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美术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第1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创新;展望

所谓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在手工业时代形成、以用与美的结合为特征的造物部类与设计,尤其是指那些手工技艺性强、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传统型产品,如一般人所熟知的风筝,陶瓷,牙雕,木雕,剪纸等等。传统工艺美术品所具有的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弘扬名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从陶瓷、丝绸到今天涵盖整个生产生活领域的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也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出现了病态发展趋势。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现状

以科技为主要生产力的现代社会,传统工艺美术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从发展现状来看,出现了人才结构不合理,技艺失传,工艺美术文化遗产保护不利等诸多问题。

1、技艺人才结构不合理,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失传或者消失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物质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工艺作品为物质的,而传统工艺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如今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大多数人年轻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辛苦又不赚钱,不愿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导致年轻人在此行业发展人数所占比例很小。并且,极少数人员学成之后,急于获利而去从事低档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或从事手艺工作,低层次的重复性工作,使得技艺无法得到深入提高。进而导致从事此行业人员老龄化,后继无人,以至于很多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失传或者消失。

2、传统工艺美术各行业发展失衡,需求量差异大

传统工艺美术门类众多,形式,风格多样,有着辉煌的昨天,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技术科学革命和人的思想观念及审美观念的变化,目前,各行业发展现状极不平衡。大多数行业均处于不景气的萎靡状态,不少工艺门类甚至濒临灭绝,例如广东工艺—象牙雕,潍坊的核雕,凤凰扎纸,还有“蜚声中外的京城工美‘名旦’如玉雕、景泰蓝和雕漆技艺都濒临失传。各行业发展失衡,需求差异大,令人担忧。

3、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生产流程机械、商业化,质量急剧下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忽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的矛盾加剧。不少地方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将地方的著名的传统工艺品的生产机械化,甚至粗制滥造。两元钱的景泰蓝手镯、五元钱的玉器挂件,一些粗制廉价工艺品将不能再冠以“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名号。这种所谓的工艺品,丧失了技艺精湛的特点,质量低劣,完全商品化,甚至丧失了其艺术观赏价值,失去了“神韵”,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二、传统工艺美术需要大胆创新,顺应时展

任何文化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时所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实际国情,我们要思考如何让传统工艺美术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很显然,在商品经济大爆炸,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传统工艺文化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大胆改革和创新,真正融入到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中。

1、多方位,多角度的现代创新观念认识传统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历史悠久;第二,采用天然材料;第三,手工操作,不借助现代科技工艺。而面对日益发展的个国内国外两个消费市场的现状,需要对工艺美术概念和性质进行合理的阐述和定位,关键是针对工艺美术行业的特性,我们要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对传统的工艺美术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用创新型,改革型的现代审美观看待工艺美术的市场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思想认识上,将其三种主体价值完美结合,最终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2、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与创新产业嫁接

传统工艺美术在历史上曾创造过辉煌和灿烂,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文化?笔者提出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产业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行业优势,对工艺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教育,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从而改造和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既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也是,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创造再提高。

3、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旅游的结合

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最大特点是手工制作,固然有其一定的审美价值,但目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面向广大民众的现代旅游市场对一般的旅游商品提出“量产”需求,手工单件生产方式不利于扩大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供应。工艺品制作的技术改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工艺美术企业在技术改造投入中应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切入点,加快提升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技术含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手段,实现产品设计的二次创新,引进国外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新理念,达到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旅游业的完美结合,推动我国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文艺研究》,2006,(12),106

[2]朱春桃,《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继承和创新》,《文史漫谈》,2009,(5),49

[3]张健,《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更新与改造》,《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几点思考》,20080428,5

第2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曾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日本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取代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领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艺美术的前列,这一现状尤为值得深思。笔者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当今传统工艺美术在美术本科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万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从新石器时展至1911年清朝灭亡,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作品,为我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瓷国”、“漆国”的美誉。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与古代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就陶瓷而言,在创意设计上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艺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个市、县的公民馆设立陶艺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设有简单的陶艺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艺界内谈到漆器,更多人认同日本已经成为漆器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查阅多种工艺美术类书籍,笔者发现我国介绍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精品书籍比较缺乏,而作品鉴赏的书籍居多,导致制作传统工艺得不到较好的传承与提高。介绍传统工艺作品的书籍,尽管登载了非常多的作品图例,却没有对作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详细描述,若增加对制作工艺介绍能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传统工艺的学习。 

 

一、本科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1.在我国开办美术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工艺美术教育相对与其他美术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综合类大学中的工艺美术本科教育发展得更加缓慢,而迅猛发展的电脑美术教育与此构成鲜明的对比。在政策上,电脑美术教育得到了国家教育机关的大力支持,同时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也成为电脑美术推广的有利条件。以广州大学为例,所有学生宿舍都配备了电脑专用书桌和互联网接入端口,而大多数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宿舍放置了个人电脑,从他们日常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使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对于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已不是难事,而非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使用电脑辅助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事实上,我国本科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化远远不如电脑美术教育。动手能力方面,相当一部分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锯子、钉锤、铁丝等工具的经验,在工艺美术课上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受伤,使部分学生对工艺品制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从就业问题而言,多数学生认为如今已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觉得使用电脑进行创作设计,比手工艺品制作更适合社会需求,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就业面和薪酬更符合个人要求。因此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制约。 

即使在工艺美术教育普及化程度较高的日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存在着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传承问题的担忧。日本工艺美术教育学者春日明夫说过:“由于我们过多沉浸于太便利的生活中,往往失去了人类把东西制作出来它本来的意义所在。”,“正是处于信息时代,我们才更有必要再重新认识人类根源性的行为中用手制作东西的重要性。”[2] 而中国有句古话“温故而知新”,通过学习我国传统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培养创造型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 

2.本科院校工艺美术实验室设备设施基本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授课时往往不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由于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等待上,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操作设备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制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多数传统工艺文化相关的书籍缺乏制作工艺说明,需要专业教师在课堂内不但要进行理论讲解,而且要多对制作工艺、原理进行说明与操作示范。若有条件,更应带领学生参观民间传统工艺作坊的作品制作过程,甚至亲身体验工艺品制作。身在工艺美术本科实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学生与传统工艺美术艺人的接触机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制作工艺的认识,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当然,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传统工艺艺术家为目标,事实上,无论成为哪一门传统工艺的艺术家一般都需要5年以上的钻研时间,本科教育阶段并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对艺术家的了解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树立艺术家的世界观、审美观,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展望 

 

本科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内,生活往往是单一的两点一线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多数学生对学校周边以及所在的地方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多。倘若本科教育能让学生领会到从身边学起、从生活学起,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学习传统工艺,实地观察、学习,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生存状况产生真实感情,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使艺术作品得到升华。即使本科教育只让学生学习到传统工艺美术一些基本技法与工艺工序,也能为学生的艺术生涯打下基础,对学生日后创造性的学习工艺美术知识与技能产生很大的帮助。只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到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里,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希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能重现昔日雄风。 

 

参考文献: 

第3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

传统工艺美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产物,它既具有工艺美术的一般特质,又保持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性,彰显了中国的文化特色。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集合了以下几种特征:一是地域性。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居民的造物方式略有不同,造就了传统工艺美术不同的特色。以刺绣为例,苏绣上绘有栩栩如生、构思巧妙的秀丽图案,做工精致,针法活泼,色彩斑斓。而湘绣则大多采用硬缎、软缎、透明纱等材质,利用丝线、绒线等绘制出一幅幅色彩鲜明、构图严谨、变现力极强的人物画;二是审美性。最初的传统工艺美术创作是以使用为基本前提,制作较为美观。古代人民大都向往美满的生活,并将这种情怀表现在文化创作上,所以在传统工艺品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喜庆的事物,气氛表现热烈,表达形式各有不同;三是人文性。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寄托了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的情思,其与单纯的工业化产品在人文特性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材、加工工艺、功能取向和装饰方式上。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工艺美术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涵养,使其备受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无疑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政府越来越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并将传统工艺美术纳入到文化建设项目当中。但是,在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更多的是作为奢侈品出现,过于偏重其审美价值,从而出现了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生活需求日渐脱节的现象,限制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传统工艺美术正在承受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冲击。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审美观念和价值的改变,这致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步退化,使传统工艺美术逐步退化出人们的视野之外。很多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受市场化经济的冲击自信心逐步退化,甚至审美观发生动荡,在繁琐的市场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再坚定的认可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技艺不断退化甚至衰败,使得传统工艺手艺后继无人。以当前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形势来看,其面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资源、创新、经营匮乏几个方面。社会是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也会随之变化,这要求传统工艺美术时刻跟进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加强经营管理,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在繁琐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一席之地。现如今,文化创意产业的衍生与发展,标示着新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这就为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需要重新确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促进其转型成功。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建议

第4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扬州;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发展

扬州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智慧城市新时期,科学技术更新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网络计算机技术参与其中,以科技促进经济成为主流。扬州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也面临技术变革的新挑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科技研发技术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扬州工艺美术因其丰富的种类,精湛的技艺以及浓浓的民族神韵而享誉国内外,本文立足于扬州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现状,对智慧城市下的扬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结合实用与美观,体现着民族文化价值与内涵。扬州传统工艺美术涉猎漆器、玉器、刺绣、陶瓷,牙雕,木雕,剪纸等领域,强调手工技艺,艺术成品绚烂多彩,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以目前的发展来看,扬州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业时代,这与智慧城市的发展相悖。面向社会创新的智慧城市,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参与其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初心进行创新发展,保护发展,促成扬州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将其打造成国内顶尖品牌。

一、扬州建设“智慧城市”图景分析

扬州是全国“智慧城市”的领军城市,打造了28个信息化项目,目的在于为市民带来便利的智能生活。扬州率先以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为突破口,站在未来科技的发展高度上,增强城市的全面发展。其中主要包括扬州产业的生产力、经济的竞争力、各大行业的创新力等等。智慧城市的关键就在于建一个平台,整合所有便民资源,将独立的便民项目利用大数据库的后台处理中心联系起来。为了促进扬州“智慧城市”有序发展,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扬州经济结构转型、城市网络管理、三网融合等入手,提升扬州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重视,覆盖城乡的通信传输网络,智慧城市信息感知和传输骨干网已成型,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陆续推广开来,将工作重点设为组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与扬州各项目的对接。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充分保持扬州智慧城市的先进性。本文讨论的重点就是在扬州发展智慧城市的蓝图之下,完成扬州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大数据库的后台处理中心是核心,整合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产品,将各种不同类别的工艺美术品创作系统联系起来,共享数据,以大数据的后台处理为中心,实现智慧城市下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下的扬州传统工艺美术继承与发展的思路

1.以创新为指向标,与智慧城市发展齐头并进

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城市先进性的代表,还意味着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形成。以发展城市科技、促成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为新标杆,努力提升扬州经济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才是这个时代的正解。扬州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新时期工艺品的创新发展却始终停滞不前。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在风格上、形式上、趣味上融入大众喜爱的元素,在传承古代技艺的同时,服务于当代的物质文化生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智慧城市下的创新也应当是有限度的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不能一味的迎合当代快餐文化的需求,全盘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应当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传统工艺美术韵味十足,如何适当的利用古典文化,结合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让传统工艺美术重拾往日风采,需要我们进行思考。智慧城市的一大主旨就在于通过科技的创新实现经济的发展,对于扬州的工艺美术行业来说,为此努力的方向唯有创新。

2.打造扬州工艺美术品牌

以文化内涵为价值导向的经济发展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成熟,加强宣传,打造品牌对于工艺品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智慧城市的打造也是增光添彩的一笔。将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需要一个可以吸引消费者的品牌作为支撑,而不是作为地区性的散兵游勇,一盘散沙。利用品牌将扬州的传统工业美术品的种类综合起来,同时设立监管部门保证质量,设计好产品,打造美誉度。使扬州的工艺品走上有梯度的产品价值路线,将民族元素融合进去,合理设计,利用一条龙式的品牌路线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消费者的信任感。结合区域优势和企业品牌,给予政策鼓励,培养优势工业品,提高创新能力,开发产品工业设计。一方面保持传统工艺品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着重开发机械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既重视质量,也重视生产力。

3.结合旅游业,扩大工艺美术品的市场

扬州传统工艺美术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声名响当当,也是旅游业的一大卖点。建立旅游和产品销售的合作区,向游客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以往以实用为主,美观为辅。现在,我们可以结合其手工制作的特点,主打文化内涵,为当地的旅游业增光添彩。同时,我们亦需要意识到传统工艺美术品与现代旅游市场结合之后,必然要面对量产的现实,科技创新,进行机械生产是必然的选择。我们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创新工艺美术的设计,创新工艺美术产品的制造,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制造工艺,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以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吸引游客,以旅游业的兴起发展消费者。

4.从技术发展的视角,实现工艺美术信息化发展

智慧城市以新生代的信息技术为核心,代表着知识创新环境下各式产品的创新发展。扬州的工艺美术有较好的发展土壤,从产品设计上,可以引进全面透彻感知的信息技术不断寻求突破;从产品生产上,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与自身科技创新相结合,实现生产力的飞跃,满足市场需求;从产品管理上,结合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快速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做好产品管理与销售工作。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融合网络技术发展扬州工艺美术产业,将对于消费者的服务与体验融入每一个环节,发展新的业务模式,用户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确定自己的喜好与选择,而供应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完成对于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服务质量的保证。工艺美术承载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智慧城市下的扬州的发展,鼓励各式各样的创新,我们应该努力去保护、继承、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结合现代元素,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扬州经济的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何松.中国玉文化[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5(3).

第5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手工业;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部分传统手工产业都逐渐被机械生产所替代,但是就工艺美术而言,它是永远不可能完全被工业生产所彻底取代的。工艺美术反映着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水平,并且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也是不允许被摒弃的。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传统师徒授艺的技能传承模式在效率上和方式上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将工艺美术技艺的教学引入到学校中,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手段进行相关工艺人才的培养,才能顺应时展的规律,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庞大需求。

一、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

1.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历史,在工艺美术的创造和成就上也一直处于世界顶尖地位,从青铜器、丝绸、陶瓷到漆器、玉器、金银器,从雕刻、绘画到器皿、建筑,工艺美术可谓是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古代的工艺美术技艺传承模式主要是依靠师徒传授,西式美术课程从清末进入课堂,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1]。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作坊里传承了数千年的手工艺传授才正式进入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各大现代学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往高校中重文化、轻经济的教育理念使得工艺美术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手工工艺美术技艺传承的需求。从1998年高校专业调整把工艺美术更名为艺术设计之后,传统手工工艺美术技艺被极大地边缘化。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二者虽然都是建立在美术的基础上,但是很多地方是无法相互代替的。艺术设计服务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全球共通性;而工艺美术却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与独特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2.现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完善

工艺美术的初衷是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具备实用性的基础上附加欣赏价值,当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后,日常物品则升华成为了艺术品,而一件精美奇巧的艺术品往往需要极其专注的手工制作,注定无法大规模地批量生产。随着工业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了满足工业产品的欣赏性,传统的手工工艺美术演变成了更符合工业化生产需求的艺术设计,使得产品的欣赏属性得以附加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之上。但是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其美术工艺往往凝聚了制作者的民族智慧及文化特色,而艺术设计是服务于工业化生产的,它的审美与民族文化无关。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的结果就是工艺美术人才的断档,蕴含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手工工艺逐渐失传,并且市场上流通的手工工艺品也逐渐无法满足日渐增大的购买需求。随着社会对手工工艺美术制品的需求量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教育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中职学校已超百所[2]。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教育的模式已逐渐形成,并逐步完善。

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工艺美术教育的结合

1.两种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师徒授艺方式,在技艺的传承上效率低下,学徒需要从小住进师傅家中,为师傅做小工,在学艺有成之前其地位相当于杂役。师傅全凭自己喜好择人而教,并因大多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普遍心态,故在授艺过程中会有所保留,致使技艺传承出现缺漏,而且学艺时间会被故意延长。然而,职业教育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在教学模式上,以班级为单位学生统一从基础开始围绕工作实际内容开展学习,结合文化素质的培训,在继承传统和改良陋习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教学效率高,专业性强。

2.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势

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即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评判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劣直接以学生的工作能力为标杆,教师以培训出更优秀的学生为根本教学目标。职业教育院校由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宏观规划,严格监督。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国家扶持政策也积极支持着院校的教学条件。国家日益规范的教学程序最终会将手工工艺美术人才与其他各类专业人才一样,设立统一标准的资格证书,提升手工工艺从业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在这样专一的、规范的、社会和国家认可的教育模式下,工艺美术行业即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3.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

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专业类别来说,首先应当考虑能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并且拥有良好市场前景又符合规模化生产的门类,如陶瓷、玉器、织毯等。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培训应该掌握工艺美术品的手工技能,要富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延续传统文化,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新作品。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院校的训练体系要围绕专才教育的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企业实习三个部分组成。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其对技能的运用程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来安排教学进度,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完成进度而赶课。现代职业院校寻找相关的社会企业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由院校向企业输送人才,由企业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平台。因为企业处于市场的最前端,能最及时地将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学校,使院校的教学计划能第一时间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变化而调整。职业院校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合作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合作企业签约就业即可省去招聘、试用、岗前培训的环节,不但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人才,而且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保障,从而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高职院校一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承担着活动发起者的主要角色,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更积极地承担起有关责任,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合作育人的行列。现代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更是直接受益者,要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将育人作为己任,在正确的合作意识指导下,切实改善合作能力,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内部培训制度,优化合作方案,提升校企合作的管理力度。“双师制”是由校外行业专家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执行教学计划的机制,将学校、企业和实践项目连接起来,在课程上,双方各自取长补短;在教学方式上,双方共同研究开发,真正实现学校到行业育人的一体化。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日渐重视。工艺美术产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与现代工业文明互补互益,在国家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蕴含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传统的师徒授业相比,现代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契合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运用科学现代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技艺,还肩负着将这项民族技艺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金桓亦.民国时期高等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第6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继承;创新

民间工艺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着力研究湖湘民间工艺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湖湘文化历史悠久,民间工艺更是博大精深、丰厚辉煌、种类繁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张家界土家蜡染、湘绣、醴陵陶瓷、滩头年画、长沙皮影、土家织锦等,土家织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是朝廷贡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特色。研究湖湘民间工艺,就是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改良创新,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为此,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一、湖湘民间工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机械时代机器化代替手工作业、企业化代替家庭作坊生产等现状下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消费利益化的刺激下,出现了大量以机器制作或翻模代替的工艺产品,单纯以家庭作坊式运作的民间手工技艺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在不断失去市场的同时,技艺也在步步丧失。

(二)湖湘民间手工艺人的生存环境及技艺传承所面临的难题。每年,全世界至少有1000多项具有民族特征的民间工艺消亡,而在中国,消亡的速度同样惊人,湖南每年为此也付出了10多门民间工艺失传的代价,近十多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民间手工技艺存在传承人匮乏、部分优秀的手工技艺趋于失传。

(三)研究民间工艺如何适应时展需要,自身革新改良的问题。时代在发展,建立在湖湘文化传统根基上的民间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题材、格式、材料、技法、工艺等服务于湖湘文化下研发新产品。

二、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客观必要性

(一)适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和历史传承的责任感。早在1997年4月,国务院就颁布了《传统民间工艺保护条例》,旨在保护和抢救一批濒于失传的民间工艺,进一步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确认和认定了一批民间工艺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保护和抢救民间工艺,也是一项性的文化共识,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制定了保护性政策,在我国。每年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民间工艺展览和评定活动,如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上,湖南共有11件作品入围终评,且在湘绣、石等项目上具有强力优势。

(二)是湖南提出文化强省战略,将文化建设摆在重点建设位置的迫切要求。湖南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民间工艺活跃几千年,重视和创新民间工艺传统,既是对区域本源文化的高度认同归属,也必将极大凝聚起湖南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和奋斗意志,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三湘大地。近几年来政府也采取了大量措施,使湖湘民间工艺得到不断发展,比如2005年的首届湖南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06年的“长沙市民间工艺十佳杰出传承人”评出并颁奖等。

三、实现继承与创新目标的突破口

(一)继承与创新的内容

1.系统总结和科学回顾各个工艺门类的艺术特征、模式、历史地位、现阶段的发展任务等问题:

2.科学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将一些优秀的湖湘民间工艺和濒于失传的艺术门类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建立民间工艺资源库加以整理和保护,为研究、学习、创新、研发创造良好条件;

3.使民间工艺创新研发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研发围绕材料、技法、功能转换能方面可以系统的展开运用,为保护和继承民间工艺开辟出新的思路。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湖湘民间工艺形成的历史原因,发展的关键期和繁荣期。包括古代至民国时期、1949年后、1979年后及当代:

2.研究从事民间工艺类型的艺人群体基本简况、技艺承接、年龄结构、从艺背景、收入状况等;

3.研究市场对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认知程度,年需求量基本数据、市场人才状况、销售模式、区域工艺美术商品分布特点等方面内容;

4.研究创新研发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创新的形式、手段、步骤等;研发产品的基本思路、程序、采取的措施等。

(三)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

1.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民间艺术遗产,保护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进一步挖掘、整理湖湘民间工艺,尤其是濒临失传的土家织锦、滩头年画、长沙皮影等;

2.通过调查走访,了解湖湘民间工艺艺人、技师的生存状态,达到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到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关注民间工艺发展现状,支持民间文化事业发展;

3.将研究目标重点放在相对领域较冷僻的民间工艺类型上,比如张家界土家蜡染、长沙皮影等等,达到先保护后创新的目标,实现民间工艺创新研发的本质内涵;

4.利用高校相关的课程建设,实现对研究课题的深入探讨分析,摸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民间工艺创新研发的理论体系,为教学服务、为湖南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四、实现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挖掘、整理湖湘民间工艺问题,其中包括濒临失传的土家织锦、滩头年画、长沙皮影等。建立系统分析数据和湖湘民间工艺艺人档案录。对民间工艺艺人资源进行整理,尤其是对民间工艺传承人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档案收集建立。关注民间老艺人和老技师的生存状况,为相关部门保护、抢救民间工艺资源提供一定参考。

(二)解决民间工艺产品目前仅局限在纪念、收藏、展示范围内的小功能用途层面,需要大力宣传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运用多种网络手段,让更多人能够认识民间工艺、喜爱并尊重民族传统文化。

第7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中国现代漆画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J2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66-02

我国现代漆画萌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直到1962年在北京举办的越南磨漆画展,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漆画的形成。从20世纪60年代前后算起,我国现代漆画发展有将近50年的历史,在这五十年里,我国现代漆画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多元发展的局面。

我国现代漆画多元发展的局面,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风风雨雨几十年开创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国美展、地方和全国性美展都有漆画入选,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漆画创作的队伍迅速扩大,作品层次上升,我国现代漆画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1979年乔十光先生的漆画《泼水节》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此后创作队伍中涌现了一批精英作者,在历次的全国美展中获金银奖。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漆画经过学院化改造,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漆画艺术委员会的帮助以及全国各地漆画家、艺术家的努力下,优秀的漆画作品不断涌现,基本实现了工艺美术向绘画艺术的转型。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的研讨会和漆画展,使现代漆画作品的创作理念、材料语言特征和绘制工艺都有了相当大的推进和提高,其丰富多彩的表现语言、材料绚丽的色彩和画面神秘深远的意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一、我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现状――多元化发展

(一)材料的多元化

在作为漆画主要材料的漆上,除了传统漆艺主要使用的天然大漆,当今漆画家引入了各种化学漆的使用;在其他材料中,引入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多元化的材料,一方面扩展了漆画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使漆画家根据需求自由选择的空间变大。

(二)技法的多元化

我国现代漆画技法可以归纳为绘、嵌、撒、变、刻、堆等,它们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综合在一起运用。漆液未干时,可以贴金、镶嵌;干后可以雕刻、打磨;漆液加粉调稠,可以堆漆立线;加稀释剂调稀,可以描绘,也可以泼洒。既可以材料镶嵌类似于马塞克的效果,也可以泼漆达到水墨的意境,还可以在实际创作中穿插结合。漆画技法的多元化,可见范围之广,效果之多,真是丰富多彩、变化万千。

(三)风格的多元化

自1986年“中国漆画展”,一批有探索、有创新、有绘画性的现代漆画作品集中亮相以来,我国现代漆画的风格逐渐丰富起来,基本由六部分组成,即写实风格、表现性风格、装饰性、象征性、抽象性、“工”与“写”的漆画。无论是较传统漆艺,还是现代国画、油画,我国现代漆画风格的多元化都是其他画种无法超越的。与此同时,必须澄清的是我国现代漆画风格的多元化,本质原因不是漆画材料和技法的多元化,而是漆画家对适合画意的材料的熟练运用,对漆这种古老媒材的认知态度与审美取向。

(四)内容的多元化

我国现代漆画的内容包括描绘静物风景、写实和装饰的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题材,还有寄予个人情感的表现性和抽象作品等内容。不仅有花草、山水、房屋、树木,还有闪烁东方特有的艺术精神的漆韵,都展现了漆语言下的独有的个性。漆画多元化内容的存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昭示了漆画界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未来。

(五)创作群体结构的多元化

我国现代漆画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有多元化的高水准的创作群体的参与,漆画事业才能繁荣昌盛起来。我国现代漆画发展之初,创作群体主要是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设计人员、漆器行业的设计人员和工艺美术院校的老师,现阶段这种多元结构包括艺术院校的教师、各类专业的画家、装饰美术家、工艺厂的工人师傅和漆艺技术人员。另外,随着我国现代漆画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全国和地区组织的各类漆画展,将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及漆画爱好者,因此现代漆画创作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方向――个性化发展

石磊《红运当头》

上图石磊的《红运当头》,用绘贴结合的技法,表现五名手拿红扇的红衣少女,有衣料和扇面的软与木廊硬的对比,前景的实与背景虚的对比,人物动态与漆黑静谧的对比,人物姿态秩序的安排,在统一中求变化。既有绘画感,又熟练运用蛋壳、漆的特性表现画意,视觉冲击力很强。

从个性化发展价值的实现来看,我国现代漆画还应分为两个方面,作为可以快速实现的目标,以此刺激和升温漆画创作的热情。一方面创作有收藏价值的漆画艺术品;另一方面是创作适合个性化空间表现的富有艺术感的工艺装饰品。根据画面的实际情况,既可以朝着一个方面努力,也可以兼顾两个方面。通过加大各种对国内和国外的宣传,包括漆画交流和漆画展,使产学研结合发展,实现效益。

我国现代漆画发展的成绩喜人,但是要在2007年以来已经实现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绘画表现形式、语言的成熟,提高漆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摆脱传统漆艺工艺工整细腻、唯美与装饰的“黑”“光”“平”,研究和挖掘漆画表现的可能性,完成个性化的发展的道路将是漫长、艰辛的。

三、结束语

我国现代漆画的多元化发展现状,一方面展示了作为新兴画种所蕴含的勃勃生机和潜力,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成长、壮大,令世人瞩目,令为之奋斗的艺术家自豪;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任下,在当今社会,古今中外,不同时间、地域的文化冲突和碰撞中,在中国美术大平台上,漆画今后发展的压力。

2007年,第二届全国漆画展、中国漆画双年展和国际漆画邀请展,在集中展现我国现代漆画的最高水平的同时,对漆画艺术语言的准确把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将发展方向指向个性化的发展。完成个性化的发展的道路将是漫长、艰辛的,可能相对我国现代漆画开始到现今的步伐会减速,但却是漆画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藏小戈.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状况.现代艺术与设计,第109期.

[2]高志强.关于当代漆画现状的思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

第8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蜀绣;人才培养;工作室

四川成都是蜀绣的故乡,早在汉末三国时,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如今的蜀绣行业迫切需要质量优、素质强、艺术设计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在2010年,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与“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联合,开始合作培养人才,申报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并于2011年6月揭牌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技艺传习所”――四川省内首个专为蜀绣设立的传承研习机构。此举标志着现代高职教育与传统蜀绣的进一步融合,并为培养既有蜀绣传统技艺又有现代设计创作能力的高职高专层次的蜀绣专门人才,促进蜀绣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契机。学院特聘已从事蜀绣四十余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蜀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郝淑萍为客座教授,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学术带头人,采用师徒式教学形式,将蜀绣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手相传。

一、共建“大师工作室”

学院建立了“郝淑萍大师工作室”、“尹嘉伟大师工作室”。蜀绣“大师工作室”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完成了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1.学院提供专项资金和教学空间,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选派具有专业指导能力的专职实训教学辅助人员进驻其中,管理监督蜀绣工作室的日常运作。

2.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和配备符合“蜀绣”培养目标的专门设备和耗材,并按照蜀绣工艺的实际创作流程,设计和布置蜀绣仿真工作室,选派知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进驻,协助和参与学院教学和实训。

3.学院对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的优秀学员和家庭贫困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时给予一定倾斜,设立“郝淑萍基金”,尝试订单式培养,为蜀绣专业学生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二、联合开发课程

根据“蜀绣”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的特点,学院对蜀绣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联合企业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参与教学。将“传承、技能、创新”融为一体,通过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蜀绣行业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

1.与企业联手开发课程。学院针对“蜀绣”岗位的终端需求,以工作室为平台,联合企业开发特色课程并改革教学内容,融团队教学、校企合作教学、企业项目教学于一体。具体有:采取“教学进现场,项目入课堂”的形式,实现教学场所与工作现场合为一体;请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入企业,使教师和“师傅”角色融于一身;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获”,突出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中,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们通过鲜活的案例,狠练学生基本功和刺绣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学。如绣制作品时,绣花线分的次数越多,绣制过程就越烦琐,绣品也就越细腻,价值就越高。在授课时,着重对学生教授蜀绣专业相关的概念和技法,边示范边授艺,飞针走线,言传身教,将蜀绣针法技艺心手相传。

2.设定课程核心目标。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以“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素质同步”为指导,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一年级通学专业基础,并初步接触蜀绣刺绣工艺基础若干课程。如写刺绣基础、素描基础、白描基础、色彩基础、蜀绣画稿基础等;二年级工艺教学实践,进入工作室,进行绣品的实际创作和技巧训练,如双面绣基础、平面构成、蜀绣设计与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蜀绣工艺史;三年级顶点提升,即能较好掌握山水、人物、绣品的装裱等。学生不仅学习刺绣知识,而且还通过学习基础素质公共课、美术鉴赏、蜀绣图案、书法基础等多种课程,加强对基础色彩、白描勾线、画稿创作的把握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完善以设计创意与表达、装饰语意、专项设计与制作的核心课程体系。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

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作绣品、创造价值的过程。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职教师互动,促进了学院教学与科研的改革与发展。

1.学院选拔了一批专业精通并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担当服装设计专业(蜀绣方向)的教学重任。学院要求各专业课教师应具备“三个能力”。即教学讲义资料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能力,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评估能力,实践动手与教学实施能力。对蜀绣方向任课教师进行了优化组合,其中既有具备多年艺术设计与管理实践经验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又有充满朝气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教师队伍做到资深专家精心“传、帮、带”,年轻教师认真“教、学、研”,建成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聘任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担纲实训教学。学院实训教学由进驻学院的知名工艺美术大师以一幅幅刺绣作品的创作过程为切入点,在蜀绣工作室仿真环境中展开。首先是绣前准备。将蜀绣要用的材料:绣线和底料;创作蜀绣所需的工具:绣针、弯头剪刀、绷架、绷凳、绷布、搁手板、立架、绣线等准备好。其次是基本技能训练。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学生要根据蜀绣作品创作时所需的必要工序、操作方法,学会分线、劈线和穿线等。再次是熟悉绣品创作流程: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合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严格按照企业真实场景操作,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作全面结合。亲手完成一件绣品的每一个步骤,感受如何用不同的针法和绣法,恰当地表现刺绣物体的形态和特征。既可以现场观摩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刺绣,又可以直接伏绷走线参与刺绣创作,真正提高技能。

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大师工作室”运作的基础上,为提升校企合作的纬度,学院与企业双方进行刺绣技术探索和研究,联合申报研究项目,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新模式;与学院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实现项目、企业、人才的集成发展。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积极鼓励和吸纳学生进入由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和本院教师共同组成的“大师工作室”课题组,参与创作。内容包括:参与创作过程;协助或者独立完成部分蜀绣作品创作内容;参与创作项目与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有效结合,加大蜀绣行业专家的参与度,严格规范“大师工作室”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评价水准。在课程教材的建设上,蜀绣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还应加强教材建设的力度,解决教材建设滞后、缺失、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横向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模块课程结构,纵向上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确立多个发展领域。

蜀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是特色专业,也是一所职业院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特色”既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是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其中,个性与附加价值在职业学校特色专业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在职业教育大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需要,并且在专业的开设,课程的开设上与其他一般服装、纺织类专业可以有差异,课程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是像蜀绣这样的特色专业形成的保证。我们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学生的职业规划、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创新采取了勾勒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框架、改善课程设置、开展课程评价四大措施,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蜀绣人才培养新模式,走上了以课程为载体的特色专业创建之路。

参考文献:

[1] 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2] 孙青,张捷.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A].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 王磊.蜀绣市场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第9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

>>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途径 数字化环境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结构模型及专业发展模式初探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选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思考 新乡市本科院校足球公共选修课发展现状及对策 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调查与分析 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科研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及途径 论职业院校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促进机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江苏省教育厅. 2013年江苏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R].2014:10.

[6]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华日报,2016-02-25(8).

[7]蔡蕴琦.教育部昨公布全国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与高校开专业“一拥而上”有关[N].扬子晚报,2014-10-15(A5).

[8]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新华日报,2010-09-06(A4-A6).

[9]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10]于洪霞.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专业调整――基于教育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56-60.

[1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特性探析与启示――基于江苏省新建本科院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8):55-57.

[1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发[2015]7号,2015-10-21.

Research on Current Status of Specialty Structure and Its Optimization Pathway of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alyses of 12 Newly Established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Zhang Xi, Gu Yong’an, Zhang Genhua, Qiu Zhu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noteworthy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in the job market and the questio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by stakeholders,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needs to enhance its quality in talent training has become a general consensus. The development of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showed features in specialty structure of a wide coverage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ities, few specialized specialties, a large number of enrollment, and conspicuous distinction between hot and cold specialties. Therefore, some problems emerged,such as convergence of specialty setting, mismatch between specialty setting and industrial needs, and unreasonableness of internal specialty makeup in higher education. Accordingly, colleges need to build a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so that specialties can be adapted to industrial changes, set specialty groups matching local industries, link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and local pillar industrie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connotation of a specialty.