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改范文

新课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新课改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新模式 老师 学生 习惯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开学之初,学校开始实行新的课改模式。外出培训时听了课,听了汇报,也和讲课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实际操作中,从模式的熟悉到熟练再到创新,是一个需要实践、体验、反思、总结的过程。新的课改模式 ,如同所有的新事物一样,给人以期盼。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新课改的实效已经逐渐显露,新模式也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新课改之新,新在模式,新在教师和学生,新在习惯和实效。

一、新课改首先新在模式

在新的课改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是输入过程;提问展示和课堂练习是验证教学效果的输出部分;点评精讲和课堂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拔高提升的作用;补救达标实现了每个同学都能提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真正关注了学困生。

1. 自主学习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自主学习和思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走到了学生中去,引导帮助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且观察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讲解或者在小组交流时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2. 小组交流环节是学生解决疑难,共同进步,为展示做准备的环节。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组员的共同进步、发展和成长,这种进步和成长不仅仅表现在知识的获取,也表现在组员之间的合作、互补、欣赏,勉励和友情中。

齐心协力合作创新,为本组组员的成功高兴喝彩,为本组成员的失误而叹息着急;当堂训练时他们互相督促认真作答,唯恐落在其他组的后面。点评、补充、纠错、质疑、总结时他们也会提醒本组成员积极参与,为本组争光。尤其是在全组过关时,他们个个积极踊跃,把为小组尽力当成自己毋庸置疑的职责。小组合作,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曾经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困生,如今在集体的氛围中,在同学真心的帮助下,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自信的笑容渐渐洋溢在他们脸上,和同学相处时,他们也不再那么自卑,他们心情开朗了许多,眼神中多了从容和自信。

3. 提问展示环节,学生能够大方大胆的表演展示。上板书写单词和句子,他们已能做到快静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转组互判,并能对错误的词句圈出,以利于写错的同学改错。对话和故事表演,学生能大方的走到台前,配合动作表情进行展示。学生展示的不仅是知识,更有价值的是自信自强和能力的展示。

4. 课堂评价和总结环节,学生已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收获,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以后的改进意见。

二、新的课改模式,新在教师

教师是新课改的引路人和课堂的导演。只有教师输入了新的课改理念和思维,领悟到新课改的内在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课堂高效,才能真实的接纳新模式,从而主动自愿去钻研新模式,带动学生一起走上新模式的探究之路。学生的新模式之路走得如何取决于老师的引领。新模式是否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实际操作。既然称之为新的模式,教师也需要时间去熟悉和领悟,并在实践教学中适应、改进、创新。教师既要应用新模式,又要在新模式的基础上不断的有所创新。

三、新的课改模式,新在学生

在新的课改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新模式推行的载体。新模式的推行,培养了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潜力,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主体意识在学生的思维里成为一种习惯。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在唤醒之后,还需要反复不断的引导和巩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心灵深处参与的欲望,成长进步的欲望,表现的欲望。

四、新的课改模式,新在习惯和实效

新的课改模式,从最初的模式培训,到如今的灵活应用,新模式的实效逐渐凸现出来,师生都已在课改中发生了变化。老师把课堂更大程度的还给了学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学,交流,展示,反思和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中的“我来答’、“我质疑”、“我发现”、“我纠错”、“我补充”、“我评价”、“我总结”等声音此起彼伏。由于新模式实行的是学困生优先的规则,所以学困生比中等生和优秀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和展示。学困生变的大胆自信,成绩也在逐渐提高。学困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学习习惯也就随之改变了。随着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和成绩的提高,优秀生、中等生的积极参与,课堂的整体学习气氛进入了良性循环。习惯好了,学习效果也就更好。在新模式的推行中,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精神面貌也更加阳光自信。

新的课改,新的模式,学生展现出来的是改变和提高。改变的不仅仅是习惯,提高的也不仅仅是成绩。在学生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今日课改对他们思想、心灵的触动,将是价值无限。

[ 参 考 文 献 ]

第2篇:新课改范文

一、提高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主要是指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内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知识是任何一次课改都必须遵循的,也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教学目的。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改在教材的编写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理论性过强的知识删掉了一部分,而以阅读材料的形式给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课改在知识的掌握上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第二,大大增加了探究活动的内容,并且探究括动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课改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大大增加了案例教学的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使教学更加灵活。教材难度的降低,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紧贴生活,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操作。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研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逐渐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思维。形成正确的观点。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注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指导实践。从教材的编写上明显反映出,新课改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科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那么面对新课改,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具体怎么做呢?

一、推祟新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具体讲,教师应做好两大转变:(一)由单一的教学实践者向实践与研究并重者转变。新课改下,课标和教材都有很大的变化,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教师必须研究课标,吃透教材,寻找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法和学法。(二)由师德尊严的长者向亦师亦友者转变。如果学生基础好,教师采取探讨、讨论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要诚恳巧妙地解决,切忌批评敷衍。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基础不好,教师绝不能遗弃,要更加关心、重视,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的同时,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

第3篇:新课改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课堂 质量 变通 推陈出新

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探讨不休的话题,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大潮中,更是不得不探讨的中心内容。新课改,改什么?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和兄弟学校介绍的经验,谈点浅见:

我们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成立于2003年,是我市一所从原市一中分离出来的市直初级中学。建校初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家长持怀疑态度,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转到周边声誉好的学校。本校招收的学生,总体上基础差,生源杂,(大多是成绩偏低,或者是无门路的、外来做生意的、打工者的子女)属于三流学校。作为新建学校,怎样摆脱困境,走出自己的路,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经过反复讨论、论证,确定了:“明确标杆(以当地教学成绩最好的学校为标杆)、学习借鉴、实干苦干、创出牌子”的办学思路。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2006年,学校中考的成绩在全市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使社会影响有了初步变化。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怎办呢?2006年中考后,这个问题摆在了新上任校长亢万荣同志面前,也摆在了学校领导班子面前。

实践证明:课改就必须创新。创新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其次要敢于继承和拿来;再次要善于努力不断变通;最后要勇于推陈出新。

1.要树立创新意识

常言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面对实际问题,学校上下展开了讨论。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作为掌舵人――亢万荣同志提出:我们必须走课堂改革的路子,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这也成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大家有了共同的意识,就有了创新课改的基础。

2.要敢于继承和拿来

就在这时,《中国教育报》登载了“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纪实文章。于是有了亢万荣同志拍板,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正荣同志亲自带队直赴“山东杜郎口”探路取经,以及后来多次组团取经学习的经历;于是有了2007年秋季初一两个新生班打破教学陈规开展课堂改革的试航实验,接着初一全年级也开始起航上路,继而全校进入了课堂改革的大潮中;于是有了课堂改革中的推门听课、互听、互评、师生共同探究的新的课堂教学,这里我们不仅善于保留课堂原有的积极内容,而且善于大胆借鉴吸收兄弟学校有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善于寻找创出适合自己的新路子,进而归纳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五四三”课堂教学模式。

“五四三”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表述为:通过五个环节,即“明确目标――自学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巩固生成”;强调四个优化,即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实现三个目标,即民主课堂,活力课堂,高效课堂。

3.要善于努力不断变通

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就必须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创立新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必须紧扣一个“变”字做文章。

3.1 变教师精心备教案为精心备导学案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精心备教案,课堂上基本是教师的独角戏,注重的仅是知识的传授为目标;新课堂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引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科学引领为手段,以实现教学效益和学生发展最大化为目标。①因此,课堂的改革,首先要变教师精心备教案为精心备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河北邯郸的曹建召同志概括的不错:导学案有别于教材,是对教材的补充,对教材的重新整合;导学案有别于教案,教案更多地表现教师如何教,而导学案表现在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导学案有别于练习册,不是习题集,应该是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的小提示、小链接、小技巧,是孩子学习路上的一盏灯。②优质的导学案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设计出好的问题,这也是下一步展示环节的基础。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判断,也不是事实性的简单回答,而是具有思维含量和梯度的问题,是具有引起大家动起来积极探究的问题。

3.2 变教师精心设计怎么教为精心设计怎么导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备课上,精心设计的是怎样把要传授的知识讲清讲透,使学生容易接受,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的表演,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久而久之耗掉了人性本来的创造性;课改中的新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愉悦、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同步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精心设计怎样引导学生愉快、高效的获取知识,积极开发创造性的思维,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有机的展示理解和获取知识的程度,切实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从而构建平等、合作、民主、和谐、互动、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3.3 变教师课堂随意性为有明确的目标性

传统课堂由于主要是教师讲解表演,课堂的随意性特别大;我们课改中的新课堂,开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准确确定学习目标,师生双方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获取到什么、获取多少、学到什么程度,教与学才有方向,教学才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而且严防了课堂的随意性,达到课堂的高效性,较为准确恰当地走向目的地。爱默生说过:“向着特定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之让路”。教师通过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结构,钻研教材,整合内容,想方设法提炼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创设少而精、有梯度的问题,就能不断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达到高效的学习效率。

3.4 变教师独角表演为学生群体展示

传统课堂主要是教师个人的表演,大多数时间是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几年课改的实践证明:在真正实施教学改进的课堂上,教师会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好奇心、学习兴趣得到重视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思维得到鼓励;学生责任感和合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厌学情绪有了明显下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开始显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成为大部分教师的共识,新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巧、展示才华、提升能力、合理表演的舞台。

3.5 变教师画龙学生旁观为学生画龙教师点睛

传统课堂主要是教师的独角戏,满堂灌,可以说教师是画龙者、表演者,教师常常讲的口若悬河,学生往往听得昏昏欲睡,缺少重点、难点和要点的掌握,课堂效果不佳;新课堂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主体,是画龙者、表演者,教师是导演者、引领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融洽,教师走入学生中间,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建立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点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究之后,仍无效果之时,教师要言不烦、恰到好处的点到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真正的点睛者。课堂上唤醒了学生的生命自觉,激发了学生的生命张力,激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师生都能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的达成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导得适宜,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而且能推陈出新,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要勇于推陈出新

时代在不断变化,课堂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还要善于大胆探究,用科学的方法甄别选取,把符合时代特点的新鲜内容及时容纳进来。比如:多媒体教学在新课堂中的有机合理运用,就是顺应时代特点的新型学习机制。也是我们在教学课改中实践证明的有效经验。这里强调的必须是:有机合理运用。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新课改课堂特别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其集成性、富含信息量、直观性、多样性、动态化,为课堂提供了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那么,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一、 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二、 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三、 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四、 交互性,现在家庭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多,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五、 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六、 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要点,同时有效克服遗忘;

七、 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八、 概括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高效率综合概括,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课改,改什么,我们课改中的一些做法已经初见成效。几年来,学生的中考、各种竞赛、科研制作等都取得骄人成绩。但是,课堂教学没有唯一的。这只能说是我们继承、借鉴、拿来、实践、变通的一份成果。路在延伸,课改探究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第4篇:新课改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新理念;学生观;教师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15-01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于2009年秋季开始在我省实施。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们对这场改革充满了期待,以满腔地热情投身进去。一年过去了,我们尝到了一点新课改的味道,同时我们也在思索:新课改究竟改什么?是改教材还是改教法?是改学生还是改教师?难到仅仅是教材的改变?我经过一个学期的新课改教学实践和参加全省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教学比赛,我认为新课改最关键的就是改教师的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新课改最为关键的就是改革旧的理念,倡导新的理念。更新观念,明确新课程理念是课改的前提,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更新,新课改的目标才会实现。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改下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等观念,这是适应新课改的先决条件。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师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新课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上课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就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讲的越少越好,让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对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哪里该讲,哪里该引导,哪里可以自学,这本身就是对老师水平的一种挑战。它对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掌握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熟练驾驭课堂,更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惑。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出现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的现象,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是教师的教本,也是学生的学本,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教材教之老教材有了新的变化,突出体现在更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引导”“以行动引导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的思想,在编写上更贴近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科学性,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

用好每一幅插图,做好每一次探究,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功能。树立教材结合生活,使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而不是一味的排斥、贬低新教材,甚至抛弃新教材回到老教材。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观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教学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形成人的正确情感与态度以及独立个性,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个性独立的情知合一的“完整的人”,所以课堂教学应真正做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为此,教师应抛弃“死记硬背”“高分高能”这些传统过时的观念,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片面的追求考试高分的获得。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分数的获得,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为代价,而应该是尽一切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培养出这个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是传统教学的特点。新课改,新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根本性转变。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师一堂讲到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学生做”的教学方式,树立“多元互动”教学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热点辩论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教学真正成为双边的、互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但同时要注意方法的实效性,有的教师盲目遵循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有“讨论”就是合作,就是探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比如有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有的偏离教材,越扯越远…….虽然讨论热热闹闹,但该讲的没讲清楚,该明白的也没弄明白,教学效果欠佳,学生收获甚微。教学应结合学生能力、认知水平及现实生活,采用适合的教法,把握适合的教学深度、难度,树立“立足生活而教”“通过生活而教”“为了生活积极向上而教”的理念。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新的教法就会流于形式,而效果却事与愿违。

第5篇:新课改范文

1. 地理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的理念首先强调的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其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生活和学习所用,而且对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改变以往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 新教材特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知识表达形式上都与老教材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在知识量传授上有了很大压缩。不重视获取多少知识,而注重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如:老教材讲到世界分区地理,讲十三个区域很多国家,而新教材只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和几个国家,关键是通过这几个地区和几个国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也就是授之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新教材大篇幅地增加了课堂当中学生参与活动。“活动”不但承担了学生温习、巩固知识的任务,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教材图表数量增多。除地图外,有统计图、示意图、素描图、景色图、表格图、曲线图、柱状图等,尤其是加大了景观图的篇幅。大量的景观图向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另外,还增设了一些素描图,如“地形素描图”、“大陆”、“半岛岛屿图”和“海洋图”等,形象直观,较逼真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面貌,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教师可借助它们,为我所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新教材提出有关新课程实际问题如:一些奇特现象,提出对立观点让学生辨析等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地理情感和地理价值观。如:各种不同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的兴趣与审美能力,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只有一个地球与全球的意识,尊重自然,人地和谐共处的意识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道德观、资源道德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等。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编写的每一个课时,内容都鲜活真实,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使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施教。

3. 课改后对地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

课改后改变过去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学生自主探索与师生合作交流相结合,改变“师讲生授”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提出独到的见解,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观念。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积累、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步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个别差异导致的不同学生表现出的不同学习倾向,积极探索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地理教学中注重渗透现代地理科学观念,讲清知识的应用和发展。

4. 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且讲授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主动思考,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如好比老师拿一桶水给学生倒,而学生被动拿杯子去接水,而不是师生形成互动的“连通器”。这样培养的学生胆子小,思维不活跃,老师不讲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充当演员,学生是不情愿但又无奈的观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抹杀了学生一些天性,如:中国的学生在幼儿园、小学时期“为什么”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到初中、高中“为什么”逐渐减少,甚至没人问。综观中国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老师在课堂当中,提问学生问题的场面,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的片断,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些条条框框内。

5. 新教材内容与可持续发展

第6篇:新课改范文

一、学生变了——素质全面发展,能力全面提高

实施“新课程、新教学”后,变化最大的是学生。这是许多亲历新课改的教师的共同心声。

1.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

实行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的口头语;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

2.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新课改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的学生更爱学习了,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

3.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增强

突出表现在学生问题意识逐步形成。学生敢于对老师和书本大胆提出质疑,敢于向老师提出新问题,敢于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知识。

4.学生发展的后劲足、潜力大了

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从繁重而单调的训练中解放出来。其发展不再是“涸泽而渔”,而是在学习和求知的海洋中“游刃有余”,真正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仍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学生的变化切切实实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师变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一步改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观点、教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校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和团队的智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惊喜地看到新课程为我们带来的变化。

1.教师逐步树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经过新课改的洗礼,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了,我们将关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己任。大家已习惯于放下身段蹲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多纬度、多角度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及需求,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教师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少了责罚,多了理解和宽容。师生之间是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正是由于师生之间的隔膜消除了,学生再也不惧怕教师,而是乐于主动地与教师交往。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开展富有个性的探讨式学习。

2.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1)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观察实验或议论时,我们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而不直接参与。(2)时刻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平时课堂上我们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涨。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处理好课堂上“活”而“不乱”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

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尽量起好穿针引线的作用,鼓励学生“活”起来,大胆提问题并进行有理有节的讨论。

三、学校变了——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新课程使学校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使学校由“人才工厂”逐步向学习的共同体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

事业和成长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学习的风气更加浓郁

新课程使每一个教师都面临全新的挑战,迎接这种挑战就必须要加强学习。因此,从校长到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更强了。几乎每个教研组都形成了定期学习的制度。

2.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每个教师都切身感受到,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新课程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提高执行新课程能力。研究之风在校园内蔚然兴起。

3.合作意识逐步强化

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同一年级相同学科教师之间合作,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合作,而且体现在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合作使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7篇:新课改范文

【关键词】教师 美术 现代社会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走上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这是每一个美术教师必须经常扪心自问的问题。齐白石先生对美术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是师德高尚、技艺非凡、能讲能画为优。教师能画不能讲也能带出好学生,这样的教师为合格。只能讲不能画不是好老师,又不能讲又不能画不能当老师。”这段话从师德、语言表达能力和美术专业素养三个方面概括出了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而时代在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新课改的迅猛推进,社会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我们常会听到许多教师这样埋怨学生,“你把这节美术课当成玩耍课了,你干点什么了!”。这是一种反思,但仔细思考,他们永远不满意自己的教学,不过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怀念过去。真正的反思型的教师也永不满意自己的教学,但是他们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多的新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我们认为要持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必须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反思型教师就是会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他们总是主动的考察自己。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认为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一)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因此我们应该把原先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1)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像在进行欣赏、评述课《走出神殿》时,我从网上下载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型天顶画《创世纪》,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谈体会,学生们非常震撼。教学时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使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信息来自各方面。

(2)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情感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如在讲授《苍松翠柏》时,对于课中涉及到的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讲述恐怕学生难以领会,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在《与米罗游戏》、《桥》的课中,让学生根据制作图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指导贯穿在学生动手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尝试,可培养其独立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3)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加强多样化作业的设计。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在教学《静物有声》中让学生有3个作业选择,分别是:根据所学构图知识自己组织、摆放一组静物;写生一张静物素描;根据静物有声这个题目确定主题,组织一幅素描作品。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而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或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4)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怎样结合呢?A,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B,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二)不断学习,教育自己

(1)加强合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2)坚持阅读,牛顿曾说过,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达到自我的完善。只有“独上高楼”,才有“望尽天涯路”的可能。

第8篇:新课改范文

(一)人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高中新课改,经过三年漫长等待,终于呱呱坠落黑土地。落地生根,是否健康成长,令人拭目以待!只要众人千般呵护,万般疼爱,愚以为一定会茁壮生长、造福人类。

(二)既然把课改称之为教育界的一场新革命、新实验,就必然有阵痛、有探索、有迂回曲折,决不是一条笔直坦途,甚至交些学费也再所难免,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切不忘放胆前行。

(三)新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过去人们见面打招呼爱问:吃了吗?后来又改为:上网了吗?假如现在人们见面改称:新课改了吗?那将是教育界的一大幸事!你、我、他(她)都关注和投入,一切可水到渠成,百事顺遂。

(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行新课改,当以更新理念为先。单靠几次培训与专家讲学根本不能彻底解决思想问题,关键是能否用心去消化、琢磨。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全身心去思去想,领会新课改真谛,使之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自觉主动的行动,亦可称之为是一次洗脑换脑提炼修行的过程。

(五)面对课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大可不必畏手畏脚、裹足不前,必然要走过相识、相知、相爱的一段路程。真心相识,虚心相知,用心相爱,专情去走近她、喜欢上她,她才会对你投抱入怀,让你尽情地感受她跳动的时代脉搏,展示出她无穷的迷人魅力。隔岸观火,走马观花,你永远也不会真正了解她、欣赏她,甚至为你所有,为你所用,更谈不上成知音朋友。

(六)在新课改面前,我们人人都是学生,无“师傅”与“弟子”之分,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终的胜负要看投入用心程度,看背后的积累和实力。有实力才有魅力,有积累才可厚积薄发,在终点一鸣惊人,获得掌声和鲜花。

(七)新课改也可以看成是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一次接轨,是高喊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尝试与体现,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康富有个性的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因,没有学生发展的和谐,没有教育的和谐发展,社会和谐会成为“天方夜谭”。树立新的人才观,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幸福服好务,是新课改的历史使命,也是实施新课改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时代神圣职责。

(八)新课改决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而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一次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师者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思想并未过时,而应赋予它新的内涵与活力,并使之发扬光大。谁能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谁就能成为新课改的先锋和强者。

(九)如果我们把新课改比作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眼下的部分学生和老师都已经小心翼翼地“下海”摸索前进。能成为第一批“下海人”或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实乃三生有幸。但也不该因此盲目乐观、沾沾自喜。海有多深、风浪多大、暗礁多高、水温如何、整体水性怎样……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求知数。一步一个脚印地试,边实验边总结,边总结边创新,脚踏实地,不超速,不气馁,苦练内功,逐步提高搏击风浪的能力,练就一身硬功夫、好水性,向着灯塔指引的方向游去,仍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选择。

(十)一个秋日的夜晚,月明上空,红叶飘落,闪闪烁烁的彩灯树把校园装扮得格外美丽。灯光下,与几位高一学生谈起课改的话题,他们既兴奋又焦虑,普遍感到课目太多,时间太少,一时还难以适应,未能真正进入角色。在理解和同情这几位莘莘学子的同时,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失去了同龄人应有的快乐和灿烂的笑容,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苦苦煎熬着,埋身于书山和数不完的练习册中,家长们的殷切期盼、社会对成才与就业的偏见、残酷的升学和就业压力,巨浪般向他们打来,他们几乎没有了自我生存的空间,命运的航船自己不能完全主宰,只能乖顺地听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安排。好不容易盼来了新课改,但仍然是一如既往般地过着十年寒窗苦读书的生活,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愚以为答案是否定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出自“教”与“学”方面的首当其冲,难逃其咎。有效地“教”与快乐地“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知识和本领,是新课改要求和告诉我们的东西。现在我们准备好和能做到的有多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不下来,心理负担沉重决不是新课改之过!?那么板子该打向谁呢?

第9篇:新课改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快乐高效的课堂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是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科学的教育观才能指导科学的教育行为。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反思自我,思索并找出差距,观念上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给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契机,只要教师能够反思和总结,就能够发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黑板,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教师的阵地,学生只是在教师要求个别同学板演的时候才能上去。我觉得老师不能独占黑板,新时期新课改,黑板应该发挥新的和更大的作用。下面通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教学案例来谈一下我的做法。

NSEFC Students’ book 4 Unit 1 Reading部分中有这样一个句子:“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her was she allowed to begin her work.”这是一个典型的Only+状语位于句首,后边句子要部分倒装的句型。这个句型从语法上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倒装句型,在书面表达中也不失为吸引改卷老师一个亮点。从历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这个句型虽然知道要倒装,但怎么倒装,哪部分倒装,什么情况下不倒装,很是迷茫,机械地举例子让学生背诵,众所周知效果不是那么好,仍然有学生不理解。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个句型并在以后的使用中写出漂亮的句子呢?如何讲授和引导呢?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校广泛地推广和实施,要把这个句型生动有趣地展示给学生,让其真正掌握,我觉得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和探究,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所以,在讲到这个句型时,我灵机一动,何不把平时专属于老师的黑板交给学生呢?我把这个句型的结构写在黑板上方:“Only+状语+部分倒装”,又引导学生看了课本上的原句,然后告诉学生:“Dear guys,the rest time of the class,the blackboard belongs to you!You can write whatever you want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Allow you one minute to get prepared.”同学们很有兴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几分钟后黑板上便“横七竖八”地“躺”了十一二个句子。

我所教的两个班尤其是很活泼的班级,学生英语也很不错,我特地把他们所写的句子抄录了下来:

1)We should read loudly in the morning and only by doing this can we improve our English grades.

2)Only we have a strong body can we study well.

3)In the world,only my parents understand me,I think.

4)Only after we suffer difficulty can we study well.

5)Only we students study hard together can we become No,1.

6)Only the English said “Sit down” could I sit down.

7)Only we study hard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

8)Only pains could we gain.

9)Only when I play Ping pang,will I become energetic.

10)Only we eat well,can we study well.

11)Only then will know what love is.

12)Only have a balanced diet can we live longer.

...

很明显,有些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句型,但有些学生仍然不理解什么是Only+状语。还需要让学生对比课文例句和句型结构去讨论和探究,所以我接下来又让学生分组讨论,哪些是漂亮的句子,哪些句子存在问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两三分钟后,学生一致评出句子1),4),9),11)为正确句子,而2),3),5),6),8),12)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怎样稍加修改就可以变成一个漂亮的句子,好几个学生都自告奋勇要去黑板上修改有问题的句子。例如,句子5)被改成:Only when we students study hard can we become No.1.等。而后,我又让大家观察句子3),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Only+主语位于句首,句子并不倒装的情况,大家把曾彩伦同学的这个句子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学习,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个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加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民主意识、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互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节课上全班同学的小脑袋都动了起来,饶有兴趣地去听、去看、去想。虽然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去讲练一个句型,但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去思考和探索,去合作学习,真正掌握了这个句型,并可以运用自如。学生快乐地学习,尝到了甜头,而我也从这一节课受益匪浅,更深地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句型的讲练如此,其他内容也同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摒弃旧的教学理念,真正理解新课改,抓好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向课堂要效率,我想一定会获得新课程改革的丰收。

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真正转变传统观念,做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者。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要把新理念推向课堂,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和解决很多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反思与总结,做一个有心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