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棉铃虫;气象因子;影响;河南安阳
安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3.6 ℃,降雨量606.1 mm,非常适宜棉花种植,棉花年总产3.4万t。棉花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与周围的光、热、水条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受其因子间组配变化影响最大,而棉铃虫的发生发展与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虫源、食物源、防治技术与措施、气象条件等多项因素。就宏观情况而言,在棉铃虫常发区,虫源、食物源普遍存在;防治技术与措施年际间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2个条件都不会引起年际间棉铃虫发生与危害程度出现大的差别;气象条件年际间差别对棉铃虫的发生、发展与危害程度影响较大。为此,探讨气象因子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以为棉花种植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1棉铃虫繁育与气象条件
棉铃虫在安阳市1年发生4代,9月下旬当气温降到20 ℃以下时,老熟幼虫开始在5~15 cm深处的土层筑土室进入冬前滞育期。秋季降温早,棉铃虫滞育也早,反之,则滞育晚。滞育阶段棉铃虫滞育蛹如遇到一段时期的高温天气过程(例如9月或10月气温偏高),造成部分蛹羽化,而后遇到秋季低温、霜冻,将导致全部羽化个体死亡。忽高忽低的剧烈变温是导致该阶段棉铃虫死亡的主要气候原因。11月初,当气温降到10 ℃时,棉铃虫便以蛹态进入越冬期,棉铃虫越冬的关键因素是最冷月气温的高低,冷冬不利于棉铃虫越冬,暖冬有利于棉铃虫越冬。
翌年4月下旬气温升至15 ℃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春季气温回升早,影响棉铃虫存活的关键因素是天气的不稳定程度,尤其是倒春寒、低温、霜冻、降雨天气将大大降低棉铃虫成虫羽化率,春季霜冻终止日期出现越晚、越强,降水越多,棉铃虫死亡率越高。第1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6月底为第2代(棉田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成虫盛发期在7月上、中旬,产卵盛期在7月中旬。7月下旬为第3代幼虫危害盛期,成虫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4代幼虫危害盛期。在豫北,第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重,第4代主要发生在贪青的棉田。此期棉铃虫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 ℃,相对湿度为70%~95%。棉铃虫适宜半干旱气候条件,若降水过多,造成土壤过湿或板结不利棉铃虫入土化蛹,同时降水强度大还可冲刷部分虫卵与幼虫,据观察,伴有大风的阵雨常可冲掉60%~70%的卵,对棉铃虫种群增长及危害起到抑制作用。
2棉铃、棉籽的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棉铃的发育。棉花铃期一般50~70 d,铃期的长短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则铃期短,温度低则铃期长,一般伏前桃不到50 d,伏桃50 d,秋桃55~60 d,晚秋桃60~70 d以上。结铃吐絮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20 ℃以上的气温,低于65%的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氮素不宜过多,否则铃壳增厚,失水慢,吐絮延迟。
(2)棉籽的发育。在棉铃发育的同时,种子也迅速发育长大。棉铃的每室内有胚珠9~11粒,在环境条件良好时,均可发育成棉籽,但常有一至几粒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通常叫瘪籽。形成瘪籽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受精和养料缺乏。气温过高过低,光照不足,干旱,湿度太大,肥料缺乏则瘪籽增多。
3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可供病虫害滋生和取食的寄主植物;二是病虫本身处在对农作物有危害能力的发育阶段;三是有病虫继续发展蔓延的适宜环境。环境条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
影响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因素主要有4个:一是气象、气候条件,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和降雨等常见气象要素;二是可以提供病虫害营养的农作物,其生长发育阶段和状态是比较重要的;三是天敌的制约作用,包括天敌的数量以及对病虫害控制作用的大小;四是人类采取的管理方法,气象、气候条件与农业病虫害的关系最直接。因此,天气、气候对病虫害的影响,主要考虑的是天气条件是否超出病虫害适宜生长发育繁殖的气象、气候条件范围。
4讨论
利用气象条件防治,环保又经济。天气、气候条件影响病虫害防治的次数、时间和方法,充分利用气象因素便可以对农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环保又廉价地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包括气象条件,人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病虫害发生期的预测关键是发生数量的预测。而发生数量的预测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生产上没有太多非常准确的方法。
5参考文献
[1] 吴建河,徐巧真,张志芳,等.濮阳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4):33-36.
[2] 张翠英,刘继敏,成兆金.气候变化对鲁西南棉铃虫的影响[J].中国棉花,2008(9):9-11.
>> 冬暖棚有机蓝莓园蓝莓灰霉病发生及预防措施 高寒地区有机蓝莓种植与繁育 有机蓝莓园建园管理技术 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国有机农业的研究进展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蓝莓菌根研究进展 花生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蛴螬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幼儿园种植园地开发与指导的实践研究 河流溶解性有机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电化学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光催化联合生物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有机紫外防晒剂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有机磷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6] 郭景芬.果树害虫小青花金龟子及其防治[J].中国农村科技,2001(6):17.
[17] 倪同良,李志勇,王曼,等.小青花金龟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03(3):43.
[18] 李涛,马德英,羌松,等.乌鲁木齐市西郊白星花金龟的寄主及发生规律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2):320- 324.
[19] 王学山,宁波,潘淑琴,等.苹毛丽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昆虫知识,1996,33(2):111-112.
[20] 李素娟,王志民,武豫清.琉璃弧丽金龟生物学特性研究[J].植物保护,1995(1):30-31.
[21] 孙元友,李颖,薛俊华.铜绿丽金龟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9,5(38):54-55.
[22] 张亚坤,盖新敏.福建松针金龟概述[J].林业勘探设计,2002(1):108-110.
[23] 樊基胜,蒋光月,陶龙.安徽蓝莓适生地蓝莓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09-4511.
[24] 韩明三,王志云,刘学才,等.蓝丰蓝莓的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08(5):8-10.
[25] 安福涛,许国庆,陈彦,等.灯光诱集成虫防控花生蛴螬的效果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1(6):77-78.
[26] 董克锋,姜惠铁,高海霞.有机蓝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果树医院,2012(7):36-38.
[27] 苏佳明,沙玉芬,李公存.蓝莓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措施[J].烟台果树,2012(4):46-48.
[28] 胡尊松.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现代农业,2010(12):36-37.
[29] 黄朝炎,刘尚友,余小清,等.花生蛴螬的发生特点与治理对策[J].湖北植保,2012(6):44-45.
[30] 任敏.花生田蛴螬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2):124-126.
[31] 林国宪,刘波,柯鼎新,等.三种生物农药防治花生蟒蜡的效果比较[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5,10(2):27-29.
[32] 杜小康,刘奇志,张丽娟,等.Steinernema longicaudum BPS品系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施用技术[J].农药,2009,48(5):379-381.
[33] 刘奇志,李俊秀,徐秀娟,等.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J].2007,22(S1):250-253.
[34] 付玉东,阜新林业苗圃蛴螬类地下害虫防治[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4):75-76.
基金项目 贵州省农业公关项目(黔科合NY〔2013〕3046号)。
关键词:西兰花;生育期;病虫害;组合为害;发生规律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台州西兰花自1989年临海劳动村80户农户成功引种24 hm2以来,经过20多年发展形成了“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基本模式,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成为浙江东部的一个特色农业产业带,被誉为“中国西兰花之乡”,其栽培技术和产品定价对全国西兰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台州西兰花主要为秋播西兰花,播种期大多为7月下旬-9月上旬,667 m2种植密度2 200~3 000株,收获期为12月下旬-次年3月。随着种植制度多样化、种植结构多元化和冬春气候趋暖化,西兰花病虫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对西兰花安全优质生产威胁较大[1-6]。为了探索台州西兰花病虫组合发生规律,揭示主要生育期病虫组合发生为害特性,笔者2002-2010年组织开展了台州西兰花主要病虫发生为害规律研究,以期为病虫决策防治和绿色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西兰花病虫种类及为害调查
针对西兰花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在临海和三门西兰花生产基地采取定时定点与不定期相结合,应用蔬菜病虫测报调查办法,对田间发生病虫种类及其为害进行调查。
1.2 西兰花主要病害组合变化监测
针对西兰花主要病害病情组合监测,采取定点7~10块菜地,分别在苗期、莲座期、现蕾期、结球期、采收期和采后期等生育期,每块菜地每期调查1~2次,每次抽样100~200株,统计株发病率。
1.3 西兰花主要害虫组合变化监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台州西兰花主要病虫发生种类
根据2002-2010年田间调查,台州西兰花病虫发生种类主要有20多种,其中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黑腐病和炭疽病等;莲座期主要有黑腐病、灰霉病、黑斑病、黑根病和病毒病等;现蕾结球期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等。西兰花害虫种类主要有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烟粉虱、蚜虫、菜螟、黄曲条跳甲、银纹夜蛾、潜叶蝇、短额负蝗、尖翅蝗、蜗牛、蛞蝓、蛴螬、小地老虎、蝼蛄等,其中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和黑腐病“3虫1病”为西兰花主要常发性病虫,对产量和品质存在较大威胁。
2.2 西兰花主要病虫发生为害动态
西兰花幼苗期病害主要为猝倒病和立枯病,重发年份秧苗株发病率为4%~12%。西兰花炭疽病主要为苗期和莲座期的叶部病害,以苗期局部发病较重,叶发病率0.3%~0.5%。西兰花霜霉病多为莲座期开始侵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球,流行年份花球发病率达20%~30%,高的达70%以上。西兰花菌核病为一种土壤传染而多在结球期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病期在1-3月份,严重田块花球发病率可达30%~50%。西兰花软腐病一般为结球期发生的细菌性病害。西兰花灰霉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西兰花病毒病为苗期和成株期病害,局部零星可见发病。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主要为西兰花高温期发生害虫,主害期8-11月,对西兰花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均可致害。银纹夜蛾主要为西兰花莲座期发生害虫。小菜蛾为西兰花全生育期发生为害的害虫,主害期为春季2-4月和秋季9-12月,在苗期、莲座期以及结球采收期持续为害。菜青虫主要在苗期和莲座期发生为害。菜蚜为持续干燥天气发生的害虫。菜螟主害期为9-10月,主要对夏秋播的苗期和莲座期发生为害。黄曲条跳甲主要为苗期害虫。蝗虫主要有短额负蝗和尖翅蝗,主害期为7-10月,在秋播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发生为害较重。蜗牛主要是在苗期为害的软体动物。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蝼蛄和蚯蚓等,在苗期局部发生较重为害。
2.3 西兰花主要病害病情发生特性
根据对主要病害病情系统调查,通过对西兰花猝倒病、黑腐病、霜霉病和菌核病等主要病害病情消长动态监测,结果见图1。图1表明,西兰花总体病害病情消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先后存在3个组合发生为害的盛期,第1个盛期为播种育苗及其幼苗生长期,以西兰花猝倒病和西兰花黑腐病为主体,西兰花霜霉病和西兰花菌核伴随发生,相对集中为害较重;第2个盛期为西兰花莲座期和花蕾生长期,主要以西兰花黑腐病为主体组合发生为害;第3个盛期主要为迟熟西兰花采收后期,突出为西兰花菌核病发生为害,表现染病整株枯死状。
2.4 西兰花主要害虫种群消长规律
对西兰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和菜螟等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监测结果见图2。图2表明,西兰花主要害虫总体消长随生育期推进而发生种类及其为害渐趋减弱,先后存在3个组合发生为害的盛期,第1个盛期为7-8月,正值西兰花播种育苗及其幼苗生长期,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盛发为主集中为害较重,对西兰花搭好苗架潜存威胁,重发年份甜菜夜蛾平均百株虫量230条(65~400条),斜纹夜蛾百株虫量185条(50~400条);第2个盛期为9月下旬-12月下旬,正值西兰花莲座期和花蕾生长期,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和菜螟组合发生为害;第3个盛期为3月上旬以后,主要为迟熟西兰花采收后期,突出小菜蛾发生为害,尤其对侧枝小花球潜存较大威胁,不仅损害花球产量,还损害花球质量。
3 小结
台州西兰花主要为秋播西兰花,播种期大多为7月下旬-9月上旬,收获期为12月下旬-次年3月,整个生育期主要发生病虫有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菜螟、银纹夜蛾、猝倒病、黑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等20种,其组合发生为害主要为3个盛期,其第1个盛期在苗期,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猝倒病和黑腐病为主体,相对集中为害较重;第2个盛期为西兰花莲座期和花蕾生长期,主要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菜螟和黑腐病为主体组合发生为害;第3个盛期主要为迟熟西兰花采收后期,突出为小菜蛾和菌核病发生为害。西兰花病虫害变化趋势主要是田间植株生长和气候条件组合变化所致。
参考文献
[1] 钟慧敏.蔬菜常见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62-105.
[2] 汪恩国.放心菜病虫害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11-90.
[3] 陈文辉,林抗美,刘波.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中国蔬菜,2001(1):17-18.
[4] 汪恩国,郑永利.浙江临海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J].昆虫知识,2007(2):271-274.
[5] 汪恩国,刘伟明.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0(3):603-605.
[6] 汪恩国,刘伟明.西兰花苗期甜菜夜蛾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5):232-235.
[7] 李振宇,谌爱东,章金明,等.不同性诱剂诱芯对小菜蛾引诱效果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2):324-327.
[8] 肖留斌,柏立新,刘艳青,等.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0,37(4):365-369.
[9] 陈方景,陈用东,陈关成,等.性诱剂应用于斜纹夜蛾测报的效果研究[J].蔬菜,2012(3):56-58.
一、机械适度深植技术
(一)机械选择
主要选用浙江永康市劲力园林机械厂“川久牌” CJ-LD530型地钻机和山东博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43型地钻机等机型,这些机型的钻地机具有动力强劲、劳动强度低、苗木移栽或补栽成活率高、功效好、见效快、适合各种地形、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这两种机型发动机油耗低,重量轻(10千克左右) ,单人可操作,每小时可以开洞200个左右,开洞深度达30 ~ 40厘米, 洞穴地表直径可达16 ~ 18厘米,茶苗种植深度可达12 ~ 18厘米(人工开挖种植深度一般8 ~ 12 厘米) ,一台机械每天可以开洞1600 ~ 2000个,可完成1亩茶园种植,能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
(二)机械旋转深植技术优点
旋转式打洞机旋出来的为深层土壤,土壤墒情好,具有一定的持水量,土壤又比较细碎,栽后容易土壤压紧填实和保湿。机械旋转出来的洞穴径体积较大,移栽茶苗根系舒展度好,没有盘根现象,栽后根系容易恢复活力,有利于侧根深扎,比人工开挖种植深度深5 ~ 8 厘米,从而可提高抗旱性和成活率,该项技术尤其适合于山区或水源条件差的地方或雨量少的秋冬季、早春进行茶苗移栽。
(三)机械钻头选择
旋转式机械钻头可根据移栽茶苗大小进行选择,一年生茶苗种植主要选配直径15厘米、长度60厘米的机械钻头,假如移栽茶苗株形大(如2年生茶苗),可选择直径和长度为30厘米×80厘米的机械钻头。
(四)选用壮苗移植
选择1 ~ 2年生壮苗或轻质容器苗进行移植,茶苗株高35~50厘米,有效分枝3根以上,地茎粗0.3~0.4厘米,根系发达,侧根数5条以上,长度达10~20厘米。壮苗移植成活率高,成活率达98%以上,抗逆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五)茶苗根系蘸泥浆处理技术
ABT生根粉按照25 ~ 50毫克/千克对水,同时按照0.5% ~ 1%对水比例加入51%中阿撒可富硫酸钾复合肥(17-17-17),50千克水对拌“生地”红壤做泥浆可以蘸根处理茶苗3000株左右。通过深栽和泥浆水蘸根,茶苗种植后可节省浇“定根水”工序,节约了浇水成本,提高了茶树种植成活率和抗旱能力,对于浇灌条件不够或山地茶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水肥管理技术
(一)抗旱排涝技术
1. 水分要求
茶树生长,既喜温、喜湿,但又怕旱、怕涝。茶树的芽叶生长强度、叶片形态结构及其内含物的生化成分等指标,均以土壤相对含水量80% ~ 90%为最佳,而根系生长则以65% ~ 80%为好。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茶树生长旺盛,体内含水量一般约占全株重量的60%左右,幼嫩芽叶含水量可达80%左右,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功能增强,物质代谢趋向合成,有利于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使芽叶萌发快、数量多、嫩度好、内含物丰富。特别是鲜叶中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的增加,对形成香浓味醇的红绿茶品质都较有利。但如果在旱季,当根系层土壤含水量降到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并伴有高湿与干燥的空气时,茶树体内水分代谢容易失调,导致芽叶萌发受阻,鲜叶产量与品质均下降。旱季灌溉,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70% ~ 90%的茶园,无论是鲜叶还是加工后的成品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一般可增加30%以上。但茶园土壤水过多同样有害,会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劣,土壤空气减少,削弱茶树根系呼吸和吸肥、吸水能力,时间稍长,茶树新梢生长受到抑制,尤其是红黄壤茶区,土壤中常形成低价铁、锰及其他还原性物质,再加上腐败性嫌气细菌的活跃,形成茶树湿害。
2. 灌溉方法
考量茶园灌溉方法的优劣,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灌溉水的分布均匀程度,以及能否做到经济用水;二是能否做到有利于茶园小生态的改善;三是能否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目的。茶园推广喷灌、渗灌、滴灌等灌溉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节水增产的经济效果。
3. 排水措施
新植茶园的水利系统主要包括保水、灌水、排水三方面内容,由渠道、主沟、支沟、隔离沟和山塘、水库、管道与机埠组成,相互配套,紧密联系,形成茶园沟沟相通,减少与避免茶园水、土、肥的流失和低洼处渍水现象。
(二)绿肥套种技术
新植茶园土壤面积大,容易滋生杂草和土壤水分蒸发。倡导有机栽培,合理套种冬季、夏季绿肥。选择耐阴,生长期短,植株矮小,不与茶树争光、争水、争肥,同时还能培肥和改良土壤的绿肥作物。作物的种类应以豆科作物为主,如大豆、花生、蚕豆或豆科绿肥紫云英等。1 ~ 3年生茶树行间可种植1 ~ 2行绿肥,达到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改善茶园内小气候,增加收益。夏季套种绿肥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抗旱能力;冬季套种绿肥可以提高土壤覆盖面,达到提高土壤温度2 ~ 3℃的效果,预防冻害。
1. 绿肥种类
4 ~ 5月播种的夏季绿肥有花生、大豆、绿豆等,10 ~ 11月播种的冬季绿肥有蚕豆、紫云英、苜蓿等。
2. 绿肥优点
绿肥收获后进行根部覆盖或深埋,能增强土壤保水保墒能力,同时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增施有机肥,节省肥料成本,改良茶园土壤结构,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三、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一)病虫害防控技术
茶树害虫主要有茶叶螨、茶枝镰蛾、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和黑刺粉虱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斑病、云纹叶枯病和白星病等。防治策略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优先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1. 农业技术措施
①摘光茶树上的虫蛹、虫卵、虫囊,人工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虫蛹和虫卵,以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
②封园喷施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晶体(250 ~ 375克/亩)200 ~ 300倍 液, 喷药时, 茶丛的上下、内外,叶片的正面、背面,蓬内的枝条及地面的杂草都要喷到。
2. 常见病虫害综防技术
(1)茶尺蠖防治
茶尺蠖1年发生5 ~ 6代,4月为茶尺蠖第一代幼虫盛发期,第一生后,每间隔20 ~ 35天应注意下一代幼虫盛发期。防治措施:①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或人工除虫;②第1、2、5、6代优先使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在幼虫2~3龄前期防治;③使用2.5%鱼藤酮300 ~ 500倍液 、 0.3%苦参碱1000 ~ 1500倍液、苏云金杆菌、15%茚虫威2500 ~ 3500倍液、2.5%联苯菊酯1500倍液在幼虫2~3龄时防治。
(2)假眼小绿叶蝉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1年发生9~11代,注意有2个为害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月中下旬 ~6月下旬,第二个高峰在9月中下旬~10月中旬。防治措施:①注意小绿叶蝉为害高峰,虫口高峰来临前5 ~ 10天安装黄板防治,虫口密度较小的茶园只使用黄板;②虫口密度大的茶园,配合若虫高峰期使用烟碱・苦参碱、藜芦碱、24%虫螨腈1500 ~ 1800倍液、15%茚虫威2500 ~ 3500倍液防治。
(3)蓟马防治
8 ~ 10月是蓟马为害高峰期。防治措施:①可采用色板诱杀;②采用15%茚虫威2500 ~ 3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1500倍液防治。
(4)茶饼病、炭疽病防治
3~5月和9~10月注意茶饼病,5~6月梅雨期和秋季多雨期关注炭疽病。防治措施:采用甲基硫菌灵或百菌清等进行防治。
(二)杂草防治技术
茶园杂草不仅与茶树争水、争肥和争光,而且还会恶化生态条件,有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杂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繁殖率高,吸肥能力强,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茶园土壤贫化、荒芜或成低产园。
1. 高标准建园
建园时选择秋、冬季通过机械开沟撩壕方法深翻土壤、表土下埋,“土块翻边,草根朝天”,清除恶性杂草地下根茎。通过太阳晒烤和冻土方法,促进土壤熟化,达到斩草除根效果。
2. 中耕除草
贯彻“除早、除小、除了”的方针,在杂草初发期通过中耕锄草方法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促进土壤矿物质风化,提高供肥能力。
四、冻害预防技术
茶树原生长在亚热带温暖的环境中,形成了喜湿怕寒的特性,茶树遭受冻害后,轻则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严重落叶乃至全株枯死。
(一)冻害类型
根据茶树冻害发生的季节可分为越冬期冻害和萌芽期冻害。茶树萌芽期冻害主要是霜冻,分早霜冻和晚霜冻,早霜冻多发生在秋末,对名优茶影响最大的是晚霜冻,名优茶常遭受晚霜冻或倒春寒危害。晚霜冻或倒春寒多出现在3~4月,此时大地回春,茶芽开始萌发,特早生和早生品种已到收获季节,若遭晚霜或倒春寒危害,轻则造成芽叶叶尖变红,重则造成成片芽叶焦枯,严重影响明前茶的产量和质量。
(二)预防措施
晚霜冻或倒春寒对特早生和早生名优茶的影响大,积极做好预防十分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施有机肥
在秋冬季增施厩肥、堆肥、焦泥炭等热性有机肥料,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既能提高土温,又能增强茶树抵抗力。
2.熏烟驱霜
熏烟的作用是在茶园空间形成烟雾,防止热量的辐射扩散,利用“温室效应”预防晚霜冻,效果明显。方法是在晚霜来临之前,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既防晚霜冻又积肥,一举两得。
3.喷水洗霜
有水源及喷灌设备的茶园,可利用设备在晚霜危害时进行喷水,把附着在茶树芽叶上的霜洗去。
4.覆盖防霜
关键词:农家自建菜园;有机菜园;施肥;病虫害防治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中国农家自古以来都有自建菜园的习惯,通过自家生产来满足自身的蔬菜食品需求。在20世纪50年代前,农家自建菜园的生产都是通过有机手段来进行的,且多为露地生产。50年代后,随着化肥农药以及植物激素的推广,农业生产进入化学时代,更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周围环境包括土壤、空气、水源等污染均有所加重,随之带来了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民众要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呼声四起,有机农业(包括有机蔬菜)的推行已提上议事日程。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通州区2个有代表性乡镇做了调研,说明建立农家有机菜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初步提出了建设有机菜园的技术要点。
1?农家自建菜园现状调研
此次调研,笔者选择了通州区的兴仁镇与五接镇作为调研对象,两乡镇均位于长江下游沿江人口稠密地区。
兴仁镇位于南通市东郊区,属砂壤土地区,全镇人均耕地400 m2,常年种植粮食及油料作物,可达到自给。在蔬菜生产方面,农户自家一般都建有菜园,用以解决生活所需,不足部分则依靠外来蔬菜供应,多余部分则在附近菜市场作商品供应。全镇平均每户自建蔬菜地67 m2左右,另用33 m2左右“十边”零星土地及水面种植杂粮及水生作物。常年普遍种植的秋冬季蔬菜有油菜(可作秋冬季4个月左右的主要蔬菜)、大白菜、大蒜、葱类、香菜、菠菜、茼蒿等。春夏季菜有小白菜、莴苣、马铃薯、韭菜、四季豆(包括地刀豆)、卷心菜、豇豆、茄子、各种瓜类(如黄瓜、丝瓜、冬瓜、菜瓜、甜瓜、苦瓜等)、扁豆、苋菜、空心菜以及稀有蔬菜等,水生蔬菜有菱角、茨菰、荸荠等。在“十边”种植的有菜用大豆、蚕豆、胡萝卜、红小豆、糯玉米、花生、芝麻、红薯等。水面种植的有菱角、慈菇、荸荠等。
五接镇位于南通市西,远郊区,属黏土地区,人均土地600 m2,农家自建菜园每户达60~100 m2、“十边”零星土地60 m2左右。常年芋艿种植面积较大,而马铃薯种植面积校少,因为历史习惯黄花苜蓿种植面积校大,成为每年春季的时令可口蔬菜,韭菜种植较为普遍,家家都有一块韭菜地。常年蔬菜种植种类与兴仁镇基本相同,“十边”零星土地多种植菜用大豆、菜用蚕豆及各种小杂粮。
2?有机农业(包括有机蔬菜)的概念及其优越性
用有机手段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是一种真正源于自然、高品质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当前有机食品的概念已受到国际公认,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在朝着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而有机蔬菜的生产则应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农业是指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其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规范、加工标准生产而成,并经有机食品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实践证明,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帮助解决化学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与生态平衡问题,如大面积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后带来的有害物质的残留、土壤水源污染,能源过度消耗,对物种多样性的危害等。有机农业的优越性如下:(1)有机农业整体是一种生态型农业耕作方式,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激素,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残留,同时清除土壤中有毒成分,重视使用清洁水源,规范生物农药和非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这样可保证土地、水源、空气、食品直至野生动植物、菌菇类以及微生物避免遭受有害物质的侵害,这样的环境条件生产出来的产品非常有利于人类的健康。(2)有机生产措施避免使用化肥农药,大幅度节药了农业的直接成本,其降本幅度一般可达40%~50%。据美国一项研究,有机农业的成本一般要降低40%左右。(3)有机农业可提高种植效益。目前中国的有机食品价格一般要比普通产品高出20%~50%。如进口日本有机大米在北京、上海市场卖出每千克198元的价格。目前市场上已先后出现了有机农产品如稻米、杂粮、牛奶等。(4)有机农业相对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其生产过程需要较多的劳力,有助于提高农民就业率,符合中国农村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的实情。
综上所述,发展有机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它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十分迫切的一项事业。
3?建立农家有机菜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自建农家有机菜园的必要性
(1)农家自建有机菜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新鲜度。因为有机菜园所生产的蔬菜可以通过就近现采现用,因此比起菜市场与超市所购的蔬菜更为新鲜,口感也较好。(2)有机蔬菜营养高、口感好,一般水分含量相对较低,VC含量高。(3)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的安全性。由于农家有机菜园不用化肥农药而且是自建自用的,因此在食品安全方面,应是最可靠最放心的。(4)自建有机菜园不但可节约成本,且可自收自供,因此可以大幅度节约家庭日常开支。(5)农家菜园可自产自供,节约了每户每天上街购菜时间,有便于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
3.2?自建农家有机菜园的可行性
3.2.1?群众有发展有机生产的迫切要求
由于目前蔬菜食品安全已给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安全隐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有机生产,所以这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3.2.2?历史上有传统基础
中国的农业生产自古以来直至解放前夕,有传统的有机生产基础,在此基础上现阶段再推广有机农业的耕作方法应是有基础且可行的。
3.2.3?发展有机农业的实破口
因为蔬菜是一种鲜活农产品,与人民生活更为密切相关。选择推广农家自建有机菜园先行一步,可以先易后难,然后再将有机农业措施扩展到粮油、养殖方面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这一社会难题。
发展有机农业自建农家有机菜园,在具体实施上会有一定困难,这主要是多年来在群众中已形成了化学农业的生产习惯。化学农业的特点是操作方便,省工省力,但农业成本高,并且产生有害的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在再从化学农业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有机农业系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各级政府与农业部门大力展开宣传,要向群众讲清讲透有机农业的概念和发展有机蔬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特别要指出发展有机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唯一出路,同时应广泛开展科普宣传,讲明实施技术要点。各级农业服务部门,尤其是基层农业服务站,必须将有机农业的技术推广作为经常性工作,对此工作做出科学规划,加强培训,积极培养示范户,以点带面,扎实推行。
4?建立农家有机菜园的技术要点
4.1?建立农家有机菜园的技术标准
(1)肥料必须以有机肥为主,基本不再施用化学肥料。(2)病虫害防治必须改化学防治为主为以农业、生物、物理以及人工综合防治为主,基本不再施用化学农药。(3)蔬菜促控不使用植物激素物质。(4)原则上不使用未经确实论证的转基因蔬菜品种。(5)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定期进行土壤和水源检测,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
4.2?农家有机菜园施肥技术
4.2.1?重视有机肥
为满足蔬菜对肥料的要求,必须选择优质的有机肥代替化肥。可选择的种类有农家厩肥,包括各种畜禽粪肥,如猪圈肥、羊窝灰、家禽(包括鸡、鸭、鹅等)粪肥以及人畜粪尿;各种饼肥如豆粕、菜籽饼等经腐熟施入,以及其他有机肥料。
4.2.2?培肥土壤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通过深翻改土、整地轮作等措施,将有机菜园的土壤逐年培育成肥沃的菜园土,其标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土层一般耕作层达到20~30 cm,熟化土层在30~50 cm;(2)腐殖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腐殖质达5%~6%,速效养分明显高于一般土壤;(3)团粒结构好,生物活化作用强烈;(4)土壤保温保水性能好,抗旱力强。
4.2.3?改进施肥方法
以重施基肥为主。由于蔬菜作物一般生育期较短,在施肥方法上,可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重施基肥,翻耕入土,以后可不再施用或少施追肥。
4.2.4?提倡无公害生产
增施有机肥料除了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能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有机肥要施用腐熟的堆肥、畜禽粪等厩肥以及绿肥等,禁止施用未经处理的垃圾和污泥。提倡施用菌肥或生物制剂肥料如生物钾肥,还可利用生物菌肥将禽畜粪发酵后使用,亦可利用生物菌肥将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施用抑制剂,可减少污染物的活性,如使用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重金属改良性抑制剂,可提高土壤pH,从而使镉、铜、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还能降低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率。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如淹水可以抑制对镉的吸收,使某些重金属可以和土壤中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此外,推广水旱轮作、粮菜轮作等均可防止土壤的污染。
4.3?农家有机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4.3.1?农业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是指综合运用各种农业生产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繁衍扩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减轻和控制病虫危害的措施。该方法可以避免采用化学方法而造成污染,既利于蔬菜的高产优质,又可降低成本,因此在蔬菜病虫的防治实践中应作为首选的、基础的措施来应用,此法在群众中有丰富的成功经验。(1)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环境,抑制病虫滋生蔓延,如黄条跳甲、小菜蛾等均为常见的蔬菜害虫,如能在前茬安排亲缘较远的蔬菜作物,就可控制其发生。(2)轮作倒茬,避免多年连作。如通过水旱轮作,可减轻蔬菜菌核病,也可减少地下害虫的为害。又如茄子黄萎病、黄瓜蔓割病通过轮作亦可减轻为害。(3)合理间套夹种。如番茄、青椒套作玉米,可以减轻棉铃虫的为害。玉米与白菜、青椒间作可减轻有翅蚜的迁飞传播。十字花科与葱蒜类间作,可减轻蚜虫侵害。(4)调整播种及收获期。如小白菜,抓紧早春播种1~2期,可避免菜青虫为害。(5)选用抗病抗虫品种。蔬菜有多种抗病、抗虫品种可注意选用,如南通市通过引种脱毒种薯克新1号,成功避免了马铃薯晚疫病害。(6)选用无病虫种苗。播前经过精选种子,去除带病虫种粒,同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选择无病土育苗,及时间苗定苗,及早汰除病株劣苗。(7)实行深翻冬翻、高畦低垄,可将深层病虫暴露出来,冻晒而死。如高畦垄作可减轻白菜软腐病、黄瓜疫病等病害。又如利用夏季换茬间隙将菜地深翻灌足水后加盖塑料薄膜,能使10~15 cm土层温度达到70 ℃,可杀死大量病菌,达到高温消毒的目的。(8)合理施肥,及时排灌,可以提高蔬菜抗病虫能力。(9)施用腐熟有机肥及沼气肥,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且可避免烂根,增加根际微生物拮抗作用,减少枯萎病及地下害虫等病虫的发生。(10)加强中耕除草,保持田园清洁,减少中间寄主,如可以减少红蜘蛛、地老虎等病虫的发生。
4.3.2?物理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病虫对温度、湿度或光谱、颜色、声音等的反应能力,用调控办法来控制、驱避或杀死病虫。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如在设施栽培中可通过控制温湿度,遏制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减轻霜霉病、细菌性条斑病、黑星病的危害。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及线虫。又如在大棚或温室中铺盖地膜,可降低棚室湿度,减轻发病,地膜还可阻止一部分土壤病菌向植株地上部分侵染。利用高温处理种子杀死病菌。利用害虫趋黄习性,采用黄板、黄盆、黄色黏纸黏条诱杀。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忌避习性,铺设银灰色膜或挂条驱避蚜虫迁飞传毒,减轻番茄、青椒病毒病等。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新型双波诱虫灯可发出长短两种光波,用于害虫防治可增加诱虫量,减少杀伤天敌。
新型覆盖材料——防虫网,也是一种很好的物理防治方法,它具有抗拉、抗紫外线、耐水、耐腐、耐老化、无毒无味等优点。菜农可根据需要选购不同类型的防虫网,实施菜田全封闭覆盖,从而切断害虫的潜入途径,有效地控制虫害。实践证明防虫网不但可有效防治害虫,还可防暴雨、防强风、防冰雹,适度遮光,改善生长条件,且可将水浇在防虫网上进行灌溉,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覆盖材料。
4.3.3?生物防治方法
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或以各种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经济安全,对蔬菜及环境无污染且不伤害天敌,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的防治方法,近年来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
为了验证有机菜园不用化肥与农药的可行性,近4年来笔者进行小面积庭院种植试验,供试蔬菜作物达30多种。在种植过程中做到不施用化肥,以优质有机肥代替化肥,主要施肥品种有鸡粪或人粪尿等;从不施用农药,以农业及人工防治代替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蔬菜均能正常健壮生长,与采用化学措施栽培的蔬菜相比并不逊色,不但没有减产,同样取得了丰产丰收,蔬菜品质包括新鲜度、安全度以及各种蔬菜的口感均有所改善,瓜果开裂程度有所降低。4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了采用有机手段生产蔬菜是可行的,增加了建立有机菜园的决心。
4.4?有机菜园的基本技术要点
4.4.1?优化作物布局
为区别对待,大体将蔬菜作物分为3种类型。第1类:需肥量少,病虫发生轻微的,有各种菜用大豆、菜用蚕豆及豌豆、黄花苜蓿、扁豆等,这类蔬菜作物因自身具有固氮根瘤菌,在生长过程中可基本不用施肥,也很少需要防治病虫。第2类:需肥量中等,病虫害发生一般,如油菜、胡萝卜、芋艿、韭菜、菠菜、大蒜、葱类、香菜、空心菜等,这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一般只需施用有机肥,不需用化肥,病虫发生也不太严重,可按其特点,因作物因苗情区别对待。第3类:需肥量较多,病虫发生较重,如小白菜、大白菜、卷心菜等,对这类作物可特殊对待,一般选择在肥力上等的土壤种植,并重施有机基肥,在病虫防治上重视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及人工有效防治方法综合控制。在病虫特殊严重的年份,在其他防治方法难以奏效时,也可采用如菊酯类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防治,但施药后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才可采收,严禁使用中毒或高毒农药品种。
4.4.2?优化品种布局
选择优良品种的标准,应掌握品质优良、产量较高、抗性较强、适应性好4个方面,群众中的优质种源应重点挖掘。以通州市兴仁镇与五接镇为例,当地蔬菜优良品种如下:南通黑菜品种:黑塌棵(有多种类型)马耳头,大叶塌棵等;小白菜品种:南通小白菜、上海青菜;大白菜品种:黄芽菜、青等;菜用大豆:绿皮绿仁(绿茶豆)、黑皮绿仁、节节青、开锅烂等;南通瓜类品种:本地黄瓜、芝麻梨(甜瓜)、牛角瓜;扁豆品种:各科杂色扁豆,荷包扁豆、白扁豆、石港大粒蚕豆;芋艿品种:红梗芋、白糖芋;赤豆品种:大红袍等。
【关键词】绿色建筑;屋顶绿化;屋顶花园;节能减排
1 引言
屋顶绿化,因为其种植植物所在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我们必须根据其特殊性选择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和植物搭配,才能提高植物存活率,并取得较好的造景效果。
2 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
2.1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要点
各种植物分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带性分布,在各种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植物生长具备明显的的地带性特征。因此在不同地区发展屋顶绿化,应该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并且适应屋顶特殊的气候条件的植物类型。
建筑物的屋顶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屋顶上的日照、温度、风力等都远比地面恶劣。首先,屋顶不仅光照强度比地面更大,光照时间也比地面更长,强烈的阳光及其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其次,屋面的地势高且风速大,这就造成屋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地面更强,土壤的水分蒸发的更快;还有,为了减轻对屋顶楼板的荷载,屋顶花园的种植土层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5到40厘米之间,相对地面比较薄,这就将导致土壤蓄水能力相对的比较差,土壤就易干燥。而且,屋顶花园种植土层与大地完全隔离开,种植土层无法通过毛细作用吸收地下深层土的水分,仅能够通过不多的自然降水来补充水分含量,容易导致植物大旱大涝。 [1]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为了创造丰富的景观,选择植物时除了要考虑屋顶花园的生态条件,还要兼顾植物的美学效果,多样化的植物选择是创造优美花园景观的必备条件。
总的来说,屋顶因为其特殊的位置,生态的条件是比较恶劣的,屋顶的温度、日照、风力条件都比地面恶劣,这些都是不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同时,由于屋顶的种植土厚度不可能很厚,所以植物基本无法像在地面上那样从土壤中吸收全部的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这也是不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因素。[2]因此,我们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能适应以上恶劣条件的植物种类,具体选择要点如下:
2.1.1 适合生长在贫瘠地的品种。选择根系浅但侧根和须根发达,比较耐贫瘠的植物。
2.1.2 耐大温差的品种。屋顶没有遮蔽物,因此极端温差比较大,选择的植物应该能抵抗屋顶较大的温差。
2.1.3 耐大风的品种。建筑物顶层风力较大,因此要求植物固着性好,树体应较矮。
2.1.4 耐短期积水的品种。屋顶绿化在大雨后的一段时间内土壤湿度较大,因而要选择耐短期积水的植物。
2.1.5 选择耐修剪、生长缓慢的品种。可以降低养护管理费用,省时省工
2.2 几种常见的屋顶绿化植物及其特点
2.2.1 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是使用最多的屋顶绿化植物材料,在德国、中国、日本等地也大量推广用。其中以景天科景天属使用最多,如:佛甲草(见图1),垂盆草,凹叶景天(见图2),金叶景天等。目前我国使用佛甲草较多。[3]
2.2.2 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与其它屋顶绿化的植物相较,有较多的色彩与质感展现。需要选择各种具耐旱性的地被植物。经观察试验有银纹沿阶草、蔓花生、越橘叶蔓榕、矮筋骨草、斑叶络石等比较适合屋顶绿化使用,这些植物根据叶片厚薄、地下部发达与否而具有不等的耐旱能力,日后维管工作内容与频率亦有差异。
2.2.3 草坪
选择自身比较低矮、具匍匐蔓延性与耐旱性的草种,亦可作为大面积的屋顶绿化植物材料,如百慕达草(狗牙根,见图3)或地上走茎的假俭草(见图4)等耐旱性较强,日后维护管理不需要过分注重修剪、病虫害防治与施肥,甚至不需设置灌溉系统。
2.2.4 低矮灌木
低矮灌木里柃木属、赤楠属、黄杨属、子属、偃柏等种类具有发展潜力,这些灌木都具有植株低矮、分枝茂密、叶片细致、生长缓慢、耐旱强等特性。
3 屋顶绿化植物的养殖
屋顶绿化的植物必须被精心的管理。屋顶绿化的植物被种植在屋顶,根系与大地被切断了正常的联系,无法通过根系吸收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必须完全依靠人工养殖和人工施肥来保证正常生长。屋顶植物所面临的气候环境非常恶劣,风大雨大,蒸发量大同时极端温差也大于地面,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屋顶植物生长的因素。[4]正因为如此,对屋顶绿化的植物必须妥善管理,否则得话很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以至于死亡,这将给屋顶绿化的推广带来极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屋顶绿化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不利因素,最好在屋顶上设有滴灌式灌溉水管,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正常水分,应定期对植物进行施肥,对土壤松土,对植物枝叶进行支撑修建,喷洒必要的防病虫害的药物等。
4 小结
植物配置应遵循植物多样性和共生性原则,以栽植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相对稳定、滞尘控温能力较强的本地常用和引种成功的植物为主。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为主,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点缀耐旱小乔木。
屋顶绿化植物配置应以今后养护管理的低成本低维护为原则,选择耐粗放管理的植物为主,尤其是应将耐旱、耐寒,耐夏季高温的植物定为首选植物。
参考文献
[1]欧阳秀明. 屋顶花园植物选择与配置.江西农业学报2008(1).
[2]单进. 北京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北京园林,2008 .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本文主要就黄淮海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现当地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1 黄淮海地区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总结
农林复合经营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为基本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是一种林、农、牧、渔等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常见模式有:
模式1:林农复合型是一种实现了同一土地单位上林木与农作物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据组成成分不同又可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这三类。常见的形式有林农间作型、绿篱型、农田林网型等。模式2:林牧(渔)复合型是一种在同一土地单位上将林木与农作物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它主要包括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以及林渔结合型等类型。模式3:林农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土地单位上综合经营林业、农业、渔业,各产业间可以相互结合,有效地提升了经营效率,在当地比较普遍。模式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经营模式主要以生产特殊品种的农林产品为目标,主要包括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等复合系统。
2 农林复合经营的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徐州市丰县有一农户选用在种植金银花的地里养鸡这一模式,近年来取得了良好收益。这一农户承包了220亩地种植金银花,承包价为每年单千斤小麦的价格。金银花生长周期一般为20年,第三年进入盛产期。金银花采花期结束后其叶子即可以出售也可以打碎做饲料。金银花枝晒干也可以用做饲料。在金银花地里的鸡都是散养的,其主要食物为地里的虫还有由金银花叶子和枝干做成的饲料。这种鸡的肉口感纯正,肉嫩且香,而且其鸡蛋营养价值极高,因此这种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为详细分析种植金银花的经济效益,运用净现值法来分析这种投资法案。净现值(NPV)计算公式为:
NPV=■■-C
式中:NPV――净现值;NPV■――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K――贴现率(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n――项目预计使用年限;C――初始投资额
表1 金银花种植初始投资额表 单位:元/亩
■
注:土地价格按单千斤小麦的价格折算(文中小麦价格为1.6元/千斤)
实地调查得知单种植金银花每年每亩地净收益(净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大约为5000元,假设投资成本为10%,则:净现值为22570。由此可知:在金银花地里养鸡的成本低,每只鸡大约为100元,因此收入也很可观。
2.2 生态效益分析 丰县自进行农林复合经营以来,农田林网完善、河道退耕还林、新农村村庄绿化等一批高标准造林工程得以实施,全县15万亩重点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和沙化程度显著降低。丰县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防风沙和土壤改良两个方面:一是防风沙。丰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有效地降低了风速,并改变了其他一系列小气候因子;二是土壤改良。实施农林复合经营使当地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3 社会效益分析 ①林业覆盖率提高。自实施农林复合经营之后,丰县林业用地面积87.2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为65.3%,林木覆盖率38.98%,高出全省平均的21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林网面积115万亩,林网率98.5%,四旁植树2600万株,活立木蓄积330万立方米。②林木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年,丰县共发生林木病虫害1.9万亩,防治面积1.86万亩,防治率为97.9%;林木病虫监测覆盖率达9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产地检疫苗木48万株,产地检疫率达99%。③木材加工业发展迅速。由上分析可知,丰县具有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外部条件。近年来,丰县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林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木材加工产业体系。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宣传教育 农民是农林复合经营的主体,而农民本身接受的文化知识较少,素质偏低,因此通过多种有效渠道,在农民群众中深入宣传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知识很重要。加强人们对农林复合经营的认识,有利于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利于农林复合经营的推广。
3.2 政府应加强对农林复合经营的投入,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林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业相关产业需要政府的关注与资金投入。当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农林复合经营管理机构,以致于农林复合经营无法形成规模等。因此,建立专门的农林复合经营管理机构十分重要。
3.3 提高农林复合经营的科技含量,努力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缺乏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定量研究;在技术研发中,组装配套技术研究不足;技术水平与地方建设的结合度不高等。因此,经营单位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农林复合经营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刘世岩,曹有成,等.混农林业及其应用概况[J].防护林科技,2010.
1 目的意义
稻蟹种养是根据稻养蟹、蟹促稻、稻蟹共生的理论,把原有矛盾的种植业与养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收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效益,使传统单一的平面种植向种养结合的立体化生产转化。
2 实施地点
稻蟹种养结合项目,以米东区10万(667m2)水稻生产基地为平台,充分利用米东区农民水稻种植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的条件,进行示范推广。
3 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两年的成功示范推广,2011年米东区实施稻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面积达到700(667m2)。
稻蟹共作生态种养技术可实现生产单体重量100g以上成品蟹25~30kg/667m2、优质生态安全稻谷600kg/667m2,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稻和蟹两项累计可增加收入2800元/667m2以上。
“稻蟹共作”技术项目,投放单体重量6g的扣蟹3kg,约500只/667m2,于每年的4月下旬投放至已整好地的稻田内,9月下旬开始捕捞。水稻育秧是每年4月上旬育秧。5月上、中旬插秧。穴源13cm,行距28cm,每穴7株,基本苗为18324穴/667m2、128万株/667m2,产稻蟹400kg/667m2。
4 经济效益
2011年米东区实施稻蟹共作生态种养技术面积700(667m2),平均产成品蟹22kg/667m2。市场售价最低100元/kg,最高180元/kg,稻田蟹新增效益2200~3960元/667m2。由于“稻蟹共作”完全按照不施农药、化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生产稻蟹,稻蟹符合优质、生态、安全的特点,新增效益240~720元/667m2(水稻品种不同加价幅度不同),稻蟹两项新增效益2800元/667m2以上。
5 技术难点
5.1防逃技术
螃蟹县有较强的逃逸性,稻田养蟹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做好防逃工作。
5.2暂养技术
扣蟹生产在新疆还处于试验阶段,扣蟹来自内地。内地扣蟹出塘时间与米东区稻田投放时间不同步,同比蟹苗到疆后的暂养技术是一难点。
5.3环沟内的水草培植
环沟内需要有沉底水草,可以使螃蟹隐蔽生长和采食,水层表面还要有浮面水草供螃蟹活动。杂草又是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如何探索在稻田里培植水草,又不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是个技术难题,目前米东区还没有合适的水草品种资源。
6 技术创新
针对技术难点结合米东区的生产条件,2010年在借鉴内地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创新。
一是订制抗老化膜围栏,解决防逃难题。按照生产要求订制了抗老化膜防逃膜,克服了新疆光照和紫外线强防逃膜易破损的难题。
二是设立暂养池缓解扣蟹投放时间差的问题。2010-2011年,在农户筛选和地块选择时,把稻田田块地块的荒滩和排水沟开挖成暂养池。先把内地先期运进的扣蟹投放其中,待米东区稻田整地完毕或插秧后打开暂养围栏让自行扣蟹爬入稻田。
三是选择空心菜、莲藕做水草。在没有找到合适水草品种资源的情况下,2011年选择了在深水条件下也能生长的蔬菜品种一空心菜和莲藕做水草,收到了良好效果。
7 河蟹养殖
7.1田间工程与配套设施建设
7.1.1田块选择
稻田养蟹的田块要求不漏水,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水质好,无污染源,环境安静,交通方便。质地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好。一般以农户为单位,面积以3~5(667m2)为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养殖,单元面积以5~10(667m2)为宜,以获取规模生产经营效益。
7.1.2田间工程建设
田间工程通常由暂养池、环沟和田间沟三部分组成。环沟通常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也可离田埂距离1~2m,开挖成环形。沟宽2~3m、深0.8~1.2m,坡比1:(1.3~1.5)。开挖的土壤主要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间沟又称畦沟,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数条横沟或十字沟、井字沟,沟宽、沟深均为0.5m,并与环沟相通。暂养池主要用来培育、暂养河蟹苗种和成品,通常在田块的一端开挖,池宽度4m以上、深度1.5m左右,长度视田块大小而定,一般为10~15m。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将田头的蓄水沟、丰产沟、进排水渠利用起来,作为稻田养蟹的暂养池或环沟,以增大水产养殖的水域空间。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10%~30%。
7.1.3配套设施建设
稻田养蟹的田块都要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以经济、实惠、防逃效果好为原则。一般可采用钙塑板、塑料薄膜、水泥板、铝铂板等材料,防逃墙埋入土内10~20cm,高出地面50cm,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四角成圆弧形。同时,要按照水稻种植、水产养殖调控水位和水质的要求,建好进排水系,确保灌得进、排得出,并在进排水口安装钢丝、聚乙烯双层密眼网,以防河蟹逃逸和敌害生物侵入。
7.2苗种放养
7.2.1消毒施肥
药物消毒一般在苗种放养前15~20天进行,暂养池或环沟分,别用100kg/667m2生石灰或14kg/667m2漂白粉兑水溶化随即泼洒。一般在苗种放养前10天左右进水50~60cm,暂养池施放经发酵的干鸡粪200-400kg/667m2,培养浮游生物,作为蟹苗、蟹种的基础饵料。
7.2.2移植水草
在暂养池、环沟内移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移植水草的数量以覆盖沟面积的1/3为宜。
7.2.3苗种准备
蟹苗(大眼幼体)要求淡化3~4天,淡化盐度不大于3,体质健壮,活力强,呈金黄色,大小均匀;幼蟹或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纯正,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选购时,按照苗种质量要求,严格把关,并逐步向自繁自育自养方向转变,以确保河蟹苗种质量和放养的成活率。
7.2.4苗种选择
中华绒鳌蟹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两个品种,长江蟹生长周
期长,个体大,抗寒性不强,投放稻田时间在每年的2月,成熟期在10月以后。辽河蟹生长周期短,个体稍小,投放时间以3--4月为宜,成熟期在9~10月。辽河蟹抗寒性好,而且地理纬度与新疆北疆地区相近,比较适合本地稻蟹共作推广需要,2011年稻田养蟹全部采用辽河蟹。
7.2.5放养时间
蟹苗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放养。苗种先放入暂养池内进行暂养,搞好养殖管理,待秧苗抛栽或有效分蘖结束后,再将稻田水位加深,让其进入稻田摄食生长。
7.2.6蟹种消毒
放养餐种时,需用20mg/L高锰酸钾洗浴10-15分钟。
7.2.7放养模式
蟹种培育,一般放养大眼幼体0.5~1.0kg/667m2;成蟹养殖,一般放养规格为100-200/只的蟹种500~1000只/667m2。不管哪种模式,均可分别搭配放养鲢鱼种10尾。
7.3饵料投喂
7.3.1蟹种培育
蟹苗放养后前3天以暂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或增补蛋黄、豆浆等,直到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幼蟹。I期幼蟹后投喂新鲜的鱼糜、豆腐糜,日投饵量为幼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Ⅲ期幼蟹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为幼蟹体重的50%,一天分3次投喂,至蜕变为v期幼蟹。v期幼蟹后,饵料种类主要有浮萍、水花生、轮叶黑藻、野杂鱼、螺蚌、豆渣、小麦、黄豆粉以及配合饵料。7月上旬前早晚各投1次糜状野杂鱼、螺蚌、小麦粉、黄豆粉或配合饵料;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傍晚投喂一次;9月上旬至11月,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5%以内。浮萍等水生植物放养在暂养池和环沟内,任蟹取食。
7.3.2成蟹养殖
植物性饵料有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南瓜及各种水草;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螺蛳、河蚌等;还有配合饵料。一般6月中旬前动物、植物饵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为65:35。日投喂量3~4月为蟹体重的1%;5~7月为5%~8%;8~10月为10%。每天投喂两次,早上占30%,傍晚占70%。
7.4水质管理
7.4.1水质调控
一是按照水质主要因子变化情况来管理水质。河蟹养殖要求水中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PH7~8,透明度40cm左右,氨氮及其他因子适宜。要定期测定水质状况,并采用换水和泼洒生石灰水等措施及时调节。
二是按照天气变化、河蟹摄食活动情况来管理水质。通常晴天,河蟹摄食活动正常,则反映水质较好;而连续阴雨或水质过浓,河蟹摄食量突然减少,则需及时换水增氧。
7.4.2水位调节
苗种放养初期,环沟水位保持0.8~1.0m,田面以上水层深1~2cm;初夏,秧苗有效分蘖基本结束时,则应将水位加深至15cm以上,田面以上水层深4~5cm;夏秋季为高温季节,除在搁田时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外,其余则应坚持10-15天换水1次,以防水质变化。同时,环沟还要投放浮萍等浮水植物来遮阳。
7.5病害防治
7~10月,每月用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1~2次:高温季节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10kg/667m2兑水溶化,随即沟面泼洒,或用二氧化氯等杀菌剂泼洒消毒,用以预防肠炎、黑鳃、水肿等细菌性蟹病。
7.6敌害防治
及时清除水老鼠、水蛇、青蛙、蟾蜍、水鸟、克氏螯虾等河蟹天然敌害。
7.7日常管理
坚持专人值班,早晚各巡田一次,做到四查:一查水质情况;二查河蟹摄食情况;三查防逃设施完好程度;四查病虫敌害侵袭。发现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要做好防风等工作,以防大风、大雨冲垮防逃设施,造成河蟹逃逸。
8 水稻抛栽与培管
8.1稻田施肥
施足基肥,基肥以长效饼肥和畜禽粪肥等有机肥为主,可施饼肥200-300kg/667m2或畜禽有机肥1000-2000kg/667m2。
8.2秧苗抛栽
一般5月上旬进行秧苗抛栽,采用宽行稀植、浅水抛栽的方法。抛栽密度一般行距28cm,穴距13~15cm,以株秧叶龄计算,如旱育秧4~5叶龄,达到10万株/667m2基本苗即可。
[关键词] 沼气 农业 应用 浅析
[中图分类号] S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89-01
宛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全国所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都宜种植富有中原粮仓之称,是国家的商品粮、棉花生产基地。2014年粮食总产量35.1万吨,棉花总产量2.5万吨,畜牧、蔬菜、林果花卉、食用菌四大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宛城区2014年底有无公害基地14个面积28万亩,有机基地16个面积1.2万亩,温棚保护地栽培面积近1万亩;有规模畜禽养殖场(户)815个,牛、羊、猪、禽存栏量分别达到4.4万头、5.3万头、31.8万头和314.3万只;每年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养殖场的粪便处理成为难题,农业污染日趋严重,群众意见很大。全区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仅占40%左右,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养殖行业每年能产生约150万吨的畜禽粪便,其中用于直接农业生产的大约只占60%,其余40%约60万吨,都直接间接排放了。
农村沼气主要原料正是农业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正好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堆放和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的难题。随着国家“小型公益事业设施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和“国债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宛城区农村沼气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宛城区已建成户用沼气池23553个,养殖场建设小型沼气池32个,中型沼气池4个,大型沼气池5个,建立沼气服务网点42个。有沼气建设和服务技术人员76名,沼气施工队6个、维修队18个,配件门市部6处,储料池30个,抽渣车、配料车各8辆,施工模具120套,维修工具20套,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在使用沼气的同时,产生的大量沼液和沼渣,宛城区每年产生约100多万吨沼液沼渣,个体农户用不完,处理不当就成了污染和浪费。
近年来,农业部把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粉碎还田、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大力发展使用沼气资源作为有机肥源无论对保护农业环境还是培肥土壤地力,还是稳定地提高产量以及农产品的品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通过在宛城区袁黄庄村的蔬菜基地试验表明:在同等肥水管理条件下,在农业中应用沼渣、沼液与不应用沼渣、沼液农业相比较,黄瓜平均增产18%,番茄平均增产15%,青椒平均增产17%;同时化肥使用量减少40%,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约20%;农业增施沼渣、沼液后,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农产品品质得到改善,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进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沼气资源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沼气除了在生活中作燃料和照明以外,在农业温室大棚内用沼气灯燃烧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最好的作物叶面气肥,还增加大棚内的温室效应,间接起到保温作用。可提高棚内温度2-4度;燃烧发出的光,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可蔬菜提早15―20天上市。增加产量20%。
沼液内含有速效氮0.04%、速效磷0.03%、速效钾0.03%―0.04%,及其他作物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如微量元素、生长素、抗生素、丁酸、吲哚乙酸等。?在稀释10倍的沼液中进行浸种,可实现幼苗“胎里壮”,提高抗病、抗虫和抗逆能力,为高产奠定基础。茄果类农业种子以浸泡4―6 小时为宜,瓜类蔬菜种子以浸泡2―4 小时为宜。极宜作叶面追肥使用,效果有时比单纯的化肥还要明显。特别是在日光温室蔬菜反季节的栽培中使用,有明显的壮秧、保果增产优质效果。沼液能给作物补充营养,调节代谢,促进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保花保果,果实膨大,产品光亮度好,品质优秀。同时对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害虫的危害及根腐病、疫病等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用沼渣(含沼液)做基肥的施用量为2―2.5 吨/亩。生产试验证明, 亩施沼渣(含沼液)1.5―2.5吨,连施3年,土壤有机质增加0.2%―0.8%,如同时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腐化速度将极大提高,土壤板结性状得到很快提升,活土层从30 厘米增加至40 厘米。作为追肥的施用量以1.5吨/亩为宜,可在农业根部周围开沟挖穴浇灌,并覆土以提高肥效。但要避免直接与农业根系接触,以免发生烧伤。也可结合灌水,把沼渣加入水中,随水均匀施入田中。
沼气资源在使用中应注意事项以下几点:
①采用沼气为大棚加温时间不应过长,以免温度过高不利作物生长,最好是在大棚温度最低时段进行,即凌晨时段;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后,蔬菜等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水肥管理得跟上,才能取得效果。一般大棚每10平方米安装一个沼气灯。
②沼液浸过的种子,都要用清水淘净,然后播种或催芽。
③沼液叶面追施或防治病虫害要澄清过滤好,以防堵塞喷雾器。喷施时,以叶背面为主,有利于吸收。用来追施幼苗,一定要兑水稀释后施用,否则会使作物出现灼伤现象。
④沼渣不要撒施土表。施于表土容易挥发一是降低肥效,二是造成温室短时期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宜采用穴施、沟施,然后盖土。
⑤不要过量施用沼液、沼渣。特别是沼渣的量不能太多,一般要比施用普通猪粪肥少。若盲目大量施用,会导致作物徒长,行间阴蔽,造成减产,甚至会造成肥害。
⑥不要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等到碱性较强,与沼液、沼渣混合,会造成氮肥的损失,降低肥效。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更加倾向对绿色无污染食品的消费。在生产过程中,农业更容易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而将农村常见的沼气资源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更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无污染农业生产的规程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在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宛城区年鉴》2015年
[2]《南阳市农业年鉴》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