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改进”的要求。历史课程改革标准也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之前,我们进行了集中培训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基本理念等内容,使我们的教学思想已受到极大地触动。
通过历史课程改革的培训,鼓励教师要大胆实践、创新、改进,在此,笔者谈谈在课程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一、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以往的教学强调一致性,教师在课堂上当主角,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同样的内容,学生学习共同的知识,最终的反馈、标准和结果都基本一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丢失了自己的个性,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
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同个体,存在许多的个别差异,正如智力差异、基础差异、性别差异、个性差异以及认知能力差异等。如果给存在如此多差异的个体以同样的教学手段、方法,那肯定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健康地成长。新时期我们所需要的是多姿多彩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体,而不是同一个模式的学习机器。
二、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对新时期教师来说,要做到教学行为要符合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的要求,并非容易之事。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增强自身实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师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知识,即历史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此前历史教师应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具体包括,(1)整体性知识的学习掌握整体性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教学广度的线索,(2)综合性知识,这是指某历史知识与其他历史知识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加强综合性知识。对合理提高历史教学的深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重要的价值。
2.条件性知识。识别教学思想,观念的正误,是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主因。按照教育科学规律进行改革的条件,提交改进教学行为的能力。
3.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积累和提炼出来的知识。历史教学要增强实践性知识,应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提升为教学规律,使其对自身,对他人都有指导意义,成为有用的、有效的知识。
三、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等多重任务。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提高教师组织和调控教学,对学生发展也至关重要。
理顺教学关系、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在评价学生见解时,语言要科学严谨,又要留有余地,不能绝对化。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多用鼓励性语言,尽量少用批评性、伤害性语言,要保护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直言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和大胆创新的个性品质。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总体目标。不必指出具体的途径、方法,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的限制。教学以教学内容的组织加工,教学环节和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等多方面为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要有学生自主活动优先,教师点拨指导在后的教学意识,尽量做到“学”优先、“思”优先、“议”优先、“评”优先、“结”优先的教学理念。
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
此前的历史课程总是以语言文字贯穿始终。而不善言辞的学生在此情况这下只会更加的沉默。学生的个性受到了禁锢,他们特有的专长也无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历史课堂。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课堂上,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历史大事年表,然而所设计的大事年表多种多样,有表格式、数轴式、图画式等等,不用一字而概括一段历史。这样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价值取向课程开发
一、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群和学习者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具有范例性和典型性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为载体,按照劳动组织方式和典型工作过程整合知识,学习者在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中基于任务和在任务中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体系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过程分析基础上
课程体系不再是简单按照学科之间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也不是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简单化的组成串行结构,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确定课程标准和构建课程内容结构,按照行动体系导向和职业岗位群的关联度、工作任务的整体性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要以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转换为前提
在对主干产业和典型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对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见图1),以此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的结构要素设计出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突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和要素真实。其课程形态的物化成果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起点,开发出以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为主体,体现“四新”技术并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的系列化课程。
图1 从职业领域向教学领域转化的流程分析
(三)课程标准要遵循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在对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以形成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同时参照行业(工种)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鉴定标准有关要求;以完整、典型的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重视工作过程知识的迁移与提高,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对学习者作为未来职业人、社会人和现代人的需求。
(四)教学过程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做”合一和“手、口、脑”并用的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和序化知识,创设职业化学习情境,把工作过程各要素标准“真实”地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在获得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同时,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培养学习者完整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五)教学评价要坚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业评价时,注重将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和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创新性相结合;注重将行业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关注全体学习者的发展。
二、关于“以能力为本位”
“以能力为本位”就是把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的,但这种能力绝不只是某种职业技能或简单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向学习者自我发展、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按照德国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划分,大致分为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是个体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有目的、专业化地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这也包括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归纳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系统和过程关系的认识,具有职业特殊性。
(二)方法能力主要指在独立学习和工作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特别指掌握获取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应急处理和应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能力,不断适应未来职业的转换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是做人与共事、社会关系与矛盾、与他人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能力构成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能力,然后是社会能力,最后才是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职业活动不涉及具体的专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以外的跨专业、跨职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质疑、批判、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学无止境的专业知识、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主要通过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主动面对和积极应对知识更替及职业变化的挑战。
图2 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解析
三、关于“以实践为主线”
“以实践为主线”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本质内涵,即任何职业劳动都是以职业和岗位为工作形式进行的。
(一)“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
职业实践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职业实践是否科学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关键在于是否以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作为逻辑起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培养学习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二)“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课程标准与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应该参照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标准。课程的内容要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问题和课题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掌握为课程结构的逻辑起点;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工作项目为单位并按实践能力形成的需要组织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的进程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三)“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人员主要有行业企业专家与技术人员、课程专家、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等。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从“人才购买者”的视角深度参与课程定位、课程转换、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和可行性建议。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遵循:行业企业调研―职业领域边界划分―确定工作模块―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转换―课程体系建构―课程标准研制―核心课程开发―编制学习单元等。
四、关于“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一)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教学项目为载体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进行细化,把理论知识、实践技术与实际职业情境有机结合,将典型生产项目或者服务项目进行教学转化,通过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形成系列化的典型教学项目、实践案例和学习单元。
(二)需要开发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体的学习资源
它主要反映在课程模式与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和案例化。一门项目课程可设计为若干个项目,一个项目又可分为若干模块。项目课程之间、某门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和“层级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将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构建和选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技能考核要求等。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4]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范式)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论文关键词]能力 高职会计 电算化课程 改革
随着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行业领域划分的不断细化,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第一线的会计、出纳、会计软件操作、维护,会计审计分析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培养目标可以看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三种能力:核算能力、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只有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进步,在发展中求进步,不断地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笔者仅以能力为核心视角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能力为核心视角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从教学方法来看,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重视知识的传授,只教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知识,而缺乏怎样具体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往往忽视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的学生则是只会动口,不会动手,只会说不会做,只会讲大道理不会将理论变为实践。“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虽然知识的传授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但是知识传授不可替代能力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如此。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是以教师教为主改变为师生互动,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以前职业院校的教育主要以教师教为主,教师只管在课堂上教课,只管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也不管学生是否听,是否爱听,是否愿意听,是否喜欢听,一概不管不问。教师只管教,对学生是否学,是否听懂,是否学会知识充耳不闻,教学效果不好。鉴于此,应改变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师生互动,变“教为主”为“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教师教,也可以让学生预习以后让学生讲课,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课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和纠正错误;也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也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些会计角色,从角色扮演中去悟“会计”的一些原理,去体验不同会计角色的行为特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案例,融会贯通……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彻底解决学生学习的爱学、好学、会学和学好、学会的目的。
二是以教理论为主改变为理论实践并重,实现学生从“会说”到“会做”的转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门型实用人才,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实际工作的能力,一毕业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就能从事一线的实际工作。因此应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要理论与实践并重,以理论指导实践,经实践检验理论。也就是说,要在理论的教学中融入实践技能,在实际能力的培养中解释理论知识。在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实际工作的技能,在教学生实践技能时,以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就是在教理论中有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实践技能中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彻底改变以往只教理论,不教实践,或者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变为理论和实践并重,从而使学生实现只会“动口”不会“动手”到“口”“脑”“手”并用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建造一流的、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加强实践学习提供条件,为学生动手提供场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是以教师讲评为主改变为师生互评,实现学生从“学会”到“记牢”的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都要对这一阶段知识进行讲评,对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进行概括归纳。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收效不大,效果不太好。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师讲评的教学方式,要让师生互评,形成师生互动,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说,就是让学生来作阶段讲评,可以讲评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可以对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进行概括归纳,可以讲评前一阶段重点、难点;可以讲评教师前一阶段所讲授知识的得失,可以讲评教师教学方法是否适当;可以在理论讲解中讲评,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讲评;学生可以对学生讲评进行讲评,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讲评进行点评,学生也可以对教师讲评进行评论……总之,就是形成师生互评,在互评中学到知识,在互评中学会知识,在互评中记牢知识,在互评中学到具体的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记牢”、会操作的转变。
转贴于
二、以能力为核心视角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必然涉及师资队伍的改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ERP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不断完善及电子商务新领域与财务软件的逐步整合,原有的师资队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师资队伍不改革,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发展,影响到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的培养。
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社会最活跃的因素。自从有了人类,人便自觉与不自觉地被纳入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形态中。因此“管好教师、用好教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学好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就是要开展“五帮五学”活动:一是从队伍建设上进行帮与学。主要从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两个方面进行帮学,如进行互派骨干,开展业务培训或领导挂职锻炼等方法,学院要尽其所能为教师提高素质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条件,真正从帮与学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从工作业绩上进行帮与学。主要从帮与学中解决因观念制约学院发展的问题。要在帮与学中进一步端正观念,使工作目标更明确,开展各项工作的措施更有力。三是从管理机制上进行帮与学。主要从教学改革、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方面开展帮与学。通过开展帮与学,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水平。四是从艰苦创业上进行帮与学。主要从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方面开展帮与学。通过帮与学,使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五是从科技强院上进行帮与学。主要从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等方面开展帮与学。各自要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在科技强院、教学科研等方面相互学习与帮助。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达20年之久的美国教育家科南特曾说过:“一个学校要想站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那么,如何培养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师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革:
一是以岗定人,选好教师。变“因人设岗”为“以岗选人”,使有能力的教师、适应岗位工作的教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创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许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教,本身缺乏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再加上繁重的授课任务,使他们既无暇更新会计理论知识,更无法亲身体验企业的会计实践工作,在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使毕业生适应不了就业的需要。因此,应培养“双师制”复合型的教师人才,在教理论的同时又教给学生技能,在教给学生实践技能时又传授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型实用型人才。
二是明确规范,制约教师。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建议,让教师明确该为或不该为的具体事项,注重发挥制度的监督、制约功能,靠执行制度、遵守制度维护正常的办公、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能力的提高。
三是狠抓奖惩,激励教师。要通过对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兑现奖惩、兑现政策,使教师明确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基本道理,努力创造一个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而现有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且知识更新慢,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结合较少,缺乏对新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与企业和各大财务软件公司的接触不多,很少专门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很少专门做横向课题。能够帮助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极少。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管理素养不高,缺乏复合型、通才型知识结构的教师,不能适应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需要。因此,要加大对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大对教师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奖惩,该奖的要奖,该重奖的要重奖,该罚的要罚,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从而达到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的目的。
四是以人为本,培养教师。要通过制定育人、树人等管理办法,狠抓教师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敬业精神等方面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成为适应工作需要、岗位需要、形势需要的全能型、专家型、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抓培养,高职院校通过输送优秀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进修、深造、访问等形式,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补充,能够真正做出一批引导学科发展前沿的优秀成果;要抓提高,选送优秀主讲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有机会走出学校,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能够给学生带来课本以外的信息。要抓引进,积极吸收社会上的企业骨干、专家、能手作为学校的特聘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鲜活的力量。要抓“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使“双师型”教师在任课教师中达到80%以上,从而真正解决“双师型”教师人才贫乏的问题,解决影响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转贴于
三、以能力为核心视角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到底学没学到知识,用什么来衡量、来检验呢?传统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依然沿用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手段的考评方法,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期末、轻平时”“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技能”,这种方法是一种“学校主导型”的考评体系,考评过分强调全面发展,并且考评目标与用人单位目标没关联,对成绩的考查仅限于必修的分数。因此,传统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考评结果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无法公正衡量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对于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考核,也就是在期中或期末试卷中,编制几个会计分录或是填制几个报表数据;而对于独立开设的实训课程的考核,通常也是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且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此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也主要是应试式的,缺少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的认识,只要考试能通过就万事大吉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革:
一是以等级制考核来评价。等级制考核评价方式应围绕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教学目标,根据会计电算化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不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而是采用“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30%,能力成绩(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20%”的方法确定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次,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地点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是手工实训室,如在手工实训室通过做一整套会计账簿来体现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是实习单位,通过对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走访、查看,听取实习单位领导的评价,综合以上情况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进行考核。
二是以学生学到的技能来衡量。高职电算化专业就是培养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第一线的会计、出纳、会计软件操作、维护、会计审计分析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的质量高不高,教学水平怎么样,其检验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培养出了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有核算能力、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只要具备上述的条件和能力,就是培养出了合格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不具备上述的条件和能力,就是职业院校培养出了不合格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
三是以就业率的高低来检验。现在社会上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也就是说一到工作岗位,就能干,就会干。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如果一毕业就就业,就业率很高,就说明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质量高,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强,培养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合格的人才,培养出了社会急需的人才;反之,则相反。现在有的高职院校同社会挂钩,以需而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一毕业,这些企事业单位就把全部学生招录,成为该企事业单位的一名员工,这也不失为人才培养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应用型;环境工程;核心课程
一、打破常规,多元化的上课手段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大胆的融合与创新,不拘泥于现有的上课手段,将上课形式多样化、多元化,走出课堂,将图片教学改为实物教学,让学生走进施工现场及各个污水及废物处理处置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到工地去接触实物。通过授课方式、上课形式以及上课地点的改革,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场应变能力,最终把我们的毕业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企业急需、行业必须的应用性、职业型、综合型、环境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希望在新的授课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双创精神,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扩大学生的晋升空间。
二、发现问题,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后的上课方式很灵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了,对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好事,约束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多了,学习主动性增加,但对个别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也是机会,偷懒的机会增多,因此,调动全体同学的上课积极性成为了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的教师结构是整体学历偏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差,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真正地在施工现场待过,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指导上不去,因此我们要求课程的指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下场充电,主动深入到处理现场,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多多参与横向课题,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在进行现场授课时,一般都采取双导师制,在工地聘请一名经验丰富的现场指挥员给学生们讲解,具体的理论知识由学生的课程教师讲解。在现场上课时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到工地后很多工作不会做,不敢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着重这方面的培养。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1.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课程改革注重分层次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思想,让爱学习的学生认识到考研的重要性,让不爱学习的学生对专业课感兴趣。这一做法效果显著,平均考研率达到了35%以上。同时,因为有些学生专业课成绩不好而未能考研成功,本项目在改变上课方式的同时也关注到考研比较多的学校的专业课内容,课程内容改革上在结合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同时兼顾其他学校考研大纲,做到上课内容与时俱进,兼顾各个方面,为考研学生顺利升学做准备,通过上课内容的改革达到考研就业两不误的效果。
2.着重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
课程改革应在培养方案中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的“三维度,一融入”课程体系。实践表明,优化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竞争力有很大帮助。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国家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双创能力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一所应用型技术大学,作为新一代的环境人,我们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会,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努力培养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符合地域经济的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具有很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毕业生,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打造碧水蓝天服务。
3.理论结合实践,具体落实“四个环节”
把环境工程的核心课程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特种废水处理技术、水处理设备与安装、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等理论课程,以及配套的实验和课程设计融合起来,各拿出一部分学时到现有的各实习基地去上,在上课过程中有提问,在现场回来后有作业,一周后全班有总结,最后对上交的作业有成绩,通过“四个环节”避免了不认真学生偷懒,使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到了实处,使教学效果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前几届学生的反馈效果非常好,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对现有工作不陌生,上手快,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四、多点融合,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应通过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已经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将产学研的优秀成果纳入到本科教学当中,让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多角度、多层次地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可以让关键的且需要实践能力的专业课在企业或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基地的资源,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融入到实习基地的实际生产中,让学生认识最新最好的科研方法与仪器设备,了解、参与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优化产学研合作方式,既能实现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基本职能,又能为大学生创造实践、科研的机会。利用实习基地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设备上的优势,对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更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要想建立效果好、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关系,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主要的保障条件有三点:第一,要有多名具有丰富实践与理论经验的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得到很好的指导,保证教学效果;邀请实践基地专家进入课堂开展讲座活动或授课,专家在课堂上能够将生产实际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以及遇到的技术管理方面难题和解决途径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了解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要有鲜明的就业方向和办学特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给其制定出适合他的毕业去向和就业方向,同时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再进行具体的指导,做到精准投放,效果突出;第三,要建立一批有特点的实习实践基地,保证满足不同的就业方向,同时要在每个实习基地聘请一到两名有经验的指导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核心课程 改革 建议
一、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有效推进
部分高职院校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即缺少必要的课程改革制度引导激励课程改革,也缺乏必要的课程改革专项基金,难以保证课程改革,收效甚微;同时还存在着基层教学单位管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够、探索研究不够等问题,难以有效指导和检验课程改革。
(二)改革探索不够,方案设计不足
一是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知其型不知其髓,形似神不像;二是课改人员分兵作战,没有一个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开发小组,不能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效应;三是课程改革单独进行,没有放入到课程体系重构中去考虑,难以形成整体效果;四是课改立项不够,职称科研、职称论文普遍,缺乏针对性的课改研究。
(三)特色定位不准,缺乏有效培养
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上,还体现在课程改革的特色上。一是对课程的特色定位描述不够清楚,不知道要在哪个方面形成何种特色;二是缺乏培育措施,难以出成果。
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流于跟随前列院校,跟随市场需求,很少考虑专业课程群的综合建设,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核心课程不过是课程体系中虚有名号的一部分,没有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没有作为本院校本专业的特色进行发展。
二、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核心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等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阐述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要之间的差距及高职教育当前的改革形势;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描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内容、方法和成效等。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完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核心课程,缩短核心课程与就业能力之间的距离。
课程改革的思路要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为先导,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实际产品为载体,参照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瞄准国家精品共享课程指标内涵,以校企双方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改革与研究。
(三)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
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二是对课程改革进行管理,设计好改革和研究的内容,做好课程改革的分工、监督课程改革的进度、分析总结课改的成效、形成课改经验材料。
(四)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首先是确定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参照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其次是制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以《3DsMAX+VRay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两个学期的课程,首开学期以基础为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学习建模的应用性不高,会影响学习兴趣,建议教师以赛促学,带领学生参加建模设计大赛,从而转变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学期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变动,使其适应不断更新的软件知识。
第三是进行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教学模式要体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a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以《3DsMAX+VRay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学好它很容易,但是能够让它为人们服务,让它成为学生的谋生手段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需要把课程拓展到课堂外,实地量房,与客户实际地沟通、交流,能够抓住客户的真正需求,以及准确直接地表达自己作品的特点等实际“课程”。
三、高职核心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建议
(一)不断更新课改理念,内化教师课改动力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过程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评价理念,并将上述理念融入教师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深入探索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吸收各大高校,乃至国外学院的课程经验,多方试验和探索,寻找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完善。同时要加强教学模式设计,逐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改能力
选派骨干教师带着课程改革任务赴外校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和开发经验,与类似院校建立长远、稳固的教学合作。同时聘请知名课程改革专家指导课程改革,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固化课程建设成果,使广大教师课程改革观念、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一、高职院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特点
高职院校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是因需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专业、课程的对接性不高的问题而必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对接产业、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群,将课程对接目标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构和工作任务,以职业技术技能、实用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育教学主线。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这些对接做得不够好,其课程无论从内容、类型上还是评价、管理上都没有达到良好的职业性和高等性,用人单位对此并不十分满意。二是因需要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效果而必要。调查显示,来源于高考最后录取批的高职学生对于语言、逻辑能力的学习,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基础不牢、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较为抽象、不能直觉到学习成果和意义的知识技能既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超越了他们的学习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效果大多不佳。三是因需要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水平而必要。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在各个方面与本科高校同类课程相雷同,缺乏鲜明特色,这种情况不应继续下去。
我国高职院校多是由中职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于1995年-2010年间成立,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由于初期办学条件欠佳、办学思路不够清晰,所以关注的主要理论问题是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谁更优先的问题,即“姓高还是姓职”的问题,此间也进行了大量各式各样的课程改革,但缺乏相应的课程理论指引,是探索性、局部性、自发性的改革。而当前高职院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办学条件趋于优化、高职课程教学理论已经基本成型的背景下进行的深入微观实质层面的教学改革进程,具有规范性、整体性、自觉性。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革课程观念:从知识本位、灌输结论为重向以能力本位、激发行动为重转变。
关于“课程”定义,据说多达117种,因而“课程”被人称为教育领域中定义最为糟糕而又使用最频繁的术语。我们认为,课程是按预定方案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最基本教学活动形式,它在内容上、组织上、计划上、过程上、结果上都具有特殊规定性,即它以知识门类或按照其他划分方式设定的知识群为教学活动内容,以专门有序组织的资源为教学活动保障,以基于育人目标的具体设计为教学活动计划,以教师、学生、教材、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活动过程,以学生获得经验为教学活动结果。可以将“课程”形象地比喻为“跑道”,意即课程是静态的东西(如事先铺好的“道”)与动态的东西(如“有人在跑”)的统一体,“预定方案”和设计好的“特定情境”就是静态的“道”的内涵,“最基本教学活动形式”就是动态的“跑”的内涵。“道”为“跑”而设,“跑”因“道”而利。
知识本位指以知识为课程内容、以知识掌握为课程价值标准的课程观,它往往依托抽象符号构置的虚拟情境,远离生产、服务真实情境。灌输结论是以教师传授标准答案、学生加以认同和理解为特点的课程观。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足,教师对企业职业岗位的相关技能、经验掌握不足,学校课程资源不足以胜任课程改革需要等问题,所以,高职院校中知识本位、灌输结论的课程观依然顽固地存在,使部分高职课程成为学生“不跑”的课程。
能力本位是以能力为课程目标、以能力获得为课程价值标准的课程观,强调将学生置于得到充分实践体验的教学情境。激发行动是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示范引发学生体验排除解决问题中的障碍的过程、以问题启发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课程观。这些新的课程观是现代职业教育所需要的。能力本位、激发行动为重的课程观,实质是让学生“跑起来”——即心跑(被吸引和激发)、身跑(有目的地操作行动)、全身心卷入进来,在卷入、参与中提高。
课程观的更新,不仅需要教师的观念意识本身发生改变,而且还必须逐步消减旧观念所关联的外部条件,加强新观念形成所需的基础条件。
2.改革课程目标:从缺乏对接的目标意识向主动对接岗位群工作过程和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目标意识转变。
一些专家认为,职业能力具有三层塔式结构,最底层是职业核心能力,中间为行业通用能力,顶层是岗位特殊能力(又称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与岗位特殊能力又合称专业能力。在职业能力中:(1)岗位特殊能力是劳动者针对具体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决定劳动者是否胜任具体特定岗位。(2)行业通用能力是劳动者适应某类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决定劳动者能否在多个岗位之间转换。(3)职业核心能力被视为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一般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和普遍要求,决定劳动者可否适应各种职业、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1998年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组提出了由“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组成的“8项职业核心能力”。但我们认为“职业核心能力是对专业能力具有基础性、统驭性、迁移性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调研观察能力、运用科技手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性元认知能力、创新革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学习能力、环境与安全保护能力、价值评价能力等十二种能力。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切课程的主要目标。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课程目标,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课程目标。应根据对专业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结构、过程和任务的调查分析,明确从事目标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方案、教学大纲,进而明确任务项目情境化的 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目标与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结构、过程和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良好对接。
3.改革课程结构和类型:从类型结构不良、水平较低、可选择余地较窄向类型结构优良、水平提升、可选择余地宽的方向转变
第一,通过课程再造,使任务课程、项目课程成为高职课程体系的主力。任务课程、项目课程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体验活动而达到任务完成或达成项目成果的课程,高职专业课应全部实现向任务课程、项目课程的转型。部分以学科课程为代表的基础课,必须砍掉其中与职业活动实用相关度低的部分,而保留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且为职业活动所实际需要的知识课程,但这类课程也应向向案例化、实践化转型。
第二,提高高质量水平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促进全面提高课程质量。高质量水平课程是由高质量的师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等课程资源支撑而达成的高水平课程,只有致力于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和管理,使课程资源趋于优质和丰富,才能保障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为此,高职院校应设立课程建设标准,务实地提高高质量水平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
第三,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重,扩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度。当代教育思想倾向于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反对将学生视为批量生产、规格整齐划一的产品,鼓励将教育教学过程视为“盆景栽培”的活动,扩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度,甚至扩大学生选择教师的自主权,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因此保持适度的选修课比重也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
第四,将核心课程精心打造为真正过硬的高水平课程。核心课程是对形成某专业学生的岗位特殊能力具有直接作用的一批重要科目课程,即“刀尖课程”。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选择具有重大价值的专业问题划定核心课程,并按照解决这些专业问题的步骤、要求而组织核心课程中相关知识、技能的呈现方式,优先确保其课程所需资源。
4.改革课程内容编排方式:从围绕理论展开向围绕实践展开转变。
围绕理论展开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逻辑编排课程内容的方式。这种课程内容过多地将抽象理论的内涵置于课程活动的中心,将理论的实践意义、理论的实际运用方法和相关的实践活动置于从属地位。当前的高职课程由于偏重表述条理性、理论概括性,所以实际上形成了“围绕理论展开”的课程内容选择与编排模式,其教学情境高度抽象、符号化,极容易引起学生厌学、难以理解接受的问题。
围绕实践展开则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逻辑编排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体现鲜明的亲身实践(操作)性、经验归纳性。如果是学习理论,也应当在反复呈现实践项目引起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之后再呈现理论本身,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说明理论的用途和用法,以理论的实践意义和实践方法作为理论教学的中心内容。“围绕实践展开”意味着重视创设让学生易于身心卷入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易于得到关于其操作行为的及时准确的反馈评价,让学生易于从操作所得成果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5.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从教条教学法向情境教学法转变。
教条教学法指教师将知识真理作为教条逐条呈现并解释说明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的教学方法。前者是枯燥无趣的,往往导致学生机械学习。后者是生动有趣的,例如,通过案例、故事、项目、任务等情境传达知识,就容易引起学生进行意义学习。
情境是由目标、角色、背景和规则构成的事件氛围及场景。良好教学情境,需要角色人物运用一定知识、技能和态度去分析背景和规则中存在的约束条件、障碍和矛盾、达到预定目标,最能展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意义及价值,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体验角色的认知、情感、意志过程,从而建构他自身对新知识、技能、态度的认知结构。特别是在项目课程中,情境的创设还有利于学生直观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成功体验,进而形成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态度的自我效能感。情境可分为真实的、仿真的、描述的等情境类型,哪种情境最好实际上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其他具体因素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职课程必须大量地运用情境教学法。
6.改革课程管理:从少数环节的管理向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转变。
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设置、开发、计划、实施、监控、评价、诊断等活动以及课程资源管理。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管理上仅仅关注了课程计划、实施、监控、评价等少数环节,而且所管理的这些环节还有许多控制盲区。
课程管理应向全过程、全方位延伸,特别是应发动和组织教师投入到课程开发和再开发活动中。课程资源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不断开发、再开发而趋于完善。一个高职院校整体上的课程资源质量水平就是这个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根本。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1.校企合作,借力促改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强劲的动力。在校企合作开展不佳的高职院校中,课程改革的动力单一地来自院校内部。对于体制机制僵化的公办高职院校,仅靠内部动力推动课程改革,多数不可能成功,因为其改革的内部动力往往无法抗衡阻力和惯性力。而在校企合作紧密的高职院校中,课程改革可以获得内外两方面的拉力和压力。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最了解所需人才的培养规格、岗位工作能力素质要求,最有资格评价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甚至掌握最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实用知识和相关信息。借助校企合作的合力来推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就有了明确的对接对象或参照,教师才能明确课程建设的差距、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课程改革应当首先从校企合作入手。
2.加强培训,模板示范
高职院校可通过对部分先进教师的培训,使一部分骨干教师掌握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和技术。同时通过对管理干部的培训,使其明确课程改革的整体设想、任务要求,保持工作步调一致。在培训后,可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各类型课程,组织部分教师先行探索,并经专家验证和实践检验,形成一批课 程改革的模板。有了这些课程改革模板之后,就可分类指导,全面启动大规模课程改革行动。
3.教师攻关,再造课程
可以教研室或教师自愿组合的课改项目小组为单位,制定课程改革计划并向系和学院有关管理部门申报,学院有关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制定全院课程改革计划并限期完成的课改任务书。教研室或课改项目小组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攻关,有条件的单位还可聘请企业专家咨询指导,共同完成课改任务,使课程在形式、内容、类型上面貌一新。
4.逐门验收,奖惩兑现成课改任务后,可提出课程验收申请。由学院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课程进行评审验收。可设立精品课程、达标课程、未达标课程三种标准进行评审,对评为精品课程、达标课程的教师和课改人员分别给予奖励性待遇。对逾期未达标的课程,给予相关人员以一定的惩戒措施。这样只需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就可是达标课程逐步达到100%,实现提升课程质量目标。
5.严密组织,务求实效
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时期,应分阶段、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协调课程改革工作,不打无准备之战,对出现的偏差、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应最大限度地化解改革阻力,以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说服工作消解思想疑惑和各种怨言。应最大限度地激励教职工的首创精神和保护群众积极性,使师生成为课程改革的真正主人翁和受益者,使师生的成长进步与整个高职院校学院的成长进步协同起来。
参考文献
[1]鲍洁.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4,(6):9-12.
[2]郭思乐.现代学术观念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高教探索,1998,(4):21-25.
[3]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6,(6)(下).
[4]黄克孝.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7).
[5]张竹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
关键词:中职学校;越南语;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的市场日渐国际化。大量的外资企业以及涉外旅游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市场对越南语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越南语的作用日益凸显,给培养越南语人才的中职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如何使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如何进行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是中职学校越南语教师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进行探讨这个问题。
一、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也应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中职教师应当树立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中职教育应当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真正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中职教育具有技能性、操作性和岗位性的特点。中职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是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思
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既适应社会及企业需求又要适应学生发展。结合点就是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职业素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职业学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以职业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道路。职业特色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育人环境上,更应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要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的专业,更要靠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适应性、针对性强的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课程。
(一)核心课程结构改革
核心课程改革首先应从教材内容上改革。改变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脱离的状况。要适应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人成长规律、理论实践一体化。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校本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必修课,课时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30%。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职业岗位群素质导向的课程,以及针对职业岗位、具有典型职业特征、对职业能力起重要作用的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课时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50%。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的特色课程,课时数不低于总课时数的20%。将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规范的越南语核心课程体系。
(二)核心课程内容与实施
中职学校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本校办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性质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对越南语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掌握的整体知识和能力构成的调查分析,确定“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要以典型产品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或情景模拟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师资队伍改革
目前我们的师资队伍是一支以语言文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与我们所要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型人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技术、了解国内外专业、课程发展状况及较强课程实施能力的一流教师队伍。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改革
越南语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从教材选择上,刚开始学要选择容易一些,以后逐渐加大难度。(2)从学习内容上,主要涉及导购、导游、酒店服务、商贸服务等职业岗位能力,有目的性的从这些方面学起,从简单的商务专用词、产品解说词、广告说明书等。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用到的接待问候用语、沟通用语、促销技巧用语等内容学起。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就业岗位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知识、能力、素质高质高效同步培养的目的。(3)从就业岗位上,以典型产品和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情景模拟岗位工作任务实训为主。每周安排6节课,2节讲授理论知识,2节课进行岗位工作任务重点难点练习,2节课进行情景模拟岗位工作任务实训演练。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熟悉工作程序和进一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五)教学方法改革
越南语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际上是把语言技能从理论转为应用的过程。这种转换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得以实现的。
1、利用场景模拟教学改革
中职模拟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企业工作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形象、生动、科学的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模拟教学是教材传授方式和教育对象的桥梁,它主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有更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和表达观点提供有力的工具。
2、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越南语的最初学习阶段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越南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岗位模拟教学,形象直观,环境与过程逼真,结果明确,便于组织,效果明显。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制作生产服务工作场景,岗位工作流程。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掌握。教师可以把从网络上搜索到最新的教学资源,最适合学生的背景知识呈现给学生,展现最真实社会背景、生活环境、语言环境、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
三、加强实践能力教学环节改革
(一)加强工作过程实践模拟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跟以往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的是抛弃了繁、难、偏、旧的内容,要求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把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做为重点实践教学环节。如:学生在懂得了如何使用导购用语,但在实际中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导购工作的流程的具体情况。所以,老师让学生进行模拟企业导购员的工作流程,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导购员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导购的,通过模拟工作过程切身体会失败与成功。发现问题加以修正,对上述模拟流程做全面、综合的总结,使学生轻松、深刻、系统的学习。在模拟中,老师将实际工作中正确的导购方法以涉及的有关语言、注意事项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自身条件、能力不足和差距,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会更加努力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掌握岗位技能。
(二)加强工作岗位实地实践教学
除了在课堂进行岗位模拟实践教学,还可以多次安排学生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实践教学。如:到旅游商品店做导购员、到旅游公司做导游、到中药店做销售员等。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能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内接触到一些企业岗位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岗位实践教学打破传统语言课堂教学的模式,把学生在课堂模拟运用到真实的岗位实践平台,让学生亲临工作现场,全方位认识和了解行业、企业的机会,并从中学到知识,获取经验,学以致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的任务使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学历型转向技能型,职业教育要突出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传统教学模式。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主编:《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龚建森、王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现代上贸工业,2008年
关键词:虚拟现实;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88-03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talent market, cultivat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skills, post suit ability of students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analyzed the shandong province virtual reality problems between talents demand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Using the mode to build and project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mmarizes the virtual rea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e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 of thought,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and innovations. Better teaching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the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on of talents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传统行业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力,如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等[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虚拟现实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参与者身临其境一般,产生沉浸感[2]。
1 虚拟现实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
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起的行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前沿研究方向,是未来社会发展学科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山东省很多虚拟现实制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缺口较大。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虚拟现实专业,而设有动漫专业或者多媒体专业,虽然这些专业都涉及到虚拟现实的知识,但是不精。而本科的虚拟现实专业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采用“平台+分岗”模式后,确定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模块是虚拟现实。
2)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学校总是怕学生学的知识不够多,面面俱到,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太肤浅,广而不精,很难对口就业。
3)教学内容不合理。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虽然采用项目教学,但是这些项目都是老师自己开发的,不是企业真实项目,不符合企业需求和标准。
4)学生实践能力差。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工作适应能力不强,离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3]。
5)教学团队缺少企业锻炼。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起的高新技术,很多老师都是现学现教,水平有限,缺乏企业经验。
以上原因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公司工作,还需要公司进行培训,这样导致应届毕业生很难对口就业。
2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1年之前,设置的专业是动漫专业,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比较广,包括网站开发、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面面俱到,唯恐学生学的不够。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广而不精,很难对口就业,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都从事销售行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课程组的划分,每个课程组有一位负责老师,负责该课程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并进行项目教学。但当时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并没有企业真实项目。本次教学改革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了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对口就业率改善不大。
2011年,先后到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鼎拓印象有限公司、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调研虚拟现实、建筑漫游、平面设计和游戏开发的发展前景。通过调研得知,游戏开发方向非常火,但是主要应用在大城市、国外外包等,像163、QQ都有自己专门的制作部门,所以学生就业比较难;平面设计方向范围比较广,可以融入到其他方向去,没有必要单独开设;建筑漫游和虚拟现实方向在大、中、小城市都用,比如大中型城市中的产品会,小城市的广告牌、店面、建筑效果展示、家装展示、建筑动画等,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好。而且山东省各大高校中基本上没有开设建筑漫游和虚拟现实专业的,精通的人不多,大部分只是会做一些皮毛,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市场需求量特别大。
所以,我们将动漫专业改为数字媒体专业,核心模块是虚拟现实,面小而精,与企业一起进行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解决了以上问题。
3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校企共建、项目主导”的模式,包括订单、项目和工作室。在课程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校企共建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层面
采用“共建、共育、共管、共评、共融”的模式。
如图1所示。
1)校企共建课程:通过多次到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济南铭途动漫有限公司、潍坊艺景图文有限公司和青岛锐盈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以及QQ、电话联系,成立了课程群建设委员会,课程群建设委员会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共同制定了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引入企业项目,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论证课程标准。
2)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人类进入2000年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惊人,而大部分校内教师缺少企业锻炼,掌握的前沿知识远远不够,单靠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核心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请企业兼职教师来讲授。同时,每一位校内专任教师对接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校内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促进专业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与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易迅麦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培育挖掘先进资源,对实训室、走廊等进行了统一布置,张贴了企业介绍、往届学生企业作品展示等宣传展板;持续抓好企业家进校园、分岗教学改革、订单教育等活动,使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
4)校企共建工作室:分别与易迅麦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在学院滨海校区成立了室内设计和数字媒体工作室,主要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室外表现、建筑动画、多媒体设计等工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企业要求和标准。
5)校企共育人才:我们和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育人才。即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由校内教师进行授课,第四学期创建订单班,由企业教师入校授课,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进入公司实习,由校外兼职教师协助校内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传授一线的具体的知识和经验[4]。
6)校企共同管理:不仅组建订单班、成立工作室,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进工作室传授专业知识,还聘请企业专家进行就业指导。学生在校和实习期间,都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管理。
7)校企共同评价:每个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的作品,特别是期末考核都请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8)校企共融: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会与校园文化融合[5]。虚拟现实实训室和工作室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布置,张贴企业文化、企业简介、企业兼职教师简介、往届学生在企业参与的项目作品、工作室管理制度等。
3.2 培养层面
采用“项目主导+分段式教学”的模式
1)项目主导:每门课程都是项目教学,项目都是从企业引入的真实项目。每个学期所有课程学习结束后,综合这几门课程,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综合项目实训。
2)分段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式教学。授课全部在实训室进行,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电脑,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及时动手操作。每学习完一门课程,都带领学生制作大项目。全部课程学习完毕再进行综合项目训练。最后进行订单,进入工作室和公司。通过企业调研、看望实习生,发现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非常认可,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
依托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创新实践了“企业工作站、学校工作室”建设改革模式。
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依托企业工作站,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
在学校建立企业工作室,引入行业企业技术资源、真实项目和兼职教师,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项目标准的认识以及动手设计、操作能力。
同时,组建了订单班,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授课4个月,校内专任教师跟随听课、学习,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项目设计能力,缩短了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距离,提升了对口就业率。
5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5.1 校企新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要,和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青岛锐盈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共同制定建筑漫游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目标明确,突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特色。
5.2 岗位新项目――引进企业真实项目
虚拟现实模块的很多课程引进了企业真实项目。比如《室外表现》课程引入了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厂房设计、幼儿园设计、医院设计、住宅设计等;《建筑表现》课程引入了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小公建雪景表现、商业建筑表现、黄昏景别公建、住宅表现、鸟瞰日景、鸟瞰夜景;《建筑动画后期》课程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片头制作;《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引入了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校园虚拟漫游等。
5.3 组建订单班――触及学科前沿
由于校内专任教师很难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即使了解到,也很难马上理解的非常透彻,操作的非常熟练。所以,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由校内教师进行授课,第四学期创建订单班,由企业专家入校授课,使学生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 [6]。
5.4 成立工作室――工学结合,服务企业
和企业合作,在滨海校区创建了工作室,并按照企业要求布置了工作环境,张贴了工作规则和制度,以及往届学生在企业中完成的作品。教师带领学生接项目,使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建模、赋材质、打相机、打灯光、渲染出图、制作动画、后期处理、虚拟漫游等制作流程,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前感受企业工作环境。
总之,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生的技能、对口就业率,也在同类院校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实习、就业单位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评价,一致认为我们实施的“共建、共育、共管、共评、共融”模式和“项目主导、分段式教学”模式非常好,对学生非常负责。
参考文献:
[1] 米锐.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2):122.
[2] 刘科文.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123.
[3] 张威琪.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6):40.
[4] 侯晓音.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7):70.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采写 教学改革
近年来,媒介市场上媒介数量和品种的大量增加,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都刺激着新闻教育的迅猛发展。
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媒介融合带来了新闻传播领域的巨变:从新闻信源结构到新闻传播主体,从新闻媒介组织结构到工作流程,从新闻载体性能到新闻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
然而,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介市场与新闻教育机构在新闻人才的需求与培养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矛盾。新闻教育理想化,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实践,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等状况使得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国内各高校纷纷走上探索新闻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主要集中在如何将专业教育教学与新闻职业需求有效结合。作为新闻专业最重要的实务课程之一,《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新闻采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闻采写》是一门通过讲授新闻采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把握新闻采写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提高采访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这是新闻学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程之一。
融合媒介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能够在全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而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明显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封闭、教学模式单调、教学主体参与度不高、考核方法简单片面等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按媒介种类来划分专业方向的,不利于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如新闻学专业的业务课大多以报刊编辑、报纸新闻采访写作、平面媒体摄影等为主;广电专业的业务课往往以广电栏目制作、非线性编辑、广电新闻采编等为主,网络专业的业务课则以网络新闻采写、网页制作、网站编辑等为主。专业方向划分过细,导致不同专业的课程在教学中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涉及不多或不够重视。比如,新闻专业的《新闻采写》课程通常更侧重于介绍平面媒体的采写特点和规律。
2、新闻实务课程之间封闭割裂,缺少交流。不少实务课只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内容,固步自封,对其他新闻实务知识知之甚少或不加研究,不能将新闻制作传播的内容流程有效链接起来,这样的课堂内容和教育理念是不利于培养综合性新闻人才的。
3、实践教学比重过小、形式单一或实践开展不到位导致教学主体参与度不高,也是新闻采写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理论教学过去一直是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播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培养等必须有新的思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
4、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过于单调。在不少院校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有“只重期未笔试成绩、轻实验成绩”的现象,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也不能予以量化的评价,难以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课程内容的整合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一些新闻学者提出了“背包记者”概念,即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他们可以同时承担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编辑、广电节目制作、网站编辑、网页制作等多项任务,为多种媒体提供新闻产品。《新闻采写》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需要整合学科和课程资源,各科课程内容之间适当融合和渗透。
比如《新闻采写》理论课堂上应当在介绍采写基本技巧和规律的基础上,兼顾不同媒介的特性,引导学生注意平面媒体、广电、网络等新媒体在采写上各有侧重。培养学生赏析作品的能力,例如,比较同一事件在不同形态媒体上的报道,让学生分析讨论,体会媒体形态对新闻采写在报道内容选择和表现方式上的不同要求,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让学生逐渐把握不同媒体的采写特点和要求。
在新闻采写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就可以有意识地打破原始课程设置,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融入其中,组织学生把讲授的新闻实务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践任务当中,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去学去做。
2、课堂设计的创新
《新闻采写》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单纯的教师讲授很难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课堂环节设计也要尽可能通过多维度的师生互动,开发学生提笔会写的思维能力、锻炼开口能说的表达能力、打造动手会做的编制能力、强化搜索能用的检索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跨媒体传播的技能的目的。
如课堂上的话题讨论、分组作业的课堂展示、模拟情景教学或新闻现场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互动,通过立体化的教学形式,推动学生在学中思,在学中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闻采写的训练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比如,有新闻人物来学校讲座或举办活动时,让学生在采访后根据新闻主题与表达要求,分别制作视、听、读的新闻作品,锻炼综合采制能力。
比如,由教师事先踩好新闻点,然后带学生来到现场,要求认真采访后打好腹稿,找到最佳的连线报道位置,现场口述新闻,教师在现场予以分析指导,帮助改进,强化“以口”的口述新闻的能力。
比如,规定选题,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动手检索相关的信息资料,享用与选题相关的信息,提高学生获取、分析、选择、整合信息的能力。
3、实践教学体现全媒体特色
由于学生实习周期短、上手慢等问题,大多数媒体单位只愿意接收小批量的实习生。新闻院校在与社会媒体保持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建立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可在自办媒体(如院系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基础上进行整合,从新闻载体性能到新闻传播方式,从组织结构到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学生在自有、独立的实践基地学习,可免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开设采写编评摄一体化的实训课程,模拟各种媒体编辑部的运作模式,让学生独立的完成多媒体新闻采编任务。同时,由各科的专业骨干教师分模块授课,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也可邀请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媒体人才来做实践指导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4、学习效果评估标准的调整完善
改变过去以笔试成绩为主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可以通过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以由学校实验基地和校外实践单位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对校内实践平台融合改造过程中体现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评定合适的分数,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大实践成绩的比例,成绩向体现创作能力和融合媒介操作能力的实践倾斜。
推行严格的“双证”制度。要求毕业生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编辑记者资格证、网络编辑资格证、摄影师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以《新闻采访》精品课程建设为例”,项目编号:2012jyxm753】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等:《传媒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②严林、邓青,《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J].《新闻大学》,2010(4)
③卓光俊、杨尚鸿,《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J].《新闻导刊》,2008(5)
④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news.163.com/08/1115/16/4QQ8ACN1000131UN.html
⑤夏冬梅,《全媒体时代整合思维在新闻采写课程中的运用》[J].《今传媒》,2013(11)
⑥任占文、眭海霞,《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