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第1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14

1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过去的部分体育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概念的解释,基本上是移植一般教学论中有关教法的概念,缺乏对其结合体育学科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体育教学方法概念界定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第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使用。毛振明教授在《体育教学论》中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1]。

目前的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毛振明教授根据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的学生认识活动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即: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2 对目前存在的误解、误导的回应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十年来,实现了体育教学方法的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方法和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绝大多数学校体育工作者都积极认可并投入到实践中,但是也有少数人由于在某些方面的认识不到位,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认识误区

为了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积极倡导新的教学方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方法,有人就误解为不要传统的方法了,好像体育课就不再需要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动作法等方法了,这种认识是严重错误的。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就明确指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讲解和示范,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虽然体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多,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体育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区别对待、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有效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需要明确的是,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从体育学习的角度进行,把教学方法设计的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完成由教授向指导的转变;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活动变化,善于从体育学习的情感体验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可见,课程改革以来,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方面,正如高嵘,李书玲等人研究的那样:越来越注重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获得学习成功和运动乐趣的体验,增强其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以落实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确保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2]。

上述情况足以说明,在使用新型体育教学方法时,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现在更多地应该是融合发展、组合运用。因此,在使用任何体育教学方法时,都必须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内容为依据,以发挥作用为前提,以促进目标达成为目的。

2.2 自主教学方法就是放羊式教学的误区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由于体育教师们积极运用自主教学法,提高了学生们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可见,新体育课程的教学确实“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活泼地发展。但是,在自主教学的课堂里,由于组织形式相对比较松散,导致部分体育教师误认为那就是放羊式教学,这是没有正确理解体育自主学习和自主教学法的结果。因此,对它们的概念的界定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吴本连等人的研究,可以把“体育自主学习”界定为:在体育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自定学习目标、自选练习内容和方法,通过自我监控练习过程和及时评价练习结果等方式,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3]。可见,体育自主学习是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而采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实践,它具有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和相对性等特征。体育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加强体育学习的合作性。

说到体育自主学习对应的自主教学法,应该是根据依学定教的原理去界定。潘绍伟教授从教学论的角度指出:自主教学法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步骤,以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4]。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时,人们却往往会把自主教学法和“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所谓“放羊式教学”,正如毛振明和赖天德教授所说:是特指某些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师,不认真备课,不写教案,上课集合后,或布置完某个练习后,让学生自己活动,教师撒手不管的那种“教学”现象[5]。而自主教学法如潘绍伟教授所述,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自主教学法和放羊式教学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放羊式教学是个贬义词,它的要害是“放”,而不是“教”,也不是“学”,它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指导,形成了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学行为,严格地说,不能算是教学。

十年改革证明,新体育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已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教授型转向引导型。但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是用一种方法代替另一种方法,实际上,每一种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长处,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教材因素、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并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其绝对化、片面化。这正如季浏教授所总结的那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自主教学方法,不等于让学生随意练习,不等于教师不引导、不指导;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依然重要和必要。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过去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支配、控制方面,而新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帮助方面。[6]”

因此,自主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绝不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更不是“放羊”。自主教学法是建立在体育自主学习的学理基础上的,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实施条件,凡不具备这些要素和条件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学法。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自主教学法,不能把它等同于“放羊式”教学。当前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放羊”现象,是值得警惕的,是需要纠偏的。

3 小结

课程改革十年来,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体育教学方法如自主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升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源于传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克服,并依托自己的优势不断完善。它不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而是在冲突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实现“依教定教”向“依学定教”的思路转变,由教授为主向引导为主的实践转变。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可见,正确理解体育教学方法问题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高嵘,李书玲.试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1):51-53

[3] 吴本连,李建梅,季浏.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的研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7):79-82.

[4] 潘绍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与运用.中国学校体育[J],2005;5:15.

[5] 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自主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6(9):28-31.30

第2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选择;优化

1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述

1.1 概述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这就需要从实践中,从理论研究中创新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应搞清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

体育教学法:是教学方法的上层概念,它包括教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体育教学法也称体育教学论。

体育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具体活动细节或构成部分,如提问、操作、练习等。教学方式不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各种器具和设备。也称为教学辅助手段。

2 体育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与优化,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2.1 要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

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因此,只有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过程的组织,正确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才能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2.2 符合教学的阶段目标

体育课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如新授课,教师选择与运用多种教法,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来领会和感知动作的形象、过程、要领及完成的方法,同时学生通过身体直接参与练习,达到初步掌握教材的目标;而在复习课上,可运用各种练习方法、比赛法、游戏法及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巩固与提高动作技术,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3 要适合教材内容的特点

根据教材特点选择与运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也要不同。如简单动作常常采用完整法来教授;而复杂动作,采用分解法来教授。由此看来,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当它适应体育教学内容时,才能称之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2.4 要考虑学生的特点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况、体育基础、爱好等多方面了解。然后,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大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成熟,教师要尽量使用直观与思维相结合,讲、想、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表明,只有使学生真正“运动”起来,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2.5 要发军教师的特长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做到以己之长,克己所短。如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身体素质好、运动技术水平高的特长,而老年教师要发挥熟悉教材、经验丰富的特点。

2.6 要有最基本的物质保证

即具体的场地、器材与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保证。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机、录像机进入体育课堂,对加强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3 选择与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3.1 经济性原则

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要便于把握和使用,作为教学过程的程序和手段,任何教学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操作形式(或秩序),只有当这种操作形式便于把握和使用时,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才是可能的,其优化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3.2 高效性原则

尽可能用较少的时间,较少的工作量,完成较高的教学任务,并以此减轻师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健康地、和谐的发展。

3.3 动态性原则

首先是教学方法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思想观念、教学内容等的不断更新变化,方法、手段也应随之发展变化。再次是方法既有继承性、稳定性、独立性,但也有发展性,将任何一种方法僵化、限定,只能导致选用的失败。再成功的方法,选用时都必须考虑修改、补充、完善、发展,只有不断扬弃、不断选择、不断创新,才能形成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方法模式。

3.4 相融性原则

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处理好以下关系

3.4.1 “教育、教养、发展”三大任务的关系。

3.4.2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

3.4.3 各项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

3.5 多维性原则

选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急于“立竿见影”。由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即使选用了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也会呈现出潜在性、累积性、迟效性的特点。同时,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借助先进科学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及体育能力,发挥教学方法的多种功能。

3.6 灵活性原则

学者孙长林教授在《中小学体育改革》一书中,精辟地概括出“教学有法,法无定法,研究规律,创造新法”这一改革教学方法的观点。那种单纯的摹仿、套用的做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要不断地发展、更新、完善,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同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地充实新理论、新知识、创立新的体育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问题,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都将作出直接或间接、表层或深层的反映。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要考虑多种因素,并且要依据选用教学方法的原则,在继承与发展、发展与完善、完善与创新、借鉴与扬弃的复杂关系中,把握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的自觉性,使多种教学方法在互相合理渗透、密切配合与补充的有机结合中发挥优化作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润平,蒋秋平.体育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1

[2]张广兵.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及应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

[3]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

[4]李启迪,周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甄异[J].体育与科学,2012.6

作者简介:

第3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教学方法 本质特征 构成要素

1.“教学方法”的本质属性

由于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对于教学方法的概念,从国外到国内在相关的教学理论论著中,不同学者、不同时期的认识都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看,我国学者和前苏联的学者对教学方法的定义界说,比较侧重于对教学方法这一概念的本质的分析和内涵的揭示,而西方学者则更侧重于描述性和操作性。虽然各种界定说明并不一致,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共性特点,归纳起来教学方法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无论是明确论述,还是隐含其中,国内外学者的界定说明,都体现出教学方法必须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思想。由此可见,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

第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间要有密切联系。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本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表现为教学活动本质就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双边互动活动。现代教学方法的定义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此为核心而阐述的。“现代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学论研究工作者的一种共识。

第三,教学方法是教学中师生双方行为动作的体系。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方式、程序、手段和技术等一系列行为动作的总和,表现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行为动作的外部行为特点。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集中地反映教学方法这一概念的最本质和最一般的特征,所以它在教学方法的定义界中应当是不可缺少的。据此可以对教学方法作以下表述:教学方法应当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的一系列双边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步骤和技术的总和。

2.“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涵义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前苏联全盘引进体育课程理论体系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前苏联学者科里亚科索夫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所谓教学方法应当是,指教师和学生所借以达到既定目的的那些方法。吴志超、刘绍增等定义为:它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在我国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金钦昌认为,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实施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吴锦毅、李祥叙述为: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工作方式。

以上几种界定各不相同,但不难发现还是有着一些共识的,这些共识的取得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体育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体育教学方法要直接服务于体育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体育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出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双边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行为、动作等总和的体系。(3)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趋向多元化,它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要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体育教学方法不同于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是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细节,是具体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教学手段是为增强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效果而采用的各种媒介物,主要指各种器具和设备,属于体育教学的物质技术范畴。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只被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并为完成预定的体育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3.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

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形式,它规定了教学的双方必须按一定的可操作的行为方式去活动(包括师生双方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人体内部的生理与心理活动,如大脑所进行的复杂的学习过程等)。要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教学方法,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剖析,才能认识其本质特征。

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是利用自身多种生理器官和外界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双向交流活动。不难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多方因素制约着教学方法的使用方式,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例如对盲人就无法进行示范法教学、对聋哑人不能进行讲解法教学、对小学生不宜用发现法教学等。因此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首先应当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的特殊活动方式。教材内容的性质、结构往往决定教学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教法与学法使教材活化起来。如果没有合适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就可能变成无法被学生所掌握的僵死的东西。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阐述的:“教学方法的本质特点是它的内容的方向性,正是内容赋予方法某种说明其本质的方向性,方法乃是内容的活动形式。”

第三,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间多种信息传输、储存、交流、转换的方式。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将各种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传输给学生,而学生通过一定的教法与学法接受并储存信息,并通过反馈将信息传输给教师。因此,教学方法就是师生双向信息传输与交流的一种活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不仅需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而且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运用动觉、位觉、触觉等感知信息,特别是通过本体感觉感知自己身体运动的各种信息。

第四,从教学过程的时空特征看,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等不同阶段,教学方法发生着变换,如:在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一般情况是:开始阶段,教师主导地位与作用较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逐渐加强。那么相应的教学方法就必须随之改变。而在某一段教学结束后,就会根据评价结果,反过来对照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开始一个新的教学过程,这一环接一环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发挥着作用。

4.体育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何种教学方法,也不管它最终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包含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叫做要素。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由一些基本的要素所构成的,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语言、实物、实践、心理等四个基本要素。

4.1体育教学方法的语言要素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它也是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第一要素,是沟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重要媒介,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都需要语言作为基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说的“讲解”就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语言形式,此外还有“口令与指示”、“口头评定”、“说明”、“批评与表扬”、“谈话与询问”、“讲评”等形式。这些语言形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交替出现,是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都需要的基础。

4.2体育教学方法的实物要素

体育教学实物是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人的视觉感受器为主要渠道,传递信息的教学实物。其中包括:真正的实物与实物的形象两个方面。真正的实物主要指教师或由教师指定的学生所做的动作示范,从状态方面来讲又可以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从速度方面来讲可分为快速、常速与慢速示范三种;从方式方面来讲可分为正误对比示范、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等;从方向方面来讲可分为正面、侧面、镜面和背面示范。实物的形象主要是指体育挂图、录像、电影、教具模型、幻灯、标志物等。2)利用人的听觉感受器为主要渠道,传递信息的教学实物。它包括:节拍器、口哨、录音机(播放口令与音乐伴奏等)、发令枪、手鼓等。3)利用人的本体感受器为主要渠道,传递信息的教学实物。它与上面两种传递信息的实物不同,必须亲自接触、使用该实物才能通过自身的本体感受器接收到信息。如:橡皮筋、实心球、哑铃、牵引器、踏跳板、弹跳板、绷床等。

4.3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践要素

体育教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师生利用特定条件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实践,其中主要包括示范和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等方面,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实践,指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从事的身体练习,另外还有动作示范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保护与帮助等。当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等行为。

4.4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要素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中,“心理因素”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心理要素不仅包含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自身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体验,适时、合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并通过多种辅助手段与设施,及时准确地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兴奋、抑制、紧张、激动、焦虑、胆怯、羞愧、急躁等各种心理状态分别加以刺激、强化、暗示、弱化、消除等,引导其心理状态朝着有利于体育课教学的方向发展。

只有将上述四个要素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方法。通过四个要素的变化、组合,就可以构成用于不同教学目的的多种体育教学方法。

5.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施,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引入,我国的体育教学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代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教学方法的发展之中。纵观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已逐渐呈现出以下趋势:

5.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受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已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各学科教学无不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体育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同时,终身体育思想确立,又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和兴趣及体育能力、养成习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主动积极的运动实践者这一价值观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这种教育观念和体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要与之同步。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不仅要求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问题,还要求将教学方法设计的重心由教法向学法转化、由教授向指导转变。更要求,在运用、实施教学方法时重视学生体育学习时的心理活动变化,并注意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5.2注重体现体育学习的全体性。

“全体性”是从现代教育角度出发的,强调教育的平等性(或平权性)对体育教学提出要求,而每一个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待“全体性”的落实。“全体性”在体育教学的思想上,强调平等而愉快地接受体育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而通过体育学习应使每一个学生在身体、技能、心理、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越来越注重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获得成功学习和运动乐趣的体验,增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确保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的提高和身心的充分发展,落实体育教学的“全体性”。例如:教学中对竞技运动素材的改造,改变有关比赛规则和媒介物,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能以积极、主动、进取的态度和心理参与体育学习。

5.3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终身体育的实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体育学习、锻炼和身心养护等方面的知识、方法和原理,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时,不能只停留在传授技能、进行体能训练的层面上。要在传授技能时不忘启智开慧,在进行体能练习时知其所以然,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学习。要做到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在教学方法设计时,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技能传习为主线的教学思维定势,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把学生的体验、领悟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发展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体育运动的规律。

5.4重视学生的良性情感体验。

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它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引发、兴趣的保持、效率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对以往那种以训练技能和增强体质为主、在方法上强调高效率和一律性的体育教学日益淡漠,而倾向于从事那些乐趣性、自主性较强的体育项目。针对学生体育需求的这一变化,体育教学方法设计就必须从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出发,激发其体育学习的内发性动机,并通过各种良性情感体验进一步强化体育学习的动机,进而养成持久稳定的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兴趣。如德国的“运动教育”(Sports Education)和日本的“快乐体育”,在其教学方法体系的建构中,都试图从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始动机出发,探索体育的真正目的,寻求最好的教学方式,把各个运动项目中的内在乐趣作为教材研究的重点,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把这些乐趣有意识地呈现出来。我国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教学改革探索,都是从重视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入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5.5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教会学生合作是当今教育强调和关注的又一重要价值理念。教会学生合作,尤其培养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而进行有益合作,已成为各学科教育普遍重视的问题。由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存在着许多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素,因此,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包括组织教法)的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团结、守纪、公正、助人等良好的社会行为,善于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如:日本采用的小集团学习法,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小群体教学法”、“课堂社会模式”等,都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关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趋向。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探讨 体育 教学 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日益成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工作重心。设立特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方面不断创新改革,创立一个符合中国学生国情的体育教学模式,实施一个稳定、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是每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亟需完成的教育任务。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美国乔伊斯和威尔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能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并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与本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方法相联系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策略体系。

二、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目前的政策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可以做如下的预测:一、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体育能力的培养,着重体育教学模式“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文化建设;二、体育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三、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对师生“平等”关系和生生“合作”关系的建立;四、体育教学的方法会更加的灵活,会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五、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实际化,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适用存在问题有: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不够规范,教师对体育理论的界定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体育教学理论指导存在偏差;二、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种类研究、创新研究不够规范、科学,国内目前存在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混乱,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方向和界定范围;三、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选用策略研究不多,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的学者却比较的少,导致目前体育教学理念比较杂乱。

三、关于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有关探讨

通过对目前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会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应式教育的影响,不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育,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程度也比较地。为了改善这些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符合学生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指导思想之下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构架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时,应该加强与深化理论方面研究。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设立符合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教学目标,加强对教学指导思想的实践研究,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完善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指导思想的建立。

(二)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方面的研究,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认真地研究保障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实现条件(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场地器材等)进行不同的教学组合,通过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情感投入方面的进行认真的研究。建立起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最饱满的上课情绪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方面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体育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初步掌握,体育教学部门并不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方面的培养,对每个技能都只是浅尝而止,并没有真正地熟练掌握体育技巧。在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时,不仅促进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还可能激发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潜能。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本观念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可以引用各种当下网络、电视上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或游戏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课程当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动教学的学习乐趣,能动、自主的对体育教学项目进行学习。

(五)注重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建立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调整和激励教学的作用。体育教学模式应该依据自身的体育教学目标来,摆脱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从多方面技能培训去设计体育成绩评级标准和评价体系。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不能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评价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还可以综合其他同学的侧面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全方面的考核评估学生的体育教学成绩。

四、结论

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提高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健康体魄。体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学校树立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律和教学特色,不断改革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本文基于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对目前体育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阐述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研究意见,希望能对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雷继红,贾进社.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3:109-111+130.

第5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摘 要 本文是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概念与内容的探析,并据此提出了在实行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时应当注意的原则,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模式 优化原则 优化策略

目前,体育不断的收到国家的重视,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正在进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研究者不断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力度。而当前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了不断的丰富,而要想从中优选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就应该要在体育教学模式中去学会如何从各方面去优化,去发展体育教学。现如今,我国的体育事业日益强大,以前陈旧的体育模式也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新形势。所以,对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改革是目前应该着手去做的事情。在改革中,也不能一味的抛弃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个融合,总结出科学合理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一个有效的方式。但是,怎么探讨这个模式是应该考虑的。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内容

(一)整体优化的概念

整体优化是指,体育教师们在理论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通过综合各种不同教学观点对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分析综合总结,然后再筛选优化找出最合理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目的在于能够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实现以最少投入获取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内容

上述中对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概念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原因能够去影响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的开展。而在这影响因素中,教师、学生、教学条件这三者是影响则为最主要因素。所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在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主要内容中有:第一,依据不同的教学思想进行优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树立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第二,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要引人而异,因学生体质和课程进程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第三,根据外部教学条件的不同进行优化,在教学过程当然也需要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来进行优化,在学校能满足的条件下给学生更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和教育设备;第四,依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进行优化,因为与学生体质不同,所以在体育锻炼时起步也不一样,特别是要注意对有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放松运动教育。体育本身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而因为部分体育教师的疏忽导致了体育伤亡事件则是违背了原本的目的的。

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入职考核中,除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考核外,对教师的应变能力的考核也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优化,教师就必须清楚每个学生的体质状况和技能要求,不能统一指导,或对跟不上的学生采取硬性要求。而应该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做出自己的不同的对策。而在遇到学生起争执时能第一时间有效并很好的解决他们的纠纷。

二、在整体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时遵守的相关原则及标准

(一)整体性

整体优化不是零散开展的,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基于整体性的观点可以将体育教学模式看作有纵向与横向构成的系统,其中纵包含了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教学课程;横向则由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组成。遵循整体性的原则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能够实现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准确、科学的把握,进行实现对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的整体优化。而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就是本着其整体性的原则开展的,这更能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由此可见,在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时,必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全面综合地考量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从而最大程度将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效益发挥出来,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关联性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世间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则是许多事情成功的关键。基于联系观的角度来看,在体育教学模式中其功能与结构存在着各种联系,而通过仔细分析可知,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联系,主要是因果、发展以及控制联系这三种。

因果关系主要是指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设计的过程,实际效果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在实施体育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将其中的各种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准确的找出来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获取到这些现象或因素间存在的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进而实现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优化。而了解到因果联系的重要性,则,发展联系也是不可少的关联性。

所谓的发展联系是将体育教学模式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对体育知识、技巧、技能等的需求可能与实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正因为存在矛盾,也相对的促进了该教学模式不断的优化,从而得到发展。因此,在体育模式的优化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而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从中优选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从而满足广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需求。这也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积极的正确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从意识和素质上去引导和进行体育教育,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树立起锻炼意识。并从心里上接受体育,接受锻炼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从而养成一种坚持锻炼的观念,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控制联系则是指的具体实施,在进行某一活动时能较好的对体育活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而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若对学生的控制过于严苛,则会严重束缚学生独立性、创造性以及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发挥;反之,教师若对学生控制过松,则会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影响,阻碍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严格的度是很难把控的,这得要求教师自身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综合学生的情况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体育教学模式合适尺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寻求到一个平衡点来控制教育学。

(三)综合性原则

要想实现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就需要从中选取最优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因素较多,且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教学设施、教材难易、学生的体育基础、天气等都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实施。而且,因为主要是课堂教育的模式,所以在教学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不能教师不能因个人喜好,任意的指定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因而在制定体育教学模式时,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把握,进而从中选出最优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的评估,为促进教师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标准

在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分别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或学习,可以实现对体育学习内容的掌握,也可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一般来说,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标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学效果要进行标准化,也就是在教学方面,对整理达到的教学效果做一个整体的评估和优化。这就是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些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这也就包括了有教学中的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等。二是,教学过程中的效率标准。当然也就是对体育教学的一个速度进行一个提升,最快的速度达到最优的效果。这也就是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达到目标而需要划分的时间和费用。做好这些,就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做到省时间省体力,达到最好教学目的。

当前,在体育教学标准化的运用过程中,一方面来说,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一个心智和品质以及个性方面的培养,全面发展不能忽视个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根据不同学生采取部分区别教学的模式,但整体上要保持一致的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三、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策略

(一)体育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框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体育教材以及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能够组合成各式各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优选出适合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需求。培养并提高学生在对体育的认知,养成健康意识。并同时注重其个性,人格,体育能力,让其能够得到全面优质的发展。而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才是良好的教学框架。

(二)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指导并统领着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体育教学结构的构成与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故而在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时,首先便要明确体育教学目标。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目的、学校教学目标以及学科的整体目标上,并要保证各个目标间的差异性与连贯性,从而实现对教学设计的优化,完善对于教学工作的监督机制。

(三)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

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最基本、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便是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体育教学内容,因此其是否深受学生欢迎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最终的目标的完成情况。所以,在体育模式的优化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要使其更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并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喜闻乐见的内容,或将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一定的改造后引入到教学内容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包含了,一类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活动方式,另一类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正确的学习体育相关知识和体育技能。体育教师一方面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学生体育基础水平相适应的方法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做到科学选用、高效突出;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技能与知识,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五)对优化体育教学的评价

它事实则是老师利用情感与言语以及合适地教学方法,在适合地时机由不同的角度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鼓励、赞赏以及肯定,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到满足以及自信心,提升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里。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但要公平公正,同时还起到激励学生的功效,让它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有助于激发增进学生对于体育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提高整体的素质;在优化教学的模式的同时,还要按照相关原则,不断的去优化教学框架、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以此实现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 杨金成.浅谈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181.

[2]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04:41-48.

第6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初中体育 快乐体育 素质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不少,但运用科学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关健。只有运用科学原理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一、快乐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快乐体育的概念。 快乐体育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指以终身体育与个性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玩得快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提升各项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后所获得的一种强烈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一种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是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僵化、教条化教学现状的反思,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变革。

(二)快乐体育的特点。 快乐体育强调学校体育必须是全体学生的体育、成功的体育、终身的体育,体育教学结构应是融入认知、情感和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一体结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中“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既有严密的课堂纪律,又不失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氛围,并强调教学的多向交流,即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强调不同体育活动项目所独具的乐趣,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驱动体验,教师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

(三)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感知新事物,在快乐中学习。素质教育充分考虑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看,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

(四)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强调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教育的时代性;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教育的全体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关注个性和创造力发展来开展教育,要充分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和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性来开展教育。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初中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更新知识结构。不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还要积极涉猎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科学知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够开阔视野,从多层面、多维度认识和研究学校体育,深入认识“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念。

三、快乐体育教学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快乐体育的提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快乐体育和素质教育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两者都是以“以人为本”为前提条件,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发展。中小学进行以快乐体育为手段的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教育的对象都是人,快乐体育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其表现是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增强锻炼的热情,关注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追求快乐的心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快乐体育能够加快素质教育的实现。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欢乐、感受到快乐,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根据快乐教学法的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愉悦的一种教育思想。在这种积极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育就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感知新事物,在快乐中学习,以此来加快素质教育的实现。

四、开展快乐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要利用教学环境,发挥课堂优势。以灵活性、多样性、富有实效的教学手段、组织形式,让具有个性差异的所有学生都能通过体育教学途径,获取快乐体育教学的效益。

第7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一、“愉快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1.思想内涵

日本学者认为:愉快体育教学是重视每—个人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一种体育,并强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多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快乐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单调、呆板,教师单向控制教学的局面,对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更有效地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2.特点

“快乐体育”把体育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它的内在乐趣和丰富的情感被视为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学生能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力调整自己的学习与运动行为;且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并能及时充分的发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保持良好情绪,并能不断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与快乐的成功体验。

二、“快乐体育”的概念

所谓的“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以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心,达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动学习的目标。它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则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事情都能持之以恒,进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在“快乐体育”中必须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思想、方法选择上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二是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及一定的身体条件;三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器材和场地条件。若不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基本要求,随意的快乐式体育教学,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三、教学特点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张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3.在教学观念结构上,主张教学以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4.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四、“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快乐体育思想将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中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才能出现主动学习的趋势,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快乐体育教学理应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将快乐体育思想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然后再设计出多种具有快乐因素的体育教学方法,也就是每一课,每一内容的体育教学都包含有愉快学习的因素,以下几种具有快乐因素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可供参考:

1.以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也就是将体育教材的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

2.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情,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课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热烈气氛中开展体育活动。

3.以舞蹈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即根据舞蹈的艺术性,健身性等特点,以男女生喜爱的现代交谊舞、健身操、韵律操等活动内容为主,另外,也可选用不同民族的舞蹈为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4.以影视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即充分利用电影、录像、挂图等器具,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进行演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

5.以野外活动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即把体育课堂放在校外,例如登山、越野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培养个性和意志品质。

6.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即借助小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互相协助,以共同达到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为目的。

7.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师一起制定学习方案,自我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8.以情景教学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这是一种在有意设定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去做想象性思考,并做模拟练习,这样极易激发起学生对这种教学活动的兴趣。在具体操作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法紧扣教学主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

五、“快乐体育”的实践意义

l.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概念,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调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式的更新教法。

3.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苦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

六、结束语

第8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一、“愉快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1、思想内涵,日本学者认为:愉快教学是重视每—个人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并强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多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我国,快乐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单调、呆板,教师单向控制教学的局面,对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主动学习动机的激发,更有效地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2、特点:“快乐体育”把体育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它的内在乐趣和丰富的情感被视为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学生能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力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练身行为;且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并能及时充分的发展,在整个学活动中保持良好情绪,并能不断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与快乐的成功体验。

二、“快乐体育”的概念

所谓的“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心,达成学生体育教育的主动学习。它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则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事情能持之以恒,进而及以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必须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思想,方法选择上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二是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培养,及一定的身体条件;三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器材和场地条件。若不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基本要求,随意的快乐式体育教学,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三、教学特点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张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3、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主张教学以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4、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四、“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快乐体育思想将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中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才能出现主动学习的趋势,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快乐体育教学理应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将快乐体育思想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然后再设计出多种具有快乐因素的体育教学方法,也就是每一课,每一内容的体育教学都包含有愉快学习的因素,以下几种具有快乐因素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可供参考:

1、以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也就是将体育教材的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

2、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情,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课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热烈气氛中开展体育活动。

3、以舞蹈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即根据舞蹈的艺术性,健身性等特点,以男女生喜爱的现代交谊舞、健身操、韵律操等活动内容为主,另外,也可选用不同民族的舞蹈为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4、以影视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即充分利用电影、录像、挂图等器具,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进行演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

5、以野外活动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即把体育课堂放在校外,例如登山、越野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培养个性和意志品质。

6、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即借助小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互相协助,以共同达到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

7、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师一起制定学习方案,自我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8、以情景教学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这是一种在有意设定的教学景象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去做想象性思考,并做模拟练习,这样极易激发起学生对这种教学活动的兴趣.在具体操作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法应紧扣教学主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

五、“快乐体育”的实践意义

l、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概念,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调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式的更新教法。

3、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苦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

第9篇: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范文

摘要:学校体育对于健全学生个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工作者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的采取教学方法。本文就此浅谈体育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体育 技能 个性 协调

1 体育教学、技能方法、中学体育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授教导和教授之意,学就是学习,教学就是指在教的指导下,学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体育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以教学大纲内容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并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人格、具备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目的一种教育活动。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又是学校体育的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依据以及衡量教学活动成败的标准。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完成学校的教学。

好的体育教学应该有好的体育方法,只有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采取不同的体育方法,才能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方法是伴随着体育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早期的体育方法始终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并通过传习方式得以延续,当瑞典体育教师威廉•斯卡斯特罗姆在对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的基础上出版了《体育教学法》一书后,使体育方法的研究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并进的发展趋势,在体育科学的发展中同样得到充分体现,并作为日本体育由生活化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新修体育大辞典》中对体育方法的释义是:体育方法是应用各种体育手段并借助于各种环境条件去发展人体的方法。

中学体育就是体育教学和体育方法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最有效的教学对象,中学体育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教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服务的重任,遵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能力这一中心而展开。

2 中学学生个性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如果经常以一贯的行为方式表现自己的身心活动,那么,日久天长便可形成自己心理活动过程中某些稳定的特点,如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因受需要、动机兴趣等占优势的倾向性所制约而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反应定势的差异,惯常行为模式的不同,才有可能使我们对未来行为作出具有一定准确性的预测。

个性的主要特性有:①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②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个性一经形成,就相当稳定而不易改变。③适应性。适应有身体适应和心理适应之分。④动力性。“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表明事物在经常变化。⑤社会制约性。个性始终在社会实践中形成。⑥统整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个性的形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处于稳定和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在中学这一时期,中学生的个性易发生变化,而且带有很浓的不稳定性,他们的个性表现主要为中学生的感知觉和有目的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观察的自觉性、稳定性,以及观察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并能稳定地长时间地去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意义识记逐步代替了机械识记而且已成为他们主要的识记方法,效果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随着他们言语和思维的发展,语词逻辑记忆的能力也日益发展起来,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已能掌握数学、物理、化学中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并能把它纳入概念的体系中去,掌握较复杂的概念系统,意志行动方面,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动机具有的变性,这些个性特点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有促进作用。

3 体育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就是能更好的锻炼学生个性,如何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协调地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已成为我们的思考,笔者认为: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是确定合适学生个体的抱负水平。三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满足合理的精神需求。四是学会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使之保持开朗愉快的情绪。五上是学会调节,适当的休息与放松。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是比喻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调节,应有节奏地进行。

初中生的个性发展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个性不健全的原因既来自个人,也来自社会环境,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个体育工作者,在自己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培养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工作,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 结论

学校体育对于健全学生个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工作者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的采取教学方法。在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个性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