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默会知识;小学教学;语文课堂;实践途径

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相应的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嵌入默会知识成为了教学转型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追求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

一、默会知识概述

默会知识这个概念最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由匈牙利哲学家迈克尔在《个体知识》中提出,随后经过各个国家哲学家和教学家的研究和分析,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总的来说,默会知识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还给学生,让他们更多的去领悟、理解那些隐含在教学中的知识。

二、默会知识的特点

1.知识性

默会知识首先是一种文化知识,它是以固定的语文知识和文化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知识文化相对应的默会知识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2.不可言传性

不可言传性是默会知识最为显著的特点,它不能通过言语或文字间的交流来教授知识,只能为学生设置某种环境、将学生带入某种意境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个人对语文文化造诣的悟性来理解。

3.实践性

默会知识同其他开放型学习方式一样,都需要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到相关的实践活动来使学生对知识充分的理解、深化、记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嵌入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嵌入默会知识需要给予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理解、领悟,给学生创建一种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并且营造出与语文知识文化相符合的课堂意境,引导学生思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还能够传授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在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有效丰富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嵌入默会知识需要充分运用情景教学以及各种实践教学来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围绕默会知识去搜索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情景教学的课堂环境,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更加使学生有效的理解知识。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都能够很大程度的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默会知识本身具有的知识文化性和不可言说性,要加强对默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拥有独立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因此这个理解、学习的过程本省就是对语文知识和文化造诣理解、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来看,学生对默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小学语文教学默会知识嵌入的具体途径

1.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嵌入默会知识

情境创设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中运用对话、美读的方式尽可能的还原课文中所出现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所出现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朗读,尽可能的演绎出角色的性格特色,使全体学生能够更加深层的理解角色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想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更深层的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对课文知识还是对人类情感都有着更深、更加强烈的认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嵌入默会知识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为全体学生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分组,创建出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来自我思考,随后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互动亦或是情境模拟来深入学习默会知识。在这个自主交流的平台上,教师也作为小组成员的一分子,参与到学生的热烈讨论中,不仅能及时解决学生讨论时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把握住课堂进度,还能够有效的营造出自由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使默会知识嵌入小学语文课堂中

开展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有许多,包括开展小型的辩论赛、进行美读、进行课文的角色模拟等等,这些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处在一种边学边教的过程中,在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对其深层的演绎和使用,而这个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一定程度的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也更好的使默会知识嵌入教学中。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应用价值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

一、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情景教学方法的概念

情景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者是音乐等道具,人为的创设一种真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中进行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情景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教育事业,而且对其他领域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

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其次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最后,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游戏参与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编排游戏活动规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了大脑的运作,协调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工作。

三、小学语文教学出路审视

用“科学”来界定语文,似乎并不科学,这种认识正是造成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学需要感悟、品味,但并不代表语文教学就不需要精确和科学,真正高效的语文教学一定是精确和科学的。教科学的语文,就是秉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挖掘教材中“真”的知识、思想与情感,引领儿童逐步认识教材本真的面目,在与教材的对话中,汲取语文的营养,形成鉴赏的能力。教科学的语文,不仅是引领儿童品味文本“真”的语言,也是帮助儿童获得“真”的思想与情感。一位教师教学《匆匆》,抓住文中问句多的特点,引导学生聚焦到问句这一语言训练点:由文中的12个问句感受到作者的困惑、彷徨,再聚焦到第四段的6个问句,播放音乐,6次引读,巧妙地将学生带入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带入朱自清复杂而微妙的情绪情感中,促使学生深刻领悟问句的含义,真切体会问句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当下的语文教学,“实用主义”仍然大行其道,教师在应试的藩篱中无法突围,甚至不愿突围,因而大量围绕“陈述性知识”的训练。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起学生心理变化,情景教学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兴趣爱好、学习特点,通过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体验到“亲其师,信其道”。情景教学方法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创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的优化,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让情景教学模式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参考文献:

[1]嵇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语文学科是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学好语文对提升自身素质特别重要。在教育部2005年11月11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教学的工作意见》中首次指出:“在提升教学成效的全部策略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是最有希望和前景的可持续战略”。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已经在提升其他学科教学成效当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探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大势所趋。良好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以小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

1 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研究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推进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自主学习能力做一个大致理论上的介绍。

1.1 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在教育领域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短语,但各国专家和学者对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的界定并不相同。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主监督、自主引导、自主思考;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时间、学习行为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但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主要是指学习者(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度,结合自我认知,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1.2 探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已经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成效,探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教育理念里,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也往往只是在被动得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的巨人。

1.2.2 有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这也是德育工作的要求。而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2.3 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针对这个问题重点听取老师的讲解,这大大提升了整堂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课堂中对晦涩难懂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提升了老师与学生间交流的效率,这也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1.2.4 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所在。终身学习能力是指在一个人有限的人生当中应当养成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的资源等更新、巩固已有的知识并且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的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各个阶段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自主学生的培养,进而达到缺少外界监督学生也会自觉加强自身学习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习惯。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因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时期显得十分重要,为将来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还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普遍采取着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的主要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懂不懂”“会不会”等词语来完成教学的沟通和互动,这样的交流模式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师应该在遵循教学规律基础上,尽可能地上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尽可能独立的思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中来,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养成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注重情景教学方法的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寓学于乐

小学阶段,玩耍时广大小学生的天性所在。结合小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在多年的授课经验采取新的语文教学方法,特别是情景教学的方法。比如对某篇文章中的情节进行表演,给学生分配扮演的任务,学生为了展示自己就会不断揣摩人物的个性、心理等细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而且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 培养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将教学的主题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改变过去"读死书、死读书"的狭隘教学局面。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现在的教育中大多仍注重语文知识上的教学,包括,词义、读音、拼写、构词、构句等。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如此的教学模式,变相的将学生培养成为了一部部"复读机",学生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在模仿教师。因此,要将学生从片面的教学模式中解救出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的目的,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着手,打开小学生思维的"万花筒"。

一、 语感的定义

语感即是从整体对语言文学的整体感知能力,对语言有灵敏的认知能力。语感的培养是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只有在规范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中才能潜移默化的成为自身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部分。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本身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对其量化,犹如每个语言学家有着各自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样,它强调的是个人的感悟能力,因个人文化修养的不同定义也大相径庭。具有强烈语感的人能对语言点做到触类旁通,思维如泉涌般源源不绝,往往能够迅速、直接的扑捉到文字信息的本质内涵,能够深刻的理解语言的寓意和弦外之音。

二、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分析能力,然而语言知识不用与数学理论,没有明确的数值参数,对其学习成果的优劣也难以界定。语言中往往饱含着丰富的感彩,它是人类情感的外延,要充分的理解语言的魅力,需要的不仅仅的是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知识,更需要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语言中的深层内涵。小学生的思维仍处在一定程度的空白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就是小学生本身对语言知识的实践感悟和个体思维丰富的创造过程,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打开小学生的思维大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授人与渔的目的。此外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是拓展语言认识的能力的内在原因。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将学生的思维模式从一味的模仿教材和教师中解放出来,能够学会自我思考,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描述。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飞向更广袤的天空。

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方法

1、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情感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朗读对提高语言能力的潜移默化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个小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诵读是感知语言情感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多组织情景教学,创设意境,让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的大体内容陈述出来,以在加强课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词句及全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说说印象深刻的画面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本文教学,教者让学生初读后,把自己最想抓拍的镜头找出来,有效训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初步感悟。

2、 培养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习惯的养成要考教师的细心引导和督促,小学生的思维集中力不够,常常做事没有耐心和毅力,对新事物的兴趣为往往三分钟的热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多采用鼓励和奖励是教学方法,利用学习爱攀比的心理,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良好的习惯中培养学生的敏锐语言感知能力和思想的把握认知能力。多听可以学习他人的语言组织和思维习惯,多说可以健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并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盲区并进行反思学习、多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语言符号储存在潜意识中,并能下意识的运用、多写有助于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组织能力,把握语言的语法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这样相互作用,谐调发展,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察情感,感受语言情味

文章是人类情感外在表现的方式,蕴含了人类的各种情感,情感又源于生活实践和经验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为儿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情境教学特别强调教学教程中"情"的作用,主张让情感进入课堂。要求教师教学时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教师的真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蕴的情感因素。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十分需要的。

4、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阅读教学中常遇到一些抽象的、曲折委婉的、情深意长的内容,学生很难领会、理解。只有使概括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学生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感受,进而达到领悟。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导语、演示、图片、简笔画、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韵气势,为学生的想象、领会、说话提供语境,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

参考文献

[1]朱萍.浅谈语感培养的阶段性及基本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

[2]曾春梅.领会朗读揣摩--培养语感小议[J].小学语文教学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十年来,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的路径,将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 “语文味”的概念不断明晰,“语文味”研究也显现出大众化和草根化的倾向。这一植根于教学实践土壤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概念,最终成为了考量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尺度,成为支撑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指导语文教学方向的重要指针。值此《语文味教学法》专著问世之际,本刊特撷取其中的重要章节连载三期,以饕读者。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37-05

一、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此处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在语言形式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老名词,但就内涵而言,是一个新名词。先看国内外两本最权威的教育辞典的情况。查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发现收录有“教学语言”词条。该辞典把“教学语言”解释为:“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语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而瑞典著名教育学者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当代教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套书共10卷,收录词目45000余条,由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位学者撰写,其中没有“教学语言”词条,但收录有与之关系密切的“教与学的语言模式”词条,指出它“当前集中研究语言怎样使教学清楚明白的方式”。

我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论著作,发现它们对教学语言的定义和以上定义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国内外教育学术界都是把教学语言看成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从教育语用学角度对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和定义的。

我们知道,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但为何又有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些理论术语呢?

以建筑语言为例。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了一套丛书,《建筑模式语言》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内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这里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可见,用人类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间关系的精确性、规范性或经典性,这乃是建筑语言概念由来的初因所在。

根据建筑语言的这一定义可知,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民族的建筑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语言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由此可见,所谓建筑语言,即是对基于不同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之上的建筑模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语言模式,大而言之包括“词汇”(建筑材料)和“句式”(建筑形式、风格等)等方面。

再以电影语言为例。电影本来也不是一种语言,但却像是一种语言,由于它像语言,因此电影理论家、电影评论家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就是说还存在文字和说话之外的交流语言。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所谓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常用电影语言有:拉镜头、空镜头、跟镜头、合成镜头、声画对列、声画同步、同期录音、先期录音、替身、性格演员、闪回、全景、实景、外景、特写、推镜头等等。由此可知,美学角度的艺术语言概念,其内涵包含材料(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建构方式方法与模式(类似于语言中的句法),当然也包括作品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

著名修辞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艺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其他诸如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都在广泛使用诸如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样的概念,对它们的研究也很热门。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教学理论领域,也需要一个与传统教学语言内涵不同,而与上述建筑语言等概念内涵近似的一个概念――即新的教学语言概念。我们认为,和建筑语言等概念一样,应该把这个新的教学语言概念赋予一种属于教育美学或教学美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初步规定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显然,上述关于教学语言的内涵规定,和传统的教学语言概念内涵有很大不同,或者说,传统的教学语言,只是本章所说的教学语言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还是不太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可以看成是“教学模式语言”的简称,但又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概念的内涵都有关系,还与教学技术媒介有关,或者说是这些方面的综合。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某一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和其他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技术媒介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能经常发现这些不同。但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对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艺术语言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领域,赋予“教学语言”这一概念以新的美学内涵,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教授在《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体现出艺术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所谓的‘衰年变法’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如果说,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认证,那么,对一位教学理论家或优秀教师而言,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教学艺术语言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工作,体现出教学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历史性呼唤。

哈代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呼唤与被呼唤的很难应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竭尽绵薄之力,勉力去做一个这种呼唤的应答者。基于此,本文尝试中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以就教于学界。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内涵

过去十几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语文味,从2001年笔者评课时随机讲出这个词语为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逐渐学术化、概念化,再到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将其理论化(体系化),进而将理论变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化),再到反复实践(行动化),最后提炼形成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这正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目前,语文味理论在再理论化过程即提出人文语文教学观之后,需要一个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统一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笔者个人已研究、实践多年的,一种相对个性相对微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抽象概括成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共性与宏观性较强的“普遍模式”―― 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

做好这个抽象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语文味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经过对多年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核心词汇”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目前,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1.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2.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3.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4.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关键句式”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定义,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1.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

2.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3.语文味教学法,能让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即让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

4.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要通过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来创造。

5.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真、善、美、乐相统一。

6.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师生达到共同发展的教学。语文味教学法,是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语文味教学宗旨包含在语文味定义中,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7.语文味教学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是基础,渗透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核心和关键。

8.语文味教学法,主张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9.语文味教学法,既是语文教师将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又是学生乐学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10.语文味教学法,必然要受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在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语文味教学的艺术语言,是真正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并熟练进行语文味教学艺术传达的前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 192-193.

[2]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译本)(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748.

[3] 参见“百度・百科”:《建筑模式语言》词条。

[4] 参见“百度知道”:《现代建筑语言与古典建筑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5] 参阅“百度・百科”“电影语言”词条。

[6]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5).

[7] 程少堂. 呼唤“文人语文”――“文人语文”放谈[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2).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4]小学语文传统教育的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因此,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只有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和培养人才的宽松环境,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促使原创的生成和思想大师的出现,最终保证课程与教学改革到达成功的彼岸。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缺乏必要的反思。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新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创成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然而,我国教学论是引进西方理论而来的,并且一直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不足与缺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其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陷,这些不足与缺陷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例如,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小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最终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反思,难以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矛盾与冲突,导致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舒尔曼和舍恩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反思实践”理论,强调指出: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是学科知识,也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简单相加而成的知识,而是一种融理念、行动与个体选择性行动于一体的反思实践。

教师的反思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的远期效果,不要以阶段性学习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对学生的反思,应从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思维创新、有利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角度进行。因此,教师只有对“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为其课堂教学行为提供实实在在的理论支撑。实质上,语文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语文教学反思模式是教师反思问题的思维形式,我国语文教学反思目前尚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根据其思维逻辑的不同,我国著名教学反思研究者熊川武教授结合国外教学反思模式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埃拜模型”反思模式、“爱德华兹—布朗托模型”反思模式、“拉博斯凯模型”反思模式,进行风格比较以寻求适合我国“本土化”的语文教学反思模式。[6]

当下教育环境难以扶持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和考试文化的烙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学生择校、就业都由考试成绩决定,考试由此具有管理功能、心理调整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的办学具有引导功能。考试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基于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没有建立与预期完全相适应的考试制度时,必定会造成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缺乏必要的、广泛的社会支持。在我国,现在的学校系统以及教学大纲等几乎都是源于国外,在规定的时间里要通过一定的考试,学生家长不可能希望如同新课改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同时,新课改理论对活动、游戏之间的互动是模糊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走样,这对于视正规教育为子女前途命运的家长来说,显然会引起反感。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家长的希望和梦想。考试不仅是在考孩子,更是在考家长。许多家长并不希望进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国家只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而孩子的前程就可能毁于一旦,他们不愿拿自己孩子的未来做实验。[7]

为此,家长对新课改难以发自内心地支持。小学语文教师资源储备欠佳。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的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将新课改完全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对传统教育不是采取扬弃而是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使新课改失去了生存的文化之根,造成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及浅层次的相关层面上,对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理解片面。由于对新课改认识片面、理解肤浅,导致教师不仅缺乏自主的、恰当的方法,而且缺乏对课程教材的处理能力。新课程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即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适当地运用激情可以感染学生,可以传递给学生。没有激情就没有探究,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这就需要教师摆脱那种单调、死板、僵硬的教学风气,以及敷衍了事、不敬业的工作态度。为此,教师要从源头上转变教学态度。只有教师的教学态度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彰显。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由旧到新的过程,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教学态度的强度转变,或称一致性的转变,即原有教学态度的方向不变,只是改变了教学态度的强度(加强或减弱)。二是教学态度的方向转变,或称不一致性的转变,即以新的教学态度代替旧的教学态度。如对课程改革由反对变为拥护、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讨厌变为追求等。[8]

借鉴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国外的教育理念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就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而言,引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思想及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文化程度了如指掌,才能把握小学语文教育文化土壤层根系的涵养。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引领本土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家长、教师、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小学语文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新课改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因此,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土壤。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将国外教育理论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使其适应本土的教育状况,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为了发展。借鉴与创新两者都是手段,都服务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个目标。塑造学生个性,确立现代学生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它是由个体、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因为学生的差异既是教育之基础,也是学生发展之前提。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缺陷及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及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就是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接纳、宽容学生的错误,并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每个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教师要把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作为其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给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发展。当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也决定了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应发挥其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多种类、多层次的人才。为此,新课程要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创新等过程,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方法,体会探索过程,体会自然、社会、人类生活与自我成长的联系,实现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改变观念,重新对人才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学生作出科学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全面性、综合性。更新价值取向,转变学业评价体制。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强调教育与时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改要改变单纯的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改变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要不断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必修的全部内容,不仅仅强调书面考试,更应该强调实作考试。书面考试和实作考试两者要相辅相成,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制度侧重于知识的掌握,使得记忆型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这种“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必然误导学生“分数挂帅”,忽视智力的全面发展。考试应当强调实作考试,以考核小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成绩,以激励小学生开发潜力,另外要做到纵向探究和横向拓展相结合,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引导学生纵向探究,就是启发他们在学习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着原先的思维方向进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使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而且,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未知领域。灵敏迅速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找出最佳的思维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缜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研究型人才。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的教师素养,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者,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反复探究生发智慧。史密斯(CochranSmith)将教师搞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9]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智慧的生成。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教师智慧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教育和提升。教育智慧的渗透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地驾驭,敏锐地反应和灵活地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10]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智慧,要求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本位观念,改变教师仅仅学习知识的传统做法。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必须是注重智慧生成的培训,有智慧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人才。这种智慧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不断进取的态势。小学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科学研究,而且从理论上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的学习,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者Buckingham(1926)认为:“教育研究不应该是专业人员专有的一种领域,而是一种态度。”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 语文素质

中国分类号:H319

一、"语文素养"概念的出现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表述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2001年实验稿的基础上变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可以看出,在2001年之前的教学大纲中,"语文素养"表述简单,内涵较为集中,指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水准,具体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作品的了解与欣赏能力、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等。而之后的内涵相对宽泛,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几乎涉及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方方面面。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争议

自"语文素养"一跃而为课程目标的核心理念之后,语文教育界对它内涵的探讨可谓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但从总体上看,争议的焦点在于'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的价值" 。

有人在分析的"语文素养"观时认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

"的'五育并举'中的语文素养,主要指的是语文的素质和修养,包含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又包括语言素养、文学素养、文化素养、美育素养四个方面,其体则综合体现为一个人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人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好奇心、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也都成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素养中蕴含的科学素养,则主要指学生科学地理解语言的观念和知识,科学地把握语文活动的规律,具有理性的科学情感、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科学的潜能。"

三、"语文素养"概念辨析--与"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对比

有些研究者提出可以用"语文能力"或"语文素质"取代"语文素养"。对这三个词语进行辨析,有利于更好地确定这一概念的合理性。这三个词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能力""素质""素养"三个词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涵盖力上,我们有必要先对这三个核心词作一番考察。

"能力",《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力量";《心理学大辞典》解释为"使人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可见,"能力"是能胜任某任务或活动的心理特征,带有较强的功用性。

"素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亦指素养";《心理学大辞典》解释为"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指出: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缺陷会造成能力发展的障碍"。可见,"素质"主要指先天的禀赋,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特点。

"素养",《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修习涵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修养"的义项有二:"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可见,"素养"就是通过平日的修习、教育、培养而成的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准和正确的态度。

由此看来,上述3个词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语文能力"带有较强的功用性,语文课程中的许多非功用性的内容无法进入它的视野,而"语文素养"则是一种综合应用水平,能够涵盖"语文能力"所无法承载的内容,它更加重视整体性。

四、"语文素养"内涵的界定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应具备的水准,必须能够体现"语文"的特性,必须由"语文"而"语文素养',我们分析"语文素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然后以此来确定"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应达到或具备的一种水准,主要体现在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和能力上,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包含了语文情感、语文意志、语文兴趣、语文习惯等心理要素。

参考文献:

叶丽新.管窥语文能力培养意识的发展.中国教育学刊[J]. 2004(7)

2 王松泉、张彩霞.的语文素养观.语文教学与研究[J]. 2004 (9)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 黎锦熙 语文教育 “读法”教学观念

黎锦熙是20世纪语文教育家中的杰出代表,是语文教育界最不该遗忘而被遗忘的学者之一。黎先生博学多识,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很广,对于语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地理学、史学、佛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在语文教育领域,黎锦熙从语言学家的角度出发,从宣传“国语统一”、“言文一致”到汉语拼音的创制实施,对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黎锦熙对“读法”教学的界定

由于时代的关系,黎锦熙所说的“读法”教学和现在使用的教育术语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方便理解黎锦熙的教育思想,我们需要对当时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术语作了解,在理解当时“读法”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找到与它对应的现代教育术语。

二、“读法”教学是“读法”、“话法”、“缀法”的综合教学

黎锦熙在“国语要旨”中不仅指出文字、语言是研究学问、表情达意的工具,还在语文形式方面说明了听、说、读、写四项共通的关系,这是黎锦熙较当时其他学者专家的高明之处。

从黎锦熙对读法教学的认识来看,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语文教学体系中“读法”、“话法”、“缀法”、“写法”是水融的体系。虽然他把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分为“读法”、“话法”、“缀法”和“写法”四个领域分别叙说,但实际上,从他对这四种教学内容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四者之间难分彼此,他认为这四个板块是相互连接、不可拆开单独教学的。黎锦熙在《国文讲读教学改革案(纲要)》中强调,读法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要求通过“耳治”对学生进行说话、听读能力的培养;要求用师生间的“质疑”与“反问”训练学生听话的能力;在讲读教学中,把默读、朗读、背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读法教学中安排写作训练,注意在“读法”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读法”与“话法”的结合

中国封建社会自从实行科举以来,说话教学向来不受重视,但到了改“国文”为“国语”,黎锦熙大力提倡听说的重要性,认为话法重于读法:“话法本来比读法重要些,而且要用在读法教学之先,因为读法是教学‘阅看文字’,而话法是教学‘运用语言’。儿童运用语言的本能和经验,比文字来得多而且早。国语的读、写、作种种教学,都是从‘说话’方面打进来的。所以话法教学是一切教学的基础,而一切教学又处处都有施行话法教学的机会。”

从二者的关系来看,黎锦熙曾在话法教学中陈述讲读教学要与培养口语能力相联系的观点,读不只是为了读懂,还在于培养说。而且在论述读法教学的目的时如是说“单靠读法中的方法教学读法,是决不能使读法教学彻底的”,所以说,读法教学要“彻底”,必须有话法教学做基础。黎先生根据语言训练与读法的先后关系,将“话法”分为“读法‘外’的话法”、“读法‘前’的话法”和“读法‘内’的话法”三个阶段。关于读法“前”的话法,即要求初级小学不可以一开始便教学读法,而要从话法入手教学。低年级先从话法教学入手,将使读法减少许多困难。至于读法“内”的话法,首先要求读法教材取材于耳中听熟、口头说熟的材料,再进行文学加工成为读法教材。如果教材内容是儿童经验以外的事物,便按照白话文教学程序,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再进行其他训练,达到理解的目的。可见,读法与话法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

(二)“读法”与“作法”的联络

黎锦熙有一个独到的观点就是“写作重于讲读”。在《中小学国文国语诵读之重要》一文中,他指出,国文成绩不好,是由于“学习的人忽略了技术第一”,他所谓“国文的技术训练”就是作文。黎先生在强调“写作重于讲读”这一观念的同时,不忘提到“作文仍以讲读为基础。讲读教学若不改革,习作必受其影响”这种作文不能脱离讲读的观念。写作与讲读,二者在教学中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有“缀法与读法的联络教学法”,即在读法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故事等,作为作文教学标准。黎锦熙在《中小学国文国语诵读之重要》中谈到“作文是国文的技术训练,作文真要进步,还需要写作以外的诵读技术训练”,因此,“作文真要进步,单练习写作是不成功的,国文教员必须注重讲读,注重讲读时间内对于白话模范文的诵读技术训练”。

(三)“作法”中融入“话法”

黎锦熙在论述作法教学时,提出“非作文的作文”,其中之一是指低年级学生虽然还没有学习作文,但是应该注重“话法”,为学习作文打基础。黎锦熙解释“话法”就是“语言练习”,也称“口语缀法”,即我们先前所说的口头作文。其中之二是在高年级话法教学中与作文相关的讲演和辩论,这两者可看做“口语缀法”。

黎锦熙的“读法”教学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系统,可以自由地将“读法”、“话法”、“缀法”相联结,由话法到读法,由话法到作法,由读法到作法,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随机应变,将三者随机组织,但是最后目标很明确,就是言语表现,就是能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体现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