑景观的载体

(一)天然冰雪雕塑景观

天然冰雪雕塑指不依靠人力,完全由自然环境生成的景观。吉林的雾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雾凇的主要成因是:当饱和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后,就会成为固态形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凝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看出,雾凇景观非常壮观、美丽。所以,天然冰雪雕塑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二)人工冰雪景观

常见的人工冰雪景有三种,分别是冰雪雕塑、冰雪建筑以及冰挂。其中,冰雪雕塑指的是设计师以冰雪为元素,在考虑材质特点、艺术审美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冰雪雕塑在设计过程中,以减法造型为主,由于修改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对设计师的天赋、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冰雪建筑以“冰砖”为材质,结合相关的施工图纸,完成建筑设计。该冰雪景观的特点是:白天观“形”,夜间观“灯”.冰挂主要以树枝、草绳为材料,然后将其搭建为洞穴、墙面样式,并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浇筑,被浇筑后的空间具有形态各异、变化莫测的特点。

四、冰雪雕塑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哈尔滨历届冰雪雕塑艺术展览中可以看出,设计师没有全面、真实地体现冰雪雕塑的设计理念,同时,大部分作品缺乏创新精神,甚至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第二,街道冰雪雕塑以简单的几何造型为主,造型不清楚,特别是在街道两旁的景观更缺乏新意,没有任何美感;第三,冰雪景观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以“大、高、最”为设计理念,毫无艺术性可言;第四,景区服务理念需要转变,冰雪雕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应该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观赏愿望,然而,当前冰雪雕塑景区中,很多冰雪雕塑精品都实行收费制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参与度;第五,景观场地过于分散,如果在短时间内游览完所有的冰雪雕塑,必然增加交通、人力等方面的成本,非常麻烦;第六,在绿色设计理念下,没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对废弃材料的二次使用等,另外,在冰雪雕塑拆除后,还应考虑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五、冰雪雕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哈尔滨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冰雪雕塑景观。因此,在冰雪雕塑景观的设计中,应合理规划,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与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冰雪文化景观的内涵。其次,打造多元化的冰雪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同时,冰雪景观文化不仅要着眼于为国外友人服务,更应该提高本地市民的参与度,从而打造全民参与的冰雪盛会。再次,为了提高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必须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设计队伍。最后,在冰雪雕塑景观设计中,要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根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从而不断推动冰雪雕塑景观的长远、稳定发展。

第6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城市;景观照明;照明方式;设计体系

一、城市景观元素的照明方式

1. 城市照明。到目前为止,城市照明主要可以分为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两种,这是根据服务对象和照明目的的不同进行的分类。前者主要是为人们在城市的夜间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提升城市设施的夜间使用效率。后者主要是为了展现城市夜间景观形象,营造出和白天景观完全不同的景观形态和空间氛围。虽然两者的基本目的和重点截然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界限清晰的两个分支,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合作者”。

2. 绿色照明。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让人们越来越熟悉“绿色照明”这个字眼,现在“绿色照明”已经被列为十大节能重点工程之一,这也瞬间提高了城市照明的节能要求。其实,绿色照明的含义是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勖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充分利用天然光,建成环保、舒适、安全、经济的照明系统,充分体现现代文明。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将城市的亮度分区、功能照明平均照明度和均匀度等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控制,并通过功能照明对景观照明进行适当的引导。将景观照明烘托景观形象和内涵的功能通过适当的照明设计发挥到最大,从而从规划层面整体控制照明能耗,对灯光效果进行高效控制,因为这和人们的夜间休息状况、景观资源形象的完善、电力的节约程度、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密切关系。

3. 景观照明。景观照明具体指的是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者景物的夜间景观照明,其中,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照明除外。城市商业中心区、旅游观光区、景观路

以及标志性建筑等是景观照明设施的主要布置地区。以灯光技术为突出景观资源本身景观形象的手段,通过灯光的烘托,提升和展示不同环境和资源的景观特点,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协调,优美壮观和富有特色的夜景图画,以此来表现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夜间形象。

二、当前城市景观照明设计方法

1. 设计定位分析。无论我们完成什么任务,首先将任务的定位高效完成是很有必要的。定位的不清晰直接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最终效果,现代化城市景观照明设计的任务同样不例外。

我们必须对设计什么样的现代化夜景观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后期的设计和施工工序才有可能高效、顺利完成。

2. 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恰当的表现方式和方法。照明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景观照明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完善,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我们到底要围绕主体选择怎样的是明喻、暗喻的表现方式还是直接、间接的表现方法是固定模式的。而表现主体的功能、特征、风格甚至是周围环境都是我们确定具体的表现方式和方法需要考虑的方面。

三、现代化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体系的解析

1.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积极的运用环境心理学对人们的视觉影响

人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主体,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着环境,同时也在无形中被环境改变,在现代化城市景观照明设计中利用环境心理学对人们的视觉影

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成功实现想要设计的效果,但是无论我们运用的是什么原理其基础都要是以人为本,这样一切的设计才会变得真正有意义。在选择运用什么样的灯具,想要达到怎样的照明效果时,一定要以不同的地点为依据,创造出更多能够照应大多数人心理感受的设计。现在的我们基本上已经过了那种最基本的对光明的功能需求,人们现在追求更多的是灯光对自己心理状态上的满足,夜间唯美的光效和当地的景色融为一体后,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

2. 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完善现有的景观设计

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夜景和美国华盛顿广场上的夜景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景象,其他各个城市的夜景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从侧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设计

人员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之前,会对每个城市自身所囊括的文化底蕴、建筑特色、人文景观甚至是气候等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考虑,如果有需要还会将部分城市设计失败的案例找出来做一定的对比,总结其失败的经验,以此来完善甚至是创新,设计出彰显自身城市特色的照明景观设计,提高自身城市的知名度。

3. 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城市整体的照明景观设计是由各个地域、各个街道。不同建设特色的地区照明效果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想要整体的效果完美、有特色。积极地完善每一个部分的灯光设计是关键。风

格的追求也好,亮度的体现也罢,都应该尽善尽美。例如住宅区的照明设计,我们需要的是通过灯光的铺衬给人们营造心理上的温馨家庭氛围。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注意光线的柔和度。

总之,城市的建设与施工要和城市规划原本的性质和要求相符合。在以人为本方针的带动下,追求生活中的简单实用,心理上的大方时尚,以风格明确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多方人员的共同

努力下,打造出别样的城市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

[1] 沈俊超 , 齐立博 . 从“功能照明、景观照明”走向“绿色照明、特色照明”[J]. 城市规划 ,2013(01):93-96.

第7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却在新世纪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日本公共住宅的建设,为了应对21世纪“低能耗经济增长”和达到“能源供需平衡”等重大可持续发展课题,提出了绿色低碳建设理念。绿色低碳,就是要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以及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排放量,使建筑适应永久性居住需求。绿色低碳基本原则日本建筑界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基于绿色低碳建设理念的实践。近些年,在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探索中,日本各种先进的低碳技术和住宅产业化的理念得到全球认可。日本在新世纪先后提出的“环境共生住宅导则”和CASBEE评价体系都对绿色低碳建设关于建筑规划及建设方面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表1)。绿色实践指导意义新世纪的最优公共住宅应是降低地球环境负荷和削减住宅总造价的全寿命住宅,是满足居住要求和居住水准,且便于更新、改造的“长寿型住宅”—这与日本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在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在不降低舒适性的基础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公共住宅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更注重在规划设计及建设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公共住宅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在住宅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为居住者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实践案例—荻住区再生设计

(1)保留住区原有自然环境设计尽最大努力保护既有地形、土壤、树木、水面及保障动植物生存环境。这既是对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的维持,也是居住者对原有住区环境美好记忆的延续。经过全新的景观设计后,原有树木与新栽种的树木互不干扰,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景观氛围。此外,建筑主要采用围合式的布局方式,自然而然地形成3个公共庭院,并结合原有的自然环境为3个庭院设计了新的景观主题。(2)改善住区绿色生态系统设计通过增加地面植株密度、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手段争取绿化面积最大化,并通过改造和恢复住区原有环境,形成大尺度的景观生态系统。实现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在功能机制、时间动态和空间结构方面的多样化,即在时间上合理安排四季植株的更替配置,在空间上通过保护原有树木、栽植新树木以及套种、混栽等形式强化空间的生态性,为更多的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同时有效缓解了住区的热岛效应,调节了住区微气候。(3)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日本向来注重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研究和改善,并在荻窪住区再生设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筑围护结构按部位可以分为屋顶底板、外墙、门窗、阳台、外走廊及外楼梯。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效果却可达20%~40%。因此,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对住宅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改善,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4)引入再生能源降低能耗日本在公共住宅建设中致力于从自然界中获得可再生和重复利用的、洁净的自然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系统引入建筑设计,以及考虑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降低石化能源消耗。UR都市机构从概念设计阶段就对荻窪场地进行了相关评估,考虑建筑、植物等的布局可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产生的影响,将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建筑相融合,抵消建筑消耗的能源,让可再生能源真正走入每一户家庭。(5)采用绿色住宅节能设备家庭领域的排碳量大部分来自于生活耗能,其中供暖空调、热水、照明设备各约占总量的1/3左右。这些居住建筑中所消耗的能源有很大一部分是因建筑设备的低效率而浪费的。日本非常注重建筑设备的更新,对传统设备的优化使得其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更加节约能源,同时采用新的节能设备,运用新能源和新媒介,使得设备自身更耐久、对自然环境破坏更小。通过这样的技术应用,住宅运行减少了对外界能源输入的依赖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碳排放量。

结语

第8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摘   要

Abstract

一、前言 …………………………………………………………………………(4)

二、河流与城乡建设的结合………………………………………………………(4)

三、滨河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性质…………………………………………(4)

四、农业与景观的结合……………………………………………………………(5)

五、文化的引入……………………………………………………………………(6)

六、生态设计………………………………………………………………………(7)

七、结束语…………………………………………………………………………(9)

致 谢………………………………………………………………………………(10)

参考文献…………………………………………………………………………(11)

一、前言

在自然景观中,水也是比较容易见到的。但是无论是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是苏轼笔下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水一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它的变化形态一直带给我们美的感受。湖光山色往往是诗人喜欢描绘的自然美景,也是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无论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建造还是在当代景观艺术建设中,水往往会给设计师带来灵感,建造出不同反响的景观作品。

二、河流与城乡建设的结合

河流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当我们看到一条河流,我们并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也不需要去关心这些,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一段河流的景象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引发了什么样的联想,可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营造秀美的江南水景,可以建设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她们不同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黄浦江,哈尔滨松花江等等。

    此次毕业设计将对王家畈河滨河绿地进行改造,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三、滨河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性质

一般从水利上来说,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域治理的有机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运、纯景观等方面加以区分。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的划分,作为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

[设计案例] 王家畈河滨河景观设计

本设计方案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王家畈河,迎宾大道以东,世纪大道以南,南大街以西,翁梅路以北,用地面积28550㎡,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生态绿地。滨绿地位于余杭境内,作为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在整体规划上以农业农村为主题,不管在景观设置,植物的搭配上,都将牢牢把握这个主题。(图3-1)

    

 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将绿地划分为主要的八个区域,主要体现农林的主体思想。在主路口区以草坡为主,视野开阔,铺以造型简洁明快的景观小品,主要作为人流主要活动区。沿河堤岸多以草地直接入水和清水平台为主,视野开阔,与对岸景物遥相呼应。经济林区与农业体验区为最主要的两大乔木种植区,既作为观赏植物,又可为经济收益区。

四、农业与景观的结合

保留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大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农业文明,都有其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是长期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有些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用地、农业聚居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的当地乡土生境。这些都反映了城市所在地的历史、特色,我们必须予以保护。

[设计案例] 王家畈河滨河景观设计

整个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紧紧围绕了农林这一个主体思想,农业体验区的毛坯矮墙与青铜农具的无不体现当地农民、农村、农业。势要营造一个供人放松,休闲的生态绿色公园。为生活在城市里忙绿的人们增加一抹绿色,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一股新鲜的动力。

五、文化的引入

    拥有悠久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种骄傲的情绪充分反应在景观设计行业中。每个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建设方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尽管滨水绿地只是一个具有休闲用地。所以对河流本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的挖掘工作就必不可少。

[设计案例] 王家 畈河滨河景观设计

本设计方案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区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 。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良渚文化玉器多浅浮雕,利用减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纹饰,强化主题表达良渚文化玉器直线深而直,线沿光整平滑。 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线深而宽,线底略呈弧形。(图5-1 图5-2) 

每个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建设方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在景观设计中,我们也考虑到让良渚融入景观景点中,因此,在竹林深处设有良渚文化的浮雕与雕像在次入口广场上设有代表良渚文化的碎石铺装。

六、生态设计

滨水区域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内部预留的公共绿地有很大不同。一处小小的候鸟栖息地都应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设置一处保护区域,为这些具有未知价值的场地留有发展空间。关注每一条河流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组合结构,如: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积水沼地、阶地、三角洲等,结合这些自然细节结合水岸设计,本身就是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

[设计案例] 王家畈河滨河景观设计

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中我们强化了这一生态要素,将原始岸线极少改动,形成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以及芦苇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的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图6-1)

结束语

    滨河绿地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使人与白然、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达成最为理想化、更为人情化的互动关系。因此保留特殊生态战略点、特色农业生态系统是创造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只要有这样的思想必能让我们营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的、生态的、和谐的城市中的桃花源境。

致  谢

感谢这4年来学校,老师对我的培育和教育,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对我今后有用的东西。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也使我对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确定了今后的设计道路!再次感谢所有对我有帮助的老师们!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城市环境设计[M]. 北京: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2007.

[2]杨小波,等.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呙智强.景观设计概论[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周畅. 建筑学报五十年精选[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6]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北京.规划师.2001

[6]宋永昌.迈向21世纪 建设生态城市[J] .上海.上海建设科技.2004

[7]王绍斌,林晨.从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看城市河道的生态设计[J] .北京水利.2005

[8]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 .北京.建筑学报.2006

[9]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 .北京.城市规划.2005

[10]丛永红.景观设计的坐标——生态设计[J] .北京.中州大学学报.2007

[11]田宝江.走向绿色景观[J] .北京.城市建筑.2007

[12]柴锡贤.略论生态城市规划[J] .上海.上海建设科技.2004

第9篇: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生态设计理念的诞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实现绿色化设计,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降低整体景观成本,降低潜在责任风险,确保设计单位的竞争实力,因此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概况

1.1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而研究如何让建筑物、人和环境之间和谐相处进行的一门学科。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与原则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和尊重当地已存的自然植被基础上,再人为移入一些植物进行搭配,最终塑造出具有因地制宜的高品质风景园林,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仅要满足绿化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未来扩张发展的要求。运用美学和生态学中的规划设计原则,合理科学地对乔木、灌木、花卉、藤本及草本地衣植物进行组合配置,以充分发挥植物对于妆点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愉悦人类心理状态等优点。植物景观生态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的研究经验越来越多,技术愈加成熟。生态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内容主要是将各种类型的植物进行挑选和有机组合,使之与周围的建筑物和环境协调有序发展。

1.2 植物配置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多种样式植物的合理搭配所创造出的植物景观,风景各异且具有愉悦身心的积极作用。如今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较快,适当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身心感受。植物本身就益处多多,光合作用吸收无用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有用的氧气,涵养水土且防沙固土,还具有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在居住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需要重点关注各类型植物的色彩、形状、高度,及其所需求的最适宜的气候、土质条件等要素均各有不同,这就影响了它们的排布组合。

2.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原则

2.1 过犹不及的适度性

切不可过度破坏当地已有的资源,要实现景观与其他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过适度性原则创造节约、美观、适用的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更加综合和复杂。在进行植物配置之前,必须要根据设计地域的自然条件,选择出适宜在该地区生长繁殖的花草树木。始终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在尽可能保留已有植被的基础上,再考虑人为安插新的植物景观。归纳出该地区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如果安排过密,则植物之间在空间和养分上都相互限制生长,相反如果布置过疏,则造成了空间浪费以及视觉上和心理感官上的不适。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花卉植物往往个体体积较小,而且花色鲜艳,少量布置就可以为整体的园林景观赋予亮点。然而,园林中的大面积造景还应该是绿色树木,过多种类的鲜艳色彩花卉会让人的眼睛有错觉感而且容易有疲劳感,反而达不到花卉惊艳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注意过犹不及。

2.2 综合性与多样性

优秀的园林植物配置是一个系统化整体化的大工程,必须贯彻植物配置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达到丰富多彩的内容要求。虽然许多植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和谐关系,但也有一部分植物相互之间会争夺养分,甚至会产生令对方生长受到抑制的毒物和有害物质。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要稳扎稳打熟悉各类基本植物的习性和相互之间是否存在相互矛盾的生长关系,合理优化配置,避免一系列不良影响。设计者在植物配置前先要熟悉被选择植被的生长特性,如根据它们的树龄和预期寿命进行时序规划,根据它们的高度和冠幅进行空间规划,根据它们的开花结果情况进行色彩规划,根据它们对于病虫害的敏感性和是否需要特殊养护进行特色规划、群落规划、树种规划。种植后的植物需要定期管理维护,尽量选择能够和其它种群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的种群,以避免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因地制宜的结构合理、种群关系和谐的群落体系。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3.1 注重植物配置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合

现代社会追求建设节约型的生态园林,所以在其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中,必须遵循经济性和环境友好型原则。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海绵城市,就需要绿色植物与调蓄池子、路面、透水铺装等基础设施的配合,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下凹绿地等都是优秀的案例。这几年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可观的成效,证明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雨水利用和处理的研究具有正面价值。雨水花园是指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这是一个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与绿色植物合理搭配的成功典例。

3.2 四季变化对于植物配置的综合影响

园林景观在选择植物时需要重点考虑到这些被选择的植物随着季节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四季更迭,有一些植物的景^风格会变化很大,这部分植物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都会产生大的变化。春季,人们的心理诉求偏向于万紫千红、花团锦簇,所以在植物配置时尽量多地选择花卉植物,春季也是花卉植物生长条件最适宜的季节。夏季气温较高,花卉植物相对生长状态不好,人们也多是渴望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所以在植物配置时尽量减少珍贵花卉,而选择耐高温、耐干燥、耐晒的大型树木,以调节夏天的热度。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喜欢硕果累累,所以秋季的植物应该注意其叶子的颜色变化,红色的枫叶和金黄色的银杏叶子都是人们偏爱的。冬季要注意南北方差异,南方部分地区仍然可以做到绿意盎然,北方地区则要注意下雪和霜降的低温影响,选择耐寒的植物。植物配置要凸显四季的特色。

结语

一个高品质的生态园林可以同时拥有生态、社会和经济3 大效益,植物配置的改革创新是生态园林工程项目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者们应该注重总结以往的设计经验,特别注意各种类型植物对于四季交替所对应的不同改变和对整个生态园林系统的影响。设计出的植物景观应该和谐融入园林环境中,为其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