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第1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案件

《沉默的证人》是我国首部心理悬疑电视剧:案情从一桩普通的谋杀案开始,在针对这起谋杀案的侦查中竟然发现了一桩历时十年,手法单一的连续杀人案,最后警方运用犯罪心理学的视角终于将隐身于茫茫人海中的元凶抓获。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大学心理学教授,母亲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妹妹是一名大学生,幼年时的屈辱和成年时的打击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极度扭曲,从此便走上了以谋杀高学历“堕落者”为发泄途径的不归路。

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学或称为罪犯侧写,起源于1940年代时,当时的美国战略情报局要求精神病学家威廉・兰格侧写阿道夫・希特勒的心理。19世纪后期的欧洲,由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犯罪率急剧上升。

因此,具体提示犯罪原因、心理机制、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就成了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心理学逐渐形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一书,这两本专著的问世,标志着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二、刑事讯问中犯罪心理学的运用

在该案的刑事侦查中,主要运用的心理学理论有:

(一)精神分析学在刑事侦查中的用运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S・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的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人的意识由本我、超我、自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代表与生俱来的欲望冲动,按“快乐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按“至善原则”活动;自我则对本我和超我进行协调,按“现实原则”活动。

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依从力减弱,而趋向于本我的结果。在该案例中,身为心理学教授的犯罪嫌疑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许的,甚至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心理扭曲所致,但想要复仇和发泄的原始欲望最终战胜了超我的道德标准,并冲破了自我的最低底线,按自我的“快乐原则”在一次次的犯罪过程中得到心理的慰藉和满足。佛洛伊德还认为,成人犯罪是由于退化而使幼儿时期原始的、非道德的性冲动复活了起来。这正是查人员在侦破案件时花费大量时间调查犯罪嫌疑人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可以说其母亲童年的自杀已早在他的内心埋下了犯罪的种子。

(二)不同接触理论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美国犯罪学家E・H・萨瑟兰1939年在他所出版的《犯罪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不同接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1)犯罪行为是由学习得来的。(2)犯罪行为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而学得的。(3)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习得到的。(4)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动机、态度、理由等。(5)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主要是从人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使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6)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时间长短、顺序、强度的不同而异。笔者看来,这一理论最大的用途在于寻找合理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中锁定合理犯罪嫌疑人可以缩小侦查范围,节约调查成本,提高破案效率。但事物的优点也往往是其自身的缺点。正因为这种寻找合理怀疑的思维模式,使很多处于社会高阶层的罪犯逃之于法网之外。

在该案例的侦破阶段也突出体现出了这一思维模式的缺陷。侦查初始阶段可以说根本没有人去怀疑该教授,并特请他作为该专案组的心理顾问。因此,在刑事侦查中一方面要运用该理论迅速的确定合理嫌疑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教条主义和思维僵化,而使罪犯逍遥法外。

(三)异常人格理论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德国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在1940年出版的《精神病质的人格》一书中,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他发现易于导致犯罪的异常人格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意志薄弱型;(2)情感缺乏型;(3)爆发型;(4)激奋型;(5)自我显示型;(6)偏执型;(7)情绪易变型;(8)软弱型;(9)自卑型;(10)忧郁型。笔者认为,类型(1)属于被唆使型犯罪类型,类型(2)属于犯罪特质型犯罪(或犯罪倾向型),类型(3)、(4)、(5)、(7)属于我们常听说的冲动型犯罪;类型(6)属于偏执型犯罪;类型(8)、(9)、(10)属于人格缺陷型犯罪。该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应该属于最后一种类型,即人格缺陷型犯罪。

幼年的遭遇使他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心理,但自身天赋的聪颖又使他的自负心理极度膨胀,这种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的反复交织、反复碰撞,最终塑造了他浓郁的忧郁悲观人格。这种人格就像炸弹一样,因为长时间的压抑使内心反抗的力量凝聚的越来越强烈,最后只需一根导火索(妹妹的死亡)便可以爆破出无限的能量。

三、结语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型的有待开发的交叉学科,但在众多法律和心理工作者的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多进展。将来的犯罪心理学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向系统化、科学化和可操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保平,李世虎.犯罪心理学[M].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6.

[2]肖兴政.犯罪心理学概论[M].四川大学

出版社,2001.

[3]刘建清.三大心理学流派对犯罪心理

学的影响[J].政法学刊,2004,(1).

第2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经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7-02

心理学家曾统计出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80.0%的人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人生及社会问题。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已切实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以及病后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复合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一现代医学新贵的出现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和患者康复治疗有着显著地积极效果。

1 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1.1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分析、治疗的一门学科,也是心理科学乃至脑科学的重要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多学科合作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潮流,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以及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为各科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研究空间。但不管临床心理学如何发展,其心理学基本理论仍将是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而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一门实用性临床技术。

1.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即精神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亲密关系,如理解、同情、支持等心理反应都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就是生活中的“心理药师”。狭义的心理治疗,是在确立了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施治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广义的心理治疗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改变理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和心理障碍,减少焦虑、忧郁和恐慌,改善病人的非适应,使患者能以较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有数百种,多数治疗方法是短程、整合的治疗手段,如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分析治疗。心理治疗最初仅限于精神病人的应用,发展至今,已扩展为各个领域的心理障碍、社会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的处理。

2 康复医学与神经康复

2.1 康复医学:康复的定义,即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等各方面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指导性训练和治疗,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自身潜力,逐渐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等各方面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康复治疗的核心。许多疾病临床治愈出院时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脑血管病、脊髓损伤所造成的后遗症,骨伤疾病的致残等),还有一些现代文明病、老年病、身心疾病的功能障碍也与缺乏运动有关,光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康复医学不仅强调主动的功能锻炼,而且强调在生理功能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代偿或替代的途径,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以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实际运动及生活能力,并建立起战胜疾病、顽强生存的自信心。康复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复医学就是临床医学的一种扩充和延伸。

2.2 神经康复: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而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脑血管病、脊髓病变)是康复最重要和治疗最早的适应症。另外,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快,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需要康复医疗服务,而脑血管病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其致残率相当高。这些情况都体现出了神经康复治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神经康复是神经瘫痪、各种脑病、老年病最关键的医疗服务之一,它的实施和应用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安定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心理治疗与神经康复治疗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情感、认知、社会活动等都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影响。神经疾病中由于残疾发生、身体功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使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婚姻与家庭的责任难以完成,而且患者病后长期脱离与社会的交往,家庭、社会支持不良,易使患者自我评价偏低,产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障碍。这些患者出院后在进一步的神经康复治疗中,如果能辅以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支持疗法等一系列的积极心理治疗,对于减少患者由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并提高他们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有着显著地积极意义。不仅能使他们在挫折中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自我调整,产生足够的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此可见,心理治疗对神经康复的潜在影响是其它治疗方法所替代不了的。对神经系统瘫痪病人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引导他们接受现实,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进行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各种心理障碍会逐渐消除,神经抑制也会逐渐的解除,从而使得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使他们完全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的结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大量的卫生资源,提高病床的周转率,这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法建、彭剑飞、杨丹燕.《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 朱镛连.《神经康复中的运动疗法及现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1)

[3] 张海霞、乔天梅、高萍.《浅谈医学心理学在临重的重要性》.《当代医学》,2009(09)

第3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是这样的悲伤……”受过抑郁困扰的诗人海涅,在他著名的诗歌《罗蕾莱》中这样开头,形象地道出了抑郁人群的真切感受。抑郁症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纯属一时想不开的心理问题,它属于生理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刺激都有关系。很可能并无来由,人就被一种失望、沮丧、无助的心情所笼罩,挥之不去。轻度的病人闷闷不乐、思维行动迟缓,严重的病患连起床、进食这样简单的行为都无法完成,真正心如死灰、形如槁木。

历史上对抑郁症的认知,曾在荒谬与崇高、罪恶与时尚之间剧烈摇摆。绝望痛苦古今皆然,而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远非一蹴而就,一部抑郁症斗争史,莫不是社会、思想、科学、文化变迁的一道侧影。

恶毒―时尚―异类―美感

抑郁症,又叫忧郁症,这一现代名词诞生于西方。中医中也有与之接近的表述,是比较笼统模糊的“郁”“郁症”,既指忧思抑悒引起的情志致病,也指气血郁滞等生理反应。古书里不乏“郁郁而终”的“多愁多病身”,屈原、赵匡胤、李贺等人也曾被划归古代著名抑郁症病人之列,但追溯抑郁症的正统起源还得从西方说起。

忧郁的英文单词melancholy,词源出自希腊文的melainachol,意即黑胆汁。古希腊人认为人格受到四种体液的影响:黏液、黄胆汁、黑胆汁与血液,而忧郁就是黑胆汁过多造成的。黑胆汁当然是不存在的,不过在不同的文化中,的确都不约而同用黑色来代表忧郁,诗人荷马就将抑郁的心情称为“苦恼的乌云”。

公元前5世纪末,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认识到忧郁是由内因外因混合而致。他对当时流行的祈天“神疗”不屑一顾,认为那都是骗术,提出服用曼陀罗花等通便或催吐的草药,达到重新平衡体液的效果。希波克拉底还建议国王帕迪卡斯二世与所爱女子结婚,来治疗忧郁症。不过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反对这种体液论,认为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哲学范畴。柏拉图还提出了成长模型:一个人的童年生活会决定成人后的性格。他的学说深深影响了现代精神病学。有人因此提出,希波克拉底是“百忧解”的祖师,而柏拉图则可看作精神动力治疗的先驱。

中世纪时,基督教思想统治整个社会,忧郁症被看作是一种恶毒的病症。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认为灵魂不会臣服于身体疾病,灵魂不在上帝的管辖之内便是受到魔鬼的诱惑。抑郁症患者连同当时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被认为是因灵魂犯罪而遭到天谴,因为不虔信上帝而无法争得救赎。现今把忧郁症视为耻辱的观念就是滋生于这一传统。最极端的时候,忧郁症患者会被当成巫师、巫女、异教徒,受到诬蔑和残酷的迫害。

中世纪把忧郁症道德化,文艺复兴时代则将其浪漫化。欧洲北方沿袭传统多把巫术与忧郁症相连,而南方把天才与忧郁症相提并论,这一源头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就认为忧郁不完全是坏事,“在哲学、诗歌、艺术和政治上出类拔萃的人”,都有忧郁的特质。这一时期诞生的伟大人物似乎也印证了他的话,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牛顿等无一不是忧郁的天才。南北两种观点竞争激烈,最后后者占了上风。

“忧郁”代表着深刻、复杂甚至天赋的观念席卷欧洲。弥尔顿在其诗歌《沉思的人》中高呼:“欢迎啊,最神圣的忧郁!”气质阴郁开始被视为有深度,脆弱的性格则被看成为深邃心灵付出的代价。上流社会流行这样的姿态――满脸愁容、沉默寡言、一头乱发,躺在沙发上,凝视地面或死盯着月亮,几小时一动不动……忧郁变成了一种时尚,是风靡一时的“贵族病”。有人记载,16世纪时一位理发师看完《哈姆雷特》后抱怨这本书让他感到忧郁,结果遭到众人的谴责。“忧郁?老天,说什么傻话,你这个剃头的哪有资格讲忧郁,忧郁是朝臣手臂上的徽章啊!”而以现代精神病学的视角来看,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患有反应性抑郁症的典型人物:自我厌恶,丧失一切兴趣,迟迟无法做出行动。

17世纪是欧洲的理性时代,生理学与解剖学领域不断涌现出重大成果,为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提供了唯物的依据。1621年罗伯特・伯顿的《忧郁的剖析》,就是对以往抑郁症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当时流行把人看作是一部机器,代表人物为哲学家笛卡尔。受其影响,对抑郁症也产生了很多科学解释:比如认为忧郁症是纤维失去弹性所引起的,或是归因于大脑特定部位的血液供应量减少等等。但在理性至上的时代,失去理性的抑郁患者受到歧视,被看作是放纵自我的异类。当时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也充满机械般的残忍,其中有一派就主张用身体痛苦来分散对内心痛苦的注意,常见的是让病人溺水,或是放到旋转的奇怪机器里让人昏厥呕吐。

当纯粹理性太过乏味,浪漫主义就开始抬头,18世纪末到维多利亚时期,忧郁也随之时来运转,被时人视为具有洞察力的心理状态。康德就认为“忧郁可远离俗世尘嚣”,“以规范为准的美德有个特点,它似乎是要与心灵的忧郁结合才能达到最高和谐。”疾病成为精神的高地,也不乏同例,就像19世纪前期肺结核就被认为带有特殊的美感,并与创造力紧密相连。

进入现代,对抑郁的认识主要来自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生物学。弗洛伊德说忧郁是一种哀痛的形式,因失去原欲、食欲或的感觉而生成,“失去欲望的人会倾向于忧郁”。现代精神病学的创始人、德国的克雷佩林,把忧郁症分为三种类型,从最轻微的精神的怠惰,到最严重的症状,包括“梦境般的妄想和幻觉”。他分析忧郁症的成因主要是有缺陷的遗传,外部环境的刺激占一小部分。这两种主流的观点,将抑郁症的认识纳入科学的轨道至今。

名人更易得抑郁症?

名人更易得抑郁症,这种观点很流行。不难想见,成功与声名的膨胀,孤独压力或许无形中也会放大了几倍,即使是像罗宾・威廉姆斯、憨豆先生、金・凯瑞这样生产快乐的喜剧演员,也难逃抑郁症的魔爪。另一种看法认为,拥有创造力的天才们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巴尔扎克就曾说“天才就是人类的病态,它就如同珍珠是贝的病态一样”。

抑郁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多病早夭的唐代大诗人李贺,一生郁郁寡欢不得志,这深刻影响了他奇峭苍凉的诗歌风格,诗中遍布枯木愁雨、残墟荒冢、哀猿啼乌等意象,人称“诗鬼”。抑郁的情绪往往会使画家倾向选择冷色调与弱色调,美术史家就认为毕加索阴郁冷酷的蓝色时期,与他当时的心理状态莫不相关。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中更提纯了一个城市的气质。但严重的抑郁会摧毁生命的意志。作家伍尔夫在口袋中塞满石子自沉欧塞河中,歌手张国荣从香港中环的酒店24层一跃而下,著名数学家哥德尔甚至产生了幻觉,相信食物都被毒化了而拒绝进食,最后活活饿死。

还有一种抑郁的情况属于躁郁症,这种疾病在1899年被正式定义。顾名思义,患者的情绪在狂躁与抑郁之间来回切换,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亢奋到顶点,转眼间可能又坠入抑郁的谷底。医学上把躁郁症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为单相)。牛顿、贝多芬、梵高、瓦格纳、费雯・丽等许多名人都患有这种疾病。狂躁来袭时,牛顿会不舍昼夜地工作,不知饥饿,没有耐心坐下来吃一顿饭。2014年自杀的罗宾・威廉姆斯是典型的躁郁症患者。他的本行是说单口相声,据说现场表演的舞台风格近乎疯癫,他自己承认一上台就会变成一个疯子,一回到生活中立刻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跟任何人说话。

抑郁的原因多种多样。作家川端康成是因为身世悲惨,2岁父母双亡,14岁所有直系血亲都离他而去,超越年龄所能承受的悲哀,其人其作一生都贯穿着忧郁悲凉,终在73岁声名巅峰时含煤气管自杀。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是因为深受刺激,写作《》一书时每天直面历史的血腥,由失眠噩梦发展成精神的严重抑郁,最后也走上了绝路。还有人是追求完美。女作家乔治・桑描述伴侣音乐家肖邦,“在要谱曲时,思虑过重,为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构想而遗憾,这使他陷入绝望。他整天整天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啜泣,来回走动,折断他的笔,把一个音重复一百遍或是修改一百遍,写好又涂掉……”第二天重复这一过程,“在一页纸上花上6个星期”。说起音乐,据有人统计,听过匈牙利那首“自杀圣曲”《忧郁的星期天》后赴死的人,加起来将近200人了。

“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写出《老人与海》中这样经典句子的海明威,在1961年端起双筒猎枪伸进口中,一枪炸破了头颅盖。那么热和冒险的作家,晚年无法摆脱抑郁,在书桌前面对手稿一坐数小时,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他的父亲、妹妹、弟弟、孙女等7名家族成员先后自杀身亡,美国公众将其命名为“海明威魔咒”,这种普遍的抑郁很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还有学者将抑郁症当作文化课题研究,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提到忧郁症与殖民主义有关系,是殖民统治者统治阴谋的一部分。

摆脱抑郁靠工作?酒精?药物?

因抑郁而自杀的比例相当高,但也有人终身勉力像踩高跷一样维持着平衡,最终渡尽劫波。丘吉尔说“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不过他也活到了91岁高寿。还有人在痛苦中找到奇特的慰藉,比如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他的抑郁症或与遗传有关,曾陷入不可克服的忧郁,认定自己无法享受家庭的幸福,而与深爱的女子解除婚约,终生未娶。克尔凯郭尔认为快乐会令他衰弱,他写道,“我的悲伤是我的城堡,在我最忧郁的时候,我爱生命,因为我爱忧郁。”

苏联作家左琴科以讽刺和幽默小说闻名,1926年他的写作生涯正处于顶峰,选集总销量达到495万本。“在我的书中有笑,在我的心中却没有。”他在年轻时吃药来治疗忧郁症,“两年内吞下了半吨重的药丸”,但收效甚微。“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才使我这么忧郁。”左琴科开始用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的理论分析自我,回忆童年,据他说用这种方法治好了自己。

另一种摆脱忧郁的方法,即如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所说:“劳动吧!不要绝望!”严重的抑郁症使达尔文“三天内就有一天什么都做不了”,他对自己这种精神上的虚弱深感失望,曾写道:“适者生存,或许我应该满足于看着其他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大步前进。”很显然,著作等身的他绝非一事无成。他在信件中无数次提到工作的救赎作用,将其称之为“唯一一件使我还能够忍受生活的事情”。叔本华也赞同这一点――工作可转移人对与生俱来的忧郁的注意力。“如果世界是个华美又舒适的天堂,”他写道,“人类就会无聊至死或自杀。”弗洛伊德甚至认为轻度的抑郁最适宜工作,能让人多产,专注地致力于某一项事业。

英国散文家德・昆西用鸦片麻痹抑郁的痛苦;拜伦先是用鸦片,后来偏爱酒精;剧作家奥尼尔则在每每随剧本完成而到来的抑郁期间喝得醉醺醺。美国总统林肯曾服用一种19世纪常见的药物“蓝块”来治疗抑郁,因其中含有大量水银而导致神经兮兮、暴躁易怒。意识到这点后,他在1861年总统就职典礼前毅然停用,内战期间以超强自制力顶住了巨大压力。在20世纪早期,对抑郁症的唯一药物治疗是鸦片与安他非命,但容易使人成瘾。电击疗法的发明者之一、意大利精神病学家切莱蒂,发现电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也挺大,严重的还会导致失忆。

据现代生物学家研究,抑郁症是由于大脑中缺乏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所致。抑郁症药物的开发,都集中于增加神经递质的浓度或活性。第一个专业的抗抑郁症药物异烟肼诞生于1952年,一群肺结核病人试服刚合成的异烟肼药物治疗肺病,却发现令他们莫名地狂喜起来,于是歪打正着被用在抑郁症上,后因出现肝损害等众多副作用而被停用。最著名的“百忧解”于1988年问世,它是第一个被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抗郁剂,此后的左洛复、赛乐特、喜普妙、来普适等类似药物相继问世,逐渐被人们接受。

进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物质追求至上等等,都让压力和焦虑无处遁形,难以排遣的抑郁已成为这个时代突出的一种精神症候。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对于这个时代的抑郁症,曾下过一个诊断――“自我的失常”。他认为当今个人主义猖獗,人们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面临失败只会变得更加沮丧。

第4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精神科实习心得【1】 作为当代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实习,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对专业课知识进行总结,便于查缺补漏,体验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另一方面实习也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体验作为一个职工承担的责任,帮助我们将来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个人之见,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

一、实习学后的总结

第一阶段的医学实习地点是长清区人民医院,我在内科三病房区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西医内科,了解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简单的临床用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内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书本上的记载与临床是有出入的。

第二阶段,在济南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学实习。我在精神科三病房、心理科及门诊都进行了实习,感触颇深。尤其是在精神科三病房区实习期,病房里有八九十个病人,病种多样。有时候主任查房时会给我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若当时我感觉没有把握,查完房我赶快翻看那位病人的病历,再看看课本,结合起来,使自己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没有学习过精神病学,但我们学过变态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对课本里讲的症状部分掌握的不好,容易混淆。但在结合了典型的病例之后,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我还认识到以后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踏踏实实,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的打牢基础,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束手无策。

二、实习岗前的培训

虽然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可能不一致,但是我认为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遵守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每个职工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首先作息时间方面,两个阶段的实习都是在医院进行的。医院里每天早晨都要交班,一般在八点,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八点前到医院,而且不能无故提前下班,擅自离岗。当然作为实习生,我也不例外。其次服装要求,在医院里当然穿隔离衣。我们专业没有发,我借了一件很厚的长袖。五月份,天气很热,但还是坚持穿,而且带实习卡,因为这是我们的标志。这也告诉别人,我们是新来实习的,请多包涵。

(二)遵守职业道德

人有社会性,是讲道德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将从事自己的职业,职业道德也是我们每个职工都应该遵守的。在医院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关心病人,不歧视病人,真诚地为病人答疑解惑。

(三)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先保护好自己。不论是在精神科还是内科,医生都很重视病历的书写,因为这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证据,是保护医生的法宝。二者不同的一点是在精神科,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精神病人伤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我在精神科病房实习的第一天,卢主任就提醒我,当病人走向你时,注意他的眼神不对就赶紧跑。曾经就有一个实习生被精神病人打得头破血流。其实,不只是医生,其他职业也如此。只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搞好工作。

(四)搞好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医院,医生和护士需要配合,医生下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当有问题时赶紧向医生询问,共同为病人治疗疾病。医生和医生之间也是需要沟通的。对一种疾病没有把握时就要和其他医生探讨,或是请其他科室医生会诊,当然这也是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上下级关系,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等。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工作所需,而且是生存所需。

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知道前段时间的学习还有什么不足,那些地方还需要更加努力。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能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将来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我认为,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岗位前的培训。

精神科实习心得【2】 1 保护性约束和隔离问题

《条例》第32条第3款规定因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安全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并在病程记录内记载和说明理由。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当解除有关措施。精神科护士对有严重伤害、破坏或自杀行为的患者绝不能放任不管,其后果将非常严重,采取约束和隔离措施是必须的,迫不得已的。但必须取得患者监护人的同意和委托。临时去获取这种知情同意显然不可行,应在患者入院时给患者监护人讲明理由,签订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和隔离措施的知情同意委托书。《条例》规定保护性安全措施应当由执业医师决定。护士应近医嘱执行,不得越权任意施行。在采取安全措施时要给患者说明理由,尽可能争取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同时要按保护性约束和隔离的护理操作规程正确实施,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患者病情一旦稳定,立即解除约束和隔离。事后在护理记录和交班报告中记录实施经过,充分反映采取这种强制性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必须明白,保护性安全措施尽管是医疗和安全所必须,但毕竟侵犯了患者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对患者的心灵伤害甚大,很多患者长久耿耿于怀,甚至引发患者的报复。所以,这种安全措施要依法施行,慎之又慎。

2 意外伤害事件

精神病患者的住院过程中发生自杀、自伤、攻击、毁损事件不可完全避免,不少患者是防不胜防。关键是这种意外事件医院管理有无过错,医护人员是否尽职尽责。《民法通测》第160条规定: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2]新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3]既往这类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后,通过医患双方协商或患者单位调解都能得到通情达理的解决,极少牵涉法律问题。医患关系的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现在面临的是依法执业,依法医疗。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有过错,没有尽到职责,使患者受到了伤害,造成了不良后果,轻者要给予经济赔偿,重者要受到刑事处罚。有时患者受了伤害,医护人员并无过错,也会长久陷入医疗纠纷之中。在临床护理中,要不断提高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及早识别患者自杀自伤、攻击伤害行为的征兆,及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防范于未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克尽职守提高到法律层面去认识和践行。

精神科实习心得【3】 目前我们在对护士培养方面都是以全科护理为方向,大多护生毕业后的去向是综合性医院。在学校中也比较重视对护生基础护理及内外科常见疾病等知识的教育,护生很少能接触到精神科专科知识,同时又缺乏精神科的临床实践机会。而精神科工作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一名新护士进入一家精神科医院工作,试想以她以往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是很难胜任精神科工作的,这就要求我们带教老师言传身教的进行专科知识技能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护士。现将我的一些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精神科护士需具备的素质

1.1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住院精神病人急性期一般都无自知力,在临床工作中病人由于精神因素所致出现各种异常行为举止,特别是突发性冲动,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在与其接触中,护理人员难免会受到病人的谩骂,甚至身体的伤害。我们作为专业的精神科护理人员,一定要表示忍耐、克制、理解、同情。不能嘲弄、取笑,侮辱漫骂,更不能伺机打击报复,要充分体现一名专业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体现精神科护士的美德。

1.2 具有丰富的基础及专科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

精神科医院专业性比较强,比起综合性医院,平时接触到的操作又少,长此以往,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精神科病人一般都以长期住院病人居多,随着药物、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病人发生躯体疾病变化的机率大大增多。同时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常主诉不清,很容易漏诊,误诊,导致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精神科病人自杀较常见,如何及时了解情况,防范自杀发生。都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及丰富的基础专科知识。

1.3 较强的语言沟通技巧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重视的是与患者的沟通,通过沟通能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也能够观察到某些不易察觉的精神症状。有时精神病人常隐瞒病情,在与病人沟通时,要做到仔细,耐心,在了解各种疾病,各种精神症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为医生提供疾病的动态信息,有利于更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沟通能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精神科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是对患者实施护理

的前提,因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制定了护士日常规范用语,如:入院宣教用语,健康教育用语,操作用语等。

1.4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精神病人有很多情况没有主动述说病情的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认真的观察患者,通过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心理动态等了解到患者的一些疾病变化及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若观察病情时粗心大意,病人的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都可能对病人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导致各种意外事件发生。而要想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

2 新护士的特点

2.1 陌生及恐惧心理

由于精神科新护士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精神科特殊的布局,到处都是铁窗铁门,随手关门等严谨制度,精神科新护士一般之前又很少能接触到精神病人,当看到病人由于精神因素支配出现的很多怪异的精神症状,便让其出现胆怯,不敢接触病人。

2.2 安全意识及责任心的缺乏

新护士由于经历的事情比较少,在熟悉了三班的基本工作流程后,容易麻痹大意,特别是在临晨,交接班等特殊时段,由于工作人员疲劳及一时疏忽,最易发生患者的自杀,造成病人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现在的新护士又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物质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在家中倍受呵护,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大会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责任感等特质。

2.3 处事能力差.及缺乏观察能力

新护士大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工作热情度较高,但是由于其缺乏相应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技能,对精神科病人的常见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病人的常规护理等不能正确认识。对一些规章制度,特别是保护护理制度、危险品清点保管制度、夜间巡视制度及各种突发事件防范预案也未能全面掌握,对精神科意外事件(如噎食、自伤自杀等)出现时反应慢,常会手足无措处理不及时,缺乏应急应变能力。精神病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以反映出一个病人的精神症状,新护士由于缺乏经验很难去发现,而经验老道的护士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预防各种意外事件发生。

2.4 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

新护士因在校期间未系统学习精神科的理论知识或对精神科护理学没有加以重视,实习期间也没有精神科医院的相关实习。因此刚进入精神科病房工作时很难适应。

3 针对性带教措施

3.1 掌握接触病人的方法原则,消除恐惧心理

精神科对于一名新护士来说无论环境或病人都会带来陌生,紧张,害怕的情绪。带教老师应该认真介绍环境,特别是病房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讲解一些精神科专科知识,让其了解不同病人的接触方式。如碰到冲动激惹的病人,应避免与患者正面冲突,避免刺激性的语言。对有幻听吸引其注意力,不愿进食的患者,可在耳边以较大的声音劝导提醒,以干扰幻听促进进食。对于违拗的病人,在接触时不能与病人对着干,要表示理解,适当顺从病人的意愿。在一开始与病人的接触中可以采取由带教老师陪同下,老师先做示范,经过一段时间后,鼓励新护士与病人接触沟通,逐步克服紧张情绪,直至能胜任精神科工作。

3.2 强化安全教育,增强责任心

精神科护理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即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责任。精神病是大脑机能 发生紊乱而引起的精神障碍,有的病人思维内容离奇或思维内容不暴露,病人往往发生自杀、伤人、自伤、出走等意外事件。护士既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加之精神病人绝大多数无陪护,护士担负着护理和监护的双重角色。入科时给予做好详细的安全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妥善保管好钥匙,做到随手关门,钥匙一旦遗失立即寻找汇报。在交接班时做好危险品及病人的清点工作。加强安全检查,严防将危险品带入病房。每周做一次彻底的安全大检查,设施有损坏应立即报修,责任到人,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于保护病人严格按照保护护理制度进行护理,避免保护与非保护患者同处一室。平时带教老师还应该讲解一些案例事件,以引起重视,吸取教训。

3.3 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平时以业务讲课、指导实践、护理查房等多种形式进行精神科知识的宣教,使其逐步掌握精神科知识。在工作中,不背对病人坐或站立,与病人交谈时,注意周围环境和防范;对手持物品、有伤人企图的病人劝导时要大胆、镇静。选择病人最信服的人进行说服诱导,或由一 名护士与其谈话,另一人从背面或侧面阻止病人,切不可强行夺取。

3.4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第5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健康;大学生;相关因素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互联网诞生以来,发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变化。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上网变得日益便利,上网费用也不断的降低,网络的普及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5.13亿人,较2010年底增长5580万,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34.3%提升到38.3%,互联网的普及率在稳步上升。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大学生群体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中国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新宠。大学生观念新、文化程度高,愿意接受网络,也容易掌握网络技术,在网络用户的构成中占居高位。

网络的发达,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有不少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沉迷与网络,打游戏、聊天,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部分人由于过度迷恋和使用网络而换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导致了社会、心理和生理功能的损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都专注于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大学生站在信息时代的前沿,作为最主要的网络使用人群,大学生也将成为网络成瘾最大的潜在危险人群。因此开展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相关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对维护并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时期,压力较小,自由生活空间大,有些大学生缺乏自制沉迷于网络,处于大学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的边际化人物,独孤、被排斥感等等不利的心理情感油然而生。社会和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网络用户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使用行为,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虚拟网络世界与实际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及角色冲突,从而使网络成为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健康和谐社会关系的工具。

“成瘾”最初是事与酒精、致幻剂等可以使人产生“身体依耐”的物质联系在一起的,源于临床医学中对某些药物的性质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在20世纪50年代将“成瘾”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天然药和和成药)而引起的一种周期性的中毒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使人们成瘾的对象越来越多了,例如后来成瘾被引用到了赌博与游戏等行为成瘾当中去。“成瘾”有了新的概念,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成瘾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致使个体反复从事某种活动的以致欲罢不能的行为方式。“成瘾”新概念的核心使个体的某种重复行为对个体造成了心理、社会功能(如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等)的损害,只要个体因强迫重复某种行为,导致自己不能履行在家庭、职业及社会中角色义务,那就是上瘾。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成瘾”新概念正在被广泛的接受。其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7方面,如果个体满足其中3条以上即可认为他已经上瘾[3]:

(1)容易产生耐受性;

(2)出现戒断综合症;

(3)行为的不可预料性,即行为的时间、频率、强度都大大超过自己预料;

(4)多次试图戒除或控制而不成功;

(5)花大量时间为这一行为做准备,从事这一行为或从其后果中恢复过来;

(6)基本停止或大大减少正常的社会交往、职业或娱乐活动;

(7)明知这一行为己经产生生理或心理方面不良后果,但仍坚持这一行为。

计算机、互联网因为其共享开放的资源、多种多样的信息、不计距离的虚拟交流平台,匿名的沟通方式、多媒体管道等特征;一方面满足人们自由平等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所以很容易成为成瘾对象。网络成瘾是由精神病医师Goldberg于1994年与一个专业讨论会中提出,并将其认为添加到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即DSM,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ental Disorders)中。美国心理学家Young第一次对IAD进行了系统地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发现在与赌博成瘾的诊断标准的对比上,二者在对外界刺激没有控制能力这点上是极为相似的,从而得出了网络成瘾是一种真正的临床心理障碍。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Young Kimberly.S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即DSM,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ental Disorders)中对于赌博成瘾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网络成瘾行为的十条标准,被试个体如若满足其中五种以上症状,便可被判定为网络成瘾患者。①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②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③无法控制用网;④一旦减少用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⑤一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快;⑥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⑦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⑧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⑨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作为;⑩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Young Kimberly.S随后又对诊断标准作了简化组合,修订后的8问题量表具有简单、容易操作的特点,因此是国内相关研究者对网络成瘾研究采用的最多的量表。

网络成瘾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一方面互联网本身的一些特性容易让人成瘾,另外一方面个体主观的某些特征促使其过度使用网络,最后还包括个体所在的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的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这有助于个体满足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允许的各种需求和愿望,个体可以在网上尽情的发泄,可以夸张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使得网络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重负的个体的“心灵避难所”。

个体主观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也是其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是相关因素,YOUNG[11]关于荣格抑郁测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相关。此外,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SCHERER,K[12]的研究表明情绪抑郁的人,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在背负生活压力的同时容易出现网络成瘾行为。LOYTSKER 与 AIELLO[13]研究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联发现,有较高无聊倾向,较孤独、高社会焦虑与高自我意识的人比较容易成瘾。

性别是最重要的与网络成瘾相关的因素之一,但是国外关于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国外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很多得出的结论是男性较女性更易成为网络成瘾者,比如Anderson在1998年的研究,Scherer在1997的调查研究等等。另外Young在1996年的在线研究的结果却显示出女性成瘾率比男性高。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们心理,生理逐渐发育趋于成熟的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大学生将来应对社会压力,处理人际关系,顺利工作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大学期间各个方面得到的完善是其在社会中奋斗的良好基础。计算机、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变革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鉴于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网络成瘾问题正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的、高度的关注,使得网络成瘾现状、原因、心理影响等方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改变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杨雪花,何家声,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13.

[2]陈赞文.新的心理疾病[N]:网络成瘾症.社会,2000,6-22—24

[3] 李兆良,高燕.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64.

[4] 雷雳,柳铭心.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6):797-802.

第6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环境、角色的变化引发心理冲突

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人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在家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问题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它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二)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

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伴之而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

(三)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计划生育带来的城市家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他们不善于交际。另外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及学习和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恋爱困扰主要是对两往的不适,性冲动的困扰及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等。

(五)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以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渲泄出来,如乱砸东西,酗酒打架,消极厌世等。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各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同时,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并利用学校内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致力于心理危问题的形成、爆发前的预测和干预,是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下转第94页)(上接第87页)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然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一种系统和机制。

(三)加强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和管理实践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使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所任用的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这样在心理问题干预中辅导员可以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四)发挥学生骨干队伍作用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以增强学生骨干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是多元的,又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教育方法也是多渠道的和变化的。高校只有清晰地分析出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积极寻找到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对策,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7,(5).

[2]张本钰,林丽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

第7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大卫?罗伊的文章《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间对话的价值》[1]巧妙地阐释了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在诸多方面的对话,并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对话互有裨益。本文试图通过怀特海关于现实本质的哲学洞见来确证沙利文的心理治疗的人际理论的某些关键特征,从而对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的对话有所贡献。在阐述其对动能的理解时,沙利文写道:“在所有的哲学家之中,怀特海将宇宙视作一个机体,很显然,我们可以将活的机体视为特定的动能。”之后,他引用《过程与实在》中的内容详细说明了其观点[2]102。虽然怀特海并未特别关注心理学这一学科,但是我们发现,在怀特海的作品中有很多深刻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与沙利文的临床观察结果一致[3]。正如沙利文自己曾指出的那样,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可以为当代精神治疗提供一个协调一致的理论基础[4]。

一、关于理论的起源

哲学家时常会迷失在假设性观点的迷宫中,与此不同,心理治疗师必须接触具体的个体。为了治疗病人,心理治疗师必须依靠关于自我和人格的可操作模型。这一理论框架需要关注健康正常的个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和理论母体,同时也要有判断和评估良好人际关系模型的标准。例如,指引弗洛伊德的开创性工作的模型就深受牛顿物理学,特别是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研究的影响。这一倾向使得弗洛伊德能够类比地将人类视作蒸汽机,这样其中的有限能量无疑在这封闭的系统中得到了诠释。弗洛伊德理论中常见词汇如“阻抗”、“压抑”、“置换”等,清楚地显示了其理论基础。

遵照经典力学原理,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并且强调直接接触对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必要性。随后,克拉克?麦克斯威尔的场理论彻底变革了物理学的机械观念,该理论指出,即使物体相互间没有直接接触,作用与反作用在一个既定的电能场中也会发生。与此类似,参照麦克斯威尔的发现,沙利文通过重点强调关系和相互依靠的概念彻底挑战了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理论的基础。

沙利文不主张将个体人格视为如独立的、离散的实体那样的研究客体,而是认为人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显现自身。这些他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现实人的人格化象征,如一个小孩的梦境或其想象中的角色。然而,认为个体人格可以在“真空”中讨论可能导致怀特海界定的“误置的精确之谬误”。对于怀特海和沙利文而言,人格只能是一个关系性的词汇。用沙利文的话来说,“人格是在重复发生的人际情境中的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2]110。对于这些可观察模式(即人格)的研究构成了心理治疗职业的本质。

如果人格是一个关系,那么我们还应该精确研究什么与此相关。对此话题的讨论将揭示沙利文的基本假设在多大程度上与弗洛伊德的假设相冲突。为了更加充分地解释人类行为,沙利文认为有必要将他称之为弗洛伊德的“机械主义”概念换成他的“动能”的概念。对此,他界定为“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一模式在机体作为生活的机体的过程中体现其特点”[2]103。根据他的模型,人格被视为一个动态的活的有机体,它由很多相互作用的动能和次动能组成,这些动能在身份的重复性模式中得以显示。人类机体不是一个有着长期自我认同的、固定的、静止的物体,而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动态关系,它是一个由处于连续的流动或变化状态之中的一些成分动能所组成的。因为在长时间的模式中会有相似性,所以个人身份的意识是被保存的, 尽管总是以一种相似的方式保存。

所有对于个体的全面认识都必须包含其动能和次动能的范畴,这些构成了个体的生活模式。沙利文写道:“对任何生命个体的考察都必须包含三个终极因素:它与必需的环境媒介的共同存在;它的组织;以及它的功能性活动。”[2]98通过强调这种三层次的方法,即坚持心理治疗应该借鉴来自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生物学的洞见,沙利文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弗洛伊德。很明显,当有人扩展了人格所存在的母体时,对于临床实践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延伸意义。咨询师不仅需要将个体病人视为操作性的生物组织,同时必须要理解此人的环境媒介,这包括作为功能性活动的发生对象的其他人,以及特定文化(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于世界的感知模式)。最后,在心理治疗中,咨询师与病人一起,必须尝试在以上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全部关系上达成共识[5]19-25。

熟悉怀特海形而上学的人可能会对于沙利文的观点感觉很熟悉。通过自己的研究,沙利文同样认识到了怀特海所宣称的关于实体本质的基本观点,并将其构建成一个适用于心理咨询的切实可行的人格理论。沙利文的理论可以用怀特海的概念性术语(比如合生、现实实有、社群以及联接等)来阐述表达。本质上而言,在对人类个体的概念化方面,沙利文和怀特海一样,拒绝基于一个“物质形态论”的人格模型,并且坚持强调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另外,通过强调人格是其构成关系的综合,并且在一个既定的能量场中,人格受人际间力量的影响,沙利文是在用心理学术语来表达在怀特海关于“外延性连续体”讨论中的观点。

读到沙利文关于人类个体的三个维度的理解时,怀特海主义者也许会立即想到《生成中的宗教》中一个类似的论述。怀特海指出,当个体有意识地意识到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合流时,宗教性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三个概念指:关于个体对自己的价值的概念;关于世界上不同个体彼此间价值的概念;关于主观世界的价值的概念,其中主观世界是从其构成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衍生出来的共同体,且该共同体对于每一构成个体的存在都是必要的[6]。

这一思想和表达模式上的相似性不仅反映了怀特海和沙利文在思想上的相似性,同时也在更深的层次上表明了他们共有的对于人类的相似认识。在谈到身体时,沙利文使用动能和次动能的相互作用来阐释;而怀特海则表述为“身体是由各种经验中心所构成,这些经验中心在表达自身时相互影响”[7]32。

同时也要指出沙利文关于自我系统和选择性忽略的观念与怀特海的另外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这样的预设:当前瞬间包含着其所有的过去。对于怀特海和沙利文而言,当下总是寻求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这些价值可以从这一现实世界的可获得数据中得到。

对怀特海“现实世界”的意义更全面地理解,有助于我们将母体置于机体形成安全操作的背景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母体。受其主观目标的控制,自然地遵循历史性路径,这些路径指向先前的满足并且避免价值实现的最小化或琐碎化。沙利文对于怀特海模型的赞同可以从他在阐释机体如何对其过去数据进行反应时常会在“摄入”这一词汇[2]28,76-77,141中体现出来。另外,沙利文关于无意识或者选择性忽略的概念,表现出他对于怀特海消极摄入这一概念的创造性临床应用。

沙利文和怀特海都对经验采取一种动态的观点,不同的是,怀特海选择关注微观世界的水平这一领域,这引发了他的机体哲学;而沙利文致力于研究人类经验这一特定领域,这催生了其精神治疗的人际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将沙利文的理论解读为怀特海存在论的子集,或与此相反,将其视为怀特海理论中内隐表达内容的具体化。

二、关于人格发展

沙利文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对于人格发展的看法。同时,在沙利文思想与怀特海机体哲学中所表现的感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一部分将简要描述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观点,同时探讨从其作品中搜集出的与怀特海机体哲学相关的观点。两位思想家都明确否定存在能够在持续的转变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质自我”这一观点。为了呈现他们的发展性洞察,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真正表现他们观点的动态性特点的语言与风格。

缘于其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沙利文不仅逐渐摈弃了弗洛伊德将性能量作为人格发展的唯一动因的强调,也摒弃了弗氏对于人格发展阶段的观点。在沙利文看来,对于个体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性能量的流动,并且进一步超越了弗洛伊德所预见的有局限性的时间框架。沙利文将个体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命名为幼儿期,它从出生开始持续到清晰表达能力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考虑到这是自我系统的开端,因此婴儿与母亲的关系非常重要。接下来的阶段是儿童期,这一时期持续到儿童表现出超越最直接的父母和子女关系而去寻找其他儿童作为玩伴的需要。少年期阶段的特点是需要在同龄群体中寻求更广泛的关系,这一阶段接着支配着人格发展,其持续时间是个体在学校的最初几年直到(并包括)个体出现对于自身性别一致性的最初意识这段时间。第四个阶段是青春期,分为前青春期、青春期早期以及青春期后期三个次级范畴。

与其动态性观点一致,沙利文相信,人格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而且会受到与新的人际环境相关的改变的影响。他认为,以上列出的四个阶段中确立的模式对于人格动能如何与环境相连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加工数据有显著的影响。有时我们无法协调这些阶段,或者不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经历每一阶段所界定的特定人际维度,这是由于精神病学调查材料所限。

在个体发展阶段的跨度方面,怀特海与沙利文也存在着一致。沙利文认为正常人际发展的基本过程一直持续到20岁末甚至30岁初。同样的,怀特海在1916年向英国数学委员会所作的会长演说上提到了这样两种观察:“我们要记住,自我发展是有价值的智力增长,并且自我发展大多发生于16岁到30岁之间,”并且“重点不是个体18岁时是怎样的,而是个体在那之后成长成什么样的最重要”[8]1。

尽管大多数哲学家通常都熟悉怀特海教育哲学所拥护的浪漫、精确以及概括阶段理论,但很少有人认为怀氏是一个发展论者。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发现了怀特海与沙利文在理论起源上的相似点,怀特海关于人格发展的图式也与沙利文相似,这在怀特海的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证据。

与沙利文一样,怀特海强调人际关系在人的整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其本体论的关注点相一致,怀特海对于将所有的环境因素都整合到一起的需要非常敏感。从文本上看,其发展的具体阶段(怀特海可能倾向于称之为“节律性周期”)遵循以下的结构:幼儿期、青春期、青年期、特定的自我超越、平和。这些结构与沙利文的发展阶段在特征上很相似。根据怀特海的观点,在这些周期内都伴随有浪漫、精确以及概括三个阶段。

最后的两个周期称为“特定的自我超越”以及“平和”,这反映了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构成它的全部关系。怀特海指出,青年人“特别容易受到那种关于‘平和’的幻象的影响,那是灵魂诸活动的和谐,自有着超越任何个人满足的理想目标”[9]371。尽管青年也许“易受幻象影响”,获取它则要花费些时间,这就是为何怀特海看上去强调中间阶段。对于特定人或物的爱使青年超越了当下的自我关注,同时反映了其自我超越过程的开端,怀特海说“个人之爱的这一方面就是为了自私的幸福而执意坚持一种条件,这没有超越人格”[9]373。

对于怀特海而言,个体能够争取的终极完满状态反映了沙利文为成熟的适应良好的成人所预想的理想和目标。从这一角度,怀特海定义了“平和”并且指出:

“它造成意识兴趣更加宽广的范围,扩大注意的领域。因此平和是最大程度地自我控制――这种程度过大以至于‘自我’消失,兴趣转化为比个性更为广泛的协调行为……这是防止狭隘的屏障”[9]368。

通过这些过渡周期发展出的人格并不是一个物质性“自我”,而是一个动态的“联结”或“样式”,它不断地合并经验,同时逐渐地扩展其对于构成它的关系性因素的意识觉察和反应。对于这一扩展有贡献的不仅有身体机体的生理成长和个体的人际关系的成长,而且还包括自我系统的动能。沙利文认为这一动能受到安全需要的驱动,而怀特海通过强调在既定联结中美学价值的实现而对此动能进行了讨论。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格发展的讨论几乎全部聚焦于理想状态,此状态假定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健康成熟的成人并能够实现平和的愿景。为了提供一个更为平衡的有关人的真实发展方式的描述,有必要对前述内容进行拓展。而达到此目的的一种做法就是去检验语言在沙利文和怀特海思想中的作用,而这一做法这也将有助于理解被阻滞的发展的这一话题。

三、关于语言的作用

除了列出其理论中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沙利文同样提到了人类感知和评估他们的经验的三种“思维”模式。沙利文给出了这三种模式的希腊文中对应名称的词形变化,这有助于理解这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分别是:原型态,字面而言是处于第一位的意思;偶合态,表示一种并排的顺序或安排;综合模式,表示按顺序放在一起。

原型模式描述的是婴儿首次遇到随机的模糊刺激,它不连贯而且没有逻辑或者理智。婴儿以一系列互不相连的瞬时状态的方式摄入世界,在这些状态中没有自我与他人或者自我与世界的直接区别。

偶合模式使得儿童能够构造一些联结,但是这些联结通常是无序的并且缺少任何的逻辑基础。“在此之后所以因此之故”的推理代表着一种偶合态推理模式,同样,游戏“躲猫猫”背后的滑稽元素,就是利用了在这个阶段儿童缺少那种皮亚杰称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这一特点。

综合模式使儿童能够开始对世界以及构成世界的关系形成现实的理解。尽管每个对应模式都倾向于支配儿童发展的顺序性阶段,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在后继的发展阶段中,思维的两个原始模式可能会再次出现,并且影响个体在压力、疲乏、精神疾病或者梦境时期的推理过程。

沙利文认为,语言对于理解这三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工作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语言”这一词汇用来表达社会化过程所必需的一系列的符号生成活动。沙利文指出,对于语言的掌握使得儿童可以对一个健康的自我概念内的各种相互冲突的人格化身进行融合[2]172-189。

除了具有交流的作用,语言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随着儿童不受约束的好奇心开始接触世界,焦虑的来源威胁着要对这种好奇心进行缩减。根据沙利文的观点,语言通过隐瞒和扭曲对于现实的感知而将焦虑尽可能地最小化,由此保护了自我系统。儿童能够迅速习得何时和怎样使用这一防御姿态。

在描述一个在经验的综合模式中运转的过程时,沙利文对于这种人际现象作了讨论。被他称为“一致性确认”的这个过程,使个体能够通过别人的一致看法而证实其观点,进而支持他们的感觉、感知或者关系。在相对无焦虑的人际背景中,“健康”个体能够用一种与事物的模式相一致的方式表达自己。而在焦虑水平较高的环境中(这种焦虑可能来自当前环境也可能来自这种环境所唤起的痛苦记忆),一些人发现很有必要进入沙利文称为“偶合态扭曲”的状态中,在此状态中,自我系统对现实进行某种程度的扭曲从而抵消焦虑。临床现象“移情”代表了偶合态扭曲的一个情形,以至于病人倾向于将治疗师视为他们记忆中的人。

个体对于综合模式的正当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沟通的有效性并能提升人际关系,而偶合态扭曲导致个体误解经验的真正本质,并能妨碍健康的生活。因此在沙利文看来,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出并清除这种偶合态扭曲。

同样,对于怀特海而言,语言对于理解人类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将语言视为“表达的系统化”,并宣称“毫无疑问,在所有表达思想的方式中语言是最重要的”[7]48。尽管他没有具体地谈到经验的原型、偶合以及综合模式,但在其关于智力过程的第一周期的叙述中反映出了相同的顺序模式,这一周期包括了“从获得知觉能力到习得语言,从习得语言到分类思想以及敏锐的知觉”[8]31。

怀特海对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的探索,开始于他的《思维方式》中名为《创造性灵感》的讲演的核心内容以及构成其作品《符号主义》的几篇讲稿。与其存在论关注点相一致,怀特海在前面的讲稿中将语言的功能描述为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联结。语言对经验之流的片段进行组织并使其能够被理解。怀特海将对语言的掌握视为自我身份和理解的关键元素,他写道:“《圣经》第六日的记录应该这样写:上帝给人以语言,他们便成了灵魂。”[7]57

因为语言在调节人际表达形式时具有社交功能,所以对于沙利文和怀特海而言,语言所扮演的角色是精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而言,个体越充分地表达和理解塑造人际话语的操作性因素,个体越有可能意识到构成人格母体的因果维度。正如对于事物的命名代表着儿童的首次归类行为和在社会习俗下的分享能力一样,对于塑造个体经验的因素的命名是迈向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第一步。通过阐释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沙利文和怀特海不仅表明了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抓住了这一重要心理治疗学洞见,同时也阐释了他们如何将这一见解融入他们关于人的动态性观点中。

四、关于治疗实践

在《精神治疗访谈》[5]19-25中,沙利文列出了他认为的精神治疗的四个阶段:开端、勘察、详细询问以及干预(或终止)。在这四个人际阶段中,治疗师通过尽可能地了解来访者的过去以及来访者与他人的联系模式从而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基于在咨询中获得的语言或者非语言信息,咨询师必须不断地测试各种各样的关于访客症状的真正本质,才能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他或她的世界。

在怀特海的术语中,精神治疗访谈代表的是治疗师的控制性尝试,治疗师通过尽可能地理解来访者的现实世界从而帮助来访者。从这一角度,治疗师可以与来访者分享一个替代性主观目标,或者帮助来访者意识到消极摄入可能是针对病人经验的拒绝性因素。尽管将沙利文和怀特海的观点完全地对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说:因为咨询师的视野很少被阻碍了病人观察世界能力的偶合态扭曲所阻碍,所以怀特海的哲学和沙利文的心理学为对抗和治疗来访者焦虑的源头提供了相同的临床方法。

第8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精神疾病;双重诊断;药物滥用;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04-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的转变,竞争的加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超1亿人,其中重型精神病患者超过1800万,而得到良好治疗的不到15%。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1]。

在精神病患者中存在一部分比较特殊的情况,他们同时存在物质滥用疾患和精神疾病两种不同症状的诊断,我们称之为双重诊断(Dual Diagnosis)。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TR)中均包括了物质依赖及其所致的精神障碍,亦即认为药物滥用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而随着对双重诊断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现今、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学专家将物质滥用疾患与精神疾病独立看成两种不同的诊断,认为双重诊断即物质滥用共发精神健康疾病(cooccurring substance related and mental health disorders)[2-3]。

1物质滥用疾患-精神疾病双重诊断防治工作现状

双重诊断于文献史上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历程中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双重诊断的监测。根据美国物质滥用及精神健康服务管理部门(SAMHSA,2005)的相关统计,药物滥用病患占美国总人口数的9.35%,其中有19.67%在过去十二个月内至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另外,美国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双重诊断的患者当中,只接受精神病治疗服务的占34.4%;只接受戒毒治疗服务的占4.1%;同时接受精神病及戒毒治疗服务的占8.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竟占53%,可见,还有超过一半的双重诊断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4]。而在我国,只有香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统计,据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一戒毒院2007至2008年共收治150名戒毒者,其中五分之一需固定接受精神病的治疗。而大陆相关的调查研究非常少,社会对双重诊断缺乏重视性。特别是在云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直是泛滥的重灾区,吸食实质上就是对品和的滥用,由吸毒诱发精神病的案例更不在少数。

2双重诊断发生原因及相互影响

药物滥用疾患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综合起来可能有六种相互关系的存在:

(1)因过量用药导致急性的精神病发;

(2)因戒毒而出现的戒断症状继而诱发精神病症状;

(3)长期药物滥用导致精神病;

(4)精神病导致药物滥用;

(5)精神病和药物滥用属于偶然共存;

(6)精神病和药物滥用都是共同受到第三因素所影响,如遗传倾向或环境因素[5-8]。

而在实际医疗服务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面对的双重诊断问题似乎更复杂,我们所面临的是由于吸毒或戒毒产生的严重幻觉等精神病症状或戒断综合征诱发精神病的患者在接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后又继发药物滥用疾患的情况。药物滥用药物滥用,这种模式反映出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两种病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但学术界对双重诊断的看法仍存有较大争议,其中一种观点“医疗观点”(medical perspective) [9]将物质滥用定义为“持久和会复发的疾病”。这种从疾病角度出发,认为患者不是任意滥用不同的物质,而是有选择性的针对物质的药性和效果来选择,是一种“自我药疗”(self medication theory,Khantzian,1985)的过程,表示对双重诊断的理解。但药物滥用是一个复杂,牵涉到生物、心理及社会学的现象,“医疗观点”仅考虑了生理因素对药物滥用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在我国由于吸毒诱发精神病的患者中,一部分转而开取药品做替代毒源,另一部分是由于监护人为缓解患者病情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及减轻照料负担所导致的药物滥用,患者本身并没有积极、自主选择的能力。而第二种情况在云南一些偏远贫苦地区表现特别明显,监护人普遍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加之家庭能力有限,对患者都采取不定量、大剂量的药物控制,并没有任何的康复训练。

3防治措施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但作为患者得到特殊药品的唯一环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特别是我国目前对精神疾病的治疗还多以药物控制为主,康复训练为辅,药物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病人病情的发展,所以合理严格的用药指导能在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中能发挥明显积极的作用。

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药剂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其职责,在开展各项药学服务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督及指导,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严格遵守使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处方限量及过量服用精神药物的严重危害明确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在有条件的医院,要充分发挥现代药学管理的优势性,突出网络在药房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病人信息电子档案,对病人开药情况进行跟踪,门诊病人开药,联网系统同时显示该病人最近一次拿药情况,包括时间、诊断、药品名称及所开剂量,方便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没有条件的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发药时应认真核对病人病历本信息,杜绝患者连续多日开具大量药物。

药学工作者还应加强和临床的交流,对医师是否存在开具大剂量长期医嘱及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开展治疗药物检测,通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各种药物的优缺点,对双重诊断患者建议使用成瘾性低,安全性、耐药性高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取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10]。

医师在接收双重诊断患者的时候,对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全面,除了吸毒史外,心理社会因素、精神障碍史、家族史均很重要。治疗时不能一刀切,要采取有顺序的治疗模式,患者首先接受精神病或物质滥用其中一项的治疗,待获得进展后才转入另一项的治疗[11-12]。

4结语

避免药物滥用,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仅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全社会都应加大对双重诊断的重视力度,形成联动,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报告,2010

[2]Kandol BD: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Drug Use:Empirical Find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Wasnington D.C. Hemisphere Pablishing,1978

[3]Cockett R: Drug Abuse and Personality in Young Offenders. Butterworths, London, 1971

[4]Weaver T et al (2002), Co-morbidity of Substance Misuse and Mental Illness Collaborative Study (COSMIC), Department of Health/National Treatment Agency.

[5]Griffin ML: Arch Gen Psychiatry, 1989; 46:122-126

[6]Rounsaville BJ: Arch Gen Psychiatry, 1982; 39:161-166

[7]Rounsaville BJ: Br J Psychiatry, 1982; 141:437-446

[8]Glass IB: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addiction Behavior, London, 1991

[9]Robert E. Drake, M.D., Ph.D., Michael A.Wallach, Ph.D., Dual Diagnosis: 15 year of progress

[10]郭艳梅,杜波,崔泽,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 31-32

第9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神经症;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1-0040-03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的人格结构及其对社会的反应方式主要受儿童早期生活的家庭环境影响。“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牢,那健康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1〕儿童的早期经验不仅制约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儿童今后在青少年期乃至整个成年期的性格、智能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均有重大影响。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亲子关系的影响作用尤其巨大。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通过她的神经症理论全面论述家庭环境和早期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对现代家庭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霍妮神经症理论的基本内容

霍妮认为,一个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如果家庭环境不顺遂,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父母本人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一种基本的焦虑,从而导致变态人格的形成。与基本的焦虑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基本的敌意态度。儿童越焦虑,也就越敌意地看待这个世界,两者相互交织,就成了形成神经症的温床,虽说尚不构成神经症,却是一块沃土,今后任何时候都可能形成神经症。〔2〕

和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不同,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强调后天环境的作用,认为个体的生活环境是导致神经症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在霍妮看来,个体的生活环境实际上就是个体的人际关系,而神经症源于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童年期亲子关系的失调是神经症人格结构萌发的根源。众所周知,儿童出生后有两种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和安全。霍妮认为,父母是否给予儿童真正的温暖和爱,能否让儿童感到满足和安全,是关系到儿童的人格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温暖和爱,就有可能得到正常的心理发展,甚至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很少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果儿童缺乏真正的温暖和爱,会失去安全感,从而埋下发展出神经症人格的种子。〔3〕

霍妮把父母未能给予儿童温暖和爱或给予儿童虚假的温暖和爱称之为“基本罪恶”,这可以通过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体现出来。而父母的不良行为和态度又会使儿童产生敌对心理,霍妮称之为“基本敌意”。霍妮认为,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真正产生威胁的主要还不是儿童感受或表示自己的敌意,而是他对内心敌意的压抑。儿童为什么会压抑自己的敌意呢?霍妮认为主要源于儿童的无能感、恐惧感、亲情感和愧疚感。儿童的无能感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事实,即儿童在能够独立生活之前必须在生理和心理上依赖父母,而且,父母的溺爱、娇惯等不良教养方式,又人为地强化了儿童的无能感,从而导致儿童对父母的态度变成“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必须压抑我对你的敌意”。〔4〕而儿童的恐惧感也通常因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而产生。处于强势地位的父母如果用恐吓、威胁、禁止、惩罚或大发雷霆等方式教育儿童,可使儿童整天担惊受怕、忧心忡忡,从而导致儿童产生“因为我怕你,所以我必须压抑我对你的敌意”这样的恐惧感。〔5〕另一方面霍妮认为,如果父母缺乏对孩子真诚的爱,他们往往会在口头上更加强调自己是爱孩子的,自己愿意为孩子沤心沥血。儿童会因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而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敌意。此外,儿童常常被教育得为自己任何的敌对心理和任何的反抗行为感到愧疚或产生罪恶感,以至于必须压抑自己的敌意,否则他会以为自己真是一个“坏孩子”而深感不安。在霍妮看来,孩子对“基本敌意”的压抑导致“基本焦虑”,并将“基本敌意”泛化到所有人,甚至觉得整个世界充满着危险和潜在的敌对,而自己又深感无能为力。为对抗这种基本焦虑,儿童便采取各种防御措施,从而形成种种神经症倾向――为了克服无能感,刻意去亲近他人;为了克服敌对感,故意对抗他人;为了克服孤独感,一味逃避他人。若神经症倾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最终将侵蚀儿童的整个人格。

总之,霍妮认为,亲子关系的失调会使儿童产生并压抑内心的敌意,从而导致焦虑,最终可能形成各种“神经症人格”。

三、从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看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实施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霍妮认为,儿童无能感的产生除了是一种生物学事实之外,还取决于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是倾向于让子女强壮、勇敢、自立、能够应付各种环境,还是倾向于保护他们,让子女乖巧、顺从、远离现实生活环境。在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他们的孤独无援、无能为力感通常是由父母的恐吓或溺爱所致,而且这种感觉由于父母始终让儿童处于感情上需要依赖的状态而被人为地强化了。〔6〕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很多父母充分利用儿童的无能感、恐惧感、亲情感和愧疚感,让儿童认为父母的“教诲”不容置疑,如:“宝宝听话,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下次再惹祸,看我怎么收拾你!”“为了你,妈妈都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你怎么还不好好练琴?”“看人家的小孩多乖,我怎么会养了你这样不争气的孩子呢!”于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儿童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敌对心理,从而威胁到自身人格的健全。

溺爱式的爱和暴君式的爱都是盲目的爱,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7〕溺爱式的爱由于爱得过分,对儿童没有明确的教育要求,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行为表现听之任之,因此根本谈不上能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自制力等,结果必然导致儿童的脆弱和无能。暴君式的爱既表现了父母不正确的儿童观,即将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又表现了家长极不文明的过火行为。这样的爱会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扭曲儿童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父母“爱”的牺牲品,从而极大可能地潜藏着产生人格障碍的威胁。可见,对待儿童的不良行为,父母不应只简单追求其能否改过,更应关注其心理能否得以健康发展。父母应创设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与儿童开展积极的情感交流,让儿童敞开心扉,使儿童在民主和平等的气氛中,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诲,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千万不要让孩子只是迫于压力,口是心非地接受父母的教诲。否则,儿童持续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最终要付出人格扭曲的代价。

(二)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庭心理氛围是指家庭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家庭成员心理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心理环境。它可分为融洽型和对抗型两种。家庭心理氛围是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营造的,但主要由夫妻关系决定。霍妮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本人的心理不健康,例如怪异的行为、多变的情绪、畸形的爱以及对子女的不理解。〔8〕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父母关系的不融洽都会导致儿童产生焦虑和压抑。如果父母关系和谐,儿童的安全感就强,反之,儿童就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感,这些消极情感将影响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因此提高家长的素质对于现代家庭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文化素质而言,一般说来,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往往对子女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同时在子女的学业上也能给予较好的指导。相反,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往往本身不思进取,对子女的要求也不高,他们不仅自己不学习,也不关心子女的学习,甚至只顾自己的娱乐而影响子女的学习。父母对子女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儿童是生活在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地融合、感应和参与的状态之中的。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儿童的心灵上。因此,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想改变子女身上的某些缺陷,就应该先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总之家长要努力使自己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儿童具有发展良好个性和优秀人格的家庭环境。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增强儿童的耐挫折能力

霍妮认为,挫折会导致儿童产生焦虑心态和压抑行为,儿童不当的行为表现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当他们内心积存了过多的自身承受不了的压力,又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发泄时,才会选择那些极其不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9〕因此,适时的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儿童的诸如胆怯、妒忌、自卑、孤独、恐惧等不良人格倾向很容易形成,且常常以较隐秘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家长要悉心观察孩子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异常,究其根源,因势利导,以引导孩子形成自我激励、不怕挫折的健康心态,并使孩子在不断的磨练中逐渐形成坚韧、顽强、知难而上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就容易表现得不知所措、意志薄弱,从而产生忧郁、焦虑、沮丧、痛苦等情绪,甚至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极端性格,影响一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自序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83.

〔2〕〔8〕HORNEY K.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M〕.New York: Norton ,1937:89,96.

〔3〕〔4〕〔5〕葛鲁嘉, 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8-69,71,71.

〔6〕HORNEY K.New ways in psychoanalysis 〔M〕.New York:Norton,1939:79.

〔7〕马卡连柯.家庭与学校的儿童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390.

〔9〕HORNEY K.Our inner conflict 〔M〕.New York:Norton, 1945:66.

A New Perspective f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und Personality:

In View of Horney K’s Nerve Disease Theory

Zhou Yange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zhou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izhou,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