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第1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运动营养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f Sports Nutriology

WU Gui-xin, SHI Fe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rough an analysis into the features of sports nutriology 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sports major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stimulate the initiation of students and better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cour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sports nutriology, PBL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reform

1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分析

1.1课程特点

从内容上讲,运动营养学课程〔1〕〔2〕〔3〕围绕一般运动锻炼营养和运动员营养两个方面,分为营养学基础知识、体育锻炼的营养、运动员训练的营养3个方面大的教学模块,从运动锻炼、运动训练中运动的特点和人体的生理变化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出发,从膳食营养和营养素补充这两个角度,讲述运动营养学的原理和应用技术。所以,运动营养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类课程。

1.2学生特点

体育专业学生的来源途径较多,运动人体科学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别很大,运动特点的感性认识背景也差别很大,很多学生特别是通过大学统招来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或运动经历很少,这样在讲授运动营养的应用原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术时,不但对授课教师的运动和运动训练经历、教学方法带来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如何发挥主动性去思考、观察和应用同样带来很高的要求。

运动营养学课程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改革,焦点集中在:(1)如何在教学进行过程,充分挖掘学生利用现有的运动经历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背景的潜力,(2)设计合理并且是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带动学生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3)能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体育专业课程的练习中主动应用和思考运动营养学的知识,(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合理设计教学方法,(5)重新思考教学目标,使之更加清晰,更能符合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在将来的体育相关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运动营养学的知识时,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在现有条件下,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一方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可以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教学实践指导。PBL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提出问题一查找资料一讨论研究一总结反思”探究式教学。

2PBL教学法原理

2.1PBL教学法的提出〔4〕

PBL教学是20世纪初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各种技能培养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几十年来,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PBL教学法将学生从繁重的专业学习中解脱,改变了灌输式讲课,引导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PBL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5〕〔6〕〔7〕,并向其它生物医学基础课程甚至文科类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广。

2.2PBL教学法的设计原理

PBL教学法有3个基本要素:问题、学生、教师,其中问题是核心,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4个方面的原则,精心设计〔8〕〔9〕〔10〕。(1)自我学习、自我建构原则,(2)知识灵活、能力有效原则,(3)有效协作,共同会话原则,(4)尊重个性、情境合适原则。

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观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组者〔11〕。但是,在经典的PBL教学方法中,需要改变人数规模过大的教学班级,实行灵活的授课时间和多样的授课方式,我们不可能照搬,但是可以按照PBL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和教学设计原理为指导,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

3传统教学方法在运动营养学教学中的主要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虽然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授课的生动性,但由于运动营养学应用性较强的特点,仅通过课堂授课,缺乏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技术来说远远不够,主要有下面这些不足之处:

(1)特别是在学生对具体运动项目的感性认识较差的情况下,给学生造成比较空洞的感觉。

(2)不能锻炼学生根据具体的运动锻炼或项目的运动训练情况分析存在的营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知识普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充分理解教师对运动营养知识和技术讲解时所应该具备的背景知识,而教师在讲解中很容易超出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

(4)参考教材在保持较为系统的运动营养学知识结构的同时,往往有较多的内容过深而偏向学术性更多。

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课堂讲授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对运动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PBL教学法在营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分析

4.1在运动营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优点

4.1.1PBL教学法实施的出发点是使学生构建灵活的知识。运动营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运动锻炼和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些学生合在一起,便于灵活地结合运动项目和学生一起学习具体运动锻炼和训练中营养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4.1.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要求对师生的角色进行转化,老师可能对有些运动项目的熟悉程度不够,而体育专业不同专项的学生合在一起能够提出更加全面的问题,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提出真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已有运动项目训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和应用;

4.1.3不同专项的学生之间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互相交流,共同合作解决不同的专项中的营养学问题,学生可以在专项科训练中主动应用营养学知识,起到了扩展课堂的作用;互联网在学生宿舍中的普及更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上述3个方面基本可以满足PBL教学法设计原理中4个方面要求,因此,存在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运动营养学教学过程的可行性。

4.2PBL教学法在体育专业学生运动营养学教学中的局限性

4.2.1受到学时数的限制。主要表现是不能满足试验课的课时需要,必要的基本试验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定量的感性认识,如能量消耗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补充的数量、水和电解质补充的数量等,这些问题在运动锻炼和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差别非常大,这些定量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2.2学生在PBL教学法学习方式中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不足。学生在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分工、总结、反思、评价等合作学习中,需要自我激励、设置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12〕,实际上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中不能完全做到,受到学生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基础较差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做到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有不同层次(基于整个课程、学段、单元或课时)。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层次之分。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首先要从整体人手,分析把握整个课程、学段、单元及课时教学内容的关系,再考虑不同层次课程应用是否合适以及如何应用。其次,要将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前与课后,课内与课外成为课堂实施的时空延伸。按照上述原理,我们选择了运动营养基础知识部分,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概念的应用为教学目的,对其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按照PBL教学法的要求实施教学。

5教学设计

5.1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为2006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10个学时内,(1)掌握有关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营养、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营养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脂肪酸、能量与基础代谢、能量平衡、运动饮料;(2)掌握碳水化合物、脂肪、相关维生素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运动中的一般需求特点,(3)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4)与运动员营养关系更密切的矿物质;(5)正常人体及运动中的水代谢过程特点;(6)膳食能量的营养素组成结构。

5.2教学方法:(1)基本概念采用传统教学法讲解后,引导学生再翻阅以前学习过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2)主要的概念的应用,通过设计PBL教学法问题,进一步深化并转换为感性认识。

5.3问题设计: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内容,并与实际生活和运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初步在膳食营养和专项训练中应用,在上述课程和学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由任课教师设计问题,包括:(1)为什么说“营养”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2)运动锻炼和训练中的哪些问题与运动营养有关?(3)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日常食物来源有哪些?(4)蔬菜与水果在营养上有何区别?(5)红细胞生成相关的主要营养素问题有哪些?(6)一场篮球比赛中如何补充营养?或者各自根据熟悉的运动项目谈一谈训练中如何补充运动饮料,(7)你在食堂就餐时食物的能量结构合理吗?

6教学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

6.1提出问题:授课前一周,将问题题目告诉给学生,并为他们推荐相关的参考内容和网络资源,以利于他们查找信息查、阅资料进行准备,3-5人自愿结合组成一个小组,针对问题建议他们如何进行分工合作。

6.2课堂讨论:在学生进行自学、查阅相关资料后,要求学生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并推选小组代表做中心发言。讨论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把握方向、引导和总结归纳的作用。上述问题各有不同的特点,在讨论中教师在讨论的结果、时间分配上要掌握好,达到教学目的即可;另一方面,第2、3、6、7三个问题第一次只进行初步的课堂讨论,以教师为主导,为第二次经过实践观察准备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观察应用方法,然后第二次再根据学生的准备由学生主导进行讨论。第1、5个问题请学生根据经过查阅资料后写出的准备稿进行课堂讨论。

6.3食堂就餐应用:针对第3、6、7三个问题,请学生在就餐时结合学习观察和应用,然后每个小组按照第一次讨论的要求,写出讨论分析稿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6.4专项训练课中应用:针对第6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运动中水的代谢和运动饮料”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第一次课堂简要讲述后,讨论出在训练课中进行应用观察的方法,然后再第二次课中将写出的讨论分析结果在教室进行讨论。

7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学生写出的讨论稿和课堂发言,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反应良好,特别是运动员来源和有系统运动训练经历来源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有益于运动营养学思维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运动营养学的知识点也可在教学实施中得到贯通,并能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交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通过初步尝试,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运动营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扩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了学生对运动营养学基本概念和感性认识,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营养学技术,培养了学生综合考虑膳食营养和营养补充的思维方法,为在以后的相关章节中进一步学习运动营养学技术的应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3〕杨则宜.运动营养师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王小莉.基于建构主义的“PBL”教学法探讨〔J〕.教学研究,2010(2):19-21.

〔5〕黄东林,田彩云,倪萍.PBL.教学法在我院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色转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5-16.

〔6〕边藏丽,王恺斌,龚权.医学免疫学课程开展PBL教学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271-272.

〔7〕刘璐,古继宝.PBL.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04(2):40-44.

〔8〕徐文娟,杨承印.论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有效实施〔J〕.教育学报,2006,2(3):47-50.

〔9〕邓红,罗海吉.医学营养学教学中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81-883.

〔10〕汪春红,谭晓东.有效开展护理学本科临床营养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43-144.

第2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工程力学》 案例教学 特点 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7-02

《工程力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产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具有力学基础理论多和工程应用广泛的特点,是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学校的重要桥梁。课程既包含了大量基本概念、力学原理和理论,同时又包含了大量应用方面的内容。我们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二产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既要做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理论,更要求能够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乐于求学、勤于思考、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能科学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学校存在着班型小、学生学习兴趣低、基础差等特点,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差,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近年来,我们探索性地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高度的拟真性和故事性。我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案例,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更贴近实践,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灵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必须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逐步深入的思考题,其中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有的是知识性的,有的是开放性,留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去挖掘和探索。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3.鲜明的自主性。案例教学法是以研究“工程案例”为中心,学生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工程具体案例,学习、研究如何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此法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停课的现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施工程力学案例教学法的操作过程及步骤

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掌握与具体的课堂情境有关的实践知识,进行案例收集、整理、分析,或者通过与企业的信息交流,获取最贴近工程实践的案例。所以案例教学的实施可分为如下几步:

1.准备阶段。一是要做好案例收集。案例收集要有层次性、典型性,还要注意是与非、正与反、点与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我会以某型世界知名直升飞机经典战斗故事为教学案例,来引出直升飞机飞行升力的产生,比较与火箭和宇宙飞船推力的不同来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于反作用公理。案例收集可以有师生共同完成。二是要做好问题的设定。恰如其分的问题设定,可以让学生的讨论保持在正确的轨道。比如我会设定如下问题:直升飞机为什么会起飞?会飞出大气层吗?火箭为什么会飞出大气层等。

2.通过案例解读和讨论,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主题活动,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讨论采用分组的形式,每组设一个组长,并尽量让每组的学生能力接近。组长是讨论的组织者,协调本组讨论有序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学生在讨论中必须积极主动方言,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同事注意倾听别人的分析和见解。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维持秩序,恰当的指导和引导。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按着教师事先设定的问题和教材知识点逐一总结归纳,在总结过程中,可以采取组长汇报、师生问答等形式,尽量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点是学生讨论和学习的结果,而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并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及独到见解,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澄清纠正讨论中的一些模糊和错误认识。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

4.应用巩固。结合案例做一道习题。通过前边的分析总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的要点,接下来由师生共同完成或由学生单独完成一道习题,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一些分析和判断性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计算类的问题由师生共同完成,因为我校学生数学基础特别差,看到计算题就有一种恐惧心理。所以,安排习题时千万不能太难,要让学生跳一下就能够着,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法。案例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展开案例教学讨论,取得成效。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经,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能力。

第3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乳腺外科;应用

在临床外科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临床外科的学生来说,存在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动机等都需要有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鼓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即动力,是能够让人、动物去做某些事情的一个动力、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学习动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功能,绝不仅是让人或动物产生去做某事的欲望,不同的动机对人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应用到实际中产生的反响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并提升学习效率,成为了许多临床教师关注的重点,在本文中,笔者则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实践

1.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从基本概念上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再现式"教学方法有本质上的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的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加以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以任务为前提,让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然后受到任务的去佛纳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学识。

1.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环节 要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要围绕"任务"来展开,因此,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中来,并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主要的步骤有"建立情境-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反馈",每个步骤要换换相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具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如下。

1.2.1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乳腺外科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为学生引入或创造一些带有相关感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关的情境体验,在身心得到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对课时教学的内容加以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加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是整个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展开思维。

1.2.2明确一个"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要明确"任务",此时要结合所学的内容,比如在乳腺外科护理课程中,可以结合病例来设置任务。假设有一名患者,年龄35岁,症状为胀痛、皮温高、压痛,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初期。设置任务:对患者进行病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病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保护等,如果出现皲裂要懂得如何缓解症状。在教学课程中,将"任务"作为思考的中心,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任务进行探索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

1.2.3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 在"任务"布置完成后,学生主动对人物进行分析解答,然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或自主完成的方式来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颠覆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述解决问题办法的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先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等,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核心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学生之间自主组合成为学习小组,每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包括护士长、护士、患者、主治医生等等,对乳腺外科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示,然后彼此之间观察有无错误和疏漏,再积极讨论解决的方法。鼓励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互相碰撞、互相弥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1.2.4后期的反馈与评价 评价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评价时,可以从三个反面来展开。①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评价。观察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乳腺外科中,治疗和护理的操作中,是否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等,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决定着未来在工作中的观察力;②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对这一项目进行评分时,可以从静脉输液操作、负压吸引器引流操作、术中护理步骤等等方面来进行评价,结合理论与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主要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分析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概率和在小组同伴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概率,然后分别进行评分,可以作为对学生个人应对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判断。

2 在乳腺外科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2.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只是依靠教师的讲述来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拓展思维的能力,让乳腺外科的课程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旅程,帮助学生以发散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都得到提升。

2.2让乳腺外科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乳腺外科的教学本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互动探索,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环境下,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距离减小,将学习变成一个共同探索的过程,让课堂充满人性化,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扬长避短,并与其他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

2.3创造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设置任务和完成任务,通过对任务的设立,将学生代入到课堂中去,然后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完成了任务之后再设置新的任务。把对乳腺外科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形成一个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继冶,吴淼生,曾作财,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物外科与产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兽医导刊,2012,13(08):10-11.

第4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借助具体教学活动实践场景以及形态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生对知识性或者是实践技能性学习内容的掌握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启发效果,并以此实现日常化教学实践工作的最佳效果。

启发式教学可以划分为内因性启发因素以及外因性启发因素两个类型,内因性启发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动机,具体包含学生成绩取得状态及学习过程中的效率状态等;而外因性启发因素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施加和提供的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行为。

启发式教学法最佳应用效果的取得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充分调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助力于整体教学工作效果水平的提升。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中职院校体育短跑专项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助力学生构建和形成正确积极的体育学科学习观念

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在观念认知上将一切与专业课程无关的课程都放置于次要或者不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课在这些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加之短跑运动项目的常规训练活动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明显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首先帮助学生切实认知开展体育学科学习行为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到做好体育锻炼对于实际学习能起到提升作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对人的意志品质有磨砺作用,能够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顺利养成,并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体育学科学习观念。

2.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参与短跑学习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短跑项目本身对参与者的体能条件有较高要求,给学生实际参与兴趣的提升造成负面影响。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能够实现对学生短跑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和激发,就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短跑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历史资料,为学生介绍世界短跑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以部分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短跑运动健将作为切入点,借助图片,以及视频资源等呈现手段,展现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参与国际级短跑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场景,并给学生简单讲述这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成长故事,以切实提升学生对参与短跑运动学习训练的兴趣水平。

3.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特征相较于其他层次学校更具复杂性,所以对中职院校学生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启发式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对中职院校学生个体的优缺点实现准确地把握,选择恰当的教学工作开展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工作,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4.构建具体学习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在实际开展短跑运动基本知识以及运动技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基于短跑运动技术动作的实际发生过程,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技术动作展开具体的分析,以切实提升实际教学工作的程序顺序特征以及系统性。

第5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引导式 士官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新型装甲装备陆续装备部队,大幅提升部队作战能力。装备科技含量的提升,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高素质士官来操作使用和维修保养。因此,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了军队院校教育一个重要课题。在士官职业教育中,学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但目前的士官学员有着自身的问题:首先,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无法较好地理解教员讲授的课程;其次,学习态度不端正,有时会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这些问题,而要引入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员进行学习,引导提示教学法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出了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体地位,培养学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及思维的能力,从而使学员养成独立分析及乐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式教学法对于教员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能够解决问题的要点,所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名培养出适合岗位任职要求的士官学员。

1引导提示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引导提示法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它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员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在士官职业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职业性和跨专业的能力,并且补充了职业性的资格”,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1)组织训练能力。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任务的实施要准时精确,有良好的协调技巧等;

(2)自主性和责任感。会主动思考,行事慎重,为人可靠,善于自我批评、自我辩护等;

(3)交往和合作能力。为人坦率,善于表达,有合作精神,考虑他人,讲求公平等;

(4)承受挫折能力。能够专致集中,持久坚毅,警觉清醒,容忍挫折,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等;

(5)学习军事技能力。即会学习的能力,包括善于学以致用,全面考虑,具备抽象能力、迁移能力、动手能力等。

具有以上相关能力及素质的士官学员在部队建设中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军队需要的合格的军事人才。

2引导提示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引导提示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以学员自学、自练为主,教员指导为辅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分为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步,预习环节。教员通过课前动员向学员传达课程相关信息,由学员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广泛地收集信息,抓住课程核心的、本质的问题,为下一步作充分的准备,便于能够独立地完成每一个工作步骤。学员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以书面的形式简短概括,或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提供给教员。下一环节开始时,教员将每位学员准备的相关材料作为讨论的依据,引导学员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

第二步,学习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由教员负责指导学员了解课程相关内容,并指导学员理解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点。

第三步,讨论环节。这一环节中可以采用教员与学员谈话的方式,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是否正确、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方法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得到比较合理的结果。

第四步,实践环节。这是培养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阶段,学员通过此环节完成教员布置的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完成任务与完成质量检查的相互交替,不断练习,调整完成任务的方案。

第五步,检查环节。在学员完成任务后,由教员进行检查完成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这时,学员也可以相互检查。

第六步,评价环节。这是对前面各环节的总结,对学员完成任务本身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可以用案例的方法或谈话的方法进行。

3引导提示教学法的主要观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士官职业教育事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及要求都不断变化,对于军事院校来讲,必须及时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适应变化的形势,从更高的起点上对士官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创新和谋划,以完成培养合格军事人才的中心目的。所以,引导提示教学法体现了军队对士官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

引导提示法确实体现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通过引导提示教学法可以紧密联系课程,进而去尝试、探索以及创新,在问答中掌握课程的精髓,所以引导提示教学法具有“先导后学、讲练结合、能力培养”的特点。通过预习环节中对课程相关信息的收集,提练重点问题培养了学员探索精神。

让学员学会自主学习是引导提示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学员的文化水平相较低,但是其本身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相对较高,所以不需要将所有内容都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灌输给学员。相反,教员通过引导学员怎样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问题使学员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最后通过评价给予学员肯定。因此,引导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可以让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员有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

引导提示教学法由于其特有的运作模式、实施步骤及教学原则,体现了士官职业教育中要求的“面向岗位,注重能力”的总体要求,所以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探索性及可操作性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专业课教学的目的,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引导提示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吕占广,郭晓.学导式教学法在士官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

[2] 王森,南静.运用“学导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中国俄语教学,1990(04).

第6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设计与应用

一、引言

现在的教学基本上仍沿用传统模式,注重理论基础而忽略实践,课程设置保守,无法与岗位需求同步,导致个别学生不愿学、不会学,部分学生想学而学不会的局面。我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并提出了“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二、“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含义

(一)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典型化处理,引导学生对这一具体情景进行思考分析和决断,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和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选个案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

(三)“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章为单元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思考处理案例的所需知识和具体方案,然后教师将案例以节为单元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将各节的知识点融入分解的具体任务中,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任务的思考、解析和完成,掌握各节的知识点,最终通过案例的实现完成各章知识的学习。

二、“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下面以Excel软件的学习为例,介绍“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与应用。

Excel单元中各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分别是: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功能、启动和退出;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输入、编辑、保存等基本操作;工作表中公式与常用函数的使用和输入;工作表数据库的概念,记录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及相应的操作。

(一)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设计案例:用Excel软件实现班级人员信息管理。班级人员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信息两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籍贯、出生日期、入党(团)日期和原单位的职务等信息,成绩信息包括各个科目的考试成绩。

(二)任务的设计与解析。

任务1:基本信息组建――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建立工作簿,分别以基本信息、训练信息和成绩信息建立工作表,在基本信息表中录入学生的姓名、学号、籍贯、出生日期、入党(团)日期和原单位的职务等信息,在成绩信息表中录入学生姓名、学号和开设课程的名称等信息。通过任务1体验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功能、启动和退出,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输入、编辑和保存等基本操作。

任务2:成绩信息管理――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在学生成绩表中利用公式统计学生的平均成绩、单科的平均成绩等,利用函数统计单科的最高和最低成绩,学生的成绩排名等。通过任务2掌握公式和函数的组成和运用。

任务3:综合信息处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记录单管理学生基本信息表,对学生成绩信息表的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汇总和制作数据透视表,对各班级的信息制作图表,利用图表统计分析班级的情况。通过任务3理解数据清单、数据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的概念,掌握利用记录单管理数据清单,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师提出案例――用Excel软件实现班级人员信息管理,讲解案例并将案例分解为基本信息组建、成绩信息管理和综合信息处理三个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任务,查找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然后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来检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三个任务整合在一起,完成案例,最终掌握本章知识的学习。

三、结语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第7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车维修专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66-02

1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教学法,也是当今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在进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含若干个子任务)交予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与计划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分工、协作、负责完成,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来说,课程内容相对术语多,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路、枯燥乏味,使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从而,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直接影响了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与应用“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2进行项目教学法的环节

2.1知识整合、情境创设、项目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为了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项目及任务的设定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学生而言,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必须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整合,按照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设计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项目及任务。该任务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强自主学习与完成类似“任务”的综合能力。

其次,教师可结合生产实践需求,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项目及任务真实性和形象化。

最后,将项目及任务设计为任务书,一方面便于任务的下达;另一方面,便于小组合作的开展和竞赛考核的評分。

比如:我们在汽修高级班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的离合器的构造与原理教学时,首先创建一个情境,提出任务——“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在起步时,出现严重的抖动,当抬起离合器时,车速提高不柔和、不稳定。分析轿车的故障点并排除。”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离合器产生兴趣。带领学生在车间观察离合器,并对离合器进行拆装,要求学生总结离合器的原理。这时学生脑海里存在了一个直观的离合器,但是对离合器的原理还有些模糊,不清楚各零件的名称。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进入课堂,由老师进行系统化的授课,使学生逐步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继而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在启发学生自行分析轿车的故障点后,总结出多个故障点;再由教师带领进入车间进行离合器项目实训练习,让学生用实践去证明离合器的故障原因,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性地去学习、实训。

2.2精心策划、提供资料、制作学案

采用项目中任务驱动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既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能下达任务后就放手不管了,而是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合理的信息资料;合作小组则通过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加工资料、应用资料的过程,彼此间进行不断的探讨、补充、修正和总结。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合作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2.3教师主导,掌控全局、确保实效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合作氛围中承担着大部分学习任务、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因而成为课堂的主角。但这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轻松了或无事可做;相反,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任务的设计者、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在布置好任务后,要适时地进行巡回指导并及时地在学生完成任务的活动中给予必要的知识讲解与技术指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4总结经验,提交成果,拓展反馈

当整个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总评,总评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评价还应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项目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3实践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项目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适应现在学生的教学习惯,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先进的教学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活动中可以灵活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工配合、相互协作等形式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见解的能力,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综合职业素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特别适用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强调能力性以及与职业岗位的需求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需要时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项目教学法事实上是相关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很值得教师继续在课程改革中进行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中并不是每节专业课教学都适用“项目教学法”。如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就不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因为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全面,要自主完成给定的任务难度会较大。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项目教学法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要求将企业的工作场景和环境引入到教学场景中来。在教学中可以穿插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的正确操作流程,以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研究与实践[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2] 宋锦.单片机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94-96.

第8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案例法 任务型教学法 互动合作教学法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作为特殊用途的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蓬勃发展也只有短短二十年,然而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者却对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法很有研究,如案例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基于高职高专的特点,由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决定,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应以案例式教学法为主,穿插任务型教学法、互动合作式教学法、传统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相辅相成。

一、传统的讲授法必不可少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入学时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一般的语法知识都还没有掌握扎实,更别说他们能用英语对话了,这种现状决定了讲授法必不可少。从商务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法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讲得清楚、透彻、明了,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只有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一前提下,教师才可从容地将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得以充分运用,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商务专业技能这一教学目标。

但另一方面,讲授法的缺点是众所周知的,缺少双向交流沟通的机会,课堂气氛沉闷、单调,难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适度使用讲授法。

二、案例法是主体

商务英语特点决定了案例法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外语教学法,一直主要用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基于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实践与应用性及商务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考虑,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包含以下4个基本环节。(1)案例准备:案例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准备案例。教师应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针对性和系统性。(2)分析与辩论:这一环节是根据案例设计出的任务,老师布置学习任务,组织、引导学生讨论,督促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3)案例总结: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案例讨论的难点、重点、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并评述本次讨论不足与成功之处,等等。(4)撰写案例报告:通过小组、全班讨论,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案例报告,以英文书面形式将案例进行理性地分析、总结。

三、任务型教学法

在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中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在“做”中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来解决实际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课前设计出的具体可操作性的任务或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首要环节就是引入任务,然后通过同桌活动、小组活动练习、角色扮演、实际模拟训练、师生问答、小组讨论、会议报告、两方辩论、角色扮演等各种互动的语言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然后,各小组可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各自观点,并做小结发言。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与学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协作交流,在交流中双方会运用多种策略,调动一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沟通,努力用语言做事。这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就是任务型教学的理念。

四、互动合作教学法

不管是案例法教学或任务型教学,教学模式都应是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的要求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合作模式。

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模拟真实的情境,引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多边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及时反馈,强调教师作为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老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和惟一的主体,而充当了多重身份,如课堂互动交流的参与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老师课前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课堂上组织活泼多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互动合作,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

俗语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在充分了解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溶入区别于传统系统讲授法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能力型、创新型的现代国际商务人才。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应当提倡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发法,使学生牢固掌握商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成为有能力的商务英语使用者。

参考文献:

[1]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张仁霞:“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应用探讨――一次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活动[J].文教资料,2006,(23)

[3]林华:商务英语中的“互动式”教学[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第9篇:实践教学法的基本概念范文

比较法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联系、比较分析,使相似的问题进行综合,将不同的内容分离出来,建立清晰的思维网络及知识体系过程。生物化学特点是概念多,化学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功能复杂,各概念之间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相似的概念、理论列表比较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而掌握重点。在讲授糖代谢时,可以将无氧氧化与有氧氧化在基本概念、部位、关键酶、能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比较,能使学生充分理解糖不同代谢过程的特点与意义。利用比较教学法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能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印象,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出来。

二、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

课程整合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药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去向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等,工作的性质决定学生需要的知识体系,除了需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理论外,还需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基本技能占的比重较大。而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的知识点重复性较高,反而减少了学生必要的实践时间。课程整合由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实施来完成。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