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引言

作为一名刚刚学习过农业技术推广课的涉农专业学生,寒假期间我回家乡河南做了有关方面的走访调查,访谈结果让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在我看来农业技术推广是双向作用的,推广人员向农民传播实用的、先进的、有益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知识、方法等,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农民的反馈,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由此更好地开展下一轮的推广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技术化、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和保障,作为一种农村综合咨询服务模式受到各方的关注,正因如此,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重视起来并早日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学者关注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对策建议,但实际工作的改善效果却值得商榷。结合基层农技推广员和农民的意见,笔者对目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

(一)推广服务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目前,在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推广占绝对主导的体系下,自上而下单向的推广比较重视上级要求而容易忽视基层的需求,推广主要针对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传统农产品,但农户对技术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必须要有与之适应的多元化农技推广内容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基层推广机构将农户的需求视为“同质性”的,从而提供统一的服务,主要着眼于节约资本提高产量的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较少涉及产前产后环节[1]。随着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技术需求与单一的政府农业技术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二)推广方式滞后于农业技术的发展

虽然农业技术已经向网络化、科技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还是局限于黑板报、上门咨询、现场示范、小册子等一些传统方式[2],不仅造成技术推广速度慢、成效低、缺乏时效性,而且往往形成入户率低、到田率低、技术推广率更低的“三低”局面,并且在某些地方即使是这些低效的推广方式仍然使用有限。目前,农村地区正在进行网络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成效明显,但网络普及率还是很低下,而且农民没有途径去利用互联网学习自己需要的生产技术知识,农村地区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缺乏建立相应技术培训机构的意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路子政府提了很长时间,但一直迈出的步子很小,这背后的原因需要深思,农村地区网络技术相关市场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如何挖掘这个巨大的市场来满足农民生产的需求、配合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和投入。

(三)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和考核激励机制落后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低,业务能力和培训跟不上技术更新发展的步伐,有些推广部门的人员几十年保持不变,队伍建设比较落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长期的人浮于事,当前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着行政执法、中介服务、经营创收、技术推广等四类职能[3],部门、地区之间职能错位脱节,推广员工作时间不达标,承担户数推广覆盖率低,服务创收工作主次颠倒。缺乏创新的考核激励机制是造成种种弊端的主要原因,奖惩措施也未真正的实施起来。目前推广工作的考核主要是内部进行,也即受众者农民的口碑评定,缺乏有效公正的外部评价。实际上农民的评价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可以促使推广员的工作精力放在农民身上而非领导身上。推广员工资水平低,收入结构不合理,培训机会少,晋升空间不明确,基层推广人员退休后缺少福利待遇,这容易造成工作懈怠。

二、改善推广工作的建议

(一)“需求拉动”的推广内容与方式相结合

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应该是“科技需求拉动型”而非“科技供给推动型”(Marsh,2004)。需求拉动下的农业技术具有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农民作为最终的接受者具有不容忽视的参与权和发言权。推广内容要符合他们的生产需求,重点突破急需而又缺乏的技术知识;推广之前要通过各种有效而又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农户实地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要有针对性地归纳总结,将经验和要点在选点示范后再进行线面的普遍推广,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馈信息,不断纠正补充。给农民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推广方式要跟随信息科技发展的步伐,现在的农民迫切需求信息、便利和效率,但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建设

1.转变观念,对农技推广重塑认识

在农村大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没有概念,甚至连乡镇推广站在哪儿都不知道,这种无认知的状况给推广工作带来的阻力不容小觑,基层农技推广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宣传方式让农民切实意识到他们需要农业技术推广,这是一种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巨大力量;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考虑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工作方法,如从工作绩效好、利用技术快的农民中选拔推广员。

2.重视农业院校在推广中发挥的作用

科研、教育、推广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教育的作用是基础,涉农专业学生是潜在农技推广人员的后备军,学以致用行万里路是学生的天然使命。面对在校大学生对农业推广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相关涉农专业学生不愿深入了解农村甚至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尴尬状况。为此学校可以将涉农、学习之余服务三农的表现反映在综合素质测评中,设立一些常规加分项目,与学生自身“利益”联系起来,逐步由浅入深培养起学生对三农的兴趣。

(三)资金投入抓效率,奖惩机制重评价

第2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摘要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从课题的选题、申报、立项、中期监督以及结题,直至最终的归档,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科研管理工作,重视科研,加强科研管理创新至关重要。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创新;对策

近年来,农业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及科研管理水平却与农业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讲,科研管理水平制约了科研的快速发展。因为科研工作是专业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如何开展,科研管理机制如何创新,如何使科研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显得十分重要[1]。当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限制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从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一些对策。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科研基础较薄弱,管理意识相对滞后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因为地处基层,科研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理念相对薄弱,往往还意识不到科研管理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很多时候还停滞在以前的习惯做法,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滞后于时代潮流。对于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1.2管理体制较僵化,经费投入不足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程序较混乱,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归根结底在于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比较僵化,没能从根本上进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致使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鱼龙混杂,没有能够深入挖掘一些年轻的更有潜力的高素质科研人才,这也是由于科研管理体制不够灵活造成的。

1.3优势专业较少,科研队伍较薄弱

总体来说,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各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力量上单薄且分散,一个专业的科研项目往往只包括了该专业的研究方向,集约化程度较低,缺少交叉优势和新的学科生长点,难以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专业群;科研队伍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科研工作缺乏深度的积累和纵深发展;科研范围窄小,科研成果形式单一,大都是发表的论文,而真正能为区域农村经济服务的科研项目较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研管理人员的梯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2对策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发掘这些特点是做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一个单位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2.1确立创新观念

2.1.1确立创新的观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观念的创新是前提。要从传统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以科技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和目标,以科技创新服务未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根本任务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工作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工作要从制订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多出成果多出效益。

2.1.2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紧贴生产实际,加强科研攻关。要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要确立打造科研特色的观念。打造科研的特色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科研管理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特色意识,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理区位的特点,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有意识有侧重地进行优势力量的整合,打造本单位的科研特色,形成品牌。

2.2建立健全开放的管理机制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只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创新。科研管理必须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适合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从宏观上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活动进行调控,增加协调,强化服务,使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充满活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2.1竞争机制创新。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队伍整合难、资源共享难,科研竞争大多体现在个体之上,导致课题小型化、单干的倾向,个体之间彼此封锁信息,难以开展联合攻关,难以形成创新群体。为此,提倡群体竞争、团队竞争,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竞争机制,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倡导竞争的同时强调合作,保证科研人员能加强联系与合作,促进其在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合力[3]。

2.2.2激励机制创新。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机制激励、情感激励等。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参考这些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单位发展的激励机制的整体规划,使激励成为促进其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并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兼顾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差异来进行激励。同时,对科研人员实施激励机制时,还应根据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较弱的事实,合理设置激励的“度”。

2.2.3约束机制创新。约束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科研行为的规范,无论是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还是对论文质量衡量上都必须进行约束,否则将给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4]。如实行科研项目中期汇报制度,然后由科研处汇总向所领导汇报,纵向课题还要向上级有关机构汇报。项目到期如尚未完成研究任务或不符合结题条件的,应及时提交申请延期的书面报告,科研处签署意见后,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且项目延长期不得超过一年。

2.2.4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其对科研工作实际意义和效果的评价。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必须把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应将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既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更鼓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的成果,使科研人员在数量中求质量,在质量中求数量,促进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在质与量上达到统一。

2.3建立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

培养一批有才干的科研管理人员和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应尽快使科研管理队伍知识化、专职化、高效化[5]。

2.3.1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自身观念要更新。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服务形式应表现为2个“强”:服务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效益观念强;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公关能力强。避免常规的思维套路,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既了解本单位科研工作的目标与现状,又了解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势及国家的科技方针与政策,在管理工作中具备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6]。

2.3.2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到位。科研管理者要彻底改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向以“协调、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科研第一线,提高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要有服务创新意识,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类科技信息、技术转化途径等方面的服务。

2.3.3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求新意识要超前。科研管理人员需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吸取一切有用的先进经验,改变仅凭直觉经验和感情因素支配的狭隘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辨证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导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

2.3.4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竞争意识要强烈。竞争意识既是忧患意识又是进取意识,在科研活动逐步面向市场的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要有紧迫感,把握住市场、企业需求的脉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挥在一般状况下难以发挥的管理潜能,提供高质量的全程服务,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2.4构建良好科研管理平台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以本单位的发展实际为依托,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引,清除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政策盲点,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决策咨询研究条件,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服务体系,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平台。

2.4.1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领导要躬身下去,走到前面,为培养和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理清思路、创建体系、构建机制。单位领导既要搭台,又要唱戏;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只有领导重视科研,带头科研,营造重视科研、尊重科研人员的良好氛围,强化精神激励,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才能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才能把科研上的“单兵”、“散兵”作战组织起来变为“兵团”大战,才能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2.4.2增加经费投入是保证。对科研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必要投入,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重视科研工作的一项指标就是经费的投入;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的立项,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保证配套经费足额到位,专项使用[7]。科研经费有力保证,不但可以购买供科研用的设备、资料,确保科研信息的获取,为科研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职工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2.4.3人性化管理是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落脚点。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以“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界人才”为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科研发展规划,引导全体职员工关注社会的需要,为科技人员提升科研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4.4管理方法创新是保障。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反映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相关部门应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水平高、适应性强的公共管理软件,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减少低水平、难交互的管理软件的使用,使各类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日常工作、项目监控、评估和科学决策中。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也应以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思路来考虑和安排,积极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科研管理人员要大胆突破以往旧的束缚,思想上要超前,行动上要快捷,走出单位,走向市场,贴近社会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并融科研于科技服务、科技产业开发管理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科研成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8]。

3参考文献

[1] 吴明瑜.科研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58-359.

[2] 林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问题与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2):54.

[3] 郑存库.论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J].科技论坛,2003(4):11.

[4] 郑咏梅.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模式的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2008(4):125.

[5] 游兆彤,绍建成.新世纪农业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4(4):34.

[6] 戴洪娟,白一光,蒋启东.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J].农业科技管理,2006(4):78.

第3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 供电企业;农电管理;问题;原则;对策

【分类号】F426.61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两改一同价”政策的实施,农电作为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合理分配农电资源,加强整体的管理力度,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是农电企业推进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1、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电管理方式比较落后。随着电力企业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农电企业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推动农电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有些农村地区一开始的配电网是自行建造的,设备标准都达不到要求,线路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尽管这些年一直在改造,但是农电管理方式缺乏高效化、信息化管理。

1.2 农电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农村供电所中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对工作的热情不足,严重缺乏责任心,在工作中技能水平较差,不能应付电网各种事故。同时,对农电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掌握科学新技术的力度不足,全凭经验去处理工作中面对的一系列状况,习惯性违章现象经常出现,偷电和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利。

1.3 安全工具的配备和使用不当。目前很多农村供电所在安全工具设施方面都配备不齐全,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事故时不能及时找到安全工具,导致供电事故不能及时得到制止,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扩大。同时,安全工具不符合各项耐压试验和绝缘强度的标准要求,有时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4 农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家用电器在普通农民的家庭中广泛使用,增加了农村的用电量。由于安全用电的知识普及的不够广泛,电力设备陈旧、配网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的电力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农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加。

1.5 农电管理的投入和产出存在缺口。开展农电管理工作需要实时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电力设备。但是目前许多农电设备存在着老化陈旧、设备零部件脱落、功能减退等问题,因此要扩大供电企业在设备整修上的投入。虽然供电企业加大了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但是农村电网的产出仍然有限,从而导致出现投入和产出失衡的现象。

1.6 农电维护费不断减少。农网的维护费用主要用于发放农电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农电设备维护支出。现如今农电维护费受供电企业供电量的限制,农电维护费不断减少,农电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与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不平等,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农电费用的减少不但引发农电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丧失,而且导致农电设备维护投入不足,无法对农电设备进行更换。

2、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工作遵循的原则

2.1 坚持全面系统原则。目前,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不断重视与发展,农电系统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了。因此,农电企业应努力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提升农电管理水平,着重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运行管理、营销管理以及队伍管理,以此达到农村电业系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满足客户用电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2 坚持目标方针原则。农电管理的方针就是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规范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农电管理工作应以城市的供电管理方针作为依据,明确目标,深化改革体制,把握住导向作用,并且和供电系统的策略、竞争者分析、产业分析、风险评估等同步发展,从供电系统的整体发展目标的方向来看待农电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关系。

2.3 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农电管理涉及到农电企业运营的各个生产销售环节与供电部门的整体技术创新、经营方针、营销战略等密不可分,供电系统的服务已经渗透到农电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因此,农电管理工作既不是企业个别人,也不是个别部门的管理职责,而是农电企业全体员工的职责,必须做到全员参与,才能使农电系统规范化服务管理落到实处。

3、加强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对用户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供电企业对所辖区域内的电力设施要进行明确的分类,并且做出最为合理的安排,要将所有电力设备分配到各个部门,部门要承担对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和群众举报政策,要让全民参与到电网设施监督工作中来,对于监督举报属实者供电企业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增强举报者的积极性,通过多种监督管理手段促进农网供电的可靠性。

3.2 提高农电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农电管理工作中,将农电工与正式员工分离,使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在进行农电管理工作时能够更加专业,更加规范。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使在超额完成工作指标和质量任务或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农电管理人员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使未达到绩效考核指标的农电管理人员得到相应的惩罚,以此激发农电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3.3 强化农电安全管理意识。在农电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应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转变观念,更新理念,高度重视农电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召开安全管理会议,对农电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供电人员要严厉打击,依法执行,要将供电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同时,加强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电企业的稳定发展。

3.4 加强农村用电管理。供电企业针对农村用电情况首先要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要做好农电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力度,无论从电站还是用户都要安装电力保护装置,严格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保障人员用电安全,同时要对农村临时用电管理进行改革,要加大改革力度,杜绝窃电问题。

3.5 强化农电安全管理制度和工具管理。加大各部门对农电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考核,绝不放过任何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严格查处各类习惯性违反制度的行为,并启动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义务的强制执行手段。同时,供电所安全工具必须配置齐全,并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安全工具,如发现安全工具损坏或存在隐患,立即更换,避免因工具损坏导致安全问题。

3.6 加大农网改造力度。要加大对于农村电力设施的检查,同时对于老旧电力设施要进行全面清查,发现存在问题的电力设备要及早更换,以免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同时要向上级供电部门申请加大农网改建资金的投入,要不断将农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消除,对于那些用电量较多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检查,制定出严格监察管理条例,要不断引进高科技监测技术,加大对于农网保护设施的投入,防止由于负荷过大发生电力设施损坏事故。

4、结束语

农电的生存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力经济、社会效益,就要强化农电管理工作,走科学化发展道路。在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应认真分析农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加强农电管理改革,更好的维护农电职工的根本利益,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农电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 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泰安市东武水源地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探讨 山东省泰安市网球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及研究 泰安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泰安市围绝经期妇女膳食营养知识需求及健康干预对策 泰安市城市水资源现状与对策 泰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泰安市旅游商品现状调查及开发研究 泰安市2012年春季麦田管理意见 浅议泰安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泰安市悬铃木方翅网蝽重发原因分析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泰安市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对策调查研究 抚顺市农药经销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兴宁市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泰安市公示语翻译研究 泰安市梳洗河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泰安市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对策建议 泰安市高校大学生晨练情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泰安市少儿拉丁舞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山东各地农药监管情况[J].山东农药信息,2011(4):15-18.

[3] 关于印发山东省2011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A/OL].[2016-12-02]..

[5] 张丽辉.针对我国农药管理工作现状的几点建议[J].新农业,2015(5):10-11.

[6] 吕建军.辽宁省农药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8):75-77.

第5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技术推广;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29-1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要抓好农业推广工作,在实践中找出推广工作难题,并研究探索解决方案。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推广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认清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标。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进行,因为农业推广工作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如推广人员素质、推广方式、推广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农业推广工作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广模式还不够完善,推广制度还不健全。目前推广形式单一,主要是靠技术人员单方面的讲解,技术人员和农民之间缺少互动,农民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所以技术推广工作很被动,没有实际效果。

第二,农村技术推广资金没有合理配置,当农业技术推广的投放资金到达地方政府以后,地方政府没有对推广资金进行合理安排,没有落到实处,导致资金的使用不当。在重点推广的技术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推广就会停滞。

第三,农业推广公益服务意识不强,很多政府推广人员自己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认识还不够,没有认清自己从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没有做好服务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趾高气昂,引起农民心理不满,导致推广工作很难进行。

第四,技术人员在推广过程中自身水平不过关,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技术人员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没有及时学习更新的技术,因此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帮助改善农业推广现状,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增加农业生产产量。

(1)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政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明白农村技术推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此外,还要要求技术人员时刻学习新技术,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多参加科研学习和交流活动。(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认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标准的是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以及建立良好的村容村貌,从而实现农村的规划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能实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4)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了解技术推广的优势和最终获利成果。加强舆论引导,坚持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道路,在农民中找到领导先锋,由农民自己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如,农村选举出来的村长,是农民信赖的对象,因此可以先改变村长的思想,发挥村长的带头作用,农民之间的互动宣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方法。(5)不仅是农民的带头作用,还要对乡镇进行试点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的辐射性推广方式。对个别乡镇进行推广试点,并且要保证最终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只有看到实际收获,农民才会主动学习农业技术。(6)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推广需要引进新技术、开设公益设施以及优先购买重点技术,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经费充足是工作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政府部门若要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成效,就要加大投资力度,让农民真实感受到推广的利益收获。(7)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从农民抓起。农民要转变思想,愿意主动接受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改变农业思想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加紧培训和辅导,开设学习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实现推广目的。(8)完善基层配套服务,完善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村技术推广一体化服务,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指导,产前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带来的实惠优质服务。

3 结束语

总之,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要慢慢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技术推广人员要明白农业技术推广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业经济产值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它还能随时为农民农业生产服务,实现科教兴农战略目标,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实践,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丽.贵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导刊,2012(6).

[2] 鲍琴.浅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观周刊,2011(42).

第6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推广与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粮食大丰收。从某种层面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可让农民科学种田,降低成本投入。而从实际应用现状来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显现出弊端,基于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相对不健全,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以往的实施效果反馈分析,乡镇农业技术改革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且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上下级隶属关系也存在差别,很多乡镇共用一个技术推广站,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站并没有统一的组织结构,导致难以有效监管。此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备相对缺乏,且推广人员的工作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导致推广效果不尽如人意[1]。

1.2推广手段单一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难以获得成效的直接原因是推广手段单一,很多乡镇农业推广站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命令进行简单的技术推广,遵循以往的操作流程实施试验示范,要求农民依据操作规章进行技术操作,并未对其进行现场操作,农业推广必然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1.3经费投入有限

经费投入不足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受限的主要原因。经费来源不足导致技术推广难以真正落实到位[2]。此外,多数乡镇技术经费补给不足,也直接导致技术人员收入无法得以保证,很多技术人员依靠经营农业资料谋生,这将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得以妥善解决。

2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

2.1明确职责,完善管理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强化职责管理,对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于技术服务需要严格依据科学分配,实施分类管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包括示范、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教育培训等类型。对公共性质的职位,加强其服务功能,在技术人员的选聘上实行竞聘上岗,政府财政机构应保证技术人员的收入稳定。乡镇机构还需重点扶持农业技术推广站、水利站和农机站等项目,且将各项目的隶属个人或是部门明确列举,提高技术推广人员待遇,使其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

2.2优化推广手段及策略

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相对单一,因而必须从根本上优化推广手段,提高技术推广效率,是乡镇技术企业推广必不可少的对策。从服务机构层面而言,需从农民具体情况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市场发展方向,依据农业发展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增加技术覆盖率,并使之有效全面落实。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效率,让农民能够从技术推广中获取利益。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需更新服务理念,依靠科技示范,或是营利服务,积极转变服务目标,从长远角度追求产品高质量,提升农民经济发展效应[3]。

2.3增加经费支出

经费投入不足是限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首要问题,因此乡镇政府需要这一环节不断优化,为技术推广提供专业的经费,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支农资金、渠道等方式,合理预算技术推广所需经费,从而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3结语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的弊端不利于农民经济收益。笔者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不断实现技术化。

参考文献

[1]鞠芳.安徽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3717-3718.

[2]董素琼.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22.

第7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因此,我国要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另外,保证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广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的基本保证也是推广农业技术。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在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政府在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专业站所、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推进进度缓慢。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推广站有的是几所站所合成,有的是一个乡镇设置一个专业站所,还有一个中心站为几个乡镇共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健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农业推广站中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没有专业人员来开展。

1.2推广手段单一

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推广手段不够多样化。目前,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能够到种植现场进行详细指导的人员和推广机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农民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写的流程和操作规章来进行操作。并且只有当上级业务部门下达农业技术推广命令时,下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才会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用较小。

1.3经费投入不足

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之所以有效性较低,根本原因在于经费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来源,不稳定的人员工资在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较为常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欠缺。并且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能力较弱,因此其收入基本上不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只能够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

2促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

2.1强化管理

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之所以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为了促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分类管理,对于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服务职能得以实现[1]。并且在对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强化管理时,应着重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盈利的管理,通过竞聘上岗聘用相关农业技术人员。

2.2改进方式

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因此需要不断丰富农业技术推广手段。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应根据当地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改进现有的推广方式并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到位率和覆盖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服务应逐渐转变为产后服务和产中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原有的产前服务上;并且综合服务模式也要逐渐替代原有单一服务模式,转变服务形式,才能为乡镇农民提供满意的技术服务。

2.3加大投入要想提升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工作人员工资稳定,工作人员才会提高工作积极性,才有可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率。为了保证资金充足,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资金投入时应按照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来计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当然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不能仅依靠财政拨款,还要与支农资金、自主经营相结合,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充足[2]。

参考文献

[1]杨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84.

第8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策略

农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业建设的机械化水平是国家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任务。而且当今时代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业问题越来越急迫,如何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实现农业的高产出更是成为我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推动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前提就是要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本文通过简单介绍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着重谈论了加强其建设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今时代,随着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事物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是人们所有的生产生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对于农业而言,长期以来,农业就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而且收益不稳定的工作,整个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所在。而今,在信息化环境大的背景下,推动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更是成为国家工作事务的重中之重。国家要加强农业的机械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因此,改善当前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国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工作。接下来本文就简单讲述一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就在于农机推广经费的不足,以及推广的理论指导的缺乏。作为乡镇农机主体管理部门的农机管理站,其农机推广工作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机管理站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自身的生存,这样就导致了其经营活力的缺乏,以及经济基础的薄弱。而且国家拨款下方到每一个乡镇部门的时候,其建设经费平均起来已经不足以满足农机推广的需求,这就加剧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低下。除此之外,由于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归当地政府管理,这就使得整各服务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业务指导,再加上业务人员素质的缺乏等原因,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问题。

再者,我国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还表现农机推广面临着一种新的形势。随着农业机械化要求以及水平的提高,整个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农机推广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而且这种需求还不仅在于种植与收获,在新时代这种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还必须能够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完全的把握,以便于为农业发展提供综合的指导及服务。同时,这种需求对于推广人员的工作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农机推广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做到对农业机械全面完整的掌握以及对于农业推广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整个农业机械化健康进行的必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大措施,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大国家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专项投入力度

农机推广服务站是隶属于国家的一个工作部门,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国家投入来决定。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家在加强投入时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费下发机制,保证每一项财政拨款都能最大程度的达到建设部门。此外,国家还要设立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拨款,使农机服务站切实地落实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使用专项拨款维持整个体系的健康运行。还有,国家必须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建立一个严格的监督机制,使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切实的监管实施。

2.提高农机工作人员素质,推动现代化信息服务

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强农机人员的素质,推动现代化信息化的服务,使整个服务体系能够灵活自如的运转。首先国家相关工作部门必须加对于工作人员定期的集中培训,使其接受最先进的工作技能以及扎实的工作理念,了解现代农业对于农机人员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其次,工作人员自身必须加强对于工作的热爱以及责任感,尽全力努力完成农机推广工作,积极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能够经受住人民的考验。此外,工作人员还必须加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规范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

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发展具有极大的地域性,对于农业机械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针对不同地域的特色来进行。同时,还要打破行政地域的界限,在整个大环境下建设贯通的农机服务体系,使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能够在最大效率下针对某一种地域类型展开服务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工作同市场经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经营的作用,推动某一固定农业地域的农机服务工作,引发农机服务工作的工作活力,更好地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建设。

三、结语

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一项极其有效的发展策略,同时也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因此,国家相关工作部门必须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积极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使整个大环境下的三农问题得到最为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洪立华,张景辉,王海,李国臣.创新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提高自身能力[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05) .

[2]韩胜金,张玉秋,班景洋.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装备, 2009(03).

第9篇: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农业项目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农业项目资金管理问题

与常规农业事业费用不同,农业专项资金是由地方政府发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经费。农业项目资金涉及到诸多方面,如:农业水利、农业开发以及农业科技化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农业事业单位应对资金使用目标加以明确,申报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在资金管理中应尽量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一旦划分不可挪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农业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项目资金设立规范性不足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农业项目资金管理中还缺乏有效规范,资金管理主体较多,且项目资金分散在农业、水利、财政多个部门,且不同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要求及形式均不相同。同一类资金在多个部门重复投入,为资金监管带来一定难度。资金的分散使用会导致资金整体效能的发挥。

(二)资金支出范围相对模糊

政府部门在相关文件指,对于项目开支内容管理中,未涉及到实践操作标准,对于公用类支出缺乏明确要求,从而导致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主观去判断,但在工作中,实际情况过于复杂,难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而模糊的支出范围也会给违规单位可乘之机,导致农业资金应用率大大降低。

(三)缺乏项目资金管理意识

现阶段,我国农业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中,对于经费支出缺乏一定标准,导致资金在实际分配中缺乏有效依据,未从编制角度来实施,资金投入后没有长期效益,最终导致资金占用等问题发生。

二、促进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诸多问题,为促进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如: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意识、对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以健全、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意识

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资金的有效流动会推动事业单位的有效实施,据此,相关单位应对项目资金管理意识加以强化,并认识到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促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为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应负责资金流动、分配及决策工作,加强对农业项目的有效监管,此外,农业单位还应对财务人员责任加以细化,对每个财务人员具体任务一一明确,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分配。

(二)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农业事业单位应专门设立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此外,应对项目资金反馈体系加以建立,对资金应用情况紧密关注,对于未启动的资金应重新统筹分配,凡是涉及到改造、维修项目的,应按基建核算制度来执行,在完工后核销。

(三)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力度

为促进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落实,应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实现资金透明管理,对资金预算加以细化,从用途、数额、方式等方面实现对资金的科学管理,为项目资金的应用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严格遵守管理规范。与此同时,农业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农业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制定有效的资金管理计划。农业项目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相关人员在项目管理中应遵循“则有扶持、效益优先”理念,依据具体情况对资金预算加以调整,加强对资金的后续审核,对资金使用情况严格监督,农业单位应对资金管理工作合理评估,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促进资金应用的可行性。对于财政补助收入而言,在进行科目核算时,需要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方面进行,并且补助收入仅仅只是对同一级农业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而言。

(四)使得资金管理更为精确和全面

中央各部门对于部门的预算应当做到在预算编制和预算的执行过程当中都应该做到规范与合理,使预算的全过程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从而加强对公共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现阶段我国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落实这一国家的公共资金管理要求下,做出了许多会计制度上的改革措施,在预算编制上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预算有效地区分开来,对于农业事业单位经营以及专项业务活动当中产生的经费实行了规划标准的制定,使农业事业单位各项收支明细都能落实到位。首先,在农业事业单位的各种收入核算上面新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为完善的方法,对于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经营收入以及事业收入等各项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当中的收入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以适应农业事业单位部门的预算要求。除此以外,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当中设置了更为详细的预算科目,这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以及经营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等,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的结转结余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使得农业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账务处理过程更为完善,让农业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更加公开与透明,从而使得农业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更为精确和全面。

三、结束语

农业项目资金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经费,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使经济收益得到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重要基础。据此,农业部门应对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现状加以重视,对资金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对资金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强化资金监督力度,使农业项目资金得到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霞.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7,(05):169-170.

[2]沈炜.关于农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