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融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信托;保障性住房;有限合伙制
一、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现状及其局限性
自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并借鉴国际经验,初步建立了我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当前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也表明,保障性住房的投融资体制仍然存在着以下主要两方面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地方政府缺乏资金配给的主动性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又称“新国八条”),在政府住房保障方面提出了2011年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政策目标。根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估算,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将突破1.3万亿。其中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可以提供约2700亿的建设资金;中央财政划拨款将达到1400亿左右;28个公积金贷款投资保障房建设的试点城市将获得公积金贷款约838亿。上述三项合计为4938亿,距离1.3万亿还有8062亿地方财政的缺口,占到了建设资金总额的62%,如图1所示。
保障性住房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特点,政府的参与责无旁贷,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不明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保障性住房发展。就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支持来看,中央政府虽逐年提高了财政转移支付,但仍只是杯水车薪;地方政府集生产者、所有者、管理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参与了包括规划、开发、建设及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提供60%以上的建设资金。然而,由于没有完备的资金来源体制,地方政府很难保证其在保障性住房市场上资金供应的积极性。
(二)金融市场方面,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非市场化导致住房政策的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划拨。然而,这样非市场化的资金来源并不能够满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求。
从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来看,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民间资本日益增大,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30.3万亿元多,比2006年增长了16.3%,居民的投资需求日益强烈;另外,伴随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日益成型,保险公司和社保等机构投资者增强了对低风险、高收益投资产品的需求。相反,在资金投资渠道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和成熟,投资渠道狭窄,使各类资产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保障性住房不仅有其居住功能,同样还具有稳定的保值、增值性能。如何开发保障性住房的金融市场,更好地利用充足的民间资本来提高住房政策的效率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REITs的基本内涵
面对保障性住房背后急需解决的资金瓶颈,我们需要进行保障住房投融资模式的拓展和创新。而国外成熟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经验将为我国建立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新模式提供思路。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可以定义为:通过发行基金券(如受益凭证、基金单位、基金股份等)将投资者的不等额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加以管理,获得收益由基金券持有人按出资比例分享,并共同承担风险的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它是专门用于房地产投资、租赁开发、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投资资金,是集众多的分散资金与一身,采用专家经营、专业化管理的一种投资体制。同时,具有绝大部分净收益以立法形式要求以股息形式支付给所有者、产品流通性能好等显著特征。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运用REITs来发展廉租房住房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REITs进行保障性住房融资运行方式的探讨
从国际上REITs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适合的REITs组织模式,才能较好地解决制度中约束和激励的问题。因此,REITs在保障性住房上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是REITs组织模式的选择和建立,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其运行方式的探讨。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引入REITs组织模式的选择
纵观全球REITs的组织形式,大部分国家都选择了契约制的REITs。这主要是因为,契约制REITs的各个结构都清晰明确,有较高的效率,发展的也较为成熟。更重要的是,契约制的债务无论从性质还是来源上,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出资额以外的其他资产安全。
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国际经验都是将REITs投资于商业、医疗、工业以及商品住宅等商业物业方面,并没有太多运用于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经验。而保障性住房恰恰有着区别商业物业特性:首先,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住房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政府的职责。即使将保障性住房运用REITs进行开发、持有和运营,政府仍需要承担绝对的管理和运营权,设计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来确保保障性住房市场平稳的发展;其次,保障性住房虽然具备房地产的投资性能,但更是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具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所以,即使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得建设资金,政府仍需要对其承担债务连带责任,不能任其“自生自灭”。
此外,从我国现有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实行《公司法》多年,相关的以及类似的公司制的企业运作和管理体制已经趋于成熟;相反,契约制基金的基本法《信托法》在2001年才正式实施,其中的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和规范。因此,有限合伙制,因其普通合伙人债务责任约定的无限性,更适合应用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投融资模式中。具体的组织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国有企业协助政府公共部门形成普通合伙人(GP)承担绝对的管理权和专业的经营权;初期试点引用国有投资公司或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LP)进行资金注入,共同成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公司。有限合伙公司以现有的保障性住房(指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资产标的池来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二)REITs运作方式的探讨
根据以上论证及国际经验,保障性住房在REITs融资的路径选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作方式上以封闭式为主。REITs作为房地产投资这一类长期投资产品,封闭基金在存续期间固定不变的资本总额的特点有利于进行房地产这种长期投资;相反,开放式基金由于有随时被赎回的风险,必须保持基金的一定的流动性,因此不适合进行房地产投资。同时,现有封闭式证券基金的运作和监管经验也可以作为REITs运营的借鉴。第二,组织形式为合伙有限制。第三,募集方式以私募开始,逐步发展为公私募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国际经验,REITs要有较好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制度环境。但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相关政策需要涉及税务部门、证监会、保监会等等各个部门,其设定和实行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庞大的住房保障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从私募方式开始,边发展、边完善,摸着石头过河,为REITs公募发行奠定基础。同时,私募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机构者,这也有利于我国投资机构者的成熟发展。
关键词:公共财政 地方政府投资 地方政府融资
在中国分税制财税体制下,中央和地方在事权和财权的分配上出现了事权的重心下移和财权的重心上移,从而导致了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等,与此同时,中国转移支付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而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唯有寻求外部融资。为了进行投资,地方政府绕过了法律法规的框架建立的各种融资平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巨大的地方财政赤字带来的财政风险等。而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投资并不是逆经济周期的,而是萧条时投资扩张,高涨时投资也扩张,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危险。因此,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至关重要。目前对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方式创新上,而没有将融资放在整个投融资体制的框架下来加以考虑。本文按照财政分权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基本思想,通过地方公共产品将地方政府融资(财权)与地方政府投资支出(事权)结合起来,克服地方政府“缺位”、“越位”现象,破解地方政府融资难题。
1.地方政府投资支出的界定
1.1地方政府投资理论
政府投资包括中央政府投资与地方政府投资,从分工看,中央政府是投资宏观调控的决策者和主要执行者,地方政府并不是投资宏观调控主体,只是进行财政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而财政投资扮演什么角色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属于公共财政,政府财政投资主要投资于公共投资领域,而且财政资金是公共投资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公共品理论是公共财政的基础理论。
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是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私人部门生产的产品来提供公共品,也可以自己投资生产公共品。这里就要区分公共投资和财政投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公共投资是各种经济主体以公共品为对象的投资,而财政投资的主体则是政府,财政投资与公共投资不应完全等同。与理论上界定公共投资领域相比,实际中把政府财政投资限定在公共投资领域存在不小的难度,它会遇到多方面阻力。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而公共财政制度是以政府预算制度为依托,随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而形成的。没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预算制度就没有公共财政制度,把财政投资限定在公共投资领域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在中国由于尚未真正建成公共财政制度,财政投资不能限定在公共投资领域,是投资领域政府作用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的根源之一。
1.2地方政府投资的范围
从上述分析可得知目前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商不完善,中国的地方政府投资范围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情况。那么如何对其进行界定呢?按照现有财政分权的基本思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理,地方政府投资范围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事权,而事权的相关规定分散见于《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中。总的来看,与政府投资相关的事权涉及本区域内的公用设施项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现有的法律框架规定了地方政府投资范围公共领域。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否如此呢?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按照要求,对地方政府投资范围和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将财政投资区分为公共投资和国有资本投资两大类,当前的财政投资主要是公共领域投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财政投资变成次要地位,非财政投资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仅仅依靠财政融资投资是不能满足公共物品的需求,还需要非财政融资投资提供公共物品。综上所述,本文的地方政府投资就是指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和非财政投资。
2.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投资方式提供公共品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扩大非财政投资也即广泛吸收民间投资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品。与此相对应的地方政府融资方式也要作出重大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1地方政府融资方式
是一拨款、债务性融资、资资方式的事权。共投资领域也就无从谈起。政从目前国内外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与方式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其资金来源一般为本级政府财政收入,用于教育、卫生公共事业;二是债务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包括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性投资公司(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信托融资等。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三是资产(资源)性融资。资产(资源)性融资是各级地方政府利用政府所掌握的资产和公共资源筹措的资金,包括有形资产(资源)融资(如项目融资与土地融资)和无形资产(资源)融资(如特许经营权融资)。四是权益性融资。权益性融资是政府性投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或其他自筹资金,包括上市融资和非上市股权融资。
2.2各种融资方式评述
上述四类融资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适用范围,综合看来,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有:
首先,债务性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是当前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全国城建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例变化看,2000年银行贷款占全国城建投资资金的20.9%,2003年达到31.1%,2005年为30.8%,2007年在禁止“打捆贷款”业务后,银行贷款仍占全国城建投资资金的28.9%,其中有近1/5的城市67.5%的城建投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
其次,资产(资源)性融资中的项目融资是当前融资机制市场化的主要方式。就有形资产(资源)融资而言,项目融资如BT(建设—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TOT(转让—运营—转让)和PPP(政府项目与民间合作)是目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创新,是未来准经营性项目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土地融资也是地方政府融资主要方式之一。
第三,权益性融资中的股权上市融资目前在国内比较常见,一些以水务、交通等为基础的交通投资公司、城司都通过股票上市进行融资,如上海城投控股就是以城市水务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典型。而非上市股权融资主要资金主要以外资为主,集中在一些有限的领域。
3.对建立在公共品供给基础上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将其与地方政府投资及地方公共品供给结合起来分析。其中,提供满足地方民众需要的地方公共品是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核心,地方政府投资是提供地方公共品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他主体投资将弥补地方政府投资的不足。所以地方政府融资要更宽泛,不仅为财政投资融资,还要为非财政投资融资。另外,针对不同的地方公共品所使用的融资方式是有差异的,同一种地方公共品的提供也可以有不同的融资方式。
3.1财政融资
财政融资来源通常由地方税收和地方非税收收入组成,主要用于解决本级人民政府事权范围内的政权建设、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这些投资因无收费机制、完全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无法实现有效供给,必须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通过拨款投入加以解决,如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人行道等。
3.2非财政融资
3.2.1债务性融资
在地方政府不享有举债权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不得不“没有正门、走旁门”,变通违规操作,或者把债务分散在各部门或下属公司,或者以为其他单位或项目提供担保的方式筹集资金,其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隐蔽性。但对于债务融资也要区别对待:对于没有经营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要严格控制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融资,适当放宽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债券进行融资,但必须要有严格的控制:一是事先经过同级人大投票通过;二是要将年度债务融资总量控制在地方政府收入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
3.2.2资产(资源)性融资
目前项目融资主要是为那些造价高昂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手段,因为这些项目具有潜在利润,但无法短期收回投资成本,需要通过公共—私人合作方式来提供资金,如道路、桥梁、关口等。私人部门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当前债务并提高举债能力,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来解决民生问题。对于利用土地等资源进行融资是着力要解决事关全体民众的项目投资,而且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要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
3.2.3权益性融资
权益性融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地铁在2000年10月发行股票上市,政府向公众直接出售23%的股权,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内也有很多城市在基础设施领域已开始了这种运作,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可以解决类似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问题。
4.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政府的作用责无旁贷,而政府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毋庸置疑。因此,规范政府投融资模式,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投融资模式的意义也在于此,希望能对解决此类问题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不宜过分夸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风险[EB/OL]. (20100301)[20100421] 省略.cn/plus/view.php?aid=2449.
[2]陆昂.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56-57,111.
[4]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
[5]安秀梅.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责任划分与支出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70.
[6]刘立峰.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的可持续性[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49.
[7]陈燕.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及其演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42,44.
关键字:经济欠发达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被国家确定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将提升中原经济区域副中心的地位,重点建设新区。城市新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先行、前提和关键,单靠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等传统投融资模式难以实现。寻找切实可行的、创新的投融资模式,成为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投融资问题
由于身处中原腹地,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也不发达,财政管理制度还不成熟,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一直以来,存在着诸多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城市基础设施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资。
2.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79.0亿元,而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3.7亿元。单单依靠财政收入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够。
3.过分倚重土地出让收入。近些年,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土地管理制度下,这种方式存在着限制越来越严,成本越来越高的趋势。
4.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目前仍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短期看,徒增了政府的风险,长期看,影响政府的执政信誉。
5.基础设施建设从建设到运营,效益和效率低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管理目前仍以政府的投资预算管理为主,管理主体和方式缺乏和市场接轨,效益和效率低下。
如何拓宽投融资渠道,寻求融资量大、高效精细、风险更小的新型融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理论-----项目区分理论
项目区分理论来源于上海市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在2001年的《上海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成后有无经济收益、经济收益属性和现金流特点,将其分为经营性、公益经营性和与公益性项目,再分别确定投资主体、资金渠道、运作方式及权益归属等,这就是项目区分理论。这一理论为进一步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指明了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方向,具体见表1。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类项目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价格政策或收费体系等情况的变化而互相转化。
表1 项目区分理论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分类
四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案的构建
1.指导原则
(1)效能化原则:高效筹措到位建设资金,降低管理费用。
(2)市场化原则:定位好政府角色,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各环节,提高设施的投资效率和效益。
(3)多元化原则:探索投资主体、投融资渠道、设施运营的多元化。
(4)风险控制原则:强化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风险意识和控制能力,加强资金监管
2.总体思路
遵循项目区分理论,紧密结合洛阳新区的实际,建立以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模式为主,政府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为辅,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实现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3.方案构建
按照项目区分理论,将洛阳新区基础设施分为公益性、公益经营性、经营性等三类,各类投施包含的具体投融资做法如下:
(1)公益性基础设施:城市管网、道路、地铁、绿化、公园、铁路、防洪、抗震等保证城市运行的最基本的公共设施。这类项目以政府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运行为主。由于此类项目在建成使用期间,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即使有收益,不确定性大,收益周期会很长。项目应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可实行“代建制”等项目管理模式,即通过招投标等途径,政府择优选择有实力、有技术、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基础设施的具体实施,通过项目管理单位协调参建各方,控制设施的成本、质量和工期,建成后交付给使用单位。公益性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财政投入、政府主导资产置换,银行贷款等。
(2)公益经营性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广播电台、文化娱乐等设施。这类设施采用政府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与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于学校、医院等项目,由于日常管理使用和项目收费费率的限制,这类项目在使用和经营中,不能直接取得经济收益、收益低或较长时期内难以取得回报,合作企业不能直接或全部依靠项目获得收益,收回建设成本并获得效益,因此,这类设施的投融资不能完全推向市场,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投资责任。公益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可通过BT(建设-移交)、BLT(建设-租赁-移交)等项目投融资方式进行。
(3)经营性基础设施:自来水厂、电厂、热力、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这类设施主要采用市场主导的直接投融资模式。诸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设施的投融资,可大胆采用比较成熟的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等投融资方式,由企业具体来运作实施。对于待建项目,可采用BOT方式,把设施从建设到运营的一揽子任务交由企业来完成;对于己建项目,根据项目自身的经营情况,选出那些经营收入稳定、运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等的基础设施,通过TOT方式进行项目融资,一次筹集足够资金用于拟建的基础设施。
五 方案实施中政府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1.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鼓励优惠政策,动用土地、财税等调节手段,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统筹有序地为基础设施投融资方案实施做好保障和服务。
2.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处理好基础设施项目公司与政府的关系。由市场主导型的基础设施直接投融资模式,其投融资的主体是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政府负责引导和监督,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格局。
3.由政府主导,建立银行、投资担保等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的长效沟通和合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4、积极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和拓展支撑网络,树立起投资环境优、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的完备服务体系,增强引资吸引力。
5、规范制度,加强监管,保障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服务和价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一、引言
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加强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金筹措平台,尤其在加快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项目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中也面临了不少的问题,投融资平台对资金管理能力不足,资金运行效率不高,资金管理公开不够以及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管控不力等问题较为突出。加快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转型,更好地为地方建设发展筹集、运作资金已经成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加快地方的经济转型发展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政府投融资平台概念及特点分析
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就是由地方政府作为机构的出资人,通过采取财政拨款或者是以土地、股权资产等作为机构出资方式,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主要是承担政府主导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政府投融资平台成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一些大额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公益项目、经济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筹集资金,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投融资平台担保主要是以政府的信用为担保,由政府作为连带责任方为融资平台进行债务兜底。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资方是地方政府,所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一些投融资行为都应该以政府的政策制定为导向,主要是为了完成地方政府的有关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关系到地方发展的重大项目。
第二,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方面,主要还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融资主体,融资方式中,最主要的是依据政府信用进行银行贷款。在融资方式上,包含了贷款、债券、票据、信托产品以及权益融资等多种方式,由地方政府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担保。
第三,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金投资方向上,大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者是社会民生、公益项目为主,在项目的运作方式上,主要由地方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存量资源、资产以及资金等,代表政府进行项目的运营管理。
第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收益情况也各有不同,按照收益性质来划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以分为公益性投融资平台、准公益性投融资平台以及经营性融资平台等几种方式。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设立,根本上还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下,不同地方的发展条件以及发展环境的变化,势必也会造成投融资平台功能要求的变化。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需要。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中的问题要求必须转型发展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运作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要加快转型,才能适应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很多投融资平台在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关项目建设以及融资任务等,往往不是以融资平台自身实际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是被动地接受地方政府的任务,投融资平台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项目建设、经营管理以及投融资活动等,也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管理灵活性不足。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盈利能力较差。很多投融资平台资产总量规模较小,资产的质量不高,这直接造成了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不足。此外,很多投融资平台的建设项目资产收益结构不合理,收益整体较少,特别是一些周期长、收益低的项目较多,导致了投融资平台经常出现现金流紧张问题。
(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少。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是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当遇到货币信贷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投融资平台通过银行信贷进行融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2.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要求需要尽快推动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在政策环境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新预算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等一系列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借、如何还、资金如何运作等等,都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这也要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该紧跟政策的调整变化,积极转型发展,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以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系列要求。
在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日趋明显,货币政策日趋收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等等,对各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地方面临着财政收支吃紧的问题,无论是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还是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能力等,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要求应该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对策
1.转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理念。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应该积极的转变发展方向,促进投融资平台朝着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投融资平台的运作过程中,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大的形势,充分利用好市场经济杠杆,以实现投融资平台的资产盈利作为管理目标,在内部管理过程中综合采用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一系列的手段,运用现代化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风险管控等管理手段,强化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管理,实现较高程度的资产化运作。
2.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不断地健全完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平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平台董事会、监事会设置,提高投融资平台在内部管理决策、项目安排、人事任免以及大额资金运作方面的自主管理能力,打造具有清晰产权界定、明晰权责归属、政企分开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的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
3.不断增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生存能力。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在改进投融资平台的运营能力上下功夫,重点是加快平台资源的整合,通过经营权、产权转让、委托运营或者是企业合作、股权合作等方式,吸引外部资本的进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提高投融资平台的整体实力。其次,应该注重适当的拓展延伸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经营范围,按照不同地方的际发展情况以及产业布局要求,在一些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项目以及高科技领域行业等,加强投融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利润点,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长远发展提供后劲。
4.构建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融资体系。提高融资能力,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融资渠道方面,应该坚持市场化、高效、便捷、灵活低原则,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投融资平台可以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既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也应该通过BOT、ABS、PPP、TOT等项目合作模式,在公共服务产品投融资中积极地吸引外部社会资本介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项目的融资能力。
5.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阶段,应该将风险的管控作为重点,特别是应该制定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分类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同时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统计监控,建立风险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及时分类处置风险事件,实现债权人和债务人合理分担风险,防范财政风险问题的发生。
五、结语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转型发展,应该积极转变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理念,提高对资金运营管理的能力,构建更加多元灵活的融资体系,完善平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功能,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5).
关键词:廉租房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我国廉租房建设融资现状
(一)资金来源分析
廉租房建设是健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国家对廉租房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但是廉租房政策从1998年实行至今,只解决了很小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对缓解日益紧张的住房压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廉租房建设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日益紧缺的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廉租房开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财政专项资金拨款,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社会保障基金,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社会捐赠。但是它们从根本上都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直接受政府的管辖和支配。除了建设,政府还要承担后期房屋修缮费用,物业管理费用等各项后期追加投资。这种过度依靠的财政拨款的融资模式,导致廉租房建设阻力重重,中央和各地政府也因此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二)资金缺口测算
国务院《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中指出,从2009年起到2011年,我国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进一步健全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廉租住房制度。2009至2011年,我国计划新增廉租住房518万套,目标覆盖人口共计709万人,新增发放租赁补贴涉及191万户居民。以廉租房人均面积为16.26平方米,未来三年覆盖人口709万,普通简装修小户型建筑物每平方米造价为1795 元为基础数据进行测算:2009-2011年廉租房建设实施实物补贴需要的资金总量为:20430690万元。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最新统计的数字显示,截至2009 年6月,我国已完成廉租住房项目投资310亿元,计划投资1048亿元。扣除这部分已经提供了住房保障的资金,新建廉租房资金缺口至少为685亿元。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将会有更多人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中,到时候廉租房的建设资金将远不止这个数字。所以若廉租房建设仅依靠政府财政纯政策性的支持,将会出现更大的资金缺口。
REITs介入廉租房融资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005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为解决廉租房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提案:“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建立廉租房体系,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是指通过发行基金收益凭证募集资金作为基金资产,然后将基金资产交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运作管理,专门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或业务,以获取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的一种基金形态。从本质上看属于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方式,其典型的运作方式是原物业发展商将旗下部分或全部经营性物业资产打包设立专业的REITs,以其收益如每年的租金、按揭利息等作为标的,均等地分割成若干份出售给投资者,然后定期派发红利。
(一)REITs介入廉租房融资体系的模式
我国廉租房只租不售,现金回流小,但是租金收益稳定的情况,可以采取REITs的运作方式,具体的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由政府无偿划拔廉租房用地,规划廉租房建设方案,审批符合标准的住户,由信托公司负责筹集建设资金、建设开发廉租房(或者寻找可供投资回购的二手房源),出租给审核通过的低收入群体,管理及维护相关物业,将每年的租金和政府补贴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及相关税收后作为分红分给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和信用担保。
(二)可行性分析
1.快速有效解决融资问题。REITs参与廉租房融资之后,可以将资本市场大量的闲置资金募集起来,吸引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投入廉租房的建设。这种投资不仅周期长可以保证廉租房建设的长期性需要,又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弥补廉租房建设开发的资金缺口,尽快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财政部门可以将补贴款项直接转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统一规划运用,各住户上交的租金也可以直接划归信托公司使用和管理,既减少政府资金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周转麻烦,又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廉租房管理部门可以借鉴水电费收缴系统,将住户工资账户与信托公司的账户直接挂钩,这样既保证租金的定期回流又可以时时监督住户的收入情况,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退出机制的完善。
2.科学规范管理建设基金。在实际操作中,信托公司可以将廉租房的财政补贴与其它资金结合一起进行投资或者将长期稳定的租金收益回报暂时弥补其它高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有效降低资金的投资风险,使信托公司所控制的资金可以统筹管理,提高资金升值能力。同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信托公司要定期针对财政补贴和租金收入的分配使用情况向相关部门提交详细的财务报表,防止信托公司将该资金流失或不合理利用。这样商业化的运作资金可以有效地防止资金在周转过程中的挪用现象,在廉租房实际操作中保证公平公正。
3.保证REITs收益率。目前,我国廉租房市场有大量稳定的住房需求,相比而言廉租房房源却远远不足,而且这种现象未来数年将不会改变,所以新建的廉租房或新回购的二手房都能保证较高的入住率,入住户也都会按时足额缴纳租金,这些稳定的租金量可以保证未来的收益回报。另一方面,因为政府在廉租房REITs运作中不仅无偿提供土地,大大降低开发成本,还会在后期提供各种税费减免以及相应的政策照顾,保证投资基金能达到预定的收益率,同时也为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开拓市场提供便利。另外,在廉租房REITs的运作中隐含了政府的信用保证,比普通投资产品风险小,收益稳定,但又比国债收益率高,这将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其中。
新模式效益增进分析
(一)政府效率提高
1.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直接主导型的融资方式转变为政府引导下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将廉租房管理的具体运作交给信托公司,政府只负责政策上的支持和监督,保证信托公司的的有效运作即可,避免直接插手具体事务操作,这样既保证效率的同时又加强了监督,使政府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责任性政府。
2.节省政府开支。如果政府将廉租房的物业管理,后期维护,资金管理等业务都转移给了信托公司,政府完全可以避免相应的开支和人员安排,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监管,而且信托公司可以联合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基金托管公司,管理顾问公司,高效地安排除审核入住外其它的事情,节省政府的精力和开支,优化廉租房管理结构。
3.提高廉租房基金使用的透明度。政府直接操作廉租房租金,信息不能及时对外公开,资金在各级各地方政府之间流转缓慢,程序复杂,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腐败贪污现象,造成大笔廉租房租金被挪用,增加保障性资金风险。如果政府将租金及财政补贴作为收益直接交由信托公司管理,将资金更专业更高效的利用于其它投融资活动,提高资金的收益率。另外,根据《信托法》及相关规定,廉租房信托必须有严格的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加上众多投资人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使得廉租房的租金及政府补贴等相关资金可以被有效利用。
4.实现廉租房统筹管理。现行的由各级政府负责的运作模式,由中央,各地方政府分别补贴,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甚至将廉租房按照区县划分,分别管理,造成各地区间的相互推托责任,申请审核、补贴发放过程中的运作略有不同,影响廉租房住户在区县间转移和入住时间。同时,财政拨款的层层划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减少了这部分资金所具有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升值能力。由信托公司接管后,中央政府可以直接下拨补贴资金到信托公司的账户,避免资金分割同时也减少了资金无效率周转的时间,使得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及时进入再升值的阶段,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信托基金的收益率,吸引更多投资者。
(二)低收入者受益增加
1.享受优质房源和高水平物业管理。由于REITs在开发之初会找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回购二手房或者新建廉租房的市场价值,结合房产的地理位置,开发成本,管理费用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投资回报率,所以只有运作规范,市场前景好的房地产项目才能得到REITs的积极支持,因此,REITs的介入能够有效地帮助市场辨别优质房源,提高二手房的回购使用,促进房地产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另外,信托公司会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提供更专业的物业服务,而政府在减少实际操作事物的同时必将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监管,这样政府和信托公司互相补充,互相制约,更加有利于完善廉租房体系的建设。
2.扩大廉租房体系保障范围。房地产信托基金吸纳了大量闲置资本,它的介入会使整个廉租房体系中的资金量扩大,政府只须补充资本回报收益与廉租房租金之间的差额即可,这使得政府有更充裕的资金用于廉租房建设和开发,提高补贴金数额,降低廉租房准入标准,使得更多低收入者可以被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中。
(三)信托公司风险降低
信托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降低信托基金整体风险。廉租房REITs是以廉租房的租金收入加上政府补贴扣除各种费用后作为投资收益支付给投资人的。虽然收益率不高,但是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补贴,这给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回报。
同时,廉租房的空置率很低,租金受市场房价影响较小,可以保证每月稳定的租金回流,所以长期稳定的租金来源大大降低投资廉租房建设的资金风险,这样其整体投资亏损风险相应降低,为信托公司长久稳健地发展提供保障。还有REITs投资廉租房建设开发有政府信用作担保,无形中增强了其社会公信度,为信托公司积累信誉,提高竞争力,为该公司其它基金项目的开发拓宽市场。
结论
REITs参与廉租房的融资建设,可以有效利用金融创新产品来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不仅能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缓解廉租房融资的压力,还能减少政府在廉租房实际运作中的直接参与,逐步向商业化运作转变,提高整体效率,从而加快廉租房建设进程,使更多低收入者早日住进优质的廉租房。可以说,REITs介入廉租房融资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改进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介入廉租房融资这一课题,从2005年提出建议至今已五年有余,但是受到经济危机和国家调控房地产行业的阻碍发展缓慢。时至今日,在中央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背景下,廉租房REITs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才终于从建议走到了试点实践,相信之后能有较快的进展。当然,解决廉租房发展问题绝非易事,这一过程漫长而艰难,一方面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多方协调,以及包括税收减免,风险管理等配套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REITs的介入是否真的能发挥其作用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小雪. REITs参与廉租房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2009.11
2.雷蕙,宇罗华.关于REITs在廉租房融资运用中的探讨[J].市场论坛,2008.12
一、金融投资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汇率、利率、股市价格等的变化导致的投资收益或本金没有预料到的潜在的损失风险。由此可以看出,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商品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在金融投资的市场中,市场风险习惯上也被称为价格风险,主要原因是金融投资者利用金融投资工具(权证、期货、外汇、黄金等)展开投资的行为,但是金融投资工具的节奏、市场价格等是变化的,投资行为会随着变化而引起损失风险。同时,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周期比较频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投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按照形成风险的原因,市场风险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风险与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市场外部因素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包括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指的是由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引起,与市场不存在全面、系统的联系,如新产品的开发失败,公司销售业绩不好等。市场外部因素风险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而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是可以消除的,可以进行投资整合等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被成为违约风险,指的是交易对方没有能够按照约定合同中的义务履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即受信方没有能够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方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是金融投资风险的一个主要类型。信用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周期性、可控性、传染性、客观性。周期性是指信用收缩与扩张交替出现;可控性是指风险可以同一系列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传染性是指一个或者少数的信用主体由于破产或者经营困难就会导致整个信用秩序的混乱和中断信用链条;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基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的金融工具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一个投资品种,伴随着融资债券发行主体的不断扩大,风险也同时在不断地累积。由于信用风险控制的艰巨性、破坏性、长期性、潜在性等特点,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是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破产风险。破产风险是债券和股票投资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风险。当公司由于操作与转不良、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所导致的负债累累难以维持时,公司有可能会申请破产。按照国际惯例,破产公司偿还债务的先后顺序为,30天到期的管理费用、租赁费用、拖欠贷款;90天到期的银行的短期贷款、拖欠的工资、税款、债券、优先股、普通股。所以,当一家公司宣布破产时,债券和股票价格会急剧下跌,尤其是处在偿还最后面的股东们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4.利率风险。利率是我国政府控制货币供应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官定性质,所以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国际市场当中的利率变化幅度比较频繁而且幅度较大,难以捉摸,所以利率风险也是债券投资者所要考虑的一个风险。债券的价格由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决定,当债券收益一定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与市场的利率是成反比关系的,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债券的价格就会向反方向移动。与破产风险相比,利率风险时效性更长,影响力更大,辐射度更强,涉及面更广。
二、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投资的主体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检察、控制、组织、计划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风险的发生,使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化的得到削弱,投资主体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由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投资的风险越大,得到的收益就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小,而得到的收益就越少。所以,投资主体基本上都偏向于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因此,金融投资风险防范就显得更为重要。
1.投资主体要选择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由于在投资过程中,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它们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投资主体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要根据投资的风险选择合理的、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一般来说,投资主体可以选择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风险消除、损失控制四种方式。风险保留是风险防范比较经济的一种方式,如果发生风险,投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支付;风险转移指的是风险转移的形式主要是保险和合同,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将让渡人风险转给受让人承担风险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有时候可以大大地降低投资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消除指的是通过预测和分析等,预期投资后果不理时,将风险化解,主要有风险终止、风险排除、风险化解、风险避免。其中,风险避免是比较消极的一种风险防范措施,因为在放弃风险行为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些潜在的目标利益;损失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制定计划减少实际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控制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控制是为了降低风险损失的几率,事中与事后是为了减少实际的风险损失。
2.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在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时,从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投资决策,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融入到投资主体的投资全过程当中,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渗入到企业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风险防范管理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如果等投资决策做出来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者没有全过程参与的话,第一手的资料比较匮乏,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有可能无法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导致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3.加强多元化投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是投资主体分散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元化的投资是投资主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场情况有选择的在各种理财产品、权证、期货、外汇、黄金、债券、股票、基金等方面进行投资,选择合理的搭配,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风险。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分散风险的理论依据是,从概率统计原理上来讲,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不完全相关或者独立的,投资多种产品多种产业在利润、空间、时间上相互抵消,相互补充,可以降低投资主体的利润风险。
>> 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投资行为分析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趋势及影响分析 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探讨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多偏好成本模式的研究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 浅析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资本结构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对利润的动态影响 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浅析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动因及监管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2013年7月,上市房地产公司新湖中宝公布股权再融资预案,拟募资55亿用于上海棚户区改造项目,这是上市房企三年来首单再融资。业界普遍将新湖中宝的融资预案视为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开闸的信号。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1]Myers S C, Nicholas S M.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187-221.
[2]Steven M F, Hubbardrg R, Bruce C.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 investment [J].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 (1): 141-195.
[3]Jensen M.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s,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76):323-329.
[4]Stohs Mark Hoven, Mauer, Davidc.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96,(3):279-312.
[5]Ozkan, 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J]. Euro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0,(2):197-212.
[6]Mills, K. S., Morling and W. Tease,influence of financial factors on corporate investment[J].The Austrian Economic Review, 1995, (2):50-64.
[7]Suto M. Capital 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of malaysian firms in the 1990s:a stud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efore the crisis [J]. Corporate Governance,2003,11(1):25-39.
[8]伍利娜, 陆正飞. 企业投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的关系基于一项试验研究的发现 [J].管理世界, 2005,(4):99-105.
[9]潘敏, 金岩. 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 [J]. 金融研究, 2003,271(1):36-45.
[10]张利兵, 吴冲锋. 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和企业投资行为 [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3):157-163.
[11]Robert E C. Finance constraints or free cash flow? a new look at the life cycle model of the firm [J]. Empirica, 1995,(9):187-209.
[12]Kaplan, Steven N. and Luigi Zingales.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ies are not valid measures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115): 707-712.
[13]杨清香, 俞麟, 胡向丽. 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结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J]. 中国软科学,2010,(7):142-151.
[14]刘怀珍, 欧阳令南. 中国上市公司效率悖论:提出与解读 [J]. 财经研究, 2004, 30(8):115-121.
[15]王治, 周宏琦. 负债、负债结构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169-175.
[16]Williamson O.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Journal of Finance,1988,(43):567-591.
[17]Lang L, Ofekulz E, Stulz R.M. Leverage,investment and firm growth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6,(1):3-29.
[18]Aivazian V. A, Ge Y, Qiu J. The impact of leverage on firm investment:canadian evide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11):277-291.
[19]魏锋, 刘星. 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4,(2):34-43.
[20]Aggarwal R, Samwich A. Empirebuilders and shirkers:investment firm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6, 12(3):489-515.
[21]Richardson S.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6,11(2/3):159-189.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投资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38-02
1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综合现代金融理论,它是金融经济学家在研究金融市场“特异性”过程中形成、完善并把人的有限理性引入其中的理论体系。它从微观个体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动因来研究、解释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本质上,行为金融是深入研究被标准金融理论忽略的决策黑箱,它把投资决策看成是投资者在一种心理上计量风险与收益并进行决策的过程,是经济行为科学化研究方法的一种价值分析回归。长期以来,传统金融理论是以投资者理性、市场完善、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等作为假定前提,认为证券市场的价格不仅是理性的,而且包含了所有市场信息。
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学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2 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分析
2.1 过度反应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研究最早是由德邦特和撒勒(1985)进行的,他们发现投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倾向于过度反应,致使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
中国股票市场不仅波动幅度大,而且波动的频率也相当高。股市的剧烈波动导致了投资者的过度交易与市场投机心理,而市场浓烈的投机氛围则反过来会推进股价波动幅度与频率。因此,中国股市的频繁大幅度波动性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过度投机行为。
2.2 处置效应
斯特曼和谢弗林研究发现,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赢利的“确定性心理” 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轻易不愿卖出亏损股票的现象等。实际上,处置效应正是前景理论的应用,因为赢者呈现给投资者的是盈利前景,投资者此时倾向于接受确定性结果,而输者呈现给投资者的是损失前景,投资者此时倾向于冒险,于是投资者持有已套牢股票更长时间,持有已获利股票较短时间。
我们认为处置效应反映了投资者回避实现损失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处置效应主要是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会削弱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股票未来收益状况的客观判断,非理性地长期持有一些失去基本因素的股票,使得投资者盈少亏多。
2.3 噪音交易
行为金融学家对噪音交易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在噪音交易者和短期性投资者存在的市场中,交易者都拥有自己的信息。在他拥有的信息集合中,利用其中某一信息的投资者越多,他就越可能利用该信息获利,这些信息可能是与基础价值有关的信息,也可能是与基础价值毫无关系的噪音,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可能使努力获取新信息的交易者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不利于信息搜集与资源配置。
中国股市中噪音交易者太多,1999年纽约交易所的年平均换手率在20%―50%之间,而1998年―2000年我国沪深股市流通股的年平均换手率分别是395%、388%和477%,噪音交易太多导致股票市场系统风险所占比例太高,同时总风险太大。平均而言,沪深股市系统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为39%,这一数字显著高于美国、英国、香港等成熟股市。
2.4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并模仿他人的决策。行为金融学家从人类的从众心理、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有限理性等角度来探讨其内生机制。在股票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基于信息的羊群行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金融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就形成了羊群行为。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大量的“跟风” 、“跟庄” 的投资行为就是典型的羊群行为。(2)基于名誉与基于报酬的羊群行为。这种现象在基金经理中相当普遍,由于雇主不了解基金经理的能力,同时基金经理也不了解自己的投资能力,为了避免因投资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和自己的报酬,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动机。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采取同样的行动,羊群行为就发生了。我们股市中投资基金投资风格雷同显示出羊群效应的普遍存在。
3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3.1 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是行为金融理论针对羊群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当庞大的个人投资者群体的联动推进投机性正向及负向泡沫放大时,基金经理可以利用能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进行套利交易。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反向投资策略是对股市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
由于市场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基金经理不但需要良好的洞察力和应变力,更需要直面市场以及同业压力的勇气。基金经理在投资理念中融入行为金融的投资理念,一方面防止自身的羊群行为,一方面利用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对市场整体走向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基金经理们的投资运作水平。
3.2 利用行为偏差策略
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资者受经验法则的谬误和情绪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偏离理论价格。通过发现这些偏差,买入低估的股票,卖出高估的股票,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例如,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可能会对市场中的信息反应迟缓,在利好消息造成某种证券价格上涨后,这种上涨的趋势就有可能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因此,买入价格开始上涨的证券,卖出价格开始下跌的证券的惯易策略就成为基金经理可以选择的投资策略。惯易策略是首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市收益和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定义的惯易策略源于对股市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kg和Titman(1993)发现,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连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的动态效应。事实上,美国价值线排名就是惯易策略利用的例证。基金经理只有对投资者的心理,对市场延迟反应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证券价格变动的趋势和持续时间有深刻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才能在合适的时机买入和卖出证券。此时,对于投资者大众心理的研究和把握就成为优秀的投资基金经理必备的一项能力。
3.3 投资组合策略
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一般指半强势有效)。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中,“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将可能获得额外收益。
3.4 购买并持有策略
个人或者机构投资与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投资者在为组合购入一支股票时,应详细记录购买理由,而且要指定一定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
3.5 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投资者应该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超前的信息优势,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二是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三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受传统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而降低。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大的收益。
4 结语
行为金融学虽然在国外产生并发展起来,但由于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许多规章制度都不完善,基本上是个无效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进行研究,要结合中国的自身特点加以发展和利用,探索出适合中国广大股民投资行为、投资策略,以更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法明.行为金融框架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7).
[2]张兵.行为金融理论述评及其在中国股市的应用[J].经济学动态,2007,(05).
[3]王家琪,林日其.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4]郑庆茹.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及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分析[J].当代经济,2007,(05).
[5]杨胜刚,刘昊拓.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1,(05).
关键词:地方政府平台公司 投资 融资
为遏制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2012年12月24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门联合下达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要求严禁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直接或间接吸收公众资金违规集资,切实规范地方政府以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行为,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注资行为管理,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由此可见,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资平衡模式进行研究,合理调整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资结构,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
根据国发〔2010〕19号文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具体来说,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经由各级地方政府组建、国资委控股的投资公司,它们代表地方政府履行行业投资、行业整合的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运作路线可以描述为:各级地方政府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以实物资产或货币资产注资;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以资产为纽带向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等债权人借款,或者向银行间市场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证券,或者向证券市场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再转贷给所属各级项目公司,用于支持项目的投资建设。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在投融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一方面投资项目较多,管理比较分散、长短期投资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融资数额不够且成本高,项目资金缺口大,经常将短期资金长期投资,造成财务问题[1]。根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6月的审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省、市、县三级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49710.68 亿元,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总额的46.38%[2]。如此高的债务,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若不能按期偿还,将造成恶劣影响。
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资平衡模式浅析
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作为联结资本所有者和项目所有者的桥梁,一方面承担着从资本所有者手中进行融资的任务,此时,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尽量降低融资成本,合理融集资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又扮演着投资者的角色,需要合理安排筹集的资金,做好项目可行性和风险评估,合理安排长、中、短期投资,实现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当前投资不合理且融资困难、成本较高、负债现象严重,造成了其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研究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资平衡模式,就应当从投资和融资两个方面进行调控。
管控投资,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实现投融资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应首先对需要投资的各个项目进行可行性和风险及收益评估,然后根据所得的评估报告,与项目的公益性相结合,利用加权平均法或者汇总平均法,计算各项目的得分和排名,综合选取应当投资的对象,同项目承担方建立有关投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合约。在投资完成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还要对投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资计划,以降低投资风险,早日收回投资成本和收益,继续为其他项目提供资金。
合理融资,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实现投融资平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合理融资,意味着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要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要根据自身融资能力筹集相应规模的资金。超过企业理想融资规模的融资,不仅融资过程更加复杂、困难,融资成本也相应增加,还会造成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和银行等资金出借方整体财务风险的增加,最后由政府出面进行调节,不利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2012年3月,中国银监会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风险监管提出了新要求,银行要按照“保在建、压重建、控新建”的要求,坚持有保有压和结构调整,对全口径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进行信贷分类,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风险。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警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应该根据自身资产和资金流转状况理性融资,控制融资规模和风险。
三、结束语
当今,地方政府平台公司面临着高额负债、资金流动性差等多种问题,亟需对其投融资模式进行调整。从模式上讲, 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应该从调控投资和合理筹资两个方面进行调整。文章认为,地方政府在确定融资规模和投资规模时,应以需要投资的项目公益性和急迫性为主,综合考虑融资能力和获利能力,对某些需要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投资,而不是仅仅考虑企业自身的收益。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应当在综合考虑公益性、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确定投资规模及项目排序,然后根据自身融资实力合理融资,实现投融资平衡。在具体执行层面,对大量投资,可采取如下方式实现平衡:政府购买服务,如对建设污水厂的企业发生支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对招商引资优惠的租金实行租金补贴等;楼宇销售及收取租金,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产生租金收入及楼宇销售收入;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如税费返还、土地出让成本及出让收益返还等,鼓励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