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融合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融合教育问题

第1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一、高校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红色文化的发展对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对红色体育运动的形式特点以及意义的探析,红色体育运动应在高校学生当中开展,为教育起到助推作用[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命需要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它是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繁荣的同时,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新诠释。新时期,我们需要理性认识高校体育的文化使命,这对促进高校体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包括了运动技能、体育目标、运动技巧、综合素质等项目的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也同时承担着帮助高校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思政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思政教育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高校体育公共课是学生入学必须选修的科目,思政教育可以与体育课有机地融合,使两种不同科目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学的实现

当下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逐渐养成“全科育人”的教学方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对于健康的标准也不能只是身体素质的优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需要承担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培养。有效的体育教学还包含着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爱国意识的高效培养。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利用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和指引,倡导思政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高度融合,不断创新融合的方法,利用好红色文化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充分提高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立德树人、培养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2]。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文化科学教育、实现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结合于一体的重要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课程要融合思想教育,首先要了解红色文化的璀璨历史,从唯物辩证法等指导思想理论出发,对体育运动的联动性、过程性、发展性、矛盾性进行讨论,讨论结果指出:在思想意识下,体育运动的基本思想内容有利于高校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核心本质,以及内外关系的规律,是推进高校体育运动精神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形成了强烈的价值冲突,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一种态度。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考虑以“为谁培养人”为使命,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价值载体,重新思考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内在机理,合理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内涵“怎样培养人”的延伸[3]。强调教师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普及体育知识,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完善个人独立人格的培养。它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休息习惯,践行“锻炼身体,体育强国”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学派作风来带动新一代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深入挖掘高校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走到一起,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挖掘武术、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德育要素,对高校体育德育要素与通识教育进行整合创新,不仅是传统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也是德育方法的创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教学实效性,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在学生生活发展中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技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完成学业,应对未来进入社会和职场的高强度挑战[5]。

第2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应用的同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表现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藏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任务,统筹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合,使教学的结果得到最优化。

二、多媒体对于藏语文教学的作用

1.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藏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我求知的动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多媒体技术利用图文、声像并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预设好的教学情境引入课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2. 巧妙解决藏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点。对于抽象的概念、定理,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通过分解重、难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点,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藏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搜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实现直观教学,图文、声像大大分解了重点、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3. 课堂反馈多元化,彰显学生个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上交个性化的作业作为课堂反馈。允许学生采用个性化的作业来反馈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织作业形式,选择展现作业的内容,并从作业中得到最大的自我效能感,从轻松愉快的课下作业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4. 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中必定掌握的技能。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藏语文教学中运用图文声像的形式来充分训练学生的会话能力,吸引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想要说、愿意说、敢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媒体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汇总,为学生提供阅读藏语文的平台,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增加信息量的同时,提高阅读的速度。通过多媒体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写作能力锻炼的过程中,将文字与图像、声音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困难与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可喜的。但是,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远不及其他科目那样广泛,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造成多媒体在藏语文教学中应用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藏语文教师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多媒体技术了解不够,不能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是藏语文方面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短缺,应用方面受限制。

第3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 视角 数字融合 体育文化 文化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为数字融合推动体育文化创新提供了机遇,它改变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结合数字信息形成新的虚拟文化形式,使得创新以后的体育文化所传播和展现的内容符合当今社会文化需求,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数字化的体育文化,不但没有对体育运动的本质的造成损失,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体育运动艺术性,推动体育文化价值凝练,促使体育文化进一步传播、消费发展,使其更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

一、体育文化数字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

随着体育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体育文化已经由简单的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体育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时间的检验。因此,促进数字科技与体育文化相融合,形成数字化体育文化,将其庞大的商业价值转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体育文化在数字融合视角下的创新体现

(一)数字融合促进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全球化传播

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形势下,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困境。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数字科技进行融合,使其可以以更加开放的艺术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可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例如,“抢花炮”是以拼抢为表现形式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抢花炮”体现着我国侗族人民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在与数字科技的融合下,将声音、图片等信息融合到抢花炮的数字化传播中,对其进行现代美术、音乐等设计加工。一方面,可以使“抢花炮”在音乐、舞蹈等现代元素的融合下转变成新的民众体育文化,这样不仅延续着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增强其竞争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将符号化的“抢花炮”运动经过现代艺术的加工,使其以数字信息为文化传播新载体,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等简单、高效的传播方式的向全球进行传输独特的侗族文化。这样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更好的向世界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可以在全球体育融合的趋势下继续发展。

(二)数字融合满足符号体育文化的消费需求

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就需要通过科技引导来完成体育文化与游戏、漫画等产业的融合,创造出符合时尚体育文化的需求的高品质文化形式。例如可将体育文化与电子游戏进行结合,开发以体育为背景的电子竞技运动,如模拟技术操作为主的FIFA系列游戏、CS等,模拟体验为主的铁拳系列、极品飞车系列等,模拟团队竞技为主的LOL、DOTA系列等,让游戏者感受虚拟化的真实运动情况,让人们可以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满足身临其境的体验需求。数字融合下的体育文化电竞化发展,不仅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还满足了人们对符号体育文化的时尚消费需求。

(三)数字融合推动落伍体育文化进行整合、再发展

虽然新的体育文化满足人们现代性与时尚性的追求,但落伍的体育文化不一定会衰退、消亡。通过数字融合的推动下,可让落伍的体育文化进行整合、重塑,实现其再次崛起的发展目标。例如飞跃最早诞生于1959年的上海,在中国已经有近60的发展,以其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的简约设计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当时的销售量与日俱增,是我国体育品牌的代表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其它球鞋与假冒伪劣产品过多的双重冲击下,飞跃球鞋逐渐离开主流市场。派特斯・巴斯坦在取得了“飞跃”的海外所有权后,对其进行设计、材料、制造等多行业的文化整合,使其在数字融合下得以重塑,在飞跃球鞋使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文化内涵扩展。运用“FEIYUE”进行注册,并赋予这个商标向前飞的新意义,在FEIYUE的宣传中,派特斯运用数字科技制作了一个学习中国功夫的广告,并在其背景配上“少林功夫”几个字眼,这样就激起西方人民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使得FEIYUE在巴黎很快就开始和国际品牌一起销售,并且其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

三、结语

综上,体育是人们进行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经和人类生活休戚与共,因此要促使数字科技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推动体育由技术体育向智能体育的转变,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新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第4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对策

[作者简介]郑声文,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讲师,硕士;陈为旭,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福建福州350002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35-04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而这一培养目标应立足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等较为全面的知识基础之上。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科学精神缺失,人文视野狭窄,妄自尊大的现象,在伦理、道德、审美、心理、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因此独立学院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一)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知识更新急剧加快,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其一,从学科内在联系看,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并非相互排斥、互不相容,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渐突显: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不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许多交叉和边缘学科,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日益加强,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受教育者不仅要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的创造以及进行新领域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也适应了独立学院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二,从社会外部环境看,与科学进步相伴的不仅仅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有成堆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如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灾害”,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严重的是,科技的发展不断削弱人类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引起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危机。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一的学科研究已是无能为力,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起作用。

其三,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使当代社会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人才的全面流动性愈来愈普遍、频繁和复杂。面向特定职业的大学教育随时会面临职业地位变革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知识经济中人才的流动、职业和岗位变动必然导致一些人工作专业领域与他们在高校所学的专业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大学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职业与工作需要的能力。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对于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流动、职业调换、领域转移等做了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前期储备。

(二)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只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人才,更主要的是它要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使受教育者从中受益。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教育要满足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

一般而言,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它除了求真之外,更注重求“善”、求“美”,更有利于人的丰富、和谐、完美发展。当下我们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目的在于通过让独立学院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丰富高雅的情趣,尽可能克服教育专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的一切才能、素质尽可能完全地得到发展,并开启其对视野的渴求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态度,最终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和有教养的公民而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加强两种教育的融合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科学与人文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要达到“四会”,一方面要重视科学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两种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小学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状态,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造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立、割裂的现象,许多学生表现出文、理知识相脱离,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不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但是,传统专业教育的惯性思维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在社会对优质、完整的教育的强烈需求下产生的,其产生之初就直接面向市场,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合格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蓬勃发展。

此外,独立学院按民办机制运作,管理更具灵活性,其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障碍相对较小,有利于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为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现状与问题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一)尚未形成促进两种教育相融合的明确的教育理念

在强调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面对功利化的巨大挑战,较容易落入只重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陷阱。不少独立学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照搬母体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即使做出改革也主要是削减了母体

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人文教育课程。尤其是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除了开设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科学的教育内容,人文课程课时和学分比例低,得不到重视,有关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和学术活动也较少,学术氛围不浓厚,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没有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涵的正确认识,就不能让师生从观念上认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意义;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两种教育融合的实践之中,教育实践便不可能体现出系统的哲学思想与深刻的精神内涵,往往只能流于形式。

(二)没有一个适合于两种教育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不少独立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大胆实验,改革课程体系,突破传统“三段论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块,增加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程等,但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结构缺乏学科整体规范,缺少交叉学科课程,更没有形成多种课程类型互动和整合的局面。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没有相应的知识层次,内容重复,没有很好地把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科学文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起来,忽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没有把培养基本素质的公共性课程与培养专业素质的专业性课程结合起来,仅仅只是让文科的学生学点理科的知识,让理工科的学生学点文科的知识。如果仅仅把两种教育看成是知识体系,却忽视了两种教育的实质,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那么说明独立学院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对立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两种教育的融合仍存在学科壁垒。因此,如何开设一个科学完整的适合于两种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已成为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一系列有利于两种教育相融合的体制和环境

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文化环境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机制依托,由于独立学院正处于办学之初,无论在师资力量、制度资源,还是物资资源上都对母体高校有着强烈的依赖,因此自身对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正在探索,未形成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体制与机制保障体系。以致忽视学术研究,忽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教研室体制仍然存在。此外,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还存在改善空间,许多学校只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即设施、设备的建设,不够注重校园“软”环境的建设,诸如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科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建设。而这两方面都是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保证。

(四)缺乏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具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组成大多是专兼职结合,所倚重的专职教师队伍以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而中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本身就突现了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强及教学效果差异性大的问题。一些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受专门化教育影响很深,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加上存在知识老化问题,无法担当新兴学科的教学任务;而部分青年教师虽具有学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更新快、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爱岗精神,人生观价值观不完善及科研意识淡薄等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素质,文科教师缺乏科学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接受全面文化素质的熏陶,客观上影响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进程。

三、加强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对策

(一)变革教育理念,全面把握两种教育相融合的实质内涵

只有正确的理念才能引导成功的教育实践。要使学生全面发展,独立学院必须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中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的教育理念。要以时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素质教育思想为主导,把大学的各个教育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在教育价值观上,它是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个体价值观,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转变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双重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锻炼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教学生如何使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的知识准备,而且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总之,“融合”的教育是使大学生科学知识与精神道德平衡发展的教育,是使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统一的教育。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关健。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首先,人才培养计划在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大量开设活动课程(研究性探索课程)、选修课程等,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多样化科学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复合型新学科、新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慎重考虑知识的构建,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科学与人文两种教育的巧妙糅合和渗透。此外,改变对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应该把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该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和领略该学科的精神,学到渗透在科学中的人文知识,真正建立有利于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氛围。

(三)重视师资培养,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启迪。因此,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体和关键所在。而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实现融合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应重视提升各层次教师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补充、选聘和培养教师的时候,要加强两种素质的训练和考核。首先,要督促教师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鼓励其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其次,提倡教师独立思考,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那些狭隘的、分裂的思维方式而建立起完整的思维模式,并积极地以创新精神从事教学和科研。这不但能激发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热情,在学科建设和科研上出成果,成为“大家”,而且能使他们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实现其

融合的自觉推行者,以自身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文化修养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成为教育的“大师”。

(四)营造人文氛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往往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悟性,产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获得能力的。这里的环境,确切地说是指校园文化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三项主要内容。因此,独立学院首先应积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保障体系。通过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的教学、科研机构和组织,建立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机制,以及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等,推动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其次。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塑造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大学精神,营造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例如,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人文景观,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高水平的科学报告会,使学生贯通知识,开阔视野,从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引导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开展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为主题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使学生在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得到润泽与陶冶。

此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独立学院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独立学院要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现实体验。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有利于拓展人文教育空间,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这样的“隐性课程”教育实现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江源,綦松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及途径[J].吉林教育科学,1999,(4).

[2]李春燕.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第5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一、融媒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需求

1、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

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准的信息鉴别、筛选能力。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是信息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精准捕捉;另一方面却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泛滥,污染了信息生态环境,干扰了受众的有效信息获取。面对这种局面,编辑人员必须既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快速识别虚假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信息,又要“独具慧眼”,能在信息的海洋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最为受众所需的信息内容。二是高质的信息分析、整合能力。不同媒介来源的信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编辑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媒介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整合,使其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适应媒介所需。

2、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

媒介的融合必然带来出版流程各环节具体工作的变革,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胜任多媒体资料的加工整理、多媒体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等工作。融媒时代的编辑业务操作大多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因此,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备此类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格式转换等。具体来说,相应的排版软件、版面设计软件、基础编程语言、网页制作软件、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站技术、自运行光盘技术等都是现代编辑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3、高效的跨媒介传播能力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内容产品的输出平台多样,纸媒、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无所不包;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文字、图像、音视频、多媒体应有尽有。因此,作为编辑人员只熟悉单一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跨媒介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容产品,甚至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媒介之间内容和技术层面的相互转化。

媒介融合时代,任何只依靠单一媒介运作的内容产品,其盈利的机会都远远小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因此,各文化产品纷纷进军多媒体领域。2008年12月,《非诚勿扰》以传统纸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和电影5种方式同步出版和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经由电影《孔子》剧本改编的小说,纸质图书由中华书局首发,数字图书则由中文在线、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汉王公司同步发行,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以上案例说明,融媒时代编辑出版人员的跨媒介策划能力尤为重要,在产品策划之初,就要根据受众需求、媒介特点、传播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有效地调整与控制。

4、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

媒介融合条件下,出版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深入,任何一个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编辑出版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掌握丰富的内容和人际资源,才能为出版项目的顺利运作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为出版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互动。比如合适的作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文化、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合适的作者和出版内容资源,顺利进行出版项目的运作。二是能够按照出版要求及时准确地找到最佳的社会合作单位,顺利开展合作,包括印刷单位、物流运输单位、产品承运单位、产品经销商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出最合适的作品,从而取得最好的社会收益。

二、融媒时代我国编辑出版教育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视野落后

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田胜立在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暨专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讲话中指出:“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定位、专业特点、培养目标都不清晰”。虽然教育部对编辑出版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求,但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学校资源、办学规模、教育经费以及师资等诸多限制,大部分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仍然定位不够明晰,视野也较为落后。很多高校仍以培养传统的编辑和发行人员为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有的高校虽然在自己的培养目标里提出要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也开设了一些数字出版类的课程,但由于师资、经费、实验、实习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然是有名而无实。可以说,融媒时代,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上在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下面增设了两个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可以说这两个专业的增设适应了当前的数字环境和媒介融合趋势,是非常必要的。随后,武汉大学等5所高校率先正式开办了数字出版专业并开始招生。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优势,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的成功开设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也为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2、培养模式——重“长”轻“短”、不够灵活

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都实行4年制的专业教育,即从一入学便开设很多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大”而“全”;从教学效果来看却是“杂”而“不精”。不仅如此,由于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太大,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更为感兴趣的内容。从学制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仍以长期教育为主,短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匮乏。我国的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系统性与理论性,为学员提供的多是本科、硕士,甚至博 士层面的学历教育,而这些长期教育往往不能更好地满足出版从业人员特别是一些出版界的新人在短期内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日本出版界的从业人员大多只有短期出版职业培训经历,而非专业科班出身,学习的机构也多为两年制的短期大学甚至数月的短期培训班。短期培训往往针对某一具体主题的知识或技能展开,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此类学校或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非常具体、明确,定位于实务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使学员迅速掌握操作技能并上岗展开工作。

3、课程设置——“理”多“术”少、实践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完成的,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多,而国外则正好相反,如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经常组织各种研讨班和专题讨论会,还经常安排学生实地考察一线如印刷厂、出版社、零售书商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理”多“术”少、实践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师资限制。目前绝大多数从事编辑出版教育的教师仍然是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博士毕业生,鲜有真正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的,因此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二是实验条件限制。设施齐全的实验室、种类丰富的专业软件是保证实验类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而目前各高校由于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想开办起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还存在一定难度;三是实习条件限制。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身体力行的实习工作,纵观目前各高校的实习情况,绝大多数本科生的实习都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多为一到两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出版业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难的,因此实习的学生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稿件修改之类的初级工作,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很不利的。除此之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足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经验欠缺

第6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浅谈问题情景设计课堂教学融合

在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这一方法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不同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教师的作用扩大化了,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教与学这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过程中的主体。而现代的教学观念,完全把这个教育的舞台还给了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帮助、启发学生,处于从属的地位。所以,教师就有义务在课堂教学中,想尽一切的办法创设合理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从生活中总结经验,设计成问题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对学生能否上好一节课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要在生活中,多留心,多体会把有用的有趣的事例比较、归纳、整理并记录,以适平时教学之用。使课堂教学接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情景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是一个师生双边参与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的奥秘,从心灵的深处萌发出对知识的呼唤之音,教与学的过程才会有生机。教师是教的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告知的作用。只有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适时适度的引导和启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生的年龄背景,认知背景为基准,挖掘来自生活中的教学典例,设计成问题情景,这样才能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精彩。生活中处处涉及教育,比如化学学科的教育比如物理学科的教育等,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景,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利用学科实验,设计成问题情景。

利用学科实验,设计成问题情景。比如化学学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真实、形象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有的实验侧重于颜色的多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享受快乐的色彩,视觉的美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体会。或者,有的实验侧重于现象的速度和剧烈,让学生在实验中震撼,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积极情绪的激发,无疑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加强。利用化学学科实验,设计成问题情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对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谐统一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利用生动故事,设计成问题情景。

利用生动故事,设计成问题情景。比如,语文学科,我们的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古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论语》,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等,这些经典文学著作对我们的志向、品质、贤德的培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这些文学作品中流淌出的品质对我们的教育不是短暂的是永恒的,不是间断的是延续的,像涓涓的溪水一样温柔的轻巧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从而滋养着我们阳光的生活。所以,伴我们长大的这些“真君子”如果走进语文课堂,则这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一定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又如,在物理课堂,引用物理科学家的某些励志、勤奋、探索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勉励学生要刻苦的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学习情景,引入史料故事,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再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学习情景,可以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因为,化学学科离我们最近,我们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化学,所以,在课堂引入一些生动的例子或小故事一定对知识的研究有启发、引导的作用,反过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或者困难,从而体现知识的指导作用,学以致用,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油然而生自豪感。利用不同学科的生动故事,在不同的课堂设计成问题情景。不仅可以使教学穿梭于时空,而且可以揭示教学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才能高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融入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开放的问题情景的教学课堂,才会有迷人的风采,才会捕获学生的心灵,才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浙教版;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内容;实践

一、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具体内容

在语言文字中,修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修辞的实质就是言论的修饰。简言之就是,当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借助于不同语言表达方式来描绘语言,从而达到修饰的目的。在高中语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排比、比喻、象征、拟人、双关、夸张、借代、对偶、对照、借喻等。在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中,其所含内容不仅复杂且多,同时任务也比较繁重,不仅要满足高考的需求,同时还要求其可切实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在修辞教学中,若对其内容不够了解,很容易导致其在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继而影响其整个教学质量。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

第一,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指基于表达的实际需求,结合情景积极地应用各种表现手段,尽量让语言更为生动、准确以及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其目标并不是简单地让人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使人产生一种感同身受与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修辞又包含谋篇布局、选词、各种辞格及炼句等。

第二,消极修辞又称之为一般修辞或者规范修辞,其不仅要求语言文字的思想必须要明确,语言平实,同时还要求词义必须要明确,布局要严谨,且语句必须要通顺。相对于积极修辞而言,消极修辞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为积极修辞的前提与基础。

这两种修辞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二者尽管独立,但是却又互相依存,在强调语言生动与鲜明的同时,还必须要确保其的准确性;在准确明了的同时,还应避免语言的沉闷。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中,积极修辞应包含谋篇布局与各种辞格,而消极修辞则应包含语言表达的准确与连贯、词语的选择、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以及句式的变换等。在实际教学中,可将修辞划分为四块,即修辞和鉴赏、修辞和写作、修辞和语法以及常见修辞格,在这四块内容中,不仅包括了积极修辞,同时也包括了消极修辞。

二、浙教版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实践

基于上述内容,下面笔者结合浙教版高中语文中的相关内容,就修辞教学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1.分清修辞手法

在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中,有几种修辞手法较难分别,如,借喻与借代等。虽然借喻与借代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谓借喻就是通过喻体来直接代替本体,而不会出现比喻词或者本体;借代则是借助于和本体事物有关的事物来代替。借喻为比喻中的一种方式,其着重强调的是打比方,且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差别,而借代则注重强调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其往往为标志、部分或者特征等,比如,教材中《药》这篇文章,笔者就借助于“红眼睛”来代替阿义,以此突出阿义这个人物的特性。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也真怪,在最晴朗的日子,穿上雨鞋,带着雨鞋,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在这段话中,分别出现了两次雨鞋和雨伞,尽管二者为同一词语,但是二者在本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前者为实有物体,后者则为借喻,用于比喻别理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除此之外,还有比拟与比喻、排比和对偶以及对偶和对照等修辞手法也容易混淆。对此,笔者认为在修辞教学实践中,要想提高其教学水平,首先应该分清修辞手法。

2.加强教材中辞格的教学,结合生活实际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如果单独留下时间来进行修辞的教学,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受。其实,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涉及了修辞手法,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以及课堂,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修辞教学,加强教材中辞格的教学,这样不仅不会得不偿失,同时还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同时,在进行修辞教学时,还要注意其表达必须得体、简明以及连贯。尤其在使用熟语的时候,首先应该清楚熟语的含义,不可曲解,结合课文,基于情境的需求来使用。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基于生活实际来实施修辞教学。在高中教育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修辞教学,通过修辞教学不仅可使学生语言修养得到提升,同时还便于其更加准确且合理地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继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笔者希望在以后的语文修辞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谨慎选择句子与词语,不仅要加强修辞格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各类文学作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芝兵.现代汉语“修辞”教学改革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互动研究[J].文教资料,2009(12):112-114.

[2]郑琼霞.浅析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以《森林里的绅士》教学为例[J].科教导刊,2009(5):80.

第8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1 职业生涯规划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充分认识自我能力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创业目标,对学生自身的各项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全面的考核,然后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识别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通过科学的管理将自己的职业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定位,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更加全面的发展,最终制定适合自己的可行性创业方法,对创业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

1.2 为创业做足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活力和科学的创业规划,然后学生根据规划的内容制定符合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了解自身的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应对各项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适应经济发展的各项规划,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专业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努力按照科学的规范方法对自己的能力加以提升,进一步明确就业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创新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少走弯路,在发展中掌握更加充足的经验,增加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1.3 提升创业的适应性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教师将职业教学的方法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课程都和就业联系起来,学生在校期间就将个人能力加以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期望和创业预期,对社会的就业和创业进行全面规划,在学校期间制定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关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适合自身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从自身出发,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性,在大学期间对社会的复杂性进行了解,然后制定清晰的就业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就业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然后学生根据就业规划来培养自身能力,不断提升创业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计划。

1.4 全面开发学生潜能

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就会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完成大学期间各项标准课程的同时,尽量安排时间进行其他各项能力提升的课程,将大学期间的各项课程安排得更加合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各项特长进行实际课程的管理,发挥自己的潜能。大学期间的学业压力对于学生来讲虽然较大,但是并不是无法分出时间进行自身能力培养,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更加充分的经验,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完善,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实践教学

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将较多的精力放在理论学习方面,教学过程仍然是采用教师或者专业机构在校进行授课的方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取一些就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使得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是纸上谈兵,为了应付学分而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相应的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也是缺乏的,忽视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造成整体创业意识的缺乏,影响就业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情况,造成实践性运用管理与实际存在差异,影响整体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成效。

2.2 忽视教育的连贯性

国外进行职业生涯管理过程都是从小学期间开始进行,这对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却是从大学时期开始的,因为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一些问题,毕业之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在开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教学体系中,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创业管理,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因为前期的教学中缺乏专?I指导,学生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即使在大学期间进行了创业意识的教学,因为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和处事方法难以改进,造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2.3 忽视创业与就业的平衡教学

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环境,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服务方面的各项问题,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在创业方面是忽视的,在校期间学校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关注力度明显不足。但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进行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创业是解决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活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大方面。

3 创新创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途径

3.1 增加创新意识培养

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问题,培养其主动迎接挑战的能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就业,这种思维定势决定其发展方向受到限制,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大学生的思想方式进行转变,在毕业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就业,而是对思维进行创新,积极创业,打破传统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让学生整体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符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3.2 建立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创新观念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和在校期间的实践缺乏存在一定的关系,学生不知道使用何种途径进行创业活动,造成实际工作中缺乏创业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在大学期间开展相应的实训建设,将职业规划内容加以延伸,不仅包括就业知识和技巧,还需要涵盖企业创立、运作、发展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并在人际关系上加以提升,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市场需求,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活动能力和思维活力,让大学生敢想敢做,不会因为现实问题而退缩,更好地实现理想。

3.3 强化执行力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首次接触社会,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充分,因此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造成一部分学生出现退缩的心理,虽然在大学期间制订了全面的创业计划,但是实际的可行性不够,影响整体的创业规划,造成大学生创业受到打击。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高校在进行创业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性,在大学期间对学生的创业规划进行积极的沟通和指导,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计划进行修正,保证大学生的创业规划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同时,关注学生在离校之后的创业状况,针对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指导,将专业知识、创业知识和显性知识等进行全面引?В?保证学生创业的全面发展,尽量帮助学生将创业规划加以有效践行,防止出现创业中断的情况,提升创业效果。

第9篇:融合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学科交叉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一、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我国高等学校提高创新能力和增强竞争力的有力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和发展,学科之间出现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高度分化是学科内部分得更细化,综合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宽泛,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加强学科发展和创新的新动力。当今世界,学科交叉融合不仅可以带来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还可以推动新的成果,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的增长点,发展优势学科群的重要措施,积极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是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世界知名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密西根等大学都建立了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英国,很多知名大学要求研究生所修课程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并且指导教师由跨系教师和专家共同指导,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因为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也会进一步推动优势学科的发展。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学科研究要突出综合化程度,体现世界经济、科技变化趋势。自然科学学科之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之间要不断地相互渗透,不断创新,为进一步发展前沿学科领域起到推动作用。在错综复杂的学科领域内,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是完全脱离其他学科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可以带来科技的拓展和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也是高校科研创新、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现状分析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是我国应对知识经济时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目标。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发展,很多高校在资源配置和学科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目前,包括了清华、北大等很多大学已形成了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基础条件,整体的办学水平、综合竞争力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逐渐缩小,重点“985”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整体的基础条件相对国内其他高校较好,但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发展方面与其他重点高校相比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民族地区高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仍有很多的不足。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仍有很大差距,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办学能力等差距尤为明显。民族地区高校要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要加大力度推动制度改革,从战略上重新部署科学的建设、资源的整合和配置的优化,做到跨学科、跨学院、跨地区综合培养人才,更加促进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但现在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方面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限制了高校的学科发展建设。

1.学科交叉融合意识淡薄。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影响,很多科研教师的观念也比较单一,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研究和教学内容常只涉及单一学科甚至更细分的学科研究内容,这样学科的发展只在本学科范围内展开,一味追求学科的纵向研究,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就很少,使得学科交叉融合性很差,不仅学术上封闭而且研究内容也单一。而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地处边远地区,影响了科研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等交流,这样科研人员的思想和观念受到环境、社会、国际科研趋势的影响较小,更加感受不到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的变化和热潮。种种因素导致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不强,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

2.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基础条件不足。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各项基础条件的支撑,学科交叉融合需要更多的条件支持。我国的科学交叉融合虽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发展迅速,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仍有一定的差距,不仅仅缺乏科研人员,更缺乏学科交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需要学科带头人指明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既要有学校内部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也要像国内外其他知名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发展好的学校学习并效仿。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条件相比国内一线城市是欠缺的,位置的偏僻、科研经费的不足、科研人员的缺乏等各种基础条件使得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缓慢,这些基础条件阻碍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

3.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尚未完善。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管理统一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强化了学科边界,学科重点在行政上归属各院系,学科设置比较统一,各专业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学科和科研人员隶属于单一学科院系,这样学科之间科研、学术交流有很多障碍。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一个过程,一定的学科机制对学科的交叉融合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具体实施学科交叉融合上缺少一定的机制和办法。民族地区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体制建设方面也是不完善的,高校管理层缺乏战略思维,认识不到位,高校的教育体制在变革和创新上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会落后于发达地区,学校的管理和体制传统僵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励措施尚未形成,影响了科研人员跨学科交流、合作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

4.学校对学科交叉融合的各项投入不足。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一般按照学科体系划分进行,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一般也优先考虑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学科交叉融合不隶属于任何学科,高校在精力、经费上对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投入不够,这样从体制、基础设施和科研人员等各项投入都会相对薄弱。民族地区高校的地理位置条件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程度、经费水平、基础设施、科研能力和一线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高校都会积极发展自身优势学科,在经费上对优势学科加大投入,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经费投入自然就弱,从而遏制了科研人员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发展。

三、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措施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重点,每个高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高校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积极推动学科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学校跨越和创新的必然选择。但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民族地区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地逐渐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现状,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特提出以下几点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措施和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地处偏远,缺乏与外界直接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校更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促进学术层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多学习,学校要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意识,优化学科配置。高校首先要结合自身学科布局,广泛开展学科发展的讨论,推动学科建设观念的转变,通过学术论坛等产生学科创新的思维。其次要通过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思维方式,以此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高校科研人员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分享国际科研成果。只有高校改变思想观念,培养学习交叉融合的意识,才能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员在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转变才能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民族高校的学科发展和创新能力。

2.积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基础平台。民族地区高校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要必要的平台和基础。高校要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合理有效的配置,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积聚人力、财力推动学科相互协调发展。首先高校要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组织科研人员定期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甚至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和借鉴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为开展学科交叉融合营造学术氛围。其次,高校要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基础平台,从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出发,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针对学校优势学科,积聚人才、资源等,开展重点学科为支撑,整合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平台,以项目带头人为核心,汇聚学科融合团队,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带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再次,高校要根据国家、地方、企业的需求,打破地区局限,争取与知名高校、企业等合作,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

3.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布局。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比单一学科的建设要复杂,高校要结合实际,调整学科结构。民族地区高校大多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在调整学科结构时要在注重特色的同时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有主次、分层次地协调合理布局。高校要注重跨学科融合发展,培育新兴学科。民族地区高校要以优势学科为重心,引导其他学科向优势学科渗透,创新地发展优势学科。民族地区高校由于位置、资金、科研等方面与其他一线城市高校有差距,所以在大项目申请和科研方面较少,高校要注重科研队伍、资源、技术方面给予支撑,全方位地对学科交叉融合进行资源的配置。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上,要注重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科交融,加强学科的协调发展。

4.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高校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必须进行管理创新,突破体质障碍,整合一切创新因素,为科学交叉融合提供有效的体制系统。首先要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管理体制,加强学术科研的管理模式,建立以项目为重心,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其次,要健全学科交叉融合的绩效评价机制,高校要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不要单纯追求创新成果,要抛弃传统的评价指标,建立学科创新、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使得学科交叉融合能有效地评估,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再次,高校要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协调机制,民族地区高校要积极与政策、企业合作,建立互惠共赢的交叉融合机制。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高校也在逐渐创新发展学科建设,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学科优势,要建立学科交叉融合有很多特殊性。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创新的增长点和源泉,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高校要结合自身学科建设特点,合理配置资源,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相信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建设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于嘉林.史长丽.构建学科交叉集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J].中国教育报,2007.

[2]崔媛.高等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考与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3]马国焘,徐振东.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问题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9.

[4]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

[5]胡瑞,陈新忠,薛珊.高等学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政策――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3).

[6]孙真荣.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