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1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一、《课标》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在对必修1模块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在对必修2模块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将推理方法的训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下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为例,浅析高中生物课程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

二、推理种类的划分

推理的种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的[2][3]。根据推理前提数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根据推理的方向,即思维进程中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的区别,传统逻辑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当然,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如有些研究者将推理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溯因推理三大类。在这种分类中,类比推理属于归纳推理(都不是必然性的推理过程)。以下主要介绍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三种推理形式。

1、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充分相信的前提过渡到相信度较小但并非不相信的结论的过程,有广义、狭义之分。传统的归纳推理仅指归纳概括,广义的归纳推理包括一切主观地不充分置信的推理,从这点上说归纳推理至少包括以下四种推理:(1)逆推理或“导致最好说明的推理”;(2)简单枚举法;(3)类比法;(4)排除归纳法。

归纳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它除了运用归纳推理外还需充分地获得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搜集和整理材料的逻辑方法分别有观察、实验和比较、分析、综合等。这些要求,在课标对于必修1的价值中有描述。

2、演绎推理

传统的解释是指由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但现代逻辑学不强调这一点,它认为演绎推理就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在这种推理中,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是必然的,它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之中,只要前提是真的,结论必然真。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三段论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推理,它是性质判断三段论推理的简称,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三段论中的三个性质判断的名称分别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包含大项的前提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为小前提,包含大项和小项的判断为结论。比如,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水分的(大前提),仙人掌是植物(小前提),所以,仙人掌也是需要水分的(结论)。三段论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其包含的三个性质判断通常都是以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但用自然语言表达三段论时,语句顺序是灵活的,而且常常使用省略形式(有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结论等形式)。例如,口语中常说“这是命令呀”,把它补充完整就是:凡是命令都是应该执行的(大前提),这句话是命令(小前提),所以,这句话应该被执行(结论)。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主观地不充分置信的推理之一,因此可归为广义的归纳推理的范畴。粗略地说,两个对象甲和乙在它们的n个属性上都相似,甲还有第n+1个属性,我们推出乙也有第n+1个属性。那么我们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不是必然的推理过程,但它可以启发人们的思想,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例如,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1952年米勒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由类比于太阳系行星模型而来,惠更斯的波动说由类比于水波声波而来。由类比提出假说,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验证,类比在科学发现中扮演过并将继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2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属于解暗箱的课题,例如:《火山》、《地震》、《地球内部有什么》、《食物到哪里去了》、《潜望镜的秘密》等。这些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感知那些可感知的事物的外部情况,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的突破口,间接推断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探索其内部奥秘。实质上解暗箱是由表及里进行探究的科学方法,运用的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从另一个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前不久我市推出了小学科学“解暗箱”课堂教学策略,在对策略的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下面浅谈一下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创设情境、发现暗箱”的教学中,加强儿童对学习材料的充分理解。使学生对于要探究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表象

暗箱是指那些不能打开或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暗箱”内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但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的外部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来,这一过程即是“解暗箱”的过程。“解暗箱”的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感知那些可感知的事物的外部情况,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的突破口,间接推断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探索其内部奥秘。

学生的事实储备,是学生进行推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在进行逻辑推理之前,要让学生拥有大量的相关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分析、推理、判断的前提和基础,除教材提供的事实外,还要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更多的事实发现,为下一步的推理活动提供更为充分的事实。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实进行充分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得到充分感知。例:在教学《苹果为什么落地》中我通过学生发现生活中大量的物体落地的事实,以及教师出示的各种物体落地的图片,让学生在此环节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苹果落地的现象”。

通过大量物体落地的事实,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发现本节课的“暗箱”即:苹果为什么落地。客观事实是分析、推理、判断的前提和基础,除教材提供的事实外,还要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更多的事实发现,为下一步的推理活动提供更为充分的事实。

二、在“依据事实,猜测暗箱”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依据事实,猜测暗箱”是“解暗箱”课型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最好时机。在教学中,我以生活事实为依据,以教材为具体实施内容,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例如:我执教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中,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果实,它们是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认为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依据事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花谢了就会长出果实来”进行猜想,认为“可能与花有关”,然后出示花的构造图,引导学生猜想究竟是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成了果实?依据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花谢的情景:花瓣凋落了不可能发育成果实;仔细观察凋落的花瓣中还有一些雄蕊,所以雄蕊也不可能发育成果实;萼片只是一片小叶子形状不可能发育成果实;由此经过生活事实的证明和层层的推理,只有雌蕊有可能发育成果实。教学中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推理果实的形成原因。

三、在“模拟验证、揭示暗箱”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交流,充分发挥语言对于逻辑推理的促进作用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手段,同时又是人们思维的工具。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在教学中,我以语言为载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语言表达其逻辑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我让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结合对暗箱外部信息的了解和内部成因的假设,制订方案。制订方案时,一方面发挥教师引导、帮助、点拔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方案。在表达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语言科学、规范、简练,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思维过程。展示交流是揭示暗箱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对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并能与前面的猜想与假设进行比较验证,从而得出理性的结论。

第3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教学;逻辑;培养

初中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是对平面图形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其数学活动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过程中发展逻辑推理素质。

一、讲清概念,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基础

概念是构成判断、推理的要素。概念不清,必然招致思维的絮乱和推理上的瞎猜。所以建立清晰的几何概念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他们的区别和联系,达到概念清晰,理解透彻。

例如:在教学“距离”这一概念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几何上的“距离”是与代数上讲的“路程”概念不同。“路程”是指物体移动时经过线路的长度。几何上的“距离”有几种情况:①点与点间距离是指两点间的线段长;②点与线的距离是指点与直线的垂线段的长。教学时,我举了两个例子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图1):①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圆半径时,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②A为直线上一点,圆心O与直线L上的一点A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这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通过思考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是相切。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二个答案是相切或相交。这两道题的训练,使学生认识点与线的距离和点与点的距离的区别,从而掌握了这一概念。

图1

二、讲透定理,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根据

定理教学是平面几何的核心,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我们教学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务必把定理讲深讲透,并让学生领会定理证明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时(如图2)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定理内容,逐字逐句加以理解,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①定理的题设部分包含哪些条件,具备这些条件后得到什么结论?②依据定理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我们不易用判断定理1和定义来证明,应考虑用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的定理证明。

因为∠A=∠A’,可∠A’和∠A重合,再在ABC的边AB、AC(如果AB<A’B’,AC<A’C’,就在AB、AC的延长线上)分别截取AD=A’B’,AE=A’C’,连接DE,显然ADE与A’B’C’,只要证明ADE与ABC相似,就有A’B’C’和ABC相似,由AD:AB=AE:AC,所以证得DE//BC,因此就可证明ADC与ABC相似。接下来就是写出证明过程(略)。定理证好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如下: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先构造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其中一个三角形全等,再证这个三角形与另一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整个证明过程运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一)(SAS)公理;平等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的判定定理,即平等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学生对定理理解深刻,为推理论证扫除了障碍。

三、 注重分析,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怎样探求解题或证题的途径,主要包括分析题意和分析思路。首先要学生反复读题,弄清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其次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确地画出图形,要防止用特殊代替一般,正确的画图有助于寻求解题思路。分析思路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关键,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从何处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可用哪些基本方法。

如,对三角形的判定(三)中的例3是这样处理的:

例3.已知(如图3),AB=CD,BC=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BF=DE。

分析:观察图形:因BF、DE分别是BCF和DAE的边,故只需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要证BCF≌DAE,办为有BC=DA,CF=AE,根据(SAS)公理,还要证明∠1和∠2相等,因为∠1、∠2分别是ABC和CDA的角,故只需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因已知BC=DA,AB=CD,AC=CA,根据SSS公理证ABCCDA。至此本题得证,边分析边画出下边的思路图:

然后让学生用综合法写出证明过程。这种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对解决复杂问题很有意义,用综合法探求解决途径,用递推的方法使之逐渐接近于结论。用分析法设法先找一个包含旧结论而又容易从已知条件推进新结论,以代替旧结论。这样两头夹攻,可逐渐缩短已知和求证之间的逻辑距离。这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几何证题中探求证法、建立思路的基本方法。

四、 循序渐进,加强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质

从易做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证题训练,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4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推理能力 逻辑思维

所谓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推出可能出现的结论。合情推理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一般包括观察、概括、归纳、类比、猜想、顿悟等思维形式。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工具之一,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理解基本概念,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该揭示教材的内在逻辑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解数学题时,只重视对公式与定理的记忆,一般不重视对数学概念的透彻理解,因而常有偷换概念等错误现象的发生。例如:在求解汽船往返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速度为60千米/小时,逆水速度为30千米/小时,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时,学生错解为平均速度是(30+60)×1/2=45(千米/小时),其中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把它与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混淆起来。违反思维的基本规律,造成结论的错误。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两码头距离为s公里,那么往返一次的距离应为2S,顺水所用的时间为未小时,逆水时间为S/60小时。因此,平均速度是:V=2S/(S/60+S/30)(千米/小时)。从本例可以看到,若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理解“平均速度”这个概念,就可以加深对平均速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若教师掌握这一规律,就能强调对这概念的理解与使用,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

二、恰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合情推理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想,而是以中某些已知的条件为基础,通过选择恰当的材料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数学家Euler说:“学习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认真的观察,同时还需要实验。”观察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观察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联想,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观察力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必要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提高观察力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推理。例如:把20,21,22,23,24,25这六个数分别放在六个圆圈中,让三角形的每边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通过观察图形及这六个数后,我们就应该想到三角形边长定理,较大的几个数或较小的几个数不能同时放在三角形的某一边上,否则其和就会太大或太小。也就是说,可以把较小的三个数分别放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再把三个较大的数放在相应的对边上。

三、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数学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创新思维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学习数学。因为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空间的形态呈现的,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到最终完善成型。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与创造性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大脑思维不断在二维与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掌握空间观念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时,让学生先通过认真观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图形,再想象它的展开图,并把脑子中所想的图形画出来,然后动手操作,这样就能充分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四、培养推理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的德博拉·鲍尔说:“数学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奇妙的推理。”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呢?实践证明,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数学概念、定理等是推理论证与运算的基础,让学生明白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习题练习中要认真的审题、细致的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求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此外,还应强化学生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加强对逆向应用公式与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学生逆向推理证明能力。学生一旦掌握思想方法,推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推理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努力的探索,就会使之成为学好数学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胡勇.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的初步尝试[J].考试周刊,2012(4).

第5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方法

我曾有过一种困惑:认为新教材轻视了对概念的准确定义及定理的推理论证,没有展开分析、讨论,只要求学生去记概念、定理,讲求会用就行,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材中没有证明过程,而是让学生用剪纸拼接实验来加以说明。又如:教材中轴对称图形、线、底边上的中线、高线重合(三线合一)等,教材中没有加以证明,就用折纸的方法使学生确定它们的存在。这是逻辑推理的一大忌讳,不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失去了数学的严谨性。通过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我消除了误解。课标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做推理。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完全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自觉、顿悟、灵感等思维形式。合情推理所得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合情推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当今,教育领域正在全面推进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但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事实上,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先得猜想、发现一个命题的内容,在完全作出证明之前,先要不断检验、完善、修改所提出的猜想,还要推测证明的思路。首先要把观察到的结果加以综合,然后进行类比,再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尝试,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的不是论证推理,而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在解决问题时的合情推理的特征是不按逻辑程序去思考,但实际上是学生把自己的经验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跳跃性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又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代数不能只重视会熟练地正确地运算和解题,而应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如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以学生有实际经验的向东向西问题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教学时不能只重视法则记忆和运用,而对产生法则的思维一带而过;对于加乘法各运算律也都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形式提出的,重视这样的推理过程(尽管不充分)既能解释算律的合理性,又能加强对算律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初中教材是用温度计经过形象类比和推理引入数学数轴知识的;求绝对值|-5|=?|+5|=?|-2|=?|+2|=?|-3/2|=?|+3/2|=?从上面的运算中,你发现相反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并作出简捷的叙述。通过这个例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再结合数轴,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且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和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建设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识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他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检验,只有靠实践来证实。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如:为筹备新年联欢晚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受欢迎?首先应由学生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水果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水果。这个过程是合情推理,其结果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将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计算器(机)模拟等大量的实验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其合理性的理解。

四、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也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很多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对于老师,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生,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在新问题出现时该如何应对的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1).

第6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解题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水平.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忽视这样的过程,就意味着失去了向学生传播数学思想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己体验,并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善于启导,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学会思考,让他们亲自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功能作用,并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加以总结、提高.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高高在上;学生是配角,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鼓励教学法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拓展思路,举一反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展开联想,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特殊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提出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那么正方形作为特殊的菱形,它的面积也等于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而当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通过平移对角线的方法发现同样的结论依然成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三种图形的对角线具有垂直的共性,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展开联想:在任意的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中,面积是不是都等于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呢?这一结论是否成立,如何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这样的分析、讨论、联想、拓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强化逻辑推理,提高综合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数学解题过程中需要逻辑推理能力,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以及生活实践过程中都需要逻辑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辅助和参与.结合初中数学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善于进行习题总结和知识归纳,学会知识迁移和拓展,由一处知识牵引到全方位的知识网络.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强化分析与实践,结合数学学习的要求,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借助三角形全等的理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也相等.如果知道一个角对应相等以及两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是不一定的.这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五、抓住反思评价互补性,重视问题评价反思能力的培养

第7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英语阅读 提高 问题 分析

建议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02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的讲解

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大量阅读,但是许多中学教师把阅读文章作为讲解词汇、分析句子结构的材料,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这样就把阅读教学的重点忽略了,脱离了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语言语法的学习上,学生的阅读水平很难提高。

(二)学生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准确地找到答案区间,并从中找到答案。学生缺乏良好的技巧是导致存在不良阅读习惯的原因之一。部分学生习惯将文章中的每个单词翻译成汉语来读,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还会有不安全感,所以导致阅读时离不开英汉字典,然后再用汉语的思维来回答问题,这样无形之中浪费了不必要的精力,用汉语思考也不利用学生形成英语语感。

(三)学生自身认识方面存在的障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已经成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都是为了考试,这就导致学生为提高学习成绩投机取巧,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不仅让自己的知识面变窄,还导致学生忽略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部分学生存在阅读心理障碍,如焦虑感、恐惧感、紧张等负面情绪。

二、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学生对英语阅读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那么势必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兴趣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阅读材料。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将语言教学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学习英语,避免阅读时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课外拓展知识学习,重点结合国外背景文化的相关材料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中学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选择正确的、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够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能激发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挑选阅读材料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挑选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关联性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另外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也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四)课堂上应当讲授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

除了词汇量、阅读习惯是制约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外,一定的阅读技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有部分学生词汇量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但是阅读水平依旧不高,看到阅读材料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文章的内容一无所知,有时理解甚至偏离文章观点。因此,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是提高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

1.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找到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障碍点,指导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2.此外,英语教师应该将阅读材料分类,根据不同的文章和题材的阅读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分类教学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根据阅读题选择合适的技巧,可以节省阅读时间,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五)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即训练学生理解材料的深刻含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了解推理出深层含义。研究表明,读者的逻辑推理水平是以背景知识为前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大致观点的基础上展开逻辑推理,结合文章的线索及背景知识分析文章,更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从而提高阅读题的正确率。

(六)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部分和部分相加大于整体。所以在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各部分的联系以及功能,引导学生横向纵向思考文章结构及衔接方法,找到关键点,培养学生对整篇阅读理解的认知,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第8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培养 初中生 数学 推理能力 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恰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合情推理并非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想.

它是以数学中某些已知事实为基础,通过选择恰当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Euler 曾说过:“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 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联想,通过观察还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 同时观察力也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例如,把20,21,22,23,24,25 这六个数分别放在六个圆圈里,使这个三角形每边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通过观察图形以及这六个数后,我们应该想到,较大的几个数或较小的几个数不能同时在三角形的某一边上,否则其和就会太大或太小,也就是说,可以把较小的三个数分别放在三个顶点上,再把三个较大的数放在相应的对边上。

二、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

三、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 ― 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代数不能只重视会熟练地正确地运算和解题,而应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如: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以学生有实际经验的向东向西问题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教学时不能只重视法则记忆和运用,而对产生法则的思维一带而过,又如,对于加乘法各运算律也都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形式提出的,重视这样的推理过程(尽管不充分)既能解释算律的合理性,又能加强对算律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再如,初中教材是用温度计经过形象类比和推理引入数学数轴知识的。再如:求绝对值|-5|=? |+5|=?|-2|=? |+2|=? |-3/2|=? |+3/2|=? 从上面的运算中,你发现相反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并作出简捷的叙述。通过这个例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再结合数轴,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且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和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四、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很多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如,观察人行道彩色水泥地砖铺设的方式:

像图 (1)(2)(3) 这样铺下去,第 n 个图形中有多少块彩色水泥砖 ?(由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合情推理)再观察铺地所用的地砖不仅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正三角形。那么用正五边形的地砖能够没有缝隙又不重叠地铺地吗?

总之,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唐万敏;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4期

[2] 高枫;合情推理能力及其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12期

第9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思南县青杠园小学贵州思南565100)

摘要:学生在数学课上有关推理的知识,是《课标》指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一般的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得出的一些体会。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养成学生推理有据的好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组织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如何判断的推理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追问为什么,要求学生会想、会说推理依据,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例如:14和15是不是互质数时一定要学生这样回答: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因为14和15 只有公因数1,所以14和15是互质数。这样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经常进行说理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推理方法。小学数学中不少数学结论的得出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内容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正确的推理。例如,在教乘法交换律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计算多组算式:5×3=15、3×5=15所以5×3=3×5还有:15×4=4×15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左、右两边因数相同,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归纳出乘法交换律。

三、要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例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学生在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些分数后,提出问题: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哪个分数大?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的猜想,接着验证:取两张相同的纸片,一个折出二分之一,另一个折出三分之一,再比较大小,一目了然,二分之一大于三分之一。从而得出结论:分子为一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四、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植根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中。例如:大树与影子有什么关系,成什么比例,计算糖水里含糖量可能用什么比例解答,在解答之前,要用变化规律进行猜想,得到合情推理,再进行验证。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分圆比赛,就能得出“圆的周长与∏有关系”这一结论。

五、推理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个领域的内容都为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和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

3、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统计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将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计算器(机)模拟等大量的实验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其合理性的理解。

4、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中,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估计这本书有多少字”这一实践活动来说,学生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页,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计算出一页的字数,然后推算出这本书的字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