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教学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学校体育中,体育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中思想品德教育题材
在小学体育中,许多体育教材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如: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耐力跑和各种掷物等力量性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各种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各种游戏、篮球和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结合教师教学的经验,就可以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育人的目的。
三、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师的表率示范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较近较多,他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着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素质。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效仿。
四、培养广泛、浓厚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性学习。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我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尽可能做到对教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体育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创设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我还注意到应充分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想像、去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探讨,使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探究与争论中学会了认识事物、探究知识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有意思,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五、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六、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教育
关键词: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的,做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好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时机,因此,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把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活动之中,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了解体育教育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上述三项基本任务中,一般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但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则不够理想,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总结,规纳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根据教学的目标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古国,几千年前祖先们在生产劳动中便创造发明了体育的雏形,继而将这种萌芽状态的体育不断发展与演变,逐步形成了如今的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护公物观念相对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梭护些爱护公物观念的教育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方法上要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这样既能有效地爱护了体育设施又能让学生明白如何爱护公物,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课堂不枯燥。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情感是在人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比道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由它而产生的强烈爱憎、好恶情感可以推动人们对一定的行为做出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的正确抉择。可见,道德情感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对履行道德义务调节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并不是学生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就一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它需要引导、少激发、培养和长期的磨练,而体育教学具有这种引导和培养的环境是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三、在体育课创造机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多、范围广,教学中如能巧妙地结合教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将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能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勇气,毅力与拼搏精神。如在教单调乏味的体操、中长跑等一些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教材时,教师要根据情况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与鼓励,成功时应给予表扬,提高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但也应指出不足之处,以使学生不断进取;失败后也应肯定成绩,同时找出薄弱环节,并鼓励重新练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而在教球类、田径、游戏等一些集体项目时,教师应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以身作则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理影响较大,因此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应该以教师坚强意志作为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应做以下几点:首先言行举止大方、文明、衣着整齐,并对教学内容清楚示范、提示重点,其次对学生的要求自己必须要做到,充分起到表率作用,使得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接受良好的素质和思想品质,从而心理上接受,帮助其克服困难,战胜紧张心理、构建班级和谐的友爱氛围,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促进学生真正提高思想品德境界。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这样学生就能在体育课堂中既能学到了技能又学会了坚强。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成功地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观念:
一、转变观念,是“寓教于乐”的前提条件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如果不随时代的变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育观、师生观等,那就很难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环境。因此,只有抛弃那些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合拍的陈腐观念,才能大胆地改革和创新,寻求新的时代背景下师生情感的最佳契合点,形成共识。例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的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人生观和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和看待现在的学生,势必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再也不该是学究气十足的“教书先生”,而应该是他们学识上的导师、做人上的表率、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朋友。所有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这一关系,则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学习主体和合作者,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而后“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相应地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兴趣,为“寓教于乐”创造前提条件。因为人们的行动是受观念支配的,有了正确的观念做指导,教师和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兴趣的培养是“寓教于乐”的核心内容
同一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教授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寓教于乐”可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同样多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多地培养能力,更高地提高觉悟。其实质就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进而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自觉地接受教育。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寓教于乐”的基础
目前,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由于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一部分学生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响,道德品质呈现明显滑坡。因而,中学德育如何顺应社会发展进行改革,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大事。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至当前,思想政治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他应有的德育功能。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着教育思想陈旧,以直接瞄准选拔性考试,提高中考升学率为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联系实际,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灌输,轻引导,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政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政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手段上依然沿用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忽视教学手段的更新。由此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思想政治课信誉降低,没有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功能。因此,我认为应从教学观,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改进,以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手段,到过程的优化。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解决教育观念的问题,观念的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经验。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首先,坚决抛弃“应试教育”下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满堂灌”,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其次,明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教师应以自身的素质力量去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采取最合理的方式手段,创造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氛围,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成德育内化
1.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处于心求道而为解,几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创新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体现人文精神教育
创新教学结构,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是打破传统教学中长期形成的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局面,把学生的表演活动和学生讲解时事的活动纳入教师教学过程中来。我的具体做法有两点:
第一,把学生的表演活动纳入教学过程。充分显示学生 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的知识纳入模拟操作过程或自编自演的节目当中教师作好点评和升华,从中培养学生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品质。
第二,坚持时效性,增强吸引力。近年来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我大胆地进行了课前3分钟时事评述的教学探索,并把它纳入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由学生自己追踪时事,每节课一人次,按记分册名单由前到后依次进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从中培养学生的坚定信念,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 体验式教学 探索 思考
1.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及操作流程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人们通过观察、想象、联想、实践感知对象世界的心理过程。体验可以作为经验融入人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并作为人的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社会实践方式和创造能力。[1]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领悟、移情,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2]
体验式教学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以及相对应的学科为理论依据,以实践论为哲学依据,因此,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实践,学校中进行的情境教学、“领会教学法”、培训教学中的“场景模拟”、竞技运动中的“热身赛”等都是“体验式教学”的实践。[3]体验式教学强调“做中学”,重视和凸显意志、品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育,把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适合德育课使用的教学形式,能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关于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方法,田丽认为主要有情境体验法、换位体验法、多媒体教学体验法,[4]而赵晓晖设置的是模拟现场法、户外拓展训练法、体验交流法、社会实践法,[5]许芳设置的是游戏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学生讲课法。体验式培训和教育方法,比如,角色扮演练习、T组合、蓝内游戏、座谈会等正在广泛应用于小学德育教学之中。[6]
在体验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遵循自我发现永远都放在首位、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学习要负责任、要有成功和失败、要包含合作与竞争和要安排安静与反思环节等原则。[7]体验式教学和训练的操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8]:
(1)明确目的、确定任务:即明确重点“提高”和“加强”哪方面的素质,并根据目的选择具备某种训练功能的项目或由专业人员策划、设计某些任务。
(2)团队热身、增进互信:学生一般要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通过自我介绍、相互介绍彼此相识和了解。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使学生之间增进互信,产生一定的亲和力,并对团队产生归属感,为下一步学习训练营造良好的氛围。
(3)心理磨炼、应对挑战:这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只做项目的简要介绍及活动注意事项的说明,由学生自己完成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要经受考验与磨炼。团队成员要在同伴犹豫、踌躇时给予鼓励,帮助他战胜心理障碍,通过努力拼搏走向成功。这一阶段一般分为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个人项目有团队鼓励和帮助,团队项目需要有整体的策划与指挥,需要团队的凝聚力。
(4)深度交流、共享经验:这是最关键的环节,经过前几阶段的切身体验,各人都有许多感受、体会、教训、经验。教师努力创造一个相互之间充分交流的条件,使学生各自的个人所得,变成大家共同分享的精神成果,使各种体验、感悟、经验得到提升,乃至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留下深刻印象,以便“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2.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的教学探索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具备的优势。[8]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9]
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保证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在该模式的操作程序中充分体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则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10]因此,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要求,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
(1)创设问题情境,引感体悟: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部分,即体现教材价值导向的地方予以关注、欣赏、品味,并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如果说学生与文本是对话基础的话,那么生生、师生对话则是对话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生生、师生的对话,才会有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情感的沟通,才会吸引他人信息,并使自己已有知识被他人唤醒、激活。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创设生活情境,引感参与[11]:道德情感有助于认识的提高,有助于道德意志行为的培养,并能促进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与行为的纽带。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人要生活就要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联系就会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需要有道德,道德又是生活中的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为抽象条文、无的放矢,也就无所谓道德。因而不论是社会道德的发展,还是个人道德水准的提高,都必须在真实生活中实现,否则道德教育也会抽象化、理想化。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创设的情境首先应该是生活的、真实的、客观的。正如课程改革纲要的解读材料中所说的那样:“教师要创设现实的情境,从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出发,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能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得到陶冶。”
(3)利用实践情境,推动情感升华[12]: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学生课堂上的所感所悟能否自觉地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对于这些年龄尚小、自控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操作流程,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又可以按照以下四个阶段进行[13]:第一阶段:学生个体亲历的阶段,即学生个体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境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多采用直观体验、实践体验,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体验等方式,进行体验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学生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要领或观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可根据思品课文中多数课文提示的说一说、议一议的建议,较多地采用师生、生生作讨论交流体验的形式,进行较为理性的体验教育。第三阶段:学生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第四阶段:再深思再升华,产生新感悟或新经验的阶段。通过几个阶段的体验教育,学生的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知、信、行”三位一体观。德育教学目标依赖体验式教学德育教学中认知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有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实现学生道德感悟、道德体验和道德辨别,以上就是对“知、信、行”三位一体关系的认识。体验式教学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强调“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放手让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进行活动,从体验中建构知识、理解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知识的经验,催化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也得到人自身的解放。[14]
3.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
体验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体验缺失”和“徒有其表”的现象,因此,在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
(1)确保创设良好和适宜的情境:情境的设置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以及源于社会生活实际。[15]教师设置的情境,要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2)重视并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体验式教学则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实施体验式教学,就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16]
(3)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情境是否有效达到目的离不开教师本人快速融入情境的能力,教师要身体力行,才能带动学生一起体验。教师课堂中的情绪情感应该是随着教学内容的要求而产生的,不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此,教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16]
(5)由于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体验会各不相同,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甚至产生消极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和世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同时,注意对产生消极体验的学生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健康情绪,使学生进入良好的体验状态。
(6)必须改变旧的评价方式,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的评价,又是对教师教授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虽然我国教育界近一二十年来已比较重视教学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但往往以“学生评分或评价”为评价的最终结论。[17]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培养目标的落实、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而且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8]因此,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经验性和体验性课程,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于我们的研究才刚起步,因而还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回答,有许多实践问题有待探索。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因此,只有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促进道德认知的有效获得;只有让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才能避免空洞的说教,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充分发挥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倪建荣.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5:81,124.
[2]戴志勤.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痕——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J].现代阅读,2011,6:55.
[3]李敦杰.关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7:145-146.
[4]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9.
[5]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8.
[6]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2008,9.
[7]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8]敖小蓉.浅谈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01-203.
[9]王莉韵.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0,5:54-55.
[10]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11]周利华.创设情境引领学习[J].新课程(小学版),2010.
[12]张立芝.实施主体性教学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38-241.
[13]李蔚青.在思想品德课中尝试体验教育[J].小教研究,2004,1.
[14]冯丽萍,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探讨[J].办公自动化,2011,24.
[15]姜学法.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5.
[16]尤磊,王财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0,13.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多媒体 重要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政治课教学方式,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化高效率的政治课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于课堂教学之中,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的兴趣,或叫“求知欲”。中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不会使学生产生层次上的“断层”,从而激发和维持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本为本”,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当代中国和全球的丰富多彩的时政材料,将众多反映理论问题的社会热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的,实践出真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和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既应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环节链,又应被看做是教学过程的落脚点,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实际生活画面,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兴奋程度,其思维的触角就会被画面所吸引,从而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尤为重要的是,多媒体作为纽带,可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讲“要尊重客观规律”这一原理时,将目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失衡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以至于侵害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新闻录下来,真实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灾难感到吃惊,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这正是人类自身盲目开采资源,滥砍滥伐,不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自然界规律造成的,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过程,使学生将创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连接建构的过程,而思想品德课的基础知识就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的,对学生来说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误以为思想品德课并不重要,只需要在考试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学生要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关键在于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融会贯通。思想品德课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具体观点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只是单调地照本宣科,结果只能是课堂沉闷,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基本概念是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因素,是构成思想品德课理论体系的细胞,从而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要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比如,在讲矛盾时,有的同学搞不清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概念与逻辑上的矛盾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因此无法将客观矛盾和逻辑矛盾区别开来,这时我就用多媒体给他们放映了寓言《自相矛盾》和日常生活中的矛盾。通过多媒体,学生明白了掌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明白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想真正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必须切实理解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基本原理。如此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13-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体,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素材进行综合处理,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另一类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本文所涉及的多媒体教学特指前者。
多媒体教学一经引入教学过程就以其丰富的信息量、直观的画面、高质的效率等优势极大地改变了课程信息的呈现方式及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上,它的使用给学生带来多种感观、多种类型的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育效率,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它在给学校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等的诸多变革,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将笔者从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整合的角度所进行的思考求教于专家与同行。
一、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引导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的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理论化的,这些知识对学生,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借助粉笔、黑板是很难解释清楚的。而如果使用多媒体手段则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及反馈及时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于一体,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学方式在直观感、整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将大量的知识信息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和动画等形式进行分解制作成课件,这样就减少了信息在学生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全面把握,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加工、筛选,突出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增强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最终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由多媒体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比较新颖,而且生动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有利于组织教学。如在讲授《走向世界的中国》一节时,笔者在课程开始时就用大量的图片与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导他们体会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认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的道理,引导形成国际眼光;明确我国在国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国际地位也更加有效地得到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引导优化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了学校状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场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而且又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自觉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其实多媒体的运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笔者所任教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面广量大,涉及政治、法律以及道德修养等诸多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纯理论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只凭教师讲解或板书,学生较难掌握。也正因如此形成了政治知识抽象性与实际问题具体性的矛盾,这也是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热情的原因之一。实验心理学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这一结果看,简单地讲授而不辅之以视觉效果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基于此,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显然要比教师单纯地讲授要多得多。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把某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通过图形和文字的移动、定格、闪烁等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的讲解,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表现出来,会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好奇心,给学生以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起有意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静态的思维动态化、枯燥的学习趣味化,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获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物质条件与精神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认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同样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通过采用快乐的教学方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在快乐的氛围中的到锻炼和发展。
关键词 快乐体育 教学思想 体育课堂
一、快乐体育的起源与实质
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最早来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快乐体育这一教育理念便迅速在我国扩展开来[1]。快乐体育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各种运动练习中,应始终贯穿快乐学习的情绪,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及体育学习的成功感与快乐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促进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养成。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枯燥单调,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局面,充分注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运动能力的培养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体的健康也愈发重视,在中学阶段采取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并向学生讲授有关体育文化的内涵等,可以使学生对体育有着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二、学校全面实施快乐体育教学面临的要求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当充分摆脱体育学科传统技能观念的束缚,加强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与社会体育取得连接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生体育运动提供服务。近些年来,学校的体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仍然普遍存在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分析学校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所面临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教育及评价模式的约束,在开展体育课程及相关体育运动时,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这对快乐体育的实施与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其二,学校的体育教学仅仅只是学生体育运动生涯的开始,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从现实出发,为学生的未来考虑。小学期间,应充分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将各种动作技术要领向学生详细讲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初中期间,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学校在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大致掌握运动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高中期间,由于学生面临着紧张的学业压力,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便于自我锻炼的项目进行体育教学,在使其终身受益的同时,实现终生体育教育的目标。
其三,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已在国际领域得到推广与应用,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及日常生活中,运动乐趣具有的意义。兴趣爱好为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学生只有对体育产生快乐感,才会形成爱好。因此,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其参与到运动中,在对成功表现产生积极的体验时,更加关系此项体育运动。
三、学校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完备教学场地、器材及设备
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的工作便是准备好场地及器材设备,这同时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与保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极易受到干扰,这对体育课堂的教学秩序及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器材设备及无意规律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运动项目,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调动起参与活动的需要及兴趣[2]。
(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与同伴的关心与认同感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人际交往频率高这一优势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与同伴的关心与认同感。教师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善意的指导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动力。从教师的耐心与关爱中,学生体验到了归属感与安全感;在集体项目的竞争比赛中,与同伴的团结互助,为获得胜利的共同合作,同样使得学生产生了集体归属感以及被接受的满足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表现优秀的学生带操师范,并肯定、表扬考试成绩优秀,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始终贯彻快乐教学的宗旨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始终贯彻快乐教学的宗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快乐。同时,教师还应保证精神专注、情感充沛、语言生动、动作优美、技巧熟练,通过开展有趣且得法的游戏,以和蔼的态度来调动学生的热情,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采用快乐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乐学。
(四)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体育教材大纲与内容通常是不变的,教师在此种情况下可全面改进教学方法,赋予体育活动的新意与趣味,满足学生好奇的求知欲望。此外,在创设相关问题时,教师还应以诱发学生认识内驱力为主;在活动开始之前,由于学生不清楚结果,教师可让学生对结果进行探讨与假设,形成期待心理;同时,还可组织相应的游戏等,例如,在练习100米跑的过程中,教师以往通常是让学生不断重复跑步次数,学生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厌烦的心理。此时,我们可以广征学生的意见,开展接力跑或是负重赛跑的竞赛。由于学生参与了游戏的设计和制定,因而各个学生均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充分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可知,快乐体育指的是体育给学生带来的成功感与心理,让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参与、理解、创新的乐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快乐体育教学课程,充分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志向与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44-03
一、理论沿革与模式建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通过发问的方法,引导弟子积极思考,唤醒其潜在的创造力并催生出相应的结论。可以说,这种注重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和善意论战的“催产式”教育方法,是体验式教育的雏形。
在理论层面上,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是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研究最有影响的人。在杜威看来,学生要真正获得真知,就必须从尝试、应用和改造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才能达到改造个体行为的目的。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1]。实践层面上的探索以英国教师科翰(Kurt Hahn)较为有名。科翰从“学农从种植开始,学医从解剖开始,学哲学从辩论开始”的早期大学教学方式中受到启发,认为一切知识皆来源于个体的实践活动。他于1941年在威尔士建立了一所“户外学校”(Outward Bound),将二战期间训练海员生存能力的教学经验应用于对学生、军人和工商业人员等群体的人格品质及其心理素质的培养上。他的体验式教学被传播到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后,迅速地被运用到了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美国教育学家大卫·库伯(DavidAKolb)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理论。他在总结了众多教学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圈”理论(Expedential Learning),使体验学习实现了程序化和科学化[2]。此后,莱文、里文思和科尔博等众多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吸纳了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以及认知主义的部分理论观点和方法,使体验式教学理论日趋成熟[3]。随着杜威、科翰、大卫·库伯等人的教育思想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体验式教学在教育界已然形成了共识。虽然这种教育理念也曾受到过诸如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等教育流派的冲击,但这种通过学习者的体验来建构知识的教育方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打上了深深的印记。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实践问题,并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探讨,使得体验式教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学科化的趋势。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是上述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校在充分借鉴体验式教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展开的研究。其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情感匹配”式的体验和感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内化为理念,并外化为行为,从而建构起一个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为一体、集“内化—外化”两种动力机制于一身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以往众多的理论著述和学术文章来看,当前涉及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理论层面的学理探讨。比如,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弊端进行理性审视;从体验的视角,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重新解读;从解释学的视角,对相关概念、语词和称谓的深层探讨和历史分析;从比较学的视角,研究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体验式教学在范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根本区别。其二,实践层面的模式建构。许多思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模式,如“上海普陀模式”、“浙江温岭模式”、“湖南南县模式”等[4]。除了建构这种系统的、可操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范式之外,也有学者直接将“体验”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拓展训练”[5]等形式,将其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观,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育价值观。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使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了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和自我升华。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深切关怀,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促进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发展困境与问题表征: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层面的理性省思1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与客体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双主体说”。该观点认为,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互为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6]。客观地讲,“双主体说”在理论界占据主流。然而,此种观点也遭受了许多研究者和思政教师的批判和质疑。批判者中有两种观点:其一,通常意义上说的“教学”其实是个偏义复词,其基本意义是“教”,而不是一个包含“教”和“学”双重内涵的并列短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不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而是思政教师的活动,虽然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但真正的主体是思政教师[7]。其二,既然所有的体验、讨论、思考、反思、内省、批判以及各种情感因素的培养等都是大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所以真正的主体应该是需要通过亲历性活动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当前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论争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对其他问题的不同解释,在客观上导致体验式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主体的多元纷争不仅揭示了教育理念的多元冲突,还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认识上陷入了迷茫与混乱,从而导致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了实践困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新回到教学的原点,从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体的角度重新审视其基本理论问题。
2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与效率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取。然而,无论是课堂情景体验还是社会实践体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必然导致体验式教学的价值与效率之间的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学科不同,可获得的直接经验相对较少,体验活动设计和操作的难度相对比较大,盲目采取体验式教学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这种一味地追求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教学方式,对于已经有一定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否是必须的,过多的实践体验会不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行教材体系中哪些理论是需要通过体验才能让学生理解的,实施“05方案”后,体验式教学会不会出现学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等等。
事实上,教学的价值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很早就有。从柏拉图时代开始,教育的基本价值标准便开始朝着工具主义转化[8]。随后,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思想。在此理念指导下,课堂变成了“作坊”和“车间”,教学变成了由教师高效地控制此“作坊”和“车间”的技术的过程[9]。虽然这种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教育即塑造”的理念受到了以杜威为首的教育家的批判,然而直到今天,这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工具主义思想不仅迟迟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还在我国高校中甚至愈演愈烈。因为在工具主义理念指导下的间接经验的获取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和影响,使得这种工具主义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效率优势,而这一点恰恰是体验式教学的软肋。学界在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之后,不得不重新转到赫尔巴特那里寻找理论依据。原因很明显,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未给教育界带来想象中的理想效果,该种教学理念在追求价值的同时,丧失了对效率的追求。
因此,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超越体验已成为必然之趋向,如何在价值和效率之间找到契合点并在二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解决效率和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是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将要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面临着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大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虽然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积极推行体验式教学,然而在考核的问题上却依然延用着“几张文字材料定成绩”的评价方式。这种“重理论概念轻实际应用、重书本知识轻学生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对学生学习后的真实情况进行考核,还会抹杀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产生了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生在完成了“学分任务”之后,获得的多是枯燥的语言符号和空洞的理论教条,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更难以构建起立体的、丰满的信仰体系。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原因在于其对“符号化”知性教育理念持根本性否定的观点,它强调的是大学生对各种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理解和体验的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引导其思想和行为,即使形式再好,操作再简单,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要想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路径依赖,走出“考核形式僵化呆板、考核方式落后”的怪圈,应在“体验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关系重构与路径选择:走出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误区1理清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无论是“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都不能客观地表达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通过对体验式教学发展历程的分析不难看出,苏格拉底、杜威、大卫·库伯等将“体验”引入教学领域的初衷就是为了要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现状,因为将教师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显然与前辈们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学生主体论”和“双主体论”虽然都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肯定了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这两种观点由于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作为意识形态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因而削弱了思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内容也更抽象,一味地强调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其所获得的认识常常会被局限于感性层面上,难以上升到理性层面,因而难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后两种观点由于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极易陷入道德自发论的误区,因此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中教师是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协作者和评价者,其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体验活动的兴趣,明确活动的目标,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获得经验,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其做出总结和评价。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反思、内省和批判等亲历性活动,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可见,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角色实现了由主体向主导的回归,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落实。因而,教学关系也由原来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主体”演变为“主导—主体”的新型良性互动关系,全部教学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生的体验完成。
2化解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与效率的冲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既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体验层面上,更不可追求“为了体验而体验”的形式主义。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其实是弱化了外界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可能性,忽视了教育最有价值的功能——建构性。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兼顾价值和效率,在价值和效率的博弈中寻求平衡。
笔者认为,化解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它具有其发挥作用的特定范围,思政教师需要转变“逢教学必体验”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避免由于教学方式单一造成的“审美疲劳”。第二,精心设计体验活动。思政教师不应局限于体验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承载功能,机械地将各种体验活动移植到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便会使体验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仅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延展教学空间。通过设计适合不同场景的体验活动,将部分体验活动延展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第四,设置独立的体验教学课程并配备专职体验教师[10]。高校应设置独立的体验教学课程,而不是将其附属于思政课程体系之下。通过思政教师与专职体验教师的沟通和协作,将部分思想政治理论体验活动内容纳入其教学理论视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教学局面。
3重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主动”(即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思考)的特征,思政教师应改变“几张文字材料定成绩”的传统思维范式,重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全新的“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
“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依据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实现“三个结合”,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对大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业成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目前理论界对于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性”考核评价在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有三点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其一,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权重,注重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评价;其二,减少死记硬背的比例,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强调知行合一,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进行重点考查。
事实上,考核评价是整个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将理论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的初衷,而且完成了将灵活运用理论作为其终点和归宿的重大使命。大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检验理论的真理性,还可以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2][美]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0
[3][英]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2
[4]寇翔论高校体验式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5]陈德静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高校体验式德育探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6]石瑛,郑晓艳基于“双主体”教学理念的“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7]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8]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