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第1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在城市化过程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构成了突出的挑战,引起了学术界普遍关注。根据未修订前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而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城市中产生的作为特殊群体的农民上子女教育问题并没有加以规定。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至今也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实行户籍制度,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多的改变,就学儿童基本都是按照在户籍制度就近入学。

(2)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资源并非真正的公共品,其还是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对于汹涌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各级政府准备不足,教育行政部门也准备不足。

(3)教育福利失衡问题

在教育福利失衡的问题上最主要的还是流动儿童相对于流入地的当地还在的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特别突出的显现出来。第一,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1. 教育过程公平的界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看, 其教育问题更多地属于教育公平的问题。2.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所谓的教育过程不平等主要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其表面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发言机会少; ②学习成绩不纳入全班成绩; ③评奖机会少。

二、我国教育福利失衡产生的不良后果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子女都密切相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说到底是由我国教育福利体1系的不完备、教育福利失衡造成的,教育福利失衡也势必会给整个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一,影响流动儿童发展,阻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子女如果不能像流入地城市儿童那样获得同等的教育福利、失去入学或升学的机会,很可能造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滑坡、失学、辍学等不良后果。

第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妨碍社会稳定的实现,我国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上升,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极易造成性格孤僻内向,易走极端,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受伤害的对象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我国教育福利失衡的状况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如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将会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第三,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破坏社会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的贫困源于知识的贫困、教育的贫困。没有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不解决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不让他们享受同等的教育福利,就不可能提高农民的素质。

第四,教育福利失衡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体现了一种对现代社会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

三、改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改变单一的,被动的授课模式。可以把讲课好的老师每次讲课的内容录下来放到网上让学生免费下载,来共享这些资源,或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讲义免费发放给每个学生,这样那些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就可以在家里通过自己学习,把在学校没有学懂得内容在家里重新学习,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改变我国现在这种单一的,被动的授课方式。

2.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社会系统工程的建设。要想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与解决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相协调,就要进行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3.加大民办学校投资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民办中小学的投资力度,提高其教学质量,鼓励受过相应教育的人员去民办学校当老师,以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素质。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解决这批人口的教育问题更是刻不容缓的事业。政府应当不遗余力地进行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改善他们的受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涤.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5,(1).

[2]范先佐.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1).

[3]杨润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政策及其执行中的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第2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立学校

一、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这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他们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劳动力流动的副产品之一。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大量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望而却步;“打工子弟学校”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谁来保障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需求?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流动儿童何时才能获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承认农民进城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城市发展之必需,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读书之合情合理;如果承认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权利沐浴在义务教育的阳光之下。”

二、现状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大规模的迁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2亿。到2005年底,中国农村有1.4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其中有1亿人在城市打工。[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的外出务工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特点日益明显。

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由于农村的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村中仅有的那么一点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他们基本的经济保障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导致了城乡经济的差距。由于两方面的作用,正好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使了大量的农民不断的涌进城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流动人口日渐趋向于迁移长期化、家庭化。随着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的人数不断增长,他们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十分严峻。总体上讲,失学情况严重,就学问题突出。

(一)流动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当前,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此外,造成失学辍学的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部分学校高昂的学费使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而造成的居无定所,常常导致那些孩子无法在一个地方完整地完成学业。流入地的地方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学条件,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日益严重。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的子女却无权享受到在城市里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数以百万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损失,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增加百万以上的文盲,这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

(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突出

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公立的中小学借读;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上述两种就学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所以农民工都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公办学校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有诸多限制: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往往还要求流动人口子女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流动人口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视。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为社会排异现象,城市里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接受与他们有显著差别的儿童。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较,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基础、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很容易感受到与身边城里孩子之间的差别,内心世界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因而会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在城市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心理教育更为重要。

2.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流动人口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的费用较低,但办学规模参差不齐,总体上说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所谓的“非法办学”。由于学校的地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因而学生即使完成学业,也无法取得毕业证书。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但就是这样条件的学校,仍深受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他们知道“与其失学,不如条件恶劣地求学。”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入学没有限制,收费相对于公立学校非常低,学生来去自由,符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因而,打工子弟学校解决了农民工心头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打工子弟学校是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体制内的问题。

三、原因透析

大量的流动儿童少年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或是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矛盾。

(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户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担

各流入地往往习惯于把外来人口当作体制外人口来认识和考虑,外来人口的学龄子女也就当然地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享受这些基本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子女既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也被排斥于乡村教育体系之外,成为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

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农民工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四)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都是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由于年纪尚小,他们很难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在城市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学校中老师同学的另眼相看,使得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平等,很容易形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往往家长只重视对子女物质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有时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极易造成子女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四、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协调解决。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困难是多方面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

(一)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不合理体制必须加以改革。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生活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扫清制度障碍。

(二)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应该享有宪法赋予的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政策制定上,应多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三)公立学校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可以考虑“经费跟着学生走”的原则[4],避免滥用“自由裁量权”。由于经济力量有限,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始终存在不足,公立学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这时出现的打工子弟学校正符合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其硬件设施等不符合要求而处在相当困难的境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适当地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给予打工子弟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其发展,争取使他们能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同时,其他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

(四)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M].出版社,2005.

[2]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社会档案,2006,(8).

[4]孙晓凤.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问题及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4).

[5]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杜越,等.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国平,等.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J].黑河学刊,2006,(1).

第3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39-04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城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流动人口呈逐年增多趋势。由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所引发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阶段的研究明显较少。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中很大一部分正处于学前期,因此,开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成都作为一个大型现代化城市,是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资料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登记暂住人口1121275人(次),其中26-35岁的比重最大,而这个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大多有学前子女。因此,对成都市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成都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整个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的缩影,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界定并不一致,类似的概念还有“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农民工”等。本研究所指的“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人口,即户籍不在成都市(本研究只包括五城区,下同),但由于工作等原因而居住在成都市的人口。理论上,这个群体由外地农业户和非农业户两部分组成。因此,虽然农民工是这个群体的主体,但并不是全部。流动人口子女不仅包括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在流入地的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原居住地的留守儿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择成都市流动人口密集的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作为调查区域,调查对象主要为流入当地务工(就业)人员。本研究采取有意抽样的方式在各调查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工地等寻找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自编问卷和现场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访谈22人。

(三)调查内容

以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活动要素的分析为基础,本研究将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分解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物质条件等几个指标,并在逻辑上包含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大板块,问卷和访谈的问题都围绕这些指标和板块展开。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均已为人父母,其中男性101人,占45.5%;女性121人,占54.5%。这些被调查者主要来自成都市调查区以外的县、市以及省内其他地市及农村,也有部分来自省外。他们平均年龄30岁,主要在成都市从事个体户、临时工等不稳定的工作。受访者的学历以初中为主(30.8%),其次是高中(含中专,21.1%)和大学(含大专,21.6%)。

被调查者的孩子平均年龄4岁,其中男孩108人,占48%,女孩117人,占52%;随父母来到成都的109人,占63.4%,留守在原籍的63人,占36.6%。适龄幼儿入园率88.3%。只有约一半(54.8%)的流动人口子女平时跟随父母生活,其他的或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40.6%)照顾,或是寄养在其他亲属(2.3%)或非亲属(2.3%)家里。

(二)教育观念及物质条件

1、对学前教育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绝大多数受访者(93.4%)肯定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必要性,同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6.8%)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从小对孩子进行严格培养才能有好的前途”。另有10.6%的受访者表示“孩子是大人的脸面,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此外,还有少数(约28%)受访者对孩子的教育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太操心不好”,或者“吃饱穿暖就好了,其他等孩子大了再说”。

2、教育目的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目的较为明确,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调查问卷以“职业期待”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衡量指标。该指标选项分为三类:没有具体职业期待(30.8%)、随孩子的意愿(19.8%)、有具体的职业期待(49.3%)。受访者关于子女的职业期待五花八门,但其中最多的是“教师”“医生”。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这与流动人口自身的工作压力和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访谈中,很多家长表示,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过上富足、稳定的生活。

3、教育方法和手段

(1)研究者以家长对待子女犯错的态度为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子女犯错的态度较为理性,以说服教育(至少在观念上)为主(55.5%),但也有少数家长认同体罚(7.9%),还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犯错持放任态度(11.5%)。

(2)调查发现,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受访者的行为以民主型为主(44.7%),其次为专制型(24.2%)和迁就型(23.7%),放任型较少(4.2%)。

(3)亲子交流方面,50.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与孩子交流,42.5%的受访者表示偶尔有交流,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表示“除了吩咐孩子做事情,其他没有什么交流”。在交流类型方面,父母主导型(父母话多孩子话少)占22.8%,孩子主导型(孩子话多父母话少)占35.8%,高交互型(父母和孩子话都多)占34%,低交互型(父母和孩子话都少)占7.4%。

4、教育物质条件

问卷以受访者收入水平作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物质条件的一个指标进行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者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见表1)。问卷以孩子拥有的玩具及学习用品数量作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物质条件的另一指标进行调查,其统计结果见表2。

综合表1、表2数据进行分析,再加上对部分各种收入水平的家长访谈,研究者得知,经济问题并非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但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所受教育的质量。

88.3%的适龄幼儿入园率比课题组成员调查前预估的要高出很多。只有29%的受访者将幼儿

没有入园的原因归于经济能力。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只有27.9%的受访者首先考虑“费用”,其他主要考虑距离和办园水平。关于入园困难问题,只有15.1%的受访者表示曾遇到“择校费”之类的困难。这些都表明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还是基本能够满足孩子的学前教育需求,经济条件不是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大限制因素。

但是,从受访者对幼儿园的满意度来看,他们对幼儿园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满意度与幼儿园收费标准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幼儿园收费标准与家长收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以推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选择,进而影响了其所受的幼儿园教育质量。

此外,调查还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与男孩处于平等地位。本次调查以幼儿园收费标准以及幼儿所拥有的玩具、书籍、光碟、笔的数量作为判断家长对子女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指标。通过对不同性别幼儿以上诸方面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男女幼儿在所就读幼儿园的收费以及所拥有的玩具、书籍、光碟、笔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流动人口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并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

5、幼儿自身发展情况

调查中,一些家长提到部分幼儿存在脾气暴躁、不诚实、不爱说话等问题。研究者认为,这不属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有问题,其他家庭的孩子也可能存在这些问题。一些孩子脾气暴躁、不诚实、不爱说话等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与现实中的教育行为不一致;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亲子互动并没有传达具有实质意义的教育内容:三是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对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究竟流动人口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有哪些特殊的发展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幼儿园教育

1、幼儿园办园水平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家长对子女所在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师资、伙食、保教等方面的评价,以此间接反映其子女所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在对各个指标按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级进行评价时,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一般”(各个指标平均约为50.44%),其次是“好”(各个指标平均约为37.54%)。虽然没有人选择“很差”,选择“差”的也极少(各个指标平均约为3.76%),但选择“很好”的也很少(各个指标平均约为8.26%)。这表明受访者对自己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育基本满意,但是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仍充满期待。

2、家园联系

在家园联系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经常(45.8%)或偶尔(53.0%)过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83.3%),只有少数家长表示从不过问(1.2%)孩子在园情况,也不与教师交流(16.7%)。可见,大部分被调查的流动人口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能主动与幼儿园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较高期望。

四、思考

第4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现状,措施

一、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体制下,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情况如何呢?根据最新数据报告,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这说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还有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1、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的问题

入学难主要是指就读公立学校的困难。这反映了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近几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要求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并非所有农民工子女都可以就读公立学校。国家应该保障所有农民工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教学校的压力,但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缺乏足够的办学资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匮乏;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校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恶劣等。同时,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不具备办学资格随时面临被取缔的危险。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提供本地户籍人口中学龄儿童的教育服务,对教育的规划、学校的布局、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等都以满足本地户籍人口义务教育需求为依据。这就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处于真空状态。他们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又被排除在流入地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之外。这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体制原因。

2、相关政策规定模糊,执行性差

虽然国家各级政府出台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规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执行方式与效果没有评估标准,甚至相互矛盾,影响了执行效果,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没有实际的帮助。

三、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的措施

1、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地方政府应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应打破本地孩子与流动人口子女的界限,消除他们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差异,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以常住人口管理取代现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属地管理体制。

2、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

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共同承担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补偿制度,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3、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的范畴,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中的职能

地方政府也应把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正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中,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在流入地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中的职能,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4、调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发展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小结

教育机会不平等、制度性保障缺失和社会动员不足是目前国家流动儿童教育的主要困境。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要完善各项制度,并将其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畴;政府加大对于农民工子女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支持力度,并加强督促与管理,使农民工子弟学校尽快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呼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共政策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74-77

【2】陆正中.全社会都应关心流动花朵的健康成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3):66-68.

第5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无论是在内地城市还是在拉萨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教育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就学状况1.入学意愿在拉萨市,公办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好,76.2%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公办学校上学,72.8%的家长选择让子女读公办学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看中了这些学校比较好的教学质量。另外,57.0%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到城里来读书的原因是认为城里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好,但也有37.1%的家长认为孩子跟自己在一起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2.入学难易程度由于自治区各级政府的重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且,由于拉萨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较少,因此,大多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都能在公办学校入学。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条件相对较好,所以大部分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子女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也较高。在“你是否喜欢现在就读的学校?”选题中,79.1%的学生表示“喜欢”,而表示“不喜欢”的仅有9.5%,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就读学校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由于户籍原因,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时与当地学生仍然存在一定差别,学校首先满足当地户籍的生源,而办学资源较好的公办学校招生容量有限,因此,这些流动人口子女要想进就近进入办学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66.9%的家长表示在入学时存在困难或非常困难。(二)在校教育情况1.学习成绩一般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拉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情况也有了很大改善。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高达92.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学”,且“经常旷课”和“偶尔旷课的学生比例总和也仅有12.4%,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学生的成绩大都处于班上中等和偏下水平,各层次人数上大致呈正态分布。造成学生成绩一般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转学比较频繁。由于很多学生频繁,成绩普遍不如意,仅以小学生为例,从调查结果来看,在170名学生中,高达46.8%的学生转过学,其中至少转过1次的占了24.6%,转学1—2次的学生共计6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7.6%,在这些学生中,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有7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6.5%。2.与老师缺乏沟通交流与当地学生相比,这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比较缺乏,如在“你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过老师的提问吗”选题中,选择“偶尔会”和“从来不”的学生总数占到73.6%;在选题“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最愿意找谁帮助解决”中,找同学或家人帮助的总共占了59%,而找老师的仅占23.8%。另外,学生对“老师经常批评你还是表扬你”选题中选择“表扬和批评都不明显”的占了77.7%,而造成这种沟通交流比较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另外,家长与老师的联系也较少,只有15.2%的家长表示经常也联系老师,78.8%的家长表示偶尔与老师联系,只不过大多数家长表示开家长会的时候都会参加。3.心理状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其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与城市孩子不同,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与城市同学交流少,参与学校活动不积极。从调查数据来看,42.5%的学生表示与当地城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交流并不多,63.0%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从不参加的占到11.4%。在“你平时在学校中会有什么样的烦恼”题目中,19.0%的学生表示“朋友很少”。另外,在对城市和学习的共同喜爱程度上,54.6%的学生表示“喜欢在拉萨生活和学习”,有12.8%的学生表示“喜欢在拉萨生活,不喜欢在拉萨上学”,同样也有12.8%的学生表示“喜欢在拉萨上学,不喜欢在拉萨生活”,有19.4%的学生抱“无所谓”态度。(三)家庭教育情况除了学校,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而流动人口家庭相比较于其它家庭又具有其独特性,他们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较低。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家长职业、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调查情况来看,拉萨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业辅导困难拉萨市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从调查情况来看,父母亲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了69.2%和72.5%,如表5所示。因此,这些家长虽然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但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却显得比较吃力或无能为力。另外,家长给孩子买课外读物的情况较一般,69.2%的学生表示家长“偶尔买”,25.3%的学生表示家长“经常买”。还有,家长陪孩子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较少,如在“家人陪你去过自治区博物馆没有”的题目中,60.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去过”,只有21.2的学生表示父母在空闲时会带自己出去玩。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来看,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较为简单,在题目“当你的考试成绩退步或不好时,你的父母一般会怎样”中,35.5%的学生选择严厉批评,14.7%的学生选择打骂一顿,只有48.0%的学生选择父母会鼓励自己好好学生。同样相似的结果出现在子女”犯错误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上,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方面,由于很多父母文化层次较低,没有接受过更多的正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意识和手段,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子女;另一方面,这些父母到拉萨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挣更多的钱,由于工作压力大,很难有额外精力教育子女。3.教育意识差,言传身教缺乏同其他大多数父母一样,这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优秀,将来能够考上比较好的学校,甚至有高达72.8%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研究生毕业。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教育意识与主观愿望却相差甚大,特别在言传身教方面做得较差。只有42.5%的家长偶尔辅导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33.4%的学生家长空闲时间主要是打麻将或看电视等休闲娱乐活动,甚至有8.1%的学生表示,当自己正在学习时,父母会让他(她)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建议与对策

对拉萨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所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的热心参与和帮助。1.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更多一些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中途转学进校的学生,由于就学环境的改变,大多在学业上存在困难,心理上存有负担。教师可以利用午休时间和下午自习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学业和心理进行辅导,使其更快更好得融入班级。2.家庭:流动人口大多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学历低,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工资少,所以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一方面对孩子的学习有所期待,另外一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辅导、陪伴又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同时将一些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灌输给家长,既得到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同时也使家长得到教育培训,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得以改善。3.社会:社会存在着庞大的资源,如果很好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可以给予有效的补充。流动人口子女虽然在城市中生活、学习,但对城市的融入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可以让流动人口子女通过学校或社区与城市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周末或节假日让流动人口子女到城市家庭中,参与城市家庭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让他们感受城市的温暖。

结语

第6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 心理健康 ;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并积极关注学生从生理到心理各方面的健康成长。但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得最为严重。

一、心理现状

南郊区马军营联校,位于大同市市区附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周边县市乃至外省的流动人口来这里做生意或者打工。他们白天在市里打工,晚上回我地区休息,由于市里费用高,他们大多数的孩子们都在我联校学习。近三年,我校在校学生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我校课题组进行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一方面可以进行流动人口子女与非流动人口子女的对比分析,一方面从整体上能够体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特征,对于教育教学的组织与进行,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校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表,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认知、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四个方面共计二十个问题。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不仅学生在整体上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并且存在问题的学生明显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他们学习没有热情、性格冷漠、孤僻与同学关系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焦虑甚至于情感封闭等现象异常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农村流动的学生中存在着的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他们过着白天入城、晚上出城的动荡的日子,无暇顾及孩子,求温饱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忽略了对子女们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来说更是闻之未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是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流动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父亲和母亲学历多为小学。有的家长甚至是文盲,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当流动儿童学习方面出现困难时,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强烈的厌学情绪。

和非流动学生相比,流动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流动人口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由于他们无力承担城市小学高额的费用,于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近郊小学,在加上经常随父母的流动经常转学,受各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跟不上本地的学习进度和课程,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自卑,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我市城镇化的加快建设,第二学期周边的拆迁工作启动后,这一数字还在大幅增长。从而这部分学生很明显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放任自流,行为比较涣散。普遍存在性格孤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厌学心理比较严重。上学期我校有逃学和旷课行为的学生,全部都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与他们凸显的这种心理问题不无关系。

自我认知偏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们则通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具体而言,对自我评价较低,缺乏正常青少年应有的自知自信。他们平时经常说“我很笨”、“我不行”、“无所谓”等话语,对于新鲜事物不敢尝试,不敢体验。究其原因,一是对于流动学生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都影响着其学习的效果。同时,客观上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借读”的身份,以及在评奖、评优日常活动中可能受到偏见。多数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本地的人看不起他们给流动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着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二是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忙于生计,缺乏与儿童的交流,使其心理成长没有父母的依托,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软弱感和无力感,进一步便形成了自我评价的低落。

除了以上情况,爱讲粗话。不善言辞、不善交往、心理压力大、缺乏责任心也是普遍存在于流动人口子女之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解决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困难大,问题多,相对于本地学生教育工作有更大的挑战性。但既然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肩负起教育的责任,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积极施教,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方面:

家长问题是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家长方面要引起足够重视。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首先家长在家的时候不要经常抱怨自己工作中的不满,这样会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时要以自己勤奋的工作态度,勉励孩子努力读书学习,让他们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农村流动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后,会觉得很孤单,在心理上很难融入。虽然有时会受到本地孩子的歧视或是欺负,但还是非常希望和本地孩子们交朋友。相反来说,作为本地孩子们的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知道大家是平等的。

我们“课外家访”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契机,上学期,通过家访这个纽带,我们同好几个家长建立起联系,每个星期和家长通话交流学生的校内外状况,对家长一段时期教育做法给予适当的建议。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家长各方面更加注意,其子女在学习生活上也有了明显进步。

学校方面: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抗挫、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及行为矫正能力。要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可以借助班会这个德育平台,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唇枪舌剑的辩论和老师人情入理的解说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便使辅导更有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用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持续性的,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将是持久的、积极的。我们要把学科渗透立足点放在动态进行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只有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例如在授课时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述英雄、伟人的成长历程,或者父母长辈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父母,和同学和睦相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以此为准绳,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两个维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再次,对于老师来说,应该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交流,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性格,真正做好尊重、理解和关爱,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什么时候学生由自卑到自信了,我们教师的工作也就到位了。具体到细节,我们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多挖掘孩子的优点并将其放大,还不能忽视对孩子生活的关心。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期盼着自我的提升,很多时候孩子的转变就源于一句鼓励,一杯热水,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现在有许多流动学生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因为条件的限制,这一课题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显不足,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努力,真正让流动人口子女做到:一、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调试能力。二、善于自我满足,消除自卑心理。三、坦然面对挫折,加强心理平衡。四、广泛合作交往,增强生活勇气。只要我们怀着满腔热情, 用爱心和耐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心灵, 他们一定会在同一片蓝天下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夏雪;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第7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经商务工的外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进城就读率也在逐年提高,就本人现在的工作单位(一所公办初中)而言,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20%左右增加到现在的将近60%。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与这些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积极疏导,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更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为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这方面的问题想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一、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控力差

由于大多数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无固定工作单位,他们把时间和主要精力一般都花在了养家糊口上,而在孩子的教育与管理上所花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在家里,孩子经常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生活与学习,长期下去往往会逐步养成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校里常常突出地表现为不遵守纪律、损坏公物、随地扔垃圾等,甚至打架、斗殴。

(二)自卑、猜疑

流动人口中大多数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困难,因而孩子在吃、穿、用、家庭的学习环境以及参加某些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这部分孩子感到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别,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孤僻、压抑

流动人口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生在偏僻的乡村,不仅见识少,与他人交往也少,再加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存在自卑感,因而到城里上学后,似乎与城里孩子之间总存在着一种隔阂,如与其他同学一起聊天时,他们一般不会大笑;和大家在一起时,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有时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平时不愿参加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集体活动,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当他们一个人在家时,会感到特别的孤独;往往会突然想哭,又突然想大声喊叫;他们有时还会有自己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念头。这样的孩子不敢或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愿意把心事告诉别人,使自己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都说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实际上流动人口子女所承受的压力则更大,除了学业压力外,他们还要承受比城镇孩子大得多的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自我压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压抑。当他们承受不了这些压力时,往往就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如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行为来宣泄自己的压抑,造成一些不良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二、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贫困户居多,造成经济贫困的原因主要有:

(1)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亲无固定工作或无稳定的工资收入,家庭经济收入微薄。

(2)子女多。有部分家庭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为了生一个男孩,接连生了多个女孩,不仅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还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有的孩子连交纳基本的学习费用都成问题,贫困的生活条件,不仅对孩子的学习与身体成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家长:

一是暴躁型家长。此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家长“恨铁不成钢”,在家庭教育中多采用训斥、打骂等棍棒式教育方式。

二是放任不管型家长。此类家长往往以在外打工没时间管教孩子为由,不关心孩子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孩子放学后便无人管教,放任自流,或在外游逛,或沉湎于打游戏,甚至结识社会不法分子参与违反犯罪活动等。

三是抑郁型家长。此类家长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这样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不知所措,更没有信心。

四是期望过高型家长。 即“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型家长,这类家长往往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会对孩子“施压”,从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二)学校因素

对外来民工子女,有些学校实行了分班制,将他们单独编班,与本地学生分开上课;有个别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还存在歧视外来民工子女的言行;还存在一些城市学生看不起甚至欺负农村学生的现象;应试教育也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等。以上种种现象,都会给外来民工子女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

(三)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法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状况,如对待外来民工还存在世俗的偏见甚至歧视,使外来民工身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另外,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盗窃、拐骗、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以上种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给流动人口子女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蒙上阴影,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这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三、预防、缓解和消除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的思想教育与科学管理,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要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不断总结、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如进行“帮教结对子”、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咨询室”与“心连心信箱”、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工作等,使他们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约束自己,增强自信心,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科学有效的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扬子晚报》、无锡电视台、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无锡市金星中学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55%的状况,“如何让这些孩子快乐、健康地与本地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学校领导考虑的首要大事。全校教职工达成共识: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鼓励。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把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专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做到“五个在无锡”,即“清除语言障碍,相知在无锡”、“增强法纪观念,平安在无锡”、“培养良好习惯,文明在无锡”、“疏导健康心理,快乐在无锡”、“实行四个优先,平等在无锡”。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金星中学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进步很快,他们中的许多人改掉了陋习,放下了自卑,融入了集体,刻苦学习,不仅具有了健全的人格,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佳绩。2005届毕业生原九年级七班的班长孙丽丽来自江苏宝应,中考以642分的成绩被国家级示范高中无锡市辅仁中学录取,她不仅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也很高尚,自己家境不富裕,但总是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困难同学,特别是在对患白血病的陈晴同学的爱心募捐活动中,带头捐款,为同学们做出了榜样,得到大家的赞扬。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女加入到了品学兼优生的行列中,学生会主席、少先队大队长均为民工子女,民工子女中的团员数已占全校团员的57%。正如金星中学教学楼上书写的九个金灿灿的大字“让星光照亮每个孩子”那样,在无锡市金星中学这个充满着温暖与爱心的大家庭中外来流动人员子女正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二)坚持正面激励,帮助他们抛弃自卑,建立自信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用赏识的目光,赏识他们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并针对他们的个性,开展一些活动,给他们创设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如无锡市教院附中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外来流动人员子女进行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激励他们在活动中展示各自的才能,平时对他们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抛弃自卑感,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用“爱”架起和谐的桥梁,营造平等的教育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对于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爱”才能成为开启他们心扉的最好一把钥匙,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行动去帮助他们。如设立“爱心基金”,开展“爱心助学”等活动,对经济上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平时要把他们同本地孩子一样对待,不要把他们与本地学生进行分班教学;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更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言辞;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学校要教育城市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外来的学生,不得歧视或欺负外来的学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方言培训”,为外来的学生扫除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如无锡市金星中学开设的“校本方言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外来就学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校本方言培训” 不仅使他们能基本听懂无锡方言,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诸多的方便,还避免了一些因语言障碍产生的误会,使他们受益匪浅。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当然这还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四)发挥班集体的功能,培养他们善于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品质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开展活动的主要环境,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具有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想方设法让这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这个和谐、温暖、快乐的“大家庭”中,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使他们能在集体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得到温暖与快乐,逐步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展示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教师在平时要善于观察了解他们的爱好、特长等,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有益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小发明”兴趣小组、才能展示、社会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展示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我校初中生小D,来自安徽,父母亲靠贩卖蔬菜挣钱养家,父亲的惟一爱好是拉二胡,二胡曾给这个清贫的家庭带来无比的愉悦,也给他们消除过无数的烦恼。在父亲的影响下,小D同学也学会了拉二胡,并有幸在他人的帮助下得到专业老师的辅导,拉二胡的水平进步较快。班主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鼓励他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演出,使他在艺术节上大显身手,获得了荣誉,为班级争了光。学校还多次推荐他参加地区街道举办的公益演出,通过活动,原本沉默寡言的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他说:“自己能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点贡献,感到非常开心,非常有价值。”

(六)重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形成良好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端正、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和家庭教育的能力,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教师可借助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家校通”信息平台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和家庭等情况,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社区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构建共建合作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如尊老敬老、义务劳动、公益演出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通力、有效地合作,定会形成良好育人合力,促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第8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人口流动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大显性社会现象。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现象愈发突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也就是说,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2.6亿,接近全国总人口的1/5。与这种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规模相伴的,是近些年我国流动人口的结构“家庭化”趋势明显,即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普遍以“举家迁移”的形式进行流动。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这些和父母随迁的子女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问题。出于典型化研究的需要,本文中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那些以家庭模式从乡镇流入城市,在流入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子女即指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

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流入地客观存在并日益凸显的一大群体,本来,按其父辈对城市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法理上对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平等要求,他们在基本公共服务上是应该享有和所在城市市民大致相同的权益的。但在目前尚未完全消除的城乡壁垒下,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在融入所在城市主流社会生活、享有相应社会权利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遭遇着一定的社会排斥和现实困境。这种状况无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个体发展还是对于城市社区的和谐稳定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或潜在威胁,成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一大诱因。基于此,笔者在查摆问题、透析成因的基础上,力图探寻出一条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可行之道,以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理论贡献。

一、当前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现实困境

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其价值观、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其父辈,和第一代流动人口相比,他们更渴望关注和平等的权利。他们的父辈虽然大多生活贫困,但和老家相比已有所改善,因此并不特别期望和城市居民拥有相等的权利地位。流动人口子女则不同,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甚至在城市“土生土长”,相比于农村生活,他们更熟悉和习惯于城市生活,因此也更渴望融入到城市社会,享有和城市人同等的权利。但长期的户籍制度衍生出的城乡人口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自我定位上的差别,又使得他们很难顺利融入到城市生活,遭遇着被边缘化的尴尬,突出表现在:

(一)制度政策的不完善所导致的教育边缘化

生活在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按其教育成长阶段,大致分为三个群体,即学前教育阶段的“幼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子女及义务教育后的“大龄”子女。从这三种类型的流动人口子女目前在城市所能接受到的教育机会和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来看,他们和相关制度政策的规定还有很大的落差。

1.幼龄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劣质化

在流动人口子女群体中,0-6岁的幼年孩童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这部分孩童,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在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学前教育上。从近些年来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政策供给和执行情况来看,低龄流动儿童的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已基本不成问题。但在学前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致使针对低龄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现象突出。自上世纪末开始推行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逐步退出,进而,公办幼儿园的数量逐渐萎缩。在有限的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面前,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是被排斥在外的。而对于民办的优质幼儿园,收费十分昂贵,流动人口子女也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大部分低龄流动儿童不得不无奈进入劣质幼儿园,这种幼儿园多为个体开办,在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和卫生状况等方面都令人堪忧,有的甚至一度被政府整顿或取缔。扎堆在这样的学前教育环境,低龄流动儿童难有机会和同龄城市孩童进行沟通交流,其在智力开发的起始阶段也是有欠缺的。

2.义务教育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年龄上大致介于6-14周岁,他们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群体的主体部分。对于这一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对于其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应该说在立法层面上已经有所关注和考量。如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同居住地儿童同等的国民待遇,并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实施。然而,“流动性”对流动人口急剧膨胀和分布相对集中的城市带来十分巨大的压力,而地方政府执行新规是一项没有新资源的负担,使得其执行动力明显不足,落实起来也往往采用“变通”的做法。如有的地方政府指定部分办学条件一般或落后的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子女,阻碍了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有的地方则把承办本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任务甩给民办学校或民工子弟学校,使这些孩子被挡在公办学校之外。而那些有幸进入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也往往受到区别对待。如有的公办学校将流动人口子女单独分班,与当地学生分班学习;有的虽将流动人口子女和其他城市孩子安排在一个班级,但在座位安排上又划定专门区域。这些人为的差别化对待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教育的融入。

3.大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的升学路径受阻

对于经历义务教育阶段后要继续升学的大龄流动人口子女而言,摆在面前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其一,义务教育后到哪里读高中?其二,高考时到哪里考大学?从我国的中考和高考政策实践来看,当前初中毕业后的“中考”,除个别流动人口较少的地方向这类人群子女适度开放外,其他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基本都处于封闭状态。而对于高考,这种制度障碍则更为严密。教育部现行高校招生工作制度明确规定:普通高校招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以在本地区高中就读一定学期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以及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条件作出具体规定。而各地在执行时,往往会出于保护局部利益的需要,选择性地严格执行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原则,也就相应堵死了流动人口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的通道。

转贴于

(二)经济条件的窘困所导致的社会心态边缘化

流动人口子女虽置身于繁华的城市,但普遍拮据的经济生活条件,又使得他们在经济上难以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去体会城市的魅力。流动人口子女的父辈普遍文化素质较低、自身拥有技能单一,在城市多从事建筑、制造、家政、餐饮等苦、累、脏、差的工作,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可支配收入十分有限,对孩子的一些基本消费需要也就相应有所限制。经济窘迫使流动人口子女深深体味到城市的繁华和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在心理上易产生自卑心态。此外,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造成巨大城乡差距的同时,也造就了城市人优越的心态。城市居民对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普遍抱有歧视、戒备和排斥的心理,这种情绪传递到他们的子女身上,必然导致城市孩子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某种程度上的排斥;就连城市居民中的弱势群体──下岗失业人群,也都认为流动人口抢了他们的饭碗,因而对其抱敌视态度。这种境况不佳的经济生活外部环境,传导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灵,必然加剧其经济失落、生活失意的心态。

(三)社会文化的隔阂所导致的归宿感边缘化

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的融入不光反映在物质条件层面上,更反映在社会文化心理上,即对城市有无归属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归属感主要是其在居住的社区和就读的学校和同辈群体交往中以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的。同辈群体的成员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相近性,同伴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他们获取社会认知的重要因素。在现实中,由于市区和边缘地带在房租、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流动人口多会选择在城市边缘地带居住,并形成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的聚住区。虽然在小范围内,边缘地带的人群由于生活境况的相似而较易产生心理认同,进而可能产生局部范围的小融合。但这也同时是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和空间隔离,即流动人口子女鲜有机会和城市社区的同辈群体发生互动,也就更进不了同辈群体的主流圈子。

除居住社区外,流动人口子女进行社会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是学校。由于教育体制的限制,目前愿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公立学校寥寥无几,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还只能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他们平时交往的对象多是和自己背景相近的农村孩子,即使有幸进入公立学校学习,城市孩子优越的生活和本文由收集整理学习环境,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和隔阂。此外,在公立学校,在教学考评上,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一般是不计入考评体系的,其学好学坏都和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无关,这也导致很多老师对借读生不管不问,区别对待,进而也影响到流动人口子女对所在校园甚至所在城市的归属感。

二、制约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主要障碍

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融合上之所以会遭遇以上突出困境,究其根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设计的缺陷带来的执行偏差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群体,从近些年有关政策的出台情况来看,对其融入流入地生活的相关权益保障,不能说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但这些政策在设计上由于实施主体的不确定性或者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导致实际执行中出现偏差。比如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流入地政府要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但对于所接纳的这些外来人口的义务教育经费怎么解决,则没有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虽然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投资体制,但对于流入进来这部分多出来的人口,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流入地很难得到来自中央的补偿。因为依据当前国家教育经费转移体制,地方政府所获取的义务教育经费是以户籍为准划拨而来的,通常流动人口子女人流出了,这笔费用并不同时划出,由此带来的经费缺口和地方配套资金只能由流入地政府自行解决。这在流动人口子女为数不多的城市还好解决,但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大量涌入的城市,其接纳能力就面临很大的挑战。原本就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不仅要用于当地学校的正常发展,还要额外承担流动儿童的教育费用,这只会加剧流入地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财政困境。也必然导致流入地政府在政策的实际执行上动力不足,疲于应付,出现一些违背政策初衷的“变通”做法也就在所难免。

(二)针对城市流动群体的社会保障还不健全

社会保障对经济上本就处于弱势地位、在城市谋求生路的流动人口群体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融入到流入地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降低其生存风险、维护其基本生活条件的有力保证。然而,当前各地的社保体系在对流动人口群体的容纳上,做的还明显不够。当前我国所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各省市、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所以一个基本原则是:宏观政策由中央统一制定,而各地具体实施政策有一定自主性,如各地在社保的缴费、发放等方面通常有差异,部分险种也具有属地原则,因此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基金的区域统筹与跨省流动存在着冲突,导致流动人口参保中断、退保现象频繁发生,进而成为边缘人,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给其在城市的基本生存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现行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到城市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很难享受到所流入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正是由于在城市生存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流动人口群体抵抗生存风险的能力才极其低下,本来就不高的收入也使他们生活上普遍拮据,不敢花钱,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消费能力都不具备。这种相对恶劣的生存条件传导到流动人口子女身上,他们在巨大的物质条件差距面前,必然会产生自卑和失落等情绪,进而阻碍其对城市生活的积极融入。

(三)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理念还显滞后

当前,各地政府对辖区人口的管理总体上还未能跳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分立并行”的传统框架,政府服务管理的重点仍放在户籍人口身上。很多地方习惯性地将流动人口视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在针对流动人口的具体工作中往往是管控多于服务、歧视多于尊重、防范多于保护,这无形中疏远了流动人口和当地政府及相关社会管理组织的关系,也使得其组织归属感走向虚无。正是出于管控重于服务的思维,现在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权益保障还普遍显得滞后,很多地方和部门甚至在或明或暗地设置一些歧视性门槛,使得城市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很难为流动人口所共享。另外,无论是在城市的国家民主实践中,还是在社区基层民主实践中,流动人口往往都是被遗忘的对象,这也使得其在流入地基本丧失行使民主政治的权利,相应地也就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表达利益诉求。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流动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然会感受到因差别化管理服务带来的心理文化隔阂和边缘化社会处境。/

三、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和流入地所在城市相融,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既涉及到针对这个群体的具体政策设计层面,也涉及到针对整个流动人口群体的宏观社会环境层面。因此要将眼前和长远相结合,多管齐下,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具体说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一)优化制度政策设计,提高其实际可操作性

制度和政策的生命在于其真正落实和执行,而没有好的可行性设计,制度和政策就可能沦为美好的愿望,得不到有效地贯彻。因此,优化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制度政策设计,提高其可操作性,就显得很关键。譬如针对当前矛盾突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于其经费保障,要根据“费随事转”原则,保证流入地获得必要的资金补偿。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革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应打破原先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实际在校学生数为基数划拨义务教育经费。同时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各地学龄儿童流动情况的管理机制,至少做到在一个年度计划中实行按学生人数分配资金,以保证资金随学生流动,从而解决因为学生的频繁流动而无法准确分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也就相应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其对流动人口的容纳性

针对流动人口难以进入和接入城市社保体系的现状,应加强流出地政府和流入地政府的横向协作,建立起相对灵便的统筹机制。譬如要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统筹制度,对于在流入地居住达到一定时限(如半年或一年以上)且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既可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由其自愿选择回原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大病后自愿回原籍治疗的流动人口提供医疗结算服务。此外还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救济和福利性保障,降低其在城市的生存成本,保障其基本的体面化生存条件。比如流入地政府可将流入本地达一定时限(如半年或一年以上)且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纳入到廉租房保障体系,使其不至于为节省生存成本而大量聚居于城市边缘地带;对于特别困难交不起房租的流动人口,可在经过经济收入核查后给予适当的住房补贴,保障其基本的居住权。流动人口只有在流入地基本生存有所保障,对潜在生存风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他们才能活得有尊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经济拮据的状况。相应地,流动人口子女也才能摆脱因自身经济条件的窘困而产生的社会心态边缘化。

第9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

引言:社会迁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人口变化的普遍现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流动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我国的流动人口比较大、范围广,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使一批年轻、素质较好、经济能力较强的人们流入其它地区,这种规模越大导致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就越来越复杂,所以改善流动子女的教育状况是每个流动家庭与社会正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1.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小学流动人口子女不断增加导致子女学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学校在管理、教育方式上都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变化,因为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在教学过程中确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1]。由于许多年轻人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不断迁移,也导致许多子女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流动,不仅没有给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发挥整体的、系统的教育流程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中产生的几个问题主要有我国的流动性比较强导致的,很多子女都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在学校转入与转出过程中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孩子接受教育并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学生的居住地以及受教育学校都会随父母工作的流动不断变化。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过程中接受的教育水平差异比较大,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他们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其中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就不同,虽然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年龄差异都比较小,但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差异都比较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地区的方言使教学比较困难,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流动来的学生由于受地区条件的影响,基础知识水平很差。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刚进入班级后都不能适应,由于和城市化学生之间的差异,他们普遍在心理上不自信、胆怯、害羞,特别来自农村和偏远山村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没有自信,而且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这部分学生家长对他们接受教育的期望并不高,对学生日常学习与学习成绩不关注,从而导致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相比于其他学生差异就比较大。

2.探究数学有效提问的三个"落点"

2.1 把握教学目标。由于小学流动子女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比较大,很多在接受传统教学意义上还处于思维死板现象,所以教师要想学生在本节课能掌握到知识的重点,就应在课前准备阶段设立好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整节课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加深学生们的思维,使学生思维能够有理有序[2]。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中,流动人口子女学生一般在时间上对12时计时法比较熟悉,这时候教师就应先引入12时计时法,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见识24小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以此打开学生们的视野和思维。这样学生不仅能从数学教学的两个层面进行思考,把握整个教学的重点内容,还能与教师更进一步的交流,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

2.2 把握教学内容。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在传统数学课堂提问中一般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所以教师就应改变他们这样不规范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新鲜感。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应将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多样的课堂方式传授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的重点直接作为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提出学生以前学过圆的周长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将他们在不同地区的学习方法都思考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思考旧知识利用新知识,还能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养成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操作,引导学生边动边思考的能力,例如学生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准备不同大小的圆模型,然后利用绳子和直尺进行测量,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在课堂操作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