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两课教育;创新理念;改革
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两课教育在高职中并不处于重要的地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对两课教育的轻视。加强两课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使其贴近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着想,这才是高职两课教育改革的创新理念,也是使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改革两课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必须要创新才能跟得上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国家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两课教学方式是注定要落后于新时代的——通过记忆背诵、靠不断做题获得既定理论不能真正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过于沉闷,不能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要打破这个陈旧的僵局,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就是最有效地方法。它能使教与学相互结合,使教学方式从以往的单方面灌输知识模式转变为双向提升、多向发展的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此外,加强两课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重视程度。不仅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两课教育的改革创新,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建立两课教育创新模式的五个方法
(一)传统教学与信息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教学相结合, 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最优的外部条件, 使学生的思想更大地开发出来,发挥想象,多方向发展。虽然国家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改革,但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师还处于多数,为此,应积极开发新型信息教学手段和利用好现有的信息教学资源。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 课堂上需要用到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多媒体设备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必要工具, 在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包含的信息量具大,能从互联网获得多于书本的知识;其次,其表现形象更多为动态,这样对比书本来说更具感染力,不仅概括性强,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效率,是一个课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相互结合,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二)教与学相结合。学生听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会根据教师的授课质量改变的。教师一人讲课,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后布置好作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结束一堂课的,这样的课堂讲授完全不能体现出学生学到了多少。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一堂课的核心,应该要与学生产生互动,带动他们的兴趣,授课时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创新型的高职教育是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作为老师,不能产生只要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够了这种想法, 应针对两课的特点,区别于以往的传统方法,采取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 例如:根据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不足,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可以中提出相关问题, 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的时间,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在实践中发挥出作用。
(三)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大多在课堂进行, 而适合信息时代的两课教学方式应该是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动课后实践。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因其所在的场所各种各样, 教学形式灵活多变,针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能有不同的理解, 非常符合两课教育的特点。对于在课堂教学的沉闷这一缺陷,这种非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更加具体更加有效,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走势,还能了解国情、产生体验处身于社会的效果, 增加了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谓课后实践,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课堂以外针对书本相关内容进行实践活动。诸如:访问相关人员,参加演讲会,调查问题来源,现场考察等。
(四)以学习为核心,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现在的学校大多是以一个学年为基准进行教学的,其实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实施特定教学才能最大化教学质量,因为不是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是相同的,同样,每所学校的师资质量也是不同的,为此学校需要制订一套新的教学计划。例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合实际的环节,使理论不再空洞。利用电脑、书籍等信息技术方式提高对课程的认识,再加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举一反三,教学质量必然有一个飞跃的提升。针对学生上课时的反应实施不同的教育,课后老师尽量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书面作业只会形式化,教导学生参与其中才是最优质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余就有更多时间更多兴趣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
(五)时代性的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传统严肃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非常适应两课教学内容的参与性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严肃,大部分教师认为学习是一种严肃的事情,轻松对待学习是不可取的,但是这对于两课教育是弊大于利的。不活跃的课堂气氛, 会令到学生心理状态不佳,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上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不单纯只是教师单独教授,而是应该通过师生间活动与交流,因为学生与老师的观念和行为有所不同,教学方式就必须适应和调整,互相沟通才是最好的方法。其中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老师与学生互相交换信息,参与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创新型教学方法配合上包含了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必定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吸收经验,在课堂上的教学与实践的广泛结合,从而加强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型的两课教育能促进高职学校的课程发展,它是对高职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还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内涵,使两课教育更加贴近学生,使学生亲身体验并感悟,成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剑虹,汪阳.从教学角度认识拓展训练[J].四川教育学院报,2010,(10):9-11.
关键词:知识供应链;知识二次创新;模型
作者简介:姚卫新(1967-),男,江苏宜兴人,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电子商务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13J13001)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09-04 收稿日期:2009-06-19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正由企业内部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知识管理扩展到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虚拟协作团队和超越企业边界的协同知识创新。在这个演化过程中,知识供应链(Knowledge Supply Chain,简称KSC)这样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供应链组织的新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知识供应链是一个链式模型,创新研发组织从其知识库中汲取知识经过知识创新,由生产和销售部门相配合,最终将知识产品销售顾客进行消费,使知识得到转移并实现经济化的一个链条。然而,知识在进入市场后,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知识的二次创新,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加工,达到不断完善知识的目的。研究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二次创新,就是希望通过对知识供应链的改进,使其形成一个闭环体系,使知识自我进化,最终达到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知识供应链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一)知识供应链的概念
知识供应链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链条中不同主体对知识从最初的形成,到知识共享、转移、创新、应用、直到最终进行知识消费的整个过程,并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网络结构模式(王晰巍等,2007;李长玲,2004)。
Lee Jay博士(Riehard H etal,1998)等人在参与的“下一代制造项目”研究中首先正式提出知识供应链概念。Lee Jay(1999)博士后来又在“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战略思考”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供应链是整合工业界及学术界的知识资源,其目的是提供获取利润、持续教育、训练雇员和企业伙伴所需的信息与智慧。(2003)也提出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供应链是将工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各自的知识优势加以继承和系统化,以便为企业提供能提高经营效益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和方法,他们认为企业是知识供应链的最终用户,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生产者。他们通过产、学、研的联合,实现共同的市场目标,共享利益。后来的一些学者(温有奎等。2004)提出,知识供应链扩展到宏观层次便是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配置各种科技资源寻求知识经济化的过程,可用以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地位。
陈志祥等(2000)在他们提出的知识链概念中,还给出了知识网即知识联盟的概念,并认为“知识联盟的建立是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主体的关键工程。知识联盟可以通过大学、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形成”。知识联盟的中心在大学,大学具有知识的创新、知识再生功能,高科技企业是知识的传播者,科研院所负责知识的转化功能。李长玲(2004)认为它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提供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网络结构模式。
Singh M.等(2001)认为知识供应链是一种管理隐性知识的供应链方法。彭灿(2004)认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不光是物料供应链,而且是一种“知识供应链”,并认为供应链是一种“知识供应网”或“知识网络”。在这种知识网络中,位于不同节点的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知识和优势资源往往是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这就形成了知识供应链。李瑁等(2003)从“学习经济”角度强调知识供应链的供需关系,认为通过需求与供应关系将知识的供应、创新、传播、使用等过程的相邻知识结点联系起来,把概念转换为知识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一个功能网链。蔡翔等(2000)认为知识供应链是围绕某一核心主题,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流的活动即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转化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与整体最优化为目标的功能链接结构模式。
知识供应链同时也是一个知识集成化的过程,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由知识供应者提供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知识的需求者,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它是将分散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分散在企业员工的头脑内、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各种隐性或显性知识加以集成和系统化,从而为企业提供能够提高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手段。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大多将图1所示的模型作为知识供应链的定义模型。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上的流动主要包括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经济化三个阶段。
图1清楚地表明了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上的流动主要包括3个阶段,即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经济化。在知识的积累阶段,知识供应链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好企业知识库这个创新平台。知识的最初来源有企业内部已有的知识与外部知识两个方面,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技术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更多地依靠外部措施来获取知识。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创新的难度加大,企业开始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进行合作创新。在知识的转移阶段,主要完成知识形态的转化,最终形成新的生产技术,这是知识供应链上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价值结构的比例与知识成分的大小。在知识的应用阶段,生产制造中知识的载体――产品,经过分销,最终流向顾客手中,在顾客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企业的知识创新也就得到了回报(王晰巍,2006)。
从知识供应链的模型中可以看出,知识流到达顾客之后便没有了下文,知识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知识创新主体做出反馈。这样,创新出来的知识缺乏生命力,急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来赋予其生命力。知识供应链的核心部分就是知识创新,创新出来的知识必须受到来自实际生产或市场的检验。
截止目前,关于知识供应链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盲点,王晰巍等(2006)就鲜明地指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其中包括(1)缺乏知识供应链主体之间的知识互动环节分析;(2)缺乏对知识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创新机制的分析。
本文就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以上两点,开展
研究上的补充和扩展。
(二)知识供应链的局限性
知识供应链作为知识创新系统工程的载体,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转移的过程,直至知识的最后应用。然而知识供应链模型是一个开放的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知识在经过顾客的应用之后,通过何种渠道重新回到知识供应链中进行重新完善的过程。
通过对目前关于知识供应链研究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供应链具有以下三点局限性。
1 知识流的正向流动。通过对一般知识供应链的研究,可以发现知识流一般是从知识库流向创新组织,再流向生产制造和销售,最终流向市场。知识流是沿着知识供应链一直流向终端,没有逆向流动。这种单一的正向知识流阻碍了知识的完善和更新,也不利于企业对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知识流的正向流动没有体现知识在经历市场检验之后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
2 知识来源于知识供应链内部的知识库。知识供应链在进行知识创新的前期,需要将知识从知识库中提取出来,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整合、转移和应用,然而,存在于知识供应链知识库中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耍对知识库进行扩大的过程是漫长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而存在于市场中的知识是无限的,并且知识经过实际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度,根据市场的新要求进行回收后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能够加速知识创新的进程,使知识得到更加合理应用。
3 缺乏知识供应链与知识供应链之间的交流。一般知识供应链通常只注重自身内部各主体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没有体现出知识供应链之间的交流,这样知识的流动也仅限于知识供应链的内部,没有使整个知识供应链形成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一个可以同外部诸多系统实现众多资源无边界流动的开放系统),从而可以使知识更加快速地进行完善,完成知识创新。
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创新的原则
正因为知识供应链具有以上的种种局限性,有必要对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转移和经济化后的知识进行分类,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加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降低合作中的风险,提高知识的更新和创新程度。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逆向供应链(姚卫新,2003)展开了研究,本文借鉴逆向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提出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其定义如下。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由创新组织创新出来的知识从市场中进行分类,使知识重新进入知识供应链中,由产学研等知识创新组织再次进行知识共享、转移、创新、应用等知识创新环节,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对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根据以上概念,对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进行二次创新的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核心原则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发展到今天,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产品,而是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和参与权,能够对市场进行不断地细分,对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必须体现以市场为核心的原则。
2 双赢原则
在知识供应链中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合作各方的双赢,所以在此双赢也是多赢的意义,体现了知识供应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只有真正实现双赢,才能保障知识供应链合作各方的利益,从而维持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正常运转,最终实现知识二次创新建立的目标――加速知识的完善进程并不断增值,同时加快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
3 高效原则
正如前所述,知识供应链的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完善知识的同时,实现和促进高效的知识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 开放原则
随着竞争越来越以知识、信息为导向,因此知识二次创新模型必须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开放的平台,不是体现简单的两点或者三点之间知识供需关系的系统,而是一个可以同外部诸多系统实现众多资源无边界流动的开放系统。
三、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特征
(一)知识供应链中二次创新与一次创新的差异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在知识来源、不确定性、创新过程、研发创新周期等方面,与一次创新有所不同。
1 知识来源不同
一次创新是指在知识创新前期,创新组织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并形成了知识库,在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的时候,将知识从知识库中提取出来,对知识源进行整合、转移等一系列知识创新过程。而二次创新是将市场中的知识回收,进行检测和分类,再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知识重新进入知识供应链环节,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一系列知识创新完善过程。
2 不确定性不同
一次创新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来自知识本身的风险,同时由于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其不确定性还来自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导致知识创新的滞后。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不确定性仅仅来自于知识本身的风险,也就是说,在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中,回收的是市场中的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经过二次创新后,知识将更能够适合市场的需求。
3 创新过程不同
两者虽然都是知识创新,但是一次创新经历的是链式反应,即由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而二次创新是对市场中的知识进行选择,并将其回收,再经过创新组织的重新评价后将知识拆分,获取有用的知识后,再经过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
4 创新研发周期不同
由于一次创新的知识来源于知识供应链中创新组织的知识库,它是由一个个简单的知识元所组成的,知识创新会经历一个非常繁冗的过程,而二次创新的知识来于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成熟度,再经过知识供应链的二次创新,省去了一次创新所经历的繁冗过程,因此,二次创新大大缩短了创新研发的周期,加快了知识的创新。
(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特征
1 可回收性
众所周知,逆向供应链可以使得被使用后的产品及时得到回收、处置或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然而,对于知识的回收有利于知识的完善。创新组织将知识回收,进行检测分类,有利于扩大组织的知识库,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对知识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
2 可持续发展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自身也随之不断变化,知识二次创新为知识提供了自我完善的机会,如果没有知识二次创新,知识将失去不断变化发展的动力,从而使知识失去生命力。因此知识二次创新为知识延长其生命周期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使知识得以持续地进化和发展。
3 高目标性
供应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牛鞭效应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企业一般通过设立仓库以库存对抗之。但是,与传统的供应链不同的是,知识供应链的不确定
性不只是来自市场竞争,而且还来自与知识供应链有关的知识风险。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可以降低牛鞭效应,知识的回收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的捕捉过程。由于是面对用户回收知识,信息的交流是直接的,客户将使用知识过程中的种种情况如实地反馈给创新组织,创新组织根据新的市场需求,结合客户所反馈的情况,进行二次创新,使知识的应用具有更高目标,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4 多链交叉性
由于知识供应链是一种网状的链式结构,当知识被第三方进行回收,那么知识便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另一条知识供应链,加强了知识的流动和共享,这样两条或多条知识供应链便形成了交叉性的链状结构。
5 低风险性
知识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客户的意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成败与否。创新组织对自己创新出来的知识特性了如指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对其回收后进行知识二次创新,能够极大地降低知识一次创新的不确定性给创新组织带来的风险。
6 收益递增性
知识创新并非一劳永逸的活动,其强调的是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活动是以知识为中心,不仅仅强调成本的最小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价值,来降低产品中物化劳动的比例,提高新知识增值的分量,知识在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创新组织对其创新活动持续投资,所产生出来的知识也随之带来更粪的经济效益,使知识增值。因此,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以知识为收益,具有递增性。
7 快速收益性
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力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只有将知识快速应用于市场,迅速取得经济效益,才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市场价值。知识供应链通过知识二次创新,能够将知识在原有市场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在对知识完善后,迅速将知识进行应用,开始经济化的过程。
四、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模型及其运营机制
(一)知识二次创新模型
知识供应链作为知识创新的系统工程的载体,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直至知识的最后应用。然而知识供应链模型是一个开放的链,并没有很好地阐述知识在经过顾客的应用之后,通过何种渠道重新回到知识供应链中进行知识完善。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二次创新,将市场中的知识回收至知识供应链,根据市场新的需求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解决了知识自身完善的需求,延长了知识的生命力,增加了知识的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根据知识二次创新的定义及创新的原则,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
由图2可见,与知识供应链模型不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模型除了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经济化三个阶段之外,还增加了一个阶段――知识回收阶段,该阶段在图中用虚线表示。
(二)知识二次创新的运营机制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二次创新首先从市场对知识的适用性进行检验开始,然后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进行回收。
1 对于那些不适合进行知识二次创新的知识,将被回收到组织知识库的源头,重新进入知识积累阶段,为其他的知识创新活动做好知识资源的储备。
2 对于适合创新组织进行二次创新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将其销售给外部知识供应链,丰富外部知识供应链的知识容量,促进全社会知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也以将其重新纳入知识创新阶段,由创新组织根据市场对知识提出的新需求(即创新组织制定的研发目标)进行二次创新活动,对知识进行完善,使知识创新活动在知识供应链中得到持续的进行,从而扩大本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容量。
从微观角度来看,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二次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的问题。知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检验结果来确定它的最后流向。
四、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在总结现有知识供应链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借鉴逆向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四大原则,进而提出了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图及创新过程的运营机制。
[论文摘要]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深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应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进行规范。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p.n.cooke等人在2o世纪9o年代初基于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1987)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概念等基本理论国内外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演变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规范,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外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与评述
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者p.n.cooke(1996)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了明确的基本定义: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了创新。这个定义虽然明确了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显然还不够全面,而且没有考虑创新的外部环境等问题,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扩展。
autio(1998)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两大方面,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基本的社会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组织和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具体地,区域创新主体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客户、供应商、合作者和竞争者以生产企业为中心构成网络系统,知识在其中得到应用和开发;二是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知识在公共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产生之后,由中介机构传播扩散到系统中去。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并且整个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个定义不仅完善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外部结构,而且对内部创新主体要素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三个功能性的角度进行了划分,说明了“关联”的传导途径和机制。再进一步,kau{mann(2000)从制度学和演化论的视角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为区域政治系统、区域教育和研究系统、区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区域基础设施和需求)四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
wolfgang(2000)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进行了扩充,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不仅应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还应该包括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在此基础上,asheim和isaksen(2002)为强调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将系统内的主体要素进行了归类,其中区域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包括其支撑产业归为一类;其他主体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等归为制度基础结构,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系统有四个支撑点:(1)创新加强了企业和员工的学习能力;(2)用交互学习来定义创新,强调了在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协作和互相信任的重要性;(3)学习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过程,指出了在地域范围内高度稳定的历史路径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4)产业集群是交互学习的有效基础,不仅强调了上下贯通的交互式的区域创新系统和网络的重要性,而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促进创新和学习的动力。
三、国内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主要观点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国外已有成果基础,并结合中国实践的特点提出的,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分类的原则不同,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虽各有特点,认识存在差异,但基本观点还是一致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构成,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不同的创新主体,而且还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
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区域创新系统包含不同的内容,并分别从“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创新的结构、创新动态过程和创新对象四个角度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其中基于创新的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三个主体系统包括: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各种科技推广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个支撑体系则包括: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育系统;由中介机构行使主要职能、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由科研机构、信息情报、技术市场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73。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制度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前提,服务创新是保障。
刘曙光(2002)综合国内外已有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j。
四、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的新特征
(一)区域的全球化
在知识经济全面兴起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全球范围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战略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流通,加强了创新系统内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与区际乃至国际上的同类企业、外部供应商、外部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与交互学习,促进了知识源的产生与应用,带来了全球性区域创新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广泛深入,区际性或国际性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联结方式和手段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和知识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剧。
(二)关联网络化
伴随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机制作为一种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促使区域创新系统正在从计划体制向计划与市场混合的体制过渡。其中,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呈现出弹性化和模糊化,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步由全能的管制者向服务者转变;市场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驱动并引导企业的创新需求,带来了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形成了产、学、研、官、中介及其它辅助机构相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构架。网络的结点既可以是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也可以是主体之间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
(三)功能细分化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导致商品生产效率提高,这意味着购买力和就业机会向服务部门转移,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信任程度进一步提升,企业之间存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进一步深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通过相互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流加强分工协作,共享技术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从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的互补中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强化了系统的技术创新功能。此外,其他创新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也各司其职,分别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功能、制度创新功能以及技术服务功能。
(四)结构复杂化
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公司组织变革运动。一方面,伴随技术、市场、社会等因素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富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结构模式转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也由不低于50的绝对控股占主体向30~50之间的基本控股转变从而达到了股权制衡。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经济强调的效率优先原则保证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建立。企业自身系统对于快速变革的环境所做的以上反应使得结构更加复杂,与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联系与交流的手段、方式也更多样,相互之间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空问结构。
(五)创新持续化
知识经济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技术的变革以及创新的扩散,导致科技进步推动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周期不断缩短,致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超额利益的绝对值也逐渐降低,企业再也不能凭借“一招鲜”而“吃遍天”,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创新利润和竞争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的不足。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还来自与区域创新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这种互动又能持续的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创新扩散,推动创新从一个企业扩散到产业,从产业扩散到整个区域创新系统。
五、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再认识
综合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我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根植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与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按照知识生产、孵化技术、技术扩散、技术使用为主线,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的作用下,依靠各种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等),借助各种创新条件(如基础设施、政策、法律等),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如制度、组织、管理等),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空间结构并有助于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见图5—1)。与现有文献相比,这个规范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强调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受空间各种环境影响的同时,指出系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系统内的要素单元与系统外部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存在互动关系,带来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区际或者国际间流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素质培养 激发思考 启迪思维
一、精于引导,在探究新知中孕育创新思维
教师应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自由弛骋的心理空间和活动形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环境下才能培养出来。传统教学仅仅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或“落实双基”,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只是使学生听得懂,能接受。因此,与之相应的教法就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或是让学生模仿例题反复练习,这样就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排斥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逐步引导学生从“好胜”走向“好奇”,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正是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其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逐步使学生学会质疑的本领,进而形成解疑的能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和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确立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观念,提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概念,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建立数学概念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也就不一样。随着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头脑中也逐渐形成数学要领系统。因此,小学生在建立概念时,较多的是通过“概念同化”的形式。概念同化的认知心理过程一般是:概念的同化这一形式是运用已掌握的概念去理解、获取新的概念。在学习新概念时,教师要与原认知结构中相关联的概念进行比较,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使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精确分化,使新旧知识得到有机结合与联系,从而建立起新概念。
三、遵循教学原则,创新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与数学概念的教学紧密结合。数学概念为培养思维能力提供富有逻辑性的素材,反过来,培养了思维能力又为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创造了条件。把两者分离开来教学,无论对学习数学概念或培养思维能力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在教学时,教师要考虑选定什么样的方法,既能做到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又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适合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结合概念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出适当的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具体目标。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为了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在一定条件下,教师要适当利用操作和直观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是必要的。
四、乐于创新,凸显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的动态过程组成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精于引导,勇于质疑,善于交流,师生乐于创新就会显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探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时间、空间?当学生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对象时,数学课程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 部件知识 结构知识 知识转移 创新类型
一、引言
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使单一企业的有限知识资源无法满足创新的要求[1]。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这些研究虽然承认知识转移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多数侧重于笼统地探讨知识转移活动与创新能力、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但知识是多样化的,在转移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细致地探讨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数都仅仅分析单个创新的发生机理,或将创新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系统地对创新类型进行的考查尚属鲜见。因此,根据Henderson& Clark(1990)的创新分类模型,我们提出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试图揭示部件知识或结构知识的企业间转移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以及产生怎样的创新。
二、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
1.知识与创新的分类
Henderson&Clark(1990)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将知识划分为了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前者有关某一产品中某一零件,还包括产品的各项核心设计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如何在各部件上实施。后者是连接产品中各零件的知识,即如何将各部件完整系统地整合的知识。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部件知识与结构知识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创新类型的重要依据。根据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的改变程度可以将创新区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创新活动所运用的新知识可能强化也可能摧毁现有知识。
2.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1)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渐进性创新不改变产品的核心设计概念,也不改变组成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仅对现有产品的设计功能加以扩充。部件知识是渐进性创新的持续源泉。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后,接受企业在已有部件知识和新部件知识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现有产品设计功能,进行一系列渐进性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或功能日益增强的需求。
模块性创新是在保持部件间连接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对组成部件(核心设计概念)进行变革,既可以表现为部件功能或功能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是新部件的组合创新。模块化使产品部件间相对自由,供应商只要基于接口规则对部件进行改革,就可以持续推动产品创新。然而,模块性创新要深入,产品结构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当产品结构不能容纳创新时,产品结构必然破裂或重构,这就是为什么“产品组成部件的变革常常会触发结构性创新”。
(2)企业间结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当一种新的主流设计被产业完全接受后,结构知识变得相对稳定,供应商在这种结构基础上独自运作,旗舰企业也将其继续保持。长期发展结构知识固化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产品开发出现了路径依赖。当企业按固有方式工作时往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注意到结构性创新的存在。企业间的结构知识转移可以打破现有技术路径和运营规则的刚性,使企业抛弃部分旧的结构知识,将外部获得的新知识重组为新范式下的知识链,从而创造出新范式下的结构知识基础。当模块性创新的深入对产品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协调要求,而现有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时,建立新的产品结构以容纳新的创新部件成为必要。结构性创新彻底打破产品原有组成结构,用新方式连接现有产品部件。可以说,模块性创新提高结构性创新能力,而结构性创新又推动模块性创新。
路径依赖性对于根本性创新的发生是致命的。随现有技术走向成熟,并逐渐接近自然和物理极限,产品部件和结构的改进与提高都越来越困难。在结构性创新过程中,创新性部件的引入便会导致根本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轨道。过去成功的经验、组织惯例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企业特有的结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开放性可以打破知识的路径依赖性。以上讨论可总结为图所示的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关系模型。
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部件知识、结构知识)对企业创新类型(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影响。首先,我们发现企业间的部件知识转移可以促进渐进性创新和模块性创新。部件知识转移水平较低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超过某一水平后模块性创新会随之发生。其次,结构知识在企业间转移将带来结构性创新,乃至根本性创新。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企业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企业确定知识转移的类型和制订创新战略时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Powell WW,Koput KW,Smith-Doerr 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创新网络;知识创新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而在实践过程中,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产业集群却逐渐走向了衰落,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不断升级,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升级必然会涉及到知识的积累过程,知识创新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最大动力,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质就是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分工不断细化。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已由过去那种相对独立的内部创新发展成为多方合作、交互作用的外部创新网络阶段,企业内外网络成为成功创新的基础,创新的位置也由企业转向了网络。为全面把握产业集群升级的规律,本文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创新网络的概念及内涵
Freeman率先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邢晓柳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内企业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在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集群内部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在长期合作和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2、知识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顾新认为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创造并拥有新知识的过程,它包含于企业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全过程,是通过把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获取外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晏双生认为知识创新是将所创造的新的思想性的、流程性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实践并开发生产出新产品的过程。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是指在产业集群范围内,新知识的产生、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知识创新过程不仅包括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知识,还包括对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以及将新知识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3、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及内涵
Porter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即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使生产更有效率或者从事更需要技能的环节。武云亮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在全球价值链范围内产业集群获得附加值能力的提升。
根据文献研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以集群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集群企业能力来提升产业集群的附加值获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过程,最终表现为集群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二、创新网络、知识创新及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关系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本文所研究的创新网络特征,主要从关系―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群中各节点的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创新网络划分成五个维度: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稳定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范围。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在集群企业的创新网络中,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创新网络关系直接决定了该企业从创新网络中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知识的流动也会受到该创新网络关系特征的影响。
集群网络关系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由多个结点所组成的大系统,其中的结点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顾客、供应商、高校或研究所、中介机构等。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作为众多结点中的一环,通过与其他结点间的往来与联系互相提供创新要素,例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这种交流与联系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根据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2)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首先,网络成员间只有相互信任、遵守诺言和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并关注共同的利益所得,才能够提供真实信息,放弃以虚假信息欺骗对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成员间知识的整合。其次,相对稳定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成员关系还意味着成员之间的熟悉度更强,这样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时能够将目标迅速地锁定在拥有所需知识的企业身上,同时这还有利于企业找到整合知识的最佳路径和方式。最后,网络成员之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有利于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共享态度、主张以及协议的达成,从而促进成员间沟通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有价值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知识的整合。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关系越稳定越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4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70
[本刊网址]http://hbxh.net
一、综合英语课程的现状
综合英语课程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基础英语课程,无论从时间跨度(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还是从周课时数(周六或周四)上看,该门课程都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当之无愧的主干课程。甚至可以说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综合英语课程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广大教学研究者和教者关注的重点。
从当前普通高校的教学状况来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状况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1)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中已经提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根据文秋芳教授的观点(2002),创新型英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创新素质可以被进一步切分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重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较少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相对单调,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大部分综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技能的机械操练,缺少交际指向的课堂活动,致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具象化和内化。因此,在真正的英语交际场合大部分学生很难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三、学生的学习仍然主要依靠老师传授,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地养成。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产物极大地改变了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环境。只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科技产物可以为学生在课外创造纯正的自主语言学习环境。因此,探讨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将视野拓展到课外并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班级规模偏大、基础阶段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课时量偏少等客观环境方面探讨综英教学现状。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学者对综合英语课程现状分析以及本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不仅要从客观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改善方面下功夫,更应该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创造性的外化上下功夫。由此,认知科学因为关注研究对象的学习心理过程和学习效果,便进入了我们试图改革综合英语教学效果的视野。
二、认知诗学理论应用于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认知诗学理论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以色列。当时特拉维夫的Tsur教授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他将文学结构和文学影响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认知视角来展开,并糅合了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见证了认知诗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三本认知诗学重要著作的诞生被认为是该理论成熟的标志:《认知诗学导论》、《认知诗学实践》、《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也由最初关注诗歌这一文体的研究扩展到除诗歌外的其他文体的研究。
国内的认知诗学研究首先见于语言学领域,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钟情于这一综合了文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认知诗学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其中的相关理论对诗歌和各类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此外,还有学者将认知诗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和英语教学研究之中。在英语教学方面,以郑茗元学者的著作《认知诗学分析法在二语习得工作广度中的可及性变异效应研究》为突出代表,从认知诗学的分析视角探讨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应用维度和延展效应;此外还有广大学者运用认知诗学理论探讨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如李雪梅学者的《内容依托框架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认知转向研究》便研究了认知问题驱动和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互动关系。
认知诗学理论因其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心智发展方面的特点,并在成功运用于英语专业的阅读、写作等基础课之上,对于英语专业基础课的重中之重综合英语课也必将起到很好地启示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并进而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认知诗学方法关注的是语言形式、意义和审美的三者合一,除了解释语言符号意义的产生机制,同时对语言的形式内涵探讨带有强烈的审美指向性。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原型特征,而对语言的学习和理解还要超越已有的原型而发现新的意蕴,即对日常原有的审美意象进行再范畴化。因此,认知诗学分析的审美潜能可能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审美态度,也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新知识的建构提供图形背景化的认知框架,督促学习者借助于想象和移情把日常的符号转化为某一特定的审美意象而后获得新的意义诠释。
三、综合英语课堂的认知转向尝试――概念型教学法
申丹教授援引英国文体学家Mclntyre的观点认为课堂中的“前景化”教学手段可以改进课堂的教学效果。申丹教授据此认为“前景化”的方式可以改进国内较为呆板的教学形式,增添生动活泼的氛围。“前景化”是认知诗学理论中重要的铺路石,它反映的是图形背景化的认知框架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审美范畴,更是一套意义建构的读者反映机制,对我们改进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文秋芳教授曾提出“认知对比分析”的显性教学法,认为跟传统的以模仿和重复为主要方式、以培养正确语言习惯为目标的形式对比分析教学法相比,认知对比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内化和建构正确的英语表达和符号意义。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认知对比分析方法虽然以英汉语的差异认知为起点,但他据此提出的“概念型”显性教学方法和申丹教授提到的前景化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激发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创造力,从而在认知层面内化所学知识,并同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匮乏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精神。
概念型教学法是文秋芳教授探索运用于认知对比分析中,该教学法虽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为教学出发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母语的参照和背景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该教学模式仍是力图将英语及所授知识或言语符号前景化。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教学步骤能够有效地将前景化的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系统。据此,我们尝试运用一种全新的基于认知诗学理论之上的概念型教学方法,并将其教学过程的五个部分(解释--物化--交际活动--言语化--内化)在实际运用中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一)解释
解释部分在认知诗学的话语系统中即设定图形--背景中的动体。解释的内容除了文教授设定的“某个概念、概念系统或认知方式”,在认知诗学框架下聚焦于综合英语课程则所教授的内容都成为解释的对象。另外解释的实施者除了教师用明晰的言语阐释出概念,认知诗学的解释部分应更多的是学生调用已有的认知模式对概念系统的自我解释和自我探寻。
具体到综合英语课程,考虑到教材编排和所教授对象的英语基础,解释的内容从概念或认知方式上升到每个单元的主题。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解释的对象和内容即变得清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便是导人部分的话题讨论或视听导人以及初次阅读课文后的主题讨论等。通过讨论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明白所学习的主题,并且讨论也是一个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知识的过程,也即构筑背景图示。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技能目标中主要体现在口语技能中。
(二)物化
物化在概念型教学中指的是将所教授的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的图式。一般的实施手段是展示具体的物品或可见的图示。而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认知诗学的物化则是对每一个单元所讨论主题的展示,即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将主题物化。课文的学习也是帮助学生构筑图形的过程,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至于综合英语的技能目标则更多地体现在阅读技能中。
(三)交际活动
概念型教学设计认为教师要以帮助理解和运用物化图式为目标,设计以语言为工具的系列交际活动。在综合英语教学中,交际活动便是运用新掌握的主题知识进行课后的听力训练和翻译训练,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听、译的能力。交际活动在认知诗学框架中便是将新的认知内容前景化,使之在图形--背景的关系中使图像得以凸显。
(四)言语化
言语化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语言概念的一个关键环节。所谓言语化就是要求学生用元语言描述语言概念本身。而元语言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关于语言的语言”。在之前的环节关注的都是唤醒学生们已有认知内容去理解和掌握新的认知内容和认知方式,而言语化则是在交际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如的去运用所学主题相关的知识。因此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便体现在课后的话题讨论和写作训练部分。在该部分学生便可以运用“元语言”来描述自己所想表达的主题。言语化的环节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点关注,因为能否有效地“输出”尤其是让学生们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局,这个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
(五)内化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内化是“个体从社会交流平台转换到个体内心理活动平台的必要环节,是实现高一级认知功能的必经之路”。促进内化的机制是模仿。它是学习者在自选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进行的认知活动。每次模仿不是对原始输入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自己前一次模仿行为的调整与修正。如此循环多次,个体就能获得更加抽象的概念性知识。
认知诗学视角的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模仿应该是在具备一定概念型知识后的课外拓展,即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搜寻相关的目标进行练习。这种模仿并非机械式的模仿,而是在特定主题激发下的创造性学习,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内化所学的概念型知识和获取更多抽象的概念性知识,进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一)隐喻的认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隐喻学的蓬勃兴起,隐喻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内涵。认知隐喻学的奠基人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合著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WeLiveBy)一书标志着认知隐喻的肇始,被尊为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风向标,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莱考夫和约翰逊一针见血地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但置身于语言中,而且涤荡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一种语言的表演,究其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是人类看待和认识事物的一个全新视角。人们总是习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利用已有的经验来类推新的感受,表达其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受。人类若要探索世界、挖掘未知领域必定要借助隐喻工具,即将已知概念和故有系统中的有价值信息投射到未知世界。随着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要认识和描写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还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我们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对阐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新事物、新概念、新信息、新语境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隐喻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语言中隐喻的使用极为普遍,除了那些与最基本的物体和行为有关的表达之外,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隐喻的。理查兹曾说,“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我们每说三句话就包含一个隐喻”,这更是隐喻与语言密不可分的有力证据。人类的思维方式是隐喻式的,语言中的隐喻不过是隐喻思维的外在表现,隐喻性思维方式决定了隐喻性语言必然存在。隐喻也是使人类语言得以丰富与发展的根本动因,语言就是隐喻得以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隐喻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语言交际中处处使用隐喻,有效交际与使用隐喻的能力密不可分。隐喻能力和语言能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处处使用隐喻,有效交际与使用隐喻的能力休戚相关。隐喻不仅是一个帮助我们丰富语言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创新思维、语言习得密切相关。
二、英语创新教育研究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史•后妃传》,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英语中表示“创新”的词是“innovation”,该词源于拉丁语的“Innovare”,其意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旧的东西。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J.A.Schumpter)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指的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关系的新组合。自从熊彼得的“创新”概念后,创新问题研究不断深入,从最初的经济学领域逐步发展到科技、教育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之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开放创新潜能,发展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广义的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而狭义的创新思维则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直接形成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诸如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它具有独立性、新颖性、敏锐性、综合性、灵活性与突发性等特点。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很多学者就这一概念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界定。顾明远(2001)在《创新教育评价》序言中从宏观层面上阐释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与课程教材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创新型教师等密切结合。周元武(2001)在《创新教育新论》序言中则从微观层面上提出: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使学生具有主动建构知识和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英语创新教育主要是指在英语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品质,使学生获得精深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深刻的隐喻能力,成为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创造性人才。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同时还要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美的气质,给予学生文化熏陶。可以说,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认知隐喻研究对英语创新教育的作用
针对目前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英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育教学就是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认识英语语言与隐喻的关系,对我们成功地进行英语教育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力图通过隐喻的认知研究以及隐喻对英语创新教育的促进作用,探索英语创新教育的模式。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创新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使用隐喻语言,将会给学生提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赋予日常活动以新的意义,使学生在对隐喻语言的解读过程中发现新事物。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和训练学生自觉地使用和创造新的隐喻,帮助他们养成自己的隐喻性思维。知识和经验越丰富,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想象就越丰富和生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开放隐喻思维有利于打破旧的传统的思维模式,重新组织我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分化旧知,创造新知。因此,将隐喻纳入英语教育中,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隐喻思维能力。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多地使用隐喻语言可以使学生摆脱理性思维的规范化和条理化,从“规则”中解放出来,唤醒学生久已遗忘的创造冲动,为思想的诞生带来了可能。教育的作用就是“解放”,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运用隐喻语言,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的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弥补当前英语文化教学的不足。研究语言隐喻的异同有助于文化比较,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同语言隐喻之间的比较,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使跨文化交流更为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跨文化中的隐喻差异,在理解隐喻修辞作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使学生能从偏重语言形式转向对语言、社会和文化的积极认知,从而在隐喻概念化过程中实现对目的语言的联想加工和深层理解。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多了解西方文化,如历史背景、、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全方位的知识,对深刻理解隐喻性语言,提高识别、理解和运用隐喻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隐喻的认知性来理解目的语,利用隐喻来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利用隐喻来理解目的语背后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对汉英隐喻异同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熟悉并逐步建立起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增强语感,最终掌握地道的英语。比如:赛马在英美国家比较盛行,所以英美人常常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竞争以赛马的模式来认识和表达:“intherunning,outoftherunning,maketherunning,neckandneck”等词语常常被用来谈论人们是否参加某项竞争、竞争状况如何等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熟悉这类隐喻,从而逐渐按英美人的认知习惯描述、谈论、争论问题,避免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使用英语,提高交际的成功率和效率。研究证明,学习者只靠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有时,在交流中,即使缺乏语法和词汇知识,学习者也许会根据交际策略进行编造,比如造词或意译,而这两种做法恰恰需要隐喻能力。具有隐喻能力的学习者能够使用他们的语言资源表达各种各样的概念,因而可以提高语言的流畅性和整体交流的效果。
四、总结
【关键词】创新 创造 实践 发展
科W创新的存在方式,就是在人的存在中科学创新的意义。对科学创新存在方式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学创新存在根据的追问。海德格尔曾说:“任何存在论,如果他不曾首先从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他仍然是盲目的,并背离了他最真实的意图。”因此,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分析“艺术作品的存在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时,强调对艺术作品存在意义的追
问,并认为这种追问的线索不是作为艺术的艺术,即艺术的本质问题,而是艺术的存在方式。同样,科学创新的生存论研究,不能从科学创新作为科学创新的本质出发,而必须研究科学创新在人的存在中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这种思路与研究线索反映了科学创新意义研究中逻辑主义与存在论的分歧。逻辑主义从科学的结果着眼来领会科学发现,用逻辑和形式的方法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形式和科学命题的逻辑结构,往往现行规定科学发现的本质,进而区分科学发现与非科学发现,以此来表征科学发现的意义。这种观念由于没有现行考察科学发现的条件,因而只能是一种康德意义上的独断论。与这种“逻辑上的概念不同”,海德格尔说,“生存论概念把科学领会为一种生存方式,并从而是一种在世方式:对存在者与存在进行揭示和开展的一种在世方式。”也就是说,从生存论的视角看,科学、科学创新是从科学研究者具体的历史的生活和存在方式中产生出来的,科学创新如其所是的存在根据,不首先在于科学创新作为科学所具有的本质规定,而首先在于科学创新是从植根于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前科学创新方式演变而来这一事实。
科学创新源于前科学创新方式的历史演变。“科学的原型在我们的事业中往往是隐匿的,因此我们倾向于把他们当作普遍常识或无知和迷信的产物而加以取消。”瓦托夫斯基在科学从前科学发展起来的起源性说明中,讨论了三种类型的前科学知识:a用某些想象的力量和存在物来获得的知识;b从经验中概括出来的知识;c某种有条理的操作规则或技术规则的指示。
这三种知识的每一种都代表一种创新的前科学存在方式。创新的这三种前科学方式,本质上是对人的历史性和实践性中的存在方式的解释与展开。不论是神话诗式的创造,描述性的经验概括,还是操作规则的总结,都植根于人存在的生活世界,证明和揭示了人是理性的存在,并在人的存在与外部自然的存在、人的不同文化样式、文化存在的关系中创造着人的存在,实现着人的自我创新。将自然与人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立法相联系,使人们在自然界、社会和日常生活中认识的“自然规律”概念借用了人的规则的规定性或立法性的观念,并因此把自然界设想成是合乎人类理性的东西,从中我们继承了自然界“遵守规律这种常识性概念”。创新的前科学方式,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不仅为科学创新也为科学自身的出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