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语文; 学案教学; 教育学;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22-01
任何一种优秀教育方式的出现都会有适合其发芽、成长的土壤,语文课堂中的“学案教学”方式也不例外。以下就是语文“学案教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在学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1.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诱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认知上达到不平衡,并利用这种不平衡来刺激他们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针对新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2.在教学实践中,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并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对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使认知结构从平衡经过不平衡再到另一个新的平衡。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在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的扉页上写到:“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可以说,这一条原理是奥苏伯尔整个理论的核心,他所论述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原理展开的。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他对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任何学习只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都是意义学习。在“学案导学”中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成情况,由学习者能够立即回想出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所以,要促进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关键是要加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
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曾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学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维果茨基将第一种水平称为“现有发展水平”,指一定的己经完成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发展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其实质表现为,儿童在自己的这一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但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做事。由此,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习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运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动态性评估,这是教师应完成的第一项任务。第二项任务是学习活动的选择,其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第三项任务是提供教学的支持,即在学生需要时,可以通过为搭建“脚手架”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是一种“脚手架”。
四、系统科学理论
我国学者查有梁提出系统科学的三个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即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原理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中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案当中的知识准备和达标练习就是对学生的即时反馈,教师在运用学案指导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在教学训练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和关键,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序原理即任何系统只有开放、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布鲁纳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的可怜的寿命。”“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要做到听、说、读、写。这就要通过多次反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建立一一对应的神经联系(神经链),这个过程正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五、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明确提出尽管为时不久,但从历史来看,主体性教育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源远流长。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都是其各自文化的古典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方都出现了许多影响后来历代的文化巨人。比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荀子、孟子等等,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按照的观点,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的发展既是人的各种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学案教学”法中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原则,通过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高职学生 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39-03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考试和英语知识为中心。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学的重点实现了转变,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虽然这一改革的理念已经为英语教师和各类院校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尤其是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实现成为众多教育者研究的问题。
一、人本主义教育学简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该理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教育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倡导对人的本性的尊重,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在教育中其教学理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这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人本主义强调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促进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以认知和情感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重视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实施都是在课堂上人际关系之间的互动中实现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顾及学生的情感、思想,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高职人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得到了各类职业院校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许多教师都尽力为学生创造英语口语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已经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方法局限在较为狭窄的教学理念中。当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教师教学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沿用时间很长。我国的众多院校大都采用教师为知识的下达者、学生为被动接受学习者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多,做得多;学生在下面听,并没有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性的练习。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被人本主义教育者批评。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是知识的拥有着,存在着知识的优越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甚至可以通过语言的嘲讽、考试成绩这些损害学生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高职学生在这样的境况中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普通高中生相比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陈旧的教育观念更打击了这类学生学习的自信。本来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参与英语口语实践的时间就很短,抱着不自信的心理学生会更加抗拒在课堂上展现自己。
例如,许多教师在改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只是生涩地加入学生的对话环节,当看到学生在教学中不积极进行配合后就失去了教学的热情,长期下去形成了恶性循环模式,师生关系也在不断地恶化,从而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国高职教育的这种模式沿用的时间很长,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改变起来都很困难。
(二)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重点不能把握,教学枯燥单一。在传统英语口教学中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英语理解的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被忽视,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都需要依赖教育者的知识灌输,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和学习能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不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是单一对学生的口语进行练习。良好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面对学生就像面对一个平等语言交流中的朋友一样,利用学生充分的想象使其融入缓和的情境中,卸下心中自卑的包袱。
教师在长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学生每天对教师相同的教学模式早已失去了学习的新鲜感。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认为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将教材中的内容交代完毕即可,面对不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从自身单一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反思,而将责任归咎于学生。这样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教师的心中累积的怨言更多,加之自身辛苦的讲授长期下去教师自身也会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时教师就很容易带着不好的情绪走进课堂,在不经意间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三)教学目标、评价单一,学生难以实现全面的发展。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沿用以前的,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在高职校园中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大都来自课本。以上因素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范围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口语教学主要是实现学生智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所忽视,不重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投入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全面发展造成阻碍。
除了教学目标的单一外,传统的口语教学中的还存在教学评价单调的弊端。教学评价是决定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影响着教师对课程的设置、教材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单一,评价方式不公平,学生总是被评价的对象,教师永远是评价者,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过度地强调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忽视了口语教育的人文性,忽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评价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学业知识的考查、评分、筛选和评优等。学生在该模式中只是被动地听从教师地评价计划安排。
三、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一)统一认知同情感实现,增强学习兴趣。人类的情感和认知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高职英语口语中的运用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完整性,实现对完整的人的培养,培养学生躯体、心智、情感、精神等相互融为一体。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学习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沟通方式,学生和教师之间在学习中是相互影响的,人本主义在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学生只有在和睦的氛围下,在相互的真诚的理解中才能后实现个性的发挥和潜能的展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示真实的自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情感,交流自己的思想,告诉学生自己在提升口语能力中实施的方法,教会学生面对事物的态度。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情感,在面对口语基础比较差、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时要以温和的态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温暖。教师要尽力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同时代下的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背景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同时代下的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样才会消除教师和学生心理上的代沟,实现与学生真诚交流。教师对学生要时刻抱着欣赏的态度,具备发现学生优点、美的眼光,只有在以上种种表现下,学生才会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放开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口语能力。
例如,在某节课中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具体环境和内容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了解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观察出哪一名学生的精神不集中,运用自己的眼神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上,避免使用言语或是引人注目的动作告知学生,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二)改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积极地改善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将学生的口语时间作为教学的重点,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交流时间。在口语教学结束以后倡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收获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信心,在今后的问题中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化地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时间,在经验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对学生放手,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口说。留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总结的时间,化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看到教学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熟读,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将课堂的时间分配给学生多一些,便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顺利地进行知识的提取。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进行指导即可,最大化地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重视学习的意义,改善评价的方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要将自己的全部感官应用到学习当中,在生活中实现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实现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尽力为学生提供和学生的生活、工作以及未来紧密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意义,学生从内心自发地去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当学生在生活中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的口语知识和技能,学生就能理解学习的真谛了。在口语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上是否已经学会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变化,实现自身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
教师在重视学习意义的基础上还要改善评价的方法。首先,实现评价的多样化。教师不要只是通过考试、测验等途径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还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例如对学生交流交际能力的评价、学生规范纪律遵守行为的评价等。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教师能够更清晰、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要实现评价内容、标准的多样化。评价内容标准多样化意味着评价从单一走向多为、从静止走向动态、评价需要兼顾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人本主义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角色,在口语教学中不仅要实现教师的评价,同时还要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是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身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师、学校时有一定的影响的。综合以上评价方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
在一节课结束以后,(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40页)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课堂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投入的感情是否丰富等,不应只是从单一的方面进行评价。
高职学生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希望除了在语言的需求外还对其他存在需求和关注。人本主义的提出很好地帮助教师理解了自身在教学中的方式改变,人本主义更多的是关注认知和情感的统一,目的在于实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实现了对学生的重视和尊重,能够很好地改善高职英语口语学习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的学习中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对自己有着良好认知的前提下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雅丽,宋荣君,孙晔.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惠海燕.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五年制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为例[J]. 现代交际,2013(3)
[3]俞谦.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J].商情,2015(1)
[4]胡敏.高职英语口语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一般项目A类教改课题(2014JGA388)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一股新兴的研究力量,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用一种更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又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Fredrick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他认为人具有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具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比如常感恩的人会具有比较好的人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个人的天赋能力对促进自身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大学时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功,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自上而下的“灌输”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提倡“赏识”教育,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是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主体,通过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积极情绪通常与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且伴随着愉悦的主观体验,能有效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教育人、鼓舞人,更要体现关心人、理解人和帮助人,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业”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立完备的就业指导机构,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助、勤、补、免等多种形式,顺利完成学业。这符合大学生内在的需要积极情绪体验,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年轻人的关爱,更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挖掘和培育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具有积极观念的人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从容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对非常不利的社会环境也能应付自如”[1]。人格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两股不断抗争的力量:一股是消极的,诸如压抑、恐惧、自卑、自私等;另一股是积极的,譬如福乐、希望、负责任等。哪一股力量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取决于个体自身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强调致力于人的良好人格特质及其形成的积极因素的研究,着重培育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消除或抑制人性的消极方面[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激发培养大学生内心的积极能量,抑制消极力量,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外界环境的挑战。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人格特征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结合实际,寓情于理,教学效果则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成长。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潜心研究、刻苦钻研,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感,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这一媒介,充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运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探索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再现小品表演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多媒体教学视频法等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教育学生用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的发展,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三、优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系统
Williams等人的研究显示: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当老师和同学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这些孩子心理会呈现健康状态,并且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比较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不同层面的研究都表明,强调人性的积极面、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可以使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3]。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具有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体系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和组织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积极品质的形成。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范围,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必然产生影响[4]。因此,营造高校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1.挖掘主流宣传媒介,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加强校内报刊、宣传橱窗等传统舆论阵地建设,传播先进文化,宣传党的主张,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建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校园网络,把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很好地交流、融合为一体,展现引导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兴起的网络宣传舆论阵地,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另外,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渗透到学生活动中。
社团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对社团活动的引导,使大学生以自我提高为目的,结合社会实际,组织内容充实丰富、有感召力、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提高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才干,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机制,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条件,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把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塞格里曼.持续的幸福[M].沈阳:万卷出版集团,2012.
[2]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30-3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艺术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张继玉(1975- ),女,江苏响水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项目“艺术生自我价值感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mky201000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很多学者开展了关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和谐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就如何推进艺术类大学生(以下简称艺术生)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作为培养未来精神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的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一直注重培养艺术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艺术院校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艺术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期望状态。
一、艺术生心理特点和心理趋向
与普通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例如追求独特与个性,不崇尚时髦与流行;单纯而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创造性强,随意性大;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角色反差大等。由于这些特点,艺术生在心理问题的呈现上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一)适应困难化
艺术生由于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他们出现很多适应困难,例如感情无以寄托的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感、生活适应和自理能力差的困惑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等。
(二)学习浮躁化
部分艺术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仅凭兴趣学习、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不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弱等原因,出现浮躁化倾向,例如盲目、急功近利、见异思迁、不求甚解。
(三)交往矛盾化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艺术生又崇尚独立、自主,使他们个人主义地关注自我,特别是随着网络资讯的发达,很多艺术生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找寄托。
(四)认知片面化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一般从小都有艺术特长,优越于他人的感觉伴随了他们多年,但到了大学之后,这种优势变得越来越少,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出现问题。
(五)情感随意化
2005年9月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来,大学生对待婚恋情感问题较以前明显开放、随意,而初尝爱情滋味的大学生比较容易迷失,部分学生分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
(六)个性自我化
艺术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容易养成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他们崇尚艺术自由的同时也强调行为自由甚至落拓不羁,不易为周围环境接受。
(七)价值多元化
艺术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倾向及发展规律。
(八)就业功利化
艺术生职业价值观感性、直接,个人本位突出。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在自主择业时往往导致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加以引导。
二、积极心理学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创新型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所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评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艺术生是未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育他们和谐、健康、阳光的积极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高智力水平、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艺术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艺术生敏感直率,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和情感体验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
(三)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艺术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往往和他们三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因此,要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教育,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三、构建艺术生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过去把重点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挖掘人类的潜力和优势。所以心理学不仅仅应该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该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心理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同志曾经指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心理”,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播撒“心理阳光”。尤其是针对艺术生这一既敏感又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接受暗示能力强的群体,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提高服务艺术生心理的意识和能力,开启他们“心理阳光”之门。
(一)确立一个目标——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阳光校园的基石是人人具有开放、健康、成熟的心态,实现我与自身、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示的是“人的价值实现”。艺术院校要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在播撒“心理阳光”的过程中,贯彻“引导与咨询并重、实践与研究并举、成长与服务并进”原则,突出教育性,坚持积极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突出全体性,坚持普及阳光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突出全面性,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主体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二)以心理志愿者为抓手,以两个心理健康节为契机推进艺术生积极心理的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都推进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有的还拓展到学生宿舍,形成了“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宿舍楼心理辅导站—楼层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体系。苏州工艺美院于2010年将班级心理委员、楼栋朋辈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三支心理骨干共同组建成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志愿者队伍,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队伍立体体系,该体系以“自助、助人、互助”为宗旨服务广大同学。
苏州工艺美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学期都要依托心理志愿者开展“5.25”和“1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5.25”(“我爱我”的谐音)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2.5”(“要爱我”的谐音)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苏州工艺美院在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曾经开展了心灵导航——新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我知我心——心理测量、心灵之约——咨询与约谈、心灵友聚——心理志愿者建设、心随师动——名师引航、心随影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灵之港——团体辅导、我演我心——校园心理剧、心随身动——户外拓展训练、心灵成长——知识竞赛、心的奉献——服务社会等十一项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艺术生心理健康、锤炼艺术生心理品质、塑造艺术生健全人格、开发艺术生心理潜能、优化艺术生心理素质、实现艺术生自我价值。
(三)扎实做好三项常规工作
1.全面、深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包括静态和动态宣传,静态宣传有电子媒体宣传、各类文字宣传、教学和讲座,动态宣传主要指开展各类新生主题团辅活动,例如新生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户外拓展等。通过宣传增进新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促进潜能开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要求,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结合艺术生的专业特点和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具有美院特色、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内容包括:关注心灵,阳光心理——心理健康概述;适应生活,乐活大学——心理适应;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意识;健全人格,塑造人格——大学生人格;志存高远,快乐学习——学习心理;管理情绪,快乐生活——情绪管理;直面挫折,笑对人生——挫折承受;悦纳他人,和谐相处——大学生人际交往;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大学生爱情和性心理;厚积薄发,设计未来——择业就业心理。该体系强调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转化状态。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种课程表现形式,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开设“心理学与生活”“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选修课或专题讲座,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并举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心灵关爱,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平面文字、电子影像、以及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将积极心理知识和理念向更多同学播撒。尤其是心理网站可以提高宣传效果,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苏州工艺美院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开展网络宣传,“美院大学生阳光心理”网站成为主渠道,包括心闻快递、心灵成长、心灵驿站、心语心愿、心灵友聚等栏目以及心闻预报、访谈预约、新生专栏、毕业班专栏等几个移动专栏组成。版面清新自然、色彩明快,除了活动的预报和总结之外更多地吸纳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积极心理力量。
2.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访谈。一是坚持心理咨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积极开展个体咨询服务和团体心理辅导。二是推进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为目标的一系列集新颖性、操作性、灵活性、提高性于一体的户内户外心理拓展训练。三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探索苏州工艺美院关工委“关爱学生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苏州工艺美院为了发挥退休老教师的热量,从2010年开始,关工委每学期举办一系列的心理沙龙,曾经开展的“2012,你准备好了么”“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如何拥有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收效良好,成为苏州工艺美院心理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3.积极推进新生心理成长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发放心理宣传单、新生心理讲座、新生心理测评、班级心理团体活动等。在军训期间,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给新生开设“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大学品质”专题讲座,从一个全新的健康观、两个目标、三个重要意义、谨防四类心理疾患、五个重要时期、六条重要指标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内容,对当代高校心理健康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尤其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阳光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和创造的个性”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将新生心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参考价值。军训结束后组织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评、筛选、跟踪、反馈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做到指导科学得力、教育有的放矢,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努力实现四个促进——科研促特色、交流促提高、活动带辐射、爱心托阳光
在科研方面,促进积极心理与艺术设计相结合,致力于深入研究艺术生职业价值观、自我价值感、幸福感等课题的研究;在交流方面,积极加强调研、沟通与合作,走出校门,考察学习优秀高校的工作管理经验,积极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提高,例如苏州工艺美院推进了苏州国际教育院心理工作者联席会和案例督导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为国际教育园举办高质量、高水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活动奠定了深厚基础;在活动方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以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学生负面情绪和不恰当的自我认知、价值观等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宣泄、弱化,自身优势、特长、潜能在体验中不断被开发、显现、成长;鼓励心理志愿者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艺术技能优势,成为心理阳光使者,用充沛的热心、爱心、耐心,走进社区、走入灾区、走进特定人群,奉献爱心,传播阳光心理,用爱心托起一片心灵的阳光。
[参考文献]
[1]张继玉.艺术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5).
[2]何国清,易明,张继玉.大学生素质育化:第六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162 ― 03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化的国际性浩大工程,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的人才是承担历史进程的直接饯行者。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英语要求明显提高,培养学生具有英语领域的创新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直接肩负着为国家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的英语人才。如何有效地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一带一路”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带一路”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国策,特点之一就是涉及的地域广阔,沿线国家达到60多个。这些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思想认识大不相同。但是,相同之处就是这些国家大都采用英语作为通行的国际间交流语言。当然,这也是跟英语是国际第一外语分不开的。面对复杂的国家间的经济形式和客观现实,这就对我国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具体的要求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学校的学习只是暂时性,步入社会需要长期的自我学习。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根据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路径继续学习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一带一路”的长时间建设过程始终成为需要的可靠人才。要有思维辩论能力,“一带一路”是经济建设,更是数十个不同文化圈的包容与重构。在交流的过程,中国文化必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发生相到冲突,相互融合,如果不具体思维辩论能力,很容易迷失自我,把握不清前进的方向。同时,建设“一带一路”需要严谨的专业知识,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只有具有英语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为早日实现“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战略添砖加瓦。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看,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吸收知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一带一路”作为历史的发展战略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于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面对复杂的形势,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历史的大局有所作为,才能符合“一带一路”大局的时代要求。这也就要求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点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建设的深入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会有新的内容加入。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安排要具有灵活性,根据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的要求点。要以点代表,突出英语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互相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一展所长,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知识学习的价值,学会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改善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对英语学习产生激情,培养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分析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新能力和英语创新能力的理解
创新能力涉及的范围非常广,简单来讲就是具有突破传统思想逻辑方式、打破旧观念的限制,能够有开放性的思维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的思维,非智力因素和与创新相关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的思维指的逻辑思维的火花,用新的方式来理解现有的知识体系,或者在已有的方法前提下融入新的策略从则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通常认为这是有了新的思想。非智力因素则指的是排队了人智力的外影响因素,主要指的人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等〔2〕。与创新相亲的动手实践能力包括基本的实践,采用创新性思维的带有检验和调整性质实践过程。
英语创新能力指在英语的范畴内,采用新的思维来认识英语的学习,新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出学习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英语教学来讲,则是采用更为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不适合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大幅度的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上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英语知识,机械制定教学计划,不重视学生兴趣开发的英语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提不起足够的兴趣,单纯的以分数来衡量水平,导致出现“高分低实用”水平的出现。经常此模式培养的学生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土不服,不能灵活应用,要交际过程中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加之过于的掌握一种模式,缺乏自我W习能力,很难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不但影响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早日实现“一带一路”这一伟大的历史工程。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只有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相像力的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主动、有效地接受新的知识,同时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
(一)树立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式。在制定教学计划中,明确的树立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计划的细节中细致的体现,贯穿整个教学计划当中。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点,精心选择合适教学内容,有利产生灵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鼓励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努力克服并突破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发挥语言潜能。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普遍上谦虚、谨慎,不愿意做过于惊人的表现,不喜欢采用新的方法,担心出错,以免成为教师批判的对象,在课堂表现过于安静常因担心说错话而怯场,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变得思路混乱,语无论次。因此,在实施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组织好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以及个性发展等评价用语,用心理学的科学帮助帮助学生突破的心理障碍,改变其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性,形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性思维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时期,他们热情、富有上进心、愿意打破陈规,喜欢接受新的思想,接纳开拓性的学习方法。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采用换位思维的方法,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为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口号转变成实实在在在教学实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老师的定位则是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英语学习,由被动式的强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要求学习,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单纯从知识的掌握角度,学生与教师有明显的差距。但才是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路径,启发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3〕。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做起。具有独立性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立性学习能力才能很好地支配时间,发现存在的不足,选择有针对性的补强措施。学习的独立性要从课堂教学开始。课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总领和基础的作用,大部分的知识传授和课业完成都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完成的。鼓励学生发言,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则可以采取暂时回避,过后分析讨论评价的方式〔4〕。对表现出色,或者取得进步的,则应及时表扬。如此以来,学生会爱上英语课。教育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肯定。创新能力必须以我为主,发挥人的潜力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产生创新性的思维。独立性的学习是艰苦,易于出现反复。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未来的英语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短期计划主要是增加学生对英语的知识,了解英语学习的脉络,抓住要点,提高英语的学习信心。
(二)引入思维辩论能力培养法
语言是交流的产物,而英语天生具有批判性、辩论性的特点。思维辩论能力的培养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英语思维逻辑能力,启发学生对于英语的深度性思考,从感情上热爱英语,从理性看待英语学习体系,认识到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单纯是一种外语,而是以英语为语言基础的文化体系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具有辩论性质的作业,或者文化读物,如书籍,文章,小说,影视类等,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课堂上,以课堂辩论的方式展开辩论。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辩论的方向性,不需要为哪方做出输赢的判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此,课堂的气氛变是活跃,学生的头脑高速运转起来,思维辩论的功能区域得到良好的刺激,有利于学生从自己和对方的角度来认识英语学习的实际意义。由于辩论占用的时间过多,涉及到的学生数量也较少,不易普及到所有的上课学生。还可以选择在课上提了具有辩论性的题目,让学生短文的方式在限定的时间写下自己的理解,教师课后逐个点评的方式。这种方法能够容纳所有的学生,效果也十分理想,便于受限英语课时不足的客观前提下试行。
课堂教学的意义除了当堂英语知识的传授,问题的解决,课后作业和疑惑的点评外,最重要的还是为课后时间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对于学生经常性参与的课后兴趣小组,英语电影赏析,英美文学著作阅读等课后性质的英语活动。教师可以抽出专门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深刻内涵,如何更好开展英语协助小组学习,某部英语电影的意义,经典人物的影响力,产生的原因,世界著名英文小说的历史背景等。在点评中,教师鼓励敢于挑战遇到的困难,敢于用自己的理解来探讨,学习遇到的哲理,学会用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研究英语世界的深层文化内涵。
(三)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并举
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从调查来看,学生对于单纯的英语学习刺激感不够,难以调动学习性,学生希望英语教学增加新鲜的内容〔5〕。不同年级,不同课程都应该制订英语文化和专业英语的内容。所有的英语课程都就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让英语从原有单纯的语言技能学习,转向英语语言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向。课程内容可以增加英文语言史,英语著名鉴赏等类的选修课,引导学生摆脱过于关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束缚,扩大英语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新的英语知识下接受冲击,产生思维的火花经,促进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一带一路”的沿线多种文化并存,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产生思维的火花。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内容制订上,英语老师都应保证英语技能学习足够的前提下,多渠道的引入英语文化的学习。历史的经验证明,两种文化思想的碰撞最易产生创新的火花,而这恰恰是作为年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最为擅长的。设置与所在学校专业设置相关的专业外语课程,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给学生安排带有任务性质的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来完成任务。当学生带着强烈的目标性去完成时,大脑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心理兴奋、紧张,容易产生灵感,形成创新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新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不要受到过多的限制。在语篇分析的课程内容选择上,可以增加专业相关的语篇分析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讨论,分析,和在线查阅等多种方式学习。
(四)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评估体系
评估既是对已有教学成果的总结,便于教师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步的教学计划提供方向性的参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因此,建立一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评估体系。理想的教学评估体系应该是多元化构成,多方面考察,重分析,轻分数。课堂教学的调整有助于教学评估的水平,获得理想的评估成果。教学评估全面的反映出现有课堂的有效性,获得的成绩,值得坚持的方面,存在问题的不足之处。可行的办法就是将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评估合成循环的体系,教学为教学目标服务,同时接受教学评估的检验,将培养目标作为评估对象,最后有评估的结果反馈到教学实践当中。
评估的内容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接受能力,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的学习思维作为评估的标准。采用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估模式和期末最后的总结性评估模式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细分化评估。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表现,批判能力,新思维方法的提出能力,实际的解决能力等都列入形成性评估里。在最后的期末评估,以一定的比例折到最后的总分数。这种评估模式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以创新性的思维学习英语,肯定学生的创新,有助于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风气。
结语
“一带一路”对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大学英语的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才是要充分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重任。改革教学模式,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一带一路”工程持续培养出基础知识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创新性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黄杉杉.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和设置研究〔J〕. 山东高等教育.2016,(08):48-55.
〔2〕单胜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
(06):139-141.
〔3〕严姣兰.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0):91-93.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Abstract】The high school stage is a student mental state reason problem much hair of stage, from lack confidence, social interaction not moderate, get around mental state, treachery mental state etc. mental state problem seriously influence student of health growth.But creation the reason of these problems, current education to student mental state health concern not enough problem, there is also student’s oneself, society, family etc. host and guest view factor.Work well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state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acher have to have exactitude of standpoint, adopt appropriate of the way carry on mental state train to the student, on the other hand school and family combine, establishment goodly encourage a mechanism.
【Key words】High school student; Mental state problem; Mental state education
中学阶段对人的一生而言是个特殊的时期。这时我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同时又是一个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小学生有了实质的不同。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学生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培养,不仅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又强调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已对学生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热情。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话题。
1.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自信心不足,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 “要常敲打才能成才”,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高手如林的中学阶段,学习竞争十分激烈。多数学生们已丧失了在小学学习中骄人的地位,沦为了一名普通者。一位学生说:“老师在小学六年级时,我有四张奖状。如今只有两张,一张是漫画,一张是体育。”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不少学生倾诉“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1.2人际关系不协调。在小学里,学生会受到老师和家长更多的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向我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而一部分学生不愿向家长和老师倾诉,加上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则步入了早恋的河流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日益突出:“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1.3回避心理。一方面,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而长大了就意味着一切皆自己做主,一切皆自己说了算。于是,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学生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正统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另一方面,他们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春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如一些学生,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又一些学生因“早恋”问题,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学生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背了个沉重的壳。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这也是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网络世界是逃避现实的好地方,他们往往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到网吧中去宣泄。
1.4逆反心理。中学阶段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的某些不完善之处,有时甚至消积避世。在一些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也有一些学生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不置可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他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中学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与众不同,喜欢探索新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以“授业”为基本教学任务;而在“解惑”时,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释惑。对那些“不守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进而漠不关心,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其次,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老师以此为标准来评定这类学生,从内心排拆这类学生。这些心理均会导致教师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学生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而老师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使学生心理状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着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2.2学生的主观因素。中学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戚、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互重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既是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过程。他们一方面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个性张扬,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换位思考,不能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如此性格的学生处在一起,自会产生一些问题。不能自我反省的人,则不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2.3家庭的客观因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其次,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分父母不仅在物质上对孩子照顾过多,在孩子教育上的要求也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在步入青少年时,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有的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这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2.4同伴的影响。学生在同学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班集体中学习并活动,他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往往与自己的本意相反。
3.解决方法
3.1老师要有正确的观点。教师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告诉学生,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 告诉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其次,老师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学生的言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奇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而不培养一味顺从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3.2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这一方法主要是运用信息论的理论来探讨人类认知过程,探讨人类形成观念、目标、认知结构、理念体系等心理素养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原理,并探讨人们如何通过自身理念的重组、思辨方式的完善、思维模式的自我更新来优化自身的心理结构与心理素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安慰、自我提醒、自我欣赏以及运用格言、警句、座右铭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写日记、周记方式自剖弱点,提出自我攻克‘顽疾”的措施等,都是心理训练活动中初步运用信息加工方法的表现。首先,老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攻克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以完善和发展自己。其次,老师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
3.3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而做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在孩子的成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结合,双方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双方本着一切为孩子好的基本点,相互信任、善意地对待问题,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教育孩子的良好教育方式。这就有必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意先树典型,多以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要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善意地鞭策他们。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内容要一致,两者要形成一个互补关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和家庭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师生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要形成民主、活跃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勇敢的性格,建立起老师、家长、学生和谐的沟通平台。要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勤俭、朴素的风气,这些都能激励学生提高、完善自己。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4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气氛对个体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实践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及行为。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并提供形式丰富的交流平台,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一部分差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所有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当然,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任重道远。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仅是青少年学生“心灵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的“心灵创造”的过程。漫漫长路,我将乐此不疲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2] 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 王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教育与管理》
[4] 李全彩.《论创造型人格的家庭培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特点;教学方法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医学临床对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临床心理主要包括临床岗位所需的应用性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如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以及相关的评估知识,对临床工作有辅助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可初步掌握执业医师所要求的临床心理知识和技能,为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尤为重要。
一、《医学心理学》的课程特点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的四大学科即内、外、妇、儿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密切的联系,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其应用于医学临床对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因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当注重其实践操作,即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学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方法
1.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中,没有专门的医学心理学专业,因此,高校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开展,师资力量缺乏是一个大问题。医学心理学教师岗位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者,或者是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或者是有一定的医学基础。教学人员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准备时应注重实践资料的收集,尤其是与课程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资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避免简单的照本宣科;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资讯工具,及时了解医学以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条件允许时也可参加一些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
2.调整授课内容
《医学心理学》虽然专为医学学生开设,但它是医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很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心理学内容在大多学生看来普遍表现为抽象难懂,因此,课程难易程度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简单则不易让学生有知识的丰收感,过难又容易让学生缺乏信心,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因此课程设置要难易适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4.丰富教学方法
由于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应在传统的理论式授课方式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实践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角色扮演法,此种方法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模拟实际场景,在创设的情景中体会心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再比如问题导向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根据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该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案例法也是一种常用方法,教师给出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写出报告,然后教师再比较分析,找出差异,总结经验。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可以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多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新异因素,使所教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比如列举生动案例来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学习活动都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也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兴趣、学习动机的培养,因此,教育工作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6.情境式教学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创设相关情境,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课程导入时可以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接下来的课程围绕问题展开,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更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
7.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
多媒体教学方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医学心理学,因其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施使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片、音像等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同时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丰富,扩大信息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8.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增加学习兴趣
尽管医学心理学知识抽象难懂,但其中涉及较多与人体身心相关的一些问题,加之学生往往对心理学知识又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保证正常的教学效果的同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心理学科中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蕴涵丰富人文知识。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1.1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低,我国的医学院校大约占总课时的8%,美国、德国为20%~25%,英国、法国、日本为10%~15%。基于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在“渗透”上下功夫,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弥补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1.2 知识结构单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而医学心理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单纯以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医学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案例分析、心理剧表演、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影视赏析、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弥补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1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医学生人格的影响学
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现象是人世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列宁曾经提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和具体地论证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2 心理学基本理论中包含丰富人文精神
心理学的—些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派强调对人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身潜能、关怀人的现实生活等思想行为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心理学理论流派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组织心理学电影赏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与生活实践、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提高其人文素养。
2.3 医学心理学有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迄今为止,大多临床医护人员都还没有把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机器,只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有关现代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病例和疾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今后走向临床实践后,能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病人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2.4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业的成功。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医学生的人生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但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困扰的检出率较综合院校大学生高3。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学的知识,如在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将“医患关系”进行扩展,由特殊到一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由体验病人心理到体验人际交往中一般人的心理,向学生系统介绍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使他们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我国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学习障碍、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意识不健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德育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能够帮助医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积极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进取、不畏艰难、自信自律、诚实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科,涉及的心理学内容非常广泛,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成效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开始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调节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原理和方法;课后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总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改善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动机理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教学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个体由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到认识自己与他人关系、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而认清人生意义,厘清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由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将直面诸如环境适应、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多种问题。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中遭遇到的冲突相互交织,使得他们常常生活在无聊、彷徨、挣扎和渴望中。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也使得大学生各层次的需要不容易获得满足。王春燕调查表明,16.5%的北京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合理地解决,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习生活及成长成才。
学习是学生转换体验与创造知识的过程,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双向交流、言语和肢体有效互动、精神和文化有序传承的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参与和卷入程度越高,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善就越明显,知识和技能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体验既是一种认识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知识的获得和内化依赖体验的水平和深度。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合理的情境,通过提供信息“资料”工具以及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内容,选择行为方式,发展个人能力并实现教学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矛盾,诱发个体意识层面的认知冲突,通过探究互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实践,充分调动主体体验的学习功能和优势,注重引导学生的具身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在于该方法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而意识的形成恰恰表现为“意向性体验”。体验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和社会整体的有机统一。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个体、关怀发展、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它关心的不仅是个体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还在于生命的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凸显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精神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契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个性。但是,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知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作为一门与人的精神直接对话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贯穿个体一生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直接介入个体的精神生活
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格阴暗面,个体常常无意识地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来面对。多数时候,剖析并承认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直面精神层面的困惑和不足对个体而言充满了痛苦和挫折感。个体有时候不惜采取麻痹身体的行为(如酗酒)来应对精神的痛苦。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和引导个体直面人的精神生活和自身的阴暗面,试图接纳和认可人格的“缺陷”;鼓励个体对自我进行再认识,分析人格特征、气质类型,直面自己在社会评价意义上的优点和缺点;鼓励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进行分析,正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足。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对人的精神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生存压力和人际应对压力以压迫性的方式对个体造成影响。人们被迫卷入到社会生活中,直面各种各样的挫折情境和压力情境。同时,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物质权利的巨大差异,以及物质发展导致的精神物化,使得物质享受正成为精神发展的束缚,精神世界渗透着物质属性,精神本质一步步被异化,阻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如何冲破无限的物质享受给个体带来的空虚感,让精神生活重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主流,在物欲横流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个体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具身经验的依赖性较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体的心理是在实际的、潜在的和想象的与社会和他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社会生活规律的同化和顺应、内化和复现。因此,心理的建构需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即活动或实践。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人类认知的提高,既有内部的动作,也有外部的活动。个体的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原始概念。无论是空间方位、情感体验都需要身体和环境的积极互动。心理健康是自身与环境的信息互换和有效平衡。庞蒂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就像心脏嵌入身体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身体的解剖学结构、活动方式、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和认识世界,决定了个体的思维风格。知觉和运动系统在概念形成和理性推理中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角色,决定了心智的具身本质。心智对内外环境的认识必须依赖具身体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社会由个体组成,具有平衡性与和谐性。但是就单个个体而言,则表现出原子式的自由和无序。由于价值观不同,个体的心理常常在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中构建出来。心理是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中介。无论是认知、情感还是意志品质都是个体的遗传素养在与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和社会的互动过程。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固定的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模式。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个体必须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与社会互相作用,熟悉社会规律,厘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精神对身体束缚的适应和突破,是观念对世俗的认同和超越,是心灵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感悟和再认识,是思想对世间万物共性的抽象和剥离。一个人成功不仅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头脑,更需要应对挫折时强大的心理弹性调节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一定需要健康心理的保障。
三、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体验式教学的动力和结果
大学生多层次心理需要的满足内在地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体验式教学契合了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调动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去提前预演心理需要的满足。需要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有效结合的产物,而体验恰恰是这一结合的方式和中介。按照马斯洛的分类,人类的需要包括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基本需要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成长的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不断地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获得需要的自我满足,另一方面又要激发新的、积极的需要,促进学生在经历大学教育后,能够产生超越性需要并逐步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心理需要和动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教师的认同,其背后的基本路径怎样?它又是如何契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体验式教学奠定心理需要建构的基础
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简单的记忆和存储完成,它是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建立在学生自身经历或实践基础上,强调学习者的具体体验,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提供了知识内化的途径,让学生少走弯路,直接通过心理冲突理解和感受知识的益处和作用,满足了精神安全的需要。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式教学。邱小艳和宋宏富发现,体验式教学明显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优于传统式教学。[4]涂宏斌、郭霖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5]
(二)体验式教学搭建心理需要实现的平台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6]实践将人的需要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个体心理需要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自我主观的发展,自我不能单独构建出需要实现的理路。体验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的具体体验,还内在地激发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以确定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形成有益的联想和新的见解。体验式教学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有效地把听、看、做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到整体的“我”,将“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身体和行动进行整合,满足自尊和归属与爱的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建立心理需要实现的演进理路
人的心理需要来源于主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平衡感。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直至逐渐达至平衡状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多重认知信息,使得个体卷入到预设情境中来,通过改变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在观察与反思中,个体确认采取同化或顺应哪种机制来开展后续步骤,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完成认知的改善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同化和顺应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让认识主体能较快地进入认识对象之中,从物境、情境到意境,形成感悟,加快两种经验之间的互相转化,达到直观与理性的统一。之后,通过抽象概括将积累的各种经验进行升华,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体验式教学提供心理需要实现的非智力因素
体验式教学主张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重视学习者在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统一。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不仅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正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目标。诸如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挫折耐受力、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等心理素质,正成为有创造性个体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调节和弥补作用等。体验的本质是亲历性,是主客体融合的中介。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领悟和内心反应,客体才真正进入主体图式,与主体发生融合,进而扎根、繁殖,促进主体的发展。
(五)体验式教学促进心理需要的转化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突显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只有教学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成果时,才能真正惠及学生。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情境化学习,教学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之中。教师在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保持发展的眼光和态度,以学生的体验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心理需要的转化率。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与知识、情境互相作用并产生悟性的过程。学生以自我的主动理解和感受融入“动情”的状态,生成情感与意义,在冲突和快乐中学习,在表演和讨论中体会自我和他人心灵的碰撞,达到各种心理需要的预演或实现。同时,体验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当学生经历体验-判断-创造后,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果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应用。另外,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满足心理需要、遭遇心理危机之前,体验式教学创设心理危机冲突,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冲突之中,让他们在多种情境中体验失败感、无助感、挫折感,自觉思考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手段,努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遇到真正的挫折和危机时能产生脱敏作用,较好地认知挫折,消除心理优越感,升华自我调适能力,完成心理自助。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体验就是大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和反思。通过体验,大学生将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客观事物转变为熟悉的、具有情感体验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在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产生自觉行为,构建相应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满足各层级需要的同时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具体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大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来激活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受教育者自觉追求信念内化和行为外化,使得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更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18(4):39.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8.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