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课标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课标分析

第1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摘 要 大学生消极行为现象的存在,导致现代大学生不愿上体育课,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意志力不强,心理脆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无所适从。本文研究调查的目的就是消除消极行为表现对公共体育课的影响,使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关键词 消极行为 表现 对策

大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和挫折感,以至于对整个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出现消极行为。首先,学业压力过大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反应乃至情绪障碍,如莫名的焦虑、恐惧、抑郁、暴躁、沮丧、烦闷等。其次,学业压力过大会使大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错觉。我们知道,情绪对认知有很大的影响,负面的情绪反应不仅削弱个体对压力情境做出正确判断和推论的能力,还会引起一些基本认知过程的障碍,如注意广度缩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速度减慢、思维混乱等。在不利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个体还会出现一些反应,同时伴随着不适的身体症状产生。最后,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情绪、认知、生理方面的失调和病态反应必定导致其在学习中消极行为的产生。

一、消极行为表现

(一)着装的随意性。在当今的大学体育课堂上,着装随意现象比比皆是,服装却花样百出,生活装、便装、牛仔衣裤、皮鞋、高跟鞋、拖鞋等等。

(二)时间观念的随意性。在大学体育课上,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尤为突出,要么就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干其它的事情,尤其是在网络横行的当代,体育锻炼更是句空话。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秋春两季却又刚好睡觉,体育课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另外就是有些学生总是上课一会才到,并且不愿动,怕出汗,没上一会就要下课。

(三)懒散性。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起哄,嘲弄同学,行动迟缓、开小会的现象在大学体育课中源源不断。练习时怕吃苦,教师讲解时不愿听讲,稍难一点的动作不愿练习,能偷懒的就偷懒,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的散漫行为表现表现尤为突出。

(四)躲避行为。1.在根本毫无体育锻炼学习意识的同学身上主要体现是借生病、借开会以及其它各种方式请假,逃避体育课。2.有的同学担心考勤,人来了借受伤生病等理由,课一开始就见习逃避,在一旁聊天、玩手机;有的则是在体育课的内容难度或练习强度稍大时,就找理由躲避。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当中,主要在课的基本部分中易表现出来。3.还有同学躲避老师的眼光,为了不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技术练习或锻炼的情况,故意逃到队伍的最后或是最角落的地方,这类学生要么是担心老师的批评或受罚,要么是根本只是想混个考勤和学分。躲避行为表现女生的比例要高于男生的比例,害羞、怕别人说不斯文、不像女孩子;怕嘲笑;加之自身体育素质差及生理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以上种种表现。

(五)叛逆行为。这种叛逆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要求、技术学习上,比如体育老师要求上课穿运动装,运动鞋,有的同学就是不听,非穿休闲装、高跟鞋不可,而且还摆着一副“不穿看你能把我怎么着”的神情。技术学习上叛逆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学习的不配合,比如老师叫练习,就是不练习,还自己搞自己的,要么就是老师安排篮球传球练习,学生跑去投篮等等,经过观察,这种叛逆现象大学高年级的学生体现得更加的明显。

(六)违纪行为。违纪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高声说笑、起哄,同学间互相攻击、技术练习过程中为了点小犯规打架斗殴、恶语中伤同学、不服从指挥、不按要求练习、不爱护公物,破坏体育器材、场地或设施等等,这些都对体育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产生这些消极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理解不够。

(二)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三)早期体育经验的影响。在很多中小学里,由于升学的压力,体育课不被重视,甚至取消,体育教师不好好备课,上课自由散漫也就不足为其,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也就无从谈起。一般的上课,发几个球让学生自己玩一下,教师则去干自己的事情。动作技术学习的根本就未曾涉及,在这样的“放羊式”教学的早期经验的影响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原来体育课就是这样上的,到了大学,自然还是以前的那种认识。积极性自然不高,各种消极行为也日益凸显。

(四)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

(五)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及教法影响。

(六)网络媒体的间接作用

三、消除体育课学生消极行为表现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二)加强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三)加强学校对体育课的关注与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四)体育老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教法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五)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六)建立多元化高校体育课评价办法。(七)开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

另外,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校对体育课的关注与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用丰富的知识和标准的示范动作把学生从课堂引向操场,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养成段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薛誊.高校男、女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实证研究[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2):747-749.

第2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摘 要 本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如:教师方面对新课标的认识误区、中小学体育课开设状况不佳、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新课标要求等,并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多组织教师进行专业交流、培训、相关部门要保证开足中小学体育课程、创造和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教学 现状 对策分析

素质教育实施几年来,我国很多学校只做表面文章,而私下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其中,有一部分学校是处在一个想进行改革,却苦于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实践经验的状态,而另一部分学校是因为满足教学现状,本文就对我国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做了简要分析。

一、 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 教师方面对新课标的认识误区

近几年来,新课改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培训与具体的落实方法,致使一大部分基层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概念和要求认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如:对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与进度完全交由学生来掌握,这样的认识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这样下去容易形成“放羊式”课堂,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会越来越懒散,也很难学到相应的知识技能。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应该是在一个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应在教师的指导和掌握中进行,其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区别在于,学生可以教师规定的内容范围内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在学习过程中,可将大部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自己查阅资料、做课前的准备、课堂上自主分组等等,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之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部分教师并不主动去实施新课程标准,而是一直处在一个观望状态,在他们认为,新鲜事物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其收效,何不等其他地区或是学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后,我们再直接借鉴过来,以此降低教学风险,这样的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所以别人的经验是不可能完全套用的。最后,基层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影响颇深,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变,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促使教师以最快速度完成教学方法及模式上的改革。

(二) 中小学体育课开设状况不佳

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课的总体开设情况差强人意,随着年级的增长,体育课的开设是呈明显下降趋势的,很明显,基层教育单位还没有在心理上完全接受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各种考试面前选择了牺牲学生们本就不多的锻炼时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青少年体质却逐年下降,除一部分学生体质不好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缺乏锻炼,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中小学开足体育课,给孩子们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们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与锻炼能力。

(三)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新课标要求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喜欢新鲜刺激的时期,而大部分教师则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安于现状,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再加之相关部门对新课标的具体实施没有硬性规定,因此导致体育课永远只是跑、跳、投之类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训练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其运动强度过大等特点不仅很容易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也极易导致学生的厌倦情绪。

二、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 多组织教师进行专业交流、培训

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理解有误,容易在具体教学实施时使用错误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容易出现反效果,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一线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如:新课标概念要求的培训、新型教学方法的交流培训,还可定期组织教学问题研讨会,将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较常遇到的问题一起研究解决。其次,教育部门应考虑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同时,将教育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如此不仅可以使之更具公平、公正性,也可以给基层体育教师吃一颗定心丸,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新课程标准的实践改革当中去。

(二) 相关部门要保证开足中小学体育课程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课程开设情况的监管与培训力度,使体育课程得到应有的重视,保证青少年拥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保证中小学开足体育课,给孩子们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们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与锻炼能力。

(三) 创造和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通过所教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多尝试一些新型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即体育游戏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如果在中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如果组织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肯定是不合适的,而如果是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上,就可以拥有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的功能,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和情境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参考文献:

[1] 孙立,吴奇六.当前中学体育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的一些思考——从金山区中学体育工作谈起[J].体育科研.1998(04).

[2] 许良.陕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研.2002(04).

[3] 黄红兵.对农村中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8(03).

第3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小学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体育新课标更新了体育教学的观念,小学体育模式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与健康》中实践研究,并从多种角度阐述了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音乐;情境教学

1前言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就是放孩子出来玩玩,活动活动筋骨,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更不用说对体育课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体育课也渐渐地发挥了它非比寻常的优势。一直以来,体育教师统领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非常严肃,死气沉沉的,整个教学模式太传统。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体育课,自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

2.1背景:

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遵循认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把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几个阶段。这一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示范、讲解、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再次练习作为教学的程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

2.2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技术,让学生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2.3教学流程:

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教师的讲解示范———完整动作技术分解———模仿性慢动作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正常速度练习———各环节组合练习———再练习———进度练习———自动化练习巩固———结束教学单元。

2.4优缺点:

这个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主导,按运动技术结构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直接的正确答案,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趣味,很难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开发,造成同类或相似技术之间的干扰;同时各运动技术学习的时数不足,再过多考虑技术细节,更加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校120名小学生,其中男生60人,女生60人。

3.2研究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

4结果与分析

4.1在选取的120个学生中,各水平段40人,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调查,其中水平一段的学生全部喜欢上体育课;水平二段的有34人喜欢上体育课,4人不喜欢体育课,2人无所谓;水平三段的有20人喜欢上体育课,12人不喜欢,8人无所谓。由此看出,随着水平段的增加,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喜欢上体育课的人却越来越少呢?这不禁值得我们深思。大致原因请看问卷下一题。

4.2在选取的120个学生中,对喜欢上体育课进行了访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了问卷,其中主观原因有:怕吃苦、内容枯燥、没有体育基础、身体不好;二客观原因为:学习单调、缺乏场地器材、平淡的态度以及强度不一等。通过访谈,笔者明白学生为什么喜欢上体育课了,原因是体育课上可以自由活动,可以玩游戏……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思想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快乐体育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访谈得出,72%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都是客观原因,28%的学生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占主导作用。原有的体育教材结构以竞技性为主,而学生则认为这类教材太陈旧、枯燥、单调,缺乏新鲜感。学生缺少自由活动时间,更没有机会去创新和探索,对于他们来说,体育课就是仅有的教授运动技术,忽略了学生身心的发展。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体育运动的场地越来越少,一节课有的班级要练习足球,有的要练习实心球,两个项目不可以靠近,都有危险。再加上体育器材的不足,学生练习的时间短,等待的时间长,不符合体育运动学习的规律。

5改进的措施

5.1创建民主、活跃和游戏竞争的课堂状态: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1]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目的,这样才是学生最佳的学习途径。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采用“想想、说说、比比、赛赛”或“新意见?”“新办法?”等等。学生们在课堂各抒己见,上畅所欲言。他们不仅能创编游戏,解决练习中的困难。还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5.2巧妙利用想象:

想象就是充分运用头脑的想象力来构想和创新新事物,它是创新的基础。想象不仅是创新的方法,也是创新的一种动力。[2]比如:笔者在上课时带着一个装着沙子的矿泉水瓶,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这个瓶子可以用来干嘛呢?你会哪些玩法呢?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大胆提出设想:扔、抛、踢、打保龄球、做哑铃、障碍跑、运物练习……。小学生的想象力真丰富啊,一个废旧的瓶子可以想出那么多玩法,其实想象力不正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吗?

5.3提供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

学生如果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但没有机会表现出来,一切都等于零。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同时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在活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锻炼的潜能。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创编关于球的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交流,同学们创编了投篮、双腿夹球跑、花样拍皮球、抛球比高、滚球入门等多种游戏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6结论

现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危机,迫使小学生们慢慢远离体育与健康带来的乐趣。笔者认为,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对待体育教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研究,以新课标为基础,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来研究每一个预设,每一个过程,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造出一个平等、和谐、快乐的教学模式。

作者:吴蕴雯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

第4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的区域范围包括30所中学和30所小学的300名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其中中学体育教师180名,小学体育教师120名,共发出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7.4%,对调查中的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体育设施的现状分析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学校场地面积提出了明确规定:小学每学生不得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得小于3.32m2。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有了体育场地,才能为师生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调查显示,学校中有塑胶场地的较少,而非标准土制和水泥地面体育场地居多。体育场地与设施分布,中学与小学无正态分布,体育场地质量与现代教学标准要求相差较远,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场地的范围。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设施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规范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器材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发展,对新课标的实施也起到了阻滞的作用,甚至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是要有一支结构类型、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职称类别搭配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从调查的学校显示:(1)从年龄结构看,体育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学经验还比较浅。他们大多接受能力强,可以进行继续学习和培训,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广大年轻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教学骨干或带头人。(2)从体育教师结构看,专职教师中中学明显比小学要多,但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足,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和落后,体育教师的数量就更加不足。因此,不断充实体育教师队伍,是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3)从学历结构看,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都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渝东南经济落后,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不容易吸引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同时高学历体育教师也存在严重流失的情况。另外,学校自身也缺乏体育师资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机制,体育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见表2)

3.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实施体育新课标,依据体育课时教学计划教学,依据体育教案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调查显示:(1)以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以及现行的新课标调查表明,该地区城镇中小学明显好于农村中小学。同时也说明城镇中小学能完全或接近完全按体育教学大纲以及现行的新课标进行教学,学生能接受较为系统的体育教学。(2)以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教学活动落实者为“正常开课”主要是在城镇,农村体育课开课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那些农村的中小学和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较差,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场地器械缺乏,体育师资的不完善和领导的不重视,造成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从另一方面来看,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学校,体育课有被其他科老师占用的情况。(3)教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和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上课,据调查按体育教学进度和教案进行体育教学的总体情况不太好,城镇中小学好于农村中小学。其原因是由于渝东南经济落后,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因而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样,根本就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由此可见,渝东南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4.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完成课外体育作业的重要环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运动训练代表队、校内外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有10所学校有运动训练代表队,其余50所学校都是临时组织的。有运动代表队的学校基本上是在市区,在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没有。由此可见,区域经济是直接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而运动代表队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建议

作为地处我国西部的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经济上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导致中小学校体育认识层次上有偏差,特别是那些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由于渝东南三峡库区移民的搬迁,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又比较落后,造成人均教育经费下降,致使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无法跟上。

第一,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械,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制相应的体育器材设备,特别要注意与乡土教材配套的器材的制作,以此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条件。第二,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优势,培养青年教师。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促使有才能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积极引进优秀的高等院校体育毕业生,缓解目前师资队伍的断层现象。建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交流机制,缩小农村学校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之间的差距。第三,加大学校体育课余活动开设的力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第四,加强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新课标的研究与应用,努力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浩,等.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浙东北、浙西南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2] 王锡群,等.体育教育改革应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

[3] 董玉福,等.影响体育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大理学院学报,2004(3).

第5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思想与理念

1.加强学习,转变落后的课堂思想与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新课标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与管理理念。不断变换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不仅能通过体育活动获取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还能体验到平等、尊重和信任,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2.灵活运用新课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以“权力”为基础的课堂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不断去尝试新课标提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并灵活运用。努力做到:第一,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有意识地多安排学生自主练习和合作练习,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体验体育课的乐趣。第二,多选择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尽量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地参与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三,多表扬。在课堂上,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一些爱心和帮助,对课堂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调查显示,不少中、小学生因为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所事事,才出现一些课堂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发生不必要的课堂问题,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效能。

1.备课

备课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是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教师如何备课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效能呢?首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其次,要利用好网络。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发挥好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中的体育知识和信息,增加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时代感。最后,还要多参加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把好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吸纳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讲解

讲解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通过简单、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讲解能力强的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教学秩序井然;讲解能力差的教师则不得要领,使学生学习茫然,难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形象、直观、简单、易懂。

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解能力:第一,提高普通话水平。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提高讲解水平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现状可采用不同的讲解形式。如单一或简单的技术动作教学可采用完整讲解法,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学要采用分段讲解;当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出现错误时要及时讲清原因,共性的问题应集中讲解,而个性问题则采用个别讲解或分散讲解。第三,讲解时要突出重、难点。讲解时突出重、难点能有效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体育技术动作的质量。第四,讲解时可结合提问进行教学,提问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培养中小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示范

示范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漂亮的示范动作能使学生迅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激发中小学生模仿、学习的愿望;生硬、不协调的示范动作则会使中小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效能。目前,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专业示范能力在逐渐下降,那么,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才能保持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示范能力呢?首先,要经常加强自身的锻炼,保持一定的体力和身体素质,使自己拥有充沛的体力和能力来完成运动技术的教学示范。其次,教师在课前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复习所教的技术动作,努力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能够充分示范的状态。第三,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难度、幅度和速度的示范动作,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美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有效管理课堂的目的。

4.口令

众所周知,由于教学环境和组织形式等原因,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比其他学科更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利用口令来指挥学生练习和调动学生,简明、清晰、准确的口令是教师组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因此,口令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喊口令时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准确、规范。口令必须简明、正确,准确是口令的首要条件,同时规范传达口令是让组织教学做到统一、整齐的前提。第二,清晰、洪亮。口令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白口令的意图,切忌含糊不清。第三,有节奏。教师要有明显的动、预令,节奏感强,预令的长短快慢、洪亮程度,可根据学生人数多少来确定。要突出主要部分,如“跑步走”突出“跑”字、“向左转”突出“左”转、含有数字的口令突出数字等。第四,教师喊口令时要注意站位正确。第五,要精神饱满,严肃认真,要发挥口令提示性和指导性的作用,起到振奋学生课堂精神的效果。

5.社会体育知识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着迅猛变化,中小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中小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许多预设之外的提问常常会在课堂上发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如果连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新闻与知识都不能解答,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给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作为一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平时要多关心一些体育时事和重大体育比赛,特别是学生喜欢的一些体育比赛,如美国职业篮球赛、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在中小学体育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师更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社会体育知识,满足与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以适应现代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掌握体育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时,教师必须迅速分析、判断原因,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和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管理中,灵活运用管理方法与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

常用的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有:第一,正面教育法。当个别学生严重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师应正面加以严肃批评,制止其不良行为,以免影响正常教学。第二,幽默法。当学生注意力下降,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可通过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第三,暗示法。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和交头接耳等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暗示动作来提醒和警告学生。如走到学生的身边稍停一会,用手指放在嘴边,用眼睛盯着他等。第四,提问法。当学生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解时,教师可通过提问该学生或与他近邻的同学来提醒和警告他。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批评他,帮助他把注意力拉回到课堂当中来。第五,停顿法。当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点时,由于体育实践课是室外课,学生注意力往往不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此时如果直接批评学生,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较理想的处理方法是教师突然停止片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这边来,然后继续上课。第六,表扬法。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总会不一样,有的专心上课,有的会开小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表扬那些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学习的学生,号召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使全体学生精力都能集中起来。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应用以下几种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首先是游戏法。当活动量较大,学生出现疲劳,不专心听讲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情境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是议论法。当教师讲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自发地进行议论,如果教师立即制止这种现象,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代表把意见和看法表达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与练习积极性。再次是分身法。有时体育课堂出现突发事件,如前后排学生吵架或打架,如果教师集中批评学生,势必影响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师可采用分身法,即迅速布置教学任务由小组长带领同学进行练习,抽身处理课堂问题学生。这种方法既可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又能及时处理好突发事件。

四、保持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效能。

建立科学的体育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管理效能的前提和保障。

1.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学生每堂体育课必须遵守的规则。科学的课堂常规不仅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迅速制止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不良行为,还能使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教师的教学模式,顺利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因此,建立科学实用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和保障。

中小学体育课大多是实践课,除了下雨天,体育课都是在操场上进行。教学活动场地范围大,外界干扰多,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体育课的课堂组织教学难度较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在教学之初,体育教师就要根据体育实践课的特点,向学生明确宣布课堂常规。尤其是头几次课,要狠抓课堂常规,帮助学生熟悉并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常规不仅可以约束学生课堂问题的出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为体育教师的教学造就一个良好课堂管理平台。在制定课堂常规时,以下几点必须要注意:上课服从指挥,排队做到快、静、齐;身上不放尖硬的东西;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怕脏、不怕吃苦;有安全意识;有相互帮助和团队精神等等。

2.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中小学体育课堂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有些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是因为不懂课堂纪律和规则,而是出于一种故意对抗教师扭曲的想法:“既然你对我不好,那我就给你惹点麻烦。”因此,教师要保持好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要树立正确的爱生观。许多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爱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教师付出的爱越多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如对表现好和进步快的学生要多表扬,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鼓励;对犯错的学生要有耐心,要充满热情地去教育他们,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第二,要有宽容心。宽容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连接师生感情。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时不能讽刺、挖苦、体罚,应该宽容对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尊重和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第三,要真诚地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必须以诚相见,决不能对学生说谎话,欺骗学生,这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前提。特别是在教较难的体育动作时,如果学生不信任教师,练习时就会躲避教师的帮助。相反,教师平时如果能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课堂学习氛围自然就浓,再难再复杂的体育技术动作在教师的帮助下也能掌握,课堂教学与管理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肖川.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第6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关键词】激发; 体育课 ;学习兴趣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有许多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其一,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在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封建社会重文轻武的思想一直束缚着现代教育的传播,导致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由于某些传统教学理论的偏差,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的现象,使得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客观上就显得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而更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把文化课搞上去就行了,致使学生自己也产生厌体育的情感。其二,教师的因素。体育教师的因素主要有教师业务水平不高,训练方法不科学系统。尤其是农村和偏远的山区里,生活条件差,更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往往是其它科目的教师兼的。也没有好的器材和场地,使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而教师自身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其三,学生的因素。体育课不同与其它科目,体育的运动技能在教授后可以马上体现出来。因为动作的好坏、学生学习得怎么样,立即展现在同学面前,所以在此过程中,及时的评价会使一部分较差的学生感到自卑。在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差生的这些表现会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斥,自信心也受到一定的伤害,是造成一些“学困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还有,学生本身就对体育的意识淡薄,主动参与体育课没有兴趣。这些都是导致兴趣不高的原因。

为了提高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兴趣,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造成自卑心严重,于是他们往往就会就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抽取到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也表现非常实壮。而事实上,这些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使教师对学生有信心,而在这样的关注和爱护下,学生对学习也很有自信心,并得到了很好发展。可见,自信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环节,增强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他们充满自信,消除心理障碍。以下就有几种方法:

1、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增强学生自信心。

我们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因为只有多与学生沟通了,才能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使学生喜欢上这位教师,从而增强对这一门课的自信心。比如,我在给三年级小学生立定跳远、50米往返跑和跳绳等项目作达标测试时,没合格的学生就有很多对体育课产生了反感。这时,我就主动去找到那些学生,和他们谈心,并分析他们不合格的原因,然后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去深入地发掘他们自身存在的潜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那些没有达标的学生,成绩果然提高了,而且成绩都在合格以上。从那以后,在上每堂体育课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反感情绪,反而充满自信心,更喜欢上体育课了,所以,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自身的闪光点。

教师要认真观察,一旦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适当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有一次,我去听了一堂小学六年级的篮球课,有一位男生在运球练习中一点都不会运,但是这位男生态度非常认真。这时,老师就抓住了他这一特点,鼓励他,并让他再试试。后来有点会了,就让他在同学面前示范,这样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并鼓励他,这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鼓励下增强了信心。一堂课结束后,这位男生已经非常熟练,这样他更有信心了。

3、在课上多给学生表现和发挥的机会。

一些简单的示范动作可以让学生来示范,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强自尊与自信。在过障碍教学时,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游戏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道路”(规定场地和器材,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和一条等长的跑道)障碍顺序自定,四种障碍分别是走体操板凳、钻跨栏架、跳跳箱盖和滚体操垫。让每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布置场地,并找一些学生完成示范练习,然后多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同学来完成。这样学生不但有兴趣,而且充满自信心。

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1、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学方法要新颖,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中来。比如说,1―2年级段(水平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较为明显的特征,以无意注意为主,不善于进行真正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场地、器材,使之新颖化,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参与练习。

2、教材的趣味性。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这样对课堂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而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所以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选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赛性激烈的教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一定要避免那种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学习内容,只按照计划上课的机械做法。在教授一堂武术课时,有的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武术动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其他动作,或者把学生分组,让已掌握的学生进行协助指导,并带队到一边去练习,再结合个别指导,最后穿插教学比赛,使整个课堂教学展现出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既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

1、选择性特点。

每位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兴趣。但是,由于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征,他们各自喜欢的运动项目也不同。大部分的男生都喜欢动作幅度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而大部分女生则喜欢动作幅度小,姿势优美、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像舞蹈、跳绳等。教师则可以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爱好,灵活地组织体育课,使男女生都喜欢上课,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效果。

2、广泛性特点。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范围的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接触的人和事物也多了。他们不单单只希望目前课堂内的游戏,对很多自己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运动项目更喜欢,像一些新兴运动项目,如郊游、远足、野营等野外活动,体育舞蹈、健美操、软式排球、旅游登山。这些都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在现代生活中也非常流行。我在上小学六年级时,曾上了这么一堂体育课,教小学生练跆拳道,他们一听说跆拳道,都非常兴奋,很喜欢,一堂课上下来之后,我都感到很累了,但是小学生的兴奋始终没有减弱,下课后还缠着我。这就达到了新课标锻炼身体和愉快学习的要求了。

四、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

1、教师的仪表和教态。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是学生是否喜欢上这堂体育课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穿着整洁的运动服、面带笑容、举止端庄大方,这样才能给学生很强的感染力。反之,一位教师穿着一身邋遢的衣服,给学生第一印象就是不干净,学生就会讨厌这位教师的课。时间一长,就会很反感上体育课。如果教师很凶,不温和,给学生一种不很亲近的感觉。自然而然学生也会讨厌上体育课。教师必须用好的仪表、教态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兴趣。

2、教师的示范与语言。

小学生们很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他们会很崇拜,认真专心地去听讲。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榜样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去感染、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教师讲课时语言要生动幽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跳箱教学时候,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有一定困难,不敢跳跃。教师首先给学生做示范动作,然后站在旁边,面带微笑、以温和的目光看着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得到鼓励。当学生胆怯没能完成动作时,教师就大声鼓励“你一定能行!再试试。”当某个学生顺利完成动作时候,大声喊“好!”并伸出拇指表示赞扬。这样激励了学生,极大诱发出他们的兴趣,会更加努力完成动作,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3、教师的思想意识。

新课标下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在这样的引导下,体育教师把自己从单纯的教师转化为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全新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全面考虑学生。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课的内容是发展小学生的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我就设计了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让全班学生排成队伍,叫一位学生站在前面,左手拿红旗,右手拿绿旗,分别代表“红灯”和“绿灯”,再叫另外两位学生当“警察”进行监督,把违规的同学“抓”起来。游戏方法就是学生在行走或者跑的过程中,看到拿旗的同学举哪只手就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做,“警察”就负责找出“违规”的同学。这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行组织,都“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课的内容也完成了,学生对交通规则有很大的了解,这堂课就上的很成功。

除了以上的几种措施外,还有很多方法:

如: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体育课上用多媒体,能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看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教学中,背跃式跳高的经典动作,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还可以播放关于跳高的起源、发展片段给学生看,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感受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成功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喜悦、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如20米往返跑,教师把学生分成4个组,看哪组小朋友跑得最快。这时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会尽力去跑。这样,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的成功,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体育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采用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在分析了小学生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后,采取了以上的几种措施。在了解学生的各种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发挥教师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新课标的精神灵活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全面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怀富. 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http://

[2]王文亚. 知新课标 更新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中学体育网.2003-10-14

[3]丁进. 如何激发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兴趣. 中学体育网. http:// .2004-9-8

[4]季浏 汪晓赞主编.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

[5]体育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1日版

第7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71-01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一直是各教育有识之士所关注的焦点。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体育设施不完善,体育器材缺乏和体育师资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的课程标准一直难以贯彻。学生要在有限的场地环境和体育器材中得到不同的健康发展,这确实不容易。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几年来,笔者本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面对学生实际,改进教学的精神,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是明显增加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就我镇现状来说,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器材虽然买进了不少,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得到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2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低段的体育课每周四课时,中高段为三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但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小学教师老化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另外农村体育课大部分安排兼职教师,大部分学校只有1名或没有体育专职教师,基本都是兼职体育教师,有的从未经历过体育教学。因此,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近期内又能如何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1.3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传承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村级小学中"放羊式"体育课依旧不同程度存在。

2.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2.1认真钻研体育《课标》和教材,科学合理制定各种计划。体育《课标》是体育教学的灵魂,教材是实施教学任务的依托,只有认真踏实用心的钻研了《课标》和教材,才能做到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工作。正是明确了这一点,我针对这学生身体发育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全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例如:在制定二年级全年教学计划时,我增加了投掷课的课时,加强了上肢及力量的练习。在制定六年级全年教学计划时,我增加了跑的练习课次和专项素质练习。使教学计划能充分保证素质差的项目,有较多的练习时间,以利于这些素质的提高。在制定单元计划时:我不仅要考虑教材特点,而且结合教学条件、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措施,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制定各单元的教学计划,以保障其科学性、实效性。在制定课时计划时:首先,要科学合理搭配主教材与辅教材。二年级课时计划一般是主教材加游戏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玩中得到锻炼。六年级课时计划一般是上下肢搭配开,使学生各项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其次,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以此来达成教学目标。

2.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留出几分钟时间,进行不同的素质练习。例如:在上跑的项目时,安排原地摆臂、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等素质练习;在上体操垫上运动项目时,安排仰卧起坐练习;在上跳跃的项目时,安排发展弹跳力、爆发力的练习。并且在体育课上,开展了小型游戏比赛,如双人推掌顶肩、双人拔河、双人推小车、双人拍皮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动作技术的同时,身体素质也得到逐步提高。其次,改变练习形式,由一组变成两组,由两组变成四组,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

2.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同一教材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做几次就不耐烦了。在遇到这样教材时,我就想办法交换方式进行练习。例如:耐久跑课,是学生最不愿意上的。因此学生的耐力素质相对来讲是最弱的一项。为了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不但要上耐久跑课而且还需增加课时。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上耐久跑课呢?一次偶然的《定向越野跑》培训给了我一些启发,在课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没有定向越野跑的设备,我就利用现有器材进行替代,一块秒表,几个标志桶居然把枯燥乏味的耐久跑课上活了。

2.4适当的运用竞赛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竞赛法特别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少年儿童进取心强,喜欢争个高低,他们热爱集体,人人都不甘心落后,上课时组织好孩子们的比赛,既能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团结一致,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所以竞赛法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法。我在教学中常常把一些难点教材或重点教材列为竞赛项目。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马上开展组与组竞赛,开展班与班之间的年级挑战赛。不仅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锻炼和比赛,而且赛出了好成绩。

2.5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把生活带到课堂中来促进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采用故事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活动,提高学生对游戏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池塘捕鱼",我先创设一个情境: "如果池塘里有很多鱼,我们要怎么办才能捉住它们呢?"学生们可能会说用鱼网捕捉,教师由此讲解游戏方法,"织个鱼网"捕鱼,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组,男女生各两组,男生为鱼,女生围成池塘,选出一人为网,开始捕鱼。慢慢的鱼就会越来越少,而渔网越来越大,这个时候给学生画图,教他们怎样配合可以将小鱼一网打尽。这样以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体会到团体合作的精神。课间也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这些方法能使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中,从调查分析到找出薄弱环节,从制定计划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都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经过实践,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较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理论课;信息技术

近年来,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及教学器械的缺乏得到了根本改善,随着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与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体育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必要前提,上好理论课对以后教学、训练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农村小学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学生上理论课时无精打采,问其原因,答曰:枯燥无味。除了上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学丰富多彩

单纯的讲授模式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一些图片、动画、视频资料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兴趣。例如: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低年级基础知识教学《安全地进行游戏》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在体育运动中常常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图片、动画,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不安全的行为,既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够让学生有所感触,相比苦口婆心的劝告更能让学生接受。又如:四年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非常直观的展示呼吸道构造,配合图片形象的分析症状,利用视频短片让学生学习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使运动动作更加直观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目标之一,在实践课上通过教师示范和讲解,让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再通过练达到技术动作的反馈,然而在实践课上有一些运动技术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的技术动作。在理论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例如: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中高年级《跳跃》一课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由青蛙跳跃动作导入,再逐步分解立定跳远的各个动作,学生很容易看清楚从起跳到腾空再到落地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建立动作表象。又如:低年级《体操技巧》中的前滚翻动作,通过信息技术将动作慢放、定格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村,除了在体育课堂上学习外,学生几乎很少能接触到体育类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够非常方便的学习自己所需体育技能。例如:人教版2011课标版《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一课,学生在计算机教室的网络上自己查找相关内容,并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讲解,不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更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甚至能够拓展到课外动作技能的学习,例如:《基本体操》一课广播体操学习中,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初步示范讲解,课后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电脑、mp4等多媒体设备观看巩固和加深动作,学生能够根据个体差异针对性学习,甚至会自己主动去预习其他的章节,学习的效率大大增加。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增进情感教育

体育课除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拓展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例如: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体育与健康》高年级《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一课,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学习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外,加入我国运动员奥运成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艰辛历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努力拼搏的场面和运动员平时训练过程中的艰苦场面,能够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奥运精神和运动员的顽强意志,播放奥运会颁奖升国旗仪式,感受我国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含着泪水站在领奖台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仰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又如:《迈入青春期》一课,在男女生都在的课堂上讲解青春期知识,学生绝对会感到很尴尬,通过观看青春期相关视频,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使学生克服害羞的心理,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从而正确对待、处理这一时期遇到的感觉困惑的问题,加强男生和女生友好合作,团结关爱。

信息技术对农村学校体育理论教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与体育理论教学有机地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农村体育理论教学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科研水平,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齐林.体育理论课重要性浅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8

第9篇:小学体育课标分析范文

一、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通过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当学生在体育课中进行自由活动时,会表现出比课堂教学更大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这也直接反映出来,当前一些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很大问题,无法通过枯燥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适当的学习情景,通过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度及兴趣。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情景及叙事情节有机融合到教学当中,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对自身的体育锻炼效果及体育知识的学习进行总结与纳,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求知欲及参与热情。

二、巧用体育场景设置,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进行设计。把握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利用这个阶段小学生对一些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结合小学生对故事的强烈兴趣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们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了解,分析当前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动画主角。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把自己融入主题故事当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利用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积极性。例如,我们在排列队形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个教学内容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体育老师可以借助童话故事――小白兔参军进行引导。先给学生讲述一只小白兔进入森林部队之后,看到不同颜色的方阵,不清楚自己应该在部队的哪一个方阵当中,而且部队眼看就要开始远征,小白兔非常着急。当老师已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操场上画出不同方阵地形,然后让学生进行颜色划分。在听到老师的哨声时,让学生选择自己相对应的颜色快速集合。学生在故事及情景的双重作用下,很快就能融入整个教学环节当中,不仅对队形排列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以身体训练为基础,在体育老师的引导及带领下学习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及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的老师过分解读,认为小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从而很容易忽略体育教育的本质。没有意识到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性。例如:开展立定跳远课程教学时,体育老师会以传统教学形式要求学生按照“预备―摆―蹬―跳”的步骤完成。当学生接受这样一种单调的教学内容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表现出随意或者漫不经心的态度,根本掌握不了这项运动的技巧。体育老师可以换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还可以引用――青蛙王国的一天这篇童话故事中的一些情节,让学生认真想象并讨论青蛙跳跃时会采用几个步骤,然后引导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完成立定跳远。这样一个情景教学,让更多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感悟到体育运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适当添加体育游戏,做到学娱结合

体育运动的本质是通过体育运动舒缓压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体育教学的娱乐性,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从而,体育老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时适当进行学娱结合,不仅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而且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及热情。如果老师能够为小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则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进行武术课程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功夫熊猫》等学生喜欢的影片,让学生模仿影片中的武术动作,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老师再加以纠正与引导,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五、紧密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