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第1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向终身体育发展,但是现在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现就其归纳为“四不够”。

一、领导、家长、学生重视不够

大多数领导都看重升学科目,以升学为主、健康要让位的思想来对待学校的体育课,劳动占用体育课,开班会占用体育课等。把分数和升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只有中考考好了,脸上才有光。还有大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体育课的功能理解不正确,以为体育课就是玩,所以就给灌输体育课没有用的思想,考大学又不靠它,使体育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学生也认为上也行,不上我还可以学点别的,这样就严重地阻碍了体育课的开展。

二、体育师资和体育器材严重不够

现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不够,一些村办小学,人数一般在200人以上,但只有一名体育教师,上课得合着上,一节课100人左右,平均每个学生半分钟不到,试问如何上好这节课,还有就是,课表上有体育课,但根本没有体育教师,只能是班主任以活动课“放羊式”进行。学生根本不知道体育课是做什么的,就知道是一节玩的课。

体育器材的不足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不能正常进行的因素之一,不少的中小学有一个不大的高低不平的场地,一个比较陈旧的篮架,还有几个能玩的球就算很好了,加上领导不够重视,很难出资去购买体育器材,这就限制了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三、体育教师具备的素质不够

农村中小学一般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一般由其他教师兼职或不懂体育的教师来充当,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就是大家所谓的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教师都自由,这样的体育课就可想而知了。要改变这种状况,体育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之外,还应把“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朋友,他们一定喜欢你,这对达到教学目标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给对方带来了乐趣。

四、体育教师的自觉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师在刚走到岗位上时积极性很高,想让学生学点东西,上课认认真真上,备课认认真真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主管领导受升学率的影响,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学存在偏见,体育学科是非考试科目,评职晋级选先进要往后排,加上许多体育教师常年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上无法体现,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问题反思

一、前言

新体育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及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目标该怎样定,教学内容该怎样创新组合,教学组织该怎样打破传统、别出心裁,教学评价该怎样强调过程评价、情感体验等”这些内容正逐渐成为每个一线体育教师的日常话题。同时,各级的新体育课程成果展示活动也层出不穷,新体育课程的研究、实施已渐成气候。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细细品味这几年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总觉得这些精心准备的课中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同时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的。

1.课前钻研不够,准备不足。

(1)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偏差,少见恰如其分。

从教案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其实是很盲目的,不清楚怎样的教学目标才是合适的。很少能看到针对该堂课制定的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

(2)教学的预设缺乏实践支撑,差距过大。

理想的教学状态是教学预案与课堂教学能无限接近,但事实是很多课的预设与生成是有很大差距的。有些预设有点过于理想化和脱离实际,以他们自身的理解和想当然地预设课堂教学生成,导致在教学实际中出现很多令人无法预料的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流程不顺利或不成功。

2.课中看似热闹,实则无效。

(1)过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地位体现。

这应该与新课程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关,许多课都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确实被激发了,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过于被放大了,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等于零。整堂课看起来气氛非常好,非常有趣,非常热闹。

(2)教师动作示范的缺失。

教师示范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传统的体育课评估中,这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打分标准,它体现了一个体育教师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术的特点,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但实施新课程后,部分教师没有正确对待示范这个教学环节。有的教师干脆在整堂课中都没有使用一次示范,最多让学生进行示范。

(3)队列练习有所忽视。

队列队形练习是传统体育教学的精华,以往很多堂课教学的准备部分都会安排各种各样的队列队行练习,如四面转法、齐步走、并队走、向后转走等。队列队行中学生的表现会影响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但新课程实施后,许多课堂教学无一例外地没有进行一次哪怕与队列有关的内容,连调动队伍必需的齐步走都被忽视了,通通改成了小游戏的比赛形式:看谁到位快,导致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怎么排队了。

(4)动作技术被淡化,强调不够。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多进行游戏活动和身体活动,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对技术动作规范的要求有较大的缺陷,少数教师几乎没有指出学生在活动中的技术错误动作。

(5)过分强调过程评价,忽视了总结性评价。

以往的体育课当中,我们比较注重结果的评价,往往采用统一的模板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

但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却发现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现象,教师采用的评价几乎都用于过程评价,对结果评价很少涉及。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练习结果时都只采用了笼统的口头表扬,如“你好你棒”、“真了不起”、“你真行”等,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到内在,即学生往往经过练习后到底哪里进步了,教师都没有进行评价。

3.课后只有反馈,没有反思。

(1)交流流于形式,光说优点不提不足。

在每次公开教研活动中,听完课后,我们总会安排一个评课的环节,或选择代表发言,或随意交流,或专家与听课教师一起进行所谓的“互动”评课,但无论是怎样的评课形式,我们会无一例外地看到、听到评的主要内容都是该堂课的亮点,涉及不足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或一笔带过,给人的影响一般都不是很深。

(2)反思只是流于浅层面,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

有的老师反思只是停留在浅层面,停留在当时,停留在“听听激动,想想要动,回来不动”的状态上。部分老师的反思充其量只能算是反馈,根本没有再往深层次考虑,没有再进一步问自己为什么,这种状态是非常无奈的,几乎不会有很大收获。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过于考虑安全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发现一些传统体育教学中所强调的东西一并被抛弃了,学生刻苦锻炼精神的培养被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被忽视了,学生的挫折教育被忽视了。

一些项目若有一点安全隐患,就会被彻底打入“冷宫”,如单杠双杠类教材、跳山羊类教材等。还有队列队形练习,因为学生不是很喜欢,练习时又比较辛苦和枯燥,往往教学效果不佳,被淘汰似乎是顺理成章,不可避免。

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常被提起的。但新课程后,我们似乎又有些矫枉过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的确确被确保了,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被忽视了。

我们常常批判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导演”、学生做“演员”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给彻底扼杀了。但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又发现学生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老师很少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掌握动作技能的最优化策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学生很“会学”,但教师“不会教”。

③淡化了对体育学习的基本要求,使评价运用出现了偏差。

第3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人口占了我国总人口的50.32%,过半的农村人口带来的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目共睹,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媒介,担负着传播和发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爱好、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在小学阶段就应特别重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在语文语言素养的推进和全面发展。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着重探究。

(一)农村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水平偏低,是我国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尤其表现在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同时,教师素质水平偏低也是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的决定因素。由于城市自身的优越性,优秀教师大多倾向于向城市方向流动。作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小学,教学和生活环境恶劣、福利待遇不高、交通相对闭塞、教学硬件设施薄弱、心理落差等原因导致了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而且,许多聘期已满的特岗教师和农村大学生也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小学里有限的老师里兼职老师、代课老师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样的一个现状是难以保证农村小学的语文课水平的。

有相当多的教师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丧失敬业精神,对教学疲于应付,因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缺乏相关教学方法、策略,造成对某些教学重点的忽略。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应试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小学生语文情操、能力的培养。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明显下降。

(二)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语文教学理念就是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系统认识。传统语文教育理念片面注重教师的作用与权威,教师在课堂中总是不拘言笑的对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害怕老师,在课堂上十分拘谨。不敢随便发问、发言。作为课改后的语文教学理念,主张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合作,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偏远、贫困山区小学的语文教师,长期居住在农村,信息闭塞。先进的教学理念无法在基层工作中真正实施,导致了农村语文教学中仍然走老路子,用老方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把语文教学理解为让学生识字写字,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写字任务。完全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没有把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随性,无视课标。没有认识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资源设施不齐全

教学资源的制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难以执行的一个关键原因。与城镇小学相比,农村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资源缺乏是“硬伤”。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大缺口,难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农村小学的桌椅板凳、教室都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多媒体设备,机房等应有硬件基础设施更是得不到满足。好多学生在危房中学习,不遮风、不挡雨,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不能安心在教室里学习。与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没有条件接触辅助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先进的教法学法难以付诸实践。

三、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启发者着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了吸引优秀教师留在农村,应该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给农村教师经济上的补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常言道:“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自身的质量提高了,才能把知识和能力传递给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只有自身知识丰富了,才能挖掘出教材的内涵,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表达清晰、准确、完整,才能深入浅出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其次,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二)完善农村小学教学资源设施

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添置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手段。通过政府拨款等方式增加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满足农村教师的基本教学设施需求。各级政府各部门通过均衡城乡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尤其是对乡镇中心小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要尽量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齐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边远小学尽量满足其基本的教学活动需要。学校领导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多方筹措资金,添置教学仪器,努力改善教学手段。

(三)转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新课改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只有转变了教学理念,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有动力大胆去创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也会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成长,逐渐变得成熟和充实。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结语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庆松.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长丰教育信息网,2010,(6).

[2] 郑方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 王定华.谈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1).

[4] 王维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攻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第4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有效地传授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知识、凸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农村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的目标,而当前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艰难状态。教师课前认真查资料、研教材、设活动、定步骤,课堂上精心讲课,诲人不倦,课后精批细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可艰苦的耕耘却换来的是收效甚微,为何只有付出没有收获?这是摆在农村英语教师面前不可回避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沿袭的社会环境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

(1)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保守思想作祟。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她已植根于民心,对于外来文化有一种排他性,何况是学外民族的语言。在艰苦落后的农村更是有抵触思想,表现也较突出,他们只想学习汉语,认为能学好汉语,这已足够,大人如此,孩子也得真传。学校开设的英语课是“崇洋”的做法,不值得去学。学生带着这种思想和态度去学英语,表现在课堂上那便是“玩玩而已”,不是“正课”,应付即可。何况英语“稀里哗啦”,那么“拗口”,没有方言那么顺口,也没有俚语那么有趣,真的晦涩难学,倒不如到野外去捉迷藏。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有本事也无济于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说起了。

(2)现时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大多父母长期奔波在外谋生,管教落到爷爷奶奶身上,因老人太溺爱小孩而监管不严,有的对小孩教育不当或缺少方法,导致了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再加上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和一些不利于学习因素的负面影响。上学只是混日子过,没有学习目标,也没有理想,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学习效果。

2.小学和初中英语知识脱节,教学内容衔接不上

大部分农村小学自二年级起也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小学生毕业时未能学完小学英语课程,有些学生甚至26个字母也学不会,国际音标未曾相识,更不用说词汇和句型了,致使知识缺失和教学环节脱节。小学没基础,造成初中“英语大厦”难建造,英语教学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3.教学方面存在缺失

(1)教师对课程轻重认识不足,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没把握好。

(2)有的教师没有从实际出发,不顾农村文化生活现状,从书本到书本,照本宣科,忽略了课程轻易难重及学生喜闻乐听的知识,没有把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以为自己这么轻车熟路学生也就掌握了,因而没耐心手把手地从最轻易最基础字母音标教起,而急于要求学生学会对话等,造成了本末倒置。

(3)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没把握好,对学生期望值过高。

二、针对农村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教师,不但从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而且从生活上也要关心帮助他们。教师应深入走访学生,向学生宣传学习外民族语言的政策,解释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保持与监护人(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和生活情况,争取监护人(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设计正确的学习策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

2.打好基础,培养兴趣

从小学升上初中,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需要一个过程。七年级英语教师应放慢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降低教学难度,再从字母学起,从头抓起,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相互衔接。同时注意培养学习兴趣:课前听英文诗歌朗诵,唱英文歌曲,可以起到有效地“热身”作用;根据初一学生性情好动、喜表现等特点,把教材中简短而实用的对话或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当角色,身临其境,使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所学单词、短句、句型自编对话。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一、语文的概述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者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它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而语文教学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学习汉语的听、说、读、写,充分理解运用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课程。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不活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语意明快的优秀之作。语言的运用非常的精妙,语境也描述的非常美妙,同时中心思想又明确,在学生学习相关语意语境的同时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道德观。通常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领诵或者是全体学生齐诵,再就是抽取学生进行背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但无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朗诵比赛,小组读书会,谈读后感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孔融让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后开小组学习会,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学后感想及以后在家中和学校中怎样做到互爱互助。这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又正确的引导了学生的道德观。

2.师生主体不明确,互动不彻。师生在小学语文教程过程中是相互分离有相互紧密关联的两个主体。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作为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进行互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巧妙的设立相关问题,积极的引导学生,而学生则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在教师的点拨下获取知识。教师充分诠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而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6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一、调查结果

1.38.8%的人认为教研活动开展有意义,55.3%的人认为一般。

2.参加教研的态度:愿意参加的只有28.5%,36.7%的人参不参加都行,20.5%的人没办法,不得不参加,其余人不愿意参加。

3.在校本教研中的表现:有27.3%的人能主动发言,65.5%的人是点到才发言。

4.不愿意发言的原因:24.8%的人认为自身能力不够,55.5%的人认为民主气氛不够。

5.活动效果:67.5%的人认为实效性一般或较差。

6.能达到满意的很少,不满意的占大多数,出全勤的有30.6%,偶尔缺勤的人数占55.1%。

二、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教师普遍认为,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集体研讨比独立钻研好、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比只有同伴的研讨好、同事之间的研讨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好。这说明了教师对目前的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持肯定的态度,也说明目前的教研活动对绝大部分教师还是有帮助的。但值得注意的是:(1)校本教研的效率并不高,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注重“活动后应用”的比例远远低于“整理思路,总结心得”。究其原因如下:① 教研活动形式化。② 缺少相应的教研管理制度。③ 教师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2)广大教师参与集体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在活动中也能梳理教研活动中讨论的问题,听取同事发表的意见,并有一半的教师愿意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但我们发现,教师们“表达自己的经验与不足”偏低,而“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的更低。分析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广大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有感性认识,就能谈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设想,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缺少一定的理论学习,一旦涉及比较深层次的理论化的内容,就不能从新的理论角度出发来进行研讨,因而更愿意“听别人发表意见”。(3)从调查数据中反映出在教研活动前“查找资料,积极准备”的教师不到一半,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教研活动的主题不明确,教师无法积极准备;二是教研活动前,只是负责的教师准备,其他人带个“耳朵”来听,把自己放在“圈”外,主动参与性不强。(4)调查统计的数据反映了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师时间少,工作压力大”“布置任务多,深入研究少”“理论学习远离现实课堂”“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

结合调查的数据,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广大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主流虽然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教师们也能认识到将自己在课堂中碰到的教学问题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对自己的帮助,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时间保证,使得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受到影响。

三、提高农村校本教研的几点对策

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教学的关键。在开展课例型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除了注重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之外,在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中还应注重一些基本做法。

1.教研组针对学校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定课例研究的内容。内容一旦选定,先由执教者独立备课和上课。学校教研组组织相关的教师听课和评课,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形成新的教学方案,然后进行第二次上课和听评课。通过对比,大家探讨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如此循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十分有利于提高基层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学艺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2.不同的教师分别同上一节课。我们尝试让不同的教师上同一节课。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或者由两个以上的教师分别设计并授课,每次上课都是所有教师集体听课、评课,以利于教师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3.学校的教学研究既要集中进行,也要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我们的做法是让同事之间开展横向的互助指导式观课,其目的是通过观课后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问题方面的分析、研讨和相互切磋,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4.邀请专家指导听课。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课,让专家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导向性的评价,这更利于我们教师改进不足,争取进步。

5.全民参与教学反思活动。无论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听课者,课后反思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既要反思执教者的教学,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反思,执教者和听课者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点点滴滴感受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第7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更新 ;明确 ;提高 ;改进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需要,小学数学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和教学方法不得当。面对这两个问题,策略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今天的数学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标准》将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因此,每个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在力求完成教学任务,想尽办法突破重难点,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的说话、活动占据了大半个课堂的时间,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都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而导致了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教学目标不明确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认识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位年轻教师上的一节研究课。上课的时候,他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自己定的教学目标也算“顺利”完成了。然而,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坐势不端正,有的写字的姿势不规范,可这位年轻的教师似乎视而不见。可见,他平时就不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的坏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就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教育观念是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共存。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比如说,在复习圆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圆是由圆规来定半径,再来画圆的。我们做人也要像画圆一样,要有所规矩,要不,就会很容易走上歧途。从这里,我可以让学生懂得一个很明显的道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另个一个问题是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研究学。一节课,教师都按照自己定的教学任务来上。教师讲,学生认真听就行了。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枯燥无味的了,再这样一来,学生就更难接受了。二、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来安排,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第8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策略

朗读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手段,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大影响。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书面作业的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大幅度减少。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增加学生语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魅力,逐渐提升朗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认清朗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及时解决。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所以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这两方面。第一,教师存在的问题。朗读一直是传统教学方法,但随着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加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语文课堂中慢慢减少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导致学生朗读的机会和时间减少。第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性格各异,部分学生内向还害羞,对课上朗读训练存在抵触情绪,缺乏对朗读训练的兴趣。学生的课业压力大,朗读训练机会少,教师教学中忽视朗读教学,这些都是令学生难以对朗读训练产生兴趣的客观原因。即便有些学生喜欢朗读训练,这些客观原因也间接影响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学生的书面作业往往可以很好地完成,但是对朗读训练缺乏重视,很大原因是由于教师在学生朗读时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就要给学生制订具体的朗读标准。

(1)学生朗读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并且发音咬字要清晰,特别是一些生僻字发音。针对一些有方言口音的同学,教师要给与更多的朗读机会,帮助学生克服口音问题。(2)学生朗读时要保持流畅性,要做到不丢字、不多字、不重复。朗读过程中停顿有序,流利无误地朗读相应段落。朗读时声音大小要适宜,并且保持声音强度稳定,不能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况。(3)学生朗读时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有感情朗读。学生在理解文中人物情绪状态后,要在朗读时投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想象成文中人物,形成情感共鸣。将感情赋予到朗读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教师重视朗读教学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采用合理措施,增强学生朗读自信,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一些学生在朗读训练中由于性格原因而缺乏信心,教师一定要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对于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不断增强学生自信。针对朗读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认可。学生受到教师的赞扬之后,心理会逐渐变轻松,解决紧张害羞等问题,在以后朗读训练中更加有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要意识到朗读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要对学生有耐心。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以下三点:(1)朗读训练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容易培养,教师要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朗读训练。(2)教师要给学生适当表扬,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教学,特别是自信心缺乏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朗读的发音咬字进行纠正。教师也可以通过举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主动性,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更有助于朗读教学工作进行。(3)发挥榜样的力量。学生中不乏朗读能力出众的学生,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做正确示范,给其他学生起到带头作用。

3.相关朗读教学建议

(1)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学生朗读能力提升受到很多客观原因影响,时间不充裕就是其中最大原因。因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组织更多的朗读训练,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朗读作业,为朗读训练提供时间保障。(2)正确选择朗读形式。小学语文课文的种类繁多,一些文章适合分角色朗读,一些适合学生单人朗读。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安排朗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灵活多变。

总之,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学习语文。朗读更能让学生领略到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培养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9篇:小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只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把学生识字看作是老师教字,即今天学的字怎样记,怎样用,明天学的字又怎样记,怎样用,却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提高。更有甚者,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储存信息的“电脑”,每天定量给学生输入新的内容,不加消化的灌输,然后就进行一系列程序化的死记硬背。这样的识字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人文精神等,使学生只知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

(二)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材安排多种形式识字,比如:在韵文中识字、查字典识字、看图识字、读名言警句识字……目的在于编排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然而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在课堂上仍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

(三)不突出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还是注重了实践,加强了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训练,但有的教师在写字训练过程中却忽略了几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突出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比如教给正确的写字姿势、运笔方法,指导使用田字格和注意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等。一些教师只注重写字的结果,不管写字的过程。一次写差了重写,重写差了再重写。如此重复,岂能进步?

二、解决的方法

(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生字的巩固,同一生字的对比练习等,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另外,教学方式、方法也应灵活多变。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字识字法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策略。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并适时配以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