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组织创新 耦合性
[分类号]F272
1 引 言
21世纪的竞争格局表现为时间的竞争和快速响应能力的竞争。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创新是主要的驱动力。波特认为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构建组织长期的竞争优势,适应环境的变迁。组织创新离不开知识的获取和利用,组织学习是知识获取、利用和扩散的主要途经,而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促进创新的过程。因此,深入探究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获取、整合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增强企业创新性,进而改善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
Agryris&Schon认为组织学习是“发现错误,并通过重新建构组织的‘使用理论’而加以改正的过程,能够减少企业的习惯性防御”。根据Crossman提出的组织学习理论框架,组织学习过程包括直觉感知、解释说明、归纳整合以及制度化4个子过程,这4个过程在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次展开。直觉感知是一种对过去的行为模式的再认识过程;解释说明通过语言、对话和认知地图来解释个人感知所得;归纳整合是指取得共同的理解、相互调整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制度化是确保来自个人或团队的学习成果在组织内得以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根据国际上的统一标准,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存储和知识转移。知识创造是指新知识的开发。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即知识创造模型,将知识之间的转换以4种模式来描述:①社会化(so-cialization),适用于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传递;②外在化(externalization),适用于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③组合化(combination),适用于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④内在化(internalization),适用于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这4种转化伴随着知识转移的发生,均涉及到学习行为和过程,不同的转化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组织学习过程和层次。社会化即个体之间的相互学习,通过经验共享把隐性知识转换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也即直觉感知过程。外部化是通过解释说明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组合化是指通过相互沟通将显性知识转换成更复杂、更系统化的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也即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归纳整合。内部化是显性知识内隐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就是新一轮直觉感知的开始。因此,Nonaka等人认为知识创造有两个维度,除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外,还包括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的变换。通过在个体、团队和组织这三个层面上的运动,知识呈螺旋式向上发展。在这个动态的螺旋运动中,随着组织学习子过程“制度化”的发生,个人或团队所习得的知识存储在组织中。因此,可以认为,组织学习过程和知识管理过程是相互相伴生的,两者有机地结合将促进组织知识存量的增长,如图1所示:
3 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
企业组织创新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可以被分为渐进性创新和革命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是增量创新,革命性创新是不连续创新。渐进性创新由改进、解决问题或变革组织中的一部分的递增步骤组成。革命性创新发生在跳跃、并发或混乱之中,是指组织依存一个全新的概念而变化,如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提供完全不同的服务。无论哪种组织创新都离不开知识的获取与整合运用,Drucker认为,创新是知识应用的结果。渐进性创新是经验性知识累积的结果,革命性创新则需要组织吸收外界知识,或组织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来促成。
知识管理通过其获取、共享、创新、应用和存储知识的职能帮助组织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从知识存储量来看,在组织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随着组织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活动,组织知识存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渐进性创新不断发生。当外界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对组织产生重击,或组织本身存在问题需要改变时,组织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吸收新的知识,这一过程也就是后面将要提到的忘却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组织知识存量发生变化,突破某一特定的阈值,导致组织发生了非连续性创新,也即革命性创新。这里所说的知识存量,不仅指组织内部所存储的知识的数量,还包括知识的类型。从知识转移的角度看,大多数的组织创新是渐进性的,只有当这些部分创新行为能够影响整体,并导致组织的深层结构发生基础性的变更时,渐进性组织创新才转化为革命性组织创新。个体之间的知识转移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推广,然而组织不仅仅是一群个体之和,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知识转移,有助于组织整体接受其个别子系统的创新行为,实现深层次的变革。从知识创造角度来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得知识不断发展,Nelson和Winter认为,每个创新都是由一些建立在现有实践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步骤所组成,这些较小的步骤正是组织知识发展的结果,组织创新所包括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文化和产品创新因此而得到进一步深化。根据协同学理论,组织文化创新被认为是组织创新中的“吸引子”,是组织创新的前提和先导,斯凯恩曾强调创立者的行为在塑造企业文化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隐性知识的创造、积累对其尤为重要,可以说隐性知识创造是组织文化创新的“吸引子”。综上所述,组织创新和知识管理两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
4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
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正如谢洪明、韩子天所统计,许多研究都表明了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有影响,Argyris and Schon(1978年)认为在相同的组织条件下,组织学习在未来可使组织增加创新的能力。Stata(1989年)发现组织学习可导致创新,尤其是在知识密集的产业中,个人与组织的学习进而引导创新,才能成为组织中惟一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Mabey and Salaman(1995年)也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维持创新的主要因素,Glynn(1996年)也认为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仅会影响到创新的初始阶段,也会影响到创新的执行阶段。
卢因提出组织创新过程包过三个阶段:解冻、变化和再冻结。第一步是使目前的习惯水平解冻,对于组织来说,解冻的步骤可以是为组织成员提供数据以展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他们所在的位置与他们需要在的位置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第二步是组织
创新的实施,包括选择创新模式与途径,获取相应的资源,朝着新目标移动。第三步再冻结是指建立起一定的途经使新的行为水平变得“对变革相对安全”。在组织创新的不同阶段,经常伴随着不同形式的组织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组织学习方式的研究,组织学习方式包括:从经验中学习、交互式学习、反思学习、知识冲突学习、忘却学习、干中学学习、学中干学习和试错学习等方式。在组织创新的解冻阶段,组织需要获取信息,寻找差距,反思经验教训,考虑可能用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反思学习和忘却学习起到了主导作用。在组织创新的实施阶段,组织开始确定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创新中不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试错学习、知识冲突学习和干中学等学习形式被应用其中;在组织创新的再冻结阶段,组织配置一个新的激励制度去巩固新的、期望的行为水平或变革组织的某些方面使得新的责任安排和新的表现评估方法得以实施,从经验中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为此提供了帮助。根据阿吉里斯所描述的“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概念,组织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除了要通过“单环学习”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外,还要通过“双环学习”了解如何不断改进创新活动的流程,从早期创新活动所遇到的问题中汲取教训,通过此过程,组织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变革和创新。所以说,组织创新实际上就是组织通过复杂的组织学习,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
5 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的耦合
根据前文的分析,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两两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活动相互伴生,在此过程中,知识呈螺旋式上升,当组织知识存量突破某一阈值时,组织由渐进式创新转变为革命式创新,在组织创新的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组织学习交替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的三维空间模型如图2所示:
下面来讨论三者之间的耦合性。耦合作为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从耦合的内涵可以看出:耦合的基本前提是耦合各方必须存在某种关联;耦合的结果是耦合各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企业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其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组织创新三种行为活动通过知识的获取、转移、共享和运用联系起来,因此,知识本身的属性会影响三种活动的进展。知识本身的属性包含知识的复杂性、专有性、前沿性和默会性””,知识的复杂性属性直接决定了组织学习效果,知识越复杂,学习主体对其理解和掌握程度越低,知识在企业内的转移越困难;专有性与复杂性呈一定的正线性关系,知识专有性越强,学习难度也将增大;前沿性知识对于组织创新很有帮助,但不易获取;知识的默会性指其难以编码、阐明和交流的特性,该属性造成了知识转移的难度,进而阻碍了学习和创新的进程。1985年松下公司遇到一个难题,即如何让面包机揉出的面好吃又有风味?他们甚至比较了机器揉面和手工揉面的x射线,也不得要领,机器烤制的面包总是单调而缺少特色。于是,公司派出一位细心的工程师去研究这个难题。研究人员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办法:跑遍东京大阪的面包房、西餐馆,走访研究面包大师们如何做面包。他们仔细记录面包师们的制作过程,分析他们讲述的诀窍和心得,终于弄清了面包师们自己都讲不出、道不明的过程和技巧,编制出若干套各有特色的程序,并且把这些程序配置在几个不同型号的面包机上,松下的面包机才终于能够烤出风味各异、美味可口的面包。这个案例清楚地表征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和创新带来的难度。
根据曹兴等人的研究,企业知识状态由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分布、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等决定,某个方面的量变或突破性质变都会引起知识状态的变化,知识状态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核心能力,体现了企业内部各种知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因此,改变企业知识状态,使之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正是在改变企业知识状态的过程中交互作用,力图实现企业知识状态的边际收益递增。组织学习通过内向学习和外向学习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知识存量,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对象和学习效果等都关系到企业各种类型知识所占的比例即知识结构,知识管理活动中转移、存储和创造的有效性虽不能改变企业知识存量,但影响到知识结构层次的跃升,而低层次知识向高层次知识的升迁是组织创新的基础,创新为提高企业知识水平,提高企业某种类型知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先进性提供支持。企业知识分布是指企业内的不同载体(部门)所拥有的知识的状况,合理的知识分布使得企业各个部门间易于协作、交流,使得学习能力得以加强。知识流动的本质与知识管理活动相一致,通过技术与人员的结合,创造、转移和存储知识的过程,实现组织学习的目的,促进组织创新的完成。组织创新所带来的组织结构的柔性和扁平化发展有助于组织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了知识流动的速率,实现了知识共享;组织文化的创新提高了企业对学习支持的程度,为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由此可见,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除有直接影响外,还有间接影响,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的是知识管理,组织创新也同样反作用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见图3。
综上所述,可知作为企业的三种行为,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通过知识的获取、转移、共享和运用联系起来,在改变企业知识状态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放大的效应,所以可以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耦合性关系。
[关键词] 部件知识 结构知识 知识转移 创新类型
一、引言
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使单一企业的有限知识资源无法满足创新的要求[1]。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这些研究虽然承认知识转移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多数侧重于笼统地探讨知识转移活动与创新能力、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但知识是多样化的,在转移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细致地探讨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数都仅仅分析单个创新的发生机理,或将创新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系统地对创新类型进行的考查尚属鲜见。因此,根据Henderson& Clark(1990)的创新分类模型,我们提出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试图揭示部件知识或结构知识的企业间转移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以及产生怎样的创新。
二、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
1.知识与创新的分类
Henderson&Clark(1990)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将知识划分为了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前者有关某一产品中某一零件,还包括产品的各项核心设计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如何在各部件上实施。后者是连接产品中各零件的知识,即如何将各部件完整系统地整合的知识。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部件知识与结构知识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创新类型的重要依据。根据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的改变程度可以将创新区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创新活动所运用的新知识可能强化也可能摧毁现有知识。
2.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1)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渐进性创新不改变产品的核心设计概念,也不改变组成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仅对现有产品的设计功能加以扩充。部件知识是渐进性创新的持续源泉。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后,接受企业在已有部件知识和新部件知识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现有产品设计功能,进行一系列渐进性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或功能日益增强的需求。
模块性创新是在保持部件间连接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对组成部件(核心设计概念)进行变革,既可以表现为部件功能或功能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是新部件的组合创新。模块化使产品部件间相对自由,供应商只要基于接口规则对部件进行改革,就可以持续推动产品创新。然而,模块性创新要深入,产品结构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当产品结构不能容纳创新时,产品结构必然破裂或重构,这就是为什么“产品组成部件的变革常常会触发结构性创新”。
(2)企业间结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当一种新的主流设计被产业完全接受后,结构知识变得相对稳定,供应商在这种结构基础上独自运作,旗舰企业也将其继续保持。长期发展结构知识固化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产品开发出现了路径依赖。当企业按固有方式工作时往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注意到结构性创新的存在。企业间的结构知识转移可以打破现有技术路径和运营规则的刚性,使企业抛弃部分旧的结构知识,将外部获得的新知识重组为新范式下的知识链,从而创造出新范式下的结构知识基础。当模块性创新的深入对产品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协调要求,而现有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时,建立新的产品结构以容纳新的创新部件成为必要。结构性创新彻底打破产品原有组成结构,用新方式连接现有产品部件。可以说,模块性创新提高结构性创新能力,而结构性创新又推动模块性创新。
路径依赖性对于根本性创新的发生是致命的。随现有技术走向成熟,并逐渐接近自然和物理极限,产品部件和结构的改进与提高都越来越困难。在结构性创新过程中,创新性部件的引入便会导致根本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轨道。过去成功的经验、组织惯例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企业特有的结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开放性可以打破知识的路径依赖性。以上讨论可总结为图所示的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关系模型。
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部件知识、结构知识)对企业创新类型(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影响。首先,我们发现企业间的部件知识转移可以促进渐进性创新和模块性创新。部件知识转移水平较低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超过某一水平后模块性创新会随之发生。其次,结构知识在企业间转移将带来结构性创新,乃至根本性创新。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企业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企业确定知识转移的类型和制订创新战略时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Powell WW,Koput KW,Smith-Doerr 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
[关键词] SDS 群体决策 知识创造 作用机制
在各种组织和联盟中,群体决策有利于克服个人主观判断的失误,更有利于决策实施。在社会的发展中,知识不仅是与传统生产要素并列的资源,而且是惟一有意义的资源(Drucker,1993),知识创造是一个组织开发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案的能力,是开发新知识替换旧知识的过程。群体决策和知识创造本质上都具有问题求解和信息处理的特征,都涉及到各功能单元之间的交互和转化,此研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现实意义。
一、SDS及知识创造理论概述
群体决策研究的是从群体成员各自不同的偏好得到一致结果的过程,即偏好整合。这些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Davis的社会决策图式理论(SDS),它强调整合是群体任务、环境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提供了在特定情境下群体达成一致的理论框架。但这些研究对决策因素的考察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框架,更没有将群体知识创新作为整合过程中的变量做深入的考察。
Nonaka认为,知识创造是组织的一种创造、吸收新知识的创新活动,体现在关于产品、服务和系统的一系列决策中,他提出SECI知识螺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群体知识创造的五阶段模型。其具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群体知识创造的五阶段模型
社会化是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组织中个人所掌握的隐性知识是群体知识创造的基础,个人凭经验获得并分享隐性知识是群体知识创造的关键。外在化是创造概念的过程。通过交流隐性知识进行群体思考,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明晰的概念,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内在化是检验概念的过程,组织必须对新概念进行全面的检验和甄别。联合化是建立知识概念原始模型的过程,将经过检验的概念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原始模型。知识创造是一个渐进的、多维的模型结构,这四个阶段交互作用,促进知识的产生和积累。
二、知识改变偏好
李明(2007)认为每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个体不能完全利用所获得的知识,群体也很少可以完美的整合其成员的偏好。偏好整合形成于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是在群体知识中凸现出来的整体利益。受利益关系和知识的影响,群体决策形成的条件、载体和途径也不相同,我们把它分为三类:
第一,集结性整合。它指每个群体成员拥有共同的利益,但知识不一致。由于这部分公共利益是同质私人利益或群体利益的叠加放大,人们形成种集结性利益,相互交流知识,淡化信息冲突,达成共识。第二,互惠交换性整合。每个人的利益是以相互的利益为基础的,换句话说,需要群体成员充分共享知识,实现每个人的利益。第三,补偿协调性整合,人们的利益相互冲突。在多方博弈中存在多个均衡点,利益主体经过多次博弈,拥有越来越多关于群体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调节各自的利益结构,找到均衡的方案。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个体知识的交流和创造形成新的群体知识,才使得群体偏好整合得以实现。
三、基于SDS的群体决策和知识创造相互作用过程分析
如前文所述,知识创造与群体决策交互作用,具体而言二者的交互作用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群体决策与知识创造交互作用过程模型
模型说明:第一,群体环境的变化,如市场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压力等都会产生群体决策问题,需要群体成员讨论并统一意见,即决策。第二,群体交换意见就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使得新知识得以创造并逐渐积累,同时也是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第三,不断积累的新知识为群体决策提供了创新思维,帮助群体取得优秀的决策绩效。第四,群体决策为知识创造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场。相应的信息传导机制为群体决策与知识创造提供了平台和作用机制,不断推动知识创造活动持续进行,推动着群体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结论
群体知识创造与群体决策的融合使决策过程中知识生成、传递、集结和应用呈现不同特征,产生、利用新知识提高群体决策绩效,使得群体更有效的解决现实中的群体决策问题。知识创造和传递需要一定的动态时空情境和问题背景,群体决策为知识创造提供了一个成员分享经验和心智模式的有效“场”。
参考文献:
[1]何贵兵: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及其内隐学习机制.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 制度缺失 制度创新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在加速进行,一些区域公共管理问题接踵而来。我国现在面临着城乡差距加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等问题。 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传统的公共管理制度不能对已产生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很难满足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制度要进行创新。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
(一)行政区域行政的公共管理思想落后
21世纪,世界全面进入到知识、信息、流动性、后工业、后现代等复杂性社会,面对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区域化等复杂的生态现象,区域公共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是行政区行政,这种治理思想已根深蒂固。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与制度,我国行政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各个级别的政府都不愿放弃对本区域独立经济的管理权,忽视了除政府组织外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等区域公共管理的其他多元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制定的管理制度具有地方保护特色,使各个区域存在竞争关系,阻碍了区域间的联系及共同发展。行政区行政具有以下特点:在政府治理社会背景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行政区行政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发挥了行政区行政的封闭性和机械性;从政法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实施的是“内向型行政”或“闭合型行政”,是经人为切割来治理区域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对行政区域化边界或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公共问题不够重视;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主体来看,行政区行政具有垄断统治的特点,政府组织是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独立制定各种公共政策,并进行监督管理,总揽所有社会公共问题;从公共权力运行上看,行政区行政具有闭合性和单向性;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行政区行政的基本法则是自上而下等级制层次设计,其治理构架具有机构同类和职能重叠的特性,行政区行政的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外溢性区域公共问题被忽视。
(二)现代区域管理区域政策结构不完整
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框架作为保障[1]。我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划分,也实行过多种区域发展战略,但一直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使得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管理政策结构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没有专门的区域政策职能部门,区域政策基础不完善;区域划分没有计划性、范围广,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低,没有可利用的具体区域划分框架;区域政策工具不完整,缺乏针对问题区域的政策;区域政策没有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区域政策建立过程,一直受到政治、经济、体质、政府组织、行政权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基础不完善、区域划分框架设计不精细、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低、区域政策监督与评估机制缺乏。由于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型,因此出现了“政策互相打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症状。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全面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安排不健全表现在以下方面: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结构和框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当以“欧盟”宏观区域治理的成功为典范,是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政府间的制度安排脆弱,使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各地政府间出现恶性竞争等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我国一些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制度弊端多,一些管理机制问题严重;区域公共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基于宪法制度和法制原则的区域制度约束机制,行政区划调整和空间规划出现行政区政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的现象。
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城乡差距加大,导致了我国行政区域划分频繁变动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行政区域间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严重不平衡,存在巨大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引发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全球化和经济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国家间开始向区域化模式转变,国际新区域在各种因素下联系程度不断加强,这种区域化模式的增加,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而传统的内向型区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目前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需要,不能解决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泛行政化”、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间恶意竞争、江河流域治理等问题,因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一)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理念
行政区行政是我国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和治理思想。从上文提到的行政区行政的特征来看,它存在行政区划管理导向僵化、治理主体单一、权力结构“金字塔”单向式等问题。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理念,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摒弃落后的区域公共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区域公共管理理念。摒弃传统公共管理权力的单向性和闭合性,建立上下互动的、多元的、分散的权利运用机质,形成管理权力彼此间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明确区域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权利主体是单一的政府组织,区域经济建立后,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区,还有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社会的产物,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顺应了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趋势[2]。全球化和区域化加强了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的联系和互相依赖,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增加了区域性和区域化的深度和广度,区域公共管理可以适应这种改变。
(二)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
要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政府制度创新,重要的是实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传统上我国政府组织,只有针对国内或地方的内部政策,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间的区域公共政策,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是区域政府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3]。不完善的区域政策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公共管理政策已不符合目前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实施区域功能性政策:重视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调整市场竞争政策,避免地方政府间的不良竞争;提出区域发展政策,调节区域发展差距。还可以实施政策一体化,通过协调、调整国家政策和执行机制,减少管理机制带来的负面效应,开放市场,促进市场良性竞争[4]。
(三)改变区域公共管理机制
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时,传统的科层制就表现出不足之处,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自组织机制等混合机制来进行治理。网络化是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提出了治理机制的网络性,并根据组合方式,得出了4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机制,如国家主义、多元主义、网络主义、法团主义。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要针对不同层次及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组织间网络、合作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吸取其合作、伙伴关系、协调、双赢的基本精髓,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创新机制。
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还包括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与行政区行政的单一主体不同;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他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区别于行政区行政的竞争关系;区域公共管理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协商和调解用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竞争和压制;区域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与行政区行政的单项式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将要面临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研究表明,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制度缺失,通过区域公共管理中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公共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 李莉.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障碍与对策――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16+2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其中80%合并有糖的代谢紊乱,是引起围生期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作者曾对56例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窒息患儿作了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儿科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56例新生窒息患儿。其中男36例,女20例;胎龄28~37周10例,37~42周41例,>42周5例;出生时体重4 000 g 3例;轻度窒息35例,重度窒息21例。窒息程度按Apgar氏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2方法:所有病例均在正常喂养情况下,于生后1小时及以后4~72小时取微量血检测血糖。
1.3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
1.3.1新生儿低血糖:以全血标本检测,足月儿最初3天内的血糖
1.3.2新生儿高血糖:国内学者多以全血血糖>7 mmol/L为诊断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见表1。
2.2分析:轻度窒息组血糖值虽有变化,但较重度窒息组血糖值易恢复正常;重度窒息组不但血糖值难以恢复正常,且个别合并多种合并症者存在持续低(高)血糖现象。
3讨论
3.1新生儿窒息引起血糖值降低的可能因素有:(1)新生儿胰岛β细胞功能不完善,胰岛功能易受外环境的影响而处于波动状态,缺氧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增多、活性增强。(2)由于围生期应激、缺氧及酸中毒,使无氧糖酵解加快,改变了糖代谢的激素供给,使糖原异生障碍,血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胰岛素拮抗激素下降而发生低血糖。(3)窒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其摄入减少及合成糖的原料下降,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的酶系统功能不成熟以及脑组织偏大,使葡萄糖的利用率较大。小于胎龄儿由于糖异生的限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发育延迟,摄取糖异生所需的特殊氨基酸能力低下,导致糖原储备减少和糖异生障碍致低血糖。
3.2新生儿窒息引起血糖值增高的可能因素有:(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胰岛β细胞功能不完善,胰岛素活性低,缺氧状态下胰岛反应差,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值增高。(2)缺氧使受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3)由于应激使血中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升高,使糖原异生增加,血糖值增高。
3.3葡萄糖是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脑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缺氧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下丘脑―垂体使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发生紊乱,经适当的对症治疗后,缺氧状态可逐渐改善,血糖值可趋于正常范围;但如果缺氧的时间过长或程度过重,造成对多脏器的不可逆损伤,虽经治疗,血糖值都难以纠正,且常呈持续低、高值状态。
4治疗
4.1低血糖的治疗:确诊为低血糖者立即静脉输入葡萄糖,但速度不宜过快,以避免由于输液速度波动导致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最近更多的使用方法是10%葡萄糖液2 ml/kg,推注时间在1分钟以上,然后以8 mg/(kg・min)持续静脉输入。当静脉输糖速度在15 mg/(kg・min)以上仍无法保持血糖正常时,可使用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二氮嗪或生长抑素进一步治疗,在治疗中,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及降低静脉输入葡萄糖速度,并增加口服摄入营养物质量有助于患儿得到成功、彻底的治疗,当确诊为胰岛细胞腺瘤病时应予手术治疗。
4.2高血糖的治疗:轻度高血糖可采用限糖,即静脉输葡萄糖液速度4~6 mg/(kg・min);中度高血糖组可采用半张盐液以降低血糖;重度高血糖在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每小时0.05~0.1 U/kg输注并监测血糖,正常后停用。以上治疗均未禁食。
5预防
(1)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应慎用25%葡萄糖液推注,稀释药液以5%为宜,应激状态下往往血糖值不低且有高血糖的可能,所以新生儿葡萄糖输注量宜偏小,速度宜慢,以防止医源性高血糖的发生。(2)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糖原贮备少,兼之生后代谢应激状态下所需能量相对较高,血糖值虽高,却不能为组织细胞充分利用。为避免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细胞内脱水、脑出血等,宜及早控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在治疗中一般不严格限制糖的供给,且对出生>3天的新生儿常规给予TPN治疗,在严密的血糖监测下均能满意控制血糖,死亡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知识协同;本地供应链;超本地供应链;集群企业;创新绩效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但现实中却有很多地方的产业集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陷入集群“锁定”的风险,甚至衰亡。导致这些产业集群衰弱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没能实现持续创新。因此,持续创新能力的形成已成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的创新不仅受到自身知识存量的影响,还可通过外部知识获取来提高,知识扩散被认为是企业创新和实现竞争成功所必需的。许多文献都认为集群企业间的地理临近为知识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对集群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尽管集群的地理集性加大了企业间互动的频率,并通过面对面交流提高了主体间知识扩散的绩效,但地理距离的接近性并不是企业知识扩散和互动性学习发生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把企业锁定于本地关系网络内,容易导致企业陷入旧知识高度冗余和新知识严重匮乏的区域环境之中。因此,集群企业在嵌入本地知识网络的同时,应建立开放的超本地知识网络,不断接触新的、异质性知识,获取持续竞争力。
从已有文献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主要强调了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与集体学习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认为集群企业依托集群环境,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机制,通过与集群内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校等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近几年学者们已注意到,本地知识对集群企业成长的作用被高估了,而外部知识是企业成长的关键。遗憾的是,国内外研究虽已开始重视超本地知识网络的重要性,但还主要停留在概念分析及理论探讨阶段,且大多采用单一案例的定性研究方法,尚无法回答以下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超本地知识网络对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具体有多大的影响?强调超本地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是否可忽视本地知识网络的建设?二是集群企业可通过何种方式构建超本地知识网络,进而将本地知识网络和超本地知识网络相互嵌入?
由于供应链是由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基于合作共赢的关系所组成的动态性组织,依托于产业集群又突破集群地域限制。分工促进了供应链成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加速与积累,从而使供应链成员之间形成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知识,合作共赢的关系使供应链成员间有较强的意愿进行相互间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因此,供应链是企业间进行知识扩散和相互学习的重要通路,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探讨供应链在联系本地和超本地知识网络中的作用,并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定量检验本地和超本地网络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更宽和更新的视角探寻集群企业转型成长的路径和方式。
二、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供应链知识协同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
知识网络是实现信息、知识和技术等要素传递的通路、关系和结构,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与其所处的知识空间大小紧密相关,与群内企业交流增加了知识的深度,与群外企业交流增加了知识宽度,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共同增加了知识空间。因此,建立本地和超本地知识网络以获取不同的互补性资源对于集群企业而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由于本地和超本地知识网络都是通过“关系”连接的,关系邻近可能比空间临近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更大,能够为知识交流提供必要的信任。供应链是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构成的基于合作共赢的企业网络组织,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往往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彼此之间的关系要比其他类型的组织间关系(如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产学研合作等)更加紧密。同时,供应链系统具有交叉性和跨地域性,某一企业既可以在集群内围绕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形成基于本地一体化的供应链,又可以和集群外企业以“供应商一客户”关系,通过“信任和承诺”的非正式松散方式或正式的契约方式进行连接,形成超本地的供应链。因此,供应链组织为集群企业建立本地和超本地知识网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协同是供应链的本质特征,集群企业通过本地和超本地供应链,在知识获取、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等方面相互协作,使知识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创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配置,进而改善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处于本地供应链中集群企业之间往往具有地理临近性和社会根植性,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又形成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促进企业间频繁的知识交换,并减少知识扩散中的不确定性,保证信息和知识高效、快速地扩散,为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知识丰富并且易于交流和共享的网络创新平台。特别地,这种信任关系可以加速集群企业之间隐性知识的扩散和转移,能促进企业渐近式创新。另一方面,集群企业和超本地供应链伙伴构建的交易关系和人际关系为企业联结外部知识源和进行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了新的“共同语境”。随着企业不断地熟悉外部知识源,并与之频繁互动,企业的编码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不仅为企业创新尤其是激变式创新提供关键性知识,还有助于激活和增强本地学习,使集群企业受益良多。因此,本文得到如下假设:
H1:集群企业在本地供应链中的知识协同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2:集群企业在超本地供应链中的知识协同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二)组织学习能力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已经有相当多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刻画了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效应关系。Hult等认为组织学习能力不仅会影响到创新的初始阶段,也会影响到创新的执行阶段。Stata认为只有个人与组织通过学习进而引导创新,才能成为组织中唯一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更为明显。Powell提出企业网络是产生新思想和信息的重要来源,通过组织间学习能够获取和使用伙伴企业的知识资源,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Mabey和Salamant也认为学习是组织维持创新的主要因素,企业正是依靠不断从内外部来源学习、创造、获取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获得成功。国内外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组织学习对组织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得到如下假设:
H3:组织学习能力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三)组织学习能力中介作用的研究
知识的空间聚集为创新提供了时间可能,但不一定必然产生创新,只有扩散、使用并创造新知识才能实现其创新价值。企业对所获取的知识、信息等资源,能否有助于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及这种提升的幅度的大小,就取决于企业对所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甄选、吸收与整合。
供应链知识转移是一个外部化到内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协同关系只提供了外部知识资源和转移平台,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才能有效利用所获取的知识。一般而言,具有较强知识吸收能力的企业在认知上与集群外部的知识源更接近,所以吸收能力成为获取外部知识的最关键因素。同时,企业在供应链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知识片断,这些流动着的知识的简单堆砌不能直接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只有通过整合后的知识才构成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本质。整合能力属于组织内部的思考观点,强调组织基于内部机会重新定义产品组合的一种能力;吸收能力则属于外部思考,是组织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与知识的一种能力。吸收能力与整合能力共同作用形成了组织学习能力。
对于组织学习能力在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究竟起调节作用还是中介作用,目前仍未取得一致结论。虽然有部分学者将其视为调节变量来研究,但本文认为将其作为知识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调节变量是不够科学严谨的,因为严格讲,理想的调节变量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性都不大。而前人的研究表明,组织学习能力与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之间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因此,本文得到如下假设:
H4a:组织学习能力在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4b:组织学习能力在超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综合上文分析,笔者把本文的概念模型刻画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本文采用结构化问卷来收集数据,文中测量指标的设计主要是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变量的特征和结构进行修改,所有量表采用Likert七点尺度法设计量表,分别给予1至7分,l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
1 本地及超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对本地供应链和超本地供应链的界定主要是根据与某集群企业建立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的节点企业所处的地域空间分布,前者是指企业与集群所属行政区域内的供应商或客户所建立的供应链,后者则是企业和集群所属行政区域以外的供应商或客户所建立的供应链。
按照知识的表达,供应链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知识,可以明确表达且易于存储和转移,传递通常不受地理距离的限制,不需要通过直接接触获得;隐性知识是指尚未以及尚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一般需要通过面对面交流进行转移。
考虑到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协同的实证研究较少,完整的度量指标也没有发现,本文主要参考了Roper和Crone的研究成果,以协同频率与协同知识的数量描述知识协同程度。
2 组织学习能力。关于组织学习能力的构成,目前国内外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多数学者倾向于从过程的视角来理解。因此,本文也将借此过程视角,重点参考Teece、Baker和王家宝等人的研究,用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来测度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3 创新绩效。对创新绩效的评价,国内外学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了Lovelace等和陈伟、张旭梅的研究,从产品创新和市场绩效两个方面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其中产品创新是指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创新优势,市场绩效是指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包括市场前景、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同时,为了使创新绩效的测量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通过分析受访企业近三年内与竞争对手相比,以各个指标的优劣程度来说明该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样本与数据收集
在研究对象选择上,主要以浙江产业集群中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14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57%。在问卷填写上,主要以企业的战略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及总经理填写,无论就工作经历、经验或资历而言,均对问卷所涉及的问题具有比较好的熟悉度和敏感性。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1 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在内容效度中,由于本研究中测量量表的题项内容是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再根据本文的目的加以修改,并经过相关领域专家检查修改而成。同时,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大规模调研之前,本研究特地进行了问卷的初试调研并对存在的不足做出修正,因此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于结构效度检验,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考察每个因子对相应变量的因子载荷量(factor loading),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说明各因子对相应潜变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 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的信度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潜变量测量量表的Cronbacb’s α系数均在0.7以上,检验结果表明各量表的信度较高,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结构一致性。
(二)假设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各假设进行检验。每一步对应的回归模型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本地供应链显性知识协同与隐性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都是显著的,两者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194和0.385,因此,假设H1得到验证。表3中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超本地供应链显性知识协同与隐性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在0.01和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322和0.226,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表3中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组织学习的两个维度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与创新绩效在0.1和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H3得到验证。
(三)组织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分析
参考温忠麟等及王飞绒、陈文兵等提出的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我们分析了组织学习在供应链知识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4所示。
第一步: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回归系数。根据分析结果,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543,在0.1水平上显著,说明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第二步:分别检验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中介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回归系数。根据分析结果,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组织学习的回归系数为0.687,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对中介变量组织学习的影响显著;此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间的回归系数为0.726,说明中介变量组织学习对因变量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也在0.01水平上显著。
第三步:检验中介效应。根据分析结果,组织学习和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667,且在0.01水平上显著。而此时表征创新绩效与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关系的系数不显著,说明组织学习在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4a得到验证。
同理,组织学习在超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中也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假设H4b得到证明。
五、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来构建研究框架,选取浙江省的集群制造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并以组织学习能力为中介变量,连接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超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第一,本地供应链和超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可见超本地知识网络与本地知识网络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强调超本地知识网络的作用并不意味着会弱化本地知识网络的重要性,同时有效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才是集群企业需要重视的议题。在本地供应链中,隐性知识协同比显性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大,而在超本地供应链中情况刚好相反,这可能是由于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地理邻近使主体间能更容易、更充分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隐性知识的生产和流动,而显性知识可编码,易于通过系统化语言进行传递,因此它的转移较少受地理限制,从而在超本地供应链协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本地供应链和超本地供应链知识协同与集群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供应链组织确实是集群企业建立本地和超本地知识网络的有效途径。
第三,组织学习能力在供应链知识协同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说明组织学习能力在供应链知识协同和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处于关键的地位。这也进一步说明,集群要提升创新绩效,提升组织学习能力是必要的方式之一。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集群企业以供应链组织为依托,进行本地知识网络和超本地知识网络的相互嵌入,增进与供应链伙伴企业的知识协同程度,提高企业内部的组织学习能力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在供应链知识协同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有进行知识协同的意愿,如果供应链成员间任何一个企业的协同积极性受到了影响,那么协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企业领导应加强对供应链知识协同的重视程度,以更开放的态度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实施供应链知识协同。其次,供应链知识协同是供应链企业相互间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企业要提高知识协同的效果,就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避免因知识特性因素、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与碰撞,积极塑造知识共享的供应链文化。最后,供应链知识协同关系只能为企业提供外部知识资源和转移的平台,企业只有对协同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吸收和整合,才能真正提高创新能力,这说明企业不仅要保持与供应链伙伴企业间的知识协同关系,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教育的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中第二方面是:“ 强调语文的实践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 。 鉴于此本人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创新即让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去解读文本。以《谈读书》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
1、 出示课题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应该写什么?
思考后学生回答:应该写怎样读书,应该写为什么读书,应该写读书有什么好处,应该写读什么样的书。
2、 让学生精读文本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是否是这样写的
小组合作讨论后展示学习成果:课文写了怎样读书,写了为什么读书,写了读书有什么好处。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的思路和培根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说明你们和培根是一样伟大的。此时学生积极性极度高涨,我又说你们比培根还有写作的才能,因为你们在前面说课文应该写读什么样的书,但培根没有写。你们能不能补写出来呢?
学生们马上动起来了,不一会儿就有好多学生举起了手并展示他们的作品。此时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有了骄傲情绪,我又说我不灵秀所以我经常读《唐诗三百首》,我也不善于逻辑推理所以喜欢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我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那你们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吗?
学生们陷入了思考,好久有一位刚才还有些骄傲情绪的学生小心翼翼的举起了手回答:“我不明智我要读《史记》”,“那你为什么思考了那么久?”“老师不是我思考的是培根告诉的,其实前面我们理解的读书的好处,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于是其他学生给予了她最热烈的掌声。 . 她又说:“老师其实我们并没有培根那样伟大,在学习上应该有务实精神。”
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但留给学生的是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 CBE
国家对于中长期的职业教育和发展规划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看出,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多。从高校角度而言,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所学的技术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人才类型。这种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一些以科研见长的大学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又有别于一些专业技术学校所培养的完全操作型的技术人才,应理论基础较完备、实践能力较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些局限性,所以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一、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客户关系管理人才培养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职业认证形式。由国际电子商务联合会客户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客户关系管理考试中心共同组织客户关系管理师认证。众多知名的协会、机构争相开展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师认证培训课程。一般情况下,培训周期为六天,培训费用较高。第二种是高校教育形式,国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管理专业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课后备课――课上一言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考试卷――总结,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让学生参与操作。即使配合客户关系管理实验系统,也多为验证型的系统功能使用,未能与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过程相结合,难以产生企业式的客户关系管理效果。
可见,以上两种形式虽有不同,但都以教师的“教与说”为中心,而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社会实情,需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并应以学生的“学与用”为中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原则主要从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情境以及教学活动来衡量,对之后的教学设计起了一个指导性作用。其基本原则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他们喜欢追求新事物。所以在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中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建构知识,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机会来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让学生自己从学习中体现自身价值。
(2)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挂钩。教师要多接触社会,多搜索资料,设计出与课本知识相符合的实际工作任务或案例,该任务要具有实用性、真实性和目的性,让学生的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仿真学习情境的设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创造一个与实际工作场景相接近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当学生在这种接近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情境中完成一项任务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做事能力。
(3)协作学习的作用。在CBE教学模式中,当教师把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候,学生都要分析任务,从而制定工作计划,让学生们分小组学习,这种协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看到问题的多个侧面,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的精神。教师主要起到咨询、示范、启迪、质疑和教练的作用。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设计是根据职业的分析和工作的分析的情况,制作DACUM表,以便于用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然后进行教学分析,选择合适的项目,按工作流程分四步实施。
(1)职业规划的分析。首先要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职业进行分析。为此,以真实工作过程及其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总体来说,课程内容的主线是“客户识别――客户选择――客户获取――客户发展――客户保持”,通过C2C网店经营的完整项目贯穿。
(2)工作分析和DACUM表制作。一般DACUM表包括四个内容:名字、技能操作评定标准、能力领域、技能。DACUM表不仅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编排的参考,对制定教学评价标准也一样适用。
(3)教学分析。对照DACUM表及专项能力分析结果,设计和开展教学内容。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然后根据一个个专项任务,把项目分解为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的知识、技能要尽可能按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排序。
(4)教学实施。在基于工作过程的CBE教学模式中,结合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项目,采用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来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柯青."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B06).
[2]王东云,梁慧.关于高职电子商务学生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8,(8).
[3]谢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
1智慧城市对档案信息化的影响
1.1涌现大量数据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具有数据数量多、数据类型丰富、数据生成速度快,以及数据价值大,但是数据密度低的实际特点。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档案馆中的电子数据,主要包括两种数据,一是非结构数据,二是半结构化数据。档案,是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信息进行记载的记录,具有保存价值。而在智慧城市当中,无论是哪个领域哪个行业,随时都会受到电子信息化的影响,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有些数据具有保存价值,可以收录到档案之中,成为档案信息。大数据与信息化两者的相继到来,对档案馆而言是有些突兀的,当前的档案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设施设备,都无法满足大数据和信息化的要求,目前,档案馆在对电子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经常发生信息过多,无法及时对其机械能处理的情况,导致大量信息堆积。
1.2增加了信息技术处理的难度
“智慧城市”的提出与建设,为云计算技术、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感知与职能的方式,切实实现物理、信息、社会三种技术设施的有机结合,进而转化为新型的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完善、更加现代的基础设施。这表明在未来智慧城市发展中,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生成大量的档案,但因为领域之间、系统之间存在两极或是多极交叉,又因为不同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不同,则必然会增加档案馆的工作难度。因此,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1]。
1.3服务方式转变
推动智慧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包括两部分,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二是逐渐开放的城市创新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种类众多,如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归属于技术层面,而开放的城市创新环境,归属于社会经济层面。智慧城市对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档案馆从传统的保存实体档案,向保存电子档案转变,从传统的提供纸质档案,转变为提供电子档案转变,这两种转变加大了工作难度,电子档案的保存要求更高。与此同时,也促进档案馆工作效率的提高,迫使档案部门不得不加快对信息的采集,加速信息处理速度,保证档案信息质量,密切档案服务与档案信息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用户对电子档案的需求,构建智慧化档案信息化的服务体系。
2智慧城市中的?n案馆创新措施
2.1增强档案信息协同性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是数字档案,数字档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与现行的数字档案馆相比,创造性的增加了两种功能,一是档案信息感知,二是协同处置。智慧档案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档案馆创设了一个可以实现自动搜索,并且能够自动接收档案信息的系统,这个系统是智能化的感知系统,与此同时,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提高了各环节工作之间的协同性,以此进一步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并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方便用户的使用[2]。
2.2提高服务水平
受移动服务技术的影响,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比较而言,其服务范围更大。智慧城市背景下,人们在城市当中,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登录互联网,并能够随时运用4G通信提供的服务,这使得智慧城市档案馆,在保有数字档案馆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满足用户实时收集动态信息的需求。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无论是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还是信息智能服务,智慧城市档案馆其优势更为突出,智慧城市档案馆,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对用户针对档案的需求提供智能反应与支持。
2.3注重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