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多媒体
物理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高中物理更是集理论与实用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 多媒体 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在此,本人着重就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及模式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
1.人机互动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课件在程序结构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刺激 ——反应——强化:先展示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刺激),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反应),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展示正确内容(强化)。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再重新演示教学内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当的题目,要求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将进入下一单元的内容。多媒体 教学软件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程序教学法逐步发展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启发式教学、体现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发展了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2.回顾与练习教学模式:授完某段教学内容后,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这类CAI课件,一般先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动态图形、文字、声音的刺激,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后进入练习状态,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3.动静结合教学模式: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物理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由于市场上现售的物理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需要,所以,物理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学校还可以派教师出去培训。
二、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使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在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物理的抽象性、应用性较强,多媒体教学做为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选择适于物理多媒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周密地设计课件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奥秘,所以必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是物理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互结合。这两者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课堂变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
三、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
1.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2.创设实验情境,培养物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3.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多媒体教学确切地讲应该叫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它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后,虽然教师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部分功能代替,但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替代的,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为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从而使课堂变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4-111.
[2]袁江海.对一堂优质课若干教学片段的赏析与反思[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40(1/2):15-16.
关键词:语文课堂 多媒体 合理使用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手段束缚了学生思维。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是教师以个人对文章和所选择使用的媒体的理解替代文章和媒体本身的内涵,由于教师受自身素养所限,对图片、影视、音乐等媒体的认识和理解大多较为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时会出现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这样的媒体将这种认识传输给学生,客观上对学生的阅读就起到了限制和误导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手段丧失了语文特性。在许多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上,我们常常发现不少老师们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音乐欣赏课、资料展示课甚至是生物课、物理课,课堂中充斥着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课堂的表面热闹替代了对文本的阅读,这种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多媒体展示让听课者耳目一新、惊叹不已。但惊叹之余,大家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堂什么课?语文的“语文味”哪里去了?
运用多媒体教学,注重的是阅读结果,而语文教学本身应该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我们不去引领学生触摸文字、品味语言,而一味地去追求多媒体的辅助,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多媒体教学手段阻隔了师生对话。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教师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而“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窦桂梅老师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就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4、多媒体教学手段弱化了生本对话。在时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从上课到下课,文本都由多媒体加以演示,重点的段落都在屏幕上显示,学生眼睛盯的是演示屏幕,思维是跟着屏幕上的内容变化而变化。一节课下来,很少有机会仔细研读文本、认真揣摩语言的精妙,在这样的课堂里,教材已纯属多余。不可否认,演示屏幕上的内容是图文并茂、声色俱佳,但这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已经过了老师的加工。
语文是人文化、情感性极强的科目,新课标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细细地把玩文本,才可能领略文中的奥妙、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中只有做到了以本为“本”、以人为“本”,学生才可能和这些艺术大师们的丹青妙笔展开真正的“对话”;而文章所谓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也才能渐渐于“无定法”之中领悟出一些“定法”。 转贴于
二、初中语文课堂合理使用多媒体的策略
1、立足语文,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因素。教学是一种传播,根据传播学的研究,传播过程中有所谓的“杂音”,如果“杂音”一多,势必对主要信息产生干扰,造成信息的失真。因此,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与教学主题无关的步骤与材料。一般说来,一个课时的课件页面转换不能太多,页面的转换不能过快,音频、视频、动画的使用要适度,操作要简便容易,教师在使用时要熟练自然,最佳的结果是让学生不觉得教师是在使用课件。否则的话,则会适得其反。
2、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特有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映。如果我们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给他们的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时,反而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天性,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课堂 有效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图文并茂、声画并举效果,甚至能够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在现代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在课堂上广泛运用,甚至于只要是公开课或观摩课,不成文的规定,一定是多媒体。教师不会做课件,似乎成为天方夜谭,各科教师争相使用,生怕自己落伍了,我们历史课堂更是大面积启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优势及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当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是历史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1.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包括资料数据、声音、录像等)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使学生增加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分析问题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时间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恰当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揭示了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讲《》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教材内容繁多,体系庞杂,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板书提纲多,而多媒体教学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年表、表解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幻灯片适时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再现更多的历史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针对学生不明白的内容还可以当场进行幻灯片回顾。同时,还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教师包揽太多,学生活动太少的弊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讨论、总结和复习。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提倡多媒体教学,决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大量屏幕显示减少了教师板书时间和讲解时间,教师也会因此对教学基本功有些疏忽,而信息量过大而导致刺激过多,引起学生的疲劳,包括视觉和精神,形成新的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学生学习缺少监督,老师也无法接收到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进度的适时反馈,教师就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形式,讲课就像背教材一样,按照自己的预设进度进行,根本无法体现启发式教学,更谈不上因材施教。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据我观察多数教师计算机水平一般,资料从网上下载,或自己通过PPT简单制作一下,加上操作不熟练,课堂上稍微出点问题手忙脚乱,既耽误了时间,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三、历史课堂中应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其实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得历史事实在学生头脑中重现的过程,因此,解决历史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中的问题,最根本方法是系统全面的掌握历史教学设计思想,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认真的选择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科学的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理性的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历史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1.要注重“辅助教学”的含义。多媒体教学尽管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对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手段,但它只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式的许多优点,所以在选择课件的内容上,一定要选择传统方式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而且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的内容来做。否则,就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了。
2.要注意把握“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应提倡使用。但要讲究“度”,并非越多越好。没有必要什么内容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内容合理安排。有的课程内容本来就是很好理解或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如果再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变得十分的直观就适得其反了。
3.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创新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也不同,在历史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历史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多媒体教学应用就不可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这就必须依据历史学科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整合多媒体技术,挖掘历史学科的多媒体教学特点,探究历史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从而才能创新历史学科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动。
4.正确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从过去知识性的人才培养逐渐转向了能力型人才的培养。为了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教学方法也在改革中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多媒体教学的引入。美术作为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对它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新课改中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观念也越来越为很多人接受。然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它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不可能在一瞬间就替代应试教育,在很多地区,应试教育依然是教学工作的主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高考,而美术课在普通高考不计人考试范围的情况下,无形中就成为了众多学科中可有可无的弱势群体。与美术学科在考试中的弱势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术在学生的个人发展方面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旦具有了创新思维,不但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运用于各个行业,而科技在教育方面的运用,最普遍的当属多媒体的应用了。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学中体现了很多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起点就是观察力的培养。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游览天下,而仅仅通过一些语言描述又会使得学生感到课堂内容十分空洞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候,多媒体的应用就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做到“读万卷书”,还可以“行万里路”。多媒体充分利用自己的直观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视觉观察到各种事物和现象,从而有利于观察力的培养,并进而使得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所发展。
1.2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与其它学科一样,美术教学也有自己的重难点内容,而美术作为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在讲到教学重难点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这种直观性的展示还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的记忆。
1.3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想搞好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配合。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使得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会使得学生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生动直观的材料,从而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得学生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由于多媒体这种新鲜的教学方法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中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了主动的学习者。
既然多媒体在教学中有那么多的优势,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来搞好教学工作呢?
2、多媒体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2.1利用多媒体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应该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与坏对于课堂质量的高低往往具有直接的影响。美术课作为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在准备教学资料的时候应当以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为主要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目标来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2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在多媒体教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可以使得学生把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在多媒体中往往会提供一些工具如Flash , Photoshop等,通过这些工具的使用能够使得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迅速有效的讲解、示范,使得美术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直观化。
2.3通过多媒体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工具往往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课堂上,这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超越时空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做到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尽览天下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不断扩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得以逐步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设计或是使用都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识谈谈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莫将多媒体手段与教学目的异位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粉笔加黑板式的原始教学手段相比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得教师传授知识从单纯利用语言和板书形式提高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综合运用。为教学解决了不少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教学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所拥有的媒体或设备来设计教学,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这就出现了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异位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媒体技术如何方便,快捷,它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手段。教学手段应该服从并为教学目的服务,并且,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不可动摇,尽管多媒体教学能代替教师进行讲授,但这只是代替了教师的一小部分工作,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特别是不能代替教师的情感和机智。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作为一个为我所用的教学工具及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应该围绕教学目的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使用,教师仍要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始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进行学习引导和调控,以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决不能让“电脑老师”取代自己。
二、莫使多媒体手段冲淡了教学主题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实现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问题多出现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编制和使用上。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相差甚远,结果不能达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预期目的;有些教师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好玩”的课件,恰恰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一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应力求与教学内容达到高度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多媒体课件的编制和使用也不例外,其着眼点都应放在教学内容上,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表现形式,使之变得简单、明了,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和记忆,这才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课件的表现形式过于复杂、过于华丽,无用信息太多,势必造成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后果,以致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莫用多媒体手段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枯燥的说教变成耳闻目睹的具体视听形象,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在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整个课件将整节课的结构按照教师的课前设想进行整合,学生只要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即可,这样压缩了学生从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环节,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长此以往,便会使学生独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这一课件: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出现一个三角形,闪动底和高;接着从原来的三角形中复制出一个三角形,旋转移动后与原来的三角形组成一个平形四边形,闪动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显示面积公式为S= ah/2。这样,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非常形象,可是,展示过程却也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几乎不要动脑筋就解决了问题。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用多媒体提醒一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如何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接下来的思维过程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对个别困难学生再让他们看多媒体演示。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兼顾了一些抽象思维有困难的同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因材施教的作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莫让多媒体手段取代了学生的操作
[关键词]初中历史 科技辅助教学 情感艺术效应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自新课标实施并纵深推进以来,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性时尚和有着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它以图文并茂、音像和谐、储存海量、动静自如和操作便捷等优势功能,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推崇。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把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有效还原历史画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另一方面还能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众所周知,初中历史属于“副科”和“豆芽课”,若还缺乏情趣化教学手段,就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让久远的历史现象跨越时空,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为课程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活力。比如,尤其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初中生热切关注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有重点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声音,看到美国“小男孩”“胖子”原子弹在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观看日本代表在“密苏里”船舰上垂头丧气签约的历史性一幕……这势必能给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学研究表明:仅眼睛和耳朵两种视听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量就占人体各类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总量的94%以上。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原理,正是通过其声像技术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课件界面美观,版面保留完整,实现超强链接,进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内在心理。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可企及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视野,且大量节省板书时间,有利于开展高强度、节约化的历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丰富多元的知识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比如复习“近代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向半殖民社会”专题内容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中日》《》签署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深刻影响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某种内部的联系性。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独立、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以学习重大社会变革历史事件为例,比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雅典的梭伦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内容时,学生可借助多媒体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上述变法以了解其详细内容,也可将其联系起来开展比较学习活动。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学习《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这一课时,学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自由选择学习途径来了解哥伦布等航海家们的航海路线、生活世界及其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学生在“跟随探险”过程中也能获得不尽相同的新学法、新体会和新思维。可见,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强化历史课程的德育功能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课件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也必然为数不少。这就造成同一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有多种版本,而不同作者的课件必然优劣有别、深浅不一。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必须先熟悉这些课件并对其进行筛选,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课件用于授课或推荐给学生自学,有时甚至必须对某些课件进行重组才能用于教学。
2.根据教学要求自制多媒体课件
对于某些教学内容,目前可能还没有现成的课件可供我们选择。这时,高校教师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可自已搜集材料,通过合适的途径自制课件以满足教学需要。这相当于自编教学讲义。有的专业教师可能不直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但可根据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课件内容的选择和组合提出专业化建议。
3.通过教师讲解提高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是众多优秀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结晶,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是完全靠多媒体课件就能体现的。如学生的提问,多媒体课件就无法主动给予及时的回答。对于实验课,多媒体课件更是无法胜任。而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穿插讲解、介绍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个人经历等,则无须用到多媒体课件。所有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通过不断实践,灵活地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探索出一条高效率的,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
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可能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活泼,这是不是降低了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恰恰相反,多媒体教学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高素质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多媒体课件达到高水平的基本保证,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周边知识。其次,高校教师必须熟悉多媒体教室中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并根据需要灵活组合;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电脑使用能力,能熟练操作常用软件(如windows,office等)和相关的多媒体软件(如authorware、photoshop等),并能在必要时上网查询所需要的最新信息;高校教师最好能掌握制作简单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以便根据需要随时增删教学内容;最后,高校教师还必须掌握传统教学中的基本技能,以应急之需,如停电时或多媒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论文摘要: 诊断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但其教学内容抽象,知识量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的信息量、生动性与说服力均受限制,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生动形象地演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诊断学课程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也是学习各门临床课的入门和基础,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诊断学课程内容较抽象,知识量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演,使用大量的挂图、模型、标本等,其包含的信息量、生动性与说服力均受限制。多媒体教学能通过显示器清楚地显示文字、图像甚至动画,并将声音同步播出,不但可以使授课形象化、具体化,增强趣味性,而且可以减少对时间、空间的依赖,保证教学的规范化,必要时还可以人机互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多媒体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使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传统的诊断学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诊断学的实践性强,单凭课堂理论讲解显得枯躁,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操作;(2)由于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许多病例“可遇不可求”,还有一些则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难得一见,学生很难在学习诊断学期间看到全部应该看到的症状和体征;(3)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提倡人文主义,患者的选择权、隐私权等法律权利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引入现代科技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十分必要,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地演示教学内容
诊断学的许多知识的传授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学生由于很少接触临床,对诊断学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完全理解授课内容,因此,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十分必要。
1.活化教材内容
传统教材的文字内容是比较全面丰富的,但是它的形象化资料远远达不到理想教学的要求。首先,教材中的图片几乎全为黑白线图,学生很难产生正确的感官认识,如肝掌、蜘蛛痣。其次,有一些动态形象,虽然教材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毕竟“百闻不如一见”,没有相应的动态演示,学生无法确切理解,如某些特殊步态。而若采用多媒体,则可以事先从各种专业图谱、光盘素材库和互联网上搜集大量的彩色图片,对这些图片进行适当的处理,充实到教材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更多、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资料,使学生一看就懂,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形象化优势解决教学难题
心脏的体征尤其是心脏听诊一直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心脏的搏动过程,特别是各个瓣膜的开关方向和顺序、血流动力学等知识,让学生理解心音产生的机制,若配上心音的实际声响,则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了正常心音的基础,加上病理状态的展示,学生就可以较好地掌握病理心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采用慢镜头、局部放大、回放和定格等技术,进行讲解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3.实现立体化教学
学生一直难以理解掌握触诊手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能实现规范化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一边播放标准化检查手法,一边讲解示范;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随录像内容操作。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由于一时疏忽出现不规范的手法,又可以使学生觉得授课内容栩栩如生。又如在讲授心肺听诊时,可以借助人体模型,采用人机对话的进行方式操作,让学生了解各种声音的听诊部位及其之间性质上的差异,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检体诊断的整体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
研究证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2%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从获取的信息效果来看,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从记忆效果来看,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3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为40%。由此可见,视听结合可获得知识的容量最大,记忆效果最好。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的学习环境,利用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进行视、听等多种形式的形象化教学,提供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能使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多感知的、形象化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教学效率有较大提升。
三、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教学过程的程式化。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灵活自如地运用多媒体软件,不能使课堂教学演变成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流程,教师播放解说、学生观看的过程,而应该以多媒体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信息。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最重要的参与主体,若让多媒体成为教学中的主导就本末倒置了。
总之,合理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能注意教师的教,又能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我们很有必要大力探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如诊断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传统学科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现代化。而诊断学教学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手段,必然更加容易被广大医学生所接受,为他们后面学习临床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获得老师的青睐。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不仅使教学方式,也使教学方法产生相当大的变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它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取得好教、好学、会学、会用的教学双赢效果。
1、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
政治课教学必须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一些现实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实现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从而把思想政治课的抽象理论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主持好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探究
教材每个框题内容都设计了教学探究栏目,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开发智力与实现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好课堂教学聊天室,当好栏目主持人。
(1)合理分组建立长期学习机构。按座位就近将四人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选出组长和记录人,并推荐好发言代表。
(2)依据材料和设问确立聊天主题。将探究的问题首先用有关的影片或者图片放映。如探究“牛蒡价格的暴跌给药农的生产带来什么影响?怎样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同学们议论纷纷,气氛活跃,许多小组提出了“减少产量、提高质量”,“转产搞多种经营”,“国家要宏观调控,引导药农进行生产”等等。尤其有些同学提出把牛蒡深加工、与其它营养保健品打包促销的新思路,提出了走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思想。
(3)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层层善诱,善于发现学生讨论探究中的闪光思维和创新火花,及时肯定和鼓励。以平和心、平等观、参与者对待和听取同学们的发言,简明扼要地全面归纳和总结,并将结论展现在银幕上。对每个小组的课堂活动表现计分表扬,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迸发智慧的灵感和才智的火花,达到教学互动、师生双赢的结果。
3、编辑好开拓视野的动、画素材
制作课件必须收集大量的动画素材,运用中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知识性,才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此搜集素材分类另存。不仅利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还要精心收集报刊杂志、网页上的新闻图片和漫画,更注重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以及省市电视台相关栏目,经常录制,并按照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知识分类剪辑刻录光盘保存。根据教材内容,把即将用于课件制作的分别建立文件夹保存,随时插入课件。运用素材画龙点睛。达到“在趣味中增长知识,在观赏中学懂理论,在理解中提高觉悟” 。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实现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从而把思想政治课的抽象理论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
1、多媒体使用过于频繁,课堂容量过大
学生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多媒体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控。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那种完全用多媒体演示取代教师讲解的做法是不妥的。
2、完全依赖于课件,教师基本功得不到培养
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功主要包括板书和普通话教学等。传统的板书在讲解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时有很好的效果。相比而言,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一堂课板书完全被课件取代,而课件当中的教学模式、板书设计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自由发挥的空间,缺乏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少教师却“金口难开”,教学如同放电影,学生对教学目的不了解,对教材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没有把握好,也不理解,课堂教学最终流于形式,教师的基本功也得不到锻炼。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可忽略讲解的作用。
3、课件内容选择不当
部分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内容选择不当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课件内容重复教材内容,没有新意,本来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把它搬到课件上,等于对教材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复,从而淡化了教材的作用。其二,课件呈现的内容陈旧,从本质上违背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真实、时效性较强的特点,忽视了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必然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课件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新颖、典型、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样既能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得到充实和提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4、课堂活动设计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